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诗歌意象范文

诗歌意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诗歌意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诗歌意象

第1篇:诗歌意象范文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意象

意象凝聚了诗人的人格特征,是其创作灵感和个体生命经验的体现,它们在营造氛围,揭示主题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徐诗意象的分类

(一)描写性意象

诗歌意象的获得大多数来源于大自然当中的客观事物,因此,诗人需要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仔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正如宗白华所言:“诗的意境,就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①

描写性意象在徐诗中主要表现为自然意象的运用,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比如:山脉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都为徐志摩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激发出他对生命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徐志摩在诗歌中绝不是简单的堆叠意象,而是寄予意象深刻的内涵,从而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象征性意象

象征性意象的使用,使诗歌含蓄而不浅显,意味深长。比如在徐志摩诗歌当中,“白云”的意象通常是诗人自我性格的象征,云在天空中轻盈的飘来飘去,和徐志摩洒脱的个性气质极度相符。对于《黄鹂》一诗,我认为可以看作是徐志摩人生轨迹的象征,诗中的黄鹂用尽全部力量,冲破层层迷雾的阻隔,变成一朵云彩,飞向遥远的地方。徐志摩一生不为社会常规所束缚,是追求自由之人的典范,无奈最终不幸遭遇空难,令人扼腕。

二、徐志摩诗歌的意象美

新月派强调诗歌的语言和格律,在此影响之下,徐志摩在创作时,也格外注重诗歌本身的辞藻,句式和韵律,呈现出独特之美。

(一)音乐美

受古典诗词以及西方自由诗体的影响,徐志摩格外重视诗歌的音乐感。徐志摩的诗歌带给人们的节奏美感,与他重视诗歌的音乐性相关,他认为诗歌的真谛不在于字义,而在于诗歌音节的整齐和流动性。童庆炳说:“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最强调音乐美。”②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首先表现在意象的重复上面,如《雁儿们》,全诗前四节第一句都在重复,看似非常嗦,实际上诗人正是通过这种重复的形式向读者传达一种迷惘,不知所措的情感状态。

除了意象的重复,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还得益于句式和韵律两个方面。在句式方面,诗歌主要是运用长短不齐的语句来形成一种交替错落之感。徐志摩还在韵律方面做了尝试,韵律,简单说来,是指诗歌的押韵,成功的押韵可以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与白话诗过于散文化的形式相比,押韵可以让诗歌结构更加整齐。

(二)动态美

徐志摩的诗歌里面大量运用了富有生命力的意象,一切动态的事物都能激发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从而传达给我们一种动态美。风掠过的痕迹,白云飘过的影子,低头娇羞的少女,都被他贴切地应用在诗歌当中。如《黄鹂》,诗人眼中的黄鹂美艳,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它迅速的飞上树梢,霎时又展开翅膀,冲破浓密,飞走了。徐志摩多动者的性格使他释放出充分的创作热情,积极地面对一切,他暴风雨式的感情,使他在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偶像时都表现出义无反顾的力量,其过度的精力使他不断地往生命的顶峰攀爬,最终在命运的烈焰中死亡。

三、徐诗意象的人格体现

意象带有诗人的主观感彩,由于每个诗人的个性不同,其在创作中运用的意象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特意象,我们可以以意象为中介,来窥探徐志摩的人格特征。

(一)皈依自然

皈依自然是诗人获得生命力量的不二法则,徐志摩在大自然当中寻找自己的理想,充实他空虚的心灵。徐志摩的诗歌大体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特征,但细细阅读,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一种失落悲观的情绪。在《月下雷峰影片》一诗中,徐志摩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与人间截然不同的虚幻世界,让读者沉迷于其中,不断的去幻想,于是一种超现实气息向我们扑来。中国当时压抑的社会环境,道德的沦丧堕落,使徐志摩无力面对现实。大自然则为徐志摩提供了一个心灵庇护的场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忘记了尘世的烦恼,并以此来安放自己无所依靠的灵魂。

(二)追求爱的理想

梁实秋曾经说过徐志摩毕生的时间都在为实现一个单纯的理想而努力,即不断地追求浪漫的爱。对徐志摩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爱情,爱情的成功,意味着生命的成功;爱情的失败,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爱情伟大神圣,不可冒犯。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可以体会到,徐志摩眼中的爱常常是跟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死亡才是爱的最后归宿。如在《翡冷翠的一夜》一诗中,徐志摩明确的表达到,爱情的强大魅力让他无法呼吸,几乎快要走向死亡。这首诗歌展现的是处于热恋当中女人的自我独白,她完全沉浸在炙热的爱情当中。为了爱情,她放弃一切,即使与当下社会格格不入,跟随心上人进入地狱,也要不断地抗争,勇敢地维护自己的爱情。

