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教育部工作要点》;词频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2-0064-06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普通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既是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高等教育的准备,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上影响高等教育,其下影响基础教育,横向上联系职业教育,又关系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教育分流的关键阶段,处于国民教育体系健康运转的“枢纽”位置和中心地段。尤其是在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宏观背景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2020年我国主要劳动力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1.2年的严峻形势下,应该说,高中阶段教育成为了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点。那么,国家教育政策层面是否对高中阶段教育有足够的关注,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相比,国家是否给予了相应的重视,这迫切需要研究。
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本纷繁复杂,我们选择以教育部每年年初的《教育部工作要点》①(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为分析对象。其理由有三:一是《工作要点》主要是为将来一年国家的教育发展制定规划,并对全年重要教育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涵盖了国家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比较完整、全面和系统,这样我们既可以找到高中教育这个点,也可以涉及教育系统这个面;二是通过对近30年《工作要点》的分析,可以研究普通高中教育在这近30年的发展演变和地位变迁,既可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现在,也可追踪它的过往;三是《工作要点》是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教育改革的行动指南,直接引领教育实践,但在这些具体工作指示的背后,也蕴含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政策“隐蔽地配置价值观,是对价值观的可操作表述” [1 ]。
对《工作要点》的解读,我们选择的是词频分析法。所谓词频分析,是指对文献正文中重要词汇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分析,以选出频次最高的词汇来表达文献的主题内容。选择该方法的理由是:其一,政策文本中对不同事物的言说构成政策的不同关注点 [2 ]。即政策是如何言说事物,言说的频次如何,言说的方式怎样,反映出政策对该事物的关注点和关注度,反映出特定的价值取向。其二,某一年度工作要点中对普通高中教育的言说有其偶然性,但如果对近30年的工作要点进行连续性的追踪分析,从这条纵向的信息链中,我们可以挖掘出一些规律性走向。
基于此,本研究以教育部近30年的工作要点为素材,以词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提取并统计《工作要点》中有关普通高中教育的关键词词条、出现年份、密集度和词频,并结合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词频的对比分析,以考察我国教育政策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整体关注和地位变迁,反思过去,启迪现在,昭示未来。
二、数据统计
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又与基础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的出现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直接呈现,即以 “高中”或“普通高中”“高中教育”等专门表达②,对该阶段的教育工作有明确指向性、针对性的部署与安排;二是间接呈现,即将普通高中与“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捆绑使用,高中教育泛化在“中小学教育”和“基础教育”中来笼统安排。因此,笔者采用了两种方式进行词频统计:一种是将直接提到高中教育或其相关词语作为统计对象,例如高中、普通高中、高中教育等;另一种是将间接提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或中小学教育等关键词作为统计对象。统计数据如表1和图1所示:
除了剖析近30年来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的纵向变迁,我们也分别对同一时段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词频进行了统计,并通过与普通高中教育的词频进行对比,横向把握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分量与比重(见表2、图2)。关于高等教育的词频统计,笔者以“高校”“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作为统计依据,所得结果是上述四个词组的总和。义务教育的统计是以“两基”“普九”“义务教育”“基础教育”“中小学”为标准,所得结果是上述五组词语的总和。
三、结果与分析
1. 专门论及普通高中教育的词频较少,普通高中教育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彰显不够
《工作要点》直接提及普通高中教育的次数少于间接次数,普通高中教育大都捆绑在“基础教育”或“中小学教育”里面笼统论及。从1987年开始到1999年的十多年时间里,《工作要点》中直接提及“高中”“普通高中”和“高中教育”的字眼少之甚少,在1988、1994、1995、1996等年度《工作要点》中,仅提到了一次。原文表述分别为:“广泛开展以在乡初、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1988年)”“积极发展初中后和高中后的多样化教育与培训(1994年)”“研究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针和办学模式(1995年)”“拟定建设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实施意见和推进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1996年)”,显然,1988、1994年尽管提到了“高中”,但并不是直接针对高中本身。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工作要点》具体到各种类型教育的工作统筹时,基本都是按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这几个大的类目来分别阐述其改革发展目标与任务,普通高中教育几乎完全是捆绑在“基础教育”中零星论述或附带提及。以1991年《工作要点》为例,其中“关于基础教育”部分涉及的改革任务有:“继续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积极推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管理,整顿校园秩序”“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基本上没有太多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专门论述。一方面,普通高中教育夹杂在基础教育中泛泛而论;而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大类目下,义务教育又是绝对的论述重点,普通高中教育往往被边缘化。即使论及高中,也主要涉及的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关于普通高中本身的改革与发展,性质与任务,目标与内容的相关表述基本没有。
2. 《工作要点》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关注度明显低于高等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一些年份,普通高中教育甚至成为了政策文本的盲区
从每年的《工作要点》来看,国家一般都会分门别类地拟定年度发展目标并作出工作部署。从词频来看,近30年来,高中教育出现的频率几乎都低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就具体分布来看,《工作要点》在近30年的工作部署中,有11处将高等教育作为一级标题给予重点关注,近70处关于高等教育的工作安排出现在《工作要点》的二级标题。义务教育共6处出现在一级标题,近40处出现在二级标题。而高中教育仅有4处出现在一级标题,仅近20处出现在二级标题。可见,国家对高中教育关注远远低于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而且在一些年份的《工作要点》中,普通高中教育甚至直接被忽略。如2006年的《工作要点》提到的工作重点具体包括: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进高校自主创新,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有专门的年度改革目标设计,但普通高中教育完全空缺,而且这绝非偶然。2007年《工作要点》的工作重点有: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普通高中教育也基本缺席。再看2008年《工作要点》: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2009年《工作要点》是: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培养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等。都未见有普通高中教育的相关部署。2011年《工作要点》,普通高中教育也再次遭到冷遇,“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设,实施国家重大教育发展项目”的大类目里,具体提到了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仍旧未提及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而在“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认真组织开展教育改革试点”中,改革试点项目包括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也唯独没有关于高中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论述和工作安排。
3. 普通高中教育的关注程度呈现阶段性差异
纵观近30年的《工作要点》,国家政策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关注经历了四个阶段:
(1)混沌期(1987~1999) 这一时期,《工作要点》并没有太多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专门论述。除了1993年,《工作要点》在关于基础教育的论述中提及要“改革高中阶段教育,完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召开高中工作会议”。其他基本上都是混杂在“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泛泛而论,形式上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
(2)发展期(2000~2005)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两基”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和“九五”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普通高中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其受关注程度有所增加。“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2001年)“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2002)“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步伐”(2003)“继续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2004)“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巩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成果”(2005)等话语表达陆续出现。与20世纪相比,21世纪的《工作要点》开始对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进行独立安排,从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工作再到扩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范围,从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提出,再到更加注重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还有一批新鲜词汇的涌现,譬如民办高中、特色高中、新型综合高中等,都表明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更加开放化与多样化的时代。
