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五普法工作建议范文

七五普法工作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五普法工作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七五普法工作建议

第1篇:七五普法工作建议范文

1.筹备召开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第二次会议,提请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拟定会议讨论稿: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19年工作汇报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法治工作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工作实施办法、<市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

2.制定《2020年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市2020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单位普法责任清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行政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

3.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印发《关于开展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法治文化(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4.做好迎接省市“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准备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要求,印发《市开展省、市“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验收工作自查迎检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各单位对照标准,积极自查评估,补缺补差,高标准完成“七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通过验收。

5.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印发《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法律政策知识问答》,组织公职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认真排查因疫情引起的企业复工、保险待遇、合同履行等法律问题纠纷,加大调处力度,强化分类指导与应对,为企业复工复产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现场指导雄峰企业有序开展疫情时期复工复产和法治体检,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咨询和建议,教育引导广大企业职工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6.已完成天柱山法治文化广场工程建设待验收,启动滨河法治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打造优秀法治文化载体和市“一地一品”建设工作。

7.举办全市183个村(居)“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法律知识培训班,弘扬法治精神,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8.利用政法干警进网格之契机,扎实开展各种法治主题活动:6月5日开展消防安全进皖国新城小区,共发放宣传手册100余份;4月15日在东关社区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送法进社区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数二十人次。

9.完成2019年度市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工作。

二、存在问题

各地各部门“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存在差异性,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性又不够,而法宣工作面广业务性强,所以整体推动进度不快。

三、下一步打算

1.完成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材料准备工作。

第2篇:七五普法工作建议范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第二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对普法工作的思想认识。要科学规划,不断创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普法工作全局,以人为本,普法为民,不断创新普法工作的机制与方法;要围绕大局,突出重点,按照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部署,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和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考核为抓手,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坚持围绕中心、提升求进、争先晋位、引领新常态,持续抓好落实,积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交通建设,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强化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执法检查、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和督查、宣传教育培训等安全生产措施,把握重点工作环节,全面深入查治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促进全县交通运输领域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努力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大事故,杜绝特大事故。

(二)主要任务: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认真宣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开展“打非治违”、“平安交通”和“安全生产月”等专题活动;二是确保节假日,重要会议期间、尤其是长假期间的交通运输安全;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安全大检查要搞好三个结合,即上级检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重点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集中检查与分片检查相结合;四是进一步加强源头监管,督促落实行业主体责任,确保交通安全畅通;五是加强专业宣传培训,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生产专业监管队伍,扎实推进行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更加浓郁的安全生产氛围;六是创新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防范控制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水平。

三、促进职能转变

(一)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继续深入开展“改作风转职能优环境”活动,进一步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依法限时办结,缩短办理时间,加快审批进程,提高审批效率。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推行受理单制度,实行办理时限承诺制,编制服务指南,制定审查工作细则,指导已经下放的行政许可工作。

(二)积极为交通行政执法机构等改革提供法律服务。今年是交通行政执法、道路运输管理改革之年,各级法制部门要从服务交通、服务改革大局出发,积极为改革提供法律服务。

四、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

(二)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定规范性文件要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不得违法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三统一”工作。

五、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争创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一)把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抓整体推进、抓系统推进、抓基层提升、抓重点突破、抓关键节点、抓宣传教育。完善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的长效机制,把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成效纳入依法行政考核体系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评价体系,推动服务型行政执法水平整体提高;指导、培育、树立服务型行政执法典型,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提升服务型行政执法整体效果。把服务型行政执法的重心放到基层,完善基

层行政执法制度和执法保障机制,关注和解决基层执法的实际困难,积极推进行政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移、服务下移。

(二)全面推行行政指导。把全面推行行政指导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推开、形成突破,使执法人员切实掌握实施行政指导的方式方法,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熟练运用行政指导,引导行政相对人主动配合,自觉遵法守法,使行政执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通过执法事项提示、轻微问题警示、提出服务发展建议、开展重大案件回访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对不同事项实行分类指导,提高行政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严格规范执法与教育指导服务相结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

(三)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明确执法职责,落实执法责任,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等配套制度,推进行政权力运行规范化、公开化六、强化监督问责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采取明查暗访、案卷评查、召开通报会、下发执法监督建议书和处理通知书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执法效能、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严肃查处行政执法违法案件,对确认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

七、加强依法行政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3•15”、“6•26”“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强化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交通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进一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以行政职能职责相关法律的普及为重点,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年度每个执法单位都要举办不少于2次的法律培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

八、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是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依法治国的有益探索。局属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现实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参与,广泛动员,确保活动深入全面开展。

九、工作步骤

2020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局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年度普法工作,严格按照区局统一安排,认真开展普法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第3篇:七五普法工作建议范文

(一)抓好环保警示教育,从思想上提升队伍环保意识。召开专题学习会,通过学习环保相关知识,县局干部职工一致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生态红线是决不能逾越的“雷池”,生态环境保护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要正确认识生态环境问题与司法行政工作的关系,自觉做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参与环境纠纷调解工作,以钉钉子精神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二)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1.纳入“七五”普法规划,持续推进环保宣传进程。

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纳入“七五”规划,通过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在“七五”普法期间,全县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晓率、覆盖率得到有效提升。

