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质量工作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质量检测;质量检测管理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发,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引入监理机制,但是对于很多建筑工程而言,质量检测管理方面仍然缺少有力的制度和执行力,致使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频发。那么,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引起建筑工程质量迟迟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呢?这当中,有制度上的问题,也有人为的原因。如何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水平?这是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企业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论文从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现状入手,详细分析造成质量监管力的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质量监管措施,以期能够从制度层面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措施和质量检测管理水平,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现状分析
我国提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距今仅仅才走过了20多个年头,尽管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无论质量检测技术,还是质量检测设备,目前都无法满足市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检验的需求。纵观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质量检验检测理念落后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普遍采用国标,而我国质量标准相较于世界通用标准而言,尚有一段差距,这就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与世界上一流的建筑工程质量无法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我国质量检测人员普遍采用事后质量检测的方法,而国外建筑工程普遍采用事前质量监督、事中质量监管、事后质量检验的措施,这使得我国建筑工程在质量检测理念方面无法与国际接轨同步。
(2) 质量检验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起步较晚,相较于国外发展仍然比较比较落后。尽管目前我国的工程质量检测检验机构非常多,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保证质量检测检验的机制仍然不够健全,最重要的表现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质量检测主体责任人相对不够明确,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都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第二,质量检测主体责任人惩罚力度较小,我国目前对工程质量责任人的惩罚力度相较于国外非常小,也就是说惩罚成本太低,造成了实际上的工程质量的不够重视。
(3) 质量检验技术及设备落后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技术相对落后,同时所使用的质量检验检测设备也无法满足当前市场上的应用需求,很多装备仍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购买和使用的。面对现如今高质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很多检测设备在检测精度上都已无法保证,因此质量检测技术上的落后同样造成了质量监管不力的局面。
(4) 质量检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起步较晚,因此很多质量检验检测人员都不是科班出身,大多都是由现场的项目经理逐渐演变而来的,承担起项目质量检测的责任。实际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一门系统的学科,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培训的人员才能够胜任;再加上很多质量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不佳,更容易造成质量监管上的漏洞。
3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建议
3.1 质量检验不力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目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发、质量检测不力局面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长效有力的质量检测机制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方面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都是因为缺乏长效有力的质量检测机制。很多建筑工程企业都有自己的质量监管团队或者部门,这种质量监管的实效无法得到保证;还有的建筑工程企业将质量监管外包给第三方监理企业,尽管由第三方实施质量监管与检测,但是即使出现质量问题,很多工程负责人都会通过公关手段解决第三方质量监理所提出的质量问题。这种缺乏质量检测机制下的建筑工程质量市场必然是质量问题频发。
(2) 缺乏质量监管惩罚责任机制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很多工程即使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在验收合格后出现质量问题,相关的人员问责力度也不大,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现阶段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主体责任不明确,主体含糊不清,导致了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很难界定责任主体;其次,即使责任主体明确,很多也只采用罚款了事,并无相应的行政处罚,这就导致了质量责任处罚代价过低,从而使得很多质量检测检验责任人思想上不够重视。随着近几年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处罚力度的加大,相信会逐步建立起质量监管惩罚责任机制。
(3) 缺乏专业人才的培养输送机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检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有着严重的缺口,导致目前现有的质量检验人员压力过多,很多技术人员都同时承担着若干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检验检测任务。造成目前质量检测专业人才的匮乏,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我国目前并没有形成像国外那样的稳定的人才输送体制;第二,我国现有的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人才培养普遍依赖于职业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普通高校尚未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因此很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工程质量检验检测部门工作,进一步加剧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
3.2 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检验的现状,结合上文对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的分析,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
(1) 构建严格的质量监管机制
结合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的省市级质量检测检验机构,进一步细化质量检测检验职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检验没有漏洞,主体明确,责任明晰。只有构建严格的质量监管机制,才能够从根本确保质量检验检测的水平。一旦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必须逐层上报,同时审查质量问题原因,双管齐下,确保将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2) 加大质量监管事故处罚力度
逐步建立建筑工程企业质量检测信用等级,按照质量检测结果及质量安全事故等级建立企业的信用等级,按照信用等级实施分级管理;同时,逐步加大对质量监管事故的处罚力度,依法追究主体刑事责任,提高对质量安全事故的管理成本,从而让广大建筑工程企业负责人主动认识到质量检验检测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进而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水平。
(3)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检验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及质量监管人员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测与检验,从检测密度、检测深度、检测广度三个方面提升质量检测检验的实效性,深入开展质量检测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如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实施分类专项管理,确保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4)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输送体系
一方面,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内部质量检测检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可以通过老带新、一帮一等活动逐步培养自己的质量检测管理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等手段招揽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检验方面的人才培养机构、人才待遇、用人单位等方面都要加以倾斜,从而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领域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以解决技术人才缺乏的局面。
4 结语
建筑工程也可以看做是一件特殊的商品,那么商品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商品的生命。因此,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只有自上而下将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与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很多建筑工程公司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尽管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质量监管水平和执行力度,但是并没有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质量监理人员。本论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对于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崇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20-21.
