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团员自评报告范文

团员自评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团员自评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团员自评报告

第1篇:团员自评报告范文

一、组织队伍建设,提升共青团战斗力

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71家,超额完成任务42%;街道累计管理团组织(不含社区)数已达到140个;新建启航驿站3处;做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规范化提升工作,新建直属团组织21个,顺利迎接团中央电话抽查,正确率达100%;创建农村工作片区团组织,对全市85个片区实现组织全覆盖和活动全影响;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城市社区中健全团组织进行换届选举的实施意见》,在13个城市社区启动健全团组织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向阳社区团组织选举试点;筹备镇村团组织换届工作,配齐配强基层团组织班子,强化基层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枢纽型”团组织建设,做好“青年公社”规范提升工作,新成立寿光市青少年教育研究促进会等3家团属协会组织;成立驻济南团工委。召开共青团寿光市十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委员卸职确认案,递补8名十七届委员;积极参与党群部门公务员公开遴选,通过岗位技能测试、笔试、面试等程序选拔机关工作人员,配齐配强团市委干部队伍,实现满编制运行;起草农村团干部培训方案,将975个行政村团组织负责人纳入团干部培训计划。

二、品牌化活动开展,增强共青团凝聚力

畅想中国梦,深入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全市青少年中全面启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十大美丽少年梦”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展望圣城美 畅想中国梦”口号征集活动。五四青年节期间,联合市委组织部在大学生村官群体中开展“青春助力中国梦”演讲比赛和“传承五四精神 奉献美丽乡村”庆五四主旋律活动,带领170多名大学生村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并在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义务植树70余棵,建起寿光市大学生村官成长林。广泛深入地开展“爱祖国、树理想、讲道德、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和“弘扬民族精神 厉行勤俭节约”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五老志愿者组成宣讲团,累计24300余名师生受到教育。推进志愿者组织规范化管理,统一制作服装、队旗和徽章,重新注册登记,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台账和QQ群、飞信群,实现组织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动员响应机制,目前已有8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热心公益人士积极报名参加。

三、就业创业,打造共青团公信力

全市新建潍坊市青年创业基地3处,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4处,开发具有就业创业指向的见习岗位350个,见习基地利用率、见习青年上岗率及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有2个先进集体、4名优秀个人获得潍坊市农村青年创业行动表彰。组织动员优秀创业青年参加潍坊市第五届青年创业大赛,共有60名创业青年报名参赛,其中7名选手通过海选;3月份,寿光市作为潍坊示范县市率先开展“金种子项目”,第一批推荐创业青年31户,经潍坊银行评定授信20户,授信额度5350万元,已发放贷款3660万元,5月24日,潍坊市金融助力农村青年创业“金种子项目”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寿光市召开。

第2篇:团员自评报告范文

【关键词】 团体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应激;焦虑;抑郁;随机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12-0912-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12.007

Effects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n moo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ZHU Hao-Bin1,HU Pei-Cheng1,QIAO Jie2

1Medical psychology T&R Section,Peking University HSC,Beijing 100191,China

2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Beijing 10019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HU Pei-Cheng ,Email:pchu@hsc.pku.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group psychotherapy to the mood in women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Methods:Totally 100 women undergoing their IVF-ET treatment agre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care control group(n=50)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andomly(n=50).The intervention group(withdrawal 8)received group therapy which was performed about twice a week for 3 consecutive weeks(6 sessions),while the control group(withdrawal 3)did not receive any intervention.Both group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AI)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not significant change in SAIand SDSscores after intervention(Ps>0.05).The SAI [(39.6±7.9)vs.(42.7±8.7),P

【Key words】group psychotherapy;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stress;emotional factors;random-controlled study

