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科教师申报材料范文

学科教师申报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科教师申报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科教师申报材料

第1篇:学科教师申报材料范文

一、申报类型:篮球

二、申报级别:市级

三、申报理由: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成绩显着,基础设施及其他软硬件条件符合申报标准。能带动全市体育教学工作和体育运动的开展。

四、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长葛市第二十三初级中学,原创办于1974年,服务范围包括水磨河村及周边石庙扬、大刘庄、白庄等十二个行政村。服务半径3千米,服务人口三万多人。是长葛市文化、艺术、体育教学的先进单位,通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不懈奋斗,学校校已经发展成为全省知名的大型学校。校园总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57名,教职工50名,其中专任教师45人;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教一级教师25人,研究生1人,,省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县级骨干教师9人,专职体育教师(教练)4人,其中2名教师正在自学体育本科教育。

学校过去是省市体育局布局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在发展中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和“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艺术、体育教育为突破口,推动全面改革”的创新模式,形成了“以德立校,以智育人,以体健身,以艺养性”的育人目标,营建了“科学与人文并重,制度与人性互融”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办学水平逐年提高,社会声誉与日俱增。学校先后在 “晨光”体育活动中,市教育体育局,市政府组织的篮球比赛中荣获殊荣。

长葛市二十三中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发扬艰苦创业的办学精神,努力开拓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近年来师生体育比赛取得的主要成绩

长葛市二十三中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发扬艰苦创业的办学精神,努力开拓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自XX年以来,不管是教职工参加的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的篮球赛,还是市政府部门组织的篮球赛及学生参加的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每年向河南省体校、许昌体校、市一高、市二高、市三高、实验中学等高级学府输送多名学生。黄艳强、黄艳青、张红强、李子涛、胡冰、张书峰、杨小田、胡亚会、沈高阳、王晓杏、王浩杰、胡洋浩等同学在市运动会中获得了教育体育主管部门的表彰。

第2篇:学科教师申报材料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 高等学校 林学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部正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之一。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定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反应该学科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目前有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四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九门校级精品课程。2004年和2005年我们进行了成功申报了《森林培育学》校级、省级和国家精品课程,在申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就申报林学类精品课程的体会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一、申报精品课程的体会

(一)教学材料准备要充分

完备的教学材料是申报精品课程的基础和前提。精品课程的评审现在都采用网上审评的办法,这就要求参加申报的课程必须要有内容丰富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一般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授课教案、讲稿等。这些材料都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的必备材料。同时,还要在每一章节列举完整的习题、思考题、实验指导、实习指导、参考资料目录等材料。这些材料是填写精品课程申报书的依据,要求内容齐全、新颖。所有教学材料都要形成电子文件,认真校对,严防出现错别字。字体适中,字形要美观大方。

精品课程的内容要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充分反映现代教学的特点,处理好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关系,体现林学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网页制作要规范

网页是整个教学内容的展示途径和载体。为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现都采取专家网上评审。评审专家往往根据申请者提供的网页资料,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申报课程进行评价。这就要求网页制作要特别规范,页面既要简单明了,又要能够反应这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从2005年以来林学类课程申报的情况来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栏目设置要规范,严格按照网页制作的要求来规范网页内容

由于专业特点和学科特色的要求,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对网页栏目做出规定,这样,不同课程就出现了各自不同的栏目内容,但是,有些栏目也不一定能恰当地展示想要表达的内容,甚至有些哗众取宠。

为了加快精品课程建设的步伐,教育部出台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并于2005年对该办法进行了补充规定,我校每年在组识和实施精品课程申报前都会根据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的新要求,及时更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精品课程网页制作规范”,这一技术文件为网页的制作提供了最新依据。因此,栏目设置必须以此为依据,布局要求规范、科学。

具体来讲,网页的栏目要按照学校“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说明”中规定的内容来设计,尽可能简单明了,大方得体。页面菜单必须包括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中的一级指标,包括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等内容。各个菜单要按照二级指标及相对应的主要观测点和评估标准来设计。

2.连接和导航要科学、合理

由于评价的内容繁多,部分内容相互重叠,网页必然要用到连接和导航等方法和手段。可以将有真正内涵和联系的内容进行连接,路径要进退自如。胡乱连接和返回首页或上一目录困难,给浏览网页造成困难,难以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

3.展示材料要齐全

网页中要展示的内容除过最基本的一线教学材料以外,还要求一些其他支撑材料。比如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同行评价和学生评教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资料往往不能齐备或材料达不到申报的要求,网上提供的资料不能反应我们的真实情况。比如,学生评教不尽全面,同行评价的专家知名度不高或缺乏影响力,这就给课程的总体评价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除过文字材料外,特别要利用网络优势充分体现我们的教学特点。林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专业,实践性很强。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有包括照片等在内的大量资料积累,制作网页时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栏目来展示这方面的内容。

4.切忌过分追求网页的色彩,忽视其实用性

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网页的制作大都是业余的网页制作人员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完成,这样就会出现页面表达不到位、不全面或不准确的情况。业余的网页制作者和教师往往喜欢采用艳丽的色彩来体现某个内容,而这不符合网页制作的最基本的要求,网页缺乏和谐、自然的感觉,达不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5.必须时维护网页

目前每门课程可以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并且是逐级申报。有些课程在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后,由于某些原因,已经制作的网页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出现了网页上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新产生的教学材料和成果不能及时体现的现象。

(三)努力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

多媒体课件是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体现。现在大多数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都是采用powerpiont的形式来体现。但这一手法比较单一,没有表现出多媒体的真正效果。

(四)加强教学研究工作,争取更多的教学成果

教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内容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保证,也是申请精品课程必备的内容之一,教学研究项目是教学研究的体现和主要途径。从目前申报的情况来看,教学方法缺乏深入研究。

学校每二年都要进行教学项目的审批和教学改革项目成果的评定,足以表明学校对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然而,有些课程缺乏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项目和成果,对经批评课程的申报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表明这些课程没有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而是对这方面的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成果。

(五)注意特色栏目的培育

林学一级学科的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这些特色和分格可以用最能体现课程特色的栏目来体现。从目前申报精品课程的情况来看,特色栏目非常缺乏,仅有个别课程制作的网页中增加了特色栏目。如刚刚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的《森林昆虫学》就有昆虫形态数据库,既增加了课程展现的内容,又很好地体现了该课程的特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和效果,为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增色不少。

(六)进一步预告教学录像质量

教学课堂录像也是申报精品课程的必备内容之一。在提供的教学录像资料中,机位少、画面单一是我们的课堂录像存在的主要问题。申报精品课程申报最少要求有一个小时的课堂教学的实时录像,完全可以按照“精品课程录像技术规程”来完成进行录像,实现多机位、画面丰富的要求。

二、申报精品课程应注意的思考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通过2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我们认为在申报精品课程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提前做好申报精品课程的准备工作,确保完备的教学资料及相关材料

在每年七月份精品课程评审之前,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申报前的准备。教学材料主要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授课教案、讲稿、习题、思考题、实验指导书、实习指导书等材料和课程简介、课程特色、教学队伍、主讲教师简介、参考文献目录等相关资料。

(二)制作网页要规范,严格按照网页制作的要求制作网页

设置合理的栏目,科学链接和导航,以自然的色彩和画面表达课程内容,及时维护和更新网页都是网页制作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三)努力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利用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的表现手段,使多媒体的质量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保证我们的申报材料占用绝对的优势。

(四)加强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工作。特别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

(五)增加特色栏目,提高录像质量

进一步挖掘和分析课程的特色,形成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说服力的特色栏目。比如,林业类的课程我们可以充分考虑黄土高原和干半干旱的地域和气候特点,以此为基础形成特色栏目。另外,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要考虑多机位录像,保证有一个自然、流畅和内容生动的教学录像。

参考文献:

[1]杜风国,孙广仁.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识别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4,(3).

