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木专业指导论文范文

土木专业指导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木专业指导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木专业指导论文

第1篇:土木专业指导论文范文

1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情况与方法

作为较早成立的老牌农林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林科大”)的工程类学科巳经发展得较为全面,其中建设与发展得最为成熟的特色优势学科木材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已建立了国家级工程实验中心、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与研究中心等。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农林院校,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办好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号召,自2008年起,林科大开始构建学科交叉性科研平台,并在校内选取了生源较好、科研能力较强、师资队伍雄厚的5个学院、5个专业作为试点,尝试探索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博士、学术型硕士两个层次)培养的有效模式与方法。截至2014年底,这一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已初见成效,并将进一步在其他学科和专业中扩展与延伸。

1.1制订跨学科研究生联合招考方案与计划,确保招生质量

林科大在国家研究生录取大纲的指导下,多次组织召开全校工科范围内的评审和专题会议,尤其是针对5个试点专业的学术委员会特别会议,以“拓宽培养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保证考生具有一定的前期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分专业拟订了跨学科研究生联合招考的专业条件、招生数量和考试科目。

因跨学科研究生录取与单学科研究生招生有较大区别,在入学考试的专业课考察和面试环节中,林科大提倡以宽进严出为指导思想,实施较为宽松的、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录取政策。尤其在确定推免生录取方案时,适当放开导师自主招生的权利,并赋予导师跨学科、跨专业联合招生的特权,鼓励导师结合自身课题和培养条件招收跨学科研究生。

1.2针对不同学科要求制订培养方案,革新学习方式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以最能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创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依据编排综合性、跨专业的课程。对于工程类研究生而言,则更应加强其对数学、力学和材料学科内容的学习,并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较为成熟、实用的优化理论、算法与软件学习课程,如运筹学、有限元法、神经网络工程应用等,使学生在后期的学术和学位论文撰写中尽快进人角色,解决课题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

林科大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依靠课堂讲授与讨论、提交作业与读书报告的形式,采用课堂教学、现场实训、模拟实践、论坛汇报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依托各学科专业科研条件良好的研究所、实验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开展学生工程实践训练和科研实验模拟。与此同时,积极鼓励试点专业学生借助学科平台,结合导师科研课题和自身学习兴趣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并对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基金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配套资金。

1.3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位论文考核制度与办法

烟台大学的马晓丽教授曾明确指出:“跨学科人才培养应与跨学科科学研究相结合,与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相结合,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应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为真正实现培养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创新思维与科研方法的目标,林科大研究生院经多方调研与论证,制订了《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及论文选题须结合科研课题实践,……研究生第二学年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得短于8个月。”将管理办法落实到具体考核指标上,则表现为由原来的考察专业知识转变为考察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解决学术前沿科学问题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1.4大力调整师资结构和管理制度,强化跨学科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为最大限度地提升跨学科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素质和指导水平,完善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导师指导体系,林科大研究生院与各学院学术委员会和校人事处进行多次讨论与磋商,决定尝试采用“取消户籍、强强联合”和“建立小团队”两种方法,力争在3~5年时间内初步建立一支具有跨学科指导能力的导师队伍。

所谓“取消户籍、强强联合”,是指在当前现有条件下,改进导师指导体系,整合与优化现有师资力量,打破学院与学科间的“户籍”壁垒,确立多学科联合培养的基本职责。为此,研究生院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跨学科研究生导师选聘制度,在充分考察每个学科内研究生导师学科背景、科研实力、指导水平、师风师德和责任心的基础上,遴选出实力较强、师德高尚、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导师,在课题研究、薪酬分配、研究生招生和继续教育方面给予激励政策,取消跨学科招生导师原有学科和专业的“户口”,并鼓励导师根据课题和研究需要自主建立跨学科科研团队,结合实际需求招收与培养跨学科研究生。

2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中,林科大一贯强调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优势、结合林业特点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实施6年多以来,各试点学科与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制订课题攻关方案与研究生培养计划,整个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2.1基于学科特色,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自2009年土木工程专业实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以来,已初步构建了土木工程学科与生态学科、木材学科、食品学科和环境工程学科相交叉的科研创新平台5个,各平台研究队伍分别来自不同学院,在增强了导师流动性的基础上,整合了学校相关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既避免了科研资源闲置与浪费,又提高了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土木学院还积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在建设产学研科研基地的同时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如与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开展联合研究生培养,依托行业优势和需求联合招收、指导土木工程与交通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为服务社会、促进合作创造了条件。仅2012~2014年3年间,土木工程学科依托各交叉学科平台已成功获批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4项、地厅级及以下科研课题10余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2结合科研课题,制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完善现有的培养方式与体制,各科研团队结合学科特点对不同层次、研究背景的研究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并为每个跨学科研究生选派了1位导师和1~2位副导多师,保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综合性、灵活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现。如由土木院肖宏彬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结合承担的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林草一体化髙稳定性生态护坡技术引进”’于2012年招收了本科专业为生态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1名,为使该生能够明确生态学科与土木学科对土壤、植被和生态防护研究的异同点和关联性,尽快融人课题中,课题组为其制定了包括公共选修课(多元统计分析、高等工程数学等)、生态学科课程(高级土壤学、土地生态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及实验技术等)、土木学科课程(高等土力学、有限单元法、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等)、学术报告与讲座(生态学前沿及专题讲座、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工程讲座、植被生态学专题、生态护坡技术研究进展等)和生产实践在内的一系列培养环节,并选定林学院一名教师为副导师,指导其学位论文研究方案中“建立网格型髙强度林草混交根系成型技术”部分内容。

