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北京民族大学学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

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鼓励更多的优秀考生终身从事教育,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同时,国家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和地方师范院校有条件地实施师范生免费制度,让教育真正成为最受尊重的事业。

套餐品种

1.部属师范大学: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并领取生活费补助。这,6所师范院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原师范类专业归入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市属院校,每年面向北京市招收一定数额的免费师范生。

3.上海:面向上海籍考生每年招收100名免费师范生进入上海师范大学学习,毕业时由上海市教委根据本市中小学教育需求情况统筹安排。

4.湖南:每年面向全省招收一定数量的免费师范生,为县城及农村乡镇小学定向培养本科小学教师,招生学校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原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招生专业为小学教育专业。高考成绩达到本科二批次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以上的考生,均可在提前录取批次志愿栏中填报。

5.广东:实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标准按每人每年6000元计算,任教一年退一年费用,本科毕业生退费以4年为限,专科毕业生退费以3年为限。毕业生在农村学校从教年限为5年。服务期内可在农村学校间流动,但不得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适用地域范围包括:除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7个市以外的乡镇及乡镇以下的中小学校。适用毕业生包括:省内高校应届及暂缓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其中。外省生源毕业生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省外高校应届及暂缓就业的广东生源本、专科毕业生。

6.甘肃:对2008年及以后从省属高校毕业、到乡镇中小学任教的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分期补助上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非师范类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到农村任教,也可享受此政策。

7.河北:河北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每年面向本省招收免费师范生200人左右,在本科提前批A录取。

8.四川:成都学院每年面向成都市郊区(市)县户籍高中毕业生招收免费师范生,考生填报高考志愿B寸必须在本科第二批第一志愿填报。

9.新疆:2010-2013年,自治区每年招收6000名师范类专业免费师范生。每生每年平均经费补贴为4700元,其中学费每生每年3500元、教材费400元、住宿费800元。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还可申请国家、自治区及高校设立的奖学金,并全部享受高校助学金。承担免费师范生培养任务的院校包括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昌吉学院、新疆教育学院以及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品尝提示

1.报考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入学前必须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如果到城镇中小学工作,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2年。

2.免费师范生在中小学工作一年后,可以报考在职研究生继续深造(即在中小学教师岗位上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教育硕士),但不能报考脱产研究生学习。

套餐来源

国防生,亦称后备军官,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在校享受国防奖学金,毕业后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大学生。

自2008年9月起,国防奖学金的标准从每年的5000元提高到,10000元。学生在享受国防奖学金的同时,也可享受所在高校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

目前,全国共有115所高校与军队签约,每年招收上万人。

套餐品种

1.部属高校:这些院校录取分数都在当地一本控制线以上,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

2.地方高校:这些院校都是省属重点大学或“211工程”大学,部分学校录取分数在二本控制线以上,主要有首都医科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院校。

品尝提示

1.招收国防生的院校不论是一本,还是二本,都是办学水平比较高的全国重点或地方重点院校,所学专业都是军校没有开办或部队紧缺的特色专业。招收专业以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电子信息、机械、航空航天、大气科学等理工类为主,涉及一百多个。

2.从近几年各校招收国防生的分数统计来看,一般来说,部属高校里的国防生录取分数比本校所招收的同一专业的普通大学生要低一些,而地方高校里的国防生录取分数比本校所招收的同一专业的普通大学生要高一些。

套餐来源

为给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国家决定从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招生院校可专门举办定向医学农村班,也可将定向生纳入普通班。定向生经过学习,要按规定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不能正常毕业的定向生,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减免教育费用。

由于免费定向医学生可以享受“两免一补”,入学前就确定了就业岗位,既解决了考生上学的经济负担,又解决了就业出路,受到了广大考生特别是农村考生的高度认同。

套餐品种

第2篇: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

关键词:联邦学生资助;种类;特点;启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数量也急剧增加。如何有效的实现教育公平,完善资助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美国联邦学生资助作为混合型资助的典型,在资助政策、资助形式、资助途径、偿还机制等均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1. 美国联邦学生资助的种类

美国联邦学生资助种类繁多,其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大类:助学金、贷学金、奖学金、联邦工读计划等,其中每一种资助方式又涵盖多种子项目。联邦政府把各项资助组成“资助包”向学生提供混合资助。美国联邦学生资助主要来自三方面,即联邦政府、政府和高校,其中以联邦政府资助为主。以2003年美国统计为例,联邦政府的大学生资助占总资助的比例为69.7%,州大学生资助占5.3%,高校大学生资助占19.4%。[1]

美国联邦政府最早的教育资助是1944年颁布的《军人权利法案》。自此之后,历经1958年《国防教育法》、1965年《高等教育法》、1978年《中等收入家庭教育资助法》、1992年《高等教育修正法案》、1993年《学生贷款改革法》、1997年《1997年纳税人救助法》等多部法案的确立与实施,不断创新与完善各项资助政策。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美国联邦资助坚持合理有效地开发国家人力资源,逐步确立与完善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呈现出资助机构多层次、资金来源多元化、资质多样化和资助项目层出不穷的局面。[2]

1.1 助学金

1.1.1佩尔助学金(Federal Pell Grants)

佩尔助学金是美国助学金项目中重要的一项,由《高等教育法的1972年修正案》设立。其资助目标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资助对象为最低收入家庭学生,资金由联邦政府提供,资助对象必须每年申请一次,无需偿还。1998年修正案规定,批准1999-2000学年佩尔助学金最高数额为4500美元,2000-2001学年为4800美元,2002-2003学年为5100美元,2003-2004学年为5800美元。[3]

1.1.2 增补教育机会助学金(Federal Supplement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Grants)

“增补教育机会助学金”,其资助目标是“特别困难的大学生”。 联邦政府每年拨给该项助学金的金额基本固定,如果申请的学生多,得到的资助金额就相应减少,因此各高校没有统一的准入标准。

1. 2 贷学金

1.2.1帕金斯贷学金(Perkins Loan)

“帕金斯贷学金” 由国防贷学金发展而来,由《国防教育法》设立,1986年启用现名。该项目的资助目标是为了国家利益,资助贫困生,造就国家所需专业人才。其资助对象是有特殊经济需要的学生。该项目由联邦政府出资,各高校作为贷款机构并自行制定贷款额度和标准,优先考虑获得“佩尔助学金”的学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利息由政府支付,毕业或离校后9个月开始还款。此外,借款学生毕业后如服役或到特定公立中小学任教等,可以部分或全部减免贷学金。

该项目的本科生的贷款上限是5500美元,研究生和攻读专业学位的学生贷款上限是8000美元。[4]

1.2.2斯坦福贷学金(Stanford Loan)

原名“国家担保贷学金”, 由《1965年高等教育法》设立,1978年《中等收入学生协助法》颁布后规模扩大,1988年启用现名,其资助对象是“有经济需要的学生”,由商业银行系统将贷款贷给学生,各州的教育担保机构代表政府出任担保。它是目前美国最大的大学生资助项目,每年资助额占全国资助总额的1/3以上。它包括政府贴息斯坦福贷款(Subsidized Stafford Loans)和无贴息斯坦福贷款(Un Subsidized Stafford Loans)两种,其中前者由联邦政府支付学生在校以及毕业离校后6个月期间的贷款利息;后者则由学生自己支付全部贷款利息,主要面向中产阶级家庭的学生。该项目最长偿还期为十年,利息高于“帕金斯贷款”。

1.2.3大学生家长贷学金(Parent Loan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LUS)

大学生家长贷学金根据1980年《高等教育法修正案》设立。它是面向有良好银行信贷记录、子女在大学就读的家长贷款项目,由学生家长作为贷款人,由政府提供担保,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利率采用浮动利率,低于普通商业银行利率,最高不超过9%,2006年7月1日的利率为8.5%。[5]