2.抓牢“法律七进”载体,有声有色开展环保宣传。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县“法律七进”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县以“法律七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工作方案》,将环境保护法律宣传工作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寺庙”中进行细化,促使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七进”中有抓手,有内容。

二是更新专题宣传栏。将位于人流量集中的人民路一段(县人民医院对面)宣传栏内容更新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列举群众身边常见的噪音污染、烧烤油烟、污水排放、乱扔垃圾、焚烧秸秆纸钱、使用塑料袋等环境污染行为,倡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吸引了广大群众驻足观看,同时各基层司法所也将乡镇法制宣传栏更新为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开展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在“三月法制宣传月”、“6.5”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举行法治讲座等各种形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知识。2017年,结合“6.5环境保护日”等宣传节点,全县累计开展环保集中宣传30次,发放环保宣传资料3.5万余份。

(三)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一是探索建立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衔接机制,定期通报环境违法案件受理、调查的线索及移送环境犯罪案件的办理情况,研究制定预防和查处环境违反犯罪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等。目前,召开联席会议3次,通报曝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典型案例11件51人。二是分17个片区实施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一级网格由环保成员单位分片监管,主要监管重点源、风险污染源单位5个;二级网格由乡(镇)监管,主要监管辖区内各类企业;三级网格以村(社区)为单位设立网格监管员,主要负责村(社区)环境管理的日常巡查,发现环境隐患问题及时上报。目前,开展日常巡查34次,上报环境隐患线索3条。三是发挥人民调解优势,及时化解环保纠纷。及时将《市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涉及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雅调办〔2017〕11号)下发至各基层司法所,把环境保护作为近期调解重点领域开展排查化解。2017第三季度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矛盾纠纷9件,调解成功9件,调解成功率100%。

(四)健全环境治理制度。一是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各行政执法部门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纳入会前学法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短信等方式开展宣传。二是深化法律顾问制度,提升环保法律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推荐律师26人次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在项目环评、建立健全各项环境保护制度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有效预防和减少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常态化开展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环境保护联动执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取得的成效,公布一批联动执法典型案例,打赢“环境保护大会战”。目前,开展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36次,发放环保宣传资料4万余份,刊播环保宣传标语70余条,推送环保短信1万余条。

第4篇:七五普法工作建议范文

一、围绕文明主题,持续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一)加强法治道德理念宣传工作。从法治的角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力度,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融入贯穿精神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利用司法行政系统业务工作的特殊性,把法治道德理念、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到每位群众中去,通过日常工作传播正能量。

(二)开展道德模范推荐学习活动。认真配合县文明办做好全国道德模范和市级道德模范的推荐工作。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积极发现、培育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向局积极推荐各类道德模范和“好人榜”人选,(“身边好人”分为:“助人为乐好人”、“见义勇为好人”、“诚实守信好人”、“敬业奉献好人”、“孝老爱亲好人”五个类别),不断推出一批群众身边看得见、过得硬、学得到的先进人物,为向县文明办推荐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扩大群众基础,营造全局上下关注、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持续深入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在做好勤劳节俭、遵德守礼、孝老敬老宣传,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同时,要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深入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传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浓厚氛围。通过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激励干部职工健康向上,奋发有为。

(四)围绕节日主题传承中华文化。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繁荣发展节日文化,广泛开展各类主题鲜明、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体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系列活动,积极参与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结合“法律六进”活动,引导人们更新观念过佳节、移风易俗树新风,形成节俭过节、公益过节、敬老过节的良好风气。组织开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我们的节日”活动,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民间艺术,把中国符号嵌入人心。

(五)积极引导市民提升文明素质。围绕文明、法治、经营等内容,以“生活因文明更精彩,因文明更美丽”为主题,积极开展“文明知识”宣传教育、“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文明出行”整治提升、“文明经营”秩序规范、“文明市民”行为养成、“美丽家园”卫生清洁等六项活动,并健全长效机制加以巩固。积极参与“礼让斑马线”活动,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行人遵守交通秩序,倡导机动车驾驶人员规范行驶,让文明出行成为市民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职能特点,打造司法行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特色。

今年是文明县城创建的关键年。要以丰富创建内容为重点,推动县局在优化服务、造福民生等方面发挥作用,提升层次,扩大影响。切实全面落实“五个一”工作任务(一队:建立志愿服务队伍,一牌:设置与环境相融合的遵德守礼提示牌,一桌: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一传播: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一项公益:热心支持公益事业)。切实做好办公场所卫生,落实“门前四包”、共建路段卫生责任制,保持办公场所、生活环境清洁,积极主动参与文明县城创建活动,认真落实社会责任。切实结合司法行政系统工作实际,打造司法行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色。

(一)强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一是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积极协调法院、公安等有关部门,强化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形成合力,确保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效。二是要拓展人民调解领域。在巩固完善县人民调解中心、乡镇、村居和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村级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进景区、进园区等特色典型经验做法,打造调解品牌。三是要形成大调解工作合力。切实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资源,积极开展诉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各种形式的对接活动。四是要充分发挥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者的专业优势,组织和引导他们参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调解。加强对律师敏感案件和的指导,引导广大律师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努力在办案中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五是要公证机构要切实履行好现场监督、证据保全等职责,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

