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工贸易转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加工贸易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25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就业、推动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7%;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加工贸易增值率-21.4%。到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0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出口2418亿美元,占比55.2%,进口1629亿美元,占比39.5%;加工贸易增值率47%;当年创造贸易顺差789亿美元。多年来,加工贸易累计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贸易顺差3942亿美元。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总加工贸易的80%;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达77.5%,高于来料加工出口2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分别为90.2%、6.6%、3.2%,增速分别达到43.5%、16%和53.8%。同时,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也达到76%,高于来料加工进口26.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分别为93.4%、4.1%、2.4%,增速分别为41.9%、9.2%和64.4%。是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1.9%,其中加工贸易占到75%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02亿美元,加工贸易占到90%左右。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销网络、供应链管理以及研发、运营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对的新机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当前,一般制造业已成为全球供给普遍过剩、边际收益严重递减的成熟技术行业,国际相对价格的剪刀差已从工农业产品之间转化为知识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发达经济的优势已转型升级到虚拟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我国不是新技术的策源地,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不是全球加工制造的控制和运营中心,而是中低端技术和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供应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全球占有明显有利的地位,“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是现阶段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此,通过新形式的加工贸易来提升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为世界大跨国公司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配套体系,是加快我国企业“干中学”过程,积累全球化大生产经验的最有利捷径。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产品内部的工序或工艺细分化为特征的全球分工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趋势是随着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的全球体系,使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另一个趋势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产业的集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技术、管理以及加工制造的空间和范围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不仅由于“成本驱动”而把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中国,同时由于“市场驱动”而把技术、管理和资金带进中国。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不得不主动把区域研发中心、运营管理总部、地区物流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可见,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资金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合作。从发展前景看,全球化不仅可以带来使中国加工制造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而且能够创造把加工贸易升级为综合优势的机会,使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新的转型。
再次,我国目前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产品或工序上,即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我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后者对外开放比我们晚12年,近年来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接近我们的十分之一,整体经济实力有明显差距,但印度近年来通过吸收新技术、海外分包合作以及委托加工制造,不仅在著名的软件、信息技术咨询、呼叫中心、芯片设计以及未来的金融服务、工业工程、风险和行为分析以及药品研发等服务领域为跨国公司提供海外分包业务,从而大大压低了世界服务业成本;而且在汽车、制药、化学制品以及资本货物等领域正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吸引世界大跨国公司寻求规模化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当尽快把我国加工制造技术整体升级到中等档次,而且应加快形成生产和研发、品牌优势。为此,要研究制定加工贸易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其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l、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作为涉及外资、外贸和国内产业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重点考虑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国内产业、企业、产品以及产品内部工序的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在吸引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要考核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的情况,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应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能力、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缺少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具体困难,使更多国内企业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走出去”搞加工贸易。
2、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要鼓励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配套,不断加快“干中学”和毕业的速度,使加工贸易环节由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提升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高级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真正掌握参与和管理全球化企业的经验和窍门。在这方面,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准入平台,创造更规范的投资和竞争环境,比优惠政策竞争更重要。
3、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进料加工出口。由于多数国内企业缺少全球化人才和国际资讯网络,应考虑建立开放共享互利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
4、对加工贸易要从严密监管向风险管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转型。对此,一是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和随机检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最大的难度是遍地开花,监管执行的成本太高。因此,首先应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包括合同、票据、凭证以及财务帐目等原始资料。数据的完备性,企业诚信状况的评级及违法记录,企业法人代表和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的规定;建立监管部门与企业的良好伙伴关系,把责任重点转移到企业自身而不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确保加工贸易企业贸易便利和诚信的前提下,实施随机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则严惩不贷。作为企业守法自律机制的保证,对企业诚信状况要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与企业其他诚信认证系统相兼容,以全面获得企业是否讲求诚信的资料和数据。只有处理好企业自律和高效执法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的现代监管制度。这套制度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虽然加工贸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是中国特色,但监管体系建设仍应逐步向国际规则接轨。在这方面,政府职能要真正实现转换,明确监管部门的第一要义是提供“服务”,然后才是有效“监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包括调整监管职能,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监管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增加发展的障碍。
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又要保证有效监管,就应加强监管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包括监管的电子和网络化改造。目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技术和网络投资过度,投入了巨额资金改造技术和设备,使监管的技术基础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准,但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效能很低,出现了硬件过度发展,软件严重滞后,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从监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电子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投资和改造,并提高监管部门的应用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一、转型升级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般来说,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归根到底是企业的转型升级,它可以从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来理解。转型就是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即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前者表现为转行,后者表现为转轨。升级就是企业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即企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位置的提升。一般通过创新和整合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经济角色转移过程。但无论从哪个层面看,企业转型升级都包括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目前国外对加工贸易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1]、核心竞争能力理论视角[2],全球价值链(GVC)理论视角[3]等。从国内来看,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容、背景和政策进行系统阐述[4],近期研究多是金融危机后基于区域调研作出的分析,如吴家曦和李华燊对浙江省[5],吴金胜对山东省[6]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毛蕴诗和吴瑶在其专著中系统研究了国内外企业转型升级经验以及政府宏观对策[7],张波则探讨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微观策略[8]。综上可见,已有文献多着眼于政府政策、企业策略和转型模式等方面,本文则基于外部环境变化集中分析新时期全球价值链下的广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广州市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加工贸易一直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市加工贸易出口259.7亿美元,同比增长30.4%,占出口总值的53.7%。其中进料加工出口196.6亿美元,增长41.5%;来料加工出口63.0亿美元,增长4.8%。一般贸易出口202.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占出口总值的41.9%。同期,加工贸易进口192.9亿美元,增长56.8%;一般贸易进口309.7亿美元,增长29.4%。
(一)加工贸易是广州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加工贸易一直以来都是广州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如下表1所示,2001-2010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额从70.53亿美元增加到259.65亿美元,年均增长16.2%,占全市出口总额保持在50%至60%,占全市GDP总值的比重为20%左右;同期,一般贸易出口额从45.7亿美元增加到224.2亿美元,年均增长20.3%,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由39.3%上升为48.3%,占全市GDP总值的比重几乎不变,维持在15%-16%左右。
(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大幅提高,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264.0亿美元,增长31.9%,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4.6%,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9.0亿美元,增长30.3%,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0.5%。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纺织服装、鞋帽、皮革制品三类产品占加工贸易出口总比重从2001年的32.58%下降为11.99%,下降了20.59个百分点。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截至2010年,广州有609家外商投资企业拥有自主商标(含外商投资企业自有商标),以自主商标出口的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30.08%。其中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的19.04%。此外,还有285家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购买或租赁和获得授权等方式拥有品牌(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共设立各类研发机构133个。
