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自动站;气表审核

1.前言

随着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发展,传统的人工大气探测项目也过渡到自动探测的轨道上来,加之新版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的运行,给我们传统的地面气象资料预审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掌握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的使用方法,结合人工审核经验,采用合理的审核流程,注重日常审核工作经验总结,才能够逐步提高预审质量,及时、准确地完成报表编制工作。

2.审核规则库的设置

地面测报业务系统软件2004版的审核规则库共计114条审核规则,各项目的设置主要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各要素历史极值情况输入。建库时可先建一个其它区站号的规则库,各项规则设置严格一些,然后利用OSSMO软件中“导入”功能,将已建好的规则库导入本站。如某月疑误信息过多,可先大致分析一下,是否是规则库设置问题,再修改本站规则库相应设置,重新审核。审核完成后再把开始建的规则库重新导入本站。

3.检查异常地面资料序列输入[1]

3.1天气现象起点止时间有缺测,缺测时间输入“////”,全部缺测只输入现象代码,天气现象全天缺测输入“//,.”。

3.2每小时降水量缺测时输入“-”,连续缺测一个以上时段缺测时段的降水量为累计量时,在缺测的起始时段输入“A”,中间时段录入“-”,终止时段输入累计量。

3.3若日照时数记录全天缺测,日合计为“-”时,须在日出日落时段和各时单元格输入“-”。

3.4某日自动站蒸发缺测需改用人工观测记录代替时,则在各时蒸发量的20时输入人工观测和日合计值,其它各时次为空或输入“-”。

4.计算机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

为保证跨月降水的正确,如上月的A文件不和当月A文件在同一目录下,审核前把上月A文件拷贝到本月A文件所在目录。在执行“格检审核A文件”时,加载A文件时一定要把“湿度查算”栏中的“”点上,在“通风速度”栏中选“0.8”或 “湿度反查”均可。计算机审核完成后,把资料窗口的滚动条拉到窗口的中下部,检查各要素的质量控制码是否为“099”,如果不是进入到“A文件维护”中,在A文件中任意修改一项数据后存盘,然后再把修改过的数据改正过来存盘,各要素的质量控制码会变为“099”。

5.计算机审核后需要人工审核的项目

只要业务软件中参数库设置恰当,数据格式错误和决大多数记录间的矛盾都能审出来,但由于软件设计时考虑一些极端情况和软件的缺陷,以及一些天气现象不记录时间,计算机在以下几方面的不合理记录审核不出来,需人工审核。

5.1是否漏记飑线。飑的记录可根据整点前十分钟查看自动站的分钟数据和各时次巡视人工自记仪器,根据气象要素的突然变化综合判断,及时记载。人工审核气表时,依据自记纸迹线的突变进行复查该现象是否出现,根据自动站分钟数据复查记录出现的开始时间。

5.2是否漏记露、霜、轻雾等天气现象,夜间不守班的台站天气现象白天栏是否要继续记录上述天气现象。

5.3大风记录时间是否合理,日极大值是否在大风时间内。大风记录时间可以利用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查询。

5.4有积雪时漏记雪深或无降雪时雪深增加过多。

5.5夜间不守班站夜间出现需要记录最小能见度的天气现象时,是否漏记最小能见度。

5.6夏季08时的日照时数与云、能见度是否矛盾。

5.7夏季降水起止时间与分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是降水起止时间有误,还是有滞后降水量。

5.8封底备注、纪要栏涉及到的相关项目是否记载完全,跨月降水是否正确。

5.9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配合及天气现象本身记录是否合理。

6.小结

上述气表预审事项是日常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对地面测报业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章参考

第2篇: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一、工作回顾:

(一)把握部门工作重点,落实常规工作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2010—2010学年度,我部门一直逐步有序推进我院网页效果图设计大赛的工作。

首先,为了促进同学们的兴趣,培养专业素养,对专业技能的了解和把握,我部成立网络小组,分别设有photoshop小组,c语言小组,办公常用软件小组,网络维护小组,硬件小组。这些小组由我们部成员分别负责,我们部的部长邀请到大三的学长,学姐作为我们的指导老师,并邀请大四的乔延峰学长为电脑爱好者进行电脑知识的讲座。每个星期开一次例会,对于不会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并布置下星期的任务,就这样我们小组持续半个学期,各位小组的成员都取得了进步,在此的基础上我们部组织了网页设计大赛。

其次,每个星期都设固定的地点对学校的电脑进行免费的维护。

(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打造规范化、成熟化、专业化的团队

回顾本学年的工作,我部门在传承前任干部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新鲜元素,逐步打造一支规范化、成熟化、专业化的技术团队。

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各类技术的形式、方式和途径都趋向于统一。

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技术工作使用的软件工具趋向专业化。包括用于处理图片、效果图用的photoshop等等。

(三)挑战自我,学以致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本学年以来,我们部门成员除按时按质完成本职工作,也

充分利用其他机会不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培养专业技能。

二、经验总结

(一)老师与主席团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

在工作期间,老师和主席团都特别重视,对于工作的进程宣传力度都有了一定的要求。主席团带头参加网页效果图比赛,老师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比赛,各个部门积极配合,才使大赛圆满落幕。

(二)充分利用宣传渠道,有序开展

每班的班长积极宣传,学生会,团委的干部都能切实发挥作用,积极配合班长进行有力的宣传。

第3篇: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层住宅;给水;排水;消防

中图分类号:TU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130-02

在当今人们对高层建筑各方面设计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更应注重给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设计,文章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来探讨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

