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针灸医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针灸医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针灸医学论文

第1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为了促进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内中医学、针灸学方面的学术刊物大都附有由论文标题构成的英文目录。一个好的标题可以起到概括全文、吸引读者和便于检索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原作者和刊物的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1 标题的语言特点

使用不完整的句子,多用名词、名词词组或动名词。例1 :Effective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mericanJournalofAcupuncture (AJA) 1993;21 (3)∶205 例2:Using the Power of Belief in Acupuncture and Holistic Medicine : Case Studies 33 .标题一般由一个名词或若干并列的名词,加上必要的修饰语构成没有谓语成分。但个别情况因表述的需要也可例外亦可使用疑问句。例3 :Can the Addition of Moxibustion During Acupuncture Therapy Improve Recovery from Bell′s Palsy ? AJA 1998 ;2633

2 标题的写作要求

211 主题突出,简短明了 标题字数一般在10个单词以内最多以不超过15个词或两行为宜。例4 :Conservative Therapy with Acupuncture for Injury to the Sciatic Nerve Resulting from Intramuscular Drug Injection 副标题往往用以突出论文某一方面如病例数、研究方法、重点内容或连载论文各分篇等。所以若表述需要致使标题较长可以副标题的形式处理。例5 : The Demystification of Chinese Pulse Diagnosis: An Overview of the Valida2 tions, Holograms and Systematics for Learning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212  避免冗余的谦虚套语 中医论文的标题常带有表示谦虚意味的词。如“初步分析”、“初步观察”、“初探”、心得体会”“之我见”等。这类句式在国外期刊已不用甚至连Study of、Investigation、Report of”等开始的形式也已少见。科技论文应立足于事实材料非实质性内容皆可省略不译而并未影响文章的主题和文献检索。

213 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语, 为使读者准确地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使用缩略词有失恰当,特别是疾病名称,应避免非标准缩略词语。如此缩略词已通用且无歧义,亦可使用。例6 :Determination of Safety Needling Depth via CT2Scan Studies of Tissue Thickness〔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 ;12 (5)∶258〕。例7: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 ;12 (5)258〕

第2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精研中医、针灸、气功,

独创“帶氣行針”,

行医半世纪有餘,华佗再世,名扬四海。

其子陈耀南先生,太乙中医诊所创办人,

传承父志,医术精湛,悬壶济世,

写下多少救死扶伤之故事。

其嫡孙陈英鹏先生,

幼承庭训,承传之医学,

精益求精,展翅杏林!

一家三代,共写杏林之佳话!

陈英鹏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著名针灸学家陈应龙先生之嫡孙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学士

香港註册中医师

太乙中医诊所医师

与父陈耀南先生共出版《针灸刍言》

历任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医导师

工联会业餘进修中心中医导师

少年已展新翅,施针更获讚扬

陈英鹏先生,是素有“天下神针”之称的福建名医陈应龙先生之嫡孙。在福建、香港乃至东南亚等地,陈应龙先生皆为中医界享负盛名,他是一位著名的针灸学家,一生致力於研究中医、针灸、气功,行医逾半个多世纪,创办厦门市针灸学会,历任厦门市中医院院长、名誉院长,兼任中医针灸专家讲师团教授、华侨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撰写有《陈应龙针灸医案》、《灵子术修炼法》等专著。目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仍以其座右铭“愿将人病犹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为該院院训,激励後辈。

而陈英鹏先生的父亲陈耀南先生,毕业於厦门科技学院,1975年赴香港,现为太乙中医诊所创办人。他传承父亲陈应龙先生衣钵,精於医术,推广砭石疗法,与针灸相结合,治病救人。行医四十餘载,常邀内地及海外讲学传道,发表诸多医学论文,如《针刺治愈妊娠阑尾炎一例》、《枕骨全息疗法》等,被广大患者及医学界人士称讚。

自出生以来,陈英鹏先生的生活环境中就飘着中药材的药香味,更在祖父及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不知不觉地走入中医之路。当他还是个小学生时,见父亲为患者施针,便安静地在一旁观看;随着时光的推移,他自发地慢慢地练习,在中学时代已开始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之下,能帮其父亲施针,之後针灸技术进一步得到提升,达到了可独自操作的水平。1985年,发生了一件使其父母都极为惊叹之事。

当年,陈英鹏先生的父母亲随祖父赴新加坡、菲律宾等地讲学。期间,一位背痛患者因疼痛难耐,专程来到家里求治,当时只有年仅13岁的英鹏在家,因患者剧痛,要求他施针。於是,还是个少年的他,出针沉稳,利用平时所学,顺利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事情结束以後,他並未将事情告知父母。大约一周过後,这位患者致电陈耀南先生,表示谢意。此时,他的父母亲愕然,方才发觉,自己的儿子在中医方面拥有如此高的悟性,並为之感到十分欣喜!