(二)围绕社会管理创新活动,进一步推进特殊人群管理。一是从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二是不断努力探索,充分利用和挖掘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自动化监控科学发展,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强化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矫正人员的管理处置,依法依规作出警告处理,提请治安处罚,提出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建议书,通过相应处罚,严格管理措施,确保矫正效果。四是切实加强安置帮教工作,完善帮教组织网络建设,实现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100%,安置率达98%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

(三)以法治建设为契机,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是适时做好“六五”普法规划收尾和“七五”普法规划启动工作。二是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推进普法深度和广度。三是加强2016年度新实施或修订的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工作。认真做好“12·4”全国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和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周、月宣传活动。四是加强法法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工作。加强协调指导,搭建学法平台,进一步推进法治教育基地、法制宣传栏(长廊)建设。五是加强普法依法治理联系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联系点考评、考核工作。

(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提高法律服务水平。以“法律服务到一线,司法行政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做好法律服务,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保驾护航。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拓展农村法律服务领域,满足基层的法律服务需求;进一步推动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工作,帮助党委政府分忧解难。二是继续深化“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新争优”活动,探索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的新措施,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监督管理,在维护困难群众权益中创先进、争优秀。三是积极引导律师所、公证处主动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为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服务。

(五)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提升文明窗口形象。积极参与文明窗口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基层窗口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优质服务常态、长效的机制建设,实施优质服务工程。着力提升司法行政窗口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确立法律援助中心、“12348”、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为文明窗口,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群众满意为标准,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窗动。实现服务程序、服务标准、服务承诺、服务言行“四规范”和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环境“四满意”。

三、加大保障力度,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效。

(一)加强组织协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由县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工作。局将调整充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统筹协调、全员动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第5篇:七五普法工作建议范文

县十六届人民政府任职以来的四年,是龙陵持续赶超跨越、快速发展的四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锐意进取,攻坚破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一)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区域竞争稳步增强。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稳增长提质效,奋力赶超跨越,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6年预计实现县内生产总值68.6亿元,增12%,比2012年增60%,年均增11.8%。实现人均生产总值23900元,增11%,

比2012年增60%,年均增11.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7亿元,增10.6%,比2012年增1倍,年均增19.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亿元,增12.1%,比2012年增60%,年均增12.8%。实现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60元、8900元,增10%、12%,分别比2012年增40%、88%,年均增8.9%、17.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3.4∶40.8∶25.8调整为29.6∶40.2∶30.2,首次优化为“二三一”结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5.6亿元、49.2亿元,增22.3%、4.8%,分别比2012年增99.4%、59.5%,年均增18.8%、12.4%。在全省129个县(市、区)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排名由2012年的第85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39位。

(二)扶贫力度持续加大,脱贫攻坚扎实有效。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攻脱贫拔穷根,发力精准扶贫,全面小康更近一步。精准扶贫有效开展。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群众工作深入人心,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2016年末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118人,比2012年底减少26760人;贫困发生率为9.4%,比2012年下降10.9个百分点;返贫率控制在0.02%以内。脱贫基础不断夯实。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6.5亿元,2016年投入8.5亿元,比2012年增8.4倍。整乡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顺利推进,累计实施4个整乡推进项目,实现3个贫困乡(镇)有支柱产业、33个贫困村(社区)有特色产业、49878名贫困人口有增收产业,5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可集中安置6541户26906人。金融扶贫支撑有力,2016年争取到第一批浦发扶贫发展基金24.9亿元,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11.6亿元,2016年发放5.5亿元。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调结构促转型,力促突破升级,产业支撑优化壮大。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2016年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20.3亿元,增6%,比2012年增41.8%,年均增6.6%。粮食、畜牧、“两烟”、甘蔗、核桃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龙陵黄山羊、胡蜂、中华蜜蜂、石斛、中药材、褚橙、糯橄榄、澳洲坚果、车厘子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龙陵紫皮石斛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地理标志保护,获准筹建全国石斛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龙陵黄山羊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核心种羊场获无公害农产品和产地认定。累计消除“空壳村”98个,村(社区)全部实现经营性收入。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实施褚橙、中药材等上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项目,“褚橙模式”有效推广,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现代农业庄园10个、家庭农场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76个。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有序开展。新型工业化成效显著。2016年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0.6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增12.2%、12.5%,分别比2012年增43.9%、52.9%,年均增13.5%、14.9%。累计培育规上企业23户,达36户,其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13户。龙陵工业园区企业总户数达52户,在2015年全省62个省级工业园区考核中排名居第7位,2016年预计实现园区增加值20.98亿元,增14%,比2012年增2.5倍,年均增36.5%。保山硅基产业园(龙陵园)建设顺利推进,率先完成园区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品斛堂公司石斛系列产品研发及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日产300万Ah动力锂离子电池、年产5GW单晶硅棒等项目有序推进。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县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28%增加到2016年的47.3%。旅游文化发展迅速。2016年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0.7亿元,增15%,比2012年增1.7倍,年均增13.1%。松山抗战遗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云南省龙陵黄龙玉资源管理条例》全面实施,温泉资源开发加快推进,抗战文化、黄龙玉文化、温泉养生文化“三张名片”打造成效凸显。累计接待游客56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5亿元,2016年预计接待206.5万人次、实现收入19.2亿元,分别增49.6%、59.1%,比2012年增1.7倍、4.9倍,年均增28.3%、55.7%。

