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

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

第1篇: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在其《生态扩张主义——欧洲9001900年 的生态扩张》(注: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著,许友民、许学征译:《生态扩张主义 ——公元900—1900年的生态扩张》(原著名Ecological Imperialisn,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6.)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一书中从生态的角度对此作了 颇有见地的解释。

克罗斯比认为,西方建立“新欧洲”的殖民扩张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因素并不在于 征服者拥有较之被征服者更具优势的技术力量,比如说枪炮,而在于他们具有生态上的 优势。

按照克氏的看法,他并不认为西方的扩张仅仅是一个人种对其他人种的征服,它更意 味着欧洲旧世界生态系统对“新欧洲”生态系统的挑战。在拿着工具的人对新世界实施 通常意义上的征服之前,旧世界生态系统对新世界生态系统的征服其实早就开始了。那 就是航海时代西方水手们从旧世界带来的动物、包括杂草在内的植物和各种疾病正在缓 慢地改变着新世界那原本非常简单的生态环境。旧世界的猪、牛、羊、马、狗,甚至是 老鼠等动物在逐渐地取代新世界动物在这些大陆上的统治地位,旧世界杂草也将新大陆 的草木植物逼得无路可逃,而欧洲人带来的那些疾病则令土著人体质衰弱不堪,甚至大 批大批地死去。新世界的生态系统就这样逐渐地改变了,其生活环境也日趋与欧洲接近 ,开始适于欧洲人居住,于是欧洲旧世界开始出现向“新欧洲”移民的热潮。当手握枪 炮等现代武器的欧洲人粉墨登场,开始他们战场上的征服行动时,实际上真正的战争已 经过去了。

但是当西方人向热带地区、北欧寒冷地区及亚洲那些早已经高度文明化的地区进行扩 张时,尽管他们仍然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他们的生态优势却已经不复存在了。欧洲的动 植物在对这些地区的扩张中根本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热带非洲和亚洲文明地区远较新大 陆复杂而坚韧的动植物系统完全可以抵抗住入侵者的破坏。而北方苦寒天气根本就不适 合欧洲动植物的生存,因而他们尽管也能够暂时占领这些地区,但这种占领不可能长久 。由于生态系统并没有根本改变,所以在这些地区欧洲人建立“新欧洲”的愿望也就只 能是个梦想。

这样看来,西方对外扩张是有其地区选择性的,“欧洲化”的梦想只能在生态环境简 单且与欧洲同处温带的原始地区才会取得成功。克罗斯比所有论述的主旨,就在于说明 整个西欧的千年对外扩张史,实际上是旧世界的生态系统对“新欧洲”原有生态系统进 行改造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只是扮演了一个受益者的角色而已。因此近一千多 年的欧洲对外扩张史从不同的角度而言,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欧洲人对外开拓 新聚居地的努力;二、欧洲旧世界生态系统试图改变或取代欧洲以外地区生态系统的过 程。当第二个过程在绝大多数温带地区获得成功的时候,欧洲人的拓殖努力也就成功了 。

本书在写作及理论论述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论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它从10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对北欧的入侵和十字军对中 东的入侵为起点,一直论述到19世纪末欧洲人对非洲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侵略 为止。

二、本书考察的行为主体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而是各种动植物。不象传统历 史著作那样侧重于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人类行为的分析。在这本书中,这些传统 论述的内容涉及很少,主要是对旧世界动植物向世界其它地区的扩张行为进行描述和分 析。在克罗斯比看来,人的行为在欧洲的扩张中仅仅是总体生态行为的一部分,而不再 是独立的行为主体。

三、在对欧洲对外扩张历史的论述中,生态地理学知识构成了克罗斯比理论论述的基 础。兹举两例:一、在论述旧世界生态系统对“新欧洲”生态系统的侵略时,我们必须 弄明白这种侵略产生的生态基础,即两种生态系统的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对这一原因 的解释,克罗斯比接受了地理学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原本为一体的泛古陆于一亿八千万 年前在地心热力的作用下解体了,由于各部分已经完全没有联系,它们原本趋同的生态 物种便开始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向进化,于是逐渐形成了今天这样生态系统迥异的世界各 洲。而恰恰是生态环境的不同才构成了西欧对外生态扩张的首要前提条件;二、16世纪 地理大发现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探索一条驶向东方的航线。它关系到欧洲人能否在旧世界 之外地区建立新欧洲。而在航海还处于手工操作的时代,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如何探 清不同地区海洋在不同季节其风向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克罗斯比表现了他谙熟的生态 地理学知识。对欧洲人探索新航路过程的描述,表明他对大西洋贸易风、印度洋季风、 太平洋风向等的四季变化特点非常熟悉。

四、这本书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本从宏观上描写欧洲整个生态扩张历史的专业性通史 著作,在著作体例上,它也具有别具一格之处。

在对生态扩张的前提条件——泛古陆裂隙解体导致的各地区生态发展的差异性——以 一章的篇幅进行说明之后,他将自公元900年以来的欧洲生态扩张史以16世纪的地理大 发现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以斯堪的纳维亚人对北大西洋地区的扩张和十 字军东征失败为一章,以欧洲人对中大西洋幸运三岛: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和加纳 利群岛的胜利占领为一章,通过对他们成败的原因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此说明在冷 兵器时代欧洲人对外扩张中的生态因素之决定性作用。在航海时代对各大洋季风风向的 掌握成为有用的知识后,欧洲生态扩张的历史进入了第二阶段。然而新时期尽管火器已 经在对外扩张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武器,但并不表明在扩张进程中一帆风顺。本书以一章 的篇幅集中对欧洲扩张主义者在亚洲地区、热带非洲地区及美洲和澳洲热带地区的失败 及其生态因素做了详尽的论述。而对于欧洲人扩张胜利的地区,如北美洲、南美大草原 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作者并没有具体地对它们进行逐个的个案分析,而是将其 取胜的共因:杂草、动物、疾病等在“新欧洲”各地区的扩张各分一章进行综合论述。 而后以欧洲人在新西兰的扩张为例,用一章的篇幅说明杂草、动物、疾病等在欧洲人对 外扩张中的作用。最后作为全书的总结,作者对欧洲扩张成功的因素进行了综合解释。

