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书法培训范文

书法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书法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书法培训

第1篇:书法培训范文

研训中心邀请浙江省硬笔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永根老师围绕硬笔书法知识,开展了一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彩授课。从前的我觉得书法就是写大字,但上了课之后,我明白,书法不仅仅是写字,它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它利用了最平淡无奇的生活实用工具——文字,负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能透露出写字人的性格和气质,也是大千世界的抽象和浓缩。正如王永根老师说:一手好字,一生精彩。回忆读书时代,我的硬笔字也是曾被老师所称赞的表率。然而,我的字并没有继续进步,而是止步不前。直到真正成为一名老师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字”是否能给小朋友们做出示范。通过一天的培训,我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于书法教学,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书写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我要把本次学习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写好字。

9月19日,秀洲区研训中心策划并举办了教师成长专题培训活动。上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小学数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费岭峰老师以“我的职业是教师”为主题,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与学员们分享了他的三十三年教学生涯以及成长历程。费老师明确清晰地为学员们绘制了教师成长计划:能管理、教好课、会研究、成名师,走好每个阶段,厚积薄发成为一名有“特长的教师”。

如果说费岭峰老师精彩的教师生涯是一段充满了书生意气的“快意江湖,”而下午朱丽俪老师的“教学细节分享”又是另一番沁人心脾的“涓涓溪水。”演说伊始,亲切的朱老师向我们抛出一个小问题:大家认为课堂细节对于教学的有效性占几分?头脑风暴瞬间开始,新教师们大胆的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接着朱老师从三方面为我们深度讲解了“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的相辅相成。教学细节构成了教学行为,支撑着教学效果。接下来,朱老师聚焦课堂教学细节案例,结合案例进一步给出实施建议,朱老师具体从八个方面为我们做了一次“沉浸式课堂细节剖析”。精细而使用谨慎的“媒体运用”、真诚且变化多样的“面部表情”、细微而重要的“肢体语言”、精准而富于变化的“教师位置”以及适当的“课堂留白”和深思熟虑的“提问方式”都是课堂中需要注意的教学细节。

费岭峰老师的“成长历程”,朱利俪老师的“课堂细节剖析”,分别从教师生涯规划角度和教师课堂教学角度,向学员们传授了宝贵的经验,进一步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

第2篇:书法培训范文

第一:发热时家长莫急,要学会观察孩子的一般情况,体温超过38度时要及时给孩子口服退热药物或进行物理降温,同时要带孩子去附近的医院就诊,首先要明确发热的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因治疗是关键。

第二:观察宝宝是否腹胀大便是否正常,或咽部是否红肿等,再对症用药的好,如果宝宝发烧不超过38°,不必给宝宝用药退烧的,可以给宝宝洗温水澡帮助退热就可以的,必要时可以去医院做全血常规检查的好。

第三:除希刻劳与泰诺林之外,可以尝试服用小儿高效退烧药瑞芝清,外敷丁桂儿脐贴或是其他外用退热贴降低体温,防止温度过高伤害到脑神经或是脊神经等重要组织,可以洗澡,但要注意方式和水温。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书法培训范文

为期二天的网络信息技术培训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到此圆满顺利的结束了。大家辛苦了。

两天的学习培训,按局党组预定的方案,有条不紊的实施,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此次培训班,我认为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专业性强,水准高。来学习的都是我们各工商分局长、市场巡查中队具有一定微机操作基础、各单位的微机管理员、网络管理员,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有的同志在此方面可能还有一定的爱好,有一定的造诣,我们所讲授的内容也主要是网络操作、公文处理和专业软件使用的知识,给大家讲课的张主任,多年来一直在我局从事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信息与应用专业本科毕业。去年,在华中科技大又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专业知识脱产学习,有很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可以进一步的探讨。

二是培训效果好。这次培训,时间短,只有2天的时间,但学习内容比较丰富,有win2000的基础知识,有word操作软件的使用,有文件的压缩、解压,有英特网和电子邮件的收发,以及个体软件、财务软件的使用等等,在不到2天的时间里,大家一股脑的全装进脑袋里,并消化吸收,考出了好成绩,有的同志还考出了90多分的高分,这充分说明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是很高的,真正达到了市局党组所希望的培训效果。

三是组织准备好。此次培训经过了局党组的充分酝酿,工作专班的精心组织和准备。局领导仔细修订了培训实施方案,并以文件形式印发,分管的王局长多次召集专班工作人员会议,对培训组织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督促,对大家在学习期间的生活、住宿都一一进行落实,整个组织工作可以说是有条不紊的,细致全面的。