[2]沈国舫,翟明普.关于造林学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J].中国林业教育,2004,(5).

[3]黎起秦,韦恹乐,张国宏.21世纪种植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J].高教论坛,2004,(3).

[4]杨华,华巍.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的开发于设计[J].中国林业教育,2001,(5).

[5]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学科“森林培育”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林业教育,2001,(4).

第3篇:学科教师申报材料范文

(课题编号为:125YWX-2186)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理论背景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消化课堂教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既是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鉴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随着素质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和不断实践,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数学课后作业,也应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然而,数学课后作业由传统的题海战术,在目前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如学生课后作业较多,不能有效完成;因学生的差异对课后作业设计的要求不同等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布置课后作业,不仅要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更应该倡导大家用分析与研究的态度去对待课后作业这一重要教学环节。鉴于此,我提出"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希望能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后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窗口。课后作业抓好了,就能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不断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插补所学知识的缺漏,准备了第一手资料。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和运用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策略,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后作业的效果,把学生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以此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研究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课后作业这一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作业掌握数学方法和学习技能,增强学习数学的体验性,而作业的主体式学生,而教师布置作业的角度往往有时站在自己的角度,为了批改好评,或站在优等生的角度,为了培养优等生,而忽略了后进生,为了每天按时交作业,被迫找抄作业而教师又很难了解到真实的学生学习情况,长期以往,班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所以,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主体式学生,考虑学生,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要实施分层作业。

(二)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三)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学科教研,在教学中研究,以科研促教学,提升学校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针对现在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课后作业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后作业的方法。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数学课后作业和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学会在学习中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创新,让学生在数学课后作业活动中,形成获取数学知识的技能,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素质基础。力争使课后作业有效、高效,为促进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内容。因此,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研究:

(一)课后作业结构的设计研究。

(二)建立相应的作业评价方式。

四、课题研究的范围

(一)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

附属中学八年级(17)、(18)全体学生。

(二)研究内容的总体范围

课后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窗口。课后作业抓好了,就能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不断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插补所学知识的缺漏,准备了第一手资料。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和运用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策略,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后作业的效果,把学生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以此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研究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附属中学八年级(17)、(18)全体学生。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广泛收集、阅读、研究有关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教育教学文章和新课程的理论专著,并灵活地运用于课题研究之中,使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上。

(二)教育观察法。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比较、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及相应的课后作业评价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与数学素养的提高。

(三)调查研究法。

对我校学生目前的课后作业情况做调查,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查找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需要准备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四)案例分析法。

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研究实验操作的得失。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11—2014.12)课题确定与申报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标为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主要任务是确立研究课题并形成申报材料,完成课题研究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2014.12—2015.5)为全面开展课题研究阶段。本阶段的任务为对课题展开研究、收集资料、信息,寻求课后作业有效性存在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结合教学实践观察记录,确定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研究的方案。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实施课题研究,以具体实践的形式推动本阶段的研究,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并进行初步验证,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15.5—2015.6)为课题研究结题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完成课题结题工作。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整理课题研究材料,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成果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三)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

(四)课题研究资料汇编(调查问卷、案例汇编及过程性资料等)

(五)围绕课题形成的论文

(六)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及研究组成员:刘巧宁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一)学校高度重视

我校高度重视教研活动,特别注重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尽全力给予课题研究者指导和帮助。

(二)学校资源丰富

我校图书馆、备课室、网络教室储存大量关于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资料,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优质的资源。

第4篇:学科教师申报材料范文

第一条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强和改善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宏观管理,推进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设置专业。

第四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符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章设置条件

第五条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经学校主管部门(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同)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年招生规模一般不少于60人(特殊专业如艺术类专业执行具体规定);

(二)有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

(三)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一般应有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

(四)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

第六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在学校主管部门核定的专业数内,学校年度增设专业数一般不超过3个。

第七条高等学校原则上按其分类属性设置专业,以形成优势和特色,根据需要与可能也可适量设置学校分类属性以外的专业。

第八条高等师范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系指不以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应依据所在地区现设专业及人才供求状况统筹考虑。

第九条基本办学条件未达国家规定标准或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未通过的高等学校,不得增设新专业。

第三章设置权限

第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或审批所属学校专业,应征求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依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核定的专业设置数和学科门类内自主设置、调整专业。

设置、调整核定的学科门类范围外的专业,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批,报教育部备案。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设置、调整专业目录外的专业,由学校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组织专家论证并审核,报教育部批准。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设置、调整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报教育部批准。

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由教育部确定并公布。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数和自主审定专业的学科门类,由学校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核定,报教育部备案。

第十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设置、调整专业,须考虑所在地区人才需求和现有专业设置情况,学校在向主管部门备案或申报专业时,须将备案或申报材料同时抄报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

第十六条专科层次的高等学校不得设置本科专业。

第四章设置程序

第十七条专业审核每年集中进行一次。由高等学校自主审定的专业,各校应于每年9月30日前将审定结果连同专业核定数执行情况表报学校主管部门;由学校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表格于10月31日前核报教育部备案。

第十八条学校申请设置、调整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批的专业,应向学校主管部门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学校发展规划;

(二)申请报告(简要说明设置或调整专业的主要理由和其它情况);

(三)申请表(按照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格式据实详细填写);

(四)拟设专业的教学计划;

(五)其他补充说明材料。

第十九条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批的专业,学校申报时间及审批时间由学校主管部门自行确定,但学校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0月31日前将审核结果按照统一表格报教育部备案。

第二十条由教育部审批的专业,学校主管部门应于10月31日前向教育部申报,提交专门报告并附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书面材料。

申报目录外专业,还须附专业论证报告、参加论证的专家名单、专业介绍、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情况及其他说明材料。

教育部于当年12月31日前完成审批工作

第五章目录外专业的论证

第二十一条目录外专业的论证由学校主管部门邀请教育、科技、人事部门及有关单位(不含申请设置该专业的学校)专家、学者组成论证小组进行。论证小组一般不少于7人。论证小组人员名单须在论证前报教育部核准。

第二十二条对目录外专业的论证应着重论证设置该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包括:

(一)对拟设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二)拟设专业与国内外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比较分析;

(三)拟设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主要指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基本课程、授予学位;

(四)拟设专业的教学计划;

(五)拟设专业的办学条件分析;

(六)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情况。

论证后,由论证小组向学校主管部门提交论证报告和专业介绍。

第六章设置评议机构

第二十三条学校及其主管部门应设立相应的专业设置评议机构对拟设置或调整的专业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原则上应作为设置和调整专业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学校的专业设置评议机构为校学术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学校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等情况,对本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方案进行评议。