除以上几点之外,本书还向我们展示了历史学的社会实用价值。考虑到当前全球面临 的生态问题,这本著作也具有学术研究与现实结合的意义。它从历史的角度对当今生态 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提出了警示。克罗斯比对“新欧洲”因生态物种遭到破坏而导致土著 人衰败甚至是消亡的论述,实际上暗示了当今因各种人为因素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比 如乱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人类偷猎行为导致的珍稀动物绝种、二氧化碳气排放过多 导致的全球温室效应、工业废料对生活环境的污染等等,已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 威胁,因此克罗斯比在本书中对欧洲生态扩张的描述从另一个角度向人们揭示了保护环 境的必要性。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克罗斯比独特的学术视角及出色的学术洞察力在《生态扩张主 义》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本著作所建立的生态扩张理论对欧洲近千年的扩张史 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再解释,向多少年来为学术界所公认的技术决定论提出了挑战,表明 一个地区对另一个地区的扩张,尽管需要优势的技术力量,但其决定性的前提条件却必 须是对被征服地区生态系统进行再改造。

第2篇: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生态园林建设方法

前言

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一、生态园林的涵义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二、生态园林的作用

1、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建立尽可能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层次与数量,所以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高,光合能力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比单层树木大,例如乔灌草结合的群落产生的生态效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明显增强。

2、生态园林应是人类模拟大自然的缩影,园林不仅是游憩场所,还是是人类得诸自然、还诸自然的一块人工植物群落。生态园林的社会效益,不仅仅是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文体活动,以吸引游客为主,更重要的是按照生态园林绿地的观点,把园林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启示人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创建知识型植物群落,激发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组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则让人们同植物和睦相处;生产型植物群落告诉人们绿色植物是生存之本;观赏植物群落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住宅附近成片的植物群落,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身心疲劳和精神压抑,及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公益观念。通过日常对自然界的荣枯(生长、开花、凋谢、季节变换)和生命活动(鸟类、小动物等动物)的接触,还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自觉性、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绿色植物,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

3、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扩大了绿量,提高了透视率,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自然的林缘线,比零星点缀的植物个体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地理位置,营造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的渴求,调和过多的建筑、道路、广场、桥梁等生硬的人工景观对人产生的心理压抑。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与山坡、建筑、水体、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衬托地形的变化,使山坡变的郁郁葱葱,创作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挡和装饰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满生机的植物群落中而充满活力;水体用水生植物、岸边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与水体本身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岸边植物的倒影映入水中,更增加了景观的趣味性;以草坪为背景和基调营造的植物群落能够丰富草坪的层次和色彩,提高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

三、生态园林建设的方法建议

1、建设生态园林必须遵循自然法则, 要注意增加和保护植物的种类,保持植物多样性,单一品种的人工林易遭受病虫害、自然灾害的毁灭性打击。在城市建设中要给自然留下较大空间,具体要求是: 保护城市留下的自然土地和特殊的动植物,保存不同的生境条件, 维护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及物种和自然群落的多样性; 保留尽可能大的连片自然区域, 防止分割以增加其生态功能; 在重点保护的自然生境, 留有足够的缓冲区减轻城市发展带来的压力,保护特殊生态区域。

2、使城市市区绿地与郊区自然生态系统相联系,形成生物进出廊道。实行乔、灌、花、草相结合, 以乔木为主, 把灌木、藤本、草本植物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有厚度、有色彩, 使喜阳、喜阴、喜湿、耐旱等各种植物各得其所,形成多景观多层次的和谐的人工植物群落,增加植物总量。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配植物种类, 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要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 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建设中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尤其应大力提倡垂直绿化, 增加绿化密度,提高生态效益。

3、生态园林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要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绿地,使之成为建设生态园林的重要依据;在编制绿地系统规划时应当全盘考虑,要有超前性、预见性。打破城市园林绿化独立的观念, 实现城郊结合, 城乡一体化。从而使农田林网, 山林果园等一切绿色植物综合、全方位的发挥其调节功能。要控制好城市中绿线的范围, 确保城市绿地的数量, 应从规划上控制减少城市广场、纯草坪等生态效益差的绿地面积等。

第3篇: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风水;误区;启示;保护环境意识

风水也叫堪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理论是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是以“自然、平衡、和谐”的原理来考察环境对人的影响。近年来房地产热潮,建筑风水学的应用逐渐兴起,通过研究卦象与方位的关系更多了解人与自然合一的基本易学思想,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基本运动规律。

一、历史上对风水学认识的误区

历代的民间与江湖对风水的应用中,所谓的风水已经完全背离了其自然科学的本义和实用价值,而是蜕变成为了一种江湖术士们用于谋生的手段。并且为了谋生的需要,民间与江湖的风水术士们往往借助神鬼和毫无依据的玄空学说来包装其骗术,继而制造出一整套毫无逻辑、没有根据,只是渲染危言耸听的结果,却根本无法进行风水生成原因和作用过程解释与验证的虚幻、玄空的理论,并以这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让世间对风水的认识跌入迷信的窠臼。

另一方面,风水和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等各项工作本来是紧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是风水实现为人类服务的一项最重要手段,而风水是规划设计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重要准则。但是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在不同的目的和需求下,风水和规划设计被人为的割裂成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民间的江湖术士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以否定科学的规划设计为能事,而在现代规划设计中,人们却又总在试图绕过风水,以免沾染所谓的封建迷信。结果,在现代建筑领域,规划设计与风水各执一词下的偏颇性除了不断的制造形体扭曲、变异,色彩刺目、布局诡秘的低俗建筑垃圾以外,忽视人类与自然关系——也就是人类与风水关系——的建筑也比比皆是,这些建筑不仅破坏了环境的自然平衡,还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危害隐患。

二、风水学对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的启示

1、“天人合一”古代朴素的环境工程学

人类生活环境中,与自然关系密切的是气圈、土圈、水圈和生物图。气圈给人以阳光、空气和风;土圈给人以生存的基址、土地、矿藏;水圈给人以生活和生产用水;生物圈给人以食用的动植物,这些统称为人类的生活环境。人类一产生就非常注意对生活环境的选择。“趋吉避凶”的观念产生了一整套认识环境的理论,风水学便在满足人们生存欲望的前提下应运而生了。

