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java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大学校园内,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规划与控制时间的能力,学习计划一拖再拖,虚度光阴,或者在遇到众多任务时手忙脚乱,疲于应付,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为了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亟需一款使用方便的时间管理工具。而当前已有的时间管理工具,主要面向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群,针对性不够强,不能满足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使用要求。因此,在调查并掌握大学生学习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从时间管理领域出发,运用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设计并开发一款满足大学生时间管理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时间管理软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能帮助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改善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大学生群体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研究基础
2.1理论基础
根据StePhenR.Covey的研究,时间管理的方法从基于时钟和手表的提醒工具时代开始,先后经历了基于日历和预约笔记的计划工具时代以及基于优先权的计划与控制工具时代,直到当下,进入强调效率与能动性,将目标与角色也融入到时间管理中的第四代。面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即以当前时间管理工具的主流理论GTD为依据。GTD方法由DavidAllan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该方法主要分为5个步骤,即Collect,收集、记录下所有的任务;Pro-cess,将所有的任务按是否可以付诸行动加以分类整理;Orga-nize,这是GTD方法的核心步骤,组织相应的任务和清单;Review,对GTD系统的回顾与检查,进而更新任务清单;Do,按照GTD清单去执行、完成每一项任务。面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系统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功能模块划分。
2.2技术基础
采用Web应用或者桌面应用方式进行时间管理,有很多的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群体百分之百的手机拥有率,使得安卓应用有着更为广泛的市场和使用前景,因此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以手机终端应用为主。开发安卓软件,需要搭建安卓开发平台,在搭建环境时,必须先安装JDK,也就是javaDevelopmentKit,这是整个Java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Java运行环境、Java工具和Java基础类库。在集成开发环境IDE的选择上,所选择的是Eclipse,它是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最后在此基础上安装An-droidSDK,即SoftwareDevelopmentKit,便可进行时间管理系统安卓应用的开发。
3大学生群体特征与系统架构
在系统开发前,对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做了相应的调研。根据对大学生的座谈访问,以及参考现有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时间管理意识,但是时间管理意识与行动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对应中小学生来讲,大学生有非常富裕的自主时间,除课堂统一学习外,学生个体表现的优劣差异正是源于对课外时间的利用和掌控。因此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在整体设计上,将分为上课模式、课外模式和时间管理模式3种。在上课模式下,软件不进行任何提醒,同时按照手机时钟,已经完成的上课任务,对应在时间管理系统中予以标记;在课外模式下,启动提醒功能,每隔一个时间周期,会提醒用户查看任务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时钟周期可由大学生自行确定;在时间管理模式下,将启动管理功能,这也是时间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大学生需要收集整理自身的任务,如上课、校园社团活动、课外实验作业等,并将相应的任务及时间分配录入时间管理系统中。
4软件主要功能模块与设计
在时间管理器的3种模式中,管理模式包含了该软件的主要功能。根据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需求,在管理模式下,包含了今日任务、任务查询、任务收集、任务整理、任务提醒与执行5大部分。
4.1今日任务
在此模块,可以看到今天的任务列表和任务完成的进度、执行情况,这里包括已经完成任务、待完成的任务,即等待完成的任务,另外还包括尚未完成、正在执行的任务,能够让大学生清晰地了解当天的状况。
4.2任务查询
任务查询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查看在今天以前完成的历史任务,系统记录了每天各个时间段所做的事情,完成的任务,并可以生成一周表,根据产生的报表,提供立体的任务完成图示,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时间的用途,以便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大学生也可以根据时间报表调整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分配。同样,也可以自行制定查询的时间范围,系统会保存最近一年的任务记录。
4.3任务收集
按照GTD方法,收集、记录所有的任务信息,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特定时间段的任务以及预计完成时间和计划记录下来,如是去上课,还是去参加社团活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在这里将任务分为两类记录,一类是不可调节时间,指在这一段时间内必须去做的事情,比如每天的上课时间不能更改,其次是课堂外可调控时间。对可调节时间的任务,在记录的同时,还可以设定任务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将任务分为红、橙、黄3色。
4.4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对任务执行列表中的所有任务,进行相应的管理,这里主要包括任务的修改、任务的删除以及任务的添加。任务添加的主要作用,是将任务记录中所列的任务加入任务执行列表。
4.5任务提醒与执行
按照时间管理系统中记录的任务和时间,在相应的时间点做出提醒,尽可能地提醒使用者去完成制定的任务,以及完成自己制定任务的时间,衡量自己的实力,方便今后制定计划。当任务呈现红色时,为重要级别,会在手机全屏显示,并且震动,提醒使用者,要做事情的时间即将到达,请使用者做好准备,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设置预先提醒时间,是否连续提醒。如果是橙色级别,则会以发送提醒对话框来提醒使用者在本模块中。如果是黄色级别,只做最基本的信息提示。
4.6其他辅助模块
除上述主要功能模块外,在时间管理系统中,还增加了励志模块和留言模块。励志模块每周都会展示出在分享的时间规划中获得推荐数最多的规划方案。留言模块提供一个同一个地区按距离远近划分的使用者的公共留言板,当然,使用者也可以屏蔽掉该功能。
5软件部署
大学生可以在任意终端、任何时间、地点使用时间管理系统,为了保证数据使用的一致性,在部署时,将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云端的用户个人空间中,实现Android客户端与云端数据的同步,如此,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共享,也能避免终端设备遗失而丢失个人信息。
6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是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并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手段,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被广泛认为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大学牛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很低,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牛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该文旨在探索如何培养大学牛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其终身学习技能。文章结合国内外自我调节学习理论,设计开发了支持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工具――SRL APP(Self-regulated Learning APP),该工具主要通过任务理解、设定目标和计划、选择和实施策略、自我监控、反思评价和元认知调节六个模块来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初步选取北京某大学一年级的30名学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牛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最后,提出了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若干培养策略。
[关键词]
自我调节学习;智慧学习环境;终身学习
一、引言
《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中明确指出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自我认识与自我监控是公民适应21世纪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能力(黄金鲁克,2016)。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而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是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必备技能。已有研究表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关键要素(Adeyinka&Mutula,2010;Kistner et aI,2010)。大学阶段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然而,目前很多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很低(Lee,Lim,&Grabowski,2010),导致学习效果不良、甚至辍学的现象(Tsai&Shen,2010)。因此,如何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机遇和巨大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已经无法满足新一代学习者的需求。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智慧学习环境已经从理想逐步变为现实(黄荣怀,等,2012)。智慧学习环境为提高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特别是自我调节学习的技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学习分析技术的兴起为智慧学习环境下实时分析学习过程并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顾小清,等,2012)。本研究重点关注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其终身学习技能。