1.2.4 联邦直接学生贷学金(Federal Direct Student Loan)

“联邦直接贷学金”1994年7月开始实施,它包括贴息贷款和不贴息贷款以及直接贷款项目。联邦教育部每年将贷款划拨至部分大学,学生从大学得到贷学金,毕业后直接还款至联邦教育部。此项贷款采用非赢利性机构直接贷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利息,这不仅能提高运作效率,也减轻了学生还贷负担。

1.3 奖学金

根据提供者的不同,奖学金可以分为联邦、州和高校的奖学金。其中以联邦的奖学金获得条件最为严格,奖金额度也最大。联邦奖学金的设立体现了大学生资助理念的发展。比较著名的有“巴赫德荣誉奖学金”、“雅各布.K.杰威兹奖学金”、 “学术竞争力奖学金” (Academic Competitiveness Grant)和“联邦SMART奖学金”(Nationa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ccess to Retain Talent Grant)等。其中,“巴赫德荣誉奖学金”主要对那些具有学术前途的学生进行奖励;“雅各布.K.杰威兹奖学金” 主要奖励在艺术、人文和社会学科有突出成绩的博士生;[6]“学术竞争力奖学金” 和“联邦SMART奖学金”对申请者提出很高的要求,如学生需同时具备申请“佩尔助学金”的资格,对一些学生要求需已完成“严格的中学学习计划”等。“学术竞争力奖学金” 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分别提供年最高750美元和1300美元的资助,“联邦SMART奖学金”则为学生提供最高4000美元的奖学金。奖学金这类绩优性资助目前在美国发展迅速,大学生资助的作用也悄然发生变化,即由以往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转向主要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影响学生选择高校,二是使大学生完成学业。[7]

1.4联邦工读计划(Federal Work Study Program,FWS)

联邦工读计划由政府出资,学校管理,该计划旨在鼓励在读大学生和也已毕业的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劳动或社会服务获得联邦资助或偿付大学学费。学生获得“工读方案”提供的工资,工资最低不得低于联邦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克林顿政府推出“社会服务计划”(National Service Trust)也属此类。[8]在联邦政府支持下,联邦工读计划为贫困生提供了很多助学岗位,并给予较高的劳动报酬。有偿合作教育是近年来美国出现的新的资助模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而且使贫困学生获得一定的报酬,成为资助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9]

1.5 资助包(Financial Aid Package)

“资助包”式一揽子资助是“把提供给学生的全部资助,即把所有的联邦政府的、非联邦政府的各种资助,如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校园工读混合成一个‘包’,以便协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资助目的是为了使通过资助包对资助进行合理配置,以便为学生提供资助的最佳组合。它是由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设计开发,美国国会在其基础上制定了更具权威的配置“资助包”的“国会方法”,包括5个步骤,即计算上学成本、计算预算家庭贡献、计算学生经济需要、公布一揽子资助的配比标准,报告其它资助并做出调整等。[10]“资助包”将负担和成本各不相同的资助项目组合在一起打包发放,将总成本不相同的资助项目组合按阶梯排列,并按被资助者经济需要和经济承受力的大小与之相匹配,这样便于学生了解资助种类及其相应标准等,并且通过建立透明的资助信息档案,避免重复资助。

2.美国大学生资助的特点

2.1 多元资助理念并存

美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有其深厚的思想根源,并且历经几十年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变化,其资助理念也随之调整变化,形成目前多元资助理念并存的局面。除了最初的“为了国家利益”和“宗教”、“慈善”等理念依然存在外,还并存着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成本分担等资助理念。

2.2 灵活多样的资助项目

由于资助理念的不断调整变化,通过联邦政府的不断立法,确立了灵活多样的资助项目,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及其不同层次需求,向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力争合理培养开发利用国家人才。除了各种形式联邦政府、州、高校的资助外,还存在多种形式的民间资助等。

2.3 联邦政府起主导作用

尽管美国大学生资助种类繁多,但还是以联邦资助为主,政府在资助运作中起主导作用。在美国资助体系中,联邦政府制定许多相关法律制度,并且提供的资金也最高。以贷学金为例,联邦政府是贷学金的主要提供者。目前,公共资金数额占整个学生资助事业的90%,联邦政府提供的公共资助资金所占比例又高达90%,而在此数额中政府提供的贷学金资助达到了一半以上。[11]

2.4 完善的偿还机制

一项资助是否能够有效运作、形成良性循环,有赖于偿还机制是否完备。为了提高还贷率,联邦政府通过“资助包”将多样的资助方式及还款方式等打包组合,向学生提供最佳组合混合资助,供学生选择。此外,联邦政府不断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追踪学生就业去向、收入状况、偿还记录及信用等级,并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等。通过比较完备的偿还机制发挥作用,美国的高校助学贷款还款率达到85%,是世界上还款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3.美国大学生资助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历经资助政策不断的调整变化,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资助体系,作为混合型资助的典型,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3.1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加大资助力度

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偏低,一般低于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校正常运转经费中很多经费就需依靠学生学费来填充。就高等教育平均个人支出占家庭年收入而言,美国为24%,我国则高达66%。[12]我国学生个人承担教育费用普遍偏高。应进一步确立合理的收费标准,使高校收费与高校教学成本、专业类型、学生支付能力、所获资助挂钩。[13]此外,我国贫困生队伍格外庞大,据有关部门统计,高校学生中贫困生和特困生占在校总人数比例分别为20%和10%。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如何使贫困生享有公平教育机会,政府担当的责任重大。政府是资助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和资金投入的主要提供者,应不断增强对资助的责任,增加教育投入,加大资助力度。

3.2 加强资助政策法制化建设

美国通过多次立法,不断调整确立新的资助政策,这不但能够规范资助工作的操作,也为资助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国对资助工作的规定一般以政策性通知为主,而非通过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助的顺利实施和执行效果。我国贫困生资助立法体系尚不健全,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没有专门规定贫困生资助相关问题;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关于贫困生资助方面的条款仅有极少几条;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才制定了贫困生认定标准,但在具体操作方面还需进一步细化。我国资助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借鉴美国等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强资助政策法律化建设,逐步推进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

3.3建立并完善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

我国的资助体系中,基本包括“奖、助、贷、补”等。2007年国家新的资助体系中,奖助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其中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拨款,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贷款主要有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等。此外,还有各高校设置的校内贷学金和勤工助学补助等。我国助学贷款种类较为单一,而学生却因地区差异等表现出贫困程度差异很大。应借鉴美国助学贷款政策,如建立固定的资金管理机构,学生直接向此机构办理贷款,从而减少中间环节。并根据学生贫困程度不同,设立不同的贷款,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避免形式化,严格认定筛选,并做好监管,将资金贷给真正贫困的学生。此外,可以借鉴美国“资助包”形式,建立一套精细的操作系统,将各类资助打包成一揽子计划向学生提供最佳资助组合方案供学生选择,从而有效发挥各种资助的整体功能,提升资助效果。

3.4完善偿还机制,降低贷款违约率

美国联邦资助方面的贷款偿还率较高,应借鉴美国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贷款偿还机制:第一,我国应加强个人信用系统建设,追踪个人收入、税收、信用等,这有利于贷款的有效收回。第二,应结合严峻的就业形势考虑学生的偿还能力,制定适当的回收期限,这将有利于提高贷款的偿还率。第三,改变目前贷款以单一的商业银行来操作执行的局面,可借鉴美国联邦直接贷款的形式,设立非赢利性贷款机构,避免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最大限度的为贫困生提供最有效的资助。第四,政府考虑地区差异、贫困等级等因素,将某些贷款制定为贴息和无贴息两种,对部分特困生给予贴息贷款,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贷款违约率。

综上所述,美国联邦学生资助依靠其多元混合的资助政策、多样化的资助种类、联邦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的偿还机制等因素合理互动,有效促进资助的开展实施,取得很好的资助效果,这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庞大,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有效开展资助工作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降低辍学率,也在合理培养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全民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极大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克瑞.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涓涓. 20世纪美国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及反思[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255-259.

