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基础”课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他杀、虐待动物等新闻却不绝于耳,他们对生命的轻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除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社会因素等原因外,还与一些高校长期缺乏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没有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很大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在现阶段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高度工具理性化弱化了生命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杨书子院士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德育论文,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生命教育在这种理性化的教育中越来越边缘化。
第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学生的功利取向越来越明显。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文化多元化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引起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价值观念的重大改变,可能出现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追名逐利,存在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他人的生命以及生存状态表现出淡漠。这种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大学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其理性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第三、目前高校生命教育中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的倾向制约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大高校几乎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并开设了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学生的心理压力,纠正了一些偏差行为,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正确开展生命教育,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结合“基础”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基础”课是“05方案”中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在其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应有之义。结合对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群体生命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关怀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和生命能力教育。
第一、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认知关怀教育。
认知关怀教育主要是增强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识、肯定、接纳和珍爱,是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爱护。包括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等。使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情怀,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关心整个自然界所有的生命。
第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命科学、医学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生命认知,明确“生”的可贵和“死”的不可避免,着力解决人“为什么而活”、“怎样活着”、“生命存在的价值”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大学生自杀以及违法犯罪的个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人的发展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追求。生命的无限性在于在有限的时长中发掘自身最大的潜能德育论文,这也就是生命发展教育的核心。我们应当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努力取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激发其自身潜能.从而提高对自身的价值肯定,充分展示个性,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要让学生懂得拓展生命的宽度,突破自我,追求人生的境界。
第四、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生命能力教育。
生命能力是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了生命能力、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生命能力教育目的让其领略到“活着真好”,争取“活出点意义来”。如抗挫折能力,要让学生知道挫折只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要过程。需要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去乐观面对,应增强自身的挫折容忍程度以及心理调适能力。正确地面对挫折并承受挫折之痛,会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的亮色,提升生命的意义。
三、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生命教育题材
课题组老师结合多年从事“基础”课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挖掘出了适合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题材,并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相应设计。众所周知“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其中,人生观教育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基础课中开展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学时最终的落脚点为人生观问题,从人生观问题扩展开来可以对学生实施相应的生命教育。(如图所示)
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看待生命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它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所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极其重要。世界观教育属于哲学的范畴,但对于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哲学”课程,所以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教育,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以及万物运动的无止境性等等,动员学生爱护我们的地球,珍惜身边所有的生命现象,增强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和生命情感。落实在“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祖国的灿烂文化和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并将这种爱扩展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及人民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同时生命教育的实践性很强,我们可以结合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论文,如探访养老院、孤儿院、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等,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以感恩之心来善待生命。
2、引导学生用高尚的道德观善待生命
诗人但丁曾说过:“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说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基础”课的教学不能只是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公共道德价值体系,通过教师的讲授传达给学生,而是通过道德教育使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才是关键。教学中可以选取“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展开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道德习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典型视频,并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来展开课堂教学,可以选取近期网络上出现的颇具争议的“变态女大学毕业生屠杀小兔子”的视频,女大学生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必会激起学生的愤慨和心灵的触动。
3、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构筑和谐社会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与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背离。“基础”课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仅是对法的一般原理和法律基本知识的一般解说。但教师不应囿于此限,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律素养。教学中不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揭示法律规范中所蕴涵的权利基础,消除法律规范是关于义务或以义务为本位的规范的误解,避免权利和义务的错位,树立权利观念。要尽可能把行为模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运用法律知识和理论剖析“为什么”,使大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能深刻理解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法定的、应有的权利义务德育论文,并由此正确地把握它们在法律上的关系,使“感觉”深化为“理解”,进而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实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引导学生用崇高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这里所讲的崇高的人生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一个树立崇高人生观的人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相当浮躁的社会氛围下,人们越来越多地趋向于追名逐利,变得失去了理性,疏远了纯真的情感,灵魂变得愈发孤独。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基础”课的老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向学生澄清那些庸俗人生价值观的种种危害,动员他们树立崇高科学的人生观;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他尽心尽力去为他人、为社会服务,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最终达到学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清,刘红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提高[M], 上海高教研究,1998,(专辑):101 ―103.
[3]刘济,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 江西教育科研,2002,(12):33.
