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汇风险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自贸区 汇率市场化 风险控制
一、上海自贸区汇率自由化已成趋势
自2013年9月30日,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一直饱受各界期待。虽然12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在两率市场化方面的内容不及预期,但是上海作为未来国际金融中心,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必不可少,所以汇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上海自贸区的发展趋势。
许多学者都担心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后,会出现像东南亚金融风暴时泰国遭遇的危机——大量的资金进入离岸账户,离岸账户再向在岸账户投放,绕过了外汇管理,然后这些资金一下子撤离的时候,打击几近毁灭性。[1]好在自贸区金融改革通过银行分账经营、独立核算构建了与境内其他市场有限隔离、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的独立金融环境。[2]居民与非居民的账户有隔离,不会在关内关外随意划转。存量客户和新增客户仍可以办理业务,但是技术系统将自动识别分账管理。[3]这样一来,使得自贸区内先行实现利率和汇率的自由化成为可能。
二、汇率自由化下面临的风险
高的汇率波动率是近几年来的普遍现象,因此汇率风险是自贸区金融改革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企业明白风险敞口在哪里,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来管理外汇风险。笔者认为自贸区汇率市场化背景下会存在以下的汇率风险。
(一)交易风险(Transaction Risks)
交易风险是指在运用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外币与本币之间以及外币与外币之间汇率变动,使交易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汇率变动会影响企业支出或收入的现金流,因此这是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最需要对冲掉的风险。
(二)折算风险(Translation Risks)
折算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对资产负责债进行会计处理中,在将功能货币在具体经济业务中使用的贷币,转换成记账货币编制会计报表所使用的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呈现账面损失的可能。[4]汇率的波动率增加会导致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波动率增加,因此需要不断调整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5]
(三)经济风险(Structural Risks)
经济风险,是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企业生产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或现金流量减少的一种潜在风险。这种风险很可能会影响一个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和发展延续。
(四)系统风险(Systematic Risks)
未来一段时间,众多企业将在上海自贸区备案,可能出现境内外大量货币涌向自贸区,形成庞大的“资金堰塞湖”。自贸区的资金水位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导致更大的资产泡沫。一旦泡沫崩溃,即引发金融危机,使实体经济遭受重创。这种风险是自贸区内的企业和银行都无法规避和控制的。[6]
三、自贸区汇率市场化趋势下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
在我国还没有构建人民币汇率指数的情况下,通常我们讲人民币升值和贬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和对美元贬值。因此本文中的外汇风险管理也是指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管理。人民币现行的汇率机制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因此和实行汇率市场化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小于实行汇率市场化的国家和地区。一旦自贸区内实现汇率市场化,汇率的波动率将增大,汇率风险管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对比2013年美元对人民币、欧元和英镑的折现图,我们可以发现美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小于美元和其他市场化汇率的波动幅度。
(一)企业的风险管理
就折算风险而言,可实行资产负债匹配保值,让以功能货币表示的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的数额相等,会计风险头寸即受险资产和受险负债之间的差额为零,保证汇率变动不带来任何折算上的损失。就经济风险而言,可采取经营多样化的管理方法,在扩大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应该挖掘国内市场,扩大企业在本国的市场份额。[7]下文将具体阐述进口型企业和出口型企业控制交易风险的方法。
1.进口型企业。对于进口型企业,可以通过持有更多的美元来防范汇率变动的风险。如果担心人民币贬值,可以购买外汇远期合约,或者通过购买美元指数期货合约来对冲到期时交付美元时需要面临的外汇风险。具体操作如下:在t0时刻和外国企业签订进口合同,t1时刻将支付若干美元给国外出口商。因此购买一个t1或t1之后到期的美元指数期货合约,到期之前如果美元相对人民币升值则卖出美元指数期货合约,对冲掉企业因人民币贬值而需要支付更多人民币的风险;如果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那么企业因人民币升值的额外收益将弥补在期货合约上的亏损。需要指出的是,用期货合约来对冲对外贸易中的外汇风险本身也存在较大风险,如保证金风险。
购买人民币外汇期权也不失为规避外汇风险的一个好办法。国内外汇市场尚无成熟的人民币外汇期权,因此进口型企业可以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购买以X为敲定价格的人民币看跌期权,到需要支付美元给国外出口企业时,如果人民币贬值到执行价格X以下,则可以按照执行价格出售人民币,获得美元。但需要指出的是,芝加哥商品市场的人民币期权交易量低下,流动性极差,很有可能发生找不到卖方的情况。
进口企业还可以通过人在美国市场上上购人民币ETF,目前美国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人民币ETF有CYB、CNY、FXCH等。具体流程如下:在t0时刻在美国市场上做空人民币ETF,如果t1时刻人民币贬值,则企业在人民币ETF上的收益将抵消掉国内进口企业支付给国外出口企业时因人民币贬值而造成的亏损,如果时刻人民币升值,那么企业在支付给国外出口企业时因人民币升值造成的盈利将抵消掉本国企业在人民币ETF上的亏损。
2.出口型企业。对于出口型企业,则需要防范人民币升值的风险,方法和进口型企业相似,只是对冲方向相反。出口型企业如果担心人民币升值,可以购买外汇远期合约,或者通过购买美元指数期货合约来对冲到期用美元结算时需要面临的外汇风险。
和国内进口型企业相反,出口型企业可以在美国市场上购买执行价格为X的人民币看涨期权,当国内企业收到国外进口企业支付的货款时,如果人民币汇率高于执行价格X,则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执行价格出售美元,购买人民币。
国内出口型企业,也可以在美国市场上做多人民币ETF,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出口型企业在人民币ETF上的盈利可以抵消掉企业在收汇时因人民币升值而导致的损失;当人民币汇率贬值时,出口型企业在收汇时因人民币贬值而导致的盈利就可以抵消掉出口型企业在人民币ETF上的亏损。
外汇风险一直存在,需要进行对冲。而且如果仅仅是以对冲风险为目的,而不是以投资为目的,那么风险并不大。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在进行外汇风险对冲的时候,也放弃了因为汇率朝着有利方向波动可能带来的收益。
(二)政策支持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发现,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进出口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以人民币结算就可以避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但在人民币尚未实现国际化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很少被国外企业接受。虽然人民币交易量在2013年跃居全球第八,但实际的市场份额仅有2.2%。[8]而且企业用以对冲的外汇期货、期权以及人民币ETF常常由于流动性不佳而不能成为很好的风险对冲工具。但可以料想,自贸区内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增大,人民币期权产品的收益率增加,流动性也会增强。可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防范进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的最根本、有效的措施。而为了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自贸区内率先实现汇率市场化是必然要求,中国自贸区内也必须加快速度从政策面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比如开发出更多管理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完善做市商制度,完善和外汇相关的配套制度,使得国内外企业能够在自贸区内通过购买此类金融工具来对冲掉他们用人民币结算所面临的汇率风险。[9]
四、结论
自贸区实行汇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实行汇率市场化之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将增大。在此种情况下,自贸区内企业和银行面临着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系统风险等风险。本文提供并分析了进口型企业和出口型对冲汇率风险的几种方法,并在分析中发现企业有效对冲风险的前提是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1]于舰.上海自贸区就是离岸金融区[N].第一财经日报.2013.9.9.