[3]Stephen Burd. The Higher Education Amendments of 1998: The Impact on Colleges and Students [J].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Vol. 45, October 16, 1998.

[4]蓝汉林,高靓, 金帷.美国联邦学生资助体系的变革[J]. 教育发展研究,2010,(7):58-64.

[5]高嵩. 当代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24-130.

[6]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家比较[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张建奇,曲敏. 美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探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9(6):5-9.

[8]曹晓玲. 中美大学生资助政策比较研究[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5):58-61.

[9]郭少华. 国际透视:大学生教育资助模式的变革与发展[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9):25-27.

[10]张民选. 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1997,(6):88-93.

[11]王秀军. 美国高校的贷学金制度及其启示[J]. 复旦教育论坛,2004,2(4):60-62.

[12]Kathryn Mohrman. 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的高等教育[N].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简报.2003-04-12(3).

第3篇: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

乡愁是中外诸多影视作品中恒定的母题之一,对家乡的怀念与憧憬是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情怀的一部分。海外华人林语堂[1]、林海音[2-3]、席慕容[4-5]、余光中[6-9]、白先勇[10-13]、李永平[14]、侯孝贤[15-16]、於梨华和严歌苓[17]、方文山[18]、沈光文[19]、齐邦媛[20],中国大陆鲁迅[21]、师陀[22]、沈从文[23-25]、张承志[26]、张炜[27]等是书写乡愁的典型代表,掀起1950-1960年代、1980-1990年代、2010年至今不同时期的怀乡文学[28],形成了台湾老兵[29-30]、美国华文留学生[31]、广义的美国华裔文学群体[32]等乡愁书写对象。

乡愁常常包含“离家在外而对家园的渴望”、“置身都市而对乡村的缅怀”这样的两个要素。非家而思家、非乡而思乡就是非家乡而思家乡,而这正是构成乡愁的主要内涵。[33]从文化视角阐释“乡愁”,使文学现象更富有学术意义,即体现农耕文化的规约、人类的“恋母”情结、排拒“父系社会”和回归大自然等多重文化特质,表明了“乡愁”文学主题的无比丰富性,显示了故乡才是人类灵魂与精神的栖息地。[34]

二、《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的故事场景(一)成功要素

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在央视一套开播。相比于《舌尖上的中国Ⅰ》,《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虽然美食本身比《舌尖上的中国Ⅰ》略有淡化,但以增强故事性的方式凸显了更为浓郁的人文情怀,在故事、音乐、画面所表现的视听盛宴下,几处美食部分只是中国大地上被压缩的文化符号,观众们在心灵触动中咽下了浓浓的乡愁。流淌的泪水更多的是一份对“家”的思念与感动。

优美而深沉的解说词虽然没有大篇幅的华丽词藻,但是质朴的讲解和代代传承的食材,令人颇为动容。例如,“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不论我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文案脚本写作具有历史沧桑感,善于模仿BBC、NHK等成熟拍摄技巧,8个文化地理场景的切换尽管有点僵硬,但是最后结尾群像刻画升华了全片,呼应了“脚步”的主题,形成了乡愁。

(二)文化地理故事场景

《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主要由8个典型的文化地理故事场景串联在一起:(1)林芝的小哥哥,为给弟弟攒学费,在大山深处挖掘药材,行踪不定,用树藤绕身爬40米高的大树徒手寻找并采集最大最为甘甜的野生蜂蜜;(2)常年漂泊在外的养蜂人老谭,在川渝陕甘各个地方风餐露宿,在自己临时帐篷里,却能吃到妻子做的家乡一绝“乐山豆花饭”;(3)陕西秦岭北麓蓝田县满脸皱纹的老奶奶,在灶膛上扯着风箱煮着一大锅裤带面,老汉(丈夫)招呼着从西海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远道而来的麦客,做出令人垂涎三尺的“家常便饭”;(4)湖北西部房县大山中的孤独老人,在枯死的树木上摘取花菇,晾晒,烘烤,做成特殊香味的干花菇。花菇模样虽不好,但营养价值极高,所以留给家人吃,他对着火塘,吃着半辈子自己做的花菇饭;(5)山东沂蒙山区蒙阴县垛庄镇椿树沟姚芳英夫妇用白薯干、大豆、小麦、高梁、玉米等五谷杂粮碾成的粉,和鏊子、摊子、推子、油闹子等做成煎饼,包裹大葱、肥肉、豆漠、咸菜等食物,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于山东人的咬合力绝对是个挑战;(6)浙江台州海边一对打鱼夫妻为满足女儿的味蕾,父亲学了很多年才学会捕跳跳鱼、望潮的特殊本领,一家人常常在炖着海鲜的锅旁边对酒当歌,谈笑风生;(7)贵州雷山乡下的小姑娘,盼望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割稻。在“农忙”和“打工休息”转换的半个月里,全家出动,上田下河,一起做美味的酸鱼酱;(8)曾经在美国一个农场工作十几年准备定居泉州的归国华侨,受到石狮蚶江镇大厦村的乡亲们搭拱门欢迎他们,办桌宴请,闽南“归乡宴”与“古早味”的萝卜饭成为他们多年的心灵寄托。这些文化地理场景看了让人吞着口水,却又不失为最传统、最耐人寻味、最朴实、最揪心的画面。看到动情之处,心里不免有点酸楚,家乡的味道,离家的脚步,在此刻使人心里充满矛盾。我只得掏出纸巾,擦拭眼角渗出的泪水。各个故事场景的主角不光是食物,更是做食物、吃食物的人。这样就呈现出给弟弟凑学费上山挖灵芝的藏族小伙,东奔西走从事辛苦的养蜂行业的老夫妇,行走在秦岭北麓渭河平原满眼无奈的职业麦客,秦巴山区采花菇的孤独老人,以船为家讨生活悬挂着忧愁的台州渔民,打工回乡割稻的贵州苗族夫妇,饱含不舍泪花的小姑娘,归乡似箭的华侨老人等鲜活的神态。时时刻刻触及观众的心底,使观众一次次为之动容,却无法用言语形容。《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如同是一本文化地理的书,包罗天地美食,道尽世间人情,使每一个探寻的脚步都让人们对美食之外的纯粹情感产生深深的共鸣。这哪里是在讲美食啊?简直就是一个个乡土中国的原生态文化地理符号!每个镜头背后都是一个文化地理场景故事的再现!影片中故事场景只是这些马赛克文化区域的一个个点,如果把这八个马赛克式的文化地理场景分布在一幅中国地图上,您会发现从青藏高原到成都平原,从陕甘黄土高原到秦巴山地,从齐鲁大地江浙沿海,从云贵高原到闽粤沿海……最后连接成为一幅神奇的“人-美食-文化”文化分布图。观众观看影片实际上在欣赏文化地图,乃至从影片-地图中寻找自己缺少的文化身份,从而获得我者与他者心心相映的文化认同。从静态文化地理到新文化地理,这就是以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为基础的乡愁故事场景魅力所在。

・专家来稿张祖群:《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评析:中国文化地理场景中的“乡愁”(三)美食文化符号