第二十五条学校主管部门的专业设置评议机构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接受学校主管部门委托,根据国家、部门和地方的人才需求、现有专业布点情况、申报专业的设置条件,对本地区(部门)所属高等学校申报设置的专业进行评议,为学校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二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由本地区(部门)高等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计划部门、人事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委员由学校主管部门聘任。

第二十七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对申请设置、调整的专业进行评议,可采取会议评议或通讯评议方式。

第二十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应根据本规定制定工作细则,其工作细则、组成人员名单及变动情况报教育部备案。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教育部对学校主管部门及其所属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指导、检查、监督。学校主管部门指导所属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对新增设专业进行检查、评估。

第三十条对违反本规定擅自设置和调整专业的,或办学条件达不到专业设置标准、教学质量差、毕业生长期供过于求的,教育部或学校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整顿、调整,情节严重的,可撤销该专业。

第三十一条对专业设置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造成不良影响的学校或学校主管部门,教育部视具体情况予以通报批评,或同时中止其审定、审批专业的权限。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设置、调整本科专业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报教育部批准。

第三十三条高等学校设置、调整专科专业由学校自主确定。学校主管部门可依据本规定的精神,制定相应的专科专业管理办法。

第三十四条自学考试的本、专科专业的设置及调整,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5篇:学科教师申报材料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教学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基本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与质量矛盾日益升级,对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5年内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精品课程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先期启动项目,旨在通过精品课程示范辐射作用,整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海南大学作为一个年轻、富有朝气的综合性大学,始终将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为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原动力,重点培养建设出几批教学队伍素质高、教学改革具有特色、影响力强的精品课程,对全省精品课程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海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

(一)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学校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启动之初,按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好一批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并能起到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的思路,不断加大改革与建设力度。2005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海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对精品课程建设具体目标、建设资助经做了详细的规划。2005年出台的《海南大学2006~2010年课程建设规划》,指明了一段时期内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方向,2007年为落实课程建设规划,加强精品课程管理,重新修订了《海南大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课程建设的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等一系列措施,为顺利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确保课程建设能够深入、持续、有效的开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核心力量,教学队伍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关键,建造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学校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了多种尝试,加大投入,重点引进高紧缺专业高级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以改善现在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通过日元贷款项目、国内高校对口支援项目等合作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以扩大教师的视野,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紧抓师德师风建设,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责》等制度,引导教师依法执教,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敬业爱岗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严抓教师教学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通过开展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工作,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并将测评成绩课时津贴等挂钩,对成绩不合格的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解聘、转岗等不同形式的处理。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观摩课活动、青年教学教师比赛等活动,积极为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创造平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加大特色教材、精品教材建设力度,完善教材结构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是课程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和示范,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的教材应是同类教材中水平最高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性的教材,能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前沿水平及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做好教材建设,学校根据精品课程对教材的特殊要求,于2004年启动第一批特色教材建设工作,资助出版《热带作物昆虫学》等5种特色教材;2005年为进一步完善特色教材体系,启动了第二批特色教材建设项目,资助出版《热带作物生态学》等8种特色教材;2006年启动第三批特色教材即重点资助学科特色教材(专著)的立项和编写工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5个重点资助学科的49项特色教材、专著获得资助;2008年我校又启动自编特色教材出版资助项目、目前教材资助计划共资助出版费用200多万元,共出版教材近100本。

(四)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体系改革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03年起,以加强公共基础教学、拓宽学科基础平台、精炼专业课程、强化实践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规模的修订,探索实行建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文化素质教育课”三大教学平台以及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实行前三年理论教学、后一年实践教学的相对分段的“3+1”课程设计体系,建立了秋、冬、春三学期制等新的教育模式。同时,鼓励部分有条件的专业积极探索“文、理科实验班”“订单式”“个性化”“2+2”“3+0.5+0.5”等符合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满足不同人才培养需求的培养模式。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变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更,对我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改革管理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国家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海南大学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切实做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我校首先对实验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大幅度改革,将原先分散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实践教学管理职责及人员统一到一起,成立实验管理处,并组建实践教学管理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教学单位的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员等人员归口管理,明确发挥学校实验管理处及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在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中有统一管理职权的作用。其次,加大投入,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按“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等原则,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农科实践实习基地进行整改,重新规划、设计,以实现实践教学基地最大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建设受益面广、开放的实验教学中心,通过省级、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六)加强校园网建设,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是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对教学资源上网的明确要求。为做好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工作,打造 先进精品课程的平台,近年来,加大投入确保校园网络的畅通,积极引入清华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将所有精品课程的教学案例、项目实例、视频录像资源、试题库等内容实现网络共享,并要求所有资源及时更新与维护,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建设精品课程提供有力保障。

二、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形势下,暴露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精品课程荣誉,轻视精品课程内涵建设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学校出台激励制度和政策,我校教师积极响应。然而,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有的教师把精品课程作为一种象征、一种荣誉,盲目追求,只注重申报过程、申报结果,不注重课程本身内涵建设,忽视精品课程建设目的和内在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有些课程临时拼凑高学历、高职称师资队伍,赶制粗制滥造的课件、教案,盲目追求课件漂亮、美观、高科技,却忽略了对课程内涵建设。

(二)忽视精品课程示范辐射作用和持续性建设

2003年教育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在使精品课程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全面带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然而,有的课程在已获得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后,只是把本课程作为一种荣誉、一种炫耀,没有认真扎实地、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等方面改革,并对课程资源进行及时更新,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有效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学生受益成效不高

精品课程教学对象是学生,最大的受益对象应该是学生,应运用于学生。经我们了解我校学生对精品课程建设信息知之甚少,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利用率不高,教师对精品课程宣传和引导不够。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享受到同等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绩效。然而,应用者却知之甚少,精品课程成了一种摆设、一种象征。

(四)网络资源尚处于初级阶段

我校精品课程建立的课程网站采用静态网页模式,内容仅限于课程展示,网站建设薄弱,应用度不高,教师对网站建设不够重视。实际上我校早已拥有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权,然而真正利用此平台并不多,虽然我校也配备专业人员来维护这个网站,但是因为需要教师提供教学资料,这些资料准备需要大量精力,在此方面学校层面没有出台相关保障政策,所以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够。

(五)校级精品课程评审办法和评审过程不利于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也不利于网络资源建设

目前,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采用网评方式,要求申报表、自评报告、佐证材料、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讲课录像、网络课件、作业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通过网络呈现。而我校校级精品课程评审专家主要根据各课程申报表等书面材料通过审议做出的评审结果,在评审中由于未采取网评方式,各课程申报材料主要体现在课程组成员及课程组成员在教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特色、学生对课程评教、课程内涵建设情况等方面难以体现,似乎形成了课程组成员只要职称高、学术水平高就能获得精品课程称号的主导思想,于是出现一些课程生拉硬套、临时拼凑教学队伍,而不注重课程内涵建设的现象。另外,还会出现一些教学队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均优秀的课程轻视网络资源建设现象,使国家级课程评审处于劣势。

三、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鼓励在校研究生从事本科教学辅导工作

鼓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精品课程,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在校研究生从事本科教学辅导工作,比如网上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等,这样可适当降低主讲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热情,并且可使在有限课时中主讲教师教学内容得以更深度渗透和吸收,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加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因此,客观上要求大力加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构建统一的网络建设教学平台,支持教师随时随地更新、维护课程内容。加强课程资源库的不断积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不仅要求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授课录像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而且使用网络进行授课,通过网络开辟教学论坛,建立网上答疑、作业、辅导、讨论、实验和考试等教学环节,加强学生与老师的实时交流。

(三)采用网上评审方式,能更有效地促进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教育部在教高[2001]4号、教高[2005]1号、教高[2007]1号等文件中,一致强调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现了网络资源建设重要性,而我校现行的评审方式使教师往往轻视网络资源建设。如我校校级精品课程评审也采用网评方式进行,并将一些网络教学环节纳入评审指标体系中,教师在进行课程内涵建设的同时也会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就能更有效地促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另外,将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程度作为课程验收和检查的重要参考,可以作为国家级或省级推荐申报的依据,充分调动教师建设课程网络资源的积极性。

(四)注重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时效性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心理、教育技术等很多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充分重视、不断努力和积极配合,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技术、新形势的发展。

【参考资料】

[1]谢安邦.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孟令勇.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措施研究.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101-104.

