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会做人范文

学会做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会做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学会做人范文

在一所县城小学,一位老师正在上《钓鱼的启示》,突然,有两个同学发生了口角,而且愈演愈烈,老师走到他们的身边把他们拉出教室外:“去!去!找你们的班主任解决。”

一所乡村小学里,一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两位同学大打出手,老师声色俱厉:“不准打,下课后到班主任那里说清楚。”

以上这些现象在广大的农村学校中可谓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在这些老师的眼里,提高学生成绩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因为,只要学生成绩好,评优评先,晋职加薪,一切的一切便迎刃而解了。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以往,我们的学生将会变成怎样的人呢?

古人说的“传道”,即让学生学会做人;二十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强调“又红又专”,“红”字当先;教育名家王天民则更是把“育人”当作重中之重……所以,广大教师要把“学会做人”作为首要任务。

呼唤传统价值之回归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据媒体调查显示,约有2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比如娇惯、任性、心理脆弱、缺乏毅力等。此外,逃课、酗酒、网恋、自杀等现象也屡见不鲜。面对青少年存在的诸多问题,空洞的说教与口号式宣传是无能为力的,加之学校及家长只重智育,不重德育的教育,不良的社会风气等对青少年的成长是雪上加霜。身为教师须重新考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根在哪里?《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生也。”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回归传统价值的教育中。这是在华夏大地上推行了五千年的教育之精髓。

实践教育根本之真谛

古云:“少则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先哲们立教化民的本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恢复圣贤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家长、老师言传身教,点滴做起。比如,开学初可向学生进行《弟子规》中的“礼”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不学礼,无以立”,培养他们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在每周的最后一节课,向学生进行“孝”的教育,让他们懂得“百善孝为先”,养成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在周末,组织学生扫街道、请垃圾活动,让他们清楚“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因而形成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三、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感 。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中告诉人们: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用祖国优秀文化艺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去熏陶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和伟大,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四、培养学生践行“为大众服务”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做人基本准则。众所周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道德开始滑坡。学生过分自我,目中无人,不懂得关爱他人,更不知道感恩。有一次,时代之声演讲团团长邹越教授在全国巡回演讲《让生命充满爱》。许多学生看了光碟不以为然,有些学生看时落泪,看后还是依然如故。在他们眼里,父母和老师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还有现在的学生缺乏责任心,出现问题总是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在和他人发生矛盾时,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是他(她)先……”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有其家庭和社会根源,而我们的老师只顾教书而不去“育人”是难辞其咎的。

五、培养学生能吃苦、耐挫折的能力。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事实证明,人的一生困难、挫折远远多于成功、快乐。告诉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你也许会哭泣、迷茫、彷徨,但不要畏惧、退缩、绝望,要直面困难,走出困境立志成长;要牢记张海迪的话:“所有的成功都是从痛苦中诞生的。”要能吃苦耐挫折,在学习上要寓学于乐,又要提倡刻苦。教师要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享受“愉快教育”之乐趣。

第2篇:学会做人范文

其实我讲了这么多道理,那只是些皮毛,真真的道理是靠自己学会。自己想想,自己判断。有些事情任何人都帮不了你,要靠自己学会。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决定它,完成它。每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总是要想一想,这件事情该怎么做,相信自己,大胆思考,当你想出答案时,你就懂得了。在你想领悟人生的道理时,你已经跨进成功的第一步,当你明白其中的道理时,你已经成功了。当然不要在遇到事情时犹豫不决,要坚决果断。但不可以马虎轻率。更不能用这个当借口,去做坏事。一切的好事坏事都来源于心理。不是它操控你,而是你操纵它。你要时时刻刻记住,我的命运我自己决定,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但不要用这个当做坏事的理由。好人终究一生平安,则坏人却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在人生中,旁人只能指点迷津,你也不能依靠他人,也不可能依赖别人。那别人只会骂你败家子,没出息。万事靠自己,男儿当自强,自力更生是中华人民的传统,做完美人生是中华的美德。

做完美人生,最大的成功完全只能靠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办得到,也许吧!