在整个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在历史某个转角处,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历史的根,漠视了传统工艺正在逐渐消亡的事实,更是在繁华碌碌中迷失了自己。究竟为何在此刻倏然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产生浓浓的乡愁呢?每个人都被现代化浪潮所携裹,我们对此来不及回望与等待,便追逐眼前浮光掠影的“食材”文化符号: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乐山的嫩豆花,巴蜀乡下的腊肉香肠,陕西蓝田的裤带面臊子面,陕西三原县泡泡油糕,浙江杭州的桂花糯米藕,浙江台州的望潮菌菇煲、红烧望潮、清炖跳跳鱼,湖北十堰的香菇酿、呛炒野生木耳,山东蒙阴的煎饼卷大葱,贵州雷山的鱼酱炖稻花鱼,福建泉州的海蛎煎、炒花蛤、萝卜饭,广东潮州的油炸春卷……举不胜举。中国大地上食物的多样性,也是中国人生存多样性的另外一种真实体现。人类的每一次跋涉远走,也是食物的迁徙与繁衍。《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讲述的是中国饮食文化,显现诸多饮食符号,而更关注他们的最底层的真实生活形态。诚如“作为来自面食王国陕西的我,在看一些没有文字介绍的镜头时候,连我这个地道的老陕都无法一眼判断是哪一种小吃。”(访谈材料2014年4月22日,访谈人:小布)镜头下真实、本真而朴素的“他们”,犹如一道道地道的家乡菜,也许不精美,但是那是不能忘却的个人记忆。

三、乡土中国的“中国式乡愁”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的导演李勇所讲的那样:这一集是想透过美食看中国,看中国人的情感。表层是讲“路菜”,深层是讲“乡愁”,更深的是挖掘“变化中的中国”,展现了“中国式乡愁”。

(一)乡愁之定义

对于乡愁的定义,学者园丁、迁客骚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概括出不同的内涵。说起家乡的美食,每个人会有“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在外游子,行走多年,在各地最受欢迎的家乡菜馆,总有一种对“家乡味道”的无比眷念,这其中掩藏着多少生活的催促、人生的不易以及对家乡“回不去”的幽怨。“乡愁”恐怕是中国传统文学最为重复多见的命题,旅人羁外,漂泊他乡,常常牵动思乡之情,甚而至于泪涕涟涟,愁肠百结。在这样一个命题下曾出现过许多上乘的作品。散文记乡愁,回唤乡思,沉浸于乡思,倾吐乡情。[35]乡愁是春秋时期《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乡愁是战国时期屈原笔下《九歌・小少司命》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乡愁是唐代杜甫笔下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愁是唐代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愁是台湾作家席慕容书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是台湾文学家余光中“小时候的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是他“长大后的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是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 带着与原初存在的分裂、在任何事物中对于原初存在的追寻、渴慕在未来与原初存在重新统一等基调,对于“什么是哲学”产生的“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回家的冲动”的经典刻画。[36]写到这里,诸多的乡愁文学书写无须再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中选入鲍鹏山教授的《庄子:永恒的乡愁》一文(选自专著《寂寞圣哲》,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他说:庄子疲倦了,他已经不胜乡愁了。对着永恒消失的故乡,他只能对着落日唱着永恒的恋歌,不再希冀安居;对着被眼泪和血充满的历史之河,他长歌当哭,这是怎样的忧伤绝伦的调子啊!他唱着,掉头不顾了。他一生都浪迹在帝王们找不到他的江湖上,在流浪结束的时候,他走向了永恒,走进了我们代代血脉相传的记忆。[37]是啊,乡愁是一种疲惫游子遥望心灵故乡的惆怅和家园记忆,是一种身处异乡、怀念故土的独特文化认同,是一种身份转换、空间错位之后的心理纠结。

(二)味蕾激起的乡愁

味觉记忆的强大,往往让人们对故乡食物的迷恋十分牢固,甚至被赋予“乡愁”这样的文学语汇。《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底层边缘人群,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五味杂陈。“路菜”讲述先人保存食物的智慧,进而已演化成标志性的中国美食。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着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以“脚步”为契机,每一种食物的获取都要经过漫长历程的历史隐喻。这一集中的第2个主人公(养蜂人老谭夫妇),他们追寻、收获蜂蜜的路程,如同蜜蜂们采集花蜜那样艰辛。您要知道,蜜蜂生产一公斤蜂蜜需要采400万朵花,而老谭夫妇开车行走穿越中国大地何止万里?养蜂人老谭和妻子流露出的表情、神态和说出的言语都是如此自然,美不胜收。观众在看此纪录片时候,总是回想起自己家乡的场景,例如:“小时候割麦的场景,还有一大家子冒着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剧照酷暑摘枣的画面又一一浮现在眼前。想着每次回家妈妈做的馒头,包子,煎饼,大盘鸡等等,爸爸切的萝卜丝,土豆丝,各种展现刀工的菜,姑姑做的红薯元宵,最爱姥姥晒的豆酱。回忆着每次离家前妈妈每天变着花样做的饭菜。”(访谈材料2014年4月23日,陕西某青年)又如:“山东煎饼是我太熟悉的场景了,高中时候我家还有鏊子,后来没了就到临近的奶奶家去借场地,一弄就是一上午,我是烧鏊子的,我最讨厌干这个了,不过我妈还夸我鏊子烧的好,火比较均匀。看了该片对我妈叠煎饼的景象也很深刻。”(访谈材料2014年4月24日星期四,山东某青年)美食是什么?美源于生活,食源于生活,美来自自然,美食源于生活不变的震撼和视觉体验。当美食、美味、美好的滋味在唇齿舌尖缭绕,或许我们赞叹的是上乘新鲜的食材,烹调厨艺的精湛,却忽略了对大自然的赐予和用辛勤汗水换取食材的人本身,我们应该心怀一份敬畏,心存一份感恩。该片激起的不仅仅是味蕾的蠢蠢欲动,更有人们心中对于吃的所有温情美好的记忆。

(三)乡村中乡愁

在《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讲述的这几个故事里,中国大地上各地的普通人为了获得“食材”,不辞辛苦,艰难跋涉,为了吃也是为了生活,纵使艰辛,也是一种淡淡的清苦与幸福,最后凝结成两个大大的汉字――乡愁。在寻找、制作“食材”过程中,普通人之间的情感如同兄弟手足之情血浓于水;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情深似海,恩重如山;乡邻之情充满互助扶持的温暖爱意;赤子之心,日月可鉴。该片折射出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强烈冲击,显示社会发展进程不可逆转的过程。该片不是单纯的美食片,更是中国人的情感大戏。在细碎的片段里,只要看到自家的那碗饭,就会产生苦辣酸甜的共鸣泪水。我们这一代人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我们在拥抱现代文明的同时,弄丢了各自的“家乡味道”,忽略了给我们做“家乡味道”的人的情感。镜头中呈现的这些地方都是一个个在外游子的“家”,观众在镜头后想念每一片天空和那里的那些令你朝思暮想的人。无论您离家多远,一日三餐时心中禁不住记忆那一股乡味十足的气息,那一份朴素的五谷杂粮,那一锅幸福美满的美食,那一份牵肠挂肚的情感,还有那满头白发弯腰驼背披星戴月的爹娘!这是一部反映社会变化的影视记录,不变的是乡村味道,是弥漫在灶头炕上的家的气息。乡村当然不是牧歌,不是田园诗,真正在里面生活的人,不可能像远观者那样写出牧歌的美,他们饱含着生存的艰辛和生命的悲鸣。例如镜头中的泉州萝卜饭:“泉州的大厦村的沙土萝卜着实火了一把。沙土萝卜入口润嫩,毫无纤维感,让人垂涎三尺,却8分钱一斤的低价都卖不出去。” 王情(2010)等从中国各类型生态系统 (农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剧照田、草地、水域) 的实际的食物生产能力出发,通过计算得出中国的食物热量、蛋白质、脂肪分别可以供养人口19.12亿,20.84亿和11.03亿人,热量和蛋白质的供给已经较为充足,而脂肪的供给尤其不足。[38]乡土中国最底层民众所承受的诸多平常的苦难,几千年来,中国绝大多数农民都在承受着。[39]在向工业社会飞奔并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由于种种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一些山不再绿,一些水不再清,自然实体的乡村大范围地消失,乡村的文化传统也在逐渐淡去。多年前孩提时候爬树捉鸟、下河抓鱼、回家吃上一海碗母亲的可口饭菜的故事场景只能通过文字书写、影视记录等得以再现。曾经“依依墟里烟”的乡村,只剩下老弱妇孺的孤独背影。一批批走出乡村的农民和留守在乡村的“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因为空间的分割,怎能不产生乡愁?他们又能在哪里安放自己的乡愁?是啊,亲爱的朋友,无论你的脚步走得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持久,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每一个行走在中国大地,畅游在地球村的“原子化”的个人,他们处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形成“我者”对于“家园”记忆深处的遥远想象。我们需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让每个人记得住乡愁,记住对乡村风土人情的保护与传承。荧屏之内的文化地理场景使荧屏之外的观众产生极强烈对比,并涵盖悲剧性的乡愁情怀。

