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亦舒我的前半生范文

亦舒我的前半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亦舒我的前半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亦舒我的前半生范文

有人说,母亲的格局会影响孩子一生。可以说,罗子君之所以走到离婚这一步,与她母亲对她的婚姻观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我的前半生电视剧观后感,请您阅读。

我的前半生电视剧观后感1根据作家亦舒小说《我的前半生》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正在北京卫视热播中。该剧讲述全职太太子君离婚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回归职场,重新找回自信的故事。凭借贴近现实的剧情及“金句”台词,这部剧刚开播没几天就在网络上掀起不小的热议。不过,电视剧在对原著的大幅改编引发不少原著粉的反感,尤其是马伊琍扮演的子君因浮夸的举止和花里胡哨的造型,被认为“失去了亦舒的味道”。针对种种争议,该剧的编剧秦雯和主演马伊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的采访,予以回应。

乱改人物关系?时代背景有所不同

《我的前半生》堪称是首部被改编为电视剧的亦舒小说。因此在该剧播出之前就吸引了不少书迷的兴趣,记者留意到,书迷和普通观众站成了两个阵营:前者对大幅度的改编表达了不满,后者给出不低的评价,认为演员的演技在线,剧中呈现的中国式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十分贴近现实。

谈及改编,编剧秦雯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电视剧和小说的时代背景不一样,原著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剧版则被搬到了现代的上海,在她看来,改动故事背景势必会让所有的人物关系发生改变。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秦雯在接受采访时常提到的字眼。小说里,子君从家庭妇女变为一个职业女性,但作者的家庭背景没有太多交代,秦雯在改编时,为这一人物增加了家庭背景的部分,“家庭及处理家庭关系的问题,是很受内地观众关注的,因此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去呈现”。此外,小说中对子君和前夫的纠葛的描述并不多,秦雯说,剧版则加重了这一部分的呈现。

角色过度浮夸?要看到成长的变化

剧中,马伊琍扮演的子君享受婚姻带来的幸福安逸,是“公主病”的重度患者。一开场,她就以一副养尊处优的“陈太太”形象示人,每天就知道花钱购物,及调查老公身边出现的年轻女性。略带浮夸的上海腔、丰富的表情肢体动作,马伊琍演绎的这个阔太形象,被网友评价为“作劲儿十足”。

这也让很多原著粉不满:“子君怎能这样矫情?原作的魂都丢了。”让原著粉意见更大的是她在剧中的造型。亦舒笔下的女主角品味低调又高雅,衣橱里总是“白黑灰”的衣服,但剧中子君的衣服动辄是“红配绿”或“黄配绿”的恶俗配色。

对此马伊琍表示,随着剧情的发展,子君会经历从最初的高傲骄纵,到失魂落魄,再到历经事业、情感的种种经历走向独立的过程。她相信观众对这一人物的看法会有所转变。在马伊琍看来,子君性格中的柔弱无依和心里缺乏安全感将隐隐展现,“她的生活发生巨变,是因为她之前简单地去经营自己的婚姻和人生。”

我的前半生电视剧观后感2这部剧为何会火爆得一塌糊涂、大受欢迎到让人瞠目结舌?原因就在于这部剧将聚焦环放在了人人都为之关心和在乎的婚姻和职场上,并且焦点集中在离婚女性的身上。离婚自古有之,尤以近年来为甚,还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调查数据显示,某市的离婚率在几个月之内就达一半以上,婚期不断缩短,最短3天就离,简直刷新吉尼斯世界记录并还不断被刷新创造更上层楼的奇迹。如此骇人听闻,也算聊斋志异了。不过聊斋是天方夜谭,尚可胡编乱造,而离婚嘛,就是纪录片了,实实在在的事儿,谁也编不了。

由于亦舒的原著笔者没有看过,所以在此不便作分析,就先以笔者看过的前四集的内容来和大家做一个分享交流,以希望大家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思考。官宣上的介绍是以主角罗子君在离婚后如何重新振作、改变自我走向经济独立变强焕然一新并收获新的爱情、最终获得幸福的人生逆袭的故事为主,带着一以贯之的满满正能量,给无数女性朋友提供了极其强大的精神激励和情感慰藉。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性也并不少见,笔者就看到过很多起因为婚姻不幸却自食其力积极进取反转人生的案例。最著名的就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但这样的成功案例总的来说还是太少,大部分女性在遭遇婚姻的不幸后都会选择自怨自艾、一蹶不振甚至自寻短见,更有甚者还会做出报复男性、报复社会的极端事。

现代人离婚的原因有很多,小三插足可以说是目前最流行的元素。剧中前四集就讲到了女主罗子君的丈夫陈俊生和小三下属凌玲发生了婚外情,而让人诧异的是,凌玲长相平凡,且穿着俭朴,从不刻意修饰打扮,年龄老大不说,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与珠光宝气的罗子君相比不啻云泥。但罗子君靠着丈夫的物质供养,长年累月待在家做全职主妇所养成的骄纵、蛮横、无理取闹的性格令丈夫十分反感,而且不读书,不充实自己,也不提升自己的内在品位,每天除了买奢侈品无聊炫富之外,简直一无是处。在这种物质极度发达、精神却倍加空虚的世界里自嗨自乐,一点也没有意识到与自己丈夫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样的两个人,当他们的交集只剩下回忆,即使没有小三的插足,也难以保证他们的婚姻能一劳永逸、固若金汤。