[3]徐文娟,赵存友,侯清泉.“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教学,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7(5):146-147.

第6篇:学科教师申报材料范文

关键词:地方性高等院校;精品专业;建设

一般来说,“地方性高等院校”是指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和省市共建、地方为主的本科院校。本文所指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则是专指正在进行“专升本”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和近几年陆续由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学院的新兴本科院校。

我国高等专科教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是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对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的一种应急措施而建立的。最初的高等专科教育多由普通大学举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了向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本科教育靠拢,在教学管理上沿用本科院校模式;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教材方面,都实行“本科压缩”模式,因此,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综合素质较强,实际动手能力不强,毕业后不能马上胜任生产第一线工作,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眼高手低,就业较难,反过来加剧了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困难,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教学更难于组织,使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实际上,目前高等专科教育正处于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这也迫使高等专科学校必须做出新的选择。而新兴的本科院校同样也面临生源质量不高,办学条件、教学设备、师资水平远不及“211”工程重点大学和老牌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原有的专科教育仍实行的是“本科压缩式”的办学模式,而新近开设的本科专业,其水准与老牌地方本科院校仍有较大差距,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专项能力也不强,面临着与高等专科学校同样的“三无”问题,即办学无特色,专业无特点,学生无特长。因此,加强自身精品专业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所谓精品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实际质量方面,已具有其独特性、地方性和比较优势,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

一、精品专业的选择

不是任何专业可作为特色专业来建设,一定要有所选择。选择时,要考虑特色专业的特性,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1.体现精品专业的特性。首先,地方性高等学校的精品专业应体现“地方性”。地方性高等学校办学宗旨就是面向地方,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人才,专业建设要充分依靠地方的现有条件和优势条件来开展。其次,特色专业要凸显“实用性”。地方性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除了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还要考虑毕业生择业需求和就业导向。再次,特色专业要具有“口径适度、宽窄并存”的“适合性”特点,以满足时展、社会职业岗位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拓展的需要。第四,特色专业要注重“复合性”。“复合性”是指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实行专业复合,可以是不同专业复合成新专业,或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复合;也可根据岗位需求变化,将同类或不同门类的专业复合。这样既节约人力,又不浪费资源,可使毕业生所学内容更广、更宽,同时也拓宽了择业领域。

2.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一,需求与条件相结合原则。地方性高等学校开展精品专业建设,首先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立足点,同时结合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师资力量来建设,否则专业的特色性就无法体现。其二,适度超前原则。精品专业的建设应考虑当前行业及岗位对工程实践及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要有长远眼光,应走在经济建设的前面,通过调研,将未来具有潜力的专业作为精品专业进行建设。因为任何一个专业都有一个成立、成长、成熟、衰落的周期,如果一个精品专业在其建设的最好时期迎来需求高峰,其专业特色就愈加鲜明。其三,校企合作原则。高校与企业(行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地方性高等学校应加强与当地企业(行业)的合作,开展特色专业建设,通过合作不仅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培养质量,而且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增强企业的实力,扩大学校的影响。

二、精品专业的设置

1.设置的依据。一是要研究社会分类的变化,根据各职业岗位的特点,选择具有教育的效益性、教学的稳定性、生源的充足性的专业作为精品专业。二是要对人才需求做出科学论证。精品专业的设置要通过对社会发展背景(包括社会总的需求情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本地区支柱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等)、行业背景(包括现有行业运行状况、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以及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周密的分析,并组织专业委员会对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

2.设置的条件。精品专业的设置条件应有别于一般专业和特色专业,一般应要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要有充分的师资储备。作为精品专业对师资应有更高的要求,它包括生师比的要求、知识结构的要求、职称结构的要求、学历结构的要求、学缘结构的要求。二是要有预先制定的科学、合理、先进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要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素质教育。三是要搞好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应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特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要有衔接性和一致性,要能体现实训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四是要有充足的经费保证。学校要设立精品专业建设专项基金,保证有正常的、持续性的投入用于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精品专业的建设

1.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促进精品专业建设。地方性高等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和实践型的人才,地方性高校精品专业建设要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专业办学方向,创建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与地方经济部门相结合,教育规律与人才市场规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构建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课堂模式”。通过“课堂模式”,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二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企业模式”,使学生感受真实的生产氛围和企业文化,熟悉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熟悉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三是构建高级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素质模式”。通过开发必修模块课程、选修模块课程、活动模块课程和主要在企业实训和顶岗实习中实施的实践模块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突破传统教学计划模式的瓶颈,以专业能力要求为依据,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培养精品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培养专业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心理品质、专业业务操作技能。构建课程体系,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创新;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重视个性发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强调课外专业意识养成训练;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创造动态训练环境。因此,应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重点建设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专业专门化课程、专业实践能力课程等课程群,并实现课程群内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应完善课程内涵的建设,引入企业实例和应用研究项目;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分阶段组织实施。

3.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精品专业建设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保证,必须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科研、实践能力,根据学校精品专业建设的要求有重点的选择教师进行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把他们送到有关企业和地方经济部门工作,提高实践能力,并有选择地聘用企业和地方经济部门的业务和技术骨干担任有关课程的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四、精品专业的管理

能否建设好精品专业,关键在于学校的政策导向和各系的认识程度、自身条件和积极性。因此精品专业的建设可考虑采用“专业申报、专家评审、学校确认、系科建设、定期督查、滚动竞争”的方式进行。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公平竞争、择优扶持、扬优保持、合理布局、项目管理”的原则。具体可按以下程序:

1.系科申报。根据遴选与建设标准及原则,各系对本系各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在系科预选的基础上,择优向学校申报校级精品专业建设点。申报材料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专业基本情况简介(从专业发展历史、学生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成果等方面介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含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专业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专业教学改革的落实情况、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性论证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配备情况。

2.考察审核。由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遴选与建设原则对各系所申报的专业建设点进行评审(包括听取汇报、审阅材料、实地考察、评议并写出考察评议结论等),向学校推荐校级精品专业建设点。

3.学校审批。校领导根据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考察评议结论,审议批准该批建设的校级精品专业建设点。

为了加强精品专业建设的管理,需要重点加强精品专业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要制定精品专业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专业管理。要确立学校对精品专业建设的统筹安排和系部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职能,理顺精品专业建设中各部门工作职责关系,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其次是要制定课程管理办法,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管理,建立课程提取、建设和退出机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能力建设的要求,对接专业最新理论和应用技术发展状况,提取相应的课程进入专业课程体系;对与市场需求脱节或已老化的课程,经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确认后应退出专业课程体系。第三是要制定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落实各教学环节基本要求。规范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师周密设计教学过程,准确把握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规范实施课程教学,确保教学质量。最后是要建立教学质量过程监控机制,全面保障教学质量。制订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办法,实施对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评价,确保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代治,杨义波.地方普通高等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5).

