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制图实训总结范文

建筑制图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制图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制图实训总结

第1篇:建筑制图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筑制图;素质教育;培养;尝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52-02

“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人才” [1]。这决定了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的“能力中心模式”。素质教育强调“以学设教”,即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思维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这在建筑制图教学中尤为重要。而《建筑制图》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建筑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技术基础课。它能培养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精神,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构思能力,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生产实际中对建筑制图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因此,建筑制图课的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出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4]。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加强师德修养,塑造高尚人格,树立良好的形象。由于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形成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同时,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品质、道德情感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作为教师,我们还应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有时并不因学生的毕业而终止,还将在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5]。因此,与新生初次见面,首先注意在外表着装上给学生以简朴,整洁和大方的良好形象;在语言、态度和表情上平易近人,又不失教师的尊严,给学生以亲其师、信其道的启迪。因此,教师为人处事必须追求真理、尊重科学、正直诚实、光明磊落、是非分明、忠实坦诚,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要把建筑制图课讲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让枯燥的条文变得有趣,除了有很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建筑专业的相关知识 [6],如结构、施工、力学、材料等方面的知识,这在建筑制图中的形体结构、图样识读等方面都要用到。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应用自如地举出生产中的典型例子,让建筑制图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同时还应具备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

3.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并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给学生上建筑制图第一节课时,事先准备几张建筑布局合理,立面美观,型式多样的立体彩色效果图,让每位学生交替轮流欣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老师点评剖析,介绍这几张图是根据建筑制图原理绘制出来,同时介绍本课程在建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状况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本课程的信心。在讲解建筑制图基本原理时,结合学生已有的建筑入门基础知识,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知识的连贯性逐步引入。如引入投影理论这部分内容时,什么是投影?投影是干什么用的?对于刚接触建筑制图的学生来说是一无所知的。为了上好此次课,在课前先收集大量成型的立方体木块,在课堂上学生人手一个,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地玩这些木块,边玩边把投影理论知识引进来。学生边动手边动脑,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投影原理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学习建筑制图产生了兴趣。他们说:“这门课程挺好玩的,既动脑又动手”,接下来不用教师要求,学生就主动要求老师出题给他们做,教师因势利导,把事先准备好的具有代表性的练习,结合相应的模具(棱锥、棱柱、球体等)让其演示做题,学生们争着抢模具去做题。

二、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逐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象能力

建筑制图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特别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大多能够意识到建筑制图的重要性,在建筑制图的学习中也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基础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的原因。建筑制图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7],它是读图与识图能力的基础。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上,由于使用的教具、模型很有限,挂图又显得比较呆板,无论老师怎样描述比画,有些学生就是想不出它的形状结构。在教学中,采用实体模型、挂图和具体例题结合进行讲解实训。例如,在讲基本形体投影特征分析时,让学生手里拿着实体模型,对照着这些实体模型同学之间互相探讨着根据投影原理分别绘制其三面正投影图(即三视图)。然后再由学生把自己画的平面图画在黑板上,坐在下面的同学则根据黑板上画出的三视图,寻找相对应的实体模型。这样课上课后反复训练,既动脑又动手,同学们都争着实体模型边玩边学,在“玩与学”的过程中,就建立了由立体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立体的互相转换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紧接着,要求同学们根据平面图形(三视图)自己动手制作模型,逐步提高学生从抽象到具体的空间想象能力 [8]。有了基本的空间想象能力后,在进行组合体投影教学中进行补图补线练习时,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设疑,把形体的空间形状想象出来,先利用轴测投影原理绘制其空间立体直观图,再进行补图补线。当学生的训练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求直接把直观图构想在头脑内部进行补图补线,这样可以大大地节省作图时间,也是其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促进空间表象能力升华的培养过程。

三、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更要着眼于将来 [9]。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学中让每位学生当演员唱主角,让他们在黑板上做题,给下面的学生当老师。每位学生在黑板上不光是做题,做完题之后要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解题步骤和方法讲述给在座的同学听。这样用同龄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进行表述时,学生们既能接受又能很好地理解,同时每位上台的学生既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又在众多学生面前展示了自我才华,获得成就感。

2.师生双边互动。在讲垂直线的投影特性时,利用讲台桌、课桌这样的模型代替长方体为例提问学生:“老师加深的这个棱相当于你们课桌的哪个棱?”学生在下面指明是课桌的哪条棱后,老师用几秒钟的时间画出这个棱的三面投影图,并用3分钟时间讲清楚这个棱(正垂线)的投影特性。同学们掌握了正垂线的投影特性之后,教师又在黑板上用黄色粉笔加深另一条棱,然后叫几个同学到黑板上画这条棱的三面投影图,其他同学在下面画,上台的同学画好之后,让下面的同学指出黑板上的图哪个正确,哪个错误,错在哪里,怎样改正过来,同学们纷纷抢着回答问题,并到黑板上改正问题。对长方体各棱逐一进行如上分析,使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动手画,掌握了长方体各棱的三面投影图画法。并自己分析归纳总结其投影规律,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就归纳总结出来了。这堂课老师充当了导演的角色,全部由学生上台表演当演员。学生们情绪高昂积极主动,热情配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既深刻又透彻。

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学习组合体投影这部分知识时,对那些比较复杂的形体进行投影分析,学生一下难以想象出其空间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利用绘图软件画出这个复杂形体的立体图,让立体图在计算机屏幕上旋转,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分析,看清这个复杂形体的整体形状。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既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又引发了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兴趣。

2.实施开放式教学。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图教学,讲到结构施工图中的楼板、梁、柱结构平面图时 [10],领着学生深入到施工现场,让学生亲眼目睹已经绑扎好的板、梁、柱构件钢筋,要求学生一边识读图纸,一边对照查看钢筋的位置、数量、直径、间距和形状是否按图纸施工?然后教师一根根钢筋对照讲解。学生们说:“识读构件的钢筋布置图,没有比现场实地进行教学效果更好的了!”这样既完成了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又让同学们对施工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解决,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论

建筑制图作为建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教学应紧跟行业发展生产实际,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

[2]陈文斌,章金良.建筑工程制图[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杨月英,李海宁.建筑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7.

