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

第1篇: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一、找准切入点,缩小命题范围

话题作文给了学生驰骋形象思维的空间,展现青春年华想像的瑰丽平台,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人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题目,既然允许自拟题目,学生就不能放弃展示自己写作功力的机会。可是有的学生分不清“话题”与题目(标题)的区别,就把话题拿来作题目;其实,这是不明智的做法,是万不得已才采取的下策。因为作为话题的词语,覆盖面极为宽泛,轻易用这个词语作为作文题,无疑是给自己增加了下一步立意、选材、布局方面的难度。题目不宜过大,过大了就容易形成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之势。一个平淡无奇的题目,会导致读者没有兴趣去读你的习作。标题是你文章的眼睛,二目无神就会失去灵性。如以“发现”为话题,有的同学拟题为“人类的发现”好大的一个标题,他立意通过这个标题来说明由于人类的不断发现和创新,使社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可是600字左右的篇幅这个题从内容上说些什么?从结构上怎么写?由于拟题者找不准切入点,命题范围过大,只好是泛泛而谈了。正确的做法是先要找准切入点,锁定范围。拟题前认真审读提示语,调动自己的个人阅历、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紧扣“话题”这个词语,深入思考,在这个词语的前面加上若干词语进行修饰、限制或补充,逐步缩小拟题的范围,恰到好处地拟订适合自己写作的文章题目。题目最好要能比较鲜明地透视出文体、立意、选材等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多方面制约、帮助自己的写作,同时还可以给阅读者带来愉悦感。

二、掌握拟题的方式方法

在话题作文的拟题中,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来拟一个称心如意的、又使读者一看就有赏心悦目、过目不忘的题目,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有以下几种拟题方式较为常用:

1.一“字”式。这种标题也叫“立骨式”,它是用一个字便能概括全文的内容。极大限度地拓宽了读者的想像的空间,这种标题中的这一个字一定要有较大的概括力,如“路”、“春”、“爱”等。

2.并列式。这种题目就外观来看是运用间隔号把题目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并列的词语隔开来,它显得整齐、匀称、美观。如以“读书为话题,可拟为“读书・成才・报国”。以“高洁”为话题可拟为“荷花・荷叶・淤泥”,值得注意的是隔开的词语,既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示,又必须是互有联系。

3.引言式。这种题目就是引用名言、俗语、古诗句作为题目,达到生动形象之感。如以“教育”为话题,可以用诗句“润物细无声”来作题,此句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用它来盛赞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既生动又形象。

4.设问式。这种题目形式是就读者关心的但又不甚了解的问题提问,这样的题目容易造成悬念,产生吸引力。如《谁是学习的主人》、《道德从何而来》等。如以“战胜自己”为话题,可以拟题为“我为何取胜”,或“战胜自己靠什么”等。以“文化”话题――可以拟为《“文化快餐”真的不足取吗?》。

第2篇: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一、准确揭示,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都是根据给出话题自拟题目,这个题目不是“天马行空”胡乱一写,而是要准确揭示话题所体现的内容,切忌穿凿附会、生拉硬套。在这一点上,话题作文的宽泛性也体现出了弊端,因为其范围之广,所以在拟题上反而给学生带来了困难,所拟题目 “千人一面”,所写内容穿梭于几个话题之中,把能写的都写了,结果却适得其反。为此,对于话题作文的拟题,我们一定要有“化大为小”的意识,即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最简单直接的做法是:在所给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如以“愿望”为话题,我们就可以拟“小草的愿望”、“愿望破灭”等。在宽泛的范围内,选择一点,不及其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一点”写好、写深刻,从而达到人们常说的“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效果。

二、多种角度,独辟蹊径

拟题,除了顺向发展,正面思维,从积极的方面给予肯定外,还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对一些固定不变的观点进行相反角度的深度思考,从而进行论证。思维角度变了,文章立意也会陡然一新,与众不同的新见解势必会吸引读者的眼球。如屡遭逆境挫败了人的自信心,鼓励与表扬反而更易激发人的斗志,可拟成“顺境也能出人才”;一味的知足自满,却是固步自封,可拟成“知足者未必常乐”等等。突破常规,反弹琵琶,才能弹出不俗之音。

三、巧用技巧,力求创新

在正确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拟题运用一些技巧,也能使文章增色不少,例如:

(一)巧用修辞

文章的题目素来有“简明扼要、点明中心”之功效,但不足的是简明的题目往往剥夺了读者想象的权利,巧妙使用修辞恰恰可填补这一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令文章更富意蕴。如以“家”为话题,用比喻拟《家――我成长的避风港》,用对偶拟《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又如以“环保”为话题,用拟人拟《地球就诊记》,用夸张拟《地球的最后一滴眼泪》,用对偶拟《一手老茧,满山苍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拟题,可使文章题目生动形象,富有文采,不落俗套。

(二)巧借熟语诗句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触手可及的丰富资源,成语、俗语、古诗名句……只要我们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找出适合文章主旨的借来一用,那么文章也会顿生典雅蕴藉之气。以“书”为话题可拟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诚信”为话题,可改造诗句拟为《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可借用名句拟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以“作文”为话题,还可借用歌名拟为《作文,让我欢喜让我忧》……在生活中,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有心积累,用心联系,通过借用、改造、组合等方式拟成的题目,一定会使文题典雅大方、妙趣横生。

