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介素养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加强和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重媒介素养教育点内容,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专业保障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个部分。专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新闻、电影、广告等专业,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目标来纳入教学计划,通过系统学习来培养他们掌握有效的媒介素养技能,通过实践和训练他们媒介素质创新的能力。而通识教育部分,就是利用相关网络传播的师资,开设概论类课程,设立公共选修课以及开设相关实践课程和讲座,因此不管是专业还是通识教育,学习的内容也是尤为重要,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如媒介的基本知识和用途、媒介的类型和特征、媒体的运作体制和规范、媒介信息的制作过程和传播技巧等。同时也要让大学生了解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等方面的一些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使学生认识媒介对受众的操控能力,避免利用媒介传播不良的信息、侵犯知识产权以及学术剽窃等行为,培养大学生利用媒介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加强媒介道德教育,为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供思想保障
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上凝聚正能量,全面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高校应该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网风”和“网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觉树立媒介自律意识,培养自身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逐步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以生为本,有针对性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媒介素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服务以及自我教育,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而把正确合理利用媒介变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三)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社会环境保障
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纷杂的新媒体时代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尤其是当前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就需要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需要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积极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打造与社会相适应的媒介素养教育。其中家庭是基础,学校是主阵地而社会则是作为二者的补充和发展,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保驾护航。同时,作为具有社会责任的高校应与家长、社区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联合,建立健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社会参与机制,构建新媒体时代中各种媒介与大学生良性互动的网络平台,促进大学生媒介自律以及媒介素养的双向提高。
(四)加强大学生自我实践能力,为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提供有效载体
作为在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在如何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中应该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投身到各类社会实践中,在参与媒体实践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媒体,同时合理的利用媒介,要学会选择性的批判地接收媒介信息。大学生应当把新媒体和大众传媒作为其获取信息、认识当今社会以及丰富知识的重要工具。同时面对鱼目混珠和纷杂的网络信息,要仔细的思考,认真审视,而不能光凭主观臆断被动的接收信息。高校应该应该多为大学生提供创造实践的机会,帮助大学生建构起全新的媒介素养的知识结构,参与媒介产品的整个生产和运作过程,切身体验媒介机构的全面的运作流程,从而使大学生们能更加形象地了解当前的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的区别,学会正确利用媒介获取各种来源的信息,主动加强训练,提高媒介使用技能。主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实践,实现能灵活操作媒介设备,较好的掌握媒介使用技巧和技能。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为学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保障
关键词:语文教学;媒介;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26-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会,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中识别、区分、筛选、组合信息,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越来越重要。所以,当前语文教学应体现时代的要求,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
学校中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硬件的大量投入,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学生运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语文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利用计算机这种自主学习语言的高级认知工具,既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资源,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人机交互的训练机会,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有其独到的优势,但教材、报纸、图书等纸质媒体,在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等方面的作用,是其它媒体所不可替代的,它们有无辐射、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小、便于携带阅读等优点。还有,学校图书馆书量大、报刊杂志种类多,阅读环境舒适,更适宜学生的学习。
二、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电视及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信息媒体,打破时空限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信息,调动了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因此,语文教学应根据现代社会传播工具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保证学生占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充分利用教材、图书、报刊的同时,还应利用电脑、网络等媒介,开掘各种语文学习环境,通过多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快、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如学习《中国的汉字》专题时,首先,教师利用幻灯片制作的课件导入新课,课件中有各种形体的汉字,古典抒情的背景音乐,同学们一下子就被祖国语言文字形体的优美及各种书法艺术形式所吸引,很快就产生了研究它的欲望。接着,师生结合课文共同确立了“祖国文字演变历史及书法流派”的研究专题。教师提出:如何根据我们的研究专题有效地获取相关资料呢?经过讨论得出查询的途径有:利用校园主题教学网络和搜狐等相关网站,阅读、检索、下载相关资料,也可从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最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讨论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去获取相关信息。
此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生活,语文教学不要重视组织和引导学生会观察各种事物、自然和社会,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从生活中捕捉各种生动具体的信息,使他们逐渐形成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养成自觉收集信息的习惯。
三、提高学生关于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每都要和大量的信息打交道。面对无际的信息海洋,常会使人蒙头转向,不知所措。在大量有用、无用、有害、虚假、甚至过时的信息面前,信息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它包括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输出信息,要对已取得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真正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只有有价值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方可提炼成知识和智慧。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和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学会对信息的思考,能简洁明了地表述自己所获取的信息。如回复电子邮件时,最好是开头第一句就给出自己的主要观点或结论,这样表达信息不仅醒目,而且简明扼要。要教育学生不得在网上随意抄袭他们作品,养成对他人知识的尊重。另外,教师要求学生在上网浏览时,在利用其所有积极方面的同时,要教给学生批判的眼光和评价的意识,要引导学生根据信息内容来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要给学生足够的资源条件和机会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能力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仍应继承和发展。如课文预习环节,要求学生对不理解的词 ,要借助工具书获取信息。阅读中对文章的内容、词句的疑问、理解、体会,可在书中加批注、或写读书笔记。对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一些想法和遇到的问题,要训练学习能用准确、简洁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传递信息。
总之,语文教学既要继承传统的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方法和手段,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环境,扩大语文教学的空间,在保证学生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的上,让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达到内化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都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学思想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论文和科研报告是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两种主要形式。广大教师无论参加何种规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最后都要以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让同行评判、分享、借鉴。因此,了解撰写教育论文、教育科研报告的一般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或称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和描述学科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说,论文既是科研人员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一、论文种类和作用
从论文的内容形式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否定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旧观点,提出新见解。例如,指出应试教育的缺点;提倡素质教育,论述它的优点及重要意义。又如,批评传统教学方法的满堂灌、机械训练等不足之处,倡导启发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统化,用新观点、新方法加以论证,得出新结论。例如,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文章,在收
集各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得出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三,在某一学科领域中,经过自己悉心研究、观察和实践,有所发现和创造,陈述新见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分析学生在掌握几何概念过程中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探讨排除思维障碍的方法,提出改进几何教学的建议。
论文的应用很广泛,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论文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论文往往影响人们的思想,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文化基础。
第二,论文是以文字为媒介表述研究成果的形式。作者经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综合、理论论证等,得出一个结论或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便解决一个实际或理论问题。而这些必须要以文字为媒介把研究成果固定、表述出来,让读者评判、借鉴或运用之解决问题。
第三,论文是测量作者研究能力的手段。论文的水平能反应作者的知识理论水平、思想方法、研究能力、文字能力等。
第四,论文是培养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作者学习、研究的过程,也是能力得到锻炼、提高的途径。
二、选择论文的课题
(一)选择课题(简称选题)的含义
从教育科研所探讨的问题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课题。
第一类是基础理论性的课题。在这里主要探讨什么是教育的问
题。如:“教育应当具有什么功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
第二类是应用性的课题。在这里主要探讨怎样教育的问题。如:“教学什么样的内容”、“选用什么样的教材”、“采用什么的教法”等。这两类研究课题都非常重要,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但是,作为小学教师和教研人员,我们一般应当把自己研究的重点放在应用性研究的课题上。
从课题选择本身的含义来看有两种。
第一种是广义的含义。研究课题的选择,即选择、确定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例如,是选择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课题,还是选择应用性方面的课题。
第二种是狭义的含义。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确定论文的中心论题。也就是在小学教育、教学的范围内,确定研究什么问题。我们这里主要指的是第二种含义。