(四)投资成效持续突显,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补短板增后劲,加大投资力度,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5亿元,2016年预计完成83.8亿元,增33%,比2012年增1.7倍,年均增27.6%。交通网络更加优化。龙瑞、保腾高速公路龙陵段和国道320线过境段建成通车;国道320线潞江坝至龙陵花桥段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大瑞铁路龙陵段、国道219线黄草坝至象达段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102.2公里,比2012年新增204.1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提速,村(社区)全部实施通畅工程。能源保障逐步加强。完成河冲河一级、香柏河二级和尹家田电站扩容增效,开工建设公养河四级、帕掌河一二级、腾龙桥一级电站。累计建成各类电站37座、总装机容量达55.35万千瓦。建成220千伏黄龙变电站、110千伏黄草坝和镇安变电站、中缅油气管道龙陵段及天然气分输站,天然气支线建设有序推进。水利设施明显改善。建成三岔河、熊洞水库,段家坝、轱辘河水库建设加快推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烟草援建水源工程、兴边富民等一大批田间排灌沟渠工程。累计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916件(次),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5.7万亩,解决47457人、95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水利化程度达46.7%。信息化步伐全面加快。深入推进三网融合,大力推动移动通信及光纤网络建设,累计铺设光纤3900皮长公里,村(社区)实现有线宽带全覆盖。

(五)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区域带动逐步加快。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夯基础强统筹,注重提质扩容,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完成第四轮《龙陵县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3—2030)》工作,建成东坡森林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启动龙玉大道、环城东路和龙华路西段等市政工程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有效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棚户区改造、龙山湖公园等项目顺利推进。累计完成城镇投资65.72亿元,2016年完成15.4亿元,比2012年增1.3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5平方公里,比2012年增17%;城镇化率达28.6%,比2012年增5.6个百分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编制完成3个国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8个省级自然村规划,龙陵县城乡发展系统规划前期工作稳步开展。累计实施美丽宜居乡村项目80个、新农村建设项目355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项目366个,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进展顺利。全面启动实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城镇供水、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控违拆违工作扎实开展,城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六)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开放合作不断拓展。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深改革促创新,扩大开放合作,发展活力充分激发。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行政体制、预算管理、国资监管、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等改革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营改增”“放管服”、事业单位分类等改革深入推进,医疗保险、统计、公务用车、殡葬等改革有效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被列为全省县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县,累计发放“三权三证”抵押贷款8730.2万元;累计完成融资74.5亿元,2016年到位56.1亿元,依托市级平台成功发行企业债券4亿元;累计获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4.38亿元,2016年获批2.75亿元;富滇银行、长江村镇银行落户龙陵。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成功引进跃迪集团、隆基股份等企业投资建厂,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18亿元,2016年完成74亿元,增19%;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722万美元,2016年实现400万美元。科技创新取得新进步。累计成功申报28个科技计划项目、1个院士工作站、114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7件;永昌硅业、永昌铅锌、云河石斛等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比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

(七)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环境效应明显好转。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保生态重整治,提升环境品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森林龙陵建设加快。退耕还林、特色经济林、生态公益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成效明显,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0.3万亩、义务植树224万株、改造中低产林13.5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37.9万亩,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环境保护质量提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5%、100%,城镇建成区绿化率达36.2%。铅锌冶炼、硅冶炼、建材、制糖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8.2%。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10个,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通过评审,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土地资源管控有效。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效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全面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地质矿产资源管理规范有序。

(八)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民本民生有效改善。四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惠民生维民利,促进和谐稳定,群众福祉持续增进。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累计投入教育资金15.8亿元,年均增10.3%。教育教学设施明显改善,全面消除D级危房,新建校舍4.3万平方米;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6年普通高考总上线率98.2%,本科上线率65.7%,位居全市第2,比2012年提高9.5个百分点,社会关注度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社会保障日益健全。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就业创业、劳动力转移工作扎实开展,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3316个,实现就业10314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3.7万人次,201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5%。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6亿元,临时救助17823人次;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1.8万人次、资助参合27.5万人次,支付资金7092.9万元。2016年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物价基本保持稳定。文体事业更加繁荣。傈僳族女子上刀杆、象达纸伞、民族刺绣、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巍巍松山》《张公授艺》等一批优秀剧目获国家、省、市奖励15项;圆满承办保山市第四届体育运动会,我县体育健儿共获奖牌182枚,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榜位列全市第2。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迁建进展顺利。不断推进人口均衡化发展,全面二孩政策深入推进,预计年末总人口达30.3万人。综治维稳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得到有效维护,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连续排名全省前列,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6篇:七五普法工作建议范文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我们团结拼搏、克难奋进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陕西强县”目标,坚持对标管理、激情实干,全力落实促投资稳增长各项措施,经济运行呈现出“提质有进、进中有势”的良好趋向。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4.6亿元,同比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815元和11016元,分别增长8%、9%。