中途扭转志愿,全心投入中医

虽说出身於中医世家,但在医术界颇有成就的祖父和父亲並未一味强求陈英鹏先生的选择,顺其兴趣自然发展。“以前,我报读了与中医无关的紡織专业,原以为那会是我的兴趣所在,但毕业之後工作了两年,才发觉我的兴趣並不在此,相比中医来说,我更喜欢中医,因为它能帮助人,更有成就感。”从而,陈英鹏先生了以往的决定,清晰自身的发展目标,不畏艰途,重新再来。

当提出转行学习中医的想法之後,陈英鹏先生立即就遭到了一些朋友们的质疑,“学习中医,是很枯燥的,天天面对着公公婆婆,多没意思啊。”但他的看法並非如此,“其实,他们並非真正地接触和了解过中医,若真正地走进中医之後,才会发现中医是多麽有趣。比如说,患者明明是推着轮椅来到诊所,而在你的精心治疗之後,他竟然能夠自己走出诊所大门,那是多麽神奇的事情。”在真正地深入地学习到中医之後,他才能如此深有情意地说出此番话来。

1998年,陈英鹏先生报读了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就读,“以後,首次开办专门培养中医人才的中医学院。当时,学院内的中医老教授,不乏祖父的深交,在学校里对我疼爱有加,十分感谢他们对我的厚爱。”毕业之後,他成为全港首届中医人才,通过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考核,成为香港註册中医师。陈英鹏先生的父亲经常提及,“医海无涯,医妙无穷。针灸易学,其术难精。”毕业之後,他先在父亲的诊所里实习,慢慢地深入临床,累积起相关的经验。“学习中医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在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一个是在学校以外,跟一个好的师傅,掌握临床方面的知识。”从而,他的父亲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带领着他一步步前进。

此期间,陈英鹏先生是父亲的得力助手,“父亲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在诊断病情时十分认真、专业,对待病人和蔼可亲,向来都是和颜悦色地询问病人、安慰病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中,他不但学得高深的医术,更学得良好的医德。从此,正式踏上从医路。

十年从医历练,矢志弘扬医术

如今,陈英鹏先生大多时间和精神,投放在父亲设於尖沙咀的太乙中医诊所,为广大的患者朋友竭诚服务。提及行医以来的难忘案例,他一方面深感医术的重要性,一方面享受能帮助解决患者痛苦的成就感。

曾经,有一位八十岁的老太太,因患糖尿病中风留下後遗症,右脚大趾近太白穴至湧泉穴溃疡半年之久,俗称“糖尿脚”,当时溃面大於五元硬币,溃深见骨,使人望之发悚。若按照西医治疗,要锯掉患肢,遭到了老太太家人的反对。後他们听闻陈英鹏先生的医术精湛,专程前来求诊。在细心的诊断之後,陈英鹏先生以扬刺法针患处,又经细心的照顾,医患得以良好配合。数次治疗之後,老太太的“糖尿脚”得以痊癒,使患者及其家人喜出望外,对陈英鹏先生的医术讚赏有加。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陈英鹏先生还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及工联会业餘进修中心中医导师,将祖传之医学成就及临床心得,一一分享与热爱中医之人士,旨在将中医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另外,陈英鹏先生联合父亲陈耀南先生,花费大量精力和数年时间,整理了近年来的临床记录、教学讲稿,以及其祖父陈应龙先生运用神来之针艺风采韵事等等,结集成书,於2012年12月出版了《针灸刍言》,力保祖父“精诚传道、授业、解惑,以造福利民为己任”之精神长存,同时为中医界的长远发展,奉献一臂之力。

後 记

谈及养生之道,他不免回想起祖父,並一直以为榜样。“以前,我学生时代放暑假时,时常回到爷爷家小住。那时,爷爷每天都四点便叫我起床练气功,锻炼身体。而其实,我爷爷在三十岁以前体质一向很差,後通过修练灵子术等,强健了身体,直到耄耋之年,仍鹤发童颜,步履矫健,成为养生之楷模。而对於现在一般人的养生之道,无非於吃喝有度、睡眠保证,但最重要的一点,即是保持开朗的心情。因为‘万病归脾土’,只有心情好,無礙脾土运化,身体各机能才能运行健康!”