[2] 刘艳艳.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研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9):39-40.
[3] 周涛.浅谈工民建工程的质量检测[J].城市建设,2009,(32):101-102.
【关键词】:环境监测 质量保证 建议
为了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效果,获得质量可靠的监测结果,保证客户对环境监测结果的质量要求,增强环境监测工作及其质量控制的透明度和可监督性,建立一套技术多样、监督有力的全程序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获得所采取样品具有代表性,测量所得有效数据的完整性,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各组数据的可比性以及综合分析评价的客观性,势必要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对加强质保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各级监测站必须以此作为监测质量保证的工作准则并制定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在监测工作的实践中付之实施。为使环境监测工作满足环境监督管理宏观决策的需要,必须使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充实与完善已形成的环境监测技术路线、技术规范及其体系。对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治理设备及环境保护仪器设备的环境保护技术指标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
二、加强对现场采样的质量监督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环境样品有着极强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要正确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必须采集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样品,当样品不具备真实性和代表性时,任凭实验室分析工作再严密也无法弥补和改变样品失真所致的严重影响,即使测试质量完全符合要求,而对于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采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在综合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核实相关资料,针对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采样断面、采样点位,采样周期和采样频次,制定出完备的采样方案,从而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对于工业污染源,可筛选出重点污染源、次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对于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地区和重点污染行业,采取较高的采样频次,次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根据情况可适当减少。除了合理布点以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外,还要选择适当的采样装置、盛放样品的容器及保存条件,容器空白、样品空白及现场加标样品的数目和频率、样品容器的标识及其它记录保存等都必须严格控制。对于规模较大的监测任务,各监测单位应同时派出质量监理员(也可由上级监测机构或委托方派出),由质量监理员确定受控站位,并负责监督采集不少于20%的平行样品,进行密码编号或密码加标处理。现场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应由质量监理员负责和监督。
三、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制度
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工作是落实质量保证计划、实现质量保证目标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手段。目前多数单位采用的是以站长负责制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工作在站长的全面领导下进行,站长对全站监测质量负责,分管副站长和质控室负责全站质量保证工作的计划、检查、督促及考核,室主任对本室监测质量负责,化验员对所承担的监测项目负责。在日常工作中建立报告考核制度,定期对所出具的监测报告进行纵向审核,以此作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的补充手段。核查步骤和内容有:从监测报告到原始记录(测试分析记录、仪器使用记录、环境条件记录、期间核查、量值溯源、标准溶液配制记录)、样品交接记录、现场检测原始记录任务单的承接记录、委托监测记录等。通过审查每一环节的记录,及时发现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并有效监控监测工作质量环节的各方面。
四、加强队伍自身的素质建设
环境监测工作以人为本,人员素质是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当今环境保护工作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监督管理和执法要求环境监测队伍人员精、素质高、活力强,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动态变化。同时,监测技术及分析方法不断发展,监测工作所面临的任务日益扩大和深化,也势必要求监测人员积极进取,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新技术和方法以解决环境监测中的新问题因此,不断加强队伍素质的自身建设,自觉适应环境管理越来越严格的需求是各级环境监测站提高整体能力和服务效能的必由之路。监测站应根据工作实际制订监测人员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详细计划,以此推进自身建设。教育培训不但要重视业务技术的提高,而且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监测人员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的奉献精神和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自觉主动地为环境管理和执法服务。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环境监测与国际的接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必须实现从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向全过程质量保证发展,并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立,尽快理顺环境监测管理体制[N],中国矿业报,2010(03)
一是首先要转变监管理念,建立建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从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得出的经验教训,都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监管模式。要从过去侧重于事前审批、许可,事中进行抽检、检验,发现问题进行处罚、处置转变到以食品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为主,并建立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一个全过程监管体系上来。各级监管部门应按照科学监管,关口前移,打防结合的工作方针,针对地方特色产业、块状产业和高风险产业,加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评估和预警等技术能力。通过对产品的信息收集、分析,实施风险安全预测预报,做到对质量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及时预防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的发生,切实提高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实现由以往的“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内在隐患。
二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不断拓展监管能力。