注释:

①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1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71

参考文献:

[1]陆耀东.徐志摩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第2篇:诗歌意象范文

关键词: 文化意象诗歌翻译《天净沙・秋思》

一、引言

任何语言中都包含着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但是文化意象在以翻译的形式从一国语言中转换到另一国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传递既是难题,又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全球化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探讨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文化意象和诗歌中的文化意象

何谓意象?《文心雕龙・神思》里的“窥意象而运斤”,是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缜密》里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20世纪的庞德则给出了一个被广泛引用的定义:“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谢天振先生则给出了更为具体而详细的解释: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慢慢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文化意象表现形式多样,它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一句成语、谚语,一则典故或某个形容词性中的形象或喻体等,悠久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等的积淀,都是构成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象的原因。

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是诗的灵魂,诗歌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大量地使用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典型的意象,如酒、月、柳、松、竹、梅、水、芙蓉、梅、大雁等。诗歌意象的组合和表达各有千秋。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的意合特点,意象与意象之间亦可以直接拼合,这与西方电影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如出一辙,观众根据自身的感觉、经验和审美能力去补充完善。

三、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描写羁旅游子思乡的佳作,作者以巧妙的构思摩画出了一幅萧瑟、苍凉的秋郊夕照图,将人在天涯的乡愁刻画得淋漓尽致。全诗十二个意象都是自然界中最常见、最平凡朴实之物,作者将这些精选出来的孤立的景物用蒙太奇手法组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派萧瑟而黯淡的画面便随之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意境悠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的译文:

TUNE: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wind,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Schlepp的译文:

TUNE TO“Sky-clear Sand”AUTUMN THOUGHT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好或坏、对或错评判上文的两种翻译,我们只能说哪一种翻译更合适。任何译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译者对他所面向的译语读者的文化心态、接受习惯、阅读情趣、文学水平等进行假设后才创作出来的。对于诗词而言,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跨越字面义才能抵其达深层的意蕴和内涵,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字面义,又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实现跨越。首先看“枯藤”一词,两个译者分别用了“withered vines”和“dry vine”,因为withered有枯萎、萎缩的意思,因此笔者认为withered的用词更能表示出秋冬季节树木凋零的意味。“小桥”一词,丁译的“narrow bridge”基本传达出了原诗的意义,但没有达到相同的审美效果,因为narrow在英语中是狭窄的意思,用在这儿给人狭窄急促的感觉。再如“人家”一词,丁译译成“a few houses”,显得有些僵硬,倒不如cottages更有诗意,更加能融入原诗的语境。再如“古道”和“断肠人”,这类词都是古汉语有的词汇,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与之对等的概念,“古道”用“ancient road”给人一种宏大史诗的感觉,用在这儿不是很合适,因为此诗描述的是一副古朴的、萧瑟的乡村画面,因此worn path更合适,也更具体化。再看“瘦马”,英语中表示马的词很多,horse是最普通、最没有特性的一个,nag意为老马,所以更贴近原文。再看“断肠”一词,lovesick意为害了相思病,通常是指情人之间的相思,而此诗此处并没有这种意思,原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情怀,因此用“breaking heart”更好。“天涯”的译文,丁译为“at the end of the world”,Schlepp译为“at sky’s edge”,丁译的用词表示在世界的末端,而Schlepp用的edge“边缘”一词更能表示人心理情感上的距离。

四、文化的普遍性与民族规约性

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文化为人类的基本生存、生活需要和社会组织服务的特性,这种特性不因种族、民族、地域、阶级、时代而有所区别,因此,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维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虽然语言不同,但各民族所面对的世界大部分是一致或相似的,那么各民族对客观世界所反映出的思维内容主题应该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文化的共性。也就是说,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价值尺度,如真、善、美、假、恶、丑等标准对各个民族都具有普遍适用性。人类思维的超时空特性同样决定了文化的普遍性。统一于客观世界的文化普遍性是跨语言、跨文化翻译活动的基础和根源。

再来看民族规约性,人类既有共性的主流文化,更存在千差万别的次文化。文化的民族规约性使翻译成为一种必需。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西方人则直接明了;中国思维呈螺旋型,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型,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强调合作,讲究集体主义,西方人则注重竞争,讲究个人主义。中国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中国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comprehensive),而西方则是分析的(analytical)。汉文化的这种特征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性质是分不开的。汉文化发祥于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大陆农耕文化具有固守本土、质朴厚重、崇尚和平、稳定而颇具内倾性的文化特征。西方文化可被归纳为外倾性的海洋文化。英语民族的祖先生存的环境变幻不定,非常恶劣,除了与自然的斗争以外,他们还须不断地向外探索、扩张,以满足其生存的需求与内在的不足。