[2]佚名.“银八条”布局自贸区金融监管[N].第一财经日报.2013.9.30.
[3]夏冰.上海自贸区进驻银行静候分账[N].每日经济新闻. 2013.10.29.
[4]朱延松.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趋势下的企业外汇风险管理[J].企业研究.2002(11).
[5]Foreign Exchange Rate Management .
[6]武剑.中国(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展望.中国自贸区研究.2013.11.
[7]安国俊.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2012(3).
【关键词】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
一、外汇风险的分类
(一)折算风险
跨国公司是由不同地域的母、子公司构成的经济实体,为了反映跨国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母公司会在会计年末将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与母公司进行合并。通常情况下,海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采用所在国当地货币作为计账本位币,所以当母公司以本币计账的会计报表合并时,就会出现发生交易日的汇率与折算日汇率不一致的情况,从母公司的角度看,海外子公司按照国外当地货币计量的资产、负债的价值也将发生变化,这就是跨国公司所面临的折算风险。
(二)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指一个经济实体在其以外币计价的跨国交易中,由于签约日和履约日之间汇率导致的应收资产或应付债务的价值变动的风险,是汇率变动对将来现金流量的直接影响而引起外汇损失的可能性。在国际市场活动中发生的以外币计价的、凡已经成立或达成合同的外币事项,像应收、应付账款、外币借贷款项、远期外汇合约以及已经签订的贸易合同或订单等,因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称之为交易风险。
(三)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化对公司未来国际经营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产生影响的一种潜在风险。汇率变动通过对公司未来产品价格、成本和数量等的影响,导致企业的收益发生变化。既包括潜在的汇率变化对企业产生的现金流动所造成的现期和潜在的影响,也包括在这些变化发生的会计期间以外对整个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二、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外汇风险意识较为淡薄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双向流动的迅猛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外汇业务迅猛增长。加之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汇风险已成为影响我国跨国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大多数跨国公司从事国际业务时间不长,普遍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危机感和积极性,不重视外汇风险管理,避险能力不强。一方面,外汇风险管理业务部门在跨国公司经营中最直接的表现是增加了运营的成本而不能带来利润,跨国公司难以看到汇率风险管理所体现的价值,从而忽视外汇风险管理对于跨国公司的必要性。
(二)金融工具配套不健全
对于我国来说,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产品品种单一,市场缺乏广度和深度,对公司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支持十分有限。国内银行提供的外汇保值工具单一,这就加大了公司的外汇风险。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民币利率仍由官方制定,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利率形成机制。非市场化的利率不可能给出外汇衍生产品的合理定价,限制了较为复杂的外汇衍生品的设计和推广。过于单一的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和风险防范手段限制了公司对套期保值手段的选择,影响了公司对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
(三)缺乏完备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制度是企业落实管理的可靠保证,国际领先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较为重视,从交易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人员管理管理,到专门的风险管理制度,都将汇率风险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规范,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由于企业对汇率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在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中,普遍未针对汇率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未能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缺乏制度保证,管理力度就大打折扣,这也是导致我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外汇市场发展不完善
严格意义上说,我国外汇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条件下的金融性外汇市场,只是一个与现行外汇体制相适应的本外币头寸转换的市场,与其他完善的国际外汇市场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的外汇市场带有明显的结售汇制度特点。对于处于国家外汇管制条件下的中国企业来说,一些策略和方法不可避免地受到制度性的约束。企业势必会因疲于应付那些规定,可能忽视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甚至导致企业错过有利的结售汇时机。银行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考虑,远期结售汇业务至少要分行级以上才有办理权限,阻碍了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外贸企业对外汇风险的管理。
三、完善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跨国公司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前提是提高避险意识,这就需要把外汇风险管理列为公司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日程。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于外汇风险的识别、风险限额的设定,尽快适应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企业的决策和执行者应制定风险防范的对应策略,一旦发生风险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处理能力,灵活处理相关的突发问题,对与造成风险的个人及部门要依据制度作出适当的惩罚。
(二)分析市场风险,运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1.外汇期货交易避险
外汇期货交易避险和远期外汇交易避险都是通过锁定购买者在未来某一时点支付的货币价格,使得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流入变得更确定,从而达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不同的是,外汇期货交易是标准化合约,交割日和每张合同金额都是确定的,而远期合约可以根据公司个体的特殊需要具体订立。
2.外汇期权交易避险
以外汇期权交易避险通过购买外汇期权获得在未来选择是否执行以合约规定的权利,从而在锁定最大亏损的情况下,一旦汇率朝有利方向波动的幅度大于期权费率时,公司还可以盈利。而外汇期权交易另一大好处在于对表外项目外汇交易风险的规避上,如未来可能发生的外汇购销、长期债务、贷款偿付以及其他一些契约性和预期要发生的外汇收支等,因为只是可能发生,并且发生的时间和金额也不确定,因而此时采用外汇期货交易和远期外汇交易进行避险并不合适,而用外汇期权的话,由于拥有了在一定时间内随时选择是否执行交易的权力,则可以较好解决这一不确定性问题。
(三)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现阶段我国出口的商品结构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大。这种结构的特点决定了产品销售的竞争力在于价格,也就是说汇率变动时很容易引起产品价格、销售量的变动,外汇风险比较大。根据汇率波动调整销售价格,以规避外汇风险的措施对我国大部分企业并不适用。调整企业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使产品的竞争力由依赖价格转为依靠质量优势,可以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必要的基础。
四、总结语
要使跨国公司在国际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但要制定出全球化的战略措施,还应准确分析其在经营领域的优劣势,预测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汇率风险,针对所面临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获得竞争优势,真正成为有力的竞争者。
参考文献
[1]余晓婷.企业外汇风险管理[J].企业导报,2010,2:134-135.
[2]常剑.上市公司外汇风险管理财务视角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01:86-87.