(三)巧改数字公式

第3篇: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 说真话 抒真情 作文教学

素质教育一再强化“关注学生”、“以人为本”,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1]为学生搭建自由表现个性的写作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他们所感知的生活,这不仅仅是课程标准提供给作文教学的理性尺度,更是所有面对学生作文的人的共同呼声。

然而我们的学生却在作文当中不断地说假话。他们思维萎缩,想像贫乏,个性消隐,语言成人化,这都是对说假话习以为常而导致的灾难[2]。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还存在种种弊端。

一、命题没有切入学生真实的生活

受“立意要高”这一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的局限,我国的作文命题严重忽略了创作主体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尊严,而导入了一种功利化、政治化和庸俗化的范畴。例如《一件小事》,教育学生要先抑后扬写一件小事并非小事。还有一类作文题目,如《变了》、《舞》等,以及一些寓意很深的漫画,这些笼统而含糊的题目很容易发生歧义。这种出题方式让我们的学生猜题就破费时间和功夫,哪还有精力来挥洒才情,发挥想像力呢。

二、思维禁锢,排斥个性和有创意的表达

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赫尔岑有句名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而我们的教育却反其到而行之。我们的老师时常告诫学生说,写作文首先立意要高,而所谓的立意高,就是只能写光明、积极、美好,不能写黑暗、颓唐、丑恶。如果你写“春天不好”,会被老师批“胡说八道”;写讨厌上语文课的作文不敢交上去;一封“朦胧情书”会让老师家长如临大敌。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旦不能体会情感诉诸文字的愉悦和文字给思维带来的触动,相反会被面目全非的思维包装弄得痛苦不堪。

三、对苍白造作的成人化语言视而不见

思维的迟钝和想像力的萎缩导致语言的贫乏和苍白。只要翻看一下我们的学生作文,就会发现,不管男女、不分大小,不论个性,从语气语调到语词造句都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春雨”象征“温暖”,“蜡烛”象征“人民教师”;“白”是“纯洁”,“黑”是“污浊”。他们要么就模仿成人的口吻空发议论,要么就套用名言警句故作深沉,或者就复制文人的风花雪月来无病一番。

怎样才能使学生每次的作文练习成为他们的心灵需要,诱发他们的写作冲动,使他们乐意写,有东西要写,其实做法有很多。

1.文题关心学生的内心体悟,抓准他们的思想脉搏。作文题目可体现辨证思维、人文特色,巧妙引导学生关注其成长历程,关注人生、社会,崇尚美德。其命题可以把“展示自我”作为命题的主旋律,如“学会理解”为话题。这个命题涉及到“自我”的内容,学生能有感而发,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作文命题可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半命题“生活需要”,这个作文题目展示了有感性地感受生活,转变为理性地思考生活,学生写作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命题还可以关注自然,如以“风景”为话题。还可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如以“沟通”为话题。还可涉及读书内容的,如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为话题。

2.要重视、赞赏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激励个性和有创意的表达。崇个性、重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作为写作主体,学生有着个性气质、生活经验、心境、情趣的差异,写作也呈现多元化。从本质上来看,作文就是要反对模仿。刹住愈演愈烈的仿写套作之风,单凭“不准抄袭”的限令是远不够的,积极的办法就是实施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培养求异思维的能力。比如“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结语本来就有贬义,意在指责那些见异思迁之人,若逆向思维,我们何尝不能赞扬那种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呢?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追求立意的多元化。比如以“绿”为话题作文,可以写“我们的家园需要绿”,可以写“我们心中的绿意”(希望),可以写和平的象征“橄榄绿”,可以写国家的卫士“国防绿”……作文要创新,教师必须创设写作教学的新环境,营造写作教学的新氛围,拓宽审美体验的新视野,展示举一反三的新话题。

3.我们的写作教学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为了给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材料,亲自带学生融入大自然,再确定《春到双台河》、《摸鱼》、《打雪仗》等作文题目。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写起来就真是水到渠成,其乐无穷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学生“开源”“引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激励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为学生提供写作材料。我们的学生经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阅历太低,作文没有素材可用;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又找不到恰当的词句。我校的语文老师长期让学生做读书笔记,就是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训练中,学生学会了怎样读书,怎样做读书笔记,怎样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同学在无意中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要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寻找丢失的个性,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就应该鼓励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只要这样,作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才会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

第4篇: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一、认真审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审题,就是详细弄清题目的含义和要求。审题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如:以“共享生命”为话题,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发生了错误,写偏了题。他们围绕“提示语”中“生命”做文章,写成了:珍惜生命、讴歌生命、生命的意义等,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没在“共享”上做文章。

二、拟好题目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础

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使内容丰富多彩,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话题作文也和其他非命题作文一样,一定要拟好题目,那么如何拟好题目呢?现在,以“书”为话题,介绍几种常见的拟题方法:

(一)加词法

所谓“加词法”,即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尽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饰、限制、补充性词或短语,将宽泛、抽象的话题具体化、形象化,再选择自己熟悉的方面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题目。如:“谈读书”“书是我的挚友”等等,这种方法可使话题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