目前可根据具体的生殖问题,采取不同的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帮助不孕症夫妇重获生育机会,此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和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两大类,而前者是目前最常用的不孕症治疗手段。但IVF-ET治疗对于患者而言属无法控制的医疗事件,患者面对这一应激源时,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1-3],如焦虑、抑郁或者敌对情绪增多等。如何对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帮助她们平稳度过IVF治疗流程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根据现有的文献,针对IVF患者的心理干预多采用小组治疗的形式[4-5],具体的治疗模式,则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小组工作人员或治疗师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医学信息,减压训练,鼓励对信念的识别和纠正,并培养患者之间及患者和家属亲友间的相互交流和支持。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IVF患者的焦虑水平,但对生物学治疗终点(生化妊娠)的影响作用,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差异较大[6]。英国在2001年已将心理指导作为不孕症治疗的正规流程之一[7],但国内针对IVF-ET患者进行的心理干预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者情绪的影响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5月~9月,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中招募自愿参加心理干预的受试。纳入标准:①符合IVF-ET适应症[8];②年龄20~40岁;③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④接受IVF-ET治疗期间于北京居住,且方便接受心理干预者;⑤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言语交流障碍(根据初步访谈、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等综合判断);②严重智能障碍;③无法连续6次参加心理干预者;④目前患有精神疾病,或有阳性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者;⑤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者(包括恶性肿瘤患者)。

共招募受试100名。在初步访谈时按来访顺序进行编号,用Excel中的Rand函数随机选取50名进入干预组,完成全部(为期6次)团体干预者为42例,脱落8例;另外50名纳入对照组,完成前后测者47例,脱落3例。所有受试均于初次访谈时完成相应心理问卷。本研究均未对两组患者中的脱落者进行进一步追踪。两组受试的年龄、不孕症病程、曾接受治疗次数、不孕症类型及教育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

1.2工具

1.2.1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教育水平、不孕症病史及既往接受治疗的次数。

1.2.2.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9]

分为两个分量表:状态焦虑问卷(S-AI)和特质焦虑问卷(T-AI),各含20个条目,各条目按发生频率4级评分, 总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郑晓华等[10]用该量表对长春和北京地区一般人群进行了大样本调查,其中一般女性TAI均值为(41.31±7.54),SAI均值为(38.97±8.45)。

1.4.3.中文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1]

共20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进行4级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3 研究步骤

对志愿者进行初步访谈,要求填写一般情况表,同时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进行简要访谈,访谈结束后填写S-TAI和SDS问卷,并嘱等待电话通知是否入组参加团体干预研究。随机分入干预组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并在最后一次团体治疗时进行SAI和SDS后测评估,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仅进行S-TAI及SDS前测和SAI及SDS后测。两组患者最终的妊娠率以临床妊娠(B超)结果为准,妊娠结局通过事后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病例数据库查询获得。

1.4 团体心理干预方案

以如何接受现状,如何采取积极态度面向未来作为治疗焦点。集体心理干预以小组形式进行,共分为5组,每组8~13人。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从患者服用促排卵药物开始到最后一步的孕检共需4周时间,故选择较为密集的团体干预模式:自治疗周期第3或第4日开始,每周活动2次,每次1.5~2 h,共6次。团体干预活动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教研室进行,团体治疗师由本文作者担任,作者事先接受过欧文亚隆团体培训并具备带领团体的经验。团体活动内容参考《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12]制定(表2)。

1.5 统计方法

使用Excel和SPSS 18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计算。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干预组前后测数据比较以及对照组前后测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干预组和对照组后测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组别治疗成功率及两组脱落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全体受试干预前各量表评分情况

89例受试TAI 得分为(40.0±8.4),SAI 分值为(39.6±8.1),与郑晓华等[6]研究中一般女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得分为(43.1±9.9),与常模(41.88±10.57)[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量表的组间和组内评分比较

干预组SAI、SDS的前后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SAI、 SDS的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对照组SAI后测得分高于干预组后测得分(表3)。进一步比较两组SAI、 SDS前后测的差值,结果显示:干预组SAI前后测差值为(0.6±7.8),对照组为(3.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P=0.048);干预组SDS前后测差值为(2.9±11.7),对照组为(5.3±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378)。

2.3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脱落率比较

干预组临床妊娠率为35.7%(15/42),对照组为29.8%(14/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712)。

干预组最初纳入50例,脱落8例,脱落率16%;对照组最初纳入50例,脱落3例,脱落率6%。两组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P=0.200)。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患者基线水平(入组日)STAI和SDS分值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IVF患者在刚进入医学治疗周期时的情绪状况与一般妇女类似。这与Verhaak和Fekkes等 [13-14]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采取自愿参与心理干预的入选模式,这种情况下有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即主动选择参与心理干预研究的患者,其积极寻求帮助或主动应对的方式可视作心理状态较好的表现,这部分患者更有可能选择参与心理干预研究。而基线水平的SAI及SDS分数较高的患者,其主动寻求帮助的可能性则相对较小。