五、诗歌中文化意象翻译的三种处理方法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语际之间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规约性使语言翻译成为可能。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意象表现为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文化意象空缺,对他们恰当地处理可以保证语言之间的成功转换。奈达曾提出“功能对等”的语言转换翻译模式,强调译文“不但信息内容对等,且尽可能形式对等”。鉴于此笔者总结了文化意象的三种处理方式。

1.直译加注解

这是诗歌翻译中对文化意象处理的最常见方式。这既实现了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需要,又完成了传达文化信息的目的。这种方式适用于处理那些文化色彩浓重、对解读诗歌有重要作用的意象。比如裴迪的《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花里。”这其中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上注解才能使读者理解。关于加注,有人认为会造成译文的冗长,因此不太提倡,但也有译者认为这种方法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必要的辅助手段,因此是必要的。

2.意象的替换

谢天振在《译介学》中提到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扭曲问题,并提出要尽量保持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但是有些诗歌中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是空缺的,并且它所传递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有着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文化意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完成诗歌的翻译和诗歌中的文化意象的传递,我们便会使用意象的替换这种方法。文化意象替换也有它的缺点,读者会因此了解不到源语言中的文化意象及其引申意,但是如果意象替换得恰当,我们便能找到目的语中读者熟悉的意象传达原诗歌意象的含义,读者也许更容易感悟和体会诗歌中抽象而深刻的内涵。

3.不译或减译

当汉语中某些意象在形式上重复且不那么重要时,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和语言的简洁,译者也可适当省略其中一些意象的翻译。例如“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一句,如果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全部翻译过来,译文必然显得拖沓冗长,反而会使译文读者觉得模糊不解,因此译者可以只翻译句中中外读者都能理解的“羞花”一词就可以了。另外,当一些文化意象的传达可能需要大量的文字来解释说明时,并且所解释的文化意象又并非那么重要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不译或减译的方法来处理。

六、结语

奈达说,翻译就是“翻译意义”。绝对的等值翻译是不可能的,所以译者在诗歌翻译中要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文所蕴涵的异域文化特色,传达原作和源语国的文化意象。翻译好一首诗绝非易事,处理好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更是难上加难,如能在翻译中达到最佳近似度,就可以说达到了翻译的最高境界。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交流,读者对文化之间交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我们要在对西方文化及文化意象深刻全面了解的同时做好诗歌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李新柳.东西方文化比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郭建中.翻译与文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谢天振.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周方珠.翻译多元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第3篇:诗歌意象范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

上面的诗歌选段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请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进行简要分析。

解析:“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意象就是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呈现出来的物象。

意象一: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对江南雨巷有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寂静、幽深、湿润,小巷两边是寂寞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背景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意象二:油纸伞。这是件雨具,作者并没有对其进行太多具体的描写。这一方面避免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油纸伞本身具有复古、怀旧的特点,和幽深寂静的江南小巷相遇,飘着寂寥的雨,为整个情景平添一份冷静、凄清。

意象三:丁香姑娘。《雨巷》整首诗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二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丁香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花的形状像结,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凄美。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技法指津】

要真正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第一是要读,其次是要品,尤其是品味诗歌的意象,因为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寄托情感的载体,是品味诗歌情感的钥匙。品味意象,一要落实诗中的语言,分析思考;二要结合意象本身的特点展开联想;三要分析意象,品味意境,即理解诗中意象的特点及意象传达的基本情绪。

一、品味语言

反复诵读,品味韵律。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诵读让我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我们整体感知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浅吟低咏诗句,体会其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能够体味出作者的情感,这就为理解意象的情感奠定了基础。

二、展开联想,抓住意象的特点

1.捕捉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的诗歌,大多数诗歌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了解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2.体察诗情。体味诗情,首先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从想象中体味形象,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然可以流露喜爱之情,但情哀之时美景亦含泪。如“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意象“花”和“红药”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三、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或生活的图景(“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种和谐的、能够诱发鉴赏者丰富想象并获得美的享受的艺术境界。意境的特点主要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清新优美等。抓住以上这类关键词,并联系具体诗歌反复训练,就不难做到“明意境”的要求,即在充分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概括出其所表现的艺术境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品味意象的最终归宿。