当前质量监管的主要矛盾是监管职能的不断深化与监管工作人员缺乏的矛盾。由于人员少,监管地域广,造成对产品质量无法进行及时有效全面的动态监管。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早发现、早整改,预防和杜绝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充分利用乡镇质监员、农村公共安全员这批“地方军”熟悉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监管就近、反映及时的优势,建立由乡镇质监员、食品安全专管人员、农村公共安全员组成的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使他们在食品质量安全、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普查建档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的建设,使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至各个行政村,实现纵横交错、条块结合,使质量监管经常化,日常化,以解决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人少、事多、任务重的难题。”
三、建立快速灵敏的应急反应机制,增强对突出事件的处置能力。
三鹿奶粉事件带给我们惨痛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建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响应机制。应建立由卫生、质监、工商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协调机构(如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加强部门协调、信息互通、事故善后处理等工作。切实做到“四个统一” 即1、统一检测品种。2、统一检测计划。3、统一检测经费。4、统一信息。四个统一可以防止以往各部门各自检验、标准不一、结果不一,各自造成相对人无所适从、政府公信力受损的不良后果。在处理突发食品安全事件中,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协调各部门抽样检验,做到快速检测,快速处置,避免贻误处理时机,保证执法公平、公正、高效。
四、加强检验机构体系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粮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食品和食品原料,粮食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等七部门制定的《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国粮发[2004]266号)明确了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的监管职责。粮食质量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既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利益,又关系到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维护好城乡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粮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既是《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更是各级粮食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粮食质量安全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各级粮食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抓好全市粮食质量监管工作。
二、强化措施,依法推进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认真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和《省粮食质量监管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依法监管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
为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和《省粮食质量监管实施细则》对粮食质量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粮食部门要认真落实好这些制度,确保本辖区内流通环节的原粮和粮食系统经营的粮油及其制品符合国家原粮卫生质量标准。具体要落实好以下制度和措施:
(一)严格落实出、入库质量检验制度,把好入库和出库粮食的质量关,把责任明确到具体岗位和人员。
(二)各收储企业认真执行“一三七”粮情检查制度,严格落实储备粮每半年一次粮油品质检测制度。
(三)加强粮油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各县(市、区)粮食局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质检机构,并争取财政支持,购置必要的监测设备,以适应本辖区粮油质量监测需要。市粮食粮油质量检测中心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配齐检测设备,加强检测人员培训,尽快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四)认真执行粮食质量档案管理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原粮做到有源可溯,有据可查。
(五)积极开展新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及时掌握新收获粮食质量信息,为全面掌握粮食质量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速公路 建设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一、做好高速公路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区经济往来的频繁,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必要公共设施,也我国整个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枢纽,只有提高了施工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了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保证人民生活出行的安全与稳定,也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基础性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带动了道路业的繁荣,但是高速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目前道路行业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高速公路的质量管理控制,不仅关系着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还关系着人民财产的安全。当前施工竞争日益激烈,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在日益竞争加剧的市场竞争面前,通过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缜密的工程施工档案和有效的技术培训,提高道路施工的效率,确保道路质量,这对降低道路施工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好的技术不仅提高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够加大施工的力度与进度,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也可以保证施工的费用不过度损耗,从而节省建设的成本。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
1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
高速公路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归纳如下几点。
(1)违背建设程序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负责人不按照规划好的建设程序进行作业,如没有搞清工程周围的地质就仓促开工,不经过调查取证就仓促的敲定文案,无图施工等等,都会给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
