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火烧云教学设计范文

火烧云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火烧云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火烧云教学设计

第1篇:火烧云教学设计范文

一、激发求知欲,让课堂充满思考

在教学《火烧云》第一小节时,一位学生质疑:“老师,一些动物为什么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呢?”这一问题还真难住了学生。于是,我说:“是呀,小动物怎么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呢?你们再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好吗?”学生又读起了课文。

一位学生举手说:“因为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本身的颜色不同,所以在霞光的照耀下它们便产生了不同的颜色。”

另一位学生补充说:“我认为火烧云是在不停地变化的,它的颜色也就在不停地变化,不同的火烧云照在不同的小动物身上,其颜色当然是不同的。”

这是深刻思考的成果,也是满足学生好奇、好问所带来的成功。

二、激发交流欲,让课堂充满灵动

研读《蒙蒙细雨》这一课时,学完课文之后,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用《蒙蒙细雨》作题目?全班同学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各种各样的想法、说法出乎老师的预料。说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无不体现文中老师的助人精神。

――那雨小得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而文中老师的行为正如细雨和蚕丝一样,所以用《蒙蒙细雨》作题目。

――蒙蒙细雨虽然小而细,但如果没有它,春草将不会生长,春花将不会开放,同样没有老师,我们将不能很好地成长,没有老师,我们将迷失方向。文中老师的责任感和遵守诺言的人格将影响学生的一生。用《蒙蒙细雨》作题目有以小见大的效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老师人格的写照,《蒙蒙细雨》这一题目正是从这句格言中引申出来的。用《蒙蒙细雨》作题目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

试想,没有很好地合作,没有很好地交流,学生能说出这些答案吗?从以上的例子也不难看出,只要老师能提炼出有价值的、有利于学生交流的问题,学生的交流欲是可以得到激发的。

三、激发成就欲,让课堂充满自信

学习《鸟的天堂》一课,在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作者具体描写了一只鸟:“一只画眉飞出来,给我们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歌声真好听。”我趁机进行了写作训练:同学们,鸟的天堂里到处都是鸟,你能想象一下其它鸟的情景吗?

一学生写道:一只乌鸦站在树枝上,它全身黑黑的,像搽上了黑油漆一般。“咔嚓”一声,它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有一学生是这样写的:树枝上站着一只鹦鹉,它有一双黑宝石般闪闪发亮的眼睛,它正在模仿游客的声音“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学生在朗读自己的作文中,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如果老师能要求这些学生课后把文章读给其他同学或家长听,那就更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了。可以说,只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提供他们自我发展的平台,学生的成就欲就可以得到激发。

四、激发创造欲,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林海》这篇课文,一位老师设计了这么一个教学环节:老师想把课文第二段拍成一部电视散文MTV,让更多的人能了解林海,请你帮老师设计一组电视画面。并相机诱导:要拍好一组画面,并拍出特色,就要深入研读文本。现在就请大家在文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与伙伴合作研读,商量设计出符合课文内容的最美的电视镜头来。经过细读和热烈的讨论后,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林海的岭真多啊!有高点的,有矮点的,有长点的,有短点的,有横着的,有顺着的,看了让人心旷神怡。”

一位学生说:“兴安岭真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呢!”

一位学生说:“林海,可是名副其实的林海,它广阔、浩大,它绿得可爱,绿得难以形容,起风时,它还能掀起不小的浪花呢?”

第2篇:火烧云教学设计范文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审美意识的。

一、品词析句,分析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

“浓缩的往往都是精华”,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体美,鉴赏美。如《海上日出》文中对日出过程的描写,对不同情况下,太阳的形状、光亮、色彩、动态及周围事物的状态描写都十分准确、生动、传神,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描写。把日出的过程写得细,仪态万象。语言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借代、映衬等多种修辞手法。词语选择运用都十分恰当,耐人寻味。无限情态尽在眼前。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了解自然所表现出令人赞叹的美,继而使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模拟现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