【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这首诗中的“树”和“花”分别有何象征意义?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废 名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第4篇:诗歌意象范文

关键词:意象思维;意象语言;意象结构;意象艺术经营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7016609

作者简介:陈伯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 (上海 200235)

一、 引 言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象经营的艺术,古典诗歌艺术的流变及其向现代新诗艺术的转换,亦常呈现为意象艺术的流变与转换,故研究中国诗歌的原理不能不以意象艺术探讨为重心。

中国诗歌艺术以意象经营为主,跟抒情传统在诗歌里的主导地位分不开。西方诗歌由荷马史诗及古希腊悲剧、喜剧发其端绪,历来重视演述故事,人物、场面、情节之类叙事要素的营构,乃其关注的重点,至于景物、事象等描绘,虽亦点缀其间,通常只起烘染、暗示的作用,无决定性意义可言。抒情则不然,其所要着重表现的是人的情感活动,而情感本身是无法直接展示的,只有凭借引发或寄寓情感心理的物象和事象来给予呈露。为此,“意象”(表意之象)便成为抒情艺术的独特道具,由意象显示情感体验,构成诗歌抒情的必由之路。当然,西方也有抒情诗,西方诗人抒情亦须借助意象艺术,所以西方文论(尤其近现代文论)中也常提到意象、隐喻、象征诸问题。不过西方抒情诗里通常有抒情主人公的活跃身影在,以其直接出面抒述的方式来驱遣、组合各个意象,于是“叙”的成分在诗篇里占有相当比重,意象艺术并不能涵盖一切。而中国古典诗歌却大不一样,不仅抒情成为主流,且其中抒情主人公经常隐而不露,纯任诗中所表现的情意与物象(包括事象)自行交流、组合(一部分感事、述怀、纪行诗里时或有主人公身影显露,而亦不多占画面),情景关系居于主导地位,意象艺术便笼罩了全局。造成这样的差异,可能跟双方语言的不同性能有关(西语重逻辑分析,涉及动作、行为的时、态、人称等均须表露明晰;汉语重意合,利于话语对象的自行组合与说话人身份的隐没),或也跟中国古代多抒情短章而西方多抒情长篇相联系(西人视百行以下即为短诗,看重长篇制作,而长篇更离不开“叙”),但最根本的一条,则在于观照和体验世界的方式不同。我们立足于“天人合一”,他们立足于“主客二分”,从而决定了抒情主人公与其所表述对象之间的离合关系,而意象艺术在诗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就有明显区别了。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对意象艺术的倚重,要求我们在这方面能有较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研究。一个先决条件是,究竟该怎样来把握这门艺术的确切内涵呢?依我之见,完整的意象艺术当包含这样三个层面的问题,即:意象思维、意象语言和意象结构,由此便界定了意象艺术研究的基本范围。三个层面中,意象思维属审美观照的领域,它关涉到意象的来源及其在诗人审美心灵中的生成方式;意象语言属艺术传达的范畴,它要回答的是诗人内心的审美意象(“意中之象”)如何转化为语言符号,以产生可供人观赏的诗歌意象;而意象结构则属于文本结撰的功能,讨论如何将各个意象组合起来,以构建起能表达整体情思的诗歌文本。从意象思维到意象语言再到意象结构,形成了由内心感受、经审美构形、符号化传达以至文本结撰的诗歌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出意象经营的整个流程,在意象艺术研究中自是缺一不可的。而当前有关诗歌意象艺术的探讨,往往割裂这三方面的关系,甚至脱略意象思维这一环,单纯就文本的意象组合或语言表达技巧立论,容易导致对诗歌艺术的片面理解。本文仍将从三个层面上依次展开论述,以期显示意象经营之整体规模。

二、 意象思维揭秘

我们且从意象思维谈起。究竟什么是意象思维?严格地说,它指的是诗人用审美的态度来观照世界和观照自我,将既已获得的人生体验转化为审美体验并显现为审美意象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人的心理感受及各种联想、想象活动,是相当复杂而又费解的。为简要说明起见,姑且用两句话来概括其基本的运作方式,一句叫“运意成象”,再一句叫“观物取象”,后者从属于前者,故总体上仍当以“运意成象”为标志。

第5篇:诗歌意象范文

燕,俗称燕子,是一种候鸟,春分前后由南方来到长江、黄河流域,秋分过后又迁往南方。

燕子不怕人,常在人前飞来飞去,还喜欢在人家的屋梁上筑巢孵育幼雏,因此又叫家燕。古代诗人对此多有描写:“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孟浩然《赋得盈盈楼上女》);“故巢倘未毁,会傍主人飞”(杜甫《归燕》);“自来自去堂上燕”(杜甫《江村》);“不怕飞低打着人”(陆游《燕》)。

