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后会议总结范文

课后会议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后会议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后会议总结

第1篇:课后会议总结范文

一、当前听评课存在的三大问题

1.目的任务取向

听评课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常见形式和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听评课活动的有效开展,借助于教师间的集体智慧,达到改进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提升教学品质、促进学生发展。然而,现行学校对于教师间的“听评课”要求仅有数量化的规定,而无质量要求。这种纯数量化要求造成了教师听评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虽然教师的听课数量都达到了要求,但其效果和质量却没有得到真实的体现。教师“为听评课而听评课”的任务取向具体表现为:一是进入课堂前,听课者毫无准备,对教材、学生、执教者的教学意图等缺乏详细的了解;二是在听课过程中单向关注教师的执教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及整个课堂缺乏有效、全方位的观察;三是评课的形式化与随意化,评课时,评课者要么默默无闻、一言不发,要么信马由缰、不着边际,评课缺乏基于证据的有效推理。

2.过程处理简单

真实的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多端的[2]。听评课也应如此。首先,听评课的视角不同,其所确定的内容也就不同,听评课者既可从教育学的角度界定一堂好课应该具备哪些标准,也可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去评定;其次,听评课的标准也会因学科、课程类型及所依据的理念不同而迥异。因此,客观的、科学的听评课应该直面真实的课堂教与学的情境[3]。然而,现实中的听评课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漠不关心、视而不见,用预设的、固定不变的一套标准去量化。这种听评课的简单化处理具体表现为:一是听课工具的单一化,所有的听课教师都是带着相同的听课记录本走进课堂,关注的均是教师的施教行为及过程;二是评定标准的绝对化,按照评课标准形成的量化分数难以对真实课堂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形成有效而合理的解释。

3.不合而作

听评课的不合而作现象主要体现在听评课主体对听评课的三种内在真实意图。一是“仿课”,即听课不为评课,而是为了模仿别人的课,以便在自己公开教学时有一个可参照、可模仿的对象,成为这类角色的往往为教学新手;二是“评课”,即听课只为评课,这类人自己很少上课甚至不上课,却把评课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三是“造课”,所谓的“教学名师”容易成为这类角色,他们在全国各地借班上课、上“示范课”,其真实目的并不是要同行来进行研究,而是把“公开课”作为自己“秀课”的“秀场”,以便成为他人的教学“典范”。

基于上述听评课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中小学中的听评课专业化程度极低。听评课作为教师专业的日常生活,应与上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4]。

二、基于合作体的听评课模式

基于合作体的听评课是一项完整的、连续的、专业性的活动,该模式可分为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等三个环节构成,如下图所示。

1.课前会议

课前会议以明确听评课的观察点为主要任务。上课教师针对所授课程的主题分析、学情分析、课程目标定位、教学流程、教学创新及困惑、学习监控等内容进行说课,提供学生座位信息表(标注学优生、学困生等相关信息)。听评课成员在了解课堂的预设之后,合作体成员相互交流、讨论,确定并分解观察主题,明确各自的观察点,设计、开发或选用各自相应的观察工具。

2.课中观察

课中观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课堂资料。在这一环节中,合作体听评课成员携带相应的观察工具、依据各自的观察任务进入课堂,选择有利的观察位置进行课堂观察,并按照时间序列和空间场域如实并连续记录其所观、所听课堂中的种种现象,避免重要而关键信息的遗漏。在观察过程中,要求合作体成员头脑应保持冷静,表情不能过于丰富,以免其行为对正常的课堂教学产生干扰和影响而造成课堂信息的“失真”现象。

3.课后会议

课后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反思、总结与分享。在该环节中,合作体成员针对课堂教学的情况展开探讨、对话、分析与总结,达成共识并制定后续行动跟进方案。首先,上课教师基于以下关键三点进行反思:一是教学目标的生成与达成;二是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活动或情景创设、提问、讲解、交流、指导等)的有效性和资源利用的实效性;三是教学方案的预设产生的变化。其次,听评课成员在课中观察原始资料统计、整理的基础上,基于各自观察的角度对观察点、观察工具及观察结果进行适当的说明,基于原始证据,着眼于优点、缺点及特色作出适当的推理。再次,综合合作体各成员的报告,形成整个课堂听评课的结论及改进的具体建议,并在整个合作体内共享反思、总结的资料。

三、基于合作体听评课案例

以下是江苏省某高级中学《等差数列》听评课案例。本合作体由该校数学教研组成员11名教师组成,为了表示方便,我们分别用A、B、…K描述(其中A为执教者,B为合作体主持,其余的均为听评课成员)。

环节一:课前会议

课前会议由合作体成员B主持。执教者A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流程、教学检测陈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指出其两点教学创新之处:一是在概念的引入中使用了大量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二是引导学生学会主动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概念,以便概念的合理形成。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三点困惑:一是大量教学情境的设置以及学生自己抽象出概念的设计势必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如何做到时间的合理分配?二是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抓住不同具体情境的关键点及共同点?三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等问题的设置到达学生端是否高效?

根据执教者A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困惑、听评课成员关注的观察问题,合作体确定了四个听评课观察点,并依据成员各自的意愿与兴趣进行了分组:一是教学情境的创设(C、D);二是学生的活动(E、F);三是教师的提问、理答及回答(G、H、I);四是教学目标的预设、生成与达成(J、K)。

环节二:课中观察

进入课堂,合作体各观察小组携带了事先准备的观察工具及记录表,根据各自的观察要求确定自己的观察位置,如合作体成员C和D由于要观察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所以他们选择教室靠后的位置;E、F选择在教室前排的一左一右的位置坐下并将关注的目光置于全体学生,为的是便于观察学生的活动行为。合作体的观察记录既可以是写实描述性记录,也可以是基于被观察行为发生的时间和频率等数据的定量记录。在该课堂教学中,合作体成员之一G教师观察的重心是“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他对执教者A整堂课中的提问情况按照上课展开的时序分为13个具体问题,并分别从提问的指向性、层次性、回答形式及理答情况等进行了定量记录,其记录显示:教师提问指向清晰性的次数为12次,模糊的有1次;识记层次的为3次,理解层次有8次,应用层次有2次;在回答形式上,学生个人回答有11次,启发回答2次,无集体回答形式;教师的理答有13次是表扬,1次是对于问题的补充,没有引导性的理答方式。

环节三:课后会议

基于课中观察相关数据、写实性记录等来自于教学现场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形成相关报告,合作体成员进入课后会议研讨阶段。

执教者A从其课堂教学中学习内容的设计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两大方面进行了深度反思。

对于学习内容的设计,A认为:“等差数列”第一课时以概念为主,主要内容是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都离不开等差数列的定义。因此,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是围绕和紧扣等差数列定义而展开,其本意是产生水到渠成、一气呵成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其预期效果基本达成.最后的总结提炼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整体教学效果较好。另外,执教者A也坦言,教学中未能充分考虑教学细节,如累加法中应检验n=1的情况,应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迭代法是如何想到的并体验提炼迭代法的必要性。