二、文献述评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达到其学习目标而自发、主动地设定目标、采用各种策略、监控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过程(zimmerman,2008)。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自我调节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Pintrich和Zimmerman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自我调节,认为个人特征、行为方式和环境会影响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Pintrich,2000;Zimmerman,2008)。而Winne则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自我调节学习,提出自我{节学习包括定义任务、设定目标和计划、选择并应用策略和元认知调节四个阶段(Winne&Hadwin,1998)。
关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已有的研究大多采用动机策略(如归因训练、行为控制等)、元认知策略(如计划、监控、评价等)和认知策略(如组织信息策略、细化策略、各种问题解决策略)对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进行干预(Dignath&BOttner,2008)。有的研究通过系统的提示和反馈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Devolder et aI,2012:Ifenthaler,2012)还有的研究从资源管理策略(如时间管理策略)对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进行干预。但是这些研究更侧重于学习策略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把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循环迭代的学习过程,忽略反思评价以及反馈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者也无法根据反馈和提示信息进行适应性调整。
近年来,研究者也在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我调节学习的技能。比如,有研究者开发了支持自我调节学习的工具gStudy,通过gStudy学习者可以创建笔记、检索内容、搜索信息、创建概念图、聊天等(Winne et al,2006)。很明显,这些功能都是认知层次上的,而自我调节学习主要是元认知层次的,更何况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因此gStudy不能很好地获取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还有研究者开发了多媒体学习环境MetaTutor,该工具主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支持学习者在学习生物领域知识的时候进行自我调节学习(Azevedo,Johnson,&Chauncey,2010),但是MetaTutor无法自动分析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总体来看,已有的工具虽然能够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但这些工具都是侧重自我调节学习的部分阶段,并没有将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循环的学习过程,也无法记录学习者在不同学习情境下产生的数据,因此需要利用最新的技术开发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工具。
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够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黄荣怀,等,2012)。然而,研究者和实践者大多聚焦于构建新型的智慧学习环境上,如智慧校园(于长虹,2015)和智慧教室(程敏,2016)的构建等,对于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技能关注较少,忽视学习者的内在变化。因此,本文旨在开发提升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技能的工具并探究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教育者提供示范和借鉴作用。
三、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Winne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迭代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学习者明确任务、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策略、监控并评价学习绩效,进而修改元认知(Winne&Hadwin,1998)。该模型强调自我监控是自我调节学习的核心,并且把定义任务与设定目标和计划分开,确保每个阶段的成果都在随时更新。这个模型反映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本质。因此,本研究以该模型作为理论框架,设计和开发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工具――SRL(Self-regulatedLearning)APP,通过任务理解、设定目标和计划、选择和实施策略、自我监控、反思评价、元认知调节六个方面来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
该工具能够自动记录、追踪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自动推荐自我调节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实时的学习进展报告,支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绩效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从而调整修改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策略,促进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该工具主要使用java和html5技术进行开发,并在基于Android系统
该模块通过任务评估帮助学习者激活元认知知识、激发学习动机,主要包括任务评估、已掌握知识评估和任务定义。该模块还通过任务描述、任务标准、学习单元浏览和截止时间使学习者明确任务目的和任务要求。不仅教师可以定义任务,而且学习者也可以定义任务。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学习者的任务完成过程。任务评估页面如图1所示。
2.设定目标和计划
该模块支持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描述并设定学习目标值,包括设定预期完成的学习单元数量、预期成绩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同时,学习者可以根据工具推荐的学习策略和资源,制定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和计划在当前状态模块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便于对目标实现进行跟踪分析,以提醒学习者及时完成学习目标(如图2所示)。
3.选择并实施策略
该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了搜索、做笔记、总结、寻求帮助多种策略。搜索链接到百度,帮助学习者查找学习资料;做笔记支持学习者随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习者复习回顾和精加工;总结帮助学习者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寻求帮助支持学习者利用实时通信工具QQ和微信,帮助学习者从同伴和教师寻求帮助。学习策略页面如图3所示。
4.自我监控
该模块自动记录、追踪和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任务评估内容、设定的目标和计划、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这些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在当前状态模块呈现,便于学习者及时查看学习任务完成进展。该模块支持学习者重复学习单元内容和测试,保留答题过程。另外,答题情况和历史记录还能记录学习者的测试时间和测试结果,为学习者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提供依据。
5.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该模块支持学习者根据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完成进度,比较设定目标值和实际学习结果的差异,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反思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的合理性。另外,该模块还支持学习者总结反思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思考遇到同样问题时可能采取的方法策略,进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自我反思页面如图4所示。
6.元认知调节
该模块支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绩效和反馈信息进行元认知调节,包括重新设定学习目标、重新制定学习计划或者重新学习单元内容,实现自我调节学习的循环过程。
四、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工具的效果评估
(一)实验目的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本研究设计开发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工具――SRL APP。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检验SRL APP工具对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样本
实验对象为北京某大学的30名一年级本科生。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随机分配15名同学为实验组,15名同学为控制组。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熟练地利用手机进行操作和学习。