在前四集中,罗子君所诠释的性格虽然单纯天真毫无城府但是极度的自大、骄纵、傲慢、奢侈、冲动、没内在、没文化、只懂无端撒娇发嗲蹭男人炫富、晒娃、毫无人际交往关系经验和处事能力的超级傻白甜的人设相信是没有几个观众会喜欢的,至少在前四集,她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就是一张让无数观众想要骂人的无知的、双商皆负的脸。反倒是小三凌玲,格外惹人怜爱,没有一点小三气,温婉大方,善解人意,心思聪颖,才能出众,这样的女子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定会大受欢迎,心仪他的男士也会很多,所以当男主陈俊生出轨她时,我反倒觉得他们很般配,很郎才女貌,很顺理成章,并不觉得她有多么的可恶和十恶不赦,这样的小三,实在让人恨不起来。婚姻出现裂痕直至离婚不能全由小三来买单,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但婚姻却是两家人的事,影片中陈俊生的丈母娘见钱眼开、势力又财迷,典型“恶婆婆”写真,与小三凌玲相比,谁更加无礼?妹夫更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废材,做生意亏了几万东躲西藏还要妻子姐夫帮忙还债,这样的人,与小三凌玲相比,谁又更加可恶?所以窃以为不要轻易以道德的标尺随意给小三贴上“破坏家庭”的标签,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论语》上如是说。

我的前半生电视剧观后感3一部热播的《我的前半生》道出了男人的承诺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顶用的东西;男人的誓言更是耳听的舒服,却不会为女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也许当下的那刻他是发自内心肺腑之言,但却无法贯穿婚姻中一生;一句我养你的鬼话让多少女人自愿陷入爱里面不可自拔?婚姻中的两人需要同步前行,可往往男人跑步在前行的路上,而女人却依旧停留在原地不愿挪动半分。你以为这只是一部戏,其实现实里早已比比皆是,甚至比电视剧更落魄。

婚姻里,很多人只看到了全职太太的好处,可以不用工作,每天睡到自然醒,有充足的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全职太太是一个光鲜靓丽的“职业”,人前有多风光,人后就有多恐慌。没有工作与社会日见脱节,在家鞍前马后伺候一家老少吃喝拉撒,一边还必须承受老公可能出轨、小三随时介入的心理压力,整日疑神疑鬼神经质。

久而久之,生活圈小到只有家庭,朋友圈小到只有亲人。

全职太太其实就是分工不同,在家的辛苦无人能理解。几乎大部分男人都觉得自己在外打拼很辛苦,而你在家里做做家务带带孩子多轻松,很多人并不能理解全职的艰辛与无奈。他们觉得给你全职养你就是给你最大的荣耀,须不知如果不是为了家庭和孩子很多女人并不愿意选择全职,宁愿选择一份普通的工作,哪怕工资低一点辛苦一点没所谓,至少有一份工作,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是独立平等的,而不是委曲求全地讨好他人。

全职太太是个高危产业,毫无安全感,为家付出那么多,可最后得到的是被抛弃的结局或是忍气吞声承受着一切。可现实中当面对孩子小双方老人年事高无法带孩子时,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陪伴和教育时,只能放弃自我选择全职母亲,省吃俭用做家务带娃,为了家庭甘愿奉献,这一切是缘于爱,对孩子和家庭的爱。

事实上,一个全职主妇的工资,如果算下来,应该比教授的还要高。全职太太本身扮演着保姆、幼师、营养师等多重角色,但在外打拼的男人却不会完全发现这些价值,同时也会因为不懂得表达造成双方之间的关系恶化。

喜欢唐晶在剧中劝说子君的那段话“婚姻是两个陌生人结伴而行的过程,婚姻里进步快的那个人,总会甩掉那个原地踏步的人,因为人的本能,是希望更多地探求生活的外延和内涵。”一个在前进,一个在原地踏步,还能在一个平行线上吗?女人要不断地进取,独立、充实自己,才能得到男人的尊重。男人是树,女人是藤,树长藤不长,树就会被其他藤绕上。藤长树不长,藤就会绕到其他树上。所以夫妻要同修!

