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生物研修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

第1篇: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学员进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国培计划(2013年)”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脱产置换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2013)” 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进村校项目活动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科学国培计划(2015)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送教下乡”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 “国培计划”转岗培训心得 “国培计划”培训策略研究 “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级的服务与管理研究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培计划”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解读与策略 “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课程建构 “国培计划”初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问题及策略分析 "国培计划"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探索 体育游戏在留守儿童中的延伸"国培计划"2013 “国培计划”辅导教师培训总结 “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培训项目综述 “国培计划”中的“影子研修”探索 结合兵团实际 创新国培计划培训模式 “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培训模式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12-12/2013-10-24

11 李淑文.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需求的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62-64

(责任编校:齐媛)

第2篇: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生态课堂;教学模型;意义;特征;价值取向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全人教育”的实施,2012年笔者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高中生物学科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2012ZJK013),经过三年多的学习、思考与实践研究,明确了生态课堂坚持“以人为本,关怀生命,和谐发展,追求以生命激扬生命,以差异发展差异,以课堂影响人生的核心价值观”理念;提出了“整体、体验、和谐、共生、多元、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习观;制订了以整体性、体验性、共生性、多元性、效益性为生态课堂的特征标准,用整体的、生命的、发展的教学观组织课堂教学;厘清了课堂生态系统的学习主体、共同体的目标、课程知识、工具与资源、规则、学习活动分工以及学习情境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走文化生态发展之路,促成师生生命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师生的“共生”。

在生态课堂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进一步构建了体现生态课堂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型,现在就该模型的内涵与意义展开阐述,以便在交流中得到更好的理解与有效操作。

一、生态课堂的基本模型

自学与互学学案导学,自主研修,自我建构,合作共商

展示与质疑交流对话,理解尊重,解难拓展,发展智慧

体验与感悟研修自得,反思重构,应用迁移,智情提升

二、模型的意义与特征

(一)模型的意义

1.自学与互学

整体设计课程,规划学习任务,编制和发放学习指导,明确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如微课、学案、网络资源),在学案的支持下,学生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通过自主阅读,填写学案,在线测学,小组交流疑惑,合作互学,相互启发与纠偏,完成学案的填写,把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2.展示与质疑

展示学习任务成果与疑难问题,通过分享与对比教学,利用个体差异,解答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发互动,交流信息;教师整合信息,分析学习效果,组织(问题)研讨,答疑解惑,调整教学策略,引导拓展与提升,有效把握课堂发展方向,调控学习进程。

3.体验与感悟

完成达标测评与总结反思,学以致用,根据给定题目(承载重要知识的问题、情境、项目、支架等),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并进行交流与展示。教师观察巡视,了解学生与及组内协作的情况,适时答疑解惑,为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提供支持。体验与感悟的设计,要求有反思内化,要重点解决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与创造的目标层次,进行高品质的思维加工与发展。

(二)模型的特征

1.整体设计

生态课堂讲求整体设计,综合考虑学习主体、课程目标、教学资源、学习方式等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积极创设情境,构建资源,形成课程,落实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形成整体思想,教师宏观管理,调动学生主动、互动、自我调控地学习。

2.基于情境

以问题解决为突破点设计课堂和推动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问题的来源基于身边的事情、基于生活、基于项目、基于案例、基于支架、基于体验、基于设计、基于生成和认知冲突,使有意义的问题得以解决,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在问题解决中得以体现。

3.基于互动

生态课堂能充分发挥课堂上各有所长的学习者共同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上教学资源、学习情境、学习环境与组织形式等各因素充分交互,围绕学习主题与任务彼此间各自形成自己的判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贡献专长,在相互解疑、争辩、批判性评价、分享中获得对原有想法的进一步反思,丰富、扩充自身的知识和理解,合作解决共同的问题。通过这种社会化系统的交往,学习者个体内化或占有学习共同体的专长,增长自身的知识和共同体的集体知识库,积累经验,发展心智和主体性,实现师生生命的共生共长。

4.高阶思维

生态课堂强调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由于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及课堂生成问题的不确定性,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式,问题在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与相互启发中解决,在这种“头脑风暴”中,每个学习成员的思维方式不同,因而有利于批判与创新。

5.关注人文

生态课堂更加关注过程与情感体验,在共同体共同学习中发展人格,形成学力,学会交流,学会做人,多元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公民素养。

三、生态课堂模型的价值取向

(一)生态课堂能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生态课堂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的填灌、授受教学模式,将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进行循序渐进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模式,通过对话、探索、发现、体验等有效的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在学习中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这是对知识迅猛更新的新时代的适应,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远比人类认识能力发展快,方法的习得较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

(二)生态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展示与质疑环节,教师的点拨与引发的互动,要基于学生,解决学生的认知困难,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从这个角度看,生态课堂的教学是为理解生活而获取知识,而不是以往的为了掌握知识而引进相关的生活内容,使知识不再是认知的终极目标,而是成为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推动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使学生有望成为真正的思想者和建设者。

(三)生态课堂追求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生态课堂对课堂目标、课堂环境、课程资源、学习主体(教师和学生)、组织方式等因素综合管理,课堂各“生态”因子“多维”互作,相互传递信息与交流,在交互中促进师生精神交往、思维成长,获得学习经验,学会理解、宽容与尊重,使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和群体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合作、交流、信息素养得以提高。

(四)生态课堂追求提升品质

这些品质包含课程内容、教师素质的提升,学生人格和学力的发展,课堂活动是一种关注人与人之间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教学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完整性、主体性的发展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生态课堂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提供真实的情境与面对真实的问题,与相关知识发生联系,促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与建构,使学生主动思考、体验与适应,作为一个生命主体在课堂中发生真正的“生命反应”,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主体意识。生态课堂关注共同体合作学习意识,共同体成员在一定规则下自主学习、分工合作与同伴交流,有小组讨论目标管理意识、过程管理意识,对学生的学习感受、思维独创性的尊重,对个性差异的理解与充分利用,有效培养学生个体与群体的主体性。

(五)生态课堂追求过程绩效与附加值

坚持生成性、开放性,注重利用和发挥潜在课程的功能,利用学生个性的差异资源,在各自的贡献中相互吸收,使学生获得学习经验,为其终身发展奠基。生态课堂的实施,有效地从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习经验,从掌控向开放转变,从功利向人文追求转变,从而让教育真正回归使人智、使人乐的本源,给予每个学生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体验,使教育变得更有激情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