(三)测量工具
本实验采用Pintrich等(1991)编制的自我调节学习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共16道题目,分为元认知调节和努力调节2个维度,元认知调节维度包括12道题目,努力调节维度包括4道题目。
1.元认知自我调节(Metacognitive self-regulation)主要包括对学习的计划、监控和调节活动,帮助学习者激活、整合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检查并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2.努力调节(Effort regulation)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对努力和注意力投入的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以及对学习策略的调整能力。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7点量表,1至7分别对应“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问卷Cronbach’a系数为0.8,信度良好。表1呈现了各题项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四)实验流程
本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填写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前测问卷,时间为10分钟,目的是测量两组学生初始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水平是否相当。
第二阶段:实验组使用SRL APP工具完成学习任务,而控制组则仅仅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并答题,即没有自我调节学习机制。时间为120分钟。学习任务是阅读四篇英文短文并完成测试题。学习内容是全国大学生四级英语难度的四篇英文短文,每篇短文单词数在352至366之g。每篇短文对应5道测试题,形式为四选一的选择题。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习任务完全相同。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同学登录后,进入不同的页面。实验组同学在SRL APP的引导下,首先浏览学习任务,并在任务理解模块完成任务评估、设定学习目标和计划,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然后,学习该任务下的学习单元并完成相应的测试题,充分利用搜索、做笔记、寻求帮助(QQ或微信)、有道词典等工具辅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在当前状态模块随时查看学习进展;最后,通过预期目标和实际学习绩效的比较,反思评价整个学习过程和目标完成情况,并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果学习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系统就引导学习者重新学习。控制组没有自我调节学习机制的引导,仅仅完成与实验组相同的四篇短文阅读,并提交答案。
第三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填写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后测问卷,后测问卷题目与前测问卷完全相同,时间为10分钟,目的是测量SRL APP工具对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
(五)研究结果
本研究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样本,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得到两个相互独立的实验样本。由于样本容量均小于30,属于两个独立小样本,因此采用Shapiro-Wilk test进行正态性检验,采用Levene test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正态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方差齐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2可知,正态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所以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基本呈正态分布;由表3可知,Levene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所以认为各组方差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前测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协方差分析对后测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合理的。前测问卷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后测问卷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同学在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t=0 54,p=0 593)。而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之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F=14.87,p=0.001),并且实验组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显著高于控制组。由此得出,SRL APP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五、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基于以上设计开发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工具和效果评估实验结果发现,通过引导学习者设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策略、自我监控、反思评价和元认知调节实现自我调节学习是有效的。目标计划在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具有引导功能,学习者选择恰当的策略并不断利用系统反馈信息对学习成果进行监控、反思、修正和调整,进而提高学习绩效。因此,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者设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助于促进其进行自我调节学习(Chang,Liang,&Liao,2013)。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引导学习者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我调节学习的任务条件和认知条件,通过任务评估,并根据个人的信念动机、领域知识和学习期望,设定学习目标并细化目标内容;其次,协助学生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并分层细化目标内容,通过实现阶段性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学目标;最后,确保学习目标的切实可行性和合理性,因为目标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的行为、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资源的管理和学习过程的监控。
(二)帮助学习者制定恰当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保障,学习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管理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已有研究表明,时间管理是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关键,学习动机通过时间管理间接影响学习行为,加强时间管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和监控能力(毛成詹,等,2010)。另外,学习策略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选择并应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先前知识的整合和先前经验的激活。学习策略包括搜索、做笔记、总结、自我测试、自我评价、寻求帮助等多种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策略专题讲解方式,或者将不同学习策略应用到具体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当然,学习计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学习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提醒学习者进行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主要指学习者对计划执行情况和策略实施情况进行自我监测和控制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与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监控、策略结果的监控四个循环步骤(Zimmerman,Bonner,&Kovach,2001,p.21)。自我监控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活动、主动选择学习策略和学习工具,及时监控计划执行和策略实施产生的学习结果。根据学习结果判断所选策略的有效性,并以此为依据调整策略和学习行为从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四)督促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需要学习者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对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自我判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在学习结束时,学习者根据学习结果判断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价学习策略的应用效果,总结学习过程中计划调整的内容与原因。学习者通过预期学习结果和实际学习结果的比较,反思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合理性,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并反思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从而提高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五)充分利用教师、同伴和环境的反馈进行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学习是通过个体、行为与环境三大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现的(Zimmerman,1989)。个体通过认知和元认知策略调节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自行为和环境中的外部反馈也影响个体因素,反馈是自我调节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Bangert-Drowns,Kulik,Kulik,&Morgan,1991)。学习者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实时获取来自教师、同伴和环境的反馈信息,并借助实时交流工具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利用反馈信息进行反思评价,调整学习行为,进而促进学习策略的应用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提高。
