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石能源范文

化石能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石能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石能源

第1篇:化石能源范文

关键词:化石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地区分布

A Study on Regions Distribution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of Fossil Energy Activities

Mao Shoulei1 Gu Jianlong2 Fu Jun3

(1. Dalian Boy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alian 116026, China;

2.Yunnan Academy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Kunming 650051, China;

3. Yunnan Yun-Jing Forestry & Pulp Mill Co., LTD., Puer 666400, China)

Abstract: The world'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s the theme; Find out the pattern of carbon emissions is the basis of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district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countries. Based on a variety of apparent consumption of fossil fuels, carbon emissions calculation to get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area and analyzed to show on the national map.

Key Words: fossil energy activities, carbon dioxide release, regional distribution

1 引言

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外交等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1]。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报道,2011年大气温室气体总量再创新高。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人类活动排放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过去10年辐射强迫增加的85%均来自于它。根据WMO公报报道,2011年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数量达到390.9ppm(1ppm=百万分之一),是工业革命前水平(280ppm)的140%之多。由于二氧化碳及其它能存留热量的长生命期气体的作用,表示气候增热效应的辐射强迫增加30%。由此带来的暴雨、暴雪、飓风、泥石流等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

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由于化石燃料使用而引起的碳排放更是研究重心IPCC全球第4次气候评估报告指出,过去50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90%的可能性与CO2等温室气体增加有关[2]。

据统计,从1990年~2003年的1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耗增长占世界的25%,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占世界的比重为34%。预计到201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0%,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温室气体大国[3]。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国,我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此应对我国温室气体的分析研究不断出现[4,5],并深入研究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6],从而寻找解决我国碳减排的途径与对策[7]。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在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人口规模等方面差异较大,从而使各地区在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地域性差异。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居住着世界一半以上人口,消耗了世界约75%的能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8]。本文通过对各种化石燃料的表观消费量的计算,得出全国各省市区的碳排放量,并结合全国地图加以具体分析。

2 计算方法

碳排放量是指燃烧化石能源释放出的热量所对应的碳量。其中,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均来自于其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的能量转换与能量损失。因此,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即为各类化石能源的终端消费(不包括作为原料的化石能源)、能源转换及能源损失所产生的相应碳排放量。

参考方法是碳排放量的方法,也称IPCC方法1(《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清单指南》对能源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推荐采用两种方法编制,即参考方法(Tier1)及以详细技术为基础的部门法Tier2))。参考方法是基于各种化石燃料的表观消费量,与各种燃料品种的单位发热量、含碳量以及燃烧各种燃料的主要设备的平均氧化率,并扣除化石燃料非能源用途的固碳量等参数后综合计算得到的碳排放量[9]。计算公式为:

二氧化碳排放量=(燃料消费量(热量单位)×单位热值燃料含碳量-固碳量)×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碳氧化率。

计算步骤如下:

(1)估算燃料消费量

燃料消费量(质量单位)=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国际航海/航空加油+库存变化

(2)折算成统一的热量单位

燃料消费量(热量单位)=燃料消费量×燃料单位热值

(3)估算燃料中总的碳含量

燃料含碳量=燃料消费量×燃料单位热值含碳量

(4)估算能长期固定在产品中的碳量

固碳量=固碳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含碳量×固碳率

(5)计算净碳排放量

净碳排放量=燃料总的含碳量固碳量

(6)计算实际碳排放量

实际碳排放量=净碳排放量×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碳氧化率

其中:固碳率是指各种化石燃料在作为非能源使用过程中,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比率,由于这部分碳没有被释放,所以需要在排放量的计算中予以扣除;碳氧化率是指各种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的碳的比率,表征燃料燃烧的充分性。

3 计算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对各地区碳排放量进行计算整理,化石能源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省市区的能源平衡表(实物量)[10],排放因子采用国家温室气体编制[11]。其中,因无港、澳、台和的数据,故本文中不做分析;因根据该方法计算海南2005年碳排放数据为负,本文按零计。

3.1 各地区GDP贡献度分布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2010年采用2005年可比价。全国各省市区GDP的贡献度分布如图1所示。将各省市区对全国GDP的贡献分为四级,8%以上为一级贡献度,用红色气泡表示;4%~8%为二级,用蓝色气泡表示;2%~4%为三级,用绿色气泡表示;0~2%为四级,用黄色气泡表示。

由图1可知,2005年和2010年,各省市区一级GDP贡献度省市区均包括广东、江苏和山东三个省份,省市区数量与行政区没变化,三省GDP贡献度的合计由2005年的29.92%下降到2010年的29.83%;2005年,二级贡献度省市区包括浙江、河南、河北、上海、辽宁五个省市,2010年二级贡献度省市区同2005年,五省市GDP贡献度的合计由2005年的25.78%下降到2010年的24.94%;一级和二级的八个省市,2005年GDP贡献度的合计为55.7%,2010年则为54.77%,GDP集中程度较高。2010年三级贡献度省市区较2005年数量由10个增加到12个,天津、内蒙古和陕西三个省市从四级上升为三级,而山西则从三级下降到四级,三级省市区GDP贡献度的合计由2005年的28.77%上升到2010年的33.68%; 2005年,四级省市区GDP贡献度的合计为15.53%,2010年则为11.55%,三级贡献度与四级贡献度增降明显。

3.2 各地区碳排放量贡献度分布分析

2005年和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二氧化碳排放量贡献度分布如图2所示。将各省市区对全国碳排放量的贡献分为四级。划分级别百分比及各级代表颜色为同3.1贡献图。

由图2可知,2005年和2010年,一级贡献度省市区由2个下降到1个,2005年一级贡献度省市区分别为山东和河北,碳排放量贡献度的合计为19.1%,而2010年省市区仅剩山东,碳排放量的贡献度为9.96%;二级贡献度省市区由2005年的6个上升至2010年的8个,2005年二级贡献度省市区包括江苏、广东、辽宁、河南、浙江、内蒙古,碳排放量的贡献度合计为33.03%;2010年行政区包括河北、江苏、内蒙古、辽宁、广东、山西、河南、浙江、,其中河北从一级下降到二级,而山西则从四级上升到二级,二级省市区碳排放量贡献度的合计为45.49%。三级贡献度省市区,2005年和2010年数量相同,为12个,2005年包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北、安徽、上海、四川、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天津,碳排放贡献度合计为34.76%;2010年新疆由四级升为三级,天津由三级降至4级,其余城市保持不变,碳排放贡献度合计33.35%。2005年四级省市区碳排放贡献度为13.11%,2010年则降至11.20%。

2005年一级和二级贡献度省市区包括8个,碳排放量贡献度的合计为52.13%,2010年省市区包括9个,碳排放量贡献度的合计为55.45%,碳排放量集中度同样较高,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辽宁等区个省市的GDP贡献度及碳排放量贡献度均位于一级和二级范围内,但是,GDP贡献度位于二级范围内的上海,在碳排放量贡献度中则位于三级范围内;碳排放量贡献度位于第级范围内的内蒙古和山西,2005年在GDP贡献度中内蒙古属于四级,山西属于三级,而在2010年内蒙古属于第三级,山西属于四级。因此可得出,全国各省市区的GDP和碳排放量基本呈正相关,碳排放量随GDP的增长而增长。

3.3 各地区碳排放强度分布分析

由图3可知,2005年及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北部以宁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最高,南部最高则是贵州。北部中北京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最低,南部中广东最低。东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最低则为上海。

其中GDP和碳排放量位于一级和二级省市区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辽宁七个省份,从2005年到2010年按比例下降,七者之间的顺序没有发生变化,以河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最高,广东最低,这说明河北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单位碳产值小于广东单位碳产值,主要以化石能源的高投入低产出来支撑本省GDP的增长。

山西、海南位次变化较大,不降反升,原因可能是能源平衡表中平衡差额太大,导致平衡差额量抵消了本地区内的能源消耗量。

4 结论

从2005年到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的GDP和碳排放量呈正相关,碳排放量随GDP的增长而增长,但除山西和海南外,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均持续下降,这说明了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政策卓有成效。国家“十二五”期间,又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可预见,将来五到十年内,经济发展结构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王文超. 中国省区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秦大河, 罗勇, 陈振林, 等.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 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6): 311-314.

