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税工作要点范文

地税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税工作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税工作要点

第1篇:地税工作要点范文

(一)着力提高组织收入质效,确保税费收入平稳持续增长

1、坚决落实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组织收入和依法治税的关系,坚决制止有税不收和人为调节收入进度,杜绝寅吃卯粮收过头税、转引税款和虚收空转。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理减免税和缓缴税款审批,严禁违规减免税和缓缴税款。严格控制新欠,大力清缴陈欠。(吴志坚副局长牵头,计财科主办,税政科等有关部门配合)

2、严格落实收入考核责任制。要进一步健全考核制度,明确收入任务,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任务、责任、措施三落实。要严格考核制度执行,把收入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各级班子的“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工作不力、有税不收、乱收税的,要坚决追究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吴志坚副局长牵头,计财科主办,监察室等有关部门配合)

3、加强税源分析预测。要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形势,加大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税源变化情况的分析力度,及时掌握收入异动,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要依托“大集中”信息化平台,对全市税源实施动态监控,建立健全重点税源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常规分析制度,利用税负警戒线指标进行税收评估,为加强征管提供依据,努力实现每个月份、每个季度达到收入目标,确保全年计划任务圆满完成。(吴志坚副局长牵头,计财科主办,征管科、信息科等有关部门配合)

4、推进社保费扩面增收。要继续围绕“管理的精细化、宣传的经常化、考核的制度化”的目标,深入开展社保费宣传工作,以宣传促扩面,以扩面带宣传,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做好社保费扩面征缴工作。要建立健全税收和社保费“同征、同管、同查”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大集中社保费征管模块的应用,严格规范社保费征管程序,确保社保基金安全,促进社保费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要贯彻落实省级养老保险金直接划解新办法,促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陈德元副局长牵头,规费科主办,市局有关部门配合)

5、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强化政策落实不到位就是收“过头税”的观念,积极贯彻执行好扶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同时要关注国家政策调整的动态,加强经济税源调查研究,尽量减轻对组织收入带来的震荡,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吴志坚副局长牵头,税政科主办,计财科等有关部门配合)

(二)着力提高税收征管质效,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6、加大经济户口清理力度。要按照机构改革后的新格局,进一步建立健全经济户口的巡查制度,落实“定范围、定时间、定检查”的管理责任制,配套相应的量化考核办法,完善与工商、国税等部门定期信息交换机制,强化静态管理和实地调查,注重对比分析,切实解决跑、冒、滴、漏问题。(吴志坚副局长、蔡傥生副调研员牵头,征管科主办,市局有关部门配合)

7、加大对主体税种征管力度。对营业税,要落实新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加强对建筑安装、房地产销售、土地转让以及饮食娱乐业的控管,对货运车辆落实“定期定额,集中征收”的方式,在缴纳车船税环节进行把关一并征收,进一步堵塞征管漏洞;对企业所得税,要贯彻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配套办法,通过加强企业实际收入和成本的测算,有针对性实施以查促收,确保企业税负与经营实际相符合;对个人所得税,要重点抓好“三个强化”:强化全员全额扣缴,强化高收入者特别是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的申报管理工作,强化对自然人股东“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的征管。(吴志坚副局长牵头,税政科主办,征管科、计财科等有关部门配合)

8、创新税源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建立“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分类管理为核心,以征管流程为导向,优化服务,强化评估”的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按照“抓大控中规范小”的要求,对重点税源,实行分行业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监控;对一般税源,实行管事与管户相结合的专业化管理;对零星税源实行源泉控管综合治理。(吴志坚副局长、蔡傥生副调研员牵头,征管科主办,计财科、税政科、信息科等有关部门配合)

9、完善税管员制度和纳税评估制度。按照税源专业管理新模式的要求,改变现有税收管理员岗位设置,把税管员的工作职责转变到税源监控、政策辅导和纳税服务上来,实现税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要积极探索建立纳税评估员管理制度,完善纳税评估业务规程,健全纳税评估业务配套制度,全面规范纳税评估业务操作,统筹协调评估系统试用工作,探索具有汕头地税特色的评估方法,在推进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税源控管系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和餐饮、旅店等服务业的纳税评估。(吴志坚副局长、蔡傥生副调研员牵头,征管科主办,税政科等有关部门配合)

第2篇:地税工作要点范文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完成了年度税务工作会议的会前准备和实施。按照区局税务会议精神和局领导的要求,对召开我局年度税务工作会议进行了安排布置,并分别召开了科所长、区县局领导和机关处室三个座谈会,在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市局2013年税务工作报告,完成了会议的组织召开。会后,对各区县局贯彻落实市局税务工作会议情况进行了督查。同时,签订了市局系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办公室全年工作要点、目标和责任分解。

二是开展了新公文处理办法的学习培训。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和基层相关人员进行了三期学习培训,统一了全局公文处理标准和格式,并按照新办法对局机关和各区县局公文处理系统后台模板进行了指导、调整。目前,全局系统公文处理运转正常。同时,首次开展了市局系统档案集中归档培训学习,进一步规范了档案归档范围和标准。

三是协助修订了《2013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综合管理类考核项目和标准。下发了市局《工作要点》、《督查督办工作要点》和《机关公务消费卡管理规定》,编制了市局机关2013年度公务经费预算及说明,按时公布局机关“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四是根据区局党组和市局党组的意见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起草了《乌鲁木齐市地税局党组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十条规定》;协助起草了市局2013年党风廉政工作报告。

五是在市局的统一安排、组织和领导下,与第一分局和相关处室配合,积极协调、收集信息,做好应对工作。按要求,迅速起草了向区局和市委市政府报送的《关于新“国五条”细则颁布后房产交易涉税业务猛增的紧急报告》;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和相关网站进行正面宣传报道。此项工作缓解后,起草、报送了工作总结报告,并发了通报。

