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变化范文

化学变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变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变化

第1篇:化学变化范文

关键词: 中专化学 教学观念 教学质量 “化学变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对中等适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必须改变中专化学课堂教学观念,笔者近几年在中专

化学教学中注意课堂教学观念的“化学变化”,以提高中专化学教学质量。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笔者曾问学生:“你为什么要学化学?”许多学生回答:“学校要我学。”“父母要我学。”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化学处于被动的状态。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单纯靠说教式的教育,效果是不大的。笔者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1.联系日常生活常识,引导学生。

笔者曾经问学生“辛烷”是什么气味的?全班只有两个学生回答是汽油味,而其他学生都答不出。当笔者反问说汽油的成分是什么?学生们就恍然大悟了。这种自然的联系,使他们对烷烃的学习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通过汽油这个大家熟悉的工业能源,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很有意义。

2.从分析推理到验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自觉地要求学习,常常是由于他学会了或者会学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和学生一起来进行分析推理,并配合实验的验证。由于学生经过了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推理之后,又能从实验里得到验证,这样,他们便会有信心学好化学,自然会转化成“我要学”的动力。

例如在讲卤代烃的性质时,笔者就是先与学生一道分析卤代烃分子中价键的关系,讨论两种断键的情况与条件的关系。通过实验的验证,学生加深了外因对内因的影响并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样的哲学概念。

3.转化后进生,以点带面,促进大家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随着时代的前进,青年人的自尊心、好胜心比老一辈人要强。表扬先进典型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地以点连成线,以线织成网,造成大家学好的有利局面。

例如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对一些原来化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注意发现他们的一点一滴的成绩,在适当条件下加以表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后进的学生上来了,势必影响一批学生一道进取。

二、变“我讲你听”为“师生互动”

化学科的教学,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选择哪一种形式的教法自然与教材本身的特点有关,方法也可以因人而异,要多样化。但是不管哪一种形式师生的密切配合都是需要的,这是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不断提出问题、建议,边讲边实验,最后花一点时间进行小结,使学生的学习、分析、表达和观察能力等都能相应地获得提高。

例如讲烃一章中的甲烷一节,按照课文内容已学过甲烷的分子结构了,如何进一步教学甲烷的性质呢?笔者不是先做实验,而是分析可以发生的结构变化,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演习,还应有HCl气体生成。根据无机知识可以预计应该观察到哪些现象,让学生来分析讨论。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做好演示实验,并加以补充,学生可能估计不到的还有油状液体生成这一现象。在实验进行后,笔者对这一反应进一步总结,形成取代反应的概念,并选择H2S与Cl2这一置换反应的例子,让学生分析比较。这样的一节课,师生密切配合不停顿地活动,教师讲得少,学生议得深,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联系,远远超过了课本的内容,但又都是已学过的旧知识的重现。

三、变“套模解题”为“解题分析”

中专化学科的计算,从数学角度看,并不困难,主要应用的只是比例,解二元一次方程式、一元二次方程,求对数等。但是许多学生对于化学计算却往往感到困难。笔者认为,学生化学计算题拿到手后不能很好地展开思路,究其原因,关键的是有些学校在起始阶段教学中教学生套用计算公式或化学方程式的模式,因而学生只能模仿,而不能理解,更谈不上计算技巧的形成。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分析数据,找出有关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对概念没有深刻的理解,不知道其应用范围。这样的学生在遇到小综合或小灵活的题目常常由于思路不对或欠严密而造成错误。因此笔者注重了解题分析的教学,让学生敞开思想,讨论不同的解法,并鼓励创新。

例如按照教材,确定甲烷的组成,课本上只介绍一种求分子的方法,而在以后的章节均未再出现求分子式的例子。因此教好这一节课的这项内容,就变得十分重要。笔者指出烃的分子式可以用CxHy表示,关键是求x、y值。接下去就课本中例子的数据分析讨论确定x、y值与哪些因素有关(元素组成与分子量),最后交代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烃,还可适用其它化合物。由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而不是只给学生一定的计算模式,这样学生可以敞开思想,开头可能会乱一点,但是看到学生交来的作业里对一道题就有多种解法,你会感到安慰的。下一节课的开始,对各种解法进行综合对比,既可以表扬肯动脑筋的学生,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四、变“你考我背”为“单元练习讲解”

笔者曾经发现有不少学生考前一句句地背书、背化学方程式的不好习惯,这种“你考我背”的死读书的结果,不说将来不能出人才,就是应付考试也是不行的。

实际上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知识是按一定规律教学的,个别典型的现象和知识应在平常就熟记了,有关操作及原理和化学计算平时训练得好,考试时自然不会出岔子。所以笔者认为考生的复习主要应放在思索上,看哪些知识是否遗忘。笔者曾提倡学生考前看课本的目录,回忆各章节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把学生从频繁的考试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它可以减少学生为追求分数跟着考试跑所花费的时间,把精力从应付考试中解放出来,就可以去多阅读,多思索,多动手。但是基础与能力的关系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在中专如果没有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就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所需人才的智能结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单元练习与单元讲评。对于单元学习,笔者在选题中注意以下三点:

1.选择本单元必须过关的主要内容;

2.选择学生在作业中错误最多的问题;

