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预算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财务预算; 建议; 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96-02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贯穿于高校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在当前教育事业经费供求矛盾突出的形势下,高校如何充分发挥预算指挥效能,创造资金最佳使用效益,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和谐发展,是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现实问题。而预算创新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
一、当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形势下,高校普遍追求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为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始终关注资金、资源的投入;预算过程力求学校正常运转和重点建设项目之间的平衡,但实际预算管理中的漏缺依然存在,具体体现在:预算不够全面、具体;管理不够规范;人为弱化预算的严肃性;对预算的控制、评价与监督力度不够等。往往形成学校预算超出财务经济承受能力,资金投入效益不明显现象。
(一)缺乏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长期以来预算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缺乏参与预算编制的意识。由于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客体的了解有限,在编制预算时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致使预算指标的确立缺乏合理性,难以反映学校各预算客体的具体情况,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与财务预算不相匹配,使得学校事业发展无法获得有利的财务支持。在多数情况下,学校预算的编制往往是为了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拨款,丧失了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预算编制过程缺乏相关部门的参与,除了在预算编制上缺乏合理性外,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各项预算措施也得不到有效的理解和执行。高校作为一个自主办学的实体,在确立了事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的同时,应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套完整、延续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预算仅是资金的分配预算,缺少统一的、全局的指导效应,“重分配、轻管理”,使得预算缺乏长远性、科学性和连续性。加之校内部各部门的预算意识不够,认为预算仅仅是单一的“数字分配”,故只看重资金的拨付而疏于资金的使用效益。分配到本部门的资金使用中随意性大,项目之间出现通用、串用,而产生了“科学安排少、突击花钱多”的现象,导致预算执行丧失应有的约束力,难以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够缜密。体现在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考核系列环节中。高校财务预算编制是一项严肃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很多高校通常是依照历年经验、习惯来编制预算,时间仓促、论证不够充分,很难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尽管普遍采用上下双向结合的二级预算管理体制,但仍不能科学体现出校级和二级基层单位之间良好的财务关系,一方面,各职能部门计划申报数不能准确、切合实际地反映情况,预算编制依据论证不全,缺少真实来源;另一方面,校方对院系二级单位缺少必要的了解,难以作出囊括所有的周密计划,预算内容有漏缺,项目较粗糙,从而难以体现预算的全面可行性。与此同时,预算执行人为存在“预算归预算,执行另一张皮”的思想,调整预算的随意性大,变相支出使预算执行偏离计划的实际内涵,难以严格、准确地反映预算控制管理的目的,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得不到体现。另外,很多高校缺乏一套真正的自上而下、资金运行严密,层层控制,层层畅通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对资金的使用去向及产生的具体效果,没有相应的跟踪审查,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得不到科学的论证。预算执行的好坏最终需要通过预算评价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通过分析才能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才能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考评才能明确责任,量化工作的努力程度,因此,科学的预算分析和考核是财务预算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许多高校中缺乏预算管理的评价体系,无法衡量教职工的工作努力程度,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影响了大家执行财务预算的积极性,最终影响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
(三)资源配置需要优化整合。财务预算是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服务的,发挥着“经济指挥棒”效应。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为目标,学校预算必须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中长期发展为目标,通盘考虑,制定详细的整体计划,充分发挥预算的导向调控作用。由于校内各职能部门功能的交叉重叠,预算资金分割难以科学界定,必定会有部分资源空置浪费。因资源有限,学校财务预算必须从全方位的角度统一计划安排,一方面要统筹资金;另一方面要优化配置资源,资金安排体现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原则。
二、新时期优化高校财务预算的几点建议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预算管理的质量很大程度地决定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反映着学校财务的宏观调控水平。为确保高校财务预算的良好执行,维护学校预算的严肃性、有效性和权威性,高校财务预算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预测,有效监督,发挥综合预算管理效能。笔者针对上述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几点优化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更新预算管理思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全面预算的内涵要求更加科学规范。预算管理不是学校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关系整个学校各项资源的科学配置、优化整合的系统工作,预算的前瞻性和系统性要求全校的共同关注、参与。所以,要切实转变“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一家的事”这一错误观念,彻底转变顾此失彼的财务预算观念。要使高校财务预算真正发挥其应有功能,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校内各部门的配合及全员的积极参与。应当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强化预算管理意识,积极推行财务预算公开透明,充分调动全校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计划和财务活动健康、有序运行。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推进学校财务预算的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根据高校发展自身特点,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成立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实行决策、管理、执行与审查监督各个层面的责任分解。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管理的目的、原则、范围,明晰职责管理程序,对预算编制方法及内容等予以明文规定,强化预算的严肃性,使财务各项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预算执行的盲目操作及人为随意性。
(三)完善预算管理职能,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以降低或消除风险。采取权力分解、责任落实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基层预算单位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预算管理与日常管理相互渗透,使预算单位在关注自身的管理工作对执行完成预算目标的影响的同时,自主提出工作方案的改进建议。逐步完善预算执行过程的跟踪和控制工作环节,建立以财务预算管理为中心,事前指导、事中控制相结合的责任中心预算管理体系,预算执行与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预算管理职能。
(四)重视预算管理的评价考核。必须将各单位的预算经费与其工作任务、工作业绩和经济效果直接挂钩,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每年度可由校预算审计监督部门对各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议,分出优、劣等级,校财务部门据此作为下年度的预算安排的参考,以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可以进一步促使各部门经费预算的不断科学化,也促使各部门有效地利用资金。
在财务部门内可成立一个预算管理中心,加强预算的编制、审核、协助工作,推行会计委派制,对各预算基层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成立学校财经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各院(系、处、所)及附属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组成,对各院(系、处、所)及附属单位的部门预算草案及全校的总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发挥职代会作用,学校的总体预算、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必须经职代会讨论,实行广泛的民主决策和监督;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监督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的规范性,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指标下达、资金拨付、预算调整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建立和完善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国家应在健全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建立部门预算经费绩效评估机制,彻底改变教育只重投入、不重效益的现象,为高校预算经费绩效评估提供外部环境。高校内部要要充分发挥审计等部门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预算评价机制,对预算的执行全过程监督,对执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促进预算工作上水平。
(五)大力推进“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益,对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的增量预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科学性使其在高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必须严格贯彻零基预算法,排除部门经费只能增不能减的问题,集中资金使用,保证重点支出。
三、结束语
高校要充分认识财务预算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全面预算的紧密联系,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运行、监督系统,充分履行预算管理效能,为高校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促进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推进高校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谷文林.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水利经济,2008,(1):72.