六是积极协助国税局做好第22个税收宣传月活动的组织准备工作,下发了税收宣传月活动安排计划,积极组织实施,按时上报总结,税收宣传月活动收到区局表扬。

七是对全局系统一季度公文处理情况、信息报道情况、网站建设情况、档案培训情况进行了日常检查和通报。

八是全力做好安全大检查工作,对全局系统各单位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和办税服务厅安全防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督导和检查,全局安全防范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总之,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切实履行岗位责任,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为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新的公文处理办法实施后,机关和各基层局操作使用能力还是参差不齐,个别机关工作人员和基层局依然在使用老标准、老格式,部分基层局的公文管理人员不熟悉操作系统,不会管理后台,公文排版仍不规范,还有个别局公文岗位人员不固定,造成公文标准和格式不统一,文种使用仍有错误。

二是对地税子网站的管理不到位。兼职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网页内容更新慢,没有按照区局和市局要求进行管理、更新和维护。子网站建设的好坏直接反映了我们各局的公务形象,希望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子网站管理工作。

三是各单位信息报送质量还不高,动态的信息多,可供参考借鉴和研讨的信息少。有时抓不住当前和阶段性工作的重点,信息内容跟不上工作需要,各基层局做的大量工作反映不上来。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

一是积极督办,努力做好上半年税收工作总结,按时向市政府、区局报送总结报告,提出下半年工作要点。

二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新公文处理办法的学习培训,达到标准、格式统一。按照区局安排部署,积极 做好综合办公软件的培训、上线工作。提早安排,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三是按照市局统一标准,对20__年度档案归档工作情况进行日常检查考核(含机关)。

四是加强全系统网站运维管理和检查指导,充分发挥网站税收宣传的功能。进一步加强信息、简报的报送工作,努力提高信息质量。

第3篇:地税工作要点范文

10月16日上午,财政部公布2009年9月份全国财政收入情况。其中,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1518.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72.01亿元,增长5.3%。

在“保增长就是保稳定”的口号之下,政府以财政直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巨额财政赤字。由此,全国各地的财税部门正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税收战争”,以图进行财政“保卫战”。

税收告急

过惯了好日子的中国各地税务部门正处于巨大压力中,原因只有四个字“加大征税”。

据东南某经济大市的国税局公务员透露,因为压力巨大,一向被人羡慕的国税局公务员竟有辞职的例子。

上述国税局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由于财政压力加大,中央对公务员收入监管更趋严格,他们今年的收入,仅有过去的一半,但工作任务则丝毫不减。

东南沿海的经济强市往往拥有大量外来人口,但其编制都是以户籍人口划定,该市国税系统历来就不堪重负,所以需要大量雇用临时工,也就是“协税人员”,这些占据该局人员五分之二的协税员收入一般比公务员少一半,而从事的又都是最基层的工作,如此压力下,“辞职者更多”。

一方面是经济形势下滑造成的税源减少;另一方面,中央和各地为了刺激经济又在大笔花钱,及需增加财政收入弥补赤字。此时负责保证财政收入的税务部门自然“抓狂”。

“国税总局每年的一号文都是当年度的税收工作要点。2009年的一号文,口气是近年来最严厉的。”上述东南某省地税工作人员回忆说,2008年的税收工作要点中:前三点分别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推进税制改革”。而2009年,前三点则变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各项税收调控工作”以及“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增长”。长期的“推进改革”,让位于迫在眉睫的应对措施。

国税总局于年中开始将税收增收任务层层分解至各个省市,这是1993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头一遭。

基层税务所的所长们此时成为压力焦点之一,他们和所在地方的纳税大户关系都很好,此时的关系好坏真的要直接用“钱”来衡量了。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往往有或明或暗的税收减免措施,而税收自查,“一般是请这些纳税大户来协商,以便完成指标”。

虽然年初,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就表示,2009年将是财政十分困难的一年,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下降,同时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但严峻的经济形势还是超过了预期。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仅完成年度预算的22.1%,比去年同期进度低5.2个百分点。

各地税务系统的年中工作会议报告中,最“流行”的总结为“三个前所未有”。经济形势的变化“前所未有”,组织收入的难度“前所未有”,而各地政府对税收部门实现税收职能的期盼之热切,“前所未有”。

老问题,老办法

事实上,早从4月份开始,“前所未有”的“查税风暴”已拉开了帷幕。当月,国家税务总局连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来公布),《关于加强税种征管促进堵漏增收的若干意见》。该两项通知都是针对当期的税收,目的是为了实现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应收尽收”精神。

同时开展的2009年税收检查专项工作,进一步把查税引向了2005年至2008年的历年偷税漏税避税行为。为此,国家税务总局还专门制定了近1.5万字的“税务自查提纲”。

另一方面,严控“一般性开支”的政策,也使得东南各省市,尤其是相对更为依赖外贸的江苏、浙江、广东的一些地区对公务员收入采取了最严格的监管。

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中央、省、市等各级财政都有各自的困难。而中国独特的财政收入体系,则导致各级政府对“组织收入工作”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中央财政主要来自各地国税及海关,其税收收入占中央财政收入90%以上。也因此,国税和海关系统等中央的“钱袋子”对加强税收监管三令五申。

同时,今年的“治理小金库”工作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华社的报道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仅发动两次“全国治理小金库”的运动。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接近财政部的专家表示,这两次“小金库”治理,分别为1985年到1992年,1995年到1999年,皆为经济形势较差,中央财政吃紧年份。中央通过“治理小金库”,将地方政府沉淀于“小金库”的计划外资金重新划归国库,以充实中央财政。据悉,此次“治理小金库”与历次一样,内部也是“指标化”管理,总金额数以百亿计。