(3)低迷期(2006~2011) 短暂的关注过后,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重新走入低谷。这一时期有关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专门论述基本没有,除了2010年《工作要点》二级条目中提到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他年份《工作要点》中,几乎很少涉及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即使零星提及,也基本是围绕2004年开始的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而展开,具体的论述包括:大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2006)、进一步扩大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范围(2007)、大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2008)、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范围(2009)等。
(4)黄金期(2012~) 到2012年,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格局有所扭转。2012年《工作要点》关于“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内容中,除了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还有专门条目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自此,普通高中教育开始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平起平坐,成为《工作要点》中专门论述的重要教育阶段和教育类型。2013年的《工作要点》基本延续了前一年的发展思路,其年度改革重点包括: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2014年的《工作要点》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
纵观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的词频分布和地位变迁,不难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高中教育实际上是在义务教育的‘下推’和高等教育的‘上拉’中得以被动式发展” [3 ],普通高中教育是被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裹挟着前进的,其独特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关注,其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其一,与义务教育相比,普通高中教育虽然也属基础教育阶段,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应该是当时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义务教育的强调是必然的,必须的。我们从每年《工作要点》中有关义务教育的具体用词和措辞来看,也不难发现,这是项压倒一切的工作,类似表述有:要继续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1999);坚持“两基”的“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完成本世纪的“两基”任务(2000);继续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2001);继续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02);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动各地不断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水平(2003);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2007)等。有所强调,就必然有所忽略。在此背景下,同为基础教育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没来得那么紧迫和至关重要,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忽略就显得有些在所难免了。其二,与高等教育相比,普通高中教育虽然也直接为大学输送人才,但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与经济腾飞,与拔尖人才培养的联系更直接、更紧密,因而,也更容易引起重视与关注。其三,从普通高中教育本身来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似乎陷入了一种高考招生制度不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很难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的瓶颈。显然,目前的高考要想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几乎是不太现实的,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有些停滞不前。一般来说,某一教育问题如果要上升到政策层面,要引起决策部门的足够关注,那么这一问题应该是“社会教育现实与教育期望之间的差距而产生的‘需改变’的问题,以及建立在教育现实基础上的‘需实现’的教育价值和利益诉求” [4 ]。而相比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没那么“需改变”,同时,也不太“需实现”,政策的关注度自然就不那么多。
四、思考与建议
如果说,在一定时期,国家对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给予了足够多的关注,这是教育性质和特定时展的共同要求,那么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一度被忽视的普通高中教育应该重新被认识,被重视。高中教育一如人体的腰,上连高等教育,下承义务教育,“腰”若不健康,不硬朗,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就很容易坍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普通高中教育是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实现“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 [5 ]的关键所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1. 充分认识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教育是向所有国民实施的非定向的最低限度的共同基础教育,而普通高中尽管也属基础教育阶段,但进入高中阶段后,开始具有一定的职业定向性。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尽管都属于基础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国民性、大众化等特征,但普通高中教育无论在基础的程度和性质上都不同于义务教育,它除了更好地奠定“基础”,还需要“进行具有一定分化性质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 [6 ]。因此,它既不是义务教育在基础层面的简单延伸,也不是单纯的大学预科教育。恰如《纲要》的阐述:“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显然,高中阶段教育无论对学生个性的形成还是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特殊的意义,它属于基础教育,但却是不同于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决策部门不能把普通高中教育简单混同在基础教育中笼统设计。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究竟如何发展,如何定位,如何发挥其特殊价值,都需要有专门的政策安排和针对性的制度设计。
2. 宏观规划普通高中教育的战略发展方向
如果把2000年作为分水岭,那么在此之前的普通高中教育基本上是捆绑在基础教育中笼统规划的,进入2000年后,普通高中教育开始渐渐地以独立面貌而被政策关注。具体而言,2010年前的政策关注点更多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推广,2010年后的政策焦点更多集中于普及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显然,无论是高中新课程改革,还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应该都是当前我国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迫在眉睫的改革任务。但笔者以为,这些更多都是当务之急,现实之需,眼下之要。政策的关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除此之外,我们似乎缺少了对高中教育的长远谋略和战略规划,缺少类似于《为了21世纪的高中》(法国国民教育部,1998年)《机会与卓越:14~19岁青少年教育》(英国教育与技能部,2003年白皮书)、《高中学生肩负的国家使命》(美国,2001年)的宏观筹划。未来的高中教育,尤其是21世纪的高中,究竟向何处去,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长、宏观、整体性地来谋划。
3. 着力抓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
从近3年《工作要点》中有关普通高中教育的具体部署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内容: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关于前者,《纲要》中设定了具体的改革目标,即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2020年达到90%。至于普通高中多样化,自《纲要》提出已近5年,一些省份也就高中多样化进行了试点,但到目前为止,高中究竟如何多样化,如何在高中阶段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沟通 [7 ],如何特色化,如何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等 [8 ],对这些高中教育领域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和重点改革领域,缺乏国家层面的具体指导意见和实施建议,也没有相关配套的举措或制度出台,致使各地落实起来困难重重,流于形式而无实质性的推动与进展。因此,就普通高中教育而言,一方面要长远规划,而另一方面,需抓住当前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狠抓落实,切实推进。
注 释:
① 目前能查阅的最早《工作要点》是1987年的,因此,本文以1987~2014年间《工作要点》为研究资料,共计28份。
② 《工作要点》中一般都将职业高中,中职学校等放入职业教育类目中来专门论述,因此,一般论及“高中”“高中教育”,基本上是指普通高中教育。
③ 1998年的《工作要点》是一个例外,该年度的专项工作是教育审计,所以基本未涉及各类教育的具体安排。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鲍尔.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M].王玉秋,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谷平,余源晶.近30年来政策话语对教育公平的关注[J].教育研究,2012,(4):35-40.
