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幸福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组织变革始终是组织管理的中心任务和永恒主题。组织变革与组织本身一样历史悠久…。组织存在于环境之中,环境对组织的存续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一过程已经成为组织变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为表述的方便,本文将人们对组织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称为环境观。在传统的组织变革研究中,人们认为组织与环境之间是一种线性的、可预测的稳定关系。随着复杂适应组织概念的提出,这种环境观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复杂性环境观对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诠释,它有助于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涵义,促进变革有效性的提升,从而为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管理带来积极的启示。
二、复杂适应组织与复杂适应组织的变革
1994年约翰・霍兰(John Holland,美国)教授在一次关于“隐秩序”(Hidden order)的著名演讲中正式提出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这一概念。霍兰教授等人认为,凡是相互作用的,具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所组成的系统均可称为复杂适应系统,并强调复杂适应系统是由大量具有主动性的元素(active element)所组成。刘洪,姚立(2004)认为,如果一个组织中,每个成员、单位都是一个行为主体,这些行为主体具有自主的判断和行为能力、与其它主体之间交互(信息和物质)的能力以及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同时具有相互依赖性,且能根据其它行为主体的行为以及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规则,以便与整个组织和环境相适应,那么,这样的组织就可以看成是复杂适应系统。而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特征的组织就可以称为复杂适应组织。可见,复杂适应组织与传统组织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具有显著不同的特征。
正因为复杂适应组织具有不同于传统组织的特征,所以,相对于传统组织的变革,复杂适应组织的变革在内涵、研究内容及变革思想等方面也将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
第一,内涵方面,复杂适应组织的变革与传统组织变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形式、信息传递方向、变革目标、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的可预测性、环境对变革过程的影响等方面。第二,研究内容方面,学术界对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主要关注点在于:组织变革与环境的关系、组织变革的模式、组织变革的干预等。其中,组织变革与环境的关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第三,变革思想方面,复杂适应组织变革在变革的力量来源、目的、结果呈现方式以及变革的途径、变革的扩散尤其是环境对变革的影响等均与传统组织变革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变革的内涵、研究内容,还是变革的思想等方面均显示环境是影响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最重要的因素。这表明从环境观的视角展开研究将有助于研究者更深入地把握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三、复杂性环境观对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理解
由于复杂适应组织及其变革与传统组织及其变革呈现出显著不同的特征,所以,传统的环境观已不适于用来解释复杂适应组织的变革。因此本文根据复杂性理论关于组织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进程来对复杂适应组织的变革进行分析。
1 权变环境观
早期复杂性理论根据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来分析复杂适应组织变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称之为权变环境观。其主要观点包括:(1)组织是开放系统,需要精心管理以满足和平衡内部需要并适应环境。(2)没有最佳的组织形式,组织的适当形式取决于所处环境的类型。(3)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组织类型,在同一组织中,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许多管理学家根据权变理论观点对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1961年伯恩斯(Burns)和斯托克(stalker)研究发现不同的组织形式客观地存在于现实中,这主要是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他们区分了机械系统和有机系统,认为机械系统适宜于稳定的外部环境,而有机系统则适应于动态的外部环境。1967年劳伦斯(Lawrence)和洛希(Lorsch)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表明,组织的分化程度和整合水平应当随着环境的不确定性水平而变化,这两者是一种正向关系,而且,即使在同一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也应具有不同的组织形式。明茨伯格(Mintzberg,1979)区分了五种组织结构及组织形式。并提出不同的组织结构及组织形式适应于不同的组织环境。卢桑斯(Luthans,1973)认为管理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他以管理技术为因变量,环境为自变量,构建了二者之间的函数模型。1985年德拉辛(Drazin)和凡・德・范(Van de Ven)研究了权变理论中的可供选择的匹配(fit)形式,并提出了选择、互动和系统方法三种匹配方式。这三种方式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尽管权变理论的不同学者所持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点在于强调组织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环境的特质。一旦组织的内在特征与环境要求达到最佳匹配,那么组织就能最好地适应环境。这实际上也是权变理论的一个核心思想。根据权变环境观,复杂适应组织的变革呈现出如下的一些特征:(1)复杂适应组织是由组织与其“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的开放系统,因此它更易受到环境的影响。(2)应当从复杂适应组织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来研究其变革的问题。(3)在复杂适应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其管理方式和技术应根据任务的不同而不同。(4)管理者的任务在于寻找适合于具体情境的组织变革的模式和策略。
2 适配环境观
权变环境观的基本假设是:组织和环境之间是相互分离的,组织和环境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对立。因此,竞争是组织成长的基本形式。随着组织理论的发展,这一假设逐渐受到了组织研究者的批评。一些理论流派对权变环境观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组织生态理论认为,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存在或自给自足的,它们存在于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整个生态系统的演变包括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集合的演变。正如自然界中生物组成环境一样,组织的环境也是由大量的组织构成的,因此,组织与环境是互动的。不仅环境会选择组织,组织也会主动地参与到环境的构建中去。尤其是当组织联合起来时,环境就不再是独立的影响组织的外在力量。组织生态学强调的是合作,即一个相互联系的群体之间通过相互适应实现整体的生存。其主要观点在于:“进化是相互适应者生存(the survival of fitting),而不是最适应者生存(the survival of fittest),它强调的是通过群体间的相互合作以维持系统整体的存续。
上述观点表明,复杂适应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反之,复杂适应组织也是构成环境的组织部分。因此,复杂适应系统要适应环境要求,环境也会适应组织的,两者之间是互动的过程。本文将上述观点称为“适配环境观”。根据适配环境观的理解,评价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复杂适应组织与环境之间是相适配的。这也是复杂适应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这
里所谓的“适配”强调的是一种“互动”和“相互适应”。这就从根本上摆脱了权变环境观中关于组织适应环境时的被动地位。
3 主体环境观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复杂适应组织是由相互作用的适应性的“行为主体”构成的复杂系统。从“主体”的角度出发来考察,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就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通常人们是根据大多数复杂系统中“行为主体”所共有的特征来解释主体。霍兰把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称为具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即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相互作用的主体。“主体”这一概念把个体的主动性提高到系统进化的基本动因的位置,从而成为研究与考察宏观演化现象的出发点。活的主体就是指主体具有适应性,正是主体的适应性造就了系统的复杂性,从而使“适应性主体”获得了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地位。适应性主体能够识别不同的外部环境,对环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且能够独立自主地采取行动,以应对环境及其变化。