我们的目的也是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多学一点,学好一点,学深一点。

四是学习风气好。学习期间,大家能按照方案的要求,按时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遵守学习纪律,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这种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保持和发扬下去。

几点要求:

一、要注重学习

此次培训以实用为主,注重操作,两天来张主任讲授的文档的制作、排版、表格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以及专业软件的操作等,都是我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实行公文网上传输、网上审批和执照的网上办理,以及可能实现的网上办案等办公自动化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随着网络信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工商总局“金信工程”的稳步实施,实行电子政务、电子工商对我们每一名工商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执法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不能迅速掌握这些技术,我们就会落伍,就会被形势、被发展无情的淘汰。当然,仅仅两天的集中学习是不够的,这次的培训班,只是给大家指明方向。因此大家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后,一定要结合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消化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断的学习,学深、学透,要加强自身修养和素质的锻炼提高,打造学习型工商、素质型工商。

二、要学以致用

我们培训的目的是为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水平,我们要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之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加深、加强,努力掌握技能,提高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失去各项工作的新发展。

第4篇:书法培训范文

多年来,我校领导和教师们树立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与潮流的教育观――既要对受教育者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又要实施特长教育;既要实施现代文化教育,又要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把学校办成书法艺术的殿堂,其首要的目标是写好字,这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每一个学子应具备的首要条件。我们在多年的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潜心研究、积极探究了书法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关系,写字教育与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写字教育具有“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爱美、表现美)、养心(心理教育)”等多方位的育人功能。

当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书法教育有无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功能?如果有的话,是如何在写字教育中孕育着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的?一些理念和认识的新问题摆在我们实践者面前需要研究、探索。

一、在写字教学的写练过程中蕴含着有效的创造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书法课,经常是采用四部练习法进行教学的。

一是观察:明确笔画的位置安排,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描写:描摹范字,加深印象;

三是临写:边看边写,追求形似;

四是默写:回想记忆,再现范字,独立书写。

书法属于视觉艺术,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在“观察”阶段,当学生的眼睛接触到书法作品(或范字)时,便自然地产生了对作品的感觉――对作品形式和外在的图像情状的反应。在这个基础上,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对感觉的材料进一步加工,便形成对作品较为完整的知觉形象。由于知觉的刺激产生联想和想象。领略书法作品(或范字)笔画及间架结构(布白)章法的特点并经过较长时间的静观默察、反复地揣摩体味,领略作品中深藏的意蕴。完成上述“观察”阶段,将进入“描写”和“临写”的阶段。

当写字教学进入第四阶段“默写”时,则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最佳阶段。“默写”是在充分体味了书法作品显现的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精神、气质和书写特点的基础上,又经过了“描写”和“临写”两个环节训练之后而进入独立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书法作品对学生的感知和想象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约束力,但是少年儿童更具有自我表现力,当独立书写时,他们会浮想联翩、情趣盎然,尽心竭力地写出自己的个性,不雷同于他人的作品而充分表现自我价值;他们会不拘一格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潜能,以把自己的学识修养、精神气质、思想感情、书法风格淋漓尽致地表达于作品之中。因此,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即蕴含于“独立书写”的过程中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写字训练具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潜在功能

书法写的是汉字,汉字是书法的造型基础。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中国文字独具的特点和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毛笔,为书写者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创造书法艺术的主要原因是造型与表现的有机结合。而毛笔笔毫体圆锋尖,刚柔相济,富有弹性;在书写者手中可以随心所欲,八面出锋,写出来的点画,或粗或细,或枯或润,有点有面,有藏有露,可以变化无穷,这就对练习书法的学生发展其丰富的想象力、灵活创新的思维力、敏锐的观察力提供了优越条件。如若把字写好,需要勤学苦练,多思善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练、思中弘扬创新精神,磨炼书写不拘一格的创新能力,才能写出富于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息的佳作。

另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人说:“书写汉字,何疑之有?”学生若能在看了无疑的自然之处生出疑问来,那么就开启了学生敏锐观察事物的明眸,燃起了学习热情,鼓起了敢问、会想的质疑勇气,激活了寻求真知的创新意识。写到此,不禁使我想起这样一件往事:一天,一位叫张逸人的调皮学生问我:“老师,‘四’字里‘儿’字的第二笔‘’的钩跑到哪儿去了呢?”我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真会发现。”随后问全班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其中一位学生说:“有一天,这个顽皮的儿童在外面玩,他不小心摔了一跤,脚受伤了,医生把他的脚包扎了起来,爸爸妈妈很生气,不让他出门了。”虽然这答案很不科学,但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这一关键笔画的书写。这确实很可贵。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鼓励,要引导,一个好的问题,哪怕是一个细小或者不成熟的问题,都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使学生在质疑问难解惑中增强创新意识。

