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一地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地理课堂效益形象学法地理教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而言,如何向45分钟要效益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实践总结归纳如下,仅供同行们参考。
一、以“形”诱“趣”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由此笔者认为说:地理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最活跃的动力;是产生地理学习强烈求知欲的“激素”;是学生能否较好掌握地理知识的关键。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然而,促使学生能否具有学习地理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笔者认为,教师形象(这里的形象不仅包括教师的外在的,还指教师内在的素质)树立的良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现代教师而言,首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博学的理论知识,还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精通大纲,关注社会发展,勇于创新,不断吸收新鲜知识,对教材有驾轻就熟的能力。例如:黄河为什么会断流?应如何解决?为什么很多专家呼吁要炸掉三门峡水库?成语“泾渭分明”在地理当中怎样解释?根据材料和现实分析造成2007年我国大面积冰冻灾害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光靠课本的一点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综合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保持高度的热情,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调整自我。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更高。“我们不能拿昨天的知识教学生为明天服务”。只有不断的进行学习,我们的教学才会有足够的素材,才会被学生佩服,学生才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最后,对待学生要用“心”。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幸福的家庭当中,都是很有个性和叛逆心理的人。因此,笔者认为,只有用真心、爱心、耐心与他们搭建沟通和交流平台,用诚心去理解他们,才会博的学生的喜欢,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教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以“形”诱“趣”。
二、以“法”为“基”
所谓以“法”为“基”,就是指教师应以传授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为教学的基础和根本目标。俗语云“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去学”。因此,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才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最终目标。由于地理具有时空性、广阔性、遥远性、运动性及循环性等特点。笔者认为,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三条:一是“列举问题法”,即预习时提出问题、听讲时针对问题、看书时巩固问题、作业时检查问题、总结时反思问题。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内容时,通过预习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几类?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控制下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再重温课本和笔记解决问题;最后通过作业检验问题和反思总结问题;二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于地理而言,地图是其第二语言,而且在地理考题中,无图不成题,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去看图、读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及从图中寻找切题点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如果掌握了这种能力,在考试中将会受益匪浅;三是用歌诀及形象事物替代法帮助记忆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例如,记忆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时,可以编歌诀为: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记忆我国某些省级行政单位轮廓时,可以用一些形象事物代替,如江西像人头、像翱翔在空中的老鹰、山东像翘起的大拇指、台湾像纺锤等等。。。。。。
三、以“具”辅“教”
[关键词]劳动力参与率经济转型期人口老龄化就业关联型社会福利政策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这些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均是正相关的关系。其中,在考察人力资源这个因素时,人们认为,在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相对是固定的,认为经济增长的幅度和速度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质量。但实际上,在人口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力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劳动力参与率便是这样一个衡量指标。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状况。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人的劳动力供给选择,并最终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劳动参与率。
一、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1、年龄、性别因素
资料来源: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从性别上看,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远低于男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女性在社会分工中更多地承担了家庭中子女的抚育责任和更多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上劳动力雇佣方对女性劳动力的歧视普遍大于男性。随着六七十年代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许多适合由女性从事的职业逐步出现,才使得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偏低的局面有所改善。
在劳动力参与率的性别差异中,两者之间相差的程度还呈现出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不同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往往有着不同的劳动偏好和不同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参与率各不相同。
2、教育发展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场竞争的激励,企业对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要求的提升,使得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竞争的激烈使得更多的劳动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含量,这就推迟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从而降低总体的劳动力参与率。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受教育者的比例有所升高,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增大,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3、收入增长因素
收入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劳动者单位就业收入的增加会加大闲暇的机会成本,从而诱使一些原来没有加入就业队伍的人开始选择工作,促使劳动参与率的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收入水平不高的人来说,收入因素将会是决定增加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增长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收入的增加又可能会使得一些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劳动者退出劳动力队伍,从而降低劳动参与率,体现出收入增长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收入的增加对个人劳动力参与抉择的影响是相反的,这两种效应对个人影响的强弱将最终影响个人参与劳动的决策,从而影响总体的劳动力参与率。
4、产业结构因素
在宏观经济中,产业结构也是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之一。由于第三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最大,因此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比例也决定了劳动力参与率的大小。在60-70年代西方各国的高速增长时期,各国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带动了这些发达国家总体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
劳动力参与率这个衡量指标,体现出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反映出人们参与劳动的状况。它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因此折射出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可以说,劳动力参与率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指示器。偏高或偏低的劳动力参与率,都表明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相应的问题。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男性人口还是女性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均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仅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甚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近些年来,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降低劳动力参与率,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劳动力参与率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间,城市劳动参与率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然而,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不仅如此,由于教育机制的不合理,应试教育体制的实行使得许多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总体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力素质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了失业率偏高与劳动力参与率偏高并存的局面,加重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形成了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二、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成因
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现状,是由我国的工资和福利政策、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
1、工资收入偏低,扩大了家庭对社会的劳动力输出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起飞和快速增长,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点较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资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就使得家庭中需要有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社会劳动来维持家庭生计,从而扩大了家庭向社会的劳动力输出。
2、投资市场不完善,劳动收入仍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投资市场尚不成熟。中国股市弱有效性,使得居民在进行个人投资理财时仍然较为保守谨慎。在这样的投资环境和背景下,我国居民的收入仍然以工资为主,劳动收入仍然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这就加大了人们对劳动市场的依赖性,提高了劳动力参与率。
3、就业关联型社会福利政策增加劳动者就业意愿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政策,劳动者只有就业,才能享受公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措施。在农村,虽然实行大病医疗保险项目,但是农民自己分担的份额仍然较大,并且小额医疗费用无法报销。这种福利措施与就业状况相关联的制度,无疑加大了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意愿,促进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4、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教育普及程度还较低
我国虽然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在农村,失学问题更为严重,且女生的失学率高于男生。这就直接导致了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不仅如此,在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大多没有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这就使得参与劳动的劳动者素质仍有待加强和提高。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得许多青少年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5、工资与工龄挂钩,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目前我国在计算工资水平时,由于普遍与工龄挂钩,因而人们往往选择提早就业以增加工龄,提高个人工资水平。在这样的工资政策中,许多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加大了就业压力。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未成年人也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之中,使得就业情况更为严峻。虽然我国《劳动法》规定,任何用人单位不得使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但实际上,仍然有许多企业不顾规定擅自雇用未成年人。这不仅造成劳动力素质低下,而且侵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
6、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显现,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老年人需要靠超龄参加劳动来维持生活。这就使得许多老人不得不走出家门,二次就业。退休人员的二次就业虽然可以为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却挤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三、适度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的措施
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参与率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各方面制度的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仍然总体偏高。适度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对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改善目前我国失业率高的现状,都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采取相应措施来适当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1、完善投资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合法非劳动收入
目前,我国投资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投资收入尚不能成为居民的主要收入。通过完善投资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治理投资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作用,从而增强居民对投资市场的信心,减少对劳动收入的依赖,降低劳动力的参与率。
2、调整工资政策,工资与绩效、能力挂钩