3.学生在作业中已学会的部分尽量少出。

第2篇:化学变化范文

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新教材突出体现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突出了STS思想。而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更是与社会联系紧密,是初中五个主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一些化学物质、化学现象的必要手段,所以对这一主题的教学是不容忽视的。

“物质的化学变化”共分为三个二级主题: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本主题包括了初三化学很多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论性较强,它是以各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为载体的,因此,各物质间反应的规律以及应用情况介绍和具体物质的性质,变化知识星湖联系,也和生产生活重点实际互相联系,紧密结合。故在本主题的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情景素材可供选择,另外老师也要设计一些典型的化学实验为教学服务。我在教学实际中主要是通过以法来传授给学生的。

一、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完成学习目标

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教学中,我常选择这些实验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纸张的燃烧,向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学生通过这四个简单的实验对比,就会从“有无新物质的生成”这一角度对两个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讲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时,让学生亲身体验:向生石灰中倒入水,燃烧,木炭还原氧化铜这几个实验,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就会对这几个反应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老师常创设探究性实验,学生通过完成实验而得到一些理性的认识,既强化了学生实验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像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无疑也是我们需要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不仅为老师省了“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生成性。

二、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本主题内容在教材和教学过程中是分散安排的,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紧密衔接。教学每一个课题时都要注意夯实基础,也为以后的课题做好建基,一步一个脚印,不可急于求成,不能使任何一节课的知识成为学生脑中的空中楼阁。

三、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化学变化的现行时时都有发生。要善于运用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创设学习情境。如生活中有关缓慢氧化的例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例子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时的情景素材,另外,老是平时收集的关于化学的一些小故事、化学新闻、化学趣事、科学论文、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境,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四、化学俗语和化学韵语的使用,在增强学生学习趣闻性的同时,可以加深记忆

如本主题中涉及的内容可编为俗语如描述化学变化的:化学变化,颇有特征,不同物质,伴随而生,现象各异,五彩缤纷,放热发光,颜色变更,产生沉淀,生成气体。如质量守恒定律的韵语: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原子数目、没有减增,客观事实、实验证明,原子种类、没有变更,原子相等、没有减轻,前后质量、必然相等。再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韵语: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像这样的口诀在化学的学习中是很常见的。

第3篇:化学变化范文

不对,绝缘老化是一种物理现象。

它是指因电场、温度、机械力、湿度、周围环境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使电工设备绝缘在运行过程中质量逐渐下降、结构逐渐损坏的现象。

也是由于绝缘体内部的杂质变化,外部灰尘水份的侵入,或使用温度过高, 使用时间过久等原因造成绝缘体变质,使绝缘性能逐渐变差的过程。

热老化是材料老化的基本形式,长期受热后,一些绝缘材料的抗弯和抗张强度均会显著降低,当受到机械作用后很容易损坏而导致绝缘击穿;水份能和其他污物一起组成弱电介质,生成离子,增大电导及介质损耗,使绝缘材料进一步发热,加速了热老化的进程。另外,局部放电、光照、辐射等都是影响绝缘老化的因素。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化学变化范文

1. 基本概念

1.1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常见的物理变化:三态变化、机械分割、简单的混合与分离、电灯发光发热、金属导电导热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燃烧、金属锈蚀、食物腐烂、酿酒(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注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上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要把握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了改变,构成物质的粒子也没有变化,就属于物理变化,否则就属于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

1.2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可概括为色、味、态、两点、两度、两性)。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注意: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这个特点。

1.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物质性质的描述在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或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易(难)”等说法。

1.4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上看,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对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粒上看,构成原物质的粒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2. 命题趋势 作为考查概念的主要内容,物质的变化多为选择题,且一般出现在试卷的前几道题;对物质性质的考查,命题形式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题型.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们熟悉的自然现象,联系典型的科技、新闻热点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根据题给新信息,分析归纳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成为中考命题热点之一.近年来,从宏观、微观角度对题给物质的变化或性质进行描述或做出解释的简答题增多。

3.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玉做床,金做马;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选项A、B、D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野火烧不尽”有燃烧过程是化学变化。

答案:C

例2、请用下列描述物质的词语填空(每空只填一个选项)。

a.可燃性; b.腐蚀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e.吸水性; f.酸碱性

(1)使用浓酸、浓碱等药品时,应防止粘到皮肤或衣服上,因为它们有 。(2)在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因为它们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态氢氧化钠常用作干燥剂,因为它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煤矿矿井中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为甲烷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物质的用途等为切入点,考查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又反映物质的性质,只要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便会得出答案。

答案:(1)b; (2)d; (3)e ; (4)a

例3、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铁;⑤钢铁可能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本题时只要紧扣“物质变化的描述侧重的是过程,物质性质的描述侧重的是物质的能力”这一解题思路,便会得出答案。

答案:①② ⑤ ③ ④⑥

例4、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篇:化学变化范文

关键词:金属镁;性质;提取;海水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6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28

一、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第二单元,包括镁的提取和应用、镁的性质两部分内容,本设计将镁的性质贯穿于镁的提取及应用中。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篇幅虽然比较短,但是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值得从工业价值中挖掘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意义;但作为高中阶段典型的金属制备方法更值得去关注其中的学科观念和学科知识。