(二)想象法

引导学生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

如“假如世界没有书”“22世纪的书”等等。指导学生用想象法拟题,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三)拟人法

指导学生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如“书与笔的对话”“书的自白”等等,这样的题目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四)悬念法

指导学生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兴趣的题目来。如将以上话题拟为“书中这样说”“你同意书中的观点吗?”这样的题目颇具悬念,能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

除此之外,还可用引申法、引用法拟题,即分析话题的引申义,由引申义来确定作文的题目,或引用与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等加以变更做题目。

三、选好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

话题作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文体不限”,打破了命题作文规定体裁的单一要求,让学生有广阔的选择余地。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

因此,在话题作文的文体选择上,变随意为理性,变无序为有序,变不自觉为自觉,准确地选择能整合自己智能优势,充分展示自己写作才能的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重要基础。

四、构思上以小见大,立意上创新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核心

第5篇: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一、巧用修辞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拟题法,因为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引用等辞格的恰当运用,能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增强文章标题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百元钞票的自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星星知我心》《爱如潮水》《千年等一回》《幸福像花儿一样》《平淡如水的日子》《快乐集装箱》《近水楼台先得月》《草原在哭泣》《哭泣的骆驼》《坐着读书,站着做人》《鲜花与荆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多情的土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真的错了吗》《明天的明天你还会来吗》等等,这些命题或比喻,或拟人,或引用,或对偶,或对比,或反问,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深沉,或文采飞扬,给人的感觉是运用了修辞的标题,就像一盘盘美味佳肴,又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让人过目难忘。如以“诚信”或“环保”为话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播种诚信》《向诚信问好》《地球的烦恼》《高烧不退的地球》等。

二、故设悬念法

所谓悬念,就是创作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故意留下疑问,以吸引观众或者读者的一种创作方法。用这种方法拟题,简单易学。比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传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结局又会怎样?读者一看到这个题目便有了这么多的疑问,自然会产生往下读的强烈念头。再如《100分我恨你》《太阳从西边升起》《午夜之后》《做“贼”心不虚》《生命还会继续吗》等标题也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人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如以“成功”或“考试”为话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功成名就的悲哀》《只有一人及格的考试》。

三、移用诗词法

古典诗词大多是经典性的语言,它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用它们来做标题,一方面可以摆脱拟题俗套的弊病,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修养。因此,“移用诗词法”是古今文人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小说《在水一方》你看过吗?作家琼瑶为小说命名化用的就是《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又如鲁光在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有一段描写教练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这部分的题目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用的就是唐人刘禹锡《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一句。如根据下面内容拟标题:湛江市近年来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你的家乡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色,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若要你就此拟写一份新闻报道,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标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一枝红杏出墙来》。又如赴美穷留学生路生为生计替人洗碗、洗厕所……受尽洋人的白眼和讥笑,每当他漫步纽约街头,遥望天边的明月,想起年迈苍老的父母,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伤心的眼泪,若要你把此情景描述出来,抒写游子的思乡之情,你会用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呢?运用此法可拟标题:《月是故乡明》。

四、错位思考法

拟题不仅要形象,有文采,更重要的是要新颖脱俗,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常规思维,纵向或逆向思考,拟出新奇陌生的文题。如:《真想做个差生》《停电真好》《没有翅膀的飞翔》《渴望“非典”》《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等,这些标题具有新视角、新思路、新体验,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阅卷老师的目光。如以“自由”或“补课”为话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渴望失去自由的日子》《放弃自由的自由》《假如有个星期八》等。

五、以小见大法

话题作文范围广,限制性较少,同学往往无从下手,很难写出切实具体的文章,这时我们如果能够有意识地缩小写作的范围,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具体地从一个细小的角度着手,选材内容更加集中明确。比如以“爱心”为话题可以拟题:《你是我的新娘》《妈妈不爱我》《这个冬天不太冷》《血浓于水》等。

以《你是我的新娘》为题目怎么能写跟爱心有关的内容呢?老师是这样设想的:一个处于青春花季的女老师小梅患上了晚期肮癌,只剩下一个月的生命,其男友整天守在病床旁,痛不欲生,为了让女友幸福快乐地走完有限的生命历程,他不顾父母极力反对,决定和小梅结婚,走向红地毯的新娘小梅老师开心地笑了。再如《妈妈不爱我》,可选取身为教师的妈妈由于工作繁忙,以校为家,对“我”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令“我”产生妈妈不爱我的想法,但“我”最终理解了妈妈的行为,从女儿“我”的这个角度写出了妈妈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表现出“爱心”的话题。如以“青春”或“宽容”为话题,用此法可拟写标题:《花季有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

第6篇: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以元旦为话题的感想作文 篇【1】最近可真热闹!圣诞弟弟和元旦哥哥不巧碰在了一起,它们俩可是人们最爱的两个节日。一个是东方老大,一个是西方老大,到底是谁厉害呢?

