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第1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

冯老师说得好,说到底,发展自己,就两条途径,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经验的积累需要反思,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教师的理想目标。说追求卓越也好,谈魅力修炼也罢,都是讲述老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锻造,自我提升的历练过程。那么,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不懈追求的教师而言,要想独具魅力、走向卓越,要经历三重不同境界的修炼。

一、积累教学经验,学会反思。

书中指出,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为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作为老师有必要进行不断的反思。他说:"教师的成长= 经验+反思".这一公式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同时教学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要不断反思,他还说过这样的两句话:"课堂没有彩排,每一节课都是现场直播。""永远没有成功的课堂,只有遗憾的课堂。"课堂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成败,不断地发现困惑,不断的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减少遗憾,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中学会反思自己,总结自己,取长补短,才能提高自己,才能不断地走向成熟。

二、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活水的源头,则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有这样一个让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回出现一些落伍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们放弃不管的学生呢?"是他们太笨,还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还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呢?这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再幼稚的学生,也是有个人思想和感情,有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灵魂。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需要的学生。我想,今天的老师要想做最好的自己,恐怕要拿起书来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那么和我一起读书吧。

三、学会合作,实现双赢。

第2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

“学校的教育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学校毕业的学生素质高不高,能力强不强。我们构建的教育基地,如果培养出的学生既有考入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的,又有考入中美、北体等一流艺体院校的,还有运动员、飞行员、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这是我们推进学校特色化、优质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局长,您好!我们了解到,您在遂宁市最边远的乡村学校当过老师,在基层教育的每个岗位都工作过,也主管过区县农业、财政等工作,如今走到遂宁市的教育管理岗位。历经这些行业看教育,您有怎样的感想?

张永福: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的工作,都要树立全局观念,做事前都要进行系统的思考,先谋定,再行动。教育与其他行业有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教育与工业。工业生产线上的零部件,哪个部分出了问题,可以重返生产线进行改造、再加工。教育不是工业,不能追求速度批量生产。教育是在培育人,我们培养孩子,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不可能重新来过。教育与其他行业也有相通的地方,比如说教育与农业。农民想要什么农作物,他在培育的初期就会针对这种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来进行耕作,玉米和水稻的耕作方式完全不同。农民想要玉米,就要选择合适的土地,播玉米的种子,根据玉米的生长特点来慢慢培育,喜阳还是喜阴、何时播种、用哪种肥料、何时除草、何时收割,等等。这样最后收获的才是成熟的高产玉米。如果所有农作物都用统一模式来耕作,辛苦一年可能什么也收不到。教育与农业相似,是一种慢的功夫,学生的潜力不同,我们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育,因材施教,我们的教育要为孩子量身定做发展之路,这样学生才会收获成长。

就教师而言,不能就课堂而谈课堂,而是要进行学科的整体构建,要有学科专业性思考。首先要有宏观把握,然后再进行微观操作,也就是说先把握住学科培养的最终目标,然后再在每一堂课上进行精心化操作,将学生带到最终的培养目标上来。不能走弯路,甚至是歪路。

:《遂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西部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强市和西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有着怎样的规划?

张永福:首先,我们要转观念,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培养出具有遂宁特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将这一观念和目标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片面教书”到“全面育人”。

其次,我们要创特色,提升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实现全员育人,加强对德育工作队伍的培养。二是改革创新,注重德育活动“三化”发展。

一方面注重德育活动序列化发展。我们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除坚持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手段和途径外,更加突出环境育人、特色育人、内涵育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途径综合育人的模式。自2010年起,我市全面深入推进校园“六化”(校园生态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食堂文化、寝室文化、厕所文化)建设,形成了处处育人、时时育人、人人育人的德育大环境。城北小学以绿色德育理念大力营造校园环境,确定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我们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统一开展创建特色学校、优质学校活动,以“农村学校创建特色、城市学校提升品质”为取向,实现“校校提升”的目标。

学校的教育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学校毕业的学生素质高不高,能力强不强。我们构建的教育基地,如果培养出的学生既有考入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的,又有考入中美、北体等一流艺体院校的,还有运动员、飞行员、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这是我们推进学校特色化、优质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就是要给每个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教育,为孩子们量身定做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注重德育活动课程化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而不仅仅是追求一张漂亮的高考成绩单,这是我们遂宁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在遂宁教育人的眼里,分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挖掘自身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成才的途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建立了重点教育内容的课程化机制。加强了思想政治专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考核,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如地方课程《可爱的四川》,结合遂宁的“五创”联动,将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爱国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等课程化。

我们还以课程优化、高效课堂、多元人才培养体系为抓手,在37所学校整体展开“创新育人模式、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例如,遂宁中学全面实施“重视差异,多元发展”的办学策略,根据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因材施教。对个别有特长潜质和学业优秀的学生,采用“一生一策、一带一”的方式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育人效能和水平。

第三方面将地方文化融入德育工作中。遂宁教育,源远流长;九宗书院,千古流芳。从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创办学宫以来,已有1300多年官办教育历史。钟灵毓秀遂州山水,孕育了陈子昂、张船山、张鹏翮等历史名人,培育出一大批国之栋梁。我们既要推陈出新,更要承继千百年积淀下的厚重历史文化,培育出具有国际视野、民族情怀,独具遂宁特质的学生。遂宁的观音文化、慈善之都、子昂文化都很好地融入了校本课程,贯穿于学校整个育人过程中。蓬溪书法、射洪诗酒、船山九宗国学文化等地方文化课程化建设和系统化教育也在稳步开展,大力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素养。