[3]李飞. 中国碳排放量现状及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J]. 科学与财富, 2012, (12): 56-56.

[4]石敏俊, 王妍, 张卓颖, 等. 中国各省区碳足迹与碳排放空间转移[J]. 地理学报, 2012, 67(10): 1327-1338.

[5]李霞.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区域差异研究―基于IPCC碳排放核算方法[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 (2): 63-65.

[6]刘哲, 邴龙飞, 刘晔. 基于IPCC方法的区域牲畜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1(6L): 377-381.

[7]刘燕华, 葛全胜, 何凡能, 等. 应对国际CO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中国减排潜力分析[J]. 地理学报, 2008, 63(7): 675-682.

[8]任婉侠, 耿涌, 薛冰. 中国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驱动力分析―以沈阳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10): 2829-2835.

[9]张晚成, 杨. 城市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清单―以上海市为例[J].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0, (6): 17-21.

[10]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0-2009)[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010.

第2篇:化石能源范文

关键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09-02

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背景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储量逐渐消耗殆尽,且全球每年因消耗化石能源而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气体(CO2、SOx和NOx等),除了引起局部地区的烟尘、灰霾、酸雨、光化学雾和连带的重金属铅的污染外,更造成了全球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日渐显现。含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高效洁净利用及具有清洁、低碳、可再生等优势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适应我国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等新能源的迫切需求,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主动适应,准确定位,于2010年新增了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也是教育部首批建立的10个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之一。专业获批后,于当年从09届转来1个班的学生,并新招10级2个班的学生,目前已有1届毕业生。关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则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新专业的定位决定了专业以后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师资队伍的配置、实验室建设、课程体系的建立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首先必须在对专业深入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学校的条件,考虑专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的客观、合理的要求。所以本专业定位应以拓宽专业面、培养宽口径的掌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天然气)、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化工过程工程的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科学与工程,属交叉学科。专业按照东北石油大学“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四个层面设置课程,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视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两课、综合基础、外语、计算机、体育、公共艺术及跨学科门类修读课程;学科专业基础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程以及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线性代数、分析化学、工程制图等等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石油加工工程、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能源化工设计、能源转化催化原理(双语)等课程,同时开设了大量的专业选修课,注重学科交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两个部分,实验含课程实验和专业实验,所有的化学、物理类课程均设置了配套课程实验。实验中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创新性的比重。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外,还开设了创新实践和科研训练等环节,在实践教学活动期间,学生可灵活选择在企业或校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分分配情况如图1。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构建的课程体系的特点是:注重各部分之间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充分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并重,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并重的原则,力求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的学生既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并了解所学专业方向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四、师资队伍建设

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所以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东北石油大学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采用各种优惠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补充新专业建设所需的专业教师,重点引进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以及主干课程的专任教师,重视已有人才的培养提高,充分发挥老教师带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目前本专业已有10名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2名教授,4名副教授,同时还聘请了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其他高校等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新专业的兼职教师。已经构建了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综合水平高的具有发展潜力教师队伍,保证了新专业的建设顺利完成。

以上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本科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办学定位,从培养目标确定到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能源化学工程专门人才。

第3篇:化石能源范文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建筑能源规划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 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 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

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因此,在保障人类美好生活的同时,城市应该重视环境和资源的和谐相处,通过建设低碳城市,实现向低能耗、低碳型城市转型。

当前,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研究主要是对于新能源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较多。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是否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 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模式。

一、低碳城市下建筑能源规划的意义

1、针对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具有低能量密度和产能不连续的特点,通过区域层面的统筹规划,利用同时使用系数和负荷参差率,实现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的供给均衡;

2、将建筑能源规划和减碳规划融入区域规划体系,有利于在区域范围内实现节能减碳的规模效应,并实现碳排量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3、根据综合资源规划法(IRP),基于需求侧管理理论,将区域内节约的建筑能源资源化,并作为虚拟能源和无碳的替代能源,降低区域开发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使用中的比例。

二、我国城市能源建筑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方案相对独立,指导思想片面

我国当前能源建筑规划主要规划三个方面:供电、供热和供气。这三方面的规划方案相对独立,三者之间没有统筹兼顾,相互考虑,形成共同促进的局面。相反,三者之间的能源使用相互重复,计算繁琐。比如我国城市大部分使用独立空调,过多依赖电力,而不是用中央空调取代独立空调实现节能目的。

2、重视能源生产,而轻视能源管理

我国能源建筑规划过于重视能源生产,比如采暖主要是最大外部负荷进行叠加,累积能耗。大量的能源生产,但是相应的管理比较松散,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整体系统的效率值较低。例如某些地区使用了集中中央空调系统,但是输送系统效率低,浪费情况严重,系统整体输送效率就被拉低了。

3、能源建筑规划的国家标准较低

我国相应的能源建筑规划标准和规范相对不太健全,技术指标明显偏低,对于建筑用电设备的购买没有明确的规定。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较小,只是出现某些个体户采用可再生资源,并不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区域能源规划。特别是在公共建筑较多的区域中,可再生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的利用率就更低了。

三、建筑能源规划的方法

建筑能源规划不仅仅是技术工艺方面的规划设计,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领域,应该采用前沿方法进行方案设计。常用的区域能源建筑规划有:综合资源规划法和情景分析法。

综合资源规划法是结合了需求侧资源管理和能源规划结合的方法,其主要核心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的方法,主要实现方式是减少节约末端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合理适用余热和废热。情景分析法是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的综合考虑方法,对于不确定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构建定性模型,实现供需平衡。

四、建筑能源规划的步骤

根据“综合资源规划法”理论,将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分成几个步骤: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目标制定、评估区域可利用能源资源量、建筑能源的负荷预测、确定能源系统和技术方案(能源站方案)、区域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价。

1、目标制定

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制定目标通常包括两种方法:标准评比法和实质性技术指标。定性技术评估的标准评比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是此方法准确性差,缺少详实的数据支撑评估结果。

通过目标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等规划程序,按建筑类型,分别确定单位建筑能耗基准值与单位建筑碳排量基准值,并作为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定量技术评估的依据,这是理论界建筑能源研究的主要方向。

2、评估可利用能源量

区域内的能源通常分为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低品位能源。对所有能源进行综合的系统性定量分析,是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的前提。