该单元位于“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章节,意在从海水中以化合态普遍存在的丰富元素中转化出有用的单质或其它化合物,第一单元中已经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角度了解了海水中提取的氯、溴、碘等卤素及其化合物,而本单元则需要从金属及其化合物角度考虑镁的提取;学生在第一单元学到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方法,对于本单元镁提取的原理补充了新的角度,同时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富集思路可以类比迁移到镁的提取;当然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作为理论基础,需要在镁提取的过程分析中应用。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从经验型逻辑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转化,但对本节内容渗透的变化观不易体会和建构,需要教师的引导。不过我们不准备局限在海水作为提取镁的原料,而是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关注镁元素的转化。其实学生对镁单质的性质并不陌生,在初三就已经知道镁与氧气、酸的化学反应,并且和铁可以类比;但是镁作为比铁更为活泼的金属,是否可以迁移炼铁的反应呢?我想这就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前概念,应该在教学中防止学生在此进行错误的迁移。在选择不同原理和原料时,通过类比讨论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物质转变的多样化途径,也有利于体验科学为本、经济节约的化学应用观念。

在此设计中,我们呈现出镁元素存在于不同形态的物质中,学生可以体验物质的多样性;剖析镁的提取原理时,从不同角度了解高价态镁到单质镁的变化,逐步建构变化观。当学生把关注转化关系内化为一种思想,把从价态和物质类别变化的角度认识物质和反应内化为一种思想和方法时,学生就找到了高中阶段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1]。在镁的真正提取过程中,结合实际技术应用,综合考虑原料选择和除杂问题,提升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化工生产流程,体会化学知识对开发自然资源的重要作用。

另外,本设计还试图融入化学史和科技新闻。回顾化学史有利于培养科学思维方式,体验科学家的智慧和魅力;而分析、评价科技新闻则有利于引领学生学以致用,将化学视角投向化学知识对于社会的应用价值,也体现化学学习与时俱进的发展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探索海水中镁提取的一般步骤,掌握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一般步骤和原理。

2.了解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以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制取镁的原理,学生了解制备单质镁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方法剖析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一般步骤和原理,了解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的途径,感受化学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镁的工业制取为载体,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建构化学价值观。

2.从具体的物质反应学习入手,逐步建构多样的化学变化观念。

三、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基于学生已有经验认识镁在自然界的存在及用途。

[提出问题]谈谈你们对镁有哪些认识?

[学生活动]畅所欲言,表述已有学习中对镁的了解。

[情景素材]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总量每年约6000亿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淡水资源,海水淡化后排出的浓海水又是质优的化学资源,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提取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到2015年全国的海水淡化规模将达到每天220万~260万立方米,若将副产的浓海水资源的80%加以利用,250万吨镁盐材料,科学家估算,海水当中的氧化镁至少够全世界消耗30万年。

[情景提问]

1. 以上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

2. 人类社会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进入了铜器时代,在2000多年前进入了铁器时代,为什么再近200年人们才发现镁呢?

3. 金属镁单质有什么用?

[学生活动]讨论

[情景素材]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日前有欧美科学家正在拓宽他们的新能源思维,将目光锁定在一种此前从未被关注的物质之上——金属镁,认为它有可能成为新能源的一种替代品。而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安德鲁·肯德勒则另辟蹊径,利用镁燃料和液体反应生成氢气,后者可作为燃料电池的能源,反应生成的氧化镁则是一种相对无害的物质。

(设计意图:将情境和问题抛给学生思考和讨论,引领他们在关注自然界中不同形态的镁时,自己意识到制取镁的意义,激发学习本课的热情)

[过渡]自然界中镁多以化合态存在,如何才能制取单质镁呢?

第二阶段: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运用—探究从镁的化合态中提取游离态镁的原理及可能的途径。[5]

[情景素材]追寻历史

1. 1808年,英国人戴维使钾蒸汽通过热的白镁氧(即氧化镁)并用汞提取被还原的镁。他还用汞做阴极电解了硫酸镁、苦土(氧化镁),首先发现了镁。[2]

2. 1828年,法国科学家布西用金属钾熔融无水氯化镁,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纯的镁。[3]

[提出问题]从以上提供的信息分析,先人们在制镁的方法中包含了哪些化学原理?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

[教师评价]在化学史上,电池的发明为元素的发现提供了便利,一直以来人们最先发现的都是一些比较稳定的物质,比如铁和铜,活泼金属的发现则得益于电池的发明,戴维利用电池发现了镁、钙、锶、钡等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紧随钠之后,比较活泼,用活泼性金属还原比较困难,所以电解法为镁制备的首选方法。

[提出问题]先人在获取镁单质时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不能大规模的生产金属镁,那么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原理方法制取单质镁?请同学们思考初中时我们见识过哪些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类比得出制备单质镁的方法,写出类比依据。

[讨论交流]整理得出如下方法:

[方案1]CuO+H2=Cu+H2O MgO+H2=Mg+H2O

[方案2]CO+Fe2O32Fe+2CO2 CO+MgO=Mg+CO2

[方案3]CuSO4+Fe=FeSO4+Cu MgSO4+2Na=Na2SO4+Mg

[方案4]HgOHg+O2 MgOMg+O2

[教师引导]从以上整理的这些方案中,你觉得得到单质镁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采用类比总结,分析四种不同的金属单质制备方案并分析它们的共性,引领学生从化合物中镁的常见价态分析转变成镁单质的核心思路,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分析中逐步强化化学变化观)

[提出问题]方案1,2Na+2H2O=H2+2NaOH,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仅次于钠,它们都是活泼性金属,按照这样的推理,镁和水也会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镁,这不是与方案1矛盾了吗?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吗?如何验证?