(四)乡愁之本质

写到这里,必须回到乡愁的本质探讨上来,文化身份是文化的时空定位和根系所在。文化身份的时间性最终在现代性概念中得到确立,而全球化则是文化身份的空间扩展。现代性和全球化一方面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同质化”,一方面也在加剧文化乡愁的泛起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今天这样一个后儒家时代,我们面对一个民族――国家和一种“批判”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全球化压力下可能遭遇的种种想象得到与意想不到的文化冲突,不是模式化、绝对化的文明冲突,而是复杂境遇中种种张力、纠葛和矛盾聚合、共时的后果。[40]《舌尖上的中国Ⅱ(脚步)》只是一个文化表象而已,包括经济全球化在内的全球化理论与实践均被看作一种“现代性”事件,其间所集中表现的“一”与“多”、现代化与文化乡愁的矛盾,构成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之间紧张关系的基本内涵。它们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运动所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文化限度,而且也是作为“现代性”事件之全球化本身所必须接受理性反省和文化批判的基本原因。[41]全球化的文化乡愁本质上起源于现代性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物理距离在空间上时间上的终结,以及全球化、“景观社会”或“虚拟世界”的形成等现代性综合后果。比西方慢一个节拍,拼命追赶西方工业革命的中国社会文化特殊性语境,更使这种特殊文化乡愁被赋予了悲壮使命,产生了共同点与差异性兼具的“中国式乡愁”。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缅怀过去,展望未来,何去何从?唯以健康、理性、中西融合的文化心态去面对当前全球格局中的文化“冲突”,才能走出文化乡愁情结、重振中华文化气象,构建和谐社会。[42]成人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那将是一幅真正的“桃花源”美景!

参考文献:

[1]陈旋波.林语堂对美国华文文学的启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2-76.

[2]黄发有.林海音的女儿情结与文化乡愁[J].齐鲁学刊,1999(3):44-47.

[3]张祖群,祖文静.乡土北京:《城南旧事》的老北京影像[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1):88-93.

[4]张淑梅.论席慕容乡愁诗的特殊性[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4(1):85-88.

[5]刘学云.席慕容诗文中乡愁情结及其表达[J].文教资料,2007(16):91-92.

[6]潘萍.心游目送三千里 雨散云飞二十年──读余光中《乡愁》与《乡愁四韵》[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6(3):78-79.

[7]赵秀媛.中西文化辉光里的散文景观――余光中散文浅见[J].枣庄师专学报,2001(3):24-28.

[8]江少川.乡愁母题、诗美建构及超越――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情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87-93.

[9]杨俏凡.乡愁:离人心上秋――谈余光中诗歌创作的乡愁情结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122-123,119.

[10]彭燕彬.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试析白先勇作品中的怀旧与乡愁情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28-31.

[11]王宗法.论白先勇的文化乡愁──从《台北人》、《纽约客》谈起[J].台湾研究集刊,2000(3):93-99.

[12]山口守.白先勇小说中的乡愁[J].华文文学,2001(1):50-55.

[13]周霁葭.漂泊者的哀歌――论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的文化乡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9):42-44.

[14]王德威.原乡想像,浪子文学――李永平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4(4):101-105.

[15]闫彩蝶.剪不断的乡愁――试论侯孝贤影片的寻“根”情结[J].福建艺术,2005(6):37-39.

[16]姜宝龙.专访侯孝贤:电影是一种乡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6):56-60.

[17]刘艳.从文化乡愁到家园记忆的历史书写――以於梨华和严歌苓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37-242.

[18]黄彩萍.返回古典与文化乡愁――方文山歌词的文化阐释[J].鄂州大学学报,2008(6):50-52.

[19]戴光中.台湾文学拓荒者――沈光文[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34-39.

[20]张祖群.平淡的漂泊――《巨流河》书写的时空境界[J].电影评介,2013(18):94-99.

[21]龙辉明.浅谈鲁迅作品中的乡愁 [J].科技信息,2009(9):180,188.

[22]卢建红.中国现代作家的故乡叙事――师陀的还乡之旅[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7-62.

[23]张永中.永恒的乡愁――从历史深层看沈从文的乡土忧患[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Z1):52-61.

[24]梁振桂.忧戚悲患话乡愁――读沈从文的《箱子岩》[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1):216-218.

[25]刘伟安,南英.乡愁过滤后的生活原生态――论乡愁与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之艺术魅力的关系[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8-73.

[26]刘海波.自古诗人多乡愁――感悟《黑骏马》[J].当代电影,2006(2):39-42.

[27]刘圣红,黄崴.挽歌与乡愁――试论张炜的道德理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45-48.

[28]孝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9]张祖群.《原乡》的文学书写:台湾老兵之殇[J].电影评介,2014(6):1-5.

[30]张祖群.符号、镜头中传递的政治正能量:《原乡》评析[J].电影评介,2014(7):1-5.

[31]帅震.羁旅与乡愁――试论美国华文留学生文学的文化心态[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12-14.

[32]胡勇.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4):19-23.

[33]王一川.全球性语境中的中国式乡愁[J].当代电影,2004(2):61-64.

[34]廖开顺.“乡愁”文学的文化阐释[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4-27.

[35]周星.乡思曲一阕 游子情绵绵――罗黑芷散文《乡愁》赏析[J].名作欣赏,1990(5):43-47.

[36]先刚.“哲学是一种乡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16(7).

[37]鲍鹏山.永恒的乡愁[J].领导文萃,2003(12):127-131.

[38]王情,岳天祥,卢毅敏等.中国食物供给能力分析[J].地理学报,2010,65(10):1229-1240.

[39]十年砍柴.为我们这一代人书写乡愁[N].读书快报,2011-09-01(D10).

[40]李文堂.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冲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3):30-38.

[41]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1(2):38-48,205.

