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范文

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第1篇: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范文

造句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有的同学造句,常犯这样那样的毛病,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怎样造好句呢?

(1)用词要准确。各类词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随意乱用。否则,就会造成语法上的错误。如“学校周围栽一些树,种点花,就可以美丽环境。”句中的“美丽”是形容词,不能修饰“环境”,改为“美化”就准确了。

(2)句子要完整。如果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不可少的成分,就会影响意思的表达,造成“结构残缺”的毛病。如“游览了野生动物园以后十分高兴”,谁游览了呢?句子缺少了成分,应在句子前面加上“我”或其他人名,人称才完整。当然,句子缺少了“怎么样”或者“什么”等,也会出现毛病,因此,一定要造完整句。

(3)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如“早晨,雾笼罩天地。”如果在“天地”的后面加上比喻句“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件柔美的衣裳”,就把“雾”描写得更具体了。

(4)词序安排要恰当。每个词在句子中都有一定的位置,表示一定的关系。造句时,词序安排得恰当,句子就通顺了。如“在少年体校培训班里,我又遇到很多光明小学的同学。”“光明小学”只有“一个”,不能“很多”,这句犯了“词序颠倒”的毛病,应当把“很多”放在“同学”之前。

(5)造句要精炼。本来用一个准确的词语就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明白,有的同学却堆写了很多嗦的词语,这种毛病叫“重复嗦”。造句不要犯“重复哕嗦”的毛病。如“公园里的五颜六色的花真是美丽、漂亮啊!”这句中的“美丽”和“漂亮”都是形容花好看的,删去其中一个就不会重复哕嗦了。

(6)句子前后不可矛盾。如“这本童话书,我基本上全部看完了。”句中的“基本上”指大部分,“全部”指整本童话书,这里犯了“前后矛盾”的毛病,应当删去其中一个就对了。

做到以上六点,同学们造的句子一定合乎要求了。

2,要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有一些同学作文内容不生动,关键是没有把内容写具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从学会把句子写具体开始。

下面两句话,比较一下哪一句写得具体?

(1)熊猫正在吃竹子。

(2)胖乎乎的熊猫坐在一片竹林旁正在津津有味地吃嫩绿的竹子。

显然第二句比第一句具体得多了。由此可以看出,把句子写具体,也就是对句子的主要成分“事物”及其“动作”作一个修饰。

那么,句子如何“修饰”呢?就是多问几个“怎么样”?也就是加上描写形状、颜色、声音、数量、动态等词就具体多了。

(1)写出形状。如“一串红的茎很奇特,形状是圆锥形的,又长又细又碧绿。”这句中用“圆锥形”、“又长又细”写出了一串红的茎的形状奇特。

(2)写出颜色。如“一串红一串一串都长着对称的两朵小花,组成一串火红火红的花,所以叫一串红。”这句中用“火红火红”来修饰花的颜色。

(3)写出声音。如“雨点打落在河面上,叮咚叮咚地响着,组成了一首悦耳的交响曲。”句中用“叮咚叮咚”来形容雨滴落在水面上的响声。

(4)写出数量。如“长江南京大桥,5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桥全长500米,宽8米,3辆大卡车可以并排行驶……”句中用“5个”、“500米”、“8米”、“3辆”分别写出了桥墩的个数,桥的长、宽和可通过多少辆车,这样就把大桥写得很具体了。

(5)写出动态。如“月季开出一朵朵粉红色的花,蜜蜂嗡嗡地飞到花朵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阵微风吹过,月季花摇摆着身躯,散发出一阵阵清香。”句子中用“飞”、“采”、“翩翩起舞”写出了蜜蜂和蝴蝶的动作;用“摇摆”、“散发”写出了月季花的动态。

总之,除了写出上述内容,还可运用形象的比喻,恰当的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

3,学会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有人打比方:“人在衣裳马在鞍”。文章像一个人,结构是躯干,语言就是外衣。文章要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文章如果是一栋大楼,那么句子就是一块一块构成大楼的砖。每一个人平时说话或者写文章,总是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说,一句话一句话地写。只有先把一句话说对写对,说明白写明白,说通顺写通顺,说生动形象写生动形象,才能说好大段的话,写出整篇的好文章。因此,会不会用句子,用得好不好,往往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读、写水平的提高。训练写句,既是识字、学词的发展,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训练。如果同学们十分注意词语的积累和句式的训练,就能使自己的读写能力有一个较快的提高。

请你阅读一下下面的两段话:

“六一”儿童节那天,正上二年级的赵芳戴上了红领巾。一放学,她就高兴地跑回了家。妈妈和弟弟也高兴地跑去迎接。

“妈妈――妈妈――”赵芳人还没有到家,可她那充满欢快的银铃般的喊声,早已翻过院墙,透过门窗,闯进屋里来了。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妈妈,一边用围裙擦着双手,一边眉开眼笑地向大门走去,连五岁的小弟弟那圆圆的小脸也乐开了花,扔下手中的玩具,蹦着、跳着、喊着来迎姐姐。因为全家人都知道,今天“六一”儿童节,对赵芳来说可是大喜临门――她加入了少先队组织,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读了上面这两段话,大家一定会夸赞第二段写得好。从第二段里,我们仿佛看见了心花怒放的赵芳,满面笑容的妈妈,欢蹦乱跳的弟弟,还听见了赵芳银铃般的喊声,为什么会使我们有这种感受呢?这是因为句子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赵芳、妈妈、弟弟欢喜的感情的缘故。

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一些呢?