(二)选题的最佳考虑
现实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论文研究的课题。有些问题的指向非常广泛,带有很大的普遍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对于普通的研究者来说,限于自身的素养和客观的研究条件,并无能力来承担。有的又太过具体,缺乏普遍价值。所以,我们必须兼顾各种条件,发现那些既是必要,有新意,又有可能研究的问题。
课题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时展的要求,适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推动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选题要着眼于社会效能和价值,要研究能解决教育实践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因此,作者应密切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和动向。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科研人员应重点研究如何改革现行的数学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建立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的数学课程、教材、教学体系。对于教研人员和广大的教师来说,一般应从素质教育的观念出发,侧重研究数学教学的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选择自己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题目。
对研究课题有浓厚的兴趣,会表现出更大的毅力和主观能动性。兴趣会产生热情,使人克服困难,集中精力去研究。
3、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
研究者应从个人的条件、能力出发来选择和确立论题。有些题目值得写,但自己能否写好却是另一回事。在选题时,自己要考虑一下,你对本专业领域中的哪一部分最熟悉,最有把握,出成果最快,你就选择哪个论题。
4、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的题目。
从外因方面来说,资料是研究的基础,要充分掌握在题目限定范围内的材料,尽可能搜集必要的、新鲜的、典型的材料。因此,选择自己已占有较为充分资料的论题,会使工作的难度降低一些。
(三)选择课题的失当
选择课题的恰当与否,常常关系到整个研究的成功与否。在广大教研人员和教师的来稿中,常常会碰到一些论文由于选题的失当而无法发表。选题的失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题过大。
题目过大,是普通作者在选题时常常出现的问题。例如,题目“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的定义、构成、作用、测定等方面均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作深入的探讨。这样的课题往往是一种研究方向,而对于一般的个体作者来说,把它当作为一个具体论题是不合适的。2、选题过难。
选题太难,矢完成题目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是题目含混不清、多重化等。例如:“数学教学与开发儿童的智力”,这样的论题使人无从下手,最后演变成,有多少资料就用多少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可能,研究到哪里是那里。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工作;实践
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几个比较突出问题: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就业渠道不畅;实践与理论缺乏紧密联系;就业观亟待改变。如何改观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和学生工作者进行了各种的探讨,开始关注高校职业指导。
一、高校职业指导的内涵
高校职业指导作为“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是依据学生个人生理、心理特点,引导其培养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教育和指导过程,也帮助学生根据外在要求和内在特质选择并适应学业或职业的过程”。[1]职业指导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职业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面对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浮躁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学生们往往难以作出科学的分析、理智的判断。高校职业指导把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将道德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指导的同时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解决具体的就业问题来解决其思想问题,使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今后实现职业目标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职业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职业迷茫和焦虑、频频跳槽、自信心受挫、自我否定等现象。而就业指导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深刻剖析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自我认识概念,正确的切合自己的实际,自我剖析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体差异、工作潜质,探寻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社会的发展变化修订未来的职业取向、职业目标,完善职业规划,形成正确就业观。
(三) 职业指导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难度确实在不断的加大,除了改善外部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外,大学生们的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显得更重要。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对自己进行客观、理性、合理地定位,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学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在整个体系中,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意识,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进行自我塑造和自我发展,培养高尚的职业思想境界,帮助毕业生将未来就业所需的工作能力和知识与市场需求匹配起来。
三、高校职业指导的实践途径
(一)构建全员全过程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高校职业指导不单是针对大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完善的职业指导应当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指导重点,从学生一入学起到毕业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就应开始实施完整的动态职业指导过程。另外,高校职业指导,是全方位的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必须有效整合一切资源,不仅学校的就业指导教师、论文指导教师,包括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都要参加到职业指导中,把职业指导渗透到各门课程、实践教学以及班级各项文体活动中,形成职业指导的整体效应,从而有助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有关学生发展的信息,这对于了解并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就业指导更多的要借用新媒体、新媒介、新方法,与时俱进,丰富指导方法,贴近学生实际。
互联网络的广泛使用,给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内容,高校职业指导也同样要跟进形式,贴近学生生活,改变传统的指导模式,可以尝试建立网络辅导,设立一些网络指导精品课程作为学生课堂以外就业知识的补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给同学们带来便利的就业平台,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获得网上在线的职业指导师的的个性化指导。
(三)提升职业指导师的队伍素质是做好高校职业指导的关键。
应当认识到职业指导是一项非常伟大的职业,对促进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肩负着培养合格人才,教育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每一位职业指导师都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做好职业指导,本着对培养学生的目标出发,职业指导师就要自觉接受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并能熟练运用各种职业指导理论,充实职业指导内容,创新指导方法,培育形成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注重加强平时的学习和工作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探讨和研究职业指导的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指导工作。
四、结束语:
高校的职业指导对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每所高校都应当高度重视,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职业指导体系,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好务。
参考文献:
[1] 王英梅.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科学构建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高职学生的基础课程包括文化课、专业课基础,也包括培养人格、道德水平等人文素质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专业学习的前提,只有基础扎实,专业学习才有保证,才能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应对社会岗位需求,因此我们应当注重这些基础性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而言,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处于自主状态,灵活性很大,造成某些院校的语文课程内容随意性、任意性问题严重。不分青红皂白,不论东西南北,什么都往课程内容里塞的现象十分普遍;只开展阅读教学或只开展写作教学,课程内容片面的现象十分普遍;课程内容照缺乏创新性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从言语性出发科学构建《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
一、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言语”是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课程性质大讨论中被引入语文教学领域。李海林在其《言语教学论》中提出,语文教学论要由以“语言”为主体的本体论转变为以“言语”为主体的本体论,这是语文课程言语本质观的前奏。在可见文献中,最早提出言语性是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他认为语文教学课程的关键词已不是语言、语文知识、语文素养等,而是一批新生的术语概念,如言语生命、言语潜能、言语动机等。“言语”是语文课程的内容构成,也是语文课程的目的指向。[2]重庆师范大学的薛晓螺在论述语文课程目标时,全文也明确地使用了“言语”概念。[3]还有研究者直接提出“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和“语文是以言语形式为教学的本体”等观点。[4]从上述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诸多观点来看,语文课程早已迎来了其言语性的时代。
那么《大学语文》应当构建哪些以言语性为核心的课程内容呢?叶圣陶认为:“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书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减损。”[5]这段话中的“语”和“文”,都指的是“言语”。王荣生教授则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一是构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定篇)及其对它们的阐释,二是包括达到语文课标所规划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目标而必需教与学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的“语文知识”。[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当包括精神与能力两大方面。从精神方面来看,高职开设的《大学语文》应该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及社会意识的培养;而从能力方面来看,高职开设的《大学语文》则应当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重,不可偏废。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
(一)《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精神板块的构建
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精神板块的构建应该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和社会意识的培养,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功能。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除了关注大学生“专业成才”外,更关注其“精神成人”。一方面,课程内容在选择上首先要注意入选的言语作品应该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的个性、修养、情感、信仰等皆含其中,内容本身蕴含着德、智、美“三育”,而学生在“雕琢”言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作者的影响和熏陶,触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等,因此只要通过言意的转换,就能让学生增知、获能、染情、悟理,达到“人文关怀”“言语立人”的目的,使学生的道德品性和人文精神在“悄无声息”的美文学习之中,在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中潜移默化,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可以将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的内容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内容的选择不必细致,不论程度高下,只求真情实感,更不拘泥于虚伪形式的俗套,这样反能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让学生自主地借助言语作品来品味、咀嚼社会。这样的品味与咀嚼,帮助学生铸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增强抗挫折能力、恢复自信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责任心。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社会适应力的人才,他们不仅应该是谦谦君子,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意志,而且他们的思想情感能依靠他们富有感染力、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影响周围的人,使自己的事业和愿望更加顺利地取得进展和实现。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社会适应能力,语文课程不能帮助他们很好地融入社会,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是失败的教育。