大结局

第3篇:学会做人范文

时间如流水一般,转眼间我已经来到日本一年了,一年的时间让我长大,懂得做人,学会做事,我从当初对服装一窍不通的小孩,到现在能看懂指示书的大人,也许我懂得还不够多,也许我会的还很少,但是我想终有一天……会的,有那么一天。在日本的每一天我都在成长,都在变化,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从踏上日本土地的那一天开始,就意味着三年生活的开始。一段人生的旅途,不需要太长,但是却可以刻骨铭心。

都说世界上最珍贵的都是免费的东西,而这些免费的东西又都是看似细如灰尘的东西,所以极易让人忽视它们的存在,我们只能用心来感受。远离家乡的我们也许不能感受到父母,家人的关爱,但是在会社的每一天我却感受到了另一种如家人般的温暖。朋友成了我忠实的依靠,友情让我的生活不再孤单,让我对三年的日子更加充满信心。有时我在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有朋友。我想没有朋友的人,没有友情的人,想必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吧!友情,是一把刀,将我们心中那坚硬的城墙敲碎;友情,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心中的彷徨与黑暗;友情,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箱子,收获快乐,也分享快乐;友情是雨季里的小伞,为我们撑起一片晴天;友情是寒夜里的一把火,为我们送去片片温暖;友情是一阵温馨的风,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友情是一块洁白的手帕,拭腮边的泪痕。人生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是有了朋友的安慰,有了朋友的鼓励,我们才会坚持,我们才能勇敢。友情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必须对我们好,我们要学会感恩友情。

让我为之感动的不只是友情更有着无私的亲情,来到会社的第一天,先辈向我介绍过两个人,说是日本的爸爸妈妈,刚开始我并不明白,我以为只是普通的一句称呼,但是她们对我们的关爱,对我们的照顾,细心的准备我们的生日礼物,无私的为我们忙碌,也许那是他们表达善的一种方式,也许他们远远及不上家里的父母,但是却让远在日本的我们,心头感到温暖,就好像冬天的烈日,赶走我们心底的严寒。来了这里我才明白原来爱可以很简单,原来亲情无国界。我一直认为这样的亲情我们需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铭记,也许我们并不能报答他们什么,但是我们要学会感受那份无私的爱,并将这份爱延续。

朋友总问我,你寂寞么,我说不,她不懂为什么,我告诉她,在这里,我有亲人,在这里我有朋友,我用心感受着她们对我的关爱,我用行动来证明我们是一家人。远离家乡的我们时常需要用爱来灌输我们干涸的心灵,用爱来抚慰我们那布满创伤的地方。我们每天都在感受身边的温暖,我们在学习感受身边的爱,学会感恩爱,我不想把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丢弃,我想延续下去。

高一:晚兮

第4篇:学会做人范文

我们家很注重教育,可是家里却又没有一个老师,我的教育的启蒙老师是我的妈妈,她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潜移默化的告诉我一些做人与做事的道理。

妈妈告诉我,做人不能多求功名利禄和金银财富,这些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人生在世,要多做些好事,与人为善,将来长大以后,要多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在做事方面,妈妈一直教导我是,即使作为一个女生,也不要在一件事情的判断和抉择上有优柔寡断,举棋不定,今后面对的大大小小的选择,都要跟随自己的内心,抓住机会,因为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今后千千万万的竞争的人群中脱颖而出。

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就跟我说过这些,当时的我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现在我长大一些了,能明白妈妈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了,我一定会按照妈妈教育我的去做人的。

第5篇:学会做人范文

我的弟弟,他是个极端可恶的人!他淘气、他可耻、他欺负人都是众人皆知的。

这天,我刚写完日记,准备愉快的出去玩一玩,正在我出门之际,不详的预感来了!回头一看,弟弟正和明遥在偷偷摸摸的翻我的书包。像做贼私的,我没有太在意。我刚出门李锋就拍着我的肩膀说:“肖文你有没有写日记?写日记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哦!”“日记”我猛然想到。我火箭般地冲到我的座位上。我左翻又寻,日记本不见了!糟了,一定被弟弟拿去了!快走,我心急如焚。我东问一个,西找一个,都说没看见弟弟。这时练炯洁跑来告诉我,说他们好象朝着女厕所跑去。女厕所?“那就继续让他们待在里面吧!”我扑哧一声笑着说。然后迅速往楼上跑去,拿着本子就往座位跑,哼,跟我斗,门都没有。我藏好本子后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们又来找我,我大声嚷道:“让开呀!”他们神秘兮兮的说:“是不是有鬼。”我说:“有鬼的是你们。”他们说:“肯定是情书,快说,是写给谁的?”“对呀,是情书,写给张芮的,你们拿去呀!”我怒气腾腾的回答。“噢”他们长一声......