——重点项目强势推进,投资拉动呈现新态势。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全年召开30余次项目会商会、调度会,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年初确定的134个项目完成投资27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7%;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全年预计完成投资300亿元,同比增长21%。争取专项建设债券和中省项目资金6.2亿元,采取PPP模式推进的4个项目完成投资5.4亿元。全年新签约北控电商、苏宁二期等重大项目19个,合同资金103.1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5.6亿元,招商引资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以双“1113”工程引领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实施6个重点工业项目和10个扩能技改项目,华晨汽车产业园一期、秦星新能源整车一期建成试生产。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户,总户数达到96户。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预计达到223亿元、64.7亿元,分别增长11%和10%。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四色产业聚集新优势。茯茶生产企业达到49家、销售企业超过100家,泾阳茯茶乘“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正式走出国门。我县与陕南2市6县区签订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稳定了原料供应基地。全年新发展奶牛5010头,升级改造标准化奶牛场10家,奶畜产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新栽酿酒葡萄5200亩、鲜食葡萄7600亩,新建千亩示范园3个,波尔特、天润、天心3个酒庄正式运营。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的蔬菜试验示范站建成投入使用,8项新技术和171个新品种实现全覆盖,蔬菜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新的提升。

——第三产业异军突起,三产融合彰显新亮点。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两大产业迅速崛起。郑国渠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龙泉公社被确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郑国渠峡谷风景区完成投资4.3亿元,茯茶小镇二期、乐华城·88℃温泉乐园、寿平民宿小镇建成开园,乐华欢乐世界被评定为4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090万人次。苏宁云商一期项目正在安装设备,泾阳供销网和云阳电子商务中心投入运营,发展电商企业31家、个体网店600多个,电商交易额达到3.5亿元。预计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5亿元,同比增长12%,城乡消费步入快速增长轨道。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11项城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5.1亿元,对泾干大街、北极宫大街等7条城区主干道实施升等改造,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桥北一路延伸段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增公共自行车300辆,新建公厕5座。启动实施云阳等8镇示范一条街建设项目,山东庄等4个民俗文化村、贞陵小镇等4个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茯兴大道、原点西路北延段、张家山旅游路北延段全面建成,211国道县城过境段、正阳大道跨泾河大桥和县东路跨泾河大桥开工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改善步伐全面提速。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泾阳中学投入使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创建通过省级督导评估,中考成绩位居全市前列,高考二本上线率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拓展到10家公立医院,荣获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演出3000余场次,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5%。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幸福指数得到新攀升。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3亿元,支出达到24.76亿元,其中民生支出21.5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86.7%。十件惠民便民实事全面完成,覆盖2城8镇32万人的张家山泉群供水工程完成了30公里主管网铺设。新开工保障性住房792套,城镇新增就业4118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年整合资金5288万元,落实脱贫贷款贴息、移民搬迁、医疗救助等一揽子政策,完成了18711人的脱贫任务。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案件全部办结,困扰泾阳发展多年的矿山盗采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重点改革有序推进,跨越发展注入新活力。建立了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向社会公布行政权力3483项、公共服务事项50项。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崇文镇、永乐镇农民市民化试点开始居民回迁安置。全面启动县信用联社改制,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主体完工,元顺茶业、泾昌盛茯茶、日新农业在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不动产登记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建成投入使用,群众办事更加快捷便利。

一年来,县志、审计、统计、老龄、双拥、慈善、保险、气象、人防、档案、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和民兵预备役等其他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6年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标志着我县“十三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克服了诸多困难,战胜了诸多挑战,办成了许多利长远的大事、惠民生的实事,顺利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迈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跨越发展不动摇,奋力争先进位,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前进了3个位次,位居全省第15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全市,五年完成投资905亿元,为我们稳增长、调结构提供了坚强支撑。规模工业总产值提前两年完成预定目标,总量是2011年的2.79倍,经济发展已经站稳了全市的第一方阵。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转型升级不放松,着力优化结构,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34:35:31调整到2016年的28:40:3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全面展开,粮食单产蝉联全省最高纪录,奶畜养殖、设施蔬菜、酿酒葡萄规模位居全省前列。茯茶产量超过2万吨、产值24亿元,连续两年入围“全国重点产茶县”。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强化,汽车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柱作用明显增强。新兴产业领跑经济转型,我县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示范县,“乡村旅游在泾阳”越唱越响。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协调联动不断档,推动区域合作,城乡面貌持续改善。西咸新区3个新城在我县实施重大项目130个,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迈出新步伐,实现了“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五年大跨越”的目标,一座现代化的田园城市初具规模。县城“四横五纵”城区框架初步形成,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3.2平方公里。我县在全市率先实现环境卫生“四级”管理全覆盖,被授予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称号,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已经通过省级公示。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70公里,比2011年增加133公里,新建西咸北环线、西延高速等5座跨泾河大桥,泾阳全面融入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半小时经济圈”。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不懈怠,注重兜底补短,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坚持民生投入“两个80%”不动摇,民生领域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1.2亿元,一大批群众呼声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全面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新农合参合率连续五年达到100%,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5%和6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9%。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万人,2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五年高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2:1调整到2.9:1。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止步,加快职能转变,发展动力持续释放。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51项,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营商环境明显改善。扎实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6.2%。圆满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落实村级干部待遇。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9件、政协委员提案902件。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政府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们泾阳发展势头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对外形象提升最快、人民生活改善最多的五年。这五年,我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全省第一批创新试点县、招商引资先进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平安建设先进县等50余项荣誉,荣膺全省双拥模范县“七连冠”,谱写了泾阳发展史上的新篇章!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了泾阳历任班子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智慧和心血,展示了全县干部群众不甘落后、勇于赶超的豪情和气概,体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同谋发展的胸怀和境界,倾注了公安干警、武警官兵、驻泾部队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的辛勤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为泾阳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们泾阳迈向全省“十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县第十六次党代会和县委十六届二次全会部署,到2021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坚持追赶超越主题,生产总值和规模工业总产值大幅度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城镇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大西安北部中心、率先在全省建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先行区、率先建成西部电商强县。