1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

1.1 给水设计

从目前高层建筑给水方式来看,主要有如下三种:第一,市政管网供给;第二,水池水泵房屋面水箱用水点供给;第三,水池变频供水设备用水点供给。

第一种市政管网供给方式,在投资、安装、维护、节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点,但其可靠性、持续性比较差,由于在建筑内部供水贮备设施,一旦市政管网出现停水现象,则建筑内部也会随之出现断水,但由于内部无贮备水量,当外网停水时,将使内部断水。第二种供水方式具有水量贮备环节,因此弥补了第一种供水方式供水可靠性缺点,保证供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但在其它方面与第一种方式相比,明显处于劣势状态,如安装麻烦、维护不便、投资较大、节能不足等,而且该方式中的水泵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和噪音,对居住者的生活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有可能带来给水的二次污染,相关设施的增加,造成了整个建筑物荷载的增加,对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稳定性或多或少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第三种给水方式虽说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存在着的明显不足,如供水可靠、维护方便、消耗较少,但由于该方式的应用所需要水泵型号较多,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投资成本方面会有所偏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各种供水方式各有有缺点和适用范围,需要结合高层建筑实际情况,选择经济、科学、合理的给水方式。

1.2 减压设计

用水点水压偏高是高层建筑给水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超压的出现,不但会给居住者的用水带来诸多不便,还不可能造成洁具配件的损坏,因此,需要注意减压设计,据笔者的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减压设计方式。

①分区设水箱。该减压方式保证了给水的可靠性,但由于需要水箱设备,需要一定的建筑空间,同时对建筑的荷载会产生一定影响。

②设置减压阀。减压阀是减压设计中的常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其一,将减压阀装设在立管上。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节约投资,因为所需减压阀数量较少,只需要在立管分区处设一组减压阀即可。但由于减压阀装设在立管上,当减压阀维修时,会对诸多用户的正常供水产生影响,可靠性方面稍微较弱,且此种方式的进户支管在室内贯穿距离较长,面积较大,会给居住者的室内装饰带来诸多的不便。第二,将减压阀装设在用户分支管上。这种方式便于维修,且维修时不会对太多用户的给水产生影响,可靠性与减压阀装设在立管上相比较高,但由于分支管数量较多,从而也增加了减压阀的数量,同时也增加了建设成本。

1.3 水表设置与建设管理

①水表设置。传统的分户水表布置方式即将一个或多个水表装设在每个单元住宅的厨房或卫生间处,但此方式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如抄表会干扰居住者生活,也不利于住户居住的安全性,同时也给抄表人员增加了工作强度,不利于水表的集中管理,甚至有偷水现象出现。这一系列问题促使要不断创新水表设置方式,出户设置水表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水表设置方式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主要有两种出户水表设置方法,即管道井集中设置与地面集中设置,可根据建筑物的实情,在综合比较两种方式的特点基础上,选择经济、合理的水表设置方式。

②水表建设管理。高层及坡地建筑可采用二次加压方式进行水表建设和管理,即供水公司以小区为单位建设总水表,建筑开发商通过蓄水池及水泵房的建设来实施二次加压,供水给住户。而收费和水表管理工作则由小区物业管理来实施。多层建筑可采用一户一表方式对水表进行建设和管理,即由供水公司以建筑为单位统一建设水表,当然收费和管理也由供水公司直接进行。为了更大程度的节约用水,方便水表管理,建议高层建筑采用一户一表的方式对水表进行建设和管理。

2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2.1 下沉式卫生间排水设计

虽说《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进入他户,但在实际的卫生间排水设计过程中,大部分住宅的卫生器具排水管还穿过和楼板进入到了他户,这就难免因为排水管理质量问题漏水而造成邻里关系的不合,甚至是产生矛盾纠纷,影响社区和谐。因此,笔者提出通过下沉式卫生间排水设计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作参考:卫生间为下沉地面楼板,而污水横管设于本层下沉板以上的户内。这给排水管理的施工带来了便利,但检修且有所不便。同时,为了避免由于管道漏水而影响下层居住者的生活,要提高卫生间的整体防水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在暗封卫生间所有管道之前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实施严格的试压注水试验。在不违背《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又满足设计功能的前提下,建议卫生间下沉400mm为宜。

2.2 厨房排水设计

笔者认为常规的厨房地漏设置已无太大价值,完全可取消传统厨房的地漏设计。因为厨房少量的污渍直接用除污工具清洗即可,无需进行全部冲洗。而且地漏容易使水封内积存污渍,若长时间没有对厨房进行冲洗,水封内容易向厨房散发出臭气,影响厨房的卫生状况。同时,若设置地漏,建议将洗涤池排水支管直接接到排水立管,从而可以使地漏排水支管无需进入下层建筑。

2.3 通气管的设置

3 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7层以上住宅应在室内装设消火栓系统,但由于空间的限制,这一规定确有难处,使得诸多单元式住宅的消火栓明设于楼梯休息平台。笔者建议为了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要求,可只设置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和干式消防竖管对室内消火,若按照常规方法安装消火栓,有一道梁正好处于消防箱安装高度,这样就只能明装,不仅不利于休息平台正常功能的发挥,还影响了休息平台的美观,因此,笔者建议可以把栓箱分离暗装于梁的上下部,位置方面要保证能够取到消防设备,或者消火栓只留栓口,不装消防箱、水枪水龙带。

