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年级上册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计思路】:
只要提起家乡,谁都会倍感亲切,只要谈起家乡的山水,谁都会滔滔不绝,情真意切。根据教材
“君自故乡来”这一主题,让孩子们通过艺术的眼光发现家乡的美,挖掘家乡的美,尽情表现家乡的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家乡资料的活动,孩子们更加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
2、通过“介绍家乡,夸夸家乡”
的活动,感受家乡的自然美、人文美,增进孩子们进一步亲近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朴实无华的情感。
3、能用流畅的话语写出家乡的美,突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发现家乡的美,并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难点】:
用流畅的话语,有顺序地写出家乡的美.
【教学准备】:
1、安排课前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图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旅游?
生:可以看到很多的名胜古迹,优美风景。
师:那老师就考考你们,谁能够把这些美丽的景点与所在地联系起来!(引出知识天地二)
师:这些地方美吗?
生:美
师: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在那里没有气势雄伟的山川,没有秀丽清澈的湖水,没有曲径通幽的园林,但是它却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地方,是哪一个都无法比拟的。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地方呀?
生:家乡
师激情诉说:对,是家乡,美不美,家乡水,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让人觉得别有一番风味。今天我们就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慧眼去把家乡的美景看得清楚楚,用我们的妙笔把家乡的美景写得活灵活现!
出示主题
君自故乡来
二、七嘴八舌话家乡
师:无论我们身在哪里,家乡都会触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提起家乡,我们都会无比的自豪!有很多诗句俗语都表达了这层意思,我们一块儿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引出知识天地第一题)
师总结:家乡,心中最美的词汇。你们的家乡都在哪呢?结合自己的生活填一下我们知识天地的第三小题吧!
教学安排:让生填完之后,开火车式的说一说!
师:家乡(郑州省会城市),她有自己独特的美!接下来,我们来个小比赛!“家乡美”pk赛!看谁把家乡夸得很美!
问题呈现:(分组)
“家乡美”pk赛,看谁把家乡夸得更美!
我的家乡在哪里呢?
你知道家乡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吗?
你知道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迹吗?
你知道家乡有什么物产吗
你知道家乡有什么美食吗?
注意:在学生说的同时,师要板书归类。(以郑州为例)这部分训练,其实也把素养考场部分融入其中!
风景: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有许多美丽的公园。有___,有____,有____,但我更喜______。
名胜古迹:二七塔、商城遗址……其中最出名的是
。
物产:新密大枣,荥阳柿子
美食:烩面……
注意:可以让生简单来说,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天地,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并且训练生的观察力,培养其热爱家乡的美的感情!
师总结:家乡在同学们的话语中是如此的宜人!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家乡的美丽风光吧!(把学生组织到教学活动中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播放郑州风光短片——郑州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风土人情、风味特产以及发展中的郑州新貌等等。
还有关于郑州的歌
郑州什么多?梧桐树多。大街小巷都栽有,夏天遮阳冬挡沙。
郑州什么多?文物多。掘地三尺自然现,全国排名数第一。
郑州什么多?商场多。连锁超市到处见,真方便。
三、
例文导读,细致指导
师总结: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出了家乡的美,那么怎么样才能把家乡的美有序的介绍出来呢?我们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么介绍自己家乡的!
(引入听力部分)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听读能力,并从短文中渗透写作方法。
教学安排:
1、
学生审题,师读听力。
2、
师检查听读效果
3、
师从中分析写作技巧。
(有层次,抓住几个特点来写。)
师总结:家乡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家乡的风景名胜,文化古迹,绮丽风光,独特的风俗景观,在你眼中都是最美的,其实除了抓住这几个方面来写之外,我们也可紧紧抓住一个方面来写,以此突出城市的美!怎么写呢?我们一块儿来看一下《郑州夜景》,看它是如何点出美的?
(引出精读训练)
教学安排:
1、
学生自读,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并继续好习惯,画出好词句。
2、
生再读,填写文后问题。
3、
师挑答,检查阅读效果。
4、
分析文章的写法!
(抓住一点,变换景物来写!)
师总结:听完,看完这两篇文章,我们大概了解如何来介绍自己的家乡美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实践一下!