燕子背部、翅膀和尾部都是黑色,在日光下泛绿光,腹部白色,脖子到胸脯紫色,仿佛身着一套雅致的礼服。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飞起来很好看,人称“燕舞”。“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陶潜《拟古》);“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拂水斜纹乱,衔花片影微”(李商隐《越燕》);“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史达祖《双双燕》)。“燕舞”的姿态确实很动人,因此,在古代诗歌里,常和“莺歌”并列,作为风调雨顺、春光大好的典型意象。

燕子“长袖善舞”,却没有黄鹂那样的美妙歌喉。不过,燕子的嗓子也不算太差,虽不会“唱”,却很会“说”。整日里吱吱喳喳叫个不停,尤其是雌雄一对,双栖于梁巢时,呢呢喃喃,像是在话家常,说悄悄话,“软语商量不定”(史达祖《双双燕》)。于是,又有了“燕语”之称,通常比喻人的亲切的闲谈。

由于燕子双飞双栖,人们常用来比喻夫妻和谐,称作“燕侣”。如果“燕侣”一旦分开,或者缺少“燕侣”,自然会产生思念、痛苦。于是,在古代诗歌中,常用燕子来引发、反衬或暗示夫妻相思之苦、独居之憾。例如权德舆有一首《玉台体》,写一个女子思念丈夫:“君去期(预定)花时,花时君不至。檐前双飞燕,落妾相思泪。”花开时节,丈夫逾期未归,她看见双飞燕子,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再如张祜的《赠内人》,写一个幽禁宫掖的年轻女子:“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她深夜难眠,久久地呆看梁上双栖的宿燕,心里好生羡慕;又看见扑火的飞蛾,想到自身命运,好生同情,把它从灯盏里救出来。其孤独悲苦的心境可想而知。

见燕生悲还有另外的情况――感叹时光流逝、人迁、今昔不同。例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花落燕来,触动了作者的情思。自然景观似乎未变,天气依旧,亭台也是老样子,燕子年年来,但人事大不一样了,过去的美好生活永远过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不禁怅然生悲。

个人的年华易逝,好景不长,国家的命运也是盛衰迭变,繁荣有时。刘禹锡有一首《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登堂筑巢,是不分主人贵贱的;它们哪会懂得,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王公贵族,其后代已零落成为普通百姓,今日的权贵,又能扬威几时?它们也不会知道,今日的权贵们,依旧寻欢作乐,夸奢竞富,何尝吸取历史的教训!燕子无知,刘郎有思,作者借用这小小的燕子,表现了历史兴衰的重大主题。

引发悲情的燕子,仿佛是一面漂亮的反光镜,本身是无忧无虑的,可偏会照见人们内心的忧愁悲伤。

与“快乐”的小燕子不同,在古代诗歌里,大雁是悲苦的意象。

雁,又叫鸿、鸿雁,俗称大雁。大雁也是候鸟,每年秋分后飞往南方,据说到衡阳即止,不再南徙;第二年春分后北返,路过中原,回到北方大漠中。

大雁不像小燕子来去悄悄,亲近人家。大雁远离人群,且仅是路过中原,人们通常只见它们在高空列队飞行,日夜兼程,已很辛苦;再加上叫声悲哀,传下很远,这就给人留下了悲哀的印象。早在《诗经》中就称之为“哀鸿”,后来常用它来比喻哀伤痛苦、流离失所的人(连迁移他乡的人家也叫做“雁户”)。

大雁还有一项“特异功能”――替人捎信。源出一个典故: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拘押在北海上牧羊;后来匈奴与汉和亲,汉朝使者要求放回苏武,匈奴诡言苏武已死;此后汉使得知苏武的真实情况,也编了点谎言,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大雁,脚上系着一封帛书,说苏武在某大泽中;匈奴只得将苏武放回。后来就有了雁足传书的说法,“鸿雁”也成了书信的代称。

第6篇:诗歌意象范文

关键词:意象;月亮;构成

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山水草木,皆可构成意象。月亮由于其美丽、高洁、深杳为人喜爱,更被诗人寄托了朦胧深邃的情感,成为古典诗歌的一个经典意象。“月”意象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一、因“象”以立“意”

意象由意(主观情感)与象(客观物象)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其中象是基础,即诗人的情感必须要借助于某个客观物象来表达。在古诗的传统里,人们总对某种事物寄托某种特殊的情感,比如望月思乡、折柳惜别、鸿雁思归等,这与事物本身具备的特质有关。