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积累的词汇越来越丰富,接触的句子也越来越复杂。那些复杂的句子,常常是在基本成分之外,又增加了一些附加成分,这样,可以使句子和意思表达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请看下面三组例子:

第一组:

轮船航行。

我国工人自己制造的“远洋”号轮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飞快地航行。

第二组:

海浪拍打着岩石。

汹涌澎湃的海浪猛烈地拍打着北戴河海边的一块块岩石。

第三组:

猴子把帽子戴在头上。

身穿一件蓝色的偏襟长衣的猴子把一顶闪闪发光的小帽子端端正正地戴在自己头上。

在以上的三组句子中,每组中的第二句都比第一句在表达意思上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这是因为增加了一些恰当的附加成分,如用“飞快”形容航行,用“汹涌澎湃”形容海浪,用“猛烈”形容拍打,用“端端正正”形容戴等。

要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形象,除了增加形容的成分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

(1)穿着一双黑布鞋的小猴子,右爪拄着拐杖,左爪伏在右爪上,一瘸一拐地向前挪蹭

着,就像一个腿脚很不灵便的老人蹒跚着,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2)望着面前拿着点心、拎着水果的一位位年轻的战士,孤寡老人王大娘满面红光,脸上笑得像开了一朵美丽的花。

上面的两个句子,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腿脚很不灵便的蹒跚走路的老人来比喻一瘸一拐向前挪蹭的小猴子。用盛开在脸上的一朵美丽的花来比喻孤寡老人王大娘万分高兴的神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再看看下面的例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上面这个句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意思表达得更加充分、更加具体。再例如:

(1)散发着纯正芳香的竞相开放的花朵,好像正对着游人们微笑。

(2)“远洋”号轮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飞快地航行,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以上这两个例句,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了。再看例句:

(1)连绵起伏、壮观雄伟的万里长城不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吗?

(2)观赏着十几岁小演员翻跟头、走钢丝、顶碗等一个个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全场的观众交口称赞呢?

以上这两个例句,都是反问的句式,加强了语气,怎能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看来,只要同学们写句子的时候,注意增加形容的成分,再运用一些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就容易把句子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了。

4,学会句式多变。

学会句式多变,也是同学们过好句子关的一种方法,避免文章从头到尾都是陈述句。文章中除了陈述句以外,还有感叹句、祈使句、反问句、疑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等,如果善于变换句式,文章不就更加生动、有吸引力了吗?

第2篇: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范文

第一部分阅读(58分)

一.文言文阅读(26分)

(一)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4.___________,千骑卷平冈。

5.___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6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6.解释加点字词。

1)蹄之:____________2)乃去:______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8.读了这篇短文,你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0分)

蝜蝂者,喜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之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注释】①蝜蝂:一种黑颜色的小虫。②踬仆:跌倒。

9.解释加点字词。

1)仰其首负之:_______________2)虽困剧不止也: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人或怜之,为之去其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觉得文中的小虫蝜蝂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六个馒头

①高一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

②新来的李老师一宣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xuān闹声炸响。同学们纷纷问起一些关于春游要注意的事项和所交的费用等问题。最后,李老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很长时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站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来自山区的那个女孩子,(甲)她犹豫着举起手,手指颤抖着却没有张开来,嘴张了几张却没有声音。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用极低的声音问:“老师,我可以带馒头吗?”一阵其实并没有恶意的笑声刺激着女孩,她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默默地坐下,眼泪沿着脸颊流了下来。李老师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头说:“你放心,可以带馒头的。”

③出发的前一天,女孩子拿着饭票在学校食堂买了六个馒头,然后低着头好像作贼似的跑回宿舍。宿舍里几个女同学正在收拾春游要带的零食,一边唧唧喳喳地议论着什么。女孩子直奔自己的床,迅速地用一个塑料袋把馒头装了进去,女同学的议论声似乎小了一些,女孩子的A眼圈红了。

④出发的那天下起了雨,女孩子没有带伞,只好和别的同学挤在一把伞下,为了不因为自己而使同学淋湿,女孩子不住地把伞往同学那边移,等到达目的地千岛湖时,女孩子身上的背包也已湿漉漉的了。大家纷纷冲向饭馆吃饭去了,女孩子一个人呆在招待所里,从背包里取出馒头。可是,由于塑料袋破了一个洞,湿透背包的雨水将馒头泡透了,女孩子就这样一边流泪一边嚼着被雨水浸泡过的馒头。

⑤女孩子还没有吃完一个馒头,同学们就回来了。她没有料到她们会回来得这么快,来不及藏起湿透了的馒头,只好匆忙地往还没有干的背包里塞。班长突然说:“哎呀,我还没有吃饱呢,能给我吃一个馒头吗?”女孩子不好意思摇头也没有点头,班长已经打开她的背包啃起馒头来。其他几个同学也纷纷走过来拿起馒头一边嚼一边说,其实还是学校食堂做的馒头好吃。转眼,女孩带来的馒头都被同学们吃完了,女孩子看着空了的背包只有无声地落泪。

⑥第二天,到了吃早饭的时候,女孩子偷偷一个人走了出去。雨已经停了,女孩子的心却在落泪,本来可以不来的,干吗非要央求父亲借钱交春游费呢?女孩子一边后悔一边默默地落泪。班长找到女孩子,拉起她的手就走,说:“我们吃了你带来的馒头,你这几天的饭当然要我们解决呀!”女孩子喝着热腾腾的粥,吃着软软的馒头,B眼圈红红的。

⑦后来总有人以吃了女孩子的馒头为理由请她吃饭,使她不再嚼干涩难咽的馒头,使她可以和所有其他同学一样吃着炒菜和米饭。女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她默默接受了同学们不着痕迹的馈赠,默默地享受着这份单纯却丰厚的友谊。

⑧回来之后,女孩子变了。(乙)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明媚的笑容,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后来,这个女孩不仅是班里学习的一个,也是人缘的一个。

⑨因为女孩子知道,同学们给她的是金钱所不能买到的善良和真诚。她们的友谊就像春天里最明媚的那一缕阳光,照射在她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13.按拼音写汉字。(2分)

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xuān闹声炸响。xuān闹()

14.文章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③段A处和第⑥段B处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女孩子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4分)

A.眼圈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B.眼圈红红的: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⑤段中同学们说“其实还是学校食堂做的馒头好吃”这句话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从甲、乙两句可以看出女孩子的性格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爱的礼物

①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

②“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姐姐说。“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一件件把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个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

③这时,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地拿起它,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④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燥起来。“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向我。“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也没处放。”“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

⑤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我拒绝后她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⑥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着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

⑦“你喜欢吗?”