[6]乐荷卿,陈美华.土木建筑制图[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7]张士芬.建筑制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8]庞璐,卢玉玲.土木工程制图[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第2篇:建筑制图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筑CAD课程 考核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53-02

建筑CAD是建筑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技能课,课程考核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技能娴熟程度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由于原有课程下培养的学生离企业人才标准存在一定的距离,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已不能满足现有的课程教学,对此,应结合新的课程特点与培养目标,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与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过程考核,保证考核评价的及时性、真实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原课程标准下建筑CAD课程考核体系存在的弊端

原课程标准下建筑CAD课程考核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不注重识图读图能力的培养,未全面贯彻房屋建筑制图标准。建筑CAD原课程标准下考核体系中,评价内容未注重识图读图能力方面的考核,导致学生读图能力差。也没有将房屋建筑制图规范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绘制出的图形不规范。如果学生贯彻制图标准,每个学生绘制出的成果图应该会很相似,也轻易就能判别学生的识图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形成优质规范的计算机绘图文件便于共享和管理。

第二,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过大,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原课程成绩评定标准是: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这样一来,两次考试的成绩占了总成绩的70%。这极易导致学生平时不用功,不重视学习过程,学习马虎应付,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为了应对考试,甚至出现了考试作弊,出现了考试成绩与所掌握知识、实际运用能力不相符的高分低能现象。

第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原有的考核方法使得学生主要精力放在应对考试上,学到的知识不能综合运用,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各种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与提高,学生的情感、自尊和个性差异无法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考核不全面,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原课程的评价方法没有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中所有学生使用同一任务,同一评价标准。没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核,仅仅两次考试,难以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和水平,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二、改革后课程标准下的考核体系

改革后的课程设计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项目的设计既紧密结合企业的工作实际,又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将课程以项目的形式编写,各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小任务,每个项目后编制了一个实训项目,用来作为过程考核,避免了旧考核体系中的弊端。

新的考核体系总体思想是:以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为主,能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激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水平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新课程体系下成绩评定标准是:平时成绩占20%,阶段性、过程性的项目实训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30%,取消了期中考试,转用阶段性的项目实训成绩代替。通过阶段性实训测试检测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各阶段的能力进行专项考核,同时,也督促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阶段性总结,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重视每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阶段性、过程性技能实训考核评价的构建

阶段性、过程性的项目实训成绩占了总成绩的50%,如此大的一个比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建筑CAD的积极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直观地体现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有利于人才的选拔,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法,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操作、团结协作、自我管理、改革与创新、情感与态度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一)设计多元化评价内容。该课程设计十个项目,在每个项目后设置一个实训技能项目,每个项目均以百分制来计量,各个项目从简单的单项能力的训练到综合能力的运用,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各个实训子项目参照技能大赛的项目,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的流程,每个项目均来自实际的工程项目,用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来进行实训项目的技能训练,实现了真项目真做。针对每个项目设计了不同的考核内容,在内容设计上分为两大模块,一块为专业技能训练,另一块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在评价内容的设定上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阶段性过程化的考核。

1.专业技能占60%。在专业技能的内容设计上主要是看学生将项目完成的同时,对各个项目的知识是否熟练掌握,包含绘制图形的能力与编辑图形的能力,同时每个项目都将识图读图能力贯穿其中。

2.职业能力占40%。在职业能力的考核内容上,设置了自我管理能力(纪律)、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与自我提高的能力。对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主要是看遇到问题时能否主动去思考,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小组成员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能否养成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组织多元化评价主体。在实施的过程中采用了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化,采用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指导教师评价的方法,充分发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了技能目标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在实施后发现自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实时监控,随时调整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学习是为了学到知识与技能,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采用互评的评价方式加强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团体实训项目上的互评是小组长进行评价,各组的组长以组内成员对小组的贡献进行评分。这样,每个小组成员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会积极主动的完成合作项目,而小组成员为了小组集体荣誉,也会主动地去教没有学好的同学,这样形成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学习气氛。而个人实训技能项目的互评则是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采用自评互评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自我总结、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形成了积极、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

教师评价除沿用以往传统的做法外,还可邀请企业有经验的成员参加,选择一些学生完成的项目作品,让企业技术人员评价在这种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企业用人标准。

(三)建立实训评价表。每个实训后都可以建立一个实训项目评价表,让学生完成实训后在电脑上填写评价成绩。自评成绩由本人根据实训的内容对自我进行打分,考核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本人填写完自评后,写出本次课的总结,看看本次课的得失,有何进步,自己发现了什么操作技巧,有什么问题待解决。实训成果展示,则将本次课的实训成果图形展现出来。在一张评价表上,可以看出学生本人对这次实训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看到本人的作品,让学生更自信、更有成就感。

小组互评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组内互相评价,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对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是非常了解的,如果换成小组之间互评,小组与小组之的学习状况不甚了解,就会造成评价的不公平性。

教师评价是在学生提交完实训成果后,由指导教师进行填写。三项完成后,事先设计好的电子表格会自动进行汇总评分,按自评30%、互评30%、教师评40%进行自动计算,在10个实训项目全部完成后,将10个实训评价表汇总到一个文件,进行统计,并计算出实训总成绩,最后以50%的比例汇总到建筑CAD课程的总成绩中。下面用表1来展示学生的评价。

表1 实训项目八评价表

项目名称 办公楼立面图的绘制 专业名称 建筑工程施工

实训时间 实训地点 计算机绘图室 机号姓名

任课教师 实训班级 评价得分

评价项目 自评

30% 互评30% 师评40%

专业技能(60%) 绘制图形 (25分) 熟练运用立面菜单下的命令绘制1-13轴立面(10分)

熟练运用立面菜单下的命令绘制13-1轴立面(10分)

能熟练地创建楼层表(5分)

编辑操作 (25分) 能熟练运用立面菜单下的命令替换门窗阳台(10分)

立面图上多余的线条删除、少的线条添补上(10分)

熟练地进行图案的填充(5分)

识图能力 (10分) 识图准确、并能快速进行图形的绘制(10分)

职业能力(40%) 自我管理能力(10分)

团队合作能力(10分)

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

革新、创新与自我提高的能力(10分)

小计: 0 0 0

总结: 综合评价 0

学生成果展(要求展示1-13轴立面图)

(四)采取多元化考核评价手段与方式。在考核评价过程中除采用平时评价、实训过程评价、期末考试评价外,在期末总评价中,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应给予二次评价的机会,让学生拥有进步的权利。而学生往往会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对待二次测试的过程。二次测试就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复习巩固、提高和发展,经过二次测试,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超越,重新拥有了自信。

课程结束后,指导教师综合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以朴实、生动、饱含激情的评语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发展状况,提出激励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成才.《CAD制图》校本教材建设中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11)

[2]王黎军.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建筑CAD教学现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5)

第3篇:建筑制图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能力培养

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要求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用人单位希望人才能直接顶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一般都是采用“理论课+实践课”的形式进行,理论课多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对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演示教学,然后布置设计任务与教学目标,安排学生集中几周完成。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开进行,学生不容易掌握设计进度,在时间安排上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状态,往往临近交图前夕加班赶工,这不仅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是误导,而且交上来的成果也不尽如意。甚至有些课程实践环节与理论脱节较久,更容易导致效率低下,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对“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既是当前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克服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室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学模式,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本文就《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如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一解析,以期对高职建筑设计类课程实施这一教学模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是教学与生产过程、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把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组合成若干个教学项目,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工作后能直接顶岗。“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质是将教室与工作现场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使学生由原来的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在实训场所里面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得到激发。