关键词:中小外贸企业 外汇 风险管理
对于长期从事外贸作业的企业而言,随着企业的成长,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外贸风险控制体系,但是伴随着国际关系的变换,以及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外贸外汇工作的风险性越来越大,如若没有很好的外汇风险意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当前企业在外贸外汇中表现的风险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者缺乏国际外汇风险意识,或者虽然意识到外汇风险,但是没有成立一套完整的外贸外汇风险管理体系来规避风险,在中小型企业中,这种不规避外贸外汇风险的现象尤为突出,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1、中小企业外贸外汇风险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外汇币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构成外汇的主要因素是本币、外币、汇率与时间。外汇风险是中小外贸企业规避风险的重点。外汇汇率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危机以及外贸金融活动的影响,在不停的波动,在外汇汇率的上涨与下降的过程中,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就会发生。
外汇风险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易风险、经济风险以及会计风险。交易风险是以外币作为支付手段,当中小外贸企业在进行商业交换的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的外币的汇率变动,使中小企业实际的收益低于原本的计划收益,这就是交易风险。对于中小外贸企业,有些企业是外国公司的国内子公司,在进行子公司资产负债结算的时候会产生会计账目上的损益风险。而经济风险是由于国家经济的变换,比如欧债危机影响的全球经济变化,对中小外贸企业而言,引发的未来发展的经济风险。
2、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针对小外贸企业而言,外汇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任务,对其研究与分析不应只针对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进行的外汇外贸作业主要涉及的对象贸易对手、外汇银行以及国内的相关部门,在这个外贸外汇链中,我们应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这些对象,与其建立相关友好的合作关系,使我们在外贸作业中,能够更好的规避外汇风险,进而实现外汇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1)与贸易对手协商避免风险
首先,在签订进出口合同时,计价货币要选择好,保证计价货币组合最优化。一般而言,买卖双方应该选择汇率稳定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出口时计价货币以硬货币为主,其主要特点是币值坚挺、具有上浮趋势;而进口时计价货币则以软货币为主,其特点与硬货币恰好相反,是币值疲软且具有下浮趋势。
其次,在汇率不稳定的情况下,若合同中采用的计价货币对其中一方不利,这一方可通过在合同中订立合适的保值条款,把所承担的汇率风险考虑进去。可以在合同中设立外汇保值条款,将保值措施充分利用起来。所谓外汇保值条款主要针对在合同中贸易双方对交易货币汇率变化幅度的规定。如果在合同执行期间,以双方商定范围为基准,看交易货币变化幅度,如果超出,则需要对汇率进行适当调整。此时,为了避免交易一方承担过大的外汇风险,按照调整后的汇率来对实际收付的外汇金额进行计算。
(2)与外汇银行协商避免风险
为了降低由于汇率变动而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收益产生的影响,中小外贸公司一是可以与银行进行协商,利用现代融资工具扩大融资规模。利用出口贴现、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押汇、信用证、贸易融资等融资方式,可以很快得到外币贷款并立即结汇,既能满足出口收款与收汇期间的资金要求,又能规避汇率风险。二是利用银行现代金融工具,规避外贸交易中出现的汇率风险。具体而言即是在金融市场上应用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掉期交易等多种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冲抵汇率变动风险。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出口企业在预计到将来某一时点有外汇收入时,可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远期合约,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以事先确定的、出口企业愿意承受的汇率水平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外汇,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订立远期合约的方式规避汇率变动风险。
(3)其它方面规避风险
与大型外贸企业相比,从规模实力上来讲,中小外贸企业属于弱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外汇风险防范方面,中小外贸企业也是弱者。事实上,中小外贸企业与企业、银行和政府的系统工程紧密相连,其规避汇率风险不仅只采用一些技术手段。中小外贸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实力,应该根据自身实际运营情况采用金融保值技术将经营理念进行合理调整,将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作为重点。另外,为了中小外贸企业能够更好规避汇率风险,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政府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如政策措施和外汇市场建设等,外企业与银行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总而言之,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要想更好地规避外汇风险,则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3、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外汇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国内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产生,外汇风险的规避措施也随之增多。目前我国外汇风险管理方法越来越多且逐渐成熟,针对中小外贸企业而言,为了更好的规避外汇风险,其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规避方法。总而言之,中小外贸企业规避外汇风险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总结经验教训,抓住机遇,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念红. 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刍探[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09)
[2] 莫明云. 我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研究[J]. 现代商业. 2009(12)
关键词:跨国公司;浮动汇率;外汇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24日
一、跨国公司外汇风险概述
(一)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含义。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是指跨国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金融、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营运等活动中,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债券、权益)与负债(债务、义务)因未预料到的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的可能性。
(二)外汇风险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汇率变动对跨国公司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影响跨国公司的成本结构、市场规模和经营现金流量,进而影响其经营战略,乃至竞争力。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是指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配置及产、供、销的总体安排,其决定着跨国公司的投资安排、生产布局、生产规模、销售渠道及利润分配。外汇风险给跨国公司的产、供、销活动带来成本核算的不确定性,给跨国公司带来预料之外的损益,同时带来公司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公司管理者的经营决策。
2、通过影响跨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而影响跨国公司的信用等级。外汇折算风险对跨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影响很大,虽然账面反映不等于实际经营,而且汇率的变动有涨有跌,造成账面资产负债的不断变化,但是一定时期的财务报表却是公众审查跨国公司经营状况的手段,也是评定跨国公司信用等级的标准,不能不对之高度重视。
二、我国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地方性的外贸公司普遍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外汇交易风险意识。而就专业的外贸公司而言,目前最有竞争力的当属一些国家专营的大型企业,这类企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有相当比重的业务都在海外进行,因此面临着较大的外汇交易风险。
2、我国跨国公司缺乏外汇风险意识。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变动频繁剧烈,外汇风险已成为我国公司跨国经营面临的重大问题。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双向流动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公司的外汇业务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公司经常暴露于外汇风险之中。事实上,我国大多数跨国经营的公司由于从事国际业务时间不长,普遍缺乏外汇风险意识。
3、我国跨国公司缺乏完备的风险监控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跨国公司大都没有建立起完备的风险监控体制,普遍缺乏风险监控能力,因此在面对汇率变动时无法做到及时监控各类外汇风险,并依照既定风险额度予以调整。一个完备的风险监控体系必须有相对完备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有各自明确的分工与安排,并且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依照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各项外汇风险设定相应的风险限额,从而发挥风险警报的作用。
4、我国跨国公司缺乏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能力。长期以来,企业没有注重外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纳,这也限制了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能力。虽然汇改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企业有所增加,但是企业使用此类外汇风险管理工具的规模仍然偏小,与我国的进出口总体规模还不相称。