常规能源包括电力、天然气、石油、燃煤等;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低品位能源包括发电厂余热、土壤蓄热、江河湖海的温差能、地铁排热回收、工厂废热回收、垃圾焚烧、污水温差能、免费冷源等。

3、建筑能源的负荷预测

以往建筑能源预测采用传统的负荷指标估算法,往往估值偏高,造成大量的设备冗余和浪费。而区域建筑能源预测,应该采用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即不同建筑类型,应设定不同的人口密度和使用时段情景,同时考虑系统的峰荷、腰荷和基荷,估算出区域的典型负荷曲线以及情景负荷的出现概率,叠加给出区域能源的总负荷。

4、建筑能源系统配置方案

根据区域内可利用资源量和建筑能源负荷的预测,编制区域能源整体配置技术方案,其核心即区域能源站的建设及运营模式。能源站的建设,应考虑经济性指标(运行管理费、投资回报、能源价格)、技术性指标、碳排放指标、能效指标(设备能效、输送能效、末端使用能效以及损失)、环境影响指标(热污染、热岛效应、噪声)等因素,并确定能源站的规模及位置。

区域能源站一般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进行建设及运营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又称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提供能源服务,是以赢利为目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专业化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诊断、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运行、维护和管理一整套的系统化服务,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

五、结语

建筑能源规划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实现低碳生活和绿色生活,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的节能措施。区域能源规划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建设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第4篇:化石能源范文

城市化就是人口聚集的过程,人口的集中必然带来经济活动的转移,经济结构随着发生改变,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结构逐渐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意味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带来消费方式和闲暇方式向城市居民靠拢,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能源的消费需求来源于生产过程和日常生活,城市化主要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改变能源需求的总量和结构。首先城市的聚集经济促使产业和人口往城市集中,然后产业聚集效应和人口聚集效应分别通过三条路径影响能源消费水平。其中产业聚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影响能源消费:1.规模效应。经济发展有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能带来经济发展(Pacione,2009)。产业聚集带来技术、劳动力、资本以及产品市场等经济增长所需生产要素的集中,对该区域经济发展有集聚效益,推动经济增长。人口的集中提供了销售市场,促使产量增加,使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进而产生更多的能源消费需求。2.结构效应。城市化的推进伴随着工业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二三产业逐渐崛起成为主导产业。因不同产业所需能源种类和总量不同,能源消费需求量和结构会随产业结构转型而发生改变。农业生产主要以人力、畜力为主,农民生活则依赖于薪柴、稻秆等生物质能,因此商品能源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层次水平都较低。第二产业相比农业能源强度大,尤其是工业部门对能源的依赖性更强。随着城市化继续推进,第三产业会快速发展,这会减缓工业能源消费增加导致总体能源消费水平上升的速度。第三产业主要是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和高层次的服务需求,提升居民消费层次,因此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主要是结构影响,降低煤炭等低级能源的消费,而提高对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对运输业产生更多需求,资源需要通过长途运输供应给城市,集中生产的产品也需要长途运输到其他生产,使得城市物流业得以快速发展,从而大大增加化石能源的需求。城市化同样带来个人交通方式的改变,通勤距离增加使得个人交通机械化水平提高,从而产生更多的能源消费需求。Pacione(2009)的研究显示家庭能源消费中交通能源消费占25%-60%。3.集聚效益。包括外部经济、创新效益和竞争效益。其中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有助于获得上下游企业的配套产品和服务,可以减少搜索原材料成本和运输费用,使得生产成本下降;聚集在一起的企业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的集聚一方面有助于相互间沟通,带来知识技术外溢,另一方面会加剧竞争,这会给企业带来创新的压力,迫使企业降低成本。成本下降、劳动生产率上升、技术水平的提升都会降低生产的能源强度,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人口聚集通过以下三个效应带来能源消费改变:1.规模效应。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城乡能源消费数量和结构差异。2000年之前我国城市居民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一直是农村人均能源消费量的3倍以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能源消费差异逐渐减少,至2010年城镇人均能源消费量依然是农村的1.5倍。传统生物质能是农村家庭用能的主要部分,如薪草、畜粪、秸秆,农民对商品能源的支付能力有限且可获得性不足。对比我国农村与城镇居民商品能源消费结构,城镇生活用能中煤炭消费量已降低至10%,天然气、热力、电力等清洁能源成为主体,农村以煤炭为主,而热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几乎没有应用。因此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人口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增加,将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增加。人口往城市集中,一方面通过改变了城乡相对人口,直接影响能源消费,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和消费而间接影响能源消费。农村人口比重下降,使得更少的人口进行农业生产来满足更多人口的农产品需求,会促使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产品运输成本上升,从而引起能源消费需求增加。2.收入效应。能源阶梯理论指出一个家庭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而不断爬升能源阶梯,说明了收入是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随着居民经济状况的改善家庭用能趋向更现代的商品能源。城市化有利于开拓市场,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增加会直接带动居民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如增加电器设备的购买和使用,对能源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就会变化。Malenbaum(1978)、Jones(1989)的实证研究均显示收入与能源强度存在倒U的关系,BernardiniandGalli(1993)指出收入增加使得消费结构从低能源消耗型转向高能源消耗型,随着收入达到某个临界值,不再是增加耐用品的消费量,而是用先进技术生产的新耐用品来替换原有的高能耗耐用品,因此能源强度会下降[14]。PerrySadorsky(2009)收入对能源消费影响既有技术效应又有规模效应,一方面收入增加通过技术效应降低能源消耗,另一方面通过规模效应增加能源消费[15]。当收入增加,农村居民会增加能源消费支出,提高能源消费数量,而城镇居民会用于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消费质量(张馨2012)[16]。3.消费效应。居民能源消费分为直接能源消耗和间接能源消耗,其中直接能耗指供暖系统、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所用的能源,间接能耗指为提供居民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在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所消耗的能源。刘洪涛(2011)基于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序列表,计算出城乡居民的间接能源消费量,发现间接能源消费量远大于直接能源消费量,同期两者比值达2至3倍左右[17]。消费效应就是指为满足居民对住房、家电和交通工具等需求,供应商在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所消耗的能源。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更加完善,需求对生产具有更明显的导向作用,因此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对相关行业的影响会很显著,最终形成对能源消费的间接影响。综合以上分析,城市化通过中间传导变量:经济规模、经济结构、能源强度、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因此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与三组系数有关:中间变量对生产、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系数,城市化对中间变量的作用大小,生产、生活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第四部分将基于该部分的理论来具体衡量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的关联程度。

二、实证研究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城市化通过各个传导变量分别影响生产和生活能源消费,因此要衡量城市化水平变动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应该分三步来解决,首先计算各个影响因素对生产和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大小,然后衡量城市化与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最后根据前两步的结果计算城市化对生产和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并最终折合成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如图1所示,城市化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取决于系数1、系数2和系数3,下文将分别估计这三组系数。