二、建筑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解析――以《建筑施工图设计》为例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宜采用单元课的教学安排,将设计所需理论与设计实践过程融为一体,将实践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教学模块,设计理论融到各教学模块中进行讲解,讲练结合。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一)以职业能力目标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

通过调研和交流我们发现:国内有不少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其实就是“小建筑学”的培养模式,即本科院校五年制的建筑学到高职院校就压缩为三年制的“小建筑学”,教学计划安排中对各门课程课时数进行压缩,这种模式势必淡化高职教育的特色与立足之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特色不突出,竞争力不强。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建筑师的助手,学生通过三年的培养应该具备初步的建筑方案设计能力,能胜任设计公司的辅助设计工作,具备后续学习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建筑图纸,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能力。

在教学执行过程中要求专业内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熟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课程教学才不会因为不同的教师教学导致教学效果偏离较大。

基于以上专业培养目标,《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①建筑方案的完善与深化;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要点与构造设计;③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软件应用;④建筑制图的规范性教学。

(二)以工作过程为向导,组织教学实施

在工作岗位中,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设计任务――施工图设计――图纸绘制――图纸校对――布版成图。在安排课程内容时,与之对应的是:建筑识图、方案完善――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计算机绘图――设计要点的落实――校对、文本制作。因此,该课程应以设计任务(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以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估的能力目标。

教学过程分为六阶段进行(表1),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穿行,充分体现能力本位,边学边做,是典型的三明治教学过程,能力培养呈螺旋上升状态。

(三)以教学需要为目标,选取教材资料

建筑设计课程的知识点不可能仅仅局限在某一本教材之上,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及岗位需求,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专业及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对教材进行必要处理,选取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及参考资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工程经验对教材进行提炼,进行通俗化教学,教会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教材,这和该课程的教材编写存在一定难度有关。工程案例应该是经典的、有代表性的,能基本反映设计要点;作为教材,图纸绘制必须规范,不能有较明显的差错,而由于设计图纸的著作权关系使得教师编写教材选用案例比较局限。由中国建筑西北院主编的《建筑施工图示例图集》由于其案例经典,成图规范,设计要点表达通俗易懂,与图纸结合紧密,体现了当前设计界的较高水平,可以作为青年建筑师与学生的设计参考。在教学中,我们还精选了深圳著名建筑设计公司的优秀设计作品、任课教师设计作品、专业往届毕业生工作后的设计作品作为图纸参考。这些既可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增强其自信,又能拉近学生与企业岗位的距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根据需要不断补充《中南地区建筑配件标准图集》、建筑设计规范、房屋建筑制图规范、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等设计文件作为设计指引,模拟设计公司工作情景,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引用资料,这一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制定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教法一:项目教学法。在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详细的设计任务为指引,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进行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让学生参与整个设计过程,学生参与的全过程即教学的全过程。整个过程分解为四个参与的过程:①提供设计条件,唤醒参与;②设置绘图任务,调动参与;③绘图训练,强化参与;④互评总结作品,拓展参与。

教法二:案例分析法。建筑设计教学很强的特点之一在于案例的丰富性,通过遴选案例进行教学讲解,可以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多样性:既包括往届学生在校优秀设计成果及工作后的设计作品,也包括任课教师的设计作品,还包括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公司的优秀设计作品。学生通过多个案例的比较学习后,就可针对设计任务进行创作。

教法三: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评价体系。课程的考核是手段而不仅仅是目标,设计类课程的成绩评价更应注重平时过程的考核。总评成绩由平时表现(10%)、方案完善阶段成果(10%)、平立剖面设计阶段成果(10%)、详图设计阶段成果(10%)、成图阶段成果(10%)、最终设计成果(50%)几部分组成,细化设计要点考核目标。在评价作品时,采用的是动态评价体系,让学生先独立自评作品,再分组合作互评作品,教师总结作品分析要点,要求学生根据评价要点进行深化作品,以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

2.学法

学法一:学习档案跟踪法。由于采用单元课的授课模式,学习周期拉长,学生课后思考时间增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任何疑问或是创新思维都应随时记录在记事本上,这样有利于将问题集中研讨,鼓励同学之间互助学习,老师给予指导。

学法二:学习情境模拟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实训情境,开展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模拟设计公司氛围,不仅能从考勤上严格要求学生,而且能强调职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要求。譬如,讲解设计出现的错误会出现的后果、强调成图规范的必要性、各专业工种配合在设计中的体现、按时按量交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工作中应做到既能肯钻又能吃苦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工作后会碰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就理解到,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以完备的实训场所为保障,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我院经过多方借鉴学习,大胆推进教学改革,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化建筑设计实训场所,其中包含两个模拟设计公司氛围的专业机房、建筑构造模型室、建筑模型制作室以及建筑设计师选材库实训室,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补充,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

校内实训场所毕竟是模拟的实习环境,与实际的工作环境仍有一定差距。要做到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还得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在教学计划安排中灵活安排现场实习与顶岗实习,让学生多与企业接触,同时成立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创业工作室,承接真实设计项目,也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具体体现形式。这种做法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知识又传授专业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情况,还便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

三、结论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围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将设计工作过程引入课堂,能够有力地指导专业实训室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对这一模式的几年实践,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

(一)应加强建筑制图规范性教学

高职类学生普遍表现为制图的随意性较强,建筑制图不够规范。很多用人单位都反馈应加强制图规范性教学,这就要求专业任课教师要在相关设计课程中多次重复、强调。

(二)应重构课程体系,关联学生专业知识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知识链脱节,这需要教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熟悉本专业各门课程的内容与能力目标,并达成共识。

(三)要杜绝学生课后拷贝

建筑设计课程成果由于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容易出现复制拷贝现象,为消除这一不良现象,要强行学生使用反拷贝程序,在设计任务案例时要做到每个学生都不同,这样做虽然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却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以模块化体系完善专业教材体系编写

目前高职类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很多课程都没有合适的教材,国内有些出版社也出版了一些教材,但是教材编写特色不够明显,内容不简练或是插图说服力不够,这都是当前一些教材存在的通病。今后教材编写应能反映“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特点。可以采用模块-课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的编写思路,结合就业岗位群,简化理论、突出结论,强化实训、实验、实习的作用。

自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后,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为了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4篇:建筑制图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室内设计专业;装饰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能够胜任室内设计与施工行业岗位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其所开设的课程都应该紧紧围绕并高度对应其行业实际和典型工作任务。其中,“正确且高效地识图、制图”的能力,是从事室内设计专业相关工作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能之一,也正是装饰工程制图这门课程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如何在装饰工程制图课程中更好地体现“职业性”,实现真正意义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化”教学,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课程基本情况分析