[2] 曹涛.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预算管理[J].当代经济,2008,(2):100.
企业采取预算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对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不太清楚,特别是在制定预算程序、财务预算执行以及预算方案调整和控制方面以及对本企业预算分析、评价、考核、奖惩等几个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不大,所以在开展预算管理过程中,没有让其他职能部门提前参与和配合。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财务部门闭门造车,主观现象严重,预算方案编制存在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导致编制的最终预算案不切合实际,无法很好执行,发挥不了财务预算对企业运营管理的管控作用。从预算案编制的范围来看,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注重销售环节的收入和费用预算方案,忽视了企业资本支出预算的编制。在企业进行重大投资过程中,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导致业务部门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支持。对投资的资金没有合理的规划和预算,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后期又无法正常流动,导致生产效益低或者根本没有产生效益。投资预算管理是当前很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需要企业在今后经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加强的一个环节。
2.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科学性和难以操作性。预算案的编制应该科学合理,这样企业在经过相应的努力之后才能够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观上财务人员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和绩效出发,对于与财务预算有关的信息从来不公开,也不与企业的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很难调动起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预算案制定过程中,房地产市场顾客需求的多样性,项目公司必须不断修改设计方案以适应市场需求,导致新项目难以找到合适的预算参考标准,多样性过高的预算标准也使预算执行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很难达到既定要求。特别是目前企业管理层普遍面临严格的绩效考核,在制定预算案时,各部门都会有所保留,并且编制的预算案也比较简单,对于许多复杂的实际业务问题不能采用相应的手段解决,在管理过程中,不能灵活的采用多种预算方法,无法实时反应市场的变化情况,导致对预算执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从而使预算案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造成经常性的调整预算方案,大大降低了预算案的有效性和严肃性,使得企业的预算逐渐脱离了实际,降低了预算管理的可操作性。
3.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健全的奖惩机制。由于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创新需求,预算编制较多使用零基预算方法,企业运营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预算调整频繁,客观上给预算考核标准制定带来很大麻烦,不便于后期预算执行考核。某些领导者不重视预算管理的考核和评价,没有将预算作为财务部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和依据,使企业的各种约束机制考核机制以及奖惩机制形同虚设。此外,很多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制定的各种奖惩机制作用不是很明显,考核过程中较多的强调了客观因素对预算管理影响,而没有考虑到财务人员自身的主观因素对财务管理限制。此外,很多企业在考核过程中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小团体意识,奖励偏向自己的小圈子,使考核工作名存实亡。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工作人员奖励不足,对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违规的人员处罚力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业务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妨碍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解决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预算管理是以价值计量和其他数量形式为基础的管理模式,综合的反映出企业未来经营规划和目标等各种信息的执行结果。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制定预算方案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预算案的编制、执行以及反馈分析和调整,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在经营过程中,要使预算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和起到应有的效果,必须树立全局的管理理念,不断增强预算管理的意识,并借助信息化技术和各种手段,保证预算管理工作顺利的推进。
1.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重视过和支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把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来抓,直接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来。在一些具体的工作环节上,要亲力亲为,在一些具体的环节上如对财务预算管理中的授权和审批过程都需要管理者亲自操作,而且还要对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都要严格监督其落实和执行。
2.让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从预算案的编制到最后的执行和实施,都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全体成员之间的通力配合完成,这就要求企业的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树立预算的全局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预算管理意识,同时还要积极的参与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发挥自己应用的作用。
3.建立财务预算制度运转体系。预算管理与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行预算管理能够有效的规范和完善企业的基础性管理工作。要做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措施来保证其很好的实施。所以,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和措施,在管理过程中明确预算运转的各项流程,并对预算审批程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审批,并制定具体可行的业务事项管理办法。企业通过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才能真正的形成权责明确,执行有力,奖罚分明的预算管理体系。
三、结语
2、资料搜集整理好后需要对资料采用时间数列分析及比率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判断经济指标及数据的增减变动趋势和关系,推测预算值(需要注意此预算值是能够实现的,而不是遥不可及的)。
3、根据相关财务专业相关知识、企业一定时期内制定的规划等编制表格即可(先编制销售预算,进而编制生产预算、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4、编制财务预算表的根据:损益表编制的主要依据是销售预算、生产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现金预算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主要依据是期初资产负债表和销售、生产费用、资本等预算;预计财务状况表编制的依据是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编制。
5、预算编制程序:企业编制预算,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6、下达目标。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预算期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企业财务预算目标,包括销售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和现金流量目标,并确定财务预算编制的政策,由预算管理层下达各部门。