(六)增强学习者对自我调节学习的意识
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在内部动机的激发下、通过元认知的引导而积极主动地采用各种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循环反复的学习过程。自我调节包括对认知、动机与情感、行为、元认知等方面的调节(Pintrich,2000),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明确学习动机,在具体学习环境中能够根据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设定目标和计划、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能够有效监控、反思、评价学习过程,并结合反馈信息调整学习过程。通过本研究,笔者也发现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意识不够,认识不到自我调节对提高学习绩效的重要性。因此,亟须加强学习者的自我调节意识。要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意识,首先,向学生明确说明自我调节学习的含义和内容;其次,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对提高学习绩效的重要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提高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内部动机;最后,教师将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整合到实际课程教学中,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发展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自2010年3月起,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了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JAVA技术”课程参与了试点。本文基于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框架,阐述了“Java技术”直通课程教学实践模型,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开展直通课程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网上教学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混合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1)12―0059―05
一、引言
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信息技术手段。2004年7月,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总结提炼出“双主为纲,两个课堂,多元互动,立体评价”的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框架,但是该框架所要求完成的教学环节较多,比如面授辅导、期中考试、课程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网上教学、小组讨论和网上答疑等。自2010年3月起,在上述教学模式基本框架指导下,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了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Java技术”课程参与了试点。本文以“Java技术”课程为例,探讨直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模型,并对改革的效果进行分析。
二、开展直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 解决部分分校师资力量的不足。电大开放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师资力量有了明显的加强,但在有些分校,一位教师管理多个专业和十多门课程、有些课程没人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开展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全省学生可以实时或非实时点播课程责任教师的直播课程进行学习,有助于切实解决部分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2. 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工学矛盾比较突出。部分学生因工作原因,无法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辅导。开展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学生可以非实时点播课程责任教师的直播课程进行学习,有助于切实解决部分学生不能参加面授辅导的现实问题。
3.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远程开放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多年来,电大系统开放教育课程教学仍然采用网上教学加面授辅导的形式,虽然电大在线在实施网上教学和促进学生交互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但教师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提高课堂面授辅导效果方面。同时,很多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在面授辅导过程中提不出问题、不敢提问题,在课程网上答疑时所提问题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开展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教师可以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4. 进一步做好课程资源建设。在远程教育中,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主要的依赖。实施开放教育以来,教学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扩大,但是大多数资源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学生普遍认为资源不好用,所以也不愿意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教学资源激发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他教学环节如课程实践和网上答疑等的教学效果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5. 进一步推进网上教学。远程开放教育强调两个课堂,即面授辅导这一传统课堂和网上教学这一虚拟课堂。实践中,网上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主动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在课程讨论区中和教师互动的积极性也不高,即便有所互动,所提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也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有助于教师加强对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加强对讨论和交流过程中活动内容和主题的设计,加强对网上教学过程的引导,激发学生参与网上教学的积极性。
三、基于混合学习的直通课程教学改革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实施,远程开放教育开始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起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使学生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2]。目前较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抛锚式教学也称为“实例式教学”,要求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比较适合采用抛锚式教学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而建构主义则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提供了最有效的理论指导[3]。
所谓混合学习,就是结合传统学习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4]。随着国际教育技术界对于混合学习思想的逐步认同,对初期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反思,进入本世纪以来,混合学习教学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建构主义学者的认可,在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框架“双主为纲,两个课堂,多元互动,立体评价”就是这种教学思想的最好体现。自2010年3月起,在上述教学模式基本框架指导下,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了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截至目前,有10门课程参与了该试点。直通课程要求全省学生实时或非实时点播课程责任教师的IP课件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课程责任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出适合并能够吸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课程教学资源。省校课程责任教师负责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整体设计,定期开展面向全省的课程网上教学答疑,批阅全省学生的课程形成性作业等。分校和教学点的教师负责进行教学组织,教学答疑,教学过程监控和网上教学行为的督促和检查。
四、“Java技术”直通课程
教学改革实践模型