最后,我们要聚优力,创新素质教育实施的载体。

一是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网络体系。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相对复杂、宏大的工程。学校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充分聚合社会上丰富的文化、物质和人力资源,为全市师生搭建起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闭门造车,没法让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地。

二是巧借社会力量,实施教育改革。紧紧围绕“改体制、纳民资、革旧制、调布局、求质量”五方面做文章。一方面创新教育发展机制,办学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另一方面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对接发展”模式,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建设教学共同体、特优教育创建联合体等教学机制建设。借社会力量,推动教育不断发展。

:立德树人是整个教育的根本任务,十报告也要求“着力提高教育质量”,长期以来,教育质量却被异化为忽视师生根本利益和发展需要的“升学率”“学业成绩”和“行政绩效”。对此,您怎么看?遂宁采取哪些举措来提升教育质量?

张永福:过去我们讲教育质量,没有联系学生的成长状况、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来认识,就教书说质量,这是观念的落后。抓质量主要还是从行政化监管的视角来安排措施,事实上是事不半而功不倍,质量提升的步伐慢,学校变优的力度不足,学生择校比例加大。我们围绕研究解决“名优学校少”这个问题从四个方面来安排提高质量的机制办法。

一是分析学生现状,从德智体美几个方面去找出倾向性的问题,限期落实强制性整改措施。采取征询家长和社会意见、加强督导评估、组织巡视抽查等方式发现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到校,抓好整改的跟踪验收。

二是从激发学校竞相努力的角度去想办法,引领学校创优。各县区都要开展特色、优质学校,名校、示范校等创建活动,明确授予的荣誉、奖励及支持的具体办法。一些校长、一些学校必然朝前跑,跟随的就会增多,一个区域的教育质量自然提高。同时,还要建设、培引名校,引进优质学校,将这些学校作为创优对象。强化自身是基础,“拿来主义”也是创优的有效办法。

三是从提高专业化水平的角度增添措施。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模式、机制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如何抓队伍,教师是基础,校长是关键。过去我们抓质量,主要停留在表面化地要求教师抓好教材上好每堂课,效果不好;现在抓质量,就是要研究教书育人的组织体系机制,具体就是要抓一个学校育人体系的构建、一个学科的课程体系创设。变平面教学为立体教学,变教教材为教书育人。抓好学校育人体系的规划设计和学科课程体系的开发优化。

四是加强普职学校和幼儿园质量统一综合评价,依据结果强化优绩优酬激励,各县区都研究出完善绩效工资实施的机制办法,探索校长聘任、教师评聘新办法。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能带出一批好的教师,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在您看来,现代校长应有怎样的专业理念和方法?

张永福:校长既是行政化的,更是专业化的。既要抬起头来看天空,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育人追求,并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又要俯下身来抓课堂、进课堂,亲临课堂第一线。既做指挥员,又做排头兵,及时掌握信息,改进教学思想,激活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思路,作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性决策,还要静下心来搞研究、勤反思,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督查和分析,提高指导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现代学校管理,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用,没有固定的道路可走,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完善,才可能把自己塑造成高素质的名校长,才可能真正打造出高水平的品牌学校。

我认为当下个别校长专业化水平不适应学校创新发展要求,“校长不专”是教育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提升校长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第3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力,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这个时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并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教师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培养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可见,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力,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这个时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并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教师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一般是开拓人类知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超越”,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教学中任何学科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是百科之母,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中是举足轻重的,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

1.课堂教学要设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其产生求知的渴望

常言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点。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容易产生兴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手段,设计形式多样、手法新颖的教法去激发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好奇而增加兴趣,才能因势得导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我有意识地准备了一张桂林山水图,启发、引导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游客(由学生扮演)介绍美丽的桂林风光,从中感悟桂林山的奇、秀、险,漓江水的清、静、绿的特点,让学生置身于画面中,亲身感受那里人间仙境般的美。

2.在课堂教学中要训练学生自由设想和创造性设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自由设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教《女主人与乞丐》一文时,启发学生自由设想:①如果女主人当时看到乞丐可怜,就施舍于他,满足他的乞讨要求的话,那么,乞丐后来会变成什么样子?②女主人不但没有施舍,反而让乞丐搬砖,想想看,乞丐起初会是什么心理状态,后来又会怎么想?③成功后的乞丐又会怎样评价女主人?在探究、交流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把握课文主题:做人要自尊、自立、自强、自爱。再如:我教《小鸟与牵牛花》一文时,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设想:“凤仙花和小草没有陪伴生病的小鸟,小鸟生气了。小鸟病好后,再也不理睬凤仙花和小草了。假如你是凤仙花和小草 ,你想怎样向小鸟解释?”这样的活动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跃跃欲试,争先表现,而且想像合理而丰富,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人感觉到:情感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动物、植物之间也存在着情感,它们和人一样,也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遭受不幸时,我们都要伸出双手,献上一份爱心,那么人与人就会变成更亲密,社会就会变得更和谐,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更温馨、更美好。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设想,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3.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体验思维过程

第4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

一、引言

当前,由于中国入世、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将加快,其显著的趋势有:

1、部分城市和地区将宣布实现“校校通”工程。

2、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将从原来扮演“配角”成为“主角”,即所有学校课程都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信息技术将是所有课程的一项基本要素。[1]信息技术向课程的渗透与整合将会有重大突破。