(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能力板块的构建
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一个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四者不可偏废。李维鼎教授就认为听读说写之间有三个维度的交叉,这四种能力尽管都各有特点,但它们是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因此只有通过四种能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准确地把握各自的特性,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1.听说内容
听说能力从其构成来看,有两方面的内容。听的能力,主要包括从对方的话语中捕捉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感知情感态度的能力,听出言外之意的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根据对方的话语了解事物、事理的能力,等等。说的能力,主要包括选用恰当的口语交际样式的能力,运用语篇来完成言语行为的能力,针对语境得体地表情达意的能力,把事物、事理转化成口语的能力,等等。
以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不拘一格,只要是学生喜欢的、积极向上的内容都可以选入,包括单人的内心独白、两人的谈话、接打电话、指路问路、听说新闻、听说故事、听报告、听演讲、参与讨论、争论、辩论、模拟职场等多方面内容。说话水平来自积累,口语表达能力来自实训,因此在听说能力的课程内容中必定要包含训练,可以是一人说一人听,一人说多人听,两人互说,多人交谈,等等。高职《大学语文》的听说内容的选择还应当与校内的社团活动相结合,选择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贴近的听说内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
2.阅读内容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针对特定的目的从繁复的材料中准确、快速地筛选所需信息的能力,判断文句是否准确、严密的能力,把书面信息转化成对实体事物进行具体操作等的能力,进而获取和提高自身感悟能力和理解、判断、归纳、演绎能力。
以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既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训练、古今文章的阅读训练、文化科学著作的阅读训练,又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阅读目标的确定、古今文章思想的理解把握、文学作品鉴赏品评、文化科学著作的认知研究,还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阅读技巧、字词句辨析、品味,篇章的感悟把握、比较鉴别、评论鉴赏,等等。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来选择有针对性的言语作品。随着时代的快节奏发展,《大学语文》还应当包括读屏、计算机阅读能力及从中搜集、筛选、处理所需信息等课程内容。
3.写作内容
写作能力主要包括正确选择交际性文种的能力,准确、严密、简括地表达意思的能力,将多种表达形式进行组合能力,把实体事物、抽象事理、操作方法、工艺流程等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以提高高职学生写作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尽量选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就业、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内容,应主要侧重于科技论文、调查报告和公文写作这些应用文体上。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写作内容的设置应该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写作内容一定要有系统性,课程内容不能支离破碎,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凭兴趣进行教学,而应从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以及毕业、工作等给学生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角度考虑,设置出适应于《大学语文》课程需要的、自成体系的、能相对全面的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内容。其次,写作内容一定要有实用性。应用文体的写作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不论写何种应用文体,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对应用写作的文种要选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经常用的、必须会的文种作为教学内容,切不可让学生接受全部文种,为完成应用写作的学习任务而写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大学论坛,2003,(5).
[2]潘新和.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1,(5).
[3]薛晓螺.语文课程目标概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6,(12).
[4]李维鼎.“语文课”就是“言语课”――世纪之交话语文之三[J].湖南教育,1999,(9).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培养策略
21世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与其他国家的对外交往也与日俱增,培养大批具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视野开阔、知识广博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要破解这个难题,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不断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1]
一、培养英语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的传统和信念。”[2]
1.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深入认知和正确运用英语奠定基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人类演进的过程中,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3]语言符号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文化通过语言得以保存、继承和传递,同时,又对语言结构、语言交际形式、篇章修辞原则等在很大程度上产生深刻的影响,制约着语言的正确使用。因此,通过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强化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理解英语所蕴藏、承载的思想内涵,对学生深入理解和准确运用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开发性世界观的形成填筑基石。
语言是社会人形成的重要渠道,人们通过语言对社会进行类型化,并认识世界。[4]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们交往时,人们常常不自觉地使用本族语或本群体的社会语言规则解释和评价别人的交际行为,这种语用迁移的无意识性使人们在跨文化交往时很容易产生交际失误,而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存在又常导致不同文化人们的交际距离拉远。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克服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推动学生将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进行比较,深度认知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比较,让学生尊重和吸纳英语文化,使两种不同的文化更好地沟通融合,促进学生开放性世界观的形成,使学生拥有博纳四海文化的广阔胸襟。[5]
3.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指路引航。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它涵盖了知识向度、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著名的交际学者Gudykunst指出,有效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cognitive component)、情感能力(affective component)和行为能力(behavioral component),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6]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师生跳出英语学习只注重词形变化、遣词造句、语法结构等纯语言知识的局限,推动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知识学习同步进行,使学习内容和形式由原来的枯燥、单调转向生动、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积极的情感态度又会促进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去探索,加深学生对原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关系的认知、意识与理解。拥有这种意识能力,学生就更容易形成自主学习策略,在语境中发展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灵活性和批判态度,最终形成卓有成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策略
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认真学习和吸取现代科学教育理论,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1.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只有教师拥有更高层次的文化素养,才有可能引领和帮助学生向更高的文化高峰攀登。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跨文化教学的要求。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各类英语文学作品、观赏外国影视佳作、利用网资源等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并有意识地参加与跨文化教学相关的教科研活动,主动接受英语文化的熏陶,拓宽文化视角,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修养。
2.转变教学思路,营造英语文化氛围。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指出:“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不能只学或只教语言知识本身,还应该了解和教授与语言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努力克服母语文化和习惯的干扰,达到交际的成功。”因此,教师应坚持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并重的原则,将知识讲练和文化交际有机结合,并尽可能将文化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1)创设日常英语文化环境。在班级张贴介绍英美文化的图片、办英语板报等,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环境中积累和巩固英语国家有关历史地理、名人名言等方面的知识。
(2)积极拓宽英语文化学习空间。充分利用互联网、语音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媒介,通过观看、收听英语影音节目,阅读英语报刊杂志、小说等作品,从多感官增加学生的信息摄入量,使学生耳濡目染异域文化,增强文化意识。
(3)广泛开展特色英语文化活动。经常开展英语戏剧表演、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或报告、英语角等活动,使学生在互动活动中切身感受英语文化气息,提高学生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参与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3.优化教学设计,拓展文化渗透空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资源,从教材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多渠道、多层面地文化渗透,帮助学生获取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1)词汇教学。教师可通过设计英语板报、广告,制作英语标志牌等活动为学生创设词汇应用的文化情境。同时,有意识地补充与时事、社会生活、现代科技等密切相关的鲜活的词汇,培养学生捕捉英语文化知识的兴趣和意识。
(2)语法教学。教师绝不应只局限在语法自身的范畴内,要将逻辑思维、篇章语境、文化内涵联系起来,并借助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语境中感悟语言功能,体验语言内涵。
(3)语篇教学。教师要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充和渗透,使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相结合,补充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内容丰富的英语读物,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进而使学生形成文化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4.培养交际策略,注重交际能力养成。
交际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交际策略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以及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激发自主学习动机。教师可联系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新形势、新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联系名人刻苦自学外语成才的典型事例进行学习态度教育;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他们在学习语言中感受英语的有趣、有意和有用。
(2)鼓励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让学生做pair work或group work,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就不要插手。这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协作精神,又能扩大课堂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率。
(3)分层次布置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训练学生独自计划、实施和完成,如:收集名人名言、学唱英文歌曲、收看英文影视剧、编排课本剧等。通过多层面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学会学习。
三、结语
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渗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7]推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大幅度地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而实现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最终完成时代赋予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培养更多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何衡衡.论文化导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J].考试周刊,2009,(34):97.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7):129.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9):92.