2、生态学思想

2.1人与自然协和

近代,人对自然的控制、征服、对峙、斗争是社会和文化的主题之一,它历史地反映了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不像农业社会那样依从于自然,而是用科技工业变革自然、征服自然、破损自然、毁坏生态,表现出“人地对抗”和“冲突”的关系。时至今日,在发达国家或后工业社会及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还存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是几千年来中国堪舆学家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一贯主张。风水学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急功近利,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在住宅建设中,因山水而建筑,用建筑美化山水,借助自然景观来保护山的美,同时也衬托建筑物的美,通过建筑物,将人、地(即自然)高度协和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的关系。

2.2保护环境意识

风水是一门有关人和周围环境关系的学问体系和信仰体系。作为学问体系,风水学通过风水先生及其活动教导世人应该怎么办;作为信仰体系,风水学通过民俗禁忌的形式教导人们不应该怎么办。作为学问体系,风水除了教导人们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如何植树,以培生气;作为信仰体系,风水除了教导人们不该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不该如何开挖采掘,以护形势。“培生气”和“护形势”的直接目的出于保护山水,然而客观实际却是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保护了自然。风水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要求人们,“顾其自然”,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纳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之中。尽管古人改造大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然而先哲们依然悟出了其中的哲理。在人类通过大规模建设活动使得地表性态改变的能力极强的今天,更应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2.3风水有机观

建筑和规划设计要建立在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的基础之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生态建筑学研究的对象。所以,生态建筑学的基本取向是,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简单地说,要将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系统来看待。风水世界观是与天地宇宙相关的,其间还包含着深奥的精神感应。它与大自然相和谐,以求居住者及其子孙能在聚居地获得平安的生活。风水要求房屋建筑、园林及墓地,要与地形、风和水的运作相联系。生态设计学很欣赏中国风水关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相和谐的态度,并能深入领悟其中的奥秘。所以,生态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风水的整体有机自然观。

第4篇: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演化;装饰纹样;形式;风格

纹样是装饰花纹的总称,在我国古代纹样被称为“纹镂”。我国的纹样,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算起已有八千年左右的悠久历史,是世界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发展有着恢宏的成就,其样式丰富多彩,璀璨夺目,具有庞大而独立的体系,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纵观历史,我们可以从石器时期图形符号式的简洁的原始纹样一直说到封建社会晚期种类繁复、分门别类的装饰纹样,这足见装饰纹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从原始社会开始装饰纹样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它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几千年前的陶器时代,先民们就知道运用纹样来装饰自己的生活,利用装饰来表达对生活的美的追求和美好向往。装饰纹样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造型优美、风格各异且变化多样,反映着中华民族不同时代的风格特色,显示出创造者的聪明才智,成为人类进化发展的真实写照。装饰纹样的按其内容可分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植物纹样、生活场景纹样等,按其装饰手法又可将其分为抽象纹样、具象纹样等。事实上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演化过程。通过研究、比较发现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演化历程,有两个方主要方面,首先是形式上,由“简”到“繁”再回归到“简”的变化;其次是风格上,从“活泼”到“庄严”再到“生活化”的演变方式。

1 形式演化

纵观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发展历史,从石器时期简洁抽象的几何状纹样到唐宋、明清繁缛的具象纹样,再到现代纹样简洁、明快的风格,可发现由抽象到具象再到提炼升华是我国纹样发展的一个历程。这正同步于人类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时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童年时期,在这一时期审美与艺术并没有成为独立的部分,甚至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概念。原始人类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只能做到最基本的衣能蔽体,食能果腹的生存满足,对美的认识则是完全无意识的,对生活感受的赞美、追求和幻想通常通过最直接、原始的方式来表达。所以这一时期的纹样就带有其特定的烙印――原始、简洁。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很低,对自然现象不能够完全理解,所以混沌、蒙昧是其主要特征,这样原始纹样就多了另一种特征――抽象。如: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纹样从整体来看,主要有:动物纹――鱼、蛙、狗、鹿、鸟;植物纹――以叶子和花瓣构成,其母体为一片叶或一瓣花;几何纹――编织纹、绳纹、网纹,日纹、月纹、星纹、雷纹;人纹――马家窑彩陶盆上的人物舞蹈图案。这些原始彩陶器上的纹样整体风格简洁、朴素,而在形象则概括抽象、动态优美简洁,装饰感极强。(图1)

原始社会之后的商周时期的纹样除了在造型上善用硬朗的几何线条,在总体形式基本与之前保持着一贯的装饰风格。直至战国,随着政治体制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生活方式的进步,装饰纹样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开始由简变繁,类型也渐渐丰富。这一时期的纹样类型主要包括:青铜器纹样、漆器纹样、织绣纹样、玉器纹样等。纹样的造型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凤鸟纹样,前胸挺拔、尾翎高卷、双翅是下张又上翘,(图2)此时,在装饰艺术中展现出浪漫而又富于幻想的艺术特点,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也开始进入了细致入微的阶段。到汉唐以后包括宋元明清时期,传统纹样的装饰风格是在一步步的趋于繁缛,这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思想的进步、生活的富裕使装饰纹样的发展逐步进入到追求圆满、丰富、华丽、富贵的装饰特点,同时这也反映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对生活喜悦与满足的不断追求。例如:唐宋时流行的卷草纹样,其雏形早在春秋战国就出现了,直到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才带动装饰艺术的发展成熟并壮大为举世闻名的“唐草”。再到明清时期,装饰的意义更是被逐步夸大与丰富,纹样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是多元化、复杂化。(图3)今天,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社会国际化的转变使得装饰设计整体趋向于简约大方、服从于功能的工业化风格,简约、抽象、有文化性是新时代的特征,也是与二十一世纪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时代感与文化性并重的简洁图形已成为这一时代图案的特点,传统的装饰纹样则也应经历与国际发展相趋同的变化。