做全职太太并不是就完全让自己陷进了自己的小家庭中不可自拔,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美食、健身、手工艺、音乐、美容等等,总之,一定是受益匪浅,还能充实自己和提升个人魅力。给自己每天留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那里没有家庭没有老公孩子,只有你自己,我们在这个时间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充实自己的思想比如看书、关注一些热点的事件,新闻,保证不要和时代脱节,和老公也能有更多的聊天话题。或者尽力而为创造一些额外收入,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就是有真正的人格独立。

曾看过一句话觉得很赞,你可以被人养着,但不能被人养“废”了;你可以不去谋生,但不能失去谋生的能力。你要有随时可以复出的能力,而不是被迫出来混社会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立足。

全职太太不可怕,关键的是,你的付出要有人懂,更关键的是,你在付出的时候要有所成长。女人如果不知道经营自己的人生,把所有的希望和抱负都寄托在男人和孩子身上,很可能丧失了对人生的支配权,等待她的往往是失望和悲剧。

女人没有任何人,会成为你一世的避风港,婚姻本就不是避风港,而是一条风雨同舟的大船,你上了这条船就要为这条船的披荆斩棘出力,享用得了惊涛骇浪,也得饱尝得住雨打风吹。何况再稳固的避风港也会有遭遇海啸袭击的时候。所以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后庇护所,再破败,再简陋,也好过寄人篱下。

我的前半生电视剧观后感4岁月荏苒了几个春秋。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有多少人在原本的道路上看不清,走着走着就散了。然而记忆永远冲刷不掉,曾经的人和事,发生过的,犯下的错,都如过眼云烟在脑海里回环往复。

你的前半生,遇到了谁,错过了谁;你的后半生,还念着谁,又恋着谁?

我们都在为曾经的决定买单,也没有谁比谁更精明,谁更过的好。你曾经“强取豪夺”的,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的赢。

诺大的玻璃窗前,陈俊生依然埋着头。人到中年,越来越怕被淘汰。在旁人看来,他显然没有了任何上升空间。学历不高,公司的海归一批批回归,而他这老掉牙的再不努力,也只有被埋汰的份。

陈俊生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一个身影:干练的短发,职业装上身,踩着细细的高跟鞋款款而来,她的脸上不再是那么稚嫩,而是淡定自若、潇洒自如。那种感觉,和凌玲的柔弱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的确,那个曾经是他妻子的罗子君已然不再是当年的“小女人”。陈俊生有些依恋起当年的感觉来。

图什么呢,一条道走到了黑,声称自己不后悔,可是走着走着,还真是错了。

自以为是的爱情原来这么不堪一击,爱情,真可笑,他还真以为自己爱上了凌玲。眼下才知道,什么是爱?无非是你需要呵护时,那个人刚好懂了你,而你认为那是爱情。

人自以为成熟了,可以成熟地去爱,却原来还是分不清什么是爱。

对凌玲是爱吗?当生活的柴米油盐家庭琐碎都提上日程,什么又是爱呢?

“什么时候回来?你是不是又联系她了”,手机屏幕忽闪,陈俊生直觉得烦。原来女人们都一样,都会催男人回家,没有谁比谁更高明。

人总是如此患得患失,无论是二十二岁,还是四十二岁。

自以为有了爱,要在一起,还要去接受别人的孩子,到头来什么都是一场空。

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恋能持续多久,陈俊生终归是喜欢自己的儿子平儿的。再不济,那是自己的儿子。

他每逢看着凌玲的儿子佳清,就会想起自己的儿子:平儿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忘了我这个爸爸。

陈俊生没了往日讨好凌玲的热情,这以前还能对佳清有耐心,可终归不是自己的。而他呢,和佳清的关系也并不讨好。

人到中年的陈俊生,近来总是觉得压力很大。回家有凌玲催促他,防着他,又生怕他把钱给了平儿。

“我自己挣钱,养我儿子,你还惦记上了,吃相真难看”,陈俊生觉得现在的凌玲有些讨厌,总是对他指手画脚,就连他拿钱给自己儿子也有意见。

那种嘴脸,让陈俊生想起了多年前和子君离婚的'时候,凌玲一反往常的寄了纸箱过去。

“没错,她只是想给自己儿子找个爹,而我认为是爱情”,几年来,陈俊生总算看清了凌玲的真面目。

“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将来能指望他多少”,他不敢想。现在的家里,他像个外来者,凌玲和佳清才是一家人。

成年人的爱情,自以为到了头,过不下去。但有了孩子,依然是不负责任的抛弃。即便给了生活费,不能陪伴成长,到最后还是落得“被人怨恨”的下场。

怪谁呢,自找的。明明有了家庭,还有着欲望和追求,到最后也只能什么都丢了。

我的前半生,以为来了第二春,到头来,什么第二春?爱情到最后会成为什么,和谁在一起,无非都是如此。而凌玲从他身上只想要得到,不曾想付出。俊生呢,他搞不清楚哪个才是他真正的家。

离了婚的男人还有家吗?有家的地方,应该有孩子,有老婆。现在的家里,有老婆,外加一个并不是他的孩子。

陈俊生扪心自问,无法视如己出。

回到家的陈俊生也甚是烦躁,这以往子君是崇拜自己的,而现在的他没了什么成就感。

他只觉得无穷的压力感袭来,养两个家,还有年迈的父母。他给了佳清什么,也想给平儿什么,毕竟平儿才是自己的孩子。都说养儿防老,他不知道长大的佳清会怎么对自己?而平儿呢,又是否能原谅他一时糊涂犯下的错。

“我没有爸爸”。陈俊生想起上次去看平儿,平儿说的那句话,他就难受的不行。没有爸爸,那我是什么?