与工龄挂钩的工资政策使得劳动者往往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对工资政策实行调整,将劳动者薪酬与劳动者业绩、能力相挂钩,鼓励劳动者提高绩效,并自觉提高受教育水平,提高自身技能。这种与业绩、能力相挂钩的新的工资体制,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并且,对劳动者能力的肯定和鼓励也能延长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从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缓解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普及程度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50%的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就直接进入了劳动力市场,长此以往,将积聚大量初中以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低素质劳动力,对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而劳动者素质偏低,劳动者素质不能达到岗位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一方面,一部分对劳动者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另一方面,一些岗位却空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通过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普及程度,改善农村青少年失学的状况,并且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进行必要的上岗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总体素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推迟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据测算,如果延长教育年限,使劳动者的就业年龄由16周岁推迟到18周岁。今后几年我国每年就可以少安排上百万新增劳动力就业。不仅如此,这同时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使他们做出更为理性的劳动力参与决策,通过劳动者自身进行理性选择来调节劳动力市场的盈缺情况。
4、完善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年龄实行限制
青少年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或是退休人员的二次就业都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参与者人数较多,加大就业压力。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年龄为16~60岁。如果我们延迟青少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同时提早老年人的退休年龄,那么就能大大降低劳动力参与率。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年龄实行严格的控制,并通过相关配套措施保证法律的严格执行,严格控制劳动力的就业年龄,对于劳动力市场的适龄就业人群的合法利益就能有力保障。
5、调整完善福利政策,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福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减弱福利制度与就业状况的关联性,从而使得福利政策对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减小。同时,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是退休人员再次走出家门,二次就业的原因之一。因此,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使得退休人员“老有所养”,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一环。
结语
从“讨论式”教学的多年实践中发现,教师在运用该模式时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 把握讨论的方向——避免离题
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是课堂讨论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因此,在讨论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从地理角度去思考问题,教会学生用地理思维方法去想问题,使讨论始终围绕问题的中心展开。例如,讨论古代巴比伦文明为什么衰落时,大多数学生会从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方向找原因。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主要从人文地理环境角度去分析,让他们紧扣“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床抬升明显,最终河流泛滥、失去家园”这一主线,从而顺其自然地得出“不尊重自然规律,就会导致自毁家园”的结论。
二、把握个体差异——避免无备讨论
在讨论某一个问题时,学生学习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讨论离不开准备。没有准备的讨论学生往往不得要领,抓不住关键点,影响讨论的效果。例如在讨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时,由于学生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自然、历史、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不太了解,如果贸然展开讨论,势必没有深度。因此,可以先布置讨论提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写好课堂讨论、发言的要点,这样讨论才会有深度。这样的讨论全班的学生都既动了脑、动了手,又动了嘴,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主动参与讨论的欲望更加强烈,发言更加积极,讨论的真正目的也才能达到。
三、把握讨论问题的难易度——避免过难或过易
确定课堂讨论的主题是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前提和关键。教材内容有难易之分,学生的能力有高低之分,课堂讨论的问题也就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自学能力,又要使难度适合学生,让学生有“跳一跳,能摘到”的感觉。一个好的议题一般有以下三大特点:1.问题是否集中典型地反映了某一地理现象,具有针对性和较丰富的内涵;2.问题是否能紧扣教材内容,有利于突破重难点;3.问题是否是学生普遍关注、迫切希望了解的。例如,在讨论北半球回归线附近地区为什么大陆东侧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而大陆西侧却是热带沙漠气候时,这一问题既是教材的重难点,又是历年高考普遍关注的问题,具有很高的讨论价值。 转贴于
四、把握讨论时间——避免讨论未展开就草草收场
充足的讨论时间是保证讨论深入的重要因素。因为讨论深入在时间上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就问题而言,找出圆满的答案;二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对于前者,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经过认真思考、整理,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有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敢让学生独立活动,担心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太远,于是情急之下帮助学生说出问题的答案,讨论未展开就草草收场。所以说,讨论要保证充足的时间。
五、注重总结与评价——避免讨论停留于问题的表面
教师总结与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讨论结束时简单地归纳学生发言的基本观点,使学生对讨论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让学生掌握讨论的全貌。2.对讨论中反映出来的观点进行评价分析,肯定正确,剖析错误,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3。对讨论中学生忽视的、遗漏的、思路不清的问题要一一指明,使学生一目了然。4.总结中应当从整体出发。例如讨论中国东北、华北重工业发达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重酸雨区时,很多学生都会回答:北方受夏季风影响时间短,降水少,风大,把酸性气体吹散了。这时,就要求教师及时地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启发:风把酸性气体吹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能吹到那里?与什么有关?等学生讨论后,教师及时总结如下:1.北方受夏季风控制时间短,降水少;2.北方接近冬季风的发源地,风力大,把北方酸性气体吹到了南方;3.从地形上看,北方地区多平原,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4.北方地区多碱性土壤,对酸雨起到了一定的中和作用;5.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多扬尘天气,悬浮在空中的颗粒物能吸附一些酸性气体。
关键词 知识铺垫 问题导学课堂模式 自主学习 地理必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2013年8月,增城中学确定以“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学校未来三年课堂教学改革的追求目标和研究实验重点。2013至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备课组老师普遍反映必修1自然地理难度过大,学生自主学习难以开展。
2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理论解释
“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如图OA以内);二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当其不能独立解决某问题,却能在教学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该问题,则称此问题处于其“最近发展区”(如图AB区间),当且仅当内容处于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学才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地理必修1众多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的学习所要求的思维水平往往在OB以外,这是自主学习难以有效进行的客观因素。
2.2 现有教学环境与新课改的理念、教材编写风格不协调
(1)为了适应新课程在教学方式方面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现行高中地理教材设计了“活动”、“读图思考”、“阅读”、“案例”、“问题研究”等栏目,但是解说不透,背景材料少,大多的概念、原理没有详细的解释。
(2)对比美国地理教材,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专业划分过细而综合性明显欠缺。王琳博在《中美{中自然地理教材设计的比较研究》中认为:知识内容设计方面,耍降低学习知识的难度,减轻予生的宁习负担和压力。每章结柬时,增加复习指南成总复习的内容,对该章内容重耍知识点、概念、原理,进行总结。相关图片的文字解杼应该更详细些,不能过于笼统,否则予生理解会显得凼难。特别是教材把自然地理放在高一第一学期编排,学习时需要有其他科目知识作为铺垫但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尚未教学。
(3)我们现有的教学环境与西方国家不同。学生星期一至星期五都在学校,白天上课,晚上应付作业,学生无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进行自主学习,也因为如此,老师们普遍担心开展基于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变为教教材和学教材,无法达到讲授法的深广度,将会出现优生吃不饱的现象。
3 知识铺垫在地理必修1第一、二章学习案中的应用
2014至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备课组老师坚信问题导向方向的正确性,积极总结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大胆探求行动改进的有效措施。几乎每周两次的备课组活动,特别是多次公开课和观摩课在集体备课时的头脑风暴,课堂上多维度的观察、记录,评课时对课堂特色的总结与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高一地理备课组逐渐探索出了通过设置知识铺垫对课本等教学资料进行必要补充,在教师的启发、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该问题,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甚至把思维水平高于最近发展区的知识转化为最近发展区即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降低自主学习难度,促进必修1自然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3.1 以已学知识作为铺垫,提示学生联系新旧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因为知识是系统和相互关联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拓展和补充,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是新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从而建构完整知识结构的背景,对新知识建构起到铺垫作用。但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本应属于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已学知识,因为遗忘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未能联系已学旧知识,旧知识未能成为最近发展区的重要支撑,使得学生无法自主学习新知识。高一地理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能充分了解学情,在学习案中以知识铺垫的形式补充相应的已学知识,提示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教学重难点《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时,通常的做法是以老师演示为主,其结果是同学们只是记忆性地了解一些气候知识碎片,对气候的分布、形成原因、特点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则不甚了解。为了激发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学习案的课前复习中设置了《请在下图左侧相应纬度位置写出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和《气压带和风带性质总结归纳》两个知识铺垫:
知识铺垫1:请在下图左侧相应纬度位置写出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知识铺垫2:气压带和风带性质总结归纳:
风带纬/低纬向高纬西风带流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外,上课前分别让两个学习小组把预习成果在黑板左右两侧展示出来,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时结合中间的投影,新旧知识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创造了简明的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3.2 以其他学科知识作为知识铺垫降低低自主学习难度
以其他学科知识作为地理学习的知识铺垫,这些知识已经为同学们所学过与否,其教学策略是有差异的。
(1)以其他学科已学知识作为知识铺垫。已学知识属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要发挥其对地理学习产生良好效果,关键是提示学生激活相关知识,引导同学们把其他学生知识与将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建立联系。例如在教学地理公转的速度时,老师如果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物理所学的机械能守恒定理,提示学生分析比较远日点和近日点势能、动能的大小,学生很容易总结归纳出正确结论。
(2)以其他学科未学知识作为知识铺垫。高一第一学期开学第三周,地理将学习地球的自转速度这个知识点,但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概念数学和物理学科都还没学习,高一地理备课组通过在学习案设置知识链接的处理突破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困境,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1:读右图总结归纳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
知识链接:1、角速度公式: = /t,( 是角度,t是时间)
2、线速度公式: v=S/t(S是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运动质点通过的弧长即路程,t是时间)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还得出两点启示:一是这些知识其他学科尚未学习,我们引进它是帮助降低地理学习的难度而非给学生增加学习困难,所以能否简明扼要地出现这些知识是成功的关键;二是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提示学生结合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公式读图,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3.3以生产生活体验作为知识铺垫,激活自主学习潜能
课堂联系实际,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措施,以学生的体验知识作为铺垫,不但能够帮助构建新知识,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常见的天气系统》的教学过程中设置让同学们“说一说增城的气候类型和特点”、“2014年12月9日增城市天气预报”、“校运会两天及以后几天的天气变化”等学生切身体会到体验知识作为铺垫,同学们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气氛非常活S。
4结论与反思
经过高一地理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备课的研讨、课堂改进实践和课后不断的反思改进,通过在学习案中设置知识铺垫,较好地突破了教材编写和教学环境与课程改革理念不同步的限制,使难度较大的必修1自然地理自主学习可操作大大提高,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问题导学课堂的效益。、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高中地理学习共同体优化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业务为主,少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主要是下级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下属群众陈述任职情况,包括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成绩、缺点问题、设想,进行自我回顾、评估、鉴定的书面报告。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地理教师个人年终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地理教师述职报告120__年_月开始我担任了二中学校三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
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