4 工程应用分析

4.1 给水系统设计

4.2 排水系统

4.3 自动喷洒系统设计

4.4 消火栓系统设计

为了满足室内消火栓水泵和喷淋水泵吸水灭火,室外设有1座消防池,为550 m3。当任一水泵进水管管道检修时,另一管仍能供应全部消防水量。为满足栓水泵故障时由消防车加压供水,室外上下两区各设3套防水泵接合器。

5 结 语

给排水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诸多的因素,文章只是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了相关设计要点,在具体工程实践中,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结合工作经验,参照相关规范,设计出经济合理的给排水方案。

第4篇: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工作在内控审计指引的带领下逐步走了方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数量逐年增加,然而许多公司所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并不统一,审计机构在进行内控审计时的依据也有许多差别,这都反映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依据不统一

不同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评价时,选择的主要评价依据存在差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是审计机构进行审计评价时比较集中的选择,也有的审计机构运用其他准则作为评价依据,另外,上市公司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类型有较大不同,规范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等一些其他类型的报告。

(二)审计机构未建立与我国配套的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

内部控制指引主要表述的是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一些内容与要求,它只是为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指明了初步方向,并没有提供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虽然建立了自己的内部制审计评价体系,但是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时,面对的对象会是各种类型的公司,因此审计机构应当建立起一套与我国真正匹配的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

(三)审计机构人员审计评价能力不足

审计机构人员的审计评价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发展及其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依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多数审计机构人员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比较?T乏,对于许多理论的理解较为模糊与片面。另外,由于相关工作经验也比较少,大多数审计人员尚没能具备良好的评价能力。

(四)审计评价结论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工作结束之后,审计机构会出具最终评价结论,并对所发现的重大缺陷提出改进意见,这无论是对企业的后续改进还是对审计机构相关经验总结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而目前的状况是,审计机构所提出的一些改进意见,通常只是将其通知被审计部门,相关内外监管部门往往对其后期改进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没能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改进作用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审计机构对于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结论的利用也存在较大的不足,对审计评价结论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整理与提炼。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部门应建立统一的评价依据

政府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情况的观察,确定最适合我国企业目前状况的评价标准,发挥其引领作用,尽快将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相关政策统一起来,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供审计机构参照的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依据,规定审计机构必须在同样的评价依据下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不再容许自行选择。各审计机构评价依据的统一,能够很大程度上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起到规范作用,使得审计评价结论也就更加具备可比性,更加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的了解与比较,进行投资、信贷决策。

(二)审计机构应建立起与我国配套的评价体系

审计机构在建立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时也可以从这五要素开始着手,在各要素之下,确定更加详细的具体因素,并为各因素选取指标、赋予权重。总之,审计机构要建立起来的体系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首先,该体系必须要有严格的层次划分,且各个层次的评价标准、评价依据都要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其次,该体系一定要科学,要符合我国的制度特点、客观实际情况,无论是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还是相关指标的选择上,都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政策的要求相符合,也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制度背景特点,做到客观可信、切合实际、科学合理。最后,该体系要具备实际可操作的特点,要尽量寻找那些简便易行的操作标准与评价方法,这样才能使得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工作高效率进行。

(三)审计人员的审计评价能力需要不断提高

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其工作任务的同时,也要积极去参加相关职业培训、再教育,要经常与一些内部控制审计经验较为丰富的审计人员进行交流与探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职业判断力和相应工作能力。会计师事务所也要对其员工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指导,对其职业道德也要进行教育与提升,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奖惩制度,以此来防范内部控制审计经验较为丰富的人才流失,同时对审计经验较为缺乏的员工可以起到较好的督促与引导作用

(四)充分利用审计评价结论

在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工作结束之后,企业应对所得评价结论进行有效利用。企业应组织会议进行研究探讨,有针对性地实行改进措施,并需将相关信息及时报告给监管部门,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发挥良好的监督作用。审计机构对于审计评价结论要进行进一步的挖掘,进行经验总结,结合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不断完善其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

第5篇: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本文根据对城市中配电网规划的理论研究以及自身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工作:

(1)首先对进行电网规划的必要性与必要性原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先进城市中配电网规划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为城市配电网规划与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对传统的电网负荷预测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工作经验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

(3)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今后在现代化城市中供配电网的规划与设计提出了网架方案原则;

【关键词】城市电网 供配电 规划 设计 负荷预测 网架优化 功能分区

1 概述

1.1 电网规划研究现状

我国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且在电力行业方面,进步更加的明显与瞩目。但是由于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尽管电网发函速度突飞猛进但是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1]。随着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需求量不稳定等因素的不断出现,城市配电网对电网的配电质量以及供电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2]。且随着夏季城市电网负荷过高,城市配电网严重过载。现在我国城市电网存在着以下几点重要发展瓶颈:

(1)设备陈旧、城市高压网架相对于大负荷的用电量,显得过于薄弱。供电可靠性逐年下降,供电稳定性差;