万事真的不可强求,他们最终也没拿到日记呀!

第6篇:学会做人范文

一、学会做人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之良教授说:“人生有两件事,第一是学做人;第二是学做事。我认为学做人更重要。如果你不会做人,只会做事,即便你掌握了若干知识和技能,也未必能把事做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人才的六项要求: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信息集纳能力;四是口才;五是书写能力;六是专业技能。也是按照“做人”放于“才能”之上的绝对原则。也就是说,“成才先得做人。”

二、学做人的含义

1、“做人”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作为一般的人,除了必须具有爱心、同情、公正、助人、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能运用思想、具有社会技能外,还必须塑造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建筑健全人格的基础。)

2、“做中国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国家光荣的历史,爱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爱与自己有同样命运的同胞。拥有这份共同感情的人们,团结起来,尽力提高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并为自己国家的繁荣富强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努力。

3、“做西小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学校,爱学校的光荣历史,爱自己每天生活的美丽校园,爱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拥有这份共同感情的老师和同学,团结起来,为了学校的荣誉和发展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三、学会做人的途径

在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重要和做什么样的人以后,就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自己进行不断的训练:1、锻炼强健的身体;2、陶冶良好的道德品格;3、充实科学知识技能;4、养成勤劳节俭的习惯;5、培养终身服务社会的精神。

四、这样学会做人

着名作家柳青在长篇小说《创业史》中,有一段很有哲理的脍炙人口的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我们小学生阶段就是这重要几步别重要的一步。因为这段时期是我们长身体、学知识、炼品格的宝贵时光,你要是不懂得珍惜,让它从身边悄悄的溜走,白白的浪费了,等你长大回过头来看时,后悔也来不及,也没有用。中国古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第7篇:学会做人范文

一、加强孩子的德育教育

德育包含的内容很多,从家庭教育角度看,重点内容应该是:

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教育。有的家长可能认为这主要是学校的责任,其实不然,家长对孩子有以情激情的有利条件。家长的爱国之情,对孩子是最好的熏陶。爱国主义情感是孩子走人生正路的重要精神力量。

责任心、义务感的教育。这既是家庭美德的内容,又是社会公德的内容。从小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义务感,无论做家事,还是做公事,都能认真负责,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勤劳节俭的教育。勤劳节俭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勤劳的人是没出息的,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勤劳节俭,相辅相成,不勤劳的人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的人往往更勤劳。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教育。这是传统美德。一个有孝心、尊长辈的孩子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进步,让父母、长辈少操心,也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温馨与幸福。

二、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自尊、自信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标志,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是培养孩子健康个性的关键。首先,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孩子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我们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便能达到的。另外,应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设计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让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办代替,那会让孩子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体验。

其次,对孩子的言行提出适度的评价,及时定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以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去接纳孩子的各种行为。家长不要吝啬带有鼓励性的语言,因为成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评价。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要教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加以调整、改进。

三、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

自立意识和自主性就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力求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方式。

第8篇:学会做人范文

关键词 中职生 学会做人 成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01-02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做人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何为做人教育,各种论述有很多。我认为,做人教育就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合格公民的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就业教育,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中职生中除了一部分通过“高职招考”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之外,大部分毕业后要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很多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部分中职毕业生虽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综合素质较差,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惰性较强,缺乏竞争意识;组织纪律较差,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道德水平不高,社会公德意识较差等。归结为一点就是,不懂得如何做人,这给部分中职生成才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我认为学会做人是中职生成才的首要条件。