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__》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
4、配套习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问题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井井有条这让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将到来的下学期新课改尚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却又颇感任重道远。
要正确引领并促进自己教育教学技能的专业成长必须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方式和个人时间管理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加强日常工作的归纳、总结与反思。
地理教师述职报告2尊敬的领导:
本人任现职以来一直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兼高二制图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过21年的班主任工作。1994年12月被评审为中学一级教师。现就任现职以来本人的工作情况作一简单的汇报。
一、教学工作方面
任现职以来,主要担任初中地理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还兼任高二年级部分班级的制图教学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反思教育教学工作,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参与地理课题的研究工作。为了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地理学会组织的学术年会、新课程培训和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
认真钻研新课程,研究教材教法,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配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不断钻研业务,遇到疑难问题总是虚心向同行请教,多方听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因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历年所带班级会考成绩名列前茅。20____年,在年度考核中被学校评为优秀。20____年,在年度考核中被学校评为优秀并获嘉奖。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我在班级管理与学生教育上,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提出了“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要求,加强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个性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荣辱观。从点滴小事做起,全方位进行管理。20____年至20____年,我连续任地段班班主任,由于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和学生沟通,在转变问题学生工作中颇有成效。20____年带的地段毕业班,中考成绩超市平均三十多分,得到家长的认可,受到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被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团委分别授予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和优秀中队辅导员称号。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三、教科研方面
多年来,我在教学这块天地中辛勤耕耘,获取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不断钻研教材,对于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思考、总结,任现职以来,曾撰写过四篇论文。其中《深化地理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一文被市地理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三等奖”;《“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谈初中“自然地理”中基础地理知识的教学处理》分别发表在《铁道师范学院学报》、《教育学院学报》增刊上。《回忆点滴承前启后》一文刊登在《校园里的守望》上。同时有6篇论文通过评审。另外,我还获得省教委主办的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评比三等奖。参与《新课程下历史与社会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课题的研究工作。
地理教师述职报告3一学期的工作很快就要结束,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现在的工作状态,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20__—20__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现在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在自己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输业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通信、邮电、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如: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尽管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地理教师述职报告4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1、2、3班和高一年级1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了抓好教学,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课前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复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具体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教学情况
1.教学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1、2、3三个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
2.课堂教学情况
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素质发展情况
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4.作业完成情况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本学期的作业分了好几部分:配套练习活页卷、综合题分析、课堂作业及训练卷的形式给学生增加做题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5.日常考核
本学期学生考核除进行单元检测外,也注重了新课标要求下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而不是只盯在学生的成绩上。
二、教研情况
本学期积极听取同校各科老师的优秀示范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还积极参加区县级教研活动,并积极总结经验,要求进步。
三、考核情况
我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及学校规章制度,按时到班上课,不拖堂。
四、主要经验或教训
1、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地理教师述职报告5尊敬的领导、各位同志:
晚上好!
一学期来,本人思想健康上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自始至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治学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讲团结,讲奉献,顾全大局,精诚合作,服从组织安排,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积极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享受为人师表的乐趣,在工作中逐渐充实了自己。
一、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我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方法。通过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方法等等,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二、目标及打算
1、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
多参加学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坚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业务能力。
2、加强教研能力,尽量把教学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高度。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启示;探究式和合作式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意识;评价;思考
本人将建构主义理论和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相结合,实施引导、探究、建构的教学模式,并对两年多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困惑。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地理教学实践的启示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应用新知识―检查评价。它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讲授占用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神情漠然,疲于应付课堂笔记。学生抱怨地理课枯燥乏味难学;教师抱怨学生木鱼脑袋难教。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有利于教学进度的完成。但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打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那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跳出这一怪圈呢?究其根源,我们应该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把课堂主导地位还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借助地理图像、电视新闻、多媒体信息等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如了解身边的地理,高一地理必修1“太阳视运动”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观察当天太阳升起与落下的方向与平时所谓的“太阳东升西落”在描述上的差异;大气水平运动中的海风和陆风的形成可以用《军港之夜》的歌词“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导入,让学生探究其描述的不科学之处。只有让学生带着疑问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他们的主体意识才会被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2.创设地理情境,建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通过模仿、背诵和训练来掌握地理知识。教师的权威性和学生的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以至于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因此,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建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逐渐形成发现问题、探究原理、主动建构的学习方式,真正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学习《中国的气候》时,先展示傣家竹楼、江南小院、窑洞、蒙古包、非洲房屋、爱斯基摩人的雪屋等民居图片,然后提出五个问题:(1)图片中各种民居主要特征是什么?(2)各种民居反映当地降水和气温的情况如何?(3)中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分别是什么?(4)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季风环流图》分析各种气候的形成原因。(5)中国各种气候类型对民居、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在创设的地理图像情境中,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探究气候成因,学生在回忆世界气候成因的旧知识基础上结合中国地理位置和地形、季风形成等进行分析、讨论、归纳。这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探究,主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3.分组构建学习共同体,建构合作式课堂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背,为了节约时间,少数成绩好的学生才有发言机会,更别提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通过交流协作才能及时纠正错误或片面的认识。例如,高中地理《城市化》中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教材中引用上海的例子,学生觉得离我们太远了,感受不到它的变化。因此,我们采用福州城市化的案例,展示福州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图片,然后确定学习的任务,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负责收集福州城市用地变化、福州交通发展、福州工业发展、福州人口结构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材料,通过走访市规划局、土地局、环保局、交通局等部门,利用网络、报刊、书籍、寻访老人等方式去查找资料,并将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制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他们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分析交流。通过交流协作,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而且共享他人的资源,轻松完成了对知识的建构。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巩固教学互动成果
建构主义注重对过程性的评价。在组织交流协作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一定的反馈。在组织交流后,教师按事先定好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评价手段可以是反馈练习、活动小结、论文等,教师及时设计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知识让学生检测,并让他们进行互评、互议、互改,对于学生检测中出现的典型性、代表性问题,教师要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检测评估不仅评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从情感、态度、文化、策略等方面进行评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进步与问题,及时调控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如此才能有效巩固教学的互动成果。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地理教学实施中的思考
1.引导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
地理作为一门科学性、综合性很强的理科学科,它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学生进行建构的基础。如何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做到层层递进,搭建有效的金字塔形知识体系,是我们实际教学中很难处理的问题。目前,很多教师都采用学案的形式,但大部分只是做题目的简单堆砌,教师追求教学形式的独特而忽视学生对金字塔底部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建构主义的应用就流于形式。
2.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组织要从学生出发。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不但要熟悉讲授的内容,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学的形式进行灵活的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这种既不过于包办,又不脱离教学目的的素养,有待于教师不断探索和提高。
3.更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
教师不仅要做到让学生畅所欲言,而且还应该关注学生发言内容是否重复或离题,学生是否关心他人的阐述,以及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有别于单纯性的考试成绩,它要求教师思维敏捷,经验丰富,能及时捕捉课堂中的一切信息,对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进行反思性和鼓励性评价。这种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沉淀。
总之,建构主义是教育心理学的革命,对传统的学习、教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它认为学习不是教师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他们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勇于实践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启发、探究与合作。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进行教师的角色转换,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尚正永.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地理教学.地理教学, 1998.