主体环境观的基本思想就是把环境也视为主体。这样,环境与组织及其构成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就变成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被视为主体的环境也因此具有了适应主体所具有的一些特征:(1)能够自主地采取行动;(2)能够辨别环境并对问题作出判断;(3)能与其它主体相互作用和适应。根据主体环境观,发生变革的复杂适应组织系统的构成主体与环境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构成了整个组织环境大系统的基础和系统进化的主要动力。
4 参与环境观
传统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清晰的边界。因此,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区分是明显的。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过于僵化的组织环境观不断受到新的组织理论的挑战。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表明,组织的边界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随着组织发展过程的演进而日益变得模糊和分散化。组织的资源、设备、人员等所有构成要素以及组织的目标、计划、控制及管理模式等制度性成分均来源于环境。相关研究也表明,环境因素正不断地被纳入到组织的结构中去,或者被组织所吸收。因此,环境要素已经成为组织的一部分,组织与其环境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渗透、融合的势态,并由此而成为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这表明环境不应该被视为组织的“外部”因素,相反,它应该被视为组织的一部分。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在主体环境观(视环境为Agent)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将环境看作是构成组织系统的一个要素主体。这样环境与组织相互渗透,环境已经融入到组织系统中来,并成为组织系统的一部分。例如,如果A表示复杂适应组织,它由许多行为主体构成。B为该组织的环境。倘若将环境B也视为主体,那么由于组织与环境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被视为主体的环境B可以看成是组织系统A的构成单元(主体),这样环境就成为组织系统的一部分了。本文将上述观点称为“参与环境观”。根据参与环境观,在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过程中,环境作为组织的外部条件已被内部化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难以分割。
5 适应环境观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具有主动性、适应性,并且主体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通过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状态,或者与环境中或其他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系统中的主体可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或者更大的生存机会。主体与环境及与其它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它们的自身,同时也改变着环境。这种主体和环境(包括主体之间)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主要动力。上述观点可称为“适应环境观”。
复杂适应组织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其最大特征是“内设了学习算法”――能够逐渐学会采取合理行动的方式。适应环境观根据复杂适应组织的特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微观方面看,主体的适应能力表现在主体能够根据行为的效果修改自己的行为规则,以便更好地在客观环境中生存。即,复杂适应性组织能够主动作用于环境,使环境变化得对自己有利,或创造机会和引导向着适应环境并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发展趋势。从宏观方面看,由这样的主体组成的系统,将在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表现出宏观系统中的分化、涌现等种种复杂的深化过程。既然环境可视为主体(主体环境观),那么环境就应当具有构成复杂系统的行为主体所具有的适应性特征。因此,环境主体对组织主体(如企业)也存在适应性,从而企业的主动性进一步得以确立。根据适应环境观,在复杂适应组织发生变革的过程中,组织主体与环境主体之间将呈现出一种主动的、反复交互的“适应”过程。正是这种交互适应性构成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思想基础,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6 主体网络环境观
随着组织与环境之间主动性的相互作用的增强,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网络关系。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两个维度来对此加以分析。
首先,从宏观的维度看,这种新的环境观关注的焦点在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些主体可能处于同一组织系统内,也可能来自不同的组织,或者一部分来自组织,另一部分来自环境。传统的组织环境观强调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目标差异和利益上的对立冲突。复杂适应组织理论则强调企业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的、共同进化的网络关系。由于主体与主体之间通常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交织的网络结构,因此,任何一个组织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同其它组织或环境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其次,从微观角度来看,由于组织的内部不同部门或个人可以看作是行为主体,从而这些不同的部门或个人主体之间也形成一个“网络结构”。不同的部门及个人主体之间因为共同的组织目标而相互结成网络,从而激发了每个部门或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绩效。
本文将上述观点称为“主体网络环境观”。根据主体网络环境观,在复杂适应组织发生变革的过程中,同为主体的组织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网络关系,通过要素共享实现整体“低成本”运作。这实际上是一种群体集约化的经营战略,最终有望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主体网络的形成,突破了企业之间固有的屏障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具有高度的弹性。这种高度的弹性使得企业能够快速而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
四、复杂性环境观对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管理的启示
复杂性环境观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理解,同时也有望给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管理实践带来有益的启示。
1 权变环境观要求将复杂适应组织视为开放系统,认为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有效性取决于复杂适应组织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因此,管理者的任务是寻求组织与环境之间的最佳适应性。例如,针对不同的环境采用适宜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制定与具体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发展计划等,同时,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管理要求尽可能地考虑到组织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运用整体观来把握复杂适应组织变革与环境的关系,要从根本上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2 适配环境观强调组织与环境的相互适配和合作,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生存和进化。在复杂适应
组织中,如果不同的行为主体能够自主地决定自己与其它主体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适应即可发生。组织变革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帮助复杂适应组织实现与环境的互动,紧紧围绕提高适应性这一目标。在企业日常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企业与环境及其它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着竞争,更重要的是存在着互利合作的空间。例如,高科技企业之间联合进行研究和开发(R&D)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回避风险,更可以大幅地降低研发成本,为合作各方带来更好的收益,最终实现“共赢”。