佳清把要钱当做理所当然,可自己又好像没有养他的责任和义务。即便养大了佳清,将来能指望他吗?谁又知道呢?即便是重组家庭,对于孩子依然是二次伤害。

无穷的压力感,所谓爱情就像一场马拉松,你总想知道结果是什么样子。可真的跑到了最后,还是会后悔。什么东西都是原配的好,陈俊生念起曾经的子君,而他们早已分道扬镳。

凌玲总是逼着他切断和子君的联系,怎么可能切断?他还要看平儿呢!再怎么说,他都是平儿的爸爸。

有着一层血缘关系在里面,又怎么能放得下?

我的前半生电视剧观后感5最近,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大火,办公室里的同事都在追。而随着剧情的推进,开始觉得,罗子君离婚是必然的。就像小三凌玲说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算不是我,也会有别人。”

因为,罗子君妈妈对她的影响,真的太大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罗子君不想承认却也已经存在了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个一出场就大红唇的薛珍珠女士,是怎么影响女儿的婚姻的吧。

01、太多女儿身上有着妈妈的影子

说实话,罗子君在离婚前的状态是非常差的,甚至可以说侮辱了“全职妈妈”这个称号。全职妈妈起码会相夫教子,驾驭得了丈夫,也教育得了孩子,可罗子君呢,连丈夫出轨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当儿子问“角膜是什么”的时候,罗子君想都不想的就说出:“脚膜就是脚上敷的膜喽。”

就算当时听错了意思,可作为一个成年人,难道不知道儿子这么小,怎么可能涉及到脚膜、面膜这种知识呢?

在名品店遇到老公和秘书买项链,不管不顾地冲出鞋店,脚上还穿着两只不同的鞋就上前示威,回头还让闺蜜唐晶去查人家祖宗八代。当众扯下秘书的项链,怀疑小姑娘跟老公有一腿,还说了好多难听的话。

教养,跟年龄没有关系好吗?!不得不承认,一心想要看住老公的罗子君,真的很没有教养。这一点,对比一下凌玲的表现就知道了。

离婚前的罗子君,简直就是一个不学无术、无所事事、没有修养的家庭主妇嘛。不过,看看她的妈妈,你大概就会知道为什么罗子君会是这个样子了。

在电视剧第一集中,子君妈妈带着妹妹子群到她家里,看到子君的名牌包包和披肩后两眼发光,还没经过女儿同意就说要拿走。

穿着名牌的子君妈妈,得意的走在大街上,像极了罗子君在商场里试鞋子的傲慢虚荣样。

知道小三是凌玲后,子君妈妈跑到公司骂她,这像不像上面提到的罗子君跑到公司闹时的场面?

日本小说家山本有三在他的小说《女人一生》里写道:

女人变成母亲,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种差事,是任何女人都做得了的事,但是要当好母亲可就不容易了。

母亲的言行举止、素质修养以及厚重的人生阅历,对儿女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影响也许不是有意或者刻意,但是无形之中,还是起到了影响作用。

因为孩子从出生开始,基本上都是由母亲带大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肯定会或多或少的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入到孩子的成长教育中,进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家长必读讲堂的田先老师所说,母亲的个性和受教育的程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02、女人就是靠男人养的

有人说,母亲的格局会影响孩子一生。可以说,罗子君之所以走到离婚这一步,与她母亲对她的婚姻观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剧中的罗子君,大学毕业后只工作半年就选择回家做全职太太,还振振有词的说:是他说要养我的呀。

罗子君当初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除了老公的一句“我养你”之外,还有她妈妈在耳边吹风说,找男人是做什么的,就是让他来养的呀。于是,罗子君吸收了妈妈的价值观,觉得女人靠男人天经地义,她只要做好太太的身份就好了,其他事都不用管。

当女儿老公执意离婚时,罗妈妈的观点是,能不离就不离,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长期饭票。丝毫不管女儿的婚姻幸不幸福,只在乎女儿是否有男人养着,这是多么可悲的执念啊。

当女儿离婚已成定局时,罗妈妈急了,心疼女儿的同时,还不忘劝女儿,打扮打扮再找个男人嫁了,甚至打上了身边的贺函的主意。

罗妈妈的这种“女人要靠男人养”的观念,也势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罗子君。当女儿的一次婚姻失败时,她依然劝女儿再找个有钱人、养得起她的男人嫁了,却不知道劝女儿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正解。要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才配得起什么样的男人。

其实,罗妈妈的这种想法,在她自己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去跳舞都不去一般的公园,人家要去百乐门,因为那里要花门票,大家都很“正规”。

后来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手段,这个多金老华侨成功被拿下,让子君妈妈以为在晚年也有了个能养她的男人。