3、千千万万教师的参与是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与国家新课程标准培训将会结合在一起,成为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日,已经越来越深入到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密切地关系到每个学校的发展。由于教育信息化涉及到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大量投入,是关系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方向的重大举措,必然会引起教育理论界、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会提出和思考“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教育技术?”等根本性的问题,需要正确的理论去引导教育信息化的实践。

当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研究来自基层的困惑,有助于我们思考下一步学校教育信息化怎么发展的问题。

有的学校和地区花费了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入建设校园网、城域网,但是教育信息化的“大手笔”投入并没有带来人们热情期望的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回报,大部分学校的校园网使用率很低。

不少地方从1997年以后就搞全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教师人人会用计算机和网络,有的地方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人人必须会制作课件。但是,大部分地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处于“观摩课”阶段,很难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被普遍使用。

多年来,尽管各地的教育技术实验特别强调“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但是,人们发现,近年来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并未改变学校的现状,现有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仍然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们习惯于“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发展的情况依然存在,有的地方还十分严重,课堂教学改革难以突破应试教育桎梏。

许多走在“校校通”前列的学校和地区,开展了网络时代学与教的改革实验,引进和学习新型教学模式,如“研究型学习”、“网络探究型教学”、“协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等,却发现,我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模仿与借鉴,而忽视了思想深处的理念和价值观的改变,学校课堂教学应用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与现存的教学体制特别是考试评价体系存在着冲突,这使得热心于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人们陷入了困惑之中。

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触及到所有参与这场改革的人们思想深处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是“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2]

二、教育信息化:关注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活动

教育信息化下一步将怎样发展?从国内外发展的趋势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从以“物”为中心(关注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资源库等等),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具体说,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将教育信息化的这种发展观称为“生命环境观”。“生命环境观”强调教育信息化“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站在生命的层次上研究和处理教育信息化的各个要素。

为什么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要提出“生命环境观”呢?

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看,这是当代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的教育,这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3]

从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我们观察事物的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4]今天,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关注“物”的技术环境的思考方式上升到关注“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思考方式,就从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上明确了我们在做什么。

从国内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来看,当我们考虑教育信息化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人们在反思,为什么我国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和应用教育技术的努力总是难于跳出“灌输式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囹圄?这可能有多种复杂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如果从教育理论自身来看,有没有不足的地方?过去,我们的教育学和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认知活动,教学的内容是经过课程教材编写者选择和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以完成教学大纲和计划为主要任务,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些教育学的基本观点被我们普遍认同,在师范院校的课程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中作为基本原理被学习,人们很少去思考和质疑它。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潜意识影响,我们在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各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以及网络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往往着眼于知识传递和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设备、软件、操作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人,“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他们在课堂内外自己选择资源、自己在原有的社会文化和知识背景的条件下进行意义建构的独立的、个体化的过程。”[5]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新的时代对一代新人的社会需求促使教育理论正在发生一场新的变革。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传统的教育观提出了质疑:“特殊认识论”局限于教学活动本身,把学生的课堂生活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孤立起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活动,这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6]“以学科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多年来的灌输式教学致使学校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为了改变目前基础教育的这种状况,必须在继承“教学特殊认识论”的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走向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来重新认识课堂教学。

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了以“生命观”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念体系,并在全国部分省市的大规模教改实验中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和参与。2001年,我们在上海市闵行区进行区域性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研究,尝试将教育信息化与新基础教育改革相结合,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发展思路。实践表明,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树立“生命环境观”,能够使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工作者更清晰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科学地调整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提高师生的生命活动质量。

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基础教育相结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存的观点看待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应用了计算机、网络、课件或网络探究等新型教学模式,核心问题是看是否尊重了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提高他们生命存在的质量,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从“生命环境观”来看教育信息化,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信息化的中心地位,将涉及到教育信息化的若干环节的反思和重构,例如,学校如何去为学习者的学习生活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有关的过程与资源,教师怎样在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具体说,课到底怎样上?怎样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怎样按国家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生命环境观”的思路,我们更深刻地感到,教育信息化应该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之上,教育信息化考虑的,首先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人的教育,这是我们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归宿。当前,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的应用,需要从过去更多地关注电脑,转向关注人脑,着眼于为师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化环境。

三、教育信息化研究视野的转换:以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为中心

过去,我们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是从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认为信息技术是导致人类社会实现第三次飞跃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将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也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今天,用“生命环境观”来思考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则发现仅仅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视角来考虑教育信息化问题是不够的,因为“21世纪将造就一个新的时代,这不仅靠科学、技术的显性变革与发展,也需要来自人类在更广泛和深刻意义上对自身命运与发展的关注。”[7]网络、计算机、资源库、教学模式等等只是教育信息化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而教育信息化最有活力的要素是人,是以生命活动方式存在的学生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关注核心应该是人而不是物。

“教育以人为本”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教育理想,从孔子到苏格拉底,从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到布什总统的教育计划“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 Child Left Behind),[8]人们一直追求着尊重学生、促进人充分发展的完美的教育。当代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潮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科学”、“人文”与个性化的“创造”的和谐统一,强调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整体性。[9]

众所周知,我国发展电化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创立了由“七论”(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管理论)构成的理论体系。[10]美国AECT协会发表的教学技术1994年定义,从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全面界定了教学技术的理论与实践。[11]这些宝贵的理论是我们进行教育信息化实践的财富。今天,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运用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近年来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新情况,走向“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一)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回答我们为什么要搞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价值判断问题。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为了使我国教育适应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争取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让学校焕发出生命活力。把提高师生的精神生命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出发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包括“未来性”、“生命性”、“民主性”三个要点:

(1)“未来性”是指教育信息化代表着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展望新的时代,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把教育与先进生产力联系在一起,将推动教育的内容、方式、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2)“生命性”是指教育信息化关注的中心是“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存在,对学生和教师的生命的热爱,并促使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信息化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什么是“生命”?几千年来哲学家、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一个争论的问题,人们对它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曾经依据当时自然科学取得的成果,给生命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1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指出,生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形式,化学进化达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系统。这种系统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对体内外环境作选择性反应,这是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的特征。

“生命环境观”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建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的环境,它的首要条件就是把学生视为“人”,尊重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具有的生命的基本功能,让学生和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得到不断的、全面的发展。

所谓生命的基本功能,是指所有的生命体都具有的基本功能,例如,自我调节是生命的一个本质属性。任何生命,即使是原核生物在其存在的每一瞬间,都在不断地调节自己内部的各种机能的状况,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作为高等生物的“人”,自我调节更是多层次的,丰富的、智慧的,其中包括分子的、细胞的、机体层次上的调节。也有感知、记忆、兴趣、认知、情感层次上的自我调节,而且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复杂的方式实现的。

“生命性”强调,学生自身是其生命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生命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能够主动、自觉地调节和规范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学生生命质量反映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标志。

(3)“民主性”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创造性,都具有无限的学习能力,鼓励创新精神,认为只有承认个性、尊重个性、尊重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存在的价值、才能发展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倡“尊重的教育”,[13]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要求教育的参与者都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协作、互助的基本生存需要。

(二)教育信息化的对象观

教育信息化的对象观讨论的是如何看待学生,即“生命环境观”具体落实在学生问题上的理念。认为教育信息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包括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活动的“主体性”、“个体性”、“整体性”三个要点。

(1)“主体性”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必须首先承认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生存活动的个体,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发挥创造力,主动学习,摆脱被动学习的束缚,提高学习质量。

(2)“个体性”针对过去学校教学无视学生差异性的简单化倾向,千人一面、课程统一、标准化考试、“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忽视生命个体差异等弊端。主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承认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从而使学习者群体得到丰富多彩的发展。

(3)“整体性”是指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生命的整体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教学活动会对人的身心各方面产生影响。教学活动不仅仅要重视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主线的教学,而且应当重视每一个参与者的身体的、非智力因素的、伦理道德的、创造性的、以及种种与个体全面发展相关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关注学生发展的多方面的目标,关注师生活动的多种组合与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关注生命活动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体现。

“整体性”进一步认为,教育信息化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教育活动内部的事情,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政治密切相关。认为“人”(学生、教师)是天地间一种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复杂现象,不能孤立地就技术论技术、或就教育论教育、或机械地把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还原为某种模式来处理。因此,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不仅仅考虑人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还应当具有社会的、文化的、道德的、乃至个体生命和地球、宇宙的视野。

特别要指出的是,“整体性”认为教师与学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在参与教学活动时,总是以一种生命的整体投入,并且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去引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也度过自己的生命。教师作为生命个体不仅为学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自身也在这种有意义的生命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升华。因此,过去社会上流行的对教师的“红烛”、“一桶水”隐喻是片面的、消极的,应改为“永远充电、永放光芒的电灯”和“乐队指挥”、“挖泉人”隐喻才符合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师角色观。[14]

(三)教育信息化的活动过程观

“过程观”是关于师生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生存过程及其活动方式的基本看法,强调引导师生在信息化环境中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在人类知识急剧发展变化的21世纪,各国教学改革的趋势将从传统的百科全书“囊括式”走向“发现、体验、合作、反思”,学力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自身去创造新知识框架的能力,关注于方法论知识、价值性知识的把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人们发现,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3R”(读、写、算)时代终结,崭新的“3C”(关怀、关切、关联,Care、Concern、Connection)时代已经来临。[9]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学过程观包括“体验性”、“互动性”、“建构性”等要点。

(1)“体验性”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正如千百年来多少教育家反复申明的,教育是经验的产物。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全世界兴起的“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做中学”等等,都是为了让学习者获得“隐性知识”,即“体验”。在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获得“隐性知识”比掌握“显性知识”对学生一生的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教学活动作为师生生命历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体验性”。[15]

(2)“互动性”强调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魅力的、可变化的、动态演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在一起的交互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缺乏人气。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远程教学、虚拟学习、人机学习系统、智能等等。但是,技术的应用并未改变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本质关系,只是借助于技术的外壳扩展了互动的时空、方式、符号而已。“互联网的本质是人的互联”。只有当我们透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和机器看到了“人”的互动性的本质内核时,我们才有可能从“生命”层次上来理解和设计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例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数字化内容资源建设等,都涉及到如何考虑和实现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互动性”认为,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教“书”,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转化和实现的过程。一个真正尊重学生和教师生命存在的课堂教学活动,必然是关注学生成长的多方面需求,要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会焕发着生命活力。

(3)“建构性”主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育信息化不是把零碎的、不分巨细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让学生强化记忆,应付考试。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建构性”观点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16]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高级思维训练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网络、软件、网上学习的操作模式等,发展到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构建知、情、意融合的高智慧学习体系。

(四)教育信息化的资源观

资源观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无尽的资源,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教育资源的建设要从着眼于“物”的静态的“库”的建设思路,发展到着眼于“人”的动态平台建设思路。要从知识管理的思路研究资源的生产、流通、共享、标准化等问题,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核心。[15]

