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艺术论文范文

当代艺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艺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代艺术论文

第1篇:当代艺术论文范文

在陶瓷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当中,装饰手法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同的装饰手法赋予陶瓷雕塑不同的艺术内涵和表现语言,装饰手法的正确选取,对陶瓷雕塑艺术的最终完成有着深刻影响。一是反借用的现代装饰手法。反借用是当代陶瓷艺术家们对传统装饰艺术的创造性发展,是在传统装饰手法上的创新,刻意追求一定的随机性、偶然性。例如,为了强调作品的多元化和夸张化,通过在泥坯上滴蜡油,形成釉熔液体的不完全燃烧,从而引起釉的收缩和流淌现象,这种方法是为了摆脱传统釉色的单一外表肌理,突破传统的单一与乏味,实现新审美趣味在陶瓷艺术中的呈现。类似种种,都是艺术家们利用反借用等方式对传统的装饰进行创新,使其表现出新的艺术形式。二是材质对陶瓷装饰的体现。材质对于陶瓷雕塑的装饰和最终艺术气质的体现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在瓷泥的细滑或粗糙就对雕塑整体审美气质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细腻坚实的瓷泥往往塑造了庄严、细致的雕塑艺术,而粗糙松软的瓷泥则表现着质朴、粗放的审美情趣。可见,泥料的质地、干湿程度等因素都会成为陶瓷装饰中的关键点,它们也始终作为重要的表现语言,受到艺术家们的重视。当代陶瓷技艺中,更加注重材料质地的特征,争取将材质的艺术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为装饰和陶瓷雕塑艺术的成熟增添活力。

2当代陶瓷雕塑艺术表现语言的多样化发展及其表现

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就是在表现语言上的创新发展和丰富多样。陶瓷雕塑艺术自身的特点就很多,这就为多样化的创作手法提供了条件,使得艺术家们能够接受时展和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发展对陶瓷艺术创作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实现陶瓷表现语言的多样化。(1)基于传统的写意表现手法。中国画式的表现手法强调艺术品的“神”而轻“形”,这种中国画式的写意表现手法多见于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陶瓷雕塑在表现手法上也深受中国绘画影响,写意式的表现手法始终是我国陶瓷雕塑艺术主要的表现语言。这是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在表现手法上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汲取和继承,从陶瓷雕塑的肌理、造型到审美,陶瓷雕塑艺术都强调着作品的“意境”,这使得雕塑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厚的艺术魅力,中国画式的写意表现手法,始终在我国当代陶瓷雕塑的表现语言中占据着主导地位。(2)超写实主义表现语言在当代陶瓷雕塑艺术中的发展。超写实主义在我国陶瓷雕塑艺术中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陶瓷艺术对世界先进艺术形式的借鉴和从时代中发展创新的结果。超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强调作品的逼真、客观和写实,它在陶瓷雕塑艺术中不断扩展,从釉色的使用到彩绘中的应用,写实主义成为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主要表现语言之一并不断发展着。超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丰富了当代陶瓷雕塑的艺术语言,同时也在提高陶瓷艺术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在传承经典与时代创新中不断进步的陶瓷艺术之表现语言

陶瓷雕塑艺术的表现,在传统艺术语言与时代潮流的碰撞摩擦中,产生了更多富于创造性和多样性的表现语言,而传统精华与时代创新始终是我国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两大推动力。(1)汲取传统艺术的精华,奠定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基础。深厚的华夏土地上孕育了丰富的陶瓷艺术和文明,先人们在陶瓷雕塑技艺中的探索和经验,是我国陶瓷雕塑艺术发展到今天仍然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创新的基础。陶瓷雕塑艺术中的表现语言发展到今天,是取传统技艺之精华而不断充实自身的结果,而要实现陶瓷艺术的更新发展,需要坚持对传统艺术的筛选和吸取,也只有以传统为根基,才能够建立稳固的现代陶瓷艺术发展体系。(2)创新是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由于时代的进步,大众对于雕塑的审美也发生着持续的变化,陶瓷雕塑尽管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但若不与时代要求结合,只会成为单一乏味的艺术形式而被世人遗忘于历史的角落。另一方面,缺乏更新发展的观念,也使得大量粗制滥造的所谓艺术品出现在大众眼前,这大大降低了当代陶瓷雕塑的艺术水准。创新是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从制作工艺到装饰手法,时代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表现语言,若对这些优秀的艺术语言置之不理,将是艺术发展的重大损失。敢于创新、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是当代陶瓷雕塑艺术不断丰富、发展的途径。

4结语

第2篇:当代艺术论文范文

(1)视野狭促,不能与时俱进

国内美术院校的艺术教学不仅和欧美现行的主流艺术教学模式区别极大,也和一些近邻国家或地区相异,这已是众所周知。然而,依赖于体制的学院教学却不能阻止当代艺术现实的全球化趋势。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艺术形式和思潮不断涌现,艺术生态日益多元,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与国际接轨”已成艺术界的现实状况。2000年的第三届上海双年展首次大规模地将国内外的当代艺术家聚于一堂,意味着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现实一定程度上为官方所承认。其后,双年展、三年展不断地在一些重要城市被设立和举办,当代艺术区在北京等地逐渐形成并产生巨大影响,画廊、美术馆、非盈利艺术机构等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当代艺术市场更是成为新闻不断的社会关注热点。与此同时,以学院、美协、文化馆等为代表的体制内艺术圈和体制外的当代艺术圈之间此消彼长,虽也有局部的相互渗透,但整体的融合不容乐观。在这种分化的状况下,对艺术教学(包括素描教学)产生了理解和需求上的差异,一方面,多元的艺术形式和实践更倾向于把素描看作一种便捷而多变的表达手段而不局限于写实性的形态;另一方面,学院仍强调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特别是片面地把素描的学习作为写实性绘画的基本功训练。艺术史告诉我们,绘画的现代进程起始于工业时代的开始以及摄影术的发明与流行,写实作为绘画过往历史中至关重要的记录被摄影轻而易举地胜出,绘画自此开始了对绘画本体的确认与追求,素描以绘画中最为直接的手段和形式自然被利用于开拓新的艺术疆域,现代艺术史已为今天存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素描语言形式的宝库,也为我们开启了理解传统的多元路径。如果我们的教学是尊重历史和现实的,那就必须重新审视在素描教学中贯彻的所谓规律和方法,探讨绘画基本功除写实能力之外的现实需要,容纳不同的素描观念和表现形式。一个真实状况是,绝大多数经过严格的学院美术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对艺术史的了解通常止步于19世纪晚期,对20世纪艺术完全的隔膜,乃至因陌生而拒斥,更不用说在目前遍布大、中城市的当代艺术现场的完全不知所云。所以,既对传统和教学体系缺乏理性认识与反思,又因眼光和胸怀的局限而将新的艺术现实拒斥于学院之外,这使学院素描教学愈加封闭,严重滞后于当今艺术形态和思潮的流变。

(2)急功近利,失落实验精神

学院素描教学思维的僵化和停滞在当下高校教育整体的环境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由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高校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和管控强度,教育系统加速行政化;与此同时,运行于政府和企业的一整套工作方法、模式也在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得到了彻底的贯彻。行政考核、职称评选与教学成果的绩效评估一概进入量化的序列,“发展是硬道理”在这里就体现为“教师出成果,学生出成绩”,而且这样的评估通常不须依赖时间和现实的验证,只在系统内部通过考核、打分等简单的量化手段来完成,所以,影响评估结果之优劣的重要指标不再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真实的现场来验证的品质因素,而是眼前的数量和表面的效果。于是,没有人再把成本投入到暂时没有效益的行动中,不再有真正的实验和耗时的研究,眼前的利益遮挡了教师学术和事业的地平线,也把学生的心态调动到对分数和排名的期待中来。这些状况反映到具体的学院素描教学上,就是素描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学生也没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动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确保得到认可的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沿袭现有的素描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把包含有不确定因素的各种尝试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急功近利加剧了困境,还把一种虚假的繁荣展现出来,使学院素描教学不仅远离了传统的质朴和纯粹,也远离了当代艺术现实的多元化需求,在体制化的冗繁、重复中持续消耗下去。