3 主体环境观要求组织的管理者,把环境也作为主体来对待,这样环境就具有了主体所具有的自治性、智力性、适应性等特征。环境与复杂适应组织共同构成了更大的复杂适应系统。复杂适应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就变成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环境通过对组织的构成单元――主体的作用而对复杂适应组织产生影响。根据这一思想,组织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与相互适应,两者完全变成了“对等”的关系。这种组织与环境之间对等的相互作用与相互适应构成了组织环境大系统的进化动力。
4 根据参与环境观,组织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在复杂适应组织变革过程中,组织与环境的边界正日益模糊,环境正在不断地参与到组织中来,环境要素可以内化为组织要素的一部分,组织在很多方面同环境是相互依赖的。环境对组织产生影响,组织也改变和选择环境。环境不仅可以为组织的变革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还可以和组织相互融合渗透或结成更大的系统,形成一种共生进化的关系,这实际上正是多主体组织的一大特征。
5 适应环境观则从两个方面给企业管理实践带来启示。首先,从宏观角度而言,企业的发展不仅要适应其社会经济环境,如政府相关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同样,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时也要与本国企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这种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是实现最佳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前提。其次,从微观角度而言,由于组织可以被看成是由一个个行为主体构成的系统,那么,整个组织就是其中的主体的生存环境。根据适应环境观,企业中的个体成员或部门必须要适应企业的要求,同时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及日常决策时也应当要考虑到其中的个体成员及部门的利益和状况。只有二者“相互适应”,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6 主体网络环境观要求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管理者,不仅要从宏观上认识到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应当着力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网络关系。收集有利于主体之间传递的信息,促进不同主体及组织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交流,实现整体优化。同时,从微观上讲,组织管理者也应致力于构建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可以促进不同部门为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而积极合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组织运作成本,提高复杂适应组织变革的整体有效性。
五、探讨与结论
本文首先阐述了复杂适应组织及其变革的基本概念,然后归纳并探讨了六种复杂性环境观的基本涵义及其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复杂适应组织的变革进行了新的诠释。其中,权变环境观,强调组织变革过程的开放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适配环境观,强调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组织的主动性有所上升。主体环境观,则将环境也视为主体,从而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对等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参与环境观则强调环境对组织的主动参与,并逐步成为组织的一部分。适应环境观则强调环境作为主体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主动性进一步确立。主体网络环境观,强调组织主体之间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网络结构,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已结成一体,密不可分。
其次,本文对六种环境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这六种环境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它们的次序反映了复杂性理论对组织与环境之间关系认识的内在逻辑和演变过程。如图所示,从权变环境观到主体网络环境观,随着复杂性理论对组织与其环境之间关系认识的层层深入,组织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的主动性在不断增强,同时组织与其环境间的边界却越来越模糊。这表明,在互动中组织的主动性与其边界的模糊性呈现出一种正向的关系。
【关键词】 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应付方式;父母教养方式
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个体在生物遗传的基础上和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特征和行为活动方面。国内外研究表明,人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受到父母教养态度的影响,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子女不良人格特征和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1],不同的人格发展也会伴随产生不同的应付方式[2]。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探讨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乡医学院各专业本科生233人,其中男生113人,女生120人,平均年龄21.5岁。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有3份,其中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问卷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3],该问卷由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测谎量表(L)4个分量表组成。肖计划等人的应付方式量表[4],分6个因子,解决问题(By1),自责(By2),求助(By3),幻想(By4),退避(By5),合理化(By6)。父母教养态度问卷采用了经岳冬梅修订后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中文版[5];其中父亲量表包含6个因子(FSS1:情感温暖与理解,FSS2:惩罚、严厉;FSS3:过分干涉;FSS4:偏爱被试;FSS5:拒绝否认;FSS6:过度保护);母亲量表包括5个因子(MSS1:情感温暖与理解;MSS2:过干涉、过保护;MSS3:拒绝否认;MSS4:惩罚、严厉;MSS5:偏爱被试)。
以上所述3个量表装订成册,一次发给被试,进行集体施测。为保证客观性,问卷不记姓名。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33份,回收率89.62%;数据录入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个性心理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和应付方式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见表1。
从表1可见,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SS1、MSS1)和子女的内外向、说谎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和子女的神经质、精神质呈负相关,说明此种教养方式的子女趋于活泼、外向、情绪稳定;父母亲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偏爱、过分保护和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而且大部分相关极其显著(P
从个性心理特征与应付方式之间的相关可见,解决问题(By1)、求助(By3)与内外向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
2.2 不同性别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和应付方式的比较 见表2。
从表2可见,个性心理特征中男女生在精神质上差异显著(P
2.3 父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对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和应付方式的影响 父母亲文化程度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SS1、MSS1)教养方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3 讨 论