而地方除了配合国税总局的要求,做好地方税征管工作外,土地财政收入依然是增收的重要手段。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为保地方财政收入不降,北京等城市从二季度便开始“放量卖地”。北京市副市长陈刚曾公开表示,确保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征缴入库总额与去年持平,本着“多储快供”的原则,加快供地,增加政府土地收益。

业界普遍预期今年北京的土地收入将达到700亿元,创历史新高。土地收入预计将占北京地方财政目标的三分之一强。而从年初至今,上海市公告出让的土地收入已高达526.1141亿元,超过前一年的全年水平。

巨大的财政压力之下,甚至出现国税、海关等各部门互相“打架”现象。据悉,某东部省份的进口加工企业被海关查获一批进口原料涉嫌报价太低,“偷逃关税”,在补缴关税款之后,这批原料的价格又被国税认为过高,有偷逃增值税的嫌疑,不得已,只能再次修改账本,补缴国税。

“财政保卫战”胜败待定

按照财政部税政司的说法,2009年是增值税转型全面推广的第一年。全国结构性减税总额将达5500亿。但今年中央财政收入的目标是保八――尽管“结构性减税”将减少5500亿收入,中央税收收入依然要实现8%―10%的增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解释说,中国的税收主要是增值税、关税等“流转税”。这些税收并不以企业利润多少为征收对象,而在流通环节征税。只要GDP还在增长,经济依然在扩张,那么税收随之增长也就是合理的。

而另一方面,因为预算管理体制中对财政盈余的监管采用各案制,中央财政历年盈余的使用无需审批,而只需要在使用后向人大备案。2008年1至11月,中央政府财政盈余1.224万亿元。但因为经济形势的恶化,在年底“突击花钱”的经济刺激计划之下,2008年全年财政瞬间逆转为赤字1100亿。

而2006财年建立的“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经过2008年的雪灾和汶川大地震等调出后到今年初只剩下119亿。如果明年经济形势没有彻底回暖,财政收入压力如故,那么只有扩大财政赤字。事实上,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的赤字为9500亿,是此前最大赤字年份的3倍。

第4篇:地税工作要点范文

大家好!

回首走过的年,我与培训中心、规范办、文化办的全体工作人员戮力同心,圆满完成了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和地税文化建设工作任务,在学习与工作中,倾尽十分热情,饱含一腔热血,为地税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总结年度的工作,用三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学不生厌、勤不言苦、廉不言贫”。下面,将本人工作和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不生厌

“学不生厌”就是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当作生活的必须,这样自己就会心甘情愿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并且能在学习中享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和幸福。为了提高工作本领,我根据形势需要与自身的本职工作的要求,始终“咬定学习不放松”,使学习与工作相得益彰,学用相长: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注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指导工作;系统学习了有关培训管理工作知识,参加了总局在江西税务学校举办的西部地区培训管理培训班,使自己的培训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学习了管理学知识,用管理学的前沿知识指导我局的规范化管理和个人绩效管理工作;学习了文化管理知识,以不断充实、勤于钻研精神去探索和实践,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注意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积累中总结提高。

二、勤不言苦

“勤不言苦”在于勤能补拙,更在于勤能生巧。做任何工作,都要勤思考,勤动手。学习要勤奋,工作,同样需要勤奋。长期以来,我负责教育培训、规范化、地税文化三项工作,就只有用一个“勤”字来弥补,勤,而不言苦。

(一)树立人本理念,强化忧患意识,教育培训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年,全市地税系统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8期,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培训工作任务。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年初制定了全年的培训工作计划及培训工作要点;出台了《年-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及《-年度教育培训工作方案》,为全系统教育培训工作早布置、早谋划;为了加强“六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我们及时下发了《市地税系统“六员”培训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岗位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的学习内容、要求和目标;按照民主推荐、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聘请了13名系统内部兼职师资,修订了兼职师资聘用与管理作业指导书,在举办的第一期税收管理员培训班与第一期办税服务厅人员培训班中,系统内部兼职师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组织了第四次业务基础知识考试,全系统共有110人次参加了第四次业务基础知识考试,全部顺利过关;在税务培训中心举办了第五期科股干部培训班,至此,第一轮科股干部培训工作全部结束,培训面达到99%以上;继续抓好市局机关“每日一课”学习,精心挑选、策划“每日一课”学习内容,克服大家的厌烦情绪,保证了“每日一课”学习的生命力。

(二)夯实管理基础,探索管理新路,规范化及个人绩效管理取得突破

针对规范化管理工作已经开展了三年,年度,我们主要探索了规范化管理职能如何归位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规范化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的问题,在全省十一个设区市局,我们率先制定了《规范化常态管理实施办法》,努力实现了日常工作规范化、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强化了规范化文本的评审与修订工作,严格按照pdca循环的要求对工作过程进行控制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及预防措施;充分发挥了规范化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纠错功能,用系统的观点审视规范化管理体系以及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规范地税人员税收执法和管理行为,在省局组织的规范化达标验收过程中,全市地税系统各个单位全部验收合格并得到了省局达标验收考核小组的好评;认真抓好个人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深入县局基层,与干部职工一起探讨如何优化绩效指标体系,如何改进辅导与考核方式,积极参与绩效管理重点课题调研,为试点工作诊断把脉,年,个人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三)挖掘文化内涵,拓展文化载体,地税文化建设如火如荼