⑧“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10岁孩子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

⑨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

⑩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

(本题共计17分)

18.在文中第④语段中出现了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错字为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19.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记叙顺序,请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写一句能衔接上下文的话,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表现她对老师的爱并期待老师收下礼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她自信老师一定会喜欢礼物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她遭拒绝而十分失望、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4分)

21.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老师却说那是张“好看的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本文最后一句“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70字左右。(6分)

第二部分写作(40+2分)

23.题目:

1)我拥有____________

2)我眼中的幸福

要求:(1)两题中选择一题写作。文中不能出现姓名、班级,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等。

(2)字迹必须工整,卷面必须清楚,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卷答案】:

1.小荷才露尖尖角(2分)

2.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3.衣带渐宽终不悔(2分)

4.锦帽貂裘(2分)

5.昨夜雨疏风骤(2分)

6.1)(用脚)踢。(1分)2)盘算(1分)

7.贵州这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2分)

8.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够战胜之。(2分)

9.1)背(2分)2)停止(2分)

10.有人可怜它,为它拿走了它背的东西。(2分)

11.不自量力,贪得无厌。(2分)

12.做任何事都应该量力而行。或做人不能贪得无厌。(2分)

13.喧(2分)

14.①以极平常的馒头为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②六个馒头是本文的线索(故事围绕这六个馒头展开)③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得以表现(答出一点即可。3分)

15.A:自卑而敏感的她觉得同学们在背后议论自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里很难过。(2分)

B:领受了同学们善良的帮助,感动、感激(2分)(意思对即可)

16.要帮助她,还要呵护她的自尊心(意思对即可2分)

17.先是自卑怯懦后来变得自信开朗同学们真诚的帮助改变了她的性格(答出性格变化2分,答出原因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8.燥改成躁。(2分)

19.倒叙(1分)示例:①往事又浮现在眼前。②回忆的门打开了……(过渡自然、恰当即给2分)。

20.“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1分)

“得意(地)”(1分)。

“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1分)。

因老师喜欢她的礼物(或:理解她的感情)而高兴、兴奋。(1分)

第3篇: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范文

情趣化阅读教学力争以完善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以正确而有效的文本解读观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而又富于个性和创新的文本解读,同时还将力求以完备的课堂教学方法指引学生进行富有情趣的语文阅读学习。

一、课堂情境的个性化创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依据教学内容,适当创设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这正如演员表演需要用各种布景、灯光、音响、道具来创设一定的场景,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一样。教师也可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某种教学情境,以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有一位老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是这样做的:她首先将教学的时间选在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带着学生们前往学校附近的一个荷塘,让学生们静静地观察月色笼罩中的荷塘,塘中的荷叶、荷花及周围的树木,学生们大多只在白天看到过荷塘,因而月色中的荷塘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的新奇,自然也就特别的兴奋,观察得特别的仔细。然后,她又让学生们回到教室,点亮蜡烛,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磁带里那深情的朗读,学生们很快就进入到了课文内容中,仿佛作者在他们耳边娓娓道来,眼前浮现的是荷塘中的一幕幕美丽而奇特的景色,耳中听到的却是作者的心声,听完之后教师再稍加点拨,学生也就自然能深深感悟到作者那颗宁静中的不宁静的心,也能体会到作者的看似不经意却又精心雕琢的语言技巧。

这样的课由于为学生创设了能让学生亲身感受的情景,无需教师的声嘶力竭,学生们同样能有效地掌握课文的精华;而且这样的课能让学生感受至深,多年以后还记忆犹新,同时还让学生学到了感受、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一景一物、点点滴滴,不断积累情感经验和写作素材。这样的课还愁学生不乐学、教师不乐教吗?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生活显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图画再现、扮演体会、语言描绘等等许多的情境创设法,关键是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注意抓住教学内容中的动心引情处,加以精心设置。

二、精彩的教学语言

情趣化阅读教学当然离不开教师精彩的教学语言,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语言要能娴熟地运用,自如地驾驭。

(一)幽默——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是轻松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它带给学生以愉悦和轻松,减轻他们心头淤积的沉重和紧张,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斯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阅读教学中,教师幽默而风趣的语言可以缓和师生间的关系,融洽教学的气氛;可以含而不露的启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学生的领悟;它还能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对此,《美国中学生讲授法》一书是这么看的:“幽默不仅不会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而且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却有意识记下了更多的概念。”

在当今应试重压下的学生心中,语文老师倘能用幽默的语言,无异于酷暑里的丝丝凉风,大有提神醒脑的奇效,大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教学中的少慢差废现象。幽默的语言可以用于文学作品的导读,也可以用于本该严肃的批评教育,还可以融洽师生间的感情,活跃学生思维。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常用的方法有:双关、夸张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以制造戏剧效果;倒置、移用、套用或曲解等词语的巧用手法。这些方法往往能产生幽默的效果,使得学生在笑声中积极思维、深入思考。

(二)情趣——情趣化阅读教学的添加剂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幽默,更要富于情趣。教学语言妙趣横生,情理俱佳,自然就能引人入胜,让学生乐此不疲。教学中怎样令自己的语言富有情趣?