“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教学时,模拟现场或者亲临现场,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例如,《观潮》一课可以通过播放钱塘江潮的电视录像,把钱塘江大潮来时那汹涌澎湃、气壮山河的宏伟气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进而领悟大自然的奥秘与力量。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概括地介绍圆明园的总体面貌,通过圆明园四十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美,通过安排英法联军犯下滔天罪行的视频信息和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的记实图片,让学生在一种至美到至恶的情景中产生强烈的震撼,迅速投入到一种极度激昂悲愤的情绪中,真正了解到“落后就挨打”的道理,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情感追求。

三、感情朗读,带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例如,朗读《草原》一文,可以了解到草原的天很蓝,地很绿,是色彩美;有马牛羊在草原上吃草、嬉戏,是动态美;蒙古族人穿着各色袍子,骑马飞奔几十里外迎客,蒙古包内热情待客,以及表演歌舞、摔跤,是草原人特有的传统美。学生可以闭目遐想,自己脑海中所呈现出“美丽草原”的景象。又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通过模仿读,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听者也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师要重视范读,范读饱含着浓缩了的个人体会和独特感受,它可以把课文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修辞手段,感人的描写抒情、优美的韵律节奏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启迪。不但辅助了讲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

四、剖析形象,驾驭情境,激发学生追求高尚品质精神美

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老师要在言传身教中时刻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辨美与丑、判断善与恶、识别真与伪,陶冶儿童的情操,进而追求美。例如,在出示昂首挺胸舍身炸暗堡图片时,分析品味神态的刚毅、动作的果断、目光的坚毅、话语的激昂,体现了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誓死卫国的光辉形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剖析,唤起学生爱国报国的美好愿望,也使学生感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

五、启发想象,再现情境,训练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第3篇:火烧云教学设计范文

一、 链接生活——缩短教学的时空距离

语文课程根植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应该开放而富有创新力。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语文教学才会有“灵魂”。因此,走进文本,链接生活情境、生命体验,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才能真正领悟语文的内涵,真正学会语文。

(一) 化文为画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唯有走近、走进课文情境,才能与作者的情感和心灵发生碰撞感应,化文为画是引领学生入境的最佳路径之一。理性往往是灰色的,只有与生活实践结合才会鲜亮起来。如《长相思》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以文本语言为原点,链接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象,在师生多次诵读的基础上,把重点稳稳落在让学生“借助文本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上,然后把画面转换为描述性言语。这时候,学生脑中有画,心中有情,自然也就有言语表达的冲动。这时候的表达往往异彩纷呈,它是学生原生态童心世界的展现与敞亮,是学生心灵之泉的淙淙流淌。

(二) 化静为动

文字能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定格住生活中流动的镜头;文字能用静态的语言展现出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对于这类动态描写,教师应引导学生体验,准确感受每一个动作,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片段。在教学《搭石》一文时,可以运用情境演示法。课文中“紧走搭石慢过桥、走搭石不能抢路、不能突然止步、一行人走搭石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等内容,对于没见过搭石,更没走过搭石的城里孩子来说,是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的。因此在课中请学生走一走搭石,然后问:“你为什么要走得这么快?”学生回答:“保持平衡,不会摔倒。”无需多讲解,看到眼前的情境,孩子自然理解了“紧走搭石慢过桥”的意思;再请两个学生一起走搭石,让后面的学生想办法超过前面的学生,教师问:“你为什么不超过他?”生答:“搭石太小,我没处落脚。”教师引导道:“所以走搭石……”生齐答:“不能抢路。”学生对为什么不能突然止步自然理解了;最后让一行学生依次走过搭石,这就叫协调有序。在情境展示中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乡村人们走搭石的人性之美自然深入学生们的心田。

(三) 化虚为实

优秀的文学作品高度凝练地表现生活,有许多“留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链接自身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入情入境。在阅读中有了入境体察,学生就觉得自己不仅是一个旁观者,还是一个参与者。

如《慈母情深》一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这位平凡、辛劳、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因为文本所叙述的事件发生的年代与现在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当时的生活状况是这些养尊处优的孩子难以想象的,这样现实的差距使得学生的情感很难融入到文本中去,对于文本的解读也只能停留在表面。