比如月亮引发相思,李白的《静夜思》写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自然而然,并不因诗人与读者时代和生活经历的差异产生隔膜。这与月亮的特质有关。首先,宁静的月夜,离乡背井的人容易感受到孤单,想及家乡、亲人、爱人朋友并渴望团聚。夜的静谧比之白昼更易让人陷入沉思,产生缠绵邈远的情思。其次,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自然勾起人们关于分离和团聚的联想。宋代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月亮不分南北东西与人相随,爱人与他却分隔异乡不能相聚;月亮圆了又缺,缺了还会圆,但人却是一经分散,难得团圆。人生的聚散与月亮的圆缺就建立了关联。再次,由于月亮的唯一性,天南地北的人共一轮明月,因此月亮便被作为传情的媒介,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为一种共通的情感体验,月亮承载了天下所有人的相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古》)更是道出,望月思乡是一种普遍的情感模式,自然界的月亮脱胎成经典的艺术形象。

二、“象”的丰富“意”蕴

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虽然人们习惯把一种情感投递于一种物象之上,但在这个基础上,也会由不同的个体生发出其他的联想,产生不同的意蕴和情感。

(一)人格境界决定的月亮的气质

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这首诗是曹植代思妇抒情,借明月抒发对久游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月光照耀引忧樗迹高高在上的月亮代表只可仰望不可倚靠的夫君。丈夫在外仕途发展、情感变化一无把握,自己在家独守、被动等待、充满忧虑、终至无奈。她将夫君比喻为路中的清尘,将自己比喻为污浊的水泥,两人就像是没有交集的平行线,愈行愈远。诗人写出了古代不独立的女性生命依附于人的卑微和无奈。这里月亮引起的情思委婉深致、悲戚惶惶,具有强烈的女性气质。

再看一首杜甫诗,《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历尽沧桑、垂垂暮年的杜甫在成都草堂度过了难得的宁静岁月,由于好友严武去世失去生活依靠,被迫离蜀东下。他放眼望去,只见星星低垂,水天相接处一片旷野开阔伸展,俯身看一轮明月映照水中,随着江水波澜起伏动荡。好一番豪壮静谧的景致!月亮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涌动不息的,它蕴含着不折的生命力。作者是“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的杜甫,是“致君尧舜上,能使风俗淳”的杜甫,虽然一生坎凛,但志气未消,这里的月就有了一种阔大悲壮之感,具有阳刚之气。

(二)人生际遇带来的月亮的基调

第7篇:诗歌意象范文

1.鸳鸯

比喻不分离的情侣,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2.鸿雁

鸿雁为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它们结队排成“人”字或“一”字秩序井然向南飞去。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杜鹃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相传古代蜀国郡主望帝,名叫杜宇,因被迫禅让给自己的臣子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化为杜鹃,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因杜鹃鸟口角鲜红,人们又附会出“杜鹃啼血”之说。古典诗词中的杜鹃往往和哀怨、思归有关,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如: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借写“杜鹃啼血”渲染江州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州的哀怨之情。

4.丁香

指愁思。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

5.鹧鸪鸟

鹧鸪的鸣叫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们对旅途难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6.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时断时续的哀鸣了,可以说是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渲染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7.乌鸦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渲染秋日萧瑟、肃杀的气氛。

8.黄鹂(黄莺)

它善于鸣叫,歌喉圆润,啼叫宛转,歌声优美动听。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因其写春天之美,给人以明快之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欢乐之情。

9.燕子

春天的象征。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通过对燕子啄春泥的描写,渲染出一派融融春光,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10.月亮

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了李白浓浓的思乡之情。

11.折柳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折柳是汉代的“惜别风俗”。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12.

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的高尚和纯洁。

13.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的芳香,因此梅花也同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倍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14.松

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作一个正直的人。

15.莲

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运用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深思念和纯洁的爱恋。

16.莲花

指纯洁高尚的情操。如:“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17.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寄托了词人凄凉的秋思。

18.梅子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19.浮云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0.红豆

第8篇:诗歌意象范文

关键词:白居易 “鱼”意象 庄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80-01

引言

白居易是唐代诗歌发展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常以各种事物的形象进行诗歌的创作。而庄子笔下“知乐”的濠上之“鱼”可以说是白居易自身形象的主要体现,这一点从白居易现存2800余首作品中诗中出现172次“鱼”,诗题中出现7次“鱼”得到充分的验证。