[教师实验]将打磨过的镁条投入热水中,滴加2滴酚酞。

[提出问题]类比钠和水的反应我们知道这种气泡是氢气,酚酞变红是因为有OH-生成,根据推测还应该有氢氧化镁白色固体产生,实验却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为什么?

[引导提问]为什么氢气能还原氧化铜,偏偏不能还原氧化镁呢?你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解释吗?

[情境问题]方案2中CO是常见的还原剂,而且CO和Fe2O3反应原理也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原理,如果CO也能够还原出氧化镁中的单质镁,写出可能的反应方程式。

[新闻链接]从民网天津视窗2011年9月30日电:28日22∶00左右,在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线河村,一生产镁合金的工厂在加工镁锭时,不慎将镁引燃,好心的路人想用泡沫灭火剂帮助灭火却被消防员拒绝。[4]

[资料卡片]泡沫灭火剂工作时产生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为什么消防员拒绝用泡沫灭火器灭火,难道是二氧化碳可以支持镁的燃烧?

[演示实验]在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上盖上铁丝网,将镁条在铁丝网上戳进集气瓶中

[提出问题]

1.有什么实验现象?

2.生成物中除了有氧化镁,另一种产物是什么?能不能是氧气?请从元素以及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

[提出问题]镁跟二氧化碳的反应与我们的预测相矛盾,如何解释?

[交流讨论]反应都是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进行的。

[教师讲述]在初中我们还接触过一种还原剂焦炭,氧化镁和碳的确是可以发生发应的,碳来源很丰富,燃烧还能提供热量,可是工业上一般不采用这工艺,为什么呢,谈谈你的看法。

[提出问题]方案3,可以用硫酸镁溶液和金属钠制取镁吗?

[教师引导]假设现在把溶液里的水全部蒸发掉,就用硫酸镁固体和金属钠反应,你试想这样的效果好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教师总结]金属钠熔融硫酸镁制取镁的方法和科学家布西制取镁的思路是一样的,但不能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教师讲述]方案4是拉瓦锡发现氧气的经典反应,按理只要给足够的能量让镁和氧分开就行,可单是加热还是不能提供反应所需要的能量,那我们可以模仿戴维电解氧化镁。那为什么这种方法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呢?

[学生猜测]可能消耗大量电能,不划算。

[引导追问]如果真的像同学们猜的那样,电解氧化镁需要消耗很多的电能,这又说明什么?

[多媒体呈现]

[提出问题]因为氧化镁的熔点高,电解消耗电能大,不经济,那是否可以找熔点较小的物质电解呢,哪个比较合适?

[提出质疑]如果电解熔融MgCl2可以得到金属镁和氯气,可是我们之前就知道铁和氯气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得到三氯化铁,那生成的镁和氯气不就也能继续反应生成氯化镁了吗?

[教师总结]这些方案的共同点都是镁从高价变到低价,被还原,我们需要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去分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设计意图:一开始结合人类探索镁及其变化的历史,学生总结先人们制取镁时的探究思想,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世界观。通过类比的方式总结出4种不同的制取方案,并从不同角度分析4种制方案的优劣,让学生意识到物质变化的多途径,并紧扣从高价态转化为低价态这一变化的过程,学生体会其中的变化观,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过渡]刚刚我们只是探讨得出了制备金属镁的原理,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需求大量的镁,而自然界又不可能提供如此多的现存的氯化镁,在工业上是如何大量获取镁的呢?

第三阶段:现代的生产—引导学生体验探究海水中提取镁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提出问题]1.从元素角度看,哪些物质可以作为生产镁的原料呢?

2. 海水中有哪些离子,如何才能将镁离子与他们区分开来?

3.海水中有如此多的离子,而我们只需要Mg2+,有何种方法可以分离出Mg2+呢,需要把杂质逐一除去吗?

[多媒体呈现]

[提出问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即使是饱和的氢氧化钙其浓度仍然很低,沉淀效果不好,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

[提出问题]海水中的镁离子经过许多变化最终转变为我们所需要的单质镁,在这些变化过程中,什么元素一直围绕在我们的眼前啊?这对我们日后提取其它物质有何指导意义?

[引导提问]课本图中显示,以贝壳为原料煅烧生产生石灰最后制得石灰乳,看着是综合利用了资源,请同学们从贝壳的来源以及成本角度思考,这样的方式真的经济吗?

[资料提供]贝壳来源有限,用在经济效益更好的其它地方,如制作工艺品;过去用贝壳生产熟石灰是受限于运输和石灰资源,当前直接购买内地生产的熟石灰成本反而更低。[8]

[提出问题]那么你们在之前有没有遇到过同样是以海水为原料来提取的物质?提取时做了哪些事情?

[多媒体呈现]海水中提取碘的流程图

[提出问题]1.碘在海水当中总储量很大,为何不直接由海水提取碘,而选用一些海产品呢?

2. 镁在海水中的浓度为1.28g/L,比碘离子在海水中的浓度大,还需要富集吗?

[演示实验]向已准备好的海水中加入氢氧化钙。

[提出问题]实验证明,海水中镁离子的浓度低,直接加入氢氧化钙沉淀效果不好,那如何富集海水中的镁呢?海水中会不会也有一些海产品会富集镁离子呢,就像海带富集碘一样?