“一个主题、两个提升、三个高于、四个率先”是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是追赶超越的导航标,更是小康泾阳的生动阐释。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面临新的挑战:一是面对新方位,前面的“标兵”体量大、步子快,后面的“追兵”势头猛、劲头足,追赶超越的形势不容乐观;二是面对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大,经济总量不大、增速趋缓、人均偏低的问题依然突出;三是面对新形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破解瓶颈制约、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质量效益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面对新期待,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解决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民生领域短板补齐的问题任重道远;五是面对新要求,政府效能需要持续加强,解决少数干部新常态下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的问题更为迫切。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泾阳发展也拥有重大机遇:一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泾阳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向西开放的最前沿,各项政策红利正在加速释放;二是西咸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3个新城建设进入快车道,泾阳的发展已经上升到更高层面,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三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沿海发达地区和西安主城区产业外迁势在必行,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四是华晨汽车、苏宁云商、秦星汽车等一大批项目即将投产达效,这些项目为我们实现长远发展蓄积了强劲势能;五是全县上下政通人和、心齐气顺,干部群众对建设陕西强县充满期待和认同,为我们干事创业汇聚了强大的正能量。新挑战催生新动力,新机遇孕育新希望。我们将牢牢把握发展大势,顺势而为、逆势而进、乘势而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追赶超越、建设强县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始终坚持创新为源、驱动发展,在释放发展动能中实现追赶超越。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新空间,厚植新优势。到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三次产业加速融合,结构比调整为15:50:35。县域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经济实现翻番目标,“泾阳制造”迈向“泾阳智造”,成功跻身陕西工业强县行列。大力发展独具泾阳特色的品牌农业,“黑白红绿”四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奶畜产业和设施蔬菜保持规模优势,建成西北地区知名的葡萄酒产区、全国最大的茯茶产销基地。实施两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建设,率先建成西部电商强县;按照全景泾阳、全域旅游的理念,打造全省旅游示范县,电子商务和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始终坚持协调为要、统筹推进,在提升整体效能中实现追赶超越。把协调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兼顾、综合调度,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牢固树立主动融入西咸新区的发展理念,与新城对外开放上联手、城市建设上贯通、产业发展上互补、民生改善上同步、社会管理上一体,成为共建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同步建成大西安北部中心。坚持“一尊重、五统筹”,建强县城、建特城镇、建美乡村,形成“一区两核两轴两带”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到202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5万。

——始终坚持绿色为纲、打造和谐,在构建生态文明中实现追赶超越。把绿色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全过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划定并执行各类生态红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二五”末降低16%左右。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保护母亲河·澄清泾渭水”行动,坚决推进北部矿山综合治理,保护好全县人民的青山绿水。积极倡导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努力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村庄建成小公园、把全县建成大景区。

——始终坚持开放为径、推动繁荣,在扩大合作共赢中实现追赶超越。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重,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新机遇,主动出击、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大企业,承接一批新项目,积蓄追赶超越的新动能。深化与西咸新区的合作共建,建成正阳大道、县东路、秦汉大道3座跨泾河大桥,实现与西安、咸阳主城区的互联互通。大力发展电商物流和跨境电商,支持特色产品走出去,扩大泾阳茯茶出口规模,不断提升经济外向度,努力把泾阳打造成内陆开发开放的关中新高地。

——始终坚持共享为本、提升幸福,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实现追赶超越。把均衡共享作为发展的本质要求,着力提高居民收入,着力提升公共服务,着力促进公平正义,着力转变治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认真落实“两个80%”的硬指标,实施民生工程,办好惠民实事,补齐民生短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合理配置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资源,逐步完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社会保障覆盖面达到100%,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各位代表!冲刺十强、决胜小康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立足爬坡过坎,矢志追赶超越,凝心聚力,背水一战,奋力书写泾阳发展更加灿烂辉煌的一页!