3.1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父母亲教育方式与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相关分析表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SS1、MSS1)和子女的内外向呈正相关,和子女的神经质、精神质呈负相关,提示父母亲对子女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方式越多,子女就越多表现出情绪稳定、轻松兴奋,而较少出现忧虑抑郁、紧张困扰等人格特征;父母亲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偏爱、过分保护和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这说明父母采取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偏爱、过分干涉的教育方式,其子女就较多出现敏感多疑、情绪抑郁不稳定等特征。可见,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是促进个体心理特征健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2 个性心理特征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 从个性心理特征与应付方式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解决问题(By1)、求助(By3)与内外向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的负相关;自责(By2)、幻想(By4)、退避(By5)、合理化(By6)4种应付方式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个性心理特性与应付方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具有良好个性心理特质的人往往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其他则相反。因而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应注重个体良好心理特质的培养。
3.3 父母教养方式与应付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相关分析表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SS1、MSS1)和子女解决问题、求助呈正相关,而父母亲的其它教养方式和自责(By2)、幻想(By4)、退避(By5)、合理化(By6)呈正相关,与赵荣霞等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一致[6],这说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应对方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父母亲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可以使子女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
3.4 不同性别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和应付方式的比较 本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情绪更稳定;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By1)与幻想(By4)男女生之间差异显著,男生与女生相比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在幻想应对方式上女孩比男孩采用的多,可见男生应对方式更积极些;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父亲对儿子的要求更严格,这可能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有关,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值更高。
3.5 父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对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和应付方式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而父母亲不同职业对大学生的个性、父母教养方式和应付方式影响不大。
中图分类号:B848.4、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7-00447-01
“外向性”一直是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用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简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调查了179名纳西族被试,探讨纳西族外向性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5年7~9月,在云南丽江城区某小学开家长会期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选取一个班共计六个班的家长团体施测。共发放问卷265份,回收问卷250份。有效问卷179份,男性88名,女性91名;平均年龄30±1岁;工人43名,农民39名,科教文卫43名,经商54名;初中文化以下被试53名,高中或中专文化被试73名,大专或大学以上文化被试53名。
1.2 工具
1.2.1 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简表(QZPASS)[1] 包含60个项目,鉴别度指数均在0.47-0.73之间,cronbach α系数除了第一因子为0.33外,其他各因素均在0.51-0.65之间。本研究选取其中测量“外向活跃”因子的共12个项目,采用六级评分,要求被试对每一个项目做1(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况)到6(完全符合自己的情况)的评定,高分者在人际交往中表现活跃、积极,擅长与人交往,容易与人沟通,受人欢迎,并伴有个人的乐观和积极情绪;低分者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被动、拘束和不易接近,并伴有个人情绪的消极和低落。
1.2.2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2] 该量表由6个父亲教养方式和5个母亲教养方式构成,采用4点记分,“从不”到“总是”,分别记1-4分。将不同维度的题目得分相加得到不同教养方式的总分,某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父母在教育其子女的过程中,此方面的影响越深。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在0.429-0.883之间,各项目与所属维度的相关系数在0.144-0.809之间。
1.3 统计方法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2结果
2.1纳西族男女被试外向活跃因子和父母教养方式得分比较
纳西族男性得分高于女性(46.5±0.6/44.5±0.6,F=6.30,P
2.2 纳西族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外向性”的关系
以纳西族的外向活跃性因子为因变量,父母教养方式为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见表1。
**P
表1显示纳西族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其孩子的外向性影响更大。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纳西族外向性的性别差异与该民族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关。集中体现在父亲的“过分干涉” 、“否认、拒绝”和“惩罚、严厉”这三种教养方式上。多元回归结果表明,与纳西族外向性联系最密切且存在负相关的是父亲的“过分干涉” 、“否认、拒绝”和“惩罚、严厉”这三种教养方式。而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纳西族女性所受到的来自父亲的“过分干涉” 、“否认、拒绝”和“惩罚、严厉”要比男性更多。可见,纳西族男女外向程度的差异与其父亲的教养方式有着重要的关系。此外,本研究所揭示的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外向性人格特点的影响,也支持了近期一些研究的发现[3,4],提示不要忽视父亲在孩子人格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简式)的信度与效度.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4):291-296.
2 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122-129.
3 赵冬菊.儿童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5):340-341.
4 曲晓艳,甘怡群,沈秀琼.青少年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3(13) :288-290.
1.课程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礼仪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具有易学、易懂、难养成的特点,不仅要学生了解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意识,掌握礼仪服务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该课程教学内容缺乏与行业对接、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这些都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鉴于此,为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礼仪教育是服务类专业教育的基础。对于服务类专业的学生,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良好的礼仪素养在职场中显得尤为重要。从外在职业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礼仪修养的展示,无不体现着对客人的尊重。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从基层到管理者,职业形象、待人接物、沟通交流等诸多能力都能体现于良好的礼仪素养。因此,礼仪教育是服务类专业的基础。
