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相矛盾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的语文课堂,言和意应该是和谐相生的,要让学生理解寓意,感受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还是得立足于语言这个载体,让学生在语言的积累与训练中学会理解与运用。寓言教学,“理”是中心,“言”为根本,在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讲述、续编、创写的策略,让寓言教学凸显“故事”本色,回归到语言的运用与实践上,达到言意共生的境界。
一、讲述故事,在积累内化中巧妙悟理
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这一特点决定了故事的生动性,同时也决定了寓言的教化功能。这种教化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文学史、文化史上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并非因为那些深刻的教训,更多的得益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试想,如果略去所有的故事,仅仅把《伊索寓言》中所有的寓意摘录下来作为教育材料,这部作品还能流传至今吗?如果说寓意是寓言的骨架的话,那么,生动的故事就是寓言的血肉,使寓言丰满而又充满生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抓住这一文体特点,还故事教学以本色――讲述。以讲故事为重要目标,又以讲故事为策略,引导学生在讲故事中阅读理解课文,展开言语实践,在言语实践中悟得言语表达的形式,习得语言,让寓言故事的语文教学价值得以完整体现,实现从“我教课文”到“学生学语文”的美丽转身。
薛法根老师执教《揠苗助长》一课时,牢牢抓住了“故事”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故事是适宜讲述的,学故事就得先学会讲故事。课堂上,薛老师不惜时间,按照“故事新手”“故事能手”“故事高手”“故事大王”这样的层次不断提升要求,清清楚楚指导学生如何讲好故事,扎扎实实让学生练习讲故事,学生兴致盎然,讲得绘声绘色。事实上,要把故事讲好,必须真正读懂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理解了农夫的急于求成,好心办坏事,也懂得了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必然导致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道理。讲述和体悟如水融,学生在对故事的积累内化中,巧妙悟理,言意皆得。
讲故事,让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课堂,拥有了进行言语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不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中国古代寓言借事说理、寓意含蓄的特点,更懂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故事的智慧,因此,课堂上有了这样精彩的对话――
师:真正像这样傻的农夫,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吗?
生:没有。
师:但是像农夫这样揠苗助长的其他人、其它事有吗?
生:我想让猪笼草长快些,给它多灌了一点营养液,它死了。
生:妈妈为了让我比其他同学成绩好一些,给我报了好几个辅导班。(其余略)
师:面对这样的情况,聪明的小朋友会――
生:把“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师:对,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人要讲故事给他们听,但是含义要说吗?
生:不要说,让他们自己去体会。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寓言,产生于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讲述故事,让学生在积累、内化、表达中巧妙悟理,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也让寓言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动、扎实而又富有情趣。
二、续编故事,在想象思辨中发展思维
阅读是一种意义建构,阅读参与者全情投入,会身不由己地参与到互动中,在不知不觉中超越预期的目标,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洞察力。寓言中他人的故事,对儿童来说已不仅仅是他人的故事,因为他们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建构了自己的意义。
如童话体的寓言故事《猴子种果树》一文,教学临近尾声,总有教师爱这么问:猴子种果树为什么没有成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此这般地叩问猴子失败的原因,确实很难得到学生的共鸣,因为停留在纸上的故事终究是他人的故事,触动不了儿童的心弦。
薛法根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教师做猴妈妈,所有小朋友做小猴子。猴妈妈在和小猴子的聊天中抛出许多问题:孩子啊,你辛苦了这么多年,怎么一棵果树都没有种成功啊?这些鸟儿朋友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既然鸟儿朋友的话都有道理,为什么你还是一事无成啊?如果以后你再种果树,你会怎么种?如果再有鸟儿朋友来劝你,你怎么办?一个又一个情景追问,促使学生以小猴子的视角进行反思,由此,小猴子的认知与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勾连,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冲击。对待他人的劝告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在学生设身处地的反思中,宝贵的人生哲理慢慢滋养着他们的心灵。尤其精彩的是,薛老师把这种步步深入、设身处地的叩问融入“续编故事”这个教学活动中,巧妙而又不露痕迹。
薛老师:“我们一起来续编故事。”
出示: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 )对猴子说:“( )。”猴子一想:“( )。”于是( )。”
再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自己编一个故事。孩子们心中的故事犹如打开闸门的洪水,倾泻而出。如: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老虎对猴子说:“猴弟,猴弟,你怎么总是听别人的话呢?你这样是种不成任何树的,你要坚持,要有耐心!”猴子一想:“对呀,我就种苹果树!”于是猴子就种苹果树了。过了一年又一年,猴子的苹果树丰收了,他把苹果和伙伴们一起分享。
多棒的孩子啊,不仅有读懂文章的智慧,言语中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看大家说得差不多了,薛老师给孩子们讲老师编的故事:“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狐狸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些鸟的话都是害你的。猴子一想……”猴子会怎么想呢?薛老师再次开启孩子的思维之门:鸟儿们是在害猴子吗?狐狸这样说有道理吗?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故事都有自己的理解,通过思辨,薛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田播撒下了辩证思维的种子。