元旦哥哥自信满满的说:“我混的时间可比你长,经验也比你丰富,资历也比你高,你说我是不是比你厉害。”

圣诞弟弟不屑的说道:“你老了,你现在不吃香了,现在可是流行时代,大家都向往潮流,一到圣诞节年轻人就都去狂欢了。在这一点我可比你这个老顽童厉害多了。”

元旦和圣诞你一句,我一句的吵得不可开交,把正在做美梦的天使姐姐吵醒了,天使姐姐为了让它们俩能够和好,就想了一个公平办法,就是问问人们到底那个节日它们更喜欢。

20~30岁的年轻人他们都喜欢圣诞节,因为他们觉得圣诞节可以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去KTV唱歌,一起去参加主题派对,一起在圣诞树上挂上属于自己的愿望。但30~40岁的中年人人们更喜欢元旦,因为元旦代表团聚,象征着一年吉祥的开始。元旦的时候,全家团团圆圆的在一起吃汤圆,别提有多开心了。如果考虑到我们儿童的角度,她们是既喜欢元旦又喜欢圣诞。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圣诞会有他们最爱的圣诞老人给他们派发礼物,玩具。元旦可以吃汤圆,元旦也代表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变的更加懂事,能不高兴吗?

到最后圣诞弟弟和元旦哥哥终于和好了,因为他们知道俩人是平等的,自己各有各的好处,要虚心像别人学习,这样才行!

以元旦为话题的感想作文 篇【2】年年辞旧岁,岁岁迎新年。元旦节,这个一年一度令人释怀、兴奋的日子,对于我,自懂事的时候起,似乎就没有过个什么鲜样来,以往这时候发生过什么,脑海里象个抽空的瓶子,没有一点印象。20XX年元旦不同了,这天所做的所做的事,仿佛已深深地铬在心间,想必以后应该不会再没有痕迹了!

今年的元旦节,妻儿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要求我挤出元旦这天时间,陪他们攀岩。这个要求,是妻儿早在几年以前就提出了的,因为工作忙,始终满足不了他们。

儿子酷爱体育运动,尤其是攀岩运动,经常在学校的比赛中拿奖。他要求我陪同做一次户外山体攀岩与他比赛,妻子十分赞同。我很明白他们心里面在想着什么——儿子想要一个多陪陪他的健康的爸爸;妻子想要一个身材“苗条”的健康的丈夫!这是他们多年来的共同愿望!

读书时,我也很爱好攀岩,儿子算接上我了,这是喜事!不过,这玩艺已十多年没玩了,不是因为懒,主要是工作忙,没有时间。要说空闲的话,只能指望节假日,但每逢节假日的时候,又需要把时间放在请客访友上,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因此节假日,家都很少回,居住老家的母亲,怕已有三、四年没看了,想起来就很内疚,觉得自己太自私、太不孝!

与几位朋友有个同感,参加工作后,因为时间关系,平时很少体能煅练,满天吃吃喝喝的,体形越来越胖,走路都觉吃力。妻儿的要求太合理了,应该支持!不要再让他们为自己的身体担忧,增加心理负担。再说,往年的元旦节老是吃吃喝喝的,今儿少一年也不会损了什么,老掉牙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意义。今年答应他们的这个要求,也是偿试一下节假生活的新滋味。

以元旦为话题的感想作文 篇【3】我们现在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再过一年就要和自己的同班同学分别了,不知道进入初中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见一面,也许很久才能见面。老师为了让我们过好小学的最后的一个元旦,决定让我们在班上开一次小型的“元旦庆祝晚会”!

有的同学建议:开一次小型的元旦晚会,而且是最后一个元旦晚会,就要弄一点吃的、喝的才热闹嘛!没有钱,怎么弄一些吃的、喝的?总不能让老师出钱吧!所以我们每人都捐了好几元钱……连我们班上生活挺困难的“余琪”同学也捐了三元钱……让我们感动不已……我如实地告诉了妈妈这次晚会的情况,并且也让妈妈给了我四元钱,交给了那个专门收钱的同学!

第7篇: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一、体验式作文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内容失真,缺少生活

由于学业的压力,学生的生活空间基本都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自主空间很少,生活单调,作文的素材缺乏。在面对老师的“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或者是“难忘的一件事”这样的题目时,“捡钱包”这样的老故事一次次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可以说,学生作文的编造虚假之风由来已久。从小学生到高中生,从平时作文练习到应试作文,有不少作文是编出来的。只不过编造的技术有高低,有些会破绽百出,有些却只会让人隐约有那么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却寻找不到出处。生活体验的缺乏是导致作文内容虚假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的乏味和单一,直接导致学生的作文成为“无米之炊”。既然自己生活库存里无材料可供选择,无奈之下,只好瞎编一番交差,久而久之,写作文编造也习以为常。于是,即便生活中有题材也懒得去发掘,编到哪里算哪里。

(二)情感失真,矫揉造作

现在的初中生对作文有一种恐惧心理,他们在看到作文题目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作文书,翻找资料,而不是积极进行审题思考,从生活中去找素材,所以作文中出现了内容虚假,情感缺失的现象。如在让学生以“亲情”为话题作文时,很多学生不约而同地写自己生病了,父母怎样地心急如焚、不分昼夜地照顾,或者是写父母顶风冒雨送自己去医院看病,累得身体瘦了或者是头发白了等等,几乎没有学生写父母生病的时候自己怎样去照顾父母。由此可见,这些学生的情感世界中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自己,他们的情感是围绕着自己的需求而得到满足的,他们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这种情感是不完整的,是缺失的。另有一些学生的作文,感情泛滥却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小题大做或者是无病,这种矫揉造作的作文归根结底也是由于学生缺乏体验、缺乏情感的正确定位造成的。