三、激励学生书法创作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动力

字是写给人看的,人们则要求书者把字写得既规范又美观,字写得美观就具有供人欣赏的艺术性。而书法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墨守成规,仿陈依旧,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要想在书法艺术上有所创造,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时代在发展,民族在进步。作为高品位艺术表现形式的书法作品,也应当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创造出具有传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优秀作品,创造出超越前人的好作品。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应当两手抓:既抓普及――人人练就写字的基本功,认真写好字;又抓提高――大力培养写字特长生,下力气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品格和创造性表现能力。在指导学生的书法创作过程中,既要敢于打破前人的框框,敢于标新立异;同时又要启迪学生善于从前人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继承借鉴前人的精粹和潜心创作自己的优秀作品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缺一不可。继承借鉴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而创新又正是对优秀遗产最好的继承。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书写汉字时的奇思妙想,事先对这些学生给予引导,和他们一同研究汉字的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写到此,我不禁想起曾上过的一节识字课:课上,我大胆地聘请学生当“教师”给同学进行讲解,首先在初读课文时,要学生留意本课生字需要注意的读音及字形,一会儿汇报时看谁讲的方法最有效。汇报时有一个学生的讲解受到大家的好评,她讲的是“游”字,只见她先请一个同学来写这个字,结果写错了:把右边的“卧人和子”写成了“反文”。我心里不由得为她捏了一把汗。但只见她慢条斯理地向大家解释说:“右边写成 ‘放’,你把水放掉了,小孩子可怎么游泳呀!快来,把它改对。”同学改好后,她又高兴地指着“卧人和子”说:“你们看一个小孩子,躺在水上游得多快乐,他还邀请你也去呢!”大家都笑了。而且这节课我们还评选“书法教师”指导书写。这时的课堂气氛民主、宽松;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

第5篇:书法培训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培训;文化冲击;逆向文化冲击;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40-01

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交流日趋频繁,愈来愈多的旅居者出于工作需要奔赴异文化国家短暂生活一段时间,完成指定任务后再回归母文化。

跨文化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从母文化跨入到异文化,再从异文化跨回母文化。为避免遭受潜在文化冲击所带来的不适,提高旅居者的适应度和确保工作效率,旅居者往往需要在离开母文化前接受关于目标国家文化的专项培训――跨文化培训。值得指出的是,一套相对完整的跨文化培训体系不仅要提供受训者应对潜在文化冲击的策略,还应提供如何面对潜在逆向文化冲击的方法。

一、为应对潜在文化冲击的跨文化培训

世界上最早的跨文化培训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组织进行培训完全出于实践需求,旨在应对已经出现的由文化冲击现象所带来的症状(如“思乡病”)。早期的跨文化培训多是大公司对其派驻到海外的员工所进行的,内容属知识记识型。最早的跨文化培训当属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雷诺斯铝业公司对其外派到委内瑞拉的美国员工进行的有计划的“跨文化培训”。进行培训的原因是,被外派的员工在另一个文化环境中不能安心工作,公司收到很多欲提前回国的申请。经过公司调查发现,员工们主要觉得生活在不熟悉的文化中,难以认同当地人的观念,产生了想家并回归母文化的情绪。鉴于此现象,公司进行培训的内容涵盖:学习东道国语言、熟悉东道国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宗教、文化背景等方面。自从此培训计划开始实施,该公司外派员工申请提前回国的现象几乎消失,而且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及实践需求的提高,此后的跨文化培训内容逐渐得以扩充,在上述提到的知识记识型基础上又出现了情感分析型和行为实践型培训。情感分析型可谓知识记识型的延伸,旨在培养受训者中立的文化态度,从情感上认识母文化和异文化,接受文化差异的存在。培训形式在知识与信息传递的基础上,增添了自测、人机对话、角色扮演、组织讨论等内容。此后,跨文化培训逐渐形成产业并日趋专业化,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在世界各地建立并快速发展。近年培训发展出行为实践型并以培训目标为导向。行为实践型培训通过最大程度的参与来修正行为习惯,掌握必须的互动技能,主要方法是模拟法和实地体验。例如:2009年,华东理工大学中德工学院对即将赴德学生进行了跨文化交流培训,培训师是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三位德国教师。这场跨文化交流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德国国情文化,适应德国大学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沟通及写作能力。据了解,“跨文化交流培训”主要开设以下专题:对德国生活的期待、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常常出现的误解及差异、德国仪式与习惯、文化冲击及如何应对文化冲击、德国的生活、德国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关于吕贝克,等等。课上三位德国教师与学生频繁互动,将学生模拟置于德国文化背景之下,给将赴德的学生提供有效的跨文化培训。