1.抓住“字眼”激活语言

“字眼”即文中传神之词。抓住文中传神之语词,让语言“活”起来。如《药》当中有这样一段话:“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其中的“掏”、“抖抖的”、“按”等几个词可谓传神之词。一个“掏”字,充分展示了华老栓夫妇挣钱之不容易,或许他们一辈子才攒了这么一包钱,所以藏得要半天才“掏”得出来;而“抖抖的”一词更是道出了华老栓既心痛钱、又更希望这包钱能换回儿子的性命的复杂的心情;一个“按”字进一步写出了华老栓对自己的血汗钱的珍重和痛惜儿子性命的一种深沉的心理活动。教学中如能这样抓住文中传神之词,在加以适当的阐述,你的语言自然就活起来了。反之,就容易走上语言大而空洞,即言之无物的道路,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正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学生情感的浪花。

2.选用修辞,激发想象

修辞手法的选用适当,能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仅要悟得文中深情,还要能运用形象的语言,如对相关事物做具体的描述,或寓理于事,寓情于形,或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

(三)悬念——吸引学生

课堂教学中如使用富有悬念的语言,能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其方式有很多种,如通过强烈的对比造成反差,使学生急于探求其所以然;通过一连串的设问,造成疑团迭起,使学生不由自主紧张地去思索其所以然;还可以通过有意制造误会的手法来造成悬念,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紧张而又急于探询根源或结果的状态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读派大师钱梦龙先生就很擅长于制造悬念。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他在学生没看课文之前故意将十幅教学挂图打乱顺序挂在黑板上方,让学生仔细观察后根据图中的背景、人物说出这些挂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然后给每幅图加上标题再按时间排序。这对于没看过书的学生来说自然是个难题,造成了学生思维上的卡壳,学生们急于想得到答案,于是纷纷要求看书。这样,钱梦龙老师通过故意设置悬念的方式,让学生们既紧张又急于探求答案,主动提出了学习的要求,这种欲擒故纵的方法使课堂教学由学生的被动转为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和探索,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乐趣。

三、艺术的提问方式

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如何实现这一理念?巧用提问便可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得以实现。提问是阅读教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加深理解,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方法。它是很多优秀教师常用的秘密“武器”。巧妙的提问往往能令课堂教学增色不少,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却常常是滥用提问,满堂课往往是一问到底,全面“撒网”,表面上看起来热闹非凡,但实际上对于教学却丝毫无助,因为这些问题问得毫无启发性,全是些表面化的无须学生动心用情的随意性的问题。所以,提问虽是较好的教学方法,但也须用得巧。怎样的提问为“巧”?

问点选得准,才利于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启发学生的思维,增添课堂的趣味。从理解文章内容的角度来看,一般可以抓住文章的关键点、疑难点和文意含蓄处提问。所谓关键点就是教材的重点,文章结构的纽结处,文章的文眼以及作者的动情点;疑难点包括课文的疑点、难点和模糊点;而含蓄点则指文中意犹未尽处,文意空白处。

从把握提问的时机上来看,问点应设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这样才会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或将问点设在学生思维的阻滞点上,这无异于在学生思维卡壳时交给他们一根思维的“拐杖”,支持他们继续探索;还可将问点设在处,进一步深化对文意的把握、升华学生的情感,巩固教学效果。比如鲁迅的《祝福》一文中,当鲁四老爷在得知祥林嫂被婆家人劫走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可恶!然而……”当卫老婆子对此事做解释并表示愿意再推荐人以折罪时,他又说了“然而……”这两个“然而”后面的省略号正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学生急于知道这个鲁四老爷究竟想说什么,为什么欲言又止?所以,我们可以在此处设问:鲁四老爷会怎样说?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

四、教学辅助设备的灵活运用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本解读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和理解,把作品文本中的空白进行填补,而它的缺点是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对大脑的刺激缺乏立体感和色彩感,学习时间久了,容易疲劳。而积极的制作和运用各种教具和教学辅助设备,就有可能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使形象更加具体,对大脑的刺激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兴奋度也会大大增加。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有选择地应用教辅设备。所有的设计都应从教学的效果出发,都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比如在教学《边城》时,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配置了一幅湘西水乡的优美景色,加上了摘自电影《边城》的几张翠翠的相片,再加上柔美的略带哀婉的音乐,为学生们营造了极好的背景气氛和想象的空间,加深了对翠翠的心情的体验与感悟。这些辅助设备的应用,在营造气氛、帮助理解、品味语言、突破重点、展示未知世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情趣。

第4篇: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句子表达式雏形;原初意识;反思意识;用例事件

中图分类号:HO-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4-0137-08

收稿日期:2012-02-05

作者简介:徐盛桓(1938-),男,湖南岳阳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言

语言的运用是以一个个的句子作为基本的使用单位,因为句子可以表征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本文之所以称之为“句子表达式雏形的形成”,是因为意识涌现出来的句子表达式雏形只是句子表达式的基本框架,笔者研究的是这个过程的心智活动的意识涌现。真正要成为这种语言能用得上的句子表达式,还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把这框架的雏形“语码化”,即把这个雏形在大脑里意识所显现的“表象”(imagen),用称为“语象”(logogen)的语言符号摹写出来,转化成为语言符号,成为在语法书上所看到的一个个的“句型”(sentence pattern),或称“句子表达式”;就汉语和英语来说,很可能会呈现诸如SVO、SV、SV00、SOA等的形态或其变体OSV等。这里还会涉及该种语言的“编码限制”(pro-cessing constraint),如英语问句会说成Is[v1]he[s]reading[v2]the[det]book[o],有些名词前要力口限定词:Is he reading a book?(*Is he readingbook?)(*表示错句),汉语被动结构传统正规表达式为“被(…)+及物动词”,英语的被动式为“BE+Ved”等。此外,还可能会涉及某些“完句条件”(sentence acceptance condition),如汉语说“他[s]看[v]书[o]、他看了书”被认为未符合完句条件,说成“他看了一会儿书、他要看书、书他看过了”才认为是满足了相关的条件。如何将大脑里的“概念”摹写成为语言的概念符号,篇幅关系,本文无能涉及。下文所说的“句子表达式的形成”,其实只是指其雏形。这样说,是为了行文简单。

语言的运用是一种意识活动。无论是东西方远古的先民草创语言,还是人们现在日常运用语言;无论是诗人、学者对词语的字斟句酌,还是一两岁的孩子学着讲话,都离不开意识的运作。因此,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意识的,认为句子表达式的形成有赖于人们的意识。当然,其他的语言表达式,例如短语的形成也要依赖意识。这里特别说明句子表达式,只是表明本文研究的范围之所在。