虽然不知道结局怎样,但这种“女人要靠男人养”的思想,不但得不到男人的爱,还很可能会让男人瞧不起,真心不建议。

03、母亲的格局,影响孩子的一生

讲一个身边发生过的真实的事。

闺蜜是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的,闺蜜妈妈年轻时,老公出轨,她妈妈坚决要离婚。离婚时承诺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孩子。闺密爸爸乐得轻松,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就这样,闺蜜和她妈妈相当于“净身出户”,一切都得从头再来,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听闺蜜说,她小时候想吃个冰淇淋都是件奢侈的事,每次在路上看到别人家的小孩舔着冰淇淋时,她就直勾勾的看着,看到人家害怕的躲着她。有一次,有个幼儿园小男生说要请她吃冰淇淋,但是得让他亲一口,闺蜜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回到家还跟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今天吃到冰淇淋了,是同学给买的,真好吃。”

当她妈妈知道原因后,跟她说:“女儿,以后他再给你什么好吃的,你不要答应他,回来妈妈给你买双份。”

从这天起,只要在外面闺蜜被“诱惑”了,回到家告诉妈妈,她妈妈真的就立马给她买双份,有些东西甚至价格不菲。要知道,那段时间,闺蜜妈妈甚至打了双份工。

闺蜜还记得,当时也有不少人劝妈妈再找个男人,她们的台词通通是:“你一个人带着孩子多不容易啊,找个男人养你们娘俩多好?”

她妈妈总是笑笑说道:“我现在的生活挺充实的,孩子也越来越有出息。我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这一次,如果碰不到合适的,我还是自己过吧。毕竟,自己养自己比男人养自己的感觉更脚踏实地多了。”

后来,闺蜜考上了名牌大学,找了个“门当户对”的老公,两个人都有要忙的事业,彼此还经常沟通职场动态,是个非常幸福的小家庭。

闺蜜说她永远记得妈妈说过的话:“女人别总指着靠男人养活,你越指望他们,就越指望不上。”

第2篇:亦舒我的前半生范文

南都娱乐:“亦舒女郎”这个概念,对你有多大影响?

黄佟佟:亦舒女郎这个概念当然对我影响很大,在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中国的白领才刚刚成型,亦舒小说教会了很多人白领都市女性应该怎么样生活。我觉得她的生活品位、她的职场观念对我们影响都是非常大,是一个都市文化的启蒙老师吧。

南都娱乐:亦舒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港式独立女性精神,你认同吗?其中又有哪些是不能认同的?

黄佟佟:这个分两个阶段,一开始是全盘赞同,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就是会有自省,既有赞同,也会觉得有些地方有点搞笑。亦舒提出的观念,比如说对于工作不要埋怨,要认真去做,女性要靠自己的手改变命运,靠自己的努力去提升生活素质,过好的生活,我觉得这个到现在我也是非常赞同的。

但亦舒是一个出生在1946年的人,所以她在男女方面的观念还是挺保守的,有点过时的,比如她对于男性的要求,有点过于理想化,比如说穿白衬衫、很有教养、一定要赡养老婆、一定给钱老婆花、要保护女人,这样才称得上好男人,我觉得这种观念其实是属于非常旧式的对于男性的要求。这种对男性的要求用在旧式的情感关系里面,是比较好的,也是比较理想化的。但新式的情感关系是相互平等、相互帮助、男性不必强于女性,两个人一起携手共创未来,相对这种比较西式的新式情感关系,我个人觉得她认可的是比较旧式的情感关系,新式的情感关系她显然还没有学会欣赏,我感觉她总是觉得女性是弱于男性的,就这一点来说,她是一个旧式的人。

南都娱乐:亦舒所倡导的独立女性之精神,在你看来,还有多少适用于当下环境?

黄佟佟:我觉得她的女性独立精神,80%对当下的女性非常具有正面意x,但还有20%是比较过时的,比方说她对于情感关系的处理、对于男性理想化的期盼、判断一个人的单一化标准,很多时候可能会让很多女性过于拧,不利于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她对女性的要求还是挺老派的。比方说她会觉得女人不应该出去玩,很成功,对于男人特别挑剔,女人要穿各种各样的名牌啊,用名牌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个人觉得属于旧一代女性的生活标准。

南都娱乐:亦舒在文艺女青年心中的地位很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几代女性的成长,她书中所倡导的“女性独立”、“靠自己双手赚得生活”、“有品质的女性生活”成为很多女生后来所追求的人生,你觉得亦舒所写对女性生活最关键的指导意义在何处?

黄佟佟: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提倡女性在情感中的自尊,提倡女性不哀求男人,不依靠男人生活,独立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命运,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也非常适合这个时代的。她能够让女性摆脱对男性这种金钱上的豢养,摆脱对男性精神上的依赖,这是很重要的,丢掉了幻想才能够快步前进。 聪慧能干的唐晶,倒延续了亦舒原著的女性独立精神。

南都娱乐:但也有些评论说“亦舒式女郎”属于矫情派,你怎么看?同时也有评论称她作品传达出“凉薄、拜金”的气息,你又怎么看?