2 风格演化

除了形式上的由“简”到“繁”再出“繁”为“简”,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还经历着从活泼、到庄严、再到生活化的明显规律。原始时代的装饰风格可称为“活泼”,因为形式上强烈的“简练单纯”感使原始纹样在视觉上显得像五六岁的孩子单纯而活泼,例如:原始彩陶中的鱼纹,紧抓“鱼”的主要特征,在造型的处理上,简化“自然鱼”的种种细节,通过曲线的动态以及几何形态描绘出生动抽象的鱼形纹饰造型,体现出的是自然活泼极具原始气息的装饰意味。而商周时期纹样的美学风格开始发生变化,由欢快走向沉重与神秘,与前者恰恰相反。这一时期在艺术风格上属于我国艺术史上的“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的社会意义远超出其审美价值,因为,青铜器是奴隶社会贵族权位的象征,与天命、神权等宗教内涵息息相关。所以,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纹样,它们远不如彩陶纹饰生动活泼,呈现出的是变形了的、幻象了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其中饕餮纹饰最为经典。它们呈现给人们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这类纹样不在于其怪异的动物形象本身有如何的威力,而其自身带有的象征性,把观者带入了某种似乎是超凡的权威神力境界;它们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所独有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野蛮年代。”①这一段虽然只描写的是饕餮纹,但它反映出的正是青铜时代所有纹样带给人们的感受,这些似又非似的形象都给人以狰狞严肃之感,积淀着一股深沉的狞厉之美。

战国时期因为社会体制开始变革,装饰纹样的神秘主义色彩开始逐渐减弱,风格上也发生了改变。当时人定胜天的思想,使以往凝重、严肃、神秘的装饰风格,向着形式更加自由、多样,构图更为灵活、多变,题材则越来越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如自然界中的动物形象或生活场景开始运用于各种装饰中,在器物上也有了狩猎、宴饮、歌舞、耕作、战争等叙事题材作为主体装饰。这类代表作有宴乐、渔猎、水陆攻占纹壶。(图4)到秦汉以后,纹样的风格更加的多样化,或写实生动、或豪放优美,不拘一格。从汉画像砖,到隋唐时期的动植物纹样,再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造型都有着吉祥美好的装饰寓意,其造型也生动、自然,给人以活生生的感受。五代之后,随着宗教气息、贵族气息的消减,装饰纹样的风格朝着世俗化方向发展,另外唐代及以后的诸多朝代开始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使我国的传统装饰纹样快速丰富起来,特别到了明清,装饰风格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系统化,充分展现出了我国博大、深厚的装饰艺术之风。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不仅记录了先辈们的生活经验,还了表达了极具地域性的审美意识,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传承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传统装饰纹样的演化过程,从形式和风格两方面总结出我国传统纹样的演化过程:由“简”到“繁”再回归到“简”的形式变化;从“活泼”到“庄严”再到“生活化”的风格演变。这一规律总结可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种在视觉上既具有民族元素又极为直观的符号类型,为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形式上、风格上的“特殊”美感。同时,也有利于现代设计的民族化发展,使其更好的继承与发扬传统样式。再则,对传统纹样回望也为现代设计提供灵感的源泉,鲜明的传统纹样特点也对于当代设计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注释:①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37.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3] 田自秉,吴淑生.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5篇: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宗喀巴;藏传佛教;生态伦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3)02-0053-05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受狭隘利己主义思想的驱使,人类无视客观规律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掠夺,使自身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众多问题,导致地球生命系统面临着失衡的危险,从而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关乎人类社会的整体命运,关乎每个人的生活和生命价值,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藏传佛教所蕴含的丰富伦理思想,在调整思想观念和对治生态环境危机方面具有其独特作用。

一、藏传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的独特性

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藏传佛教包含许多宝贵的生态伦理思想,它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有着独特思考和解答。面对人类社会空前的生态危机,人们对强调尊重生命、爱护环境的藏传佛教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倍加关注,希望从中获得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启示。藏传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独具特色,具有较为雄厚的理论支撑,它牢牢根植于藏族人民的思维观念中,并转变为历代藏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成为藏族传统的社会生态伦理主流,即便在当代社会生态伦理多元化的背景下,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藏传佛教生态伦理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与其他宗教伦理的比较优势中。

众所周知,的原始信仰是苯教。苯教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神灵,神能够佑护人的生命,而鬼或精灵会把人的魂魄带走,还会危害其家人。人死后魂魄与肉体分离,但其魂魄不会消灭,而亡者的灵魂在“阴间”仍需受用人间的物品,在亡灵去“阴间”的路上还会遭遇鬼怪精灵的伤害。因此,苯教以万物有灵为基础,崇尚对鬼神的祭祀。为了能使神灵佑护人的寿命,也为了使亡灵能顺利到达阴间并在那里享受幸福,在世之人必须举行祭祀,祭礼中以动物作为祭品,以便供奉神灵和驱除鬼怪。据《空行智慧胜海传》等记载,苯教在举行隆重的祭祀或有人得病时,都要宰杀大量的鹿、绵羊、牦牛、山羊等,将其活活肢解后用其血肉作为供奉。佛教传人青藏高原后,逐步消除鬼怪精灵等迷信成分,对各种杀生祭祀传统加以改造,最终使杀生祭祀的习俗基本废除。藏传佛教不杀生伦理的传播与实践,对高原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进而成为藏族宗教传统文化的普遍伦理,也体现出其相对于藏族固有宗教的优越性。

藏传佛教的独特性在于其强烈的生命情怀,它以至善的慈悲之心关注每个生命,对一切有情众生都倍加呵护,这在长期的宗教文化发展中已内化为藏民的自律和习惯。宗喀巴作为历史上改革和振兴藏传佛教的重要人物,在佛教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佛教思想中同样蕴含了关于动物伦理和环境伦理的卓越智慧,构成其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为藏传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

二、宗喀巴的动物伦理思想

宗喀巴的佛教生态伦理观,是建立在“缘起性空”和“因果报应”理论基础上的。一方面,宗喀巴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相互作用和互为条件的关系之中,离开因缘,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如他所说:“一切事物皆待因缘和合而生,若离因缘,则无所有。”另一方面,宗喀巴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不可更易的定律,他说:“每一种造的恶业,因为依业的对象有所不同,按三毒的强弱性质,各自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杀生等十恶业,各遭受地狱的果报;中品十恶业,各自遭受饿鬼的果报;下品十恶业,各自投生到畜生道中感受果报。”正是在假缘而生、离缘即灭和因果报应的基础上,宗喀巴指出,作为自然生命体之一的人类必须尊重其他生命和自然万物的固有价值。