对于意识,霍兰(J.Holland)在他那本被誉为“对涌现现象进行深入探索的第一本著作”(见该书的“译者前言”)《涌现:从混沌到有序》中曾经作出过这样的提示:“我们是否能将人类的意识解释为某种物理系统的涌现属性?”本文企图通过对意识的涌现的研究,探讨人们是如何通过意识的一连串的活动,最后涌现为句子表达式的雏形的。

一、从语言看意识

1.意识的两个层次

意识是个老话题,心理学长时间对意识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虽然近现代曾中断了一些时日,但也使人们受益良多。这里只是从同语言运用对意识有关的方面作一些说明。

意识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人脑的一种机能。人们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的感官感知外界事物的种种物理信息,意识首先就是主体对信息感知后的产物,反映为主体大脑里的映象。这时的意识是一种原来状态的、初级的体验,称为原初意识(primary consciousness)。这种原初意识又往往会成为主体进行下一步思维的基础,即在感知基础上进行反思,获得感受。由于主体在获取及处理信息时,大脑里的认知活动可能促使信息发生种种变异,处理后的意识内容就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原来的实际状况,所得到的感受可能超越客观对象,因而意识只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这时的意识已经在原初意识的基础上有了扩展和反思,称为“反思意识”(re-flective consciousness)。由此,可以说,意识是主体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感受。

对于意识这两种层次的体验,不同的心智哲学家、脑心理学家根据他们对这两个层次的观察和概括,有不同的认识,因而有不同的命名,但大体是对应这两个层次的。N。Block区分为“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P-consciousness))和“获得意识”(access consciousness(A-con-sciousness)),Block这样的区分,强调了上文所说的原初意识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生状态的经验(raw experience),而将上文所说的反思意识看为一种经一定加工后才获得的意识。A.Damasio区分为“核心意识”(core consciousness)和“扩展意识”(extended consciousness),这一区分强调了意识发生发展的两个阶段的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这些不同的命名反映了研究者对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所强调的不同的重点和特点。

不同的学者无论所强调的是什么,他们的认识有共同的地方:都认为人的意识是动态的、发展的、可以分出层次的。用李恒威的话来说,意识包括了两个层次:一是主体“对内外部事物形成的感官意象”;二是主体“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所呈现的相关意识”。李恒威所提到的第一个层次大体就是原初意识,第二层次所描写的就是反思意识。

2.语言同意识的两个层次的体验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有一项假设:感觉信息的表达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也就是以主体的眼、耳、鼻、舌、身所获得的感觉信息是语言表达内容的基础。但是,这可能只是基础,还不一定是语言表达内容的全部。作为语言表达的内容,更重要的部分往往是同主体对内外界事物的感受(feeling)有关。先看看的《沁园春·长沙》。试设想,在深秋季节,站在湘江边的橘子洲,放眼望去,先是获得了丰富的视觉的感觉,继而边看、边回忆、边联想、边想象:一时是对眼前景物摄入的感觉有所感受,一时是一些回忆的升起,一时是对一些事件的联想,一时是由此而生发出的对未来的想象,无论是丰富多彩的感官意象的追述,还是涉及当下或古今的思绪的流动,都是以感觉为基础,以反思为基本取向的。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眷·长沙》)

词的开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表现的是词人对当下时空的感觉,这是从时间到空间、从远到近;接着是所看所想,从山到水的种种“竞自由”的景象,到思考这“竞自由”的“万类霜天”是由“谁主沉浮”;再后来,从看到的景物而回忆起当年“携来百侣曾游”的往昔,到如今经历了多少“峥嵘岁月”;从想起当时“同学少年”正“风华正茂”,从而对比想象到埋在可能就在脚底下的那些曾经是了不起的“万户侯”也只不过剩为一杯“粪土”;到最后回忆起当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情景,从想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情而引发出回忆当时“击水”的壮志,结束全篇。对这首词,不同的注家对某些细节可能会有不同的领会和解读,但认为这首词是表现词人在橘子洲由所看而得到的感觉和由此而引发出的深刻感受,注家们都是认同的。试想想,如果没有感受,没有“看”到,也就不会夸张地想象到“万山”树木的叶子都“红”而且“遍”了,从而一层层的树林子“尽”被“染”过了,一江的湘江水“碧”得可以“透”澈见底,等等。人们正是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感知外界事物的种种物理信息的。意识首先就是主体对信息感知后的产物,反映为主体大脑里的映像。这时的意识是一种原来状态的、初级的体验,称为原初意识(primarY consciousness)。这种原初意识又往往会成为主体进行下一步思维的基础,即在感知基础上进行反思,获得感受。由于主体在获取及处理信息时,大脑里的认知活动可能促使信息发生种种变异,处理后的意识内容就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原来的实际状况,所得到的感受可能超越客观对象,因而意识只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这时的意识已经在原初意识的基础上有了扩展和反思,称为“反思意识”(reflective consciousness)。由此可以说,意识是主体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感受。如果只是一山一水地就事论事,语言的表达将会干瘪到何等程度!

这些感觉和感受就是意识的体验。过去对意识的研究只停留在对心理学解释(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的个人层次(personal level),就是把意识只是整体地看做是人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高级的心理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现象的总体,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或者解释为从无梦的睡眠醒来之后所持续的知觉、感觉或觉知的状态,直至再次入睡或进入无意识状态。这些说明,无疑都是正确的,但略嫌笼统了。20世纪后半叶,随着认知科学、心智哲学和脑科学研究的进展,心理学解释从个人层次逐步向亚个人层次(subpersonal level)深入。对意识进行的分层次的体验解释,给予语言研究以很好的启发,句子表达式的形成就是同意识的两个层次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