[2] 李立高.关于精品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 施爱平,等.高校专业品牌化建设刍议[J].江苏高教,2005,(4).

[4] 黄世秀.高职品牌专业建设研究[J].高职论坛,2007,(1).

第7篇:学科教师申报材料范文

关键词: 本科教学 内部评估体系 构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办学自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变得愈加重要和迫切。教学质量评估作为鉴定教学、指导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不仅检测高校的日常教学质量,而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适时调控,有效地指导高校的教学工作。

教育部从2003年起,建立了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评估制度,对我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教学评估,并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和制度,让社会更全面了解各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各级深刻认识到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重要性,意识到评建结合的必要性。但是,这项工作是外部评估,其评估的重点是高校的总体办学水平,只有建立完善的高校内部评估体系,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专项评估,才能及时诊断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外部评估和高校内部评估二者不可或缺,只有内部、外部评估体系有机地结合,才能形成强有力的质量保障合力。

一、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内部评估体系的意义

在外部教学评估的强有力推动下,高校内部教学评估作为保证教学质量和迎接外部评估的最基础环节,日益受到重视。建立一个科学的校内评估体系对保障高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工作水平,真正落实教育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基本方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1.内部评估的实施是现代管理理念的体现,是高校主动处理好自主办学和自律办学关系的体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内部评估对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提高社会满意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2.内部评估的过程强调过程性、全员性、全面性、发展性,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从多方面进行考察,注重质量建设的过程性环节,全面、客观地考察教学过程,了解高校深层次的教学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发现和解决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评估的诊断、总结、反馈、促进作用。

3.内部评估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监控师资队伍、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方面,落实整改工作,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增强适应外部评估的能力,为将来接受外部整体教学评估和专项评估夯实基础。

二、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运动过程。教学的内外部条件,教学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都与人才质量的培养息息相关。本文从教学系统的构成和运行过程出发,分析、确定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2]从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制约教学质量形成的要素既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的目标要素,又有使学生掌握或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学内容等客体要素;既有充当信息传递工具的媒体要素,又有保障教学活动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心理条件等环境要素。而这些要素最终必须统一集中到人这个主体要素上,没有教师和学生这一最直接、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其他要素都不能构成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多不过是静态的物质存在。因此,笔者认为,与高校教学质量相关的基本要素有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等)、教师、学生、教学管理、教学资源。

专业是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高水平的专业是形成教学质量的支柱,是一所高校质量和特色的标志,加强专业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课程是形成教学质量的核心。课程建设水平制约着专业发展的水平。高等学校要制定课程建设标准,实施过程规范,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程评估,为教学质量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思想观念、治学态度、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原有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习风气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效果的重要影响要素。在当前因扩招使生源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趣,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使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到实处。教学管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协调性要素,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系统的各种资源,并通过不断的反馈协调,形成教学合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学资源指除人力资源外,教学场地、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现代信息设施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等新的保障方式的出现,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三、内部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根据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围绕“标准明确,过程控制,评价合理,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思路,建立包括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教学评估、学生培养质量评估、教学管理评估和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等六个模块的本科教学工作内部评估体系,构成校内教学评估的有机整体,对高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系统化评估。

1.研究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原则,进一步巩固教育教学成果,加强教学基础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持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在制定本科教学工作内部评估指标体系和具体操作程序时,不仅要参照国家、江苏省的评估标准和其他高校内部评估的经验,更要立足于高校的实际情况。该体系分为若干个子体系进行研究,做到既有分解,又有综合。每个体系都有标准、程序、操作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主要内容及工作程序。

专业评估主要依据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标准、《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指标体系》,从专业规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改革、实践环节、教学管理和培养质量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估,全面考察专业建设的现状。由学校统一安排和学院申报相结合,每年评估10-12个专业,四年一轮。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估工作,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五月和十月。评估分两个阶段:自评和专家评审。每个专业自评时间为1个月左右,专家评估时间为5天左右,具体安排由学校根据情况统一制定。在评估工作结束后,专家组将考察报告和评估结论报至教务处,教务处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必须作出回复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上交教务处以督促专业的后续建设。

课程评估则参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对全校所有课程特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建设、课程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估。学校分批、分重点对各类课程进行评估,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顺序依次进行。对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思政类公共基础课,严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逐项评估,其它课程将按照专业评估顺序,每个被评专业各抽取4门课程进行评估,四年为一轮。课程建设评估以课程组为单位,首先由被评估的课程负责人按照评估标准进行自评并提交自评报告,再由教务处组织校内专家根据申报材料进行核实与验收(亦可根据需要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评估),对课程组成员的教学进行广泛听课。在评估结束后,教务处将评估结果反馈给课程负责人,课程组必须作出回复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上交教务处以督促课程的后续建设,为今后评估提供依据,保持课程建设评估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实验教学评估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为参照依据,从实验室建设规划、教师队伍、设备与环境、实验内容、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质量及特色项目等方面检查实验室建设成效和实验教学质量。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对全校的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四年一轮,每年度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和各实验室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评估3―4个教学实验室。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估工作,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五月和十月进行。在学校评估期间,将组织专家深入到各教学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估。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走访、测试等形式进行深入考察,提出考察意见。评估工作结束后,专家组将考察报告和评估结论报至教务处,教务处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实验教学负责人,教学实验室必须作出回复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上交教务处以督促实验教学的后续建设。

学生培养质量评估则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基础性素质进行全面调查,以专业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发展性素质进行重点评估,并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构成学生培养质量评估的循环体系。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包括入学时的诊断性评价,学习期间的形成性评价及学生毕业后的总结性评价。其中在校期间的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性素质的评价含素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可与试卷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成绩分析结合在一起;发展性素质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各项知识能力竞赛的参与、科研成果的展示及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

教学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分职能部门教学管理评估指标和院(系)教学管理评估指标两个部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既考查学校各部门围绕教学开展的常规管理,又强调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教学管理评估主要集中在年终进行。教学管理的评估组由学校督导与各学院教学院长组成,分批对学校教务工作和学院本身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估。评估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估组不仅要提供最后评估的总分,还必须出具具体的评估意见和改进建议。

毕业设计(论文)评估依据教育部加强普通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精神,从总体目标、选题质量、指导教师队伍、管理过程、设计(论文)质量及毕业设计(论文)特色等方面考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的管理水平。毕业设计(论文)评估主要根据专业评估的安排,首先,选择新办专业、学位点申报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估,综合考查学生的培养质量;其次,在每年度的下半年学校聘请校内外专业对所有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评估,及时了解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及管理环节的质量监控情况。