2当代学院素描教学的体系重构要走出素描教学的僵化体系

我们应重新探求素描的本义,去伪存真,以此关照素描曾有过的传统以及这些传统的延续。素描作为一种最直接的、最单纯和朴素的绘画形式,其历史远非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最早可能诞生于人类文明的发端期,形迹遍布几乎每个地域,从这样广义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素描从“造型基础”这样僵化的概念中解放出来,给予它足够的独立性———素描本身就是自足的表达形式,不必从属于其他的绘画形式,素描自有目的。视野一旦打开,我们会发现除西方“写实”绘画传统以外的各种素描遗产以及它的各种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滋生,绝不单是“写实”可以概括的。在此基础上,重新来看狭义的素描所意指的素描传统和涵盖的范围,我们会更清晰地看到一个包容广泛、复杂多变的素描史和资源库,并可以根据地域影响和风格传承梳理出不同的谱系,在不同的谱系中,那些曾经被重视或忽视的画家会给我们带来关于素描传统、语言、风格的新认知。比如,我们可以考察“明暗”作为素描的一个表达因素是怎样发端、发展和成熟起来,“明暗”成功地融入素描语言存在怎样的线索,哪些画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影响。或者,考察线条在不同素描体系中形成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质,又是怎样契合于特定的文化和绘画传统的,如此等等。全面的、互为参照的视野会让关于素描传统的笼统认识得以细化、澄清、分门别类,可资利用的资源因此大大扩充,也使素描教学体系的重构和推施具备了理性展开的基础。

(1)打破关于传统的认知局限

可以帮助我们对现行体系展开有针对性的反思,正视在现有教学内容、目标和基本要求上的僵硬、荒谬的规定及其给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造成的束缚。丰富的素描历史认知可以破除教条主义,促成在教学中对传统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在具体操作中,意味着有足够的胆识否弃数十年流行的造型、表现方法,直接溯源欧洲素描传统,把那些形成巨大成就的主要形式、风格及代表画家作品作为参照和经典范例,对围绕形体、比例、透视、空间和线条、明暗、媒材等造型规则和手段展开的素描训练持更加包容、开化的态度,兼顾造型(再现技术)和修辞(表现语言)的训练,鼓励学生的大胆探索和个性化追求,在师生的交流、碰撞中逐渐摸索出新的教学思路和训练方式。涉及每一位任课教师,则可以凭借各人的习画禀赋和路径差别,扩大对素描大、小传统的吸纳和演练,加深对素描法则和语言方式不同倾向性的深刻理解,于其中寻找素描教学的新视域及替代方案,有计划地更新课程内容,促进课堂之间的差异化教学与课堂内部的因材施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对绘画不同传统的体认,探索素描课堂教学与工作室制的结合,既能给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选项,也利于巩固和发展富于特色的素描教学方式、方法。

(2)应突破樊篱,关照当下,创新教学实践

第3篇:当代艺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艺理论;中国艺术设计;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103-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生活中理性需求已超越解决冷暖、生活所需等并进入到了感性需求的阶段。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于是大量的创意设计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同时刺激社会消费观念,对于社会的逐步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中国,是一个持有特别社会体系的国家,也有着她独特的设计发展道路,而其发展理论,正恰恰符合了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

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而其中,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为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化的两大突出贡献。

文艺学,从狭义上讲只研究文学。所谓文艺学是研究文字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一般认为文艺学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而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亦称为语言艺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社会作用。

文艺理论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本体视角可分为:美的规律论,艺术体质论,艺术价值论,艺术发展论,艺术生产论,艺术构成论,艺术创作论,艺术典型论,现实主义论,艺术悲剧论,艺术批评论,无产阶级艺术论。

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当代艺术设计理念与其环环相扣。

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向来崇尚追本溯源,尊重构思的起源和本质,我自然中取材,亦尊重其本身的意识形态。劳动创造了美,中国的艺术设计大多以人为本,在尊重美的规律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尊重纯手工艺制品,把劳动价值放在最高地位,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劳动创造中汲取精华素材,创造出一种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对于艺术本质,中国当代设计特点符合中国人民各个阶层的审美属性,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使艺术能够融入社会群体而不似资本主义社会的那种追求地位和荣誉的代表体现。中国艺术设计产物是融入整个社会每个阶层的,并不是为个体或某个单独的阶层而创作。

关于艺术价值,中国艺术设计注重的是实用性。一个设计本身,它要能够在生活上或工作上为人们起到方便、快捷等作用,主旨是一个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其次才是外观创意等。而这就与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艺术价值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艺理论中,注重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关系,也突出重点保证艺术的价值。而在中国的艺术设计中,其作为核心思想,将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是否中国国民生活的水平之间的关系放在首位。

如今的中国艺术设计,正流行着一种复古风潮,将新古典主义思想带入中国设计思路,从中国几千年来酝酿的古韵文化点缀在当代流行时尚元素中,用原始的线条勾勒,却不繁复的堆积,形成一种清爽而时尚的中国风,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发展道路,在追溯其艺术设计的起源,通过一种完美的借鉴方式却不完全抄袭,逐步酝酿出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设计发展规律。

同时,中国艺术设计理念根据艺术生产论,尊重艺术生产理论的渊源和内涵,着重突出具有中华传统风情,同样也从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过程中汲取精华,强调了艺术生产理论的意义和发展。并且,中国艺术设计将作品的内容与外观设计两相融合,外观的纹路与整个作品是相互呼应的,着重强调了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作为设计产品的客体和主体,即设计的产品本身与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构造,或者是其创作的目的性和真实性,而不是空虚的理论化产品,追求其实用性和方便美观性,由此作为艺术创作的奠基石。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产品交流会,向大众展示、交流、接受批评。如同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艺术批评论,将审美感知和艺术欣赏两相结合,从社会中得到赞美或批评从而吸取更多的经验来改进设计产,这是无产阶级艺术特有的特征,是从民众里诞生的美的产物,有很大改进和发展空间。艺术应该属于人民,这是无产阶级与现代艺术的结晶。

从诸多方面我们都能够看到文艺理论对中国当今艺术设计思想理念的重大影响,并指引着中国艺术设计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风道路。

参考文献:

第4篇:当代艺术论文范文

1室内设计的涵义

室内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使用功能,结合建筑物所处的实际位置环境,按照建筑物的建筑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内部空间的造型艺术以及美学原理等,设计出一个具有优良功能和舒适的空间环境,其目的是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使用需求和人们精神层面的审美需求。

2当代室内设计的分类和特征

室内设计的分类。现代的室内空间是供人们居住、办公作业、休闲娱乐,根据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需求决定了室内空间的使用性能,在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时还要结合建设本身的性质特征,结合室内空间的这两个性能,可以把室内设计的类型分为居住和公共室内设计两种。室内设计的特征。室内空间是供人们居住、工作和娱乐的一个场所,因此在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时是在服务于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来对人活动的这个空间进行设计,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种物质和精神并存的空间环境。

二、苏州园林的特点

1具有浓重的文化韵味

苏州园林主要是供人们居住的一个场所,其中还包含了部分私人花园,这些私家园林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却蕴含了浓重的文化韵味。私家园林中的各种景物都融入了园林主人的文化修养,从景物中散发出的文化韵味使人流连忘返地观之。不同的园林景物中表达的文化思想不同,从中可以看出造林主文化修养的差异,也更能够体现出园林的创造与文学创作之间的联系。园林中的每一处景物都是经过精心的推敲和合理的布置,形成错落有致,若隐若现的装饰而构成一幅蕴含浓重文化气息的风景图。

2园林景色的优雅质朴

优雅质朴指出了园林环境的宁静、清新、质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联想到的是赏景作文、休身养性。园林中只是通过简单的灰瓦白墙和深褐色的木作为装饰,园中的摆设也是一些古雅的艺术品,这样的简单组合给人营造一种古朴、典雅又不失韵味的室内环境。

3对园林的塑造注重因地制宜

在苏州园林每个园林的造景中园主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修养,他们又注重园林景色布局的因地制宜性,因此在造景时他们都极力设计出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使园林中出没的景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性,并且之间又保持一定的关联。这样的造景使园林既展现出独特个性的同时又透露出一定的灵性。

4“居”与“游”的紧密结合

苏州园林具有在较小的方位内使园林的游赏和居住功能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的特点,在古代将游览山水和林木叫做“游”,而“居”则是针对山林之间用来读书作文和朋友宴饮的场所,只有将这两种境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才算达到完美的艺术。在古代是想要兼具生活和赏景于一体,但是物质美和自然美之间存在矛盾,但是在苏州园林中这种矛盾得到了化解。在苏州园林的建造中除了注重园林景色的艺术构造,还要注重对园林中厅堂和书斋的建设,在进行欣赏的同时还能够兼顾起居生活,因此在苏州园林中实现了居住和赏景两种功效。