二、为应对潜在逆向文化冲击的跨文化培训

在跨文化交际学的发源国美国,跨文化培训产业也最早形成规模。在现今的美国国务院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官方承认的24家有一定规模的跨文化培训机构,总部遍布世界各地。然而,浏览各机构网站发现,没有一家机构明确把从异文化回归母文化这一阶段的培训内容明确涵盖其中,如何应对逆向文化冲突的内容鲜被涉及。

关于应对潜在逆向文化冲击的跨文化培训最早出现在1986年的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心理学家萨斯曼提出文化再适应讲习班应主要涵盖三大方面内容:1.自身已有改变的意识;2.充分了解文化适应过程;3.个人再适应母文化或工作环境的能力。她还提出,在美国,类似的文化再适应培训项目也相对缺乏,而且培训大多被安排在了归国以后,非离境前。

三、结语

大多数跨文化培训机构在提供培训时,往往忽视针对归国后再适应阶段的相关培训。旅居者由于一段时间丢失母文化中熟悉的文化符号,再次回到母文化和原工作环境时,可能遭受逆向文化冲击的困扰,所以有必要在离境前对其进行更加完整的跨文化培训。

参考文献:

[1]Sussman,Nan M.“Re-entry research and training: Methods and im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0.2 1986:235-254.

[2]云子.应运而生的“跨文化培训”[J].世界知识,1993,(8):13.

[3]范征,张灵.试论基于动态平衡模型的跨文化培训[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25(5):25-30.

[4]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即将赴德学生接受跨文化交流

培训[EB/OL].http:///news/14151?important

=1&category_id=44,2009-01-07.

作者简介:

第6篇:书法培训范文

关键词:热工人员 培训 对策

1 对热工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新进员工对热工专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之甚少,他们都需要经过规范地基层热工专业的培训,才能真正为热工专业所需人才。从事几年的培训工作,结合培训理念的思考,热工人员培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 培训员队伍不稳定 没有设置专职的培训员,一般是本企业热工专业内部的人员做兼职培训员,内部兼职培训员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理论,也谈不上教学水平,平时又疏于对培训内容的梳理和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培训讲义东拼西凑,大部分是将说明书修改一下,缺乏一支相对稳定、综合教培水平较高的培训员,所以难以保证培训效果。

1.2 培训员缺乏积极性 培训员多为兼职,现场检修工作的繁忙,投入的精力有限。新设备、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同样面临着知识更新的困惑;培训员自身也缺乏被培训,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教学理论、技巧的学习和培训;自己所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所培训的内容没有吃透。培训员的付出与得到的不对等,客观上对培训员的要求比较高,这样也会影响培训员的积极性。

1.3 员工对培训缺乏动力 引导员工追求知识、渴望成才上缺乏有效的手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员工缺乏“我要学”的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常常处于被动接收,多用于应付、对付培训,加之工作繁忙,对车间组织的一些硬性培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新知识的学习都希望到外面去,不善于开展自学活动。

1.4 培训方法单一 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对于大部分员工的培训方式还是以效率较低的课堂教、以及传统的“传,帮,带”的师徒模式,忽视了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培训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不注重调动员工接收培训的积极性,没有从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1.5 培训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 领导总是希望培训能够给工作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希望员工听课以后就可以把知识迅速地运用到工作中,迅速地解决问题,有些培训也许可以临时解决一些,但培训是一种迁移默化的东西,需要反复、不断地给员工灌输,需要激励员工去执行、去运用,培训可能无法立竿见影,但也可能长时间有效。同时没有认识到员工成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仅靠几次培训是不可能解决好问题的,即便培训有一点效果,那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2 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2.1 充分利用热部培训资源,建立内部培训员队伍 培训的实施总要由培训员来完成,培训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培训员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聘请设备厂家技术人员;二是基层内部人员做讲师。而内部培训员队伍是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工人员由于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实际工作经验、个人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尽可能采用各种方式在内部挖掘培训资源,做到人尽其才。内部培训员对企业的工作非常了解,讲课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也很强,这样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又可以挖掘出员工的潜能和一些潜在的人才,还可以结合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等实际情况开发出有的放矢的培训教材,从而真正能够有效提高培训效果。