二、基于体验式作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结合文本,丰富生活体验

教材的选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并浸透着作家深刻生命情感的文章,不仅弥补了学生生命体验的不足,还打开了他们走向多彩生活的大门。如七年级第一册教材中朱自清的《春》,多角度细致观察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充分调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活泼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在与学生一起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加深对春天生机盎然生命景象体验的同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描写春天,你会从哪些角度,抓住哪些代表性景物,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进行描写?如果让你写秋天呢,你又会抓住哪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呢?此时正好是深秋时节,可以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感受,加深他们对秋天已有的情感体验,诱发新的体验,然后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仿照《春》一文的表现手法,将自己对秋天的真实体验写下来。如此一来,既有表现手法的迁移运用,又有加深了学生对秋天的生活体验,不仅拓宽了生活视野,积累了写作素材,又锻炼了写作能力。

(二) 指导生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1、角色体验,交流情感

阅读的理想境界是能达成对话,能够披文入情,以文学语言为桥梁,走进作品中人物的灵魂深处,以期达到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中人物形象灵魂的碰撞、心灵的交流,能进入角色深入体验。“在理解过去时,理解他人加强了对自己的理解。重新体验所得到的知识,是一个积极地在创造他人经验从而给认识者的精神留下深刻印象的过程。文化历史丰富了我们在思想与感情成长方面的经验,体验似地身临其境地参与不同的经历扩大了自身的眼界。”[1]角色体验在阅读对话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将自己置于文中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关系中,催化其个体语言表达,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杨绛的《老王》一文时,引导学生化身老王,根据他在临终之前做的种种事情来展开想象,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身临其境地感受老王这个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始终能够感恩必报的纯朴的好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善。既加深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又交流了情感,还得到了课内的练笔,一举三得。

2、创设情境,增强感悟

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如师生同台演出,接受采访,讲讲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等。将娱乐精神带进作文课堂,实施愉快教学,做到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真正与生同“乐”。在相互传递信息时,真心诚意地当好“听众”,拉家常般与孩子进行交流,尽量缩短心理距离。在一堂以“沟通”为话题的作文课上,教师并不急于亮出题目,走入正题,而是一上课就跟学生谈话聊天,询问学生平时有烦恼了,向谁倾诉?和父母谈得最多的话题是什么?你认为有多少种沟通的方式?你满意现在的交流沟通状况吗? 你有过成功沟通或沟通失败的经历吗?每一个问题的抛出,都激起学生较大的反响,整节课师生都是在极其轻松的气氛中谈话聊天,学生争着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老师也适时地谈谈自己的沟通故事,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学生对“沟通”的感受和认识更加深刻了,随后写出了不少的佳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亮出作文题目,显然会让有些一见作文就头疼的学生由于条件反射,产生心理压力,课堂的效果自然会逊色不少。再比如,在一堂以“感激”为话题的作文课上,教师将自己心中对某人的感激之情声情并茂地表达了出来,通过自身的感情,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打开了学生记忆的大门,一种期待打开自己的情感油然而生,他们自然是纷纷要求表达心声,讲完故事后让学生记录成文,此时必然是感情一泻千里,文思如泉涌。

(三)催化个体言语,引导其体验的流畅表达

1、结合阅读,以心入文

“写作主体体验的获取有两条途径:一是亲身实践,即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直接经历并获得的体验,我们称之为‘生活体验’;二是借助书籍或其他信息渠道获得的间接的体验,我们称之为‘阅读体验’”。[2]由于学生生活圈子的狭窄,阅读体验与生活体验同等重要,甚至于要比直接的生活体验更重要。二者都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传统作文教学中只注重由“意”到“文”的转化,即主体的写作意识,经由选材―剪裁―谋篇―表达的过程之后,形成的文字表达,而没有解决写作的根源问题,即生活。体验式作文力图将作文教学的重点回归到写作主体的发展上来,以生活为本源,从生动、丰富、鲜活的生活中挖掘出作文的“根”,还给学生丰厚的生活底蕴,努力实现一个“物――意――文”的双重转化的过程。[3]更看重由“物”到“意”这一重转化,即由社会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上升到主体的写作意识,这是写作行为发生的前提。通过文字的表述,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产生表达的主观意念,写作动机在这样的诱因驱使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灵感喷薄而出,完成“文――物――意――文的完整写作过程的实现。

阅读体验对每一个个体丰富精神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和扩展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还可以加深他们的体验。可以说,如果说作文是生活的体验,那么阅读就是对体验的体验,阅读教学是体验式作文积累素材的绝佳途径。教学中,要抓住这一体验的契机,创造表达机会,拨动他们的心弦,心入文本,激活他们头脑中已有的事物形象与阅读体验,使头脑中的语言材料完全活跃起来,产生创作冲动,一泻千里。积累阅读体验的绝佳手段是读书笔记,在读书笔记中,既开设积累妙词佳句的“精彩回放”栏目,也开设摹写练笔的“妙学妙用”栏目,最后还安排“品味感悟”栏目,记录即时心灵感悟,留住瞬间灵感,确保体验的即时流畅表达。