[提出问题]海水中的MgCl2蒸发浓缩后引入沉淀池生成了Mg(OH)2,再通入盐酸中和不就又生成了MgCl2嘛,不都是MgCl2嘛,为什么还要经过这么繁琐的过程呢?

[教师讲述]制得的MgCl2蒸发结晶时得到MgCl2·6H2O,再在氯化氢氛围中加热晶体就能获得无水氯化镁。

[提出问题]电解产生的副产物氯气怎么处理?

(设计意图:基于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STEM理念关注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从原料选取、原理应用、经济节约、生态环境等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镁提取的实际工艺流程,体现化学知识应用在工艺技术;同时在这部分中让学生类比已有的知识总结出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提高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

第四阶段:新视野—提取镁的新工艺

[情景素材]电解法制取镁耗能巨大,生产1公斤的镁大约要消耗10公斤的煤,还会排出大量的温室气体,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日前有欧美科学家正在拓宽他们的新能源思维,将目光锁定在一种此前从未被关注的物质之上——金属镁,认为它有可能成为新能源的一种替代品,镁的活性非常大,并且蕴含巨大能量。

[提供资料]镁注射循环:利用高强度太阳能产生激光,以极高的温度燃烧海水,从中提取出氧化镁。

[提出问题]1.镁注射循环法获得的是氧化镁,如何实现从氧化镁到单质镁的转变?

2. 这一工艺十全十美吗?

(设计意图:介绍提取镁的最新工艺,既能让学生体会镁的不同提取途径,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变化观;同时能拉近学生与现代科技的距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看待学科前沿的视角,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有利于化学价值观的建构。)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化学组.基于学科观念及方法构建的元素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效性研究[J].化学教育,2010,(增刊Ⅱ):342

[2] [3]谷莹莹.品味化学课堂教学的“五度”—以苏教版必修1“镁的提取及应用”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8):8

[4] 张礼聪.“镁的提取及应用”的对话式教学[J].化学教学,2012,(3):41

[5] 刘革平,龚继新.化学新课程该如何教—展示课“镁的提取”的教学评析[J].化学教育,2010,(8):22

第6篇:化学变化范文

一、化学药品变质的原因

1.易挥发

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很多液体或溶液都具有明显的挥发性.在初中阶段,为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两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有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再用一个大烧杯将其罩住,过一段时间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塞,可以看到瓶口出现酸雾,由于浓盐酸的挥发性,使得实验室制CO2时只能用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液溴和浓溴水极易挥发,我们可以看到在液溴或浓溴水瓶中的上半部分充满了红棕色的溴蒸气,溴有毒性和腐蚀性,只能在通风橱内取用,用后需及时盖上瓶塞并用塑料膜扎紧.液溴在出厂时瓶塞外还用石膏密封,以确保溴蒸气不泄露.由于溴更易溶于CCl4中,所以溴的CCl4溶液比溴水的挥发性弱,建议在鉴别不饱和烃时使用溴的CCl4溶液.氢溴酸、氢硫酸、浓硝酸等也都具有挥发性,为避免浓度降低,每次用完后应注意及时塞紧瓶塞.

乙醇、乙醚、乙醛、丙酮、乙酸乙酯、苯及甲苯等易燃易爆物挥发性更强.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密封不好的白酒长期放置后体积变小,饮用时酒味变淡,这是因为乙醇比水更容易挥发.在实验室内,乙醚、乙醛等如果保管不善,2~3年后可能挥发殆尽,只留空瓶.因此有机溶剂的保存不仅要做到密封,而且要避免温度过高和阳光直射.此外也应注意按需购置,不能贪多.

2.易升华

在日常生活中为保存裘皮或毛织衣料常用樟脑来驱虫,由于樟脑是樟树的提取物,价格较贵,在很长一段时间曾用萘做代用品,俗称卫生球,萘可以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价格便宜.后来发现萘属于稠环芳香烃,有致癌作用,所以从1993年起联合国卫生组织就禁止用萘生产卫生球了.樟脑球或卫生球放在箱子里一年后箱子里充满了樟脑的气味,但樟脑球或卫生球却不翼而飞,这种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性质叫升华.中学化学实验室中能够升华的物质除了萘之外还有碘,打开盛放碘的瓶子,可看到在瓶盖内壁上有亮晶晶呈紫色的晶体,这是由碘升华形成的.所以在实验室能升华的物质也应密闭保存.

3.易吸水

众所周知,在化学实验室中,浓硫酸可吸收潮湿气体中的水蒸气,是最常用到的干燥剂,浓硫酸吸水的实质是生成硫酸的水合物.生石灰吸水后生成熟石灰,P2O5吸水后生成HPO3,这些都属于化学变化.上述干燥剂中最强的是P2O5,P2O5能使H2SO4失水生成SO3.

另一种情况是吸水后表面形成一层浓溶液,这种变化称为潮解,潮解属于物理变化,一般地说钠盐比钾盐容易潮解,因此实验室总是用KMnO4、K2Cr2O7做氧化剂,而不用相应的钠盐.NaCl不易潮解,但粗盐中因含MgCl2而能发生潮解.