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执教者A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三个维度对设计理念与课堂实情两方面进行反思。首先,学生对数学自然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的翻译能力参差不齐,发言的同学虽然回答正确,但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口头表达能力;其次,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做数学”,还应教学生“说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究机会;再次,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从等式组的结构特征出发,观察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课堂实践说明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另外还应根据数学学习内容来设计贴合于学生的多种合作学习方式。

执教者A对其教学反思之后,听评课成员就各自课中观察的侧重点阐释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如合作体成员J和K从“教学目标的预设、生成与达成”的观察数据,给出了四点看法:第一,从递推关系谈通项公式时,学生1直接提到了累加法,这是一种技巧的方法,学生其实掌握得不够,只是从书本上预先到的;学生2利用归纳法得到通项公式,这是一种经验所得,至于迭代法的得出应进一步探讨其前因后果及与其它方法的联系;第二,通项公式的给出,学生得到的具有不同形式,但最后都为何要整理成这样的形式?教师未能清晰阐明。第三,例1的讲解,学生超出了教师的预料用了抽象的想法,然后教师带领学生看课本上方程组的方法,即归一法,回到首项和公差,这两种想法有无内在联系?第四,细节不能忽视,需要再推敲。如等差数列定义、对等、项序数和项之间的关系、不完全归纳的过程等均要教师给予充分诠释。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基于合作体的听评课模式采取教师群体高度分工、合作,秉承科学逻辑分析方法,着眼于多维视角、全面透视课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完全改变了传统听评课过程中“跟着感觉走”的经验式、印象化的判断态势。正如在听评课结束后,合作体全体成员发出一致的感叹:“这样的听评课才是专业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赵小雅.合作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中国教育报,2007-05-08.

[2] 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课后会议总结范文

一、转变听评课思维方式

传统听评课方式存在“效率低”“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应该如何改变这类状况呢?

1.从“听课”到“看课”。听课是教师日常教研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但教研活动中教师如果只是听课,就失去了教研活动的意义。其实,不仅应该“听课”,更应该“看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理念要发生转变。

(1)看教师教“课程”还是教“课本”。当前的课堂,许多教师课前都能认真钻研教材,做到“三读”:一读教材,和学生对话;二读教材,和作者对话;三读教材,和编者对话。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预设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问题,一个个跟学生苦口婆心地讲,直到认为学生懂了为止。其实,这些问题,只着重了“教材上的内容”,而没有考虑学生学语文应该学什么、要掌握什么,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语文素养,生成哪些能力。所以,听教师上课要看“教师教给学生什么”。

(2)看教师是重“讲解”还是重“感悟”。教育的最终成效取决于学生学习有效性的达成度。因此,教师在“评课”时要转移重心,由关注教师个体转向关注学生全体,看每一个学生是否在课堂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不同层次地学有所获。如今的语文课堂,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就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如何回答问题,引导学生顺应自己的预设。很多语文教师没有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概括、表达、运用能力。曾有专家做过调查实验,从相关数据中得出结论,当前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65%完全达标。可见,很多教师课堂上还是存在重“讲解”轻“感悟”的倾向。

2.从“评课”到“悟道”。“评课”是听课后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现在一些教师在评课环节中往往用套话敷衍。其实,评课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善于发现亮点,指出不足,取长补短,相互切磋,改进自身教学,提高专业水平。

(1)从“个体定论”到“集体悟教”。公开课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教师的能力,用宽容的心态衡量、赏识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现他们教学行为中的智慧和才能。教师上完公开课后,我们要心平气和地与其坦诚交流,改变“一课定结论、定水平”的不合理做法。所以,评课要由鉴定教师的教学水平转变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群体要在某个人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

(2)从“个体悟课”到“集体悟道”。当前,公开课后,围绕一个主题的评课算是质量较高的“专场研讨”。执教者围绕主题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评课者针对公开课中呈现的问题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以便有效弥补执教者此课教学中的不足。其实,这样的评课还是“单利性“的,没有达到公开课的最终目的——共赢。在交流中,所有参与者应该取长补短,通过“集体研讨”这一平台,积极互动,共同切磋,即时生成教学经验,实现由“一人获利”到“人人受益”的转变。

二、重新构建听评课范式

1.听评课要强调合作。首先,听评课群体应当是由上课教师、听课者、评课者、学生等相关人员构成的一个专业合作体。这个合作体当中的主要行为是对话、分享,而不是强加和权力性质的领导。其次,听评课合作体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寻找并创造合作机会,面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对话、倾听、讨论等交流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合作研究。第三,听评课合作体的形成与成效最终取决于教师群体中的文化氛围,只有形成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教师专业共同体文化,听评课才能真正发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明确听评课的程序。听评课是一种完整的专业活动,可分为课前会议、课堂观察和课后会议。

课前会议有五个观察点:一是教师引导;二是学生参与度;三是基础知识落实情况;四是课堂对话;五是问题设计。

课堂观察,观课者根据课堂观察工具,选择观察位置进行实地观察,做好课堂实录,记下自己的思考。

课后会议主要关注定量或定性分析、有效学习的证据、资源利用的适宜性、预设与生成以及上课教师的自我反思等,围绕课前会议确立的观察点,基于教学改进提出建议和对策。

三、改变常态课堂观察内容

1.弄清什么是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的专业 发展。课堂观察是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 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

2.明确听评课是一种专业素养。我们平时误认为会上课、会研究就会听评课,其实不尽然。那么,怎么用专业的思维来思考呢?首先,要鼓励教师对听评课进行研究;第二,要对教师听评课进行专门的培训;第三,听评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同行,评课时要正确到位,要有针对性;第四,听评课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不是教师的教。

3.要有针对性地课堂观察。课堂观察要注意这几个方面:(1)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2)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教学行为是适当的?(3)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在哪里?(4)我的整体感受如何?

4.要科学地进行观察。观察工具的设计和运用,要根据具体的观察点而定,应便于记录、便于反思;应有计划地开发出系统的、适合教学实际的量表。我们要根据“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科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基本维度,再按区域教学教研的实情,制定合理的课堂观察表。

第3篇:课后会议总结范文

1、深入课题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五环跟进校本研修”。为让老师们有目的的进行课题研究,同时提高评课的针对性,我们在原来的课题研究基础上,增加了课堂观察量表的使用。年肥城市教学工作会议上,张衍峰局长在讲话中表扬了我们这一做法。如今,我们将课堂观察、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研究和“五环跟进校本研修”融合成了一个课题,获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教研室领导评价我们说,附小的课题做的实,效果好。

2、推动“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积极参与数学学科的教研活动。我担任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在完成数学教师的常规工作外,我积极参与数学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学期我的听课都不少于40节,年也不例外,上半年我听课43节,下半年听课45节,并且在听课后及时和讲课教师交流意见。