7、编制上报。各部门按照预算管理层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上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
8、审查平衡。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各部门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在审查、平衡过程中,预算管理层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予以修正。
9、审议批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各部门修正调整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财务预算方案,报预算管理层讨论。对于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或者财务预算目标的事项,企业预算管理层应当责成有关部门进一步修订、调整。在讨论、调整的基础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正式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草案,提交董事会或总经办审议批准。
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生产经营人员的目标以及责任情况,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减少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费用,进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运营效益。同时,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还有助于企业管理者科学制定财务管理决策。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跟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结合,同时在预案算管理体系中应当对各类进行重新分类整理,并及时向管理者传递必要的决策信息以便提高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从上面分析可以得出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企业财务预算跟企业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之间的协调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在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时应当紧密结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确保企业财务预算的目标定位在实现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在实践中,不少企业的预算管理都没有明确的整体战略指导,很容易使得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跟企业的预算管理之间不协调。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跟财务预算管理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不协调很容易使得企业的财务预算缺乏长效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其次,企业的预算反馈不够及时,对业务部门的经济活动难以掌控和指导。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对于企业来讲,财务预算管理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不能够准确预测出所有的市场变动,当市场发生重大的变动时很可能使得预算难以及时进行跟进和调整,很容易导致预算跟实际相脱离,进而也就失去了预算管理应有的控制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损害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再次,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监督管控机制。只有健全完善相关的监督管控机制,才能够确保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监督机制不健全很容易导致企业的资源分配发生偏差,资源配置出现扭曲,使得资源向着预算较为宽裕的部门流动。不仅如此,预算的宽余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业绩评价,出现不合理的预算指标,进而丧失了预算管理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建议措施
首先,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考评体系,逐步提升财务预算监督管理能力。在财务预算的考评体系建设上,传统的评价分析体系相对较为简单,科学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同时在方法以及指标上都难以准确反映出企业员工的努力程度,很容易导致人员积极性受到伤害,进而产生负面影响。企业管理者应当积极强化自身财务预算管理能力,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增收节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正是基于此,应当尽量避免原先的过于狭隘的评价分析体系,对财务预算的考评体系进行创新改进,准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推动评价的长期性,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结合企业管理实践,科学编制企业财务预算方案。企业管理者在进行预算编制管理时应当严格界定企业的基本支出以及企业的项目支出,并合理地对基本支出定额核定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企业预算资金再分配使用上更加公平、公正、透明。除了对企业的项目支出进行科学分类和排序之外,还需要对此进行严格的审核,以此来保证项目预算在编制过程中的前瞻性和计划性,促进企业项目预算跟单位发展规划之间紧密衔接。企业各个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还应当切实负责和组织编制本部门自身的相关预算方案,对预算内的各项业务进行审批,动态监测并及时反馈评价相关的预算执行情况,对于企业业务预算的执行偏差及时进行必要的分析,以此来强化企业日常管理的科学性。再次,建立并逐步完善考评体系,促进预算管理的贯彻执行。企业管理部门应当在财务预算期末对于各个业务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考核分析。同时,在进行考核奖惩时还应当尽量避免编制先进预算部门完不成预算收到惩罚而编制保守预算部门完成预算而受到奖励的情况发生。以此可以在充分考虑预算跟实绩差异的方向以及大小,并结合各个业务部门预算编制的先进性等情况确定奖励方案的具体系数。对于预算编制难度较大的业务部门在设定奖励系数时可以适当提高,对于预算编制难度相对较小的部门在设定奖励系数时可以适当缩小一些,这样有助于促进企业各业务部门更为准确科学地编制财务预算方案。
一、高校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实施要点
(一)完善财务工作方式
作为精细化管理实施者,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自身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理念进行完善,要实施动态化的资金配置与管理工作,要改变以往被动核算的财务运算方式,主动对高校各个部门以及各项活动的资金经费进行预算与审计,有效提高高校统筹规划水平,保证预算计划精准度,以便精细化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
(二)合理进行资金配比
想要实施精细化管理,财务预算人员就需要帮助对高校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测评与预估,并按照高校发展重点来对资金配置方案进行明确,以确保资源转化率的顺利提升,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避免资金乱用的情况发生,以实现高效经济效益收入水平的稳定提升。
(三)优化财务管理内容
既然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对管理内容进行精细划分,要对高校的每项经济活动进行细化与分解,并在此过程中对相关财务内容进行预算,以保证财务预算范围的顺利拓展,确实提升预算工作开展质量。同时要对重点项目预算进行重点管理,要降低资金浪费问题发生的几率,确保能够对资金预算进行合理控制,以便高校管理层以此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决策,使高校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合理开展方式
在明确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要点之后,相关人员应按照高校财务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开展模式。