2.2 建立高素质的培训队伍 组织培训员到院校、培训中心、设备厂家学习、进修、充电,补充吸收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讲课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培训员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传授技术的能力。通过重点培养、以达到资源共享、实现一点带面,共同提高的目的。

2.3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培训奖励制度 为了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还必须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奖励制度,把培训与岗级、工资、奖金、晋升挂钩,使工资、福利待遇向主要岗位、科技人才倾斜。对培训工作优秀的班组、人员给予奖励,对上级技术比武或技能竞赛取得名次的人员给予晋升岗位工资、晋升职务或其他奖励,从而营造出一种领导重视培训、员工追求知识、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

2.4 针对不同的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热工人员培训的实效性

2.4.1 师带徒 传统的“师带徒”就是师傅就具体的某个工作某个检修工艺告诉你怎么干、如何进行,经过一个比较长的积累过程,得到一些经验。那么在知识、信息化的今天,就要知道这个工作为什么这么干、标准是什么、原理有哪些?所以作为师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此之外,还要针对不同专业员工,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如果是热动、热自专业毕业的学生,就可跳过专业理论知识这一段,手把手进行现场实际操作、检修标准、工艺流程就可以,如果是非热工专业的,还需要传授热工基础理论知识。

2.4.2 技术讲课 技术讲课是可以同时对多人进行培训,有利于员工系统地接受新知识,但学习效果易受讲课者的讲授水平影响,讲课后,就要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或训练,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可以采取人人当老师的方法。如果让具有丰富实际经验、水平高的专业技术骨干讲课,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让水平一般的员工讲课,对本身就是一个自觉学习、提高、增长能力的过程,这种方式特别有利于提升个人的技术能力。

2.4.3 多种形式的培训 技术问答、现场生产知识拷问与讲解,根据专业技术薄弱环节及机组运行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考题,答题后,有专工进行批改,并进行点评,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形成良性互动。

2.4.4 检修过程的培训 利用班前会、班后会、检修间隙,针对近期发生的具体缺陷、问题以及技术难题,开设小课堂,进行培训、讲解,特别有针对性,对解决具体问题非常有效。这样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能处理的员工必然增多,而且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越短,记忆越深刻、牢固。充分利用检修过程进行培训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在检修中针对各项重点改造项目,由老师傅或班组技术骨干,全程负责、学习、配合、监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习安装、工艺流程、系统性能、保护联锁逻辑和定值、调试、试验以及故障的处理,并准备讲义为班组成员讲课,以此带动全体人员尽快熟悉、掌握新设备、新技术。同时,在标准项目检修中,让每个新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表计、变送器、压力开关、DCS通道的校验,保护回路的检查、试验,执行机构等的检修中去,并且在专工的现场指导下,使得新人员基本功得以提高。

2.4.5 实际操作培训 对热工人员来讲,开展实际操作的培训非常有效,如进行弹簧管压力表、变送器、压力开关的校验培训,制作保护模拟回路,进行保护原理图的接线、查线、调试、试验,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检修工艺水平、还提高了员工对保护原理理解,夯实员工的基本功。

2.4.6 以考促培、考培结合 可以制定各种考试制度,如月度考试、独立值班考试、见习期转正考试、专业抽考等,考试要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充分发挥考试对员工学习的导向作用,使员工掌握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目的,由被动变为自觉接受培训,把考试成绩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调动员工自觉学习、我发展的积极性。通过考试还可以发现热控专业某一方面特殊人才,还可以找出培训过程中的不足、弱项,以便今后的培训工作更有方向性、针对性。

2.5 建立培训激励机制,营造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 员工培训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制定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自觉参加各类培训。将培训后的岗位胜任能力与待遇、任用挂钩,在收入分配中进一步体现岗位差别、业绩差别。培训后,对于专业理论、业务技能、行为表现、工作态度等明显提高的员工,企业在用人方面要给予一定晋升的机会;对现有年龄偏大或能力较弱的员工,要按照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的思路,让他们跟上热工发展的步伐;对少数不思进取或经过培训仍未达到岗位要求的员工,要采取措施,建立考核机制。要使广大员工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工作技能,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晋升的机会,激发员工积极参与培训的热情。

3 结束语

热工人员的培训是提高检修质量、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是热工专业发展的坚实保障。搞好员工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未来的工作,应引起各级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搞好员工培训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不断地去思考和研究,探索出一条适用本专业员工培训的新路子、新方法,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企业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凤珍,马全中,王乙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创新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2(23).