续编故事,开启了无穷的想象;辩证思考,让孩子的认知从一元走向多元。所有的这些训练,都在有意识地延伸寓言的情感,拓展寓言的内涵,迁移寓言的表达方法,这是立足语言的理解,着力于语言的内化与运用,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的过程。续编故事,让学生在学习中透视语言,发现不同,读到自己,丰富自己,文本与孩子在原本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信息单位产生紧密的关联,并且不断地完善,让孩子获得了成长的感觉,使教学拥有了生长性。
三、创写故事,在实践表达中读写共生
寓言教学不是教会人相信,而是教会人思考:故事中的那些人或物为什么会那样做呢?这样的反躬自省,必然会促使学生将阅读的视角从关注故事主角转向关注自身,反思“我”或者“我们”是否会做同样的事?这样一思考,学生的心智就开窍了,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这是寓言故事的教学价值之一,还有言语的价值。寓言故事就是借助故事说道理的,一般读者不太关注故事本身的真假,而只会关注其中的道理。然而,语文教学是要教会学生“用故事讲道理”的言语本领的,因而要细细琢磨的恰恰是故事本身,关注故事的叙述方式,而最为关键的是隐藏其中的言语“秘密”,会不会讲故事,关键就全在这隐藏着的言语形式里面。
教材上常常会出现诸如“联系生活经验谈谈体会”的习题要求,如苏教版第9册第8课练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意思。”教者也常常会问诸如“在现实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情形吗?你会怎么做呢?”一类的问题。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在发现、借鉴文本“隐藏着的言语形式”后,他们完全有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创写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寓言故事的深刻理解。
我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短小精悍,结构精巧,表达简练。如《自相矛盾》一文,全文仅124字,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首先是概述故事的起因:“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一个人“卖矛又卖盾”,呈现了“自相矛盾”发生的可能性。接着描述楚人卖矛又卖盾的经过――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细读文本便会发现这寥寥数语的表达之妙。“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言下之意,此人的矛“无坚不摧”,堪称“天下第一矛”;此人的盾“坚不可摧”,可谓“天下第一盾”。显然,这是言过其实的“夸口”。然后,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细细揣摩,楚人“夸口”时的语言极为夸张地突现了他说话前后互相抵触这一特点,像这样,自己的言语行为前后相互抵触,就叫“自相矛盾”。最后是故事的结果――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为什么张口结舌?哑口无言之际,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故事没有写出来,留给听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
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孩子学习课文的写法,创作“新版《自相矛盾》”。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这个故事选自《韩非子》,从2300多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使很多人受到了教育。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自相矛盾的现象?
生:我妈妈让我多吃点,说胖胖的才可爱,她自己晚上不吃饭,说瘦了才好看。
师:妈妈一不小心自相矛盾了,其实无关胖瘦,营养均衡,身体健康最重要。
生:柯震东拍摄禁毒宣传片,告诉大家吸毒不好,自己又偷偷吸毒。
师:对,这样的艺人,失去了做人的底线,也就失去了公众的信任。我们可以模仿《自相矛盾》的写法,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写下来。课文的写法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什么?
生:重点写好人物自相矛盾的语言或动作。
十分钟后,学生完成练笔,进行交流,赏评。
生读习作:
“妈妈最近体形越来越丰满,所以,她郑重宣布:减肥!
为了帮助老妈实现减肥计划,我自告奋勇:‘老妈,我们每天晚饭后出去散步30分钟,ok?’‘没问题,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老妈兴奋地做了几下摆臂动作,貌似跃跃欲试。
吃过晚饭,我兴致勃勃地邀请老妈:‘妈,散步喽!’老妈懒洋洋地窝在沙发里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她挥挥手:‘不去了,饭后坐一坐,活到九十九。’
咦,晚饭前老妈怎么说来着?”
师:哪里让我们发现了妈妈的自相矛盾?
生:语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和“饭后坐一坐,活到九十九。”
生:还有动作――“摆臂,跃跃欲试”和“窝在沙发里”。
师:前后一对比,矛盾的焦点就出来了。建议你今晚把这个故事读给妈妈听,明天告诉我们妈妈的反应。
孩子快乐地接受了这个建议,有意思的是,当晚,我接到了孩子妈妈的短信:潘老师,我今晚去黄山湖公园跑步了。当然,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体会,那么,编写一个童话类的寓言故事,也是很有意思的。
纵观上述教学过程,由寓言故事的阅读,语言文字的体会,到达文章的中心――寓意,这一过程犹如顺流而下,自然天成,既是语言文字工具性的体现,也符合学生心理的认知规律。然后,由“理”出发,逆流而上,回溯故事,体会作者如何得出这个“结论”,或联系生活实际反思自己或身边人的言行,或表达自己对这个“理”的看法和理解,如此由“理”溯“言”,让道理和寓意都回归到生活实践和语言实践中。创写故事,是学生把阅读产生的“意”,结合自己的理解产生新的“意”,并通过自己的言语表达而出的过程,以“言”寓“理”,使理解和表达同生共长。孩子创写的故事,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给人启迪,发人深思,这是寓言学习价值的真正体现。在这一过程中,阅读、理解、表达相辅相成,读写共生,语文学习的价值更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有想像力而没有鉴别力,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歌德
――归谬思维法
故事一:可溶解一切的东西的液体
一个年轻人很想成为爱迪生的助手,他找到爱迪生,并对爱迪生说:
“我要发明一种能溶解一切物体的东西。”
爱迪生笑着说:“那是不可能的。”
年轻人问:“为什么不可能?”
爱迪生说:“如果溶解一切,那么又用什么来装它呢?”