四、完善内部评估体系的几点思考

1.成立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组。

教学评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要有科学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和严格规范的评估程序,独立的评估机构和权威的评估队伍也是提高评估工作质量和可信度的组织保证。学校根据专业现状,按照水利土木、资源环境、电气信息、管理经济、人文政法、机械动力、数学物理七大学科门类,拟组建七个相应类别的专家队伍。专家队伍由行业、企业、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咨询服务机构的有关专家和本校有关领导、专家和校友组成。其职责是: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深入教学全过程,开展教学工作质量评价,确定评估等级,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为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评估办要经常进行业务培训,加强评估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指导。[3]

2.不断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指标。

要尽量防止出现评估指标体系引导院(系)搞形式主义,产生不正确的导向。评估指标的设计要简明扼要,在具体评估的过程中尽量考虑院(系)的实际,不片面追求材料的形式,注重教学和教学管理中的实质性成绩,注重评估工作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3.要多渠道、全方位收集反馈信息。

在指标体系设立和考核过程中,绝不能仅以院(系)自评信息为主,而要充分整合学校教务处、图书馆、档案馆、人事处、信息中心、各院(系)及实验室等与本科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与信息,以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等信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本科专业评估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好、信息量大、更新简单、表达方式多样、可视化手段多等特点,将本科专业的评估工作分解到日常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中,真正实现专业评估的全过程管理,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目标。

4.要建立内部评估的长效机制。

从学校战略发展的全局着眼,使院(系)评估作为一项系统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大的质量工程。另外,还要长期坚持,不断推进迎评与整改,它们评估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前者,所需的时间也越长。因此,必须将评估制度化,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将它固定下来。最后还必须定期对院(系)进行必要的回访,重点督查院(系)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从而有效地促使院(系)对整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改变院(系)重评估轻整改的现实状况,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4]

参考文献:

[1]童玉玲.高校院(系)教学工作评估体系构建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2006,(1).

[2]刘邦奇.学校教解放学质量保证体系[M].北京:出版社,2005.19.

第8篇:学科教师申报材料范文

为了积极贯彻《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要求,进一步增强全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推进创新型河南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经研究决定,启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建好15个左右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200名左右的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今天会议的任务是评审全省首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第二批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对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参加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斗在科技工作第一线、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就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人才建设及我厅两项支持计划的评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责任感

(一)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是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战略要求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南,关键是要紧密结合河南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通过科技创新的大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中央、省委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部署,既为高校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创新团队作为高水平人才的重要载体和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迅速成为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力量,并由于其目标集中、资源共享、学科融合和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科技攻关能力而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了“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支持计划”,教育部启动了“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各省、各高校及科研院所也相继出台了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的支持计划,陆续建成一批多层次、跨学科、点面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了一大批创新意识超前、创新能力较强、创新成果丰硕的高水平人才。

近年来,我省也加快了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步伐,通过引进人才、凝聚队伍、资金支持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团队。20*年,全省高校获批3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占全省立项总数的一半;省杰出人才和杰出青年评审,高校有45人获得支持,占总数的89%。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如郑州大学王复明主持完成的《路基路面材料特性反演与快速检测维修整套技术》和河南师范大学渠桂荣主持完成的《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大学宋纯鹏教授主持完成的《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气孔调节机制》获得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我省高水平重大创新成果的主要完成者,成为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和水平的骨干力量。因此,各高校必须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切实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新贡献。

(二)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是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尽快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融入国家宏观创新体系、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高校鲜明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而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必须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

目前,我省高校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高层次稳定的团队少、低水平临时搭建的团队多;主持重大项目的团队和人才少,参与较大项目的团队和人才多;开展前沿科技研究的团队和人才少,从事跟踪技术研究的团队和人才多。同时,高校的科学研究大多是以学院(系部)等教学单位为基础进行的,资源共享难、仪器设备利用率低、资产投资效益不高,组织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大兵团作战的难度很大。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阻碍了创新人才科技潜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高校在我省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尽快解决我省高校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较低、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能力不强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切实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既是推进高校科技创新的组织保证,也是提高科研效率、提升高校科技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创新型河南的重要举措。

(三)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更多的人才支持,是高校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许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是,随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异军突起和建设创新型河南等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高校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任务日益加重,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日益受到现实社会的严峻挑战。

学科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催生新兴学科,使传统学科进一步凝炼成为优势特色学科,进而提升广大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最新的科学知识。同时,创新团队通过带头人的引领、骨干教师的带动,汇聚一批高层次博士、硕士和优秀本科生参与到重大项目的科学研究中,在创新活动中培育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和业务水平。另外,通过创新团队所特有的“感应作用”、“互补作用”、“师承作用”和“控制作用”,促进团队成员间的学术交流和知识拓展,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开辟新的途径。

二、科学发展,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是支撑高校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大规模地开展基础建设之后,高校必须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到人才和团队建设上来。高校的团队必须以学科和科研平台为依托,以人才的科学配置和合理使用为基础,以制度和环境作保证,遵循人才成长和科学研究的双重规律,突出团队和人才建设的重点,破解制约团队和才人发展的难点,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支持和发展,持续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一)物质是基础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必要的硬件条件是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物质基础。没有一流的科技平台和研究条件,很难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队伍。没有一流的人才和坚实的科技平台支撑,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支持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的物质基础,既包括科技平台,又包括与团队和人才建设相互关联的共用设备、基础材料、网络信息和图书资料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和我省基础性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相当一部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分布在高校,一大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以及跨学科、开放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也建在高校。高校必须把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学校的规划建设平台与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团队和人才建设确定的目标要求,抓住两大建设所带动的资源汇聚时机,切实加大学校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整合学校基础资源,实现创新团队、创新人才与创新平台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尽快提升我省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人才是核心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高校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从国际国内优秀创新团队的建设经验看,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是团队的代表和统帅,其学术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决定着团队的兴衰,也是创新团队得以发展并形成自己特色的关键。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精深的学术造诣、良好的学术道德、较高的学术声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创新团队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在创新团队建设中,还是在科技创新的活动中,优秀人才所起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他个人能取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更重要的是把一批优秀的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高水平的学术群体,共同建设好一个学科或学科方向。因此,各高校必须特别关注高水平人才建设,要从战略高度,充分预见到学科的发展趋势,瞄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国家中长期战略需求、学校已有的优势和基础出发,通过多层次凝聚、锤炼,找准重点支持的学科方向,这是保证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成员旺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团队获得支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要优化创新团队的成员结构,以领军人物为核心,以优秀拔尖人才为支撑,以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为基础,根据学术方向发展需要调整团队成员的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并根据成员的智慧、能力、情商等优化组合,实现个人与团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保持团队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持续发展。

(三)政策是保障

完善的政策是高校人才、团队建设的重要保证。各高校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配置、流动、继续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着力营造高校科技人才快速成长的制度环境。

高校要认真按照国家及我省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要求,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改变资源的分散状况,切实加强对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规划指导,在申报项目、基地建设、经费需求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扶持,力求在未来5~10年内组建一批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准、创新能力强、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物,取得一批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标志性创新成果。

要尽快建立有利于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稳定发展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逐步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办法。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学科的创新团队和人才实施不同的分类评价。对于偏重基础研究的要以学术创新价值评价为主、应用经济价值为辅;对于偏重应用研究的要把学术创新和经济效益放在同等位置;对于偏重试验开发研究的要以经济效益为主、学术创新价值为辅。要以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和科研辅助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基础,逐步建立科学、民主、高效的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实施“分层次、分角色”评价,确保整个团队成员密切合作,荣辱与共。要变革分配方式,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分配制度的激励效果。