三、苏州园林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实质关联

传统文化是苏州园林建造的内在本质,而艺术则是园林建造的外在表现。苏州园林的建造形式,表现出的是一种物化形态,而园中的传统建筑设施,表现出社会人群的精神面貌。其中精神阶层的表现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尤为重要,而苏州园林的建造形式是现代人们对于苏州园林的基本理解。室内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它是在人的生活居住以及办公娱乐方面的需求和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下而进行的一种创作性活动。室内空间在设计后的环境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能够让人们在居住或工作时感觉到舒适。现代室内设计的来源是传统文化,从目前的室内设计来看,现代的室内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是深邃的联想和思索,以及美学艺术的思想启迪。室内设计实质是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是通过设计的室内环境和其陈设的设置来表达的,而文化又是从人类发展过程中不断筛选和积淀下来的产物。室内设计是传达文化思想的一种介质,通过创造出的空间意境将其文化内涵传达给人们。苏州园林中的造景艺术对当代的室内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室内环境具有一种意境美,通过这种创造设计体现出的意境美能够促进文化审美品位的提升。在当代的室内设计中,设计者利用不同的物质载体传递出其蕴含的文化信息,之后在将其与艺术手法进行完美的结合,从中透露出人类创造的智慧和高品质的文化涵养,人们通过这些文化智慧的感知来滋润人们的心灵,从这种感知中增添人们的审美情趣。而苏州园林艺术与当代的室内设计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把当代的室内设计和苏州园林艺术进行巧妙的整合,才能称得上是创作性的室内设计,才会收到更多人的喜爱和推广。

四、苏州园林艺术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融合

1空间布局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人们在对院落的空间进行处理时,通常把其处理方式分为开敞和封闭两种形式。而苏州园林的空间处理方式通常采用院落中的开敞方式。园林的空间布局从其功能的角度来看,实质上是对院落空间处理的延续和扩大。苏州园林的园中景物在建造时多是对自然环境的模仿,在布局形式上表现出灵活、自由的特性。在建造时通过人工来对园林的山石和植草进行合理的布置,从而体现出自然的意境。之后利用建筑设施(洞门、漏窗、屏风等)来点缀园林中的空间,以达到变化无穷和移步换景的效果。而园林中的山石和植草之间的配置上则是采用相互交错的手法,使它们互为呼应,这样的布局首先避免了空间造景的拥挤现象。其次,使院落内外的景物相互映衬,增加园景的效果。在当代的室内设计中可以借用苏州园林空间布局中的自由布局格式,这样的自由布局格式特别适用有一些公关空间和流动空间,自由布局的格式在空间上没有固定的边缘局限,并且能够实现空间交错穿插流通的设置,同时还具有含混不定与模棱两可的特征。这样的空间结余“内”与“外”,“围”与“透”,“有”与“无”之间,还存在于各种基本空间几何形体的穿插交错之间,这样的空间也可以称之为流动空间。这样的空间有时能够更高地反映出那种较大空间所追求的耐人寻味的环境意境。这样的流动空间在划分空间布局时较为灵活,还能够体现出一种空间流动的动感。

2借景造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园林的借景造景艺术是将园林外的景物组织到园林中所能观看到的画面中,使之与园林内的景物浑然一体,进而使园林中的有限空间得以突破,使园林内的造景层次得以丰富。借景是在园林布局中占据特殊地位的一种艺术,它除了能够增加园林的造景深度,同时还使园林周围的有利因素得以充分的利用,这就是将美好的景物吸引到园林中,而对于那些相对庸俗的景物进行隐蔽,这样便将苏州园林的造景艺术表达到了极致。苏州园林的借景艺术若从它的空间布局上来看,其布局采用了借资的方式,来实现园林景外有景的建造效果。通过对景物借资进行合理的布局,能够给空间增加多样景色,进而表现出错综变化的效果。在当代的室内设计当中,设计空间是多种多样,进行设计时要改变传统的空间布局,依据现有的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原有建筑之间形成新的功能关系。而苏州园林中的借景手法在当代的室内设计中是常常被拿来借鉴的一种手法,在原有的空间内,结合建筑本身的特点,利用现代的玻璃材质,将室外的景色映借到室内,达到内外兼顾的效果,同时增添了室内视觉环境的层次感,从而营造出一种清净典雅的室内环境。

3居室家具陈设与当代室内环境设计的融合

室内设计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包含了室内的地面、墙面、家具等陈设,其中家具是室内环境陈设中的主体。家具在室内环境中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室内设计时根据人的各种活动需求而进行的一种设计,其中在人们的活动中使用最多的是家具,而家具是最能体现室内风味和艺术效果的一种陈设。苏州园林中的家具具有普世无华、简单合度的特性,体现出“雅”的韵味。此外,家具又是室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具的设计要依据室内设计的整体要求进行设计,不同的室内设计需要不同的家具造型来烘托室内环境。在苏州园林中的室内空间通过对建筑物的构建、墙面的设置和家具等装饰,展现给人们一个较为完美和谐的室内环境。而在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中,将传统苏州园林中的室内和谐的设计艺术和现代的灯光、绿化等内容进行协调统一的组合,以实现当代室内设计环境的真正完美和谐。

五、结语

第5篇:当代艺术论文范文

(一)、在对称与均衡中去寻求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在中国传统的装饰之美,大多是以对称形式来表现的。但是在整个艺术的创作中,绝对的对称形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对称式的装饰显得非常的呆板,也显得过于规则,但是这种呆板和规则正是符合古代的传统封建礼教的形制要求。即使在艺术的设计中利用了均衡的形式,一般来说还是会去追求一种饱满和圆滑的,不存在自由发挥的空间。上述说的均衡指的就是一种不完全的对称形式,它的形态可以适当的变化和被调整,但是还是会依据一条大致的对称轴,让它在视觉上可以达到一种量的平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的装饰艺术上很大程度的使用了均衡的形式,将均衡形式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去追求一种空灵、自由的境界。这个追求很大程度的改变了传统的装饰艺术,但是也将传统艺术中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充分地表达了出来,达到了一个表现层次的最高化。

(二)、对重复与渐变的衡量,发挥喜好多变但是不重复的特性在人类的生活中存在非常多的形式重复的装饰艺术,人类的身体构造也是一种形式重复的装饰艺术,因为人类的身体是由许多的细胞重复排列构成的。就算是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的生长也遵循着这个规律,但是在装饰艺术中不存在绝对的重复。目前我国的专业的装饰艺术设计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渐变,渐变形成的结果非常的多样化,也很灵活多变,极具新意和保有秩序感,同时还创造出一种神秘的视觉感受。在中国传统的装饰中,不管是它的形式还是它的色彩,都贯彻了渐变的元素,渐变其实是一种人类偏好的表现,是对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照相模仿。就像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渐变规律,它是一种大自然宁静规律的体现,不存在喧哗、跳跃的因素。同时,渐变还可以产生一种前后层次的关系,在相对严谨的构图中去探索微妙的变化。渐变可以有效的加强装饰的整体效果。在传统的装饰上,由于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色彩也不是很丰富,装饰的需要不能很好的被满足。但是渐变可以使单调的色彩发生丰富多彩的变化,强化色彩本身的魅力和色彩相互组合的感染力,这样就可以在本朴素的色彩搭配中去创造出一种华丽的装饰效果。目前,装饰艺术已经很好的融入了渐变的因素,并且可以很好的应用渐变原则。在装饰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就拥有了跨度更大、渐变层次更强的跳跃性,单元图形的相似感较少。同时,随着各类型的图形艺术处理软件的出现和发展,让渐变手法更加容易实现。渐变是一种具有重复特性的变化形式,在一个原有的形态上去进行进一步的大小、方位的变化,可让装饰艺术变得更加的活泼、有序。

(三)、重视韵律与节奏,创造一个唯美的环境韵律与节奏需要得到充分地重视,韵律与节奏最早出现在音乐领域中,韵律主要体现旋律、风格和基调。在音乐的世界中,节奏是变化的体现,也体现着音符和音符之间存在的旋律,节奏感越强,那么音阶的差距就会越大。同样的道理,在装饰艺术中造型形态之间差别越大,产生的节奏感就会越强。在目前的装饰艺术中,被表现出来的是较为纤细的、轻缓的韵律以及节奏,主要带给人一种舒缓的感受,是快节奏的生活中的一种闲适的补充。如果可以在装饰造型的过程中巧妙的运用韵律与节奏,就可以让人感受到设计者营造的唯美的氛围。