3、致力于青年教师培养,积极提供发展空间。继路岩参加泰安市创新课比赛之后,教科室抓住机遇,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市级公开课和观摩课研讨。仅去年下半年,教科室到教育局领回的获奖证书就10个,有王忠成、李建、张云霞、杨波、武国栋老师为新招乡镇教师执教示范课的获奖证书,有张爱红、刘海霞老师在数学教材培训上执教观摩课的证书,有尹冬梅老师在市直小学视导总结暨教学研讨现场会执教观摩课的获奖证书,有刘海霞老师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的证书,还有刘海霞老师在泰安市教学研讨会上提供观摩课的证书。

4、教科室有一支甘于奉献的干部团体。市直小学视导总结暨教学研讨现场会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展示我校“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的成果。语文教师李倩,代表“五环跟进校本研修”活动的众多受益者,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孙晶主任带领的四年级数学组现场展示了课前会议、先行课的课堂观察、课后会议三个环节,尹冬梅老师提供课例,栾红主任、海霞主席、赵炜主任、孙晶主任等,参与了现场听课、评课。尹冬梅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主任出色的点评,特别是孙晶主任落落大方的主持,博得与会领导和教师的高度好评,夸赞师范附小的教研水平高,教研氛围浓。“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的研究成果,得以在全市推广。

5、年青教师富有智慧。当我把崭新的获奖证书从教育局拿来发给获奖老师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成绩,归功于数学这个团队。的确,每次出市级公开课,数学上的几位主任都会主动凑上前来,献言献策,年青教师....也经常参与研讨。尹冬梅老师参与的最多,她心灵手巧,不但经常有奇思妙想,而且能设计课件。年青教师的活力与智慧,使得课堂更是锦上添花。海霞不止一次动情地说:她的成功非常感谢附小这个富有智慧的团体。

6、抓住点滴机会,进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提高。每次外出学习后,我都让老师们把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整合,统一格式,写成文章,装订成册,有次序的在各个办公室传阅。阅读后,每位教师在后面签名或者写一句感悟。这样做,既是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提高升华,又从不同的视角向没能外出参加学习的老师传递了会议精神。实现智者双赢。上学期迎接泰安市规范化学校复验时,专家看到我们装订的培训档案,特意对这一做法提出了表扬。

7、教好学生,做教师表率。无论有什么事,我尽量不耽误学生的课,总是及时调整,事后补上。我充分利用课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完成待优生的辅导工作,上学期期中,期末测试,我班均取得了同年级同学科第一名的好成绩,及格率100%,优秀率93%以上。我认为,主任,就应该当好老师的表率。既要做好学校分配的管理工作,更要完成本职教学工作。因为我们的身份是教师。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对数学学科关注多,对英语学科关注少。主要原因是:英语组的老师年青,个个都都好学上进,尚且有本阳主任,丰霞老师和田翠梅老师这样敢于负责的领头人。

2、考虑教师专业发展多,考虑学生成长少,由于教科室的职责所在,我很少去思考应该组织哪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学科活动。

3、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缺少耐心,几乎不进行课下辅导。也忽视和家长的交流,轻视与家长的合作。

4、对课程改革认识不足,重视数学学科的教学,轻视地方课的学习。

5、学科思想严重,太重知识情结。对学生不够关爱,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让备课更有实效性。鉴于上学期备课出现的问题,教科室在上学期期末,草拟了“关于备课的补充规定”,以发往各办公室。

第4篇:课后会议总结范文

规范而又具体的观察量表是实施课堂观察的基础

细致规范的观察量表是课堂观察专业性的直接体现,是辅助听评课教师完成课堂评价和课堂观察的有力工具[2]。在制作观察量表时,要根据每堂课的不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或更改,并且为了使课堂观察更加高效,应当视观察点的多少及记录难易情况对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进行分配,确定合理的观察方法。

以一堂Excel综合复习课为例,我根据教学内容,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包括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图表的制作与修改、筛选等内容;第二课时包括对齐方式、文字样式、表格线框等。在制作观察量表时,针对教学内容,我一共设计了8个观察点,分别为贴近考纲、学习形式、讲评方式、练习时间、习题难度、任务感受、作答合格率和全对率。在考查方法的设计上,前4个观察点表中预设了选项可以进行选择,后4个则通过辅的事件记录和软件进行批改,得到量化的课堂数据。在内容多、听评教师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可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考虑到本次观察量表的记录内容不多,且有辅软件记录,全部的观察点则可以由一名教师来进行,以现场观察为主,课后查证录像为辅。

课堂观察记录结果表

经过这样系统的观察,我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对于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也能及时地修改课堂安排中的不足。在这样专业化的课堂观察中,教师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改革有更好的把握,使专业化教师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引入软件工具,客观评价教学

在听评课中,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不仅要记录教学环节及其时间安排,还要记录不同活动形式所占用的时间比例。观察者需要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记录,课后分析教师与学生在这节课中各自的活动形式和占用时间的分布比例,进行数据的记录、汇总和统计,这是一件耗时又费力的工作;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群体,需要知道提问哪些学生以及他们在教室中的分布情况,在回答中分析与记录学生的进步和态度也比较难;而在师生进行互动时,观察者要记录互动的整个环节更是难以操作。

针对这些任务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应当深化听评课辅助类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将这些烦琐而又十分重要的数据交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不但能够提高课堂观察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促进客观评价教学的发展。软件工具的主要功能是课堂数据内容的记录与分析,如某项活动的执行时间、师生问答的次数、每次的时间、回答学生在教室的位置等。这些任务依靠人工纸质记录的方式需要多人分工,而且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却是授课教师和评课教师十分希望得到的数据。因此,将这些数据交给计算机处理可以使听评课更加高效,并保持课堂评价的客观性。

以一堂图片的加工与处理课为例。在课前,我依照课堂内容适当修改了听评课的观察量表,并设计有师生互动环节和课堂测验环节。为了达到对互动环节和测验环节一些数据内容的记录,我设计了简单的具备计时与计数功能的小程序,但正是这个小程序帮我们的听评课解决了大问题,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记录互动的时间、提问次数、课堂测验时间和学生测验的准确度等情况,为课后的评价和反思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软件工具的引入是专业化课堂观察的一项重大突破,真实、全面、及时的课堂数据统计使得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行为更加清晰明了,对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实施自我观察、他人观察和合作观察相结合

事实上,教师在每堂课上教学时都进行着自我课堂观察。观察的对象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情况等。自我观察是学生对于学习维度的观察,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并调整教学实施[3]。教师教学维度的观察则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都是复杂的多面体,想要真正观察好课堂教学还必须合作分工,从多个视角进行观察。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是如此,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与趣味性都很强的学科,如果让单个观察者承担过多的观察点,势必会引起手忙脚乱,疲于记录,进而影响课堂观察的效果。因此,合作观察就显得很有必要,要将课堂观察分解成为一个个可以记录和操作的小任务,各组独立进行,并在课堂完成后实现观察结果的共享,从而使得合作研究具备整体收益性。

总而言之,课堂观察是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是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保障。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实践,以此来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参考文献

王蕾.关于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报告[J].中小学电教.2012(9).