关键词:区域高校;布局;价值取向;汇聚;分散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包含了某一主体对该事物的基本认识以及发展方向的把握,是对该事物的价值界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主体因分析视角不同,所凭理论有异,个人主观偏好等诸多原因,往往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差异,对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取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区域高校布局研究与实践,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与布局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命题,而对于这一命题的研究,存在着区域高校积聚论和区域高校分散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优化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要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布局”1。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厘清这两种主流观念,尤其是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上探清区域高校布局的基本方向,这对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高校布局研究的两种主流观点
区域高校布局研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借鉴经济学中规模效益原理以及产业集群理论,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认为区域高校布局应该集中,以提高区域高等教育整体的办学效益,这种观点简称为“区域高校积聚论”;第二种观点认为,为了避免某一区域内高校间的竞争及服务于各地市人才培养的需要,区域高校的布局应在各地市级城市中有较为均衡的分布,这一观点简称为“区域高校分散论”。
(一)区域高校积聚论
区域高校积聚论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主要是借鉴产业集群理论中的外部经济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将其理论内核应用于对区域高校积聚的分析与探讨。比如,复旦大学王庆的博士论文《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以知识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的整合为切入点,探讨了资本的优化组合和合理分配、使用,分析了大学集群的知识放大效应、资源放大效应和时空放大效应,同时对高校分布集中现象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学集群的概念,并对大学集群发展作出了相应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认为大学集群现象是提升区域高校办学效益的合理选择2。闻曙明、施琴芬在其论文《高等教育集聚起因分析》中认为,高等教育集聚作为一种现象已经存在,这主要是源于内在的要求和外在的压力,高校走教育集聚的道路已成趋势,民办高校就是最好的例证。究其原由,认为高等教育集聚是以某一或某几所知名高校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学校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以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3。
(二)区域高校分散论
区域高校分散论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理论,主要是借鉴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区域高校布局进行研究与探讨。区域高校分散论认为,高等教育的生态区域反映高等教育的规模、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等的区域结构状况。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主要受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其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质和量的差异性。我国东、中、西三大生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呈现的不平衡状态,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教育投入、生态经济效益、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教育的质和量等方面。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呈现梯度状的不平衡性,与区域经济的正相关性,与生态系统的整体关联性等三大特征4。这种局部不平衡若达到极限,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区域高校分散论认为,区域高校在布局上应该保持相对的均衡性,要注重高校在不同区域里的布局。秦苏滨、蔡永飞在其《我国高校布局的非均衡性及期调适》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应注重教育公平,保证广大民众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均等,而高等院校的现有布局,使不同地域和不同所有制的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水平、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认为我国存在着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不公平等现象,需要将大学覆盖到所有县市一级地区,并列入县级以上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予以支持5。
二、对两种主流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对于以上关于区域高校布局的两种主流观点,从内容来看,是根本对立的。区域高校积聚论主张区域高校要汇聚在一起,以提高区域内高校整体声誉和影响力,提升区域内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效益;区域高校分散论主张区域高校要适度分散,促进区域内各地市的相对均衡发展,追求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公平。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不足之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和评价这两种观点呢?或者说如何来看待这两种观点存在的不足呢?
(一)对区域高校积聚论的分析与评价
1.对区域高校积聚论的分析。
区域高校积聚论的理论来源是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产业聚集理论、新竞争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三个阶段。产业聚集理论又包括外部经济理论、产业区位理论以及增长极理论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新竞争理论主要包括竞争优势理论和经济地理的产业集群理论。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是借用外部经济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来研究区域高校积聚的原因。
外部经济理论主要是指某一区域内的产业汇聚,形成了其它地域所不具备的地理上的经济优势,从而形成产业群发展的内在机制,这种观点的基本原理就是规模经济理论。利用外部经济理论来分析某一区域内高校的汇聚,其原因是在于这一区域内,由于高校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从宏观上来看,较之于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区域,客观上存在着规模效益的优势,因而在这些区域设置高校,除了新设置高校会办学成本较低外,更为重要是,这一区域内高等教育整体的办学成本降低,办学效益提升,因而导致了高校在这一区域内的积聚。
产业区位理论主要是指企业在选址时,将集聚区与非集聚区作为两种选择方案,主要看集聚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如果收益高于成本,就会选择集聚,如果收益低于成本,就会选择分散。同时将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分为两种类型,即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通过实证分析,集聚区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或节约成本,因而形成了某些产业企业的集聚。借鉴产业区位理论,主要是将某一高校的选址分为多种选择方案,包括高校集聚区和高校分散区,然后对影响高校集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价,最后分析高校集聚的原因6。
2.区域高校积聚论存在的问题。简单地将外部经济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移植到区域高校布局的分析,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高校在某一地域内汇聚,并非办学成本降低。
从我国高校布局的现状及汇聚情形来看,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某一个省域,高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而地市级城市高校数量很少,这是一种客观现实。从客观上讲,新建一所高校,其在省会城市的办学成本一般来说,要比地市级城市的办学成本要高。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所高校的办学成本主要在于两部分:一是新建一所高校的建设成本,二是建成后的运行成本。从这两部分的成本来看,在相同规模的情形下,在省会城市新建一所高校的成本要高于在地市一级城市新建一所高校的成本。因为无论是购地成本,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无论是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省会城市在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也比地市级城市要高,省会城市在高校基本运行成本要比地市级城市要高。因此,如果单纯以经济成本的角度来探讨区域高校的汇聚现象,其理由并不充分。
第二,区域高校汇聚与产业集群的形成,虽然有其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产业集群现象,是一种区域经济或产业经济的客观现实,是经济领域的一种现象,因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寻找原因是符合现实的。区域高校汇聚现象,是一种区域高等教育的客观实在,是教育学领域的一种现象,虽然其中有经济方面的原由,但绝不仅仅是经济学上的理由,或者说更为重要的,是公共管理和社会选择的结果,如果完全以一种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究,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牵强附会。
(二)对区域高校分散论的分析与评价
1.对区域高校分散论的分析。
区域高校分散论的主要理由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区域高校分散,有利于实现接受教育机会的权利和机会均等,一所大学聚集起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容易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知识高地,有利于提升周边地区的人文氛围和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高校在不同地方的布局,有利于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地方建立一所大学,将集中起一批专门从事学习研究的群体,其作为消费者,将带动所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就业机会,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引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高校在不同地方的布局,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极。高等学校作为区域内的知识高地,具有成为发展增长极的优势和实力,可以影响和辐射整个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必然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提升整个区域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及质量的中心5。
2.区域高校分散论存在的问题。
对于以上的观点,笔者认为值得商榷。首先,某一区域内高校是否集中,与高等教育公平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者说并不相关联。高等教育公平是指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权利的均等程度,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依然存在教育不平等的问题,虽然不同省份高校在招生指标上有一定的自,但大体还是受国家的宏观政策的调控。对于省域以下的各地、市、州而言,不存在哪所高校在某一地区分配多少指标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受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许多贫困地区的学生因付不起学费和生活费而影响到入学的问题。
其次,对于高校在不同地区布局有利于不同地区经济的增长,这是不言而自明的问题。当下高校的培养规模都较大,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有高校所在的城市,会因为有这批教师和学生的消费,而带动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并且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这样的逻辑经不起推敲,或者说是不符合高校布局研究这一前提的。因为对高校在不同地区的布局,它是一个多方案的选择,即是把某一所高校设置在原来没有高校或者高校数量很少的地区,还是将它设置在原有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或是其它一些地区,应该是多种方案比较后的一种选择,并不是某一高校在某地区设置前与设置后,对某一地区经济的影响。高校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某一省域内)设置,还是在高等教育不发达地区设置,其在不同城市布局而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这是需要去分析或用实证的方法去探讨的事情。可能存在这样的现实,那就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布局,其经济效益比非发达地区要高一些,这可以借鉴高校集聚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
其三,对于高校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极的问题,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形成经济发展极或增长极,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取决于该地区原有的资源禀赋状况。虽然高校对于某一产业的发展或增长极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客观上讲,某一地区经济增长极能否形成,在当前人才流动的情形下,该产业的形成,并不依赖于本地区高校所提供的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更多的是依赖本国的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因为刚刚设立的高校往往并不能支撑该地区某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三、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选择
基于以上对区域高校两种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或者说都有其比较牵强和不合逻辑之处。那么,区域高校在布局上应该如何进行价值选择呢?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区域高校布局积聚或分散作为高校布局的价值选择,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选择并不是单一目标,而应该是多元目标的组合,既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同时要实现区域内高校的合作与分工,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要把区域高等教育看作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挥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只有结合这三大目标综合考量而形成的决策方案,才可能是科学、合理的正确选择。