本研究显示,随着IVF治疗的展开,未接受团体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分值增高,这与IVF-ET心理应激领域的研究结果[15]一致。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患者从情绪状况基本良好逐步发展为显著的不良情绪可能是IVF治疗自身特点造成的。首先,多数患者将IVF技术视为“获得”孩子的最后手段而对成功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16];而在逐步接受IVF医学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由于对于IVF治疗感到陌生,对治疗结果无从把握;加之以往的应对策略在新的应激环境下不一定能有效发挥作用,这种情境下患者容易产生失控感[17],并表现出较多的负性情绪。本研究验证了Domar[18]的研究结果,即对接受不孕症治疗的女性而言,其心理症状出现自发性好转的机会微乎其微,提示应为接受IVF治疗的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帮助其有效应对不良情绪。在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经过6次团体心理干预,其SAI和SDS后测值较前测值并无显著升高,这可能与团体心理干预有关。Reading等 [19]和Merari等 [20]的研究也显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SAI和SDS前后测分值变化的比较发现,本干预模式对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而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不明显。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所得结论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尽管本研究显示干预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显著性水平。国外对心理干预是否能提高IVF-ET妊娠率的报道不一。Celia等[21]对227例首次接受IVF治疗的女性采用身-心-灵(EBMS)模式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干预组妊娠率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也有研究[15]显示心理干预(如放松训练,压力管理和心理教育)有助于提高IVF患者的妊娠率。就本研究而言,也许将样本量扩大,或进一步细化被试,如按治疗周期数、病因或年龄等因素进行分组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同时,由于本研究样本选择偏倚那些有明显不良情绪的,相对而言更需要心理干预的患者反而有可能被“排除”在外,这也可能是造成本研究心理干预对IVF治疗结果影响不显著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团体心理治疗内容主要按照EFC应对模式(否认、放松、随它去)设计,通过放松训练、团体间的经验交流、医学宣教、个人生活史回顾、理解哀悼及对未来生活的规划等方式,以期使患者对现实有更多的接受,并对将来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在团体干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成员认为不孕是种隐而不显的缺陷,羞于和外人讨论,同时也认为没有类似体验的人难以理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与外界之间沟通的渠道被她们主动切断了。而同质性团体正好为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成员间的同病相怜感和相互学习过程都有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对那些既往有IVF治疗失败经历的患者,应当鼓励她们讲述过去失败的经历。首先,述说者通过倾述可以对过去的失败经验进行哀悼处理;另一方面也为其他成员提供了如何面对治疗失败的学习机会;第三,这样的经验交流也是在暗示对IVF治疗结果不应抱有太高的期待,可以使每个团员内心都有的治疗失败预期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讨论和处理。

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控制感是IVF治疗环境下进行团体干预的重点之一。IVF治疗中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治疗环境所带来的不可控感造成的。本团体中对控制感低下的处理主要包含3个方面:①患者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术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②告知正确的医疗信息也是患者获得控制感的重要方式。如,治疗师应将客观的治疗成功率告知患者,以免患者对IVF治疗成功抱有过分乐观的态度。又如,多数团体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较常见的有背痛、腹胀、头疼等。这时治疗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适当解释,以纾解患者不必要的担忧。③帮助患者寻求新的生活意义,这也有利于患者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感,进而降低焦虑。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患者的焦虑情绪,有临床推广价值,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对脱落患者进行随访,可能会部分影响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Slade P,Emery J,Lieberman BA.A prospective,longitudinal study of emotions and relationships in in-vitro fertilization treatment[J].Hum Reprod,1997,12(1):183-190.

[2]Visser AP,Haan G,Zalmstra H,et al.Psychosocial aspect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J].J Psychosom Obstet Gynecol,1994,15(1):35-43.

[3]Yong P,Martin C,Thong J.A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wome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using the mean affect adjective checklist [J].J Assist Reprod Genetics,2000,17:553-556.

[4]Domar AD,Seibel M,Benson H.The mind/body program for infertility:a new behavioral treatment approach for women with infertility[J].Fertil Steril,1990,53(2):246-249.