紧扣我局“文化耕心、以文化人”地税文化建设主题,从培育干部职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理念出发,我们制定了地税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出台了年度地税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将地税文化建设的工作项目在各单位、各部门进行分解和协调,做到工作有计划,分解有指标,落实有依据,为全市地税文化建设谋篇布局;开展了地税文化演讲比赛,在全市地税系统引导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对“继续解放思想,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地税文化建设,促进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加强地税文化工作调研,就“如何在全系统营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浓厚氛围”,引导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崇尚先进,使“和谐聚力”的文化理念落到地税工作的实践当中;组织人员深入新钢公司考察“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经验,探索“学习型组织”与地税文化建设,与读书活动的结合点,推动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激发地税文化建设的活力。

三、廉不言贫

“廉不言贫”要求我们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既然选择了做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就选择了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长期以来,我紧绷廉洁这根弦,向先进学习,向典型学习,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教育和警示自己:我们在工作中品味成就,在生活中品味情感,寻找快乐、寻求自信,以平凡的岗位、平和的心态、平静的心情,拥抱着满目的姹紫嫣红!不要用“贪”字折断了家庭团圆之弦,失去了康足富裕之福,剥夺了人格尊严之义。那么“廉”就会吟唱着幸福之歌,在文明之路上意气风发,阔步前行。我坚信,清风正气将永远在身边吹拂,廉政之歌将永远在心中高奏。

第5篇:地税工作要点范文

XX年年,是实施新余地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市地方税务研究会在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市社科联的指导下,在各设县、区地税局重视关心和各地研究会配合支持下,在全市地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会员的积极参与下,全市地方税务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各项得到了省局和省地方税务研究会领导的肯定。XX年,全市调研文章质量与数量都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经省市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定,有7篇文章被评为全省地税系统XX年年度优秀科(调)研文章,有2篇在全市社会科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同时,市地方税务研究会被评为全省民间社会团体先进集体,新余市社会科学XX-XX年年度先进集体。尤其可喜的是,我们通过了省社联的“十五”规划项目《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税有机统一研究》的课题鉴定,这是我市地税组建以来第一次通过省级规划立项鉴定。可以说,我市XX年年地方税务研究工作无论是在全省地税系统还是在全市社会科学理论系统均已经步入了先进行列。

(一)加强地方税务研究会自身建设

研究会是地税部门联系社会各界热心地方税收学术研究的非营利性群众社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好研究会的职能作用,重在加强自身建设,关键是加强组织和管理。我们进一步加强了领导,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人、财、物上给予保障,为研究会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工作环境,极大激发和鼓励了广大地税调研工作者和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做好地方税务研究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市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伟华同志经常过问地方税务研究会的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题,从经费和人员上对地方税务研究会予以保障。目前地方税务研究会按照省地方税务研究会的要求,真正实现了有机构、有固定场所、有专职人员。应该说,地方税务研究会各项工作已经逐步走向规范化道路。

(二)成功举办全省地税系统第三片区研讨会

我们紧紧围绕XX年年全省地税总体工作思路,结合新余地税工作实际,突出地税调研重点。我们按照赣地税发{XX年}29号文件关于做好XX年年全省重点调研课题的要求,认真牵头做好第三片区重点调研课题的各项工作。市局专门召开局长办公会研究课题的安排工作,要求各地必须按照省局工作部署,认真抓好全省第三片区的课题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我们在全市抽调了调研骨干人员,集中精力,重点抓好《发挥地税职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研究》、《创新地税系统工作管理机机制,提高行政效率研究》、《提高地税系统三个服务水平研究》、《加强地税文化的研究》四个课题具体调研工作,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认真讨论提纲,确定调研方向。同时积极主动与课题成员单位省局直属分局、南昌市地税局沟通,认真把课题落实到每个成员单位。为增加全市重点课题的领导力和科室参与的广泛度,推进全市调研工作深入开展,我们把省局重点调研课题拟实行市局领导挂点制和机关科室参与制:每个重点课题将由市局领导亲自挂点;每个重点课题实施牵头单位领导负责制,每个牵头单位指定一名局领导具体负责;相关业务科室全程参与相关重点调研课题调,切实做到人员、经费、时间三到位。同时,把全省重点课题的调研情况列入今年绩效管理考核。在第三片区论文推荐会上,与会人员对我局提交的论文高度评价,我局有四篇文章在第三片区荐会上予以推荐。另一方面,精心组织了两次全省第三片区地方税收课题研讨会议,对第三片区地方税收课题进行编印成册。整个组织协调工作得到了省地方税务研究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积极推进调研成果转化

我们十分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特别是各级地税局领导重视提高地税调研质量,在多出精品上下功夫,花力气,从突出地税收入中心和地税实践急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潜心研究事关经济与地方税收宏观协调发展的关系与政策理论问题,力求调研成果能为领导决策参谋服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遵循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充分考虑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对未来地方税收的影响程度,经实事求是预测分析和判断,完成了《全市XX年年-2010年地税收入预测分析》专题调研,针对全市地税收入连续几年高速增长,地税收入增长已经大大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的现状,明确了提出了今后几年全市地税收入增长会稍慢于我市经济增长速度,地税收入应该建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从而为我市科学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建议。

(四)不断提高调研文章质量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市地税系统税收科(调)研成果评选工作,鼓励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投身税收科(调)研活动,繁荣学术研究,大力推进地税科(调)研精品战略,使科(调)研成果更好地围绕地税中心,指导地税实践,促进全市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制定了《新余省地方税收优秀科(调)研成果评选办法》。同时,我们在11月组织了全市地税系统优秀论文评比工作,共有38篇文章参加了此次评比。在评比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客观公正、择优公开、逐级负责、严格筛选”的原则,为体现评选工作的独立、公正,规定评审人员原则由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级(含)以上地方税务研究会常务理事中产生,必要时可以邀请地税系统外有关财税理论专家作为评审组成员。本单位评审人员人数不得超过评审人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同时论文作者不得作为评审人员。通过评审,真正把一些反映地方税收工作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指导意义的论文及其他调研性成果推荐上来进行奖励。由于工作机制的创新,全市调研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1  