[5]万祥麒.论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学艺术,2007,(12):75.
论文摘 要: 以“情感教育”为灵魂的艺术化教学设计是当前学校武术教学彰显人文关怀和进行审美教育的具体体现。本文以艺术设计为视角,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示范、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学校武术进行了艺术化设计,以期为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引言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孟子有云:“教亦多术矣。”这里所说的“术”,就包含着教学艺术的含义。教育家俞子夷明确提出:“教学法是艺术”,“教学法又是科学”。教学艺术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预设的一种计划过程。武术教学理应强调教师以情感化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选择师生间交互性较强的教学策略协调、优化教学环节,使教学艺术设计和其指导下的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学校武术教学是一种动态发展模式,也是一种艺术,在教学中如何增强教学的艺术效果,让学生在武术学习中既感受到美与和谐,又体验到一种艺术的享受,这就需要对武术教学进行良好的艺术化设计。良好的艺术化教学是激发武术教师的创造精神,提高专业素养的需要,也是创设和谐学校武术教学的应有之义。
2.武术教学内容的设计艺术
2.1教学内容形式
从教学内容的运动形式来看,武术教学内容的选编应注重套路、格斗和功法三种运动形式的交融、协调发展。应进一步“优化”套路这一中国武术所特有的运动形式,使其充分体现武术的特点,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需求。
2.2教学内容分类
从教学内容的分类来看,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全国统一示范教学内容、地方拳种特色教学内容和适合高年级女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2.3教学内容层次
从教学内容的层次来看,武术教学内容可分为“趣味武术”、“技能武术”和“文化武术”等,从培养学生学习武术兴趣入手逐步过渡到掌握武术技能和武术文化。
2.4教学内容构成
从教学内容的构成来看,武术教学内容包括徒手武术、器械武术和武术文化知识,徒手按照“踢、打、摔、拿、靠”的系列及相应功力锻炼方法进行分类,并综合运用上述五种方法,编组成突出武术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器械以青少年喜爱、便于开展、安全性较高的短棍、两节棍、剑术和流传较广的武术器械为主。
2.5教学内容创编
教学内容的创编,突出武术“练打结合”的特色和教练程序,借鉴形意五行拳、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等,以及原国家体委组织专家集体创编的“青年拳”为样本,创编既能单练又可对练的武术教学内容。而在选编武术教材时,既要以通过调研拟定的构建新教材的原则为依据,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当代时尚文化和时尚运动的成功因素。
3.武术教学中语言的设计艺术
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重要媒介。武术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具有和体育教学一样的特征,即理论知识与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紧密联系。武术教学要求教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讲究语言的艺术化。具体体现在:(1)语言要亲切、热情,尊重学生,多运用鼓励性话语;(2)语言要词准意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3)语言要生动,富有哲理;(4)合理利用非语言因素。在武术教学中,为了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效果,武术教师要努力借助自然协调的手势、表情、眼神、姿势等一系列非语言因素达到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4.武术教学中示范的设计艺术
4.1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的目的在于通过准确、熟练、优美,突出武术特点的直观性示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从而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完成顺序,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形成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教师在示范前应给学生布置观察内容和要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动作示范,明确观察动作示范的目的,并要求学生在示范结束后,根据观察的结果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避免学生看示范的盲目性。教师在示范教学中还要处理好完整和分解示范方法的教学矛盾。采用哪一种示范方法,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基础和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教学开始阶段,为了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多采用完整示范。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为了突出学习重点,特别是学生掌握动作初期,一般多采用分解示范。在分解教学中一般应遵循“完整—分解—完整”的原则,不宜将动作分解得过细,尽快向学习完整动作过渡,从而避免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
4.2学生示范
在教学中,为了便于教师讲解或某位同学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特定的技术动作,为了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产生榜样效应等,多采用学生示范。教师在让学生示范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给予一定的激励,激发其学习热情。
4.3合作示范
攻防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特性,决定了武术教学必须采用合作示范。合作示范能够形象地体现出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特点。如武术技术动作中直拳进攻和格挡防守示范;太极拳中的太极推手示范等。合作示范时,教师应在课前与合作者进行认真准备,对要合作完成的技术动作的每一环节进行练习,以便保证在上课时对每一个动作、环节都能给其他学生一个正确、清晰的交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
4.4正误对比示范
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仅仅采用正确示范,由于学生不理解动作性质和作用,容易忽视动作之间存在的区别,因此导致学生不容易发现自身的错误在哪里。教师可根据动作的攻防性质找出差异,通过正误对比示范,使学生明确正误动作的不同之处,达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目的。而教师让学生进行正误对比示范时,则需注意示范前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示范的目的,并做好示范者的思想工作,防止由于示范者做出错误动作而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自尊心受到伤害。
4.5徒手与持器械示范
各地区课题组调查结果表明,器械套路很受学生的青睐,例如女生青睐于趣味性较强的剑术。教师在教授器械技术动作时,一般采用徒手模仿示范,首先让学生关注身体及身体各环节的移动路线、用力顺序、动作形式及方法等,然后采用持器械的示范,以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技术动作,从而避免学生一开始只是关注手中的器械,而忽略技术动作要领的学习。
4.6借助现代科技媒体进行示范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应在直观性强的武术教学中充分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借助技术录像、光盘、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人体对信息的接受渠道越多,对信息的感知就越全面,越有助于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5.武术教学方法的设计艺术
依据武术所具有的体育属性和功能,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层面来看,武术教学中常用到范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等。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武术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关系到能否促进新课程目标的实现,能否激发和保持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能否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等问题。这就需要以武术教学目标为向导,根据教学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对现有的、新引进的教学方法,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进行程序化设计。这里的程序化设计是指设计武术教学方法的流程。如:第一步,设计由学生独立学习武术教材或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武术学习的方法;第二步,设计采用讲授法或是探索法;第三步,设计激发学生武术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问题;第四步:考虑所设计的各种方法相结合的不同方案等。
6.结语
学校武术教学的艺术化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武术学习需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内容的时代性,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弹性化、综合化和系统化,力求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武术教学发展规律的更富艺术感和实效性的武术教学。
参考文献:
[1]孟子·告子下.
[2]董远骞,施毓英编:俞子夷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75.
[3]杨雪芹,刘定一.体育教学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96-98.