(2)城市电网电压由于电网线路损耗率较高,导致了电压质量较差。

(3)城乡配电网建设迟缓,设备过于陈旧,甚至有的是在带病作业。且供电半径较大,导线截面小,常年在超负荷运转,难以保证安全。

(4)城市电网配电能力差,城市高性能变电站数量少,容载较低,导线截面相比于用电量来说过于紧张,主设备严重过载。

1.2 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研究的主要任务

根据当今的用电形势,电网规划的重点应该是从总体出发研究电网规划问题[4]。电网规划在保证将电力安全可靠的运输到负荷中心的前提下要做以下两点工作。一是要预先确定城市电网规模与设备规格。二是要确定电网中新增设备的时间点与设备型号问题。通过对理论总结以及经验学习中我们可以认为电力规划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5]:

(1)可靠性与稳定性:电网规划的首先目标是要考虑电网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因素[6];

(2)环境因素: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压力。为了保证减轻环境污染,在电网规划时一定要考虑环境因素对电网规划的影响;

(3)经济因素: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电网逐渐开始向市场经济靠拢,逐渐开始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在进行电网规划时一定要考虑经济因素。其中包括了网损费用、发电费用以及投资费用等一系列经济因素指标;

(4)满足城市电网的高负荷要求。作为电网规划的最基本条件,满足城市用电的负荷要求是电网规划的最基本因素。

2 现代城市电网规划研究分析

通过对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的认为电网规划的目的主要在于满足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能源的大量需求。所以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城市的用电前景有明确的认识。并且对于城市今后社会的用电结构以及用电形势变化进行深刻的分析。

2.1 现代城市配电网主要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对于电网进行了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但是仍然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电网的要求。经过常年工作经验,对我国城市电网进行实际考察我们发现了我国城市电网中主要存在的几点问题有以下几点:

(1)供电结构过于简单,供电半径过大。长年以来,我国电网处在高负荷运转的状态下,大量的城市电网均存在着供电结构简单与供电半径过大的原因。

(2)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大量设备更新难以保持较快的速度,所以在大量城市中存在着分支箱、环网柜以及电缆线路运行环境差的问题。这类问题对保证城市电网的稳定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由于现今城市中大量的电网建设时间较早,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会出现例如线路老旧、网线布置不合理以及线路挂接不均匀等现象;

(4)大多数城市存在着线路老化、导线面积小等一系列原因,由于这些原因,经常会导致电网出现一些事故影响电网稳定性。

2.2 现代城市配电网规划目标以及研究意见

通过长年对电网规划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我们认为对于电网规划特别是在现代城市电网规划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科学合理;

(2)资产性能优良;

(3)安全可靠;

(4)功能齐全;

(5)层次清晰;

(6)架构坚强。

依据这几点电网规划原则我们可以认为在城市电网规划中为了保证现代城市电网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经济运行。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在现代城市电网规划中一定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适度超前以及分期建设

(2)一定要以《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为准,城市配电网要以220KV与110KV两级配电进行接入。

(3)各级配电网要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保证电网稳定安全地进行工作。电网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安全目标。在规划过程中保证安全设施由于其他设施。

(4)以市场为前导,保证与市场的融合度强,避免在市场紧急现状下产生水土不服现象。规划要结合实际,保证满足需要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新技术应用不全面,一定要在城市配电网规划过程中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可以有效地解决现代城市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不能单一依靠规划人员经验总结与单纯的领导指令。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本文通过对现代城市配电网规划进行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以及对工作经验的总结。为今后的现代城市配电网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首先应该对先进的城市配电网规划工作进行革新。一定要在进行电网规划之前对当地的用电结构以及其他的电力使用情况进行仔细的调研。

然后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对电网使用情况进行一定的预测分析。特别是要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今后的用电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依靠科学的论断来进行电网规划设计。

最后在网架架设方面,作为电网规划的核心部分,一定要使规划人员亲身参与,及时在现场解决问题。保证忘记规划符合规划要求并满足具体情况要求。

3.2 展望

尽管电力行业在近些年来不断地通过体制改革与技术革新等一系列动作进行变革。但是仍然在电力规划方面特别是在网架架设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进行。今后关于现代城市配电网规划工作重点应当逐渐细化至网架架设方面。对网架架设进行重点研究是今后电网规划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期余.配电网络.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年11月.

[2]方向晖.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与设计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4月.

[3]蓝毓俊.现代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11月.

[4]国家电力公司安全运行与发输电部.城市电网建设改造标准汇编(规划设计篇).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年:P2.

第6篇: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xx镇中心小学的前身是白玉庵小学,创建于清朝后期,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的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地处xx镇细峪川腹地,占地25亩,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校园随坡就势,布局合理,三区分离,环境宜人,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学校秉承百年办学传统,确立了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让每一个学生在“ 绿”的校园中健康、愉快地成长”为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级,共有学生300余人,教职工20余人。校园总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生均5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9800平方米,生均绿化占有面积约为32.7余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的58.3%。整个校园布局合理、优美整洁、花木繁茂,绿草如茵。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其特有的文化气息,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配置协调,科学精神与育人氛围相得益彰,是莘莘学子求学、生活的好场所。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勤学习、做真人、善实践、求创新”为校训,坚持“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勤奋、求实”的校风,“灵活创新,善思实干”的教风和“奋发进取”的学风,形成了教与学良性互动、师生教学相长的喜人局面。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以创示范学校为目标,以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为推动力,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步伐,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学校先后获得“示范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实验学校”“文明单位”“平安学校”“郧县示范家长学校”“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大育人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始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重管理,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育人需要优美的环境,校园环境建设不容停滞;实施素质教育光靠学科及活动性课程不行,环境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加强环保教育刻不容缓……于是,全校上下统一认识:“关注明日发展,熏陶绿色心灵”应成为安小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学校十分重视绿色校园建设及管理。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一手抓绿色环境建设,一手抓环境教育活动。学校聘请专家规划学校绿化,把环境建设及环境教育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制订了创建计划,管理工作做到有检查、有督促、有整改、有总结。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环境教育有声有色。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环境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探索环境教育理论及研究。学校环境教育的氛围十分浓厚,学校设有环境教育宣传栏,定期对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宣传,图书室添置各种数量的环保教育书刊。学校环境教育各类档案管理有条不紊,专人负责。学校环境教育影像资料专门列出目录。以上这些管理做法,有效地保证了环境建设及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更重要的是让“绿色理念”深入到每位师生心中。