[5]McNaughton-Cassill ME,Bostwick M,Vanscoy SE,et al.Development of brief stress management support groups for couples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treatment[J].Fertil Steril,2000,74(1):87-93.

[6]Anderheim L,Holter H,Bergh C,et al.Does psychological stress affect the outcome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J].Hum Reprod,2005,20(10):2969-2975.

[7]Boivin J,Appleton TC,Bsetens PD,et al.Guidelines for counselling in infertility[J].Hum.Reprod,2001,16:1301-1304.

[8]黄荷风.现代辅助生育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0-51.

[9]Spiellberger D.状态-特质焦虑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8-241.

[10]郑晓华,舒良,赵吉凤,等.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长春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2):60-62.

[11]舒良.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5.

[12]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276-311.

[13]Verhaak CM,Smeenk JMJ,Eugster A,et al.Stres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mong women before and after their first cycle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J].Fertil Steril.2001,76(3):525-531.

[14]Fekkes M,Buitendijk SE,Verrios GHW,et al.Healthre-leated quality of life in relation to gender and age in couples planning IVF treatment[J].Hum Reprod,2003,18(7):1536-1543.

[15]Eugster A,Vingerhoets AJ.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a review[J].Soc Sci Med,1999,48(5):575-589.

[16]Baram D,Tourtelot E,Muelcher E,et al.Psychosocial adjustment following unsuccessful in vitro fertilization [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1988,(9):181-190.

[17]Miller-Campbell S,Dunkel-Schetter C,Peplau LA.Perc-eived control and adjustment to infertility among women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M] ∥Stanton AL,Dunkel-Schetter C,eds.Infertility:perspectives from stress and coping research.New York:Plenum,1991:133-156.

[18]Domar AD,Clapp D,Slawsby E,et al.The impact of 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on distress in infertile women [J].Health Psychol,2000,19(6):568-575.

[19]ReadingAE,Chang LIC,Kerin JF.Psychological state and coping styles across an IVF treatment cycle[J].Journal of Reproductive and Infant Psychology,1989(7):95-103.

[20]Merari D,Feldberg D,Elizur A,et al.Psychological and hormonal changes in the course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J].Journal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d Genetics,1992,9(2):161-169.

第3篇:团员自评报告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模式;共青团工作;创新

项目化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1]。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即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以活动项目为基本单位,采用招标制度立项,通过立项申报、答辩、审批、项目执行、中期检查、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使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的共青团工作管理方式[2]。高校共青团工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校共青团能始终保持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吸引和凝聚,就必须首先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创新管理方式,这显得尤为重要。

一、项目管理模式在高校开展共青团工作中的意义

1.高校共青团工作职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一直以来,高校共青团工作一味侧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而往往忽视了如何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共青团工作要着眼于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正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职能转换与完善问题。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整个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项目管理的实行,必将加快高校的共青团工作职能转换进程,使其更加趋于务实。

2.活动组织的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共青团工作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引进竞争机制,采用招标形式,一方面中标的项目都是经过反复认证和推敲的,是众多相似或同类型项目中教优秀的,从而更好的保证活动质量;另一方面,在此模式下,对项目策划人和负责人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化管理的成果目标要求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策划和组织出新颖而有意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活动组织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高。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升华。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基于学生的需求设计项目,有目的、有规划地开展活动,一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使其以积极的姿态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促进育人过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另一方面打造了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较好地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新要求,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项目管理模式在高校共青团工作实施中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共青团工作和项目化管理的特征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寻找他们之间的契合点将项目管理模式引入共青团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行性。

1.项目化管理与共青团工作的目标性相似。项目化管理模式一般采用多层次目标管理,项目团队成员在各自任务及目标的指引下,分工负责、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既定目标。共青团工作的开展自始自终以实现目标为原则,这与项目化管理体现出的目标性极为相似。

2.项目化管理与共青团工作的阶段性相似。项目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督、控制以及收尾等阶段,这些阶段相互影响,关系复杂。共青团活动的组织一般经历策划、申报与审批、实施与督导和总结与评优等阶段,各个阶段尤其自身特点,但也必须相互串联才能取得活动的最优效果。