而对於与祖父之间的深情,陈英鹏先生若有所思地回忆道,“每天,前来请爷爷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他是一位很敬业的医生。但与我在一起时,他卻是一位很好玩的‘顽童’。他有着医学上的成就,但为人平易,性格温和,从来不训我,受到许多人的敬重。”

第3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医学护理论文2100字(一):持续质量改进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针对持续质量改进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应用做出进一步探究和分析。方法: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并且病情变化比较快,需要护理人员密切监护的患者,所以护理人员的责任非常重要,有着非常大的工作量,但是护理人员的数量并不多,属于护理风险控制当中的一项薄弱环节。本院在2018年之后,将排班模式进行了改变,持续质量改进,并实施全程监控结果:直到2019年,在1年的改进以及实施当中,患者的需求以及监护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压力,有益于持续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改进,减少了护理当中产生的差错,存在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灵魂,排班模式的更新,有益于护士长管理,更能更加合理的用人,避免对人才和劳动力方面出现浪费情况,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要所减轻,有效提升了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重症医学科;排班模式

【中图分类号】R1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118-02

持续质量改进(CQI),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下,逐步发展的。其中,对于管理以及环节的质量控制更加注重,为新质量管理理论,护理质量可对患者的病情恢复产生直接影响,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重症监护病房,为危重患者以及现今设备仪器集中的科室,利用相应的监护,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并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出来。所以,强化对ICU患者实施的安全管理,提升护理质量监管。因此,本文针对持续质量改进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室共有24名护理人员,主管护师2名,护师共8名。其余人员为护士职称,专科护士一共为6名。平均工龄6.54年,其中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为10人。所以,护理人员的年轻化,工作方面存在不足,患者要求复杂以及多样化,需要经验十分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对其给予强化监督,对护理进行完善,以便患者和家属更加满意。如表一所示。

1.2方法

科室共有床位12张,为两组,2名专科护士担任护理组长,护士长以及护理组长,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控护理质量[1]。第一组人员应用床位包干制度,一名护理人员对1-2名患者负责,这些患者的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工作、健康教育等都由该护理人员负责。其中,需要精准、完善的对护理记录进行书写,将专科特征进行体现,组长以及专科护士需要对年资低的护士给予指导,帮助其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等,并定期学习和反思。第二组应用统一管理制度,所有护理对全部病房进行管理,组长以及专科护士实施相应的健康监狱工作等护理内容,护士负责护理工作,记录护理过程等。持续质量改进涵盖了危病患者护理质量、环境监管、技术操作、患者安全以及舒适等。结合每一项护理环节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质量控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控制,并确定质控点,将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进行强化。利用有组织以及有目的考核,可对抢救措施的落实有效性给予保证。护理组长和相关专科护士,针对重危患者抢救工作、重症患者的临时处置,需要快速、正确、果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任务。

每日需要对两名激动护士进行安排,以便帮助两组护士,对相应的护理工作完成。夜间护理,需要高年资的护士带领两名低年资护士。年资低的忽视,分别管一组,高年资护士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系统的质量监控、将参与性、监督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职能进行了发挥,使得低年资值班护士减轻了自身的工作压力以及心理压力,避免了有差错产生[2]。

针对有着疑难病例的患者,需要组织全科护士对其实施每月1次的护理病例查房,责任护士汇报护理患者的床号、基本情况等,其中要包括饮食要求、护理级别等。之后,科室人员给予补充和完善,最后护士长和护理责任组长提出问题,全员进行讨论,护士长最后给予相应的讲评。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有耐心以及爱心、理解等,关心患者。所以,要强化护理责任心,正确处理护患关系。

2结果

两组工作不同的小组,对于质量的提升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如表2所示。

3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措施,对于管理以及环节的质量控制更加注重,为新质量管理理论,护理质量可对患者的病情恢复产生直接影响。特征为组织性强、参与面广的不间断活动,护理效果质量非常高[3]。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对质量意识進行强化,坚持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监控,以便将质量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对于护理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以及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自身的能力提升。此外,护理人员要做到技术精湛、技术操作规范、创新求实。积极主动学习更多的新技术,对新的领域进行开拓。总之,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灵魂,排班模式的更新,有益于护士长管理,更能更加合理的用人,避免对人才和劳动力方面出现浪费情况,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要所减轻,有效提升了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医学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析中医内科护理医学的护理理念及其发展论文

摘要:中医内科护理作为现代医学中护理方面必不可少的一种护理方法,它在很多临床验证中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中医内科护理依然存在着非常多的现实问题。将分析中医内科护理发展的现状,其中包括人力方面的不足、科学研究能力的欠缺以及实际操作条件的匮乏等等,对中医内科护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对中医内科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医学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状;中医;内科;护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在各个医学研究中的经济投人,很多的新式医学研究开始不断涌现出来,而且现有的医学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中就包括越来越现代化的中医内科护理学,中医内科护理学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它的发展却一直在停滞,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入,中医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

1.中医内科护理概述

中医护理是我国自古就存在的,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相关护理工作,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我国本土存在的护理中,古代中医师既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同时又扮演着中医的护理工作者。中医护理,尤其是中医内科护理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人,现代医学的护理行为和护理理念初入中国,使得中医护理进入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但近年的各种研究数据显示,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较大幅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点得到了医学界学者的普遍认可。