3.礼仪教育是职业礼仪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缺乏真实的职场环境,在礼仪课程学习中,如果单独按照传统模式教学,学生无法体会职业情景,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行业中去,也很难灵活地解决职场礼仪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此次课程改革,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再到考核方式,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礼仪知识与行业紧密结合,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和情感服务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
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对本学院的三个本科专业(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的礼仪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五大教学改革为指导思想,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进行调研,充分考虑行业的要求与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借鉴国内外旅游、酒店、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和礼仪类课程群教学改革经验,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任务,以完成工作任务深化学习内容的原则,编制课程教学大纲,面向行业岗位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1+4+1六大课程教学模块为项目依托(其中,第一个1为礼仪意识唤醒,4为职业形象塑造、待人接物处理、沟通交流应对、礼宾次序安排,第二个1为行业岗位礼仪),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模拟仿真实训来组织教学,使职业和岗位要求与仿真情境相符,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的紧密结合。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七大学习性典型任务和四个实训项目,这七大学习性典型任务为认知礼仪、职业妆容与职业着装、优雅姿态与服务手势、社会交往常用礼仪、如何有效沟通、学会次序安排、行业服务礼仪;四大实现项目为仪容仪表训练、仪态礼仪训练、服务用语训练、岗位礼仪训练。
2.教、学、练、做有机融合,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建立基于提高学生情感服务能力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情感服务能力为核心,从礼仪课程特点和本科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全面推广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仿真情境实训、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技能项目实训等,让学生在创设的工作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完成项目教学的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在仪容仪表礼仪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职业着装要求,会打领带、化淡妆;在仪态礼仪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坐、行、蹲姿态,规范服务手势;在服务用语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礼貌用语与行业服务用语规范、表情训练;在行业岗位礼仪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酒店、导游及会展服务礼仪。通过采用项目主体、任务驱动、仿真情境实训、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3.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考核评价嵌入教学过程,建立适用、实用、一体化的两分法教学考核体系。本课程考核以促进提高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和培养情感服务能力为主线,推行课程嵌入式评估,突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考核,注重过程考核,评价主体由学校的单一主体转向学校、行业、社会的多元主体。教学考核将以前知识本位的传统终结式考核改革为能力本位的过程性考核,兼顾理论与实践,参照职业标准与学科竞赛相关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学、做、练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不断完善自身技术技能的意识,从而培养一批适应国际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趋势、具有较强情感服务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两分法考核机制具体是指实训技能模块百分制与理论模块百分制考核,同时,把平时成绩与实训技能考核作为课程过程性考核,理论考核作为期末考核。课程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20%)+实训技能考核成绩(40%)+期末理论考核成绩(40%)。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60%)=平时成绩(20%)+实训技能考核成绩(40%),终结性考核成绩(40%)=期末理论考核成绩(40%),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模拟实践、课堂案例讨论、课后准备、课后作业等构成,实训技能考核主要围绕四大实训项目展开,以小组为单位,重点考核职业形象塑造和行业情景模拟,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外在职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把礼仪知识充分运用于行业中,并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行业中的实际问题。期末的理论考核主要是礼仪的基本知识点、行业案例分析等。
三、课程改革成效
1.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理论知识采取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实践项目让学生真正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训中对礼仪规范有了更加真实的体会,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普遍反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礼仪的热情,更让他们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通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将会在大学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
2.实训项目的实施与技能考核,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实现项目的训练和考核,学生普遍反映良好。一方面,学生在礼仪实训室真正的练习到具体的技能,切实学到实用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把礼仪知识综合运用于行业情景模拟中,充分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死记硬背。
3.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职业礼仪素养。在课程学习中,通过理论知识、实训项目和课外实践,多方位地让学生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尤其是小组的实训项目,学生在团队中的个人礼仪得到系统提升。同时,通过行业情景模拟的编排与展示,职业礼仪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中,能将学到的礼仪充分运用,同时在校外实习中,也能展示我院学生的礼仪风采。
四、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职业礼仪素质养成非一日之功。本课程具有易懂、易会、难养成的特点,在课程学习期间,学生们还可以保持较好的学习礼仪的热情和状态,但把这种职业礼仪素养内化并形成自己的品质还需要平时的积累和沉淀。考核成绩高者,也不能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在课程改革中,需注意多提供学生礼仪社会实践和行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岗位中礼仪的重要性。同时,在学期教学进程中可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以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方面的设计或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如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职场礼仪风采大赛,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我院有自己专门的礼仪队,通过礼仪队成员的选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礼仪热情,另一方面,让礼仪队成员成为礼仪规范的代表,尤其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礼仪队成员的风采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导礼仪规范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逐渐将礼仪规范内化,成为礼仪习惯,以便更好地提升礼仪素养。