资源观包括“多样性”、“流动生成性”、“共享性”三个要点。

(1)“多样性”认为没有一种万能的媒体,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综合应用,取长补短。当前,应注意避免教育信息化热潮中的误区----忽视各种媒体的综合应用,“网络至上论”。

(2)“流动生成性”强调网络资源建设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建设,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充足的学科教学内容、数字化百科全书、数字化图书馆等等。更要重视动态资源的建设,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目前,大家比较重视“资源库”的建设(存放已开发好的素材、课件、积件、网上课程、教案、文章等产品供师生浏览下载使用),但仅有静态的资源库还不够,因为这些已经开发出来的资源只是人们“过去的”、“有限信息”的固化。由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发展性、丰富性、变化性、多样性,静态的“资源库”不能充分满足师生教学活动的需要。例如,教师要想设计体现国家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性学习教案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需要的资料在库里找不到,而库里有的东西却是你不需要的。“流动生成性”的资源观提倡建设动态的、有生命力的知识流动和管理系统,以注意力流引导信息流、知识流,在师生的活动中生成资源流。让每一个网络教育的参与者成为信息、知识和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融入师生的生命活动之中。

(3)“共享性”强调教育资源的共享,鼓励师生在学习活动中合作学习,头脑风暴,共享资源。认为只有在合作与共享的过程中才能够激发每一个参与者的想象和创造力,推动教育资源像滚雪球似的增长。

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就必须要求教育资源建设遵循“可重组性”、“标准化”的原则,否则,资源的流通与共享会很不方便。

“共享性”还要求有相应的政策法规,知识产权保护、革新推广措施等等。

(五)教育信息化的服务观

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学信息的控制权将从集中方式演变为分散方式、从金字塔模式演化为平面模式,教学活动将从知识的传授与接受为主,演化为学生的接受学习与自我建构相结合的方式。因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是知识、技术、软件等要素边缘化,服务、教学、学生等要素中心化。

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网络和各类开放式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生活的平台,满足学生和教师多方面精神生命活动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服务通过创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包括硬件设施、数字化内容、平台、工具、教学活动等多方面的服务,使学校和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教育目标。具体的教育信息化服务项目可以是多样化的,例如:

提供教学资源的咨询、定制、、配送等服务;

提供资源型学习环境(全球教学信息挖掘、流通、交流、存储);

提供研究型学习环境(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的信息资源获取、研究活动的平台、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

提供协作学习的环境(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学生-社会);

提供校园文化的环境(班级、学校、地区、全球);

提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

……

教育信息化的服务观包括“学生中心”、“按需服务”、“社会服务”三个主要方面。

(1)“学生中心”观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信息化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生命活动与发展,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中心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鼓励和支持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学习和生活。

“学生中心”观重视学生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用户,更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者,是教育信息化的活的灵魂。主张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是教育信息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正如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指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数字化教学内容的生产者。”

(2)“按需服务”观主张充分尊重学习者个体生命的丰富性、差异性、发展性,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按需学习,是人类教育的理想,“按需服务”要求根据个体的认知水平、经验背景、学习能力来提供符合个体特点又能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等等。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恰恰为这一梦想变成现实提供了可能。从目前的条件来看,音频点播(AOD,Audioon Demand)、视频点播(VOD,Videoon Demand)、课件点播(COD,Coursewareon Demand)、教学定制(IOD,Instructionon Demand)等初步构成了按需服务系统。可以预见,在21世纪的前半叶,随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建设、基础教育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资源体系的建设、高等教育的网络教育体系的建设、社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一个按需服务(SOD,Serviceon Demand)、按需学习(LOD,Learningon Demand)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将成为现实。到那时,将不存在年龄、地域、学习资源的限制,每一个人都能充分享受到教育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益处,获得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的终身的和最好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将达到人类教育的崇高境界。

(3)“社会服务”观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主张教育信息化要全社会的关注,用大教育观来看教育信息化。无论是网络的建设、学习资源的开发、还是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都需要家长、社区、政府、公司、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教育信息化要走社会化的道路,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学校教育信息化。

四、教育信息化:建构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家园

纵观全球教育信息化浪潮,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大都经历了从关注硬件、关注资源、关注教学方式、到关注以人为本的生命环境的发展历程。现在我们上互联网去漫游有关教育教学的网址,会发现,早期那种单纯介绍学校情况的网页已经不多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生活需要的资源、环境已经成为教育网站建设的主流。例如,

从100.com(世界上100个顶尖级网站介绍)可以进入世界上100个优秀的教育网站(Education),100个优秀的儿童网站(Kids),在网站中浏览,你会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优秀的教案到全球探险、从生动活泼的绘画、音乐到远程教育成千上万的优秀课程,你需要的一切应有尽有,你未曾想到的也应有尽有。

“北美之旅”(Journey North, learner. org/ jnorth)项目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学习探险活动,整个北美洲的学生参加追踪野生动物的迁徙与季节变化的全球研究。从1997年春天开始,直到2001年,已经有四千多所学校和五万多名学生参加这项活动。该活动每年从拨鼠节(2月2日)开始,学生们跟随着春天的脚步,从南往北在网络上漫游北美大地,在教室里通过互联网随时交流和刷新自己关于动物迁徙和植物生长的研究报告,利用计算机技术与全球的同学一起研究春天的变化。学生可以交互活动、比较和研究大自然。同学们在网上研究王蝶、郁金香花、知更鸟、秃鹰、海牛、灰鲸、潜鸟、金莺鸟、蜂鸟、鹿、蝙蝠、青蛙等。几种动物的有趣的旅行将由卫星进行监测,动物所带的发射机将它们迁徙的信息传给卫星,然后卫星将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传给教室,这些革命性的技术使学生富有兴趣地从空中观察动物个体的迁徙。这在十年以前,还是人们不敢想象的神话故事。