(四)集约化发展和产业集聚态势日趋显著
2010年以来广州开发区和南沙开发区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比重50%以上,较2004年(当年南沙区建区)提高了20个百分点。广州开发区机电电子产业、南沙汽车产业、番禺区珠宝加工产业、花都区皮具产业、黄埔区日用消费品产业等已形成集群效应,其中后四者曾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三、全球价值链下广州加工贸易产业的位置分析
广州市的加工贸易产业,总体来说,相对集中在产业链的组装生产环节,对土地、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比较高,产业布局又集中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土地资源稀缺矛盾凸现,电力等能源出现供应紧张现象,劳动力无限供给状况也已发生实质性改变。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不断攀升,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增长空间缩小,加工贸易企业为拓展营利空间、提升加工贸易价值链,必须转移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生产环节,发展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生产环节,丰富加工贸易内涵,实现全市范围梯度协调发展。广州市加工贸易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位置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部分代表“广州市加工贸易产业所在环节,图中各个箭头代表产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启转方向)。目前广州市的加工贸易主要还处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工序上,即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加工贸易的主体是亚洲四小龙及美欧日等外商投资企业[9],本地企业所占比例很小。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中,主体基本上都是外商投资企业,本地企业承接跨国公司加工生产业务的能力薄弱,目前尚未真正进入其生产链与价值链中。
四、广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管理体制瓶颈
(一)广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外部影响因素未来一个时期,影响广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外部因素很多,突出表现在:
1.国际需求疲软将持续,国内需求依然强劲。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深度结构调整和秩序重构的重大变革期,新兴国家通胀和发达国家债务危机具体表现着、实现着调整。预计全球需求低迷影响可能还将持续5年以上。我国内需拉动强劲,中西部经济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而25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成为新增城镇劳动力的主力,将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这些预示着内需将快速扩展。
2.资源性生产要素增长减缓,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国内年轻劳动力供应锐减,劳动成本上升长期存在。根据研究,全国年轻劳动力(25岁以下)在“十二五”期间逐年明显减少,减少额从2011年的200万到2016年达到1150万的高峰,“用工荒”将比过去更为严重,劳动力供给紧张和工资待遇提高将在农村和城市普遍存在①。同时,随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劳动队伍整体素质以及知识水平得以提高,促进了技术进步加快,自主创新将超越引进成为技术进步的主动力。
3.扩大内需成为长期国策。未来一个时期,随着外需的持续疲软,在国内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长期国策,收入及消费与经济同步增长将是扩大内需的有力支撑,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民生建设(多数为生活业)将得到大力发展。这为我省生活业发展以及内销市场扩大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支持。外经政策方面,由于劳动力总供应量逐步从零增长向负增长过渡,扩出口保就业压力减轻乃至消失,人民币汇率上升将是中期趋势,出口退税政策将逐步弱化。总的来看,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国家政策环境均倒逼着广东省必须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广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问题
1.资金紧张
广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最突出的困难是资金紧张问题,这几乎是社会各界形成的一致判断。尽管近年来广州市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力度空前,如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设立等,但有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原始积累和民间借贷,通过金融机构借贷的比例不高。从广州加工贸易中小企业自身角度来看,融资难问题主要在于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欠缺和融资渠道狭小,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抵押资产,加之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恐贷、拒贷。同时,面向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发展滞后,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债券融资和风险投资。中小企业资金流紧张而导致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资金,使得三角债老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新难题。应收账款平均占中小企业总资产的大头,一旦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企业就会出现坏账,无法付款给供应商,便会造成资金链断裂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2.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
深入分析广州加工贸易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表面上为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小企业占据的是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逼迫中小企业走转型和升级之路。从国外需求分析,在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之前,欧美日等国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得不置身于消化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各种后遗症的境地[10]。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将使我国的出口规模持续下降,从成本投入来看,原材料价格频繁波动的现象将在未来难以避免,在我国节能减排要兑现国际承诺、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和注重民生建设的大趋势下,中小企业降低投入成本难言乐观,原来的成本优势在其他新兴出口导向型国家面前也难以长期保持。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专业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不具有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参与竞争。因此,无法及时应对和转嫁上游各类投入成本,如:原材料、环境、劳动力的变动和增加,无法获得竞争优势[11]。从目前关停倒闭的中小企业来看,主要是原材料依赖型企业、传统低利润制造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环保不合格企业和落后产能企业等类型企业。比起资金问题,中小企业转型与升级更加迫在眉睫。
3.加工贸易本地产业配套率差别较大
广州市的经济基础、地缘关系和人文优势使其成为广东加工贸易的重要集聚区,该市的加工贸易量占广东省加工贸易总量的10%以上,但根据对典型企业的调查,发现很多加工贸易企业的本地产业配套率(包括转厂在内)并不是很高,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加工贸易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参差不齐
目前,广州市加工贸易企业随产品性质不同和企业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各有不同(如表2所示)。
5.本地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程度较低
廉价的劳动力优势、自然资源优势,贴近市场,以及相近的语言文化(主要针对台商和港商而言)等[12],是吸引加工贸易企业前来广州乃至广东投资的主要动机。而在目前的加工贸易体系中,承担OEM或ODM等形式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数是承接了欧美日等跨国公司加工生产业务的亚洲“四小龙”企业,广州乃至广东沿海地区主要还是作为这些企业的加工地。在多数情况下,本地企业还没有进入全球性的OEM或ODM生产链条中,只是承接这条生产链条的外部环节的生产业务。目前,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非常小,主要是跨国公司和主要的OEM、ODM企业在生产链条上实行“体内循环”。本地企业由于技术能力和专业人才等条件的限制而难以进入循环圈内,只能提供一些低端或产品。
6.加工贸易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
广州市加工贸易的自然禀赋优势已逐步减弱,如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环境条件的利用逐步趋于饱和,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问题日趋严峻。在加工贸易聚集地的环境保护成本正在逐渐提高,工人文化程度较低,而且出现招工难现象,土地资源稀缺矛盾凸现,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电现象。以上种种问题使更高技术、更大投资、上下游整合的投资项目难以在广州市寻找到合适的投资地,从而影响到广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力度。
(三)管理体制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瓶颈②
1.深加工结转不畅
在深加工结转(又称“转厂”)过程中,由于加工结转归类不合理,各关口审编码不一致,审批货物编码意见不一,因此处理手续繁琐,严重影响结转效率,不利于加工贸易产业链延伸。
2.出口退税存在不合理
2002年国家政策规定,一般性设备进口先征后退,每年核查产品是否出口,如果100%出口,征税额每年返还20%。但实际上,该项政策时过两年还没有制定详细的核查规则,比如核查机构、核查方法、退税单位。国家由去年开始实行新的退税政策(出口增长部分的退税由地方政府承担25%),如果当地企业配套不完善,加工贸易配套产品更多地从境外或周边城市运进,加重了地方政府的退税负担,从而降低当地政府促进贸易发展的积极性。
3.口岸验放和海关监管有待改善
据一些企业反映,口岸报关比以前效率有所提高,但透明度不大,很多都需要自行摸索;海关电脑故障经常影响通关时间;政策规定实际购料地与合同规定一致在应用中缺乏弹性;深加工结转转出方与转入方不能同时同步;口岸工作时间规定不方便公司正常运作(周六、周日不全日工作,带来不便)。联网监管的主要问题是电子合同审批系统与联网监管系统存在差异,容易造成混乱,而且电子口岸系统尚未成熟,时有数据丢失的现象。
4.加工贸易商检缺乏协调和环境评估费较高
广州市的通关与商检部门缺乏协调,报关和商检不能同步进行,查验时间长(一般一个下午,经常超过24小时),并且商检成本较高,每货柜的商检费达到800元左右,增加企业运营成本。环境评估费用较高,人员下厂检查,企业需要交纳人员各种费用,造成企业额外负担。
5.信息共享尚未实现
加工贸易管理体制涉及外经、海关、质检、外汇、税务等部门,各行政单位隶属关系不同,对加工贸易管理信息尚未实现数据共享,降低了加工贸易操作效率,增加了企业的办事环节和经营成本。
6.加工贸易形式有待转变
由于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来料加工企业需要扩展经营范围,但目前审批时间较长,不利于企业发展。另外,由于国外投资方的保密要求,三资企业不得不做来料加工,政策规定三资企业可做短期来料加工,但由于企业在这种业务中没有进出口权,要依赖外贸公司进出口,这有悖于国外投资方初衷,不利于高质量加工贸易的引进。
五、广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探讨
近年来,面临要素成本上升、政策和市场环境约束等一系列内外综合因素的挑战,价值链攀升势在必行。根据国内外一些地区发展情况的实际比较和了解,结合本地区的调研,广州市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可以制定为:在3-5年内,将广州市加工贸易由主要承担初级加工、产品供应转型升级为自主的OEM和ODM,并将加工贸易向上下游延伸,即由初级加工阶段转型升级为中高级加工阶段。未来广州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通过价值链内的横向扩展升级路径、价值链间的纵向跃升路径和价值链“切片”外移的路径,逐步实现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逐步在全球加工贸易价值链中占据部分目前由亚洲四小龙占据的位置[13]。
(一)加快建立加工贸易配套发展平台
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市内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循环的分工和竞争。应按照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整体部署,一方面,有步骤地推进本地企业为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建立稳定的材料、零配件供需采购渠道,提高加工贸易与广东省产业间的关联度,促进广州市基础产品的间接出口;另一方面,将重要的配套工业列入广州市重点鼓励和培育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产业配套信息服务系统,发挥信息化的“倍增器”和“催化剂”作用,推动广州市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快速发展。
(二)引导和支持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及关联基础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生产指挥中心或区域总部角色转变。受国际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影响,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显现出在广州市原有加工贸易业务的基础上,延伸业务分工链,设立地区生产指挥中心,从单一的生产制造功能向复合型营运功能发展的战略意向,这为更多地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要积极拓展加工贸易企业的业务经营领域,允许加工贸易企业为其境内外公司提供采购、销售、物流、信息、决策咨询、研究开发等经营性业务。
(三)以“产业园区带动战略”促进加工贸易集聚
科学制定加工贸易制造业发展的园区规划,分期实施、协调管理,有重点、分阶段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园区聚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不断增强园区产业集中度,带动加工贸易集聚发展。在各工业行业重点培育一批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围绕这些大企业,培养和扶持一批在国内同行业占有优势地位、发展前景广阔的“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建立起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双向协调发展的互动结构。推动工业园区的发展应将粗放型经营改为集约型经营,应吸取以前盲目的推山建房导致了管理难题、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教训。