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境脉下,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也许我们需要秉承“守正出新”这一中国传统智慧。学生的阅读不同于哲学家、文学批评家等治学的阅读,文本无边界并不等于教学无边界,并不是文学文本的所有价值都具有语文课程的教学意义。在文学文本的解读与教学上,我们需要“出新”,既能突破常规思维,“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又能“守正”,即坚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底线。
文学文本解读如何实现“守正出新”?笔者概括为:一个基点,两个关键,三个抓手,四个侧面,五个视角。下面分而论之,或将有助于一线教师实践与思考。
一个基点:发展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存在,不只是知识的存在,也不是听说读写等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单纯训练。基于此,就不难明白,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素养—养成型”的定位,是对“知识—传授型”“能力—训练型”的超越。“超越”,并不是“排斥”,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必要的知识传授、基本的能力训练。“个性化解读”要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基本点,不能因片面理解“语文素养”的定位而放弃其扎实的训练。
阅读作为一种智力技能,其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具有层级性。当然,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写作程度有迹象可寻,阅读程度比较难以捉摸”,阅读的能力层级、发展梯级难以科学而清晰地加以描述,自然也是众说纷纭。章熊先生认为,阅读能力包括:
认知能力——对词、句语义的辨析能力;
筛选能力——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捕捉关键性词、语、句、段的能力;
阐释能力——把读物中的词语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的能力;
组合能力——把分散在读物各处的材料加以合并或归类,将读物中原有思想材料间顺序进行调整的能力;
鉴赏、评价、创造能力——在阅读理解中对原读物进行扩展的能力。
从这一层级描述看,个性化解读更多发生在“鉴赏、评价、创造能力”层面上。但这不是说,个性化解读可以忽视认知、筛选、阐释、组合能力。文学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基于阅读的基础层级,如认知、筛选、阐释和组合(“守正”),否则必将成为“空中楼阁”,是无法实现“出新”的。“武松打虎是不保护野生动物”之所以被人诟病,就是因为其远离文本的关键性词、语、句、段,罔顾认知、筛选、阐释和组合能力的训练,以为“新”“奇”“特”观点的你说我说就是所谓的“个性化解读”。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鉴赏、评价、创造能力属于阅读理解的较高层次,但并非只对较高年级的学生才能够有此要求。
两个关键:紧扣“语言”和“学情”
阅读能力的构成具有层级性,其发展也具有梯级性,两个课程标准对此有概括的描述。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抓住“语言”和“学情”两个关键点,即所做的是语文的事,所做的事基于学情。前者,可以让我们沉浸于语文素养的培养,而不是“种人家的田,荒自家的地”;后者,可让我们重视学情的把握,明确学生阅读的“最近发展区”,而不是把中小学生当作大学生,更不是把他们当作社会阅历丰富、知识积累深厚的专家学者。
个性化解读的第一个关键点是“语言”。这是由语文课程最本质的属性——“工具性”所决定的。“工具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基础学科的最根本的特点,“人文性”应“自然而然地融化在文本语言的具体品味过程中”。对“工具性”忽视,就极易导致“多元解读的片面提倡,常常无视多元解读的有限性,过分宽容个性化解读的无限性”。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构筑文学世界的必要材料。从语文学科的本质来定位,文学文本解读最直接的对象是语言。无论是对形象的分析还是主题的阐释、技巧的领悟、风格的辨认,都不能脱离文本语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说,文本解读的深度,就在于语言解读的深度。而语言的深度解读,是建立在读者对词句段篇的认知、筛选、阐释和组合等文本解读能力基础之上的。在课堂教学中,在对文本“蜻蜓点水”后,就进入所谓的“个性化解读”,或在“个性化解读”中脱离文本,貌似热闹的背后,都是将语文阅读本质悬置乃至抛弃。
个性化解读的第二个关键点是“学情”。这是由阅读教学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所决定的。即使教师对文学文本有着深刻而个性化的解读,也不能忽视学情基础,不能以“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方式,将教师的个性化解读“传递”给学生,即使是“引导”学生力求达到教师的解读端点,也未必是合适的。比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人教版初中教材和苏教版高中教材都选入此文。教师即使能读出时代的影子和世事的悲凉,也应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和阅读状况,或定位于对老王这一人物“不幸”而“善良”的解读,或定位于对作者“愧怍”之情的品味,而不是将教师的解读(或专家的解读)作为阅读目标定位的唯一依据。为此,教师“应当深知教学方法,懂得俯就学生的能力”。
把握“语言”“学情&r dquo;这两个关键点,是文学文本个性化解读“守正”的需要,两个都不能忽视。2012年暑假前后数月,教育部统筹安排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调研,调研组成员、北京教育学院管然荣老师的观点值得注意。他认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感受·鉴赏”,过于强调“审美鉴赏”能力,而相对忽略[(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了最基本的“文本解读能力”,与中学生的实际水平有不小的距离。确乎,中小学不同于大学,是指导训练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如果连最基本的文句文意都未弄清楚,大搞“个性化解读”实为舍本逐末。
三个抓手:文本、作者、读者的视界融合
杨绛先生的《老王》表现了什么?作者通过《老王》想告诉我们什么?读者从《老王》中感悟到什么?这是三个具有不同侧重点的问题,显示了不同层面的“意义”。按照文艺批评的观点,它们分别是:文本意义,即作者在实际作品中通过词句呈现出的意义;作者意义,即作者欲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的意义。
当今语文教学上对文本过度与越界的阐释,除了忽视“语文”和“学情”之外,更多原因在于“读者中心论”的无限放大,未能找到读者解读的自由和文本、作者对解读限制之间的契合点。
纵观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作者中心论,主张阅读要重建、恢复作者原意;(2)文本中心论,主张阅读应以客观的态度面对静态的文本系统,求索文本自身的意义;(3)读者中心论,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鉴于三种解读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当今文本解读主张“视界融合”。为此,要对文本做适切的个性化解读,就需要通过文本、作者、读者的视界融合。孙绍振教授之“阅读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同化与调节”就是视界融合。
视界,又称视野、视域,即人的目力所能及的最大范围和界限。在阅读理解中,“视野融合”就是指读者的视野、文本的视野和作者的视野所呈现出的相互融合的状态。为此,读者要贴近文本,把自己放到作者的视界里去看文本所展示的生存视界,把自己的心靠近作者的心,以更有效地把握文本的内在意义。
如果能达到文本、作者、读者三者视界的完全融合,自然是最理想的,但文学文本的解读是复杂的,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客观呈现未必一致。“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证明作者、读者的视野难以完全叠合,而不同读者有不同的认知。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尽管文本、作者、读者(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有那么多的“不一致”,但并不妨碍我们对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的尊重,这种尊重需以文本、作者、读者视界的高度融合为追求。
“视界融合”是文本解读的最高追求,然而阅读教学有着文本、作者、读者(教师、学生、编者)视界的种种“不一致”的现实。但即使如此,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从“一个基点”和“两个关键”出发,应将重心移置于文本和学生上,就是说重在引导学生尽力逼近文本的真实(孙绍振所谓的“还原”),如在庄子身上读出逍遥洒脱,在诸葛亮身上读出聪明忠君,在李白身上读出豪放豁达,在范仲淹身上读出忧国忧民,而不能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放任其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读出罗密欧或麦克白,那当然是荒谬的。
四个侧面:形象、主题、技巧、风格
文学文本往往隐含着丰富的内涵与多种解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文本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存在。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认为:“对一件艺术品作较为仔细的分析表明,最好不要把它看成一个包含标准的体系,而要把它看成是由几个层面构成的体系,每一个层面隐含了它自己所属的组合。”
文学文本由哪些层次或侧面组成,各家认识不一。一般认为,文学文本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通常把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归入内容,将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归入形式,而风格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余三定《文学概论》秉承《周易·系辞》“言、象、意”的哲学思想表达传统,认为文学文本分为语言层面、形象层面、意蕴层面;罗曼·英伽登则认为,文学作品由语音层、意单元层、图式化层和表现的客体层等四个层次组成。孙绍振教授认为,文学文本是一种立体结构,至少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表层的意象群落,它是显性的;二是中层的意脉;三是文学的规范形式。