我作为一名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师,希望能够通过对本课题的探讨,分析中职生做人素质缺失的成因,寻找做人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能帮助中职生扫除成才路上的障碍。

一、中职生做人素质缺失的表现

1.价值观迷失。当前大部分中职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有不少中职生出现价值观迷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将来没有理想,学习上没有动力,上课睡觉聊天,下课打打闹闹,得过且过混日子,没有正确的人生信仰和追求,精神空虚,无所寄托,通宵上网聊天交友。在价值取向上功利性明显,拜金主义,贪图享乐,爱慕虚荣,攀比心重,大手大脚花钱,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以自我为中心,拉帮结派,常为一些小事而大打出手,从不考虑后果。

2.缺乏责任心。培养高度的责任感是做人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中职生很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为优越,普遍缺乏责任意识。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不珍惜学习机会,不考虑上学成本,生活懒散,不求上进,玩世不恭,对父母不负责任,只顾伸手向父母要钱,不关心体谅家长的辛苦,缺乏感恩思想,追求享受,爱慕虚荣,大搞排场,对他人不负责任,自私自利,待人冷漠,缺乏同情心,易冲动,好感情用事,穷讲义气,模仿性强,经不起消极因素的诱惑。

3.文明素质和道德素质较低。部分中职生在文明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文明素质较低,主要表现为无视课堂纪律,上课时睡觉、看小说、玩手机、吃零食、传纸条、听音乐,甚至大声聊天等,影响课堂秩序;不懂得尊敬师长,有顶撞老师的现象;语言不文明,说话时脏话连篇等。道德素质较低,主要表现为不爱护公物,在桌椅上乱刻乱画;不爱护环境,随手乱扔垃圾,随意践踏绿地,随便乱倒剩饭;学习不认真,缺乏诚信意识,抄袭现象严重,考试舞弊等现象屡禁不止。

二、中职生做人素质缺失的成因分析

做人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上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中职生做人素质缺失的原因也是多层面、多角度的,下面我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中职生自身等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

1.学校教育的偏失。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普高线下的,生源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令人堪忧。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很多入学新生在知识、能力和个人修养等方面远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从而加大了教育难度;另一方面,奉行“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过分注重和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忽略了中职生以做人为主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淡化了职业技能教育的育人功能,导致部分中职毕业生“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由于没有做人的基础,所以“事”也最终做不好。这对中职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2.家庭教育的欠缺。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做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影响极大,而中职生做人素质的缺失同家庭教育的欠缺有着极大的关系。家庭教育的欠缺主要表现为:家长教育观念的功利化;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化;家长的素质较低产生的负面示范作用。

3.社会的负面影响。由于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要步入社会,面临找工作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他们比普高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社会,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信息的影响,其中不良的信息对身心正处于成长中的中职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对传统的道德价值的认同度普遍降低,从而表现出更多的规范行为,如道德素质低下,公德意识差,缺乏爱心,无视校纪校规,打架斗殴,考试作弊等,从而弱化了中职生的做人素质。

4.中职生自身修养的不足。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中职生都是被普通高中淘汰下来的中考的失败者,他们中的很多人除了学习成绩较差之外,在其他方面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是不懂得如何做人,究其原因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和要求,从而导致了做人素质的“先天不足”,因为根本就没有树立“学会做人”的意识,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高自身的做人修养了。

总之,造成中职生做人素质缺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对中职生做人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从不同的层面全面的加以综合考虑和分析,这样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三、引导中职生做人的主要方法

1.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先教学生做人,后教学生做事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遵纪守法、心理健康、文明礼仪、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明确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学生工作要以教育与管理学生“学会做人”为主,使学生明白人不仅是物质的存在,还应该具有一种精神:人不仅是为自己活着,更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使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怎样的追求才是高尚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深受社会和单位欢迎的人。

