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态正能量范文

心态正能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态正能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态正能量

第1篇:心态正能量范文

2、当我们喜欢工作时,工作便会使我们的生命甜美,使我们有目标,有收获。

3、一个优秀的员工必须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使工作成为愉快的旅程。

4、兴趣是工作激情的来源,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5、再乏味的工作,只要用心体验,也可以发现其中的乐趣。

第2篇:心态正能量范文

顺着这些线索,或能了解到国人在2013年是如何观察自己国家的。

通过电视、网络“看天下”

《新闻联播》收视率有提高

电视媒体的公信力“最牛”,这是4个月前,“2013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之“媒体公信力调查”的结果。《小康》调查显示,在这个新媒体火速崛起的时代,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电视依旧排在了“公信力最强的媒体类型”排行榜的第一位;与去年报纸排名第二、网络排名第三不同的是,今年作为新媒体代表的网络反超报纸,排在了第二位,传统媒体报纸排名第三。

在刚刚结束的“2013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中,同样印证了电视和网络媒体强大的公信力,在这一年里,中国公众主要通过电视和网络这两种渠道来观察国家、获取信息,并且《新闻联播》的收视率比去年有了大幅提高。

“您每周会收看几次新闻联播?”去年年底,在做这项调查的时候,46.3%的公众坦承一次都不看;31.9%的公众表示每周会看1~2次;17.1%的公众表示每周会看3~4次;1.6%的公众表示每周会看5~6次;其余3.1%的人则十分关心天下大事,他们能够坚持每天都看。

而在今年年底,我们再次做这项调查的时候,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的受访者占比提高到了26.9%;每周会看5~6次的受访者占比也提高到了16.2%;每周会看3~4次的人占比14.8%;每周会看1~2次的人占比28.1%;一次都不看的人少了很多,仅占比14.0%,比去年下降了32.3个百分点。

在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的受访者占比则更多,达到了29.7%,这是《小康》联合触动传媒在36000辆出租车上对87885人进行问卷调查后的发现。近几年《新闻联播》收视率的提高,与该节目的不断“变脸”不无关系,自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以来,在老百姓的眼中,它就代表着国家新闻大事的权威,给老百姓留下的印象也是严肃、正经。然而,自2011年以来,从主播变得“清新”、角标焕然一新、字幕也有了改变,到首次在节目中加入独立评论员环节、主持人首次拱手作揖向全国观众拜年、使用网络热词、推广官方微博,等等,一系列变化让《新闻联播》更接地气了,也更贴近老百姓了。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3年中央电视台智库论坛上,《满意度——另一种视角看电视》报告,其中关于2013年1~3季度全国观众对中央电视台节目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新闻联播》的满意度是最高的。

为什么振奋?为什么忧虑?

在2013年1至10月发生的大事件中,国人关注并记住了哪些?哪些事情让他们感到振奋?哪些事情又让他们感到忧虑?

公众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以及或振奋、或忧虑的情感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产生于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主流心态和主导心态。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当然也包括政治方面,因此当前社会心态处于一种不太稳定的状态。”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副巡视员张青之认为,“在这个大背景下,各方对于不同的事件,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是思想认识上的,有的是情感行为上的,有的会变化为实际行动。因此,一些单一事件看似孤立,实际上其根基有着深厚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小康》调查显示,在“最让国人振奋的2013年大事件”排行榜上,排在首位的是“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其次是“国务院决定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次是“农村大病保障扩容”。

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认为,这三大事件都可以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同时这种认同感的增加还会给公众带来尊严感和安全感,提升人们的信心,给人们以力量。

张青之分析说,“如果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能给予群众自豪感,那么‘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农村大病保障扩容’,是对广大弱势群体的强烈心理不平衡的再平衡,是一项基于大多数人利益的给予性保障,可以给予群众一种安全感。这是社会心态稳定中起作用的最基础部分,也是心理需求中最迫切的问题。”

“农村大病保障扩容,之所以被看作是比较振奋的消息,是因为这样的制度满足了一些特殊人群的医疗需要。”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对这则关注度较高的事件评价道,“可以说基本保障解决了一般性疾病的费用问题,而大病保障才能解决重大疾病的医疗负担问题,前者解决起点公平,后者解决结果公平,两者互为补充,才能更好地解决医疗服务的公平问题。未来大病保障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潜力,科学合理地制定大病目录,开展精细化管理和服务,这样有利于使这项政策的效果充分显现,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臻完善。”