(四)促进加工贸易由“加工基地”向“制造中心”转变
重视发展装备制造业,为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提供服务,实现加工贸易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进一步转变。发挥广州市特色经济的优势,重视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加工贸易,对于提高广州市外经贸水平,构建广州市开放型经济坚实脊梁和核心竞争力,加速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有意识地引导、培育装备制造整机工业的形成,不断延伸产业和加工链条,力促配套产业带和产业群的形成,促进加工贸易由“加工基地”向“制造中心”转变,以构建加工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各有关部门要努力为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提供便捷服务,促进加工贸易向深加工发展,促使广州市的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
一、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内外环境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内部压力
首先,广东省加工贸易发展已经出现无地可用的状态,这是因为广东省加工贸易产业相对集中在产业链的组装生产环节,对土地、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比较高,而产业布局又集中在相对狭小的小珠江三角洲区域,另外,近年来广东省能源短缺,劳动力无限供给状况也已悄悄发生实质性改变,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成本上涨使得以获取微薄利润的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经营难以维系。2010年,“用工荒”冲击华南和东南地区,广东省各企业纷纷出现招工难的困境,对此,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投资在“珠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只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走品牌优势,而非人力优势,进而提高利润空间。其次,现今“长三角”地区凭借着其良好地理、产业、技术、人才优势已经对“珠三角”地区形成了强劲的竞争压力。“长三角”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超过“珠三角”。2011年1~3月“珠三角”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933亿美元,而“长三角”对应的数字为2731.52亿美元。同期“长三角”的出口为1486.64亿美元,“珠三角”的出口为1100.1亿美元;“长三角”进口1244.88亿美元,“珠三角”则为832.9亿美元。如果加工贸易产业不能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加工贸易“草根”经济的特性将使广东经济“空心化”的可能性极大增强。
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备良好的外部机遇
为了更好的获取利润,和应对新的国际分工形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策略有了新的变化。它们将部分高端产业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销网络、供应链管理以及研发、运营中心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进行配置,产业转移的结构开始出现知识化倾向。首先,随着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起公司内部的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的全球产业体系,使企业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其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等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电子产业)转变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二、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绩效分析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取得的成绩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型;二是从纯粹的贴牌生产向委托设计生产、自主品牌生产转型;三是加工贸易主体向多元化的转变;四是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1998~2000年间,广东省的进出口走的是低端产品,所创收益是依赖于本地的劳动力优势。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其纺织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占进出口的较大份额。当时广东省的高新产业技术含量不高,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仅为40%;R&D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0.3%,工业支柱产业中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部门的产出仅占支柱产业部门的30.1%,占全部工业总产出的20.1%,整个工业类型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由于受到人力、财力、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在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梗阻”。自从广东省开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后,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要素密集度的转变。从2000年开始,广东省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渐渐的以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为主,2000年,广东省的进出口总额为1701亿美元,机械,电气设备及其制品占有39.47%的比例,当时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以纺织,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中间型技术与制造工业转移至广东,技术的引进和广东政府对于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发展越来越有喜色,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2006年起,机电产品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78.55%,一直到2010年年度,一直保持着78.55%以上的水平,特别是2007年甚至占有了114%的高额比例。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也节节攀升,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出口为170.20亿美元,而至2006年高新技术类型产品出口额为全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44.52%,927.7亿美元,且2006~2010年度,增速稳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4.52%以上,并于2009年达到62.43%,1393亿美元最好成绩。然而,与机电和高新技术相反的,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商品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例却有所下降。从此处看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商品出口结构得到改善,不断优化,慢慢向着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
第二,从纯粹的贴牌生产到委托设计生产、自主设计生产。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走过了以下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简单的加工装配到零部件,机电产品的加工装配;90年代则陆续出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和属地化加工装配;现今则是由纯粹的贴牌生产(OEM)到委托设计(ODM)和自主设计生产(OBM)。从0EM-ODM-OBM的模式,对产业链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企业有自身的全球营销网络和渠道及自主研发能力。广东省加工贸易自发展以来一直是广东省GDP的重要保证,现今广东省拥有加工贸易企业3.3万家,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身具备研发实力的厂家,加工贸易企业至2009年共获得名牌称号629个,占全省的33.7%,其中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90个,占全省的54.5%;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270个,占全省的30.6%;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9个;省著名商标240个,占全省的32.2%。自主品牌的创立,意味着OEM-ODM-OEM转变的成效。
第三,加工贸易市场结构越来越优化。从加工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来看,结构更为合理。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双方经贸往来必将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省对东盟出口268.29亿美元,增长8.2%;与东盟双边贸易进出口额占全省外贸总额的10.4%,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目前,东盟已成为广东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改变了原先原料来源过于依赖日本和台湾的情况,同时东盟成为了广东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同期,对香港出口1159.40亿美元,下降13.4%;对美国出口688.65亿美元,下降10.9%。两地出口合计占广东出口份额的51.5%,比重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美国和香港两地出口的减少,东盟等新兴地区的市场开拓,优化了广东省的市场结构。在优化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内销,2009年内销11615亿美元,由外向内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外贸依存度,同时也利用了具有巨大潜力的国内市场。
第四,加工贸易产业链不断延伸。加工层次越来越多,加工程度越来越深,加工链条越来越长,产业链的整体附加值越来越高,深加工结转在广东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迅速提升。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将保税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未经加工的保税进口料件不得结转。2010年广东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总金额达1176亿美元,加工贸易采购国产原材料的比重不断提升。带动国内配套产业的产值在5300亿元人民币。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也不断提高。
2.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进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技术因素制约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其一,技术的扩散效应不足,关键技术、专利技术大多仍掌握在外商手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产品比重较低;其二,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广东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都有很大的差距;其三,研究与开发经费的不足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的首要障碍。研究与开发经费的低投入直接影响了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
第二,加工贸易出口依赖外资现象严重。这样不利于本土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也不利于其实现最大收益,加工贸易转型的主动权也会落入外商手中,发展规划和方向也会受到外商的影响。2010年,外商投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加工贸易总额的80.5%,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民营企业投资的加工贸易出口额仅为总额的13.89%,私营企业仅为5.61%。加工贸易出口创汇的对外依赖性仍然很强。
第三,产业布局过于集中。广东省加工贸易产业布局高度集中在珠三角的狭小区域中,与周边地区形成明显的梯级,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偏少的布局。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加大了区内土地、电力等资源供给压力和环保压力。而加工贸易企业偏好在通关能力强的口岸集聚,更造成区域产业分布密度高,给进出口运作、管理带来诸多困难,优化产业布局迫在眉睫。
三、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
1.积极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要提升加工贸易生产的附加价值,一方面,要引导与促进从事加工贸易生产的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从简单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向原始设计制造商升级;另一方面,要吸引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向我国转移。为此,我们既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外资企业在华开展研发活动的政策体系,促进在华外资企业增强其研发能力,提升研发成果,从适应性研发向创新性研发转化。继续鼓励外资企业在华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从事面向全球的原创性研发工作;同时结合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积极支持从事加工贸易的本土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又要鼓励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2.注重本土企业的发展在利用市场机制引进项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政策导向,引导外资流向产业关联度大的技术密集型投资领域。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国内相关配套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为跨国公司做配套生产来提升国内加工贸易上游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本土企业更多参与加工贸易。本土企业对加工贸易参与不足,加工贸易发展与国内经济运行总体上联系不密切,是加工贸易需要改进的重要方面。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本土企业积极为已经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替代部分加工贸易进口的中间投入品的配套,这既可以“借船出海”,又可以在配套过程中充分发掘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本土企业学会在全球配置资源,进行“全球采购、全球销售”,这将令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