三、我国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1、提高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由于竞争地位不同,面临的外汇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需从自身实际和竞争环境出发,分析汇率波动的影响,关注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重视汇率风险的防范管理工作。
2、识别和衡量本企业的外汇风险。企业需分辩自身外汇风险的来源,找到需要关注和防范外汇风险的重点。如外贸企业交易风险应该成为重点,跨国公司经济风险和折算风险都需要考虑,对经营外汇业务的企业特别注意交易风险。
3、充分利用内部工具管理外汇风险。我国外汇远期、期货市场还不发达,外部工具的成本可能过大。企业应充分利用短期、长期债务等内部工具来管理风险;外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加快收款、贸易信贷来对冲风险;负债管理是拥有部分外汇资本金企业可采用的一个工具。
4、利用外部套期来管理外汇风险。我国也已经开展了远期交易,企业可以利用远期结售汇手段来对冲部分外汇风险,也可以通过金融中介参与国际外汇市场进行对冲。当然,目前这一手段还受到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的限制。
5、人民币汇率变动下我国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规避
(1)利用合同条款规避外汇风险。利用合同条款规避企业外汇风险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选择合同期限法。对于目前存在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进口付汇企业签订时间较长的合约比较有利,而对出口收汇企业而言则时间较短的合约相对有利;二是选择合同货币法。在外贸合同远期收付汇中,争取收汇用硬币,付汇用软币;三是价格调整法。如在进口时使用硬币作为计价和支付货币,在出口时使用软币作为计价和支付货币。
(2)利用财务技术规避外汇风险。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提前或延期结汇。提前或延期结汇也是控制汇率风险的有效方法,可以用于进出口,也可以用于对外借贷;二是福费廷。福费廷适用于长期贸易融资的场合,是一种无追索权的贴现。
(3)利用资产组合规避外汇风险。企业可通过经营全球化、多样化使外汇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这也是我国企业要采取大型联合经营模式的原因所在。中石化公司是我国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先驱,其经营也由单一进出口贸易向以石油、化肥和橡胶为主的转口贸易、易货贸易、期货贸易发展,并积极开发相关的航运、信息、保险、高科技等领域,使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充分证明了业务全球化、经营多样化对分散企业经济风险的成效。
摘要: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银行业外汇头寸中汇率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不断增加,很多学者对外汇管理中由于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发表了很多的见解,比如基础分析、走势分析。本文只是从银行外汇交易中的超买超卖八手,简要叙述了银行外汇头寸中汇率风险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外汇头寸;风险;方法
一、外汇头寸产生的主要原因
外汇头寸是指一外汇银行在一定时间持有的外汇金额的情况。这种情况经常因外汇交易的超买超卖而发生变动。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外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进行外汇买卖。原则上来说,外汇银行在代客户买卖外汇业务过程中,银行只充当中介人,即时平盘,赚取一定的手续费,并无外汇风险。但由于买卖的时间差或者银行的交易员加减一定点数的汇差而做盘,使银行将有一定时间的外汇头寸。这相当于客户把外汇风险转嫁给了银行。
二是外汇银行自营买卖业务。外汇银行的外汇交易是根据它对汇价的走势预测,采取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操作,并在汇价有利于自己的时候平仓,以期获利的投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会因为买卖之间的时间差异,使外汇银行形成持有外汇头寸的情况。
三是外汇银行在从事外汇信贷业务及进出口商的外汇贷款收付业务时,因外汇信贷资金的借出和收回及外汇贷款收付时间的不一致,使银行持有一定时间的外汇头寸。
二、外汇头寸汇率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汇率风险是外汇交易中最普遍和最严峻的风险,银行所处的外汇市场的汇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果银行想用现在的汇价结束头寸,会产生汇率风险,很可能会给银行带来损失。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银行对某种货币的买进或卖出的金额不匹配
在银行的外汇买卖中,无论是自营的,还是代客户买卖的,都会既有即期交易,也有远期交易,如果银行对某种货币的买进或卖出的金额不匹配,就是银行持有多头或空头头寸,这种敞口头寸就是受险部分,要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例1,某银行买进100万美元,卖出1.35亿日元,当时美元的即期汇率USD/JPY=135.00,这样,银行在美元上是多头,在日元上是空头。这种多头和空头就是银行的受险部分,当汇率变化为USD/JPY=125.00时,银行按市价平仓将遭受损失,即银行将100万美元卖出,只能得到1.25亿日元,损失1千万日元。
(二)银行在某种货币的买进和卖出的期限上不匹配
如果银行在某种货币的买进和卖出的期限上不匹配,即使交易金额相同,也仍然存在汇率风险,这是因为外汇市场远期汇价因利率变化而不断变化。例2,某银行买进远期1个月100万美元,卖出13500万日元(远期汇率为USD/JPY=135.00),同时卖出远期3个月100万美元,买入12580万日元(远期汇率USD/JPY=12580),这样,银行买进和卖出的美元金额是相等的,但由于买进和卖出的时间不匹配,仍然存在汇率风险。假设1个月远期交割时,汇率变为USD/uPY=125.00,银行卖出100万美元。只获得12500万日元,亏损1000万日元。当3个月远期交割时,市场汇率为USD/JPY=120.00,银行买入100万美元,卖出12000万日元,盈利580万日元,这样,银行合计亏损420万日元。
综上所述,银行在自营外汇买卖时,只要金额和时间不匹配,存在敞口头寸,就必然存在汇率风险,银行持有外汇头寸的数量与时间会在汇率走势不利于银行时与银行所承担的外汇风险成正比。为了避免汇率变动给银行带来的风险,银行必须使自己持有的外汇头寸的时间尽可能短,头寸数量尽可能小,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外汇风险。
三、外汇头寸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
尽管银行外汇交易的管理目标是不持有敞口头寸,但是,企业的外汇需求非常复杂,而且与银行进行的交易在时间、金额、币种、期限等方面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银行每天在营业时间结束前,常常发现自己面临多种货币的敞口头寸,为了避免交易风险,银行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对外汇敞口头寸加以管理。银行外汇头寸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设立合理的外币交易额度
第一个交易限额是总的外汇账面价值限额,目的是防止过分的交易活动,使总的风险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正常情况下,总计的账面价值应确定为对银行、公司和其他顾客的全部未偿的外币合同总金额。第二个限额包括银行全部未抛补的未结清外汇头寸,它是全部到期日未抛补头寸的总和,包括全部未被不同货币抵销的外币超买加上超卖的头寸。第三个交易限额是不对称头寸的界限。时间长的不对称头寸遇到的汇率和利率的变化会大于时间短的,因而时间短的不对称头寸限额一般大些。在这三个限额的条件下,银行应根据对汇率变动走势的分析预测,结合本行的优势币种进行币种分配,分配原则是:1、优势币种的交易额大于一般币种的交易额,非优势币种交易额保持最小或不交易;2、交易总额度按业务情况分为即期交易额度、远期交易额度、掉期交易额度和交易员个人交易总额度。此外,还可以根据某种货币的软硬程度,设定该币种的头寸额度。例如,对于贬值走势的币种,超买额度应当小于超卖;对于升值走势的币种,超卖额度应当小于超买额度。
(二)随时抛出或补进敞口头寸,以防止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
1即期头寸管理。即期头寸管理是以即期头寸为对象,对外汇多头抛出,对外汇空头补进,把敞口头寸变为零,从而使外汇风险得以消除的管理方法。
银行在买进1000000英镑之后,卖掉了800000英镑。买卖双方做成了800000英镑的交易,还剩下200000英镑的多头,该英镑多头将来卖掉时会因汇率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盈亏。
由于银行200000英镑的多头对应的美元价值为240000美元(1600000美元-1360000美元),因此银行收支平衡的轧抵汇率为£1=$1.20(240000美元/200000英镑)。银行将来如果能以比此汇率更高的汇率(例如£1=$1.45)将200000英镑多头卖掉,就会从外汇买卖中得到利润;如果以比此汇率更低的汇率(例如£1=$1.18)将200000英镑多头卖掉,就会蒙受损失。
反过来,如果银行持有英镑的空头,一旦英镑升值超过轧抵汇率,空头补进时该银行会出现亏损;如果英镑贬值超过轧抵汇率,空头补进时该银行会得到利润。
对于出现的多头或是空头,银行应该如何管理呢々将敞口头寸变为零或者尽量减少敞口头寸,以规避外汇风险,确保其基础性的外汇交易收入,这是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因此,银行需要卖出多头或是买入空头,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银行间市场上买卖;另一种方法是向客户提供有利的报价,特别对大额交易推出更优惠的报价,以吸
引客户即期外汇交易和远期外汇预购。
2远期头寸管理。远期外汇交易即使买卖的金额相等,如果到期日不一致,也需要进行头寸管理或是资金调整。例如,先到期的买入期汇,需要筹措本币资金去交割;后到期的卖出期汇也有外币资金的筹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对先到期的头寸即期抛补。筹措资金去交割,然后对后到期的头寸进行抛补,这些抛补交易需要与远期交易的交割日一致。
该银行远期买进有100000英镑,远期卖出还有500000英镑,如果这两笔远期交易的交割日期完全一样。而且补进交易的远期买进400000英镑也在同一日期交割的话,则这种做法是完美无缺的头寸管理,同时在资金方面也完全不需要调整。
3综合头寸管理。外汇银行每天既有即期买卖,也有远期买卖,业务量都很大,将这些交易严格区分然后分别加以管理,管理成本较高,并且即期头寸的调整有时需要远期交易加以配合,而远期抛补受到金额和到期日的限制,往往需要先通过即期抛补,然后通过掉期交易进行调整。因此,银行头寸管理时,通常不区分即期头寸和远期头寸,而是制订“综合外汇头寸表”,对综合差额进行抛补。
例4,一家银行与顾客的买卖英镑情况如表5:
即期交易有200000英镑的多头,远期交易有400000英镑的空头,综合头寸为200000英镑的空头。剩下200000英镑的空头部分,该银行要承担英镑升值可能带来的亏损风险。另外,该银行的每一笔远期外汇交易都有固定的期限,存在买进和卖出金额相同,但是交割期限不一致的问题。
该银行决定通过银行间市场的外币买卖,使外汇头寸为零,进行敞口头寸管理,它可以采取上述的在即期、远期头寸分别管理方法:即期卖出200000英镑,远期买进400000英镑,使即期与远期头寸分别为零。由于银行进行抛补之前已经远期买进了100000英镑,远期卖出了500000英镑,如果这两笔远期交易的交割日期完全一样,而且补进交易的400000英镑远期也在同一日期交割的话,则这种做法是完美无缺的头寸管理,同时在资金方面也完全不需要调整。
但是,由于银行不可能做到与远期交割日期完全吻合,做到完美无缺的头寸管理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多数银行实际上不得不以综合头寸为对象进行抛补管理。