2.3拓宽培养口径,构建跨学科研究生立体知识结构

土木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以加强能力训练为基本思路,寻求构建跨学科研究生立体知识结构的途径与方法。具体做法是:1)按照知识结构的需求和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背景安排选修课程,同时鼓励与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和社会活动,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力。2)改变理念、调整模式。在横向上把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在纵向上由过去的以专业理论和知识积累为中心,转向既注重积累又强调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主要通过邀请跨学科专家讲座、举办跨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建立校内和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增开工程实践课程和软件分析课程等方式,压缩不必要的课程,培养在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积累上有充分准备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3)对于某些跨学科课程采用分学科联合授课的形式,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将整个课程划分为不同模块,各模块可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论坛等形式开课,拓宽学生的视野。如跨专业选修课“复合材料选论”目前已包括“高等胶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木材学”“现代材料实验技术”“材料结构表征与应用”“材料科学工程导论”“现代材料成形理论与技术”和“工程材料设计与测试”在内的8个模块。

3结语

林业院校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立与机制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研究与探索’林科大的改革实践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课程体系不健全、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不完善、导师指导水平欠提升和跨学科研究生管理方法有待提髙等不足,这也是林科大今后在跨学科研究生管理与培养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完善的方向。

第2篇:土木专业指导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张翔(1977-),男,江苏宿迁人,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助理研究员;蒋军成(1967-),男,江苏淮安人,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江苏 南京 2118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LX12_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13-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增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的贴合度,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强调,要促进教育、科研、创新的结合及产学研合作,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及培养单位的积极性,强化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1]而如何开展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改革,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成为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工作的重点。南京工业大学作为以工为主的地方性高校,多年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2010年被确定为江苏省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本文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对应用型研究生的各主要培养环节进行了探索。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领导职责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加快,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但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相对缓慢,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上形成了一些偏见,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非主流的、低层次的,不能跟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相提并论。[2]因此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学生、导师、教学管理者等都需要提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广泛的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为实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基础。领导重视是成功开展各项工作的普遍经验。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由校级领导、研究生培养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强调校内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同时邀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为广大教师进行政策解读,明确要主动适应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趋势,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深入开展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二、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改革目标

应用型研究生介于理论研究者与技术操作人员之间,是企业科学技术理论与生产实践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他们最善于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企业的技术革新与改造中,使企业创造更高的生产力。[3]因此应用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与学术型研究生有较大的区别。应用型研究生应主要面向社会经济产业部门的需求,具有满足相关职业类型所需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应紧密围绕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实施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改革。南京工业大学广泛聘请工程技术大师、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和校内教授一起组成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咨询委员会,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探索符合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质量标准、监控与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引导学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合理定位,形成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并通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改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以保障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同时学校出台《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保障措施以及工作进度安排进行了确定,努力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具有区域特色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使研究生教育更加贴近国家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

三、实施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改革

1.改革招生模式,吸引优秀生源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吸引优质生源加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加大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选拔录取中的比重,突出科学素养、综合素质的考核,对有特殊专业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的人才建立特殊选拔机制。南京工业大学采取了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免试推荐得比例的政策,以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大量吸收进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本科生免试进入专业学位硕士学习,在培养体系上与本科阶段教学进行有效对接,实现进入“卓越计划”学生的本硕连贯培养。同时学校明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纳入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体系,同时对招收的学术型研究生在本人自愿申请、导师同意的情况下也可纳入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体系。自2009年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从2009年114名到2012年625名,逐年增加。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已经占全校硕士招生总数的41%。学校计划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在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使研究生专业学位招生规模达到研究生总招生数的50%,实现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

2.优化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需要转变课程教学模式,从理论定向转变为实践定向。[4]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应构建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突出了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的区别。南京工业大学对应用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改革课程设置,坚持应用型研究生课程的“5个面向”:面向工程项目开设工程技术、设计类课程,面向行业要求开设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课程,面向企业需求灵活设置菜单式课程,面向创业创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学生发展开设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在每个工程领域都设置了相应的应用型课程,明确各工程领域应用型课程的修读学分要求,课程内容上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注重案例分析教学,加强案例库建设。如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设置“土木工程执业资格认证导论”、“地质工程职业资格考试基础”,在材料工程领域设置“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营销管理”和“项目管理”等课程,在动力工程领域开设“压力容器现代设计技术”课程等。同时对硕士生英语、数学类基础课程进行应用性改革。对英语课程实行分层次教学,鼓励各学科自行开设“科技英语写作”课程,目前已经在材料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开展与学科结合的“科技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推动数学类课程与各学科的融合,根据各学科特点,结合学科专业教师提供的数学问题案例开设“工程应用数学”课程。