第5篇:课后会议总结范文

梁开明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充实而忙碌的一学年要结束了,本学年,我校生物教研组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引领和市教研中心的指导下,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扎实落实“打基础、养习惯、善积累、激兴趣、勤实践、提能力 ”的学生成长要求,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及“弘师德、重师范、勤教研、善拓展、活方法、提效率”的教师立身要求,以“严、细、实、恒、新”的要求抓常规管理,以“亮、赛、晒”为引擎扎实开展“四个研究”,教师的教研教学能力的得到提升。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创新教研方式,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1)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实效

本学年,学校仍然实行周三大教研日制度,仍然分学科设置科组集中活动时间,以保证科组集体备课、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单周进行备课组活动,双周进行教研组活动。教研组实行问题驱动式主题教研活动,以提高教研实效。本学年我们共开展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复习、新授、讲评课中的应用研究。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认真学习了市教研中心各类指导性文件,龙山中学、桃都中学、实验中学等先进单位的课堂教学流程解读,学校为每位教师征订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刊物,采取自学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学习;集中观看了专家执教的优秀课堂教学录像,结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联系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原因,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寻找改进的办法。

(3)集体备课,落实“四个研究”。四个年级备课组长,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困惑、得失。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学法、习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撰写每一堂课的教案,做到“功在课堂,利在课后”。

(4)课堂研究,扎实有效。我们教研组继续推行和完善了“人人讲公开课”的教研常规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本学年,我们运用同课异构方式先后开展了“小组合作、分层教学”、“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各类课型应用的课堂研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改革。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载体,本学年我们共组织了20节研讨课,每一节课都经历了自备课、集体备课、试教、再备课、公开研讨等一系列活动,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围绕综合性学习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评价,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2.落实互帮互学的带教机制,促进教师早日成长

学年初,我们通过听课调研,确定帮带对子,安排部分新入职或转岗教师与学校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采取“一帮一”,以“老”带“新”的办法,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来培养新调入教师。带教的教师从课堂常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材解读、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传、帮、带。要求帮带教师给徒弟上示范课,徒弟给师傅上汇报课,每学期师徒互听课不少于6节。带教机制的确定, 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开展互听课活动中,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学校也多方创设条件,为她们提供学习、展示机会:给每对“对子”订阅杂志一份,安排外出学习、听课等,或把新入职或转岗教师推上第一线上公开课,让她们在实践中磨炼,在磨炼中成长。本学年,新入职或转岗的三位教师在帮带老师指导下,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此证明,互帮互学的机制,锻炼了青年教师,有效地深化了教学改革,掀起了教改教研的,为我生物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3.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本学年,学科组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框架内,有效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把教学常规检查作抓手,加强对教师上课的监督,坚决杜绝随意调课、误课、无案上课现象,采用“集中抽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通过推门听课,抽查备课本、作业本等形式,有目的地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教学检查、反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狠抓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要求教师坚持“五个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反思总结),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明确课改的方向,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有活力、有价值;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重视双基教学。要求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作业批改用字要规范。

4.开展学科素养竞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本学年,生物组每位教师带一个生物兴趣小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积极踊跃,报名人数经过筛选限制。基本是每周一节,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让他们进一步意识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巩固兴趣、发挥特长。七年级三名同学自己设计的《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作业模拟实验》代表我校生物学科参加了全市生物学科素养展示活动。

5.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提高质效意识

教学质量是学科的生命线,我们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诊断和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功能,力求科学地组织好考试工作。我们要求各备课组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把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科教研成果渗透到试卷中,提高命题质量。教研组对各年级阶段测评进行跟踪,及时了解测评情况,对存在不平衡的年级,及时与相关科任教师共同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寻求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同级教学成绩相对均衡。期中、期末质检,我们认真组织,做到统一监考、阅卷,统一反馈,从严从实对本学期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分析考试得失,提出改进教学意见,为今后修正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我们努力完善评价制度,例如将作业评价、课外实践活动评价,学科素养竞赛等纳入学生评价,坚持用多元评价的策略综合评价学生,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

6.自觉抓好减负工作

本学年,我们坚决贯彻教育部和省市在“五项管理”中关于作业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教学计划,积极探索合理负担下的高质量教育之路。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教师备课不仅要吃透教材,而且要把“减负”的意识贯彻到备课中。要求教师备课时加强学生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优化研究,在落实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学法指导:不仅要从整体上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注意分层备课、分类指导,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同时,严格控制练习题的选用,除了使用全市通用的同步练习外一律不得印发其它练习题,防止过滥或使用不当蓝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二、亮点工作

1.问题驱动式开展主题研讨活动。本学年,我们改变了过去依靠学校统一安排的无目标性被动式的教研方式。在学期初,紧紧围绕“四个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广泛征集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设定了三到四个研究专题,每个主题从问题提出的现状分析、理论学习、课堂观察、课后会议等路径开展研究活动,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例如,我们先后开展了“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新授课、讲评课中的研究”、“2021年泰安市学业考试生物学试题的研究”等专题教研活动。专题研究避免了过去走过场、说空话、假研究、浪费时间的不良现象,一学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促进了我校生物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我校生物学教学质量。

2.青蓝结对坚持不懈。今年我校生物组有一名新入职教师,两名转岗教师(体育、数学转生物),另三名是生物学科的老教师,为此,我们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制,生物组每位新入职或转岗教师都有了固定的师傅,除周三教研日外,他们师徒随时相互听课、共同研讨,相互帮扶、自主研讨已成为生物组的优良传统。

3.重视学科素养,开展第二课堂。一年来,我们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在知识教学上以“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太与平衡观”引导学生去理解生物学知识,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凡课标上要求的分组实验必做,鼓励学生创新实验设计,每个老师都建立了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节假日,每名学生至少要完成一项创新性实践作业。这些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推行教师业绩考核制度,评价“四个研究”。为促进教师开展“四个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四个研究”评价方案,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四个研究”的常规材料,包括备课、作业、教学日志、单元检测、试题分析报告、教学案例分析等,由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每月检查一次。二是开展围绕“四个研究”的“亮赛晒”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教师个人及备课组两层面的“思维导图设计与讲解”比赛、“课堂观察量表设计”比赛、“期末考试预测题”比赛、“教育技术应用”比赛,以及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全员上公开课、“青年或转岗教师”赛课等活动,各种检查与比赛活动均量化记入教师个人教学业绩。

制度的实行促进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四个研究”还有待深入。部分教师还存在凭经验教学,对“四个研究”不够重视,缺少静下心来搞研究的忍劲。

改进措施:

(1)继续推行教学设计全覆盖制度,落实“四个研究”。学校严格落实教研中心提出的“三关注两提高”备课要求,备课采取个人备课——集体研究——借鉴改进——课堂实践——反思完善方式进行,在个人备课中提出了充分体现“四个研究”的具体要求。