[4]张国民,廉利.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4)
[5]杨芷英.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6]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高教探索》.2009,(5)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道德观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的新道德观,是一种有助于社会整合、为选择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利益主体——大学生所共识的能够协调其行为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二)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对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他们的利益的尊重,帮助他们确立起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它在和谐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当前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道德观。
二、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存在严重偏差。具体表现如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助学贷款拖欠不还,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道德责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列在人生追求目标的首位,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与奉献并重,并以索取多少来决定奉献多少。当代大学生这些道德不和谐的表现及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提出,是高校道德观教育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新途径、新实践。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探索
从本质来看,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认同与接受的过程,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陶冶,个体潜能的发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简单的有关道德观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单纯的合乎价值主导的行为训练,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灵魂震撼灵魂的体验。因此,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学生行为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认为是理性因素决定学生的行为方式的观点。对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转贴于 (一)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谐因素
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确立,道德困惑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易产生不利于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如道德人格缺失、价值取向偏移、理想信念迷茫等。2.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坡、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对和谐道德观抵触的心智模式,加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渐渐地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道德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道德认知模糊、道德观念错位等现象。
在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互动探询和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自由、平等、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鉴别,每一个参加者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道德观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改善、优化自身的心智模式,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形成。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中的主课堂地位和主渠道作用。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真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通过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代际交流、站在学科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体系,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切实做到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这种和谐互动要求教师在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体步骤如下: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公布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选题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选题。譬如确定大学生道德观研究这一个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讨论下自主选择有浓厚兴趣的题目,衍生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爱情(恋爱)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消费道德观的调查研究等相关子选题。学生通过课后查资料、实践调查之后,形成论文观点,并做成powerpoint的幻灯片,以图、文、声三维的方式呈现。
这种和谐互动,不仅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和谐的信息沟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加以引导和分析,使德育内容真正触动学生,使学生能真正喜欢所学的课程,确立社会主义信仰,并且能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在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中明辨是非,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形成和谐道德观,而且还可以创造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挥的条件和机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讨论和对话的空间。结合个人优势、经验和研究心得等,最大限度地容忍差异和不同,容忍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充分展现“和而不同”的人性关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本位向人格发展的转化,由知识灌输为主向以价值道德观引导为主的转化。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样就象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和谐互动,促进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达到自身道德观的和谐。
【关键词】婚恋剧;婚恋观;议程设置;大众传播
Influence of current love and marriage drama on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Taki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WU Jialing. School of Media and Desig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There have been plenty of studies on people's love and marriage, while seldom can we find related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topics like whether the current hit drama, as a kind of “media reality”, really reflects the general marital status and how it impacts the concep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terms of marriage. Based on the focus group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conducted on female students i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analysis on the hit drama of love and marriage, we found that these dramas generally reflected the current marital status, on a little more optimistic level. To some but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gree, mass media could affect female students on their marriage views. Those students in deep contact with marriage dramas held different point of views with those who occasionally watched them on some specific marriage issues.
【Key words】Marriage drama; Values of love and marriage; Agenda setting; Mass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D699.1【文献标志码】A
1问题提出
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经久不衰,笔者于2013年1月16日通过CNKI数据库对“婚恋观”进行关键字检索并统计,发现就研究数量和研究趋势而言,我国对婚恋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发展很快。进入21世纪后涨势迅猛,从2010年至今,更是呈井喷态势。
相关研究者多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的研究成果,如:张云喜[1]发现,90 后大学生的爱情态度呈多样化的趋势,其爱情态度既有成熟性,也有部分不成熟性;杨帆[2]通过对200名医学院女学生的调研发现恋爱过的女大学生恋爱动机倾向于排遣寂寞,未恋爱的女大学生则觉得恋爱关乎个人的面子,进而产生从众行为。但诸多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多重复研究,缺乏科学量表[3];视野多集中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4]。
目前为止,从大众传播视角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分析的研究非常稀少,且多采用定性批判的角度分析,结论较为负面悲观,如:赵静[5]认为当前婚恋剧中的爱情总是充满冲突曲折和变数,难觅幸福和谐的生活踪影;亢海玲,毛志凌[6]认为当前一些美化“第三者”的电视剧,对情爱的过度渲染使传统美德处于一种消解的状态,会引起受众价值观道德观的混乱;宋红岩,戚鸿峰[7]认为后现代语境下,新媒介社交婚恋更强调的是欲望喷涌和情感释放,其时尚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吴红雨[8]认为“爱情片成了心灵口香糖,快速消费的特区”。2012年3月22日《中国妇女报》所刊登的评论《婚恋剧令未婚女性“恐婚”》中引用了一位未婚观众的话说:“热门婚恋剧里的女主角,既要费心处理婆媳关系,又要平衡家庭与事业间的矛盾,还要分神对抗层出不穷的‘小三’,做女人怎一个累字了得!”[9]
传播学者沃尔特・李普曼[10]在《舆论学》中认为,相对于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大众媒介为我们描绘建构的“虚拟环境”即“媒介环境”,能够极大的拓展人们的认知范围,但是由于人们对于这种“媒介环境”的验证能力较弱,当媒介“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而根据“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11]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对李普曼所谓的“虚拟现实”采取行动,就很可能把虚拟世界发生的事带回到现实世界重演。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婚恋剧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物,是一种媒介“虚拟环境”的体现,而当下的普遍婚姻状况则是“现实环境”,婚恋剧是否与当下普遍的婚姻现状相符呢?婚恋剧又是否“歪曲”反映我国婚姻现状,并产生消极影响呢?