3.优化加工贸易发展布局加工贸易区域转移是市场作用的自然过程,但政府必须加以适当的引导,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各级政府要以战略眼光,规划和组织协调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工作,优化全省加工贸易产业布局。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各个方面因素的限制,如地理空间和环境、资源的发展等的制约,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外资引进从粗加工型、资源消耗型向深加工型、技术创新型转变,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东西两翼地区要发挥资源优势和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既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原有的基础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和海洋产业,同时有选择地承接一部分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辐射,在产业发展上与珠江三角洲进一步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提高工业化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外贸的增长,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贸易地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9860.5亿美元,增长592倍。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7年的45.4%。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更高达50.7%。2007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21738亿美元,自2004年以来,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三位。
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和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工贸易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巨大。1997年我国加工贸易拉动GDP增长约0.84个百分点,2006年加工贸易顺差增量拉动我国GDP增长上升到1.5个百分点。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420多家在我国建立了生产基地,有的还建立了研发中心和采购分销中心。进入我国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80%左右与加工贸易直接或间接相关。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的转变,优化了我国的出口结构。2007年机电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分别达到57.5%与28.5%,68.4%的机电产品出口和85.1%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采取了加工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在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显著的。另外,加工贸易的发展也有效地带动了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我国的外贸战略是否应该改变,加工贸易应如何转型升级,成为我们需探讨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目前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产业链OEM多,加工贸易自主品牌少。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基本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大部分企业处于OEM(委托制造)阶段,只有少数企业开始向ODM(委托设计制造)和OBM(自主品牌加工制造)等附加值高的生产链条升级。
二、对外依存度高,加工贸易模式单一。我国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模式,原材料与零部件从国际市场上来,产成品到国际市场上去,而只在国内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加工贸易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关联度低。
三、加剧贸易摩擦,影响我国金融环境。按照国际原产地的统计原则,加工贸易中大量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扩大了统计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增加了贸易摩擦。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数量过多且价格过低,导致最近几年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加。
四、难抗金融危机,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随着近期世界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加工贸易企业裁员、减产情况较为普遍,停产、倒闭及非正常撤离等现象也明显增加。
个别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还占有一定市场。此外黄埔海关加工贸易还有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产业链条短、产业结构不合理、走私增多等问题。
把握转型升级的内涵和方向
加工贸易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进行转型升级。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首次提出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围绕加工贸易应如何转型升级,国内展开了广泛的研讨。笔者认为,加工贸易应适应新的形势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均衡适度四大原则,实现“五个转型”、“五个升级”。
“五个转型”:一是产权结构转变,由外资企业为主向民营企业转型;二是加工产地转移,由沿海加工为主向内陆加工转型;三是组织方式转变,由受托型向自主型转变;四是生产方式转化,由物耗型加工向清洁化生产转型;营销市场转向,由单一出口向内外销结合转型。
“五个升级”:一是主体升级。加工贸易主体沿着“一般供应商――主要供应商――合同制造商――品牌领导者”的路径不断提升;二是价值链升级。在价值链上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按“简单的组装――复杂的组装――零部件制造――零部件研发――最终产品研发――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的形势呈阶梯状演进;三是产品结构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高新技术产品升级;四是产业结构升级。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扩展,发展生产业;五是产业配套升级,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的关键材料。
实现转型升级的建议和措施
笔者认为,要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和设计。一是要吸引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向我国转移,引导与促进从事加工贸易生产的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外资企业在华开展研发活动的政策体系,促进在华外资企业增强其研发能力;三是要结合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积极支持从事加工贸易的本土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建议:1.鼓励进口先进机械加工设备,扩大先进机械制造自动设备投入;2.拓宽融资渠道,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市场潜力巨大的关键技术商业化前的研究给予支持;3.政府各部门包括海关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给企业办事提供便利,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二、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发展保税物流可以减低加工贸易企业的运行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场所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作用,抓住服务业转移的机遇,推动保税物流与服务业的发展,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条件。
建议:1.科学合理规划保税物流监管体系,构建既适应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又适应加工制造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保税物流枢纽和区域物料供应中心、产成品仓储转运中心,提升保税物流配套服务能力;2.加快特殊区域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步伐,尽快将现有六种类型特殊区域整合为一种类型,使其具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贸易等主要功能;3.制定统一的法规。将涉及特殊区域的海关、税务、检验检疫、外贸、外汇等部门的法规、规章整合、统一;4.加快信息化管理进程。构建适合全部特殊区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特殊区域的通关效率,打造高效便捷、监管有序的现代管理模式。
三、扩大加工贸易内销。放宽加工贸易内销限制,打破加工贸易 “两头在外”的常规模式,允许加工贸易企业(包括来料加工企业)根据自身的营销策略,自主选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可以帮助企业走出经营困境,获取新发展空间;可以减少顺差,降低贸易摩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同时放宽加工贸易内销限制,对内销商品按一般贸易征税,还可以降低海关监管风险,强化实际管理。
建议:1.内销时由按进口原材料征税改为按实际状态征税,使内销价格更贴近市场价格,适当考虑免除缓税利息;2.简化加工贸易内销审批手续,建立内销“快速通道”,提高审价效率;3.实行内销“集中申报”,允许企业在内销后集中办理征税手续;4.规范和简化涉证商品的内销审批权限。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加工贸易企业的能力及其在全球网络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一些企业已成为所处生产网络的重要供应商(刘德学,苏桂福,2006)。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由单纯依靠技术转移转变为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实现了从贴牌生产(0EM)向代工设计生产(ODM)、自主品牌生产(OBM)的转变;产业链由单一的组装加工转变为研发、制造、物流的产业链整体发展(于瀚,闫岩,2008)。但在我国学术界围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大多集中于探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问题、方向和对策(宋,2005;刘德学,2006;姜鸿,2008;隆国强,2008),而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这一关键性问题缺少研究。虽然少数文献提出了一些颇具启发意义的观点(苏桂福,2005;刘德学,2006;孙国辉,曾卫锋,2007;于瀚;2008),但都缺乏深入、系统的专门探讨。
本文拟在综述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制作出较为深入的专门探讨,重点思考两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呢?这种内在机制的运行机理何在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既可以解释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原因,又对进一步指导和加快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制
所谓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制,是指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相关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方式,研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即是研究与之相关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的机理。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相互联系和作用,形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制。本文在综合、吸收和整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影响要素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机理的不同,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制归为四种: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创新机制和支撑机制(如图1)。文中,以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格兰仕公司为例,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四种机制及其运行机理作出具体地分析。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