(一)课程性质

装饰工程制图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与装饰工程识图与制图的能力。它以室内设计手绘表现等课程为前导,以CAD软件教学为配套,以室内装饰构造与施工工艺和各类室内空间设计专题课程为后续,培养室内装饰类实用型人材。

(二)课程总体设计方向

该课程是依据“室内设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识图”“制图”等工作项目进行设置的。总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训练中感受真实的工作过程,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岗位实际所需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点与思路分析

高职学制三年,除去最后实习阶段,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多一点,所以课程教学和技能培养任务非常重。因此在设置装饰工程制图课程中要注意几点。

(一)精讲多练

不能照搬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总结教学经验和充分进行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剔除与岗位关联性不大的内容,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深入彻底地梳理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明确每一个环节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以理论学习为指引,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强调精讲多练。

(二)创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如何真正实现“职业化”教学?在装饰工程制图课程中,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型、任务驱动式教学不能流于表面,要真正落到实处。

如何更好地进行“技能”教学?技能学习不能靠“悟”,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系统学习,教学内容要标准,要统一,不能你教你的,他教他的,学生学自己的。

三、课程教改内容与优化细则分析

(一)教学目标

装饰工程制图课程总体目标概括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工程制图的基础原理(投影的概念),理解几何作图的原理与技巧,理解并掌握建筑制图国标以及相关图形符号的意义、内容与具体用途,理解并掌握装饰工程制图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要求,最终实现正确、高效识图。

2.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几何作图的方法与技巧(手绘),掌握透视图的基本画法(手绘),掌握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制图工作环境设定的内容与方法,掌握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标准图框、基本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室内装饰施工图(平面图、立面图、节电大样详图)的能力,最终实现正确、高效制图。

3.职业目标:熟悉岗位实际工作流程,培养严谨、认真、耐心、踏实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设置

可以基于实际需要,提出“大课程”的概念,即将多门联系非常密切的课程进行优化调整,互相补充,为一个共同目标组建成一个大型课程。装饰工程制图课程就非常适合进行这样的探索。(具体可参见图1)

1.精炼、优化现有课程

将原有的装饰工程制图课和AutoCAD软件课进行压缩和优化,剔除专业相关性弱的内容,将精华部分简化为装饰工程制图基础课,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训练制图所需的专业思维和严谨态度、初步认识装饰工程制图的相关内容和标准。而AutoCAD软件基础课,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该软件操作的基本方法。

2.创新课程

创新设置一门装饰工程制图CAD训练营课程,将制图理论知识与软件操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能大大提高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和应用性。

(三)教学手段

以真实项目为驱动,以图纸临摹为主要手段,针对每张具体图纸遵循“讲”“练”“思”“考”的教学流程。

(四)教学内容

将手工制图部分精炼,构建“投影基础+几何制图基础+工程制图基础”内容模块,剔除^于复杂的几何制图部分内容,剔除透视图的内容(在手绘课中已经学习过)。

AutoCAD软件课以精讲多练的方式教授软件基础操作,后期以简单的平面图练习承接之后的制图实训课程。

装饰工程制图CAD强化训练营课程是在前面两门先导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强化“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装饰工程制图”的核心技能。以某教工宿舍楼的工程制图这一真实的项目为例,可将其分解为四大情境,分别是:要复习基础知识,如建筑制图国标等;建筑工程制图,包括临摹该宿舍楼的建筑工程图,含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并学习理解建筑详图;室内装饰工程制图,包括原始建筑图、拆建墙布置图、平面布置图、地面铺装图等;详图专题,将建筑详图和室内装饰节电大样详图单独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训练,其原因是详图涉及到严谨的材料和工艺,学生软件操作再好,如果缺乏实际工程经验,也很难深入。

(五)教学设计

设立“内容标准化”“过程程序化”“方法模式化”和“体系项目化”的职业化教学“四化”改革目标,将“利用CAD软件进行室内装饰工程制图”的技能内容分解为一个个“标准动作”,科学地将课程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项目导向),又将教学模块分解为若干教学情境(能力领域),再将教学情境分解为若干任务(典型任务),并且基于真实的工作工程不断重复(项目改变,过程重复,但是内容难度递增),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真实工作流程的情况下,不断提升。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优化与调整,装饰工程制图课程能够更好地体现“职业化”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第5篇:建筑制图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装饰工程制图;标准化;实践能力

“正确并高效地识图、制图”的能力,是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从业人员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是关系到能否正确理解和表达设计内容、能否通过图纸正确指导施工、能否与行业相关人员交流的专业语言和基本工具,是从事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与施工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岗位要求。如何结合行业实际和真实工作过程,切实培养学生“装饰工程制图”这一专业核心技能,是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迫切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现状和弊端

(一)教学整体定位的问题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属于土建大类,现在准确名称为“建筑室内设计”。但是长期以来,很多高职类院校往往把其等同于本科中的艺术类专业,其课程教学过于强调“艺术性”“创意”和“感性认识”,课堂教学与行业实际脱节,在教学设计中无论内容、流程或者方法,都难以体现“职业化”培养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装饰工程制图”技能教学上,照搬本科院校“建筑制图”相关课程设置的情况仍然是比较普遍的,这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室内装饰工程制图课内容基本照搬本科院校的建筑制图课程,包括投影、几何制图、建筑轴测图等大量前期内容,不加取舍,教学方式守旧(甚至整门课程都是手工制图),本应是专业核心课程,但学完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

二是制图课程和软件教学彼此独立。分别开设室内装饰工程制图课和AutoCAD软件课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在制图课中学习了大量手工几何制图的内容,涉及专业岗位实际要求的装饰工程制图部分篇幅有限,学生练习量不足,并缺乏与软件技能的结合;软件教学又流于纯粹“命令”的死记硬背,缺少在实际案例和真实项目中的“职业化”锻炼,最终导致软件命令背得熟,但进入设计实训类课程时又难以学以致用。

(三)教学设计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没有明确提出和区分每一个情境、项目或任务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学生上课前不知道要学什么,下课后没办法检验掌握水平,老师也很难做到精准把控教学质量,实现有效的教学评价。

2. 教学内容不够标准化

不同老师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教学进度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一个大的知识点或技能点没有进一步去分解,老师模棱两可地教,学生囫囵吞枣地学。

3.缺乏“职业化”属性

没有切实做到甚至没有引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缺乏真实工作流程的带入,缺乏“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一)突出实践能力

高职在学制上不同于本科,除去后期的实习阶段,学生真正在校时间只有两年多一点,时间非常紧迫,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上就要精炼、取舍。作为实践指导的理论学习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更要进一步强化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做到“精讲多练”。