(一)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有效结合
区域内高校的布局,首先需要考虑区域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问题,而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便是追求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的效率的合理结合。对于教育的公平与教育的效率,历来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即在追求教育公平的前提下,一般会损害教育效率,而在追求教育效率的前提下,往往会损害教育公平,这是教育发展的一大悖论,同样也适用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这一特殊的情形。对于这种两难的选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选择。比如,某一省域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时期,往往将教育效率放在第一位,而将教育公平放在第二位,而当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往往会考虑高等教育的公平,将教育公平放在第一位,而牺牲一部分的教育发展效率。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来看,或者说从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方针来看,当下更多的是考虑高等教育的公平,而非高等教育的效率。因此,区域高校在布局的价值选择上,首先应该考虑教育公平,同时兼顾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形成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二)实现区域内高等学校的有序分工与合作
按照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或地理)进行的分工,即是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它地区进口所需的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相互交换其产品的现象,即是劳动地域分工”7。那么,区域高等教育是否也存在劳动地域分工的问题呢?这里面要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可行性问题,即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分工的可行性。要实现劳动的地域分工,关键在于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差异是地域分工的基本,这种差异性也成为地域分工的动力。我国各省域高等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北京、上海、江苏等地高等教育极为发达,而、青海、海南、贵州、宁夏等地高等教育较为落后,即便是在某一省域内,高等教育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即省会城市往往集中了本省域内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一般的地市级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比较缺乏,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高校的数量,还表现在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学科结构上,客观上存在着极为明显的优势与劣势。
二是可能性问题,即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的可能性。由于某一省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极大差异性,同一省域内省会城市与其他地、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省域内实行高等教育的互补完全可能。生物学界有一个著名的“生态位”理论,认为生态群落中的每个物种都有一个相对位置即生态位,一个物种只有处于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才能在长期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与此类似,高等教育系统也相当于一个“生态群落”,每所大学也都有最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特定的“生态位”。只有找准这个生态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大学才会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说,高等教育发育越完善,竞争越激烈,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重要性也越突出。对于研究生培养单位而言,更要实现自身的合理定位,科学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层次:“985工程”高校和研究生院高校要将自身的培养目标重点定位在高水平的博士生培养上,尽可能不办或者少办专业学位,以便腾出更多的精力培养国内外一流水平的研究生;其他部属院校和省属骨干高校要将研究生培养目标重点定位在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少数特色学科适当举办一些专业学位;对于具有一定研究生培养实力,学科有一定特色的一般地方院校,其研究生培养目标重点应该定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各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前两个层次要充分体现高水平、精英性;后一个层次要体现实用性、行业性和特色性。某一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工,客观上讲,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自然形成,但我国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地方政府统筹管理,在管理体制上有高度的行政主导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决心,完全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政府主导或引导的方式,实现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合理有序分工。
(三)形成区域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区域高校布局除考虑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外,还要放眼于高等教育外部系统,着眼于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服务于区域社会大系统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承担高等教育系统应尽的社会职责。在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各系统的相互关系中,尤为重要的是,区域高等教育系统要支撑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区域高校布局,首先要着眼于高校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高校在某一区域内的设置,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在世界许多地区经济发展史上都有过先例。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设置和发展,对于当地电子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建成了美国的硅谷,对于美国在电子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促进美国电子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区域内高校的设置与布局,要着眼于本地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服务于本地区具有战略作用的支柱产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某一省域内的地、市、州要按照本省域的战略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某一支柱产业,那么,可以有目的性地在这一支柱产业所在地、市、州设置高校,并且所设置的高校要重点建设和发展能够支撑这一支柱产业的学科专业,为该地区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客观上来讲,地、市、州城市往往在吸引人才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困难,而在本地区设置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一高校培养相应的人才而服务于本地支柱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一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也可以为该支柱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要为区域高校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区域高校设置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也要积极为区域高校建设与发展提供条件和支撑。否则,区域高校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得不到稳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
区域高校如何去布局,在区域经济对区域高校的支持方面如何去考量,如何去判断、评价和选择区域经济对区域高校的支持力度,主要基于如下几点。
一是现有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对所在地区高校的投入,首先取决于相关城市或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情况,这是决定教育投入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情况不好,所在地方政府对高校很难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对高校投入力度很大,而不发达省份对高校投入就相对不足,这种现象就是各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造成的。
二是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固然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取决于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是因为,对于高校的具体投入到底有多大,除了有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这一基数外,还取决于地方政府对于财政收入的预算与分配,即教育投入在地方总体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经济总量都有较大提高,而对教育的具体投入,取决于财政收入与对教育投入的比例,如果地方政府比较重视,则教育投入比例会高一些,如果不够重视,则教育投入比例会低一些,这直接影响到对教育的最后投入。
三是相应的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尤其是教育投入的比例,各地区都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虽然有因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一而有其差异,但这种差异很小,基本都处于较低的投入水平上。在这样的情形下,地方政府通过其它政策的支持,对于所在地区高校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前几年各高校因土地不够而进行新校园建设时,一些城市在用地的价格上都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使许多高校免于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对高校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以上从三个角度对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这种价值取向不应是单一的,而应该是这三种角度的综合考量、综合评价和综合选择,这最终决定着区域高校布局的发展方向,成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决策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20729)[20120823]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王庆.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3]闻曙明,施琴芬.高等教育集聚起因分析[J].江苏高教,2005(2):1315.
[4]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1.
[5]秦苏滨,蔡永飞.我国高校布局的非均衡性及其调适[J].重庆社会科学,2008(11):112116.
关键词:规划;“三规合一”;区位理论;田园城市理论;理论与实践
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谋划、安排、部署或展望”。我国的规划种类和内容纷繁,有国家层级和地方一级的规划,有出自不同职能部门的规划,还有不同行业的规划,等等。但是规划过多造成规划之间内容重叠交叉,甚至矛盾,不仅浪费了规划资源,更使实施部门无所适从,长此以往失去了规划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整合规划资源、加强规划之间的协调成为必然.
一、“三规”分立弊端
1.“三规”诠释
(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以国民经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为对象,体现了国家或地方在规划期内国民经济的主要活动、科技进步主要方向、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及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所作的全面规划、部署和安排,提出政府在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重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2)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主要功能是定向布局,规划的对象主要包括: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环保设施等.
(3)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分为全国性、区域性的总体规划和生产单位内部的土地利用规划两种.
土地总体规划功能是对一定时期内不同地区范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纲要、目标和总体部署。主要内容是确定各类土地的用途和利用方式,划定各类生产建设用地的规模、比例和界限,设计和制订最优土地利用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达到地尽其利的目的。在区域性总体规划中,农业用地规划最为重要,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用地的划分,各项生产基地的布局,农业生产组织的区划与各级经营中心的布局,各业用地的内部规划及各项基本建设规划等.
2.三大规划的不足与矛盾
虽然城乡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大规划职能明确,但由于三大规划独立编制,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长期以来三大战略规划存在内容不一致、相互衔接差等缺陷,不能有效起到空间统筹、优化开发和耕地保护的作用.
建设部主管的城市规划最具有技术和管理实力,但建设部属于专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在综合作用的发挥上受到较大制约。国家发改委具有综合协调发展职能,但其空间规划技术力量与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行使区域规划职能力不从心,无法解决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的全部问题,不能替代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国土资源部也是一个专业管理部门,空间规划的技术和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主要约束条件的单一目标规划体系,难以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各项用地供需之间的综合协调作用.
