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宿新市徐公店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往,我们似乎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释难字、译全诗,悟情感、齐背诵。”课堂上,教师洋洋洒洒地讲,以一灌之;学生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诵”。学生只会大致解释诗意,却游荡在诗外。诗情出不来,体悟经典文字的魅力只能是“边草无穷日期暮”。笔者认为古诗教学必须站在大语文角度,高屋建瓴,另辟蹊径。
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在古代,许多诗人将诗和画结合起来,融诗情画意为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诗中“画”就是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进入诗的“境”,才能与圣贤“对话”。诗中的文字在反复“对话”中活起来,学生对诗中的形象有直觉地整体把握,才能感受圣贤内心的深邃思想,以致渐与圣贤心灵相融。继而,“我”读,便是“我”自己的心灵的倾诉。那么入境的路在何方呢?
1.反复诵读,读中想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古诗,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诗的鲜明节奏韵律,读中体验诗的情感因素,读中品味出诗的审美内涵。如,教学《池上》一课时,教师通过反复诵读,鼓励学生“披文入情”,让精神在诗句营造的世界里徜徉,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所读的诗联系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共鸣。
2.尊重个性,畅言感受。
在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感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畅言、分享心得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与提高,理性地认同诗人、同学之间存在观点的异同,把与自己的感受、体验大致相同的视为自己的知己。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耐心的倾听者,学生自悟自得、自我启迪、互学互补,他们从中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是学习的主角,就连答案也是在同学们的体会中达成的。可见,只要给学生创建一个自读自悟的环境,即能得景之具象美、得景之气神美。
3.自选角色,表演体验。
我们应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平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来而生活中一定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丰富到画面中去,再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一幅村童扑蝶图。“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全诗的中心画面,它持续进行的活动,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一面。怎样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自选角色,表演体验。角色表演以其身临其境般的真切感受,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形成兴趣盎然的古诗学习氛围。
二、文通彼此,譬如梁和津
诗是最凝练的语言艺术,诗中的语言内涵丰富多彩,有形象的、有色彩的、有音乐的。修词炼句便成了诗人的必修课,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故而,学习古诗在读中想象整体画面是不够的,需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入诗中的境中之“境”。鼓励学生自己进入诗中,从语音文字方面,遣词造句方面,标点符号方面,想想哪个字好,哪句话精彩,哪种写法有特色……通过对语言的吟咏、比较、推敲、品味,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绚烂多彩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不竭之源。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媒”,将古诗引向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打开更多更好的读诗的窗户,从而构建良好的语文背景。
如,我在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时,围绕“话说黄果树瀑布”这一主题,开展了古诗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参观、上图书馆等方式,收集了许多关于黄果树瀑布的古诗和对联,编制成册;有的学生发动全班学生为宣传黄果树瀑布写广告语,学生学习诗的格式,创作了不少富有宣传色彩的好句。
合作学习是上世纪 70 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并在 70 年代中 期至 80 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受到国外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这一教学理念,顺应了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革新传 统的单一接受式学习方式的要求,更引起我国一线教师的高度重 视。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 学形式被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但在实践过程 中,由于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还缺乏一定的理性认识,从而导致 合作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本文就当前小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 习的现状、产生的误区做出剖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对策,对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合作学习的现状剖析
目前,相当一部分语文课堂教学,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这 一形式,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尤其是在 公开课上,“合作学习”演变成为“灵丹妙药”,成了“课改标签”, 开课必贴。教师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应该,是否合适,一概用上, 课堂教学表面看似热热闹非凡,全员参与,实则一盘散沙,导致 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表演化。合作学习的低效性已经成为了课 堂教学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笔者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留 心观察,仔细分析后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随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小组的组建要求成员在成绩、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 性特征等方面具有异质性。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在平时上课时只 是要求同桌或临桌组合为一合作小组,这有很大的偶然性。例如, 有的小组优等生聚集,他们自我优越感强,合作时你争我抢,谁 也不让谁,显得十分霸道;有的小组能力较弱,成员胆怯、自卑、 缺乏信心,常常出现冷场,合作无法继续进行的局面。
2.合作目标不明确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 展开的。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有些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语言含糊、嗦,指向不明确。学生不明白教师到底要他们
讨论什么,合作什么,因此只能是脱离主题的闲聊。表面上看似 热闹非凡,其实合作盲目、低效,毫无意义。
3.合作的内容不合适
为了迎合形势,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教师动辄采用合作学习 的形式。有的合作任务很简单,其实更适合自主学习,完全没必 要合作学习;有的问题学生意见基本一致,也无需共同探讨;有 些优美的文章,更适合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意境。
4.缺乏有效调控
“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学 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指导与调控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 的教师不能及时转变角色,溶入到讨论中,他们“袖手旁观”, 甚至在做下一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因此出现了“表面繁荣”、“华 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
二、合作学习的内涵及优势
合作学习不是新课程的点缀和装饰。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 出现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全 面,没能真正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不明确它的优势在哪里。
1.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 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美国的合作学习专家尼尔•戴维 森曾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七个要点:①小组合作完成、讨论、解决 难题;②小组成员面对面交流;③小组中合作互助的气氛;④个 人责任感;⑤混合编组;⑥直接教授合作技巧;⑦有组织的相互 依赖。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它虽然是新课程标 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 习,也并非每课必用。