(一)强化财务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
想要保障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校财务预算工作中的顺利实施,首先就应对财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进行强化。学校一方面要由管理层领导进行带头,对该项管理理念以及实际操作流程进行明确,使其可以切实认识到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大对该项工作开展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在学校内部对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宣传,要保证全校师生对于这一管理理念的认知水平,能够在预算工作开展时予以高度配合,以确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切实落实;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应对自身专业技能进行强化,要对预算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学习,以确保自身能力的不断增强。
(二)完善资金运用与预算控制
通过对高校财务预算工作内容的研究发现,其内容主要分为资金运用以及资金配置两项。所以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时,主要应对这两项内容进行完善。
财务人员必须要按照项目实际情况以及月资金消耗情况,来对学校运行资金进行完善,不断对资金配置科学性进行提升。同时要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对学校下一年度硬件与软件建设实情进行明确,分析出下年度资金使用重?c所在,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详细的预算计划。而学校管理决策者也应按照预算分析结果,来对项目具体开展方式进行明确,避免对资金造成浪费。例如在对高校某场馆进行修建之前,财务人员就应与修建部门进行联合,明确工程的具体开展内容以及使用材料,并按照有关修建标准以及市场中人工与材料等内容的实际价格,对此次工程预算进行预估,并要通过细分、细化的分析方式,来对工程总资金费用价格进行有效控制,并要上报管理部门进行审核,以实现高质量的资金运用与预算控制方式。
(三)提高预算精细化落实质量
无论是任何一种理论,都要以其实际落实质量来作为该项管理模式的评定标准。所以高校管理者以及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对预算精细化管理落实质量进行强化,以确保对运作资金的控制效果。一旦预算定额标准明确之后,就应被赋予相应的权威,高校要按照预算方案来对各项工作进行资金配置,并要对预算工作执行标准进行优化,以达到对预算执行力度进行强化的目的。但需要明确的是,预算定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在实际工作的执行中,项目资金需求量发生了改变,高校就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来对预算定额数值进行调整,确保不会对精细化管理落实结果造成影响。各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平台的方式,来对学校信息流通性进行增强,确保每项工作的执行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反应到相关人员处,以便财务人员及时对预算方案细节进行调整,从而不断对精细化管理方案进行完善。
(四)实施信息化监督管理模式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诸多优势,所以高校也应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财务预算管理之中,进而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开展提供保障。高校应从财务部门入手,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健全的财务管理网络系统。在该系统之中,不仅包括财务管理部门以及学校领导部门,同时各基层执行部门以及师生等终端也包含在其中。这样不仅便于财务部门及时对相关财政工作进行宣传,保证财务信息在学校内部的流通性,同时还如上文所述,其他部门能够及时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上报,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得到切实完善,以实现对管理工作的高质量监控,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五)借助多种预算方式完善预算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开展效果是建立在预算工作实施质量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同时,还应不断对预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完善。而“零基预算”就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高效预算方式,这种预算方式在进行计算时,会将以往资金数据清零,会以“零”为计算基数对各项预算进行计算与分析,并会对预算内容价值以及实际支出数额进行明确。且会对每项施工项目的财力、人力以及物力使用情况做出准确预估,并结合之前对预算内容的分析结果,对项目资金进行合理分配。
“滚动预算”也是较为常用的预算方式。与“零基预算”有所不同,这种预算的内容必须要保持在一年内,如果超出时间,就需要通过对预算超出时间变化情况,来对超出时间的工作进行科学预算。而这一计算结果会自动归纳到下一段预算计划之中,且仍然会保持一年的预算时间。财务人员不仅可以单独对这两项预算手段进行运用,同时还可以利用两者的计算特点,将两种计算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理想的预算效果,为精细化管理实施形成良好前提。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过程。文章以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为例,阐述了如何编制适应企业发展的、便于有效实施的全面预算方案,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 :全面预算;方案;编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力争对企业资源进行最合理地配置,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过程。而编制适应企业发展的全面预算方案是进行预算执行、分析、考核的基础,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
一、全面预算方案编制思路
以集团公司总体目标为出发点,根据集团公司发展需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高技术指标、低成本运行、满负荷生产为原则,并结合各分子公司实际情况,挖潜增效,编制以实现集团公司战略目标为导向,以现金流为核心,包括营业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方案。
二、如何编制全面预算方案
(一)前期调研工作
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成员在总经理带领下,从10 月初起用半个月的时间对各分子公司下一年度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研,详细了解各单位产量指标、质量指标、设备更新状况、能源需求状况、制约生产的关键环节等方面,为制定预算目标获取第一手资料。
(二)下达预算编制草案
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公司董事会制订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在对下一年度市场情况、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等因素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企业全面预算草案,于每年11 月初下达至各预算责任单位。
1.编制范围。全面预算的编制范围与企业合并报表的范围口径一致。
2.预算内容。全面预算主要包括营业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财务预算。
(1)营业预算。营业预算是企业日常营业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费用预算等。
①销售预算。销售预算是安排预算期销售规模的预算,它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年度目标利润确定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来编制。集团公司下达的销售预算包括销售价格及销售数量,一是下达内部产品价格,对内部产品价格体系进行调整,集团公司制定了较为合理的产品、劳务市场价格体系和物资材料价格体系,每年根据市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二是下达外销产品销量和价格,产品销量依据生产量及库存来预测,产品价格依据对有色金属行业及市场的分析预测来确定。
②生产预算。生产预算是安排预算期生产规模的预算,它是按“以销定产”的原则,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集团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科学下达阴极铜、硫酸、金、银等产品产量及矿山处理矿量、掘进量、提升量、出矿量、崩矿量等生产指标,合理预测矿山原矿品位、选矿品位、选矿回收率等技术指标。