第7篇:书法培训范文

在培训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我省交通运输行业积极借鉴科技项目领域管理的先进经验,实施了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对厅所管辖的部门(单位)各年度应开展的培训项目进行了申报、计划立项,对所开展的培训项目进行过程管理与监督,使教育培训项目管理更为有序,从而提高了教育培训项目的质量,提高了教育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发挥了行业主管部门在指导和推动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科学发展,促进政校行企联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内涵建设与品牌建设方面,我省行业高职院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广东省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分别获得第一、二批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立项及验收。在教育培训涉及的领域与规模上,围绕行业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全行业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提升工作,依托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等,培训工作在规模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重点关注教育培训质量的提升,教育培训满意度呈不断提高的趋势。

2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态势分析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也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重要文件,广东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等指导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通过对上述文件的梳理与分析,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如下态势:

2.1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推动行业教育培训综合改革与协同创新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先行先试,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动政校行企深度合作,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协同创新的改革与实践,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探索形成中高本纵向贯通、多主体横向协同的育人机制,拓宽和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视野,解决教学资源分散低效的问题,有效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消除壁垒、理顺关系,推动与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推进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建,创新行业、高校、企业协同共建职业教育培养机制,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合作体制。

2.2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重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畅通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包括职业教育层次的发展、职业教育种类的完善、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的优化,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更好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满足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的要求;是涉及到职业教育系统内外优化的重大工程,包括职业教育的政策、法律、投入、社会关注度等外部环境的建设,同时也对职业教育自身的办学与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期建立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行业发展视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将推动社会和行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通过发展职前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和劳动者终身教育等形式的职业教育体系,由职业院校和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以职业道德、职业发展、就业准备、创业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教育和服务,发挥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合力,为所有劳动者提供多种形式的终身教育机会,通过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3以内涵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式,提高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在经历规模扩张后,已经进入到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内,职业教育将围绕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资源开发、双师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国家交流与合作以及技术积累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在办学模式方面,重点推进校企合作、多方联合,体现现代性和开放性的自主办学模式建设。

(2)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多元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包括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中高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在教育教学模式方面,积极开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体现职业教育特性、关注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

(4)在课程体系与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注重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内容融入交通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体系之中。

(5)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强调建立职业师资评聘标准,落实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兼职教师任教情况应作为其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双师队伍水平。

(6)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强调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

(7)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推进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实施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

(8)在技术积累机制建设方面,鼓励建立重点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在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产业部门,规划建立一批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推动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技术成果扩散,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提供人才、科技服务。

3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3.1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四个交通”的发展态势分析

十以来,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态势,立足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更好地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服务好“两个百年目标”,未来一段时间内,交通运输行业将以全面深化改革,集中力量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的“四个交通”为发展目标。加快发展综合交通,坚持适度超前、改革创新,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与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要求相适应,合理布局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运输网络,合理配置和优化整合交通运输资源,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优势和交通网络整体效能。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推进交通运输管理创新,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坚持面向发展、开放协同,重点突破、全面提升,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牵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全面融合,实现交通运输设施装备、运输组织的智能化和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快发展绿色交通,建设生态文明,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实现交通运输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加快发展平安交通,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全过程,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防、管、控能力;健全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交通运输持续安全发展。

3.2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四个交通”,构建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态势分析