(一)各个传导变量对能源消费的影响1.计量模型生活能源消费和生产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不同,本文将分别讨论城市化水平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能源消费影响。为确定各传导途径的作用大小,下面从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两个方面根据传导机制wageit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元),其系数反映收入效应的大小,由于收入水平和能源消费量都取了对数,该变量的系数可作为能源消费的收入弹性。engit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用于衡量居民消费结构,间接反映家庭能源消费模式的变动和消费结构的转换,该变量系数衡量的是消费效应的大小。gdpit为各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代表经济规模,其系数反映产业聚集产生的规模效应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mauit和serit分别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用来反映产业结构,其系数反映结构效应的作用大小。techit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其系数为集聚效益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集聚效应通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升级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企业的单位产值能耗,然而用单位地区产值能耗与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地区产值能耗相关,产生内生性问题。考虑到我国的经济结构特征,工业产值对总生产总值贡献率高达40%以上,且工业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70%以上,因此工业的能耗强度变动对总产值的能耗强度具有决定性影响,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反映单位产值能耗最具有代表性。其中,各个变量的下标i和t分别表示省份和年份,fi表示不可观测的地区特征效应,ut表示不可观测的时间特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便于弹性分析,模型对除了比值变量,其他变量均取自然对数。2.数据来源和统计描述由于各省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工业能源消耗量数据的可获得性有限,本文只能选取2005—2012年我国24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3.单位根检验在应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前,首先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各变量序列的稳定性,避免虚假回归。以下是采用LLC检验、IPS检验以及CH检验(ADF-Fisher)三种方法对各个变量的检验结果。结果显示,尽管第三产值比重、单位工业能耗和城市人口对数的IPS检验不能接受稳定性假设,但该三个变量的其他检验结果均接受稳定性假设,因此认为这些变量均稳定。最终结论是所有变量都稳定,因此直接回归不会造成虚假回归,不需要再进行协整检验。4.模型回归结果对这两个模型分别进行混合最小二乘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和随机效应回归,模型1的回归结果如表3。研究结果显示城市人口总量、收入水平与生活能源消费量呈正相关性,而恩格尔系数与生活能源消费呈负相关性,结果与前面的经验分析一致。通过Hausman检验结果的P值可知,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能够更好解释各个影响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城市人口、收入水平每提高1%,生活能源消费量将会增加0.9352%和0.4606%,而恩格尔系数每降低1个单位,生活能源消费量将会增加1.2012%,其中人口规模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最明显。结果表明gdp、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生产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而第三产值比重与生产能源消费量呈负向相关性。通过Hausman检验结果的P值可知,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更好解释各个影响因素对生产能源消费的影响,当固定其他变量,变量gdp、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每提高1%,我国生产能源消费会分别增加0.6361%、0.6591%、0.1001%,第三产值比重变化对能源消费影响不显著,这是由于大部分省份服务业比重小且基本没有变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经济规模,而单位产值能耗对生产能源消耗的影响作用最小。以上结果与张明慧(2012)、王晓玲(2012)、张黎娜(2013)等对各地区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结论基本是一致。

(二)城市化水平与各个传导变量相关性分析进一步估计各传导变量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鉴于2005—2012年期间我国人口总量变动很小,年均增长率只有0.5%,因此城市化率变动与城镇人口数之间的相关性取1,即假设城镇人口的变动来源于城乡人口结构变化,而人口总量变动对城镇人口数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表6显示,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促进经济增长,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同时城市化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利于能源的集约消费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推广,从而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的城市化率与居民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性,说明我国城市化有利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降低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

(三)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传导机制分析要衡量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还需要将生产、生活能源消费变动转变为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动,需进一步衡量生产、生活能源消费的比重。根据全国能源消费数据显示,生产、生活能源消费比8.6,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促使生活能源消费水平上升明显,本文就取0.8为生产能源消费比重,0.2为生活能源消费比重。最后将前文的回归结果结合,就可以得出城市化最终影响能源消费的作用大小。如表7所示,表中系数1指模型1和模型2的相关系数,系数2指城市化对各个传导变量的作用大小,系数3指生产能源消费、生活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最后一列就是将系数1、系数2和系数3相乘。结果显示,经济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收入效应和消费结构效应是增加能源消费的动力。其中经济规模作用最大,当城市化水平增加1个单位,通过经济规模的扩张会引起能源消费增加0.899%。虽然人口规模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显著,但由于生活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例小,因此人口规模对总能源消费的影响没有经济规模的作用明显。收入水平和恩格尔系数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显著,但因城市化对这些中间变量的改变很小,因此这些传导因素对总体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不大。我国的城市化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非常小,仅为0.012,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状况的改善作用有限。我国城市化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本文第三部分已经指出第三产业能源强度比第二产业能源强度低,因此城市化的经济结构效应是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费。以上结果显示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对节能的作用很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绝对规模依然偏小,且内部结构偏向于能耗较大的行业。我国的第三产业主要以交通运输、餐饮、旅行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信息、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因此我国现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节能的作用很有限。总体来看,中国的城市化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增加,城市化加大能源消费量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经济增长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化降低能源消费量主要是通过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能源效率的改善对能源强度的降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新型城市化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进而不断促进能源强度的下降和能源利用综合效益的上升,降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5篇:化石能源范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能源 紧凑型城市 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77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ree main stag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puts forward the connota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should b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act city,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gathering population control the size of the City;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large, medium and small city; from the industrial city to eco city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new urbanization; energy; compact city; eco city

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产业、资本和市场集中的过程。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时期,然而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与能源、环境的关系是我国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1 审视我国的城镇化道路

1.1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三个主要阶段

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的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缓慢,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且与我国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不同步。1949-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0%左右仅增长到17.9%,年均增速不足0.3%。①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步伐逐步加快,1979-1992年城镇化率从18.96%提高到27.46%,提高了8.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约0.68个百分点。一大批新兴城市迅速崛起,城市总数由216座增加到517座。②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明显提速,主要表现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摆脱土地的束缚向城市和城镇流动,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市人口不断增长,逐渐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城市群。然而,粗放的土地开发模式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能源紧缺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电荒”“气荒”“油荒”相继出现;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病频现;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城镇化质量普遍不高。这种以能源和资源掠夺式开采、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1.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搞成了房地产化,大拆大建造成能源浪费严重。全国各地盲目造城的冲动很强,城镇化是以投资驱动和“房地产化”为主,缺乏产业支撑,超前规划各种工业园区、开发区和新城,盲目追求空间的城镇化率,造成很多“空城”,这是一种功利性的城镇化。近几年各种各样的造城运动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加速蔓延。国家发改委课题组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平均每处要建4.6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1.5个新城新区,规划新城数量约190个。③持续高速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的钢铁业及建材的大量消耗,这是我国近年来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建筑物如此大拆大建造成的能源浪费令人心痛,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能源匮乏大国而言。

(2)农民工游离在城市农村之间,庞大的流动人口加大了运输能耗。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几亿农民走出土地,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他们虽然居住在城市地区,但其中大多数没有城市户籍和待遇,仍然是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农村人口,没能成为真正意义的市民。农民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在各大城市间流动,不稳定性很大,成为游离于城市之外的“候鸟”,每年春节全国范围的大迁徙就是一个写照,为此需要修建大量的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生产修建铁路、公路的建材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支撑如此庞大的交通运输同样需要大量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而平时这些铁路、公路的闲置率、空驶率很高,无形中造成巨大浪费。