二、重建设,绿色环境浸润心灵。

校园物质环境是开展环境教育,建设绿色学校的物质基础,环境建设本身也是环境教育。学校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终于形成了今天的绿化格局。目前,校园总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生均5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9800平方米,生均绿化占有面积约为32.7余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的58.3%。近几年共投约几十万元进行绿化和美化的改建工作。

经过科学规划和不断改造推进,我校校园浓浓绿意簇拥着宏伟校舍,姹紫嫣红点缀绿色校园,学校以高标准、高起点的理念,对校园绿色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校园环境中文化长廊,花坛、石凳融为一体,生机勃勃,俨然一座“花园式”校园,纵观全校环境建设,的确处处体现其人文性,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环境激发了全校师生对学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掀起了我们积极工作,努力学习的热潮,全校上下一片欣欣向荣。校园内色彩明丽,呈现一派生机盎然;鸟语花香,总让人心旷神怡。孩子们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处处受到美的感染,时时接受美的熏陶。

“校园文化”与“绿化”共同承载着“育人”的环境建设的最终目标。我们多年来一直致力提高校园环境建设的文化性、个性、教育性。近年来,尤其重视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首先我们注重“文化”与“绿化”紧密结合。我们根据校园绿化布局建成四大教育区,分别为:重要经典诗文教育区、祖国文化教育区、励志名言教育区、自创劝诫教育区等。它们时时发挥着教育功效,教导孩子们:强化规则意识,坚持规范行为;赏读经典诗文,陶冶高尚情操;铭记格言,借力世界经典;品读伟人名言,塑造美好心灵;锻炼促进健康,体育给人力量等。——校园文化劝诫牌与青草绿树相映成趣,以它特有的文化气息教育着孩子。接着,我们做到“文化”与“建筑”相辅相成。这主要体现在我们在适宜的地方都是挂了教育劝诫牌,不再举例。我们真正做到了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都生发育人的力量。还有我们注重让“文化”与“细节”同在。仅举两例:楼旁花坛径时有学生踩踏,我们树立起“已有阳光大道,何必另辟蹊径”和“穿越不在此,在此不穿越”的标牌。——学生在具有安小特色的绿化和文化氛围中生活学习,时刻接受着美的教育,无形的影响,最终必将打下深深的安小“烙印”。  1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经验总结相关: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一句话,校园文化品位在我们的重视和推进中不断提高,这不但丰富了校园环境的文化底蕴,更让“环境育人”得到了强有力的落实。

三、重实践,绿色教育成效显著。

绿色学校的关键及重点应是环境教育的实践。而这实践应由学科渗透和主题活动两大方面组成。这样,绿色环境就成了教材,成为了教育现场;这样,环境教育才会形成序列化、课程化、活动化,在学科教学中有渗透,在专项教育中有落实,在活动中有安排。近年来,我们在此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了“多管齐下,开展环境教育”的新路。下面作简要汇报。

1、环境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首先,我们认为学科教学依旧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绝不可以“穿靴带帽”,只能“渗透”。为提高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效,我们还定期开设观摩课,教案评选等,学科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真正做到有教材、有作业、有考核,当然也就很有实效。在我校,“绿化工作”还与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有机融合,环境管理工作不但绿化、美化了环境,还生发出德育、劳技教育、环境教育的实效。再次,依托校园环境进行环境教育在我校随处可见,这也是我校的特色做法,因为我们具备了这个条件。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完美结合,教学活动与物质环境有机结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何丈量土地”的数学教学,“如何写好一处景物”的作文教学,等活动就很好地融入学校环境。户外美术写生课总是在校园某个景点开始,集体舞总在校园运动场开跳,运动场上的体育活动更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孩子们张张笑脸与绿树红花相映成趣……广阔的天地、优美的环境不但让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环境教育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

2、环境教育落实在主题活动中。

首先我们有计划开展好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度,我们都要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等多种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于是“环保知识竞赛” “采集标本”“控制白色污染”主题队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在少先队蓬勃开展。

“染绿校园”是我们绿色环境建设成果,“陶冶心灵”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理想。创建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环境教育建成校本等工作还有许多填补和提升的空间。我们将再接再厉,让绿色浸润每位安小师生,让绿色永驻百年安小

【2】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经验总结相关:

第7篇: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扬水泵站;水泵振动;问题;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发展,扬水灌溉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区干旱的问题,但扬水泵站设备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维护使用不当,部分自动控制装置失灵,且很多扬水泵站承担着繁重的灌溉任务,有时泵站机组出现故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带病运行;有时泵组被迫长时间超负荷运行,运行条件不断恶化,加重了泵组的损坏程度而使振动和渗漏水越来越大,下面就振动的原因和减轻振动的措施进行一些探讨分析。

1 扬水泵震动原因分析

引起扬水泵振动的原因有很多,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下列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引起杨水泵的振动:扬水泵长期在恶劣条件下运行,泵轴弯曲、轴承磨损、机组不同心、叶轮与泵壳之间的间隙不合适或叶轮与泵壳直接发生碰撞;轴承和轴颈磨损或间隙过大未及时处理;扬水泵在不合理的运行工况下长时间运行,产生汽蚀,使水泵发生强烈振动;基础振动,基础刚度差或地脚螺丝松动或共振;拦污栅堵塞,进水池水位降低引起振动;形成虹吸时间过长,使机组较长时间在非设计工况运行;进水管道固定不牢引起共振;三相电流不稳:转矩减小,转子笼条或端环发生故障;轴承偏磨,机组不同心或轴承磨损;电机定转子摩擦:气隙不均匀或轴承磨损;电机转子不能停在任意位置或动力不平衡;轴向松动,螺丝松动或安装不良;水泵与电机轴不同心,引起振动;止水阀损坏不起作用,电机跳闸后不能及时止水引起水倒流,加重了机组的损坏和振动;联轴器螺栓间距过大或弹性垫圈失效;由于水质碱性较大,对各部件的腐蚀较大,损坏了各连接部件;叶轮运行时间过长发生磨损和叶轮的汽蚀使叶轮运转不平衡;维修保养人员不专业及更换的配件不标准(因当地的制造水平所限,加工的配部件有时不标准;拦污栅脱落不能有效拦住杂物使杂物进入叶轮;由于供电及其他原因引起泵组经常跳闸,短时间内被迫频繁启动。

2 减轻扬水泵振动的措施

2.1 从设计制造环节消除振动

合理布局,尽量减小轴的长度,在必要的时后提高轴承的质量。同时应当合理选择轴的材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当选用刚度较高的轴。

2.2 从安装和维护过程中消除振动

1)安装前准备好各种标准备品备件和配套工具,检查扬水泵轴、电动机轴及传动轴有无弯曲变形。若扬水泵轴已弯曲变形,则应该加工处理,对已经变形的扬水泵轴进行校正,若是无法校正处理,则应当在第一时间更换新的扬水泵轴。

2)在安装的过程中要仔细进行扬水泵与电机轴的同心度找正,使扬水泵轴和电机轴在同一中心线上。安装后启动前应再一次对同心度进行校验,避免由于安装过程对同心度的破坏及安装其他设备时引起的水泵和电机的微量位移引起的不同心。

3)由于冬季温度较低且冬季一般处于停用状态,在冬灌停机后应对各泵拆开检查维护,对叶轮等重要部件进行保温措施,避免碱水的腐蚀和气温过低冻裂设备。

4)检查叶轮是否损坏严重,若叶轮损坏严重,影响安全运行,应及时更换叶轮。

5)如联轴器螺栓连接松动引起振动或联轴器螺栓弹性垫圈失效,引起刚性接触,加大振动,应及时更换垫圈,若无效则应重新更换新的联轴器,避免刚性接触增加振动和设备的损坏程度。

6)安装时地脚螺丝时必须拧紧,并垫上合适的弹性垫圈,以吸收部分振动。

7)安装出水口止水阀,保证当跳闸时能有效止水,防止水倒流带动水泵和电机反向转动造成对水泵和电机的损坏。

8)固定进水管道,避免管道的重量加在泵体上,扩大振动。

9)水泵的进水口应装有拦污栅并且及时清除其上的杂草杂物,有效阻止杂物吸入水泵。阻塞叶轮和进水管道。

10)尽量保持水泵在合理工况下运行,避免超负荷运行和在振动区域内运行。

3 结论

扬水泵站的振动问题一般可分为机械振动、水力振动和电磁振动。在扬水泵站的运行中,由于工作环境,工作量的原因低强度的机械振动是不可避免的。在扬水泵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应当尽量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设备在恶劣工况下运行,提高扬水泵安装、维护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机组停运行期间对运行和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其操作和维护水平,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使机组在出现毛病时能及时而有效的得到专业的修理和维护。从而保证水泵的良好运行工况,除低机组的振动。

第8篇: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试卷库;案例;质量保障;经验总结

一试卷库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组建试卷库,是实现大学课程教考分离、深化大学教师职业分工,提高学生期末考试命题效率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保障机制。

二《保险学》试卷库建设项目简介

2016年,笔者以负责人身份申请了《保险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并在下半年又申请了《保险学》试卷库建设项目,以作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支撑。在2016年下半年一个学期的时间内,笔者带领项目团队成员完成了20套试卷的命题工作。下面以这次试卷库建设过程为例,将笔者的感悟做一总结,以供同行借鉴。