③采购预算。采购预算是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确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采购项目的数量及价格,集团公司采购主要分为铜原料和其他物资采购。一是下达铜原料采购量及价格预算,首先根据下一年度冶炼生产计划确定进口铜精矿、国内铜精矿、粗铜、冰铜等铜原料的采购数量;其次预测铜原料采购价格,包括CSPT 进口铜原料加工费和国内铜原料计价系数的确定,以及影响进口铜原料价格的汇率、两市比值、运费等的预测。二是下达其他物资采购预算,主要是下达物资采购价格。以本年度四季度采购成本价为基数,考虑下一年度采购价格振荡波动多种因素,结合预算年度集团公司成本控制压力,确定各类物资计划价格。
④人工预算。人工预算包括在职职工工资、规费预算及退休人员统筹费用预算。一是下达在职职工工资及规费预算,主要是对定员和人均工资的预测。定员主要是依据各单位作业量的增减以及岗位需要来确定;人均工资包括对档案工资、津贴、加班工资、效益工资、效益奖、非在岗人员工资等的确定;计提规费基数按照上年工资总额和当年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二是下达退休人员统筹费用预算,按照上年实际发生数预计。⑤费用预算。费用预算主要是下达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制造费用预算等。
(2)资本支出预算。资本支出预算是与项目投资决策相关的专门预算。集团公司根据企业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在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以及企业筹资状况分析的基础上,下达固定资产及工程项目投资预算。
(3)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企业的综合性预算,反映计划期内企业的现金收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集团公司主要以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形式下达至各单位。
(三)编制预算草案上报
各分子公司根据集团公司董事会批准下达的全面预算草案,合理预计本单位产量、价格、成本、费用、职工薪酬等指标,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本单位的年度预算。年度预算应与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相一致,并在全面预算草案下达15 日之内,按照规定的报表格式向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上报。
(四)审查平衡预算草案
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对上报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建议。在审查、平衡过程中,进行充分地协调、沟通,对发现的问题和偏差,提出初步调整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编制单位予以修正。对经过多次协调仍达不成一致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汇报,以确定是否调整有关预算编制单位的预算目标,并最终达到综合平衡。
(五)审议批准预算方案
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在对有关单位预算方案修正调整的基础上,编制集团公司全面预算方案,提交董事会审议批准。
(六)下达预算方案
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后,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将批准的年度总预算方案和各单位预算方案,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执行。
三、结束语
编制全面预算方案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全面预算方案明确了企业各单位的奋斗目标,它的有效实施能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吴昌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 预算 执行力 财务 企业 措施
财政部在出台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将企业财务预算定义为“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做的具体安排”,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力是企业具体实施财务预算方案以取得预期效果的能力。一般而言,财务预算执行力是由财务预算方案的可行性、财务预算执行机制、财务预算执行者、预算执行文化等几个方面共同决定。其中预算方案制定是否可行是执行的基础,良好的预算执行机制是预算执行的必要前提,而良好的预算执行者则是预算执行的核心,执行文化是保证预算得到执行的催化剂。财务预算只有得到实施才能够真正达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真正目的,也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一、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力受到影响的主要障碍
根据以上影响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力的四个因素,同时结合自身的实践,笔者认为影响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力的主要障碍有四个方面。
1、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合理性差,预算制定死板、盲目、不透彻
目前企业财务预算在制定的时候容易形式化,不切合实际。很多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方案前没有深入研究和了解,规划工作没有前瞻性,缺乏大局观,有些企业在编制的时候较为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只服务于短期目标的预算容易导致预算衔接性差,执行力自然下降。另外,大多数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方法编制预算,编制思想并没有与时俱进,预算指标也较为陈旧,预算编制过程中不接受新方法容易导致预算编制较为死板,执行起来缺乏弹性,滞后性凸显。一些企业在制定企业财务预算的时候容易仅考虑以业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为基础编制的企业财务预算,这样就会导致企业重视业务成本费用预算和投资项目的支出预算,忽视了企业实时存在的资金占用成本和机会成本等,这就会导致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后资金的使用效率反而降低,资金浪费严重,最终影响了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力。最后,很多的企业都是以历史的指标为基础,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考虑不全面,这就会导致预算的执行难度大。
2、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机制不健全、不合理,导致预算执行流于形式
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机制不健全、不合理就会影响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最终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首先,很多企业缺乏必要的财务预算组织机构。相当部分的企业并没有建立财务预算组织机构,在一些设立该机构的企业中也存在机构管理松散、职责划分不明确等问题,阻碍了这一机构的作用发挥。其次,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不完善,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评价机制不能发挥作用。部分企业在编制好预算后并没有重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并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同时由于预算评价和分析机制不健全,预算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评价,也容易让预算执行流于形式。再次,很多公司的预算分析和反馈机制没有建立。企业的预算需要达到“反馈―改进―执行”的良好循环,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也没有将这些分析结果进行反馈以改进预算编制和执行,这就不利于提升预算的执行力。
3、企业财务预算执行者的素质需要提升,导致财务预算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企业的财务预算是一个系统工程,对预算执行者的要求较高,很多企业的预算执行者素质还有待提升。这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首先,很多企业预算执行者的意识不够,对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预算参与者并不能够站在公司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财务预算,只是将财务预算当成一种负担或者是对自己的束缚,这样他们对待财务预算的态度就非常消极,不利于财务预算的执行。其次,一些企业财务预算执行者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岗位的责任,只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小团体利益,不能真正爱岗敬业,对企业的财务预算持抵制态度,仅仅是希望能够从财务预算中获取利益,不利于推动企业的财务预算。再次,很多企业的财务预算执行者技能不够。他们由于技能较低,无法很好地完成企业财务预算的相关流程,如效果的评价、过程的分析、预算的编制等。这也影响了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力。