按照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四个交通”的发展态势,结合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改革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内,广东交通运输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态势。其一,建立现代综合运输体系。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与港澳及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相连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亚太地区最开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其二,全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通过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省市共建、落实资金,省财政新增财力每年安排50亿元、5年共25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资本金,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300km左右,其中珠江三角洲达到3300km,地级市与地级市之间基本上通高速公路,沿海重要港口基本上由高速公路连接,全省基本形成网格状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三,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客货运输加快发展。不断改进运输装备,提高客货运输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公交都市创建,进一步提高公交覆盖率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了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配送试点,增强服务能力;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不断优化船舶结构,推进实施珠江门户战略,以广州航运交易所为重点积极打造航运服务集聚区,推进水运结构转型发展。其四,强化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交通生产安全。通过全面推进平安公路、车站、航道、港口和工地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扎实推进“平安交通”建设;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港区危险品仓储安全监管、琼州海峡客滚船舶安全运行、道路危险品运输和长途接驳运输等专项整治,确保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安全工作的落实;强化安全生产培训和预防预控,重点开展公路水毁突发事件、汽车客运站应急疏散、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其五,推进节能减排,推广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加快运输方式转型升级,推动甩挂运输发展,继续推进广东绿色货运项目,推广中短途道路客运车辆使用LNG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公交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绿色港口发展,积极探索粤港控制珠三角远洋船舶污染气体排放的合作路径和技术措施;大力开展和推广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其六,以信息化为引领,着力推进数字交通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继续推进交通建设和运输市场信用服务系统等四个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感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联网在交通引导、停车诱导、城市公交智能管理、实时路况、客货车辆管理、危险品运输管理、电子通关等方面广泛应用;搭建创新平台,健全创新体系,全面实施科技强交战略。

4广东交通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趋势

行业“四个交通”、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发展态势对交通职业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整体的趋势来看,我省交通职业教育培训发展将以管理创新与机制创新为引领,呈现数字化、终身化、全员化、科学化以及内涵发展态势。

4.1交通教育培训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包括行业教育培训管理平台,远程学习中心、数字化资源共享中心等在内的信息化管理与学习平台;积极开发共享型网络课程资源、慕课、微课等信息化学习资源;探索包括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网络自主学习等多种信息化学习方式,积极推进继续教育与培训学时网络申报、认证等工作,使教育培训工作从组织、实施、质量评价与反馈的全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全面推进行业教育培训的数字化发展。

4.2交通教育培训的终身化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交通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发展态势,对行业的人才储备和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筹广东交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行业中介组织等在内的教育培训资源,建立职前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中培训(职业继续教育)以及职后教育(劳动者终身教育、转岗培训)等在内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从而为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不断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未来一段时间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重要任务和发展趋势。

4.3交通教育培训的全员化发展趋势

无论是行业转型发展,推进“四个交通”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是满足个体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求,教育培训都将成为所有行业从业人员的一种义务和权力。将行业发展对岗位能力以及个体发展的学习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对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型人员等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学历提升教育、继续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岗位素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将行业发展要求、企事业单位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全员教育培训体系,是建设幸福广东、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4.4交通职业教育培训的管理将全面走向科学化

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以及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行业主管部门以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政策和指导性文件,以统筹、引导、规范和监督考核为主;行业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功能,联合开发行业教育与培训标准及教材,教育与培训信息,成为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的信息平台和技术支持中心;行业教育培训机构具体组织开展各类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学模式、培训方式改革的研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4.5交通教育培训的内涵发展趋势

第8篇:书法培训范文

【关键词】肩关节镜;教学;培训;专业学位;研究生

1919年日本东京大学的高木宪次教授受到膀胱镜和腹腔镜的启发,用直径7.3mm的内镜检查膝关节结核患者的关节内部情况,开创了关节镜用于诊疗骨关节疾病的先河。1931年Burman通过关节镜在尸体上进行观察,首次提出肩关节镜的概念[1]。经过80多年的发展,肩关节镜技术已成为继膝关节技术后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是诊断和治疗肩关节疾病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国内已呈普及趋势。医学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让研究生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具备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掌握临床应用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对特定领域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求[2]。因此,作为运动医学或关节镜外科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掌握肩关节镜的基本技术,为毕业后参加临床工作打下牢固基础。但目前国内尚缺乏规范化的培训方案,本文结合本科室学科特点和多年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培养学生对肩关节镜的兴趣

以往对肩关节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骨折脱位、肩关节病因探讨及保守治疗、开放手术为主,这些治疗常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和反复疼痛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微创和最佳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是医师及患者追求的目标。肩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完善使肩关节外科的治疗手段更加多元化,以往需要考虑的禁忌证可逐渐通过手术等方式得到解决。肩关节镜下手术三角肌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肩关节粘连少、瘢痕少,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同时避免盲目切开探查造成的创伤。这一优势使肩关节镜技术成为肩关节外科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有志于从事关节镜专业或运动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掌握肩关节镜的基本技术是必然之路。通过学科现状的介绍,使相关领域的研究生了解到掌握肩关节镜基本技术是必须达到的客观目标,可增强他们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带领他们观看一些肩关节镜的手术视频,通过视频中清晰的解剖结构、直观的病理改变、流畅的手术操作和明确的修复结果,进一步培养他们对肩关节镜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3-4]。