通常达成远期交易比即期交易需要更多的时间,为了防止在达成远期交易前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银行最常用的管理方法是,首先即期买进200000英镑,使综合头寸为零;紧接着卖出同额的即期英镑,买进同额的远期英镑,即采取掉期交易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该银行仍然持有一定金额的即期和远期头寸,但是综合头寸为零。
为了买进200000即期英镑,银行需要支付自有的英镑资金,或者在美元不足时暂时借入美元。一旦银行的掉期交易到期,卖出即期英镑就可以收回所支付的美元,或立即偿还当初的美元借款。采用即期交易与掉期交易相结合的综合头寸管理方法,银行不仅可以很快可以消除风险头寸,而且还可以在资金市场上广泛地采取调整措施来进行灵活的配合。
(三)合理安排远期到期日,采取最有利的形式调换远期头寸
例6,某银行买进3个月远期10万美元,卖出6个月远期10万美元,此时银行的头寸为0,但到期日不同,会使银行的盈利或亏损有很大区别。如3个月远期美元到期。银行从客户手中买进远期10万美元,根据1美元=135日元的汇率,必须付出1350万日元。银行为了筹集这笔资金,要在市场上卖出10万美元,由此留下了10万美元的空头。为此,应相应买进远期10万美元,并且买进的远期10万美元在期限上要与卖出的10万美元在到期日上一致,也就是将从客户手中买进的3个月期限的美元,延长3个月。该银行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掉期交易呢?在3个月或6个月的期限当中,美国或日本两地的利率会随时根据资金的供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两地的利差扩大或缩小。而根据利率平价学说,利差决定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相对水平,因此利差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银行的亏损或收益。例如:
1设两地利差在3个月的期限中不变,为4%。
(1)在3月31日,银行买进即期10万美元,汇率为1美元=140.5日元,需付出日元1405万元。
(2)做掉期交易,卖出10万美元即期,汇率为1美元=1405日元,收进1405万日元。
(3)买进3个月10万美元远期,由于两地利差不变,3个月远期汇率为1美元=135.05日元,这样,付出日元1350.5万元。
(4)6月30日时,进行远期交割,卖出即期美元10万元,汇率为1美元=135日元,收进1350万日元。
从上面的交易可以看出,银行最后的汇兑损益为5000日元亏损。
2然而,两地利差在3个月中不变的可能性很小,现假定两地利差扩大到5%(美元利率上升),让我们看一下银行的损益情况。
(1)3月31日,银行买进即期10万美元,汇率为1美元=140.5日元,需付出日元1405万元。
(2)做掉期交易。卖出10万元即期美元,汇率为1美元=140.5日元,收进1405万日元。
(3)买进3个月远期10万美元,汇率由于两地利差的扩大,美元在远期贴水,为1美元=130.54日元,付出日元1305.4万元。
(4)6月30日时,进行远期交割,卖出即期美元10万元,汇率为1美元=135日元,收进日元1350万元。汇兑损益44.6万日元盈利。
可见,当两地的利差扩大时,该银行产生收益;反之两地利差缩小时,该银行就会有损失。由此可以看出银行合理安排到期日的重要性,而这一切均取决于对利差的正确估计,所以有时候汇率风险实际上是利率风险的反映。
(四)预测汇率变动趋势,积极制造预防性头寸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外汇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人民币汇率将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将变得更加富有弹性;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又进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调整,人民币升值2%;同时,允许企业在涉外经济、金融活动中选择多种货币进行交易和结算。
我国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在国际市场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等货币的汇率波动较大的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基本上保持升值趋势,对非美元货币的变动大于对美元的波动。汇改后前三年里,人民币的累计升值幅度达21%。在刚发生的金融危机期间,当避险资金回流美国,人民币随美元一起升值。国际清算银行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1~1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幅高达12.15%。而当美国经济好转,其基准利率降至历史低点,资金再次流向新兴市场,美元开始急剧回落,受此影响,人民币在维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实际有效汇率下跌。2009年整个上半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贬值4.41%。
由此看出,人民币汇率表现出的实际波动明显大于汇改之前,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更多的不稳定性,在现实中表现出其复杂性。同时,从微观市场的经营主体来看,我国企业众多,情况复杂,人民币升值对它们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而且人民币升值对企业财务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企业财务一定要从经营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在外汇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加强财务管理,使汇率波动对财务的不利影响最小化。本文主要是从企业财务的视角出发,分析汇率变动对上市公司的微观影响,并进一步就企业如何管理外汇风险提出建议。
一、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两大领域
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领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个在企业的成本收益层面,另一个在企业的资产负债层面。收益层面主要体现在汇率对公司未来销售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经营要素的影响,资产负债层面则主要源于汇率变动所导致的对企业资产或负债价值的重估。由于企业财务各个方面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汇率变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也或大或小、或正或负不一。但不管怎样,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及其潜在风险水平的变化仍是价值影响分析的唯一出发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汇率波动如何从收益层面影响企业财务,对于有出口、进口以及国际化业务的公司,汇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经营绩效。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如果企业的原材料很多依靠进口,不考虑其他因素,汇率的变动将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和净收益水平的提高。产品出口则刚好相反,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企业产品在同等人民币价格水平下的外币价格上升,从而可能导致企业被迫降低出口价格或造成产品销售量下降,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的销售收入以及净收益将随之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收益的这些变动都将对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造成同等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对具有上述特点的企业进行价值分析研究时,财务模型中一定要设定汇率参数以及汇率与销售量、销售收入、业务成本等经营绩效指标的相关关系,以合理反映外界环境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汇率波动在企业资产负债层面的影响稍显复杂。由于资产负债性质的不同,汇率变动导致的资产价值的变化对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影响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对企业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时必须分别予以考虑。我们将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典型的货币性项目包括货币资金、借款、应收应付款等。当汇率发生变动时,企业以外币核算的上述资产或者负债将会发生相应的增值或者贬值。例如,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企业保有的外币存款将发生贬值,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现金现值的实质性影响。而企业发行的以外币结算的债券或其他债务则可以更低的人民币成本偿还,而这可以为企业节省出更多的可用于自由分配的资金,从而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二、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三个途径
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途径、交易途径、经济途径来实现的。详细分析汇率波动的影响途径可以清楚地认识汇率波动如何从微观方面影响企业财务的各个方面的。
1、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会计途径。汇率波动通过会计途径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或进行外币结算时,对必须转换成本币的外币计价项目进行评估时所产生的影响。其主要产生于以外币核算的一些货币性项目上,例如货币资金、借款、应收应付款等。当编制会计报表时,报表日汇率与外币项目入账时汇率发生变动时,企业以外币核算的上述资产或者负债将会发生相应的增值或者贬值。它只是导致企业账面上损益的差别,企业资金实际上不发生转移。汇率波动通过会计途径对企业的影响还产生于跨国公司将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的报表进行合并的过程中。由于国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基本上都是以当地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母公司需要将其折算成母公司所使用的货币来表述,这样才方便合并子母公司的财务报表。在这一报表的折算过程中必然产生一种未实现的折算损益,这种损益就表现为汇率波动通过会计途径对企业的影响。如果受影响资产大于受影响负债,而外币发生贬值,则企业蒙受折算损失;相反,如果受影响资产小于受影响负债,若外币发生贬值,则发生折算收益。
2、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交易途径。汇率波动通过交易途径对企业的影响最为普遍,企业经营过程中只要涉及到外币交易,就可能产生影响,如最简单的购销交易。产生的影响是指从交易发生到结算的这段时间里汇率发生了变动,以外币结算的交易,其本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影响。和会计途径的影响不同,交易途径的影响有实际的外币交易和损益发生,所以交易途径的影响会直接对企业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产生变动。