如何消除这样的差距呢?生活在变,但母爱是不会变的。基于此,笔者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拍下了一组题为《母亲》的照片,都是班里同学自己的母亲:有拖着一身疲惫在寒风中等待孩子放学的;有为了生活顶着烈日工作的;有下班回家烧饭做菜的;也有在孩子取得成绩后热情拥抱以示鼓励的。这些学生所熟悉的一个个镜头自然而然地唤起了他们对母亲的印象,唤起了学生们心灵深处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之情,有的甚至为之落泪,发自内心的真挚的呼唤使学生融入了文本,对课文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现实生活是学生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经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结合生活实际,激发类似的情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二、 链接思辨——引发学生的认知共鸣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链接旧知,链接同形不同质的内容进行比较,用比较促思考。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性解读,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精确把握文本的表现特点和规律。

(一) 梳理脉络

阅读教学需要摸清文本原有的文路,理清“文脉”,学起来效率会更高。如在《祖父的园子》一文的教学中,通过浏览来总体感悟园子的特点后,快速默读全文找出课文中的哪些情境,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用圈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梳理,交流后把相关的词分类写在黑板上,学生归类整理成两大类(景、事),文章的脉络马上理清了。

(二) 品味要义

文学作品是经过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它的语言精练,无烦冗拖沓。例如《搭石》一文中的“根据水的深浅”“平整方正”“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横着”等词,看似平淡,其实每一个词都是构成“介绍翔实准确”的重要元素,教师引导对比品味,学生就可体会到字字珠玑。

(三) 欣赏魅力

同一民族的作家虽然使用着同一种语言,但他们对语言的运用使语言的变化无穷无尽,尽显文章独特的魅力。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领学生在比较中欣赏,从欣赏中体认作品的魅力。如《火烧云》一课中用“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来表现火烧云色彩的绚丽多变。教师就应该在与原文已描写的火烧云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充分领略作者那“无招胜有招”的表现手法。

三、 链接拓展——丰富阅读的文化营养

在实施教材教学的基础上,抓住文本中的某些有价值的链接点,从中挖掘出有意义的课外材料与教学内容相印证,可以为拓展阅读创造条件。

(一) 由篇及书

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原著或节选,让学生配合课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低估学生的阅读能力,担心他们读不懂原著,其实不然。像《爱的教育》《西游记》《水浒传》等许多原著学生都能读懂。读整本的书有利于扩充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如学完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笔者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学完了《三顾茅庐》后,笔者带领学生拓展阅读原著《三国演义》。通过阅读原著,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链接原著的放大式延伸阅读,不仅对解读课文有很大帮助,而且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成为课内外结合阅读的纽带。

(二) 由此及彼

追溯知识的源流,拓宽学生的视野,是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将相和》一文的教学中相机出示《史记》原文“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与课文中的句子比较,不但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内容,又可以使学生与遥远的历史对话,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又如学习《一夜的工作》:“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学生会质疑:作者只看见了一夜的工作,怎么说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以出示阅读材料《的一天》,学生阅读后,体会到这是从工作表中随意抽出的一天,每天都是这样辛勤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拓展材料来化解难点。用浅显、生动的阅读材料进行阐释、说明,帮助学生理解疑难,解决问题。当学生再读“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一句时,他们脑海中浮现的便不再是一个夜晚的情境,他们“看”到的是一位工作始终繁忙的总理,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

(三) 由文及人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文质兼美,不乏名家名篇。学生正是在品味语文魅力的同时,与作家进行着亲密的接触。从《母鸡》中认识作家老舍,从《穷人》中初识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从《鸟的天堂》中熟识巴金爷爷……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深入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家奠定了基础。每一个作家成功的背后都有许多动人心弦的故事,催人奋进。如人教版六上第五组课文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对鲁迅本人的介绍教材仅安排了一个短小的资料袋,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如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周海婴写的《父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等,都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读读,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学文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引领学生拓展阅读作者传记以及作者其他的作品,让名家名作在学生的脑海中扎根。