2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

从部位开展的先后顺序进行研究,膝关节镜技术是目前关节镜外科中最成熟的技术,由于解剖入路安全、操作腔室较大,初学者易入门。而肩关节镜采用的解剖入路后侧和外侧都有厚厚的肌肉组织阻隔,前方入路又毗邻臂丛神经和腋血管,操作腔室也较为狭窄,初学者会感到难度偏大。尤其是近年来大部分研究生都是从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入学,缺乏临床实践的锻炼,在入科参加临床工作后面对陌生的专业知识和手术方法,易产生灰心和沮丧的心理。因此,要加强对他们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宣教。研究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的延续和深化,学习肩关节镜技术首先就要在大学本科解剖课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学习肩关节周围的解剖结构,并注重临床实践,侧重解剖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只有对肩关节周围解剖结构了然于胸,熟练掌握肩关节周围的解剖层次、重要神经血管的分布和毗邻关系,才能采用安全而微创的解剖通道进入关节腔,找到病变部位进行修复,并避免手术操作时出现失误。肩关节镜外科相关疾病,如肩袖损伤、盂唇损伤、肩关节不稳等,专业性强,本科教育阶段少有涉及,因此研究生入科后要依据典型病例进行详细讲解,使他们掌握疾病的发生机制、典型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由于肩关节相关疾病的复杂性,临床上演化出了多种特殊的肩关节查体方法,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往往通过这些体格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就能准确的做出相应的临床诊断,而CT、MRI检查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肩关节体格检查过程的示教,使他们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理解阳性结果的意义。同时也要重视肩关节MRI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查缺补漏,明确病变部位,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

3重视模拟训练

传统切开手术方法使解剖结构直接暴露于视野内呈三维图像,手术操作时容易定位目标部位。而关节镜手术是通过影像系统观察到关节内结构和手术器械的位置,术野呈二维图像且有一定程度的放大,干扰术者对空间内距离、位置、大小的判断,初学者常会出现操作不到位的情况。这就需要研究生通过在关节模拟训练箱下不断的模拟练习才能掌握正确的镜下立体定向操作[5]。肩关节镜模拟训练的内容主要是练习关节镜下抓持、传递和定位的准确性,进而练习镜下缝合和打结的操作,练习时应注意让学生学会双手同时使用不同的器械进行协同操作。具体做法可以是先在模拟训练箱内进行拾豆子练习,将豆子散在分布在箱底,用一只手抓钳将豆子抓起、传递给另一只手、另一只手将豆子放入目标盘子内,完成豆子传递,直至拾完全部豆子为止,再换手练习。而后将盘子换成固定有数个EP管的泡沫板,这些EP管的前后、高低位置各不相同,拾起豆子后每次选择不同的EP管放入,动作要迅速、准确,练习镜下的定位能力。与膝关节镜不同,肩关节镜手术中需要进行较多的缝合、抓线、过线和打结操作,这都需要在模拟训练箱内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模拟训练过程是关节镜手术基本操作的入门课程,只有不断反复训练,才能做到镜下得心应手,与主刀医师默契配合,进而达到独立完成手术的目的。

4逐步参加临床实践

第9篇:书法培训范文

首先,感谢组织部给我们创造了一次学习提高和沟通交流的机会,这次全市村干部培训班,从的外出参观到市委党校的集中学习,我想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下我对本次培训班的感受,即“精”、“实”、“全”:“精”在行程精心安排、课程精益求精;“实”在授课老师真情实感、内容注重实际;“全”在知识覆盖一应俱全同时学员听课全神贯注。通过参加这次系统而全面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学无止境,只有不断的充实提高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需要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带头人和实用人才,我们作为村书记,应该要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在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任务督促下,不断提高个人和班子的能力和本领,所以学习实践是非常必要的。此次集中培训,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在处理解决纠纷等方面的技巧,提高了农村政策的理解力,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战的训练。:

二是开拓创新,不断推动农村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提升党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管农村工作,是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实践充分证明,农村改革发展不断开辟新境界、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因此作为村书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工作精力不转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

三是真抓实干,带领农村经济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前进。因地置宜、搞活经济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本村资源,在追求效益与公平之间作平衡,坚定不移地贯彻惠农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创收点,发展现代农业新亮点,抓好生产、抓好经济。

总之,我们要把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努力成为一个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农民信得过的村书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