(2)继续推行主题教研活动制度,细化“四个研究”。新学期,教研组紧紧围绕“四个研究”中的具体问题确定研究主题,每个主题从问题提出的现状分析、理论学习、课堂观察、课后会议等路径开展研究活动,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

(3)推行教师业绩考核制度,评价“四个研究”。为促进教师开展“四个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四个研究”评价方案,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

(4)推行推门听课制度,促进“四个研究”。将“四个研究”落实到课堂教学并成为常态,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所有课堂一律开放,学校领导干部、兼职教研员无须事先打招呼,随时进入课堂听课,制定了推门听课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当天听课当天反馈,即发现优点,又指出不足。用这项制度倒逼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认真准备,上好每一堂课,将“四个研究”内化为自觉行动。

2.推进“让学生讲的更精彩”的力度还不够。本学年虽然围绕“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开展了系列研究,但仍有部分教师的课堂没有较好地落实,教师满堂讲的现象依然存在。

改进措施:

(1)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四个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四个研究”探寻学生“讲”的内容。“讲”的形式,“讲”的方法,通过“四个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讲的自身业务素养.

(2)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小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专任教师人人申报小课题,把“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研究的个性特点。在教师教学实践和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3)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大听课、大教研”结合起来。新学期,将运用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形式,开展“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各种课型中应用研究的主题教研活动,研究“讲”的形式,“讲”的方法。

第6篇:课后会议总结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堂;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250-01

“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宋・邵庸《观物篇》)。本学期我偶然有机会聆听集团教科所刘谦所长的读书报告《听评课的专业化是我们进步的阶梯》,感触颇深,借此机会和各位同仁一起拿来学习,希望能够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有所启迪和帮助,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刘所长谈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将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成诊断分析课例的研究模式--即迈向专业化的课堂观察模式。

一、课堂观察是什么

课堂观察就是研究者或者观察者带着一定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官(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按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收集来的资料开展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

二、英语课堂中观课存在的问题

1、目的不明、准备不足;2、手段陈旧、匮乏工具;3、视点零散,缺乏主题;4、视角偏离,漠视学情;5、止于评价,疏于实践。

三、专业听评课范式的优势

1、指向听评课范式转换的课堂观察具备了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元素,比如研究,比如技术、比如合作这样一些元素。首先,课堂观察指向于课堂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就是一种研究,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其次,课堂观察需要运用来自课堂教学的数据和信息来评判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数据驱动的研究,而数据的收集需要精确的技术,因而课堂观察也就是有技术职称的研究-它提供了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中一直却是的技术元素。第三,课堂观察需要多方持续的合作,不仅是观察过程中的合作,更需要观察之前和之后的合作,是一种合作的研究,或为教师的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

2、指向听评课范式转换的课堂观察融入“课堂观察”的思想和要素。听评课是教师同伴合作实践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我们需要“从业余的思维走向专业的思维”,改进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即听课-记录-评价,倡导理解课堂、重在合作、关注学习、基于证据的听评课。

四、怎样进行课堂观察

观察前:首先明确本次观察目的和任务,其次选择合适的观察点和观察工具、了解课程目标与学情等。其次是确立观察维度、课堂观察点。

观察中:进入课堂观察的时间,最好提前五分钟进场观察位置的选定,位置的选定需要根据观察任务来确定。老师根据自己开发的量表去进行有目的的观课,也就是听课,详细记录观察细节。作记录时,根据分工负责的“观察点”,如实记录、描述师生典型课堂活动行为,可以用数字编码的方法进行频率、次数的统计。

观察后,即在课后会议上与其他教师进行议课时,可根据课堂观察的情况进行整理思路,分析总结采集、整合(统计/梳理/归类)、评价并提出建议等。评价可以是课堂现象频次统计数,可以是由此得出的观察结论,也可以是对后继课堂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五、课堂观察视角和观察点的确定

确立合适的观察视角:

1、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2、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3、学生活动的有效性;4、学科知识获取和技能培养的途径;5、师生的互动与交流、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教学内容的整合;7、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与合作等。

六、确定合适的课堂观察点。课堂观察点要来源于

1、将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细化为观察点;2、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教育经验来确定观察点;3、抓住思想的火花(灵感)来确定观察点;4、从他人的观察经验或案例中寻找观察点

七、课堂观察的基本方式

1、定性观察的记录方式。(1)描述体系: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2)叙述体系:开放的体系,没有预先分类,事先会抽取一个较大事件的片段,进行详细真实的记录,同时可以加上研究者的现场感受。

2、定量量表的记录方式。课堂观察量表不仅有助于观察者梳理自已的课堂观察思路与观察重点,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课堂观察的方式与手段。对于新教师或课堂观察经验不多的老师来说,借助设计合理的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尤其有效。当然,对于个体观察者而言,在听课的同时运用综合性的观察量表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与评价有时可能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因此,我们建议教师在每次进行课堂观察时,选择量表中的部分条目进行观察与评价。比如,某一次重点关注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部分活动,下一次重点关注执教教师的其他内容,如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等。集体听课是教研活动的常见方式之一,课堂观察量表在这类教研活动中的运用价值很大。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分配不同的观摩教师(一个人或几个人一组)分别记录与评价综合量表中的某个特定维度。在听课后,参加观摩的教师根据各自的记录与评价进行交流与研讨。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出现在教学研讨中常见的随意性与主观性,也能大大提高听课、评课的效率与质量。

八、英语课堂观察的基本内容

英语老师要学会观察以下内容:教师话语的正确性与合乎与语法性;课堂导入的灵活性;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准确;通过哪些方式或活动得以实施,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重难点如何确定,如何如破;课堂上开展的活动有哪些;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在做什么;活动数量与质量;学生参与的面、时间、主动性如何;课堂教学环节是否连贯和完整;用英语提问的目的性、灵活性和技巧性;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处理学生语言错误方式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第7篇:课后会议总结范文

以下是我借助的跟踪观察实例,在活动中,我们一并关注了诸多细节,解决了前期发现的问题,从而改进了教师的行为――教师引导或处理问题不当。

跟踪课堂观察的简要说明:被观察教师:何毓晗,教龄2年,幼儿园新教师;被观察幼儿:小班全体幼儿。观察主题为“幼儿的课堂行为表现”内容:小班科学活动《车轮不见了》;观察者:小班教研组全体成员;第一次跟踪课堂观察时间(2012年10月10日);第二次跟踪课堂观察时间(2012年10月17日);第三次跟踪观察时间(2012年10月24日)。

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课堂记录方式,要求教师记录下某个细节(该细节处理,你认为有问题,而且影响到了幼儿的课堂行为表现,可以是教师的某个提问,也可以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教师设计的一个教具、教师对幼儿的某个回应等)。因为每位教师观察的主题是一致的,但观察的视角、分析的视角是不同的,由此,我们把大家观察到的细节加以整理,就会出现各种不一致或相一致的观点。以下是被观察教师第一次跟踪观察的课例设计,在这里先作个简单交代:

第一次课堂观察:2012年10月10日

一、创设情境,提出要求

师:今天老师请了个小客人,看看是谁?(出示小猴玩具)

小老鼠:今天,我遇上了一个大麻烦,我不知道怎么办,希望宝宝们帮帮我!