所谓动力机制就是事物在实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各种关键因素的作用原理与传导过程,其本质是描述动力因素与事物运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王建廷,2007)。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微观主体是加工贸易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们面临种种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各种挑战,这些带来压力和挑战的因素同时也是加工贸易企业的动力因素,而这些动力因素共同构成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动力机制。(1)市场竞争的动力。加工贸易企业同其它企业一样,必然以营利为目标。由于我国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存在产品附加值低、技术水平低、利润微薄且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必须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进而实现产品升级或产业升级。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最根本的动力。(2)资源价格上涨引致的动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加工贸易先发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土地、水电、劳动力等资源价格便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工贸易企业聚集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东部地区的土地、水电、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不少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面临日益加剧的生存压力。此外,东南沿海地区屡屡出现“民工荒”,加工贸易企业面临招工难的困境。资源价格上涨迫使加工贸易企业不得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3)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引致的转型升级动力。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国家通过调整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禁止类和限制类产业目录,禁止或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加工贸易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同时辅之以区别性的退税和保证金制度,提高了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运营成本。沿海地区为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先进服务业,限制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迫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例如,2008年广东省提出了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其中“双转移”的重点是加工贸易产业和劳动力向中西部的转移。广东省试图通过“双转移”,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腾出发展空间。(4)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环保标准的提高,降低了加工贸易产品的低价优势,削减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空间。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L63(101)动力机制倒逼加工贸易企业“穷则思变”,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和服务水平,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学习机制
动力机制倒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转型升级需要产品知识、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等各种知识,这些知识从何而来呢?加工贸易自身的代工特点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机制。这种学习机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1)知识溢出。位于全球生产网络较低层级的加工贸易企业要想改变其在国际分工中的被动局面,就必须逐步获得或创造“稀有资产”,而这一过程可借助于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扩散机制得以实现(刘德学,2010)。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明显落后,无法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竞争。为了快速缩短知识差距,我国充分利用加工贸易的知识溢出效应,向国外客户企业学习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加工贸易企业在代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得知识溢出(如图2):①从与委托方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形式中获得知识溢出,如谈判、会议、座谈、考察等;②从委托方组织的技术和人员培训中获得知识溢出;③从产品图样、说明书、协议书等文件中获得知识溢出;④从员工流动中获得知识溢出。(51)通过以上几种途径,加工贸易企业既可以获得设备、工艺、说明书等显性知识,也可以获得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市场开拓、品牌推广、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隐性知识。
(2)干中学。阿罗约(Arrow.1962)首次把知识学习引入经济学分析,提出了“干中学”(Leaming by doing)理论,用来解释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干中学”理论同样可以引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在机制的分析,因为“干中学”也是加工贸易企业的一种学习途径。“干中学”与知识溢出密切相关,但侧重点不同。“干中学”强调加工贸易企业的学习主动性,知识溢出侧重于强调知识的来源。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代工生产的过
程中,既是一个加工制造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尤其在代工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时,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在加工制造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产品知识和技术知识。(3)技术转移和购买。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适合市场需要,委托企业往往会向加工贸易企业转移非核心技术,而加工贸易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也往往会向客户企业购买一些实用技术。技术转移和购买提供了一种快捷的学习渠道。通过以上三种途径,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产品、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缩短了与委托企业的知识差距,为转型升级储备了知识。例如,格兰仕在进入微波炉产业的初期,主要是给日本的东芝、法国的翡罗利等国外大型微波炉品牌企业做OEM代工。在给客户企业代工的过程中,格兰仕引进日本和美国的技术、设备和技术管理人员,充分利用了加工贸易的知识溢出效应,通过“干中学”学习委托企业的技术、管理、品牌维护、市场营销等各种知识,为自主创新和自创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创新机制
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学习机制,为转型升级奠定了知识基础。学习机制是知识获取机制,但要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必须要通过创新机制来实现。因为,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路径有两种:从价值链中附加值低的加工制造环节向两端的研发、设计、物流配送、销售、品牌维护等附加值高的环节延伸;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如图3)。这两种转型升级都要求加工贸易企业在充分吸收从学习机制中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包括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即通过模仿而进行的创新活动,一般包括完全模仿创新和模仿后再创新两种模式。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自主创新等同于“技术创新”或“科技创新”;从广义而言,自主创新包括了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等)(孙恒有,2009)。一般而言,自主创新的类型有三种: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越强,就越能有效利用各种知识资源,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构筑技术壁垒(王黎丽,2006)。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是加工贸易创新的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加工贸易企业利用从学习机制中获得知识并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和设计,对代工产品进行完全模仿创新和模仿后再创新。在模仿创新阶段,虽然加工贸易企业掌握了大部分生产制造技术,但核心部件的生产技术仍掌握在客户企业手中。随着模仿创新的推进,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能力不断提高,逐步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引进研发人才,增加研发投入,设立研发中心,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工贸易企业逐渐掌握核心部件的生产技术,逐步向产业的研发、设计、品牌维护、物流配送等附加值高的价值链环节扩张或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价值链转型升级,逐步从OEM生产向ODM或OBM转型升级。以格兰仕为例,格兰仕在代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后,非常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它先后在国内和美国分别成立了家用电器科研所和格兰仕美国研究中心。经过多年努力,格兰仕成了全球唯一掌握磁控管、变压器、微型电机、微动开关等最先进元器件的核心技术的企业,由最初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渐成长为集OEM、ODM和OBM于一体的家电企业集团。
(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支撑机制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离不开政府、产业集群、人力资源等外在因素的支持和配合,这些外在因素构成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基础,是加工贸易实现转型升级的支撑机制。支撑机制影响着加工贸易学习机制和创新机制的发挥,良好的支撑机制有助于增强加工贸易企业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这里,我们以迈克尔波特(2002)的竞争优势理论为框架来分析支撑机制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机理。第一是政府因素。在用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中,波特引入了政府因素。因为政府是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影响着上游和相关产业的环境,进而影响着钻石体系中的四个关键要素。同样,我国政府通过调整现有的加工贸易政策,出台新的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引导、支持和服务。例如,广东省出台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2008]69号),采取设置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经费、鼓励内销、优惠人才引进政策等措施,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二是产业集群。波特首次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并分析了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波特认为,当产业集群形成时,一个国家无论在最终产品、生产设备、上游供应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会有国际竞争的实力。一旦产业集群形成,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就形成互助关系,能帮助产业克服内在惯性与僵化、破解竞争过于沉寂的危机,使产业不断进行多元化尝试,信息流通的速度加快,新的思考观点不断冒出,上游、下游或相关产业的扩散效益不断产生。完整的产业集群能通过外溢效应放大或加速国内市场竞争时生产要素的竞争力,因而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大于各部分加起来的总和。在加工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加工贸易的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一批服装、电子、玩具等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内,加工贸易的上下游产业密切联系,相互带动,既便利于各种信息的交流,也有利于开展深加工结转、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发挥了规模经济效应。第三是人力资源。波特把人力资源划归于生产要素,并区分为初级人力资源和高级人力资源,其中高级人力资源对产业竞争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需要素质和技能不断提升的人力资源做后盾。一方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包括科研人才、设计人才、销售人才、物流人才等;另一方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需要大批的技能型人才。我国高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大量创新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则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大批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和具有操作经验的技能型人才。
二、结论与政策建议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推动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共同构成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创新机制和支撑机制。动力机制促使加工贸易企业不断学习和创新,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动力来源。支撑机制为加工贸易企业的学习和创新活动提供基础,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起到支撑作用。动力机制和支撑机制互相影响,共同构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外在机制。学习机制和创新机制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知识和技术,二者相互强化,共同构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在机制。外在机制为内在机制的运行提供动力和基础。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制既揭示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理,又可以为引导加工贸易进一步转型升级提供思路。首先,政府可以采取提高环保标准,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和禁止类产品目录,同时适当提高资源价格等措施,给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施加动力。其次,加工贸易企业要重视学习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加工贸易的知识溢出效应、“干中学”、技术转移和购买,尽快缩短与委托企业的知识差距。第三,加工贸易企业要重视研发人才的引进,增加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掌握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努力实现自主生产能力的转型升级。第四,政府要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需要进行改革,提高服务水平,为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政策环境和创新环境。第五,要提高加工贸易的集群水平,引导相关和配套产业的集聚发展,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第六,要提高教育质量,尤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德学,苏桂富,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状况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4)
[2]于瀚,闫岩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素分析[J].国际贸易,2008(12)
[3]苏桂富,全球生产网络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升级[J].特区经济,2005(5).