2.技能实训项目训练人数较多、时间较少。鉴于课时有限,学生人数较多,在过程技能实训中,难以保证每位学生在实训课上掌握应有的课程技能,以致在技能考核中,不能取得较满意的实训成绩。在技能实训中,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的交流和沟通,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带动的目的;学院配有相应的课程分散实训,鼓励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技能训练,以获得较好的礼仪课程技术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你局元月五日来函收悉。关于所询执行《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中的几个问题,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劳动合同制工人在试用期内,经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也按《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的问题。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任何一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适用于试用期已满的劳动合同制工人,不包括试用期内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在试用期内,经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企业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
二、关于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或缓刑的劳动合同制工人,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和发不发生活补助费的问题。
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或缓刑的劳动合同制工人,按照《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十三条中的“被判刑的劳动合同自行解除”的规定处理。
劳动合同自行解除的,按照《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不发给生活补助费。
三、关于重新就业后改变工种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原来的工资低于二级工工资标准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应如何核定的问题。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十九条规定,重新就业的劳动合同制工人,改变工种的,在试用期间的工资按照不低于二级工工资标准支付,是指原工资在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合同制工人,原工资低于二级工的,保留原工资等级。
四、关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医疗期未满,而合同期已满的合同制工人,应如何处理的问题。
按照《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第十四条(三)项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合同期虽满,但医疗期未满的,企业亦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延续到医疗期满。
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服装设计课程的要求
(一)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教育目标服装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不仅能够在传统实用类服装设计领域取得成就, 而且能够参与到舞台服装制作、 影视造型等相关行业中。在社会文化事业极大发展的今天,服装设计专业人才不乏用武之地, 社会也需要更多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熟练掌握制版和缝制工艺以及服装营销、 服装陈列技巧的人才参与到服装相关行业中。因此,服装设计课程应以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多面性的需求为方向, 进行全面课程改革。
(二)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教育的宗旨进行职业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 是个体毕生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这是现代心理学对职业心理进行研究之后所得的重要结论之一, 这也意味着,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影响会持续一生。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过程中考虑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走向,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 也必须注意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宗旨。
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方式
(一)以实践教学开展为目的进行教材改革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注意到服装设计课程本身的应用性。 目前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中, 无论是对服装设计的理念的表述,还是对服装设计方法的教学都显得太过死板,这样的教材不仅制约了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发挥,而且使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局限。 因此,有必要以实践教学的开展为目的进行教材改革。教材改革的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服装设计专业书籍, 选择其中应用性较强的那些作为教材;第二,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在原本的教材理论基础上, 另外自编一本全部是应用实践知识的辅助教材,在服装设计课上使用,辅助教材的应用能够使学生的思维从刻板的理论教学中跳出来,通过动手设计、动手成衣,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以就业为目的进行教法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心,就必须在教法改革中明确就业这一目标。无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何种教学方法, 学生所处的环境始终是学校而不是职场,因此,学校应从教学环境变化的角度实施教法改革,即应用校企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岗位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学校可以与当地服装设计公司、大型影楼等企业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在企业注入资金,为学生争取综合性较强、设备较为完备的教学条件。 使学生的应用课程与服装设计的日常应用联系起来。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方法的实施,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们也能够从教学指导当中获得有用的反馈, 从而更好地总结自身在教学中的问题。这样的教法改革,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教学的岗位指向性理解的更好,也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三)以学生职业发展为目的进行教师职业素质再教育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 如果教师们本身的职业动手能力不足, 对目前服装设计专业的职业类型以及职业前景了解不足,也就不能给学生做出表率,更遑论对学生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行再教育, 是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首先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一系列培训课程, 使教师对服装设计应用领域的最新动态有所理解;其次,学校可以将教师安排在企业中进行岗位再教育, 使教师通过实际感受增加对服装设计应用的职业理解,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发展。
三、在服装设计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应充分应用学校资源不同的课程改革方法对各院校的教学资源要求不一样,对学校的办学实力要求也不一样。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进行课程改革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本学校所占有的教学资源和所拥有的教学实力,在高效利用资源的同时,不使课程改革活动成为学校发展的压力。
(二)课程改革应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在以人本教育为主要教育思想的今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学生发展需要的特殊性,例如,刚入学的学生社会经验太少, 直接使用校企联合教学的方法更容易使他们的职业心理发展受到挫折, 因此应该先从学生对教材、 对服装设计学科的熟悉和认识开始进行教学, 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则更适合于高年级学生。