在“最让国人忧虑的2013年大事件”排行榜上,排在首位的是“雾霾天气频发”,其次是“山西男童被挖眼”,再次是“我国首度公布的官方基尼系数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是比较高的,收入差距问题相当严峻”。

“前两件事涉及到我们的身体,贫富差距的增加涉及到我们的生存现状。这三件事情的共性是靠我们自身的力量难以驾驭、缓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我们的安全感。”傅春胜分析说。

张青之则重点对后两个事件进行了解读,“我国首度公布官方基尼系数,显示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相当严峻,是政府对现实的正视,这是一种唯物主义态度。正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把贫富差距缩小,尤其是让低收入者分享国家发展红利,应当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这也是当前社会心态调整的根源。山西男童被挖眼事件是一件震撼人心的恶性事件,该案件初期的影响在于人们对当前社会‘人性’泯灭的悲痛,许多人对社会道德沦丧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悲伤。其实单一事件并不可怕,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有恶性案件,但是如果同质化案件高发,就非常可怕了,就不能不查找社会根源了。经济高速发展,对利益的追逐,必然会出现社会道德感下降,而这种下降不能突破底线、不能出现潮流、不能挖出深坑,更不能让社会无法前进。”

工作上遭遇不公最易引发心理失衡

对于中国公众而言,什么样的事情容易引发他们的心理失衡?

参与“2013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的受访者普遍认为,“工作上遭受不公平待遇”最易引发心理失衡。此外,表示“买不起房”、“无法得到满意的收入”、“婚姻家庭生活不幸福”和“被人歧视或遭受侮辱”容易引发心理失衡的人也比较多。

一旦遭遇了不公平待遇,50.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时会产生报复心理,但只有想法却无行动;15.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有时会产生报复心理,并且会付诸行动;10.5%的受访者承认自己一定会产生报复心理,但只有想法却无行动;6.1%的受访者确信自己一定会产生报复心理,并会付诸行动;其余17.3%的受访者则“阳光”地表示自己完全不会有报复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其实人人都有报复心理。”傅春胜介绍说,“报复心理不见得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件坏事情,报复心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自我的伤害,因为当人的自我利益被剥夺后,往往就会用以牙还牙的方式来索取被剥夺走的利益或是等价的利益,这就是报复。无论是想象,还是行动,都是作为报复的一种攻击形式,通过想象的攻击能缓解自我的焦虑,用这种想法更好地保护自我,增强自我的安全感。”

傅春胜也特意强调,当公众对不公平产生报复心理的时候,可以通过想象的形式缓解一下焦虑,尝试用一些方法让自己平静一下,莫不能把报复心理转换为行动。

在张青之看来,这道调查题目考察的是社会信任和公众对社会修复系统的信赖,他告诉《小康》记者,正常人在遭遇到不公正对待时,心态上会有三种反应:一是坚持说理,与之协商解决,相信对方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对不合理的侵犯给予说明和补偿;二是伸冤、上访,寻求更高一级平台解决问题;第三种心态才是报复,这是一种极端心态,是受到忽视、蔑视后出现的心理压抑。“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0.7%的人有时会有报复心理,但不会行动,说明这部分受访者虽然心态不平衡,但没有丧失理智,对社会公平正义还没有丧失信心;10.5%的人一定会有报复心理,只有想法但无行动,这部分人的心理障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只是目前没有爆发而已;表示有时会有报复心理、并付诸行动的人和表示一定会有报复心理、并付诸行动的人相加,共占比21.5%,这部分人的心理障碍已经到了行为阶段,介于失控边缘,需要引起重视。”

九成受访者对抱怨不陌生

赡养老人最能传递正能量

工作上遭遇不公不仅会引起心理失衡,还会引起抱怨。一项关于职场抱怨状态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5000余人中,65.7%的职场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

然而,职场抱怨,只是生活抱怨中的“冰山一角”。有媒体形象地总结道,“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当今中国人的情绪,10年前大概还是‘失意’,10年后的今天,‘失意’已被‘抱怨’所替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抱怨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一种全民心态”……