年轻人一下就被爱迪生问倒了。
爱迪生正是抱着质疑的态度,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才一下就断定这种溶解物是不存在的。
故事二:自相矛盾
古时候,一个人到集市上去卖矛和盾。为了让大家都来买,他举起矛,在路边高声喊:“大家快来看呀,我的矛坚锐无比,可以刺穿所有的盾。”说完,他又举起他的盾,大声夸道:“大家快来看呀,我的盾坚硬无比,能抵挡所有的矛。”
周围的人看他这么能吹牛,都觉得很可笑。这时,有个年轻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个人一下子就被问住了。
“我的矛坚锐无比,可以刺穿所有的盾。”“我的盾坚硬无比,能抵挡所有的矛。”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两句话其实是不协调的,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断定他说的话是假的。这种根据对多种问题的综合分析,找出不协调一致的地方有哪些,看某种推论是否导出荒谬的结论、论题是否成立、是否矛盾等来作出判断的方法就是归谬思维法。
事实上,真理与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只要你善于对已有的结论进行还原思考,就有可能发现其中的谬误,证明对方的理论、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或者与人们公认的理论、观点不一致,或者成立后必然会出现某种差错。
(在归谬思考时,最简单的方法是设法将事物推向极端,然后观察、研究它有无特殊现象,从而进行分析思考。)
故事三:流行的就是高尚的?
德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赫尔岑年轻时,在一次宴会上被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手捂住耳朵。主人解释说:“对不起,可演奏的都是流行乐曲。”
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乐曲就一定是高尚的吗?”
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
赫尔岑笑了:“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说罢,赫尔岑拂袖而去。
故事四:驴子=议员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有一条法律条文规定,当选议员的人至少要拥有30美元的财产资格。政治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反对这一条文。他驳斥说:“想当议员的人须有30美元以上的财产资格,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样:我有一条驴,它恰值30美元,因为拥有它,我当上了议员。可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的议员资格也就没有了。请问,这究竟是谁在当议员?是作为人的我,还是作为驴的人在当议员?”
把驴这个蠢货与神圣的法律条文扯到一起,很绝,暗示了这个法律条文的制订者和驴一样蠢。如果这一条文的荒谬性不易直接得以洞见的话,通过归谬,得出了议员竟成了驴的人,其错谬则暴露无遗。
由此可见,将事物推向极端的方法常常把不明显的现象明显化、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在思考上真正起到一个“放大镜”的作用,使人极易洞察。
【练一练】
1、宋朝的王安石为了铲除积弊,大力推行革新变法,其中有一项是兴修水利,造田增赋。这时候,有个人向他提出一个建议:如果把太湖的水车干了造田,可得良田数万顷。王安石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于是征询他人的意见,一位刘学士回答:
"这很容易啊,只要在旁边另外开一个大坑,用来容纳太湖之水就成了。"
王安石听了哈哈大笑,意识到这个建议是不可行的,于是否定了这个提案。请用归谬思维法来解释。
2、请你用归谬思维来证明"上帝是全能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
戳穿
演奏
腮帮
俸禄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盾
画龙点()
()()充数
张口()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2.
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布置作业
笔者认为寓言的朗读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朗读时语气要亲切、自然,语调要鲜明突出
寓言富有趣味性,同时蕴含着某种深奥的道理。为了迎合儿童少年的好奇心理,吸引他们聆听故事,听好故事,教师在朗读寓言时就应该面对学生,做到亲切、自然,热情大方,娓娓动听。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新奇的情节及细节,在朗读时应给予突出的渲染强调,以引起学生的密切注意,达到朗读的目的。
例如教学《矛与盾》这则寓言(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讲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教师在朗读时,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点外,还应该注意语气和节奏,在语调上加以渲染强调。
二、充分发挥想象,进入情境
寓言往往出现一些新奇的,儿童少年从未见过、听过的形象、事物、情节等,然而,孩子们是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教师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让孩子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听好故事,明白寓意,接受教育。这就要求朗读者,要进行具体生动的想象,激起内心的波澜,使自己的脑海浮现出具体清晰的各种情境画面,然后运用朗读的技巧,并借助适当的表情、眼神及手势动作,激发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进入情境中来,接受教育。
例如教学《矛与盾》这则寓言时,就应抓住重点词句,借助表情、眼神和手势动作,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唤起内心的激情。在眼前呈现出卖矛与盾的那个人的形象,旁人问他答不上来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这个情境之中,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三、掌握寓言中各种角色的特有属性及具体特征