传播效果研究历来重视媒介传播对于受众态度、观念和行为的变化,大学在校女生作为未婚女性,她们的婚恋观还在成长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婚恋剧是否会对她们的婚恋观造成影响并在哪些方面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研究问题:当下热播婚恋剧是否与当下普遍婚姻状况相符?大众媒介是否会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造成影响?婚恋剧会在哪些层面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造成影响?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鉴于以上分析,有关传播学角度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比较稀少,且运用传播学原理研究大众媒介婚恋剧对现实婚姻状况及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定量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状态,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和问卷抽样调查法开展研究。首先我们募集女大学生志愿者共8人,平均每个年级两位女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以了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和其对婚恋剧的初步看法,并根据她们的意见修改完善问卷,提高信度和效度。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问卷抽样调查了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女生对婚恋剧的接触程度以及对婚姻的认知和态度。考虑到按照专业进行随机抽样的操作难度较大,我们最终决定抽样时间为2012年7月1日至3日,抽样方式为:依据交大的食堂分布情况,进行随机抽样,每五位进入食堂的女生发放1份问卷。问卷数量拟定为12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2份。
2.2研究对象
在所有样本中,看过婚恋剧的占92%。90后女大学生(23虚岁以下)占76.1%,80后占23.9%;54%处于单身,36%处于恋爱中,2%已婚,未恋爱过的占27.2%,有过1~2次恋爱经历的占57.6%,有3~4次恋爱经历的占14.1%,有5次或以上恋爱的仅1.1%。另外,14.1%的被调查者来自乡村,44.6%来自县级市/城镇,21.7%来自地级市,15.2%和4.3%的被调查者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
2.3统计方法
本研究运用SPSS for window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验证假设,在本研究中,P
3研究发现
3.1婚恋剧大致反映并美化我国普遍婚姻现状
为测量婚恋剧与现实婚姻状况的吻合程度,即“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问题“你认为现在的婚恋剧与现实中的婚姻情况是否相符?”认为完全符合的为0,认为基本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分别占48.2%和20.5%,认为比较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占30.1%和1.2%,也就是说,女大学生认为婚恋剧与现实婚姻情况大体上还是符合的,这一比率占大多数68.7%,媒介塑造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的婚姻状况是比较一致的。
李普曼认为虚拟环境一方面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另一方面也会有相应的传播负功能,比如说“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这里想要探寻的是,婚恋剧更倾向于宣扬悲观的情绪还是积极的基调,这与现实中的婚姻基调是否一致。于是我们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你印象中当下的婚恋剧的基调大多是怎样的?”“你认为当下社会的普遍婚姻状况如何?”结果显示,就婚恋剧的基调而言,3.6%和25.3%的女大学生认为婚恋剧“悲观消极”和“比较消极”,32.5%认为“中性”,34.9%和3.6%的女大学生认为婚恋剧“比较乐观”和“积极乐观”,总体而言,女大学生认为婚恋剧的基调是中性偏乐观的。而对于当下社会的普遍婚姻状况而言,3.3%和29.3%的女大学生认为当下社会普遍婚姻状况“很糟糕”和“比较糟糕”,60.9%和6.5%的女大学生认为当下婚姻状况“还可以”和“比较好”,没有人认为当下普遍婚姻状况“非常好”,这也符合常理,普遍婚姻状况“非常好”就不能解释离婚现象的出现,但是这一数据也反映了女大学生对于当下普遍的婚姻状况还是稍微偏向乐观的,不过,婚恋剧的基调(M=3.1)比现实中的普遍婚姻状况(M=2.71)要更乐观一些。为了更深一步的挖掘婚恋剧基调与当下普遍婚姻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对这两组变量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在95%置信区间下,婚恋剧基调与现实中的普遍婚姻状况存在显著差异(t=3.037,df=82,P=.003