第3篇:亦舒我的前半生范文

关键词: 近代文学史 女性形象 反叛 叛逆的消解 人性本真

叛逆者的动力往往来源于叛逆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爱与美的追求,是促成反叛行为的根本原因;而热情退却的时候,反叛行为也就被消解了。本文把近代文学史中的叛逆者定义为对于某个既定秩序反抗和敢于打破的人,但是叛逆往往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而非长期的姿态。

以《金粉世家》的冷清秋为例。冷清秋是《金粉世家》中典型的叛逆女性形象,她的两次叛逆行为构成她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她的第一次叛逆行为的动力来自于她对爱情最本真的向往。对于她来说,在爱情来临的动力之下,与爱人心心相印是她与爱人结合的唯一标准,其他外在因素,如门第与家庭都不成为她受阻的原因;她遵循的是自己的心意。对心底纯洁爱情的向往,使她忽视门第与阶级观念,勇于追求。事实上,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她有着叛逆的条件。首先,从小失怙使她的性格中有很多任性的成分,因此她可以替自己作主,家庭的阻力因为母亲对她的宠溺可以说几乎不存在。其次,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男女自由结合已经很常见了。作为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子,她自然崇尚爱情的自由。最重要的一点是,金家二老都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文明的知识分子,思想比较开放,因此对于金燕西的自由恋爱并未有太多干涉。冷清秋不仅美丽,而且聪明通透,有一种独特清冷的气质。她正是因其独特的才气被金家姐妹与金家二老接受,为她与燕西的婚姻作了铺垫。

冷清秋第一次的反叛是针对封建的、旧式的两性关系模式一种反叛。对于“齐大非偶”的古训,冷清秋自己也曾经担心过,但是为心中向往的爱情使得她最终选择了自由的恋爱――哪怕是以飞蛾扑火那种不计后果的态度――而非用这虚幻缥缈的古训来约束自己。

如果说第一次的反叛行为是冷清秋自发的,那么第二次的反叛行为则是她在爱人变心之后、痛定思痛之后,自觉的行动。她是一个饱读诗书又多愁善感的女子。对于古代文学的造诣使她对人世间的感情体有种天生的敏感细腻。同时她又接受了新式的教育,无法认同女子作为男性生活附庸的观点。因此她既渴望完美的爱情,又要爱的有尊严,不愿意身为女子就委曲求全接受爱人施舍的感情生活着。在曾经的爱人燕西变心之后,她无法做到像传统的妇人那样委曲求全。既要爱情又要独立的人格的她,在失去了她曾经心中向往的爱情(这爱情曾是维系她来到金家的力量)之后,她宁愿背负巨大的伤心,也要离开金家。爱之深,痛之切,却没有恨。她带着深深的感情的伤疤离开金家,也告别了她人生中波澜起伏的精彩。

冷清秋的叛逆行为的顶点在于她与金家决裂的一瞬间。当她离开金家,开始独立生活,关门教子之后,她的叛逆行为就被消解了。可以这样解释,在离开金家之后,她选择背离传奇的故事,作为一个普通的关门教子的妇人。或者说,她离开的原因仍然源于她心里对渴望保持爱情美好的期待。在对于爱情的期待上,她宁愿结局是相忘于江湖,却怀念到哭泣;也不愿意相濡以沫,却厌倦到终老。这种选择代表着她融入了某种秩序,因此,她身上的反叛色彩被消解,她的生命的精彩似乎到此为止了,以后的人生里面,冷清秋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在《红楼梦》中,老太太说:“好好的女孩儿家,一旦想起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便人不成人,鬼不成鬼了。”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明爱情的力量在女人的行动里面的的动力是多么的强大。当汹涌的爱情来临的时候,她们分不清楚哪一部分的欲望是真实的,以往的常识都没有用了,只会按照最简单、最直接的感性的冲动去做决定。这类冲动的决定,使得她们有勇气冲破种种牢笼。鲁迅的小说《伤逝》中的子君正是如此。爱情的来临激发她内心的反叛勇气,她以这种发自内心的欲望对爱情的渴望,离开她所在的大家庭。但是当爱人不再浪漫,平淡的生活代替以往家庭的牢笼成为她们最大的阻力时,对爱情的幻想憧憬终于被打破。痛定思痛,她终于回归以往的大家庭。子君曾发出呼喊:“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听起来是在像一句不谙世事的孩子气的话。在情绪冲动而没有成熟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的情况下,她的回归几乎是注定的。这是一个圆形的回归。她的回归不是简单变回原来或者是融入原来的秩序里面。作为一个曾经的反叛者,她的回归已经给所在的秩序带来了松动,这个秩序中的人接纳她的存在,于是她曾经的反叛也会逐渐被这个秩序接受而消解,这个秩序的原则也就悄悄发生了改变。对于子君最终回归旧式大家庭的结局,现代台湾通俗小说作家亦舒曾写了一部小说《我的前半生》为子君。在亦舒的小说里面,子君在被爱情和婚姻遗弃之后,种种压力反而激发了她的潜质,促使她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且自由的人。亦舒笔下的现代的子君原本就是自由身,她的前半生实际上是她以爱情和婚姻之名给自己的约束。但是鲁迅笔下三十年代的子君原本就不是自由身,家庭或者是朋友圈子都对于她追求自由的爱情并不以为然,她最初离家的反叛行为实际上就是为争取自由而作的努力。也可以说,正是由于三十年代的子君们的种种反叛行为的累积,才有了亦舒笔下现代的子君们先天的自由和独立自主的外部环境。现代的子君们,只要愿意,就不必把自己束缚在牢笼里面。可惜的是,获得了独立姿态的现代的子君,从此对爱情无法再全心投入,始终有所保留。