虽然寓言里的任何角色都被确认,但是在寓言中,它毕竟不是具体的事物出现,而是经过拟人化了的,那么客观上就存在着角色本身的属性,因此,教师应掌握各种人物形象本身的情形,朗读的时候,才能按其本身的情形,自觉有效地强调某些词语,对某些情节、细节,就能够准确无误,鲜明生动地朗读好。
例如教学《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时,就应该掌握郑国人买不着鞋的原因是什么?文中讲到,郑国人到了集市而忘记拿尺码,这是原因之一,最后又讲到:宁可相信尺码,也不可相信自己的脚,这是原因之二。
[关键词]云水谣 爱情 消费文化
被称为“爱情文艺片巨制”的《云水谣》斥资近五千万,由高票房导演尹力执导,资深编剧刘恒改编,集结的明星,在贺岁档期隆重推出,赚取了不少观众的眼泪,上映十天票房即突破2607万。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专家观摩会上好评如潮,影片似乎取得了卖座又叫好的双赢。但在笔者看来,《云水谣》却更多体现了身处消费文化与主旋律夹缝中的两难,正是文化消费与主旋律折中的产物。也因此,它能够使人落泪,但离完美尚有很远的距离。它的意义,在于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云水谣》以宏大的历史画卷为背景,演绎了一段动荡岁月发生的爱情故事。台湾“二二八”运动、抗美援朝、支援等重大历史事件在片中一一展现,使影片拥有了强烈的历史感,也初具了荡气回肠的感人元素。但影片中浓烈的文化消费与主旋律意识时隐时现,古典爱情遭遇两面夹击的命运,这使得影片难免陷入自相矛盾与叙事断裂的境地。
一、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虚妄爱情故事
1999年中国加入WTO后,全球化浪潮以强劲的态势渗入中国的经济、金融、传媒以及其他各类文化生活中。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电影伴随着文化转型的历史阵痛。面对从商品化到商品的转变。好莱坞电影的强势冲击下,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规律,使市场法则和商业规律的支配力空前膨胀,快速的生活节奏造就了快餐式的大众消费文化。
在这种消费文化语境下出现的商业片《云水谣》带有浓郁的消费文化色彩。这本是时代话语中的时代症候,它使影片能够作为大众文化商品更便捷地推出自己。但在《云水谣》中,这种消费策略却因明显的左右观望而呈现出自相矛盾和类型杂糅的尴尬状态。
1、纯情剧与政治戏的矛盾
影片《云水谣》涉及的地点虽多,但台湾故事和大陆故事仍然是电影的主干。台湾的恋爱作为以后故事的基础,其作用无疑是奠基性的。这段爱情被处理成明显的琼瑶剧形式。故事设置和人物表演均戏剧化:一见钟情、父母阻挠、时代弄人:陈坤、徐若碹表演夸张,初见时擦肩而过回头看的动感镜头体现人物微妙心情。再加上配套的影像安排――比如秋水面试时的光脚,比如两人乡下见面时中间的柴车、夜晚空中垂下的书篮,比如薛子路的人物造型及行为举止(木讷执着、戴黑框眼镜、流鼻血)等等。这些正适合没有具体现实背景的爱情故事,纯情故事配以纯净背景,吻合观众的纯美需求。至多加入家族纷争,误会巧合,这些都不致影响影片的纯色调。但时局政治元素的添加,却使影片开始变得驳杂。虽然片中此前已有政治背景的铺垫。但男主人公左派身份对剧情的影响力度仍然让人意外。
诚然,以现实主义的观点看,个人的情感故事往往与大时代息息相关,但如果按照现实主义的要求来构建影片。剧情、表演和影像恐怕都应该两样了。纯情剧不是不能出现政治元素,而至少,政治元素的添加不应影响到观众对影片的读解。况且,陈秋水之所以和王碧云分开,因为他是左派,可以说是为了信念,牺牲了爱情。但电影对于决定一对恋人命运的这个首要因素却几乎避而不谈。这凸现了影片主创者对政治元素的需求与规避的矛盾,反应到电影中,就是纯情剧与政治戏的两难,反应到人物的塑造上,就是男主人公秋水扁形人物与圆形人物的摇摆。要么把秋水塑造成纯情剧中的清纯男孩,要么丰富他的爱情生活和信念传达,把这个人物真正立起来。
2、文化怀旧与电影桥段的背离
纯情的武器之外,《云水谣》也祭起了怀旧的大旗。怀旧是历史发生的重要转折在人们心理上巨大投影的曲折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四顾茫然,缺少方向,人们便会在旧日的光影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怀旧适时适度地架空了现代,为人们提供了喘息的空间。反映在电影的消费策略上,便是用怀旧勾起更多个人化的历史记忆。这吻合观众面对世纪之变的心理。制造了一个可以背对现实的逃逸王国。
《云水谣》中,与历史事件密切关联的青春故事以老年王碧云的回忆出场,时尚女青年晓芮对姑母陈年往事的追寻带有明显的怀旧色彩。面对浮躁的现在,她甚至说。像姑母他们那样的人已经死绝了,也因此,她四处飘荡,难以停留。在对往事的追寻和重温中。姑母们成为完美的悲剧英雄被顶礼膜拜,不容亵渎。但在具体的电影桥段运用中,这种怀旧的完美却不时被打断甚至走向背离。
比如,碧云洗脚的镜头被处理得极具观赏意味,秋水与碧云的雨夜离别虽显老套但也颇为煽情。这些显然是电影吸引观众眼球的一种商业考虑,但却在无形中破坏了影片刻意营造的怀旧氛围。悲剧英雄的五彩光环也因而变得黯淡甚至滑稽可笑。
作为一部消费时代的商业电影,《云水谣》试图调动多种商业元素使影片更具票房潜力,但却无力促成诸元素的和谐共生,而成为各自为用的拼贴,甚至各种力量互相解构消解。在这一消解格局中的故事很难经得起品味与推敲,纯情表层下千疮百孔的爱情只能变得虚妄。
二、主旋律曲调中的单调英雄赞歌
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影片《云水谣》走的是商业片路线,其投资、主创的组合和强大的宣传力度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但《云水谣》又不能被简单地称为“爱情文艺片巨制”,从某个角度看。它更像是一部主旋律影片。这从央视《新闻联播》对其公映的关注可见一斑。而导演尹力的执导背景也让人难舍此想。
从影片内容来看,台湾和大陆的两段故事貌合神离,其内在的叙事线索出现了断裂。如果说电影前半部是爱情主题,那么,电影后半部更像是英雄的赞歌。秋水除去变老之外,就是越来越高大,最后完全成为一个政治符号,连年轻时做作的可爱也不复存在。而他的爱情故事。因为一个鲜活形象金娣的出现大有起色。但这与前半部的爱情已无必然的联系。抗美援朝,干部,巨大的场景转换,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却缺少对情节的基本推动作用。表面看来,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相佐证,其实,故事被放置在了历史和现实的具体情景之外,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被简化,这样,叙事的完整性和故事本身的情理链条势必被打破。国家民族多灾多难,海峡两岸天各一方,在此背景下的爱情题材原 本很好,但影片只是把人物放在,并没有把爱情嵌入到背景之中。两个年轻人隔海相望。受时代无情的约束而一生不能相见,过程的力量远比结果本身更能够震撼人心。身在台湾的碧云为何无法像约定的那样报考杭州美院?秋水和碧云分离后为何始终无法联系?……这些真正关乎主人公命运的情节点被完全忽略,影片最终塑造的是三个被神化的爱情楷模。然而,舍弃了对具体过程的揭示和渲染。这样的楷模太过虚空,至多让人产生些许对纯粹爱情的幻想。