去年从世界银行卸任回国的学者林毅夫在今年一次发言中,感慨回国后发现社会和舆论界不满的情绪比以前激增,焦点在于对“国进民退”的不满、对房价高涨、环境污染和贫富差距的担忧与抱怨。

“2013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同样印证了中国人爱抱怨的事实。44.7%的受访者经常会听到周围人的抱怨,54%的受访者偶尔会听到周围人的抱怨,只有1.3%的人没有听到过周围人的抱怨。

“我觉得抱怨是一种愤怒情绪,一个人的负性情绪无法释放的时候,必须找一个合适的主体去倾诉。抱怨的人往往是无助的、无奈的,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通过倾诉来让别人理解他、认同他、尊重他。”每天都会听很多人抱怨的傅春胜说,当别人向他抱怨时,他会接纳、倾听,以尊重的心态去包容对方,并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倾诉。

当我们的心里充满怨气的时候,自己是否也可以调整?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张青之向《小康》记者介绍了几种有效的调节方法:一是正视现实,二是相信正义,三是走正常渠道,保持理性理智。而公众对于心中怨气的缓解模式则更加“生活化”,他们在受访时表示,最常用的缓解方式是自我疏导、转移注意力、参加运动唱歌等休闲活动、找亲朋倾诉等等。

第3篇:心态正能量范文

关键词:微时代 宣传管理 创新

一、把握“微时代”的特点

一是发展迅猛。从进入中国到拥有数亿受众,微博只用了不到3年,其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理性与非理性观点交织,正面信息与负面传言混杂。据统计,仅2012年湖南省衡阳市登记注册的微博、微信用户便达170多万。

二是影响广泛。这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凸显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正如网友所说:微博粉丝超过100个的博主,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个,是一个布告栏;超过1万个,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个,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个,是一家电视台;超过1000万个,就是一家省级卫视。

三是制传便捷。在微传播中,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是信息的制造者和消费者,一方面通过全民参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呈现自己;另一方面通过“裂变式”“一对多”“点对面”的方式传播信息,其快、易、广的优势,在突发事件中显示出十分便捷的制作和传播特性。

二、加强“微时代”的舆情引导

微博、微信等已经悄然成为建言献策、促进发展的重要载体,汇聚民意、反映民情的重要渠道,关注公共事务、加强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平台。我们应以建设性的态度、科学化的机制,有效引导微时代的舆情,积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播正能量。

一要学“微”,融入“微时代”。现代社会,广大党员干部不学“微”,就无法及时了解发展形势,成为瞎子;不知“微”,就无法听到网民心声,成为聋子;不用“微”,就无法掌握话语权,成为哑巴。党员干部、新闻宣传管理者,均要把学“微”作为一门必修课,坚持每天“上网看看”“在线聊聊”“微博逛逛”“网上蹲点”,切实融入“微时代”,提高“微素养”。一方面要“外树形象”,与“微友”密切沟通,做到主动、坦言、交流、回应;另一方面要“内强素质”,讲求引导艺术,把握引导节奏,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重要关头不“迟语”,对外不“乱语”。衡阳市今年组织了60名新闻发言人赴国家行政学院进行专题培训,重点学习了如何在微时代提高领导掌握资讯、集中民智、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相关知识,通过继续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等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宣传干部引导舆情的“微素养”。

二要用“微”,放大“微能量”。微博、微信等是把“双刃剑”,引导有方,就能为我所用;引导不当,就会十分被动。近年来,衡阳市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的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自2012年起,先后在新浪、腾讯等国内知名网站开通官方微博,在微博宣传、引导舆论、倾听民意、服务民众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衡阳市今年在全省率先成立“网络文化协会”,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7月,在全省率先开通“衡阳市政务微博厅”,12个县市区、34个市直单位在微博厅集体亮相,目前已有粉丝6万多个,运用微博、微信上传正面宣传衡阳的帖文达3万余篇,吸引“微粉”跟帖上百万条,极大地汇聚了“微能量”,传播了“正能量”。

第4篇:心态正能量范文

读《正能量》有感

装调部 李超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语就是“正能量”,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其实通俗点说正能量指的是一起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正能量》这本书是世界级心里读书,是诸多卓越的的心里学家共同研究成果的结晶。其实要是拥有正能量,可以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实也充满安全感。