3.2电视剧/电影所代表的大众媒介是影响女大学生婚恋观的重要因素大众媒介对于受众会产生影响,这可能是认知层面的和行动层面的[14],女大学生大多尚未步入婚姻状态,但她们的婚恋观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婚姻生活,因而我们在此将重点放在大众媒介是否会影响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为了避免主观的问答会对受众产生引导,我们将问题设计为客观的排序题,题目关于“婚恋观的主要了解渠道”,让女大学生从7个选项中挑出最重要的3个进行排序,结果发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家庭”(65.2%)、“电视剧、电影”(15.2%)、“朋友”(12%)。 这也就间接反映出婚恋剧会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产生影响。但是仅有这一间接的论断还不够,我们还应继续分析婚恋剧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在哪些层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3婚恋剧对女大学生婚恋观各个阶段上的影响
在问卷的设计中,我们根据“择偶”、“婚姻维系”、“导致离婚的因素”这三个阶段来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在婚姻各个阶段的关注问题。在研究中,则依据两个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一方面,对女大学生在婚姻各个阶段首要关注点进行分析,以把握总体态势;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婚恋剧的接触度是否对那些相对次要的关注点造成影响。由于在问卷中,我们让受访者按关注度的高低对各个因素进行了排序,因此只要通过对样本的重新赋值和编码,就可以清晰的分析出择偶、维系婚姻生活、导致离婚三个阶段的共27个关注点各自的重要程度。以择偶的关注点(家庭背景,职业,住房,收入,学历,身材外貌,性格气质,人品,家人朋友意见,感觉,其他)共11条为例,首先按照这些关注点在问卷样本中排序位置重新赋值。如果该因素排在第一位则赋值11,排在第二位则赋值10,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位赋值为1。经过这样的处理后,我们可以把每个关注点抽取出来,进行均值分析,得到每个关注点的平均得分。最后根据他们的得分,可以进而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平均排名。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3.3.1择偶阶段择偶的关注选项包括了男性从内而外的各种特性表现,也包含了住房和职业等经济要求。通过对总体样本进行频率分析,初步研究发现,在女大学生考虑择偶时,人品(38.5%)、感觉(29.7%)、性格气质(25.3%)无可争议的排在了前三,只有总计6.5%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家庭背景、职业、住房等因素。总的来说,无论是接触婚恋剧较多(≥4部)或较少(
但是在次要因素的排序上,我们发现接触婚恋剧较多的女大学生与接触度较少的女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区别,观看过婚恋剧较多的女大学生更注重男性的学历,较少关注男性的收入并且较少听取家人朋友意见,这或许是因为她们从大众媒介中获取了更多有关择偶标准的信息,所以相对于婚恋剧接触较少的受众对家人朋友意见的依赖程度下降,另一方面婚恋剧的偏乐观色彩使得她们更注重男人的学历而不仅是经济收入。见表1。
3.3.2婚姻维系阶段在婚姻维系阶段的关注点中,问卷设计了从夫妻感情、经济状况到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考虑因素。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接触婚恋剧多或少的女大学生在维系婚姻阶段最在意的三点都是夫妻感情(80.2%)、经济问题(12.1%)和与家庭成员的关系(5.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女大学生在择偶时更愿意关注男方的品格、爱情的感觉,但真正步入婚姻后,经济问题和对方家庭背景就要随之纳入考虑范围。不过总的说来,绝大多数女大学生仍然最在乎夫妻双方的感情。就这个阶段而言,在相应的次要因子如“抚育子女”、“婆媳关系”、“女性独立”上,接触婚恋剧较多的女大学生和接触度较少的女大学生也有一定差异,但是差异并不明显,基本上可以看出,接触婚恋剧越多的女性更注重“子女”、“婆媳关系”的处理,对于女性独立的需求相对要低,她们的婚姻生活更趋向传统。见表2。
3.3.3离婚阶段在不得已考虑婚姻存在离婚风险的假设下,我们发现导致离婚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呈现以下分布:夫妻感情破裂(53.8%)排在第1位,其次是第三者(22.0%)和包办婚姻(12.1%),而选择经济问题的仅有4.4%。但是当我们把接触婚恋剧较多和接触婚恋剧较少的女大学生分开来进行排序时,在导致离婚的最重要因子上,两者的排序存在一定分歧。虽然二者都认同“夫妻感情淡漠”是导致离婚的“元凶”,但是观看婚恋剧较少的女大学生认为“双方家庭影响”和“第三者问题”更挑战她们的底线,而婚恋剧观看较多的女性则认为“包办婚姻”比“双方家庭影响”更加令人难以接受。这或许是因为当今的婚恋剧中所刻画的男女主角大多恋爱自由且拥有一段浪漫爱情并在深厚感情基础上步入婚姻,这样的剧情设定宣扬的是婚姻恋爱自由平等的观念,使得经常接触婚恋剧又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对“包办婚姻”容忍度极低。见表3。
4结论