要强化管理,积极探索团队运作和人才成长模式。各高校要从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管理运行模式。要大力构筑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协调运行的建设模式,实行团队带头人负责制,扩大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权力和资源配置权,明确行政负责人的服务角色。要实施多层次、多目标管理,加强对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方面的培训教育,通过确定有吸引力的发展目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工作氛围,把具有广泛目标的团队成员的精力持续集中在可实现的创新成果上,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和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

4、文化是灵魂

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将支撑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开放、创新、民主、合作的观念,切实加强团队和人才工作的文化建设。要特别关注创新文化建设,为科技人才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严谨科学的科研环境。要鼓励优秀人才和团队成员树立开放观念,具有全球视野,重视不同文化的沟通借鉴、合作交融,积极推动成员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创新团队成为一个“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研究群体,形成鼓励学术争论与批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氛围。优秀人才要自觉地营造这种民主学术氛围,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能力,使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民主的环境既要靠文化营造氛围,更要靠制度作保证,要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民主学术环境。

协同合作既是团队精神的核心,也是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团队的根本功能就是为了让创新团队的整体创新业绩大于成员个人的简单加和。因此,要引导团队成员正确认识自身作用和价值、增强实现团队目标的责任感,大力弘扬团队合作精神,大力营造协同攻关、顾全大局、和谐共进、团结奋斗的氛围,增强创新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以评促建,提高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整体水平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是支撑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实现高层次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评审工作涉及到高校科技的发展和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各位专家要充分认识我们启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继续支持创新人才的重大意义,明确评审要求,把握评审程序,坚持评审原则,顺利完成评审任务,进而推动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

(一)明确任务

为了做好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的评审工作,我们在今年4月份就安排部署了推荐工作,经过高校逐级推荐和遴选,共有20个创新团队和65名优秀人才推荐到省教育厅。从申报的总体情况看,无论是职称、年龄、性别,还是学校分布、学科分布,申报的人才层次越来越高、研究基础越来越好,申报的研究领域越来越能体现我省高校的学科优势、越来越能关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关键技术领域和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

这次评审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各高校推荐的20个创新团队和65名人才候选人才中遴选出20*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个,2009年创新人才支持计划38名。其中,创新团队仅支持教育厅经费直供的高校。人才支持计划要评出省财政教育厅直供高校候选人35名,省财政非教育厅直供高校候选人3名。为了强化学校的监管责任,提高实际建设效益,对获得省里经费支持的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我们要求学校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如果发现哪个学校没有配套或没有配足,影响了计划的执行,影响了优秀人才的科研工作,我们将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其支持计划。对没有获得经费支持的创新团队和人才计划,学校也要按照省里的管理要求解决好经费支持问题。对项目支持好、科研工作开展好的学校将在今后的项目评审中给予倾斜。

(二)遵循程序

为保证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评审质量,这次评审设立了评审委员会,并按照学科相近的原则,设立了7个人才评审学科组,4个团队评审组,明确了评委会和学科组的职责范围和任务。这次评审工作的程序是,首先由各学科组按照分配的名额,在认真审阅申报材料、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投票产生参加面试答辩的团队和候选人;其次是由评审委员会对参加面试答辩的团队和候选人,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我厅支持的团队和人选。第三,省教育厅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公示;最后正式发文公布,并按计划支持建设。

(三)把握导向

我厅启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人才支持计划,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尽快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使我省高校的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迅速成长为国家级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在更广的空间和更高的层次上,承担更加重大的任务,为科教兴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各位专家在评审过程中,要把这次评审与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结合起来。把培养一批拔尖人才作为评审的首要任务,把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为推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根本保证,要把这次评审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积极支持以重点建设高校、重点学科、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主要依托的创新团队和人才;要把这次评审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协调推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不同学科的优势,高度重视前瞻性的基础研究,积极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要把这次评审会议与高校科技创新模式转变结合起来,进一步确立和强化高校源头创新地位,引导全省高校瞄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积极培育自主创新成果源,并积极推进已经取得的创新成果的推广转化。

(四)坚持原则

第一,科学客观、突出重点原则。客观、公正、公平、公开,既是评审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也是评审能否达到目的重要保证。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都是长期从事高校科学研究与管理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具有很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业内享有崇高的威望。相信各位专家一定能够坚持标准,克服学校本位以及专业背景的局限,排除人情风等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站在对河南教育事业发展负责,对省教育厅负责,对高校负责的高度,按照团队和人才计划的要求把握好评审工作的重点,以人才培养和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难题为目标,引导广大高校科技人员自觉走原始创新的道路,通过评审使我省高校的科研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鼓励创新、择优支持原则。在评审过程中一定要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获得新数据,把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是否支持的重要依据,倡导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用新视角、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探索科技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引导高校杰出科技人才根据国家、省科技发展方针,紧密围绕国家、省科技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着力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解决河南省乃至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以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第三,发扬民主、统筹兼顾原则。发扬民主是做好评审工作的基础。只有发扬民主,才能评出水平、评出和谐、评出导向,只有发扬民主才能把真正优秀的团队评出来、把真正有水平的创新人才选出来。希望各位专家在评审过程中,遇事多商量、多沟通,增进理解,形成共识,按照评审要求扎实开展工作;评审工作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既要注意学科平衡,又要注意整体布局。

第四,分工负责、综合平衡原则。学科组的工作是评审的关键,也是整个评审工作的基础环节。希望组长切实负起责任,结合各组的申报情况,将具体任务明确到人,将评审责任落实到人。这次申报的创新团队和人才计划,既有科技水平高的单位申报者,也有科技水平一般的单位申报者,甚至还有非直供高校申报的;既有传统优势学科申报的,也有新兴交叉学科申报的;既有高水平专家教授主持申报的,也有年轻博士主持申报的;既有基础研究,也有科技攻关、软科学研究;层次不一、类别众多。因此需要各位专家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学术优势,通过评审,既要使不同类别高校能够均衡发展,又要体现对高水平大学的重点支持,力争使各类高校、各种学科、各层次人才均衡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受经费的制约,各学科组资助立项的矛盾比较突出,但是,各学科组要把矛盾消化在组内,决不要在矛盾尚未妥善解决,额外提出增加资助立项指标的问题。

第五,遵守纪律、公平公正原则。评审纪律是所有评审工作的基本要求。在过去教育厅组织的各类评审活动中,绝大多数专家都能够从评审工作的大局出发,严格按照评审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开展评审工作。在评审过程中,由于指标、学科、学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不同意见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各位评委增强大局意识,克服本位主义,注意保守秘密,不该对外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尽量避免各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第9篇:学科教师申报材料范文

我于年月起任校团委书记,年月兼任政教处副主任,年月起任副校长,一直分管学校德育工作。近年来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的办学理念,我在宏观上规划,微观上指导,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扎实工作,使我校德育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三年来我校先后获得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无锡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无锡市示范团校、江阴市五四红旗团委等光荣称号,年高质量地通过了省重点高中的验收,德育考评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近三年来我们着重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在投入巨资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创建成为无锡市园林式单位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发挥校园观念文化的导向下功能