与这种虚空相反,在此前的主旋律电影《张思德》中,尹力表现出对具体过程的关注。影片《张思德》没有连贯的主线,也没有很特别的情节,甚至看不到像戏剧性事件一样的东西,仅仅依靠大量的细节叙事,就几乎支撑了电影的全部。在张思德烧炭牺牲之前,他的形象已经很丰满了。
其实,在《云水谣》中,影片也不乏对过程和细节的敏感。在电影一开始,晓芮曾经问姑母王碧云,“到底是什么把相爱的人隔开?”但影片对过程和细节的关注仅仅停留在最初的敏感上。直到影片结束,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答案。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对台湾海峡的俯瞰把电影引向呼唤两岸统一的主旋律定位。至此。对沉痛历史的追问置换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而缺少真正推动力的影片也只能弹奏一曲主旋律曲调中的单调英雄赞歌。
三、文化消舞与主旋律折中的两难
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在视听盛宴的呼声中,数码特技已成为电影必不可少的商业元素《云水谣》也不例外。影片开场约六分钟的长镜头特技处理甚至受到了奥利弗・斯通的称赞,其在场面规模和影像的想象力等方面都已显示出中国电影和世界接轨的态势。这个镜头描绘了台北市井生活面貌。勾勒出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台湾的民俗民情。传统闽南戏、台湾布袋戏、当地的婚嫁、街头的小商贩、士兵……高频率大容量地展示了当时台湾特有的景象,很有戏如人生或居高俯瞰的思辩味道。结尾的特技镜头也同样颇为大气。影片开头与结尾以特技营造的浓郁时代感无疑是成功的,但电影本身的时代感却只流于一种故事背景,其形式的意义要远大于内容。纵观影片,除去所谓的“首尾呼应”外,开头结尾的特技镜头与影片内容联系薄弱,有硬贴之嫌。细究其原因。恐怕仍是文化消费与主旋律折中的两难。
作为一部商业片,《云水谣》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商业意识,另一方面,又下意识地向主旋律靠拢:在具体操作中,对主旋律中意识形态的东西又不无顾虑。这种夹缝状态使影片遮遮掩掩左顾右盼,始终处于一种两难境地。这是消费时代数码崇拜的形式误区,也是主旋律意识与影片内容的游离与矛盾。其实,数码特技的运用只有与内容相契合才能使之成为影片成功的关键筹码。影片中每一个镜头都需要精心处理,无论是否运用数码技术,只有适合的,才是必须的。
一、交流平台
下列寓言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请连一连。
揠苗助长
做事之前要找准方向,不能背道而驰。
画蛇添足
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
南辕北辙
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滥竽充数
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二、词句段运用
(一)构词联系
照样子,写词语。
津津有味: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无边无际: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得意洋洋: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句子练习
照样子,想象人物的神态或动作,把句子补充完整。
1.例: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小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要找妈妈。”
(2)王老师大步的走上讲台,______________,“我们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了。”
2.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1)“牵牛花为什么会变色呢?”小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项实验终于成功啦!”哥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通知
假设今天是3月20号,学校定于3月22日上午八点在校舞蹈排练室排练节目,所有参加演出的同学都要来排练。请你帮少先队大队部写一个通知,通知参加演出的同学准时来排练。
三、书写提示
比一比,看谁书写得最美观。
四、日积月累
先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邯郸(
)(
)
(
)耳(
)铃
杞人(
)(
)
(
)(
)之蛙
杯弓(
)(
)
(
)蛇(
)足
(
)(
)矛盾
(
)舟(
)剑
滥竽(
)(
)
1.这幅画已经很完美了,你就不要(
)了。
2.我们要多学习知识,不然就会像(
)一样,没有什么见识。
3.小玉一会儿说自己刚刚从家里出来,一会儿说自己刚刚从图书馆出来,简单是(
)。
五、快乐读书吧
三(1)班正在开展“走近寓言”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练习。
1.寓言故事知识竞赛。
(1)南郭先生是下列哪则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A.《季子投师》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
(2)“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这个道理出自下列哪则寓言
故事?(
)
A.《为虎作伥》
B.《亡羊补牢》
C.《狐假虎威》
D.《骑虎难下》
(3)下列不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的一项是(
)
A.《狼来了》
B.《知了和蚂蚁》
C.《牛和蛙》
D.《农夫和蛇》
(4)下列寓言故事集与国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埃及
B.《克雷洛夫寓言》——俄国
C.《拉封凡寓言》——法国
D.《莱辛寓言》——德国
2.分享寓言。
你一定读过不少寓言故事吧,请你和大家分享一则你印象最深的寓言并说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读过寓言故事《________________》,这则寓言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这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一、略