“五彩童年”(Coloring4Kids,coloringpage.org)受到全世界的儿童的喜爱,该网站有无数可爱的动画、音乐、游戏、故事、手工、活动等,与儿童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自然地学习了绘画、音乐、识字、算术,增长了智力,培育了对生活的兴趣。笔者发现,就是成年人也会为它的童趣吸引,在这里,你会体会到什么是愉快教育、幸福童年、生命环境等等概念。由于其使用的儿童英语十分简单、生动,目前国内一些中小学开始以它为平台开展英语教学改革试验,深受中小学生欢迎。

在100.com下,类似的儿童网站还有很多,如“动物世界”(Animal and!,animaland.org)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动画、游戏、指导,培养儿童热爱动物。“芭比娃娃”(Barbie,barbie.com)是在线的芭比娃娃网站,孩子们可以与网上的芭比娃娃交互活动,甚至设计和组合自己的芭比娃娃。

从EduCities.edu.tw可以进入我国台湾省的“亚卓镇网络教育城市”,这是以构建学生学习生活平台为基本理念的信息化服务环境,该网站设有全民学校(Edu Classes)、学习护照(Learning Passport)、亚卓社区(Community)等栏目,构建以学校及班级为基础的、多向合作学习的学习化社区。提供充分满足每一个班级和学生需要的服务,其教育理想是:

人人成为终身主动学习者。

使学生成为网络时代健全的公民。

建设全球化网络学习园地与生活社区。

有教无类、执教无类。(人人可以成为学生、人人可以成为教师)

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来增减服务项目,可以加入自己的系统或教材,学生可以自己管理学习社区。

第5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学 潜能 教学 转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为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必备的条件。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二、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当然,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帮助,那么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并达到正常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西平.《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第6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教育;引导

近期,拜读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撰写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颇有感触,全书从9个主题阐述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每个主题中,反映出教师可谓是一个信念“播种”的过程,创新适合适合学生的教育,正是体现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去研究学生,去教育学生,关键在如何去引导学生。

一、教育环境上的“导”

学生的成长与教育环境息息相关,学生的教育环境大体可以分为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本书在主题3中强调,应该建立积极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小环境”和“大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会观察,充分思考、善于发现,学会用心智去领会社会的真善美。在面对学校的“小环境中”,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新课标要求的探索问题的能力,充分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沟通交流的能力。只有充分结合二者的培育,在教育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领悟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从这一点来讲,冯恩洪教授在书主题1中重点强调教育学生要注意如下三点:一是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二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三是教育要释放学生的潜能。所以,只有全面把握和认识教育的目的,始终坚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才能真正地“探寻教育的真谛”。

在书中49页,冯恩洪教授把教育课堂分为三个层面: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从他对教育课堂的定义来看,可以这么理解教育环境的“三课堂”。第一课堂重在遵循国家的教材要求,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课堂;第二课堂重在释放的潜能,赋予学生更多的管理;第三课堂重在对学生的行为、情感加以影响的课堂,此课堂对传授书本知识的要求较低。从这三个课堂定义的分析,冯恩洪教授重点强调了第三课堂施加给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

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不单是学校的教育环境就能塑造学生全面的身心健康成长,教育环境的多方整合和配合,才是让学生走上健康成才轨道的关键。

二、课堂教学上的“导”

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把握主要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使课堂氛围活跃而知识把握相结合,就需要我们教师注重课堂变革和布置好课程建设,在书中主题2和主题6中,重点强调了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做到热爱讲台、珍惜讲台,注重本课堂和第三课堂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情感和知识巧妙地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有种渴求的欲望。教师只有对知识点准确把握、对教案巧妙设计,对整个课堂激情进行充分调动培养,才能让课堂变得活跃,从而让学生乐意去探究知识、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现教师“导”的功能。

传统教学在课堂教学上往往体现较多的是讲授,新课标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采取“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在书中主题2中,冯恩洪教授从“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角度阐述了教育引导功能的重要作用,从“谁来教”来看,教师的知识容量、人格魅力、道德品质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受教育的教育质量,从“教什么”来看,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把握课程知识的设计,如何让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度”做到恰到好处。从“怎么教”来看,重点强调和考察的是教师对课堂的设计能力,强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由“满堂灌”转变到“问题探究式学习”。简言之,课堂教学的变革是新课改要求的必然趋势,必然要求我们教师要由讲授变革为走进合作。

课堂教学中的“导”,就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善于动脑思考,释放学生活力,把课堂知识和实践生活相结合,全面地展现学生的“个性化”。

三、师德魅力上的“导”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正是师德传播的过程,

教师法明确规定,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习魅力是紧密相关的,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积极开展个人之道(品德修养)、职业之道(奉献精神)、家庭之道(美德修养)、社会之道(礼貌待人),做到细心、沉稳、有胆识、大度、诚信、敢担当,从而达到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实施了实效的德育教育,这一点,在书中主题4中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教师是学生心里的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会刺激学生的心灵,在书中主题4中,作者强调德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是积极人生的需要,教师的的魅力,更多的是要求教师在德育上能得到学生的赏识,教师在德育上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在于教师和学生走进心灵的契合,养成识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从而达到实施实效德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文化氛围上的“导”