三、2017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

(一)坚持投资拉动,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用心策划项目、用力推进项目,不断凝聚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动力。

抓项目强化支撑。坚持围绕项目抓经济,签约项目抓落地,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投资,建成项目抓产能。全年安排县级重点建设项目40个,总投资22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1亿元。苏宁云商一期项目春节后投入运营;华晨汽车产业园全面投产;神洲雷达项目开工建设;秦星新能源整车投入生产,进入咸阳市场,二期项目年内开工;茯茶产业园年内入驻8户企业。深度策划包装项目,提早运作项目前期手续,力争列入中省盘子的项目实现数量和资金双增长。

抓招商增添后劲。紧盯投资新动向,突出平台招商、补链招商、情感招商,坚持“两套班子”运行,实施重大项目招商攻坚,全力以赴招大商、大招商,在项目签约、项目质量和投资总量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不低于100亿元。积极捕捉“一带一路”战略新信息,启动多元招商渠道,吸引外商投资,力争外商投资额不低于全年招商合同资金的2%。

抓服务保障发展。严格遵守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落实牵头包抓责任,定期会商、定期调度,促进项目快建设、早达效。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盘活“僵尸企业”的存量土地,为加快发展腾出新空间。持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严厉打击干扰、阻挠项目建设的违法行为,大力营造亲商、安商、惠商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转型升级,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发展集聚、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四色产业。稳定粮食基础地位,实施高标准农田、土地深松等项目,力保粮食生产再创新高。突出做好“黑白红绿”四篇文章,茯茶产业要优质量、奶畜产业要保存量、酿酒葡萄要扩增量、蔬菜产业要抓销量,推进“优势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化。开展“茯茶质量提升年”活动,加快“一业三区”建设,筹划组建泾阳茯茶集团,修订完善茯茶标准体系和质量体系,扩大泾阳茯茶公共品牌影响力,茯茶产量达到2.6万吨、产值30亿元。推进畜牧产业“三个示范(试点)县”建设,保优质奶畜提升奶量、扩温氏生猪促进合作、增黑萨肉羊扩张存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发挥蔬菜试验示范站引领作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实施国家级蔬菜规模化集中连片基地项目,新增设施蔬菜2000亩,建设5个旅游观光采摘园,推进5个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示范园创建,新建5个社区直销店,做优“泾阳蔬菜”品牌。进一步扩张葡萄产业规模,引进酒庄1个,新建葡萄庄园2个。以现念和现代技术发展现代农庄经济,不断扩大“三品一标”认证规模,支持农产品进入中高端市场,打造泾阳特色品牌农业。鼓励农业园区完善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业迈进,着力提升特色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加快建设工业强县。按照“强支柱、扩总量、调结构、建集群”的思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抓好“一区多园、五大集群”建设,落实双“1113”工程制度化推进机制,加快实施恒广化纤、秦川乳业、张裕葡萄酒等工业项目,逐步开展新兴产业园土地储备和设施配套工作。坚持一产向二产转变,重点扶持四色产业龙头企业和本土企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率。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户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超过7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48亿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构建战略联盟、实施技术改造、打造知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温商电器产业园转型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吸引“瞪羚企业”落户,构建工业经济增长梯队。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6.75%。

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围绕建设省级旅游示范县,编制《泾阳县全域旅游规划》,投资1600万元,实施安吴青训班基础设施建设、唐贞陵景区形象提升、郑国渠大坝展示利用等十大工程,启动郑国渠首遗址开发,力争郑国渠峡谷风景区开放运营。全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以上。围绕建设西部电商强县,实施“一园两街三中心”;健全电商网络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渠道,实现农村电商网点全覆盖。

(三)坚持城乡统筹,打好城镇建设攻坚战。围绕全域景观化、县城品质化、城镇特色化目标,走三产融合、产城融合之路,实施环境卫生大整治、城镇品质大提升、城乡面貌大改观,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提升县城品位。守牢“三区四线”,执行县城总体规划,实施城建十大工程,总投资5.67亿元,打造南区、中区、北区三大组团。县城南区以拉伸框架、塑造形象为重点,启动综合体育场和室内体育馆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文教大道,建成泾阳大剧院,改造211国道县城过境段,畅通县城“南大门”;县城中区以改造提升、完善功能为重点,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实施茯园二期建设、泾干湖公园景观提升、背街小巷亮化优化工程,完成泾干湖周边拆迁工作,启动泾润花园周边等旧城改造项目,恢复麻布巷古街;县城北区以产业带动、提升基础为重点,加快电商物流产业园、茯茶产业园建设,完成茯兴大道绿化亮化工程,建好县城“北大门”。实施品质城市工程,继续推进集中供热项目,完成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抓好精品绿化节点和道路景观建设,完善城市公厕布局、修补人行道、增建停车场、增设公交线路、谋划农贸市场、逐步打通“断头路”,探索城市保洁市场化运营新模式,为群众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互联网+”工程,统筹共享信息化资源,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数据中心,提升城乡信息化水平。

打造特色镇村。用现代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城镇,优化空间布局,加强风貌管控,打造特色小城、魅力小镇。加快云阳、安吴两个国家级重点镇建设,支持云阳镇建设县域副中心、安吴镇争创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支持崇文、永乐、高庄、太平、泾干等5个镇办与新城融合发展,支持桥底、王桥、兴隆、口镇、中张、三渠等6镇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坚持一镇一策,引导项目和资金投向城镇,实施王桥、安吴镇区标准化建设试点,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活力。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标准,加快社树村、阴郭村、山东庄、曹家村4个民俗文化村和王桥郑国、兴隆贞陵等新型社区建设,打造兴隆白王、王桥北峪、云阳张屯等11个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点,推进移风易俗和环境整治,打造有特色、有品质、有记忆的美丽乡村。