XX年年,全市地方税务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成绩的取得。是各级领导对地方税务研究工作重视与支持的结果,特别是凝聚了广大地税系统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在成绩面前,我们要高兴,但不能陶醉,跳出新余看新余,在全省地税系统,我市的地方税务研究与赣州等一些起步比较早的地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外省一些税务部门的差距更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员调研的氛围不行。少数部门对地方税务研究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地方税务研究是务虚的,甚至认为地方税务研究就是地方税务研究会的事。二是税收理论调研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素质上都比较薄弱。目前,全市地税干部热爱税收科研工作几乎寥寥无几,一些从事地方税务研究工作理论素质较差,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地方税务研究工作的需要。三是经费保障经费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对省市局下达的重点调研课题在财力难以得到保障,我们有的课题组成员为了确保课题质量,自行出钱购书,一些地方对课题组所开展的必要的费用不予支持,在地方税收科研经费上舍不得投入,直接影响了地方税务研究工作的开展。四是对地方税务研究工作配合不力。对地方税务研究下达的课题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一些科室对地方税务研究工作存在抵触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对策,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研究,争取市局党组对地方税务研究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地方税务研究工作能力。

二、2010年全市地方税务研究工作要点

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地方税务研究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全市地方税务研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办会政治方向,围绕地税中心,相对前瞻研究,贴近地税实际,立足应用对策调研,促进地税事业发展”的工作宗旨,不断加强研究会组织、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把我市地方税务研究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为促进新余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围绕“两个中心”,力求在调研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强化地方税务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地税事业发展“两个中心”,使地方税务研究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地税事业发展。今年省局提出的全省地税主要工作是深入推进“两项建设”(规范化建设、地税文化建设)着力提升“三个水平”(依法治税水平、税源管理水平、队伍建设水平),推动全省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促进江西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更大作为。全市各级地税部门要围绕地税中心开展工作。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机关与基层相结合;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群众性调研与专项调查相结合”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性地税学术调研活动。着力抓好专项调研活动,积极谋划开展以实现新余“两个率先,一个努力发展规划目标题的专项地方税收调研活动,为实现全市地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

(二)狠抓成果转化,力求在应用上见成效。调研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要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的实际效果,强调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充分体现调研成果的价值和生命力,不断提高地税调研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根据我市地税工作实际,立足微观政策层面,结合地税基层实际,注重政策操作实务,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力争解决全市地税工作中几个实际问题,切实体现科(调)研工作对地税收实践的理论指导作用。抓住重点课题攻关,多撰写具有理论深度,指导地税实践有价值的调研论文,为全市地税事业新发展多献计献策。

第6篇:地税工作要点范文

一、增值税与附加税费分开征管的不足

(一)征管难度大。现阶段,国、地税计算机尚未联网,信息不能共享,主体税种和附加税费分别由国、地税部门征收,增加了征管难度。一是作为城市维护建设税计征依据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由国税局负责征收,而城市维护建设税由地税局负责征收。增值税的申报、缴纳及减、免、缓情况等信息,地税局不能准确掌握,这样的征管模式势必直接影响到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日收管理。二是对一些享受增值税减免的纳税人,按规定也享受城市维护建设税减免。而两税分别由国、地税两个税务机关管理,国税局无权审批减免城市维护建设税,地税局以增值税减免政策为依据去审批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减免,既造成政策和管理权限的矛盾,又给纳税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三是对实行“定额定率”征收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以及承包租赁户,因国税、地税核定的营业额不一致,造成城市维护建设税征管上的不规范。

(二)税款流失。一是从税款征收权来看,国税局与地税局的征管权限交叉,城市维护建设税因其附加税性质决定了大部分税基由国税控制,地税部门不能有效掌握其税源,容易导致税款流失。二是对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在国税部门代开增值税发票时,国税部门只征收了增值税,而没有全部代征地税部门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造成了漏征。三是企业在补缴国税稽查查补的增值税后,没有及时补缴地税征管的各项附加税费,造成漏缴。

(三)税收成本高。将与国税业务存在联系的地方税收完全划归地税部门征管,导致操作上的不便并加大了征管成本。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广州等城市对增值税附加税费的征管模式,实行国税局对国、地税共管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临时代开发票的纳税人代征增值税附加税费。

二、实行国税局代征增值税附加费的可行性

(一)广州等地区的试点为全面推行由国税局代征增值税附加税费征管模式提供了借鉴。因增值税与附加税费分开征收存在的不足,许多城市已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交由国税局代征,且已经体现了优化服务、强化监管的优势。如1999年广州市对由该市国税局各直属(对外)中心分局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纳税人,其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和教育费附加由国税征收机关代征。*年河北省鹿泉市国税局和地税局联合开发“代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及附加管理软件”,用于国税机关为地税机关代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该软件的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城市维护建设税漏征漏管的问题,而且有力地落实了总局关于国、地税联合办公的指示精神,该软件已于2005年12月在河北省国、地税系统全面推行。