三《保险学》试卷库建设的操作过程

(一)制定命题原则

组织全员学习试卷库建设制度依据。《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试卷库建设实施办法(试行)》(院发[2006]95号)是学院试卷库建设的直接制度依据,该文件对命题原则做了概括性规定。其中的主要规定有:1.命题覆盖要全面,每份试卷都能涵盖课程的基本章节,并避免同一问题在同一试卷的不同类型题中重复出现,避免在同一试卷出现不同题项互为提示或答案。2.重点要突出,在命题时应突出每门课程中最基本的,相对重要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通过较多的题量和较高的分值来体现。3.难度要适中,在严格按教学大纲命题的原则下,题目的深浅、难易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每套试卷中有60%左右为基本题,30%左右为提高、综合题,10%左右为较高难度和深度的试题。4.题型要丰富,每份试卷的题型应安排合理,可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单项或多项)、判断题(是非题)等客观性题型和问答题、分析题、论述题、实验技能题、计算题、证明题等主观性题型。5.题量要适度,每套试卷的总分为100分,应根据课程性质保证有恰当的题量,一般按120分钟考试时间设计试卷,要求绝大多数同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每门课程试卷总量不少于15套。每门课程试卷库中的试卷,同一题型的相同题目的重复率不超过25%。每门课程试卷库中的每套试卷难易度、题量、题型、结构应基本相当。6.用字要规范,要规范使用汉字,做到题意明确,语言精炼,文字通顺,无错别字(符号),标点符号正确。鉴于以上原则通用于全校所有课程,所以,在具体课程的应用上,有些规定还需要进一步具体量化为操作规范,对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补充。为此,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经全员商议讨论后,又做了以下内容补充。1.作为一门理论应用学科,《保险学》不仅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理解水平,还要考核其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应用能力。为此,项目组将试卷题型分为五种: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2.命题范围和深度要以教学大纲和所用教材为依据,不得扩大和缩小范围,不出偏题、怪题和没有考试意义的题目。3.题目的表述清晰明了,准确传达出题者的意图和目的,易于学生理解题干和要求,不能产生歧义。

(二)具体实施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前的计划安排和流程设计是保证试卷库建设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前提。在全员协商的前提下,项目组制定了如下工作步骤和计划:1.准备工作及任务分解①确定命题章节的覆盖范围和各章分值区间范围《保险学》内容丰富繁多,既包含保险的基本理论,又包含保险业务、保险经营、保险监管等内容,考试内容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必须在中间有所取舍。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教学大纲的理解把握,项目组确定了命题章节的覆盖范围,并根据各章的重要性确定了各章的分值范围。②确定每套试卷中包含的题型及各类题型的题量和分值将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五种。同一试卷中各类题型题量、分值分别为:单选题20道,每道1分,共20分;名词解释题5道,每道3分,共15分;简答题5道,每道7分,共35分;案例分析题1道15分;论述题1道15分。③确定各类题型最低的出题总量按照组建20套试卷,“同一题型的相同题目的重复率不超过25%”计算,各类题型所需的最低数量为单项选择题320道,名词解释80道,简答题80道,案例分析题16道,论述题16道。④编制各章各类题型数量分布表及任务分解根据各章分值分配及各章知识点的特征,对各章各类题型的出题数量做大概分配。以第三章《保险合同》为例,其适合出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这三种题型的数量分配应多向该章倾斜。最后得出分章确定的题型及对应题量的分布表。然后根据各个成员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特长将各章的出题任务分配至个人。2.个人命题及调整①个人以章为单元进行命题在任务分配的基础上,由个人分章确定要考核的知识点,并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及特征命制对应题型。其中,重要的知识点题量与分值要重。各类题型及数量要与任务分配表吻合。在命题过程中,团队负责人及成员之间保持紧密沟通,对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想办法解决。②项目负责人汇总个人命题并复核个人命题完成之后,项目负责人汇总个人命题,统计其各章实际命题题型、题量信息,并与任务分配表比对,就差异部分向个人征询原因,针对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对试题内容进行复核,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③个人调整完善命题并自查个人根据项目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对命题进行补充修订,并在此基础上对照命题原则进行自我检查和复核。3.项目组组卷①负责人编制题型题量综合交叉平衡表。负责人再次汇总个人经调整过的命题,汇总各章题型题量,以20套试卷中每套中的五类题型为行,以各章为列,在行和列的交叉处填入对应的试题数量。形成题型题量综合交叉平衡表。分配的结果是:第一,单项选择题所在行的结果加总为20,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行各为5,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各为1;第二,每列与同一类题型所在行相交位置的数量之和应与每章该类题型出题数量一致;第三,每套试卷在每章中的分值分布要在规定分值范围内。因为出题总量有限,允许出题数量达不到平衡数量要求的章可以将重要知识点对应的题目重复放入多套试卷。但要满足同类题重复率不超过25%的要求。②项目组成员以题型题量综合交叉平衡表为依据进行组卷。以题型题量综合交叉平衡表为依据,项目成员对各章命题进行筛选、组合并放入对应的试卷中。这个环节中的关键在于个人对命题原则的理解和应用。工作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学识和责任意识。③将组好的试卷平均分给个人进行整理复核。将组好的试卷分配给每个成员,由成员调整格式、并对试卷的质量进行复核检验。为了保证试卷的质量,此次实行个人负责制,由此论复核者对试卷的质量负最终责任。④专家最终复核并定稿。聘请专家进行最终审核。在复核意见的基础上由最终负责人进行修订,确认无误后定稿。

四试卷库建设经验总结

(一)科学的事前计划和流程设置是提高效率的前

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的事前计划和严格的流程设置能够避免冗余、低效的工作,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清晰的工作思路可以把大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容易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也使项目进度容易控制。