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三年来在校园各个方位,逐步布置校训、三风、名人名言、优秀毕业生人生格言的宣传牌及行为规范警示牌,运用积极的舆论导向,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感化,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文明习惯。

.发挥校园组织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年来,我们一直重视学生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文学社、校记者团、广播站、电视台、舞蹈队、合唱队以及篮球、排球、足球、田径、健美操俱乐部等社团组织有十余个,学生参与率达左右,每年举办两次艺术节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身心和特长的发展。我校参加全市重点高中辩论赛勇夺第三名,校舞蹈队参加市文艺汇演获二等奖,并多次代表镇参加市文明广场的演出,原创:在省重点高中验收中我校的文艺汇报演出获验收组专家好评,在全省、全市的多次征文活动中都有多名学生获奖。

二、建设好两支队伍,夯实育人基础

近年来,我校事业一路高歌猛进,靠的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群体,靠的就是充满朝气的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着力造就育人队伍

⑴强化师德教育,是我校育人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

师德素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我校近三年来开展了以“铸师魂、展师风、重师能、树形象”为主线,以发扬“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五种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重塑人类灵魂工程师良好形象的“塑形工程”系列活动。通过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使广大教师找出自己的不足,获得进取的力量。组织教师收集和学习古今中外弘扬高尚师德的名言、警句,使广大教师从中领悟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道理。组织教师从自己实际和学生需要出发,自编铸造师魂、弘扬师德的格言,使教师师德素养有了新的提高。

⑵为教师铺展成功道路,是我校育人队伍建设的着力追求

近年来,针对学校由于规模不断扩大而带来的新教师猛增的实际,我校制定了青年教师成才规划,坚持不懈地抓好新老教师的结合的“青蓝工程”和德岗教师制度,抓好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与岗位自学的结合,抓好请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抓好岗位锻炼与总结提高的结合,建立了岗位锻炼的成才机制。

.着力培养学生干部队伍

在我校的学生自我管理中,学生干部是一支重要的队伍,他们功不可没。这些都得益于我们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我们的做法是:

⑴民主推荐,⑵岗位竞选,⑶组织培训,⑷活动锻炼,⑸参与管理。三、培养好全体学生,实践育人理念

近几年,我们大力改革“高空德育”模式,加强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建立双向多维立体化的德育结构,形成了班主任为主操作,教学为主渠道,班集体建设为主途径,自我教育为主方法,并辅以社区的齐抓共管,创出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多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坚持做到“八化”:

.德育要求的时代化

德育要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必须跟上时代的“脉搏”。

首先,我们在观念内涵中力求注入新的活力。我们通过开展“庆建党八十周年,展成化学子风采”的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获得了爱党、爱国主义情感体验;通过闭路电视播放中国加入、奥运赛况等升华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其次,我们在形式上力求要适合当代学生求新的特点。通过在全校学生中招聘校广播站和电视台记者、编辑、播音员,征集绿化短语,征集学校学校标语牌的名言、警句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始料未及的教育效果。

第三,我们策略上突出“开放性”。我们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开展“与社会牵手、让青春发言”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走向社会,直接参与社会生活。

.德育网络的立体化

在德育机构和组织方面,我校开辟三条德育渠道,形成立体化德育网络。一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德育渠道,由校级德育领导小组、年级德育指导小组、班级德育工作小组三级构成,三者职责分明,一级对一级负责,保证学校各项德育任务的落实。二是以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德育渠道,由校级的团委、学生会,年级的团总支、学生分会,班级的团支部、班委会三级构成,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年级的安排,根据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中。三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渠道,主要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建立警校共建,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发挥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社会的育人功能,形成了一个校内校外处处有人教,在校在家时时有人育的主体德育网络。

.德育内容的层次化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前社会实际,围绕培养“四有”新人,适应未来社会的总目标,确定了各年级学生的序列化德育教育重点:高一以国情教育、养成教育为主,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养成好习惯、适应新环境;高二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为主,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三以成才观、就业观教育为主,做好升学与就业两手准备。这样层次分明、前后衔接、整体推进,保证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各年级教育内容可穿插渗透,同时组织心理素质讲座,使学生在校各阶段的思想、政治、心理素质均有良好的发展。

.德育形式的多样化

一方面各科教师备课上课中坚持德育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中,另一方面开发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寓教育于各种形式的活动和环境熏陶之中:每年重大节日、纪念日学校都组织大型教育活动;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严肃隆重,国旗下讲话结合实际,常讲常新;各班主题班会每周一次,生动活泼;全校多块板报每两周一期,画廊月月更新,异彩纷呈;开设的心理活动课,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请专家到校作科普讲座、法制报告等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希望的五月”、“成化之秋”艺术节展现了当代学生的风采;参观、访问、郊游、十八岁成人仪式、种植“共青林”、参加创建卫生镇劳动和农村劳动、举办夏令营等社会实践活动收效良好;每年新生的军训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校“爱心育苗”基金会资助了一批又一批贫困学生,获得社会广泛赞扬;“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的通讯曾登上《无锡日报》,广为传诵;“弯弯腰”活动、节水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小分队”净化美化了校园。

.德育管理的刚柔化

传统的刚性管理强调的是外在的规范,它使德育管理过程有章可循,因此,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和完善学生的管理制度建设,把成化学生日常规范项编印成册,每人一册,开学逐条学,平时重点学,出现问题反复学,使日常要求铭记于学生心中。但刚性管理容易陷入机械化、简单化。面对目前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渴望成材、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大大增强的学生,我们的管理也需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我校要求教师在管理中突出“四重”:内在重于外在,个体重于群体,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

如每学期开展的“校风建设月”活动,一方面我们制定并严格执行刚性的规定,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另一方面又要求师生以满腔的热情做好耐心细致的帮教转化工作,让柔性管理发挥入理、入情、入心的能效。

.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我们充分利用本校一流的装备设施,发挥它们在德育中的作用。一运用闭路电视,每天中午和晚自修前的时间,播放新闻分,科技博览、焦点访谈等节目,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科技动态,关注社会生活。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主题班会,增加活动容量,提高活动效果。在全市德育活动观摩和省重点验收中获得好评。三利用网络技术,下载德育信息和理论,以共享文件在校园网中供教师学习,或组织学生在班会课上集中讨论,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德育考核的常规化

德育是一项长期坚持、日积月累,不断进行评价和严格考核才能见效的工作。我校坚持下面三项考核,使考核落到实处。

⑴学生品德评定。坚持“三为主”:一是以肯定成绩,鼓励表扬为主,二是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为主,三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评定过程中,唱好“三部曲”:开学初,交代品德评定的内容、方法;原创:期中进行初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期末进行总评,先学生自评,后小组互评,最后由班主任综合评定。

⑵班级活动评比。坚持“三结合”:一是常规检查与抽查相结合,使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迅速;二是个人表现与班级评定相结合,使学生时刻想到个人行为与集体荣誉息息相关;三是班级评比与班主任考核相结合,奖勤罚懒,及时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⑶班主任工作考核。坚持“三考”:一、日考,每天对班级五项常规进行检查评分并公布;二、月考,每月对班主任工作从十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确定班主任津贴;三、学期考,坚持“三挂钩”:即在标准统一,让数据“说话”的基础上,把考核结果与每位班主任老师的年度评优和晋级挂钩,与其职称聘评挂钩,与其奖金发放挂钩。

.德育研究课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