二、(一)1.源源不断 井井有条 翩翩起舞
彬彬有礼 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无忧无虑
无依无靠 生机勃勃 喜气洋洋 小心翼翼
千里迢迢
(二)1.(1)擦着眼泪 伤心地说
(2)自豪地宣布
2.(1)疑惑不解地问 (2)兴奋地跳起来
(三)
通 知
3月23日上午八点,请所有参加演出的同学准时到校舞蹈排练室排练节目。
少先队大队部
3月20日
三、略。
四、学 步 掩 盗 忧 天 井 底 蛇 影
画 添 自 相 刻 求 充 数
1.画蛇添足 2.井底之蛙 3.自相矛盾
关键词:韩非;逻辑矛盾;矛盾律;矛盾之说
中图分类号:B226.5 文献标识码:A
韩非在逻辑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构造了著名的“矛盾之说”,提出了形式逻辑中矛盾律的一些思想,本文将用数理逻辑工具,抽出“矛盾之说”有关命题的形式,进行形式推演,分析“矛盾之说”中包含的矛盾律思想。
一、两誉的结构形式
韩非在《难一》篇中说:“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1]在《难势》篇中,韩非再次完整地陈述了矛盾之说。并在结尾中说:“此矛盾之说也,夫贤势不相容亦明矣。”[1]
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
第一,韩非明确的提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即楚人的两誉不能同真。
第二,韩非将“矛盾之说”中的一些思想当做共性的东西,以指导自己的思维。
可以设想。韩非事实上将矛盾之说中的一些思想当作思维规则,并且试图在这一方面从应用逻辑向建立逻辑理论飞跃。因此,我们在研究韩非的矛盾思想时,要抓住其精华,进行深入的分析。
韩非的“矛盾之说”中心是论证楚人的两誉不能同真。
在《难一》篇中,韩非明确地陈述楚人同时断定: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命题1)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命题2)
在下面的论述中,本文将上述两个命题1与命题2简称为楚人的两誉,现在的问题是命题1与命题2是不是真的不能同真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将命题1与命题2写成更明显的形式:
“我的矛能陷所有的物”(命题1)
“所有的物不能陷我的盾”(命题2)
显然,楚人的两誉不是A、E、I、O的直言命题,而是关系命题。关系命题1的关系项是“陷”,关系命题2的关系项是“不能陷”。仅仅由此还不能判别命题1与命题2不能同真。因为从关系命题的前域看,命题1的前域是“我的矛”,命题2的前域是“物”。“我的矛”真包含于“物”,也就是说,命题1的前域外延小,命题2的前域外延大。从关系命题的后域看,情况就倒过来了,命题1的后域是“物”,命题2的后域是“我的盾”。“我的盾”真包含于“物”。正因为命题1与命题2前、后域呈现出这种复杂的关系,所以命题1与命题2不能同真并不显得那样“透明”,一眼可以看穿,特别是在韩非所处的时代。
为了分析“矛盾之说”中包含的逻辑思想,本文用数理逻辑的方法抽出命题1与命题2的形式结构。
若用p表示“我的矛”,用q表示“我的盾”,用S表示“物”,用R表示关系“陷”,则命题1与命题2可形式化为
在矛盾之说的楚人两誉中还预设这样两个全称肯定命题:
“我的矛是物” (命题3)
“我的盾是物”(命题4)
这两个全称肯定命题的主项“我的矛”与“我的盾”不是空集,将这两个命题形式化可得:
二、两誉的推论
对于楚人的两誉,即命题1与命题2这一对关系命题,韩非没有立即指出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而是应用归谬法,将复杂的问题化归成简单的问题。使楚人的自相矛盾由隐到显,变得透明,容易判别,在矛盾之说中是通过第三者的发难和楚人的困窘来实现的。
韩非陈述“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第一,这个第三者要求楚人进行断定时,将其前域限制到“吾矛”,将其后域限制到“吾盾”。
第二,这个第三者清楚,一旦将前域限制到“吾矛”,将后域限制到“吾盾”,就可置这个楚人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第三,这个楚人听到第三者的质难后,立即感到自己自相矛盾,并且认识到这种自相矛盾是由于同时断定两誉为真引起的。“其人弗能应也”生动地刻画出这种情况。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第三者和楚人心照不宣,没有进行正面的论驳,但无论是第三者还是楚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从楚人的两誉,即命题1与命题2可推出下述的命题3与命题4:
“我的矛能陷我的盾”(命题5)
“我的矛不能陷我的盾”(命题6)
这两个命题也是关系命题,这两个命题的前域都是“我的矛”,后域都是“我的盾”,两个命题的关系项不同,命题3的关系项是“陷”,命题4的关系项为“不能陷”。这两个命题的形式是:
下面本文模拟韩非的思路,用数理逻辑这个工具,从形式上分析从楚人的两誉是否可以推出这两个推论:
论题1:从“我的矛能陷所有的物” 与 “我的盾是物” 可推出:“我的矛能陷我的盾”。
下面用数理逻辑中的自然推理,进行形式推演。
证明:
在上述结论(13)的形式中,用“我的矛”代入p,“我的盾”代入q,“陷”代入R,得到命题“我的矛能陷我的盾”,这说明从两誉推出“我的矛能陷我的盾”是符合逻辑的。
论题2:从“所有的物不能陷我的盾”、“我的矛是物” 可推出:“我的矛不能陷我的盾”。
证明:
注意在上述证明中,(13)是命题6的形式,这说明从两誉推出“我的矛不能陷我的盾”是符合逻辑的。
三、“矛盾之说”中包含的矛盾律思想
引理1:两个互相否定的命题不能同真。
引理1的内容就是逻辑学中的矛盾律。韩非在“矛盾之说”揭示了两对命题不能同真。其中的一对就是楚人两誉的推论,即下述的命题3与命题4。
“我的矛能陷我的盾”(命题5)
“我的矛不能陷我的盾”(命题6)
命题5与命题6不能同真,提出质难的第三者是知道的,楚人也是知道的,“其人弗能应也”就说明了这一点。下面本文用论题3的证明说明这一点。
论题3:“我的矛能陷我的盾”与“我的矛不能陷我的盾”不能同真。
证明:
假设楚人两誉的两个推论同真就会导致逻辑矛盾,因此否定原假设,即“我的矛能陷我的盾”与“我的矛不能陷我的盾”不能同真。关于论题3的形式推演考虑到篇幅,本文略去。
韩非在理论上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从楚人的两誉推出“我的矛能陷我的盾”、“我的矛不能陷我的盾”;也不仅仅指出这一对命题不能同真,“其人弗能应也”,最重要的是在“其人弗能应也”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升华,得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即楚人的两誉不能同真。下面用论题4的证明来说明韩非的这一思想。