[关键词]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多主题表达
提起海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的“麦地之子”,这位于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一段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的“诗歌王子”,以短短的七年创作时间为我们留下了几万行优秀的诗篇,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永恒的遗憾与困惑。如一颗流星,海子以惊世骇俗的方式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一生,在一瞬间照亮了诗坛的沉寂,随之又引起了诗坛的喧哗与骚动。十多年来,关于海子的死以及他留下的一些优秀诗作,引起了诗坛长久的争议。随着这些争议的掀起,海子及其诗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铭记,并一直广为传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还入选了高中语文教材。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因其离海子自杀时间只两个多月,所以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该诗的主题,旨在揭示该诗的多主题倾向,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和读者。
一、对失恋感伤情绪的深情咏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海子卧轨自杀只差两个多月的时间。根据张应中先生的推断,构成这首诗的起因可能是海子不成功的初恋。“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期间与女生B发生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1986年分手,B于1987年毕业后去了深圳发展。海子虽然与初恋女友结束了恋爱关系,但仍保持着友情性质的通信往来,特别是海子去世前一段时间。”[1]张应中先生还在文中列举了海子在这前后期间所写的诗歌加以佐证:“第一首《遥远的路程》(1989.1.7)说:‘我站在元月七日的大雪中,还是四年以前的我’,‘四年多像一天,没有变动’,四年前的一九八五年初,海子与B正处于热恋之中。第二首《遥远的路程》(1989.1.22)说:‘我坐在水上给你写信’,(《折梅》1989.2.3)又说:‘寂静的太平洋上一封信’,‘是她写给我的信’”。[2]根据张应中先生的推测,再结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把它理解为一首爱情诗无疑是比较确切的。不难看出,该诗所表现出来的感伤情调正可以作失恋解之。“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诗人经历了失恋的阵痛,终于想从失恋的悲伤中站起来了,终于想重新追寻自己的新生活了。或许,诗人是因为物质的贫困导致的失恋,诗人通过这“一劫”,终于悟出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才开始准备试着放弃自己以前浪漫的玄想,开始准备“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从小生活在农村,经济贫困让他饱受了饥饿之苦。即使参加工作了,依然监守着贫困。在执教政法大学期间,诗人曾因为无法满足母亲索要80元肥料钱的要求而发愁(见燎原《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正因为物质贫困,海子才想到要在尘世中获取幸福。因而,诗人在第二节热情洋溢地写道:“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由于诗人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因而他获得了短暂的幸福与满足,这瞬间的安慰让单纯的诗人欣喜若狂,竟然想把“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显然,这些幸福的感觉是诗人心态放松之后的结果。在第三节,诗人还是抑制不住心中喜悦的冲动,甚至想“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甚至打算祝愿自己的“情敌”(“陌生人”)与前女友“终成眷属”。然而,诗人终究无法走出失恋的阴影,这一切达观与快乐都不过是他自己的“虚设”,这只是他在“下决心”的时候心中的意想而已。诗人不可能忘掉那份逝去的恋情,就像他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样。尽管他要自己强作欢颜,可他的内心却是极端的痛苦,所以,诗中这些看似快乐的语言与心态不过是忧伤之情的另类表达罢了。这有点类似于诗歌中常见的“以乐写哀”的例子。
二、对孤苦生存境遇的有力揭示
海子被文学史家定位为“后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之一[3],他早期的诗歌清新透明,后期的诗歌却十分的晦涩难懂。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是其后期诗歌中最为好读的篇章。在海子的心中,一直存在着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的精英意识,试图拯救这个世界。他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就是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4]他还说:“我要探讨的是,在时间和生活中对于神的掠夺是不是可能的?!”[5]在海子的心中,似乎有一个农业帝国,那里山明水秀,给人以无限慰籍,因而,他早期的诗歌中无不充满着“天空”、“土地”、“村庄”、“麦子”、“农妇”、“风”、“夜”、“月亮”、“大海”等意象,早期的作品是“以浪漫主义为底色的生命意识和乡愁意识。”[6]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海子所向往的“农业帝国”在现实生活中不堪一击,不得不宣布破产。因而,诗人长期以来的精神信仰也不得不宣告破产。由此以来,诗人心中便深感极度的空虚,生存境遇也随之孤苦起来,诗人一度所向往的远离尘嚣的美好生活与世俗所拥挤的现实相去甚远,他一直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可尘世却对他穷追不舍。根据海子的好友西川介绍,海子在政法大学期间,一直孤独地生活着,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后的这些年,他只看过一次电影……”[7]然而,诗人毕竟不能免俗,他所居住的地方本是一块世俗之地。诗人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以反讽的笔调,在看似快乐的叙述中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哀伤与绝望的情绪。开篇时,诗人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今天起”呢/?显然,此时的诗人心中还充满着矛盾与困惑。因为他从明天起打算做的那种“幸福的人”,并不是他心中最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他需要的幸福不是尘世之中诸如“喂马,劈柴”之类的日常生活,也不是诸如“周游世界”的物质享受,也不是诸如“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的浪漫情绪,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种精神的超脱。显然,诗人所追求的幸福在现实之中是注定要碰壁的。因而,他也只能用语言幻想自己能够获取到“超物质”的超凡脱俗般的“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借此表现自己不愿流俗,愿永葆精神的绝对洁净美丽的超越情怀,从而有力的揭示了诗人孤苦的生活现实和生存境遇。
三、对人类存在价值的终极追问
文学(诗歌)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始终负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它既要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又要对存在作出终结关怀,扣问人类的生存意义。海子正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与追问。
在阅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时,我们不妨放开眼界,把该诗看成是诗人对人类存在的一个隐喻和象征性的描写。“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该诗的前两节,诗人为我们展示的不过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这些场景中,不仅有物质的感官享受,还有友情的温暖。这一系列的生活场景,或许是诗人一直不曾具备的,这是多么和谐生动的生活场景!在对这些场景的描绘中,诗人海子饱含深情的歌咏与描绘的,其实并非是世界个别具体的幸福生活,而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境界。诗中的“我”,在此时是人类的化身。诗中的欢乐也是超越了“小我”而上升为“大我”立场的欢乐。诗人此时成为了人类的代言人,他站在人类的高度来关注我们所应有的“幸福”。然而,这样的“幸福”在哪里呢?很显然,在尘世中,更是在我们的想象中,在我们对别人(自己)的祝愿之中。因此,诗人热情洋溢地写道:“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在这里,诗人表面上是在“愿你”,事实上诗人也是在“愿我”,“愿我们自己”,只不过,这样的愿望难以实现罢了。于是,诗人不无失望地安慰自己:“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在失望(绝望)之中,为自己描画了一幅美丽的 “乌托邦”,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就是这样,诗人以婉曲的笔调,感伤地摹写出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又随之把它轻轻地否定和毁灭。但是,正是在这样的美好愿望的生生灭灭之间,人类社会得以向前发展进步,人们也在希望与失望之间,“痛并快乐着”生活。——人们渴望的幸福,看似切近,实则遥远。它仿佛在你眼前,然而,又永远不会真正地兑现。它能够给你的,或许只能是永远的在自我安慰与追寻中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巧妙地用一系列象征意象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祝福,充满着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