4、企业财务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执行文化支撑,企业文化需要完善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一个良好的企业执行文化可以推动员工完成相应的指标,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执行文化并不完善,很多企业的文化并不够好,难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并没有良好的态度,不会积极地参与到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这样就容易导致预算和实际相脱节。而企业往往也比较重视硬性条件的健全,并不会重视企业执行文化的培养,企业领导重业务忽视管理的倾向较为明显,企业执行文化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员工和领导对企业执行文化的理解也不到位,企业执行文化的培育缺乏必要的系统思维。
二、企业加强财务预算执行力的主要措施
通过以上的障碍分析,笔者认为要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力需要同时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机制、预算执行者、预算执行文化等几个角度进行努力,这样才能够系统、有效地提升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力。
1、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提升预算编制的效果,制定好相应的目标
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前提和基础的,企业的财务预算编制需要企业预算编制者站在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上平衡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利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先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这样才能够让企业预算编制更加有方向,减少预算工作的盲目性。同时,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的过程中要合理选择适宜的方法,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合适的程序和方法,这些方法应具体到企业的部门层面,提升预算编制的针对性。企业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市场地位等,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目标选择不同的出发点,选择预算的侧重点,作为决策的参考和行动的计划。企业的财务预算要合理运用有效的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期判断。另外,企业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内容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编制方法,在各个执行部门中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将目标细化并分解到各个执行部门中。总之,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生产和管理流程、产品和业务特点、市场环境和行业变化、竞争对手变化趋势等选择相应的战略目标,并同时选择适宜的编制方法,最终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够做好加强预算执行力的前提。
2、构建有效的财务预算执行机制,严格财务预算的执行
企业要构建有效的财务预算执行机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完善,以配置必要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结构,同时规范相应的执行程序和举措。首先,企业要健全并完善相应的财务预算组织机构,并配置相应的人员。这个组织要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的组织和实施,避免出现管理松散、职责不明确等现象。企业要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的特点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企业的决策层要授予该组织相应的权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协调好预算机构和部门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利益,并明确各个部门和员工必要的职责。预算组织机构要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预算真正成为全员预算,让预算能够深入企业各个层级中。其次,企业要规范预算执行的程序和举措,严格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考核。企业要在内部树立预算的效力,财务预算一经下达就具有指令性,各执行单位需要认真组织实施,将财务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企业要建立起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明确各级主管领导的审批权限和经济责任。另外,企业要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定期总结和分析相应的预算项目,找出执行偏差并分析产生的具体原因,根据相应的原因追究相应负责人的责任,树立考核和奖惩是预算执行的生命线这一理念,通过严格考核、明确责任、改进工作等,最终实现财务预算执行力提升的效果。
3、提升预算执行者的素质,提高员工执行财务预算的能力
首先,要端正预算执行者的态度,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财务预算。执行者要正确地认识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应该将财务预算管理看成是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约束自身发展的束缚。企业领导者要能够让各级员工认识到预算管理是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的重要手段,让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预算的实施中。各部门的领导也要改正自身的小团体利益思维,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促进预算执行,减少对财务预算执行的干扰。其次,企业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预算执行技能。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有相应技能的员工,优化员工的技能结构等,并促使组织形成学习型组织,员工之间相互学习,提升员工的技能。另外,企业内部也要加强相应的培训和教育,让员工通过自身学习和集体学习等提升员工的技能,从而保证员工能够完成相应的任务。
4、企业要从多角度培育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文化
企业文化是能够实现长时间、多维度改变员工思维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因此企业要能够改变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效果差的难题最根本是需要培育良好的企业执行文化。领导要重视起这种文化,并起到带头的作用,做好相应的宣传和引导工作,通过自身以身作则让员工从潜意识中了解到预算执行的重要性。当然,除了宣传和引导外,企业还需要通过制度的规范等做好文化培育的保障。通过严格制度的执行和有效的奖惩让员工能够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让企业不断强化执行的文化,让员工都树立起执行为上的理念。同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协会和组织等,以融入到员工内部的非正式组织,通过员工融入等方式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本文立足于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力问题,探讨影响企业提升其财务预算执行效果的障碍,并从这些障碍出发,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行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玉敏:浅议企业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通讯,2010(3).