第4篇: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

本文以贵州高校为例,对大学生诚信及诚信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学生诚信问题令人堪忧。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践履的自觉性迫在眉睫。将传统诚信思想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诚信思想的精髓,而且为研究和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开辟了新的思维角度。

[关键词]

传统文化;诚信思想;诚信教育;大学生

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传统诚信思想是现代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学习传统诚信思想不但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诚信思想的含义和精髓,而且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和实现提供理论基础。将传统诚信思想融入到高校的诚信教育中,有助于学生们高尚品德的形成,同时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说文解字》对诚信的理解:“诚,信也。”“信,诚也。”从先秦开始连用,诚信的内涵和要求是真诚、信用、遵守诺言。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孟子提出“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荀子认为“信”是无条件的,“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荀子•非十二子》)。诚信美德已在先秦儒家思想中确立并且含义丰富而深刻。此后,诚信思想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墨子说:“凡我国之忠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突出了诚信的重要地位和价值。道家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善信”。法家更强调诚信的规范作用,弱化它的道德层面。商鞅主张“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商君书•修权》)。《韩非子•外储上•说六》通过吴起、晋文公等人诚信的故事,充分体现了诚信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精神,以及它在传承过程中的带头表率作用。

二、贵州高校大学生诚信和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诚信是做人做事之根本,而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由此大学生的诚信尤其重要。通过对贵州高校大学生(包括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诚信和诚信教育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对调查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论文抄袭严重、恶意欠缴学费、还贷不诚信和就业中的不诚信等方面。另外,发现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如高校对诚信教育的重视不够,诚信教育方法单一,诚信教育环境欠缺等。

(一)贵州高校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

1.学习中的不诚信

学习中的不诚信表现比较突出的是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两个方面。据调查考试作弊原因中,为了考试及格占47%;为了得高分获得奖学金的占20%;考试答不上时着急占17%;认为成绩低没面子的占16%。调查反映了学生对作弊的认知情况,57%学生认为作弊“是错的”,但不敢举报;25%的学生认为习以为常了,无所谓;认为考试作弊“有关个人品德问题”,并且敢于揭发的只占18%。有9%的学生承认经常作弊;承认偶尔作弊的占38%;心动但未行动的占36%,没想过的只占17%。我们发现考试作弊现象较明显,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论文抄袭方面,据调查,近五年来每届毕业生约40%以上的毕业论文进行初次检测时都不符合规定,多半是用几篇相关文章拼凑而成,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最后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多次修改才能基本过关。

2.缴纳费用不诚信

学生缴纳费用主要包括学费和其他应缴费用。调查发现有少部分大学生将费用挥霍而空,故意拖欠各种费用。部分家庭条件并不困难的学生以经济困难为由甚至伪造困难证明申请减免学费、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等,而用于超水平消费。虽然学校采用了缓发毕业证、学位证等措施,但还是有学生恶意拖欠学费甚至毕业后依然不还款。据调查,在欠费的学生中,约占23%的是恶意欠缴。

3.还贷不诚信

据调查,从实施助学贷款以来,平均20%的学生违约,每年毕业后迟迟未还款的现象越发严重。通过学生资助中心的信息反馈,每年逾期未还贷款学生很多,各学校辅导员通过各种途径追踪贷款,还发现有些学生尽管有能力偿还,却迟迟拖欠,甚至一些家长也支持这一行为。

4.就业中的不诚信

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有在毕业推荐表中篡改成绩、伪造证书等弄虚作假行为,另一方面,存在毕业生就业协议违约率逐年攀升的现状。部分学生为了确保自己能就业,为了保险起见,与多个用人单位签协议,甚至伪造协议、随意毁约。

(二)贵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1.对大学生诚信教育重视不够

学校是提高人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学校的诚信教育是实现社会诚信的基础,高校的德育必须要以诚信为基本准则,力求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优秀人才。然而,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往往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最高标准。虽然表面上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但事实上,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德育往往被弱化和边缘化。这恰恰验证了人们所说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视不够往往也是大学生出现失信现象的一个原因。

2.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单一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所采取的德育方法简单化和形式化。据调查,学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专业课几乎不涉及德育。而部分学生对公共课比较反感,学习效果甚差,难以达到教育目的。此外,部分学校开展一些与诚信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试图通过宣传达到诚信教育目的,但是部分学生往往只是为了获取名次和奖励而参加活动,根本没有真正理解诚信内涵和精神,没有内化为自觉行为。

3.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欠缺

环境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带来了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之间的碰撞和交融,使学生们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心理状况发生了各种变化。在不同领域出现失信现象: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政治领域的官僚腐败,文化领域的学术泛滥和弄虚作假,工作领域的不爱岗不敬业,生活领域的人际交往不守信等失信行为,冲击和阻碍大学生的成长。正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自控力差的大学生出现了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

三、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内涵深刻、博大精深,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理论基础,是诚信教育的生动教材,指导我们加强大学生的诚信立人、诚信践行和诚信交往教育等。

(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立人教育

中国自古就对诚信教育很重视,自西汉儒学占主导地位后,《大学》《论语》等经典成为学生的基础课,通过儒家诚信思想长期的熏陶和教化,学生们已形成了自觉的诚信习惯和诚信行为,从而具有诚实守信的高尚人格。《论语•为政》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袁子•用贤》中“唯君子为能信,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说明诚信者方能立足于社会,失信者在社会中寸步难行。这对当代大学生人格自我完善的诚信立人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高校应当将传统诚信思想渗透到教育当中,把诚信立人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评价标准。教育学生把握好诚信价值取向,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守信大学生。凡事追求真实、实事求是。杜绝学术欺骗、考试作弊;抵制恶意拖欠学费和贷款;消除就业中的不诚信等。使大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诚信规范,将诚信观贯穿于毕生始终,让大学生在诚信的教化和熏陶中立人、成人。[1]

(二)“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诚信践行教育

《荀子•大略》中曾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孔子主张“听其言观其行”“寡言而行,以诚其信”。明代吕坤说:“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意思即诚信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也不需苦苦思索,只需诚心去做,时间已久就会自然地养成诚信习惯并为人们所尊重。古代的诚信教育告诉我们一定要践行诚信,要体现在行动上、实践中。由此我们应当引导大学生从实践中、从小事开始树立诚信理念。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要以实践活动为出发点,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摸索,严格按要求检验和改进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其真正具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诚信是一种对人们行为外在要求和约束的社会道德规范,当人们真正遵守它的时候,才内化为人的品质修养,而这正是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目的。[2]

(三)“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诚信交往教育

老子《道德经》说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其大概意思是:“别人不那么相信你,是因为你做过不守信用的事”。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若相互不信任,存在欺骗、虚伪,则彼此间关系终将恶化、矛盾重重。人们之间若不能以诚相待就不会结交真正的朋友。现在很多大学生感叹世间炎凉、人情淡漠、孤独无助,其实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人际交往中诚信缺失,事实上只要努力践行诚信之德,诚心诚意待人,就不会出现孤独冷漠了。只要将诚信的人格素养作为交往前提和基础,无论是师生交往、同学交往、朋友交往等人际交往中都能建立真诚互信关系,从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四、融入传统文化诚信思想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将其渗透到诚信教育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塑造学生们高尚的诚信品德。

(一)培养大学生诚信理念

1.“言必信,行必果”的做人理念

自古“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最基本要求。“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3]孔子认为诚信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人若无信则举步维艰。这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理想人格”的重要思想和理论依据。根据大学生失信现状,培养“言必信,行必果”的做人理念迫在眉睫。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理念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强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要实事求是。中国古代的诚信治学理念值得学生们借鉴和学习,有助于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严谨治学态度,也对部分大学生的考试作弊、学术抄袭等弄虚作假情况起到强有力地制止。

3.“朋友有信”的交往理念

在传统文化思想中,诚信不仅是交友的基本要求,也是择友的基本准则。“朋友有信”是儒家五伦之一。《论语•学而篇第一》[4]第七章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因此,不断增强大学生诚信交往教育,建立言而有信、以诚相待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大学生终身的追求。