2.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西方合作学习小组专家罗伯特•斯来文、罗杰、大卫•约翰 逊等人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助于促成富有成效的、积极活跃 的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其投身于更多样的体验当 中,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表意见、采取主动、作出选择,能 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 能起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即能引起彼此思维的有效 碰撞,产生高于个体先前认知水平的新思维。这一学习方式能强 化学生的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能培养儿童的协作精 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特别是差生的自尊,能够改善人际关系,培 养儿童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良好习惯等。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 能力的发展;对于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 素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合作学习的提效策略
当我们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合作学习的内涵及优势有了了 解以后,我们就可以采取一定的对策改进我们的合作学习,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1.重视合作小组的组建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 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故合作小组应该灵活组建, 遵循以学生发展需要为本的原则。在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教师 应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 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尊重学生,使其自由组成若干学习小组, 通常 4~6 人一组为宜。为了让合作小组的所有成员人人有事可 做,小组内还应有明确的分工,力求使每个学生体验到个人的价 值。即小组里每个成员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 如,负责人要负责掌握小组学习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 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要负责记录下小组学习的结果;报告员要 负责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的结果;检查员要负责检查、记录小组 成员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确保每位成员完成学习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 的,为弥补学生的不同差异,可定期或有针对性地进行角色轮换, 让每个组员都有代表集体展现自我的机会。小组是由共同目标结 合成的集体,如果每个人都有小组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成员将会 团结一致,共同出谋划策,为小组目标的达成作出努力。这样的 小组合作学习,能把一个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 考的无限空间。
2.明确提出合作目标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合 作的前提条件。在制定小组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根据课时计划的 要求与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地设计语文基础训练目标与合作学习 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等。
例如,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学 习:读读诗句,观察插图、联系注释想想诗意;在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并让他们 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小画家、翻译家、朗诵家、小老师中的 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诗的感悟。扮演小画家的用 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诗境;扮演翻译家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句所 描绘的意境;扮演朗诵家的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扮演小老师的 负责解答小组成员遇到的一些简单疑难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推荐 汇报学习结果,班中其他学生当小评委,与汇报的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调控。这样,学生不仅各取所需,各 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学懂了古诗,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 化感悟。
合作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不能定得过多过高。过多,学生在有 限的时间里不能完成任务;过高,学生达不到学习要求。二者都 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益。
3.敏锐捕捉合作时机和内容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选准小组合作的时机,是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关键。合作学习应有明确的指向性、价值性, 要在真正需要时运用,不能频繁滥用。课堂上合作要抓住时机, 不能单凭教师个人的愿望,为合作而合作。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思 维发展过程,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 时;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 法解决时;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时。这时 的分组合作,才有效益,才能调动小群体的智慧,才能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意义,享受合作成功的愉快。 独立思考仍然是最佳的思维品质之一,能独立习得的一般就
不要安排“合作学习”。我认为应尽可能在课文的重点处或难点 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课文设置的空白处或悬念处引导学生合 作学习;在课文看似矛盾的地方或易于引发争论的地方引导学生 合作学习,在学生就某一问题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时引导学生合 作学习……合作学习应始终瞄准文本这个靶子。
如,在教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后,教师提问:“爱 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学生意见不一,教师抓住这个问题 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一定会争论不休,兴趣盎然。
四、适时科学调控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教师要适时变换角色,并参与 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 情的帮助者。
1.调控合作参与意识
当个别学生胆小或有自卑心理,羞于启齿时,教师要鼓励他 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励他们不要怕说错,暴露错误则有 利于进步。当个别学生过分好胜,惟恐自己落在他人后面,以至 于还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就抢先发表意见时,则要教育他们学 会照顾和尊重他人。
2.调控合作中的矛盾与冲突
在合作学习中,孩子们不可避免会发而生冲突,教师不能为 强调友好与合作而一味指责任何冲突,应鼓励他们协调合作中的 认冲突。在学完《牛郎织女》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讨论现在科技 发达了,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团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 论,选择一种小组成员最为认可的办法,在全班交流。然而小组 内学生争论激烈,都认为自己的方法好,都想用自己的观点代表 小组的观点加以陈述。至此,学生合作出现了冲突。我让同学们 站到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找一找别人的方法有哪些优点,再想 一想自己的想法有哪些缺点,然后再下结论。出现冲突到协调的 过程中,我的这一引导促使孩子从更多角度、更细致地去考虑问 题,促使他们学会反思自己的观点。
3.调控合作时间
合作前先要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再进行小组合作,并 给学生留有松紧适度的时间。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一种时 尚,看到热闹的场面形成了,就以为合作学习起了效果,于是草 草收场,也不管学生合作是否结束、学生兴趣是否正浓。如果这 样,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4.应该允许小组之间的合作
合作学习并非单纯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应拓展到各个 学习小组。当一组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可以向另一组同 学请教。
五、科学评价合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