(二)国家有关法规文件为国税局代征增值税附加税费提供了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税务局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发票及税款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1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经国、地税局协商,可由国税局为地税局代征有关税费。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现行规定需由主管国税局为其代开普通发票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发票)的,主管国税局应当在代开发票并征收增值税(除销售免税货物外)的同时,代地税局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税务局代地方税务局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票据使用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815号)中也明确规定:国税局代地税局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应当使用地税局征收票据;如经当地国、地税局协商一致,也可以使用国税局票据。使用地税局征收票据的,由主管地税局负责有关收入对账、会计核算和汇总上报工作,主管国税局应当建立代征税款备查账,逐笔、序时、分项目登记代地税局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使用国税局征收票据的,由主管国税局负责有关收入对账、会计核算和汇总上报工作。《2008年全国税收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强国、地税局之间的协调配合,继续按照信息比对协调配合的思路,开展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信息比对和委托代征工作。以上文件为国税局实施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代征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方法,是今后实施代征工作的主要依据。

三、实行国税局代征增值税附加税费需要做的工作

(一)加强沟通,达成共识

实行国税局对国、地税共管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临时代开发票的纳税人代征增值税附加税费是一项较大的举措,涉及人力、物力等诸多因素。国、地税双方必须加强沟通,达成共识,不要狭隘地把思想局限在小圈子里和一己私利上,要牢固树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着眼大局、服从大局。

(二)注重宣传,提高认识

加强对国税局代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宣传和辅导,广泛借助报刊、电视台、网络等传播媒体,向纳税人大力宣传关于代征的政策、法规及征缴办法,提高企业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政策水平,避免因不懂或理解偏差而导致少缴附加税费,提高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征缴的准确率。

(三)国地联网,信息共享

国、地税局双方应当本着“依法协作、优化服务、强化监管、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国、地税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加大国、地税部门的信息共享。充分运用网络信息、纸介质报表等多种形式,互相进行税收信息交换,及时准确掌握税、费源情况;按月交换税务登记信息、征管报表信息、定税信息、稽查信息;由国税部门定期向地税部门传递一般纳税人的征管信息,逐户进行比对核实,保证征收效果;发现申报异常对企业进行实地检查;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调,努力减少漏征漏管,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四)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国税局在代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过程中,一要加强与地税局的合作,尽可能不要采用模糊而缺乏约束力的协商方式,而是要明确代征者应承担的责任,并采取必要的监督制约措施。二要不断完善各项代征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票证使用、票款解缴、信息传递等制度。主管国税局应做好相关基础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方便纳税人办税。三要不断总结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管国税局要根据代征的具体情况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使代征制度日趋完善。

(五)专项检查,严格奖惩国、地税局要联手不定期组织开展城市维护建设税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查补入库增值税但未申报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到国税部门代开发票后未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先征后返”企业申报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三种情况。加大对企业不缴纳或不足额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处罚力度,通过采用加收滞纳金、对问题严重的企业给予曝光等行政手段,约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税收政策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四、实行国税局代征增值税附加税费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国税局代征增值税附加税费应该遵循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原则,即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临时代开发票的纳税人逐步扩展到国、地税共管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对临时代开发票的纳税人代征个人所得税),以确保代征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杜绝因信息滞后和管理缺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7篇:地税工作要点范文

一、组织收入工作

1、大力组织收入。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指导各级认真测算收入,特别是所得税政策调整等增减收因素对地税收入影响的测算工作,在此基础上,要求各级衔接好收入计划,确定好收入目标。加强重点时期的收入调度工作,把握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努力实现收入均衡入库。

2、强化收入预测。全面总结和正确把握近几年的组织收入工作规律,分析经济与税收的科学关系,尝试开展月度税收收入的区间预测,进一步提高收入预测水平。探索开展营业税税收收入能力估算,为加强税源管理和检验税收管理的水平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促进组织收入和税收征管工作。

3、加强收入指导。总结各级在组织收入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指导各地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共性问题,杜绝违规违纪现象,提高地税收入质量,促进收入健康稳定增长。及时掌握国家政策法规动向,指导各地把握收入态势,增强地税收入与税收征管规律、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确保全省地税组织收入同口径增长18%以上,实现地税收入又好又快发展。

二、收入分析工作

1、制定下发《全省地税系统收入分析工作意见》,突出抓好税负分析、差异分析和日常分析。改进税负分析工作,明确省、市、县三级的税负分析重点,加强各级间的分析互动,提高税负分析质量。二季度组织开展上年度的税负分析,掌握税源变化分布情况,把握收入形势。建立差异分析制度,按季开展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间税收增幅、结构、进度等的差异分析,揭示差异的成因,提出缩小差异、促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规范日常分析工作,完善各级定期税收分析制度,加强增减收因素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整改。充分利用重点税源分析资料,加强税种行业、税目的分析,透视征管情况,反映收入情况。按月收入分析通报。

2、开展专题分析。组织开展经济税源调查,对收入反映出的增减异常情况,政策改变影响税种收入情况,重大征管措施出台影响税收情况等等,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分析政策执行、征管措施及征管质量的效果,用分析结果反映经济和征管,促进组织收入工作的开展。

3、开展统计分析评比活动。充分利用好统计分析论文评比这个平台,完善统计分析评比方法,提升统计分析评比层次,加大税收统计分析工作考核力度以及优秀文章的奖励力度,激发各级开展税收统计分析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各级税收统计分析工作水平。

4、打造税收分析应用平台。依托“大集中”二期工程,开发税收分析应用系统,提出分析业务需求,设定分析指标,将宏观税负分析、微观税负分析融合起来,进行深入的行业、税种、税目与相关税基的分析。

三、重点税源管理

1、深化重点税源监控工作。省局继续监控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重点户,同时依据《重点税源管理办法》,要求各级按照重点税源户数占企业总户数的比重不低于1%,年度监控税款占总收入的比重不低于50%的标准扩大重点税源监控面,对辖区内的重点税源户实行专人管理,并纳入微机监控。完善监控管理软件,以省级数据“大集中”上线为契机,整合现行申报和采集环节,实现单点登陆采集数据。抓好数据质量,采取定期通报的方式,按季通报各地数据填报情况和分析报送情况。