[3]刘复兴,刘丽群.明确定位、多样发展、体制创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13,(4):34-37.
[4]范国睿.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2010-03-01.
[6][日]新海英行,寺田盛纪,的场真美.现代高中教育改革――日本和诸外国[M].东京:日本大学教育出版,1998.
围绕创新驱动战略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
学术交流日益繁荣。出台《南京市科协学术交流项目管理办法》、《南京市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项目管理办法》等4项学术项目交流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学术交流项目管理。2011年,共有34个项目列为学术交流重点项目,并给予经费资助。积极承担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两项重点学术交流项目。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科技青奥”的2011年南京市科协年会。年会共组织40余场交流活动,内容涵盖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资源、环境、农业、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吸引万余名科技人员参会。做好南京市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评选表彰工作,市政府发文表彰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100篇。
科技服务全面加强。以“助企业创新发展、建科技人员之家”为主题,采用项目化管理方式,面向企事业科协开展“助建工程”活动,共有16个项目接受市科协资金扶持。在以“讲理想、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五杯竞赛”活动中,130多个项目被列为“厂会协作”、“金桥工程”项目,其中30个为重点项目。 34家企业科协的600余个项目获“创新杯”立项,充分调动了企业科技工作者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市科委联合出台《南京市企业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工作。组织完成《关于加强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的建议》、《关于南京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建议》等多篇“专家建言”,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由中科院院士、南京市科协副主席赵其国提出,市科协整理完成的《关于提高南京地区环境质量的建议》得到杨卫泽、季建业、罗群、陆冰等领导的高度重视。
围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全面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召开2011年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动员发动各成员单位积极为提升市民科学素质献计献策。印发《2011年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等工作文件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出台《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计划(2011-2015)》,联合全市各有关单位、社会基层组织,组织专家开展进机关、进军营、进社区、进校园活动。 成功举办主题为“创意与生活”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动漫创意设计作品巡回展和宁台动漫创意产业发展研讨会,吸引了海峡两岸170余所高等院校选送788件作品参展。
精心打造“社区科普服务平台”。制订《南京市创建星级社区科普大学活动实施意见及评比细则》及《社区科普大学管理办法(草案)》,成立由100多人组成的市级科普讲师团,建设社区科普大学网络服务平台,推动形成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与省科技干部进修学院共同开发 “社区科普大学公众服务平台”,实现社区科技教育信息互通、教学资源共享。
科普活动丰富多彩。举办南京市第23届科普宣传周和2011年科普日活动。科普周期间,全市共举办科普宣传活动229项,其中涉及全市性重大活动10项,更新科普画廊、展板2 800平方米,编制发放一批《核科普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科普资料,参与和受益群众达24万人次,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强化科普设施的科普主阵地作用。以科协系统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突破口,通过编制发放南京科普旅游指南,引导公众参观南京22个对公众开放的科普场馆。 年初,南京公共安全教育馆在南京科技馆落成开馆,南京科技馆实现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全年参观科技馆观众达到近50万人次。为更好地传播科技知识,南京科技馆策划承办了全市百万青少年公共安全体验月,南京科技馆首届科技旅游文化节、科技电影节、虫虫总动员大型机械昆虫展等活动和临时展览,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围绕科技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举荐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修订出台《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评选办法》,评选表彰第九届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经初评、考核、复评、公示、终评五个阶段,王才林等10人当选第九届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万谦等9人获“科技之星”提名奖,并分别获得4万元和2万元的奖励。利用媒体和各种形式,宣传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业、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科学发展建功立业。
拓展人才工作服务渠道。修订《南京市科协“海外智力为宁服务”引导资金项目管理办法》,为组织实施海智为南京服务提供工作依据。确定“发挥金港科创作用积极引进海外人才”等6个项目为2011年海智为南京服务引导资金项目。创新海外智力为南京服务方式,推动和协助做好“硅谷(南京)创新创业基地”的高新技术项目与人才引进工作,为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服务。出台《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办法(试行)》,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
围绕增强服务能力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推进科协工作制度建设。按计划梳理、完善、出台科协有关管理制度,并编印《南京市科协管理文件汇编》。《文件汇编》收录《南京市科协科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南京市科协主席办公会制度》、《南京市科协学术交流项目管理办法》、《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办法(试行)》等管理办法、制度规定47项,为科协自身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树立科协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紧紧围绕“十二五”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出台《南京市区县科协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开发科协业绩管理系统,改进业绩考评机制,促进管理科学化。完成南京市科协网站升级改版,全面展示科协形象,进一步突出信息工作在“三个服务”中的地位。通过在媒体上开辟专栏,加大对科协重大活动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全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220余篇。
一、2012年前三季度统战、科协工作简要总结
(一)统战工作总结
农场商会,使全县基层商会达到6个,镇级商会组建率已达60%。
——民族、宗教工作
民族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协调有关部门对2012年全县“两会”唯一在列议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议案》)开展多次调研,在充分调研基础上7月份配合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开鲁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意见决定利用五年时间,通过县、镇、嘎查三级的共同努力,采取资金、项目扶持、政策倾斜,领导和部门包联等形式,使全县10个民族嘎查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内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6000元,平均每年人均增加收入450元以上,这些计划现已兑现过半,投入资金折合人民币400多万元。二是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今年向
上一页 (二)科协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工程,我县全民科学素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科普宣传推广形式领异标新。一是投资2.6万元,在麦新等重点设施农业小区新建高标准科普宣传栏一处,编辑制作“保护地蔬菜生产新技术”影像光盘1000张。二是投资0.5万元建立“科普惠农短信平台”
上一页