四、 链接运用——把握语文的教学真谛

运用是阅读教学的目的,教学时可把课文中各种类型的语言进行链接,或相互转换,构成“语言群”“语言链”,教师紧紧把握文本特点、学生学习特点来组织教学,开展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既使知识融会贯通,又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一) 把握文本的体裁特点

人教版教材一至六年级共安排了近20种体裁的课文。教学中,应把握文本的体裁特点进行语言转换。例如寓言的特点是以简洁夸张的语言打动人心,寓意深刻给人启示。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握体裁特点安排语言转换,利用寓意的相似性进行链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 把握文本的表达特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用文本中规范的语言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还可以聚焦文本中典型语段的表达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转换。如《大瀑布的葬礼》一文运用“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等词语,以写实手法描绘昔日胜景,又运用“奄奄一息”“形容枯槁”“生命垂危”等词,以拟人手法展现今天瀑布的“年老”景象。教学中,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安排两次语言转换。一是写实展现,二是拟人描绘。两段话间的语言转换,使学生及时地掌握了文本中两个典型语段的表达特点,更被鲜明的今昔对比激荡起内心的涟漪。三是文本重组。课文末段简洁地描写了巴西总统菲格雷特在葬礼上饱含深情地发表演讲。借助文本空白,教师要求学生重组文本内容,把文本描绘的瀑布的不同景象和变化原因等内容写进这份特殊的演讲稿中,使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掌握文本倒叙、对比的写作手法。

(三) 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善于比较、归类,长于模仿、创新。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学习之长开展以语言转换为核心的体验、思辨、运用等活动。“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

第4篇:火烧云教学设计范文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呢?在语文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觉得它们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现提出与各位同仁共同讨论研究。

一、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启疑和激疑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又有情趣的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五彩池》一课时,我曾设计让学生首先试着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这五彩池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称它为五彩池?”“五彩池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不是由五种颜色构成的一个池呢?”“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五彩池?” “这五彩池神奇在哪里?” “神奇是什么意思?”……提得多棒啊!四年级的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去从自己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正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体现和主体参与能力的锻炼的过程。而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恰当地引导,积极地创造机会,并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读书时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地去解决问题、探索更深的东西。再如:查查字典、词典,了解“神奇”和其它不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也是在为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关于这篇课文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五彩池”?“这个五彩池神奇在哪里”?我则干脆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让学生在深入学习课文时,随时围绕它们展开讨论,探究问题的答案。同时,我还根据理解课文的需要,设计学生喜欢的多种多样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二、 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观察、感受时,擅长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处于兴奋状态;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景时,擅长抽象思维的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可以挖掘出大脑潜在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了参与的能力。

依据这一点,在学习《南极风光》时,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了南极的相关照片:蓝天、白云、雪山,满眼洁白,一群群企鹅、海豹……学生一下子被照片中美丽的景色和可爱的动物吸引住了。此时我说:“同学们看到的照片和我们今天将要学的课文内容一样,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南极游览和感受一番,好不好?”同学们一致响应。接着,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我又为大家播放起了配合课文内容的南极美景的录像,以及有关南极的小资料,并请学生们准备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美景或动物及自己来到南极的感受……这一下,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认真地看,细心地体验,争着尽情地说(有的还说起了课前自己查找的有关南极的小知识)……尤其是在深入学习课文后,我希望他们利用自己的朗读来重现南极风光的美时,学生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个个抢着读、比着读,读得那么令人陶醉,还有的学生竟然当堂就背上了。由此可见,恰当地创设情景,的确能够促使学生们去发现美的事物,研究美的内涵,探索美的真谛,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必将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自主选择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要为“学”服务。教师必须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一定不可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讲读《火烧云》一文时,我让学生喜欢哪个词,就针对哪个词谈理解;喜欢哪句就针对哪句谈理解;自己感觉对哪句话理解得好,就把哪句话读给大家听;自己最喜欢哪句,就先把那句背下来……结果,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在讨论和背课文中,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几乎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课近尾声,学之未尽。可见,在充分地选择和加工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情。

第5篇:火烧云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有效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走进了课堂,我们汲取着新课程的营养,也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并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堂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然而,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也很普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有效教学的大背景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