3.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在导师队伍,不仅要建立懂得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型导师队伍,而且要建立深谙理论的实践型导师队伍。[5]实行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可以快速有效解决实践型导师不足的问题,不仅可以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高校应建立完整的校外导师选聘标准,建设一批具有明确专业方向、能与校内导师形成稳定导师组的校外导师队伍,实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共同指导。校外导师不仅可以参与指导选题、完成学位论文外,还应负责研究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期间的指导。南京工业大学本着“遴选一批、培养一批、引进一批、聘请一批”的思路,充实应用型研究生导师队伍,提升研究生校内导师的指导能力。一方面严格应用型研究生导师选拔与考核,指导应用型研究生的导师必须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和横向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学校出台校外导师聘任办法,并定期开展校外导师培训。依托学校和地方政府联手共建的“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先后引进42名具有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普林斯顿等世界顶尖大学求学经历及巴斯夫、杜邦、联合利华、贝尔实验室、通用电器等世界著名企业工作经历的领军人才,学校给予“三创人才”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岗位,明确这些“特殊教授”具有人才培养的职责和义务,参与学校研究生指导工作,带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并推动成果的转化,培养和带动了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此外,为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学校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担任学校的产业教授,积极推动产业教授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讲堂,联合培养研究生,并与产业教授企业共建科研平台、研究生工作站、学生实习基地,开展青年教师参与产业教授企业生产研发。

4.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打造校企联合培养平台

专业实践是研究生补充实践经验、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成效和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抓好专业实践环节是达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硕士生培养类别成功转型的关键。[6]而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又是落实应用型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基础。学校应加大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构建应用型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三结合”体系: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创新中心、联合培养基地等多种形式,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打造高水平应用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平台。目前南京工业大学已与国内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建研发中心50余家,与企业联合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实习实践近百个,其中有44个被认定为江苏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通过研究生创新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围绕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锻炼了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依托学校与多个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产业研究院,积极推动研究生导师带领自己的研究生团队进入研究院开展应用研究,一方面密切了教授和研究生与社会的接触,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学校进一步从制度上明确和推进了校内的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科技型企业、测试中心、工程中心等向研究生开放或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全方位推动校内资源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服务。

5.创新评价机制,建立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考核标准

针对应用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差别,对应用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要求与评价也应区别对待,建立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机制的改变推动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转变。南京工业大学2011年全面启动工程硕士各领域专业学位标准及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的制订工作,组织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与行业专家一起从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8种论文形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细化、完善并制订各工程领域不同形式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突出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社会性、实用性价值,使应用型研究生的论文来源于实践课题并能够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6.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要求高校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过程管理模式,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规范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教学环节。南京工业大学先后制订出台了《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研究生校外导师聘任办法》、《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并要求各学科领域结合学科特点分别制订了本学科领域相关文件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应用性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开展。为保障制度的有效落实,学校成立研究生教学督导组对应用型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

7.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奖助贷体系

建立完善的应用型研究生奖助贷体系关系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稳定和扩大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队伍,更关系到教育的公平性。南京工业大学改革了研究生收费制度,逐步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实施财政划拨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导师承担科研项目经费、校外企业捐助经费三者有效结合资助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为鼓励学生进入应用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抓住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机遇,扩大招生规模,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免收培养费,并在生活补助、科研津贴、奖学金评定等方面享有与学术型研究生同等的待遇,体现了学术型和应用型学生的公平对待,从而打消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心中的顾虑,提升了导师和学生的信心以及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保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强调:要全面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水平[EB/OL].[2012-03-02].http:///xwyyjsjyxx/sy/syzhxw/274904.shtml.

[2]申长雨.抓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11-15.

[3]薛天祥.研究生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4.

[4]王洪才.关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报告[J].复旦教育论坛,2010,(4):47-52.

第3篇:土木专业指导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背景,房地产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3.33-4

基金项目:河北工业大学教研立项支持项目

作者简介:李素红(1978-),女,汉族,河南汤阴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

杜娟(1992-),女,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工程管理

李天航(1994-),男,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工程管理

1引言

房地产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行业。城市化导致了人口的大量迁移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对房地产的庞大需求。与当前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趋势不适应的一个集中性问题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远远达不到需求,整个产业的人才现状难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希望得到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即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包括具备深厚的专业能力、熟练的业务能力、优秀的协调沟通能力、极强的责任心等。人才因素成为了制约房地产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1]。

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充分重视房地产类人才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培养人的理念、方法和制度上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本论文旨在在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背景下,通过研究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设计,结合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改善房地产类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强大需求的房地产行业复合型人才。

2国内外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2.1 国外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国外房地产类课程的高等教育产生较早,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且,房地产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受到社会、政府、高校等极大的重视。对比工程管理与房地产专业,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工程管理专业通常设置在工学院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学系内,也有些学校在工学院中独立设系。而房地产专业通常设在商学院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有时独立设系,有时与金融、保险等为同一个系。总体分析,国外的房地产类专业设置特点[2]体现在:(1)加强通识教育的核心地位。(2)结合经济管理和城市规划的专业课程。(3)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灵活多变,在教学上采用的是案例式、沙龙式课程、工作坊、角色扮演、实地考察、讲座和开展项目等不同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课外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课程作业,并提供充分的讨论和演讲机会,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培育团队精神。(4)专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密切。比如请房地产管理人员、房地产公司的决策者以及城市规划师等行业人士授课,更好地促进就业和服务社会。