3.项目化管理与共青团工作的成果评价特征相似。从项目化管理的成果方面看,独特是项目可交付成果的重要评价特征。共青团工作同样要求与时具进,要求推陈出新,要求不断赋予活动新的内涵,以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活动实效。

三、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

1.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模式的组织机构

校团委建立四级管理的组织机构:决策层,即由校团委书记和二级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组成,是项目管理指导委员会,确定项目发展的方向和资金额度,协调各类关系;管理层,即由校团委的相关人员组成,是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项目的实施、监督等各种事务性工作;联系层,即由二级院系的团委书记担任,是项目的联系人,根据校团委的统一部署,负责对所在院系学生进行项目的宣传、立项和协调等工作;执行层,即由具体立项的项目组人员组成,是具体组织项目建设并完成项目的人。

2.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模式的基本过程

按照项目管理科学的一般原则,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性,将项目管理的精髓有机融入到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总结出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结束工作5个过程,这5个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组[3]。

(1)项目启动过程:高校共青团可以在校团委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或办公室,结合党政中心工作和青年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拟定项目宏观构架和工作范围,制定项目实施办法和评价体系,明确工作责任。要求各级团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将各项工作进行项目化申报。

(2)项目规划过程:对于申报的项目,项目管理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后,各项目负责任必须制定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

要对项目的具体范围、工作流程、质量控制、人员分工、经费预算、时间安排、工作进度和潜在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更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说明。

(3)项目执行过程:在项目执行之前,各项目负责人须依据项目管理计划组建自己的项目团队,并加强团队内部建设,合理进行人员分派。团组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计划进行,同时要对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计划变更提出变更请求或补救措施。

(4)项目监控过程:监视和控制项目工作过程是监视和控制启动、规划、执行和结束项目的各个过程。项目管理机构要不定期召开项目工作会,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并依据项目评价体系对项目团队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该项考核要纳入到共青团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中。

(5)项目结束过程:项目团队要对照计划认真总结项目过程的经验与教训,并依据项目评价体系进行项目成果自评。项目管理机构根据绩效考核和成果验收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评选出优秀项目予以表彰和嘉奖,并将打造出的精品项目加以推广,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3.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模式的基本制度

(1)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即根据项目的任务特点、时间跨度和重要程度对活动进行分级管理。其中第一级项目是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暑期社会实践等重点项目。这类项目要重点管理,以精品化和品牌化为目标,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第二级是数学建模、电子涉及、定向运动比赛等特色创新项目,这类项目要通过专业团队来组织,体现独特性和创新性,要有超前性、先进性;第三级是各类学术报告、学术讲座、问题竞赛等一般性项目,主要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大学生参与的普及性等特点。

(2)项目招标及负任人制度:项目申报实施招标制度,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学生班级以及学生组建的临时团队、学生个人工作室等向高校团委提出申请,高校团委根据申报情况,组织全体申报者现场公开、公平、公正竞标。同时,明确责权,健全运行体制,制定活动项目负责人制度,将责任层层落实,保证项目分解后,责任落实到人。项目负责人可以由团体或个人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承担。

(3)项目运行全过程监督制度:为了避免工作的脱节,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关的项目管理规程,项目组要按照规程对项目进行运作,校团委要组织专门人员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检查监督,随时掌握项目进展状态,对其效果、资金和进度进行监控,保证项目实施效果。

(4)项目激励及培训制度。定期对中标项目的成效、规范、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并给予奖励,将其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挂钩,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训制度。同时,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对各级团干部及学生干部进行培养,让其有足够的能力和素质适应项目管理的实施,并请专业人士参与培训活动,及时知道和解决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四、高校共青团工作实施项目管理模式的相关配套措施

高校共青团工作在运行项目化管理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并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我们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避免造成对团学工作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做好如下环节的工作:

1.加强项目管理观念的引导和宣传,调控好抵制情绪。共青团工作即使是在部分学生活动中运用项目化管理,它对于以往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种冲击,各级团学组织和社团已经习惯于过去固有的管理模式,对于创新变革难以接受,产生抵制情绪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在共青团工作中推行项目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针对各级团学组织的负责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培训,植入项目管理理念,并积极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根据不同的意见需哦出合理的应对办法。