(二)继承和创新传统的诚信教育方法

1.内心自省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即善于向有才德之人学习,也要善于从无德之人身上去自我反省、自我省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每天勤于反思和检讨,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反复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缺失。可见,“内省”是我们值得借鉴的教育方法,实现自我教育是我们追求的目的。由此,加强内心自省的诚信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自省的习惯,将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自觉做到诚信。[5]

2.慎独自律

“慎独”即凭自身的信念和自觉性,不做违反做人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事。“慎独”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很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是我们值得借鉴的诚信教育方法。自律和他律是大学生诚信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他律起到外在的约束作用,自律起到内在的决定性作用,自律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将诚信内化为个人的自我要求和品质。

(三)完善诚信教育环境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传统诚信思想对我们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环境建设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1.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社会诚信度会影响学校的发展。政府扮演重要的角色和很重要的地位,既是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国家事务的执行者,还是国家权利和人民权利的维护者,在诚信方面较个人具有更大的作用、影响和责任。因此,首先应当建立诚信政府。具体执行者即公务员自身做到诚信,做到为民表率,发挥其带头作用,其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社会。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诚信教育营造好的社会环境。通过政府的作用,培养社会诚信道德理念,加强社会诚信教育,规范社会道德秩序,积极营造一个诚信、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诚信教育朝积极健康方向发展。最后,政府应当提供诚信教育平台。贵阳孔学堂是一个以推崇孔学、弘扬国学、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基地,同时也是人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精神殿堂,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学堂。因此,政府应当积极支持各高校以孔学堂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地,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有利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更好地发展。

2.加强高校诚信体系建设

当前国际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应当更加重视诚信教育,培养诚信践履的自觉性,切实增强诚信观念。首先,建立健全高校诚信守则。守则是大学生的诚信规范和要求,必须遵守诚信守则,这对增强诚信理念、践行诚信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加强教师诚信教育。诚信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才能为学生做出表率,才能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诚信桥梁。再次,诚信教育应当与时俱进。针对新问题及时调整内容,更新方法和教育途径。除了重视和加强诚信教育理论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具体操作模式的探讨和构建,使诚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体来说,学校可以构建诚信院系、班级、团支部等,使学生在浓烈的诚信氛围中,增强诚信理念,践履诚信美德。另外,开展各种表彰活动,让学生备受鼓舞和增强自豪感,从而坚定诚信信念。当然,对于失信行为要予以严肃的批评和严厉的惩罚,让学生通过自省真正意识到错误,从而改正错误行为和纠正错误思想。最后,高校应当改变传统的诚信教育方式。传统上普遍采取课堂教学和宣传教育,比较单一和形式化。我们可以采用走出去的实践教育模式,如高校之间开展诚信交流活动,在贵阳孔学堂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遵义等红色革命区的实地考察教育等,采取丰富多样而有效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

3.注重大学生的诚信践履自觉性

诚信思想的最终目的是在实践中自觉转化为诚信行为,做到“知行合一”“名实相符”。高校着力培养大学生诚信践履的自觉性,有助于诚信价值的实现。通过创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社会环境,高校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利用多平台、多渠道积极开展诚信教育,从内容上加以确定,价值观上加以引导,内心加以升华,逐渐得到学生的认同,唤起学生的内在自觉。同时让学生参与学校、社会各种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诚信践履自觉性习惯,已不再需要外在的约束和监督,已成为大学生自然而然的意识和行为,这种高贵品质正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作者:韦红霞 单位:贵州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钱益民.浅析儒家思想对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

[2]李崇爱,欧志文.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广西社会科学,2006,(9).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第5篇: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摘 要:文章将高校新教师的角色适应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从学生角度初步认知教师角色;进入“教师角色”与教师角色的碰撞期;调试已有角色认知并尝试恰当的角色扮演;适应教师角色,并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以期为高校新教师顺利适应本职工作及优化新教师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新教师;角色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47-03

收稿日期:2014-10-13

作者简介:王瑞(1987—),女,内蒙古巴彦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研究。

一、新教师角色适应的内涵及意义

新教师,是指已经完成了职前教师教育,并获得了相应科目的教师资格证书,正处于工作的第一年,尚未完全适应教师角色的转换,还不能独立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1]。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以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入职的教师陆续进入退休期,高校每年需要引进大量的教师以补充其师资队伍。对于高校而言,这些教师由于具有知识面广、观念新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在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从新入职教师自身而言,由于其自身的非师范性,缺少正规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专门训练,又长期处于学生角色,导致存在较多的角色适应问题,比如角色转变困难、角色认识模糊等。

角色适应是指行为人在角色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并按照符合情境需求的方式去实践角色[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师角色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丰富。作为职业人的年轻教师,第一次摆脱学生角色,教师职业带给他们的不是内心安稳,而是无边的焦虑,校园中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学生和有名望的教授对他们而言都是无形的压力。新教师第一年的角色适应情况将极大地影响他们日后可能达到的教学效能水平以及教师态度,并持续数年乃至影响整个职业生涯。这对高校的教师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做好高校新教师的管理,特别是有意识地关注新教师的角色适应问题,成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高校新教师角色适应过程分析

角色适应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新教师对教师角色的适应过程,从其尚未进入教师岗位开始,一直到形成自身教学特色为止,需经历初步认知“教师角色”、“角色碰撞期”、“恰当的角色扮演”和“角色内化”等阶段。

(一)从学生角度初步认知“教师角色”

每一个人在即将承担一种新的角色时,都会遭遇周围群体对该角色的角色期望和自身对即将承担角色的角色认知,而明确的角色期望和正确的角色认知将使新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符合社会对该角色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要求”[3]。没有恰当的角色认知,角色适应也将无从谈起。

对于尚未进入教师岗位的新教师而言,他们只是在身份角色上变成教师,而意识和心态层面还处于学生阶段。他们在情绪上因成为高校教师而沾沾自喜,在心理上对自我发展的欲望又特别强烈,他们沉浸在“初为人师”的兴奋中,对“将为人师”怀有美好的角色期待,但在对教师角色的认知上却又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1.角色认知的单一化。对教师角色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定义,依据自己作为学生的经验或者自己所了解的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认为高校教师无非是“传道授业解惑”,把学生教好了就一切都好;或者认为“搞好科研工作是高校教师的本职”,而缺乏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甚至个别新教师认为高校教师就是教学生搞科研的,不存在与学生家长交往的角色。

2.角色认知的理想化。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教师意识不到教师角色本身会与学生角色发生冲突,以此造成师生矛盾;也意识不到由于高校扩招自己将与老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面临新老教师同样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更意识不到在同为教师的同事层面会存在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分离性的人际交流特点等问题[4]。

在该阶段,新教师对教师角色所认知的一切,都是从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经验出发的,存在对教师角色认知的单一化和理想化等问题。

(二)进入“教师角色”与教师角色的碰撞期

新教师进入岗位的初期,在身份上虽已成为教师,但心态和行为表现尚不具备教师特征,还习惯以学生的角色去演绎和充当教师角色,致使在刚入职的一段时间遭遇较多的角色碰撞。

1.对“教师角色”多重期望之下的角色紧张。教师会面临来自自己、家长和单位的多重期望,对于新教师而言,由于刚入职,他们有强烈的愿望想把一切工作都做好,想向单位证明自己的实力,但不同的角色期望会给新教师较大的角色压力,从而造成角色紧张。