教学安排:
由pk赛简单说——小巧嘴详细说
风景: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有许多美丽的公园。有___,有____,有____,但我更喜______。
名胜古迹:二七塔、商城遗址……其中最出名的是
。
例
:二七塔介绍
二七塔位于
意义:(
是为了……建造的)
双身并联式塔身,
又称“双塔”
塔全高63米
共14
层,塔顶
五角星
钟表
整点
音乐报时
白天
人来人往
川流不息
音乐喷泉
时高时低
像
吸引
游客
周围商场林立
各种活动
夜幕降临
华灯高照
灯的世界光的海洋
塔披上了
金碧辉煌
广场上
人们活动
街道上
灯光闪烁
犹如……
物产:新密(
)大枣,像(
);荥阳(
)柿子,像(
)……
美食:烩面……
色,香,味来介绍。
设计意图:有简单说到详细说,层次梯度明显。
四、
再说家乡,作文指导
我们的家乡很美,今天我们就要用手中的笔绘画心中那最美好的地方。可以写热闹繁华的二七,可以写美丽的公园……该如何来写呢?我们再来说一说。
题目:
《
的家乡》、《君自故乡来》、《我心中的“香格里拉”》……
内容:
【可以这样写】
开头:巧设悬念,最后点出家乡的一处景物。
例:提到我的家乡郑州,让人不能不想到那个热闹又繁华的地方——二七广场。
中间:要清楚的把家乡的景物介绍给读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的。可以按空间方位,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里到外等。也可按时间顺序,如春夏秋冬,早中晚。如果该景点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介绍出来更好。
例:二七广场中央的二七纪念塔,从远处看,像什么?近看它的最顶端是什么?加入自己的感情,整点时你从它身边经过时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加入想象更好)它是为什么而建?把它的历史意义写出来,更能加深读者的印象。
晚上的二七更漂亮,二七广场四周就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从颜色,形状来写,加入想象更美。
结尾:向读者发出邀请。
例: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对郑州有很深的了解了呢?如果有兴趣,请到郑州来参观一下吧!
【也可以这么写】
开头:百里挑一式。
我喜欢郑州的……我喜欢郑州的……但我更喜欢郑州的……
中间:抓住景物特点,语句优美。学会当美容师,打扮打扮句子。可用上比喻句(春天松花江江水湛蓝,蓝得像茫茫大海,更像无边无际的天空)、拟人句(一棵颗樱桃树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排比句,引用古诗句,名言,谚语,歇后语,用上优美词句。
郑州又叫绿城。绿城广场上美丽的鲜花最吸引人的眼球了。从花的形状,颜色,多用比喻,拟人句。
结尾:总写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建设家乡的决心。
师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怀揣对家乡的爱,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家乡的美景写的真真切切,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附件:
我的家乡郑州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它是我的家乡。
郑州也叫绿城,市树法国梧桐随处可见,每走一段距离,就会看到一个美丽的游园,还有紫荆山公园、碧沙岗公园、绿城广场、人民公园呢!
郑州市还有许多标志性建筑物,二七塔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为了纪念二七而建的。听妈妈说,她小时侯二七塔是郑州最高的建筑,但是现在,有许多高层建筑都超过了二七塔。郑州东区更是高楼林立。
郑州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动物园、科技馆、海洋馆、世纪欢乐园、水上世界……
晚上的郑州也特别漂亮,各种颜色的路灯和霓虹灯闪闪烁烁,光彩夺目,简直是灯的海洋。
我爱郑州,我爱我的家乡。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一定要把郑州建设得更加美丽。
我的家乡郑州
我的家在河南郑州,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原大地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它不仅有秀丽的景色,而且还有丰富的物产,同时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商贸城。
早在3500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新郑境内)。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登封)。后来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为亳。就是现在的郑州。当你参观商代遗址、二里村遗址、大河村遗址时,你会为郑州悠久的古文明、灿烂的文化而由衷的赞叹。
屹立在市中心的“二七”纪念塔雄伟壮丽,是这座城市的光辉象征。造型新颖别致的河南省博物馆是省会郑州的标志形建筑之一,馆内展出文物1000多件,均属馆藏精品。参观河南博物馆,你仿佛进入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时间隧道。
漫步郑州,沿街整齐高大的梧桐树,宛如一把把天然巨伞组成美丽的林荫道。景观道两边月季花盛开,高大的楼房拔地而起;立交桥如同横空飞架的彩虹;金水河像一条绿色的绸带绕城而过,一片片绿地,一处处园景,会使你深深地感受到,城在花园中,人在景中游。
假如你想到郑州来描绘一幅山水画,那我可以为你作的向导,带你去寻风景看名胜,黄河游览区、桃花峪风景区、雪花洞风景区、嵩山风景区、等等,保你目不暇接,有画不完的美景。绘不完的彩图。
郑州还有丰富的特产,有久负盛名的黄河鲤鱼,新郑大枣。还有荥阳柿饼、广武石榴、新密的金银花、中牟大蒜、郑州西瓜等。不仅家乡人喜欢,还畅销全国及港澳地区,深受各地客商的青眯。
郑州还是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的交通枢纽。是连接我国东西南北大动脉的纽带,有亚洲最大的货物编组站,新郑机场又为郑州开辟了新的国际航空港,为郑州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五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角的正确表象的形成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吸管、圆形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板书:角
见到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生1:三角形
生2:动物的犄角
生3:几角钱
生4:墙角、桌角......