2、做好营业税资料调查工作。着重解决数据分析应用问题,为领导决策以及加强征管服务。加强税源分析和税负分析,重点分析行业收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各重点税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收入增减变化情况,对与经济发展相关度高的行业、税种、税目开展专项调研,为重点税源管理和日常收入分析提供相关情况。

四、税收会计核算

1、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数据大集中后会统核算运行情况及遇到的新问题,将问题分类汇总,及时提交大集中办公室,并协助其解决好。研究探讨数据大集中后税收会计核算工作流程。根据大集中实际业务需要,对原规程的内容进行修订、完善、补充,确保税收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和核算效果。积极指导各级尤其是基层做好欠税和减免税账表处理等核算管理工作。

2、创新做好会统报表工作。结合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及我省工作实际,对税收会统报表内容进行优化改进,确保报表口径解释准确、政策界定清楚。研究探讨省级“大集中”后省局直接提取数据生成会统报表,初期采取传统层报和省级直接生成两种方式并行,再对两种方式下的报表数据进行比对,据此查摆、改进和完善直接提取、分拣、生成报表的各个环节,并对比对情况进行通报。同时,探讨数据大集中下旬报、快报、月报等报表合并优化的可行性,进一步提高各类报表的质量和时效,减轻基层负担。

3、推进财税库银联网工作。根据《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配合省财政厅开展财税库银联网工作,做好与省人行国库处的协调工作。按照财政厅的统一部署,适时向总局提出联调测试申请,待总局测试成功后,联合省人行共同选择试点单位。协助信息中心做好前置系统及联网接口软件的开发和联网的测试工作。

4、加强税收会计监督检查。继续开展税收会计票证检查,通过开展税收会计检查,督促各级加强税收会计核算和票证管理工作,重点监督去年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五、计统队伍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各类政治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人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围绕提高各级计统人员的基本技能,适应大集中后各项工作,拟开展一期计统业务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大集中上线后有关系统操作、TRS软件操作使用、经济与税收关系、纳税能力估算等新知识。指导和支持各级开展培训工作,积极提供师资力量。积极派员参加总局、省局举办的各类学习班和培训班。组织计统人员“走出去”,学习先进省、市的好经验和好做法,通过学习交流,吸取和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提高计统工作水平。

六、发挥服务职能

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进一步简化各类报表的报送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改进服务内容,深入了解系统内、机关各单位对税收数据的需求,更新和改进《收入对比分析表》、《税收收入月旬报》等各类分析表,及时为系统内、机关各单位提供相关税收数据和情况分析。建好计统网页,以内网的计统网页作为宣传交流和提供服务的主要场所,抓好网页的日常维护和内容更新,及时信息、传递数据、交流工作,为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七、抓好工作落实

1、加强工作考核。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继续制定下发《年度计统日常考核表》和《年度计统系统考核表》,将各项具体工作分解到季度、月份,落实到岗位、人员。对计统制度逐项逐条对照梳理,拿出巩固、完善和改进的办法,确保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加强日常通报,强化对组织收入、收入分析等重点工作的督导,确保重点工作取得实效。

第8篇:地税工作要点范文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我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在总经理领导和上级财务部门指导下,根据财政部会计年度工作思路和财会工作要点精神,在如何做好资金收付,费用控制的同时,本年度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作为非盈利部门,合理控制成本(费用),有效地发挥企业内部监督职能是我们上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完善公司的管理机制,财务部制定了新的《管理细则》。细则中对借款、费用报销、审核等工作程序作了详实的解释。我们通过对细则的学习、讨论,把各项条款逐一与实际业务联系在一起,找问题找漏洞,并反复消化、严格把关。在出纳环节中,我们强调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讲人情,把一些不合理的借款和费用报销拒之门外。在凭证审核环节中,我们依据细则中的规定,认真审核每一张凭证,不把问题带到下个环节。通过这半年的实践,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在销售额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三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8%.通过实际工作,我们都深刻的意识到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尽快推出相应制度的必要性。

二、财务部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数据和枯燥的报表,但大家以苦为乐,从来没有怨言,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为了提高员工的荣誉意识 ,针对公司出台的工资考核制度,我们相应地制定了内部员工工资考核方案,由部门经理依据员工的岗位描述对其平时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并作为参考递交会计主管。考核制度的实行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企业的奖励机制,合理地利用了人力资源。

三、为了更好的与部门沟通,我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扬协作精神,积极配合总经办顺利完成了工商年检的工作,为随后通过企业贷款证年审做好了铺垫。为了配合物流中心录入费用,我们及时、准确地编制会计凭证并做好凭证传递、汇总工作。为了更好地核算营销部门的盈亏,为公司完成销售计划提供依据,我们及时记录每一笔到款,准确记录货款的清欠并周期性地与营销人员的往来帐进行核对,并做到营销、财务、物流中心数据口径一致。

四、为了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企业会计制度,大家互相交流心得,熟悉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把问题摆在桌面上。由员工转达给部门经理,再由部门经理转达给主管,主管根据汇总上来的意见与建议做出相应的措施。除此之外,我们合理地安排每位员工的外勤工作,让每个人都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做到工作有里有外、有张有弛。

五、在上半年的税务工作中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通过积极参加国、地税局举办的办税人员岗位培训以及查阅大量的财务资料,顺利完成并通过了企业所得税纳税清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工作。通过对税务筹划的学习,提高了每月纳税申报工作的质量,并且熟练掌握了统计局、财政局、税务局各项报表的填制工作。