宗喀巴动物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慈悲精神和生命平等观,以此来对待一切生命之物。宗喀巴大力倡导爱护动物的行为和精神,他说:“皈依法宝后,就要断除伤害众生的心念。我们对其他的人或者是对畜生决不能鞭打、捆绑、囚禁、穿鼻孔、脚踢、追赶、强迫使其驮沉重的驮子等。”杀害动物更是属于不净之业,如若杀害牲畜就是犯了重罪。为此,宗喀巴特别斥责了违禁杀害牲畜的种种奇谈谬论,指出:“做杀害牲畜祭祀以为是在求正法,所以持此邪见杀害众生;又婆罗门等众外道为了满足食肉的愿望,借口说出一切畜生是由世主赐给人、天所受用的食物,所以杀害牲畜就没有罪过,说出种种邪知邪见的言词,尔后又说这些都是为了正法故而杀生等等,以上这些所作所为皆属重业。”这里明确指出动物并非什么神灵恩赐的食物,人类没有主宰或随意杀害动物的权力,否则就是犯下重罪。宗喀巴这种积极的不杀生和护生的伦理观与佛教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如《梵网经》中说:“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因此,藏传佛教坚决反对杀生,把尊重和珍惜生命作为其一切行为的根本,认为杀生必然导致堕入恶道。而且有些藏传佛教寺院每年正月的祈愿大法会期间,都会专门举行放生的法事活动。

宗喀巴根据佛教的依业受生理论,认为一切众生在过去生中互为亲属,只是因为业力果报的不同才有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因此,人从六道轮回的角度,应当想象所有众生都曾是自己的母亲,从而生起亲爱心和感恩心,并能够为如母有情承担痛苦,他说:“又此资具皆非易得,是负罪苦及诸恶名,受尽艰辛来授与,又苦其子有病等苦,较其子死,宁肯自死;较其子病,宁肯自病;较其子苦,宁肯自苦。出于自心,实愿易代。用尽加行除苦方便,总尽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乐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遣除。于此道理应专思维。”宗喀巴以三世因果的大生命观深刻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在生命轮回中的密切关系,要求人类以慈爱之心去关爱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切生命。当人有这样的观念时,才会生起不假造作之慈悲,从而激发其救度有情众生之勇气。

宗喀巴认为作为六道众生之一的动物处境是艰难的,命运是悲惨的。为此,他主张修佛最低追求的下士道就是要杜绝来世转生于三恶趣。正是怜悯动物的艰难处境,藏传佛教在传统祈愿中不仅为个人祈愿,也为六道众生祈愿,如宗喀巴在其《皈依发心仪》中有云:“愿诸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因!愿诸有情永不离失无苦之乐!愿诸有情远离爱恶亲疏住平等舍!愿诸有情永离苦恼及苦恼因!”为诸有情祈祷发愿,自然也就包括一切动物。藏传佛教这种无差别地关怀一切众生的平等慈悲思想,在藏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此外,宗喀巴还根据佛教义理,制定了保护动物的相关戒律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不杀生的观念和行为达到内在和外在的统一。藏传佛教不杀生伦理的传播与实践,对高原野生动物所起的保护作用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宗喀巴的环境伦理思想

宗喀巴的环境伦理同样以“缘起”和“业报轮回”为理论基础。一方面,他说:“从来没有一样事物,不是因缘存在之物。”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现象世界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不管是人类还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依赖于合适的生态条件,否则就会危及其生存质量和生命的存在。另一方面,宗喀巴用“业报轮回”来解决环境伦理的依据问题,指出如果不尊重自然界的有情和无情众生,来世我们就可能成为这些众生之一,也就破坏了来世自身的生存环境。因此,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而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对自我生命的摧残。

宗喀巴环境伦理思想的核心是生命平等和宇宙整体观,他认为人生和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小至微尘,大至宇宙,一切事物都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主张对于有情众生之外的山川、草木、大地等无情万物,要尊重其自然价值,从而形成了基于缘起性空理论而凸显人与环境和谐圆融的独特的环境伦理观。宗喀巴这种环境伦理观契合佛教人与自然万物相互融合的思想,如禅宗《古尊宿语录》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种主张生存环境和生命主体相统一的“依正不二”准则,强调了自然万物在统一的宇宙生态系统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要求人类怀着平等心态和慈悲心愿去尊重和爱护自然万物。

正是在宗喀巴环境伦理观的影响下,藏传佛教教导人们知足少欲、勤俭节省和有效利用资源。藏族民众不仅对一切动物持平等、爱惜之心,对自然界的植物及湖泊山川也加以细心保护,对草木也怀着特殊的情感,爱护一草一木,形成了保护水资源、草原和森林的观念和行为,重视和追求一个适宜众生生存的优美环境。藏传佛教帮助人们建立了人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的观念,认识到人与生物和合互生的关系,使人们对大自然怀有感恩之心,反对无度的占有和浪费。例如,藏族民众认为水是生命之源,给人类带来恩惠,具有无量功德,所以不允许人们在泉水中洗头、洗脚和洗衣服,从而保持了泉水的纯洁性。藏族民众注重保护森林,在藏族传统中,佛教寺院曾长期进行封山活动,不准人们对森林乱砍乱伐。藏传佛教的平等慈悲和生态伦理观,蕴含着科学发展理念,切实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尊重自然、善待和维护自然的生态观具有重要价值和启导意义。