2.2 国内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对国内大学的整体情况进行初步调研之后,我们重点分析了几所知名度较高的大学。调研结果显示,各个学校的专业主干课程中都会包含房地产类课程。如房地产开发类,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开发概论等课程;房地产经济学类以及物业管理类的培养学时相对较多;房地产市场营销类、城市规划类和房地产相关法规、政策类的课程大多属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较少。上述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房地产集中实践类课程也十分重要,一般是与其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内容相联系的,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房地产市场调研、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等。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很少,专业核心课程仅有房地产项目策划和房地产经营与开发,且课时较少,因此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房地产类课程,很难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来满足房地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国内大部分高校房地产类相关课程欠缺,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地产方向课程设置更不明确[3]。因此,我们结合我校现状以及调研数据资料,对房地产类课程及其内容进行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3 房地产类人才培养的调研分析

在城市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房地产类人才的需求,我们分别针对房地产企业人员和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以发现房地产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设计房地产类教学课程及其教学内容。

3.1 房地产企业调研

为了有效地开展调研工作,我们先对房地产企业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了访谈,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研问卷,主要围绕房地产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情况,以了解房地产企业对学生知识、经验和能力方面的需求。问卷共调研了20位资深的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调研结果发现,房地产企业认为大学生在从事房地产工作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欠缺,着重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显示,企业管理人员鼓励学生参加房地产类前言讲座,了解房地产业现状、发展方向和趋势,建议学生多参加房地产类竞赛,如房地产策划大赛、算量大赛、房地产专业知识竞赛等,还建议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如房地产市场调研、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房地产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等。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大部分建议开设建设与房地产法规、房地产策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课程。

3.2 在校学生调研

学生问卷部分主要调研了学生对房地产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了解程度和对课程内容的需求等,在考虑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完善房地产类课程设置。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工作很有兴趣,但是比较缺乏信心。学生不太关注房地产的最新发展动态,大部分人只是主要通过网络途径偶尔关注,因此高校可通过开设一些前沿课程或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房地产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目前高校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不能满足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希望学校能够增加房地产类核心课程,如房地产营销、房地产策划等。学生非常愿意参加房地产类课程实践活动,例如房地产类竞赛、调研活动,尤其是实习,希望增加此类课程的开设比例。学生主要参加了房地产策划大赛和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希望通过比赛能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总之,在学生看来,将来从事房地产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专业知识不足,因此学校应当设计系统的房地产类课程体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4 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设计

4.1 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设置

结合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内外课程设置的现状以及对房地产企业人员和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学生的调研,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环节设计丰富多样的房地产类课程,主要从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前沿课程(或讲座)、集中实践课、专业竞赛六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设置的课程如下表所示。

4.2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1.专业基础课

《城市规划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原则和要求,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理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政管理的理论,城市规划的法规制定、城市规划的行业管理,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检查管理等。

《房地产制度与法规》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法律规范概述、房地产开发用地法律与制度、城乡规划法律与制度、城市房屋拆迁法律与制度、工程建设法律与制度、房地产开发法律与制度、房地产交易法律与制度、房地产登记法律与制度、房地产中介服务法律与制度、物业服务法律与制度等。

2.专业必修课

《房地产项目策划》旨在提高学生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全程策划的能力。教学主要内容有:项目的前期定位策划(包括市场调研,项目定位,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等)、项目的推广整合策划(包括项目的VI设计,项目推广期、促销期、强销期、收盘期投放多种媒体的广告方案设计和各种促销活动的策划方案等)、项目的销售招商策划(分阶段销售价格的确定,项目的商业部分还要进行业态定位策划和招商策划)等。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系统地介绍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房地产企业融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房地产建设过程的管理(包括勘察设计、招标、建设等)、房地产项目的营销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项目后评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案例等。

《房地产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介绍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主要内容为:房地产市场相关法规、房地产项目招标投标概论(招投标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等);合同管理包括监理合同、房地产项目勘察设计合同、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材料设备供应合同、保险合同、担保合同、合同管理、合同争议、总分包合同、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

《房地产市场营销》是以营销过程为主线,系统介绍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理论、内容和方法、操作思路、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及实务操作内容,并包含案例分析和对国内外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新经验、新成果、新理念进行解读。主要课程内容包括:房地产市场营销导论,房地产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房地产市场交易形式、房地产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房地产市场调查,房地产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房地产企业竞争战略、房地产市场营销战略,房地产产品策略,房地产价格策略,房地产营销渠道策略,房地产促销策略,房地产市场营销管理,房地产销售与管理。

《物业管理》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物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物业管理的基本环节,物业管理性质与基本理论,业主自治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前期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综合管理服务,物业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的招投标,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物业管理资金等。