《正能量》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他们会将身上的能量传递给你,让你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开心很积极向上。自己有越多的正能量身边也会积攒更多的正能量,无疑对我们是再好不过了。

我们每一个雷沃人都是一个能量体,或正或负。只要我们积极而不消极,自信而不恐惧,敢于面对而不逃避,善于建设而不破坏,我们便可以焕发正能量,从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整个企业充满正能量。车间内,从事工作好多年的员工都快乐的面对自己的工作,即使他们的工作很辛苦,加班加点也从不埋怨。工作也许是枯燥的,但是他们背后的付出和贡献是生动的,为了保证公司的生产计划能够准时完成,为了降本增效,每位员工都兢兢业业的从事着自己的工作,这便是一种正能量;办公室里,不管员工的工作有多繁杂,办公桌上永远都是整整洁洁,地面永远都是干干净净,员工们坚持做到5S标准,这同样是一种正能量。

生活里我们更应该去接收阳光豁达的正能量,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积极、乐观、豁达、从容、朴素、简单、宽容、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其实一帆风顺并不一定对自己是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去品尝人生中的酸甜苦辣,用自己所具备的正能量去对应相应的负能量。同样的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可能你用正能量的心态去面对的时候,所有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当你用负面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时,你看到的只有负能量,可能最终也会解决,但是中间的过程会很痛苦,所经历的也会不一样。

其实我们身边就是少了很多的正能量,我们都应该多读这种书增加自己的正能量,身边带有正能量的人多了,就会感染周围的人,这样可以更好的发展,可每天更加积极乐观、对人对事也会有不一样的态度,会使我们成长,更加进步。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装调部

李龙

《把信送给加西亚》讲述的是罗文中尉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的故事。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已在 全世界广为流传100多年,《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至今畅销不衰,风靡世界,这主要是他倡导了对工作的勤勉敬业精神,也是因为这种精神推动企业,单位和社会的发展。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我上学毕业时,班主任拿着这本书让我们都必须看看。这本书至今还放在我的床头柜里。她是一个很小的书,然而他的内容所给我的感觉不像它的外观那样。因为通过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法则,那就是:“只有投入才有回报,只有忠诚才有信任,只有主动才有创新,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一些人工作态度不端正,领导一转身就懈慢,没有监督就没有自觉,对工作推卸责任,整天抱怨对自己不公平之类。其实埋怨和抱怨的同时为什么不不想一想这些“不幸”为何会落在自己的身上呢?

从书上,让我们知道想干成一件事,出生的去完成它,除了具有主动性,忠诚度也责任感外,还必须要专注的盯住此事,锁定目标,认识这就是命令,必须完成,还必须在工作之于不断的学习有了充分的知识,工作经验,素质能力之后,你才能更好的完成你想要干的事情。试想一下,如果罗文一味的抱怨领导交个他的工作难度之大,对领导的决定似是而非,没有敬业精神,他就不会积极主动的把信送给加西亚。

第5篇:心态正能量范文

关键词:教师素质;言传身教;正能量;赏识教育;成人成才

记得一位学生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能搏击蓝天,那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看后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以致每每念及此事我都不禁感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竟如此之大!由此,我告诫自己,一定要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的正能量增加,负能量减少。那么,校园中的正能量,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正直、快乐、健康、努力、感恩等。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传递正能力

作为孩子心目中神圣偶像的教师,我们身上就要充满正能量,充满活力,用我们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不但要传递给学生正能量,还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正能量。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拥有健康、阳光、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因生活中的不如意,烦躁、怨天尤人、指责埋怨,就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带给学生,导致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产生负能量。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攀比,总是拿其他班级比较优秀的学生与自己的学生对比,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让学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萎靡不振,不够自信。久而久之,他理所当然地觉得学习是别人的事情,自己是做不到的也更不需要去做。

二、注意语言的表达,不要让学生背负沉重的压力去学习和生活

有些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如何如何做,否则,会对不起父母、老师等,让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觉得学习不好或将某件事情做不好会愧对很多人。教师以为增加压力会促进学生学习。却不知有些学生要么无动于衷,要么因而思虑过度,把什么事情都赋予主观色彩,结果没有信心去做或满怀忐忑去做,更有甚者自暴自弃,颓唐至终!