[2] 易燕菁:加强我国企业预算执行力的举措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8).
[3] 魏佩龙:提升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力的策略[J].现代商业,2011(18).
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结构体系的重要分支,在预算管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属于核心组成内容。企业内部的预算属于系统性的财务规划,内容涵盖经营、资本以及财务这三大内容的预算,其中经营预算涉及的对象是企业内部收支以及利润,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应的预算计划;资本预算涉及的对象以资本投资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规划方案,主要对这些方案开展相应的规划和评价活动;财务预算主要以前两项预算工作为前提,针对现金的流量情况给予预测、评估和安排,包括制定出特定时期的损益表以及资产负债表。
二、企业运营过程中关于财务预算管理环节的应用探究
(一)财务预算的现状简析
现代化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已经上升到新的层面,能够正确认识其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想要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则必须做好作为组成财务管理结构体系中最基础的工作——预算管理。开展预算管理必须以企业本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将企业经济战略发展目标作为指导方向,有效对内部各大部门的生产与经营工作进行指导,企业在内部开展财务预算工作涉及利润预算、现金预算等。想要不断提高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必须找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财务方向,确定管理目标,查出问题和漏洞并及时解决。
(二)财务预算管理环节的弊端
企业在推进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仍停留在探索阶段,管理环节仍存在多种弊端,预算结果的准确性不高。预算耗时长,预算成效低等问题成为目前国内企业预算管理重要的难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1.企业内部领导层未能准确认识财务预算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财务预算管理在整个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处于弱势,没有把它视为中心环节处理好。
2.管理体系不成熟。
由于关于财务预算的管理体系缺乏成熟,未能建立起相适应的管控制度与评价标准,在执行时未能有专门的审核制度进行评审。
3.预算缺乏成效。
在财务预算的初步方案设计并执行后,负责实施的部门人员仅注重实施的行为,而忽视了预算资金的控制。究其原因主要一是他们手上没有相应的权力对资金进行处理和配置,二是在实施环节,一旦资金大于预算标准他们无权力实施控制,只可遵从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三是预算管控的制度不够严密,执行人员缺乏强烈的预算观念,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分配资金,对预算方案认识不够深入,使得难以充分将企业财务预算发挥至最大。
4.财务预算涉及的内容不广、不全。
部分企业制定相应的财务预算过程中,通常只注重日常营业的收支方面,较少涉及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现金流量的评估等方面。
5.预算实施成效低。
主要体现在有些企业实施财务预算时未能严格根据预算方案对内部的日常经济活动开展相应的管控措施,使得大于预算的现象时常发生,预算考核制度未能严格执行,奖罚制度未能得到严格执行。
三、企业运营中优化财务预算管理环节的对策
(一)构建完整的组织体系,推进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
企业应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设置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并根据相关制度要求展开编制预算计划书、审核与管控计划执行的全部过程,为优化预算管理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通过推进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确立财务管理在日常管理中的基础与主导地位,严格监督财务组织人员修订与完善管控制度的基本工作,积极执行监督职能与评价职能,然后根据财务的预算计划以及执行的效果进行及时的记录和评价,并编写综合报告,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预算项目的整体效益。
(二)凝聚全体人员的力量
财务预算的管理环节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的工作都是由企业不同的部门和个人分担的。就所承担的工作而言,预算的实际执行者应当是最熟悉情况的。所以开展预算管理时应积极凝聚内部全体人员的综合力量,呼吁各部门积极参加和配合预算编制工作,并严格按照自身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相关制度标准给予高效执行。假如某项目涉及的资金数额较大,属于重大经济事务的应需在内部全体人员中开展讨论会,充分尊重每位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实行民主综合决策。财务预算管理环节中应构建合理层级式的管控模式,以全局视角为出发点,尊重各层级部门人员的意见,综合多方建议实行科学预算决策。此外,还应对各大部门的权责进行划分,实现权利与职责的联系与制衡,有效地对预算环节给予相应的管理,协调和密切内部员工和企业双方的关系,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与归属感。
(三)实现财务预算的全过程管理
实现财务预算的全面管理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全体人员的参与,还需要对预算的全过程进行高效管理。企业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处于哪个阶段,都会涉及资金的使用。所以,不论是生产阶段还是管理阶段,都需要对使用的资金进行科学的预算,保障企业开展生产或是经营活动均能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避免受资金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生产停滞或经营不畅等问题,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受损。
(四)按照规范科学的编制方法,有效设置预算指标
预算目标主要是企业对战略目标进行细分后所得,设置相应的预算目标应以企业年度内总体目标为核心指标以指导设置方向。开展预算编制活动应以分级式的自上而下方式,综合各部门人员的力量参与至讨论中,确定关键性的重要指标,切忌指标空泛无中心,首先需关注刚性的企业项目,而后综合次要项目,做到主次清晰;另外应注重对现金预算的管理与控制,协调应收与应付账款的预算平衡,综合外界因素对内部财务预算管理造成的影响,协调好动态预算和年度总预算间的关系。