2.及时调整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范围及视角,避免实施过程带来的消极影响。在某些活动的管理中,如以项目管理方式切实可行,可采取引导和传统方式相结合,使得项目管理合理有效地发挥在共青团工作中的作用,努力避免并及时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不能够抱着那种一蹴而就的观点来对待共青团工作中项目管理的进程。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可以在个别活动中或者先在某几个社团所开展的活动中进行项目管理实践,条件成熟再进行推广,不断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使项目管理模式向纵深发展,以事实效果验证项目管理再团学工作中的实际意义和良性作用,逐渐形成高效、成熟的项目化管理体系。

3.形成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进行广泛的经验交流。评价激励是项目化管理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若团组织把此环节做深、做细、做实,不仅公正评价了此次活动,同时也为下一次活动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高校团委通过验收总结材料、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讨论交流、评比奖惩等方式正确评价项目的完成情况,并形成制度。

利用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是提高共青团工作效率,加强共青团建设的需要,提高团员青年能力和提高工作水平的必要途径,也是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高校共青团工作管理效率的有益探索。我们应通过不断实践,提高项目管理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适用性,完善各项相关配套制度,以寻求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式更大的创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

[1][美]项目管理协会著.卢有杰,王勇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第4篇:团员自评报告范文

一、狠抓常规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

高中生处在生理日趋成熟,心理相对幼稚,人格个性和行为习惯尚未完全定型的特殊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根据这一特点,我校首先确立了狠抓常规教育这一基础目标,通过反复的规范训练和行为实践,使学生自觉用规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规范引导,重点培养良好的规范意识。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必须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让他们明白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哪些要求。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有我校特点,制定了《学生十大常规》,对学生在学校、家里、社会上的言行、仪表等做了明确的规范并加以落实。在各年级学生中开展规范达标活动,高一年级以“学规范、守规范”为主题,高二年级开展“温习规范,找差距”活动,高三年级以养习惯,做示范为主网要内容,通过学生自评,班组互评,班主任总评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牢固树立起良好的观念。

2、对照落实,重点矫正学生不合规范的行为。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是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因此我们始终把改正缺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边学规范边自查互查缺点,以告别不文明行为和树一个目标,改一个缺点活动为载体,成立互助小组,公布张贴要改正的缺点,半学期考核一次,并与期末思想品德和先进评比紧密挂钩。通过一个个缺点的改正,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校园的总体文明不断得到提高。

3、落实监督,加强课余时间管理。习惯是一种经历较长时间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状态或趋势。和成年人相比,中学生仍然存在着明显的情感型倾向,缺乏坚强的意志。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加强了课余时间对学生的管理,监督组织成员以学生为主,分成学校和班级两个级别,校内设立值周班文明监督岗对学校分区划片管理,班内设立课余时间管理小组,加强班级自律,保证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更加规范、科学。

二、确立大德育教育理念,构建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系列

我校一千四百多名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德育教育管理中,我们发现他们在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显现出来的许多不良倾向,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不得不密切关注的难点问题。我们意识到独生子女自小累积而成的自我、孤傲和任性等不良习惯,已影响到他们现在的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受恩者,很多学生接受着父母之恩、师长之恩、祖国之恩和他人支助之恩但无知无觉,不少学生觉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受之无愧,极少数学生无视甚或漠视施恩者的恩惠。

在制订20__年度工作计划的时候,十分强调感恩教育。将工作目标定义为:坚持大德育教育思想理念,寓德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以感恩教育主题系列活动为抓手,抓过程注重落实,抓细节突出重点,抓习惯养成突出道德实践,抓典型突出群体效应,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色,全面提升德育教育教学的质量。

选择良好的载体,开展健康向上的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磐中德育特色的重要环节。20__学年我校精心策划了学雷锋活动月、爱国主义教育月、安全教育活动月和法制教育活动月,成功组织了感恩系列主题教育,教育学生感恩祖网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刊出感恩教育黑板报,引导学生给父母写信,汇报学习生活,交流思想感情,奉上一颗感恩之心。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还在20__年9月和20__年5月分别在学生宿舍和教室组织了两次紧急避险疏散演练,警报信号后,各班学生快速安全地撤离教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示范性群体建设,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