XX年财务主管工作计划

一、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每年财务人员都要参加财政局组织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

首先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掌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等计划,进行帐务处理和财务相关报表、表格的编制。 参加继续教育后,汇报学习情况报告。

二、加强规范现金管理,做好日常核算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努力开源结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编制出纳日报明细表,汇总表,月初前报交总经理留存,严格支票领用手续,按规定签发现金以票和转帐支票。

4、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5、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9篇:地税工作要点范文

    究领域蔓延到诸多学习培训领域,并获得了广泛成功,特别受到了管理培训和发展领域专业人士的欢迎,被教育培训界公认为理论紧密结合实际的有效培训方法,并将其命名为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

    美国人Ian McGill和Liz Beaty在他俩合着的《Action Learning》一书中首次对行动学习下了定义:一种在同事的帮助下,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时不断反思与学习的过程。行动学习的培训模式为:学习的终极目的是素质的有效提升,学习的载体是面临重要或棘手的难题,受训者的任务是通过团队合作在实际工作当中解决难题。正如瑞文斯教授所说:“行动学习就是驾驭团队的力量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有意义的任务..”简而言之,受训者获得自我提升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实际的团队项目行动而非传统的课堂讲授。

    行动学习培训方法理论的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学会学习,而非依赖教师灌输知识。2、强调从经验中学习,即在行动中获得新知识、新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对以往经验的反思和总结中获得经验提升。3、强调在分享中学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行动学习推崇的是受训者之间的互相交流以及沟通,达到互取有无互相促进的作用。4、强调在改变中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即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二、行动学习法应用于税务执法人员培训中的重要性

    税务系统向来注重执法人员的培训,各级税务部门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培训机制。近年,国家税务总局加大了税务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出台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发展》、《全国税务系统“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税务系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2011年全国税务系统教育培训工作要点》等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明确了“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提拔;不培训,不任用”的培训机制,始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任职”的原则。国家税务总局在《2011年全国税务系统教育培训工作要点》中提出:“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工作主题,大力实施人才强税战略,启动‘十二五’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教育培训改革创新,规范领导干部培训,加强高素质专业化骨干培训,创新一线人员岗位培训。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进一步定准了税务培训的主基调。

    但是,税务系统的培训大多数采取的还是传统方式,即以知识为本位的传授,教师以授课为主,学员以接受为主。呈现出强烈的封闭性。经验表明,这种既远离学员身处的真实情境,又缺乏在真实环境下的操作性的教学方式,缺少互动与交流,难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新的理念很难渗透到学员的内心,更谈不上内化为学员的行为。

    一项以广西地税系统执法人员为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显示: 62.7%的受访者对法律理念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但仍有相当比例(37.3%)的受访者显示出了混淆或模糊不清晰的状况。对于执法能力知识的掌握也并不全面。总体看来,广西地税系统执法队伍的法律素质呈现出观念陈旧、法制意识不强、法律知识掌握不系统等问题。可见,原有的传统培训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有效地促进税务干部通过培训提升素质。

    三、 行动学习法引入税务执法人员培训的设计

    应用行动学习法设计培训的目的,在于使税务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真正得到全面深入的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操作流程。如前所述,行动学习=终极目标+学习的载体+团队分享的过程,根据这一模式,整个培训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组建学习团队。

    团队的组建是整个行动学习进行的开端和基础。瑞文斯曾经说过:团队成员应该是有能力、有兴趣并有相关知识储备的人,这也符合教育学中有“因材施教”的理念。

    我们只有了解了受培训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他们对培训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工作。以往的税务执法人员培训也根据不同执法人员的不同情况,对接受培训的执法人员进行了分类教学,诸如按职位类别划分,税务执法人员又分为税收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按知识水平划分,执法执法人员分为新录用人员、一般干部以及业务骨干;按职位级别划分,又有一般科员、科  级干部、处级干部和局级干部之分。然而,此种单向独特的培训方式,培养出来的执法人员呈现的是“一专但不多能”、“上下级业务隔阂”等情况,不利于我执法人员知识的全面发展和上升。 第二步,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挑战性的问题是整个行动学习的灵魂。行动学习就是围绕着问题,通过学员之间的交流反思,共同找出解决之

    道。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在解决问题的实际活动中达到学习目的,没有构思巧妙的问题,就无法使学员们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并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将会流于形式。

    精心设计的问题应该是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员知识水平,又能够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首先,问题的选择应该是显着的;其次,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当是团队成员的能力所及;再次,问题应当能够给学员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最后,问题应该与成员日常工作密切相关。例如:试用多部门联合执法的角度解决税务执法过程中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大肆偷、骗税,一两年后跑到另外一个地方改头换面,或直接将公司注销后另起炉灶,重新从事税收违法活动,等到案发时,这些企业法律主体己不存在,税务稽查取证、执行都无法实施的难题。

    第三步,学习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行动学习法实施过程中是很必要的一环,对需要掌握众多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流程的专业执法人员来说,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就无法人之所要解决的问题。但必须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并非在于背诵或者获得这些知识,而是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研究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知识体系方面,税务执法人员的培训应着重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系统训练,即税务执法可能涉及的宪法及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控制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的规定》、《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等规范性文件。

    学习过程方面,不仅要通过系统阅读和听教师讲授,更要运用行动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享学习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并解决问题、建设学习团队和建立参加者所在的各机构学习小组等活动。

    四、小结

    综上,将行动学习法应用于税务执法人员培训的实践中,通过行动学习的 “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往复,进而反思,总结出理论,应用于执法实践的过程,对于促进税务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的整体提升,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素质的是积极的、有效的、可行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