3.专业选修课

《房地产经济学》通过对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功能透视,阐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介绍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供求管理、房地产价格、房地产周期、房地产产权与住房制度、房地产税收、房地产宏观调控、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是集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知识于一体的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包括:房地产的基本概念以及房地产价格的特征、房地产与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估价原则与估价程序、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房地产估价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房地产估价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房地产估价报告等。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系统、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房地产项目风险估计、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价决策、房地产项目风险回避、房地产项目风险控制、房地产项目风险转移、房地产项目风险自留。

4.前言课程(或讲座)

《房地产政策及最新发展动态讲座》内容可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宏观经济热点问题解析、金融形势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与房地产投资战略、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等。通过多内容、多层次的讲座使学生对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有初步的把握和认识,并且逐步渗透给学生分析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方法,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独立认识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及时把握住机遇。

《国内房地产企业的人才战略讲座》主要通过邀请企业专业人士,介绍房地产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从房地产企业人才招聘、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角度进行人才战略分析。学生通过了解房地产企业的人才战略,结合人力资源结构,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可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4篇:土木专业指导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1-0023-07

收稿日期:2012-10-2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省级一般资助课题“知识类型及相关教学研究”( XJK012BGD049);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TOC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湘教通[2012]401号文486)。

作者简介:彭道林(1969 - ),男,湖北天门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应用型人才和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目前流行的两个概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热门话题。然而,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否具有足够的理论依据?是否具有概念本应具有的明晰性?新建应用型本科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多大意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再思考的。

一、现有的关于应用型人才及应用型本科的论述

关于应用型人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具有相关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或专业人才,其知识和能力特征强调明显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并且其知识应该由“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三大要素组成,具有“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1]的特点。

关于应用型本科,也有比较权威的说法。中国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被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第三种类型是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学院(高职高专);而介于其中的则被称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指出它有四个特点:第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第三,应用型本科应该以教学为主;第四,应用型大学应该以面向地方为主。

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也是围绕这两种基本的界定而展开的。那么,这两种界定是否能够作为研究的基础呢?

应用型人才的上述定义,不仅冗长,就说“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这三个特点,即便是北大、清华这样的国内顶尖大学培养的学生,也很难是完全具有这些特点的。那么,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有什么实际的指导意义呢?

更为基本的问题是,我们凭什么把人划分为“XX型”?雅斯贝尔斯有句名言,“人能够达到的境界,这在本质上是不可计划的”[2](P36)。他还说,“每一种教育的作用也并非事先能预料的”[2](P65)。大学可以对学生提供侧重于应用知识的传授、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最终每一个个人到底是走向理论研究还是从事应用开发仍有不确定性,这取决于个人而非被他人“塑造成型”。即使有某种特定的目标,也不是为了框定或是像翻砂那样造型。教育是提供,而不是塑造;教育是培养,而不是框定;教育是期盼,而不是造型。真正的大学应该秉承着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人的理念,把学生自己培养成为自己,更高大的自己,更有鲜明个性的自己。在类似哈佛、斯坦福、MIT这样的大学里,对于学生的培养完全不必有一个预设的模型。即便是职业技术学院也只是基础理论知识比重较小,技术、技能知识偏多,但这种人才培养也有其多样性特点。学生发展前景也是多种多样的,职业转化的发生也是极为正常的。这与定“型”也不是一回事。

有学者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原则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全面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3](其中,第五条原则和其他四条是不相协调的),而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归纳为“价值取向体现行业性、设置目标体现应用性、课程设置体现复合性、培养过程体现实践性、人才评价体现多元化”[4](P34-37)。事实上,这些概括的原则和归纳的特征很难让人看出“应用型人才”与“非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至于普通高等院校定位和分类的问题,是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钦定,某些高等教育学者对这种做法持支持的观点,其依据是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高等教育结构,必须主动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但这种划分和定位来自教育的外部,而非教育内部的逻辑。这里就牵涉到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问题。

教育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基于人,又为着人自身。从逻辑上说,它具有独立性,它的基本使命首先不是适应的问题。

关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否“必须主动适应”,就值得商榷了。

大学产生之后才具有了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至今它还不到一千年的历史。大学最初产生在11世纪末的欧洲,当时欧洲的经济是相对落后的,11世纪正值中国北宋的鼎盛时期,其生产力水平在全球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位。然而,大学却在经济落后的欧洲出现了,可见大学的产生与经济并无直接的联系。在随后的几百年的时间里,随着人类知识的迅猛增加,大学由传统的经典四学院(即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哲学院或文学院)发展出了许多的学科和专业(相应地产生了更多的学院)。然而,不论社会制度如何更替、经济如何发展、社会需要如何变化,大学在产生之初最根本的一些东西一直保留着,那就是“心智的培养;以事实和逻辑证据为基础的客观性;说理的法则而不是权力的法则;广阔的个人自由幅度”[5](P10)。难怪布鲁贝克说,“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种种的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5](P30)

大学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并不为适应而生;大学既因智慧而生,又为发展人类智慧而在。这是谈论大学的其他特性与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绝不是一个消极的适应者,真正的大学既向着遥远的未来,又守望着悠远的过去。它在人类文明史中生,又在人类文明史中长,并为人类文明史添上浓墨重彩。