中医内科护理以整体护理和辨证实施护理行为为基本理论和基本特色,这也是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基本理论之上的,体现了中医内科护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临床护理离不开各种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内科护理的核心,包括针灸、拔罐、中医贴敷等等,其正逐渐得到医学界人士的广泛采用,也得到广大患者的充分肯定。

2.中医内科护理发展的现状

2.1中医内科护理专业人员匮乏

虽然我国现在的整个医学系统相对已经较为完善,而且从医人员也在大幅度增加,但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中医医学人员却非常之少,只占到所有医学人员比例的9%。现在的很多医学专业学校大部分都是以教授西方医学为主要内容,中医医学的教学内容非常少,所以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人员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中医内科护理人员。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很多大医院中的护理人员中的92%都是学习西方医学出身,对中医内科护理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手法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不足,对中医内科护理中常用的针灸、药透等等护理方法的运用很不熟练。因此,中医内科护理人员的匮乏是目前中医护理发展的一大阻碍,人员的匮乏直接导致了中医内科护理的地位始终不能提升,医学护理也会因此不完善,出现明显的短板。

2.2中医内科护理人员操作自由性不足

在现在的绝大部分医院之中,很多能够实施中医内科护理人员的实际护理过程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比如说经常用到的穴位按摩、中药敷贴以及拔罐等等,由于很多医院沿用了人为老式的护理制度,导致这些中医内科护理方法失去了被执的灵活性。总体来说,利用中医内科护理来恢复患者的过程会受到严格的限制,中医内科护理的实际运用不容乐观。

2.3中医内科护理创新匮乏、制度老化

现存的中医内科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潭死水,由于护理人员无法进行大量的中医内科护理,因此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没有方法去通过自身的认识以及护理过程的问题解决并去创新中医内科护理技术,即便是专业的中医内科护理创新研发人员,也是因为缺少临床的实际经验而事倍功半,而中医内科护理的制度固守也导致了这项技术不能将制度作为依托来发展,因此制度的老化也使得中医内科护理技术发展缓慢。

3.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发展趋势

3.1人才培养模式

中西医结合护理事业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中西医结合机构已有200多家,至2009年,我国有三甲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18所”。在现代医疗服务正形成治疗、康复、预防、养生、保健的多元化形式背景下,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会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而高层次、高素质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在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依托中医药大学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高校中医护理人才优势,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科研攻坚能力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为中西医护理的真正融合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加快西医院校护理学专业的中医护理课程改革力度,逐步实现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基本融合,培养具有较强西医护理能力以及一定中医护理能力,能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基层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3.2培养目标

目前公认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内涵标准为“系统掌握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知识与技能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人才培養目标应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顺应社会的需求,并反映时代先进水平。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应具备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社区护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沟通能力,跨文化护理能力。将中医整体观、辩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护理程序有机结合。辨病护理、辨症护理、辨证护理有机结合。

3.3课程内容改革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以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学引领和整合临床护理;选取中医护理特色明显的病种,以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理念,根据护理程序重组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内容,使中西医护理措施有效融合。加快中西医结合社区护理课程内容改革步伐,以顺应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进程。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内容改革可采用系统论的观点,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应遵循整体优化原则、合理组合原则、环境适应原则、动态平衡原则。

4.小结

第4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他医德至上,仁术为本。医生,即医人之生,需客观、理智地看待、对待中西医,以生命为本,既不可有医人之术而无医人之德,亦不可有医人之心,而无愈病之术。

他志在服务百姓,心向中医未来,劝儿入行中医,着手着书立说,只为了给中医领域、给普通大众留下点什么。

医者,既需医人之德,

又要愈病之术

“医生,即医人之生。”这是许金富先生对于医生的理解,“以医德为首,以仁术为本”是他的为医准则。他说:“作为医生,既不能单有医人之术而无医人之德,亦不可只有医人之心,而无愈病之术。”

初入行时,许金富先生于一家县医院拜师学医,他回忆说:“那会儿,什么都学,儿科、妇科、内科等等,考试时也是考全科。”之后,他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修读全科。在不断地学习中,收获了扎实的医理和医术。

1991年,移居香港后不久,许金富先生成立了中医药治疗中心,任主治医师,主治内、外、妇、儿、跌打、皮肤等各科疑难杂症,专设中药、针灸、艾灸、拔罐、推拿、理疗等,配备浓缩中药,即冲即饮。坐诊时间从上午九点至晚上九点(周三休息)。热忱服务20余年,赞誉不断,上水、粉岭、元朗、屯门、大屿山、将军澳等多个地方的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声名远播,荷兰、比利时、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的一些患者亦曾前来求医问药。