[HJ1.1mm]

第三种情况是先潮解后水解.如Na2S在保存时是先放在塑料袋里用绳子扎紧,再放入瓶中拧紧瓶盖,即使如此,长期放置后打开瓶盖后仍能看到塑料带中的Na2S发生了潮解,并能闻到水解后生成H2S的臭鸡蛋气味.

第四种情况是先潮解后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如固体NaOH潮解后进一步与CO2反应生成Na2CO3.

鉴于很多化学药品都会因吸水而变质,所以化学实验室的药品库应注意通风,保持室内干燥.

4.易分解

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常用方法.与加热KMnO4或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相比较,这种方法节能、环保并且纯度高.市售的双氧水是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常温下,双氧水会缓慢发生分解,光线灰尘都会加速H2O2的分解,实验表明,保存不当的双氧水在出厂3年后质量分数仅为9%.

浓HNO3不仅有挥发性,而且见光易分解出NO2和O2,其中NO2又溶解于水,使得浓HNO3呈黄色.在盛放AgNO3溶液的试剂瓶的瓶口处常见到黑色的沉积物(Ag),在盛放KMnO4溶液的试剂瓶内壁有棕黑色的沉积物(MnO2).这些现象说明AgNO3、KMnO4溶液见光都容易分解,所以浓HNO3、AgNO3和KMnO4溶液都应保存在棕色瓶中,且避免光线直射.

5.易氧化

金属钠、钾及白磷极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保存时必须使之与空气完全隔绝.金属钠、钾需保存在煤油里,白磷保存在水里并定期补充煤油或水以防氧化.保存在水中的白磷常常泛黄,这是因为缓慢地转化出微量红磷的缘故,并非发生氧化,如果是氧化,生成的P2O5应是白色的.

FeSO4溶液中Fe2+易被氧化成Fe3+,使溶液有绿变黄,为避免Fe2+被氧化,可向其中加入几根小铁钉,Fe与Fe3+反应重新生成Fe2+.

Na2SO3溶液易被氧化,保存时可尽量装满瓶,以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机会.

二、保存化学药品的两个特例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常温下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玻璃瓶可用来保存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各种化学药品.但属于弱酸的氢氟酸却能与玻璃发生反应:SiO2+4HF[FY=]SiF4+2H2O、SiF4+2HF[FY=]H2SiF6,因此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盛放,过去曾用铅制容器存放,现在市售的氢氟酸(10%)是用更为轻便的塑料瓶来盛放的.

二氧化硅是一种弱酸性的氧化物,能与浓NaOH溶液缓慢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生成的Na2SiO3是一种黏稠的液体,俗称水玻璃,是常用的无机粘合剂,为避免磨口的玻璃瓶塞被粘住,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改用橡胶塞.

三、几种不宜长期保存的化学药品

1.氯水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发生反应,Cl2+H2O[FYKN]HCl+HClO,生成的HClO不稳定,见光分解2HClO[FY=]2HCl+O2,氧气逸出后,HClO浓度降低,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致使氯气的浓度降低,实验表明,大约两周,氯水基本上变成稀盐酸.所以化学实验用到氯水时应现用现制,实验室不能长期保存氯水.

2.银氨溶液

在做银镜反应时使用的银氨溶液是与实验同步配制的,配制的方法是“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0%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为止.”银氨溶液的主要成分是Ag(NH3)2OH,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氨水,并且必须随用随配,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氮化银,这种物质用玻璃棒刮擦也会发生猛烈爆炸,因此,化学实验室内绝不允许保存配好的银氨溶液.

3. Cu(OH)2悬浊液

在乙醛与Cu(OH)2反应的实验中,所使用的Cu(OH)2悬浊液是这样配制的:“在试管里加入10% 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按照此种体积比计算,NaOH是过量的,与乙醛发生反应的是[Cu(OH)4]2-,乙醛被氧化成乙酸后继续与碱中和成乙酸钠,只是为了简化,中学教材中仍把化学方程式写做

第7篇:化学变化范文

而大山,沉稳是它的品格,敦厚的它是刚毅不屈的,宁静的色彩为它覆盖了一层面纱,可是敦厚的它却在不同的天气时令中绽放出不同的色彩,没有色彩的它却充满了寂寞与荒凉。

生命中或许就是这样,灵动的你要学习它的沉稳,稳重的它却也不得不学习你的灵动,每个人都要变化,不变化的人就要被其他的人踩在脚底下。

每个人都想要保持原来的自己,可是竞争是残酷的,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就需要变化,而所谓变化,就是要面对事件做出适应,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不仅是竞争,也是生存的不二法门。

有的时候,变化就是自身晋级的保障,记得有一则笑话就充分的体现了这种事实;有一个人问上司;‘这个职员那么聪明,为什么不选用他呢’上司回答他;‘我看他就不老实’而这其中的老实就是沉稳之意。

现实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个人夸你;‘’你真聪明。‘’也许你会沾沾自喜,但是,更聪明的人会意识到:我会不会有一些地方不好?是不是不够踏实?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聪明。

沉稳的大山知道无人喜欢单一的色彩,于是他利用天气时令来改变自己,灵动的水知道自己要静下心来才能真正的古井无波,沉稳的人变得聪明的不在少说,而在许多电影中,敦厚的人变聪明却总是失败,事实上,真正的变聪明是还要保持自身的沉稳的,而变得沉稳更重要,只有变的沉稳才能真正的静下心来。改变自身,这才是变化的生存之道。