师:宝宝们,小老鼠的玩具车哪里坏了,玩具车上缺了什么呀?(车轮子)

师:小老鼠真粗心,不过何老师帮他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哪样东西可以给小老鼠的车子做轮子,好不好?

可以轱辘轱辘转的,把它放在标有“v”的篮子里,不能轱辘轱辘转的放在“x”的篮子里。

二、幼儿操作与探索

师:每次,我们选一个车轮在地上滚滚,再把它送过来!

三、集体讨论

师:宝宝,你们找到哪种车轮能轱辘轱辘滚啊?(圆形)

三角形、正方形车轮能滚吗?(不能)

为什么三角形、正方形不能滚呢?(因为它有尖尖的角)

师:小老鼠,宝宝们帮你找到了可以用的车轮了。

四、总结

师:原来,帮助好朋友是件这么开心的事哦!以后,你身边的好朋友有大麻烦了,我们去帮帮好朋友。

这是改进教师行为的最关键环节,我们通过观察,开始围绕主题,交流各自发现的细节,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听取教师的意见,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改进实施意见,教师发现的值得争议的细节一共有8处,这里我截取大家意见比较接近的3处来展开,从以下细节中,我们发现了教师最大一点就是:在出现问题或状况时,引导或处理不当。

细节一:在出示没轮子的车子时,一小朋友见了就激动地说:“老师,这车是没有轮子的。我看到你把它的轮子掰掉的。”教师愣了一下,然后说:“那个轮子坏掉了,所以,老师要把它取下来,现在车子没有轮子了,怎么办呀?”

细节二:幼儿操作结束,请幼儿上来讲述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拿的是一个薯片罐子,教师问:“你觉得这个可以做轮子吗?”她怯生生地说:“不可以。”我继续问:“为什么不可以啊?”她看着罐子说:“因为它太大了。”老师不知怎么回答好,就勉强问道:“要是变小一点呢?”小朋友点了点头。

细节三:小朋友拿着方形玩具,两手交替推着它,让它试着“滚”起来,“老师,老师,我的玩具也‘滚’起来了”,“看看,这个怎么叫‘滚’呢?”说完就离开了。

针对以上三个细节:我们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教师在准备教具时该不该避开幼儿的视线?在幼儿产生困惑时教师该如何引导?在这个操作环节上教师到底要让幼儿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教师说还是幼儿悟出?幼儿出现“不可以”时,教师的引导在哪里?探究又体现在哪里?等等。所以我们观察组给出的建议是:教师的引导语缺乏科学性,在探究活动中没能注重探究,重点让幼儿通过玩,让物体可以滚动起来,从而得出可以作轮子这一结论才是关键。

改进一:只是提供一个讨论话题:“车子没了轮子会怎样?”而不是为了呈现一辆没轮子的实物玩具汽车,教师提前搞了“破坏”,是不可取的。

改进二:把原来的提问:“你觉得这个可以做轮子吗?”改为:“你通过玩,有没有发现什么形状的适合做轮子?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更具发散性,幼儿也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玩中的发现来总结。

改进三:通过一个小动作让幼儿知道怎样才是“滚”。利用幼儿对操作材料感兴趣这一现象,让幼儿在正确的“滚”的过程中反复体验,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练习玩“滚”,与同伴交流、互换玩具,获得更多的操作机会和经验,为探究什么形状的可以滚动?适合做轮子的是什么?为下一步幼儿的发现做前期经验的铺垫。

第二次课堂观察:2012年10月17日

一、开始部分

师:见过汽车吗?如果汽车没有了轮子会怎样?

师:我带来好多宝贝,宝宝们试一试,看看哪样东西可以做轮子的,好不好?

二、幼儿操作与探索

师:每次,我们选一个车轮在地上滚滚,再把它送过来!

三、集体讨论

你会玩滚动吗?

怎么玩的?教师请幼儿上来玩滚动,请幼儿看清要领。

你刚才滚了什么?

能滚动吗?

你觉得能作轮子用吗?

为什么?

四、幼儿再次操作

可以轱辘轱辘转的,把它放在标有“v”的篮子里,不能轱辘轱辘转的放在“x”的篮子里。

交换玩一玩,交换送一送。

师:小朋友们真棒,找到了这么多可以做轮子的宝贝,那我们一起去教室帮小老鼠的车子装轮子吧?

带着那么多的修改意见,我们重新调整了实施的案例,组长在课前会议时明确了观察主题、修改后的方案等,我们着重就上次出现的几个细节进行关注,明显的我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师的行为得以很大的改进,她在反思中是这样呈现的:在上课中我关注的重点往往是怎样进行下去,作为一位新教师,我没有很深入地考虑问题,因此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对比中,我着实感受到了,一个环节的设计、一个问题的设计、一个教具的呈现是多么的至关重要。也许是初出茅庐不怕虎,我居然没有感受到压力,只是觉得同事们看到的是我看不到的,同事们想的到的是我想不到的,同事们给出的建议是我欣然接受的,而且有想马上再次试试的冲动。我感受到了团队的智慧、感受到了些许肯定的喜悦。在第二次活动中,我明显感受到幼儿行为的积极、投入。通过抓住细节、质疑剖析,同样能给我带来很多行为上的改进,针对性强,对比呈现的效果也很突出。

第三次课堂观察:2012年10月24日

修改教案略。

我们的课后会议很及时,会给观察教师更多的分析时间,也会给被观察者反思的时间,一般我们会选择活动后的第三天进行交流。跟踪观察关注的是前两次问题的症结,在发现给出建议的同时,我们在实施操作后还是就原来的细节进行剖析:改进后的实施效果如何?幼儿行为表现如何?通过上次研讨修改已经解决的问题有几个?又发现的新的问题有几个?如何继续改进?等等。经过三次跟踪,教师们的收获都很大,尤其是被观察教师,从她一次次反思,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意识到了所存在的问题,采纳了组内人员的建议,精心地设计修改,体验到了一次比一次成功的喜悦,又感受到了每个课堂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新问题,这样循序渐进,学会梳理、学会发现就是一种进步。

第8篇:课后会议总结范文

关键词:模拟商务谈判;实训;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063―02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其内容不但包括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谈判的基本程序、谈判技巧等,还涉及到许多实践环节比如谈判团队的建立、拟定谈判方案、模拟谈判等。该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不能按照过去教师课堂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避免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教师必须采取实训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体会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在所有的实训环节中,模拟商务谈判实训是最重要的环节。它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每个小组内设定甲方乙方,学生扮演相关角色,演绎整个谈判过程。