自2010年春季开始,笔者负责的“Java技术”课程参与了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在试点过程中,笔者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思想,明确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完全不同的作用,发挥教师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达到了学习过程即学生完成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最终目的。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笔者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积极尝试运用抛锚式教学法。在认真梳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知识点,运用抛锚式教学法精心制作了40讲IP课件,并通过安徽电大影音在线平台。IP课件包括了课程导学,课本知识讲解和期末复习指导等内容。为解决学生平时学习中的疑问,每月安排一次实时网上答疑,通过安徽电大在线课程讨论区进行答疑。为巩固学生平时学习效果,编制了本课程的纸质作业,作业共分四次,按照课程的教学进度进行编排。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中,对课程在线学习和如何完成作业等给予具体指导。为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对虚拟课堂特别是网上教学的过程监控,对课程的考核方案进行了设计。具体做法如下:
1. “双主为纲”。即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以导学为主。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为此,笔者在课程内容的IP课件制作过程中,改革面授辅导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梳理教材、透析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法。教师不再是直接介绍某个知识点,而是先抛出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或实例,让学生感受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从而创设情境并确定问题。围绕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点,教师再进行讲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介绍Java数据库编程接口内容时,不再是先描述基本概念再解释原理,而是先抛出一个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完成一个职工数据表的增删查改操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先演示实际问题的运行界面和结果,接下来通过操作示范完成职工数据表的设计和实现,然后再介绍增删查改操作的SQL语句、利用JDBC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步骤、通过JDBC访问数据库的常用类与接口的功能,最后通过操作示范编写代码完成功能。采用抛锚式教学法制作的课程教学资源,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训练学生技能的目的。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为此,在课程的IP课件中,第一节课安排了导学课,根据课程一体化设计方案,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多种媒体资源情况,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学习计划。
2.“多元交互”。即师生之间,省校与分校之间,省校与中央电大之间,三级平台之间交流互动。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组织开展协作学习,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如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等。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为此,笔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IP课件进行教学辅导以外,还开展多样化和交互式的教学活动,如积极开展网上实时答疑、在线讨论和电话答疑等交互活动。以网上答疑为例,课程每学期安排四次实时答疑。答疑活动中,事先确定多个活动主题,将活动主题分解为具体的活动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介绍接口内容时,设计的活动主题为“类和接口的区别与联系”,活动过程中,先提出“如何定义类和接口”,进而提出“如何继承类和实现接口”,继而再提出“实现接口是否要实现其中的所有抽象方法”等。近年来,参加网上答疑的人数逐渐增多,学生参加课程网上答疑的积极性和所发帖的有效性有所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两个课堂”。即传统课堂和虚拟课堂。传统课堂中的集中面授辅导要求教师主要是梳理教材,透析每章重点和难点。在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中,传统课堂中的集中面授辅导也采用了IP课件。教学点可以安排少量的集中面授辅导,主要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解决这些问题也可以通过网上答疑和讨论进行,地点可以是电大在线的课程讨论区。建构主义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在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和交流时,要事先设计好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本课程如果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切实做好了课程教学设计,切实采用了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法,就一定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集中面授辅导这种传统课堂的教学环节就可以通过虚拟课堂进行,这既可以解决当下学生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也可以解决部分分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4. “立体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和对教学资源应用评价等。课程试点中,对课程的考核方案进行了设计,采用了终结性考试与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主要视平时作业(20%)和网上学习行为(20%)而定,占总成绩的40%;终结性考试采用书面方式进行,占总成绩的60%。网上学习行为主要包括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参加网上教学活动次数、在课程论坛上的有效发帖数等。对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将问卷调查表附在纸质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的后面,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教师面授辅导的满意程度、教师是否能及时进行网上答疑以及对本课程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是否满意等。由于形成性考核作业册是省校课程责任教师统一批改,所以每学期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做好课程试点工作。
五、“JAVA技术”直通课程
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截至目前,“JAVA技术”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已经开展了三个学期,本文选取最近六个学期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010年春季试点之前,课程的考核方式也采用终结性考试与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但是形成性考核主要视平时作业(20%)而定,占总成绩的20%,和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的考核要求相比,对网上学习行为没有做出要求。开展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以来,网上学习行为占20%,主要考核学生的上线次数、在线时间、在课程论坛上的有效发帖数等指标。近六个学期学生在电大在线上线次数总计、平均在线时间、有效发帖总数和网上学习行为成绩均值统计图表分别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从这些统计图可以看出,学生上线次数、平均在线时间、有效发帖总数和网上学习行为成绩均值正相关,和选修人数无关。由于自2010年春季开展了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明确提出将学生的网上学习行为纳入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使得上述各项指标和试点以前相比有了明显增长,近两个学期各项指标也比较稳定。笔者认为,这些指标的增长,表面上看是因为提出了网上学习行为的要求,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一方面采取了抛锚式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使课程教学资源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在进行课程答疑等交互性教学活动时,加强了对活动主题的设计和对活动过程的引导,激发了学生参加协作学习的积极性。这两方面的原因可以从问卷调查中学生对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数据得到佐证,限于篇幅,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不再列出。
根据直通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形成性考核主要视纸质形成性作业(20%)和网上学习行为(20%)而定,占总成绩的40%。课程纸质形成性作业成绩占20%,由省校课程责任教师统一批改,统一核定成绩。近六个学期形成性考核成绩均值和合格率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形成性考核成绩均值和合格率在2010年春季处于波谷。究其原因,是因为前三个学期形成性考核只有纸质形成性作业一个部分,作业的批改由分校的责任教师完成,大部分教师给定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是偏高的。自2010年春季开展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以来,形成性考核增加了网上学习行为考核,因很多学生还不适应这种考核方式,造成了2010年春季形成性考核成绩均值和合格率处于波谷。从图5可以明显看出,自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由于学生逐渐适应了这种考核方式,加上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网上学习的意识有所增强,后两个学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均值和合格率较试点之前不相上下,表面上看只是在数据上不相上下,但背后隐含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和参与网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这个层面看,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根据直通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40%)和终结性考核成绩(60%)加权合成得到。终结性考核由省校统一批改试卷,统一核定成绩。近六个学期终结性考核成绩均值和合格率,以及课程的最终成绩均值和合格率统计结果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