注意,文本的阅读系统并非作品的构成系统。蒋成瑀先生正是有鉴于此,认为“题材、人物、情节,多半是一些创作问题,而语言则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成系统”,构建了由体裁、主题、结构、技巧、风格流派等五个要素构成的阅读艺术系统。
出于与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现行教科书、一线教师专业话语系统等的衔接,我们认为文学文本的阅读与鉴赏有四个侧面:
(1)形象,文学作品所呈现的生动具体的、蕴含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它在不同的体裁中有不同的表现,如小说中的环境、人物、场面、情节等可理解为它的具体表现。
(2)主题,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它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寄寓在作品形象之中又有比形象更为深远的意蕴。
(3)技巧,文学作品用以塑造形象、传达主题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手法。如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象征、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过渡、照应、铺垫等行文结构方法。运用上,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有其相对稳定的手法。
(4)风格,特定的内容通过特定的形式表达,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现了作家、作品在处理题材、熔铸主题、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运用技巧和语言等艺术手段方面的特色。
这四个侧面,超越诗歌[(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散文、小说、戏剧这四种常见的文学体裁,能为这四种文学体裁所共享。在具体文本的阅读 和鉴赏实践中,自应因体而异进行,从而突出其体类特征。如小说的“形象”,可从人物、环境、情节的关系来欣赏人物形象;诗歌则以意象、意境的赏析为重点,以把握诗歌描绘的景物形象、诗人形象。
对这四个侧面,读者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不单列“题材”“体裁”“语言”“结构”?这里稍作说明。“题材”是相对于“素材”而言的作品内容要素,在文学文本的解读中,可为“形象”“主题”所涵括。“体裁”辨识,是文学文本解读的前置条件,课堂阅读、考试命题都会提供必要的提示,总体看并非难事,就不再列入。鉴赏形象、阐释主题、分析技巧、品味风格,均需藉由“语言”媒介而进入、深化,如要单独研究“语言”则可归入“语言风格”的欣赏。至于“结构”,不同体裁自有其规定性,比如在小说中体现为情节,在戏剧中表现为矛盾冲突和戏剧结构,其鉴赏可包含于“技巧”中。
具体到某一文本,个性化解读从哪一侧面进入为佳?可借助王先霈先生“圆形批评”理论,将文本视为一个连贯的、浑然的“圆形”整体,而其“每一个点、每一段弧是独特的”,当读者“从这一个切入点进入的时候,他意识到还有其他切入点可供别人选择”。
五个视角:语义学、文体论、社会学、文化学、接受美学
要对文学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需要从不同身份、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进行个性深读,以见出每一个文本的独特个性和独特价值。不同解读理论的合宜运用,可为文本的解读提供多样的视角。至今比较成熟的、能运用于阅读教学的解读理论包括语义学、文体论、社会学、文化学、接受美学,此外,作品原型分析、互文性解读也可引入。这里简要介绍前五种。
一是语义学阅读。源于英美的新批评派,现经运用、发展,多称为“文本细读”。它以文本为中心,通过语义分析把握作品意义,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注重于从文本外在的字词句段,去开掘其深层的主题内涵。论者、运用者甚多,孙绍振教授之《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是这方面代表性的实践。
二是文体论解读。所谓“定体然后可以言工拙”,这种解读方法,偏重于文体、结构、技法及语言等,具体方法是,把握不同文体的表达手法,辨别不同文体的结构类型,驾驭不同文体的语言体式,再现不同文体的主题形态。关注《听听那冷雨》的诗性表述,就是一种文体论视角的解读。
三是社会学解读。它是以作者为中心、以恢复作者原意为目标的解读方式,强调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弗洛伊德的“潜文本”论都可视为社会学解读。有人认为,《老王》命意不在于表现底层劳动者的善良淳朴,而在于表现“为草根阶层的不幸愧怍”,就是一种社会学解读。
四是文化学阅读。通过文章中文字语言、文化习俗、民族心理、经济结构的分析,显示其深层的文化底蕴。如对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有论者从“荷花”“水”“月色”“杨柳”意象选择以体察作者的心志情绪,即是这种解读,这与钱理群教授、孙绍振教授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殊途而异趣。
五是接受美学阅读。这种解读以读者为中心,注重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即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沃尔夫冈·伊瑟尔之“召唤结构”),注重于文本意义再创造,名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其最形象的概括,教学中“见仁见智”就是最好的注脚。
这五种解读理论,在语文教学的语境下,语义学的解读是最基本的,其他方法是辅的,这是由“发展阅读能力”这一基点决定的。五种解读理论的运用概要,读者可参阅林忠港老师的《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以〈愚公移山〉为例》。
文本解读要求教师以更开阔的视野、更灵活的立场去面对本来就无限丰富的文学世界,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经历“直面文本的素读——博采众长的研读——指向教学的悟读”三个阶段的磨砺,最后达成具有“自洽性”的文本解读结论。
但请注意,文学文本价值不等于教学价值,教师解读不等于可以期待学生达到。要将教师个性化文本解读的成果转换成为教学目标与内容,需经由课程标准、教科书序列、学情、教育环境等“筛子”的处理,以突出其“语文核心价值”,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这就是“守正出新”!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章熊.中国当写作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4]管然荣.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究竟应该是什么——质疑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理念兼谈“小语文”观[J].中学语文教学,2013(1).
[5]昆体良.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余三定.文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罗曼·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9]孙绍振.文论危机与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12(5).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教育;审美;表演;欣赏;音乐课程;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国民基础音乐教育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基本理念,并由此引发了关于音乐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杜亚雄先生对此改革理念提出了质疑,他在《国民音乐教育应与审美为核心吗?》一文中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不仅不符合音乐艺术的根本性质,不符合音乐教育多元化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要求被审美的心理,且还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倾向,应当加以改正。并提出,根据音乐艺术的本质,在创作、表演和审美三个环节中,表演是核心,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应重新回到“以表演为核心”的道路上来[1](P.84)。杜先生的这篇文章,应该说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和富有启示的观点,尤其是文章对表演在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内容中重要地位的强调是我们十分认同的,但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音乐教育是否应以审美为核心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何为“审美”与“审美教育”
关于音乐教育中“审美”问题的探讨,大多都是基于雷默的音乐教育审美哲学,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可以被看作是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体系化的集大成之作,陆续出版的三个版本都始终坚持“审美”哲学不动摇,在世界音乐教育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雷默说:“如果可以用一个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的为当代音乐教育的特征,那就只能说这个领域正力图成为‘审美教育’”、“如果音乐教育要成为音乐教育,并同时成为审美教育,他的起点必须是清楚地理解音乐的审美本质和审美价值。”[2](P.44)他的“审美”思想与我国很多音乐教育界美学界的专家们的观点一致,我们也认为:“尽管艺术除了审美价值以外,还可以有道德价值、政治价值、认识价值等等,但是,审美价值却始终是艺术的最更本、最重要的因素,是艺术称其为艺术的决定因素。”[2](P.7)可见,音乐的本质价值是审美这一点是为大家所认同的,是被广泛接受与推崇的。