话语的表达总是表达说话主体的“我”之所见所想,也就是“我”的意识。《沁园春·长沙》里说的都是词的主体的所见所想。句子表达式有一个特点:它所反映的心智活动总是说话的主体“我”的活动,这在心智哲学上称为“第一人称”。这“第一人称”同语言学所说的“人称”范畴不同,例如,语言学上的第一人称语句“我是学生”和第三人称语句“她是学生”,这实际都是“[我]-[说]-[‘我是学生’]”和“[我]-[说]-[‘她是学生’]”,即都是“[我]-[说]-[x]”;从意向性来考察,都可以表示为:“[‘我’(通过这个表达式)]-[关指]-[X]”。因此,句子表达式一定体现出一种话语主体的“主体感觉”(a senseof subject’s ownership)。这一点对于考察句子表达式的形成很重要,因为当人们考察同句子表达式所涉及的意识时,有关的意识也必定是“我”所形成的意识,必定带有深刻的、明显的、甚至是有特点的“我”的烙印。“我”的意识就是“我”的所见所想,所谓“我”的烙印,就是“我”对于外界事物如何看、如何想,正是这个“如何”带有“我”的特点,使某一语言表达式的形成凝固了当时、当地、当事人的此刻意识。同句子表达式形成有关的意识就是这样的意识。

句子表达式作为语言的外部表征形式的最后形成,还要把那“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所呈现所得相关意识”的结果“语码化”,外化为语言表达式的语言符号。帕维奥(A.Paivio)的“双重代码”理论就反映了把这里所说的相关意识实施语码化的过程。“双重代码”理论区分了非语言表征系统和语言表征系统两个平行系统,前者的表征内容和方式称为“表象”(ima-gen),是非言语过程;后者称为“语象”(logogen),属言语过程。语象通过“指称”同表象实施指称连接,从而使非言语过程得以由言语过程表征。这就形象地表示了有关的意识是如何语码化的。不消说,这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通常被看成是对语义和语法接口的研究,但这同意识涌现没有直接的关系,不在本文研究内容之内,本文暂付阙如。

二、事件和用例事件

1.句子的事件依赖性

外界事物是连成一片的。人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甚至是想到的,一句话,人们所感觉、感受到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事件与事件之间不一定必然有可以充当区分彼此的边界。例如,站在橘子洲向东南西北张望,远处山水相连,近处风景不断,自然景物浑然一体,连成一片,这个景观与那个景观如何划界,难有一个自然的、客观的、既定的标准;人们对它的感觉也是整体性的,也无法自然划分: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引发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受,还是引发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追问,这很难作出区分,人们的感觉和感受都是整体性的。

然而,人们用语言交际时会受时空因素的影响和受运用语言的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语言的一次表达不能把看到、听到、触摸到、感受到的一切一股脑儿地倾倒在一起,语言的运用会受语言成为系统后所形成的“编码限制”的制约,句子的表达会分割成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例如,《沁园春·长沙》所描述的时空景物和思绪,都是一个接着一个地表达出来的,这在汉语的文化传统上叫做“断句”:一个句子的内容既要相对完整,又不能过于烦乱繁杂。现在看到发展比较充分的各地区、各民族的语言,基本上也都是不约而同地把语言的运用分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使用单位,这就是句子,包括简单句和复合句。

从句子的实际运用看,一个句子反映的是一个事件;简单句反映简单事件,复合句反映有一定关系的若干个简单事件所复合成的复合事件。这样看来,句子是依赖于事件而建构起来的:句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分别各为一个事件,句子就是依赖这样的事件分别建构起来的,可以称这为句子的“事件依赖性”。笔者曾在《语篇建构的事件与语境》中提出了语篇“事件依赖性”的概念。直觉地看,语篇是由句子的复合体建构起来的。因此,句子、语篇的建构都要依赖事件,两者都有“事件依赖性”。

正如上文所说,自在的事件之间不一定必然有可以充当区分彼此的边界,对事件的认识要受认知主体的主体感觉和主观认识的影响。在我国古代,书写的行文并没有详细的标点,如何断句,常常要凭读书人自己的认识,以致现在发生了许多对古文理解的分歧,就是由于对断句不同的见解而引发的。下面一个例子尽管不至于造成理解的纷争,但也足见对事件的认识要受认知主体的主体感觉和主观认识的影响:“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以上按现在常见的版本断句),这些内容,不同的感受就可能划分为一个或数个“事件”:(1)在晋代,在太元年号期间,存在着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2)在晋代,在太元年号期间存在着一个武陵人|这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3)在晋代,有一个太元年号,|在太元年号期间有一个武陵人|这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4)当今存在着[指陶渊明写该文时]一个晋代,|晋代有一个太元年号,|在太元年号期间有一个武陵人|这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如何划分要看说话人怎样把时与空作为一定的事件的存在来处置。再如,“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以上按现在常见的版本断句),这里其实是讲了四个事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依照司马迁在《史记》的记载,范蠡在给大夫文种的信中说到这几个事件,是想用“当飞鸟尽了,良弓就会被收藏起来不用了;当狡兔死了,[抓兔子的]走狗就会被烹了”这两个事件组成的因果关系来劝文种当心。换句话说,按照范蠡的主体感觉和主观认识,这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是每两个事件结成的一个复合事件。这样看来,句子事件依赖性所依赖的“事件”,不是指自然界、社会所发生的自在的事件,而是指说话主体的主体感觉所主观建构起来的“事件”。

一般认为,事件指的是事物存在的状态及其行为变化发展的过程。事物可以相对静态地“存在”,例如,“存在着山”(山存在/在这个可能的世界存在着山)、“存在着林”(林存在/在这个可能的世界存在着林),“存在”可能体现出各种状态,如“矗立着山”(“以矗立的状态而存在着的山”)、“横躺着一条大河”、“延伸着层层树林”。这些事物会有行为,事件因行动而会有变化发展,例如,“山红遍”,就是“山”从没有“红”发展成为“红”,而且“红遍”了;其他例如,“林尽染”、“江碧透”、“舸争流”等。事物无论是存在还是发展,都反映为一个两元结构:一是事物(称为“主目”),二是它的存在或变化的行为;而主目的存在和发展都一定在一定的时空里、一定的状态中,会有一定的前因后果。有些行为可能只涉及一个主目,有些则可能涉及两个、三个主目。综上,一个事件结构可以表示如下:

{[存在/行为(主目)]时空/因果/状态}如“{[翔[行为](鱼[主目])]浅底[空间]}”、“[烹[行为]([主目1],走狗[主目2])]、[GIVE[行为](Jack[主目1],John[主目2],book[主目3])]。