(3)能源短缺和城市污染并存,城市病多l。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规模无序扩张,人口增长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能源、土地、水三大核心资源的“瓶颈效应”日益凸显,“大城市病”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能源环境问题尤其突出,各地频现油荒、气荒、电荒,我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已超过了50%的安全上限,这已经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环境恶化,雾霾天气增多、范围也在扩大;楼越盖越多、越盖越高,路越修越宽、越修越密,地下水被过度开发甚至被污染,地下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大量植被被柏油马路替代,生态环境遭破坏。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正受到威胁,而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短缺现象严重;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城市垃圾迅速增加,很多大城市被垃圾包围;城市配套设施普遍不完善,比如排水设施不足,一下大雨城市就一片。欧美国家城市化200年才出现的“城市病”,在我国城镇化仅30年就集中爆发了。

(4)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大小城市发展不均衡,能源远距离运输。目前我国超大城市模过大,中西部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大城市、特大城市边界不断扩大,“摊大饼”式发展。一些城市沿袭先建设后规划、先规模后效益的发展途径,盲目追求高、大、亮等面子工程,城市扩张速度不断加快,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而这些人又带来新的住房、交通短缺问题,又要建新住宅区、修新路,如此循环,“饼”越摊越大。仓促上马带来了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偏低问题、交通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及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更造成了能源紧缺加剧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而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多在东部能源资源缺乏地区,于是形成了西煤东运,西气东输的局面,远途运输加大了损耗,降低了能源利用效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由于经济实力较弱发展迟缓,小城镇人口比重不升反降。

2 新型城镇化道路:治疗“城市病”的良方

据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介绍,近几年发展情况显示,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推动能源消费8000万吨标准煤。④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主持编写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称,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1个百分点,据此速度发展,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届时,将拉动全国8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相当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个国家能源消费之和。中国是人均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如果不能探索出一条开发新能源、新技术的低能耗、低碳的绿色城镇化道路,那么中国资源将无法承受中国城市化之重,过去粗犷的城镇化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2.1 建设紧凑型城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中国目前的城镇人均建筑面积为31.6平方米,美国人均面积为61.8平方米,德国和日本人均面积分别为42.9平方米和36.6平方米,如果中国走美国式的城市分散发展道路,就算把耕地都拿来修路、停车还不够,由此被耗用的汽油将远远超出地球石油供应总量。⑤我国有13亿人要吃饭,我国要想确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被突破,唯一办法就是城市空间密度要紧凑,达到每平方公里1万人。⑥因此,中国绝对不能走美国式的城市分散发展道路,只能采取欧洲日本的紧凑式住房消费模式,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现在无论是老百姓还是政府普遍存在一个错误的消费观念,认为改善生活就要扩大居住面积。根据中国国情,人均居住面积绝不是越大越好,各类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绝不是越多越好。我国要建设紧凑型城镇,推进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细化城市布局,增加土地混合利用,建设具有复合功能的新城。

我国农村居住分散,房屋保暖不好,用能设施五花八门,能源转换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现在农村人均能源消费低于城市人口是建立在农村生活水平低下的基础上的,农民一旦达到或接近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其能耗必然超过后者。建设紧凑型城市提高城市化率将有效破解农村能源效率低的问题,促进能源、土地等资源节约,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人口集中居住,公摊下来人均能源消耗会大大降低,以规模化的方式促进节能减耗。

2.2 由盲目造城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聚集人口转变

“鬼城”、“空城”若不抑制将加剧我国的能源紧缺和环境持续恶化的状况,楼群和基础设施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浇筑,一旦盲目建成,后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很难纠正。没有坚实产业化支撑的城镇化,没有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就业机会,即使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将农民工留在城市,也可能会因失业形成城市中的贫民窟。我国要吸取拉美国家城镇化超前于产业化,造成城市贫民窟现象的教训。城镇化建设不能与产业发展割裂,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不可能成功。

城镇化与产业化密不可分,在推进城镇化、产业化的进程中,能源消费总量注定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污染物排放也将升高,因此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低碳经济,根据我国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引导产业在不同规模城市间合理布局,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2.3 从工业化城市向生态化城市转型

城市的三个基本功能是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宜居,生态化城市是实现城市的这三个功能协调发展,不能因为发展经济的功能而忽视另外两个功能。生态化城市是以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发展模式的城市。生态化城市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机替代,通过城市综合能源规划,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统筹优化,让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嵌入到城市发展中;实现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注释

①② 相伟.中国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中国投资,2012.3.

③ 旱地拔葱建起“睡城”“鬼城”.西安晚报,2014-02-28.

④ 结构变局启动万亿市场 清洁能源发展或超预期.和讯新闻网,2013-03-13.

⑤ 李伟.中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探析.人民日报,2014-02-25.

⑥ 特大城市膨胀引担忧 冀守住城镇化发展底线.大公网,2014-02-23.

参考文献

[1] 陈浩,郭力.双转移趋势与城镇化模式转型.城市问题,2012(2).

第6篇:化石能源范文

本文针对工业园区智能化需求,结合园区的分布结构、系统集成可行性分析和建设经费利用的最大有效化,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手段,借鉴一些成功的建设案例,搭建面向工业园区和园区企业的高水平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工业园区的智能化,使园区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制造业向自动化、信息化、高效化的新型工业转变。

1 智能化设计的理念

所谓工业园区智能化,就是将园区内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建筑和公共设施按照统一规划、实施、调试、优化,最终实现智能化。该信息化建设方案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分工明确、功能各异,但又相互连接并且融入园区内其他工业系统,最终实现安全性、耐久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环境化的设计要求。设计方案的主要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楼宇智能化系统、电子会议系统、一卡通与门禁系统、机房管理系统和管路系统等。

2 综合布线系统

所谓工业园区综合布线,即在园区内利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思想在不同建筑和设施间建立灵敏度极高的数据传输通道。布线系统的设计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具有开放性、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扩展性的即运营与管理为一体的数据平台,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必须做到标准化的网络设计,各项系统实施规范,技术指标和设备型号符合国际标准,该系统还必须考虑到现阶段园区信息化需求和未来智能化系统扩展需要,同时在实现工程需求最优化的同时,尽量节约项目经费。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以下5个子系统,分别是:工业区子系统的设计;设备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运用分层网络布线结构设计思想,实现网络核心交换区的传速速率为1000Mit/s,分布区的传速速率100Mit/s,最底层的交换设备永远10Mit/s的速率。

3 视频监控系统

近几年,监控系统的更新换代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早期的模拟监控系统在市场上已经十分罕见了,数字监控系统大量的被企业所使用,同时,在IP技术一统天下的今天,网络监控系统正在被人们接受。监控系统是企业关键部门和园区内的公共场所实施"实时监控"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监控系统所传输和保存的关键事件的图像和声音信息,为园区内的管理部门、客户或者政府机构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高效可靠地检测平台,更好的保护园区内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4 楼宇智能化系统

楼宇智能化系统由空调制冷系统、电路系统、供热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旨在实现一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楼宇智能化总的来说就是有计算机程序管理建筑中的设备,能够做到根据大楼随着环境的改变自动开关灯;自动开关空调;还可以根据配电柜、变压器和发电机组的实时运行参数,动态掌握楼宇中一些重要设备的操作;包括运行中的电梯状态,也能够准确的呈现在信息中心的计算机屏幕上,最终实现工业园区楼宇的智能化性能。