一个,发送科普惠农信息7万余条次,预计年底发送各类惠农短信将超过10万条次。三是与中科院蔬菜研究所达成共建科技示范基地意向,将麦新镇先锋村设施农业小区打造成为中科院蔬菜研究所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二、2012年第四季度统战、科协工作安排
按照年初工作目标和县委政府具体工作部署,第四季度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开展宗教工作年终大检查工作。指导民族宗教部门做好宗教工作年终检查,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宗教场所进行督导检查。
(二)开展统战工作年终检查验收工作。按照2012年统战工作要点和考核细则,对各地各部门全年统战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三)做好县实绩考核迎检工作。对全年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对照县委政府相关文件和考核细则,进行认真梳理,查漏补缺。
(四)12月底前完成工商联换届选举工作。
(五)做好开鲁县农技联合会成立筹备工作。
(六)认真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三、2011年统战、科协工作思路
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即:在县委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统战工作职能,整合人才资源优势,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构建两个平台,即:一是构建统战宣传平台。进一步加强对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对不断涌现出来的统一战线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要加大宣传力度,大造声势,努力扩大统一战线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将加大向各级、各类媒体报送统战信息力度,以求全方位、多层面、宽渠道地搞好统一战线宣传工作。二是构建统战服务平台。积极做好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引导非公企业调优产业结构,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强化三条措施,即:一是坚持建立健全统战部牵头的统战工作协调机制,在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活动安排等方面对全县统战系统各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当好县委的参谋和助手,不断巩固和发展我县团结、振奋、活跃的爱国统一战线局面。二是坚持加强统战部门的自身建设,在全县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中,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提高能力,扎实工作。三是坚持创新统战工作机制,延伸统战工作触角,主动争取市县两级政府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和支持,加强与政协、组织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统战方针政策,正确履行工作职能的前提下,努力塑造全县统一战线新形象,为我县“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落实四项重点工作,即:一是进一步做好统战信息宣传调研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及时地反映党外人士的思想动态、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质量和档次,为县委决策提供服务。二是全面做好党外和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努力造就一支理论上成熟、结构上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党外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切实推动我县政治文明建设。三是切实抓好经济统战工作。一方面做好名誉村主任工作,力求高起点、注重抓实效,充分发挥统战
上一页
工作的独特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另一方面做好扶持小企业100万创业促就业专项资金发放和运行监控工作。四是落实宗教政策,抓好宗教工作,继续以全面落实“宗教工作目标责任制”为抓手,加强督查,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进一步推动宗教工作顺利开展。
1.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力度。按市、县综治委安排部署,按期完成我县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调处机构项目建设,早日完成建设任务;扩大矛盾调处覆盖面,完善人民调解网点建设,强化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提升化解能力,进一步维护基层稳定。
2.围绕服务民生,深化法律服务工作。一是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职能作用,扩大影响力,提高服务质量,为我县经济社会建设和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保障。二是进一步推行和规范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加大指导和管理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
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提升全民法律素养。今年是完成我县“六五”普法工作目标关键的一年,要在总结过去几年普法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再接再厉。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工作要求,落实好今年法宣工作要点;二是抓好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增强工作实效;三是推进“法律六进”工作,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四是丰富普法载体,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加强重要节日、重要活动等敏感时期的法制宣传教育,整合力量,联合推进,引导群众依法诉求,依法办事,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4.加强特殊群体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一是进一步健全社区矫正工作,不断提高矫正质量。积极搭建平台,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公益性劳动基地、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和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好教育矫治工作;积极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困难帮扶工作,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协调相关部门为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其提高就业和谋生能力。二是积极做好安置帮教工作,预防重新违法犯罪。进一步完善刑释解教人员衔接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和基础信息录入工作;强化帮教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安置帮教基地;通过远程帮教视频会见系统平台,把工作预先延伸到监狱,部门通力协作,联合服刑人员亲戚朋友共同鼓励他们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5.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一支过硬队伍。一是抓好宗旨意识教育。开展宗旨、法制和廉政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素质。二是改进工作作风。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强化作风建设,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在创优中争先,在争先中进位,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三是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以熟练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不断提高队伍推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最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一部专门部署我国“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为贯彻落实这一纲领性文件,切实抓住难得的改革发展机遇,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2012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工作要点》,部署了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改革发展方面2012年将要做的15项重点工作。