(二) 教学设计“标准化”

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流程,都需在综合教学实际和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尽可能制定标准,把教学内容层层分解、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像广播体操一样制定“标准动作”,每一个“动作”都设定明确的目标,让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依。

(三)大胆进行课程创新

目前的室内装饰工程制图课和AutoCAD软件课关联性不足,对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效果不理想,并对后期课程造成影响,因此就必须在“装饰工程制图”技能培养中,深度融合软件教学,进行创新型的课程设置。

三、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分析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设计工程学院室内设计专业自2011年起,针对“装饰工程制图”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改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国内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在相关领域的改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课程设置上的改革

1.提炼现有课程

学校充分总结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及进行市场和行业调研,综合任课老师、专家及多方面意见,对现有的室内装饰工程制图和AutoCAD两门课程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度分解,剔除专业相关性弱的内容,将精华部分压缩为“装饰工程制图基础”(目标:让学生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训练制图所需的专业思维和严谨态度、初步认识装饰工程制图的相关内容和标准),以及“AutoCAD软件基础”(目标:掌握该软件操作的基本方法)两门课程。

2. 设置创新课程

设置一门全新的《装饰工程制图CAD训练营》课程。深入贯彻“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针对岗位实际所需,将制图知识和软件操作深度融合(如图1所示)。

(二)教学设计上的改革

1.提出“四化”要求

之所以把新设置的这门课程称为“训练营”,是因其有着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贯彻了“内容标准化”“过程程序化”“方法模式化”和“体系项目化”的职业化教学“四化”改革目标,将“利用CAD软件进行室内装饰工程制图”的技能内容分解为一个个“标准动作”,科学地将课程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项目导向),又将教学模块分解为若干教学情境(能力领域),再将教学情境分解为若干任务(典型任务),并且基于真实的工作工程不断重复(项目改变,过程重复,但是内容难度递增),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熟悉真实工作流程的情况下,不断掌握难度递增的技能。

2.创新激励机制

训练营的教学目的是通过高强度、大量的反复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岗位工作技能与工作规范,提升职业能力;教学安排上,设置连续四周的全天训练营课程,以完成一天训练任务为前提;激励机制上,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训练营教学对自己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接下来每周安排一次技能考核,测试合格方可获得段位,考核成绩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相关,能力水平与段位相关。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技术学院从2011年开始启动针对“装饰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通过上述措施,在教学上实现了室内装饰工程制图和CAD软件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把培养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放到了课程教学的首要位置,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掌握水平较改革前大大提升,教师接受度和学生满意度都非常不错。这一经验相信能对其他课程改革和兄弟院校相关教改实践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6篇:建筑制图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CAD;技能大赛;实践

职业学校的技能大赛,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紧扣行业发展趋势,十几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高技能劳动者,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零距离上岗。技能大赛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建筑CAD赛项主动把握新时代江苏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要求,紧密对接职业教育“1+X”趋势,有效引领职业学校加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助推职业学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上的专业建设,引领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方面真正落实“产学融合”的职教理念,真正实现“做、学、教”一体化,有效地培养出“素质本位、德技融合、知能并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最终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然而,随着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热潮,也涌现出了不少问题。各学校为了取得技能大赛的优异成绩,将整个学校的资源倾向于少数参加技能大赛的同学身上,难以做到学生全员参与,背离了职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方向。如建筑CAD技能大赛项目,参赛选手经过系统的训练,可以掌握CAD、房屋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等相关专业知识,并且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但是付出的精力过多,难以兼顾其他课程的学习。同时,技能大赛与平时的CAD课程教学的联系不甚紧密,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此外,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也不足以满足实际工程和以后的工作需要。因此,对于技能大赛内容如何融入CAD课程改革,CAD教学如何为“1+X”证书制度服务,做到全体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培养,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学生关于CAD学习状况调研

针对学生的CAD课程学习情况,笔者对于所在学校建筑系学生做了调查问卷,分为已学CAD课程的高年级学生及未学CAD课程的低年级学生。此外,对于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关于CAD技能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相关走访和调查。

(一)已学CAD课程的学生

针对学过CAD课程的高年级学生,随机发放了16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47份。该调查问卷共10题,对于问卷的情况,共总结了以下几点:①学生普遍认为CAD技能对以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或是通过家长、学长的亲身实践了解过其重要性;②以前的CAD课程学习阶段,学的不够透彻,已经遗忘了很多知识点,希望能有机会继续学习CAD技能;③没有关注过CAD课程与房屋构造、建筑工程识图等相关专业课的衔接,导致图纸有时候看不懂,或是自己画的结构是什么也不清楚,就是一味地抄绘图纸,难以做到融会贯通;④对于制图规范、出图标准不太清楚,只是学过手绘图纸和电脑CAD绘图,但是从没有打印过自己画过的电子图,不知道出图效果如何;⑤参加过CAD社团课的学生,则对于绘图技巧、制图标准等掌握透彻,也打印过自己画过的图纸,学习效果较好。

(二)未学CAD课程的学生

在对未学CAD课程的一年级学生的调研中,了解到他们心中的想法:其一,相比其他理论课程,在实训室机房能自己操作练习的CAD课程显然更具有吸引力。其二,这部分同学正在学习手工绘制图纸和房屋构造相关知识,他们希望能在学习的时候也能加入计算机绘图,边学理论知识、边手绘图纸与电脑绘图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模式更为适合,学习效果会更好。

(三)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

采用企业走访的形式,了解从事建筑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现状。高同学是2017届建筑工程系毕业生,曾经获得2014年建筑CAD项目的省赛和国赛金牌,目前在本市建筑企业从事BIM建模相关工作,已参与过多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深化设计工作。在和高同学的谈话中,了解到几个关键信息:首先,在入职的前期,由于高同学具有较好的CAD绘图和建筑识图的基础,对于工作上手非常快,一下子就在多位新同事中脱颖而出。其次,对于CAD社团的教学模式,高同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CAD技能团队的两年时间中,由于竞赛特点,对于参赛选手的识图能力,绘图规范、技巧,建筑规范等相关内容要求非常高,因此社团训练中重点培养了这些方面,对于以后的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最后,高同学也对CAD社团和CAD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如CAD课程的考核可以将绘制图纸打印出来进行评价,能够更为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作品。同时,笔者也走访了另外一位2017届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李同学,也在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李同学表示,参加工作初期,自己就遇到了非常难的问题———看不懂图纸,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做做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在课堂中所学的房屋建筑学知识和识读、绘制图纸很难结合到一起,学了这个忘了那个,一方面自己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另一方面也觉得课程内容难以满足工程实践要求。李同学是利用空余时间自己学习,并积极向项目上其他人员请教,重新学习了CAD知识和房屋建筑学理论,花费了大量精力才赶上进度,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施工技术人员。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他表示一定要珍惜上课的机会,并且进入CAD社团进行进一步加强练习,能够像自己的同学高同学一样,参加工作后就能迅速上手。