美国大学的办学层次是由大学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科研层次自然形成而非人为地预先划定的,更不是外部机构拿来框定和管理大学的。芝加哥大学几乎是与北京大学同时成立的学校,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便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这既不单纯是经济因素,也不是可以预设的。而我们的北大至今也仍只在亚洲一流大学的边沿徘徊,这也不纯粹是经济问题或人为分类和定位的结果。

关于大学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在《高等教育学导论》一书中有专门的篇幅论述。它以诸多的论据、从多个方面进行了严谨的探求,指出“在大学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将两者关系作形式化、简单化、线性化(即作直接的、直线式)的理解是最大的缺憾,以至于由此难以真正理解大学”[6](P52),同时也提出了“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大学”[6](P39)的观点。而相对地,那种口号式的“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的观点则多少有点显得苍白无力。基于这种观点而得出的关于大学的分类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的结论也就值得怀疑了。

二、基础理论的意义与地位

以上的分析并不是对于应用研究的否定,相反,我们希望在更加清晰界定相关概念的前提下进行探讨。这种探讨也许更具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有学者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相对于理论型本科教育、实用技术型教育而言的”[4](P34),这种说法相对前面的观点似乎更具合理性。

对于应用的理解,有必要从知识的分类入手进一步讨论。知识的分类属于科学学的范畴。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知识的类别也就被划分得不一样。一种比较普遍的划分标准是根据知识的对象确定的。从大的方面来说,知识的对象有三:一是自然,二是社会,三是人本身,相应地也就有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

还有一种分类是根据知识的层次来划分的,相应地也就有基础理论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开发性知识(或工艺性知识),这三类知识之间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基础理论性知识是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的,乃至具有某种形而上的特征;而开发性知识(或称工艺性知识)是偏向实用的,可以说是具有形而下的特点;应用性知识则介乎两者之间,它兼具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特点,不妨以“形而中”来描述它。

无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还是人文知识都可分为理论、应用和开发(或工艺)三个层次。基础理论的普遍指导意义,在科学技术发展中越来越充分地显现出来。

有学者总结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科技革命①(见下表),并注明了发明者的学历和职业。我们就此表稍作分析。

从个案上来说,不排除个别应用研究先于理论发现的(例如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就先于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后者的精确表述产生于1853年)。然而,在普遍意义上,科技革命是依赖于基础理论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引发的欧洲工业革命,其原动力乃是牛顿的经典力学;发电机、内燃机、汽油内燃机、柴油机以及汽车的发明,离不开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的发现;原子弹的发明离不开核物理理论;载人航天技术则仍是牛顿力学与宇宙科学的应用成果;核磁共振技术缺少了核磁共振理论的发现便无从谈起;克隆技术则源自于DNA双螺旋体的发现……这些事实都能说明基础理论是应用研究的原动力。

对于发明者个人的学历、职业的分析也能说明问题。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三位技术发明人尚与大学没有直接关系;第二次的八位中有五位接受过大学教育;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九位代表人物不仅全部接受过大学教育,并且其中的7位具有博士学位,4人是大学教授;第四次所涉及的三位则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并且本身都是大学教授。这些事实说明,随着科学的发展,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与所接受的教育关联度越来越大,博士和教授本身就需具备很高的理论水平。

我们还可以从发明者的国籍来分析。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三位发明者中有两位来自英国,这与牛顿的经典力学发现于英国不无关系;第二次科技革命八位发明者中的五位来自德国,而那个时候的德国恰好站在了世界科学(包括基础理论科学)的最顶峰;二战以后,美国取代了德国的地位而引领着世界科学的发展,因而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共计十二位发明者,九位来自美国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另外再分析一个案例。众所周知,德国是拥有世界上最发达职业教育的国家之一,其应用科学大学也相当发达。因而,有人以为,职业教育是德国的秘密武器。其实,一个更为基本的事实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即德国拥有极为雄厚的基础理论研究能力,拥有众多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德国的许多学者都有极高的理论兴趣和哲学兴趣。这使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拥有了雄厚的基础。

康德是德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人物。若要说德国有什么秘密武器的话,那就是它哲学的发达及其深远的影响。康德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海涅曾盛赞康德,“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而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大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的国土上”[7]。的确,康德之后,德国出现了如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叔本华、胡塞尔、雅斯贝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等一大批哲学家,哲学的繁荣理所应当地引领了科学的发展。

德国柏林大学的成立是近代大学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创办者是洪堡。他本人曾说,“若真要说我拥有什么别人没有的,那就是在柏林成立了新的大学”。洪堡对于大学的论述于柏林大学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科学的探求。洪堡所说的科学即所谓的纯科学,“纯科学是不追求任何自身之外的目标”[8](P37)。纯科学完全不考虑应用和其他功利目的,这是为科学而科学、为真理而真理的典型观念。