新闻出版业作为生产和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主渠道,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编辑工作作为新闻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的战略全局中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对建设新闻出版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在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当下新闻出版改革发展工作方面,广大编辑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首先,编辑应该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闻出版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出版工作肩负着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传播科学理论、传承优秀文化、引领时代思想潮流、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编辑应该坚持高举旗帜,服务大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更加注意编辑出版理论读物,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点出版物,编辑出版传承文明的历史典籍,编辑出版弘扬主旋律的优秀读物,确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社会、凝聚群众,保证正确的出版导向,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不断提高编辑出版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意识和业务能力。
第二,编辑应该坚守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改革发展是新闻出版战线永恒的主题。中国的新闻出版业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特别是2003年以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扎实、稳步、有效推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进展。到目前为止,全国581家图书出版单位中,除少数拟保留公益性和部队系统的出版单位外,地方、高校和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基本完成转制任务。全国2 300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全国有10万多家印刷复制单位、1万多家国有新华书店转制为企业。改革带来了新闻出版产业的飞速发展。据新闻出版总署快报显示,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预计超过1.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的60%以上。目前,国内12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成功组建。已有49家新闻出版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全国已经建成27个国家级各类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新闻出版业正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广大编辑出版工作者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自觉地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找准切入点,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努力为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编辑应该坚守多编多出精品力作的本分。“十一五”时期,全国累计生产图书135.8万种、338亿册,是“十五”时期的2倍。广大编辑出版工作者实施完成了5 000多个重点出版项目,出版了一大批传承文明的历史典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其中一些重大成果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一大批传承中华文明、记录中国历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大众出版物,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毫无疑问,这其中,都凝聚了广大编辑出版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编辑出版工作者的担当和付出。编辑应该以此为基准,继续大力推行出版物内容创新,助力出版物创作生产,切实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把多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作为不懈追求,编辑出版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具有时代精神与特点的精品力作,推出更多能够代表中华民族永久记忆乃至世界永久记忆的各类出版物,创造出更多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
一、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素质。
**年,我站一直把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来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水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要求职工每周一上午必须参加政府组织的学习,认真学习各类文件和领导传达的各级会议精神;二是加强职工的党性教育,使职工养成自觉学习党报、党刊的习惯,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三是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组织职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以积极的政治态度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紧迫感投入到各项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加强学习和教育,提高了我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各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水利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为我镇各项水利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业务知识及技能学习。
作为生长在信息化时代的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着高科技、高技术的快速更替,没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精神就要落后。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适应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需要,我站要求职工根据水管站的职能,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之余自觉学习相关业务知识,能熟练掌握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运行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及工作效率。
三、农田水利建设工作
××镇**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重点,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优农业需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发展,粮食增长,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我站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抓住机遇,积极协调做好前期工作,争取项目,督促落实各项建设工程,抓好建设管理,管好建设工程质量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年上半年农田水利建设工作重点:一是20**年度小型水利建设工程;二是加快“11.02”特大自然灾害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工作;三是抓好市级切块项目工程的建设;四是20**、20**年度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工程的实施。
1、加强施工管理,严把建设工程质量关。
**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我站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水利局的指导下,切实加强施工管理,按照工程项目计划要求,督促落实各项工程的建设,协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把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按照水利部规定以及国家有关的建设程序、技术规范和规程,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监督员工作在现场,严把砂石、土料等中间产品质量关,执行单元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和阶段分项检查措施,确保了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
2、各项水利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20**年上半年实施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主要是:一是实施完成了20**年度市级列项的莲华大伍排村人畜饮水小坝修复、达苴龙阱坝等7件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扫尾工作;二是完成了20**年省级下达第一批小农水补助资金10万元实施红墙村委会500人的人饮工程;三是负责××镇盛泰核桃示范基地小坝修复工程的技术指导及质量监督工作;四是实施了秧田冲水库、安岭岗龙箐坝等8件“11•02”特大自然灾害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工作;五是实施了“长治”项目楚雄市20**年第四季度新增项目莲华、本东小流域6.84km2的小流域治理项目。