上文说过,话语里表达的“事件”不是原生态的事件,它通常是说话主体(以下简称“主体”)为这次说话而主观地建构起来的。主观地建构,不但包括上文所说的事件如何被切割,而且还包括事件如何被感受,例如,“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按照语句表达本身,有关的事件可能是这样表示:{(知[不](先生[主目1],何许人[主目2])]}(请参考现代汉语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但按照人们的语感,这当然不会是陶渊明说这句话原来的意思。现在人们一般都是这样理解:{[知[不](人们[主目1],先生何许人[主目2])]}。这就是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的句子安排,是说话主体为这次说话而主观地建构起来的事件,是这一事件在说话主体的大脑中的映现;但是这样的句子构成是不“合理”的。试想一想,英语的the penwrites smoothly、汉语的“大人吃筷子,小孩吃匙羹”、“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这些表达,从字面上上来看,也都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合理”的:哪有“笔”自己在“写”、“人”吃“筷子”、“匙羹”、头发(黄发和垂髫)能够“怡然自乐”的?常用的句子Jack gaveJohn a book(三个主目)中的give-John的排列不好解读;同一构式的句子Jack baked John a cake就更“吓人”了:居然要把John拿去“烤”!试比较,表达大体相同意思的Jack gave a book to John/Jackbaked a cake for John也许就感到“合理”一些,较为“接近”事件的原来状态。这些现象表明,语言表达的“事件”,并不一定是原生态的事件,而有可能是主体针对一定的交际情景而建构起来的“事件”,可以称这样的事件为“用例事件”(usage event)。上面的“先生不知何许人也”、the pen writes smoothly、汉语的“大人吃筷子,小孩吃匙羹”等,都是有关的事件在大脑里映现的“用例事件”。把这样的映现外化为某一语言的语码,就成了句子表达式;把一类句子表达式加以概括,就可能概括为一类构式。

2.“用例事件”与句子表达式

“用例事件”是兰盖克(R.W.Langacker)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到的概念,他用这个概念是指“说话人在特定的环境为特定的目的而组装起来的象征性表达式,这一象征关系是详细的、依赖语境的概念化与某种类型的语音结构的配对”。这里所说的“用例事件”同兰盖克所说的是一致的,指的是把自然界、社会发生的事件切割为适合于用一个句子表达的内容,并且是按照话语主体的主观认识建构起来的“事件”。例如,面对“成年人拿筷子来吃饭,小孩拿匙羹来吃饭”的事件,话语主体可以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一定的目的而把这一事件建构出一个“用例事件”,比如,在大脑里把这一事件映现为“成年人拿筷子吃东西,小孩拿匙羹吃东西”的图像。把这一用例事件在大脑里的图像“语码化”,外化为语言表达式的语言符号,就成语言表达式,如“饭桌上,大人吃筷子,小孩吃匙羹”;The pen writessmoothly、“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表达式仿此不另。

主体所形成的用例事件是主体在对外部世界的事件的感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主体“我”的感受;这一感受是主体在感知事件的物理属性基础上所获得的心理属性。这个过程是一个意识过程,是从原初意识扩展成为反思意识的过程,主体就是通过反思意识构建起用例事件的。在这里提到了四对相关的概念:感知一感受;物理属性一心理属性;原初意识一反思意识;事件一用例事件。根据李恒威转引埃德尔曼(G.M.Edelman)和达马西奥(A.Damasio)的说法,人们的意识包括了身体一切级别、一切类型的体验,包括原初意识体验和反思意识体验。人们的意识是从感知外界事件的物理属性开始的,获得原初意识;感受则是在“回忆、联想和想象”中“所呈现出的相关意象”,这是“扩展意识体验”,或称“反思意识体验”,所谓“反思”,就是“在记忆和语言等能力的襄助下,后一个意识事件将前一个意识事件的已沉淀为记忆的意象作为体验内容”的过程。如果说前三对概念是用以描写意识的,那么,最后一对概念既同意识有关,又可直接用于说明句子表达式的形成:“用例事件”就是主体以对某一事件的感知的记忆作为基础,反思成为该事件一个全新的意象,因而可以成为在当下语境下对该事件进行映现的合适的“用例”。将用例事件在大脑里的意象外化为语言的概念,这就成为语言对该事件的表达式。

三、用例事件的涌现属性

事件是如何被“反思”为用例事件的?这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极富于想象、可以吸引许多讨论的话题,但又是迄今还没有获得充分关注的话题。

人们的意识是从感知外界事件的物理属性开始的。所谓“反思”,就是将感知这一事件所沉淀下来的意象记忆进行加工而成为感受的体验内容的过程。感受是反思意识体验的内在构成,是原初意识在记忆协作下通过格式塔转换的效应产生联想和想象,而扩展出一个新的意识体验;这个反思的过程最终就体现为用例事件的涌现(emerge)。

现代心理学认为,原初意识是人类的一种简单的、原生的生物学本能,是以人的视觉器官或通过其他感官摄入后映现而成,是认识能力的基础。人所具有的创造能力来自反思能力,反思意识不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它是以原初意识的事件为意象,是原初意识同相关的记忆意象合作后的联想和想象所产生的创造性意象。原初意识注意到了外部事件,并且有一定的过滤和选择而作出沉淀;反思意识是对某一(些)沉淀的记忆的关注,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和选择并作出新的沉淀,从而获得新的意识,从中组合、创构出新的意象。《沁园春·长沙》后半阕就是反思很好的例子,这些反思都是建立在上半阕观察的基础上的联想和想象。因此,用例事件的涌现涉及两个相互衔接的主要方面:一是原初意识意象的记忆;二是原初意识意象的格式塔转换。