3、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影响的经济途径。汇率波动通过经济途径对企业的影响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给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带来的一种潜在影响。也就是说,汇率的波动不仅影响企业当期利润和现金流,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可能出现的创利潜力,而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在分析经济途径时,不包括预料到的汇率波动的影响,因为在反映企业未来经营成果或价值时已经把这些已经预料到的因素考虑在内了。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种途径对企业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经济途径和交易途径不同,交易途径对企业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而产生于经济途径之下影响的却是企业未来的长期现金流,也就是说它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它也有别于会计途径,会计途径是在折算过程中产生的,只存在于账面上,并不影响企业实际的现金转移,但是经济途径却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今后的发展。交易途径和会计途径都直接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对它们的预测也具有现实可能性,更为直观。而经济途径的影响相对来说则是长期的也是更难防范的,同时经济途径几乎不能准确地预测,具有不能入账的性质,但是它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企业对通过这几种途径的影响都不能掉以轻心。
在了解了外汇汇率的变化对上市公司影响的途径之后,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求各种方法来帮助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的管理。企业规避会计途径影响风险的目的在于对用外币表示的企业资产的本币价值进行保值,减少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对交易途径影响风险的管理目标包括确保企业在最终发生兑换行为时,遭受的汇兑损失最小,即保证将来的外币现金流量的经济价值,同时能够事先确保将来收付的本币现金流量,方便企业安排其他资金活动。企业应该综合运用金融工具和科学管理方法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1、充分运用现有的政策以及灵活的使用金融工具。银行可以给予企业更多的汇率风险管理的建议,以及给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外汇避险工具,所以,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的联系,主动进行避险业务咨询,及时了解规避汇率风险工具的发展,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动和调整;企业应根据贸易方式、贸易内容的不同以及汇率变化的不同特征,充分运用远期外汇买卖、货币互换、短期外币信贷安排、外币应收票据贴现、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以及期货、各种外汇融资产品等金融工具,合理规避或防范风险。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应遵循现有的外汇管理法规和政策,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工具,将汇率风险和汇兑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2、灵活地管理外币资产和外币负债。公司外币的持有量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对于出口、进口额均较大的外贸公司,可持有适量外币以应付日常之需,避免因外币不足所引起的短缺成本的增加,但应注意持有外币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同时,公司对于外币类债权债务的管理要讲究方法,权衡利弊,选择能降低财务费用、使公司效益最大化的策略。如对于外币“应收账款”,要讲究收账政策和收账方法,改变信用政策,加速资金的回笼。而对于外币“应付账款”,在不影响公司信誉的情况下,尽量延迟进口材料或延迟付款,或改变货款结算方式,如采取远期信用证结算方式或以人民币计价等。
3、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过去我国在国际市场占较大比重的产品都是以比同类产品低的价格销售才取得竞争优势。但是,现在人民币汇率的提高,人民币升值,我国企业所采取的价格战术已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应着重从产品的质量方面着手,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增加出口产品品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企业应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机制,加大自主品牌建设力度,强化品牌意识培养自己的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
4、加强外汇人才培养和储备。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专业性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健康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企业中多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这不利于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所以,企业只有加强外汇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不断充实外汇人才,安排专职人员从事汇率的预测和防范汇率风险的研究工作,才能适应企业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震宇,孙红梅.浅析人民币升值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让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外贸企业作为一个从事对外贸易进出口事务的新型企业,与其他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它存在着其他企业在经营中不存在的外汇风险。特别是在国际汇市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外贸企业要承受的汇率风险要更大。可见,管理好外汇风险有利于外贸企业的稳定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外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外汇风险管理
外汇风险管理作为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外贸企业在国际汇市波动下国际货币的比价或汇率产生变动,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投资风险和资产贬值风险。因此,外贸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会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来尽量消除和降低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实际上,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并不是要让企业通过管理的手段获取高利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外汇风险管理手段来控制外汇风险,降低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经营和正常经营活动。可见,外汇风险管理的本质是“求稳”而不是“套利”。
汇率的变动一直都是外贸企业经营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也是直接影响外贸企业营业利润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国内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稳定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符合自己发展规律和基本国情的外汇政策,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体系来适应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汇率转变时势。从2010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以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随着中国主权表现力的增强,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也不断地深化,使我国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外汇风险的影响变得更大。为了保障外贸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正常经营,对自身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企业外汇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由于汇市波动、国家汇率变化而导致的交易风险、经济风险,而企业本身在恶劣的交易环境中又难免会遇到会计风险和信用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所采用的规避方法也不尽相同。
1.交易风险
规避交易风险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或者是改变经营策略来规避企业交易当中的不利影响。金融衍生工具,指的是以金融工具作为买卖对象,以这些金融工具作为交易前提,通过金融工具(比如股权、利率和货币等)衍生出来的这些能有效控制交易价格的工具。比如远期外汇合同、货币期货、货币期权以及互换等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工具诞生,也给外贸企业规避交易风险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项目。
运用贸易经营策略也能实现规避交易风险的目的,比如提前收付汇、延迟收付汇、利用转售中心等方法利用时间上的提前或延后来作为规避外汇风险的弥补措施,以此降低企业在面临外汇风险时的损失。当然,这种策略方法具有很大的投机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当谨慎使用。
2. 会计风险
外贸企业要面临的会计风险,主要是币种之间的折算风险,这也是外贸企业管理上独有的经营风险。折算风险一般指的是跨国企业在编制母公司与境外子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所引致不同币种的相互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非预期的变化,从而引起企业合并报表账而价值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折算风险一般都只体现在财务账面上,与现金流无关,因此也叫做会计风险。目前规避会计风险的措施主要有集中套期保值、调整暴露在外汇风险下的资产与负债结构、远期合同套期保值这三种方法。
3.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发生在实际衡量汇率变化的过程当中,企业所持有的现金流与实际价值很可能存在差异性,进而导致损失。目前,全球经济的快速推进,使得国内市场逐渐纳入到全球风险体系中,国内企业面对的经济风险也就更大,对企业经济风险应该予以重视。根据目前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市场结构因素和市场生产因素来看,外贸企业在面临经济风险时,可以采取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生产经营策略、经营多样化策略、筹资分散化策略来实现降低外贸企业经济风险的目的。
4.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交易对手的不诚信行为导致的一系列企业损失。信用风险作为企业竞争和交易中不可避免的经营风险,外贸企业在面对时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自身的信用防范能力,控制外部信用环境对企业的不良影响。企业可以通过客户资信管理、采取科学的信用管理政策以及收账政策等措施来提升企业内部的信用防范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外贸企业可以多多运用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损失补偿保障机制,来保障自己在外汇交易当中的合法权益,并降低所要面临的交易损失。