二、以社团课形式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工作,一下子在正式课堂教学中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在CAD专业社团中率先开展起来,至今已有累积了近4年的经验,最早参与社团的学生有已经有毕业的,也有踏上实习岗位的,更多的学生目前还在二、三年级继续学习。

(一)改变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CAD课程教学,从基本命令和基本操作开始,由线条到几何图形,逐步深入到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绘制,学生一味模仿抄绘建筑施工图,甚至都想象不出所画的建筑结构是什么样的,CAD操作和建筑知识互相剥离,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只是按照教师的思路按部就班,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另一方面,传统CAD教学主要是软件操作为主,对于制图规范、出图要求等要求不高,导致很多同学虽然能画出图纸,但是所绘制的图形不满足制图规范,尤其是打印出来的效果,更是让其他人无法识别所画的建筑构件。在近几年的建筑CAD社团课教学中,笔者将CAD软件操作与建筑识图内容融合,调整教学顺序,以建筑工程案例出发,引导学生去认识建筑构件,去思考构件的形体需要如何通过平面图形去表示,去研究需要哪些图纸才能实现按图施工完成该工程。之后再去分析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等图纸的图形绘制,最后去研究完成图形绘制的基本命令和操作,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而将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此外,引入建筑CAD技能大赛部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绘图的规范性,尤其是社团课结束后对于学生的考核,是要将所画的建筑图打印出来评分,图形是否表达清楚、图线是否清晰一目了然。

(二)改变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

目前大多数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分与期末考试分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分主要是学生的上课表现情况、作业情况的评价,由于CAD绘图的特殊性需要用到电脑,所以大部分的作业需要在课上完成,因此教师只能布置一些难度较小的基本图形,否则学生将来不及完成作业。此外,期末考试为上机操作,同样由于时间限制,无法考核完整的建筑图形绘制,涉及内容较少,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在CAD社团课中,会布置一到两次大型课后作业,限时两周左右,如绘制学生自己家里的建筑平面图,或是家里所在楼栋的外立面图,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建筑结构图等,来作为学生的期末考核分数。这种考核方式打破了常规,避免了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弊端,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更全面的掌握知识点。此外,在评价方式上,也做出了巨大改变。传统评价模式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电子文档图作为评分依据,画的多则得分高,侧重于绘图速度而忽视了成品图的规范性和建筑理论知识的考查。因此,基于建筑CAD技能大赛的课程教学改革,在评价方式上也引入了部分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不仅要将最终成果图进行评分,也要将绘图是否满足建筑规范要求、打印出的图纸是否清晰等标准都纳入进评分中。如学生绘制某建筑一层平面图,所给素材中建筑散水结构的宽度未标注,需要学生自定宽度,那么学生对于散水的宽度规范不了解,就可能导致该处错误。另一方面,不再单一的以教师评分作为依据,而是以教师评价+学生之间互评+企业评价的点评模式。教师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平时情况和成果图进行打分,学生之间的评分主要由各小组互相进行打分,企业评价是企业人员来对成品纸质图纸进行点评,每学期的社团课都会邀请设计院工作人员来进行一到两次指导工作。该综合评分模式,打破了原有的一份试卷定分数的考核办法,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生状况。此外,打印出自己所绘制成品图的方式,学生可以一下子就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

(三)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

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学校企业合作制定CAD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一方面,课程评价引入了企业专家,专家点评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少走了大量弯路。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也有机会去企业进行短期的培训和实践,能够了解到建筑行业的最新动向,明确培养目标,学生和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三、实践效果

(一)串联专业课的学习,延伸学习空间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先学习工程制图,再学习房屋建筑学,最后学习计算机绘图,按照授课计划一条线的学习,学到后面就忘了前面,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将CAD绘图与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等课程有效衔接,多门课程相互融会贯通,学生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上,能够得到有效延伸,避免了这些课程不在同一学期上而导致“顾此失彼”的情况。

(二)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建筑CAD社团课程要求选手理解建筑工程制图原理,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有较强的建筑施工图识读能力,熟悉民用建筑的构造原理、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了解建筑CAD的先进技术,熟练掌握建筑图的计算机制图技能,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在社团教学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交流绘图方法和过程,分享各自的绘图经验,学习不同的绘图手段,全面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内化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逐渐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绘制以后,部分同学会有枯燥乏味的情绪,不利于后续教学任务的开展。因此,在教学中引入了三维建模内容,要求学生将自己所绘制的平面图形建立成为三维构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遇到楼梯平面图、剖面图的绘制中,学生难以看懂图形的画法,引入了楼梯的三维模型,切换不同的视角,能够看到各个方向的视图,这样既加深了对常规理论知识的了解,又锻炼了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三)推动“三教”改革

建筑CAD是一门典型的项目化课程,项目教学法及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在很多专业课程教学中非常实用且效果显著。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一次计划好的有固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参与社团课教学的几位老师,经常一起总结教学经验,通过课堂评价、教学咨询、教学调查等方式进行跟踪,激发教师教学潜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突破教学瓶颈。同时,结合了“三教改革”“1+X证书”等新的教育改革趋势,挖掘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亮点、特色,我系教师在网络平台建立了相关课程,录制了大量教学视频和实训操作视频,可供学生随时浏览学习,提升学习效果。技能大赛融入CAD课程教学的实践,促进职业院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同时,也引导了职业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加快中职院校对建筑工程CAD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

(四)促进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培养机制,不仅发挥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更为学校培养了大量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CAD社团课在平时教学和最终评价等方面,需要企业专家的介入,来完善整个课程的系统教学。该教学模式加强了校企合作,推动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此外,校企合作也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等提供了支持。学校和企业已经成功组织了多届CAD技能大赛,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不仅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CAD社团教学将CAD知识、制图与识图、房屋构造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并融入技能大赛部分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累积了大量经验,这种教学方式逐渐成熟。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学习兴趣提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建筑识图与制图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绘图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三教”改革,调整教学顺序,改变固有思路,并积极开发数字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好学生的同时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在逐步提高。第三,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和评价,学生和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动向,明确培养目标,学生跟着实际建筑项目展开学习,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第四,学校和企业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探索共同管理的教学新模式,不仅促进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同时也完善了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方案。最后,CAD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推动“1+X”证书制度的开展,为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工程识图项目等级证书奠定学习基础,更深化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了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变革。

参考文献:

[1]靳润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56-61.

[2]钟蔚.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创建工作的目标激励机制研究———以江苏省H中等专业学校若干项目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20.

[3]覃川.1+X证书制度:促进类型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20(1).