1998年,一位病人自小时便患有顽固性湿疹,经由许多中西医生的诊治,都不见好,患者经人介绍来到许金富先生的治疗中心,许金富先生用半个月的时间将患者治好,患者感激不已,并为他送来“皮肤圣手”的牌匾。许金富先生说:“其实,并不是每一个病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治好,治愈病人牵涉到许多方面,病人的体质不同,判断程度便不一样,同时还需要医患之间的互相配合,医师负责准确判断,患者负责严格遵照医师嘱托,入药、接受治疗。”严谨,是他一贯的作风。

从医,是一个不能让自己大富大贵的行业,选择从医,意味着亦同时选择了与平淡、朴素同行,许金富先生深谙此理。他说:“不能为了钱而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如果为了钱,可以去做生意,做商人。商人以盈利为目的,而医生只能以生命为本。”话语中没有丝毫杂质,坦率中独填一份医者厚重的责任心。

开设治疗中心,当许多行业、许多医者将星期天作为休息日时,而许金富先生独将星期三列为休息日。他解释说:“如果所有的诊所、医疗工作者都将星期天作为休息日的话,病人看病找不到医生,疾病得不到及时医治,会为病人平添许多麻烦。”此言一出,医者的仁爱之情已彰显无遗。

每当见到病人得到有效治疗后开心、轻松,带有感激的笑容时,在许金富先生的心里便会升腾起一种成就感,这就成就更让他无悔于中医师的选择。

博览众书,

博采众长,活到老学到老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中华医学著作浩如烟海,如邓林。而学海拾贝,唯有勤奋学习,方能有所长进,许金富先生常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治病救人的空隙间,他博览众书,博采众长,不耻下问。他说:“行医的过程,就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是学习之后大胆的探索,深入研究。总之,在医学上的临床经验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秉持一颗‘做到老,学到老’的心。”

正所谓“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许金富先生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修读全科时,学习的内容则涵盖妇科、儿科、内科、推拿、针灸以及西医,后又曾于湖州中医院进修外科。在他的理念里,一直倡导中西医结合。他将病人严重的疾病喻为一块千斤重的石头,治疗疾病比作推石头,单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都难以将其撼动分毫,然而,如果集合大家的力量,中西医结合,多方式穿行,便加大了撼动这块石头的可能性。

他呼吁,“真正的中医要懂西医。”并对此而解释道,“所谓的‘懂西医,并非是指在用西医诊治病人的时候采用的方法,而是指中医要对西医有所了解,了解西医的功效与局限,懂得西药的药效和副作用,会看西医治疗的报告和拍摄的片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病人疾病的治疗,亦有助于中医地位的提高。”

许金富先生深知,要扭转西医在香港占据着百余年主导地位的局面,着实不易。“当各种局限和障碍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许金富先生从七八年前开始使用电脑记录、保存病人资料,尽管操作的速度有些慢,但进步的行动、进取的心始终在向前。

许金富先生的业余爱好正是看书,他喜欢泡书店,去深圳中心书城里畅游,看看当今社会有什么新鲜的事物发生,行业里有什么新的理论提出,有什么东西是他不知道的,因此尽管家中藏书众多,仍满足不了他好学求进的心,惟愿学习、学习、再学习。

行医逾四十年,

不偏不倚,尽心尽力

中医的浩瀚博大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师,他们担负着守护人们健康的重任,毫不犹豫地行走在行医之路。1968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年轻的许金富先生在国家的政策号召下,加入农村医疗队。这一次的选择,是他之后四十多年行医历程的起点,在此过程中,他从来没有卸掉肩上的责任感和内心对医生这个称呼的敬畏感。

自1968年至今,弹指一挥间,许金富先生也已由一个年轻的小伙步入花甲之年。然,他的步履仍坚,努力如初。

回首四十多年的的医疗实践历程,许金富先生一直不偏不倚,尽心尽力。他曾工作于绍兴市中医院,任浙江省中医学会外科常务理事、绍兴市中医院外科主任。来港后曾受聘于葵青区妇女会及北侨福利会,任职中医顾问,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他曾于香港持续进修讲授班担任讲师,讲授常见皮肤病的中医诊治等。讲学是一份辛苦的差事,尤其是当讲台下是专业的中医师,甚至还有一些年龄大过自己的学生时,其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为了将相关的中医学知识讲解的既有新意、丰富、广博,又不乏一线的真实体会,许金富先生总是在上课的前几天便开始准备讲义。“学生们花了钱、花了时间来听课,不能对不起他们。”责任在心,继而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许金富先生一生锺情于医学事业,并为之付出了一生心血,一个愿望在他的心中存留了许多年:他希望在未来不太忙碌的时候,能将自己四十多年的从医经验,编着成书。写一些与实际相符合的东西,供后人参考、借鉴。期望尽己之力,为后人铺路,为中医的发展略尽绵力。目前,他已发表《神效愈风湿治疗中风半身不遂80例》等多篇中医学论文。