四、宗喀巴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与价值

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空洞、淡水供给不足、森林资源减少等诸多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已经成为世界性议题而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藏传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摄含的生态文明智慧向世人昭示其现代价值,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高原的自然环境极为严酷,生物要生存均不易,近千年来如果被随意杀戮的话,好多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可能早已灭绝。藏传佛教的不杀生伦理,是藏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保护高原野生动物具有特殊意义。至今在高原猎杀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都是外地人,由此可知,为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利,保证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能够繁衍,我们要提倡佛教伦理的慈爱之心,讲求慈悲利他,增强人们对万物的慈悲之心,促使人们采取切实行动保护资源。藏传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所有的生命都是同样宝贵的,这一思想得到了现代生态学的肯定。现代生态学家认为,每种生命形式都有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因为这种自然权利是生物所固有的,它按照生态规律存在并应当受到尊重。因此,藏传佛教的所有生命平等的思想对于克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影响是极其有利的,这种尊重生命、尊重异类的思想在根本上承认了他类生命的生存权利,从而有利于保护一切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藏传佛教身体力行的慈悲观,同样得到了当代环境伦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和赞赏,英国著名动物解放论者辛格在其《动物解放》一书中指出:“使人类的关怀及于动物,这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毕竟,影响了中国许多世纪的佛教传统的一个中心理念是众生平等,甚至要求信徒不杀生,这与西方把人与动物截然分开,强调只有人才是上帝的刻意创作,因而天赋统治其他动物之权的观点大异其趣。”因此,辛格认为,众生平等和不杀生的观念是一种高尚的伦理,这种生态伦理观有助于拯救人类居住的地球。

第6篇: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 转基因法规复杂性

不论我们是否愿意,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正在我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位置。自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各界一直争论不休。至今,大部分的中国消费者并不能确信自己消费的商品的原料到底是不是转基因得来的,而转基因又将给人体带来怎样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和完善转基因立法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一、复杂性

复杂科学的兴起,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世界自组织演化的自然图景,而且提供了一个认识复杂问题的新途径,但是这种复杂性不是指杂乱、混乱或者无序等,而是相对于以往认识问题时线性、简单性的特征而言的。复杂性的以下一些特点在我国制定转基因食品法规的时候值得借鉴。

1.整体性和层次结构性。系统的要素按照整体规律的要求而统一组织起来,其结构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组成,通过统一的组织,要素又服从系统的整体规律,并协同起来实现整体的行为。

2.多样性。复杂系统是由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组相互作用构成的,而由于其结构和层次的多样性,其出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

3.动态性。源于系统的动力学因素。动力学过程所产生的多样性、差异性、创新性是产生复杂性的重要机制。复杂系统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演化当中,这要求我们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系统。

4.非线性和突现。复杂系统内部组分的作用是非线性的,组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会使许多新的特性突现出来。他的这个特点常常迫使我们建立一个快速的响应体系,来适应系统的新变化。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法规

食品与人类健康及生态安全具有密切联系,各国或地区普遍重视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及人类健康及环境发展的不安全因素。欧洲就曾爆发多次食品安全危机,使得公众对科学以及政府失去信心,迫使欧盟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公众对新技术、新食品及新的农作物种植方法持怀疑态度,因此欧盟委员会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转基因食品要在欧盟市场流通,必须通过欧盟委员会,而不是各成员国政府的审批,审批过程可能耗费长达18个月的时间,大大延迟了新技术的采用。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完善转基因食品立法的时期,我们不仅要吸取欧盟的经验和教训,而且要利用已有的复杂性思想来指导我国的转基因立法,使我国在这个过程种少走弯路,同时也减少了危害人民健康和环境发展的不安定因素。

三、复杂性对转基因食品立法的启示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没有一个独立的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而是把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分配到多个部门,不同部门负责不同的监管环节,但是法律对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和权限划分并不明确,这就导致了食品安全管理中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管理重叠、相互矛盾和管理缺位等现象。例如,在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抽查方面,卫生部门、工商部门、质检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都能分别根据各自制定的法律法规或标准等给予行政处罚,重复处罚的现象较为多见。而且各个部门职责冲突时,也没有一个可以加强合作的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改变政府在食品管理体制上的多头管理格局,实行统一的多级管理,并明确的划分权限,以便更好的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优势,更好的行使职权,以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督。

我们要认识到所面对问题的多样性,这不仅涉及到人类的健康,同时也涉及物种的和自然环境的正常发展。虽然自然界中的基因重组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是现阶段所食用的食品人类也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选择才最终进入人类的餐桌的,其可靠性是经过长期考验的。而转基因食品虽然只是在已经普遍种植的作物品种中,加入一两个已知性状的基因,尽管它加快了培育新品种的效率,但是它潜在的危害性我们并不是很清楚。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数越来越多,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属性,例如有的人就会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或过敏源,因为转基因食品毕竟是和传统食品有一定区别的。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目前虽然没有关于人类使用转基因食品身体受到危害的案例,但转基因食品在科学上仍有不确定性,人类对其潜在的危害一无所知。不能因为目前没有危害就高枕无忧了,因为任何问题都会有新的发展。在保护农作物方面,转基因食品很可能面临这破坏生物种群的危害,例如,转基因棉花的种植破坏生物多样性,在防治害虫的同时蝴蝶也消失了,而其他农作物田里的害虫也有所增加。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动态的监测体系,遇到新问题要马上响应并及时调整法规,及时减少其危害。

事物的发展和运行往往是非线性的,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突发事件,尤其对于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的转基因食品更不应该掉以轻心。我国应采取国际公认的手段,建立食品安全评估标准,并逐步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评估体系。具体做法主要包括:成立专门并且独立的食品安全评估机构,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工作,保护公众及动植物健康,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为采取食品安全措施提供依据;及时对食品安全事故开展危险性评估,为制定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国范围内搜集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致病污染物的数据资料;及时通过其他国家获取食品危险性评估资料;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和致病性污染物危险性评价技术及数据的有效交流。

参考文献:

[1]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系统工程[J].管理科学学报,1999,2

第7篇: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 生态自然观

自然是人之根本,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特别是在当代,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一定威胁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演进历程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不同的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和谐―失衡―新的和谐”演进过程,具体可划分为三大发展阶段:

1.和谐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崇拜自然。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端低下,只能依靠自然界维持生存。这一阶段,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是自然的奴隶,人类处于对自然的一种恐惧、崇拜和完全服从阶段。到了农业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人类对自然界施加的影响不断增大,但总的看来,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程度依然很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被动地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

2.失衡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征服自然。

生产力的发展内在地要求科学的进步和对自然的改造。进入工业社会后,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陆续问世,使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作为一种对付自然的有力武器得到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人类一跃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和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人类也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危机。在此阶段,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开始征服自然,也在饱尝苦果。