洪堡还认为,“寂寞和自由……为支配性原则”[8](P39),值得关注的是“寂寞”这一原则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大学应“独立于一切国家的组织形式”;其二是大学应独立于社会生活;其三是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应甘于寂寞,不为任何俗务所干扰,完全沉潜于科学。关于德国古典大学,陈洪捷作过非常严谨的研究,提炼出了德国古典大学的四个核心概念——修养、科学、自由、寂寞①。这对于中国大学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哲学的繁荣、柏林大学的成立,使得德国的科学事业在19世纪取得了空前的成就,遥遥领先于世界,德国在19世纪站在了世界科学的顶峰。据统计,“在1820~1919年中,40%的医学发明是由德国人完成的;1820~1914年,生理学中65%的有创见的论文出自德国人,德国人在1820~1900年中在物理学(热、光、电子和磁)方面的发明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8](P1)(英法为当时科学发达的少数几个国家中的两个)。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最伟大的三项发现: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及转化定律,其中细胞学说由德国人施莱登和施旺提出,能量守恒及转化定律也是最先由德国人迈尔发现,后由英国人焦耳和威尔逊证实,并于1853年精确表述出来。20世纪最伟大的三个发现(相对论、量子论和DNA的双螺旋体结构),其中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和量子论的普朗克均为德国人。德国大学在19世纪末深深影响了美国的大学,从而造成对世界的影响。

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无疑受益于其高度发达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样,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也有发达的职业教育,但他们同时也具有雄厚的基础理论作为支撑。强大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发达职业教育的必要条件,世界主要国家无一例外。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也相当发达,正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

基础理论是应用研究、职业教育的坚实基础和走向繁荣的源泉,缺少了它,应用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很可能只会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上。

三、中国基础理论的状况

中国的基础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中国自古以来就缺乏基础理论研究的传统。中国古代,无论是在天文、地理、数学还是技术、工艺等方面,都为世界科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中国的贡献是明显侧重于技术的,基础理论式的贡献极其稀少。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的科技史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指出:“在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史中,最大的缺点是缺乏严格求证的思想”[9]。的确,中国古代的数学是偏于计算而缺少论证的。不仅如此,由于古代中国的相对封闭,中国未能受惠于类似《几何原本》这样严格求证的著作。《几何原本》正式翻译成中文已经是17世纪的时候了,而完整的译出则晚至1857年。爱因斯坦也说道,“西方科学的发展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10],其中的“形式逻辑体系”就主要体现在《几何原本》之中。

中国古代技术性的成果在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的手中高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受惠于此,中国曾经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内,是这个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即便是到了晚清时期(之前的1820年),中国的GDP仍然位居全球第一(超过当时的美国15倍以上)。可是,也正由于实用技术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成功,对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兴趣相对淡薄也产生了影响,实用的思想则逐渐根深蒂固,“学以致用”是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的天经地义的观点。然而,在之前至随后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欧美诸强以及日本等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则由经济最发达国家沦为经济落后的国家之一,其间的原因是发人深省的。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知识爆炸性地增长,而中国对此茫然不知。缺乏理论知识支撑的中国,经济虽仍在发展但明显缺乏后劲,其发展速度远低于欧美国家。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从而步入了落后国家的行列。

直到19世纪末,中国才意识到科学的落后导致国家的落后。中国是世界上主要国家中大学出现得最晚的。中国的第一所大学于1895年由清政府创办。和欧洲古典大学不同,中国大学从一开始注重的就是实用学科。1895年清政府创办的北洋学堂(天津大学前身)设“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采矿冶金、法科四科”[11](P1544),1896年创办的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设“商务专科、铁路工程班”,后“增设电机、航海专科”[11](P1322)。可以说,中国大学是根据实业发展的需要来创建的。1898年创建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所设之专科虽有所不同,但其宗旨仍是“讲求时务”。“学术自由”并潜心于学术研究的局面,也只在执掌的北京大学、梅贻琦执掌的清华大学以及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短暂地出现过,其中北京大学是中国保持这种学术精神做得最好的大学。从整个过程来说,自中国第一所大学的出现至今,中国大学里重实用轻理论的局面几乎没有根本的改变。

2.哲学的落后与哲学兴趣的微弱。德国的崛起得益于其哲学的繁荣,而中国的哲学相对来说是比较落后的。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曾出现过“百家争鸣”,可惜这种局面未能维持下来。中国古代有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德克·博德曾用二十年的时间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翻译成英文,他称赞“在25个漫长的世纪里,凡西方哲学家所曾涉及的主要问题,中国的思想家们无不思考过”[12]。可叹的是,中国古代的贤哲对于哲学的探求仅仅停留在思考的层面,而未加以系统的、科学的论证,因而也不利于传承、延续和发展。史宁中指出了中国古代哲学未能得到西方重视、也未得到国人发扬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从古代起就比较务实,对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我们的先哲们过于言简意赅,常常简单到没有定义,没有推理,只有结论,使人难于理解”[13]。严格说来,中国古代有哲学思想却并无具有系统理论特征的哲学。

3.近代以来基础理论成果极度匮乏。鉴于以上两点,其结果亦必如此。对人类产生长远影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成果,诸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亚里士多德以及黑格尔所研究的辩证法,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培根的实证逻辑,康德的古典哲学,黎曼、罗巴切夫斯基所发现的非欧几何,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以及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论等等,没有一样是出自中国人,中国人对于这类成果的贡献令我们汗颜!