第8篇:化学变化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边界;学科核心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1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04

一、初中化学有关学科能力与学科边界的描述

1. 课程标准中有关初中化学学科能力的整体描述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对学科能力的培养有着明确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且该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根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以及化学学习规律,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能力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信息获取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根据其能力水平要求,由低到高分别划分为三个能力水平,如下表所示。

2. 课程标准中有关初中化学教学的边界描述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第一部分前言”中已经在课程性质中对初中化学的教学边界有了一个整体的描述;在“第二部分课程性质”中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边界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

二、“教”与“学”中的实际困惑

1. 知识边界教学的困惑

以某老师初三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教学设计为例,本课复习共分成四个知识块进行:①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及关系;②化学变化的类型;③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④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我们主要来看“化学变化的类型”复习片段。

[过渡引入]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回放几个所学实验的视频资料(水的蒸发、水的电解、蜡烛的燃烧、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视频播放)

其实变化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正是因为这些变化,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我们学习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发现物质变化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应用到科研、日常的生活、生活中去。要想认识总结这些规律,就必须对这些变化进行分类,如果让你给这些变化分类,你会如何分呢?

下面请大家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

[汇报展示]

生1:从“基本反应类型/非基本反应类型”的角度进行分类。投影分类结果并进行学生互评。

生2:从“能量的角度”进行分类。投影分类结果并进行学生互评。

生3:从“得、失氧的角度”进行分类。投影分类结果并进行学生互评。

……

结合学生3的分类,老师设计如下跟踪及提升训练:

[跟踪训练]指出下列两个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CO2 + C[=][高温]2CO

氧化剂 还原剂

2Al + Fe2O3[=][高温]2Fe + Al2O3

氧化剂 还原剂

[提升训练](1)以上氧化还原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2)你能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吗?

[合作学习]……

就本复习课而言,所设计的四个知识块基本囊括了课程内容的所有一二级主题。就以上教学片断来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图片或视频等资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变化的素材,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序、全面地认识化学变化、感受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其教学设计、教学形式无不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无不充分展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意识,学生的学习达成度也是不错的。然而对于“提升训练”部分的学习,学生明显感到吃力,再加上本课教学容量大,教学节奏快的特点,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反映此处两个问题,特别是对问题(2)一时难以理解或接受。但是如果在总复习阶段不涉及此内容,教师心里又是没底的,毕竟此内容涉及初高中的知识衔接以及学科能力培养。

2. 实验与实践教学边界的困惑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初中化学实验包括七类基本操作和八个基础的学生实验。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实验该如何教,教到何种程度一直是一线教师难以拿捏的话题。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就课标而言,其能力水平的描述为“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行为动词为“初步学习”,这实验与探究能力培养中的第一层级。然而作为初中化学学科能力共包括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包含三个能力层级。如果气体制取仅就教材所提供素材进行复习,恐有“不到位”之嫌,难以将核心能力的三个方面高度包含在内,可通过气体的制取进行实验的探索与创新、通过实验设计探索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并对所设计方案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与反思。但若肆意补充,恐又有“越位”之嫌等。

三、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的基础性是很明显的,这种基础一是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学习的知识基础;二是培养未来发展的能力与方法的基础。但若起点过高,则学生又会觉得化学学科太难、枯燥且无味,从而失去其趣味性。故教学尺度的把握较为重要,有若“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如何把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1. 创造性研读课标、精准定位

科学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作为一线教师应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继而进行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以及课内某个环节或活动的设计、学业水平评价设计等,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课标标准”恰恰就是教学目标设计指向标。在教学中,我们可重点参考课程标准中相关行为动词的描述以及“活动与探究建议”的内容,注意科学设计、整体规划,特别注意各环节目标间的逻辑关系。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认知实际,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如以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复习中,对于“变化”部分,可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分类和整理,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提高从化学反应及化学方程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初步学会从定性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初步形成物质的“转化观”;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以及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研究,初步学会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进一步提高通过实验与探究归纳得出规律的能力。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安排“初步建立对化学变化的不同角度的认识”“从定性的角度认识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从质量的角度丰富对化学变化的定量认识”等环节。

2. 挖掘性利用教材、提升能力

教材既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载体,又是教学创造、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能力的重要素材,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程度不同,其收效自然就不同。请看以下两个实例:

例1:上册教材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中,对催化剂部分有过这样一句话的描述“硫酸铜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新课教学时,此内容可作为对催化剂知识的一个补充认识,即“某一具体的反应可能会有多种催化剂”。但在复习课时,如果引领学生“回头看”,则会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那真正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是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还是硫酸根离子,还是它们的共同作用呢?

现给大家提供5%的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和硫酸溶液,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

……

例2:上册教材对二氧化碳有过这样一段描述“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对此,有人设计了如下习题(详见北京安庆二模卷):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根据pH的变化判断排水法收集时二氧化碳的损失……

实验三:随着科学发展,数字化检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用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的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得出结论]

通过由实验分析说明,水所溶解的二氧化碳的量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相比(填“可忽略”或“不可忽略”)。与用排空气比较,此法优点是 。

……

两个习题的设置情境均来源于教材,但问题设计又高于教材,这个高度不是知识层面的提升,而是学生能力上的跳跃。但这种跳跃在给学生新鲜感的同时,又没有跳出课标的要求,通过切合实际的问题情境,恰恰又同时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科核心能力的目的。

3. 谨慎性拓展训练、层层递进

先来看上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提升训练]

(1)以上氧化还原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2)你能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吗?