2、以手写心,促成表达

体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验的表达训练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并不是有了生活体验之后就马上能写出比较优秀的作文,要有一个积累与训练的长期过程,体验日记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最好途径。让学生准备专用的体验日记本,规定好每周要完成的体验日记篇数。可以给他们规定体验的主题,如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类,或者让学生自己在体验日记本当中分不同栏目。这样会使积累眉目清楚,可以在写作时迅速而充分地搜索到相关的生活体验。“真实再现”就是要求学生如实记录这次的生活体验经历,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而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可以写在“小小论坛”里。体验日记毕竟不是作文,所以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心中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不计章法,不加任何限制,给学生充分自由。在一定的阶段,让学生自愿挑选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日记,与大家交流、分享。体验日记的记载,既及时积累了生活体验,又训练了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对此如能长期坚持,不仅对作文、对学习语文,而且对学好其他课程,乃至终生学习、一生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过程体验,互评自改

只有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完整过程,这样才能加深体验,将个体真正融入生活。好的文章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评价与修改是写作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此,可在作文讲评课上采取多种评改方式,就有自评自改,也有互评互改,还留出时间让他们交流自己写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表达,体验自在为文的快乐的同时,也学会了自我修改,感受到琢玉成器的成就感。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打破学生之间互相封闭的局面,使改评者能依据自己的情感意愿去评判同学的作文,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性,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使被改评者听到同学对自己作文褒贬的真实声音,这样学生不仅能取长补短,互相借鉴,相得益彰,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与改评水平,同时也增长了阅读体验、情感体验和写作修改体验。写作与改评的积极性提高,真正地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和写作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体验式作文教学倡导书写真实,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真实表达出来,凸显作文的个性和灵性。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教育的真谛,也是作文教学的真谛,也正是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旨归所在。丰富生活体验,积累阅读体验,重视写作体验,才能更有效地促成真实表达,真实作文。

参考文献

第8篇: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深圳市高中生 议论文写作 问题 对策

高中生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议论文文体的写作难度对高中生而言是最大的。因为议论文的写作无论在内容和思想上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虽然国内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师的作文教学情况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学生议论文写作的研究还非常少,迄今还没有人专门研究深圳市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存在问题,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对此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取深圳市三所公办高中(分别为重点、普通、职高选取)学生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420份,回收有效的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98.5%。

2 研究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共设计23个调查题目。在自编调查问卷以前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议论文写作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拟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1)学生的背景资料,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和所在学校的基本信息;(2)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和认识;(3)学生的议论文的写作看法和写作情况;(4)学生对教师评改议论文的情况的评价。

3 统计工具

使用SPSS16.0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1)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

从本调查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喜欢议论文的为22.5,而喜欢小说的占23,记叙文的占28.5,散文的占26。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没有特别好感”为40.7,对议论文“没有感觉,感到头痛”的占11.5,“能够表达观点,很有意”仅占46.5,其他的占1.3。上述结果体现出五成多的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的麻木茫然甚至是痛恨的态度,这些学生比较排斥议论文写作,这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现象。

(2)深圳市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深圳市高中生对杂文随笔评论的喜好占53.8%,另外喜欢消遣小说的占40.5%,网络快餐文学的占5.8%,数据显示出近六成高中学生有阅读经典文学或者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的渴望,近三成学生钟情于以情节娱乐取胜的文学,极少部分学生钟爱快餐文学。

(3)深圳市高中生课外活动的情况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议论文的另外一种方式,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展示自我才气、开阔眼界,是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和提高其思辨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表2的数据可知,深圳市高中生的语文课外活动更倾向于剧本表演和辩论赛,读书汇报会周期长,娱乐性质低,所以更多的学生热爱剧本表演和辩论赛。

(4)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看法的情况

我们从两方面对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看法进行了调查:

一是深圳市高中生对写作难度的调查。本调查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普遍感到困难。他们认为材料型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30.3,难度一般的占58.5,很容易的占7.5%,“无此经历”的占3.8%。认为命题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15.7,难度一般的占67.8,很容易的占15,“无此经历”的占1.5%。认为话题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17.5,难度一般的占68.5,很容易的占12.5%,“无此经历”的占1.5%。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一般的材料作文主体对象不止一个,材料的情感倾向的不确定性,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的不好把握,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对材料作文的畏难心理。

二是对深圳市高中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应该具有的学习方法的调查。本研究发现,有近六成的高中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必须“主动进行课外相关素材论据的积累和模仿练笔”;有50.75的高中生认为,必须“得到专业科学的议论文写作方法技巧、策略的主题训练”;另有43%的学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必须“经常进行课堂内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指导训练”;“在写作前,适量进行与论题相关的辩论式思维活动训练”,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期待教师能够加强读写训练的愿望。

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深圳市高中生急切需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加强对他们的思维训练,根据本研究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教育对策:

1.改进教师的教学,加强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要着手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兴趣。

首先,教师要选好议论文的写作题目,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对议论文写作题目的选题要遵循以下的特点:一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选议论文的话题是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范畴之内,才能使学生有想表达想创作的愿望;二是所选议论文写作题目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心智比较成熟,有个性化的见解和思考,期待以成人的眼光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需要选择有个性化有思辨色彩的题目。