(2)工程地质勘察出现误差
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的相关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等,都会使基础的建设方案造成错误,最终导致地基不稳等问题的出现。
(3)没有加固处理好地基
对于不均匀地基没有进行加固处理或者处理不当,都会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出现。
2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
(1)严格按照建设程序进行操作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必须按照规划好的建设程序严格进行指挥作业,严格按照指定的图纸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之前进行实地考察等等,认真做好施工工作。
(2)工程地质要自己进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工程地质,提供精确的数据,作出详细的勘探报告,并进行调查核实。
(3)加固处理好地基
施工阶段,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结合上部结构,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地基的工作。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维护措施
1 强化工程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养
在施工过程中,人是第一要素,高速公路的质量保障离不开建设队伍人员的素质建设。因施工人员大半部分都是农民工,专业知识掌握力度不够,这样就会导致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很容易出现违规操作、不听指挥、任意蛮干等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知识较为全面的队伍,要重视建设人员的素质教育,对队伍中每一个人进行严格专业的训练,对于经验丰富的,素质较高的人员要重点培养,以便他们在施工中明白自己的各个职责,保障成品的质量。其次,就是在内部开展质量标准的培训机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建设者充分掌握高速公路工程的质量标准。
2 完善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网络体系并进行实践总结归纳,科学开展高速公路施工工地质量管控,配备充足的检验测试仪器机械,履行实时报告反馈管理体制。对于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针对高速公路工程要合理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和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注重实践工作和落实制度,能够组织起一个由企业领导高位负责,底层施工管理人员配合管理控制的安全网络体系,对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作业进行全面管理,落实到每个人负责的环节。完善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形式上设置一个机构,而且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也可以针对每个项目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对施工队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评定,对施工中每一位施工人员出现的情况,都详尽的制作赏罚制度,并及时检查施工情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对可能发生安全事故通过项目的各种施工资料数据、技术方案机械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总结以往的相关施工经验,作为一项重要依据,依据现实状况全面调节管控,进而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杜绝质量隐患问题,提升高速公路工程综合建设水平。
3 将现代化技术引入质量管理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在各行业内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将现代化技术引入,使高速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逐渐向科技化,信息化的管理方面转变,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这样就能够为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决策以及管理提供准确以及全面的信息与资料。这就要求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
4 加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加强工程建设中的监督检查可以随时发现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到预防问题的扩大化。在施工阶段,质量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每道工序都应该严把质量关。要求监督人员以严谨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项施工工作,对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要严格把关,经常的,及时地进行监督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保证设备的完好无缺,也要定期对现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考核,保证工程施工的每项工作都能够到位。
5 做好工程质量评价
在高速公路施工的全过程中,工程质量评价是整个道路工程质量最有力的保证,造成高速公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在工程设计,监理以及施工方面所存在问题,工程质量评价的不准确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以后的工程质量检验评价的不准确,往往会对高速公路工程事故带来很大的隐患。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的测评,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为了加快国内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将成为公路建设的核心所在。在具体的公路施工时,质量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工程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借鉴高速公路建设的新思维,与具体高速公路建设相结合,建造低消耗,高质量的环境友好性公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这也就要求施工企业本着相关的原则去加强技术管理,将科学化的管理融入到技术管理工作当中,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的质量,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会臣.刘顺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2:147.
[2]陈胜德.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优化[J].门窗,2012,11:174+176.
[3]刘文兵.砖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J].山西建筑.2003,9.
[4]梁泽洋.多层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施工技术措施[J]. 山西建筑2005.5.
[5]董家光.刘辉 砖混结构施工中的几个问题[J] 科技资讯,2007.
根据市统计局咸政统发()81号文件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以“崇尚敬业奉献、重温法规制度、查摆质量问题、强化整改措施、提高数据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紧紧围绕统计数据质量这一核心,夯实统计工作基础,规范统计工作程序,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措施,把好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关,进一步处理好“目标任务”和“数据质量”的关系,在“三提高”上取得新进展,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总体安排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分为学习自查和整改查处两个阶段。