2.你想了解角的哪些知识?
预设:角的种类、大小、组成......
3.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角的初步认识,来解决你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经验中引入角,并让学生提出关于角的知识的问题,在问题引领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出角,完善“角”的表象
1.出示三角板:请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指角时,都会指一个点,我借助课件,脱去角的外衣,使学生发现他们所指的角变成了点,不是角了。
2.那角在哪儿呢?想想你心中的角什么样?谁能再指指角吗?
学生再次指角,引出指角时要摸出角的边。让学生同桌摸出三角板上的角,感受到角有一个尖和两条边。
3.借助课件,指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
4.脱去角的外衣看到角。
5.同桌指出学习单上物体的角,然后每人在自己的学习单上描出一个角,再全班汇报交流,检查所指的角对不对。
6.借助课件,指出物体表面上的角。
7.去掉角的外衣,抽象出角。
8.老师把记在纸上的角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后,运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动作语言的表达与静态图形特征的不一致,引发他们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对原有认知的不满,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改变原有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一次引发他们的观察、思考、把角的表象印在头脑中。让他们在经历错误中不断完善认识,正确建构了“角”的表象。
三、创造角,体验角的特征
(一)角的组成
1.出示学具:小棒、吸管、毛线、圆形纸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小组),每人任选桌上一种学具创造一个角,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你用什么怎样创造出了角。
2.谁来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1)用两根小棒创造的角,要追问为什么头儿往一块对?
突出角的尖。
(2)用吸管创造的角要折,也是要折出尖。
(3)用线创造的角为什么要请人帮呀?如果这个线不拉起来边不直,突出角的边要直
3.提炼角的特征
: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4.师先借助三角板边摸边说角的组成。然后请学生边摸边说角的组成。
5.及时巩固角的概念
判断,并说明理由。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设计意图:学生使用学具创造角的过程中,把握住角的本质特征,建立了“角”的表象。
(二)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
1.游戏:小组比赛,哪组创造的角最大。规则:用黑板上长短不同的磁力贴摆出最大的角。
先确定谁先选,然后比赛,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出示:小儿歌巩固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想知角的大与小;
要看开口不看边。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了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
四、强化特征,体验画角
(一)画角
完任务单
任务一:试着画一个角,然后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画角的步骤。
预设学生画角的方法:
生汇报画角的步骤:
生1:我先画一条线,再画一条线。
生2:我先画一条线,再从它的一端挨住,画另一条线。
生3:我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
任务二:试着画出3个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在画角中巩固了角的组成,强化了角的特征。
(二)
给角起名:
为了方便叫角,我们可以给他们起名字。
1.我们怎么标注角的名字呢?从一条边到另一条边画一条弧线,要离顶点近一些,最后在弧线的旁边写上它的名字。(在黑板上标注)
这个角读作:角1(板书)
2.一般我们除了用数字给角起名字,还可以用字母,比如:角A,角B等
3.角有了名字,我们怎么记录呢?
数学讲究简洁,对于角,我们除了能用文字表示它,还能用符号来表示。
表示角的符号“∠”。这个符号与<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那么这个角就可以记作:∠1
(板书:写作:∠1
)
4.