截至20**年6月30日,我镇共动工各类水利建设工程124件,完工120件。其中小坝塘修复8件;沟渠支砌、浇筑4条3.64km;10立方米田间蓄水池建设8个,水毁工程修复8件,小型水保工程19件,人畜饮水工程10件,清淤河道及放水渠道63条。完成以上工程共投入劳动积累工37467个,完成土石方开挖26002立方米,土石方回填42274立方米,支砌石方4988立方米,浇筑砼476立方米。投入建设资金327.**万元。解决了10个小组1163人、1367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4km2。
3、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工程
××镇20**、20**年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工程,列入实施项目的是本东村委会下棚门小组、力峨么村委会中村小组;力峨么上村、长田、河半坡,邑多么山背后、岩子脚、芭蕉箐,路上村岔河小组等9个小组。9个项目点共解决了898人1100头大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
20**年项目工程于20**年12月10日动工,至20**年3月20日完工。本东下棚门小组及力峨么中村两个项目点共建设1立方米取水池2个,15立方米蓄水池2个,10立方米蓄水池1个。安装钢管318米,塑管7900米。完成土石方开挖1344立方米;土石方回填1235立方米;m7.5浆砌石70.74立方米;c20砼20.02立方米;钢筋制安0.28t。两个项目点共投入资金100646.40元,其中,上级补助69000.00元,受益区群众集资4790元,投工投劳折合资金26856.40元。
20**年项目工程于20**年2月20日动工,至20**年5月20日完工。力峨么上村、长田、河半坡,邑多么岩子脚、山背后、芭蕉箐,路上村岔河等七个项目点共建设1立方米取水池13个,15立方米蓄水池5个,10立方米蓄水池11个。安装钢管1986米,塑管27218米。完成土石方开挖4556立方米;土石方回填4**9立方米;m7.5浆砌石126.9立方米;c20砼102.30立方米;钢筋制安1.45t。七个项目点共投入资金301715.43元,其中,上级补助200400.00元,受益区群众集资11151.13元,投工投劳折合资金90164.30元。
四、防汛抗旱及库塘蓄水工作
1、积极抗旱保春耕
20**年1至4月,降雨量仅30mm,旱情十分严重,但部份地区水库坝塘内的蓄水比较充足,为了缓解旱情,我站认真做好水资源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并及时发放高科技抗旱产品fa旱地龙185kg,有效地缓解了部份旱情。
2、认真落实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及防汛安全责任制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3月初,我站就认真抓紧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具体做法是:①调整充实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成员,并做好党政班子领导及下乡组长联系水库的落实工作;②编制20**年防汛预案;③落实到位了价值1.5万元8个品种的防汛物资;④在镇机关和11个村委会组建了12支抢险应急分队;⑤编报了小(二)型以上水库的防汛调度计划;⑥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⑦与各村委会签订了小型水利工程防洪蓄水安全责任书;⑧认真开展汛前和汛期安全大检查工作。
在防汛安全责任制落实上,我站按市防办的要求,与各村委会签订了小型水型水利工程防洪蓄水安全责任书。并对重点病险水库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收集和掌握水情、雨情,按时上报。
3、库塘管理、蓄水工作
**年,我站定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坝塘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工程管理单位改正,要求各工程管理单位对水库、坝塘的闸门钢绳定期涂油、更换,在低水位时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接好。20**年,我镇的蓄水工程共计划蓄水1155万立方米,其中:小(一)型125万立方米,小(二)型605万立方米,小坝塘425万立方米。截至20**年6月30日,小(一)型(二城坝)水库水位9.51米,蓄水122.81万立方米,占计划的98.2%;25件小(二)型水库蓄水185万立方米,占计划的30.5%;800件小坝塘蓄水62万立方米,占计划的14.6%。
五、水产工作
我站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把发展水产养殖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认真抓好稻田养鱼推广工作;二是组织实施水库、池坝塘精养高产示范;三是开展渔业科学技术推广培训;四是加强渔政管理工作,20**年上半年办理并发放水产养殖证27户,认真规范渔业船舶的安全管理。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20**年共放养稻田养鱼1290亩,其中,示范面积120亩。20**年6月份的水产养殖生产动态情况为:水库及池坝塘放养面积3**1亩,其中,专用塘861亩,水库坝塘2220亩;稻田养鱼面积1850亩。上半年渔业产量154吨,产值达138.6万元。真正使广大养殖户得到实惠,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六、镇管水库工程的管理
**年,我站不断完善及加强二城坝水库、磨刀河水库、罗启美水库管理所的管理,切实抓好工程管理,认真做好春耕服务,确保灌区大春生产的顺利进行。一是要求管理人员在农业用水上做好放水服务,按用水制度放水、调水,做到数据记录清楚,水方计算无误,按规定的时间收回水费;二是要求管理人员要做好引洪及放水渠道的维护及管理工作。
七、存在问题
1、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不能有效的解决。
2、我镇水利发展极不平衡,部分地区水源充沛,部分地区水源枯缺。但地区与地区之间水源调济困难。
3、附属工程管理发展较困难,主要是水费征收标准低,且用水需求逐年减少,水费收入难以维持正常的管理工作。
4、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存在观望思想。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较少,劳动积累工不足。
八、下半年工作要点
**下半年的工作,我站将围绕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按制定工作计划,继续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进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做好各项水利工作,全力服务于我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具体工作要点如下:
1、抓住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的好时机,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
2、抓紧抓好20**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镇6个项目点445人的项目实施工作。
3、实施好“长治”项目20**年度本东、莲华小流域治理项目工程。
4、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对病险严重的工程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和上报工作,争取上级资金及技术支持。
5、发动群众做好水利工程的岁修及排灌渠道的清淤除障。
6、抓好防汛抗旱及库塘蓄水工作,确保辖区内的水利工程安全渡汛及完成蓄水任务。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古镇旅游年活动”和全县“旅游活县”战略,着力培育旅游产业六大要素,营造全民兴旅的浓厚氛围,充分依托丰富的人文及自然旅游资源,加大全县旅游总体策划、规划、旅游项目推介、旅游景区(点)建设、旅游商品研发、旅游产品促销、旅游行业管理等工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发展大旅游、拓展大市场、形成大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效益优势转化,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根据年度《县委工作要点》和《县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市旅游局年度旅游工作目标管理的要求,旅游局明确年度旅游工作要点。
(一)旅游规规建设。一是修订编制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编制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保护性规划。
(二)旅游招商引资。一是做好龙缸、歧山草场等旅游项目的策划推介;二是参加市政府组织的辽宁省大连市旅游交易会,大力开展旅游项目招商推介;三是力争完成五星级旅游饭店招商选定业主。
(三)旅游项目建设。一是做好县五星级旅游饭店设计方案评审工作,并启动五星级旅游饭店建设;二是启动草场亚景区综合开发前期工作;三是启动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龙洞的保护工程建设。
(四)营销宣传活动。主要是实施旅游发展“六个一”工程。一是制定一套旅游促销方案;二是制作一份旅游宣传资料;三是编辑一册旅游“一本通”;四是制作一张旅游地图;五是开发一批旅游纪念品;六是开展一次旅游推介活动。
(五)旅游节庆活动。一是协助泥溪乡举办火山峡5.1漂流活动;二是指导全县乡村旅游节:油菜花节、樱桃节、枇杷节及张飞庙庙会周活动;三是组织参加市政府举办的第十四届
三峡国际旅游节。四是是组织参加市政府举办的第十三届山水都市旅游节。
(六)旅游产业要素培育。主要是指导、培育、新增1家二星级以上的旅游饭店。
(七)旅游经济指标。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4%;实现旅游业收入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8.6%。