一、白居易诗歌“鱼”意象的简析

研究表明,白居易最早以“鱼”为意象的诗歌是在元和年间所做的《续古诗十首》“上有和鸣雁,下有掉尾鱼,飞沉一何乐,鳞羽各有徒。”而后又写到“而我方独处,不与之子俱,顾彼自伤己,禽鱼之不如。”从而看出这一段时间白居易正处于人生失意之时,正处于心情低谷期,感叹自己还没有禽鱼的快乐[1]。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在《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中写道“炎瘴抛身远,泥涂索脚难。网初鳞拨剌,笼久翅摧残。”白居易初到贬所时,就像是被捕的鱼,身体和精神上都遭受着巨大的折磨,然而当知道他要调任忠州刺史时他的心是喜悦欢乐的。

白居易在长庆二年(828)任中书舍人时,曾写过“龙蛇隐大泽,麋鹿游丰草,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玩松竹二首》)。这首诗表面上说:龙蛇栖于大泽之中,麋鹿生活在草原之上,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而游鱼独爱在水草中穿行,诗人同样喜爱自己的茅草房,享受这种园林之乐。从而可知这时的诗人是享受园林生活的。宝历二年(826)年,白居易在《卯时酒》中又提到“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扪心私自语,自语谁能会,五十年来心,未如今日泰,况兹杯中物,行坐长相对。”这时的诗人已经不是贬官的身份,此时的心态是安然的、闲乐的。

而到了晚年时期,诗人更对“鱼乐”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以诗中多以“鱼乐”诠释洛阳隐居生活的自由、快乐、从容。例如,有诗云“兽乐在山谷,鱼乐在陂池”(《咏所乐》),“波闲戏鱼鳖,风静下鸥鹭”(《闲居自题》),“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春日闲居三首》),“鱼跳何事乐,鸥起复谁惊”(《春池闲泛》)等。

借“鱼乐”来诠释自己的现象和自己对生命最高境界的理解与追求的表达。

二、白居易诗歌“鱼”意象的庄学意蕴简析

“鱼乐”来自于《庄子・秋水》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愠鲇未尤荩是鱼之乐也。”其中庄子认为濠水之鱼的快乐在于它们摆脱了牵累是自由的、随性的、快乐的[2]。而白居易在晚年时期退居洛阳任闲职,其生活状态是寄情于山水之间,逍遥与园林之中的,正符合庄子“鱼乐”的意蕴。例如,在大河七年(833)时所创的《咏兴五首・四月池水满》提到“四月池水满,龟游鱼跃出。吾亦爱吾池,池边开一室。人鱼虽异族,其乐归于一。且与尔为徒,逍遥同过日。尔无羡沧海,蒲藻可委质。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况吾与尔辈,本非蛟龙匹。假如云雨来,只是池中物。”诗人以鱼自比,说像鱼一样安然自乐,不与蛟龙媲美,向往自由逍遥的生活。从“会心不远,熟读蒙庄,方有此悟境。”对《咏兴五首・四月池水满》的评价中可见,白居易诗歌“鱼”意象的庄学意蕴。

在庄学思想中,“鱼乐”不仅在于生活的自由快乐,更在于它懂得自身的位置,它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解放。诗人一生中潮起潮落,经历了多年的波折,到晚年时期诗人向往远离长安党政纷争,只求身心的自由闲适。这正符合《庄子・赓桑楚》中“弟子曰:不然,夫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而鲵鳅为之制;步仞之丘,巨兽无所隐其躯,而孽狐为之祥。且夫尊贤授能,先善与利,自古尧舜以然,而况畏垒之民乎!夫子亦听矣!赓桑楚曰:小子来!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蝼蚁能苦之,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的处世之道[3]。庄子常以动物来表达人生哲理,白居易也多用“笼禽”寓意自身情感。在白居易诗作中,常将“鹤”表示前期动荡的人生变故,以“鱼”表达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这充分的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本质,即寄寓鹤、鱼等形象表达对自然的追求和思想精神上对自由的向往。

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对白居易诗歌中“鱼”意象的研究与分析,可知白居易思想深处的庄学渊源。白居易作为由盛唐向中晚唐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从他以“濠上之鱼”自比可窥见从盛唐到中晚唐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转变,他们追求心性的自由。

参考文献

[1]过安琪. 中国古代乐、画理论的同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王润格. 唐代田园诗概观[D].青海师范大学,2012.