[4]张化平.职业教育中CAD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7(30):35.

[5]李新.基于建筑制图与识图技能大赛的建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建材与装饰,2019(1):203-204.

[6]陈英.项目教学法在土木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20):95-96.

第7篇:建筑制图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筑CAD 项目教学法 实践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即计算机辅助设计,指设计人员利用计算机的图形设备及图形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工作,《建筑CAD》是传统建筑制图与现代信息技术绘图软件AutoCAD 相结合的融合性课程,是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其操作性实践性较强,需要掌握AutoCAD绘制建筑图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又要结合国家房屋建筑制图规范,准确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制图已经深入到建筑行业的各个方面,就如同其他办公人员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一样,建筑CAD已经成为从事建筑岗位人员的一种“工具”。因此,能够使用好CAD软件已经成为建筑类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一个基本能力,同时教学好《建筑CAD》课程也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高职《建筑CAD》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传统的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大多以软件的运行环境,操作方法和命令为主线。学科体系强,理论性强。教学过程常以知识点为主线展开,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授课,先基础后运用,教师先讲解命令,再作简单的演示,然后由学生练习,最后进行综合图形的练习。由于AutoCAD的命令多,每个命令在不同的条件下又有不同的使用形式,面对条目繁多的命令,面对错综复杂的命令设置,面对各种繁琐操作,学生极易混淆,逐渐失去耐心与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并且在教学安排上大多为教师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演示,然后再去机房进行实训操作或综合练习。在进行建筑类施工图的绘制中会觉得已学命令的操作知识点散,学生无从手,不能有效地融会贯通,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无法完成技能教学目标。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点是被动接受,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二、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项目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容,独立组织和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教学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高职建筑CAD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主要是设计该课程的项目化实践内容并实施,以绘制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纸作为该门课程一个学期的学习任务,该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六个项目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在完成各个项目环节过程中将CAD的操作命令(包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修改命令等)融入到各个操作步骤中,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化”实践内容的同时掌握CAD命令的操作运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能灵活运用所学CAD命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教学实施对象: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12级工程造价专业和13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生为民办院校高职学生,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综合素质相对也差,学习能力较低、积极性不高,但学生之间相对还比较团结,能相互协作。每学期开设《建筑CAD》课程课时为64课时,每周4节课,安排16周,上课地点全部安排在机房,每课时45分钟,该课程前导课程为《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和《计算机基础》。

2.教学准备:为了更好的开展《建筑CAD》的项目化教学,编写相对应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计划安排,并选择项目化教学的相关教材与参考书。以学校学生宿舍楼的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绘制作为一个学期的项目教学内容,其中以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详图等为主要项目内容来实施项目化教学。

3.教学目标:通过项目化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运用CAD软件来绘制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①能力目标:通过学习CAD常用命令,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CAD软件绘制符合制图规范的建筑施工图;②知识目标:掌握CAD的基础知识、绘图命令、编辑命令等,学会建筑施工平面、立面、剖面图及节点详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过程;③素质拓展目标:通过项目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4.项目教学安排:以学校“学生宿舍楼”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为主线,根据项目教学法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把课程分为六个项目来实施教学。具体项目化教学安排如下:

项目一: CAD基础知识

项目子任务:①绘制足球场平面图;②绘制篮球场平面。

目标要求:掌握CAD的基础知识,掌握CAD的相关操作命,绘图命令(如直线、多段线、圆形、圆弧等);修改命令(如删除,复制、镜像、修剪等);图案填充;尺寸标注等。

参考课时:8课时

项目二: 绘制建筑构件平面与立面图

项目子任务:①绘制门窗的平、立面图;②绘制台阶平、立面;③绘制楼梯平面。

目标要求:熟练操作CAD常用命令,加强CAD操作并结合建筑构件来绘制其平面、立面图,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参考课时:8课时

项目三: 绘制建筑平面图

项目子任务:①绘制首层平面图;②绘制标准层平面图;③绘制顶层平面图。

目标要求:掌握平面图的绘图方法和步骤。根据学生宿舍平面图绘制包括轴线、轴号、墙体、门窗、楼梯、卫生洁具、文字、尺寸标注等。

参考课时:16课时

项目四: 绘制建筑立面图

项目子任务:①绘制正立面图;②绘制背立图;③绘制左立面图;④绘制右立面图。

目标要求:掌握立面图的绘图方法和步骤。根据根据学生宿舍立面图绘制包括轴线、轴号、墙体、立面门窗、立面构件、标注和标高等。

参考课时:14课时

项目五: 绘制建筑剖面图

项目子任务:①绘制剖切楼梯的剖面图;②绘制剖切宿舍的剖面图。

目标要求:掌握剖面图的绘图方法和步骤。根据学生宿舍剖切楼梯和剖切宿舍绘制包括轴线、轴号、楼梯剖面、门窗剖面图、标注等。

参考课时:10课时

项目六: 绘制建筑详图

项目子任务:①绘制楼梯详图;②绘制卫生间详图。

目标要求:掌握建筑详图的绘图方法和步骤,结合楼梯和卫生间绘制详图。

参考课时:8课时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全部在机房上课,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老师上课操作演示的重难点内容录制相关视频录像供学生课后温习观看。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答疑,建立相互学习的QQ群并上传教学资料图片和视频录像开展交流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1)教师结合课程来设计教学项目;(2)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教师设计的项目任务;(3)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点评,分析任务中存在的问题;(4)学生调整或修改并完成项目任务。

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和期末上机考试相结合。《建筑 CAD》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要求。《建筑 CAD》考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期末上机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 50%,一般是选择一套与项目教学图纸相类似的图纸要求学生在3小时间内绘制出平面、立面和剖面图各一幅,作为期末考试的内容。另一个部分是学生完成教学项目任务及平时表现的过程考核,这部分占总成绩的50%,能反应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其中课程的六个项目的任务考核中都要对可展示的结果进行评分,同时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等平时纪律进行考核,然后根据两部分的成绩按比例进行综合测评,作为本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

五、结论

高职《建筑CAD》课程运用项目教学法,通过老师设计教学项目、学生独立操作完成项目、老师指导和相互交流学习、综合测评等环节来开展教学,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六个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对AutoCAD软件的命令有较深的认识,并熟悉操作,熟悉运用CAD软件绘制建筑施工平、立、剖面图和详图,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方在实践中也问题,比如需要每位同学较自觉投入参与每个项目,如果学生自觉参与度不高或不想参与,则项目化教学就难以开展;如果一个项目没有完成,也可能会影响其它项目任务的完成等,因此在开展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张歆伟 建筑CAD项目化教学实践探讨 职教与成教 2010.1