榜样的示范是引导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因此我校非常注重示范性群体的建设,为学生树立起一个个学习的榜样,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道德风貌和行为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⑴引入竞争机制。在教师中开展十大实干家、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先进工作者的评比,同时与阶段工资、年终奖金紧密挂钩,激发教师追赶先进的积极性,营造教师积极向上的氛围。⑵规范教师行为。制定实施《磐安中学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教学过程管理规范》《磐安中学教职工文明守则》等规章条例,开 展“我为学生做表率”文明办公室评比和群体师德创优活动,使教师牢固树立为人师表和爱岗敬业意识,做学生的表率。⑶建立反馈体系。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老师,我对你说”录音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师师德考评,并作为教师个人考评的重要参考指标,确保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⑷制定班主任形象要求。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广泛针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班主任形象要求,以此做为班主任工作要求,保证班级工作有序高效地展开。

2、有效利用学生的榜样作用。心理学认为,榜样的本文来源:文秘站 空间距离以及身份地位与教育对象越接近教育效果就越明显。我校学生在品德和个好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学生示范教育榜样的层次性、多样性,力求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⑴树立学习的榜样。学校开展了“十大身边感动人物”评比,学期末评出各级文明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寝室长等;其中的优秀事例在《磐中学生报》广播室、黑板报或宣传窗上予以报道或展出。⑵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培训,实行优胜劣汰,建设一支稳固的学生示范队伍,使不同类型学生都能找到人生坐标,明确努力方向。

3、充分发挥班集体的示范作用。针对我校99%的学生都是住校生的实际,我们对班级、寝室实行动态管理,每天开展四项竞赛,每周评比优胜班级,每月评出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每学期给予表彰,并挂牌示范。开展美化寝室活动,培养文明细胞。开展了班级形象设计活动,形成班级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实行值周班制度,建设一支流动的文明风景线。把学生个人的行为与集体的荣誉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的目的。

四、落实学生自主化管理,强化文明卫生意识

人的社会实践对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根据山区卫生状况普遍较差的实际,我校开展了以学生自主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实践,在发挥他们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认识。

1、参加劳动保洁,增强劳动观念和卫生意识。我们对100多亩的校园实行卫生包干制,包干到班,落实到人。设立凤凰山读书林劳动基地和县机械厂、线路板厂等勤工俭学基地,让学生定期参加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参加监督管理,培养文明意识和自律意识。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而让学生参与管理具有明显的教育优势。我们以学生自主化管理为目标,设立了三套值周制度。在全校实行值周班制度,由值周班负责全校学生的纪律、卫生、公德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各年级设立值周干部,监督本年级的纪律、卫生、安全等状况及值周班质量;班级内设立值周班干部,负责对本班成员的全面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的作用,保证每位同学都有两周时间参与管理,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文明意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

3、参与社会服务,培养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先后开辟了螺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龙山公园、根溪等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开辟了冷水镇、方前镇两个学生干部锻炼基地,开展为革命老同志服务活动,帮助孤寡病残老人收割庄稼。深入市场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完善做好事制度,每班每周至少在校外做一次集体好事。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自觉树立起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责任感和立志成才的理想。

4、参加个性发展活动,培养发展意识和成才意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校开设集邮、摄影、排球等二十几门活动课、选修课,组建有校艺术团、校记者团、校文学社,创办了《磐中学生报》、《海螺山》等校园文学社刊,成立各种兴趣小组,由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发展,既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有效地渗透了德育内容。学校团委学生会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以锻炼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为主线,以社团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组织了学生篮球比赛、学生演讲比赛、校园十佳小歌手评比、20__年元旦文艺晚会等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了主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五、构建三位一体网络,加大德育工作力度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原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方向一致形成合力。为保障学生的品行按要求发展,学校必须取得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1、搞好警校共建,加强法制道德教育。检察院是执法机关,检察官在学生心中代表着神圣的法律的尊严。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检察院的力量,双方确定了以法制道德教育为重点内容,以品行落后生为重点对象的共建活动。通过举办法制学习班,举行法制教育报告会,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举办模拟法庭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监狱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形成了以课程教学为主要渠道,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结合的法制道德教育网络和体系。

2、开展军校共建活动,学习军人的优良作风。军人是铁的纪律的化身,是钢铁意志的代表。我们与县 消防中队和县武警中队结成军民共建关系,每年开展新生军训,让学生参观军营,举行国防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学习军人严谨的生活作风、铁的纪律和坚强的意志,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