给你刚才画的角起个名字吧?把读作和写作写出来。
设计意图:学会记角。
五、回归生活,深化认识
1.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你们发现了吗?指名说一说。
2、欣赏角
学习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3.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3.检查自读情况。
4.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5.多媒体出示生字,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字理析解生字.
“拣”字,左形右声,指挑选。成语:挑肥拣瘦。形近 :练、炼。
“划”字字理教学
“威”的字理教学
“武”字的字理教学
写字指导(指导书写学生提出的难写的字)。
6.学生朗读课文。
7.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重点探究
1.凸现重点。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3.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4.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5.请给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指名评价。
【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
【学情分析】
中年级学生平时的交流中,多数还是采用本地话进行交流为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仍然比较欠缺,课堂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老师问啥,学生答啥,如同“挤牙膏”,而且语言比较单调。如何有重点的、有条理的、生动地表达,同时由于学生个性不同,积累不同,语言应用和概括能力也不均等,口头表达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尤为必要。这次口语交际内容,学生比较容易表达,尽量让那些交际能力欠佳的学生得到锻炼、展示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调查交流,了解自己名字里的故事,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能力目标: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清楚明白的向别人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情感目标:
乐于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态度礼貌大方,能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人展开交谈,感受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讲话的主要内容。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名人资料。
2.准备给学生起名字的布偶。小动物等。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活动主题
师:同学们,这首歌里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什么?(中国)
师:是的,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名字的魅力,名字的故事。(板书:名字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以歌曲导入,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名字,感受祖国的魅力,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二、猜名人,知名字由来
师:同学们,大家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看看认识他们吗?(师做适时提醒。聂耳、岳飞、林则徐、华罗庚)
师: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故事吗?(仔细浏览一遍课件)
师:同学们,昨晚老师让你们也去找一找,现在,小组合作交流,等一下,请你们来讲一讲。(小组合作交流,再上台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一些名人的故事,知道名字的由来,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交流欲望。】
三、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师:同学们真是厉害,行,现在说一说你们自己名字的故事。(用“我问你答”的形式,注意礼貌地回应。)
师:同学们,与人交流时,我们的口语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怎样的表达才是精彩的,请同学们来欣赏看看。(欣赏范例)
师:好的,我们再请同学们说一说。
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名字都不是随便起的,名字里包含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和美好祝愿。
【设计意图:通过范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重点,生动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从名字中感受父母的爱。】
四、游戏活动延伸
1.请同学们给上面这些小动物起名字(想一想,怎样表达。)
2.请学生当小评委,练习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从想—说—交流,让学生实现交际互动,在游戏过程中练习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言语、行动修养。】
五、布置作业
请把今天课堂上精彩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六、板书设计
名字里的故事
名人 自己
讲清楚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第1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初步体会数的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例1主题图
提问:观察野餐活动图,你看到些什么?
把每种视频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不满1个,只能说每份分得“半个”。这“半个”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平均分蛋糕
引导:把1个蛋糕怎样分可以得到半个呢?
(学生操作平均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怎样分的,每人分得其中的多少?
说明: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是这2份中的1份,这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可以写成1/2。
2、教学读写二分之一
先写短横线;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表示这样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问:蛋糕的另一份可以用哪个数表示?每份是谁的1/2?
3、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4、教学“试一试”
学生动手折正方形纸的1/2并展示。
指出:不管怎样折,也不管折出的这1份形状是怎样的,只要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1/2
进一步要求: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1/4吗?折一折,再互相交流。
三、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出示例2
1、同桌两人合作,用两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别涂出它们的1/2和1/4试着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再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8,然后把1/8与上面的两个分数分别比一比大小。讨论并小结:把同样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四、实践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íng
lóng
huǎng
huà
fā
shì
shū
lǐ
(
)
(
)
(
)
(
)
二、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依偎(wēi
wèi)
珊瑚(sān
shān)
箩筐(kuāng
kuàng)
执拗(ào
niù)
三、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真万确
振天动地
相依为命
B.自由自在
再三叮嘱
眉开眼笑
B.