(四)、统一和变化中去追求个性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个事物中是存在变化和统一两个方面,是一种共性和个性和谐共处的表现。统一指的是把那些变化的元素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风格,并且达到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变化指的是,在装饰艺术的过程中存在的设计元素的多样性,是一种语言或者是形体,这种语言和形体可以将美充分地表示出来。例如我国古代的铜镜、藻井、漆器等很多标志性的事物都体现出中国图案的变化和应用的统一法则。只要我们将图案的明暗、方圆、多少、长短、大小、近远等互为矛盾的内容统一起来就可以产生千姿百态的装饰效果。这是将美表达出来的根本性的法则,同时也是装饰设计的最终目标之一。

二、结语

第6篇:当代艺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众流行文化;当代视觉艺术;全球性;信息

何为大众流行文化?可否解释为:是以社会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是在充分的市场条件下,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机制而催生的新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式,是以城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流行文化即消费文化,以大众消费作为流行基础,以商业运行来制造流行事物,以传媒为核心制造产生着流行符号的一个文化概念,它通过传媒语言将个别的思路转换为普遍的层面上来,它把流行当作是一种意义,使流行的过程成为其本质。

它充分尊重市场和商业规则,主动迎合不同受众的兴趣,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取向。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大众流行文化借助于市场规则和现代科技,全方位的渗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无论是从影视、广告、互联网、娱乐节目等文化产品的消费,还是到各种理念、趣味、形象等非物质文化的流行,大众流行文化产业在带来巨大财富和文化消费满足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它无处不在的威力。

在这个时代中大众流行文化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技术化、媒体化、娱乐化。商业化和消费化是大众流行文化的最大特点。在大众流行文化中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实物消费品转向情感、梦想和欲望等精神方面的感官消费。作为一种感性文化,大众流行文化的消费性是建立在大众本能的直接需求上,而大众无休止的消费欲望则成了大众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风暴,大众流行文化是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表征。大众流行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系统中一个相对晚出又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文化潮流。流行文化的发展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一元主义文化发展模式,从制度上与观念上确立了社会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开创了文化回归大众的新纪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文化席卷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有目共睹的特殊文化景观。

以视觉为主因的现代文化形态的大众流行文化,实际上是现代传播技术的直接产物和新兴的主导的文化艺术样式。其特点在于精确无误地对世界进行影像记录或是惟妙惟肖地创造一个影像世界,无论是忠实记录或是重新创造,大众流行文化都在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制造一个日常生活形象的完美世界。

大众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必然遵守商业原则,这直接导致了艺术创作者的物化。艺术创作者在进行文化的生产时,不得不将文化当作普通的商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创作。于是,生产代替了创造,摹仿与复制代替了想象与灵感。保罗・瓦莱利说:“伟大的革新将会改变艺术的全部技巧,由此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最终或许还会导致以最迷人的方式改变艺术概念本身”。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制技术对艺术品的欣赏、审美、传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消费和占有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品的性质特征以及原作界定的认识。

那何为当代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人类精英文化内涵和视觉艺术的自然结合所产生并为历史所传承的视觉呈现形式,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的思想精华,是意识形态的历史沉积,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大众性、综合性、互动性都是当代视觉艺术的特点。

当代视觉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指本质上是以视觉目的为创作重点的作品,例如绘画、摄影、版画和电影。而牵涉到三维立体空间物件的作品,例如雕塑和建筑则称为造型艺术。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也会包含视觉艺术的成份,因此在定义上并不是非常严格。

现如今的社会,由于物质的极其丰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读图的年代。图像在信息记录与传播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地增大,例如,从文字记录到图像传真,从静态图片到动态影片,从无声影像到声画合成,从平面记录到三维动画呈现等各式各样的媒介。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图像记录和传播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大,视觉符号在不知不觉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每天有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快速的传递到我们的面前,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各种各样可以接触到艺术的平台的出现,让曾经与我们有一段距离的艺术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通过网络就可以浏览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不像以往,除非很特意的了解和接触,才能走进艺术。而如今,标志、广告、卡通影像以及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用品纷纷涌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行走在大街上,还是打开家中的电视机,随时随地都能获得艺术方面的信息。艺术已经大众化,平民化,商业化。手边的绝大部省商品或者图片都经过了艺术的雕琢。

大众流行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大众流行文化潜在地影响着人们各种观念的构建,进而影响了当代视觉艺术。

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表现对象不断地大众化、平民化和商业化。架上绘画、影视作品、街头广告或者时尚海报等东西,都是大众流行文化展示的平台。它们以一种最为快捷、直观的方式提供给我们信息。甚至有一些被主流文化所遮蔽了的一些边缘文化也可以不被落下,使大众流行文化变得非常广泛。大众流行文化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

再有,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逐渐地多元化、直观化和模式化。

如今社会出现的媒体化生活和通俗艺术,它们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经典文化的失宠与对经典观念的消解成为潮流。在高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笼罩下,经典艺术受流行文化影响,与高科技、时代风尚结合衍生出众多的变种,经典美学的许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也加剧了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当代视觉艺术以个性为特点,无论怎样的表现形式,都是以多元的,甚至光怪陆离地姿态正式进入当代视觉艺术的视野,使我们逐渐弱化了对语言的依赖,让我们的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直观化的图像世界中。而这些图像无不在展示它的商业性和消费性。因为商业的目的,需要这些图像发挥引领我们消费流行的功用,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生活正悄悄的被这些商业图片改变着。直接影响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以及我们观念的改变。让我们的思想、心理和文化知识结构等都受到当下视觉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步模式化。

结论: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传播载体发生巨大地变化,更多地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迅速的流行和发展。

大众流行文化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视觉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与传统的文化类型相比,大众流行文化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大众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另外,流行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向。

当代视觉艺术与大众传媒在制造作品上有着一样的架构,所以两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前提。当代视觉艺术与大众传媒统一的发展,不仅构成了流行文化的主要景观,而且实际上是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当代视觉艺术的流行化转型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是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流行视觉艺术成为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有商业动机的驱动,而且充分表现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商品经济属性。

大众流行文化时代的当代视觉艺术艺术,在表现对象不断地大众化、平民化和商业化。表现形式上多元化、直观化。并且带来了更为新鲜的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马梦雅.新媒介对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

[2]唐骅.当代视觉艺术的文化品格[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3).

[3]刘军辉.论流行文化对当代视觉艺术的影响[J].职业技术,2007(06).

[4]梁玉玲,王稼钧.当代流行艺术与文化[J].文艺理论研究,1989(04).

第7篇:当代艺术论文范文

在世界人们的心目中,俄罗斯艺术是成功的,而这成功的背后,却没有剥离开对俄罗斯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延续。继承,是对俄罗斯艺术的承接,而延续,则是在俄罗斯艺术中注入了时代的色彩。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艺术并没有将其轻盈的步伐停留在某一个时代,而是将斯拉夫人特有的融合精神渗入到艺术形式当中,以其开阔的胸怀接纳来自八方的艺术形式,以俄罗斯的艺术理念塑造了俄罗斯艺术特有的风格。有人说艺术史家是极具有冒险精神的,并会以乐观主义面对一切,恰恰是这些精神,成为了俄罗斯艺术创作的理念。艺术作品是写实与虚幻的完美融合,然而这种艺术的表达却是宛若仙境一般的高贵,不仅要用眼睛去欣赏,还要用心灵去体会,感受艺术形式的内在涵义。也许俄罗斯的传统艺术是用手描绘出来的,而蓝图则是在心灵深处塑造,并以俄罗斯风格表达出来,那种威严之感令人肃然起敬,却没有因此而失去热情,而且还实现了雄壮与优雅的完美融合。

一、俄罗斯当代油画艺术

对于俄罗斯的油画,我们并不陌生。当踏入俄罗斯的美术博物馆的时候,俄罗斯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会从这些陈列品中渗透出来。俄罗斯民族味十足,其华丽的装饰,丰富的表情,极富感染力的造型,都会令人不禁想到了俄罗斯的生活环境和思想境界。如果观看原创作品,就会发现这些油画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不仅是俄罗斯民族的自我展示,更是生活的升华。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陆地邻国,在油画创作风格上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两国有着同样的深厚文化底蕴,这让油画艺术作品更容易解读。与中国的油画相比较,俄罗斯油画更具有明显的精神气质。如果说深沉、大气和理想主义情怀是俄罗斯油画艺术的传统特色,那么,那种浓重的人文气息和以写实为主体的现实油画艺术,则是当代俄罗斯油画艺术的经典。在俄罗斯绘画艺术中,现实主义油画艺术堪为是最高成就。