(一)学习自查阶段。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各项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并对照各项规定检查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查摆统计数据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边查边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
(二)整改查处阶段。主要任务是:彻底整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各专业统计数据质量评控办法,严肃查处发现的统计违法违纪案件。
整个活动结束后,各镇办及相关部门都要写出书面总结于10月10日报送区统计局业务科。总结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2、活动取得的主要效果及是否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3、数据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4、对提高源头数据质量的意见或建议。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是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查摆和整改的重点。各镇办要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总结回顾,推动普查工作扎实开展,为提高普查数据质量打好基础。
二、学习内容
主要学习内容:(1)加强《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统计职业道德规范学习;(2)加强对专业报表制度的学习。特别要全面加强统计法律法规、方法制度和职业道德教育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全区统计干部职工法制意识和用法守法水平,进一步提高统计业务能力和统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统计职业道德素质,增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为查摆问题、整改提高打好基础。
三、查摆问题的重点
镇办查摆问题的重点:
(1)各镇办是否按区统计局要求成立统计工作站;
(2)统计基础设备是否完备,制度和牌子是否按规定要求上墙;
(3)镇办统计岗位落实是否到位,是否配有专职统计人员,统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4)镇办统计单位原始记录是否齐全,是否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和统计制度;
(5)城镇住户调查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抽取样本方案抽取调查户样本,是否严格遵守记账时间,记账是否真实、准确;
(6)农村住户调查工作制度、调查员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图是否上墙,是否严格遵守记账时间,记账是否真实、准确;
(7)农产量调查网点是否正常运行,是否为推算总体提供可靠的推算依据,是否严格执行抽样调查方案;
(8)在镇办辖区所属地的工业、投资、商贸、劳资等符合统计条件的单位是否完全纳入统计范围,报送主体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虚报、瞒报、漏报现象。
部门查摆问题重点:
所涉及的部门主要有区工业发展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商务办等。
(1)在我辖区的所有工业、投资、建筑、商贸单位符合统计条件的是否纳入统计范围;
(2)对新增限额以上、规模以上、资质等级以上单位资料的收集整理是否及时准确;
(3)是否根据各自职责,配合统计部门做好统计管理、协调工作。
四、整改原则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了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统计局成立由局长左和群任组长,副局长李嵘、总统计师贾凤任副组长,各专业负责人为成员的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镇办及部门负责督促指导相应专业人员做好自查和整改,并及时制定解决发现的典型问题的措施,全面深入掌握各专业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监管,抓好典型。数据质量监管工作要贯穿统计数据采集、加工、传输、的全过程。镇办及部门要从各专业实际出发,对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规范,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统计数据采集及时准确。对活动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典型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及时研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记录在案,跟踪督办。要注意发现总结提高源头数据质量的好做法、好经验,以便及时推广。
(三)注重实效,加强责任追究。各镇办、部门必须将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情况,汇总整理的问题(发现的、已解决的、未解决的和解决的措施)报送区统计局业务科。在学习自查阶段主动查出、报告并能认真纠正、整改的,统计违法违纪情节较轻的可免于处罚或处理,情节较重的也可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或处理。
一、关于考试(考查)科目
根据《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小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考查科目为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初中阶段考试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考查科目为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二、关于考试(考查)时间及内容
中小学期末书面考试(检测)由学校自主组织实施,可以安排在每学期放假前一周内进行。初中期中测查各校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自主组织实施。
各学科分项考查,应在书面考试前完成,侧重考查书面考试(考查)不易体现的内容要求,如语文的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积累、综合性学习,数学的算法算理、估算、生活应用、综合实践性学习,英语的听力、口语交流,科学的观察、实验探究等等。学生素养分项考查由任课教师随堂安排,教师教学情况由单位组成考查小组统一组织抽测考查,不得放任自流。
建议将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的观察、试验操作考查纳入期末分项考查内容。学生观察、实验素养考查由任课教师随堂进行。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小学的音乐、美术、体育(体育与健康)期末质量考查,应全面关注学科基本常识、基本技能、学习兴趣、方法习惯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得套用书面考试方式将期末评价简单化。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列入期末课程实施质量评价范围,应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鲁教基字〔2002〕23号)、《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有关要求,通过活动过程资料、作业成果、成长记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态度情感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并注意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关于命题及质量分析