从图6和图7可以看出,尽管形成性考核成绩均值和合格率在2010年春季处于波谷,但是终结性考核成绩和合格率在2010年春季并没有处于波谷,而且终结性考核成绩和课程最终成绩这两项指标都是总体向上的。自试点以来,由于在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时,采用了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法,在进行直通课程教学改革时,采用了混合学习的教学思想,因此,尽管试点增加了网上学习行为考核,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比较良好的。笔者认为,有上述两点作为保障,开展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有助于解决部分分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解决面授辅导的到课率普遍偏低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资源质量,推进网上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六、反思与小结
尽管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全省各分校对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试点的认识还不统一,学生的网上学习行为差距还较大,直通课程网上教学模式的推广在全省还不平衡,学生对直通课程教学改革还没有完全适应。在虚拟课堂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如何保证学生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能够更有效地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法,充分发挥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眼参考文献?演
[1] 何克抗等.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 电化教育研究,
2000,(2):3-9.
[2] 余胜泉.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00,
(12):7-13.
[3] 何克抗. 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J]. 现代教
育技术,2009,(10):5-14.
[4]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电化
教育研究,2004,(3):1-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网络课程;Web系统开发技术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067-02
一、互网+时代下web系统开发技术课程的学习特点
互联网+时代并不是简单的把互联网和各行各业进行相加,而是通过新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及其相关平台,充分使用互联网中的资源来不断创新和优化原有行业,全面提升原有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使得互联网能够更加深入地为行业服务。当前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技能型的人才也成为当前社会急需的人才,应用型本科的计算机专业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web系统开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web系统开发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型实用软件架构J2EE的开发方法,继而为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作充分的准备。下面就结合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经验和在计算机专业地位两方面来说明该课程的学习特点。
1.涉及专业课较多。《web系统开发技术》这门课的学习既涉及到网络知识,还需要编程技术,甚至还需要一些多媒体知识,因此前后衔接的专业基础课程较多,一般需要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原理和多媒体技术,往往这些课程不在同一学期学习,因此上课时有些学生难免对上述课程知识有遗忘或者混淆不清。
2.理论性强。由于该门课涉及到很多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基础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入门时较比学习其他计算机应用技术难一些,因此如果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会使学生觉得入门难,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3.实践能力要求高。该门课在上机时,需要学生能够搭建上机环境,安装Tomcat服务器和JDK,然后设置环境变量和配置文件,搭建过程比较复杂。其次,该门课程还要去学生具备独立程序设计的能力,往往一些学生缺乏程序编制和调试经验,课后遇到问题又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对该门课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4.课程内容多。该课程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HTML、XML、CSS、JSP、JavaScript、Java Servlet、Ajax、EJB和数据库等技术[1],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而教学计划进度安排上往往只有几十学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全精通这门课,学生往往会有不知何处下手,感觉非常茫然。
传统的《web系统开发技术》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解和程序编写演示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系统掌握完整的知识架构,课后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以及课后与学生的交流情况来尽可能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对于这类对实践要求强、内容多且衔接课程多的情况下,容易使学生学习过程由主动变为被动接受,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已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微课”理念和传统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克服上述教学中的弊端,使得教学效果大幅提升。
二、基于“微课”的Web系统开发技术课程改革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教学形式,在互联网+时代下使得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能够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随时能够方便自主学习。由于微课短小精悍,将知识分解细化,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还利于学生及时复习,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2]。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能够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交流搭建良好平台。
Web系统开发技术微课教学模式分成理论预习、动手实践和课后答疑复习三部分。理论预习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每次上课的内容提前录制好微视频,然后上传到微课平台,学生能够在课前了解当前所学课程知识,同时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平台提问,这样学生的问题不仅得到及时解决,而且还有利于教师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对所反馈知识深入讲解,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3]。在动手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按照老师项目操作演示的微视频进行项目实践,最后课后复习答疑环节学生不仅随时能够观看老师对本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演示微视频,还可以利用微课平台与老师、同学随时探讨,达到巩固和复习知识的目的[4]。
三、Web系统开发技术的微课平台设计
在对国内微课及其教学平台综合分析基础上,Web系统开发技术的微课平台将教学的资源展示和交流评价作为主要目的,提供无处不在的线上和线下互动学习交流,来促使学生能够分享到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同时也为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该课程的微课平台主要包括课程信息、课程资源和互动交流等模块[5]。
1.课程信息。课程信息主要是对课程类型及性质、课程作用和地位、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考核方式做一个说明,让学生了解该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能够提前安排学习计划,达到最终的考核目标。