从中国的俄罗斯当代精品油画展中,可以体会油画写实中鲜明的现实主义元素,这成为了俄罗斯美术中的一大特色。近些年来,俄罗斯油画艺术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主要是基于俄罗斯油画与世界艺术潮流发生碰撞而产生的结果。俄罗斯油画极富民族特色,在传统美术的基础上注入现代艺术因子,实现了艺术的升华。民族特色以现代的艺术风貌展示出来,形成了不同以往的艺术风貌。

俄罗斯新生代画家具有创作精神和探索的勇气,这种创作的时代特征中同样坚守着现实主义的原则。但是他们所遭遇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油画的艺术样式中还要有其它艺术样式的运用,以彰显出本土特有的审美情趣。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为传统的“现实主义”题材搪塞的年代,那么,真正的现实主义是当代画家所创作的,其中所涵盖的时代元素更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并在绘画样式上表达得恰如其分。以“俄罗斯当代油画展”的展示为例,这些高水平的油画风格清新而优雅,刻画细腻,虽然富于时代的气息,但是民族传统底蕴却蕴涵于其中,将俄罗斯风土人情静静地陈述出来,油画的艺术魅力也因此而散发出来,并给人以理性的思考。俄罗斯油画进入新生代,其所呈现出来的不仅是民族的自信和开放,更多的是民族的凝聚力体现。

二、俄罗斯的雕塑艺术

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俄罗斯的雕塑艺术的发展,推动着世界的艺术史。如果说雕塑在艺术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持续的推动作用,那么,俄罗斯的雕塑艺术,则可谓是对人类的美的历程的述说。

俄罗斯雕塑伴随着这个国度成长,一路走来,无论是政治上的统一,还是文化上的成就,都有雕塑在其中留下痕迹。俄罗斯雕塑受到当时苏联严肃题材的影响,逐渐由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发起了了挑战。从艺术创作的特点上来看,主要是从传统的民族精神出发,实现了古典审美与时代的融合,并将这以精神贯穿于现实主义雕塑的艺术风格当中。带有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雕塑,在雕塑语言的表达上,仍然坚持着古典主义,这就是深受俄罗斯人民喜爱的史诗性主体雕塑。

以斯维什尼科夫的雕塑创作为例。其雕塑作品虽然没有延续古典主义,但是在造型上却延续着古典主义的风格。因此,斯维什尼科夫的雕塑具有现代主义的风采,与古典主义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别。这一点从创作思想上也足以体现出来。斯维什尼科夫的雕塑无论是从创作思想,还是价值取向上,都把持着现实主义的观念。其所采用的都是现实主义的语言和雕塑表达形式,而情感和理性则是从民族意识出发,在肯定了物质特性的同时,还将具象主义的哲学基础和终极表达勾勒出来,显示出当代现实主义的新的文化语境。

艺术总是紧跟着时代脚步,雕塑作品尤其如此。人类社会总是处于不断变革的历史长河中,俄罗斯拥有着人类艺术的精华,也诉说着人类世界文明。当一些人类本体精神脱离了政治之后,就会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作品中流淌出来。但是在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上,总是离不开本土的传统文化色彩。

在斯维什尼科夫看来,艺术是人的精神体现,应该对人的认知进行解读,并对社会问题、文化风潮以及生活现实都要有极高的敏感度。斯维什尼科夫所创作的雕塑是以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作为主要的创作形式,但是与传统的写实主义有所不同,现实主义的写实更能够将人类的心理状态反映出来,是现实社会中升华的新的语言文化和当代意识。

斯维什尼科夫认为,在进行雕塑艺术创作的时候,要注重写实,更要注重写实直觉性。真实的事物,也是客观的,作为一名雕塑艺术者,要以冷静的态度思考雕塑创作,才能够使艺术成为现实主义观念下所创作出来的具有独立意识的艺术作品。艺术是抽象的,雕塑艺术是以写实的手法而表达出来的艺术抽象。斯维什尼科夫的雕塑作品虽然是以当实作为主题,但是其内核仍然延续了俄罗斯传统,所凸显出来的依然是俄罗斯灿烂的文化。

艺术作品的内容源于“形式”本身,俄罗斯雕塑即是如此。如果说20世纪中期的雕塑艺术具有明确的主题,那么,当代的雕塑艺术则呈现出具有大众性和宣传性的色彩。雕塑艺术家的内容世界已经不再从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而是以单纯的艺术形式,实现其导向性的作用。此时雕塑艺术则更为体现为现实主义的大众艺术。 在俄罗斯的艺术发展进程中,雕塑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这就需要对俄罗斯雕塑艺术从其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加以解读,才能够做到客观对待,并从更高的层次充分认识俄罗斯雕塑艺术的成就。

三、俄罗斯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趋势

(一)俄罗斯传统艺术走向创新之路

俄罗斯于2006年设立了当代艺术创新奖。关于艺术创作的特征,在评奖标准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其一,艺术创作要能够将俄罗斯的现实生活深刻地体现出来,并对当今的社会问题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其二,艺术创作要具有前卫性特征,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样式要具有当代性,并体现为影像、表演以及装置的形式。其三,艺术创作要具有综合性特征,要求艺术创作过程中,要将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多种艺术样式之间不再界限分明,而是逐渐模糊化。这就充分地说明了俄罗斯传统艺术要跟得上社会的脚步,就要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时代的因子,以实现艺术形式的创新。比如,原本破旧的文化宫音乐厅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变成了苏联记忆的殿堂。其艺术创作的目的是提醒人们,这里留存下来的仅仅是历史的回忆,虽然依然留存有材料支撑的外壳,但已经日渐损毁。这当然也是在昭示着苏联的命运。因此而被命名为“行进过程”。

在2005年的一部艺术创作作品“墙”,则是艺术创作综合性特征的代表性作品。艺术创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是当中国正处于“美术馆时代”的时候,当代艺术正在被官方的美术馆所收容,或者在商业画廊上展出。但是这堵横亘在前卫与体制之间的那堵墙已经逐渐消失,也预示着两者之间的对立正随着这堵墙的消失而致使墙内和墙外的对立趋于融合。

(二)俄罗斯的画廊艺术

所谓的画廊艺术,事实上是创建艺术交流的途径。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艺术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越来越多的俄罗斯艺术家走上了世界艺术殿堂。与此同时,俄罗斯的绘画交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艺术画廊成立起来,不仅促进了俄罗斯绘画艺术的交流,而且还起到了艺术品收藏的作用。比如,俄罗斯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是俄罗斯规模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所收藏的艺术作品已经超过了五万件,以其作为载体,在促进艺术交流的同时,还可以将俄罗斯当代艺术推向更高的层次。

(三)俄罗斯的艺术作品展览

一些经历了苏联时期的艺术家往往会由于画风等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排挤。为了促进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私人美术馆的发展为这部分艺术家提供了作品展示的机会。比如,俄罗斯有“当代艺术收藏俱乐部”,其艺术展览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传统艺术,同时还展出艺术收藏。这些艺术商人,或者其本身就是艺术家,已经成为了艺术媒介,以俄罗斯的艺术作品搭建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在推动俄罗斯艺术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还将艺术价值推向了极致。

第8篇:当代艺术论文范文

【正 文】

关于温克尔曼艺术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背景,国内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比较强调从莱布尼兹、沃尔夫到鲍姆加登的德国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注:见邵大箴,《温克尔曼及其美学思想》,载《希腊人的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页5—6。) 但是,西方研究温克尔曼的专家阿历克斯·波茨(Alex Potts)则认为,温克尔曼关于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并不像是歌德、施莱格尔和黑格尔那样的德国唯心论者或浪漫主义者,倒是更接近于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注:See Alex Potts, Flesh and the Ideal, (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4) , p. 24. ) 看来,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必要继续作一番研讨。