3.新的和谐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与自然间的冲突和协调。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迫使人类开始对经济增长方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观念作全面深刻的反省。人们在反思中发现:一方面,人类与自然其实同根相连并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质是辩证统一;另一方面,人类可利用和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从本质上来说,人类与自然界的价值关系是一的、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于是,人类开始正视、思考、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调谐”的思想共识渐趋达成,人类进入了一个由失衡迈向新的和谐而自觉协调与自然关系的过渡阶段。因此,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非第一个阶段原始被动和谐的简单复归,而是建立在发挥人的主动性基础之上。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关系

我国古代一直就有类似的自然观,这是一种有机自然观,其特点是把天地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人与天地相似,是自然的产物,元气阴阳是天地与人的共同的物质基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依共生。这种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目的论思想,在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主流哲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儒道两家都以天、天地或者宇宙指代自然,把宇宙看成动态的流变过程,对宇宙的探索也就是对自然的探索。两者的自然观都是与道德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都得出要关爱大自然的结论,倡导节制的生活方式。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产生于道,道是一种圆满自足的存在,因此万物在道之中也具有平等的价值,人应该像爱惜自己一样关心万物,应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境界。

儒家认为宇宙是个生生不息的流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天地万物和人,两者都具有价值,但只有人才能实现仁义道德,因而具有最高价值,因此人应该首先关心人,其次才关护自然万物。

当然,“仁”作为天人合一的中心范畴,体现了理学有机论整体思维的根本特征。它把自然界看作有机系统或整体,处在“生生不息”的过程之中,并且具有“生意”,即某种目的性。仁从人道提升为天道,和《易传》中“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等命题结合起来,不仅从整体上把握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而且从自然界合目的性的观点出发,说明二者的关系。它不是把自然界仅仅看作机械的物理客观对象,而是看作有机整体向生命过渡的无穷过程。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把自然看作活生生的有机整体,自然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万物与人的整体进化都来自共同的天地的生生之德。自然是有目的的,生命是它的根本目的,但生命还有它自己的目的,就是善,它要向完善、完美的境地发展,而这只有通过人才能实现。人是天地的产物,又是天地之心,人通过天人合一,实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对万物施以仁爱之心,从而使自然界的目的得到更好的实现。

三、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启示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天人合一”学说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系统论、自然规律理论、相互协调理论等哲学思想,对解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有启示作用,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1.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我们从自然母体中汲取营养而创造发明时,我们不能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攸关。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成为统一整体。既然是统一的整体,同存于宇宙系统之中,就应该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为人们对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存的认识提供了理性思维方面的借鉴价值。

2.认识自然规律合理的利用自然

今天,我们在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时刻不忘它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认识、利用上的,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人类必须开始对自然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它必须建立在遵循自然关系之上而不是征服关系,要纠正征服自然的观念,确立遵循自然的观念。首先,我们可以改变自然现状,而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正如古人治水,采取“堵”的方法,终究没能治住洪水,而采取“疏”的方法,却控制了洪水。因为“水往低处流”是地球引力的作用,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其次,我们可以局部控制自然,而不能在整体上改变自然,自然界在时间、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我们无论认知和力量都很有限。再次,我们可以微观地影响自然,而不能宏观地驾驭自然。无论是从微观宇宙还是宏观宇宙角度看,我们远未全面掌握自然规律,只能局部或暂时干扰自然,绝无“征服自然”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去适应它,在适应它的基础上去利用自然,推动经济的发展。

3.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因此,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今天,要实现二者科学的相协调发展,我们应倡导一种态度,落实两个转变。

一是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几千年来,文明人足迹所过之处常常留下一片沙漠,这是文明的悲剧。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短缺,生态的恶化将会带来全球性的悲剧。为此,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努力协调好二者关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8篇: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

地球上的物种新陈代谢,但它们(每个种、属、以至每个科……)都出自共同的祖先,由低等而高等,由简单而复杂,这就引向必然的结论,人类不是神造的,而是来自类人的猿类。黑猩猩不是与人类有许多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吗?灵长类动物不是与人有许多相类似吗?当问题涉及人类起源的问题时,达尔文不但在自己的思想中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否定了自己在笃信基督教的家庭中接受的信仰,而且难免要伤害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的宗教感情。达尔文之所以迟迟未能完成他有关物种起源的专著,除了学术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外,还与亲朋好友和夫人等亲属的笃信基督教有关。他的夫人爱玛是他的表姐(舅父的女儿,比他大一岁),受过良好的教育,能阅读德、法、意等多种文字,善于弹琴歌唱。达尔文30岁结婚,他们感情很好,共同生育了6个儿子、4个女儿。除了两女一子夭折,其他儿女都受了很好的教育,有3个儿子成为皇家学会会员。随着年龄和时间的变化,爱玛对他的进化观点也变得容忍或同情,她比达尔文长寿,享年88岁。

对于《物种起源》一书的反响,首先来自社会上的保守势力。在闻名世界的一次公开辩论中,一位主教质问达尔文:“你认为自己在父亲方面还是母亲方面与猿猴有亲缘关系呢?”达尔文的好友赫胥黎回答这位主教说:“我不以自己与猿猴有亲缘关系为耻辱,倒是为那些没有科学知识而自以为是的‘高贵的人’感到耻辱呢。”类似的争论,在世界各国都曾经发生过。中国人在引进达尔文主义的初期,也曾引起封建卫道的代表人物攻击为“异端邪说”、“洪水猛兽”。

在这种历史背景中,突出地凸显出的创始人的智慧和预见。恩格斯当时生活在伦敦,在《物种起源》初版发行的两三周后(当年12月13日)就在致马克思的信中说:“我正在读达尔文的著作,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几个月后马克思读了达尔文的书,他在1860年12月19日致恩格斯信中说:“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虽然这本书用英文写得很粗略,但是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马克思在致裴・拉萨尔的信中说(1861年1月16日):“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史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

从历史文献中我们知道马克思曾经写信给达尔文,想把自己的《资本论》第一卷题献给达尔文。达尔文在回信中表示十分感谢,但以自己并未研究过人类的经济史为由而婉言谢绝了。

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时的演讲是十分著名的。他毫不迟疑地指出:“达尔文发现了我们星球上有机界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则发现了决定人类历史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十九世纪这两位知识巨人,确实都是在不同思想领域中引起了翻天覆地的革命的巨人。

第9篇: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

一、关注生活小事

学生应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可从生活小事中挖掘素材,关注日常生活中迸发出来的微妙的人情火花,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理、善、美和引人深思之处。

上海市一考生的《心里美滋滋的》一文:

妈妈近来憔悴了不少。是啊,为了这个家,她太疲惫了!