四、基本的结论

我们对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这两个概念,基于史实、相关文献和一些案例进行了分析,应可得出如下几个基本的结论:

1.由于人的发展的难以预期,把人的培养归于某种类型,例如“应用型人才”的提法是缺少学术依据的,基于这种分类的实践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在大学里对学生侧重于某种类型知识的传授,某种能力的培养,但是,教育的结果有很多是未知的。中南大学的理论数学教学与科研并非全国最强,却出了个本科生解决了“西塔潘猜想”,这又一次证明了雅斯贝尔斯的论述是成立的。

2.大学的办学层次应该更多地交给大学自己根据本身的师资力量、科研力量来决策,并且这样的层次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力量增强了,办学的层次自然可以提高。机械地把大学分为几种类型,并由此归纳出某种类型大学的特点,既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并且,掩盖了问题的根结所在,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教育强国,甚至建立发达的应用科学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是无益的。有人说,如果全国的高校办学都是这样,都挤上同一条道路,都奔清华、北大的方向发展,这显然是错误的。全国大学“都奔清华、北大的方向去”的说法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假设,对这一假设的正误再加以评判就更没有必要了。

有必要向全国的大学发一条指令“你们不要奔北大、清华的方向去”吗?全国的大学有可能都办成北大、清华那样吗?中国的北大、清华多了吗?如果有数十所、百余所大学能够办到北大、清华的层次,中国不就成了教育强国了吗?未必这也错了,还显然错了吗?更何况,北大、清华也并不见得就是中国大学的终极目标,北大、清华至今还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它们本身就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新建的大学就不能成为一流大学吗?和北大几乎同时期建校的加州理工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已经分别拥有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早已是世界一流大学,谁能预测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一定会出现在北大、清华?谁又能保证中国第一个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一定是北大、清华而不是别的大学?全球排名前一百位的大学,美国占了一半左右,美国嫌多了吗?美国大学有极高的办学自,联邦政府从不干预。美国大学也无所谓定位,而是自由地发展。越是这样,越能出现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学。

3.尊重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基础理论研究的兴趣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唯有雄厚的基础理论作为支撑,才有可能出现高水平的应用科技、发达的职业教育。教育管理机构如果要发挥作用的话,在这个方面可以有所作为,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学者则责无旁贷地需要为此努力。恩格斯的一句众所熟知的话十分经典地阐明了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他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14]

陈洪捷对于德国古典大学四个核心概念的提炼是值得中国大学借鉴的,相应的成果早在十年前就出现了,为何我们的大学没有给予注意呢?对于基础理论的重视是需要长远眼光和广阔胸怀的,马克思是一位典型的代表。恩格斯在赞扬马克思时说道,“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15]。如果我们拥有马克思那样高瞻远瞩的眼光,将是中国大学之大幸,中国教育之大幸,也是中国之大幸。

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的东西、实用的东西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大学,大学在保持其基本操守的同时也作出了妥协。然而,真正的大学仍然是排斥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弗莱克斯纳就此曾论述,“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去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16]博克校长在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的演讲也是值得人们反复思考的。他说,“……如果说350年来哈佛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特点的话,那就是我们总在心神不定地担忧,即使在从外界形势看来没有任何理由这样时也是如此。当我们为取得的成就而高兴时,会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阵痛……”,他进一步分析“为了寻找我们忧虑的根源,我们最好从观察学校的外部环境着手……各种集团……希望利用学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你将会发现他们都在强调哈佛的成就——在社会上的影响,基金的数量,在高级职位的毕业生的数量......但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描绘的,只是一幅对哈佛和其他大学真正贡献歪曲的图画……”[17]。而一位国内知名的高等教育学者却说很高兴地听到一些“211”工程大学,甚至是“985”大学都说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与博克和弗莱克斯纳不同的是,这种说法就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这种功利主义对于中国大学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相比马克思的眼光、弗莱克斯纳的论述以及博克代表哈佛对于功利主义表示出的忧虑,这样的观点不可谓不值得警觉。真正的学者,最高的境界是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而不是强调某种功利目标。真正的大学不是一个数字,也不是一个符号。

1852年恩格斯在评价奥地利的大学时说道,“大学都办成这个样子:只容许它们造就充其量在某种专门知识部门可能有比较高深造诣的专家,但无论如何不允许进行在别的大学里可望进行的那种全面的自由的教育”[18]。整整160年过去了,恩格斯当年的批评对于当今中国的大学仍然是一针见血的。

参考文献

[1] 王云儿.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学业三维评价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11(6):102.

[2]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3] 岳爱臣.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原则[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101-103.

[4] 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

[5]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7] 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0:509.

[8]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337-338.

[10]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74.

[1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英文版编者引言)[M].赵复三译.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1.

[13] 史宁中.关于教育的哲学[J].教育研究,1998(10):10-14.

[1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1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7.

[16] [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17] [美]博克.哈佛350周年(1636-1986)校庆的讲话[J].转引自眭依凡.学术之魂[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298-308.

[18]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7.

In Query of the Concept of Applied Talents Education

PENG Da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