我们都知道,尽管温克尔曼在1738年进入曾是沃尔夫的讲坛所在地的哈雷大学学习神学,而且他还听过沃尔夫的学生、美学的创始人鲍姆加登的课,(注:鲍姆加登于1737—1740年间在哈雷大学任教。) 但是他对鲍氏的哲学很是不以为然。(注:见[德]西海·贝格瑙,《论德国古典美学》,张玉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页6。) 通观温克尔曼的著作,我们也会发现,尽管温克尔曼是在德国的学术中心哈雷大学接受了正规的神学教育,他也熟知莱布尼兹、沃尔夫一派的哲学理论,但是温克尔曼的著作中并体现不出德国哲学家擅长的形而上思考的特点。显然,从温克尔曼对待鲍姆加登的态度来说,他可能在他的著作中有意避免给人以鲍姆加登式的印象。然而,德国的理性主义传统对于温克尔曼艺术史学思想的形成所具有的潜在而深刻的影响却是不能因为作者的主观姿态而否定掉的。温克尔曼史学思想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作为体系的艺术史、自由与艺术的繁荣、关于理想的美——事实上都与他之前的理性主义者的哲学思考有着密切的联系。温克尔曼把艺术史作为一个“体系”去进行思考首先就得益于他在德国所接受的哲学训练,这种探索体系形式的理论训练先是由莱布尼兹灌输到了德国哲学中,继而在沃尔夫那里得到了强调,最终影响到了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进程。而英、法的哲学在笛卡尔之后对于庞大哲学体系的建构则基本上持着一种排斥的态度。(注:关于德国哲学在体系思维上的训练及其与英、法哲学的区别的论述参见[德]E. 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页326—327。) 正是因为温克尔曼接受了这样一种训练,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不是已经在研究上走在前面的英法古物研究专家,而是德国人温克尔曼发明了现代的、综合的艺术史学科。在讨论自由与艺术繁荣之间的关系时,温克尔曼把“自由”这一基本的原则当作一个对于艺术之繁荣来说必须事先存在的理由,这本身就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在“美”的问题上,温克尔曼根据他对希腊艺术的研究勾画了一个理想的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正是因为它的高高在上、超凡绝伦,因此一些学者把温克尔曼称作是新柏拉图主义者。(注:“美”的性质在温克尔曼思想的研究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学者意见不一。克罗齐、韦勒克、贡布里希、朱光潜都把温克尔曼看作是新柏拉图主义者,而文杜里则对此予以否认,黑格尔也把温克尔曼归为从经验的角度研究美的学者之列。相关论述见:[意]贝内戴托·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王天清译、袁华清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页105;见[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凯身、杨自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页199;Gombrish, Ernst, Ideas of Progress and Their Impact on Art, Ⅰ. From Classicism to Primitivism; Ⅱ. From Romanticism to Modernism. New York, Cooper Union( The Mary Duck Biddle Lectures) , 197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页118,鉴于朱光潜受克罗齐影响之深,有理由认为他的这一看法来自于克罗齐;[意]L. 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迟轲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页126;[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页19。本文同意文杜里和黑格尔的见解。) 然而,无论说温克尔曼的美是来自于夏夫兹伯里这个赞成理性主义的英国的新柏拉图主义者,还是说它来自于莱布尼兹对于“美”的理解,在我看来都只是看到了温克尔曼关于美的论述的一些表面的问题。恰恰是温克尔曼的这两位前辈在模仿普罗提诺,而温克尔曼则是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使理想的美从具体的材料中生发了出来,也就是说,他把理性主义者的论述用经验主义的方式颠倒过来了。

对于温克尔曼来说,经验主义的影响确乎更大。经验主义在当时整个德国的文艺理论界也是占优势的。18世纪初的德国思想对于温克尔曼的确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因为当时的德国学术比起英、法两国的学术来说实在是太薄弱了。(注:关于德国启蒙运动的一般状况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页279—282。) 对于当时的德国思想界来说,更多的影响来自于英、法。当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在进行“古今之争”的时候,德国人考虑的问题却不是古今的优劣,而是他们的文艺是应该借鉴法国还是英国,足见当时的德国知识界在其文化上的不自信。以高特雪特委代表的莱比锡派与以波特玛和布莱丁格为代表的屈黎西派之争,本质上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在德国的延续,其结果则是以经验主义的胜利告终。(注: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页282—286;以及[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页211—281。) 法国的启蒙思想对于德国的启蒙运动当然是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注:在这个问题上,德国的思想家当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收,这与其注重形而上思考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参见[英]柏林,《休谟和德国反理性主义的起源》,载《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页193—224。) 而在哲学史上,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事实上也更多地受到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根据罗素的分析,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除了英国优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吸引,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牛顿对于宇宙演化的解释超越了笛卡尔使得人心偏向了洛克,洛克哲学在英法的胜利主要应该归功于牛顿的威望,而把英国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哲学传到法国去的主要人物正是伏尔泰。(注:见[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页175。)

1726—1729年,伏尔泰流亡英国三年,在后来的著作中,他曾写道:“尤其在哲学方面,英国人是其他民族的导师。”(注:见[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页496。) 在自然科学方面,伏尔泰成为牛顿的信徒;在历史学的领域,他则创立了一种以《风俗论》(1756)为代表的新的方法论方案,也就是一种新的历史哲学。卡西勒指出,这种方案就是不让历史写作单纯的依赖哲学或者神学的建构力量,而是试图直接从生动丰富的历史细节中引出新的哲学问题。(注:见[德]卡西勒,《启蒙哲学》,页195。) 伏尔泰的兴趣不在于事件的前后相继,而在于文明的进步和它的诸因素内在的关系。伏尔泰抱怨历史知识较之自然知识而言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历史也应当能够类似于牛顿的科学,能把事实还原为定律。他打破了以前的历史以《圣经》作为基本的叙述结构的局面,而是要模仿牛顿的力学从最基本的历史材料出发建构新的历史模型。这个历史模型把人类的历史从神学的救赎史拉回到了世俗的世界,试图通过对人生活的环境气候、民族、风俗等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考察勾画一个世俗的人类文明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尔·洛维特把从鲍胥埃的《世界通史》(1681)到《风俗论》的转变称作是发生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精神史上危机的标志。(注:见[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田薇译,(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页121。) 卡西勒对伏尔泰历史编纂观作了精到的分析,他认为伏尔泰并不否认理性作为一种人类先天的禀赋的存在,他的做法是通过一种新的历史模型使得理性能够在经验中显现、并能为自身所理解,也就是说在伏尔泰那里唯有分析的、经验的历史才能够充分地展现理性的发展。(注:[德]E. 卡西勒,《启蒙哲学》,页213—214。) 而伏尔泰是温克尔曼艺术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前导,熟悉伏尔泰的温克尔曼显然受到了前者的启发。事实上,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也表现出了与伏尔泰的历史逻辑相似的一面,尽管他深受德国理性主义哲学训练,却也用一种经验的方式去进行艺术史研究。

前述的认识论背景对于温克尔曼的艺术史“体系”构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古代艺术史》绪言中,温克尔曼说:

“我所着手写作的古代艺术史不仅仅是一部重要事件的编年史,也不仅仅是要说明在那些年代里发生了些什么变化。我是在一种更宽泛的意义上使用‘历史’这个词,这种意义就是它在希腊语中所具有的含义;而且我的目的是试图提出一种体系。在第一部分中——关于古代国家之艺术的论述——涉及到每个单独国家的艺术时我已经力图实施这个构想,这一点在论述希腊艺术时尤为显著。……”(注: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Art, p. 107. )

这一段话的重要性在于,温克尔曼提出了他的艺术史不是一部罗列事件的编年史,而是“提出一种体系”。把艺术史作为一种体系去研究,也就是说要用一种体系性的思维去构架艺术史写作的结构,这无疑是温克尔曼的一个创造性的贡献。

“体系”显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涉及到图像、风格、文献材料的考据等一般的艺术史方法,它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一个重要的认识论问题。西方现代哲学史上,从莱布尼兹开始,德国的古典哲学大家们多倾其一生,努力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像康德、谢林、黑格尔这样的形而上学哲学家也被称作“体系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对谢林关于人类自由的本质论述的相关研究中曾用相当的篇幅讨论过“体系”的概念及其历史,特别是“体系”在近代的形成史。我认为,这一渊博而又深刻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温克尔曼的艺术史“体系”是很有帮助的,这一论述不只对谢林有效,因为体系的观念是近代哲学思维逻辑的一个基本的“语境”,所以我想首先简要地引述一下海德格尔的研究。(注:相关的论述参见[德]马丁·海德格尔,《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薛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页40-65。)