关于中医在香港的未来发展,他希望中医能在政策上获得特区政府的支持,在地位上获得真正地独立、自治,在医药费的报销、病人的转介等方面能一视同仁;他希望中医界能拥有自己的中医院,借鉴现代化的医疗手段,发挥中医的特色,在诊断手法上发挥中医的特色,在不改变医疗效果的情况下,改进中药的剂型和口味,制成让老人、小孩、国人、外国人等都能接受且乐于服用的中药。许金富先生说:“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宝藏,需要不断继承、发扬光大,期盼后来者不断努力和提高。”

许金富先生是一位拥有博怀、让人尊敬的长者,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医学事业,无私而绵长,足以让世人仰止,然而,他却仍觉不够,将自己的孩子们拉入了中医的行列,他说:“中医,需要几代人的代代相传,这样,经验才称得上丰富。”他的孩子们亦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勤学苦读深思,考取行医牌照,秉持父亲的医者理念和高尚情怀,沿着父亲走过的足迹,矢志不渝。

第5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一)医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问题。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以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一线从业人员为职业导向,自身特点鲜明:志向远大、渴望成材,但缺乏自信、自卑心理重。

对英语真正发自肺腑感兴趣的学生只有极少数,部分学生狭隘地认为英语和医学完全没有关联,学习英语对未来就业和生活都无益,所以不用学英语,多数学生迫于持有英语等级证书才可能取得院校颁发的学历证书的外在压力而学习英语。笔者观察到:一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普遍高于二年级学生,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对英语学习持新起点,新开始的自我鼓励的学习态度,愿意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英语水平,但英语基础差、想学学不会、努力学学不好的现象普遍,于是,不少学生学得事倍功半,自信心受挫、兴趣减退,基本处于被迫学习状态,梦想被现实折腰,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哪里谈得上快乐学英语,更谈不上借助英语踌躇满志地提升自己的医学专业素质了。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首先,学生英语学习态度普遍良好,然而学习兴趣不高、内驱力不强;其次,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知识很欠缺,运用不够自觉,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而导致学习吃力、不见成效。

(二)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技能训练轻基础学科,使得高等职业教育陷入职业培训的误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重知识轻能力注重语言知识的强化训练,漠视学生在未来职业中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重形式轻素质注重教学信息的单向传递,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忽视学生的兴趣所在,淡化语言的人文性。教师未能有效培养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有效引导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未能有效传授和训练学习策略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院校未能为学生创造不断刺激其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学习氛围。问题如下:

1.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转向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

多数院校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授课内容在课堂上动态调用,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集中注意力,形式上围绕以生为本展开教学。但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都是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多是讲授英语词汇、文章、语法等,完全按照课件进行讲解,很少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实际教学效果较弱,不能真正让学生练习英语口语,哑巴英语的现象较普遍。一成不变的死板的课堂教学活动,过于单一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多数医学类高职高专没有设置本校相关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究其原因,虽然与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低不无关系,但这一课程设置体现出院校不愿向更高远的教学目标挑战、不考虑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所需。可见,教学并未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

2.师资比例不足。

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院校不断扩招,师资不足现象日趋加剧,尤其是基础学科的教师越来越匮乏。很多院校都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造成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机会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难以得到组织,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3.教材主观性过大。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都是以一校一教材的教学方式,全校统一订购英语教材,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此种做法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基本原则,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的局面,表现为: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教学进度不能满足自身需求,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赶不上教学进度,从而产生厌学情况。

以上现状及问题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不尽一致的。

二、人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受教育者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成个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体现在文化修养、人格、品质、审美品位等方面,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其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利用教育手段,通过知识传授、环境感染及自身实践感悟等途径,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品质、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上,受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熏陶,成为于己于人于自然于社会皆有益的人。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包含价值观教育、德育、文化教育及审美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积累最根本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底蕴,为社会为国家培养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是会学习、会做事、会处世、受社会欢迎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英语实际教学中的体现是立足于教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眼于启发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在教学各环节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内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开阔的视野,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的社会人。

三、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决定了应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为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技术型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突出对学生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培养。英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应服从并服务于院校教育和教学的总目标,从学生的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英语人文素养作为最高目标,使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的高品格高修养的新世纪专门人才。

(二)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教与学的问题决定了应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

只有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上、在院校的管理上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做到以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和能力为本位,处处考虑学生成长所需、升学所需、就业所需、终身发展所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教与学的问题。

四、医学类高职高专教师,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面貌要有人文之爱。

教师的人文素质就是教师在教学和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气质和修养,如:人格、品质、性格、文化内涵、审美品位等。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平等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高度负责,表现为教师终身学习的精神面貌和以德立身的品质追求,等等。提高英语教师自身人文素质是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只有教师本身拥有阳光灿烂、绚丽多彩的人文世界,才能以己之人格塑造学生之人格,以己之精神培养学生之精神,让美好的人文精神之泉从学生的心田潺潺流出。