[4]刘德学全球生产网络与加工贸易升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罗建兵,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国内价值链构建[J].当代财经,2010(2).
(一)总量不断上升,比重却有所下降
中国的加工贸易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历经30年的不断壮大发展后,逐渐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这其中必然要提一提我国在1978年8月签署的《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正是因为签署了这份协议,我国同年在广东省珠海市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
近几年来,我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6.35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0260.3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3倍。由此,便可看出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速度之快,与此同时我们的生产总量也在逐年上升,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二)就业增加幅度缓慢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来说,每年城镇中都有大量的失业人口以及每年都在剧增的大学毕业生,对于他们的就业形势是特别严峻的。根据马克鲁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投资乘数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认为:国家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能起到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国家的进口是和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收入的作用。
通过这一理论我们不难得出当商品服务于出口时,会使出口收入增加,由此带动消费增加,从而使得我国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机会自然而然就跟着增加。人们都有了工作,收入便会增加,消费也会增加,如此反复,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就业机会变多了。并且我国的加工贸易是基于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很多的加工贸易企业都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以加工贸易战略转型可以改变就业幅度增加缓慢的现状。
(三)区域分布不合理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发展起来的,西部加工贸易整体上起步比较晚,又受地理条件限制,其发展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有资料显示“据海关统计2013年1-2月,我国加工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累计进出口2365.2亿美元,其中广东、江苏和上海3省市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合计达2335亿美元,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3.7%其中就以位列第9的辽宁省为例,他的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额为44.1亿美元,即便这样还是高出中部和西部地区合计加工贸易金额0.9亿美元。
二、加工的贸易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专业人才匮乏缺乏自主创新
当前,我国加工企业都不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才短缺。对于从事加工贸易的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都直接由境外母公司委派。据调查显示[5]61.2%的加工贸易企业部门经理由境外人士担任;在人员培训上,很多负责加工的企业对于核心和技术的交流与培训特别不重视,更有甚者,更是没有培训这一项内容。
在专业技术人员上,对这一类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可是在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内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匮乏的,导致在加工贸易中,各个行业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级研发技术人员的缺乏。另外,加工贸易开展初期,我国引进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利用其技术外溢促进了产业能力和加工制造能力的提升。由此,不少加工贸易企业头脑中便形成了安于现状的观念,认为直接引进技术不仅成本较低,且省时省力,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自主创新,与外商进行的合作也仅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较为先进”技术,核心技术难以掌握,沦为了国外厂商的“制造工厂”赚取微薄的利润。
(二)境外加工发展存在问题
(1)对境外加工贸易的认定范围过窄
至今为止,我国一直认为企业采取合作生产、补偿贸易、租赁设备,厂房等不属于境外加工,只对我国企业在技术和设备上在境外进行加工装配才属于境外加工贸易。这样做既不符合国际规范,也不利于调动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
(2)对境外加工贸易的鼓励、优惠政策不够灵活
我国为了鼓励企业到海外投资,出台了许多优惠措施,但这类措施大多规定的过死,缺乏灵活性,从而在可行性上大打折扣。例如,如江苏技术进出口公司在美国投资的割草机加工项目深受市场欢迎,美方提出要扩大再生产,而公司由于是在发达国家举办的加工项目,不属于国家政策鼓励范畴,因而得不到银行部门的资金支持。
(三)加工贸易结构不合理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其中大部分还是以纺织品和几点零部件这种技术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举个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对于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制造行业所能做的仅仅是低技术的生产零部件安装工作,为数不多的能与高级速接轨的也只是过程短暂、增值潜力不高的产品加工。那是的高技术、核心技术都是有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的,对于这些真正体现技术水平的设备我国还是要从国外进口才能得到。总体上说,我国的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上升速度较快,但2000年之后,整体增长开始趋缓,始终保持在1.5左右。
三、完善加工贸易战略转型问题策略
(一)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我国在国际上的加工贸易发展是基于廉价的劳动力左右成本有事参与的,但目前来讲,随着加工贸易层次的提高,对我国这写承接加工贸易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劳动者的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的发挥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优势,更好的吸引外资企业将附加值较高的工序转移到我国。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变学校学科设置体系,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高等院校之间要相互配合,培养一批实用型、企业紧缺的人才,尤其是要加强技术工人,特别是中高级技工;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企业研发人员;以及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引入竞争、绩效考核机制,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尊重人才的氛围,增加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改善人力资本结构。
(二)多渠道的产业升级
我们现在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努力推动贸易加工产业的升级。
首先,我们应通过大力度发展先进技术和新兴制造业,通过优化制造业的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来使我国有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其次,要将加工贸易的资源和政策就必须向农业转移,来促进农业加工贸易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大大少于进口,而且农产品出口的增速也大大的少于国家整个外贸出口的增速。其中原因是特别多的,主要是我国的农产品成本太高,许多产品不具备价格优势,小农户和一般规模的农村企业,实力不强,企业信息不畅,生产工艺、加工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不能跨越各国对农业贸易技术壁垒,如产品质量和技术安全标准等,行业组织的落后,没有必要的机制也是制约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鼓励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境外加工贸易的概念是:指我国企业的现在有的技术、以设备投资为主,在境外用加工装配的形式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的国际经贸合作方式。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还可以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以此来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零配件等出口,也能通过产品原产地的改变,来改变我国和别的国家存在的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缓解贸易摩擦。同时将我国还没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转移到其他国家进行,也可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来减少国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因资产专用性问题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志忠等,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11期.
[2]潘永源,加工贸易之我见[J]经济学动态,2011年8月.