三、我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现状
1. 风险管理意识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仍存在着很多的提升空间,与发达国家之间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管理差距,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把控缺乏丰富的经验,对外汇风险的管理也不够熟练。汇率的不断变化,难免让企业在经营中遭遇经营风险,致使企业可能面对较大的经济损失,这种高风险的管理方式会使外贸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另外,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人民币的汇率一直都比较稳定,导致我国很多企业管理人对汇率的风险管理工作不予重视,部分企业甚至仍采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没有将外汇工作纳入到企业风险管理??中去,致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2. 缺乏专业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
我国外贸企业管理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外汇风险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不能顺利地开展起来。而且,对于外汇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数量不足,在工作中也很少聘请专业的外汇风险管理人员来负责企业的外汇管理工作。因此,我国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工作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目前我国外汇风险管理工作一直都处于人才短缺的状态,很多外贸企业会将外汇风险管理工作交给非专业的管理人员,致使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受到制约。
四、有效控制国际汇市波动下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途径
1. ??化外贸企业管理人员的外汇风险把控意识
在改善我国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提升外贸企业管理人对外汇风险管理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外汇风险管理工作对外贸企业长远发展的意义,并在企业内部积极地培养外汇风险专业管理人才,将外汇风险管理工作交给专业的管理人才来负责。目前,我国采用的是浮动式的汇率制度,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货币的供求情况来决定汇率的大小。但是外汇市场的货币供求情况很容易受外界经济因素、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的影响,造成国家货币需求量的增长与减少,国家的外汇汇率一直处于不停波动的状态。然而,汇率变化的大小和汇率风险的大小是成正比关系的,当汇率变化增大时,外贸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外贸企业必须聘请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来对企业的外汇风险工作进行管理,只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能对外汇的变化形势做出较精准的预测,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专业性的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发展在外汇上的风险系数。
2. 处理好外贸企业与交易公司之间的协商问题
外贸企业在进行进出口经济活动时,为了保障自己的经济权益,保全自己的经济利润,一般会选择与交易对手进行合理协商的工作方式来控制外汇风险。因为,如果在交易过程中适当地提高国外产品的价格,就会导致产品效率的降低,致使企业的营业利润降低。另外,人民币的升值也会导致进口商品的大量流入,使国内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挑战。如果人民币贬值的话,进口商品的价格就会有所增加,进口商品的供应商则会面临来自国内企业的价格挤压,导致进口商品供应商遭受经济损失。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外贸企业的健康成长和进口商品供应商的合理权益,外贸企业可通过与贸易方协商的方式来降低外汇对企业经营的不良影响,达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共赢”。
3. 加强监督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监督作为控制风险的有效途径,是管理工作中风险控制的最后把门人。因此,外贸企业在面对国际汇市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时,更应该加强自身管理工作中的监督力度。通过一定的监督手段,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把好风险防控这一关键管理环节,对企业落实的保值条款进行严格监督,协调好客户、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我国政府在外汇管理上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提升外贸企业的盈利空间,最终达到强化外贸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 外汇风险 风险管理 成因
我国于2005年7月21日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加大了汇率的不确定性和浮动空间,增大了企业的外汇风险。在此情况下,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及时提高外汇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期良性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然而,面对日益增大的外汇风险,企业的防范和规避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企业仍然对外汇风险不敏感,没有主动增强避险能力和意识,严重缺乏汇率成本的概念。基于此,本文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出发,对其外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一、内部问题及其成因
1.外汇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由于我国长时期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大多数企业缺乏外汇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对防范汇率风险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对国际经济交往中可能面临的外汇风险不敏感,没有主动增强避险意识和避险能力;另一方面对外汇风险管理工具缺乏必要的了解,并不十分清楚目前外汇市场中能规避外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更不知道如何应用这些工具去防范和规避外汇风险。
2.缺乏完善的外汇风险综合管理体系。大多数企业因从事国际业务时间不长,外汇风险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空白,没有设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构,也没有完善的外汇风险度量体系和评估体系,外汇风险管理职能由财务部门兼管,导致企业无法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测量,更谈不上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及对管理收益和成本进行有效评估。
3.外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匮乏。近几年,大多数企业对各类人才的培养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都缺乏外汇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也是目前我国外汇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专业的外汇管理人才,许多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职能只能由财务部门代为履行,而知识结构的不同使财务人员不仅在处理一些外汇风险管理专业问题时感到力不从心,而且也无法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利用有效的手段对企业的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产生这些内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首先,这与我国长期实行比较固定的汇率制度有关,由于汇率长期比较固定,企业承担的汇率风险较小,致使其对外汇风险管理热情不高,造成外汇风险管理缺乏存在基础。由于思维惰性,汇改后,企业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意识还停留在原来阶段,综合管理体系也没有立即建立和完善起来,而专业性外汇风险管理人才也无法在短时期内培养起来。其次,外汇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最直接的表现是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不是给企业带来了利润或减少了损失,外汇风险管理的价值很难被看到,造成企业忽视外汇风险管理。再次,我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对汇改所带来的影响认识和估计不足,导致他们对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宣传不到位。
二、外部问题及其成因
1.特有的体制性约束。现阶段,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我国特有的体制性约束。第一,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约束,目前的市场参与主体只有中央银行等少数几家国有银行,基层金融机构和企业被排除在外,更不用说真正意义的外汇经纪人了,这造成了外汇市场的排他性和垄断性。第二,对外汇交易的约束,目前外汇交易还不能完全按交易双方意愿进行,这使外汇供求有一定扭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2.市场不发达,可供选择的避险工具有限。目前,衍生金融工具已经成为国际上最主要的外汇风险管理手段,其数量已超过3000种。但我国现阶段外汇市场提供的避险工具匮乏,只有远期结售汇、掉期等少数几种,对于具有保值性质的期货等国际外汇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衍生产品交易要么尚未开展,要么市场规模过小而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另外,对于少数几家指定的外汇交易国有银行,其外汇业务开展对象主要是一些骨干出口型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而对一般规模较小、业务量有限的企业却不甚重视,可供这些企业选择的避险工具更加有限。