论题4:楚人的两誉不同真。
上述推导说明,韩非从楚人的两誉推出“我的矛能陷我的盾”、“我的矛不能陷我的盾”,又从这两个推论的不能同真推出了楚人的两誉不能同真。
至此,我们用一组形式推演,论证了韩非的“以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这个结论的有效性。下面,我们简要地对韩非的“矛盾之说”进行综合评价:
第一,在“矛盾之说”中,矛盾律的思想不仅仅是应用,韩非事实上把它当作共性指导思维。“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韩非虽然把“矛盾之说”中的一些思想当作一种共性,但是他没有完成更高层次的抽象,理论本身具有素朴性,又寓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中。韩非还有些很深刻的思想,没有用语言明确表述出来。
第三,韩非理论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矛盾律思想是关于关系命题的,“矛盾之说”中分析的两对命题都不能同真,这就抓住了矛盾律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他的这些用自然语言表述的结果和我们今天用形式语言推演的结果完全一致,说明他对矛盾律的探索是有价值的,韩非在逻辑学领域里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82-01
编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诗歌,以极其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与鉴赏水平,从诗歌的抒情策略人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鉴于此,笔者现结合有关诗歌作品谈谈诗歌的抒情策略。
诗歌作品重在情感的抒发和传达,一般来说,抒情策略有两种:修辞策略和语法策略。
一、抒情的修辞策略
抒情的修辞策略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从文学史和修辞学史的角度看,抒情的修辞策略有许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四种:典故、隐喻、悖论、意象。
1.典故
典故:是在诗句中运用神话或历史事件、名篇美句等。
典故能够借助历史与现实在相似性基础上的相互映照表现一定的思想与情感,并能达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它借助古代的神话、历史故事、名篇美句,寥寥数语即可达到非常效果。
2.隐喻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如,以山的意象来喻愁的:“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石孝友《玉楼春》)。
3.悖论
悖论:是指那种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际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非而是”的语句。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这里的“死”和“活”都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指生理学意义上的死亡和存活,—类指社会学意义上的死亡和永生。
有的人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是活着的,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着却已经死去(虽生犹死):有的人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已经死去,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却获得了永生(虽死犹生)。
这一诗句表面上自相矛盾,实质上千真万确,因而属于“似非而是”之句,这就是所谓的悖论。
4意象
意象:意象是抒情文学的第一构成因素,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在抒情理论中,可以将其粗略地理解为心理画面。
如,海子的诗中充满了丰富曲折、复杂多变、含混朦胧的心理画面。海子的诗的意象有三大特点。第一,意象丰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象征体系。第二,“麦子”意象的发现,对中国诗歌的贡献。海子的短诗中,除了家园、土地、太阳和大海,麦子是海子诗歌最常用的意象。麦子是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那些排列在我们生命经历中关于麦子的痛苦,在它进入诗歌之后便成为折射我们所有生命情感的黄金之光,成为贫穷崇高的生存者生命之写实。第三,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二、抒情的语法策略
一、 从矛盾的句子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大家昨天已经读过几遍了,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没有?
生:一片沉默。
师:看来是我们的同学还不习惯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总是习惯去思索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习得还很被动。如果同学们也具备了老师一样的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做老师了呢?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怎样才能提出问题?老师告诉大家一个思路,从矛盾的句子出发,发现问题。大家带着这种思路再去阅读文章,看看能不能发现问题!
生: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矛盾的句子。在文章倒数第三段,雨果写到“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这个句子一方面用“富丽堂皇”来形容圆明园的那些珍宝,同时又说这些珍宝是“破烂”。我不明白为什么雨果要这样说,这分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句子嘛!
师:大家注意到这个句子没有?
生:纷纷点头示意。
师:你看,我们从矛盾的句子入手,是不是就可以发现问题了!那么,雨果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大家思考思考!