教师对英语的热情能感染学生,教师适当地鼓励能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教师真诚的关爱会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宽容善待的心会使学生产生有意无意的情感倾向,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亲切、信任、尊重之情会收获来自学生的喜爱,从而建立起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英语课堂上,他们会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说英语,课堂气氛活跃愉快,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人文素养会深深吸引和影响学生,一方面学生对英语教师的喜爱会转化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会在英语教师的人文精神的沐浴下得到心灵的陶冶,并在实际行动中向教师学习,从而实现教师传授的人文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要有人文性。

1.教材要有人文性。

教材的编写要有时代感、趣味性和实用性,要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的人文方法,要蕴含进步人文思想和高尚人文精神。教材的选用应以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开展为基准。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做到既要深刻挖掘又要适当拓展,当然,拓展深度和广度应符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并兼顾学生兴趣爱好,以更好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2.教学素材要有人文性。

首先,加强英美文化知识的传授。趣味性地导入英美文化,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除了应避免纯语言知识的传授、注重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外,还应穿插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此种教学形式,将语言学习植入到文化背景的了解中,帮助、引导学习者挖掘和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语言的深层含义,有利于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领悟,也弥补了多数以单词、课文和语法讲授为主的英语教学的不足。其实,语言是文化的结晶,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门文化,所以,要学好英语,也应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这里提到的文化即人文知识,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和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课本知识与英美文化知识相融合,在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基础上,学生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汲取了些许开阔眼界的英美人文知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领悟性和准确运用性。

其次,传承中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感悟中西方文化精髓,进一步认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实质。在传导英语国家文化信息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英语表达。利用语言所进行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们不能只注意英语语言文化,而忽略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如果那样,我们将无法在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中很好地介绍我国传统,甚至由于对本国文化的不了解而造成交流中的误解。因此,英语教师有职责正确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正确培养其学好英语而不仅仅是学习英语。在科学的英语人文教育中,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热爱思考、活跃思维、追求知识、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能运用科学人文的方法思考问题,以更高远的眼界解决问题。

英语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包括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和内化学生学习动机,还包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和具备来源于学生对学习策略的知晓及运用。英语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很多学生对于英语,想学却不会学,努力学却学不好。解决不会学、学不好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也就是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学习策略知识。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能提高其英语学习成效,并且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终身学习都需要的知识。同时,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使每个学生成为聪明快乐的英语学习者,有责任帮助学生在充满乐趣、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语言习得过程中主动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聪明地学习,更轻松快乐地学习,从而为学生英语人文素质的提升和英语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形式要有人文性。

1.就业刺激。

院校应在学生的实训和课外活动期间,带领学生走入企业,如:让医学生走入医院、走入社区卫生服务站,并且组织学生用多媒体观看我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资料,向学生传达目前我国用人单位英语需求.比如:许多国外企业因技术人才不能熟练地进行英语沟通而导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还有很多专业技术人才也同样因为英语水平低而失去工作的机会;医卫是对求职者的英语水平提出较多要求的一大服务行业,而对求职者英语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用人单位,在听说读写译五个基本面上最看重求职者的听和说的能力。通过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的刺激,学生认识到对于非英语国家而言,要发展经济和科技,就必须有越来越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掌握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和学习,对于自己而言,英语能推动未来事业更加成功,因此需要学习英语、热爱英语。

2.对比刺激。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困生学习不得其法的情况,教师应多加关注学生的亮点,及时发现勤学上进、后进生变优等生的事例,然后在全班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教师的理解、尊重、关爱之情能在很大程度上触动学生的心弦,消除学生英语学习的不自信。同时,其他学生在教师的刺激下,主动和被表扬的同学产生对比之心,以期做得一样好或更好,从而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赏识。

3.感恩刺激。

进入高职高专之后,很多学生都有混几年的自我放纵的思想,其根源是因为经历高考残酷的洗牌、升入本科院校的梦想破灭而自卑,部分是因为终于从高强度的义务教育中解脱而失去前进的目标。教师应及时传达学生家长的浓情嘱咐与悠悠期盼,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父母无私的牵挂和无限的关爱,增强他们为感恩父母而鞭策自己学好英语、积极成才的信念。

通过对学生的不断刺激,外部环境和外部力量会激发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愿自觉自主性,而后使学生逐渐体验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自我决定和自我调节的乐趣,逐渐收获因自主学习而带来的成绩进步的自我满足感,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外在动机的充分内化,实现功利化兴趣向内在兴趣的蜕变。只有当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动机和本身兴趣,这一语言学习的过程才可能持久而稳定。