三、工作措施
为坚持“旅游活县”战略,做好旅游规划,强化招商引资,加强景区(点)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旅游市场,规范旅游行业管理,提升旅游产业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具体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做好旅游发展规划设计
1.高起点修订编制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本着与全市旅游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发展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的原则,骋请国内知名旅游规划设计单位,修订编制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合理安排旅游空间布局。
2.高质量实施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全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为指导,严把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论证实施关,每个项目都要力争聘请专家精心规划、反复论证,确保多出精品、不留败笔。
3.高要求彰显个性化单体项目规划。强化“特色就是竞争力”理念,在旅游单体项目规划上注重培育自己的特色,突出项目个性特征,不搞“复制品”和大路产品,力求一个项目一种风格,一个项目一个特色,力求做到风格各异,以特取胜。
(二)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力度
1.制定旅游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狠抓龙缸、歧山草场、彭氏宗祠、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磐石城古军寨、高阳湖等旅游项目的深度策划、包装,积极参加市政府组织的辽宁省大连市旅游交易会和首届西部博览会,大力开展旅游项目招商推介,力争每年包装打造1—2个景区景点。
2.以驻、、三个办事处为旅游招商引资平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项目推荐会,重点推荐龙缸、歧山草场、县五星级旅游饭店等旅游大项目,集中力量打好张飞庙4A景区和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两张牌,力争旅游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
(三)推进旅游项目设施建设
1.推进张飞庙4A景区提档升级工程。尽快完成张飞庙景区提档升级规划,明确张飞庙景区提档升级项目的建设内容,启动南滨路综合开发和旅游码头建设,借实施沿江生态屏障工程的契机,加强张飞庙4A景区的绿化和环境配套建设,抓好张飞庙景区可视范围内的绿化、保护范围内有损张飞庙景区风貌的违法违章建筑物的拆除、建构筑物风貌的控制等,进一步提升张飞庙4A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
2.启动县五星级旅游饭店建设。做好县五星级旅游饭店前期招商引资基础资料工作,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抓好旅游饭店规划设计方案指导、征求意见和评审工作,并启动五星级旅游饭店建设。
3.抓好国家地质公园综合开发工作。重点编制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保护性规划和龙洞地质遗迹保护方案,加快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清水至龙缸、清水至歧山草场旅游公路,完善公园景区(点)安全设施设备建设,完成公园核心景区打桩定界工作,初步实现对外接待。规划建设歧山草场至南三峡旅游连接公路,串联南翼旅游景区(点),形成旅游经济循环圈。
(四)大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
1.多渠道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一是选择影响力大的旅游卫视和等主要客源地的主流媒体,在黄金时段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积极参加国内重要客源地的旅游交易会和各类旅游展销会,进行促销宣传。二是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旅游网站与国际国内知名网站的链接,采取图片、视频等形式,推出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三是进一步推动云、万、开、利四地旅游联合体建设,共同制作区域旅游形象宣传手册,推出区域精品旅游线路。
2.组织参加市旅游重大节庆活动。通过组织参加市政府举办的第十四届三峡国际旅游节和第十三届山水都市旅游节,大力营销宣传三国文化、盐文化、移民文化以及访古旅游、养生旅游、红色旅游、科考探险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形成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指导举办旅游节庆活动
1.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的活动要求,制定全县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方案,通过合作、培训、现场指导、协助筹备、组织参加等方式进行,指导有关乡镇和部门以及旅游企事业单位争取活动经费,制定活动工作方案和安全工作预案,确保旅游活动“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2.积极协助举办油菜花节、樱桃节、枇杷节、火山峡5.1漂流节、张飞庙庙会周、三峡移民文化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通过精心策划,加强媒体宣传,邀请市内县外旅行社组织客源,组织各有关部门和乡镇以及旅游企事业单位开展旅游商品展销。力争全年节庆活动接待游客5万多人,实现旅游节庆综合收入700余万元。
(六)提升旅游行业管理素质
1.加强旅游行业队伍建设。为了旅游市场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通过开展旅游行业管理业务培训、外出学习考察、星级饭店评定、旅游行政执法知识学习等一系列活动,在掀起一轮岗位练兵热潮,通过活动促进交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水平,提升旅游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硬、服务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学习型旅游行业管理队伍和从业人员队伍。
同志们:
一、关于上一年教育工作的简要回顾
2011年,全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广大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年初教育工作总体安排,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1、五年规划高位启动。重新规划设计了我县“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期间全县教育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管理理念和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转变了教育发展方式,把“教育强县”作为基础战略,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经过一年的运行和探索,各科室、部门、基层学校认识高,行动快,促进了各项工作蓬勃发展,验证了我们的发展理念和行动路径是符合农安发展实际的,加快了我县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从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迈进的步伐,真正走上了从数量增长、规模扩张转变为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轨道。
3、教育基础能力普遍增强。校舍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投资9023万元,共完成校安工程建设面积208886平方米,是年初计划90000平方米的2.32倍。投资650万元,装备了县城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和中小学音体美器材,使全县初中、小学音体美器材配备率达到56.8%;理、化、生实验室装备率达到92.8%。全面启动了信息中心建设和教育督导网、教学资源软件建设工程。完善并充实了农安教育网站系统和进修学校教研培训网络资源,推进了电子政务的深入开展,完成了部分学校校园网和多媒体班级建设,加快了向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6、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县学前一年普及率达到99.9%,学前三年普及率达到59%,市教育督导组到农安检查我县学前教育工作时,给予了“落实最快、措施最佳、效果最好”的高度评价。更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断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考成绩在招生总量减少,新课改命题偏难的情况下,再创佳绩,清华北大录取5人,650分以上人数列外五县(市)之首,重点、一本、二本各段进线率大幅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效益凸显,招生人数、就业人数、升学人数均创历史新高。特殊教育功能不断拓展,继2007年以来,已有10名学生升入大学,创造了农安特教高考的新纪元。民办教育得到规范,理顺了办学秩序。可以说,目前的教育结构比较合理,体系比较完备,我们已经拥有了比较理想的教育发展链条。
7、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普遍推行体育艺术“2+1”培养模式,举办了第九届中小学生科技艺术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结合建党90周年,开展了“我为党旗添光彩”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教育系统“小手拉大手,共创国家卫生县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开创了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创城的新局面。特色校建设进一步凸显,3所学校被评为市级三星素质教育特色校。