(1)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操作性差.
由于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导向性、客观性强,实施的约束性弱,不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和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不理想,往往编制规划时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批准通过后无声无息、冷冷清清。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只是规划期的概念,规划被束之高阁,比较极端的现象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2)土地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标准不一.
虽然两个规划的核心内容都是土地的合理利用,但研究的对象、范围、实施年限、方法、步骤各有侧重,规划深度也悬殊较大。在实际规划操作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分类与划分标准、规划统计口径、规划工作路线以及规划技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两个规划在区域和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出现较大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另外,由于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规划体系存在缺陷,致使其可操作性差.
(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社会因素考虑不足.
相对来看,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约束力相对较强,但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均存在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考虑不够的硬伤.
二、“三规合一”的学术主张理论依据
鉴于三大规划分立各自均存在缺陷与矛盾,为此笔者主张实行“三规合一”方略。然而实现“三规合一”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能够同时指导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等各方面的规划编制工作。笔者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杜能的区位理论针对城市设计、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问题进行的分析和论述,表达了产业、城市、土地利用应协调发展的朴素思想,能够成为“三规合一”的理论支撑.
1.田园城市理论
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霍华德理想中的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霍华德设计的田园城市理论在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产业选择等规划领域都做了精巧的设计,成为现代城市规划领域的先驱.
2.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优化组合的理论,该理论内容丰富、包罗众多。在此主要介绍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
(1)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在其著作《孤立国》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分别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谷物轮作区、草田轮作区、三圃农作制区、放牧区;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虽然杜能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但是他的理论体现了产业在城市中的空间布局问题,用规划的思想把城市设计、土地利用以及产业布局紧密相连.
(2)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
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韦伯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工成本,就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
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集聚因素形成的聚集经济效益可以使运费和工资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成为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变形因素。分散因素与集聚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到一定区位的因素。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但前提条件要看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即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比较利益大小.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核心体现了城市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土地利用有机结合的思想萌芽.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就不同商业、服务行业而言,有些行业经营品类多,有些则少;有的以高级为主,有的以低级为主.
商品的种类、级别不同,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等级序列可归并为:低级商品和服务,其售价低,顾客购买频率高,需要量大,需求门槛则低,销售距离则短或服务半径较小。而高级商品和服务,因质量好、耐用、更新慢,故售价高,需要量相对少,购买频率则低,运费占售价的比重小,致使其门槛高,销售距离长或服务半径大.
三、实践效果分析
编制规划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三规合一”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对开展的每项规划,均加强了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和沟通,尤其在编制中新天津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进行了有机结合,使三个规划在内容上达到统一协调(仍未达到合一的理想境界),取得良好的效果.
1.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相协调
我们以往作规划,只强调经济社会各阶段发展指标,而对完成各阶段指标所需要的土地能否与城市土地规划相一致考虑不够。在编制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我们将2010年、2015年、2020年经济社会指标与生态城各阶段用地配置计划进行了对接,以产业占地和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准测算各项指标;反过来,城市土地规划又按产业发展规律对土地的要求,调整优化了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两个规划互补完善,形成了良性循环.
2.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撑,要以资源67第30卷第1期王天伟:“田园城市”“产业层级”说对实现“三规合一”的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2010年1月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依据。在编制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对生态城产业选择、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内容充分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了对接。考虑生态建设的要求,我们选择了绿色建筑产业、环保科技研发服务业等产业作为生态城未来产业,交通为绿色出行方式。同时,又将经济发展规律、社会事业发展特点反馈给城市总体规划,使城市的规模与发展方向与我们确定的产业及规模相衔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空间布局相协调
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重要的内容,落实到具体区域时,与土地空间分布和城市空间规划必须相配套。以往针对这些内容从产业、经济的角度考虑较多,对土地的性质、功用考虑较少。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即从本规划的角度出发,又从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在产业用地、社会事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这三者之间的分配和布局考虑,使产业布局即符合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又与城市发展空间、土地分布相匹配,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空间布局相协调.
4.产业、人口、城市相协调
国内外有许多产业与人口脱离的区域,出现了睡城,这种不成功的案例就是因为产业与城市规划脱节造成的后果。在编制生态城规划过种中,始终贯穿以产业集聚人口、形成城市的理念,从产业成长的规模、产业性质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素质,与城市发展定位、规模相适应,形成产业与人口良性互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模式.
5.“三规合一”实现的途径
首先,成立跨部门的规划组织。三个规划出自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的利益分割和权利范围是“三规合一”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说体制是“三规合一”最大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在三个规划管理部门之上成立更高一级的联合组织。由联合组织开展“三规合一”的规划工作,做出能够统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综合性规划.
其次,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在2007年的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通过并颁布,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城乡规划法》强调了城乡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强调了规划的稳定性和法定性。《城乡规划法》严格了规划修改制度和程序,经依法批准的规划,禁止擅自修改,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才可以修改,等等内容.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前还没有法律约束,“三规合一”没有统一的规划法可以适用,所以要想做这项工作法律应先行.
复次,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三规合一”不是将三个规划的内容简单的加在一起,而是科学合理地、有机地融合成一个综合性规划。“三规合一”需要既懂经济社会发展,又懂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等复合人才,目前这种人才非常缺乏,所以需要加强延揽和培养.
最后选择一些地方进行先行先试。“三规合一”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体制改革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经验才可以全面推开。可以选择领导有积极性的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和启示。在试点工作中,倡导规划编制工作要转变观念,从大局出发,不同规划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公开编制的工作程序,吸引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天伟.中长期规划编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翟立.“三规合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8-03-19.
[3]杨卫泽.对美国和中国城市规划的认识[N].新华日报,2007-10-29.
[4]王利,韩增林,王泽宇,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三规”协调设想[J].经济地理,2008,(9).
[5]曹建丰,许德林.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J].规划师,2004,(6).