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文化氛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刺激学生心理的文化氛围的因素很复杂,生活中,诸如家长无克制的“电视剧”迷恋,无节制地“麻将”等等,让学生心理接受家庭负面文化氛围的影响。此外,还有来自媒体的负面的声音,有来自互联网“游戏”的影响,让学生纯洁的心理蒙上一层不健康的“阴影”。

在书中,冯恩洪教授强调,“学校管理,环境是教育的基础,课程是管理的重点,教师是发展的关键,而文化是管理的保障。”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中,校风、班风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学习环境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积极的文化氛围是学生乐观向上,消极的文化氛围则会使学生走向悲观颓废,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激情。

书中主题8和主题9专门阐述了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在主题7中还对教师在专业的发展做了详尽的阐述,要求教师要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乐趣,做复合型的老师,从这一点来讲,教师的更大责任在文化氛围的“导”上下功夫。

总之,学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自己感悟到教师就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是一个道德的导向员,是一个让学生走向健康的“护理师”,作为教师,真应该按照书中217页讲的那样,做好自己,让生命因三尺讲台而精彩。

第7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

“适合教育”的主要内涵

《说文》云:“适者,之也”“合者,合口也”。“适”“合”皆为动词,组合则原意为使之合拢,闭合,后引申为适合、适志、适意等。

“适合”源自中庸,是教育大智慧的体现 《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者,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哲学层面讲,“中和”为天下根本大道,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境界。然何为“中和”?《说文》云:“中者,内也,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中和即适宜、适度、适合之意。正如《论语・先进》云:“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即是用中之道,就是适度、适中、适合。当代汉学家杜维明也认为:“‘中庸’是要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一个复杂的时空网络中,取得最好的、最合情合理的选择。”

“适合教育”是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体现 “适合教育”的核心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成功的学习者。上海市特级教师冯恩洪指出:“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由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只有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实际,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才是科学的最优化的高效教育,才是真正有质量的优质教育,才真正称得上是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公平素质教育。

“适合教育”是因材施教原则与方法的体现 “适合教育”是弘扬天性、自然、自助的教育,它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倡导复归人的本性,张扬人的个性,激发人的灵性,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人生,为学生将来实现伟大的志向和人生抱负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培养出具有人生智慧和良好修养的人才。

“适合教育”是现代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科学确定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把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科学辩证有效地统一起来,让学生成为掌握自己学习命运、有觉悟有尊严的学习主人。

对学校而言,我们认为“适合教育”有四层内涵:一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开发性教育;二是着眼于个性发展的差异性教育;三是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主体性教育;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教育。在办学实践中,学校要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情感的投入,释放学生们的潜能。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活动课程常态化,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适合本校实际的学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实施的途径,扩大学生的自利和选择空间,让他们在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主动适应中实现全面发展。

“适合教育”的践行路径

构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页面” 其本质上就是要立足学生终身成长、立足德育之根本,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又科学的教育形态,让学生成为更好地自己,为学生的为人打好“底色”。当前有些学校德育呈现的空洞说教、无趣无味,不得不说是教育品质不高的集中体现。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苏格拉底还是孔子,“德育为先”“立德树人”都不是用来“教”的,更多的是生活与习惯结合、是生命与体验的教育渗透。因此,学校要在遵循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基础上,适度延长并保持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构建适合学生成长又喜闻乐见的德育,以此促德、寓德、渗德、融德,进而立德。一是完善家长义工组织,建立家长、学校、社会的联动机制,构建立体德育体系,营造德育大环境;二是以习惯、生活、生命、环境、礼仪、心理为主题系统构建德育课程,创新适合学生的德育新形态;三是以学生喜爱并适合的活动、体验、歌唱、演讲等形式,加强国学及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公民通识教育,奠定国民核心价值基础;四是大力促进德育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德育课程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封面” 西方教育学者言: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观。课程的“封面”实质是学校品质、是学校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浓缩。影响课程“封面”的核心是“双课”,即课程与课堂。课堂的阵地,通过课程载体或桥梁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孩子的发展品质。本校确定“适合教育”理念,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从全面育人视角出发,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学科规律,通过学校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搭建了南湾三级课程结构,构建了南湾“适合课程”的体系。在基础课程上,重点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一方面开展国家课标校本化的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在国家课标的基础上,突显学校课程发展的实际,切合学生发展的要求;在课程实施中,以“学习共同体”学习策略为依托,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从学生的学来变革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开展教学改革;在课程评价上,以学分及考级考核为核心,尊重个体差异和学生学习选择的自主性,实施灵活的考评。在活动课程上,本校从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审美体验三个领域,开设了读书、爱心、科技、数理、国际等8个节日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需求;在特色课程上,完善“和乐星期五综合实践课程”,即每周五下午以“和乐、健康”为主题,以学校教师和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家长义工为辅助,以提高学生“素养”、发展学生特长为目的,以合唱队、文学社、英语角、体操队、舞蹈队、田径队、击剑队、书法社等为组织形式,以“体艺嘉年华”为活动样式,以自主、合作、自由的学习主要形式,开设系列实践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总之,学校创新性地执行课程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注重通过项目活动、亲身体验等形式,拓展学习方式与途径,强化深圳阳光评价的杠杆作用,建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南湾“适合课程”评价机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建设适合学生终身成长的师资“里面” 突出师资建设的“里面”主要有三层内涵:一是明确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把教师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教师成长与幸福作为重要的关注点。南湾以“适时合情”为管理理念,给教师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就是要建设一种风清气正、和乐融融工作氛围,建立一支“三心四有”的研究型教师团队,厚植学校发展的“里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基。二是明确教师要敬业和修业,紧盯教师专业的“里面”。学校建立“引-学-训-赛-行”五位一体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通过专家名家引领、教师自我学习、校内外培训、参加各类比赛、教师反思实践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施“成长伙伴计划”,建立教师成长共同体;依托“王凤华名师工作室”等名师名校长孵化器,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结合市区教师成长平台建设,搭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重要路径的阶梯式成长平台。三是关注教职工内心与生活。要求教师善待每一位学生,那学校就要善待每一位教职员工。尤其学校领导,不仅要有这样的理念,更要有这样的行动。遵章守法维护教师的利益,关心每位教职员工的健康,欣赏每一位教师成长与进步,支持每一位教师个人选择,既支持“走出去”,也欢迎“走回来”,尽心办好每一次节庆活动,如教师节晚会等,让在校教师内心充满着幸福感,并把这种幸福感带进课堂,带给每一位学生。简言之,就是要让教师专业精神与内心生活,有着幸福的“获得感”,让这种“获得感”充实在教师“里面”,伴随学生的终身成长。