我主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关爱”等奥秘的升华。学校教育中的赏识是尊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和成长;相反,批评和抱怨是在关注学生的缺点和短处,使学生在“我是差生”的念头中低落、萎靡。正所谓,“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同时,恰当的批评也是一种鼓励,只是一定要注意讲究技巧和艺术性。批评,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要帮助学生一起发现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对错误中积极合理的一面也要给予适时、正面的肯定。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背景、生活环境等不同情况予以区别对待。教师要全面接纳每位富有鲜明个性的学生,及时消除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的负担与顾虑,使学生时刻想到,有一位大朋友在欣赏、鼓励、保护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在为他们创设一种安全、舒适、愉快的成长环境。

教师的授业解惑固然重要,但言传身教更不能忽略,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我们要将学生塑造成有勇气、有毅力、真诚、懂得感恩的人,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传递正能量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

现代意义上的勇敢已经超越了战场上的拼杀,更多的是指道德上的勇敢和心理上的勇敢。要让学生懂得“胆大妄为”和“冲动”并不是真正的勇敢,虽然害怕但仍能够面对危险才是勇敢。能够泰然甚至愉悦地面对危险、逆境、压力,不为此丧失尊严或成长的机会。有毅力的人通常表现为有始有终,能承担责任、承受困难,并完成任务。即使这个任务是单调、枯燥、漫长的,或充满了艰辛,又有未知的挑战,但他们都能顽强地面对并与之抗衡。真诚体现在实话实说,真实地面对生活。为人真诚,这不仅指真诚地对待别人,更重要的是真诚地面对自己,坦然正视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要成才先成人。”让我们的学生懂得对别人感激,懂得感恩。不要总是抱怨,把一切错误归咎于他人、社会及命运。

第6篇:心态正能量范文

张嘉译、孙俪:向前看,从失落中奋起

“视帝”张嘉译乐于助人,人缘好,他和邓超、孙俪夫妇是好朋友。

2012年6月15日,十八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落下帷幕,获奖大热门的张嘉译没能蝉联“视帝”,而凭借在《甄传》中的出彩演出而成为获奖大热门的孙俪,也没能当上“视后”,孙俪当时很失落。张嘉译倒是心态平和,他觉得自己拿过奖了,再拿奖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现在不像刚入行那阵子需要鼓励的时候了。对于孙俪未能获奖,他反而有想法,她戏演得不错,又年轻,多么需要一个奖项鼓励她更上一层楼。但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种失落感,要不得,如果朋友以及周围的人都这样为她想,甚至把这种想法传递给她,就会越发加重她的失落感,不是反而让她陷入评奖的泥坑拔不出来了吗?

张嘉译本想马上去安慰孙俪,但一转念,他觉得此时最好是通过邓超去安慰。于是他对邓超说:“回去多安慰安慰孙俪,别失望,她的戏演得好,观众对她认可,朋友对她赞赏不已,今后获奖有的是机会,但眼前千万不能失落。”当邓超把张嘉译的话转述给孙俪后,孙俪虽然心存感激,但还有疑虑。

过了两天,张嘉译拨通孙俪的电话,开口就说:“我就知道你能处理好没有获奖的心态。其实《甄传》的热播,本身就证明了观众对你的认可,我们圈内不少朋友说起这部戏,大家对你的表现都赞不绝口,都说没想到孙俪能演这样的角色,这是多高的褒奖啊!我们还要看到自己的潜力,要看到发展的美好前景。”张嘉译真诚的鼓励的话,让孙俪既感动又开心。她笑呵呵地开起玩笑来:“你是真的不觉得失落呢,还是为了安慰我而故意表现出自己看得开呢?”张嘉译正经地说:“不,不,不,我怎么能‘故意’呢?我真的什么都没想,就在看剧本,想着演好下部戏。”“好的,我向你学习,向前看,从失落中奋起,相信我吧!”电话那头传来孙俪亮亮的声音。

交际正能量: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希望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张嘉译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获奖,没有失落感,用积极的态度安慰鼓励孙俪,孙俪感到对方是真诚的,受到正能量的感染,也以别人为榜样,从失落中奋起。