所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尽可能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更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确定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在同一节课中获得的“进步与发展”也不尽相同,只要是取得了自己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应当认定为是“有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①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的发展。②关注教育教学效益。③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④启迪老师实施反思性教学。⑤有效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参与并努力实施有效的学习过程。⑥有效教学也有一套策略。

(三)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

1.关注学生。

2.关注发展。

3.关注过程。

4.关注研究。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归纳起来,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课堂氛围不够和谐。

新课程的理念已逐渐为广大教师认同。新课程倡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来自于师生的真诚相对、情感相融,尤其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民主、平等、理解和激励。“和谐”的课堂是自主的天地。然而,长期受“师道尊严”影响的老师们认为农村孩子生性玩劣,如不严格管教就像脱缰的野马。于是,课堂上师者说一不二,学生正襟危坐,课堂一片静悄悄。而另一种现象是课堂上热闹非凡,教师任着学生性子跑,一部分学习好的学生叽叽喳喳一言堂,剩下一部分学生人云亦云、瞎起哄。这种课堂还被一些教师谓之为“课改下的新型课堂。”这两种现象在农村小学比较普遍,不和谐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

(二)使用教材疲于应付。

对于新教材,农村教师们的意见比较多。有的说新教材与课程标准不配套,课程标准要求低,而教材要求高,无所适从;有的说新教材内容多,负担重,拼命赶进度;有的说新教材内容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农村学生对教材中的情境感到陌生等等。于是,有些教师整天围着课本转,疲于应付,甚至于加班加点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唯恐完不成教学任务。笔者有一次听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执教教师教完了要求会写的生字,又教要求认的生字,还要教学生读课文。一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很疲劳,但学生仍是大部分既不会读生字也不会读课文。课后,我问执教老师,为什么要把几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挤到一个课时来完成,她无奈地告诉我:不这样赶时间就上不完课。

(三)对新课改准备不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人才培训模式的改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考证评价制度的改革等诸多方面,是一个极具复杂性与艰巨性的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进入新课改之前,必须在思想上和设施上做好充分的准备。然而,经费的不足、设施的欠缺、教学网点分散、培训力度不够、信息闭塞、师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让农村小学面临新课改显得措手不及。加上近几年没有分配年轻教师,农村教师年龄偏大,有很多是乡村聘任的代课教师或民办转正的教师,他们没有受过专业化的师范教育,学历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因而其参加课改的能力和水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四)对新课程理解不深。

虽然农村部分教师参加了培训,但是,由于受自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对新课程的理解还是不深,认为新课程就是由旧教材变为了新教材,或者认为新课程就是运用现代化设备上课。有些教师尽管学了新课程标准,但他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是浅层次的。他们抱怨新课程理念难以转化为教学行为,那是因为他们的实践还停留在表象上,还没有深入到课程标准的精神世界中。因此,课堂教学是说一套做一套。换言之,新课程理念还只停留在教师的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进入到我们的课堂中。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如果教师对新课程有畏难情绪和排斥情绪,那么,无论课程构想多么完美,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五)对新教材钻研不透。

新课改实施中,教师普遍认为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必须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更重要的是必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使自己具备驾驭教材的能力。然而,教师长期习惯于“教”教材,对新教材在培养目标的全面关注,教学创造空间的拓展,知识编排的更新等意图缺乏深层次的钻研,于是,在意识上悄然地抵制着,在行为上被动地实践着。

(六)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不全。

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小学实施课程改革的低劣还在于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不全。

三、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有效才是硬道理!”“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它是检阅教学质量是否成功的一把尺子。针对现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费时、低效,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个性等弊端,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减负”高效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让孩子的身心在求知的同时全面发展。

(一)树立有效教学理念。

我们农村教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只有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我们才能在教育之道上越走越远。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只有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指导我们教育教学有效高效。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曾经有一位家长问孩子所在校的校长:你说我们送孩子上学是为了什么呢?校长反问道:你认为呢?家长说:我觉得是为了学习未来成功和幸福人生的智慧。家长的话很有道理,教育的真正的目的就是人的发展,是使人成“人”的过程,即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于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不再是“师送生接”的机械过程而是一个“以理解为前提的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