富丽堂煌
怒气冲冲
勤勤恳恳
D.飞禽走兽
气极败坏
恋恋不舍
四、写出跟下面意思接近的成语。
1.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
2.一个巴掌拍不响。(
)
3.前怕狼,后怕虎。(
)
4.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里来的。(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洪水淹没了村庄。
扩写句子:
2.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缩写句子:
六、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农历七月初七和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
2.神话故事《猎人海力布》赞扬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
3.很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思,如林杰的《乞巧》、杜甫的《秋夕》、秦观的《鹊桥仙》。
(
)
4.乞巧是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
)
七、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男孩见老太婆用力地扯着妈妈,就跑过去拉住妈妈的衣裳。(
)
2.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
(
)
3.她常常想:天上没什么好的,没有自由,等于关在监狱里。(
)
八、读句子,您知道其中的言外之意吗?
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禄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在颁奖仪式上,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所有的苦和累都让焦裕禄受了,所有的荣誉都让一个傻小子得了。”
李雪健这句话的意思是:
九、口语交际。
美国总统罗斯福早年曾在军界服务。他的一位朋友想从他的嘴里打听一项机密。罗斯福当然不能泄密,但他不愿意伤害朋友。于是他悄悄地向朋友说:“你能保守机密吗?”那位朋友以为罗斯福要他保证不向别人说才肯将机密告诉他,于是便连声答:“当然,我一定保守机密,不告诉别人!”这时,罗斯福说:“
”这句话把那位朋友堵得一句也说不出来。
罗斯福的回答非常巧妙,请你试着写下来: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让他慢慢学会改变
一个孩子,在学校时功课差极了,老师说他智力有问题。看上去,孩子的确有些沉(墨
默)寡言,他可以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着着花草、小虫很长时间。他的父亲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有辱你的整个家庭。”
他的姐妹也看不起这个学习成绩平平、行为怪异的兄弟。他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但是他的母亲怜悯他。她想如果孩子没有那些乐趣,不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有什么色彩。她对丈夫说:“你这样对他很不公平,让他慢慢学会改变吧”
丈夫说:“你这是怜悯,不是教育,你会毁了他的一生。”但她却固执己见。他是她的孩子,需要她的安慰和鼓(厉
励)。
她支持孩子到花园中去,还让他的姐姐也去。母亲耍了一个小心机,她对孩子和他的姐姐说:“比一下吧,孩子,看谁先从花(瓣
辨)上认出这是什么花。”孩子要此他的姐姐认得快,于是她就吻他一下,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他回答出了姐姐无法回答的问题。他开始整天研究花园里的植物、蝴蝶等,甚至观察到了蝴蝶翅膀上斑点的数量。
对于她的做法,她的丈夫觉得不可理喻。那种怜悯是无助无望的,除了暂时麻醉孩子之外,根本毫无益处。但是,是这位母亲,没有放弃。
这位醉心于花草之中的孩子,多年后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创立了著名的“进化论”。
他就是达尔文。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固执已见:
(2)不可理喻:
3.幼小的达尔文为什么在家庭中不受父亲和姐姐的欢迎?
4.用“
”面出短文中抽写达尔文醉心花草的句子。
5.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短文的主要内容。
6.你对文中的母亲的教育方法认同吗?为什么?
十一、本单元我们搜集了许多课外的、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写下来,要把情节写清楚,把故事写生动、有吸引力,题目自拟。
题
目
:
100
200
【学习目标】
1.知道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
3.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
【学习重点】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
【学习难点】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学习过程】
一、问题存折银行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如果食盐洒落在沙里了,怎样把他们分离呢?
2
食盐和沙子有什么共同点?
3
食盐和沙子有什么不同点?