后记: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对待任何事物,换一种眼光和角度,所得的结果也就大为不同。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亦然。文学(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除了表现美,抒发感情以外,还要表达一种“思”——它要给人以启迪。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它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满足感官上的享受的同时,获得思维上的启示与精神上的提升。而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恰好是具备这样的高度的。
参考文献
--------------------------------------------------------------------------------
[1] 张应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索解》,载《名作欣赏》2002年1期。
[2] 同上。
[3]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第518页,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西川编:《海子诗全编》之《海子简历》,三联书店1997年版。
[5] 海子:《沙漠》,见程光袆主编《海子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幸福。幸福是一个很美的词,同样的,也有很多描绘关于幸福的文字。他们不缺高雅,更不乏浪漫,或许幸福很简单,就像一个孩子,在伤心的时候给他讲一个小故事,他便满足的微笑了。但谁又知道,在那会心一笑的背后,其实就是幸福最美的时候。
幸福的时候总是觉得很短暂,那是因为我们还不满足。幸福,它就像氤氲中的小鸟,它找不到家的方向,在空中不断的盘旋着,这时若有一片彩霞能指引它方向,那小鸟便是幸福的。人也一样,悲伤的时候责怪幸福太虚幻,不由的压抑释放出来的伤痛,久而久之,幸福也就不了了之了。如果我们都平息以待,试问,幸福何时不在呢?它就在你转眼之间,锁眉之时,悲伤之后,沉睡之前。
我们总是不停的抱怨幸福太虚幻,残缺的那么不完美。像腐败的残枝败叶,像一首飘逸的诗歌,像一粒飘渺的沙子,像一条断翅的飞鸟,像无情的锁链。然而,时间却与幸福成了对立。时间自有它的深渊,而幸福也有它的城府。他们相互环绕,时间见证了幸福的存在,幸福目睹了时间的意义。似水流连,爱情经不起岁月的雕琢,化作一缕青烟,化作一份惆怅。时间也经不起岁月的等待,莫怪指缝太宽,莫怪时间太快,因为冬天来了,春天已经不远了。
云端夕阳依旧,冰雪融化,浩瀚的大地上万物苏醒,一指春泥将冬天写上落幕,像晚春轻轻挥挥手,摇摇头,在离开的一刹那,心如止水。
幸福,原来善存一指眉间。
关键词:古代女性“空床之怨”性压抑“幸福说”
不少现代女性认为,古代女性是幸福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古代女性远没有现代人以为的那么诗意和悠闲。今天我们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大多从书本开始,从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歌赋开始。而这些诗歌本身所涉及的女性范围就十分有限。诗歌中描绘的女性一般都是中上层的出身。
现代女性之所以认为古代女性幸福指数较高,在于没能够全面认识古代女性这一整个群体。而只关注了作为知识分子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关于古代女性的不幸福,本文将以简笔画的方式勾勒出古代女人一生。并将以佛洛伊德学说为理论基础,指出古代女性普遍存在的性压抑,并简要分析背后的原因,以此反驳古代女性“幸福说”。
一、女人一生的简笔画
受“正位乎内”思想的影响,女性从一出生开始便受到与男性不同的区别待遇。《诗经・小雅・斯干》中就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的记载。女子弄瓦,男子弄璋,这就说明了他们不同的社会分工。从此,古代女性就被拘束在阁楼里纺纱织布。而男孩则接受四书五经的文化教育。此外,古代的女性也不得不面对一夫一妻多妾制背后的威胁。她们的一生就在守着儿子扶持舅姑等待归人的日子一天天地重复,就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女人被要求走完她们既定的“孝女-贤妻-慈母”人生三部曲。
二、性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女性的不幸福不自由自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为隐秘的方面那就是性。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正统的儒家文化中便形成了谈“性”色变的传统。“好色”被认为是与“思无邪”的诗经精神相背离的东西,被划入了道德的。然而,性又是一个极其合理的东西。是个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性关系中的重要命题。没有人能够否认性存在的合理性。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本能的冲动。同样的,马斯洛也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类,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被放在了第一层。这就说明,在西方学者看来,和食欲一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三、性压抑的文学表现
也许再没有一个民族的女性如中国古代的妇女一样害怕离别。她们“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等及来年春归,她们“忽见陌头杨柳色”,想起去年春天“同在木兰花下醉”的甜蜜,会顿生一种“回教夫婿觅封侯”的心绪。她们细细回忆,“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若只是思念,只是盼归倒也罢了。最可怕的是,只一个人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空床嗟叹。这嗟叹声里,几许凄清,几许无奈。以《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为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在这首诗中,“空床”又有了隐喻的色彩。它指向了夫妻别离后,思妇一人独守空闺的寂寞的无性世界。思妇们对床叹息,便是对欲望渴求的另类表达。这样的“空床之怨”羞于为外人道,却实在是古代女性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如果说仅仅从诗歌层面就断定古代妇女普遍存在性压抑不够合理的话,那么清代沈起凤的《谐铎・节妇死时箴》中主人公亲述平身守节的经历就显得尤为震撼和有说服力了。
故事中的主人公之所以显得真实,源于她夫死守节的复杂心态。和面对男性时欲望的挣扎。节妇夫死后,因顾及家族颜面无法改嫁。但她毕竟是一个人,一个有着生物本能的人。欲奔走侄郎,怕婢女议论;欲退回内室,又心有不甘。听到幼儿待哺的哭声,她最终还是对封建伦理要求做出了让步。但其性压抑的程度可见一斑。
综上,不管从诗歌层面还是事实层面,中国古代女性在方面是被压抑的。而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空床之怨”便是最好的写照。
四、性压抑局面的反抗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西方以基督教为首宗教提倡禁欲苦修,而过分的禁欲主义却导致了后来启蒙运动的性解放。在中国,虽然许许多多的女性在女贞观念宗教化的道德高标面前屈服了。然而,对于两性关系中性的不平等的反抗却从未停止过。这些反抗,在文学作品中多表现为妒妇形象。其中又以房玄龄之妻和“河东狮”最为出名。
房玄龄贵为唐朝宰相,却不敢纳妾,就连唐太宗御赐的名正言顺的美女也不敢带回家。太宗问其故,答曰:家有悍妻。太宗无奈,只得令房妻在喝毒酒和纳小妾之中选择其一。没想到房妻确有几分刚烈,宁愿领受太宗的毒药以命反抗,也不愿丈夫纳妾。这就是“吃醋”的典出。而另一首苏轼调侃陈季常的诗也显得特别有趣: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侃侃而谈的龙丘居士在听到柳氏的呐喊后也不得不茫然失措,可见其惧内之深也。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不难看出妒妇的妒忌清一色地表现为性嫉妒。而性本身就具有排他性。对同性的这种排斥便可视作女性对两性关系不合理的反抗。
当然,也有反抗更为激烈的。比如古代的一些名妓,她们落入风尘并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是出于对性的反抗。鱼玄机就曾写过“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的诗句。诗句中裸地表达了对男性美的这种渴望。武则天也曾在武代李兴权倾天下的时候报复性的广置面首。
尽管她们的反抗是卑微的、渺小的、是沧海一粟,是滚滚长江中的一朵浪花,终究也随着大江东去,消逝无声了。然而,她们毕竟为自己的不合理的境遇抗争过,为自己合理的诉求争取过,这就尤为可贵了。
五、结语
至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女性是不幸福的,至少没有现代人以为的那样幸福。单就两性关系而言,如此。其他方面亦然。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古代的在方面是绝对自由的。此言差矣。于而言,她们没有选择的权利,面对客人,只能倚门卖笑,人尽可夫;面对世人,又要遭受沦落风尘的道德歧视。这种悲哀的两难境地,较之寻常人家的妻妾尤为不足。又有何自由可言呢?
因此,我认为中国古代“幸福说”是无知的,是荒谬的,是现代人对古代女性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的想象。而不幸福不自由被压抑才是绝大多数中国古代女性生活与生命之常态。(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