(五)构建预算专门的控制体系,实行推行预算评价
根据不同季度预算规划与实施情况,通过对开展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比较评价,选择差异的分析方法,查找出存在差异的致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构建预警机制,针对超额预算情况进行及时的预警报告,针对超额的项目需上呈至总经理,交由相应的集体管理者进行审批。
(六)引入绩效管理,构建全面的考核与奖惩机制与绩效管理相结合
预算管理属于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经济活动内容繁杂广泛,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力量才能高效执行预算指标,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这就依靠于严密的预算评价制度体系。设计绩效体系时应遵照制约性与联系性、合作促进的原则,将自身岗位的绩效指标同企业年度总体目标相互联系,以增强各大岗位人员执行预算要求的能动性,实现对高效化的预算管理。
四、结束语
财务预算指的是反映企业在未来一定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财务预算作为综合性最强的总预算,是全面预算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然而,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要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必须解决企业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制度体系不完善
首先,制度内容不完善。财务预算制度应当包含预算组织分工、编制、执行等,但实际上,大多数制度内容模块不全,且编写流程不合理、方法不科学、格式不规范,致使财务预算制度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其次,制度落实不到位。某些企业的财务预算制度传递形式单一、执行步骤不全、奖惩机制缺乏,导致制度的有名无实。最后,制度调整不及时。财务预算制度必须根据政策和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恰当的调整,但很多企业未能做到,致使财务预算制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和法规要求。
(二)财务预算执行力度低
预算执行是财务预算的关键,应当得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但部分企业忽视了财务预算的重要性,认为财务预算得不偿失,导致预算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预算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同时,财务预算内容不恰当、编制不科学、项目不细化,致使财务预算方案不具充分的准确性和适宜性,从而导致财务预算无法成功执行。另外,某些企业在执行财务预算时忽略了实际与预算的差异,预算调整范围界定不严格,调整权限流程不规范,导致财务预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财务预算认知的错误、编制的不准确以及调整的不规范,使得企业的财务预算无法执行到位,财务目标的具体量化和企业资源的整合配置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三)缺乏有效的双重监管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预算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管的问题。第一,内部监管不到位。部分企业疏忽对财务预算的监督控制,监管机制不完善、流程不科学、岗位设置不合理。第二,缺失社会监管。为了实现盈余管理、逃避税收等非法目的,向外披露虚假的财务预算报告,误导利益相关者和潜在投资者,致使企业财务预算缺失社会监管。第三,政府监管缺乏有效性。审计局对企业的监控局限于税收相关内容,忽视了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考核,政府部门的局部监管加上执行主体的有限能力,使得政府监督严重缺乏有效性。
(四)预算人员综合素质低
财务预算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时间性极强的工作,对预算管理人员具有高标准要求,不仅要求预算人员具备夯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全面的政策水平,还要求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协调能力、高尚的道德修养,但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人员无法满足财务预算严格的工作要求。难以灵活选用预算编制方法,未能及时调整预算与实际的差异,无法协调其他部门参与财务预算,难以处理复杂的财务预算业务;对法制法规不精通,政策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解决企业财务预算问题的措施
(一)完善预算制度体系,树立制度指导约束
第一,完善制度内容。根据国家法规和企业情况,弥补财务预算制度空缺,完善制度编写流程,科学采用编制方法,规范制度统一格式,增强企业财务预算制度的可操作性。第二,严格落实制度。以纸质档和电子档的双重形式传递财务预算制度,规范制度执行步骤,建立员工奖惩机制,严格杜绝“关系主义”现象,确保财务预算制度的落实到位,为企业财务预算业务处理提供指引。第三,及时调整制度。预算人员应当及时反馈制度执行情况,时刻关注财务预算最新规定,适当调整更新制度内容,保证企业财务预算制度的与时俱进。
(二)优化财务预算环境,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预算执行是财务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是预算收支任务完成的基础,应当优化财务预算环境,提高预算执行力度,确保企业财务预算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企业对财务预算的深入认识,提高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培养预算人员财务预算的意识和积极性;完善财务预算内容,科学采用编制方法,合理权衡项目细化,保证财务预算方案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预算执行成功率;制定刚性预算调整程序,时刻关注预算执行情况,一旦发现差异,应深入分析差异原因,并及时向上级反映,待调整方案获批准后再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健全监督控制机制,发挥内外监督职能
首先,加强内部监管。构建多层次的财务预算监控主体,实行“四个结合”的预算监控方式,即:日常自我监督和责任人监督相结合、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相结合,突出责任监控、预警监控以及质量监控三大制度的监控保证。其次,健全社会监管。严格杜绝企业与事务所的合谋,规范预算信息的公开披露,增强社会公众对财务预算的监督,保证社会监管的有效进行。最后,完善政府监管。
(四)加强职工素质管理,培养预算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