论文内容摘要:发展区域品牌已成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区域品牌作为一定行政或地理区域范围内企业族群共享的公共品牌,具有非竞争性、非排它性、外部性、资产性、规模效益性、与区域企业品牌互动性、与区域文化互动性等特征,这导致了企业使用区域品牌的“搭便车”现象以及区域品牌供给的不足。本文提出,发展区域品牌,政府要发挥指导作用,提供政策保障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文化建设;行业协会要发挥引导作用,建立产品质量、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形象标识等行业标准;企业要发挥主导作用,创新技术与产品,提升企业品牌;同时,区域品牌的发展还必须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竞争力已不单单取决于企业自身微观层面的因素,也取决于企业所处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区域比较优势等中观层面的因素。在品牌方面,与此相适应,企业之间的品牌竞争也上升到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域品牌之间的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围绕某种产品的生产经营逐步形成的规模化产业集群。但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竞争压力的增大,不少产业集群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减弱。基于这种现实,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认识到发展区域品牌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区域内企业产品竞争力方面的战略意义,并期望通过发展区域品牌引领地方经济走出困境走向繁荣。
区域品牌的内涵及分类
(一)区域品牌的内涵
与私人品牌(Private Brand)相对,区域品牌(Public Brand)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得到普遍使用的一个经济概念。目前国内研究者关于区域品牌概念的理解可总结为五种观点:区域品牌是地域的信息载体与经济文化的象征;区域品牌是区分某个区域内的一群生产者所用的标志,是区域形象品牌;区域品牌是某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是由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的市场声誉与影响力;区域品牌是在特定的地域生产出的产品经过促销形成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区域品牌是城市的“特有资产”,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经济技术等要素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的某种最具典型意义的称谓。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只反映了区域品牌的某个方面的特征或涵义,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未能反映区域品牌的本质特性和价值形成的基础。
本文认为,区域品牌即区域企业公共品牌(Enterprises Public Brand),是指一定行政或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以区域内某一比较优势为核心价值的、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族群共享的公共品牌。区域品牌对区域内企业、产品、服务或资源等给予定位,并通过营销传播使这一定位受到社会广泛认可,综合体现该区域企业的信誉、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也体现该区域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区域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关键在于具有良好的声誉。
企业品牌(Enterprise Brand)是拥有该品牌的企业的私有财产,而区域品牌是区域内企业族群的共享资产,其主体是复数企业,即区域内的企业族群。企业族群的结构可能是以一家大企业为轴心的众多中小企业拱卫环绕的轮轴式结构,可能是由若干个大企业组成的寡头式结构,也可能是由众多中小企业组成的网状结构。区域品牌不是区域内的单个企业品牌的简单叠加,而是区域内相互独立的企业品牌的有机合成。区域内的企业既是区域品牌建设的主体,也是区域品牌的使用者和受益者。
区域品牌价值的形成基础首先是区域内的企业,脱离企业与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就是无本之木。其次是区域内产业集群的价值。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于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能提高分工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率,能降低交易费用,并能形成良好的产业环境。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能力决定了区域品牌的价值形成。最后是区域本身的比较优势,这包括先天资源禀赋优势和后天比较优势。先天资源禀赋优势包括由地理位置、交通、通讯等综合作用而成的区位优势与由气候、土壤、矿产资源等形成的自然资源环境优势;后天比较优势包括由财政、货币、投资、产业政策等形成的政策优势、由经济基础、资金和市场等形成的经济优势、由社会关系网络、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等形成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
区域品牌的表现形式通常以区域或区域的特定要素作为区域品牌的名称。区域品牌命名与定位的关键是建立区域与特定产品的关联。例如,“中国瓷都-景德镇” 、“中国小商品城-浙江义乌” 、“温州打火机” 、“西湖龙井茶叶” 、“绍兴黄酒” 、“巴黎香水” 、“瑞士手表” 、“意大利皮装” 、“日本电器” 、“美国好莱坞”、“美国硅谷IT产品”等。
(二)区域品牌的分类
从我国各地区域品牌的形成来看,区域品牌可以区分出企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和政府主导型区域品牌。企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就是企业自主发展品牌,企业所在区域后来获得有关部门授予的“区域品牌”称号。例如,1990年福建泉州晋江市陈埭镇有制鞋相关企业474家,形成了“鞋材一条街”,1999年晋江市在陈埭镇举办首届国际鞋业博览会,标志着陈埭制鞋产业集群地位的确立,2001年中国皮革与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制鞋工业信息中心等4家单位联合授予晋江市“中国鞋都”(运动鞋)的称号。“中国鞋都”就是未注册的区域品牌。政府主导型区域品牌,就是政府部门在区域品牌建设中起主导和推动作用,在企业品牌基础上打造“区域品牌”。例如,1984年浙江嵊州市诞生了第一家领带企业,历届市政府均高度重视领带产业集群发展,持续不断地打造“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到2005年共有领带企业千余家,年产领带3亿条,占全球领带市场份额40%以上。
而按照注册与否,区域品牌可以分为未注册的区域品牌与注册的区域品牌。在注册的区域品牌中,可以区分出产品注册和地理标志注册。产品注册通常是由行业协会注册集体商标,特许有关企业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温州劣质皮鞋在许多地方受到抵制,温州市政府认识到低质量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加强对企业生产皮鞋的质量监督管理,2001年温州被命名为“中国鞋都”,温州市鞋革工业协会向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了“中国鞋都”集体商标,并在26种鞋革相关类别中分别注册。“中国鞋都名品”成为温州市的公共品牌。企业产品在经评委会审定认可后可被授予“中国鞋都名品”称号,并可以使用“中国鞋都名品”专用标志。地理标志注册通常是由行业协会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供区域内企业使用。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北京市平谷区政府实施农业产业化政策,引导农民种植大桃,通过举办平谷国际桃节等措施提高“平谷桃”这一区域品牌的知名度。近两年来,平谷桃出口额占全国鲜桃出口的40%左右,在平谷区果品产销协会的带动下,2002年注册了“平谷桃”地理标志,平谷区的企业、农户在国内外销售大桃时都使用“平谷桃”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的特性分析
作为品牌,区域品牌具有企业品牌的一般特性,即独特性、易分辨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差异制胜”。同时,区域品牌还具有以下特性:
(一)非竞争性
一般而言,区域品牌的使用具有非竞争性。对于任意一个给定的区域品牌,增加额外一个区域内企业使用该区域品牌并不会引起区域品牌成本的任何增加,即区域内使用区域品牌的企业数目的增加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等于零。例如,北京“平谷桃”这一区域品牌,由于地理因素等条件决定了“平谷桃”的独特品质,区域内众多企业、农户共同使用着这一品牌。但平谷地区桃产业中再增加一个企业或农户来使用这一品牌,也不会引起区域品牌的创建成本的任何增加。区域品牌的非竞争性决定了区域品牌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具有了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之一。
(二)非排它性
区域品牌的非排它性是指要排除区域内任何一个企业使用区域品牌,其成本很高或者不可能。对于未注册的区域品牌,要排除区域内企业使用区域品牌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对于注册的区域品牌,通常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区域内所有企业都可以使用注册的区域品牌,在此情形下区域品牌显然具有非排它性;二是符合特定条件的企业,经过注册人准许后可以使用区域品牌,在此情形下区域品牌显然具有弱非排它性,即对于众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使用区域品牌没有排它性,但是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具有排它性。
区域品牌的非排它性决定了区域品牌的使用将会存在“搭便车”现象,其行为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搭政府的便车,地方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出资打造区域品牌,区域内企业使用区域品牌不付费用,却享受区域品牌带来的利益;二是中小企业搭大企业的便车,在以一家大企业为轴心的众多中小企业拱卫环绕的轮轴式企业族群结构下,会出现中小企业搭大企业便车的“智猪搏弈”现象。
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它性的产品称为纯公共产品。由以上分析可见,区域品牌属于公共产品,而非一般私人物品。公共产品的非排它性导致市场失灵,即供给不足。一家企业对区域品牌投资,其它企业却可以不劳而获,因此企业不愿意对区域品牌进行投资。区域品牌通过市场方式无法提供或者提供不足,决定了地方政府有必要对区域品牌进行投资、并提供区域品牌。
(三)外部性
区域内企业使用区域品牌的行为具有外部性。当区域内的某个企业由于技术创新等原因发展壮大时,其企业品牌价值的提高带动区域品牌价值的提高,其它企业将因此受益。当区域内的某个企业以劣充优滥用区域品牌时,其败德行为将导致区域品牌价值下降,区域的其他企业也会因此而受到牵连。2003年11月,金华个别火腿生产企业采用敌敌畏浸泡火腿防苍蝇的行为就引发了“金华火腿”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原产地区域品牌多米诺骨牌式的品牌株连危机。一个良好的区域品牌具有正外部性和“晕轮效应”,有助于区域内企业品牌的成长和成功,而一个糟糕的区域品牌具有负外部性,会危害甚至扼杀某些企业品牌。
(四)资产性
区域品牌代表了区域内企业族群的形象,传递着企业族群产品与服务价值的信息,对顾客能够产生购买欲望,并引导顾客购买,因此区域品牌代表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为区域内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品牌资产价值由企业自身因素决定;区域品牌资产价值则是由区域内企业族群、区域本身比较优势等多重因素决定。
(五)规模效益性
区域品牌具有规模效益特性。企业品牌只覆盖企业本身的产品,大企业生产规模大,市场份额高,对品牌进行投资具有规模效益。但是大企业打造企业品牌进行的巨额投资具有极高的商业风险。而中小企业受生产规模限制,对产品品牌投资是不经济的,也具有商业风险。因此,大量的中小企业的产品没有品牌或采取贴牌生产的方式销售产品。而区域品牌覆盖区域内企业族群的各种产品,由区域内企业族群、政府、行业协会等合力共同打造,具有成本分担、风险分散、收益分享的特点,区域品牌投资具有显著的规模效益优势。
(六)与企业品牌互动性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具有互动性。区域品牌是在区域内众多企业品牌的高度浓缩和提炼,是区域内众多企业共同努力树立的公共品牌。企业品牌是区域品牌的基础,区域品牌是企业品牌的代表。一个响亮的区域品牌一般由区域内一两个著名企业品牌所带动,但同时还必须集合一批与其质量、信誉相一致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的产业集群,发挥地域企业族群的规模经济、资源共享、市场共享的优势。例如,温州不仅拥有康奈、东艺、吉尔达三个驰名商标,而且有奥康、红蜻蜓等20家企业产品获国家免检,有近100家企业(占全国的2/3)佩挂真皮标志,于是成就了“中国鞋都”。同时,良好的区域品牌会带动区域内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区域品牌通过发挥市场“聚焦”效应、产业资本筛选集中效应、价值信息传递效应与关联产业带动效应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共享区域品牌的众多企业高度集中在同一地区生产同一产品及提供配套服务,为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地理集中形成了良好的资源、技术产销、网络分工体系、信息溢出优势、专业化的供应商与熟练的劳动力市场,而这些又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品牌价值的提高。