4
5
二、活动探究:用水分离沙和食盐
1.溶解食盐和沙的混合物
(1)实验材料:
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水、烧杯、搅拌棒。
(2)实验步骤:
①分组进行实验,每组一名操作员、一名记录员。
②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倒入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③停止搅拌,放置一会儿,看看有什么变化,同时做好记录。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能溶解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______不能溶解在水中,放置一会儿后全部沉淀在烧杯底部。
2.分离沙和食盐溶液
(1)实验材料:
沙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烧杯、漏斗、滤纸、搅拌棒、带铁圈的铁架台。
(2)实验步骤
①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人漏斗中(如下图)。
②在滤纸上沾点水,使滤纸紧贴漏斗,将漏斗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内,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
③搅拌棒略微倾斜,一端对着三层滤纸,过滤时要使沙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沿着搅拌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注意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注意:在倒沙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的时候,搅拌棒倾斜的角度要保持在45度左右。同时,搅拌棒的下端应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上半部分,并且要用手托住搅拌棒。
(3)实验记录:
物质
过滤前
过滤后
沙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
(4)实验结论:______溶解在水中了,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_____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分离食盐和水
(1)实验材料:
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盐水(上个实验过滤后的食盐和水的混合溶液)
(2)实验步骤:
①分组进行实验,每组两名操作员、一名记录员。
②向蒸发皿中倒人大约10毫升的盐水。把蒸发皿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③边加热,边搅拌。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④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实验用的食盐颗粒进行比较,并做好记录。
注意: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把蒸发皿中的食盐烧焦,影响后续观察,同时避免食盐晶体飞溅,造成烫伤。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要注意安全。
(3)实验记录: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颜色、形状、颗粒大小,并和食盐颗粒进行比较。
食盐的颗粒
蒸发皿中的颗粒
颜色
形状
大小
其他
(4)实验结论:溶液中的______不能随水一起蒸发掉。
三、理解与应用
1.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水到哪里去了?
3.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分离呢?
【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运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能溶于水中的物质,也学会了用蒸发的方法将溶于水中的物质重新分离出来。认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精炼反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在用蒸发皿加热食盐溶液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食盐随水一起蒸发掉了。(
)
2.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利用了食盐和水的形态不同的特点。(
)
3.如果食盐和白砂糖混在一起了,也能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白砂糖分离开来。(
)
4.利用颗粒大小不同的特点可以把小米和黄豆分离开来。(
)
5.在用蒸发皿加热食盐溶液的过程中,可以不用玻璃棒搅拌。(
)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很难溶解于水中的是(
)。
A.小苏打
B.味精
C.小石子
2.下面关于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的食盐溶液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当蒸发皿中的水分全部蒸发干时立即移开酒精灯
3.关于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也可以从水中分离出来
B.过滤时会有一些食盐颗粒留在滤纸上
C.如果过滤后溶液是混浊的,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溶液变得透明为止
4.下列生活实例利用了物质颗粒大小不同的特点来分离混合物的是(
)。
A.农场上,农民扬起稻谷和秕谷的混合物,利用风力将它们分离开来
B.工地上,工人用沙网过滤细沙中的小石子
C.实验室里,学生用磁铁把回形针和木屑分离开来
三、完成下面的填空。
回顾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完成下面的填空。
1.第一步:利用食盐(
)溶解于水,而沙(
)溶解于水,把食盐和沙分散在水中,便于下一步分离。(填“能”或“不能”)
2.第二步:用滤纸过滤混合物。过滤后,(
)留在滤纸上,(
)留在溶液中。
3.第三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
)和(
)。蒸发皿上出现的白色小颗粒是(
),水变成(
)散发到空气中去了。
四、综合探究。
1.下面是打乱的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步骤,请正确排序。
①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②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③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④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
⑤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
一、单选题
1.下面是四边形的是(
)。
A. B. C.
2.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0 B. 8 C. 18 D. 24
3.如图中,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4.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
)
A. 2厘米 B. 4厘米 C. 12厘米
二、判断题
5.判断对错.
长方形、正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6.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
8.用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
三、填空题
9.一扇门宽1米,高2米,这扇门的周长是________米。
10.填空
(1)边长是5米的正方形,周长是________米?
(2)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周长是________分米?
11.把5个周长分别是4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分米.
12.有一个长方形花坛,周长是48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长方形花坛的长是________米.
长方形花坛的宽是________米.
四、解答题
13.计算下图周长(上部分是半圆)。
14.将下列各图形分割成学过的图形.
五、综合题
15.动脑筋,移一移。
(1)请你从上面图形中拿走2根火柴,使它有2个正方形。
(2)你能移动3根火柴,使它变成3个正方形吗?
六、应用题
16.用周长是16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17.在一张纸上画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这个正方形的边延长2厘米,画出一个新的正方形,新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D
3.【答案】
C
4.【答案】
C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6.【答案】
错误
7.【答案】
错误
8.【答案】错误
三、填空题
9.【答案】6
10.【答案】(1)20
(2)26
11.【答案】48
12.【答案】16;8
四、解答题
13.【答案】
8×3.14÷2+6×2+8=32.56(cm)
14.【答案】
解:(答案不唯一)
五、综合题
15.【答案】(1)解:拿走如图所示的2根火柴:
成为:
(2)解:移动如图所示的三根:
成为:
六、应用题
16.【答案】解:正方形边长:16÷4=4(厘米),长方形的长:4+4=8(厘米)
周长:(8+4)×2
=12×2
=24(厘米)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17.【答案】解:边长由5厘米变成7厘米.