其次,教师要提高议论文讲评课的针对性、时效性。提高教师议论文讲评课的针对性、时效性要做到:

(1)讲评课少批评多鼓励,设身处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以消除畏难情绪;

(2)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教学重难点突出,争取让学生能有收获;

(3)选择有思想和有内涵的范文来点评,让高中生在阅读优秀范文中揣摩好作文的妙处,以获得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熏陶;

(4)要让作文有时效性必须缩短作文的批改时间。教师单枪匹马来完成这项工作是很困难的,因此能让高中生参与进来并高效地完成任务,要做到:①布置评改任务提供评改方法。②小组讨论巡回指导。③小组合作,互动评改。评改工作结束后,教师的讲评课要针对凸显出的问题,对症下药。

2.扩大高中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的阅读面比较狭窄,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师需从两个方面入手:

(1)是立足课本。学生首先接触的是课本素材。语文教材及语文读本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要鼓励学生提取精华创建自己的素材库,《史记》中各种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诸子百家中的亘古不衰的智慧哲理,现当代作家中充满理性智慧的文字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笔下充满生命活力的素材。,三鼓励的导师的知识)本中生议论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2)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内阅读的补充和继续,不仅能夯实课本知识,深化课本内容,对开阔眼界和写出个性化的议论文是很有益处的。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为学生营造一个大的课外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到图书馆去, 到阅览室去,将课内读书与课外读书结合起来。②帮助学生读有价值的书。教师可定期开出一些阅读书目推荐给学生。如拥有广泛读者群的《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等。③指导学生选择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下的阅读方法:a.略读:快速阅读,不求细枝末节,锻炼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思维――归纳;b.精读:把握微观细节,关注值得推敲研究的的局部内容;c.总结概括人物生平事迹,每天阅读一两个历史人物( 如孔子、孟子、庄子、屈原、刘备等) 的生平事迹, 并且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进行提炼概括,然后再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辨别,分析人物的独具特色的一面。 ④指导学生做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一些优秀的文章,摘抄其中的有内涵的句子和提取事例精华。⑤要求学生背熟名句,提升文章的文化品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研究发现,高中生对语文课外活动持积极的欢迎态度,尤其短期性的集体性的活动(如剧本表演和辩论赛)更受高中生追捧。诸如开展辩论赛,通过选取值得论辩的社会焦点问题,做好论辩前期准备工作,做好论辩指导工作,安排好论辩双方论题。

4.向学生传授议论文写作的策略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认为不同的高考题对议论文的写作有影响,其议论文的写作思维水平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1)加大对学生审题的训练。教师要从高考考查的范围中来加强对学生的审题训练,加强审题专题训练,要帮助高中生学会审题,明确审题步骤和把握审题的关键要素。如果是材料作文那么要做到: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整体把握材料的情感倾向,明确出题者的出题意图;透过表面现象,挖掘本质根源。如果是命题作文,教师要帮助高中生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明确题目要求的重点。一般来说,命题作文的题目的特点一般有三类:以判断句为题的命题作文的题目直接点出了中心论点,对这样的题目应该着重分析它的谓语部分,因为这部分往往是题目要求的重点。以词组为题的命题作文如果题目若以联合词组为题,就要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若以偏正词组构成,重点关注定语。以紧缩复句为题,就要明确句子内部的关系。

(2)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议论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①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如写“人生的境界”为话题,写超脱的人生境界,借助于思维的相似性而展开联想的翅膀,可以想到庄子、许由巢父、竹林七贤等人的境界,这是相似联想,也是一种横向思维;对比联想,两类事物的对比可以是同向对比也可是反向对比,比如,美人与花越比越美,东施效颦只能是美人越美丑人越丑了;另外还有因果联想,由果推因等,这里就不举例了。

②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议论文写作中,逻辑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分析和综合,筛选与概括、求同与求异、推因与论果的能力等。拥有这些能力,文章才能尽显深度和精辟。

③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会辨证的分析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内因与外因、整体与部分、内容与形式等关系。它往往体现在关系型的议论文中,比如话题作文“露与藏”的关系是一正一反对立统一的关系:藏为了更好的露,藏是露的基础和依托,露是藏的归宿和寄托。

第9篇: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突破点一>>

抓“三主要”

“三主要”包括主要对象、主要关系和主要意向。主要对象即材料或命题的核心对象(词素),主要关系即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意向即材料或命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情感倾向。怎样抓“三主要”进而形成判断,下面分成两类来讲:

(一)话题作文、命题作文

这一类作文,命意的关键在于抓住话题或命题中的核心词素,具体操作如下。

1.操作原则:把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再把具体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话题从小处着手,小话题从大处引申。

如2007年上海卷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关键词“坎”可视之为喻体词,那么需对它进行具体化,“坎”意味着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如家庭变故、升学受挫、心理失衡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对它进行抽象化,如诚信之坎、诱惑之坎、困境之坎等。