(四)教学方法要人文化。

摈弃一言堂、填鸭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抛弃灌输性、说教性、权威性、强制性、训导性等呆滞的传统教学法,在灵活有度、博采众长的原则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同时,注意经常变换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新鲜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和提升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在英语课堂活动中,为了有效传授人文知识,教师应选择几种最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文化习得活动,诸如要求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开展竞猜,还有要求学生与同伴重构阅读内容或录音内容,学生可以参考所作的笔记,但不可以看原文,复述所读所听。再如:在小组讨论形式的课堂活动中,内容设置要人性化,若能引导学生将这一话题延伸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进行讨论,则能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母语文化中获得额外的视觉更多地思考目标语,而且难度设置要适中,讨论话题既要与课本内容一致,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况,还不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采用、教学方法和技能的人文化运用,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才能克服抽象的、枯燥乏味的弊端,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出质疑,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将人文知识在学生的心灵世界内化,逐渐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精神、合作精神、创造精神。教师要秉承人本化、人文化、人性化的精神,在引导、经历、唤醒、感染、熏陶中,引领学生感知、体验、实践,鼓励学生反省、思辨,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

五、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加强英语人文教育,积极推动医学英语教学

(一)医学英语学习是医学生所想所需,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应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贯彻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人文办学理念。

在英语人文素质教育渗透滋润下,医学生会更有效更自信地学好公共英语,以顺利通过省级和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为实力的证明,与此同时,只有在实现了英语学习当前目标的基础上,加之院校开展的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促进作用,他们才会更加充满兴趣地主动而持久地参与到医学英语的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能够听懂看懂越来越多的国外英语原声电影、能够通过互联网跨越国界结识不少国外同龄朋友、能够了解更多国外资讯、能够更广阔地看到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不仅如此,他们还欣喜地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英语查阅相关医学专业资料,借此提升自己的医学专业素质,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看得到所学既能给生活提高文化品质、又能给不久的工作深造提供切实助力的语言习得过程。于是,学生才会发自心底地获得英语学习的幸福感,并将这份对英语学习的热爱持续到不久之后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仅能解决生活所需,更能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美好职业生活。综上所述,医学类高职高专加大英语人文教育力度,既有利于推动学生英语学习更上一层楼,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于帮助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其终身职业规划有着远大意义。

(二)在稳定有效的开展英语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医学英语教学的启动才具有可行性,才能取得实效,实施措施如下。

1.加强医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医学类高职高专的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医生。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师培训机制,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鼓励学术水平较高、敬业精神强、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或短期脱产进修,组织教师赴同类高职高专院校访问考察,比如:听公开课、示范课,交流教研论文,座谈教学体会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医学英语具有英语和医学专业双重属性。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少之又少,那么医学英语教学要么由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要么由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然而,这两种专业毕业的教师在进行医学英语教学时各有利弊,因此院校应注重对医学英语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要学习至少为期一年的医学课程,具备一定的相关医学知识,对医学专业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及专业术语才能有较深的理解,避免照本宣科、无法与学生进行深层交流;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要参加英语听说能力的培训,避免医学英语课堂汉化。

2.优化英语课程设置。

首先,适当增加英语课时。多数教师迫于英语课时少、教学内容多,还要面临多重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只能沿用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院校若能适当增加英语课时,缓解英语教学任务重和课时少之间的冲突,那么教师就才能更好地调度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人文素质之间的关系。

其次,增设英语选修课程。在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学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师负担重,是普遍现象,其结果是精读不精,泛读不泛,口语、写作弃置不顾。以公共英语教学与医学英语教学兼容并蓄为原则,增设英语选修课程,既是加强英语人文素质教育和促进医学英语教学积极启动的需要,又是解决医学类高职高专英语课效率不高的有效对策。

充分利用选修课,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向自己的梦想不断靠近,学得多,乐在其中。比如:增设语法听写课程(主打从句,尤其是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口语应用课程(相当于有组织有指导的校园英语角),目的是加强学生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得公共英语教学成效更良好、更稳定;增设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异同赏析课程、看电影学英语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品位,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在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的对比学习中,树立学生健康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上四门选修课的开设,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基础差而无法学好医学英语或发现医学英语知识枯燥乏味而学习兴趣大减的现实问题,都是为公共英语学习向医学英语学习递进做好铺垫,将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短暂兴趣转化成持久兴趣、功利化兴趣转化成内在兴趣。

最后,增设医学英语课程(医护英语、医用英语、医药英语、针灸英语等),目的是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所需,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在教学中打破语言和专业的割裂局面,实现语言和专业的相助相长。

3.医学英语教材、要符合学生所需和社会所需。

以科普文章为主要素材、以语言分析为教学方式的传统医学英语教材已经过时,以医学术语学、原版经典医学教科书、医用口语、医学论文答辩等为主要内容的医学英语教材才符合学生对医学英语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

4.丰富校园英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