教学重点:
Let’slearn部分的单词:flying,walking,running,jumping,swimming.
在情景中使用对话中的句子,并能恰当的替换句中的单词。
听、说、读、写单词:flying,walking,running,jumping,swimming。
教学难点:
walk,run,jump,swim的末尾字母与ing连读的发音。
running和swimming的单词拼写。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图片(let’sstart)、录音(let’slearn,Let’schant)、课件、动画素材。
本课时的五张单词图片和卡片。
教学过程:
Warmup(热身)
活动一: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教师播放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A部分Let’sdo的录音。
教师适时出示各种动物的词卡,学生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
教师播放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B部分Let’sdo的录音,方法同上。
活动二:做一做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1)教师将jump,walk,fly三个词写在黑板上,然后手指相应的单词发指令,如:jumplikearabbit.Walklikeanelephant.Flylikeabird.学生边跟读边做相应的动作。
(2)教师继续发指令,学生做动作,适时提问:Whatareyoudoing?,引导学生回答:I’m(jumping)(likearabbit).。教师在黑板上的jump后面加上ing,呈现新词:jumping。同法引入walking和flying。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活动三:学一学
教学参考时间:10-12分钟
教师出示Let’slearn部分的教学课件,提问:Whatanimalscanyouseeinthepicture?让学生回答。
教师指着大象说:Lookattheelephant!It’swalking!Theelephantiswalking.教师让学生重复句子。分别指着一只鸟和小兔子,让学生模仿句子说出:Lookatthebird!It’sflying!Thebirdisflying.Lookattherabbit!It’sjumping!Therabbitisjumping.
让学生看图回答:Whyistherabbitjumping?Whatanimalisaftertherabbit?引导学生回答:Atiger.教师再问:Whatisthetigerdoing?引导学生回答:It’srunning.Thetigerisrunning.教师板书:running。
教师指着正在水里游的鱼,问:Whatisthefishdoing?引导学生回答:It’sswimming.教师板书:swimming.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对话,让学生重复句子。
让学生看板书,读出单词。教师手指running,问:Howmany“n”sarethereinthisword?引导学生回答。用同样的方法提示学生swimming中的字母m也要双写。
让学生拼读单词。running,r-u-n-n-i-n-g,running.
活动四:说歌谣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听Let’schant部分录音2-3遍,以小组为单位将图片按听到的顺序摆好。
教师让学生通过图片理解单词leaping,fighting,biting,climbing,snoring的中文意思。教师给学生解释neverboring的中文意思。
听录音,跟说歌谣并表演。
活动五:编歌谣
教学参考时间:4分钟
(1)教师出示Let’sstart部分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句子:Lookat…!It’s…The…is…
(2)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Let’schant部分,自编歌谣。
(3)把自编的歌谣说给大家听。
3、Let’splay(趣味操练)
活动六:玩一玩
教学参考时间:4分钟
(1)教师请一名男生和女生上台,女生做一个动作,其他学生根据动作猜动物的名称,如:It’sarabbit.动物名称猜对后,男生做一个动作,其他学生根据动作说一个句子,如:Therabbitisjumping.除了Let’slearn部分的五种动物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表演其他的动物和相关动作。
(2)同桌或四人一组做此游戏。
活动七:猜一猜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1)教师准备一些动物玩具,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动物的名称。
(2)教师可以问:What’sthis?Whatisitdong?也可以用布将玩具盖住,让学生猜一猜。
4、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活动八:练一练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1)活动手册A1Listenandnumber.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他们所看到的小动物以及小动物们
正在做的事情。然后听录音按听到的顺序标号。
(2)活动手册A2Listenagainandwrite.让学生再听一遍录音,在横线上添上所缺的单词。然后让学生读一读这段话。
活动九:小结
教学参考时间:1分钟
本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表达动物们正在做什么:The…is….;还学习了五个带有ing形式的动词:flying,swimming,walking,running,jumping,教师提醒学生注意swimming和running的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