服务共建新城。坚持“三合”工作思路,全力服务支持西咸新区建设,协同推进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继续把保障项目建设作为支持新区发展的突破口,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全力推进。尽快启动高泾大道、泾河大道、秦汉大道、第五大道的交通对接工作,加快正阳大道跨泾河大桥、县东路跨泾河大桥建设,切实在加强合作中实现共进共赢。会同新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养老、安置工作,实现统筹发展、同步发展,努力为泾阳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四)坚持生态优先,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守生态红线,做好生态文章,让泾阳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

铁腕整治北部矿山。坚持“停产、整合、严查、修复、规范”十字方针,重拳出击、全面治理,推动“旱腰带”地区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实现质的转变。组建矿山综合管理联合执法大队,坚持常态化执法、网格化监管,坚决根除矿山非法盗采问题。加快原有矿山企业依法依规退出,落实新设矿山“边开采、边治理”要求,建成陕煤化石灰石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冀东产业园项目,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启动编制《泾阳县北部矿山恢复治理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引导原有矿山企业转型发展光伏、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复制矿山修复试验段经验,逐步扩大矿山治理范围,力争北部山区每年都有新变化。

铁腕整治大气污染。继续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做好“减煤、抑尘、控烟、禁烧、治车”工作,加快建设第二垃圾填埋场,探索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建成洁净煤仓储配送中心,打好“组合拳”,守护“泾阳蓝”。加强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铁腕整治水污染。遵循柔性治水理念,落实“水十条”和河长制,扎实开展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加快建设洁净城市项目,完成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确保泾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启动泾河综合治理项目,筹备申报泾河国家湿地公园。建立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建设节水型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不但要只争朝夕治理当前突出问题,还要千方百计努力偿还历史欠账,为泾阳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守护好绿水青山!

(五)坚持惠民共享,打好民生改善攻坚战。民心就是民生。紧盯民生“指南针”、瞄准民心“晴雨表”,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惠民生,让泾阳人民拥有满满的获得感。

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坚决完成剩余3895人的脱贫任务。实施“四色五抓、百社万人”工程,鼓励引导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身脱贫攻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快移民搬迁步伐,建成白王、木梳湾幸福院,完成“交钥匙”安置106户、中心村安置268户、社区安置42户、进城安置269户。严格落实各项脱贫政策,切实做到政策不断档、投入不减少,决不让一名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均衡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深入推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创建工作,改善农村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龙泉、蒋路、燕王3所卫生院扩建项目,推行三医联动、分级诊疗,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让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筹备咸阳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采取PPP模式推进奥体中心项目,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着力打造“健康泾阳”。弘扬“文化泾阳”理念,申报泾阳茯茶国家非遗项目,推进二轮县志编纂工作,推出秦腔《骆驼巷》等文艺精品,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大培训、大就业、大发展”,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年内新增就业3250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构建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统筹推进城乡救助体系建设,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兜底性制度,确保社会救助广覆盖、兜底线。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深化平安泾阳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精准化、高效化。开展“七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意识,大力排查整治食品药品、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做好基金会清偿等工作,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鼓励引导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办好惠民实事。今年我们投资2.9亿元,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①县财政整合各类资金5000万元,实施脱贫攻坚,实现扫尾清零。②投资5600万元,实施“全面改薄”项目,为40所学校新增校舍2万平方米,改造操场7万平方米。③投资400万元,为全县65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免费体检,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④投资6700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网改户表工程,提升农村电网安全水平。⑤投资4000万元,实施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⑥投资1070万元,实施冶峪河灌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⑦投资1000万元,分期实施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升级户户通、无线WIFI覆盖、应急广播建设项目,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⑧投资3500万元,实施扶贫路西段18公里改造项目,打造旱腰带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连心路”。⑨投资500万元,实施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保障农村居民安全出行。⑩投资1400万元,提高农村低保和医疗救助标准,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民生质量始终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一届政府将坚持发展经济不忘社会进步,财力增长不忘民计民生,开发建设不损百姓利益,努力让全县人民群众更多的、更好的共享发展成果。

(六)坚持创新引领,打好重点改革攻坚战。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体制机制,做好“加减乘除”,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促进要素最优配置,不断提升企业的盈利空间和发展后劲。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信用联社改制,组建泾阳农商行。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出一批PPP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试点工作,加快筹建行政审批服务局,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完善镇村综合改革,支持镇域经济发展。

加快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深化教育综合、医药卫生体制、收入分配制度和便民服务改革,推进农村“三权分置”,创新住房保障制度,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更快更准的破解民生难题,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冲刺十强、决胜小康,我们重任在肩。新一届政府将牢记使命,严守规矩,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科学理政。树立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跳出泾阳看泾阳,着力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打破传统思想束缚,创造性开展工作。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把该放的坚决放开,把该管的坚决管好。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行网上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公共资源交易等应用系统,落实行政审批“零超时”要求,让信息和服务多跑腿,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路。

(二)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推进执法重心向基层下沉,切实做到严格规范执法,切实解决在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社会诚信等领域的管理缺位问题。加大财政预决算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