作者简介:贾凤婷(1991-),女,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国际贸易惯例,WTO规则。
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增强
从发展趋势看,中国通过转型升级增加单位加工贸易出口额对GDP贡献的潜力很大。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是处于中间状态的加工贸易企业占据绝大比重,据2009年8月份对1117家加工贸易企业的一个调查,“两头在外”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占14.15%,“混合”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占54.34%,“一头在内、一头在外”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占31.51%。与东亚许多国家相比,中国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门类齐全,许多外商投资企业为降低成本也开始把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生产转移过来。
从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产业结构看,轻工、纺织、机电、交通运输装备四大类产品占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5%以上。其中,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不足1/5,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占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2001年开始超过50%,2004年超过65%,2011年占78.1%,是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主体。从产业层次来看,中国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全球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中50.5%是高新技术产品,依托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子工业迅速崛起为世界IT产业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制造水平和部分领域的设计水平已跻身世界一流。2011年,中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8.8%、70.6%和90.6%,均名列世界第一。
但是,加工贸易出口以高端产品为主体的事实并不意味着中国加工贸易对外贸易的比较效益较高,因为我们主要是处于产业链的较低层次。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在2011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仅有21个品牌,与美国的239个差距极大。在首批广东、苏州58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中,企业平均品牌产品占比超过了80%,这也预示着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优化开放型经济布局
中国加工贸易顺差来源区域分布的特点,是对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产业转移结果的客观反映。欧、美经过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产业转移之后,经济开始以服务业为主,在货物贸易中长期处于逆差地位。欧盟、美国在制造业方面则长期呈现逆差,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主要体现为对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逆差,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由于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承接了大量的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的产业转移,对日本、韩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逆差移到了中国,而欧盟、美国对亚洲整体的顺逆差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中国加工贸易顺差的区域结构,导致中国从国际贸易统计上看对欧盟、美国的顺差很高。这种情况很容易引来欧盟、美国对中国错误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加工贸易保持平稳增长的情况下,客观上能够减少从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速,放缓对欧盟、美国出口的增长速度。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断抬头的背景下,有利于减轻中国所遭受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
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了全球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进程。中西部地区占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东部地区占非金融类外商投资存量的12.3%,而2010年东部地区非金融类使用外商投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为15%,2011年东部地区非金融类使用外商投资占全国总额的16.73%,上升势头非常明显。
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中国优化对外贸易区域结构。2011年分省市看,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出口分别增长17.4%、15.6%、19.9%和16%,增速略低于全国总水平。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165%、82.7%、55.5%和63.1%,均大幅高于全国同期出口增速。在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等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区,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等产业高速成长,带动当地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目前正处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为了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效应能够得到国内外的正确认识,使继续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顺利实现加工贸易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需要对加工贸易统计体系加以改进和加强加工贸易产品原产地的管理。
一、加工贸易对推动经济和发展的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25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就业、推动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7%;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加工贸易增值率-21.4%。到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0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出口2418亿美元,占比55.2%,进口1629亿美元,占比39.5%;加工贸易增值率47%;当年创造贸易顺差789亿美元。多年来,加工贸易累计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贸易顺差3942亿美元。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总加工贸易的80%;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达77.5%,高于来料加工出口2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分别为90.2%、6.6%、3.2%,增速分别达到43.5%、16%和53.8%。同时,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也达到76%,高于来料加工进口26.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分别为93.4%、4.1%、2.4%,增速分别为41.9%、9.2%和64.4%。是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1.9%,其中加工贸易占到75%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02亿美元,加工贸易占到90%左右。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销网络、供应链管理以及研发、运营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对的新机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使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当前,一般制造业已成为全球供给普遍过剩、边际收益严重递减的成熟技术行业,国际相对价格的剪刀差已从工农业产品之间转化为知识产品与产品之间,发达经济的优势已转型升级到虚拟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我国不是新技术的策源地,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不是全球加工制造的控制和运营中心,而是中低端技术和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供应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全球占有明显有利的地位,“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是现阶段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此,通过新形式的加工贸易来提升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为世界大跨国公司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配套体系,是加快我国企业“干中学”过程,积累全球化大生产经验的最有利捷径。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产品内部的工序或工艺细分化为特征的全球分工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趋势是随着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的全球体系,使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另一个趋势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产业的集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技术、管理以及加工制造的空间和范围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不仅由于“成本驱动”而把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中国,同时由于“市场驱动”而把技术、管理和资金带进中国。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不得不主动把区域研发中心、运营管理总部、地区物流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可见,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资金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合作。从发展前景看,全球化不仅可以带来使中国加工制造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而且能够创造把加工贸易升级为综合优势的机会,使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新的转型。
再次,我国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产品或工序上,即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我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后者对外开放比我们晚12年,近年来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接近我们的十分之一,整体实力有明显差距,但印度近年来通过吸收新技术、海外分包合作以及委托加工制造,不仅在著名的软件、信息技术咨询、呼叫中心、芯片设计以及未来的服务、工程、风险和行为以及药品研发等服务领域为跨国公司提供海外分包业务,从而大大压低了世界服务业成本;而且在汽车、制药、化学制品以及资本货物等领域正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吸引世界大跨国公司寻求规模化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当尽快把我国加工制造技术整体升级到中等档次,而且应加快形成生产和研发、品牌优势。为此,要制定加工贸易的新战略,促进其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l、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作为涉及外资、外贸和国内产业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重点考虑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国内产业、、产品以及产品内部工序的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在吸引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要考核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的情况,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应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能力、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缺少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具体困难,使更多国内企业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走出去”搞加工贸易。
2、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要鼓励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配套,不断加快“干中学”和毕业的速度,使加工贸易环节由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提升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高级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真正掌握参与和管理全球化企业的经验和窍门。在这方面,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准入平台,创造更规范的投资和竞争环境,比优惠政策竞争更重要。
3、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但从长远来看,对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进料加工出口。由于多数国内企业缺少全球化人才和国际资讯,应考虑建立开放共享互利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
4、对加工贸易要从严密监管向风险管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的监管方式转型。对此,一是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和随机检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最大的难度是遍地开花,监管执行的成本太高。因此,首先应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包括合同、票据、凭证以及财务帐目等原始资料。数据的完备性,企业诚信状况的评级及违法记录,企业法人代表和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的规定;建立监管部门与企业的良好伙伴关系,把责任重点转移到企业自身而不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确保加工贸易企业贸易便利和诚信的前提下,实施随机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则严惩不贷。作为企业守法自律机制的保证,对企业诚信状况要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与企业其他诚信认证系统相兼容,以全面获得企业是否讲求诚信的资料和数据。只有处理好企业自律和高效执法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的监管制度。这套制度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虽然加工贸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是特色,但监管体系建设仍应逐步向国际规则接轨。在这方面,政府职能要真正实现转换,明确监管部门的第一要义是提供“服务”,然后才是有效“监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包括调整监管职能,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监管有利于加工贸易的而不是增加发展的障碍。
三是大力发展化监管体系。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又要保证有效监管,就应加强监管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包括监管的电子和化改造。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技术和网络投资过度,投入了巨额资金改造技术和设备,使监管的技术基础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准,但这些技术设备的效能很低,出现了硬件过度发展,软件严重滞后,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从监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电子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投资和改造,并提高监管部门的应用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关键词:加工贸易;贸易升级;战略