通过课后反馈,多数学生对[提升训练]感到吃力,就是因为教者没有考虑到本课的具体教学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导致教学“越界”,更别提能力训练了。故不妨可作如下调整:

[提升训练]

(1)以上氧化还原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2)已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作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作氧化剂。如2Al + Fe2O3[=][高温]2Fe + 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从“0”升高到“+3”,所以铝为还原剂;铁元素从“+3”降为“0”,所以Fe2O3为氧化剂。则在Fe+CuSO4[=]Cu+FeSO4中,氧化剂为 。

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科思维能力的训练,需要通过一定的习题加以巩固和检验。习题的选择和编排应充分体现习题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功能。通过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特征,有一定综合性、开放性、前瞻性的拓展习题来实现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但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每次的训练必须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课标中的“建议”,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方有成效。

参考文献

第9篇:化学变化范文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和谐发展

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究的过程。正如布鲁纳所说:“所谓求知,是过程,不是结果。”探究是学生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现象,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和谐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实现师生、生生、师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师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

一、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生动直观有效,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也能使课堂呈现出创新活力和勃勃生机。可以说,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牢记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同时,为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最后,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

例如,在绪言课中可给学生做一组化学魔术:将两瓶“白酒”(碳酸钠 酚酞)混合后就变成了“红酒”,“红酒”中加了另一种“白酒”(稀盐酸),“红酒”立即变成了“汽水”(产生大量的气泡),把“汽水”中产生的气体再通入另一种“白酒”中(石灰水),“白酒”又变成了“牛奶”(有白色沉淀),这样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保证课堂高效率地进行。

又如,在学习“Cl2性质”的时候,以往我是这样设计的:1.老师先出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然后问:Cl2有什么物理性质?学生就会根据课本念一遍;2.教师演示氯气与水反应的实验,问学生:Cl2与水生成了什么?学生看书后回答;3.分别向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石蕊试液等,学生通过现象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成分。这样的设计,虽然说是有实验活动,但更多的还是:教师在那儿演示和提问,而学生仅仅是通过看书来回答问题,并没有真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学生不能主动思考。通过反思,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教法,用生活中的有关Cl2的真实事故为背景来设计教学。首先,用多媒体展示3个镜头: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液氯泄露造成了28人死亡,两万多亩农作物受损,画面上农作物枯黄变白;2005年4月12日,无锡一自来水厂Cl2泄露;2005年10月30日,武汉一废品收购点的液氯钢罐发生泄漏,消防队员进行紧急处理,画面上消防队员将钢罐浸入到了石灰水中。然后,学生观看镜头,我在一边恰到好处的追问:Cl2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它具有怎样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什么能使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如此大的损失?随着镜头的出现,伴有问题的设计,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思考,将视觉观察到的现象加以联想,再加上实验活动的探究,学生对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的掌握就轻而易举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和谐氛围,施展学生的自主性

高尔基说:“要像蜂房里的蜜蜂和在土里的黄蜂那样,聪明人应该团结在一起。”以往上课教师满堂灌,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听不懂就不听,于是放弃化学,有的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没有融会贯通。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要选择适合的课堂,尤其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煅炼。

例如,我在教学原子、分子时,学生精读“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我始终抓住原子是“化学变化”、“最小”两个关键词。“化学变化”指明条件,也就是说离开“化学变化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最小”是相对化学变化而言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又可以分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因此可以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事实上脱离了“化学变化”并不存在最小粒子。与分子相比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不存在分子这种粒子,原子理所当然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如铁粉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铁化学性质的粒子就是铁原子。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时,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而构成该物质的原子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粒子是水分子,而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不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同学们热烈讨论:生活中的物质哪些是由分子构成?哪些是由原子构成?由分子或原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氧原子和氢气、氧气中的氢原子、氧原子有啥不同?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想教任何课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能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知识和熟练能力,这不是就不需要教吗?”我想,教学中给予学生指点、给予学生讲解,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解,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解。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所以,教师应在随时准备放手这方面下功夫,方能达到化学高效课堂。

三、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主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自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化学课堂中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自主、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可以鼓励、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参与科学探究增加情趣。

例如,“化学实验室内外酸性气体的含量差别”;“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等活动的探究,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除此以外,还可以让学生“从报刊、电视或其他媒体上收集一段时间以来当地空气质量相关信息,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状况”,组织学生辩论“使用化肥、农药对人类是利多还是弊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等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信息,借助已学过的知识和各种资源(图书馆或网络)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不会对学生有压力,反而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能学以致用,为将来参加社会实践打好基础;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提供训练平台,发挥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课前整理记忆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的能力。帮助学生注重对知识的积累。为学生创造训练平台,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从第一章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炼铁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一氧化碳,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红色氧化铁完全变为黑色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一氧化碳。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用“气―灯―灯―气”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这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总之,改变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意识,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完成探究活动。通过多种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建源,构建化学和谐课堂的方法探究[J].化学教育,2008,(9)。

[2]钟小蓉,引导自主学习,促进和谐发展.2012,5,27.

[3]余文森,教学是一种充满亲和力的过程[J].人民教育,2011,(9)。

[4]刘春晖,让实验变得鲜活起来[N].天津教育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