5 电子会议系统

所谓电子会议系统,即利用现有的网络通信和综合布线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把工业园区内一些重要会议室的连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高效的自动化会议功能。在目前,电子会议系统由两大类组成,一种是局部会议系统,另一种是远程会议系统。局部会议系统指的是在一个会议室召开的会议,使用计算机程序和电子化系统检索、显示会议的内容,备份会议的进行情况,它的优点是可以节约会议的人力成本和会议纸张等费用。远程会议系统,我们平常俗称通信会议或电话会议,即利用网络通信技术连接在不同区域的多个会议室,使各个会议室处于一个同步进行的会议平台。

6 一卡通与门禁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卡通"快捷的应用特性和优越的市场前景,使得它成为了楼宇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园区智能化的重要标志。门禁系统是对楼宇进出口、电梯口、机房、仓库等重要场所进行监控和管理。根据建筑的特性,在需要监控、管理和身份认证识别等具有通道口的保密区,除了安装电控锁具外,还应该采用先进的接近式的读卡技术。

7 综合管路系统

综合管路系统是实现工业园区智能化系统走线结构,主要是管路和桥架。综合管路的设计是根据智能化系统整体规划和初步设计为前提,目前,综合管路系统的设计结构主要由垂直桥架系统、水平桥架系统和水平管路系统。管路系统是各个信息化设计连接的基础,组成部分为弱电桥架、管子和其他辅助材料,使得整个工业园区智能化达到结构完整、系统稳定、可扩展性强和易于维护的特点。

第7篇:化石能源范文

能源紧缺及与之伴随着的能源价格上涨是当前中国经济的突出问题之一。改革开放20余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忽视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内在关系。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导致我国目前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

能源紧张状况与我国目前阶段性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密切相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发行大批国债,启动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第三轮经济增长。这一轮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单轮投资驱动特征。直至2002年世界经济整体好转,我国在全球化产业结构整合中逐渐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中心,机电产品出口增加,而能源紧缺迹象也随之趋于明显。据有关的公开统计数据,2003年我国能源弹性系数为1.42,以月度数据估计2004年我国能源弹性系数也将在1.5上下(表明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就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该数值高于建国以来任何一年的数据。

对于目前我国能源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现状,一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变动是能源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各产业的特点,对不同的能源品种的需求,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是不完全一致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会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影响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的演变,而且会大大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张丹,2003)。还有学者认为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以及能源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影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的关键因素(吴巧生,2004)。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能源紧缺问题既有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工业化进程阶段中重化工业化致使高能耗产业增加的原因,也有工业生产带动的能源正常消耗增加的原因,同时也有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增加的原因,也有当前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导向作用不强所导致的能源耗费过多的原因。因此总结起来笔者认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都是影响当前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

二、现阶段影响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分析

工业化是一种过程。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提高了。按库兹涅茨、罗斯托、钱纳里(1960)的分析方法,考察世界工业化经济史,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产业总量从小到大的渐进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主导产业的演变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如纺织业)―――资本密集(重化工业化)―――资本技术密集(航空汽车、家电等)―――知识技术密集(计算机、新材料、生物工程等)的发展的要素结构特征;产业结构的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特征;与此相对应,从附加值角度看,主导产业部门的演变具有从低附加值―高附加值―更高附加值发展的产出特征,表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导致产业结构软化,则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年比重趋增,知识型服务业包括金融、信息、咨询服务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如美国上世纪90年代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70%左右来自第三产业),从就业角度看,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重大大增加。根据库兹涅茨模式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看,我国当前人均GDP约为1000美元,此时产值中三次产业依次为10.9%、48.4%、40.7%,就业结构中三次产业依次为177%、453%、370%。但2003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依次为49.1%、21.6%、29.3%,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而在国民经济产值比重中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41.6%上升到2000年的50.9%,2001年的51.2%与相近收入水平国家相比,要高10~20个百分点。造成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的重要原因是重工业比重过大,重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多数年份超过50%,特别是90年代以来,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50.6%提升到2000年的59.2%,2001年进一步上升到60.5%。国内学者测算出我国的产业结构高度正处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为工业化进程加速时期。由其他工业化国家经验可知,在此阶段工业重型化是必然结果。我国此轮经济增长中,重工业领先于轻工业的增长,从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看,2004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中基本生产资料的增长率虽有减缓,但仍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造船、汽车制造、机床等现代工业保持了较好增长。2003年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6392亿元,同比增长18.6%,比轻工业快4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11.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5.5%,2003年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冶金和化学工业是带动工业加快增长的主要力量,上述5个行业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0.9%,拉动全部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重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分为采掘(伐)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我国拉动全部工业增长的多是重工业,而重工业的性质决定其为高能耗产业。2002年、200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为134914.75万吨标准煤、1678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耗与我国工业化进程所处阶段相关。

工业化、城市化是每个经济社会必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从历史上看在一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在空间结构上则不断向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点聚集,这种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人口聚集效应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城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耗量与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耗总量的对比,本文选取城市化指标因素作为影响能源消耗总量的要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居民用电在全部电力消耗中的比重也在上升,由1996年的10%上升到2003年的12%。居民用电不仅对用电量的增加有较大的拉动,而且加剧了电力需求的波动性,尤其是居民空调保有量的增加使夏季空调用电对电力需求产生的冲击尤其明显。在夏季高温时,上海市空调用电的最高负荷达到了550千瓦,占全部负荷的40%。在江苏省,高峰时空调负荷也达到4―5百万千瓦,约占全部负荷的25%―30%,而这些地区城市化水平也相对较高。

对于一个能源有限的国家来说,以耗费更多能源的代价来换取短期内较快的经济增长,一方面会因为这种发展模式在将来对能源消耗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会因为当前的这种发展模式对能源过度开发而使将来因能源缺乏导致对经济发展的更大制约。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的过程中,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来看,在这一阶段中能源消费强度都不会快速下降,且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家庭能源消耗总量将呈上升趋势。因此降低能源消耗,必须要找到并强化可以减少能源消耗的因素。史丹(2002)提出市场经济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改进企业内部的能源利用效率;二是改善能源的配置效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必须关注能源投入与收益的关系、能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关注技术创新,从而使企业内部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能源要素流向投入产出高的地区,使能源要素配置区域合理,从整体上改善我国能源效率。因此,从长远来看,必须提高能源的配置效率,使得在能源消耗总量缓慢上升的同时经济发展取得较快的增长。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对未来能源消耗估计不足使得能源生产建设萎缩就是由于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强行政力量过强引起的。近两年来,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的价格矛盾十分突出,这正是长期以来我国价格扭曲所导致的后果。目前,煤电价格实行的还是双轨制,国有煤炭企业按计划价格即低于市场价格或非电力用煤的价格向计划内电力企业提供电煤,还有在现行电价管制办法中1985年以前建成的老电厂和发电网仅根据“燃运加价”等成本推动对电价小幅调整,对1985年后的新建电厂实行以各自成本为基础的还本付息电价,造成电价混乱。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改革开放20余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在价格扭曲和价格补贴下取得的,而恰恰是在不断市场化的背景下取得的。在长期的价格扭曲下,能源生产企业内部效益不高,造成了能源供给方面的不足,供给不足绝不等同于无效率的消耗减少;长期的能源价格偏低使得一些高能耗企业利润潜力加大,能源利用效率低,并带动了一些高能耗企业盲目重复建设,这就使得在能源需求方面加大了能源耗费;行政上对能源供给流向管制(如电力供给不足时,对一些企业进行保护使这些企业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并且价格低廉)违背了市场公平原则。市场化因素可以从供需两方面来解释能源消耗的原因,增强市场导向作用,强化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能源配置效率。