[2] 孙秀明 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2

[3] 张彬 《建筑CAD》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职业技术 2014.4

第8篇:建筑制图实训总结范文

1 进行岗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职业能力要求

准确进行岗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职业能力要求是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强化岗位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我校对中专生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进行了重新定位。主要表现在:①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即一线的管理者和劳动者。②以能力为本位,贯彻“够用为度,按需施教”的原则,不再追求各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③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继续进修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现阶段市场需求,工民建专业主要培养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其覆盖的职业岗位有材料试验工、木工、砖瓦工、抹灰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防水工、测量放线工、架子工等职业操作岗位的工作和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工程监理等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

2 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2+1”分段模块教学模式。将三年教学分为两段,前两年左右为公共教学阶段,完成文化基础、公共专业课及基本专业技能训练,最后一年左右时间全部为实践教学阶段,按专门化方向分流,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强化训练。既可以按单一岗位形成不同专门化方向,也可由两个或几个岗位组合专门化方向。

2.2 全面推行“两证一书”毕业标准。“两证一书”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衡量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的重要标志。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培养计划之中,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及专业的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两种职业资格证书。近几年,我校学生在毕业时要求既能达到中等学校学历教育水平,又能达到相关职业资格要求,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2.3 按能力本位要求重新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按能力本位要求,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通过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相同和不同的知识点、能力点,从而构建出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时,体现职业教育既是学历教育又是就业前培训的思想,突出职业能力训练,打破学科界限,构建综合化课程。

2.4 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校工民建专业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以《建筑制图》、《建筑结构》等理论教学为主,取而代之的是以《建筑施工》课程为核心展开教学,增加《建筑施工》课程课时量,同时将近年来在建筑施工中普遍运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采用的新型材料和高效设备等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内容,增设工程监理方面、工程质量检验方法等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适应市场、企业的需要。努力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信息量,适应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尤其增加与施工技术相关内容的信息量,通过观摩录像及多媒体教学片,了解各种建筑施工的基本工艺技术和现场管理方法,为实训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2.5 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行实践教学课程项目化管理。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实行项目化课程管理,制订较完善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实施实践教学项目化课程考核措施。紧紧围绕施工这条主线,突出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删除超越中职层次的内容,将近年来在建筑施工中普遍运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采用的新型材料和高效设备等内容纳入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3 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3.1 加强宣传,统一认识。全校上下加强宣传、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到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中职学生岗位能力培养,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毕业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业率才能相应提高,也才能带动学校竞争能力、办学能力的提高,树立学校品牌,把学校做大做强。

第9篇:建筑制图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程监理;毕业设计;改革;实践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本科院校和专业院校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就是毕业设计的改革。在工程监理专业设计的改革过程中,训练和检验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设计建筑工程的能力是各大院校需要加强关注和重视的。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都在沿用这个模式。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对高职教育目标的培养具有深刻的认识的,对于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该专业学生日后在社会上的更好发展。

1毕业设计改革背景

该专业主要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培养施工技术员和监理员,学生应重点掌握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及建设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能力和技能。而传统的毕业设计是进行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及预算,主要是训练学生建筑设计和结构计算能力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能力,这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业务规格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基于以上认识,在最后一学期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取消传统的毕业设计,并以职业技能综合测评取代毕业设计答辩。改革效果较好,学生动手能力逐年明显提高,受到了建筑企业的普遍好评。

2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的改革对该专业学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作用,其主要是将毕业论文答辩的方式取消了,只是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检验和训练,这样一来,该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难度降低了很多,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有效落实,还有就是通过毕业设计的改革,有效的统一了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同时也完善了该专业的毕业考核,科学合理的统一了专业规格和考核内容。最后能够促使该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样一来,对于专业能力掌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够被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在一定程度上,高职的教育特色能够完美的体现,同时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和择业。

3职业能力(技能)实训

根据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和人次业务培养的要求,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实训分为三个阶段,一共具有17周的时间。首先第一个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实训阶段,其的时间共需要5周,这个阶段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建筑工程的设计能力、建筑制图能力和识别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第二个阶段是建筑工程监理规划的设计实训阶段,共有2周的实践,这个阶段主要的目的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立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工程项目的监理规划的设计能力。这两个阶段的职业能力的实训工作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设计成绩和工程项目的规化设计成绩的评定。最后一个阶段是建筑施工和建筑工程监理的实训,这个过程共有10周的时间,主要的内容主要是训练毕业生的现场技术和现场监理工作,这个阶段有利于毕业生施工组织、施工技术和施工监理等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的实训完成之后,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的综合测评需要及时的进行,然后将第三阶段实训的测评成绩与前两个阶段实训的测评成绩进行相加处理,最后形成毕业生的最终成绩。

4职业技能综合测评

4.1测评组织。由建筑设计院工程师、监理公司监理工程师、建筑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站工程师、建筑工程公司技术员及我系建工教研室专业教师组成A、B两个工作组。A组为建筑工程施工测评组,B组为建筑工程监理测评组。

4.2测评试题。试题侧重技能操作和能力测试,由专业教师及施工、监理企业的专家共同编写。试题分为A、B两类。A类一建筑施工能力(技能)试题:包括技术员实务、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使用及检测等。B类一建设工程监理能力(技能),包括监理员实务、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等,题型为案例分析。

4.3测评程序。由工作组秘书组织学生依次到A、B测评组参加测评。被测试学生随机抽取试题,需抽取A类试题建筑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施工实务或管理各一题,抽取B类试题一道。抽取试题后(试题原则上不得更换),准备10~15分钟。然后学生对测评试题进行分析回答或现场操作,答题和操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各组评委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现场打分,平均分作为学生该项成绩。

5成绩评定

最后综合成绩由建筑施工图设计、监理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实训、综合测评等四部分成绩构成。

5.1建筑施工图设计成绩(15分)。根据房屋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表现、施工图质量、运用理论知识的准确程度、设计说明书等综合评定。

5.2监理规划设计成绩(15分)。根据监理规划设计阶段的实训表现,以及监理规划设计的质量、规划的合理性等综合评定。

5.3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实训成绩(10分)。包括施工表现、实训日记、实训报告(总结)、答辩成绩。

5.4综合测评成绩(60分)。其中建筑工程测量20分,建筑施工内、外业管理实务20分,由学生抽取A类试题现场测评;建设工程监理能力(20分),由学生抽取B类试题现场测评。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改革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其是大势所趋,对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通过毕业设计的改革,学校和社会能够很好的检验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有效的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经过调查显示,各个建筑企业和公司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完善和健全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可以有效的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要求,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还能够促进我国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朝升.对工程监理人才问题的思考[J].建设监理,2015(8).

[2]黄云龙,刘大成.工程监理为农发项目保驾护航[J].当代农村财经,2014(9).

[3]韩玉英.工程监理的现状及出路之我见[J].建设监理,1998(4).

[4]王家鼎.浅析工程监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