“审美”一词来自美学,第一次正式用“Aesthetics”(今译美学、审美)这个名称来称呼一门新的学科和这方面的研究,由此使美学成为一门具有独立意义学科的人,是德国启蒙运动美学奠基人亚历山大・戈特布・鲍姆加通。鲍姆加通在1735年发表的学位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中,首次提出建立美学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将审美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直到1750年,他用拉丁文出版了专著《美学》,才正式用“Aesthetics”这个名词来称呼自己这本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这个名词源出于希腊文,意即感觉、知觉,其中包含的意思是,“属于或关于能感觉到的事物:物质的,而不是思维的、非物质的事物”。鲍姆加通就是根据其语源学的意义,将此定义为“感性认识学”,用来区别逻辑学与伦理学。在他看来,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美学即感性认识的科学。由于鲍姆加通在《美学》中用相当的篇幅讨论了审美的问题,“Aesthetics”才逐步在使用中被确认为美学这一学科的名称。[3]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审美”一词的解释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4](P.1214),对“欣赏”解释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4](P.1515)根据上述界定,我们认为:“审美即主体通过感官对美的对象的体验和感受,以从中获取精神享受与启迪。……虽然艺术不等同于审美,但艺术必定是审美的,没有审美就不称其为艺术,审美是艺术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审美先于艺术,艺术是人类审美需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2](P.8-9)
第一次明确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把审美教育概括为“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音乐教学就是通过音乐艺术的各种特定的表现手段(节奏、旋律、力度、速度、音色、和声、曲式等)将美的特质诉诸于学生的感情、心灵、思想,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5]席勒在这个意义上提倡审美教育,意在使人在偏重理性的工业文明时代也得到感性、情感的解放与教养,从而获得人性的完整。目前在我国,审美教育被当做成一种“美的教育”,也就是我们所惯用的通常意义上的“美育”。
雷默认为,音乐是一种基本的认知形式,是大脑的复杂功能,具有非概念、非语义性质,是情感的主观表现,在音乐中我们获得的是一种情感体验而并非有关情感的信息。他主张关注音乐内在价值,重视音乐体验,将音乐教育视为情感教育,认为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以音乐的本质和价值为前提,即审美教育。曹理先生曾经这样定义美育:“概括地说,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就是美感教育”[6]。而“‘音乐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7]“可以名正言顺地说,音乐审美教育通过音乐审美使生命创造活动能形象体现,在融进生命本质的音乐中,触动人的生命意识,展示人的生命本质和心态。”[8]这之后对审美一词的讨论仍然多集中在美学范畴,对审美教育的认识也借助音乐美学中审美概念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美的审视和判断。
总的来说,普通音乐课程的目标是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一个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力,“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是从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课程本质上提出来的,它是贯穿整个音乐教育得以进行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普通音乐课若没有一个全面的、以哲学为基础的终点或目的,就无法具有方向性。如果放弃审美的核心理念,就会如雷默所说的:“当要成为有效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花费的大量精力没有从一个集中的内心力量源泉获得支持时,它就开始衰竭了,自己喂养自己,在无穷无尽但是没有协调的活动中消耗殆尽。”[9](P.19)
二、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1.审美与表演对立吗?
杜先生在文中提出:“根据音乐艺术的本质,在创作、表演和审美三个环节中,表演是核心,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应重新回到‘以表演为核心’的道路上来。”[1](P.84)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把“审美”与“表演”放在同一层面上来作比较,我们认为这样有些欠妥。“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表明音乐教育的价值追求是美育,它与德育、智育处在同一个层面,它包含着创作、表演、欣赏,因此把审美等同于欣赏、审美对立于表演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中小学审美教育的目的,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即提高审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全面发展。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则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提高审美感受力或鉴赏力,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因素的感知,对审美对象所蕴藏的内在情感因素的领悟;二是提高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包括借助审美媒介表现自身和创造物化审美对象;三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标准等。[2](P.48)由此可见,创作音乐、表演(表现)音乐、聆听音乐都属于审美,三者是实现音乐审美的途径与手段,通过创作、表现、欣赏等一切音乐活动所获得的体验都是审美体验。反过来,对于表演来说,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则有利于学生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首先,音乐审美是音乐表演的方向与目的。
音乐教育在育人价值上是多方面的:它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辅德、益智、健体,但它们无一不是通过“审美”这一环节来实现的,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主要是通过“审美”来育人的。所以从本质上讲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既是音乐的本质特征,也是音乐教育的目标追求,那么把审美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也并不为过。根据雷默所阐述的审美哲学,普通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或目的是,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一个学生体验和创造音响的内在表现性的能力,这也可以表述为,尽可能最充分地培养每一个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力,这个目标同样也是表演教学的目标。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音乐教育的过程包括“输入”与“输出”两个方面,“输入”是通过音乐审美获得感觉与体验,“输出”则是审美创作与表演。音乐的“输入”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再由“输出”将自身对美的感悟进行外在的表达或者表现,正是通过这两方面的合力充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实现普通音乐课程的目的。
其次,音乐表演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雷默指出:“在普通音乐课中,表演是与音乐相互作用的必要但又是客串性模式。它是强化音乐理解力和音乐体验的有力途径之一。”[9](P.238)表演直接维系于音乐从而获取审美体验,简单来说,这种审美体验就是在表演阶段卷入了音乐创作行为的价值。音乐的创作要求将技巧、感受力、想象力和真确性带入有待于表现的作品内部,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参与者不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作品中,还需要让作品的表现具有打动观众情感的品质,这也就需要表演者调动自身内在的素养与体验,作用于音乐作品。音乐表演者是要对他们行将完成的作品做出表现性或审美性决定的艺术家,而在现在的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在做出音乐性的决定方面还是在被引导理解为什么会做出那些决定方面,表演者都需要有切身的、艺术性的投入,而这种投入的同时也就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获得。
一切音乐,无论创作于何时,其表现力至少有一部分取决于音调给人的感受,而音乐教育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对这个方面的音乐影响力更加敏感,帮助人们洞察有表现力的音响条件,并鼓励对所洞察的结果做出感应。无论用什么类型的音乐,无论是什么年龄的学生,也无论是什么活动,唱歌、演奏、作曲、听赏等等,音乐学习必须包括对感性水平的审美反应力的某种关注。这也可以看出,审美既不只是欣赏,也不与表演对立,审美是属于欣赏、表演、创作的上位概念,它渗透于所有的音乐活动中。音乐教育者必须意识到,音乐的主观体验具有多样性,感性反应也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所以应该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通过表演、作曲、欣赏和讨论这类音乐的表现类型来分享这样的审美意义。
2.欣赏等于聆听吗?