三、我国能源消费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关系的回归分析

对LE、LIND、LURB和LGAMP进行OLS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

LE= -5.657949715+ 2.535852318*LIND+ 0.3527308375*LURB - 0.1727975168*LGAMP

式中E、IND、URB、GAPM分别代表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化指数、城市化指数、市场化指数,经过自然对数变换后记为LE、LIND、LURB、LGAPM。本文以2000年为基期,计算的各年能源消费总量指数;采用非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两者平均值来代表工业化程度,即工业化指数(IND)=(非农业产值占GDP比重+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2;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的指标;以工业总产值中城乡个体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比重(即市场发挥作用部门的产值)和城镇非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比重(即市场配置劳动力比重)来衡量市场化程度,两项因素权重各为0.5。LE为被解释变量,LIND、LURB、LGAPM为解释变量,时间区间为1978―2003年。指标的具体计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的2004、1998、1992、1985年数据。

根据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基本要素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方向与经验分析是一致的。由回归方程可以看出:目前工业化IND的进程、城市化URB进程加快会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而市场化GAMP进程的推进会导致能源消耗的降低(-);工业化对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为2.535852318,城市化对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为0.3527308357,市场化对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为-0.1727975168。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加快技术进步。资源的丰富或缺乏是相对于一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路线而言的。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看,我国的工业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历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单位GDP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呈“倒U型”变动,但依靠技术进步可以使曲线更迅速地进入到下降阶段。我国制造业整体在世界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位置,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工业技术的弱原创性和强模仿性是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加紧研究开发影响未来能源和原材料发展方向的重大技术,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产业化的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就有可能大幅度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也不乏在不利的资源约束条件下,逼迫人们以技术创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后来反倒创造了新的优势的例子。

第8篇:化石能源范文

关键词:自行车 城市 需求

Abstract: The bicycle traffic as the main vehicle for centuries, carries a demand of the era, when the city entered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motorization, face traffic congestion, lack of resources when the city urban diseases, policymakers once again turned to bicycle traffic, so the bicycle can really become alleviate the problem the "medicine"? In today's era of modernization, mechanization, automation, bicycle traffic can go far? The author takes Shenyang city as an example,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rientation angle of bicycle traffic, development trend of bicycle traffic for some discussion.

Keywords: bicycle city; demand;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沈阳作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在上个世纪80年代,自行车曾作为这个城市的主导交通工具,承载着沈阳城市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行车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城市机动化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紧张及城市机动车交通拥堵成为世界各大城市的通病,当各种治堵方法应对无措的时候,自行车交通以其环保、节能、节省道路空间等优势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从1996年法国巴黎首先颁布《大气保护和能源合理使用法》之后,巴黎、根本哈根、伦敦、荷兰等城市纷纷开始倡导自行车交通出行,并从宏观的城市交通出行规划,到细部的自行车租赁点分布及管理。并且,从2005年开始,上海、北京、杭州这些国内机动化发展比较快的城市,也开始加大对自行车交通的建设投入,各种自行车交通规划、自行车交通租赁点设置等等措施迅速展开,一时之间,自行车交通重新成为世界交通行业关注的焦点。沈阳市在感受大都市城市化、机动化发展的繁荣时,也逐渐被机动车拥堵所侵扰,城市交通研究的视线逐渐投向了当下的热点: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回归的缘由

其实,自行车交通从来就没有彻底消失过,只不过受到的关注度随着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发展在不断降低。而且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交通逐渐被人们淡忘。近期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拥堵、停车难、占道停放、高油价等一些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回想自行车时代的通畅及便捷。

2.1城市拥堵停车难困扰机动车出行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机动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了中国各大城市,随之而来的。是城市拥堵业已成为各大城市的流行病。沈阳以每天600-700辆新增机动车的速度,迅速进入拥堵城市行列。在某些高峰时段,机动车出行几乎赶不上自行车的速度。

与拥堵同时出现的,就是停车问题。由于机动化进程速度远超过人们预计的情况,很多公建单位、居住小区都没有配备足够的停车泊位,导致现在停车问题甚至超过交通拥堵,甚至成为导致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症结。据了解,目前沈阳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百万辆,且年均增长率高于15%。现有停车泊位32.3万个。按照城区基本停车需求一车一位的原则,全市城区停车泊位需求约56万个,缺口为23.7万个。严重的停车供需失衡,导致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而且管理人员不足和管理制度的滞后,使停车矛盾更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交通秩序的混乱程度,使城市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转而寄希望于自行车交通对城市交通有序化的改善。

2.2 资源紧张油价上涨影响机动车出行

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资源日趋紧张,是全球发展面对的共同难题,中国无法独善其身。在这样的大势下,油价不断上涨,引起的经济压力对机动车使用人群的生活消费方式逐渐产生较大影响。油价最高一次调整时,全国平均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了0.44元和0.51元,宣告成品油价全面进入“8元时代”。高油价正在改变许多人的生活及交通方式。据调查,高油价之后,有四分之三的人计划减少其他开支,三分之二的人计划减少开车。一半人计划在靠近居住地休假,几乎同样多的人考虑购买更为省油的汽车。在高油价时期,民众要想节省开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减少汽油的消费。而减少汽油消费的最主要一个方面就是少开车。借由此契机,自行车交通节能省油的优势得以凸显。

2.3轨道交通发展为自行车换乘提供条件

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逐渐发展完善,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轨道交通线网及站点的覆盖范围有限,自行车作为轨道交通末端的一种经济实用的个体交通方式,对处于合理步行距离范围外的交通出行,逐渐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作用。目前沈阳市地铁仅建成一、二号线,形成初步的“十字形”线网骨架,步行交通可达的服务范围基本在线路沿线两侧500米左右,再远距离的出行就需要借用公交及自行车等交通方式。轨道交通的建设,改变了以往自行车个体交通门到门及短距离出行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为自行车的交通出行创造了新的使用方式范围。

自行车交通在现代城市化能走多远

自行车固然有其自身优势,但是,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其特征也决定了其发展的局限性。

3.1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特征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规模和人口不断扩张,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城市居民交通特征变化。沈阳市在上世纪80年代,城市规模较小,居住和就业岗位距离较近,市民平均出行距离约3-5公里,交通出行工具主要为自行车,平均出行时耗约15分钟;到上世纪末期,城市开始初步扩展,居住于就业岗位的分布逐渐突出原有区域范围,沈阳市居民平均出行距离约10-12公里,出行时耗为25-35分钟,自行车交通出行已不能满足需求,公共交通出行比重逐渐增大;而2009年,城市中心区规模已经达到1150平方公里,机动车交通出行比重为各种交通方式中上升速度最快的,自行车交通出行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化城市的长距离出行需求,在城市交通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城市居民平均出行时耗已经达到35-45分钟。在这种城市规模条件下,自行车的交通方式显然难以满足现代化城市生活节奏的要求。