第9篇:诗歌意象范文

一、前期意象艺术表现

闻一多的诗歌艺术表现兼多种诗风于一体,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从闻一多个人方面上来说,他本身一方面承接着“五四”时期诗歌的探索精神,在诗歌创作上力求寻找丰富的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又对“五四”时期诗歌脱离传统文化、盲目西化的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能够从西方文化中吸取新型的创作能源,促进诗歌的进一步发展。在“五四”时期,闻一多就接触过多种文艺新思潮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上非常重视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这不仅是因为意象艺术富有提示性、暗示性,且还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与表达性,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这对于诗歌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闻一多不仅在诗歌理念上重视意象艺术的表现效果,而且在诗歌创作中更具有鲜明的意象艺术体现。例如,在闻一多的《雨夜》一诗中则具有很好的说明。这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作者失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存的基本态度。在诗歌的创作上,作者从多方面角度展示了意象艺术的表现效果,如诗中的“一阵狂风还喊来要捉那软弱的树枝,树枝拼命地扭来扭去,但是无法躲避风的爪子”,作者将狂风、树枝进行意象艺术的创作,从自然景物中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借助自然风霜表达现实人生的感怀,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传统,闻一多通过诗歌创作在自然形象中寻找了自我生存的映照,从而赋予了诗歌丰富的寓意。再比如,闻一多的另一首较为早期的诗歌作品《孤雁》,诗歌中作者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孤雁”意象,将诗歌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完整地表现了作者当时孤独无助的人生境遇,诗歌的总体表现都从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意象艺术的象征性和含蓄性,与中国古代艺术诗歌进行了一定的沟通与联系。

二、后期意象艺术表现

“”后期,闻一多的诗歌表现效果在中国传统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转型。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引进,闻一多希望在保持本地诗歌色彩的前提下,尽量地吸收西方文化的优势,通过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创作出更具意象艺术的诗歌。在此期间,闻一多又批评一些盲目仿照西方文化的诗歌创作,他偏重于人们应对西方文化采取“取之精华,弃其糟粕”的学习理念。同时,在学习新知识时,诗歌创作者应恢复对传统文化的信仰,重新审视传统的理性意识。在后期的诗歌意象艺术表现形式上,闻一多的理论思考不仅是其自身的诗歌创作观点的表现,也是诗歌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中闻一多后期的诗歌创作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店、两个本体进行展开的,他企图通过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来表现诗歌整体的美感。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道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从传统的中国古典诗歌文化出发,并且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艺术创作道路的过程。从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闻一多的诗歌创作特征是从意象传统出发,再逐步突破意象传统的创作理念,用西方文化的意象艺术手法加强中国传统诗歌的表现效果,最终构建意象艺术的诗歌体系。闻一多的《死水》中的诗篇正好反映了作者创作思维、理念的变化,可以从该诗篇中明显地看出诗歌意象艺术以及色彩的变化,此外作者将诗集命名为《死水》也正是用这部诗集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资料上可以看出,闻一多是1925年7月从美国留学回国的,而收集在《死水》中的诗篇除了几首诗歌以外,其余的都是作者回国后创作的作品。留学回国后,作者的心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对外国文化的接触与认识,作者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此外,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作者在异国他乡也时常会受到他人的压迫与歧视,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加强了作者的民族屈辱感,从而使作者对于西方文化有了双重的矛盾态度,这种复杂的心理造成作者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思想感受,从而孕育出不同的创作灵感,而《死水》正是作者在回国后的现实生活中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对意象的表现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联系,其中包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是作者创作诗歌理念的一大转变。 三、对近代诗歌发展的影响

闻一多意象艺术特征的转变,对于中国现代诗歌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与意义。首先,闻一多在很早的时期就将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引进我国诗歌的创作发展历程中,扩大了我国诗歌的创作领域,对我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我国诗歌发展的初期阶段,诗歌创作主要以写实为主,呈现出了一种直白、浅显的诗歌效果,使诗歌失去了足够的诗寓,抑制了我国诗歌的发展,而那时期的闻一多则凭借自己的诗歌艺术直觉较早地将意象艺术引进诗歌创作领域,突破了初期诗歌写实的困惑,增强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品位。

其次,闻一多在诗歌的创作历程中,汲取多方面的文化艺术理念,并且借鉴优秀的文化思想,融合西方文化艺术,为我国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空间。例如,闻一多摒弃西方诗歌文化的感伤、颓废的艺术内涵,而从艺术的表现效果上对西方文化的意象艺术进行一定的改造,实现了对现代诗歌的契合,创造了具有特色的诗歌道路。

此外,充分认识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特征,也有利于现代诗歌创作者突破传统的闻一多诗歌创作理念。通过对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评价,人们可以发现具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艺术作品,有利于现代人更好地把握闻一多诗歌艺术的丰富内涵,,加深对艺术诗歌的认识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