期末书面考试(检测)由学校自主命题并组织实施,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全面考察各科课程实施目标、要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引导教师平时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各校要及时进行命题质量分析,及时写出命题质量分析报告,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
区教研室将加强考试命题的研究,负责对学校命题的指导、审查、监督和管理。
四、建立区级常规质量监控制度
区教研电教室将在每学期对部分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单项抽样测查。第一学期对二、四、六、七、九年级进行部分学科单项抽测,下学期对一、三、五、八年级进行部分学科单项抽测,单项抽测由学校、区片、学科中心组组织并为学校提供质量分析报告。
山东省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发展情况
自棉花质检体质改革以来,在中国纤维检验局的领导下,山东省纤维检验局对全省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布局,合理配置棉花检验资源。全省共建立了11个实验室,分布在济南、德州、滨州、淄博、泰安、聊城、菏泽、济宁、东营、潍坊、临沂。7年来各实验室运行状况良好,在中纤局下发的《仪器化公证检验监督抽验结果的通报》中可以看到,我省的抽验相符率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但是由于开展仪器化检验的时间较短,在运行和管理方面还比较缺乏经验,各实验室的检验数据质量也存在不同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检验人员数量少,专业知识欠缺。随着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的快速发展,工作量成倍增加,但是人员的增加和专业培训的脚步较慢。为了满足工作量大量增加的要求,相当一部分非本专业人员成为检验人员,有的还缺乏必要、及时的培训。这样,造成了检验人员知识层次和实践能力不一,对标准、检验规程和检验方法熟悉程度不一的人员状况。在这种人员状况下,容易产生检验数据的不准确、不一致、不可靠等种种影响公证检验效果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公证检验数据的公正性。
2.棉纤维大容量测试仪(HVI)台差较大,检验一致性的问题突出。棉纤维大容量测试仪(HVI)仪器化检验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检验技术,但国外的棉花生产环境和中国的棉花生产环境不尽相同。中国的棉花生产存在区域性强、品种繁多的特点,棉花质量一致性不是太好,使得棉纤维大容量测试仪(HVI)仪器进入中国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现象。以济南实验室为例,采用不同的棉纤维大容量测试仪(HVI)测试棉样,测试样品采用的是中国标准化协会纤维分会提供的全国棉花比对试验样品,样品一致性较好,测试时指定的棉纤维大容量测试仪均测试样品10次取平均值,分析检验数据见表1、表2。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样品均匀的情况下,有些指标的检验结果极差还是比较大的。平时的业务样品本身物理指标差异较大,再加之棉纤维大容量测试仪(HVI)台差较大,造成了检验结果差异性更大。虽然各个实验室都经过了资质认定,并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在内部也建立了质量体系,但是由于各地管理水平的不同,各实验室发挥效能也不同。从近几年的检验结果来看,各实验室检验水平不一,有的实验室个别检验指标与中纤局的检验结果相差较大,在中纤局下发的《仪器化公证检验监督抽验结果的通报》上均有体现。
加强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1.组织人员认真学习中纤局下发的各种文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7年来,中纤局陆续下发了《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工作质量考核暂行办法》、《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HVI大容量棉纤维测试仪校准规范》、《HVI大容量棉纤维测试仪操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是对实验室及承检机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及考评的依据,更是仪器化公证检验实行内部质量控制、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提高公证检验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学透这些文件精神,按照文件要求,明确工作目标、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岗位职责,同时指定专职人员从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有效稳定地进行。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组织参检人员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学习,加强操作人员、检验负责人、仪器维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同时人员考评与绩效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2.加大HVI检验环节中设备维保、仪器比对的力度,严格落实校准检查内容,减少仪器间的台差,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1)对HVI一定要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的保养和大保养,做好HVI仪器内部及表面清洁工作,确保仪器在检验工作繁忙的时候,清洁保养工作不能放松,坚持每班结束时做到彻底清洁,每周一次周维护,每月一次维保。(2) 开展对比试验,通过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发现检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试验方法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从而提高各实验室仪器化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相符性。(3)认真做好校准检查内容和期间核查工作,严格按照《HVI大容量棉纤维测试仪校准规范》开展相关的校准检查工作,减少数据偏移。
3.相关领导机构加强考核监督,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及时解决,从而不断提高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工作水平。为确保我省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质量,我局还按照中纤局下发的《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工作质量考核暂行办法》的规定,成立了山东省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山东省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工作质量考核相关规定》。执行监督检查工作时,认真对照质量考核规定,对各实验室开展严格的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在监督抽验工作会上及时指出并督促查办。
一、按去年各镇核定到户的补贴面积进行补贴。去年我省改进完善粮食直接补贴办法,由按粮食实际种植面积补贴改为按核定补贴面积补贴,并规定核定到户的补贴面积一定三年不变。从我市实际执行情况看,补贴面积核定工作平稳顺利,政策落实情况良好,农民群众普遍表示满意。今年我省粮食直补继续实行按核定补贴面积进行补贴的办法,各镇和市直有关部门水稻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的补贴面积均按去年各地核定到户的面积下达。
粮食直补坚持谁种地补给谁的原则,承包地转包给他人的,按承包协议处理;无协议的多轮承包以最后一轮承包者为补贴对象,林地、抛荒地和非农业征(占)用的耕地不予补贴。
二、继续稳定水稻直补政策。今年我省水稻直补标准保持不变,每亩补贴20元。
三、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综合直补力度的要求,今年我省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因此,我市今年农资综合直补由去年每亩补贴30元提高到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