许鞍华、钟镇涛:越坎坷,振作精神再干

导演许鞍华执导严格,但对人尊重、亲和,而关心助人更是不露声色。

钟镇涛有一段时间不顾身边亲戚朋友的劝阻,大举投资房地产,却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使香港房地产一落千丈,最终血本无归,债台高筑。钟镇涛受到沉重打击,因此消沉,整日闭门不出。许鞍华和一帮朋友前去探望。谈话间,众人七嘴八舌地数落钟镇涛:“你又不懂房地产,硬要去折腾那东西干吗?”钟镇涛只是低头不语。

许鞍华一面及时制止大家:“现在需要的不是责备,而是安慰,是鼓气。”一面又对钟镇涛说:“人都有错的时候,这充其量是人生的一个小挫折,既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也不是什么迈不过的坎。你从做群众演员起步,辛苦拼搏到今天,那么多的困难都挺过来了,这次肯定也不在话下。”许鞍华的话,肯定了他过去的拼搏精神,又藐视了眼前的坎坷,像助威的鼓点一样,声声落在钟镇涛的心上,让他激奋不已,连连点头答应。

许鞍华本想说帮他一把,但为了尊重他的自尊心,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第二天,她给钟镇涛打电话:“我准备开拍的电影中有一个角色非常适合你,你赶紧过来支持我一下吧!”接着又补上一句,“非你莫属,帮帮我吧!”钟镇涛心里明白,许鞍华是在帮助自己,于是振作精神,重新出发,不仅还清了债务,事业也出现新的局面。

交际正能量:浇树浇根,帮人帮心。气可鼓不可泄。别人犯了错,只顾责备,只会使人泄气;给人鼓励,才会使人长进。许鞍华称赞钟镇涛过去的拼搏精神,就是发掘他自身的正能量,让他振作精神,越过了眼前的坎坷;同时,善解人意,尊重他人,以求他“支持我”巧妙地帮助他开创事业的新局面。

吴越、陈建斌:听忠言,逆耳顺心前进

青年女演员吴越,为人真诚,性格直爽。出道时,她跑过龙套,但进步很快,2010年获第10届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优秀女演员奖。

演员陈建斌走红后,常常忙于奔波穿梭在各个商业活动之间,而用于研究剧本和锻炼演技的时间自然少了许多。一次,圈内几个好友小聚,席间直言快语的吴越认真地对陈建斌说:“我知道你最近参加商业活动很赚钱,这都是你在演艺事业上付出的辛劳换来的。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咱们绝不能舍本逐末,把看家本事给撂一边儿。如今演艺圈新人能人迭出,如果你的演技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去,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话音一落,此前热闹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大家都以为陈建斌会翻脸。然而陈建斌却面带微笑,真诚地说道:“多谢吴越的及时忠告,我今后一定注意。”气氛才恢复到先前的状态。

第7篇:心态正能量范文

人们在与新朋友接触时,最开始好像都会在潜意识里先接受那些性格活泼开朗的朋友。因为这样性格的人,好像会更容易相处,他们时时刻刻都是快乐的,总会拥有着满满的正能量,不知不觉中也会感染身边的朋友,让他们从某些不愉快的事情中走出来,恢复快乐的状态。相较来说,那些总是忧虑重重的人,则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大家,这样,会让人感觉到压抑,甚至会让人感觉这样的人是心机重重的。

所以,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颗闪闪发光的小太阳。既照亮了自己前方的道路,又能给身处严寒的旁人带来丝丝温暖,利人利己。而且,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也是益处颇多的,调节好了自己的情绪,可以有效的缓解某些心理疾病,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

正如郑板桥所说,难得糊涂。凡事没必要看的那么透彻,糊涂些,或许也就没那么多的烦心事了。自然而然的,也就减少了许多的负面情绪。如果根据情绪的守恒,那么,在负面情绪减少的同时,会有相同份量的正面情绪的增加。逐渐的,我们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啦!

做一颗发光的太阳吧!照亮自我,温暖别人!