(二)明确清晰的责任边界划分是提升个人执行力的基石

试卷库建设是一个多人合作的系统工程,需要团队成员互相支持与配合,团队的执行力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执行力。如果成员个人责任边界模糊不清,互相之间容易推诿扯皮,使工作很难有效开展。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配以赏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将会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三)及时顺畅的沟通是减少个人失误的有效防范项目团队之间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能够纠正个别成员认识上的偏差;能够相互之间传递工作经验;能够增进彼此感情,达成共识,并最终提升整个团队的执行力,有助于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成功的关键

试卷库的命题过程并非机械化过程,而是一个创造性过程。试卷命题的质量与命题人的经验和学识息息相关。高水平的命题人员不仅能够深刻领会命题原则,而且能从更多角度考虑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应用。

(五)多层次的复核检查是试卷库质量的必要保障

命题质量是试卷库建设的生命线,为了保证试卷命题质量,在命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都需要复核检查。除了由命题个人自查外,还需要团队负责人复核,团队成员之间的互查,以及专家的审核。

作者:李红艳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第9篇:设计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规划设计 电力工程设计 电力电量平衡 接入系统方案

电能作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基础能源,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工业的先行建设,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作为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系统规划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前提,也是具体单项电力工程设计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一、电力工程中所涉及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系统规划设计相关工作可分为长期的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中期的电力系统发展设计。其对单项电力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也是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单项电力工程设计时,其涉及到的系统规划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工程所在区域的电力负荷预测和特性分析;二是近区电网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分析;三是根据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结果,进行电力和电量平衡;四是提出电力工程接入电网系统方案;五是对所提方案进行电气计算;六是分析计算结果,并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七是为电力设计其它专业提供系统资料。

1.接入系统方案

根据工程所在地原有网络特点、负荷分布和电网发展规划等情况,说明项目工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电网规划,以及政府部门的审批意见,提出项目接入系统比较方案。

在论述项目接入系统方案时,应远近结合、综合考虑节约用地、节能降耗、电网新技术的应用。与此同时,需提出项目工程各方案的布局和规模,投产年及终期近区的电网结构、运行方式和供电电压等内容。

2.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电量平衡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起约束条件的作用。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和电源出力分析,进行项目所在地区、供电区域进行电力、电量平衡计算,并对平衡结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电力工程的布局和规模。

通过负荷预测确定各水平年的系统最大负荷,结合各类电源的出力分析,得出电力电量盈亏,从而确定电力系统所需的发电、变电设备容量。该容量应满足负荷需求的工作容量加上系统需要的备用容量。此外,在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时,还需考虑分区间的电力电量交换,并根据情况增减设备容量。

3.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

电源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对拟建工程周边电网的电源规划进行统计,并分析电源的出力情况,是论证单项电力工程建设必要性的重要依据。

电力电源分为统调电源和地方电源,其中统调电源是指归电网调度统一调度的各类大型发电厂;地方电源则包括各类小水电站,以及企业自备发电机组。每种电源在不同的水文期的出力各不相同,同时新建电源机组会出现在规划期间逐年投产的情况,因此,需对电源出力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统计,以利于下一步工作开展。

4.电力负荷预测和分析

对拟建电力工程附近片区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和分析,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基础。在电力工程设计时,主要进行10年以内的中短期负荷预测。

中短期负荷预测,主要围绕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而进行。在总结历年经济数据的基础之上,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对中短期的近区最大负荷进行逐年预测;同时,根据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大项目情况,对负荷的特性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并确定其对电网供电的影响。

负荷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即有传统的序列预测法,也有模糊理论、专家系统等新方法。对具有重要意义的电力工程,如枢纽变电站、输送大量潮流的电力线路、或大容量发电机组,可采取多种方法预测负荷,分析负荷增长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并从中选出一般可能出现的负荷水平进行分析。

5.电气计算

电气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和无功补偿计算。

在确定网架结构和系统运行方式的情况下,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可正确选择及校验电气设备,选用正确的继电保护整定值和熔体的额定电流,从而确保在故障情况下能快速切断短路电流,减少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减少短路所造成的损失。系统的短路电流宜限制在合理的水平,当短路电流水平过大而需要大量更换工程相关网区已有电气设备时,应提出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一些经验

随着我国电网电压的升高,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源装机总容量的逐年提升,电力系统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在单项电力工程的设计中,电力系统专业的设计和论证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独立开展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成为中小规模的电力设计单位遇到的新问题。

1.开展工作

关注电力系统的最新变化情况,更新数据库资料,收集和研究各地区的负荷情况和特点,掌握大网内各电厂、变电站、电力线路的地理分布情况和数据资料,为系统设计做好准备。针对新项目工程,展开对当地负荷情况的收集工作,及时更新当地及周边电力系统的资料。之后,进行各类系统电气计算,配合项目工程的设计工作。

电力网络基础数据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所有电气计算均是基于电网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不断更新和完善基础数据,将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一个长期工作。

2.准备阶段

在开展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前,应收集近区电力系统现状相关资料,了解大网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分析和整理收集到的系统资料。收集现有变电站、线路以及统调电源资料,并开列成表录入数据库,形成电网现状网架的基础数据。

与此同时,还需收集最新电力主网规划报告,了解近区电网的发展方向和变化特点,将规划电力网络资料录入数据库,形成各规划水平年的网架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