女性就是有这种出人意料的特质。女子更容易把感情作为自己的全部追求,为了感情(不论何种性质)的满足,愿意做出种种疯狂的举动。人自身的愿望原本就是不可以理喻的,但是对于女人来说尤其是如此。一点点原始的欲望最后变成坚定的信念,也只有女人才能做得出。

这样说来,身为女子,好像无论怎么逃,都逃不出爱情的统治。但是这也并不是可怕的事情,因为爱情即便带来有悲有喜、有苦有甜的感受,女性身上天生的坚韧的特质仍然会为自己找到出路。《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正是这类坚韧的女子。从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和家人们对她的态度不难看出,她回到娘家来生活也并不是她满意的选择。如果与丈夫有和谐生活的可能,也不可能闹到离婚的地步,跑回来娘家,住在哥嫂的屋檐下受气了。在四十年代的中国,离婚原本就是惊世骇俗的事情;闹到离婚那一步,我们可以推测的是:她对自己的婚姻与爱情抱了怎样的期待,而她的丈夫是如何的令她不满意。在第一次婚姻期待破灭之后,她守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淑女身份”,又有什么样的幻想。从她把烧焦的火柴丢在烟盘里那一刻,她的心里已经有了新的打算。“他们以为她这一辈子已经完了么?早哩!”她跟家里人、跟自己较劲,非得努力,无论如何要取得一个给自己争气的生活。四十年代,二十八岁的女子,似乎对爱情抱有幻想本身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但是所幸她还是美丽的。她的美丽给她带来际遇,但是她对于爱情有所保留的心态,让她在面对范柳原时,明明心有所动却又种种顾忌,不敢放手去爱。范柳原在久久看不到她的真心之后同样态度暧昧,“两方面都是精刮的人,算盘打得太仔细了,始终不肯冒失”。她既疑虑,但是她不退缩。对于白流苏来说,她自身的存在是她唯一的武器,她没有有价值的身外之物。所以她必须勇敢地利用这唯一的资源,得到她想要的生活。这种大胆追寻世俗的愿望,不畏缩、不退步的姿态,正是她骨子里面坚韧的东西,并最终使她最终免于寄居别人屋檐下,低头一辈子的命运。所幸香港的陷落成就了她的命运。“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在一个城市颠覆的背景下,一份试探的爱情变成了真情,从而成为了一个女子一辈子的依托。

叛逆在反叛行为的性质发生改变的时候就被消解了。叛逆性的消解对叛逆者个体来说是最无奈的结局,因为叛逆的特质被消解也就是说个体的个性趋于被磨灭。这里的“个性被磨灭”不带贬义性质。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说,原本被视为惊世骇俗的反叛的行为逐渐变得可以理解可以接受,新的事物融入增强了某一秩序的活力。在吸收了某种叛逆行为之后,社会的秩序变得更加有弹性,也更加具有生命力。

如果以反叛之名来考察,那么《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的反叛行为则带有更深远的意义,因为她的人生选择与近代中国如火如荼的革命结合了起来。逃离家庭的原因,对于林道静来说,最初只是为了逃避一种不想要的、被人摆布的生活。也就是说,最初的逃离仍是原始自发的,带着盲目性质的。当初与家庭的决裂只是源于简单和冲动式的力量,她并没有完全理解自己该有何种目的生存下去,是人生的际遇让她明白自己的人生该有的方向。在理解并投身革命之前,她的反叛是一个较长的时期。与家庭决裂,与卢新华决裂,在一系列的反叛行为中,她才逐渐认清楚了自己的方向并投身革命。当她自觉投身革命的那一刻起,她身上的反叛性质就被消解了。在革命阵营里面,她身上的反叛标签是革命者把她引为同类的一个标志之一;将反叛性质带入革命者圈子的秩序里,原本被人为反叛的行为就成为了这个圈子里面大家认可的行为,从而成为秩序的一部分。当革命者的革命获得了胜利,通过反叛的行为取得认可的行为便成了革命的胜利的一部分内容。