(2)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改革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指出:课程不仅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它不是静态的、预设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也就是说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大胆改革课堂,运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模式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参与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充满喜悦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2.准确解读教材,实现有效重组与整合。

新课程赋予教师整合教材的权力,但是当我们由一个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课程的开发者的时候是需要主见、需要智慧、需要研究、需要创造的,而静下心来正确解读教材、悟透编者意图、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前提。只有在准确解读教材之后才能抓住教学内容本质进行有效重组与整合,实现在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实现直正意义上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二)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精心设计一些对学习内容有帮助,又有情趣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启发、质疑、解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而且,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使他们在乐中学,乐中探索。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可以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情境,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最优的教学效益。

(四)开放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渠道。

在农村基层教育中,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发达等诸多原因,学校在硬件设施上和城市学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突出特点就是无法普及多媒体教学。但是在优点与缺点并存的条件下,我们小学基础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要善于发现区域的独特性,就是要发现所处地方的优势条件。

小学教师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不是在于引导他们对大城市的某种异样繁华的向往,而是应该从基础出发,从自身出发,从带领孩子认识自己家乡的田野树林出发,进而逐步认识整个自然界和外在世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特点,主动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之中,带领学生感受故乡的一山一水,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草木变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敢于带领学生主动发现生活和自然中的美,如果单一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们对事物的了解,我们就要主动将学生们带到课堂外,在尽量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完成课堂教学的必要步骤。例如在上小学四年级语文《秋天》一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带着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一抹金色的阳光、一方成熟的稻田、一条清澈的河流,一片盛开的野草地就构成了教学的天然课堂。

1.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五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要给足读书的时间,要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要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月活动”、“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搞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课外阅读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2.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我们要主动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在《乌鸦喝水》一文,可以请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理解;学习了《火烧云》后,让学生想象火烧云还像什么,用彩笔画一画,然后仿照课文配上优美的文字,这样改变单一的语文教学内容,将科学、音乐等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构建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尽兴地发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3.走出校门,在生活中学语文。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田地参观,参与劳动、采访,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现代化生产状况及发展前景,懂得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情。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掌握迈入新世纪必需的劳动技能。

(五)注重有效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更要对学情进行有效的评价。语文学习的评价模式通常是双重的,一方面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接受,另一方面也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孩子们对知识的运用和感受能力的培养,单纯的知识学习如果不运用就是一种盲目的数量积累,有了知识但是对知识毫无感受能力,对知识没有情感、没有想象力就显得呆板麻木。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评价过程中,只看重分数,不看孩子们的思维创造能力,看不到孩子真挚情感的抒发,这种语文教学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小的影响。

有效课堂的评价机制可分为三个小层面,即认知评价、拓展评价和综合评价。认知评价是指对学生知识的接受程度的评价,那些对知识记忆牢固的学生需要给予鼓励。拓展评价指的是对学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一些学生在语文课堂虽然在单纯的识字记忆方面并不突出,但是他们极具想象力,为知识的运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综合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态度,接受程度与运用程度的综合评定。在小学语文课堂结束新课的时候,要注意问一问学生“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上完了,但是你们学的怎么样呢?”然后让班级成绩上中下三个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这样一种评价机制不仅保证教学的公平,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回忆学过的内容。在老师给予评价之前,学生自己对自己所学的内容有一种自评,自评之中就包含了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与复习。在学生们依次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自我评定,老师要认真听取,然后一一指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一视同仁地给出指导,这样既节省的教学时间有收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在童年的学习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心智水平都处在较低阶段,一些好的方面有待发展,一些不好的方面需要给予耐心指导,孩子们看重评价,也往往因评价的不合理无意间损害了他们的自信心,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在评价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思考的能了,不能以偏概全,造成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的各科目中,有了它的特殊性,即它是一种知识与思想想交互的学科,语文教育同“立人”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带有人文关怀。

一个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不仅促进了他们的自评能力,而且缓和师生之间的刻板印象,收到了“师有所尊,生有所用”的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