生:我觉得雨果这样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用“富丽堂皇”来形容圆明园的珍宝,表明雨果对圆明园艺术价值的称赞,而“破烂”这个词,指的并不是放在圆明园的那些珍宝,而是指被英法联军抢劫到手的那些珍宝。这些珍宝当然也是珍宝,但是是抢劫而来的是赃物,“破烂”一词其实是雨果对英法联军抢劫行为的讽刺和不满的表现。
师:这样看来,雨果借助这个句子是要表达这样两个情感,一是对圆明园的赞美,二是对英法联军的讽刺。那么,这样的情感还在其它地方表现出来了呢?请大家结合全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句意矛盾本是一种语病,按理说来,作家一般是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的。但是,雨果为了表达自己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却故意制造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句子。在备课时我就注意到了“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这个句子,我预设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个矛盾的句子,就能够实现让学生提出问题的目的。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体会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而这个矛盾的句子的背后就隐含了雨果的这两种情感。因此,一旦抓住这个句子,就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这句话来开启整篇文章的教学,让学生们结合全文去感受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学生们自然会产生兵分两路的思维,从第3段中再次感受到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从5、6等段落中感受到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讽刺。
《社戏》的教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我”在文章最后感叹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其实那夜的戏并不好看。抓住这个句子,学生自然会产生“我”为什么却说那夜的戏好看的疑惑。从这个疑惑出发,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美景、平桥村人的朴实善良热情、小伙伴们的天真可爱,这样学生的疑惑逐步解开,而文章的核心教学价值也就同时实现了。
二、从叙事的逻辑矛盾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概括,我们发现《台阶》这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为此,“父亲”终其一生的精力和辛劳,造了一座高台阶的新屋。但是,新的屋舍造成了,“父亲”却高兴不起来,他在新台阶上感觉到不自在、不方便,变得更加寡言少语,成天如有所失的样子。李祥森的小说《台阶》所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那么,同学们对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有什么问题没有?
生:老师,文章中的“父亲”那样辛苦的准备和修建,才终于把新台阶修好了。按照我的设想来说,“父亲”应该是很高兴很满足才对。可文章中的“父亲”却不仅不高兴,反而觉得“憋”、“不自在”、“若有所失”,连到台阶上坐坐的兴趣都没有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师:还有哪些同学有同样的疑惑的?(学生纷纷举手)看来,这个情节的确让人觉得很难理解。我们这一节课就来集中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文章的主题也就弄懂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从父亲的性格、精神、力气等角度来分析分析。
艺术的“真实性”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性”。也就是说,在文学作品中故事的情节允许虚构,然而情节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就丧失了艺术的“真实性”,成为失败的作品。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情节的发展要符合“事理逻辑”或者“情感逻辑”。
《台阶》这篇文章的情节就存在一个看似不太符合“事理逻辑”的矛盾之处:父亲努力了大半辈子,新台阶终于修建好了,然而父亲却并不高兴满足。其实,说这个情节看似不太符合“事理逻辑”,是叙事的矛盾之处,还意味着它并不是真正违背“事理逻辑”。看似不太符合“事理逻辑”是说,这个情节不符合一般的读者(包括学生)的常规“事理逻辑”;而在这个情节的背后是作者想要揭示的一种不太寻常的“事理逻辑”。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叙事的矛盾之处”,学生自然会产生疑惑和问题,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解释这个“叙事的矛盾之处”。《台阶》中的父亲之所以在修建好新台阶后不自在、不高兴、若有所失,有着深刻的性格、精神和力量层次的原因。在修建好新台阶之后,父亲并没有克服了自己的自卑,而他唯一自傲的力气也在修建台阶的过程中耗尽,所以新台阶虽然修好了,但是父亲却更自卑、更缺乏自信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父亲才会有如此反常的表现。《台阶》正是通过这种特殊的“事理逻辑”来告诫人们,父亲的追求并不适合父亲,只有恰当的追求才能带来人生的幸福。这个“解释”“叙事的矛盾之处”的过程需要学生摒弃常规的思维模式,去接纳文本的更具有哲理意义的“事理逻辑”,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这也是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之所在。
引导学生从叙事的矛盾之处出发去提出问题,往往运用在那些文本意义更深刻、更具哲理性、解读角度更多元的文章类型中。再比如《信客》这篇文章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样一处叙事的矛盾:拥有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善良宽容等完美人格的信客为什么没有在信客的道路上坚守一生?在做信客的时候,信客生活困苦艰辛,而在他撒谎不做信客之后,他的生活却变得越来越好,难道文章是想要告诉我们“不诚信才能比诚信过得好”?接着引导学生去分析文本,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信客的任劳任怨遭遇着冷漠、诚信遭遇着不诚信和怀疑、善良遭遇着憎恨、宽容遭遇着不宽容的尴尬处境,进而理解《信客》讲述的其实是诚信文化在不诚信的世界的一次历险,理解《信客》的主题是对“诚信、善良、宽容”的社会文化的呼唤。这比只是引导学生去感悟信客的品质的文本解读要深刻得多,也更符合余秋雨把《信客》放在《文化苦旅》这部讲述文化问题的著作中的意图。
三、 从人物的情感矛盾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一般而言,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情感倾向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对特定对象的情感态度不是不能够发生变化,只是这种变化一定是“事出有因”的。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在缺乏铺垫的情况下,人物的情感态度就出现突然变化,这就是写作上的漏洞和不严谨之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在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发生了某种变化,那么,就一定可以引发学生相关的思考:为什么发生这种情感的变化?这种情感的变化对文章的主题有何作用?所以,引导学生从人物情感变化的矛盾入手,就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然,这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主要运用于那些情感发生变化的文本之中。
比如在教学《背影》时,笔者就引导学生从“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的矛盾这个角度出发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最初是怎样的,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些情感态度的变化?”二是“是什么原因让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最初是这样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这两个问题就构成了《背影》教学的主问题。接着我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反复进行交流,学生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堂课上,学生探究文本、细读文本的热情高涨,至今让我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