2.重树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上进心

自信是人最可贵的心理品质之一,是人成功的要素之一,它能激发人们上进。失去自信、缺乏激情、没有动力是现在中职生最严重的问题。没有自信就是自卑,虽然看上去现在的中职学生不在乎一切,好像什么困难都压不倒他们,其实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往往一遇到困难时就特别自卑。作为职教工作者在此时的首要职责,就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样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重树自信。中职学生由于中考落选,在别人面前好像没面子,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思想上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于“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反正学习成绩也不好,其他方面再怎样做好也得不到承认,于是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纵容自己的某些行为,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做人素质的提高。我们要经常劝他们:要忘掉过去,振奋精神,从头做起,诚实做人,希望同学们战胜“心魔”――自卑,前途是光明的。经过反复交流,同学们有了自信心,上进心增强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改革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现在中职学校思想品德课基本上以综合素质课替代,这些课程内容基本上与现实生活、实际问题脱离,而且阵线长,中心不突出。在教学过程中,知与行、说与做、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脱节,绝大部分教师上课只停留在口头上、黑板上、书本上,没有让学生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没有走进学生心灵,针对性、实效性差,难于让学生接受,难于走进学生的心里。为此,思想品德课要改革教学内容,改变教育形式,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回避问题,应紧密联系中职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

4.严爱并重,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第9篇:学会做人范文

一、“眼高手低”,思于先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课程,但目前学生在知行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其原因就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意义与教师教学思想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有些品德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持无所谓态度,对品德科的备课只囿于应付检查,浮于表面等,为此,在教学中,本人认为教师要“眼高手低”,思于先,“眼高”就是备课、讲课着眼点高,要着眼于思想教育的高要求,思想情感熏陶的深层次,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会做人,教学创特色,上水平,着眼于全册教材的整体认识,“会当凌绝顶,览胜在其间。”“手低”即在备课时要因地制宜,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以本为本,掌握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做人道理,教给学生道德判断的方法,探索做人的真谛。

二、扣线串珠,思在渗[本文转载自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和做人的思想根基。所以,在教学中,应扣住这一主线,串连如孝亲敬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等这些做人最起码的基础道德行为规范的“珠子”,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有效地确保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并对学生终身发挥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应扣好线,串好珠,做到:第一,渗透有心,要增强渗透意识,增强各个“珠子”渗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做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第二,渗透得法,就是要做到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一是适时地扩补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提高渗透效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人教版,下同,三下)一课时,对第一个活动“我的生日”大胆作了取舍,由于农村孩子一般不举办生日活动,他以刚发生在本地的一件摩托车相碰而引起争执交通事故导入,让知道的学生说说当时围观群众是怎样评论的,从而懂得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的想法不同,说法也就不同,接着又让这些学生换个角度说说自己的见解,引出课题,也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会宽容的做人品质。二是把教会学生做人有机地渗透于道德认识的获取、情感的体验和行为的训练之中,渗透于学生的思想反馈的信息中,并及时地捕捉教育的契机,随机施教。

三、因势利导,思在激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为此,第一,激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应积极创建情境,采取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心情,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如教学《我和我的小伙伴》(一下),在导入新课时,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在与伙伴的玩耍中体验伙伴间的友情和快乐,在游戏中揭示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理,这样的游戏导入,既调动起了学生的愉快情绪,又在快乐中增强了合群意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第二,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定向探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去探明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认识。

四、因材施教,思有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但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丰富、实用的教材内容与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存在“反差”,品德教学规律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存在“落差”,如重授知轻导行,重主导轻主体,重明理轻激情等。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顺应编者意图,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发挥其“教会学生做人”的作用。

第一,着眼于做人道德认识的提高,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对本节课应当学习的道德要求,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从中能学会并运用于实践中去。

第二,着重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小学德育纲要》指出“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因为这是做人道理认识的催化剂,是从知到行的桥梁,促使学生将做人道理转化为做人准则的信条,进而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此,在教学中应该选择行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的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诱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种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象等体验方式,达到强化感情之目的。

第三,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使学生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为此,在教学时,要一环扣一环,首先应激发行为动机,使其乐于去做,其次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着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再则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最后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学着去做。例如《说声“谢谢”》(三下)首先要告诉学生“谢谢”虽是一个简单的礼貌用语,但这是做人应具有的一个礼节,是对别人的一个尊重,接着教师示范或学生表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谢谢”,让学生学着做,最后要求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待人都应该文明礼貌,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尊重的做人品质。版权所有

五、有的放矢,思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