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当面对已经成年的学生教师觉得应该相对尊重学生自主性,而家长却要求教师好好教育学生,这带给新教师的是强烈的角色紧张与冲突,大学生上课不听讲是常有的事,教师干预过多会使学生对其避而不见或心生厌恶,而当考试失败家长批评孩子时一定会说一句话,“为什么老师不管你”;在高校对教师的期望上,高校松散的教师结构和组织结构,使得新教师在一开始就必须如老教师一般承担工作,但却不安排相关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引,导致其在入职之初茫然不知所措,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胆战心惊,小心谨慎,甚至个别新教师怕犯错怕指责,会出现不敢进教师办公室或不敢接触教师群体的问题;在自我期望方面,没有不希望成为“好老师”的教师,但教师角色行为规范的执行使第一次摆脱学生角色的年轻教师发现,教师职业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好做,会受到学校某些不合理规章制度的限制或者各种琐碎事情的影响,使自己茫然不知所措。

2.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行为差距之下的角色震惊。从学生角度而言,由于新教师在年龄上与学生相差不大,在外貌上看起来也像学生,因此他们渴望被学生当作朋友,并极其强烈地希望获得学生的认同以弥补自己因无经验而造成的信心不足[5]。但学生对教师好坏的评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当新教师发现自己很多的努力最终都换不来学生的认可时,带来的是无情的打击和失败感。而且曾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关系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推行让学生逐渐开始有了“顾客就是上帝”的意识,付了学费就是上帝,教师应该满足学生需求[6],因此当学生经常不分白天晚上打电话找老师、明目张胆地考试之后要求老师解释为什么他的分数比较低时,带给新教师的是角色的震惊与彷徨。

从学校角度而言,高校教师的身份让新教师具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和自尊心,而高校聘任制的实施却让机关职能部门越来越将教师当作一种“被雇佣”的工具而随便对待[7],特别是对新教师,造成新教师较大的角色困扰与心理冲突。

(三)调试已有角色认知并尝试恰当的角色扮演

经过一系列的角色碰撞之后,新教师开始逐步调整自己的角色认知并进行恰当的角色扮演,该阶段的新教师,无论从心理还是行为上都开始向着合格的高校教师队伍迈进。

1.逐渐形成清晰的角色认知。教师职业生涯有两种重要角色“知识传授者”和“同事”角色。“知识传授者”方面,新教师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既是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朋友,但教师与朋友角色的转换一定是课上教师课下朋友,不再将自己的职业追求单纯定义为“做学生的好朋友”这样一种角色;而且,关于如何做学生的“朋友”,由于身份的不同,新教师也意识到所谓的朋友关系已不再是自己曾经所拥有的朋友关系,而是成为学生的家长、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问题的咨询者等关系的综合。另外,由于高校教师每学期都面临不同年级不同班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知识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新教师逐渐开始有“因材施教”的意识,逐渐懂得曾经成功的教学方式也许并不适合另外一个班,并第一次开始密切关注教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同事”角色方面,高校对个人价值的尊重淡化了教师的集体观念,初次踏入社会的新教师开始逐渐意识到所谓的“朋友情谊”与“同事情谊”之区别,也认识到“教授”、“副教授”等不同职称之间的分离性人际交往,开始逐步调整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

2.角色认同逐渐形成,并对自我发展进行初步规

划。随着角色碰撞期的结束,新教师逐渐开始具有教学效能感和对学校的心理归属感,从而形成正确的角色认同。他们不再为学校行政人员怀疑其教师身份的行为表示难过,甚至在无关紧要的场合对他们的怀疑也不再争辩,因为对自己教师身份的内在认定促使其不再关注别人对其外在的看法;新教师也不再小心翼翼地对校院两极领导的任何言行表示过分关注,甚至在政策范围内开始初步探索可发挥自我能动性的空间,对自己所犯的小错误小过失不再如临大敌,将听课、评课之类的事也开始当作平常事对待。教学效能感初步形成,但会分化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认定:“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我只把课上好”、“学生不学,是因为老师上课不好或没意思”,从而发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能感。

进入该阶段的新教师已经适应环境适应工作,“初为人师”的兴奋心情已经退去,能够根据所处环境相应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科研目标逐渐清晰,开始有意识地承担“社会服务者”和“研究者”角色,他们明白大学学生已不只是课堂学习,教师还应该联系企业和社会机构为其提供实践机会,做学术项目锻炼学生学术思维,因此开始将这两种角色规划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中。

需注意,该阶段的完成并非一蹴而就,新教师在该阶段特别容易出现角色固着问题,并且容易受到老教师的影响,而且强烈的角色碰撞可能使新教师不能进行很好的调适,直接出现角色调适中断或角色失败等问题,造成高校人力资源的浪费。

(四)适应教师角色,并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师风格

在该阶段,新教师已能够完全适应自己的教师角色,并能在不同角色之间进行转换;已经能够分清“理想的教师”和“教师的理想”之间的差距,不再囿于人们对教师角色理想化的理解,只按照自己心中认定的教师角色进行自我表现。同时,对于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挫折或失败,能及时、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降低或强化自己的期望值,使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能适应于主客观环境的变化。新教师开始有清楚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明确在学校已有的环境中自己可以有哪些作为,开始有意识地提高与学生、同事和家长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促使教育合力的形成。

但不可否认,随着新教师对职业角色的适应,伴随角色而来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与心理也有发生与发展的可能。第一,某些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角色,越来越看重“教书”而忽视“育人”。一些教师可能出现这样的心理机制,“学生学不学是他们的事,我上好课就行了”,而事实上可能他的课50%的学生都在睡觉,他认为的“上好课”只是自己心中认为的好,并不切合学生的需求。第二,在“教学”与“科研”角色之间,更容易选择承担科研角色而放弃教学。很多高校教师随着入职年限的增加,越来越倾向于少带课多做科研,这其中大概与教师个人因教学效能感缺乏而带来的无力有关,也与高校对教师科研的过于重视有关。第三,容易放弃掉教师的某些角色,比如“引导者”的角色。通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但现实情况是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甚至为了个人利益弃别人利益甚至集体利益于不顾,当教师自己都这样时又何谈“引导”学生,何谈“身正为范”!第四,都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对于有鲜明主体性色彩的教师而言,新教师在扮演社会期望角色的同时也开始将自己独特的个人色彩融入到这些角色中去,从而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比如有些高校教师不爱与人交往,喜欢科学研究;有些高校教师喜欢大学生的活力,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了解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到教学技能的提高上;而有些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并重,喜欢将精力在两者之间平均分配,做到教研相长;但也有些教师对高校工资待遇不满,将教师岗位只当作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筹码,而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工作以外的事情上,比如校外培训、公司兼职等。无论怎样,由于新教师刚刚适应教师角色,因此该风格的形成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尚具有较高的可变性和可塑性。

三、调适新教师角色适应过程的管理对策

新教师角色适应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每个阶段之间没有明显的时间划分节点,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是以新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为标志的。基于这些特点和新教师适应过程,高校管理者在管理新进教师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善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内容,新教师入职之前,除让其知道必要的教育学知识外,还需明确告知其将要扮演的教师角色有哪些,学校的要求是什么,以免入职之后引起较大的角色碰撞。

其次,建立“师带徒”制度,新教师入职之后要迅速给每一位配备相应的“师傅”,让其协助并指导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师工作岗位,并且也可以使新教师在遭遇角色困境时求助有门。

最后,加强对新教师入职第一年的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承担角色越多的新教师越要加强监管,因为新教师在经历最初的角色碰撞之后就开始进入角色识别阶段,一旦角色识别错误很可能决定其终身的职业行为和态度,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华.破茧化蝶——三位高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林海亮,吴忠才,李雪.新教师角色适应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

[3]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50.

[4]朱以财.转型期高校新教师群体心理的调适与整合[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7).

[5]赵琳琳.浅谈高校新教师的入职适应问题[J].科技信息,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