3.具有外汇资质银行和外管局等相关机构服务配套机制落后。在汇改后企业外汇风险日益增加的新形势下,金融和外管局等相关机构的服务配套机制建设并没有及时跟上。第一,对企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特别是具有外汇资质银行,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向企业宣传外汇风险控制工具和汇率管理知识,以提高企业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和外汇管理水平。第二,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也没有及时公开、通报业务信息,为企业进行科学的外汇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反而有时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矛盾和扯皮现象。第三,具有外汇资质银行的外汇业务创新能力有限、创新动力不足,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避险策略,以更好地为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服务。
产生这些外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是长期的固定汇率制度对具有外汇资质的银行和外管局等部门产生深远的影响,再加之专业外汇风险管理人才的匮乏,使这些部门还无法在短时期内完善相应的体制建设来为企业服务,即使是具有外汇资质的专业银行,如何管理自己的外汇风险都还没有很好解决,更不用说很好地为企业服务了;另一方面,这些外部问题的产生与我国目前的外汇市场有关,这是一个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外汇市场,外汇风险管理必定会受到制度性的约束。
参考文献:
[1]栗书茵:我国涉外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12:48-53
【关键词】外汇风险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一、外汇风险和外汇风险管理
外汇风险(Foreign Exchange Exposure)是指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经济组织、国家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因外汇市场的汇率未预料的变动而带来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增加或者减少的可能性。外汇风险管理(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是指外汇资产持有者通过对外汇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来预防、规避、转移或消除经营中的外汇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在风险一定条件下实现收益最大化,在收益一定条件下实现风险最小化。
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总是伴随着收益,而外汇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其外汇风险就越大,产生的收益也可能越大。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就是在商业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世界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外汇储备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条件下迅速增长,人民币的汇率也逐渐的走向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前,人民币汇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一制度波动幅度比较小,但其封闭性却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一直不够重视,风险管理水平较为落后。
2005年7月以后,中国放弃了“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价格、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随后几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幅度开始加大(如图)。一方面,作为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面对外汇汇率波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外汇风险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外汇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控制机制也不健全,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三、我国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多年以来,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一直处在被管制的状态。国内商业银行面对浮动汇率的考验没有成熟的经验,对外汇风险的认识不足,防范和管理外汇风险的意识也普遍比较薄弱。因此,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国内的商业银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具体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汇风险不够重视。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普遍开始使用敞口头寸计算外汇风险。“其时,花旗、汇丰等国际化大银行的全球外汇业务风险敞口就控制在 1000 亿~2000 亿美元。” 而国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才刚刚开始接触敞口头寸的计算问题,大多数银行都没有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更不会有独立的外汇风险管理系统。
(2)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与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专业性和准确性。国外银行在外汇风险管理制度中会详细规定每一种外币的具体交易产品,明确列出同意开展交易的产品清单,对于特定的外汇产品还会限定交易的证券种类。而我国很多商业银行银行制定的风险管理制度往往过于抽象,没有具体到各分支机构及其各项产品和业务,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执行起来效果也很不理想。
(3)高层管理者监控能力不足。
我国汇率市场化进程开始得较晚,但面对改革后的新的汇率制度以及新制度下带来的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国内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原有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也还是有些难以招架。不少商业银行的董事以及其他高级管理者没有掌握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甚对外汇风险也缺乏基本的了解,因此也就无法准确掌握企业的外汇风险水平。
(4)专业管理人员较为稀缺。
2005年7月,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国内商业银行才开始逐渐重视对外汇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但短时间内,想要找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够胜任的高素质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确实也不是容易的事。不论是外汇风险的识别与度量,还是外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都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没有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足够多的实战经验很难准确的预测和评估银行外汇业务中的潜在风险点。
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我国政府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快外汇金融市场的建设,发展外汇衍生市场,为外汇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环境。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自身也要加强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路径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1)完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要根据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交易方式,进一步完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积极建立与外汇业务经营部门相独立的外汇风险管理部门或职能,将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外汇业务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应对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比较准确的判断中国人民银行调控汇率的方式与程度,预测人民币汇率走势,尽量减少因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2)高层管理者应掌握本行外汇风险状况。
各商业银行的董事及其他高层都应尽快完善和补充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便更清楚的了解本行的外汇风险状况;积极、主动地研究并制定各项具体应对措施,确保外汇业务发展战略与本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资本充足水平相适应。
(3)引进和培养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要确保外汇风险管理制度可以被有效地执行,在人才市场上选拔出专业过硬的外汇交易人员和风险管理人才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另外,公司内部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对在岗人员进行关于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培训,以便提高内部员工的专业水平。最后,还要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和业绩考核系统,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要提高外汇风险管理的意识,重视对本行外汇风险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外汇风险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从而建立和完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永军、陈柳钦,人民币汇制度改革评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6(1)
[2]曹红辉、王深,人民币汇率预期:基于ARCH族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4)
[3]袁迪,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示[N],金融时报,2012年5月7日,第012版
[4]张晓朴,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与监管 [DB/OL],银行家,2006年8月15日,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