如果反叛性这样被消解的话,那么似乎可以说,终极的叛逆是不存在的?其实不然。强烈的本体意识带来的对世俗规则的反叛是任何时代都存在、且最引人注目的。这类叛逆性的根源仍然在在于――欲望,并且是人类最根本的欲望。比如《第九个寡妇》的女主人公王葡萄。“葡萄”这个名字带有很强的隐喻性暗示――这是一个生命丰满的女子。王葡萄是个怎样的女人,简单说,她的生存源于她天生的智慧和热烈大胆的性格。作为大家眼里有些不正常的女人,她却可以把枪毙没死的公爹救回来,在地窖里藏了几十年;经历各种,与各色人物从容周旋;纠缠于一个个男人的身边,年幼守寡的她从来没亏着自己的身体,又从未被一个男人所牵绊。她身上所具有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孝顺、仁义和非传统的性格――狡黠、泼辣、坚毅、乐观、充满欲竟然同时存在。正是这些性格中非传统的部分,让王葡萄的形象无比鲜活。她的眼睛,永远一如七岁的孩童,永远没有在是是非非中失去原有的色彩,除了鲜活,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可以形容这个女性。

第4篇:亦舒我的前半生范文

女主角玛丽住在纽约曼哈顿区,是小有成就的服装设计师,她有英俊且事业有成的老公,乖巧可爱的女儿,一家人住在豪华别墅,在任何人眼中都是艳羡对象。在玛丽身边,围绕着一群多年死党,包括独立的时尚杂志撰稿人西尔维娅・福勒、有点唠叨的艾迪・科恩和性感的散文家亚历克斯・费舍尔。但是看似完美的生活被一个意外发现打破,玛丽老公出轨了,对象是外形完美的香水专柜小姐克瑞斯托・艾伦,粗俗冶艳。

关键时候,亲情能体察到你最需要的温度。玛丽的母亲是一个有阅历的女人,在女儿的情感发生危机时,第一时间提出了自以为正确的解决方案:装傻。然而对于玛丽来说,这一切终究只是自欺欺人的假象,每一个无限制的忍让,只会迎来更加激烈的爆发。她努力压抑的情感终于还是爆发了:她气丈夫的背叛;气好友的背叛;气母亲的逃避;也气女儿的疏离。

一个偶然的机会,萍水相逢的年长女星传授她独特的人生哲学:“不要总是顾及别人,偶尔也要自私一下。你只要想着‘那我呢’,任何事都会变好了。”这段话如醍醐灌顶,不止浇醒了玛丽,同时也浇醒了我。当我们尽力为别人着想时,总不自觉忽略了自己,可当你把自己缩到看不见时,却又无法阻止别人对自己感到失望,这种里外不是人的处境,简直是双重打击。

所以,玛丽最终发现最严重的是她自己对自己的严重背叛:为了维护丈夫的男性自尊,她隐藏了自己的才华,无视自己的梦想;为了维持完美婚姻,她假装不在乎丈夫有外遇,当个温顺的妻子。她失去自我,成为自己潜意识里最讨厌的那种人,同时也失去了生命中所有的快乐。其实,人生中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阻碍通往幸福之路的关键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没有自我,从来不曾问过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对自己失望,才是最严重的问题。人生就是不断往前行走的过程,途中,即使重重摔了一跤也没有关系,只要好好替伤口上药,悉心照顾,再疼痛的伤口,也会慢慢结疤,逐渐愈合。当你知道只要用心对待就会好起来,那么,下次不小心又跌倒时,就不会感到太害怕。

感性的思维让我们容易陷入情绪的沼泽。我们总是很努力地去让自己变得完美,以为这样做就可以令身边所有的人都满意。而实际上,自己想给的,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说到底,一个人的精彩要靠自己,不是另一半给的,不是朋友给的,也不是事业给的,而是来自内心,当你的心是平静的,生活是充实的,精神是饱满的,你就会觉得快乐。

最后,我们有幸看到了玛丽的成功,她奋起后成功举办了时装会,当事业的大巅峰摆在眼前时,她意外挽回了一时“鬼迷心窍”的丈夫。这看似充满了戏剧效果,其实细琢磨,当你重新绽放光芒,身边的人又如何能不被你吸引?不管怎样,being a woman is a gift。

网络影评

作为一部全女性阵容电影,影片中还有很多很有趣又真实的角色。做了拉皮的妈妈曾经也遭遇过丈夫出轨,但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事情过去了,后来她坦诚“我也想要些东西,漂亮的衣服和房子。从你父亲那得来的社会地位比我自己努力来得容易。”主角的女儿是个看似乖巧其实只是个抽烟装酷叛逆逃学的青春期少女,对性充满好奇,她甚至明了父亲只是为了排遣寂寞才有了外遇,但是她要长大了才懂得,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就不那么好看透和解决了。还有结了五次婚的女权主义者,很明事理的可爱的老仆人,以及一群每天以谈论别人八卦、散布谣言为乐的长舌妇。

――Lemon

这是一部女权主义电影?就因为没有男性角色?说这些话的人,一定对“女权主义”这四个字毫无了解。

这是一部充满梦幻的电影?就因为最后是happy ending?假如你真正懂得,你一定不会这么说。

――十二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