又如:2008年山东卷话题作文“春来草自绿”中“春”是关键词,把“春”这个比喻还原,大而言之,可以是盛世祖国的春天、和谐社会的春天、素质教育的春天等;小而言之,可以是个人成长需要的各种条件,如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友谊或家庭的温暖、学校的关怀、班级的团结等。

2.操作方向:操作方向也就是朝哪些方向去具体化、抽象化主题,朝哪些方向小处入手或大处引申主题。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可从自然、人生、精神、生活、社会、历史等层面去思考和挖掘。

3.操作方法:围绕核心词素进行遣词造句。即以该词或标题中的核心语素为中心词,组合成短语或造出表意明确的语句,这短语和句子本身有可能构成这篇文章的命意判断。

针对“望”这一话题,通过组句的方法可直接得出判断。如:望是一种追求,一种向往,是人生向前的动力;望,观望,冷静地观望,它是大是大非前的冷静,是大风大浪前的睿智;望,奢望,它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追逐,最终,在望中一切都可能变成虚无;望,望乡,望月,它是一种情思,是天上人间又一缥缈的情思。

又如今年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主要对象(核心词素)是“自然”“生活”,有两对象就存在主要关系,主要意向很明确,是倾向于赞同或认可的,即在生活中要学会欣赏自然、尊重自然、彰显自由个性或提倡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等。具体操作时,需界定“自然”的内涵,可具体化为“自然界”,也可抽象为一种生活观,前者是在“自然”层面上的立意,后者是在“人生、精神”等方面的立意。如:在自然中生活,我们会发现内心深处无比向往的时光;自然地生活,可营造一颗诗意善感的心;自然地生活,让人诗意地栖居;自然地生活,是人生的精神突围;自然地生活,收获那一份淡定与从容。

这里需特别提醒的就是文章的主要意向即情感倾向,它是文章之根。乍看,高考作文题似没有情感倾向,其实,情感倾向早就被命题人埋藏于题目中了,只是需要你淘尽沙砾而已。如2006年北京卷题目《北京的符号》,其实是让写作者针对现在的学生过于浮躁、热衷于国外的精彩,使过去那份沉淀在国人心目中亘古不变的本土情结越来越显尴尬的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其间潜藏着脉脉含情的温馨提示:热爱你的家乡,热爱你的生活,热爱你脚下的那方热土吧。如果审题时悟出了题中蕴涵的这种特殊情愫,就会用饱满的激情,流畅的语句书写出浓情淋漓的文字,文章也定是上乘之作了。

(二)材料作文

对于没有提供话题的作文(主要是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更要抓材料中的“三主要”,确保不偏离。譬如下面一则材料:

《於陵子·人间》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事业,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弱无能。它想向东去攀登泰山,计算一下要走三千多年;又想向南去涉长江和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就要死去。于是不胜悲愤,枯死在蓬蒿杆上,被蚂蚁嘲笑。

此材料的主要对象是蜗牛(抓蚂蚁就不妥),主要关系是蜗牛与其梦想等,主要倾向是对蜗牛行为的质疑或否定。写作文在此基础上去命意就不会有任何偏离。

突破点二>>

做“三追问”

“三追问”即三层哲学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譬如“修身”这一话题,我们便可从以上三个角度进行分解。

1.是什么:谈修身的内涵,如炼人格、修骨气、静心、育意志,修正气等;

2.为什么:谈修身的价值,如修身与人生、修身与社会等;

3.怎么样:谈修身的方法,如读书、艺术、亲近自然、走进古迹等。

有了如上的化解,准确判断就显得轻松易得了,我们就可以从“修身贵在养气”“修身是人生的必修课”“读书以修身”等方面来立意。

2008年上海卷“他们”,可追问“他们是谁”“他们怎么样”“他们什么值得我关注”等。

再看《於陵子·人间》那则材料,分析时可围绕蜗牛的结局问“蜗牛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蜗牛最后郁郁而终”“为什么蜗牛没能实现其梦想”或“蜗牛怎样才不会这样”等,最终可以正确地命意,如“凡事要量力而行”(认清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从实际出发”“心在当下”“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

专项训练

1.以“齐”为话题,做审题立意的设计。

解析:“齐”可以具体化为“见贤思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别人看齐”“齐心协作”“人心齐,泰山移”“百花齐放”等;进而可以加工成完整性的观点,例如:“百花齐放”是对团队的感召,对自私的救赎;“见贤思齐”是对更高人生的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一个有志者的使命。确定好具体的写作点后,才能从自然、人生、精神、生活、社会、历史等层面去搜索素材,再根据素材的性质决定写作的文体。

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做审题立意设计。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穿过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欢呼,就变成了一条冰鱼。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一位老者叹息说:“这是一条愚蠢的鱼。”

解析:针对以上一段材料,同学们可追问:文段主要对象是什么?怎样看待这条鱼的行为(肯定角度、否定角度)?这条鱼为什么有这种结局?从这几个追问中,便可得出准确的立意。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做审题立意设计。

央视有一档公益栏目叫“圆梦行动”,走进湖南的那期节目至今令人难忘。

节目中的女孩叫黎川,来自长沙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考取了四川师范大学声乐专业,是村里多年来唯一一个大学生,家庭极为困难。学习声乐费用昂贵,她的父亲就利用农闲进城打零工,即使再难也没有拖欠过学校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