所谓格式塔转换,是对心理活动的一种描写、对心理活动的一种解释。人们观察外部世界时,会在一定的环境下对原来事件的物理刺激进行心理加工,这时就可能发生各种可能的格式塔转换。“格式塔”(Gestalt)德语意为“完整结构”。格式塔理论认为,一个结构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简单加和,结构系统的整体性决定其组成部分的行为特征。格式塔心理学对人们的感知过程的特点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两条纲领性的原则:全局原则(Principle of Total-ity)和心物同构原则(Principle of Psychophysical I-somorphism),认为心智的任一组成部分都处于系统动态关系之中,而意识体验与脑神经活动是相关的;感知是各种刺激的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自组织的倾向。格式塔操作包括由闭合律(Law of Clo-sure)、突出一背景律(Law of Figure-ground Rela-tionships)、相似律(Law of Similarity)、相邻律(Law of Proximity)、相继律(Law of Continuity)、共向律(Law of Common Fate)等所造成的效应,正是这些效应造成联想性、想象性的反思,创构出新的心理映像(见图1)。

这个图形真正存在的物理实在是四个分立于四个角的“吃豆兽”。但是,在如图的视觉刺激下,这个物理图形在人们的心理上会产生格式塔效应,造成想象和联想,于是可能有人会看到似乎是一个菱形的表象,甚至有人会不觉得这个菱形的四条边有断裂。事实上所谓的菱形并不是真正的物理存在,它只是虚拟地存于人们的大脑里的一种心理感受,是感知主体在一定的意向性的支配下,在已有的记忆(如过去学习过的菱形的知识)的影响下,对所获得的视觉刺激发生心理上的格式塔转换,从而做出的联想和想象;感觉它是一个菱形,其实是联想和想象的结果。这一例所发生的格式塔效应可能至少包括:(1)突出一背景律(以白色材料为背景转换为以黑色的“吃豆兽”图形为背景)、相似律(同自己记忆里的菱形相似,因而归为同类而感知)、相继律、闭合律(这个“菱形”的边从是断裂的转换为是看似是相继的、闭合的)等所发生的影响,从而涌现成为反思性的意识体验。

这样的反思性的意识体验有四个特点:其一,必定是在一定的视觉刺激下造成的,离开了这样的外部刺激就不会有这样的反思;其二,这样的反思是在当下与过去一切社会、文化、个人和偶然等环境总和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受主体的意向性的支配,所以,这样的反思意识既会有一定范围共同体的共性,也会有特定的个性;其三,这样的反思意识是涌现的结果,而涌现结果具有新颖性,因而反思意识一定体现不同程度的创新意识,以至反思的结果同与它相关联的感官刺激相比较可能是很新颖独特的,有时是其他人意想不到的;其四,当某种图像的刺激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图像反复出现多了,也就是说,出现频率大了,新颖性就会被逐渐磨蚀,人们就会越来越“见怪不怪”。

看见四个吃豆兽图形的视觉刺激会“反思”出一个菱形就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很好地反映了上面的四个特点。这样看来,吃饭这一事件的视觉刺激会让人们得到“大人吃筷子,小孩吃匙羹”等的格式塔转换效应,也就不奇怪了。反思后在大脑里得到的意象,就可能成为在这一语境下映现这一事件的用例事件;将用例事件用语言符号加以摹写出来,就成为语言表达式。

如果追溯一个新的句子表达式之所以可以成立并在一个语言共同体里流行,可能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面临一个新的事件,为表达这一事件做出反应;(2)按照主体的意向性,把这个事件转化为用例事件;(3)将用例事件赋予语言符号形式;(4)通过交际将这一符号形式转化为语言共同体的共识,在社会群体获取最大的认同,形成这个共同体的一个语言表达式。

这里要解释一下主体的意向性对事件反思为用例事件的影响。

意向性(intentionality)涉及任何意识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当代哲学家塞尔(J.Searle)在心智哲学的研究中对意向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意向性同对象性活动有关,是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统一,是人的自我意识对于对象的关注和指向(关指,about-ness)的所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注意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有特殊的重要性;意向性就是在对注意的选择中作出定位。选择和定位包括两个方面,意向内容:主体要注意继而要关指的内容;意向态度:对所关指的内容抱有什么态度。这里所说的“态度”可细分为三个次范畴:一是体现为相对的估量,认为所关指的事物在注意的重心上重/轻(于某物)、显/隐(于某物),在空间上前/后(于某物)、在时序上先/后(于某物)等;二是体现为某种心理状态,后面可以有一命题作为其宾语,如相信/知道/希望/爱/恨等所关指的事物如何如何;三是体现为某种心理取向,对所关指的事物采取如中性、形象、委婉、谐趣、美化、丑化、亲切等心理取向来看待,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以什么心理取向来叙述这个事件。

主体将事件建构为用例事件,是在主体的意向性的统制下完成的,也就是在主体意向的指向和态度的统制下完成的。例如,在《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中,文章的题目提到了一位“五柳先生”,而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要叙述一个“人们不知道这位先生是何许人也”的事件,亦即关指“人们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人”这个事件。在这样的语境下,作者的态度怎么样,亦即作者在大脑里可能如何映现这一事件。可以想象,同题目提到的“五柳先生”相呼应的是一个可供考虑的选择。因此,可以推想,作为作者会把“人们不知道先生是何许人也”({[({[知[不](人们[主目1],先生何许人[主目2])]})映现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知[不](先生[主目1],何许人[主目2])]}),亦即将事件原来的主目“人们”隐去,而将充当“主目2”这一事件的主目“先生”移前,得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这样的用例事件,实际上就是{[知[不](φ[主目1],何许人[主目2])]}(中为空集)。再如,在《桃花源记》里,作者写渔人进人桃花源的所见,并用了“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话来说明桃花源里的人尽管“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洞里的桃花源与外界割断了一百几十年的联系,但衣着服饰仍同“外人”(洞外人)是一样的。如何表示洞里的人“悉如外人”这一事件,作者借渔人的眼光,对洞里的老人小孩的感知是同感知洞外人是一样的,有关的用例事件就表示为用“黄发垂髫”专指老人小孩,因为自先秦到晋老人小孩都是分别挽黄发和留垂髫的。

用例事件“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是在意向性的统制下原初意识涌现为反思意识而得出来的。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