海德格尔首先考察了何谓“体系”?“体系”来自于希腊语συνιστημι,意为“我来安排”,他有两个意义的指向:其一是内在的、给事情提供其根据与支点的结构;其二是外在的随意的堆积框架。后来“体系”这个词逐渐被使用于认识领域,由于其本来所具有的两种意义指向,从而使得人们一方面创造真正的哲学体系,另一方面也把一些随感堆砌起来,以“体系”的名义招摇。海德格尔简要地考察了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他认为,西方哲学的开端,也就是古希腊,如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并不“具有”哲学“体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伟大。在中世纪,像托马斯阿奎那的著名的《神学大全》也不算是体系,其概念十分的混乱,就连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也不及,更不用说是和像黑格尔、谢林那样的真正的体系相比,因而中世纪的各种神学“大全”不算“体系”,而是神学的教科书。接着,海德格尔对于“体系”的概念进行了集中的论述,他反对把“体系”当成是对现有的教学材料进行的划分排列,指出:“体系一般地首先并非是、也并非仅仅是给现有知识材料以一种次序,以期适当传达知识,反之体系是可知东西本身的内在安排,是给其以论证性的形态和展示,更真切地说,体系是对存在东西在其存在性内结构与衔合的合知识性的安排。”(注:相关的论述参见[德]马丁·海德格尔,《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薛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页45。) 在海德格尔看来,真正的“体系”是在近代,也就是17、18世纪形成的,因为直到近代“体系”才具备了其形成所必需的条件,其中首要的就是数学的理性体系在人类思维中占据优势统治地位。在进行了以上论述之后,海德格尔指出,在从17—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变迁的过程中,“体系”是“整个哲学的主导词语”。(注:相关的论述参见[德]马丁·海德格尔,《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薛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页55。)

从海德格尔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抽出一条最为核心的理念,即“体系”必须是某种理论内在的结构秩序。然而,海德格尔的论述是着重于德国的唯心论哲学传统。前文中,我强调了温克尔曼与经验主义的关系,那么,是否能够找到一个接近海德格尔所谓“体系”概念的实质,而与温克尔曼的联系又更为直接的论述呢?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提示,其中对“体系”一词有专门的词条解释,解释者正是那位伟大的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伏尔泰。伏尔泰说,“所谓体系,无非是一种艺术或科学中的不同因素按照一定秩序的组合,这种秩序使他们彼此相互依存;从其原始因素可以导致并说明其最终因素。那些用以解释其他因素的,称为原则,而原则的数量愈少,体系就愈完善,最好是减少到只有一个原则……在所有的体系中也只有一个首要的原则,而构成体系的各个因素都依存于它。”(注:伏尔泰释《体系》,见[法]丹妮·狄德罗,《百科全书》(选译本),梁从诫译自[美]斯·坚吉尔的英译本,(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页349—350。) 伏尔泰认为在哲学家的著作中有三类原则,他们形成了三个类型的体系:第一类原则是一般的或抽象的原理,涉及此种原则的体系被称为“抽象体系”;第二类原则是一些假设,以此作为基础的体系称为假说;第三类原则是由事实所构成的,这些事实,是在实验中收集到并经过考察和鉴别的。伏尔泰认为“真正的体系是在最后一类原则上建立起来的;只有它们才有资格被称之为体系。”(注:伏尔泰释《体系》,见[法]丹妮·狄德罗,《百科全书》(选译本),页350。) 而且,真正的体系要以事实为基础,它要求有大量的观察,以使人有可能掌握各种想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伏尔泰坚信“没有任何一种科学或艺术是根本不能建立任何体系的。”(注:伏尔泰释《体系》,见[法]丹妮·狄德罗,《百科全书》(选译本),页353。)

伏尔泰的解释使我们意识到,“体系”的问题在17、18世纪是欧洲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阿历克斯·波茨说:“为了认知人类文化和社会某些关键层面的经验的多样性而精心构建一个体系是启蒙运动的一个中心课题。”(注:See Alex Potts, Flesh and the Ideal, p. 33.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把温克尔曼与孟德斯鸠和卢梭相联系。的确,有许多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提到了“体系”,但是这些“体系”的概念和取向都是有区别的,并不像阿历克斯·波茨说得那么简单。从伏尔泰对于“体系”的解释看,“体系”的概念以及人们对于体系思维的认识在当时并不是唯一的,因而不能用一种笼统的趋势概括它在当时的发展和影响。卡西勒曾指出,当时的英、法正流行着一股反体系的潮流,对温克尔曼具有重要影响的夏夫兹伯里甚至说“体系是把人变成傻瓜的办法”。(注:转引自[德]卡西勒,《启蒙哲学》,页327。) 孔迪亚克在1759年发表了《论体系》一书,他强烈地主张在物理学中消灭“体系癖”,而17世纪那些伟大的形而上学大厦正是从这种“体系癖”中产生的。孔迪亚克反对任何基于表面的“物性”的一般的、任意的解释,而是主张必须直接对现象进行观察,通过对现象的经验性质的联系作出清楚的规定。接着,把牛顿奉为经典的伏尔泰也用这种理想向笛卡尔的物理学发难。(注:转引自[德]卡西勒,《启蒙哲学》,页51。) 伏尔泰在解释“体系”的词条时,实际上也就包含着反对以前的理性主义者主要通过演绎的方法所建立的形而上学体系,主张一种基于现象的观察建立的经验的体系的思考。按照伏尔泰的设想,关于艺术的研究显然也应该能够建立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当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体系”,也就是基于观察的、由事实建立的体系。温克尔曼在大家都在反对“体系”的时候却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艺术史的“体系”,不管它是什么样的“体系”,这首先应该说是莱布尼兹灌注到德国哲学中“体系精神”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反应。当然,深受英、法经验主义哲学影响的温克尔曼不会把这个“体系”建构成“抽象的体系”,而是伏尔泰所说的那种新的经验的“体系”。

由于温克尔曼本人并没有对他的“体系”的概念作出说明,阿历克斯·波茨在研究温克尔曼的艺术史的“体系”概念及其理论结构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把《古代艺术史》“体系”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和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的“体系”原则相类比得出结论。(注:See Alex Potts, Flesh and the Ideal, pp. 41-46. ) 本文在讨论“体系”的概念时没有按照他的方法,而是从海德格尔和伏尔泰的相关论述中抽象出来的,可以作为阿历克斯·波茨的相关论述的补充。涉及到温克尔曼的“体系”的逻辑方法问题,阿历克斯·波茨认为:“温克尔曼的体系既是一个从那些作为自明真理的原则中推衍出来的概念结构,又是一个从实物证据中归纳出来的分类框架,这些实物证据联系于置于思考之下的现象,在他那里也就是古代艺术。”(注:Ibid. p. 33. ) 进而,他又对这一论点作了发挥,认为温克尔曼的体系尽管建立在一些基本的原则之上,却不能被完全认作是来自于先验原则的推演。他认为这个体系乃是为了认知经验的材料而组成的“假设的结构”(hypothetical constructs)。单是推演或归纳性的论述都不可能证明这个体系的任何一个方面,只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注:Ibid. p. 41. ) 本文在前面说过,温克尔曼的思想从大处说乃是受到了在他之前的理性主义哲学和经验主义哲学的综合影响。理性主义注重演绎,经验主义注重归纳,在他的“体系”中,无疑也反映了这种影响。但阿历克斯·波茨的这种表述过于折中,而且从基本的原则往下推演逻辑方式涉及到温克尔曼的“美”和新柏拉图主义的问题。温克尔曼的“美”和“自由”并不是阿历克斯·波茨所说的“先验的原则”(priori principles),(注:Ibid. p. 41. ) 这些原则是可以“经验”的,而且在古希腊是已经“经验”过的,只不过对于当时来说像是一种“先于当下经验”的存在罢了。我赞成关于“体系”是一种思维综合的表述,但不是一种折中。我不否认这些原则在温克尔曼的脑子里先是作为一种预设的结构存在的问题,但我认为温克尔曼的这个“体系”中的原则都是由经验建构起来的,他以具体的艺术作品和史料为基础对古代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和鉴别,其“体系”不是“抽象体系”,也不是假说,完全可以把他归入伏尔泰所谓的“真正的体系”。