2.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中主要包含教学的课件、实验指导、教师教案、学生作业以及相关的微课视频,这样能够根据教学安排,灵活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及时开展学习和复习,这样学生的业余时间不仅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3.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模块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时的交互平台,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更加便捷通畅,以此克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和课堂上师生互动时间少的缺陷。同时可以利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团队合作的意识,取长补短和相互学习,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最后,我随机选取了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两个班学生进行了Web系统开发技术课程微课教学,并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对比,以此来衡量改革效果。采用微课教学比采用传统教学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主观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通过微课平台的学习,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并且课下时间学生遇到问题也能够积极主动相互讨论,或借助微课平台复习,教师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学习和点评实际学习情况,最后达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微课这种随时随地能够方便及时地学习,并且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不仅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而且它的可扩充性和交互性的优点在教学中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充分增强,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泽刚,秦玉平.Java Web编程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桂花.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6,(6):122-124.
[3]徐翠风.论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J].教育教学研究,2014,10(1):74-75.
[4]邓少女.微课在特教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6,(12):158-160
[5]余威一.微课教学交流平台的设计与构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J].2014,(26):363-368.
Exploration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Web System Develop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Micro Lesson
XI Xiao-ling,WANG Bo
(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Anshan,Liaoning 114000,China)
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2-1161-03
Reform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for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 Jia-lin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The setting of curriculum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cultivation persons in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ability in software industry,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hemes for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to the educational refor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oftware technology;curriculum system;reform;research
1 引言
软件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高质量的软件人才是实现软件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以江苏为例,到2010年全省软件人才规划的总量要达到25万,但是目前全省相关人才只有4.5万。高职院校是中低端软件人才(“软件蓝领”)培养的主力军。如何利用软件产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适应软件行业需求,扩大软件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建设是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应该说,高职教育在软件行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有较大的优势,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重复,市场需要直接使用的实用型人才,而许多毕业生往往需要较长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这种状况最终造成高职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导致不少软件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艰难。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结合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对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作了大胆的调整与革新,取得了初步效果,得到了学生好评和同行专家的肯定。
2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建设思路与原则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的结构特点及发展方向,认真分析了国内外同类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按照学院“围绕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建设模式,我们确立了软件技术专业群及其各个专业方向(包括:软件设计Java方向;软件设计.NET方向;软件测试技术方向三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建设与改革思路。
以行业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零距离”就业,是我们整个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确定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一方面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设计了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坚持以“实用+管用”为原则,突出岗位技能培养,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软件行业对软件人才的要求的日益增高,我们在软件技术专业群的课程体系设计上,坚持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确立培养目标;坚持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坚持以适应行业技术发展,内容与时俱进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努力,我们的软件专业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具备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概念、顺应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3 以行业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和学生安排个人学习计划的主要依据。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我们经过广泛调研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论证,完成了符合行业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实训实习环节、课程安排进程表等。
3.1 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论教学体系的设计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从分析软件技术相关岗位技能要求入手,对软件专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分解为职业公共素质、职业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从而进一步进行公共基础课、技术平台课、专业方向课的详细设计。图1以软件技术专业群中的软件设计(.NET方向)专业人才岗位能力体系图为例,来说明软件技术岗位群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及其对应的课程属性。
3.1.1 职业公共素质课程设计
职业公共素质课程设计时,必须结合国情,按照教育部及省有关文件精神,进行政治理论、计算机文化基础、外语、职业观与职业道德等方面课程的设计。学生通过职业公共素质课的学习,可在政治理论素质、工程技术素质、信息交流素质、身体素质、基本职业素质等职业公共素质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具体支撑课程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公共素质课程设计一览表
3.1.2 职业基本能力课程设计
职业基本能力课程设计时,必须符合软件行业需求,坚持“必需、够用”为原则,是为专业方向课程打基础。通过职业基本能力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初步的程序设计、系统维护、软件开发理论基础,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作为职业技术教育,不用苛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所以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如《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课程都没有纳入教学计划中。而像SQL Server网络数据库在不同的专业方向都是作为后台数据库,学生必须了解与掌握,因此我们将其列为技术平台课程[1]。具体支撑课程如表2所示。
3.1.3 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设计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群目前包括三个专业方向:软件设计(.NET方向)、软件设计(Java方向)、软件测试。学生通过职业基本能力课程的学习,应该具备了初级程序开发人员的技术基础。岗位核心能力课程的设计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就业岗位,进一步深化核心技能的训练。例如,学生在开发平台的选择上,可以有.NET与Java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还是以软件设计(.NET方向)专业为例,学生通过与课程的学习,可以进行网络应用与服务程序的开发,通过等课程的学习,可以具备数据库综合应用开发的能力。软件设计(.NET方向)专业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设计情况如表3所示。