1模拟商务谈判的内涵和意义

采用模拟商务谈判进行教学具有以下的优点:(1)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做好一个商务谈判模拟需要做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组队和各自分工、谈判情节分析、信息搜集、谈判计划拟定、谈判开局、磋商、签约等工作,这涉及到大量的课本知识。(2)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果说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吸收知识的话,那么在模拟谈判阶段学生则必须主动去应用这些知识,并且还需要对相关理论能够进行应用。(3)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为在模拟谈判阶段学生会暴露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通过听取教师的总结分析会印象非常深刻。(4)可以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乐于参与。除此之外,它还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沟通能力等等。

综上所述模拟商务谈判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模拟谈判的效果与教师的预期一定的差距。为此有必要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从而保障实训的顺利进行,使实训达到预期的效果。

2模拟商务谈判的步骤

2.1教学准备阶段

首先就是教师要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了解掌握做好一次模拟商务谈判所需要的步骤、任务和需要完成的准备工作。在此阶段,由于学生对于模拟商务谈判没有任何概念,教师必须做好一些事先的准备工作:一个是寻找其他院校的模拟谈判视频,让学生们观看,然后教师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很快能够理解其内涵。二是对谈判任务进行布置,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若干个不同情景,然后进行分析,让学生自主选择。

2.2团队组建以及角色分配阶段

让学生自行组建谈判团队,一般而言一个团队的成员以8-10人为宜,甲乙双方人员对半,其中需要确定主谈人员和辅谈人员。由于各个谈判任务所涉及的谈判对象和谈判的内容均不相同,且谈判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具体的信息,因此学生就要花一定的时间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之后便是确定各自的谈判谈判方案,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甲乙方优势劣势的分析。(2)确定几个谈判的目标,即最高目标、底线以及争取达到的目标。(3)谈判策略的制定。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下相关接待方案,如迎接、礼品赠送、活动安排、送别等等。

2.3模拟谈判和评价总结阶段

在此阶段学生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方案进行谈判,然后由教师对谈判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教师表扬甲乙双方的优点和亮点、指出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对需要提高的地方提出建议,使下一组能在前一组的基础上表现更好。

2.4总结和报告提交阶段

为了能够更好地巩固模拟谈判的效果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根据其谈判的过程撰写一个报告,对整个谈判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成败因素,写出自己的体会,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此外,为了能够使模拟商务谈判变得更为真实,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基于谈判的内容起草一个合同,并将它作为模拟谈判的成绩判断依据之一。最后教师可以对整个实施流程进行总结,分析有待提高的地方,以进一步提高实训的效果。

3模拟商务谈判中常见的问题

谈判实训能够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且还能够将书本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因此在教学中广泛地得到运用。但是,组织好一场商务谈判并非易事,一般而言多出现以下一些应注意点:

(1)模拟谈判场景选择较为困难。高职学生具有理论接受能力不足,但是实践能力较好的特点。因此在场景选择方面要能够符合其兴趣,而且相关的信息应当容易获得。目前不少课本上的方案多是跨国公司谈判、技术贸易谈判等场景。它们离高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学生难以进入角色。因此应当选择一些离日常学习生活比较近,学生有兴趣的主题,譬如:可以模拟学校因实训室建设要采购一批电脑,甲乙双方分别可以是后勤处和电脑公司领导;或者还可以是一个宾馆因装修需要购买大批的电视机,宾馆方同家电公司因此举行谈判等等。

(2)学生没有认真进行准备。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经常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了相关的谈判准备任务,让他们课后去搜集相关资料,而学生会随意应付的情况。因此建议该准备工作可以在实训室开展,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进行信息搜集、谈判方案的准备等工作,从而避免在谈判过程中出现关键问题把握不好等问题。

(3)实训过程中学生礼仪没有做到位。模拟谈判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相关的礼仪,比如客人来时的迎接、如何进行谈判组成员的介绍、如何赠送礼物、如何签约、如何道别等。虽然在课程设置里面有礼仪这门课,但是学生很少注意这方面的东西,最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再三强调,可以将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分点。另一方面还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模拟谈判视频,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让他们进行模仿。

(4)没有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模拟谈判除了让学生能够体会谈判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多注重于口头表达,很少去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如在授课的时候会讲到谈判分为开局、报价、磋商和成交几个阶段。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很少去注意这些方面,直接开门见山。

(5)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商务谈判的实训是由谈判组的成员共同配合的情况下,相互协同进行的。而在实训中经常出现一个同学侃侃而谈,其他成员在一旁倾听的场景,将模拟谈判变成了独角戏,缺乏彼此呼应,没能形成一个谈判的统一体。

4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

综上所述,要做好一场模拟商务谈判需要做好大量的工作,任课教师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建立与企业的联系。商务谈判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任课老师普遍存在着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这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偏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使理论知识难以贯彻到实训中去。企业相关业务人员则具备丰富的谈判经验,其谈判心得与实际业务联系紧密,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学生学会了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到。因此,在模拟商务谈判实施过程中可以请企业人员来进行做点评,以亲身经历来结合实训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内容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建立模拟谈判的情景案例库。目前相关教学资料所能够提供的案例多为离现实生活较远的案例,比如跨国公司谈判。如果应用这类情景作为谈判的内容,则学生存在着考虑随意,缺乏兴趣的问题。因此相关授课教师应当在平时就要注意积累案例,这样在模拟谈判时就不会出现几个组做同样案例的情况。对于学生而言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使他们能够根据其兴趣选择案例,那么最终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认真地投入进去,从而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9篇:课后会议总结范文

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教”,老师主要考虑“如何教”,很少会去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往往导致了“填鸭式”教学,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5.Bruller)提出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归纳来发现其中的规则和原理。这种教学理念比较先进逐渐被各国的外语教学所采用。它更加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而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粉笔加黑板的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首先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生动。比如在初级汉语阶段,讲解发音的时候除了让学生模仿以外往往会让学生看发音的动态演示图,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情况河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每一个读音。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教师一般会画舌位图,借助一些教具来为学生演示,但是发音器官的运动情况就很难为学生演示。再比如在讲解比较句的时候借助多媒体会更加直观,一个个子高,一个个子矮;一个胖,一个瘦;一个多,一个少等对比非常明显。这是初级阶段的情况到了中级阶段也是如此,比如我们讲解“深”的意思,“深”可以表示水深,很容易理解。但是“深”还可以表示“颜色深”就比较难理解,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比较深红和浅红、深蓝和浅蓝、深绿和浅绿等,进而比较黑色和白色等,就会更容易掌握“深”的这个含义。另外像汉字是欧美学生学习汉语的拦路虎他们一般很少有耐心一笔一画地认真写很多汉字借助多媒体掌生不但可以听到这个字的读音而且还能看到汉字的flash动态演示而且还可以自己跟着写写好后还可以和电脑对比,学生对多媒体辅助下的汉字教学会更感兴趣。现在有很多出版社甚至推出了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使用的汉语教学软件,笔者ZOH年秋在美国丹佛参加全美外语教学大会时就见到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演示的在IPAD和IPHONE上使用的汉语教学软件非常直观互动性很好。再如国家汉办组织开发的《长城汉语》,里面设计了一个个的生动情景非常形象。其次多媒体教学效率比较高。借助多媒体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且也节约了老师的时间,上课的效率更高。比如在讲一个语法结构老师可以先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来归纳出语法点,然后进行扩展引导学生练习。