所谓加工贸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加工产品为特征的贸易活动。加工贸易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方式,具有操作方便、形式多样、周期短、投资收益快等特点。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还有利于弥补外汇缺口、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提高国内就业率、增加国家外贸收入、提高国内技术存量。但是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比如说业务范围窄、规模效益不大或难以产生、加工方处于被动地位、无法保持均衡生产等。[1]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在“量”和“质”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以后,除个别年份以外,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虽然1998年在国际经济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现了自198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但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仍达1730.4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3.4%,其中出口1044.7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额的56.9%。目前,我国正由一般贸易方式向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即由过去主要使用本国相对便宜的要素资源直接出口最终产品的方式逐渐向大量进口资本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后进行深加工再以制成品形式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转变。2003年,我国实现255.3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加工贸易顺差为789.14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的大额顺差。例如2003年,我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东盟和韩国的加工贸易进口额为1088.7亿美元,
占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73.7%。而美国、日本、欧盟则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出口市场,2003年我国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加工贸易出口额达1387.6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60.9%。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除个别年份外,加工贸易年出口额占我国年GDP的比重越来越高(如表1所示)。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贸易结构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我国国际贸易由产业间贸易加速向产业内贸易发展。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我国可以更加广泛地融入国际生产一体化分工。[2]
由图1可知,从1996年到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不断增长,每年都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足以显示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显著地位。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的产业链较短,对经济增长和国内技术和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弱
我国的加工贸易虽然数量上很大,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发展阶段,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生产加工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更是严重依赖进口,料件本地采购比例偏低。许多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既不使用国内原材料,对其他企业也不存在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而仅仅是利用优惠政策建立加工基地。一些行业和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加工贸易对我国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组装环节的加工附加值和增值率较低。产生这种现象有内外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外商主要转让国际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技术和一些现有的成熟技术,以继续占领“夕阳产业”和成熟产业市场;而且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和封锁使高新技术难以转移。另一方面我国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依然滞后,影响了加工贸易先进技术的转移效果;一些加工企业满足于现有状况,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愿承担一些周期长、风险大、需要试制样品模具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3]
(二)加工贸易长期处于产业链低附加值环节,缺乏可持续的盈利空间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迅速发展,其中包括纺织、服装、鞋、家具、机电产品等。近年来电子产品、IT领域异军突起。虽然新兴行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国内加工企业从事的也只是其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国内价值链有待延伸。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加工贸易在深度上有较大差距。2002~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分别为47123%、48.43%、47.92%、51.98%。虽然当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上升,但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中间投资产品均没有实现国内生产替代。我国加工贸易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技术、成熟技术工序上,加工制造多为低技术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加工贸易经营主体为外资企业,他们控制着加工贸易的“两头”,控制着生产加工过程,人为降低增值率。我国加工贸易在世界产业链条中,仅仅赚取少量的加工费。加工贸易顺差没有给我国带来相应的贸易收益,反而增大了贸易摩擦的机会。
(三)加工贸易产业技术水平低
近年来,加工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但从2007年开始,这类产品的增长明显乏力,尽管其进出口总额在外贸总额中仍占30%左右的较大比重,但增速已开始慢于外贸总体增速。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为6952亿美元,其中进、出口增速同比分别下降5.2%和3.7%,低于当年外贸进、出口增速的3.5%和0.9%。根本来说,加工贸易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还是很有限。首先,相对于研发环节,我国参与的组装工序是这类产品的简单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环节,从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从事非高新技术工种,无法获取技术溢出其次,高新技术是跨国公司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处于垄断地位的支撑,他们必然严格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外溢。再者,高新技术产品“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以外资为主体”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我国出口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仅为代工产品。2007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这类产品的总额为5036亿美元,比重达到72.3%。2006年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额占87.3%,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比重不足10%,只是前者的1/9。而外资企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也是这类产品进出口顺差的主体来源。这些都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缺乏承接国外某些高技术生产环节加工项目的能力,且对先进技术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能力有限,加之技术的提升是厚积薄发,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短期内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低也就成为必然。[4]
(四)加工贸易仰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渐趋衰弱
加工装配产业是无根工业,我国凭借丰富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占据加工装配环节,这是加工贸易获得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逐渐出现结构性紧缺,东部地区发生“民工荒”等问题,显示了劳动力成本正在逐步提高的趋势,劳动力供给渐渐逼近“刘易斯转折点”。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理,劳动力供给短缺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是经济高速增长和市场供求作用的必然结果。这意味着加工贸易将逐渐失去从前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随着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资源的东南亚、非洲等国的经济开放,加工贸易必然转移到成本更低的新区位,这将使原本就处于价值链低端、仅靠微薄利润生存的中国加工贸易雪上加霜。因此,我们处在一个严峻的阶段:加工贸易的“安生立命之本”———劳动力比较优势已呈日趋衰弱之势,这对其可持续增长提出了挑战。
三、加工贸易升级战略
(一)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实现链升级1990年,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竞争力模型。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保证。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弱,主要的症结就在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如图2所示,按箭头A、B方向将微笑曲线向价值链区段延伸,即从中游生产组装向上游研发和下游营销品牌环节延伸和掌控,提高附加值,延长链条,从而提升整条产业链,实现链升级。[5]
(二)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才升级
高级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才的缺失是加工贸易升级巨大的障碍。据统计,全国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3.5%,与发达国家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而技师和高级技师更少,只占1.5%。据欧洲一些国家统计,工人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企业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10%~20%,而我国许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仅及美国的1/10。我国要实现相对完整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就必须实现劳动力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转变,在国际市场上更应该具备供给充分的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持,而在核心环节中人力资本状况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故而,提高人力资本也是加工贸易升级的重中之重,培养并聚集一批高层次研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占据专业化分工中的核心环节。在成功实现业务升级的格兰仕、巨大、明基等企业中,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得到突出体现。
(三)促进技术进步
1.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
首先,我们应对吸引外资的策略进行适当调整。我国有些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加工贸易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对这些地区,我们应当适当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由从前重点弥补自己缺口转向重点吸引外资企业研发机构,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跨国企业研发机构进驻。
其次,我们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而言,能否拥有并保持先进的技术是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关键,因此,东道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就成为跨国企业是否输入新技术、设立研发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吸引跨国企业研发机构进驻,引进先进技术,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保护我国的专有技术不被别国侵犯。超级秘书网
第三,我们可以采取出让部分国内市场的方法,吸引跨国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一份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主要动机的调查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开拓中国市场。可见中国广阔市场对跨国公司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市场优势,我们可以采取出让部分国内市场的方法,换取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或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进驻。这有助于我国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形成技术引进的良性循环。
2.发展核心技术,培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吸收国外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是一条缩短研究开发周期、追踪国外高技术产品开发和更新动向的捷径。但是,单纯依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很快会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缩小直至丧失已形成的竞争优势。因为,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是以母公司的全球战略为依据的,同时,这种技术转移的速度和水平还取决于当地配套产业的技术状况,如果没有相应地培育起自主的和充分的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保持当地配套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母公司同步,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步伐就会放慢甚至停滞。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产业链条中,技术转移的放慢和停滞会削弱东道国的竞争能力,延缓其产业的升级换代步伐。
跨国公司在全球部署生产经营体系,为的是取得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向相关产业链条转移技术,目的是在保持技术垄断的前提下,延长技术产品生命周期,获得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以技术垄断为前提,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技术,因此,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最先进技术的转移,依靠技术转移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越近,通过外部化购买就越困难,即使实施内部化转移,与核心技术依然保持差距。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我国自身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进步,借鉴东亚其它经济体外向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需要切实避免跨国引进中的技术依赖。
为此,我国产业的科技发展应从长计议。首先,我们要尽快改革各级科研体制,鼓励科研体制创新,加强产学研的互助合作,促进科研机构的企业化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其次,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缺乏的核心技术,如在芯片的研究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进行集中攻关。第三,加大对高科技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发展我国自己的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建立起一支高科技人才队伍是十分重要的。要保持并稳步提高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强高等教育力量,加强人力资源培育和储备,在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使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不仅成为国内人才,而且成为国外人才发挥才能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李多.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2.
[2]鹿燕.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27228.
[3]孙文杰,王岩.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和转型升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5):126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