音乐作为人类用声音为媒介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创作、表演、欣赏(简称为“创、演、听”)三个环节。杜先生认为:“其中第一个环节‘创’的专业性很强,是专业音乐教育的任务,国民音乐教育一般不包括此环节。某些教学法虽然提倡有能力的中、小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因而包括了‘创’的某些因素,但不以‘创’为核心。最后一个环节‘听’是人的本能,凡耳朵正常的人都可以‘听’”[1](P.84),并提出:“‘创’和‘演’都不是人的本能,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后天的训练才能学会‘创’和‘演’的能力。在这三个环节中,只有‘听’是人的本能,有耳朵就能听。‘本能’之所以叫做‘本能’,就因为它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能力,根本不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培养。”[1](P.84)在这里,著者把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欣赏”直接等同于了“听”,这显然是犯了一个文字学层面的小错,因为,“欣赏”与“听”两者并不等同。
首先,此“听”非彼“听”。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感受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知的满足。人们一般习惯于把“欣赏”俗称为“听”,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说“去听音乐会”、“请听我唱支歌”,很少有人说“去欣赏音乐会”、“请欣赏我唱支歌”,这样的表达会让人感觉文绉绉,不符合我们正常的语言表达习惯,这里的“听”是通俗的口头表达用词,其潜意思就是“欣赏”。而著者却把“欣赏”浅化为“听”,这有些把问题简单化了。著者所理解的“欣赏”就是“听”,是一种本能,在拥有健全的耳部器官基础上,物体振动发声,通过介质传播声波刺激耳膜,从而产生“听觉”的生理过程,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不需要教育的。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欣赏”是主体对客体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并领略其中的趣味,一般从对客体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觉开始,经过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自身的想象与思考,在情感上达到主客体的融合一致,由此不难看出,“欣赏”能力是通过后天培养的,绝不可能与生俱来。埃里奥特在他的《关注音乐实践》中也谈到音乐聆听,他首先就抛出一个问题:“聆听,毫无思想还是富有思想?”[10](P.75)他认为,音乐聆听需要我们根据个人的理解和信念去诠释和构建听觉信息,毫无思想的聆听这一概念是站不住脚的,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尽管在任何给定时间,聆听者所获得的信息是无限的,我们并不明白我们能听到的所有东西,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高度选择性的。注意力需要挑选、整理、回忆、组织和评估隐性的和显性的所有行为。第二,试想去看或去听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必须具备对对象的有关知识。可见,埃里奥特所谓的“音乐聆听”也是指有思维的“音乐欣赏”,而不同于单纯的生理上的听觉。我们或许不需要培养听觉,但一定需要培养听力,“如果聆听只是一种声音的复制,那么任何一个有着健全听觉的儿童将和指挥大师杰姆斯・里维恩一样能够领悟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了”。[10](P.77)
其次,“欣赏”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
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审美判断,一种主观的意识定向和情感作用,而音乐的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对于欣赏主体来说是否能成为现实的存在,这还要取决于欣赏主体的主观因素。音乐艺术本身就是音乐审美意识的物化,是音乐审美创造的结晶,音乐的审美来自人的主观情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作用于音乐客体的产物,可见音乐欣赏也就不可能等于被动的、生理层面的听,而是一种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主体的作用,音乐审美客体所具有的审美特性就难以呈现出来,其审美本质和价值就不能够真正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从而,它只能想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而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说来存在着,因为对我来说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可能感知的程度为限。”[11]欣赏音乐固然要听,但听仅仅只是现象,审美才是本质,审美不只是“被动的接受”,也是“能动的创造”,音乐作品也是作者与赏者共同完成创作的,也就是说,审美是一种“生产过程”,是作品与赏者“互动作用”而产生的[12],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个人喜好、心态、素质、情感经历、受教育程度等等因素也都能影响这个过程。我国古代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也是强调欣赏者的主观作用,他认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其本身无所谓情感,无所谓内容,只有被欣赏者感知后才会产生哀乐的情感,当然这样的观点偏向于唯心主义的极端,政治服务性较强,但也能从某些方面看出音乐欣赏是一种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只有被人主观欣赏之后,本身只是客观存在的音乐才会富有生命力。
3.欣赏就是享乐主义吗?
杜先生在文中提出:“如果把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的三个环节和物质生产相比较,创作相当于‘设计’,表演相当于‘生产’,而欣赏相当于‘消费’。……在音乐艺术的创、演、听这三个环节中,欣赏是一种消费行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出现其实是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宣传音乐上的‘消费主义’,不鼓励学生创造音乐,只消费音乐,成为‘音乐消费者’而不是‘音乐创造者’,客观上会助长贪图享乐的奢靡之风……。”[1](P.89)我们认为这样的观点实在有些牵强,给“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如此上纲上线,有点小题大做了。
把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的三个环节和物质生产相比较而得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倾向的观点,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来对此加以澄清。马克思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艺术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生产的“产品”。艺术鉴赏则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这样,对整个艺术系统来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出艺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艺术生产的全过程中,生产作为起点,具有支配作用,消费作为需要,又直接规定着生产。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是为了供人们阅读或欣赏,如果没人欣赏,它就还只是潜在的作品。因而,艺术生产适应着欣赏者的消费需要来进行艺术创作。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又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推动着艺术生产的发展。可以说,这三者之间既有它们自身的独特规律也存在着辩证关系,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艺术生产理论同样适用于音乐,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通过演奏、演唱、动作等形式表现出来供观众欣赏,如果没有人欣赏,那这个音乐也就还只是一部潜在的作品,只有通过欣赏,作品的创作与表现才得以有意义,可见音乐创作、表演、欣赏是一个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整体。杜先生认为:“音乐作品必须通过表演,才能把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其作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因此在创作、演出和欣赏三个环节中,但其中第二个环节‘表演’最为重要,是音乐的生命所在。”[1](P.86)这话是有道理的,确实只有“表演”出了音乐才能“欣赏”到音乐,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欣赏”,那“表演”又何处容身?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国民基础音乐教育来说,表演的确非常重要,但不能够为了强调表演的重要而刻意地贬低了欣赏。
欣赏音乐是人的精神需求,并不是只有“享乐”时才能欣赏音乐,欣赏音乐也并非是一项如何奢侈的“消费”,音乐的创作与表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欣赏,欣赏是音乐活动中最自然、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雷默之所以对音乐的听赏比较看重,是因为他认为在音乐中,理解和反应(审美体验)都是通过听赏发生的,所有人,包括以任何认真的方式从事作曲或表演的极少数人,无一不是以最基础的行为――听(这里的听就是指欣赏),来同音乐相互作用,来体验并欣赏音乐。除听赏之外,对音乐进行高度审美的体验还有四种基本的手段:创作、概念化、分析、评估,通过这五个基本的手段,普通音乐教育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鼓励对音乐的反应能力,通过专业和更有感受力的表演、作曲和即兴创作、演奏,加强音乐创造力,提高对音乐艺术及其如何运行的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分析能力,促进对音乐进行更精细的评估。哲学家康德曾在《判断力批评》中认为:“审美中的判断是审美的‘品味’,即品味的判断、美的判断――以审美的方式来听音乐,强调以审美为要旨、以听为主要形式,就构成了最具音乐性的对音乐的反映形式。”[13]可见,听赏是创作与表演的推动力,鼓励学生在听赏中提高自身审美修养,才能在创作与表演中更具创造力。
除了上述三个问题,文章中还有一些观点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比如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和实行多元化音乐教育是互相违背、互相矛盾吗?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要实现多元化就不能“以审美为核心”吗?音乐的非语义性特点也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以审美为核心?等等,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考虑的角度不同所引发的,《课程标准》在对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要求中把音乐的审美价值列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为了强调音乐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审美的过程,是为了强调音乐课程价值必须通过审美来实现,是为了强调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的审美过程来实现音乐教育的育人目标,这是从音乐课程的本质和价值取向上而言的。
而杜先生提出的“以表演为核心”则是就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言的,两者不属于同一层面的问题,或者说不是在同一个层面探讨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强调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本质问题与价值方向,退而求其次地纠结于课程教学内容,将会导致音乐教育目标、价值的不明确,导致对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育问题不科学,从而偏离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期望方向。(责任编辑:陈娟娟)
参考文献:
[1]杜亚雄.国民音乐教育应与审美为核心吗?[J].艺术百家,2011,(4):84-89.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14.
[5]彭霆.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州大学学报,2004,(4):94.
[6]曹理.曹理音乐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39.
[7]徐希茅等.音乐美育[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1.1.
[8]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25.
[9][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10][美]戴维・埃里奥特著,齐雪、赖达富译.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9-80.
[12]修金堂.音乐美学引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205.
[13]詹燕君.“PraxiS”,音乐教育哲学的另一种阐述方式[J].人民音乐,2007,(6):72.
Shouldn't 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Dedicate Itself to Aesthetics?:
A Discussion with Mr. Du Yaxiong
RUAN Xiao-jing, GUO Sheng-jian
(School of Music,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