3.2经济发展带来的对交通舒适度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过程中的需求从原来的安全、方便,扩充到快速、便捷、舒适。其中,舒适度的需求增长是经济发展成果的最明显体现,很多人已无法忍受自行车的风吹日晒雨林、公交车的拥挤、以及出租车上下班高峰时段的拒载,在多方面权衡考量之下,机动车以其绝对优势的方便、舒适成为首选,而自行车逐渐退出了上下班主要交通工具的选择范围,成为家庭出游、健身运动的工具。

3.3自行车交通的路权逐渐被侵蚀

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道路交通用地也是有限的。为了缓解城市最突出的交通拥堵的矛盾,很多城市决策者选择倾向为机动车提供较大比例的路权。经常可以看到,一条城市道路中间很宽的部分为机动车道,两侧留下较窄的空间供自行车和行人通行。上世纪末期,在城市机动车拥堵不是很严重的时期,道路断面经常建设成三块板形式,即中间机动车道,两侧为自行车道,在外侧为人行道,其中自行车道与人行道通过道路缘石及竖向高差分隔,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通过绿化带分隔。当城市机动车发展到一定程度,自行车道被机动车占据,自行车道与人行道被无奈的设置成一个平面,中间不再有分隔,自行车与行人可以互相借用道路通行。最糟糕的事情是,即使自行车道已经让出了独立通行路权,剩余的与人行道混行的部分道路还经常被机动车占用做停车空间,自行车道路的通行权已经被侵蚀的一无所有,导致现在经常可以看见自行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这实在非其所愿,只是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况下的一种无奈之举。

自行车交通如何可以走的更远

在现代化城市生活中,自行车交通出行显然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无论是在交通出行距离、速度方面,还是在舒适度、路权、安全保障方面,都难以跟机动车相抗衡。那么自行车交通在当代大城市中,如何可以走的更远?

4.1明确功能准确定位

自行车与机动车的各自优势特性,适应于不同的需求目标和范围。自行车交通若想得到长期的使用,需要明确其功能,给自己准确定位。自行车交通在未来城市交通综合系统中,承载着中短距离出行及换乘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门到门的独立便捷交通运输工具,也可以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同时,可以作为旅游、观光、健身娱乐的一种设施。

4.2统筹规划持续发展

自行车交通的发展,无法在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中独当一面,其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延伸和补充,需要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在轨道交通站点、常规公交站点的规划中,与站点设施同时进行自行车交通工具的停放、管理、进出交通组织等规划设计,形成有机衔接的整体系统,提高综合效率及整体环境有序性,同时对车辆停放、使用及安全保障统一管理,实现其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同步、统筹、统一的持续发展。在其作为健身、运动机娱乐设施的使用环境中,则应结合旅游娱乐区域的整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其运输、健身、娱乐、游玩等多种功能的实现。

4.3政策倾斜保障权益

自行车交通的发展,除了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统筹规划,共同发展之外,离不开城市管理者在政策上的保障和倾斜。除了有停放的空间,在自行车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在路权、安全方面得到具体的保障落实。自行车交通的发展不是仅仅规划若干个租赁存放点,形成通借通还的管理体系,而是需要在每一条自行车可以通行的道路中给予应有的路权保障,对沿途被停车、摆摊等侵蚀和占用的路权予以清理整治;对自行车停车场、无障碍坡道、自行车信号灯、自行车慢行道等应有的市政交通设施进行补充完善,这样,才能使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效的一部分,才可以再城市的发展历程中,走的更远。

结束语

自行车交通的出现、发展、壮大和堙没,见证了一个时代交通方式的转变,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规模的扩展,城市经济的腾飞。当历史需要其再一次承担城市交通一部分责任的时候,希望能通过理性的思考与分析,理清发展思路,在现代化交通系统中找到其准确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城市公共交通的功能。在城市交通发展史上,实现其持续的、有效的、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高等,欧洲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系统案例及启示,城市交通, 2009

2.郭敏辉等,上海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与实践,城市交通,2009

第9篇:化石能源范文

夯实节能减排管理基础

一是在“十一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组织体系建设。二是加强节能减排队伍建设。三是各行业组织应当积极向企业宣传节能减排相关的政策、技术、设备和信息,努力引导企业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在行业内形成一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企业和相关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节能减排统计和信息反馈体系的建设,使相关数据、情况能够及时、准确的反馈出来,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

一方面要继续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对于三酸两碱、电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础化学品,要控制好总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和装置。“十二五”期间还要加快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的炼油装置,提高行业集中度。严格控制氮肥、磷肥产能的盲目扩张,提高新建项目的能耗和环保门槛。

二是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努力延伸产业价值链,提高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精细化率。例如,在三大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行业要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实现产品从“通用型”向“专用型”转移,改善结构性的过剩和短缺现状,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单位能源产出率。

三是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石油和化工行业转型升级。要把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向节能环保产业链高端延伸。

研发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十二五”期间,在油气开采行业推广不加热集油技术和油田采出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提高油田伴生气回收水平;在原油加工行业重点推广优化换热流程、优化中段回流取热比,降低汽化率,增加塔顶循环回疏换热等节能技术;在乙烯行业继续推广裂解炉空气预热、扭曲片强化传热、瓦斯回收等节能技术;在氮肥行业重点推广高效清洁的先进煤气化技术,高效脱硫脱碳技术,氮肥生产无水零排放技术;在氯碱行业重点研发和推广氧阴极低槽电压离子膜电解技术、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低汞触媒技术;在电石行业加快采用大型密闭式电石炉,重点推广电石炉炉气利用、空心电极等节能技术;在硫酸行业重点推广硫磺制酸装置低温位热能回收技术,加快研发硫铁矿制酸、冶炼烟气制酸中低温位热能回收技术;在黄磷行业重点推广电除尘技术和尾气综合利用技术。

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十二五”时期,石油和化工行业要继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应当认真总结硫酸、磷肥、氯碱、纯碱、农药、橡胶等行业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推广到全行业。全行业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引导、政府推动、相关行业组织配合的清洁生产推行机制。石油和化工企业要积极采用节能环保先进工艺技术,加快落后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相关行业组织应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配合政府部门出台有关清洁生产的优惠政策,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和清洁生产技术经验交流与推广。争取今后五年内,在石油、石化、氯碱、氮肥、磷肥、农药、染料、涂料等重点行业建立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创建一批化工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园区。

全面推进责任关怀行动

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实践责任关怀理念,提高行业科学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企业要把“责任关怀”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手段,贯彻到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和方针目标中,贯穿到生产、管理、研发、销售、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全流程,向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提高员工的健康、安全水平,树立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创新节能减排工作机制

石化行业应当以市场为基础,创新工作机制,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尝试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改造,大型重点用能企业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应当加强技术研发、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做大做强。行业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建立主要耗能设备和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广节能自愿协议等。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物排放企业都应当开展能效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对标工作,要以控制能耗总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重点,选取一批关键性技术经济指标来开展对标。通过认真筛选、确立追赶的标杆,通过采取自身“纵向”对标与企业间“横向”对标相结合的方式,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完善措施,持续改进。

树立节能减排良好形象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