温克尔曼的“体系”涉及到基本的原则、操作性的历史学方法以及具体的论证过程。古代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自由与艺术的繁荣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想的美等问题都是构成温克尔曼的“体系”的基本原则;《古代艺术史》中比较初级的风格分析、题材与历史、神话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分析、辨别真伪的分析等问题都是具体的、操作性的历史学方法;涉及到具体艺术作品、碑铭的论证则更多。我们可以把后两者全部归入到一般经验的领域,而组成“体系”的基本原则却是由这些最基本的经验论证所支撑的。作为思想范式的研究,我们只研究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中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古代艺术的发展规律问题,也就是温克尔曼的历史叙事。这一叙事也就是古代艺术的兴衰模式,他说《古代艺术史》的目的“是要说明艺术的起源、发展、变化和衰落,以及不同的国家、时代和艺术家所具有的不同的风格,而且要尽可能地从现存的最古老的遗迹开始全面考察。”(注: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Art, vol. 2, p. 107. ) 他像以前的人一样,把艺术比作人和植物的自然生老的过程。但是,在温克尔曼那里艺术并非如瓦萨里所言来自于上帝的创造,他认为艺术以一种最为简单的形式出现,在所有孕育它的民族中以相同的形式起源,却没有证据表明艺术到底最早起源于哪一个国家和民族。(注:Ibid. p. 133-34. ) 表面上看起来,温克尔曼关于艺术发展过程的描绘在他那个时代几乎是陈词滥调,因为把历史的发展比作人或者植物的荣衰早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是在温克尔曼的表述下面却是不平凡的发现。首先,尽管温克尔曼继承了瓦萨里的艺术进步论,(注:See Gombrich, ' The Renaissance Conception of Artistic Progress and its Consequence' , in Norm and Form: Studies in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 ( London: Phaidon Press, 1985) , p1. ) 但是他在解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时却已经不像瓦萨里那样套用《圣经》的历史序列了。(注:见[意]瓦萨里,《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译本《中世纪的反叛》卷,刘耀春译,(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页21—23。) 他摆脱了一般的历史循环论,(注:德国学者汉斯·贝尔廷将温克尔曼与瓦萨里相比,认为温克尔曼的艺术史观仍然是循环论的模式,而阿历克斯·波茨则认为,比之一般的艺术史循环论,温克尔曼的艺术史体系是一个例外。我认为,不能通过《名人传》和《古代艺术史》的简单比较就得出温克尔曼的艺术史观是循环论的结论。《古代艺术史》写的只是“古代”,而《名人传》则一直写到瓦萨里的时代,后者是能够全面反映作者史观的,而前者只是古代艺术的历史序列,不构成作者完整的历史观。温克尔曼对于当代艺术要朝着古典的“美”前进的观点是深信不疑的,他并没有讨论新的历史循环。启蒙的时代是历史进步论的时代,温克尔曼也是进步论的,只不过他的历史进步的目标是“好古”的罢了。关于贝尔廷和阿历克斯·波茨的观点,参见《艺术史终结了吗?关于当代艺术史和当代艺术史学的反思》,载《艺术史终结了吗?当代西方艺术史哲学文选》,常宁生编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页295—298和Flesh and the Ideal, p. 39. ) 而把艺术的进程重新确定为对至高无上的理想的“美”的追寻。无疑,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温克尔曼跳出了瓦萨里无法逾越的属于中世纪的“上帝之城”。其次,他给整个古代世界的艺术发展勾画了一个合理的图景,这个图景也就是一个描述古代艺术的通史的结构。正是在这个通史的结构中,希腊真正成为古代艺术的典范,成为古代世界最为辉煌的缩影。哈斯克尔所说,“温克尔曼最重要且持久的贡献是为包括埃及人和伊特鲁斯坎人在内的整个古代艺术——主要是雕塑——制造了一个完整、综合而且清晰的年代学框架。”(注:Haskell, Francis and Penny, Nicholas, Taste and the Antique, (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 p. 101. ) 温克尔曼不仅给古希腊勾画了艺术的兴衰,而且给整个他所了解的古代世界,在各个民族之间建立了一个关于艺术兴衰的参照体系,轴心是古代希腊的艺术,这是一个大跨度的人类精神实践的历史综合。他说,直到希腊人去发现之前,埃及人和波斯人的艺术如同一棵没人知道它的好,却被悉心照料的树木;伊特鲁斯坎人的艺术是湍急的溪流;而希腊人的艺术则像是一条穿越富饶峡谷的弯曲的河流,清澈的河水充满河道却不泛滥。(注: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Art, vol. 2, p. 133-134. ) 这一点对于他以后的西方艺术史的价值描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第三,他还给当时并不为人所了解的古希腊艺术勾画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轮廓,把古希腊的艺术分成了四个时期:第一种风格从远古到菲迪亚斯为止,相当于政治上希伯战争之前的时间,风格以直线和僵直的造型为特点,被称为“远古风格”。第二种风格延续到普拉克希特列斯、留西波斯和阿匹列斯,政治上相当于雅典自由城邦极盛的时期,风格是崇高的、多棱角的,被称为“崇高风格”;第三种风格随着上述三人学派的衰落而衰亡,政治上一直延续到亚历山大时期,风格是雅致的、波浪形的;此后就是衰落时期了,风格以模仿为主。(注:[德]温克尔曼,《论希腊人的艺术》,载《希腊人的艺术》,页173-201。) 以前的法国古物学家也想构建一个希腊艺术史,但是只有温克尔曼给希腊艺术拿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年代学框架,从而描绘了希腊艺术发展的历史序列,这个历史序列也就是希腊艺术风格演变的序列。这个风格序列的不平凡之处就在于:它是从具体的艺术作品出发,通过对风格的历史分析从而达到对古代艺术的认知。

温克尔曼的艺术史“体系”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把艺术作为社会的一个分支看待,把研究艺术与研究特定国家或民族的气候、政治条件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这种方法的来源,我们在关于背景的分析中讨论过了:它来源于近代形成的因果的解释模式,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历史学方法对于温克尔曼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温克尔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这种方法成功地运用于艺术研究。文杜里曾这样评价温克尔曼:“在他之前,人们以介绍的形式所做的艺术论文中,曾描写过著名艺术家的生活。只是在生活描述的过程里反映出某种评论观点,却被人们看作是论文中提出的艺术规则。温克尔曼把这一整套系统都推翻了,他在欣赏作品时试图从中发现能使他作出某种判断的因素;或者更确切地说,他认为自己的看法与富于‘美的风格’的希腊艺术家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他认为艺术是与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期相一致的。自然,这样做的结果,使他所研究的艺术作品失去了个性,而成了某种类型。因此,温克尔曼开拓的道路偏离历史和美学的标杆。但同时,他在这条道路上却有相当的收获。他把‘艺术家生活’置之脑后,而创造了‘艺术历史’的一种类型。并用后者作为他于1764年出版的关于古代艺术一书的题目。这是头一次有人采用‘艺术的历史’作为书的名称。”(注:[意]L. 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页126。) 对此,柯林伍德也谈到:“他设想出一种深邃的创造性的观念,即有着一种艺术史存在的这一观念,这决不能和艺术家们的传记混为一谈:它是艺术自身的历史,通过前后相继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在不断发展着,而他们却对任何这样的发展都没有意识的察觉。就这种概念来说,艺术家仅只是艺术发展中某一特殊阶段的一种无意识的工具而已。”(注:[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页140,注释1。) 的确,把“体系”性的思维方式纳入到艺术史的研究中,就使艺术史与更为广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通过瓦萨里的方式了解艺术史,我们需要首先靠近艺术家,知人论世,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命认识艺术,艺术通过个人与社会发生关系,艺术的价值和成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艺术家个人的神话造就的。也就是说,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存在,只是根植于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艺术家。温克尔曼通过一种整体性的体系思维让我们认识到,艺术不是一部分人的神话,它的产生根植于社会的固有结构。这样的一种叙述方式使得关于艺术的知识就不再是一部分人创造、一部分人把玩的学问,而是具有了一种民主的、人本的价值。通过艺术史,我们可以研究普遍的人性,透视人类生存和创造的本质。这样,艺术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价值就会渐渐被人们所承认。从这个意义上讲,温克尔曼可以被毫无疑义的归入帕诺夫斯基所讲的人文主义传统。(注:[美]E. 帕诺夫斯基,《作为人文主义一门学科的艺术史》,载《视觉艺术的含义》,傅志强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页1-30;另外,关于温克尔曼于人文主义传统之间的关系可参见[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页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