……

我拿着梳子神秘兮兮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我知道您这一段时间够累的,快坐到沙发上歇歇吧,我来给您梳梳头,书上说,梳头可以消除疲劳。”妈妈顺从地靠在沙发上,幸福地闭上眼睛。我拿着梳子顺着妈妈的头发,从中间向两边轻轻地梳着,突然间,我惊讶地发现,妈妈乌黑亮丽的秀发中,竟夹杂着几根刺目的银丝。这是怎么了?要知道,妈妈还不到四十岁呀!哦,这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呀!拿着梳子的手一点儿都不听使唤了。细心的妈妈显然觉察到了,赶忙问:“宝贝,你怎么了?”我赶快用手揉了揉眼睛,说:“没,没什么,有一根头发碰着眼睛了。”说完,又继续梳了起来。

“哎哟!”妈妈忽然轻轻地叫了一声,声音很小,但我还是听见了。原来,梳子绞住了妈妈的几根头发。我赶快放慢节奏,用心慢慢地梳着,梳着;妈妈闭着眼睛,完全沉浸在这一份无比温馨的气氛之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伸了伸懒腰,刚想说:“好了!”可看到妈妈那舒服、满足的神情,我不忍停止,于是又俯下身子轻轻地梳了起来……

有时,一句话,一个笑脸,一个动作,便能令文章顿然生色。这篇文章讲述的只是一个梳头的场景,但因为有了亲身的经历,有了真切的感受,寻常事件也就变得光彩夺目了。这篇作文的成功之处在于细节的刻画,如描述“我”帮妈妈梳头的情景时,透过妈妈一“靠”一“闭”两个动作,让其幸福感顿时跃然纸上。又如当“我”发现妈妈的白发时,“用手揉了揉眼睛”这一细节,将“我”感动而又想掩饰的复杂心理展示得淋漓尽致。然而,考生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推进,“又俯下身子轻轻地梳了起来。”这样,小事便拥有了思想与情感的光彩。

二、关注社会热点

多留心热点,尤其是涉及人性评判的新闻报道,比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冷暖人间”等,重视写作的现实意识,文章要“为时而著,为事而作”,有现实针对性,方有生命力。

事实上,能让我们尝到生活真味的事件有很多很多。可以说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最美”的身影从未消失过,爱的接力比比皆是。去年7月,“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10楼掉下的2岁女孩;一个月前,“最美老师”张丽莉用自己的双腿保住了学生免遭车轮碾压;6月3日,“最美路人”“托举哥”周冲爬上防盗网,用双手托住卡在4楼阳台花架上的小女孩;6月8日,“最美孕妇”彭伟平,身怀6个月大的双胞胎仍旧勇敢跳进深水中抢救落水儿童……

这些爱的举动无不绽放出缕缕光芒,让我们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甜美的生活属于你我他。

只要我们多关注生活事件,善于积累,就一定能找到我们的想要的素材。

三、关注自然世界

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休戚相关。很多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或伦理道德,同样适用或有借鉴作用于人类社会。多关注动植物的自然世界,会大大丰富你的材料库。

人类在自然母亲的教化下,懂得了一种合人伦而又美丽的道理——双赢。

如满分作文《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

桃花春色暖先开。从前是不怎么喜欢桃花的,每逢春意盎然的时节,便会看到一树一树的桃花绽放,柔柔的粉色压低了枝桠,总让人觉得艳俗。

奶奶家的后院里有一棵桃树,印象中似乎只有艳阳高照时它那开满花的身影。而今年回去时,天空飘着细雨。

午后,捧上一杯新茶,倚在檐下。细密的雨帘柔柔洒下,触到脸颊,微凉绵软。抬起头忽然生起观察这“细雨拂桃花”的情趣来。朵朵桃花缀在枝头,和着枝桠轻颤。单层羽瓣密密连接,大片衔着小片,沾着丝丝细雨。雨持续已久,终于有瓣瓣粉红轻盈落下,覆上泥土。也有落红零落,坠入窗纱,舞进杯盏。我不禁起身,伫立在花树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雨后桃花似失了明艳,却如少女初妆,清新脱俗。“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簌簌落花如雪,而枝上残香覆上眼睫,浓浓淡淡,亦给人无限回味。俯身去看那飘零的生命,是谁说只有梅花才有那高洁风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一片冰心,在这花尘中,不也静静焚烧?

作者才思敏捷,笔调清新,文风雅丽。以闲适安然的心情、诗意的语言表述和细致入微的生动描写,从独特的观察视角,描绘了细雨中的桃花绽放时的绚烂风姿,以及零落时的静美气质,继而发现了桃花的生死之美。行文先抑后扬,由浅入深,由桃花悟人生,自然流畅,情真意切。通观全篇,“观察”细腻,“发现”深刻,情景交融,把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命的品味巧妙融合,令人为之赞叹不已。行文不落凡俗的遣词造句,极具特色,清淡而含蓄,雅致而不艰涩。

四、关注历史文化

关注历史文化对自己的启发、对现实的启示,从历史的风烟中透视人类前行的轨迹,品味历史的厚重和沧桑,从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多一份理智的人文关怀,提高我们的人文品位。

如满分作文《微笑面对生活》:

美国前总统林肯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年轻的时候,做生意、竞选议员,前前后后努力了将近二十多次,均以失败告终。但他最后终于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林肯相反的,是军队的薛岳将军。薛将军在国军中有“华南虎”的称号,是蒋委员长旗下得力干将之一。他运筹帷幄,巧妙击退日本人多次进攻。当薛将军被媒体神化之际,他却因为骄傲被日本杀的大败。从此以后,华南虎就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指挥过什么像样的战役了。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