通过此次数据研究调查,我们发现婚恋剧作为李普曼所说的“媒介现实”,大致地反映了当下的普遍婚姻状况。另外,我们肃清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婚恋剧是悲观消极的。通过定量研究,我们发现在女大学生心中,婚恋剧的基调是中性偏乐观的,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当下婚姻现状,这也验证了李普曼所说的媒介作为“虚拟环境”歪曲地反映现实。
在第一个研究问题被解决的基础上,为了解婚恋剧是否会对女大学生婚恋观造成影响,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测量。发现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的养成最主要来自家人、朋友和大众媒介电视剧/电影,也就是说,婚恋剧是影响女大学生婚恋观的重要因子之一。但是在对“经济问题”、“感情出轨”和“女性独立”三个议程上,都仅呈现低度相关,且未达到统计显著性,或许是因为这三个问题的构成绝不仅仅是媒介所能单独影响的,而需要纳入更复杂的社会学议题内。
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了解,我们又深入分析婚恋剧的接触程度是否会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各个阶段造成影响。结果发现,在择偶阶段和维系婚姻阶段,女大学生最关注的是“人品”、“感觉”、“气质”以及“夫妻感情”、“经济状况”、“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这与婚恋剧的接触程度无关,但是在次要因素上,接触婚恋剧程度深的女大学生在择偶时更看重对方的学历,更少依赖父母朋友的意见;在婚姻维系阶段则更重视子女、婆媳的关系,女性独立的需求下降,更倾向于传统婚姻家庭的维系。在离婚阶段的婚恋观态度上,二者都认为“夫妻感情破裂”是离婚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接触婚恋剧程度越深的女大学生,则越不能容忍“包办婚姻”,这一方面与婚恋剧宣扬恋爱婚姻自由的观点吻合,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先前提出的接触婚恋剧程度越深,对父母朋友意见依赖越少有关。
5研究的意义与不足
本研究首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婚恋剧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肃清了先前定性研究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也为婚恋观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传播学思路,并对传播学的“两个环境”、“媒介议程设置理论”进行了实证验证,丰富了婚恋观研究的数据素材。但是,本研究同样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后续的研究者补充改进和完善。首先,本次调查缺少资金支持,因而样本有限,但是我们精心设计抽样方式以确保样本有效,可作为探索性的小规模试验调查,希望后继学者能扩大样本容量进行深入研究;其次,本研究的统计虽然有低度相关,但未达到统计显著性,在量表的信度效度方面与先前的婚恋观研究一样仍有待提高;最后,传播效果研究告诉我们,大众媒介对于受众的影响是深远的且是内化的,婚恋剧的传播热潮是近些年的新产物,因而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受众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影响还没有凸显出来。在后续的研究中,跨度为5年或10年以上的研究或许能更出色的反映媒介婚恋剧对于女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这样的研究艰难而又十分有益。
(致谢: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11级新闻传播学91班硕士同学对本论文调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云喜. 90后大学生爱情态度研究.中国性科学,2013,22(8):92-96.
[2]杨帆. 某医学院“90后”女大学生恋爱动机调查研究. 中国性科学,2013,22(6):66-68.
[3]苏红、任永进.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2):82-83.
[4]李民菊.近五年我国大学生婚恋观研究述评.巢湖学院学报,2008(89):126-130.
[5]赵静. 近年来婚恋叙事中的悲观倾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15-16.
[6]亢海玲,毛志凌.“影像中的情感困惑与危机”――当代婚恋题材电视剧的日常叙事分析.东南传播,2009(12):82.
[7]宋红岩,戚鸿峰.后现代语境下中国青年新媒介婚恋观的嬗变.中国青年研究,2009(4):11.
[8]吴红雨.爱情的想象――中国热播爱情剧的文本演变.传播与社会学刊,2012(19):110.
[9]周萌.婚恋剧令未婚女性“恐婚”.中国妇女报,2012-3-22(5).
[10][1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57-58.
[1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4.
[13]吴佳玲.“雅过敏”:来自“一腔俗血”的反讽.电影评介,2014(1):14-16.
[14]McCombs ME. Setting the agenda: The mass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 Cambridge, UK: Polity,2004: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