8、保障机制有效跟进。深入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把3所重点高中“统招生”总数的40%作为“指标生”,直接下拨初中各校,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实质性作用。安全稳定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在整肃教育风气、制止教师补课办班等方面下大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塑造了教育的良好形象。坚持依法施教,按照市局要求,创新使用电脑分班方法,全县初一、小一普遍实现了标准班额,促进了教育公平。得到省市督导评估组高度认可,评价为“以超凡的力度,在规范办学行为,均衡编班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全省率先解决了择校择班和大班额问题,有力推进了教育公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客观地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不足。教育线长面广,与社会联系紧密。当前社会发展给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另外,我县教育还存在校际发展不够均衡、信息化程度不高、教师队伍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教师职业道德尚需加强等不足。国务委员刘延东曾深感教育有“七个千万”:即教育事关千秋万代,涉及千家万户,谈教育千言万语,看教育千差万别,办教育千辛万苦,办好教育要千方百计、千军万马。这“七个千万”,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更是要求。所以,我们更要充分认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办好教育的信心,主动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努力建设覆盖全民的公平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伴随一生的终身教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我们要把这份情感和优势化为前行的力量,抓住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契机,紧密围绕标准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加快脚步,提质发展。
二、关于2012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2年,是我县教育“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年,是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全面达标的攻坚年,更是实施创建教育强县战略的拔高年。关于全年的教育工作,已于年前形成工作要点,并已印发。希望各校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逐条解读,结合实际,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总体讲,今年的工作就是深入贯彻去年8月12号学校标准化建设大会精神,落实蓝皮书的各项工作内容和要求。
从内容上讲,是继承、延续和丰富,继续深入推动“五化”建设,实施工程,实现十项突破,推进二十八个建设项目,在去年良好开局的基础上,紧扣达标,抓基础抓规范;
从目标上讲,标准高,难度大,全县90%以上学校要达到省定办学标准;
从态度上讲,要振奋精神、高涨热情,增强信心,知难而上;
从要求上讲,要全面落实、严格执行,规定动作必须做好,特色项目拔高拓宽;
从效果上讲,要有花有果、有声有色,整体工作全面达标,单项工作形成品牌,力争省市先进行列,升高走远。
2012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按照县委、县政府“深化三大战略,统筹三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入实施《农安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区域推进为手段,以项目驱动、课题带动为策略,全力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做好今年的工作,要认真把握“一个总抓手”,做到“四个坚持”,推进“四项达标”。
把握“一个总抓手”:就是要以学校标准化达标建设作为总抓手。2010年4月,省教育厅下发了《吉林省学
总体目标:实施绿化、退耕还林、万树进村等生态绿化工程,植树135万株;完成义务植树60万株,全年完成植树195万株,森林覆盖率净增0.8个百分点,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71%。果品产量达到4.2万吨,新发展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个,病虫害防治率达到86%。
一、扎实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加快城乡绿化步伐。
1、绿化工程。年完成人工造林0.7万亩,栽植各类苗木58万株。完成封山育林0.5万亩,涉及上寨乡,需修建铁丝网围栏2900米,宣传碑牌1个,另外在封育区内完成人工辅助造林500亩,栽植营养杯侧柏5.5万株。
2、退耕还林工程。一是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年完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1.8万亩,工程区涉及上寨、铜冶、宜安三个乡镇。工程需修建铁丝网围栏6360米,宣传碑牌5个,哨卡4间,在封育区内完成人工辅助造林1980亩,栽植营养杯侧柏21.78万株。二是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年完成林业产业基地建设0.1万亩,完成退耕农民技能培训0.3万人次。
3、西山万亩生态观光花园建设。该工程是市确定的重点绿化工程,在我市北依城区,南至封龙山省会市区可视范围内,用于工程建设的面积约5万亩。包括山体生态林绿化;沟谷、坡脚次地绿化;山前大道两侧特色经济林带建设及现有2.5万亩山场封育工作。
4、“万树进村”绿化工程。年结合新民居建设继续开展“万树进村”绿化工程,栽植乔木50万株。在全市抓好10个重点村及4个新民居社区绿化,其它村做好通村路、环村路、田间路等重点道路绿化。重点村和新民居社区绿化由林业局无偿供苗,其它村栽植的树木,按照政策给予补助。(10个重点村为:牛山村、高家台村、小毕村、杜家庄村、纸房头村、荷莲峪村、西薛庄村、栈道村、黄岩村、南寨村。4个新民居社区为:南部新村、常青花园新村、林溪阳光城新村、下聂庄和张家庄联建新村)。
5、义务植树活动及社会造林。广泛组织动员全社会各界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突出抓好3.12植树节、3月和11月植树月义务植树活动。各乡镇、各社会团体要号召广大群众开展富有特色的社会造林,推动全市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开展,确保适龄公民绿化尽责率达到90%以上,全年完成义务植树60万株。
6、造林政策。对于群众自购苗木(不包括核桃)造林,林业局检查验收后,零星栽植的每株乔木补助1元,成片造林每亩补助200元。核桃自购实生苗每亩补助200元,自购嫁接苗每亩补助400元,核桃嫁接每株补助1元。
二、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提高林果农经济收益。
1、狠抓果品示范园区建设,广泛开展提质增效。重点抓好12个标准化示范园的建设管理工作,推广果树标准化生产技术6.2万亩。全年进行果树树体改造2000亩,推广10项提质增效适用技术。
2、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今年新发展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个,使我市的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25个,鼓励引导发展果品加工业,推动产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3、突出特色,大力调整果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核桃生产,新发展核桃栽植3000亩,对劣质核桃进行高接换优,完成核桃嫁接12万株。在滹沱河滩新发展葡萄观光采摘园300亩,使采摘园总面积达到500亩。
4、完善果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县乡重点区域果品质检站建设,完善果品监测体系;加强对果品生产基地、市场的抽检、监测力度,实现果品监管、监测无缝隙、全覆盖。
5、依靠科技,提高果农整体素质。年内举办各类培训班25期以上,培训果农3500人次以上,发放科技明白纸5000余份。全天候开通林果咨询服务热线,搞好技术咨询及服务。引进推广葡萄、核桃、枣等果树优良新品种10个。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建设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采取空中飞防与地面防治相结合方法做好美国白蛾、杨扇舟蛾等食叶害虫的防治工作,做好监测记录,确保美国白蛾防治率达到100%。同时,严格按照规定开展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工作,重点是做好苗木及各种繁殖材料的产地检疫,坚决遏制无证调运和只收费不检疫现象。
四、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巩固绿化成果。
1、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落实防火目标责任制,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完善扑救预案、防火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防火专业、半专业扑火队及护林员队伍建设,加强森林防火物资、交通、通讯设备、防火林带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3‰以内,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