多媒体大大节约了老师板书的时间而且教师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强调重点威者用动画让这个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在交际当中除了意思正确以外是否得体非常重要。比如在汉语里可以用“老”或“小”加姓氏来称呼别人,但是这要有一个语言情景,一定要是非正式场合,而且两个人之间要非常熟悉赊此之外还有年龄和地位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让学生自己发现该如何使用远比口干舌燥的一遍遍讲解效率要高得多。美国的一个处长刚学汉语不久非常喜欢秀自己的汉语,希望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是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他直接称呼中方的对应领导为“小马”,虽然中方的领导年龄比他小点但是也还是让人感觉很不得体。第三多媒体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传统的教学是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面对面的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这里面有几种情况:一是汉语师资比较缺乏,往往几个学校才能有一个汉语教师二是学习汉语的人有很多不是在校学生他们平时的工作还很忙,没有办法到学校学习三是还有的学生想下课后自己能够再多学一些。在这些情况下,传统教学就无能为力了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特别明显。目前比较普遍的有网络汉语教学,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远程汉语中心研发的汉语网(w~.hallyu-wallg.eom)、国家汉办研发的长城汉语(~w.grea[-wallehinese.eom.en)以及国家汉办创办的网络孔子学院(w~)等在有网络的地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加汉语学习;还有远程教育,上面提到的长城汉语网站和汉语网都提供有远程教育服务。另外在美国远程汉语教学比较普遍,因经费限制有很多学校没有自己独立的汉语师资他们往往要依托附近的有中文教师的大学来进行汉语远程教学。美国还有一些大学把汉语教学录像放到了ITUNES上提供免费下载。另外还有广播电视方面的汉语教学这些多媒体方式都很好克服了时空局限。

2.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尽管对外汉语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是有很多局限性的启只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辅助手段。首先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有时候掌握起来有困难。传统教学老师不会什么都板书,一般是只板书一些重点,内容比较突出掌生可以边听边记。而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很多,虽然老师会有意识地突出重点,但毕竟内容很多全部掌握会有困难次而久之字生会丧失兴趣。其次肩时候学生会被多媒体教学中某一个点所吸引影响了重要部分的学习,喧宾夺主。比如讲解“带”和“戴”的不同讲解后会让学生练习这时候多媒体里会出现裙子、裤子、旗袍、帽子、项链、手套、袜子等笔者曾有一次遇到一个女生对旗袍非常感兴趣严重影响了词语的练习。第三泪前的大部分多媒体教学还是服务于老师教[2]肩的老师为用课件而用课件,上课成了放课件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多媒体教学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课程不同对多媒体的使用也要有所区别,不能什么课都用多媒体教学。第四多媒体教学中的网络教学和广播电视教学缺乏师生互动,老师无法进行引导和评价,一般都是学生自学。即使有评价的加长城汉语但是它的评价系统也不完善。长城汉语在评价学习者读音是否正确时使用了语音识别技术但是由于语音识别技术的缺陷会导致学习者的语音离正确的读音偏差很大。远程教育虽然也有师生互动但是学生那边的情况老师无法控制肩时候互动无法顺利进行。笔者在美国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进行远程汉语教育时就发现如果学生把麦克风关掉或者摄像头出现问题,师生互动就无法进行。这一点在国内会更明显,因为我们的网速很难支持实时的网络互动尤其是远程教育面对很多不同学校的学生时。

二、多媒体教学的改进措施

了解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之后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做呢?都有哪些改进措施呢?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在多媒体教学前一定要确定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用多媒体使用多媒体会不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多媒体教学有时候并不是必须的。周蜻的研究表明在用多媒体教授能愿动词时,并没有明显的效果[3]。汉字课的教学,虽然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显示文字的书写顺序以及如何写但是这与传统的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写相比,教学效果反而会差一些。在类似的情况下就可以应该考虑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少用或者不用多媒体。其次要认真地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我们要讲比较句先图示不同的词(高、低、胖、瘦、大、小、多、少等),让学生进行比较,提问学生,提示让学生说成完整的句子然后总结语法结构伙比B+形容词”。为了突出重点,一定要把字设计的大一点濒色鲜艳一些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来否定式,还可以补充其他类型的比较句。这课里多媒体只是起到图示一些形容词,突出语法结构的作用,更多内容是通过师生来完成的而不是所有内容都用多媒体。图示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和归类但是要“注意不滥用色彩,要控制使用色彩的数目并且注意色彩运用的一致性,例如警示作用的文字总是使用同一颜色”[4]。另外,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还有注意分课型。汉教课中多媒体的教学除了用来辅助设计语言环境引入语法点之外还可以对重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生动的练习,引导学生来做。而口语课,主要是创设语言交流的情景提供一些关键词,有时候会点出一些常用的句式但是一般没有归纳和总结的内容。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多媒体的教学设计也要有区别零起点刚入学的学生,刚开始时进行的汉语拼音教学这时所能利用的多媒体非常有限赊了极个别的常用表达外,剩下的也就是动态的发音展示(一般是flash)和发音图的对比。

学过一年以后到了中级阶段,汉教课上已经开始大量学习汉语一些常用语法点,比如“把字可’、“被字句”、各种“状语”和“补语”的用法等,就拿“趋向补语”来做例子多媒体设计的时候可以设计说话人不同的运动方向,设置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掌握趋向补语的用法然后改变运动方向和说话人所处的位置来引导学生进行操练。第三多媒体教学中及时调整。提前准备好的东西不一定合适老师要具备随时调整的能力。比如上课时发现准备的PPT太难了,修改PPT一般比较慢来不及。老师可以用WORD来弥补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比较好的输入功底能够做到输入和上课同步。实在不行可以选用传统的方式。另外,任课教师对电脑的软硬件要非常熟悉出现问题要知道如何解决。比如没有声音了看看是否系统静音?音箱是否插错了位置?投影仪显示不清晰要知道调整焦距和上下位置调整字体大小等。第四,一定要进行师资培训。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使用起来稍微复杂些,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一般都是自己摸索所在学校很少举办相关培训。目前对外汉语教师大多使用PPT这种单一的多媒体形式,对Flash、Aulho,盯e使用的非常少,国外流行的多媒体软件像Sm盯tboard、SPringboard等更是很少见到。这是我们以后需要弥补的。第五沐U用好现有资源。现在网路上多媒体教学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上文所提到的那些网站以外在YouTuhe上有很多教汉语的视频搜索“Chi-nese”或“Malldarin”,就可以看到数量庞大的汉语教学资料;苹果网站ITUNES里既有汉语教学与学习的软件,也有教学视频和书籍。另外厅民多高校也建立有自己的语料库[5],在多媒体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这两个数据库都是免费公开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