(七)与区域文化互动性
区域品牌是一个区域的象征,以某一特定的区域为载体,建立在区域相对优势基础上的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公共品牌,是区分某个区域的一群生产者的标志。区域品牌下的产品或者具有深远的文化背景、或者根据区域消费特征定性研发、或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往往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区域社会文化特征,挖掘出了区域特色资源,发挥了区域特长。例如,北京中关村等地区利用其丰富社会经济资源,形成了高尖端技术产业的区域品牌。如同由地理位置形成的文化圈派生出美学方位的差异,普遍沿袭的行为习惯和文化观念使每个区域具有独特的物质资本、历史传承和人文精神。
此外,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区域地方文化赋予区域品牌更加独特和突出的优势。例如,反映潮汕文化精华的潮汕瓷艺、刺绣、木雕,通过凸显区域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人文历史渊源等区域文化,不断升华其内涵,形成了很难被模仿的竞争优势。
区域品牌的发展策略
发展区域品牌已成为引领新经济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区域品牌应坚持“政府指导、协会引导、企业主导、法律保障”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指导
加强区域品牌的管理、发展区域品牌应成为政府公共政策的必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区域品牌属于公共产品,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市场不会提供区域品牌,因此政府对区域品牌的提供进行干预十分必要。发展区域品牌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政府通过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完善环境、发展基础设施等措施塑造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促进区域内企业发展,最终将促进政府税收收入的增长。区域品牌的成长过程表明,在初期绝大多数区域品牌是自发形成的,但是其持续发展和不断升级却需要政府的指导、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
首先,地方政府要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采取资金注入、税收减免、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生产和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其次,加强区域硬、软环境建设,提供企业发展必需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包括发展能源、交通、通讯等方面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内企业与外界沟通和信息交换的能力;吸引区域内外人才、资本、技术集中于区域产业集群;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高区域内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发展区域品牌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提升区域品牌文化附加值。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竞争力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提升、协调、辐射作用。培育区域信用文化,推动区域内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地方政府要根据区域内物质资本和人文特色充分挖掘区域品牌文化内涵,利用区域个性文化提升区域品牌形象。温州举办的“早茶会”、南宁举办的民族服饰博览会、佛山建造佛山陶瓷文化博物馆等举措都有利于区域文化与区域品牌的融合,促进产业文化建设,提升区域品牌文化附加值。
最后,地方政府还必须把区域品牌建设当作政府的一个重要公共管理项目,安排专门机构管理,投入资金进行媒体宣传和公关活动,树立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使区域产品成为区域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成为该地域的品牌形象和区域名片。
(二)协会引导
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构建标准,完善品牌共享机制与技术服务体系推动发展区域品牌。发展区域品牌过程中许多专业化的工作需要一大批高层次中介机构提供引导和支持服务,主要包括政策协凋、标准制定、区域品牌商标权使用资格认定、技术支持、管理咨询、惩处机制以及资质担保(如贷款担保)等。这就要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政府的参谋,企业的“婆家”功能,承担行业自律、维权、组展、服务、协调、管理等任务。
一个好的区域品牌必须有包括产品质量、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形象标识、人员培训及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系统完善的标准作为技术性支撑,以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监督与管理,产品规范化及认证认可工作,提升区域品牌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因此,行业协会要从国际接轨的角度,加强对产业集群内各门类体系的主要产品、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佛山就通过制定推广“佛山陶瓷”品牌标准,建立“佛山陶瓷”的认证机构,增加了“佛山陶瓷”的含金量。
发展区域品牌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共担投入,共享利益,协调运作”的品牌共享机制,即按照市场规律、产业集群态势和营销策略界定行业政策的范围,形成族群企业一致行动的准则和与之配套的费用预算及分摊机制,并严格进入门槛以杜绝利用区域品牌进行掠夺性经营、低价竞销、大肆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等破坏区域品牌形象的短期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护区域品牌形象。但这种区域品牌共享机制不可能由企业群自发作用形成,也不可能通过行政性手段强制产生,只能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力量在协调区域内各企业的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中国皮革之乡河北辛集就在政府指导下由皮革协会成立了“打假办公室”和“消费者投诉站”。
同时,由于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行业共性技术及配套技术以及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技术不可能通过区域内单个企业实现发展。而政府由于资金、人员的有限对这方面的支持也较为薄弱。只有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介入,建立面向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和地区间的技术跨越。
(三)企业主导
企业既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也是区域品牌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因此,企业应成为区域品牌发展的主导者,培育区域品牌、发展区域品牌要成为企业品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商业经营行为,发展区域品牌需要一大批企业和产品品牌的参与和支撑。公共品牌要靠企业品牌来支撑。只有区域内的企业充分认识到培育区域品牌对整个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和对企业自身产生的切实利益,企业才有激励加强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营销管理,区域品牌才能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强势的品牌忠诚度和较高的区域品牌竞争力。
企业要发挥在发展区域品牌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在行业中做到产品质量领先、营销管理领先和技术领先。其中,质量领先是基础,营销管理领先是关键,技术领先是核心。过硬的产品、服务质量是区域品牌成功的第一步,是最根本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区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可能。
而要使区域品牌形成较高的品牌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不断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技术的创新,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经营成本,从质上改善区域内企业所支配的经营资源。在此基础上,区域内企业还要采用现代化营销管理理念和方式、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在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加强公共产品体系的营销推广;要与区域内相关企业一起研究和把握市场,利用论坛节会、展会经济资源整合公共关系、营销传播。而实现这三个领先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全面实施“产学研”模式,企业在技术改造、管理改进的过程中,应与区域内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积极合作研发,结合生产和科研进行互动创新。如“中国鞋都”产业园管委会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共同组建了“浙江工贸学院—中国鞋都培训中心”。在“产学研” 模式下,企业拥有了强大的技术优势、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才能有效降低企业开发创新的成本,提高员工素质,增强科研与技术开发能力并提高科技向生产的转化率,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科技含量,促进技术、品牌形象价值和品牌营销管理的提升。温州低压电器产业的正泰学院、服装产业的服装学院都已成为培养产业优势的孵化器。
(四)法律保障
区域品牌虽然是公共产品,但是其所有权必须进行明晰,并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所有权模糊不清,是区域品牌被滥用的主要原因。科斯(Ronald Coase)认为,外部性是没有或不能确立产权的结果,如果允许排它的产权确立,外部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区域品牌所有权明晰化并不是要求所有权单一化或私有化,而是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地方政府部门所有、行业协会所有、区域内企业共有、区域内若干企业共有等。
区域品牌所有权明晰后,应依法注册,取得法律保护。区域品牌注册后还应加强区域品牌使用的管理。区域品牌如果未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就会出现某些企业假冒和盗用区域品牌产品的行为,这不仅有损区域品牌权利人的利益,破坏了正当的市场竞争秩序,也不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有关商标、品牌的法律保护措施不断完善,这为实施区域品牌法律保护创造了条件。2001年我国参照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以及《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有关规定,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和完善,使保护地理标志权、区域品牌有法可依。法律对区域品牌的保护,为发展区域品牌提供了激励,有利于各个地区依据自身条件发展适宜的产业集群,推动全社会都重视区域品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振娜,我国区域(城市)品牌研究综述[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5(4)
2.韦光,左停.初探农业集群发展中“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中国产业集群[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杨丽.我国皮革行业的品牌战略研究[J]. 中国皮革, 2004(7)-4-7
4.刘茜,李蔚. 珠三角区域品牌瓶颈亟待破解[N].南方日报,200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