完善适合现代学校管理的“拉面” 现代学校管理的基础是现代学校制度。学校依法治校,依章办学,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与结构,是构建现代学校管理的必要前提。完善现代学校管理的“拉面”,主要是指南湾以“适时合情”为管理理念,以“拉面”的精细化特征为落脚点,建立适合南湾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当然,现代学校制度核心是对人的制度管理,但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与学生有其独特性,我们倡导在“适时”基础上明确“二三四五六七”的教育管理思路。“二个规矩”,是指教职员工要在规定时间做好规定工作,不提倡加班加点,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三个空间”,是指学校管理者要给副手空间,给老师时间,给自己房间;“四个善待”,是指要善待孩子,善待家长,善待教师,善待自己;“五颗红心”,是指学生要在家有孝心,在外有爱心,学习讲专心,做事有信心,做人有诚心;“六个追求”,是指追求适合,追求快乐,追求高雅,追求完善,追求完美,追求梦想;“七碗面”,是指教学教研工作是封面,德育工作是页面,安全工作是底面,管理工作是拉面,后勤工作是方便面,团工作是情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总之,南湾现代学校管理的“拉面”,则是以“适时合情”为轴,立足“从心”与“精细”双轮,以“二三四五六七”为管理思路,让全体师生感到自由自在而非控制,并寻求合作而非服从、胁从,进而完善适合南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成功实现从深圳市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先进校向示范校迈进。

“适合教育”的初步成效

第8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

目前,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学生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为升学在身心上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全面实行新课改的今天,学校、教师和家长应改变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单纯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最终指向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综合评价的立足点:促进对学生的理解,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对人进行观察的思路和方法。

一、评价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特别是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九种智能;只不过是表现出来的显性和隐性之分;每个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不存在智商高低之分的问题,只存在智能类型和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传统意义上所谓“差生”,只是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方面的表现与固定的标准有差距。其实这种差距只要教育得当也是可以弥补、可以改变的。

通过评价、观察及有关测量是可以发现学生的智能强项和学习特点的。教育的责任就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使他们发展成多元能力的人才。

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提升,为学生发展寻找契机

评价必须淡化甄与选拔功能,评价要为学习服务,为学生发展寻找契机,评价就在于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智能。让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与弱项形成良性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智能,让学生的各种智能尽可能得以充分发展。

三、评价注重情景,侧重智能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对学生成长的激励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和开发创新产品的能力。评价主要是为培养这种智能服务。多元智能评价是一种情景性评价,在具体情景中观察学生的各种智能的表现。教育真正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智能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校,课堂上的表现,更要关注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表现。

四、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个性化,倡导活动中评价,成长记录评价

第9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范文

1 优化教学过程,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曾有专家说:“成功的教育才能使学生走向成功,失败的教育只能导致学生失败。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育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学生的成功,甚至把失败演变为成功。”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科学,意即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说它是一门艺术,即教育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而且充满艺术创造魅力的过程,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真正意义的教育。

我本着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自我获取知识能力为目的,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实践,构建了“自学、引导、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自学、引导、训练”教学模式,是布卢姆关于“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原理的运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坚持的原则就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创新、自我完善的过程,把对学习的把握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自读、自研、自主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进行探研。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填鸭式”、面目可憎的“满堂灌”不见了,“授之以鱼”被“授之以渔”所替代。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会学习”、“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做学习的主人”、“能力比知识更为重要”这些崭新的学习观念,不但在教师心中、而且在学生心中达成共识,并因此催生出一个个生动活鲜的故事。

民主化的课堂教学让孩子们找到了放飞自己思想的天空,真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主动学习、多维互动、自主高效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2 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的指挥棒,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具有导向性作用。科学的评价机制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功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功能。我在平时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拿起表扬的武器,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首先,改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传统的评价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看不到学生成长的足迹,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我班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纪录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关注学生非学习方面,关注成长过程,关注特长表现与潜能,较为客观、翔实的反映了学生的成长变化,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发扬民主,多渠道进行评价。一改过去在评价中教师“一言堂”为“多言堂”。实行教师评价、学生个人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家长参与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每学期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人人写出演讲总结稿,在本班内进行演讲,向同学们汇报自己一年来各方面取得的进步,采取学生自己说、老师点、同学提的方式,尽可能从不同角度找出每个学生一至二条最突出的优点或长处,从而是每一名学生都有受到鼓励的机会,找回了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