第8篇:心态正能量范文

记得有一段时间,最怕和一个好友聊天。因为她每次的开头总是,生活过得快痛苦死了。不知道该怎么活着了。每次和你聊天,总是抱怨生活的无可奈何和现实的冷酷无情。有的时候,你本来心情好好的,可是,突然间看到这样的信息,心情瞬间就不好了。时间久了,就不想再搭理这样的聊天了。虽然,我们的关系真的很好。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加的喜欢和哲聊天。每次和她聊天,她总是对生活充满了乐观的心态。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感情。总是充满了激情。每次和她聊天完毕,自己总能感到生活的美好,和未来的希望。

想想,自己也是个经常喜欢抱怨的人。生活的无奈,现实的残酷。大概,自己在朋友眼中,也是个爱抱怨的人吧。可是,自己明明比较喜欢哲这样乐观向上的人啊。

看来,自己真的必须得改变自己的心态了。做个乐观的人,不抱怨生活的苦与累,做个拥有正能量的人。给他人,给自己以满满的能量。这样,我相信,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的!

第9篇:心态正能量范文

丽娜,女,26岁,行政文员

下午3点,就那么一瞬间,我突然短路了。人一下子像掉进了深渊,莫名的悲观起来,觉得怎么努力工作都那么一回事,对工作,没有了任何激情。回想自己过去的成绩,四个字:一事无成。厌倦、烦躁、疲惫,所有的情绪都来了,连平常最喜欢的淘宝购物都不能提起我的兴趣。而此时,事情又多,各类报告要写,文件要起草,打开WORD,一个字都敲不出来。我安慰自己,稳住稳住,集中精力先把手头的工作完成,再整理自己的情绪。可越急越烦躁,越做不成事。晚上,没有回家吃饭,而是喊上死党去吃饭,饭后去K歌。唱了几首,就觉得没意思了,似乎有很多工作中的委屈要倾诉,却又不知怎么说出口。连死党都看出我的不正常,还担心地问我是不是最近跟男朋友吵架了。我说,不是,只是自己跟自己闹别扭,跟工作闹别扭,但到底有什么别扭,我也说不清楚。死党使劲一拍我脑袋,骂了句“你有病吧!”就不再理我了。我也想知道,我是不是有病啊?

黄军,男,32岁,业务员

又跟客户吵了一架,我不记得这是这个月第几次了。总之,过完年回来上班,我就莫名地容易发火,什么事情都容易让我动怒。脑子里想的都是过去工作中的一些窝心事,没有一丁点成就感,感觉没有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同时,觉得客户也越来越刁钻,芝麻一点的小事,动不动就说要投诉,要向上级反映。要在以前,我肯定是赔着笑脸说对不起,可现在,就不想那么委屈自己了,就跟他们讲道理,讲着讲着就吵起来了。那天,办公室的饮水机没有水了,打电话要别人送来,对方说忙,没时间。我突然爆发了:“如果不在半小时内送来,今年全年的水都不用送了!”我口气之重,嗓门之大,连办公室的同事都被吓着了。有人通过QQ问我怎么了,是不是被领导批评了。我想了想,没有呀,可怎么脾气就突然上来了呢?很多次,我劝自己控制一下,不要总发火,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好难啊!

“天天向上”催生急迫感

心理专家分析,很多人喜欢总结回顾过去的工作成绩,是由于中国人都有“天天向上”的心理,都要求自己这一年一定要比前一年过得好,在此大环境下,大家都会给自己定过高的期望。一旦没有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点,就会产生急迫感和失落感,从而造成情绪上的失控。

调整心态,产生正能量

那产生这种情绪该怎么办呢,专家开出了药方:调整心态,产生正能量。

目光放远一些,让自己有掌控感。不要太全面地回忆过去的成绩,而是多回忆一些具体的,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过去虽然工作表现不是那么优秀,但领导交给我的任务,特别是那件艰巨的任务,我完成了,也不错嘛!多想想自己这一年里成功的地方,给自己一个对事物的掌控感,增强自信心,心情就会慢慢好起来。

用曾经的行动暗示自己――我行。本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态,回顾自己这一年的行动,来安慰自己,虽然一年整体表现一般,但我努力过、行动过,足矣。比如,上半年工作得还算不错,虽说年中丢了工作,可凭着自己的能力,又找到了新的工作,说明自己还是可以立足于社会的。多想想自己为成功付出的行动,多想想自己的努力,慢慢聚积正能量,转变心态,以一个愉快的心情迎接崭新的年度。

沮丧、失落,茫然不知所措地想哭,回想过去的工作,你有没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小忧郁?易怒、失控,一股无名火烧得自己都不知怎么回事,原本温和谦让的你突然变成一点就着的炸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