上述三类课程方案设计构成了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体系的主体。我们还安排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经济管理类的任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就业机会。
3.2 以“实用+管用”为原则,突出岗位技能培养,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主要来自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是软件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点,更是难点。现在软件行业一方面“软件蓝领”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相当多高职计算机类毕业生无法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类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项目开发的实战经验,也就是说是由于我们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因此,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保证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如果说设计理论教学体系考虑的是“必需、够用”的话,实践教学体系更多的是考虑“实用”与“管用”。我们根据软件技术专业的岗位要求,重新整合原来的实训内容,加大综合性实训的比例,将整个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为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四个环节:专业基本技能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每个环节都进行较为详细的与理论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软件专业群安排了C++应用程序设计、软件测试基础、Java2 C/S模式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软件工程管理与配置管理四个项目的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学生通过这些实训,可以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S模式系统开发、软件测试与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具有软件设计开发的初步技能。.NET专业方向的学生通过基于2005 Web应用技术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NET企业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等专业综合技能实训项目训练,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夯实技术基础。
顶岗实习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技能应用于岗位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顶岗实习采取学校安排双向选择和个人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相结合。实习单位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对口的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岗位。实习期满后,实习单位应对实习学生做出书面鉴定,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依据。
毕业设计是其它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软件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在课题选择上,积极鼓励教师结合自身课题或根据市场需求安排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题,学生也可根据顶岗实习工作的内容,自主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软件工程思想开发步骤,以系统开发过程为主线,从需求分析开始,进行逻辑设计,总体设计,并进一步详细设计以及系统测试等,并鼓励学生有所创新。[3]
4 全面推行新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关键举措
4.1 建设一支具有丰富职业实践经验、专兼职比例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应该说,通过多年的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高职院校的软件专业教学师资无论是学历结构与层次上,还是实际理论教学水平上,总体上是能胜任大部分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主要的差距是缺乏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软件人才的要求。近几年,我们一方面鼓励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加大教师学历提高与取得IT行业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力度;另一方面也优先安排软件专业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目前,我们已根据江苏省软件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实施需要,组织多批教师参加NIIT项目、Oppsystems项目、高博项目软件专业教师培训,同时安排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工程师,到大型企业参与科技项目研发和进修。
在加强校内师资队伍培养力度的同时,学院加大投入,积极引进、聘用具有丰富软件开发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实教学队伍。通过多年的努力,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专兼职比例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为推行新的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有力保障。[4]
4.2 着力打造具有真实工程背景、仿真型的校内实训环境
要保证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必须要特别重视配套的实训基地建设。我们一方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江苏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东大金智公司等进入国家级软件园区的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实践合作协议,使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得到了充分的保证。这些企业也成了我院软件专业学生重要的顶岗实习基地。
鉴于软件行业的特殊性,想要一个企业成规模接收学生进行综合技能的实训是很困难的。因此,建设校内仿真型实训环境就显得尤其重要。校内仿真型实训环境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与软件企业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引入真实软件设计开发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融合形成学生综合实训项目。通过在这种软件仿真工厂中的仿真模拟实训,学生能够掌握从软件项目方案设计、程序代码编写与调试到软件功能测试的一整套软件设计开发基本技能。
软件仿真工厂建成后,将与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以及软件工程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一起,构成软件专业完整的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环境体系;对于改善教学、实训条件,努力培养能力结构达到要求的软件高技能人才,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4.3 以国家精品课程为标准,重点建设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群
专业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建设上。经过分析,我们将软件技术专业中的C++程序设计、JAVA 2程序设计、SQL Server网络数据库等七门课程列为核心课程,并作为院级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这些核心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课程内容能够集中体现软件人才所必备的软件应用与开发的基本专业素质。每一门课程建设目标明确,有计划、有措施。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根据培养软件应用与开发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任务、过程,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以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综合化课程。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模式的教学法,注重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大力开展共享型课程资源库建设,包括网络教案、学习指导、实验实训指导、工程应用案例、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习题库、试题库、技能测试库等资源建设。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核心课程的重点建设,进而带动软件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为最终提升整个软件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4.4 全面推行“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项目引导、学做合一”,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入具有真实工程背景的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先做后学”,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按照项目引导的思路重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以项目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检验教学,整体上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具体实施时,任课教师首先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设计或选择一个或多个具体的项目。教师在设计每一个项目时,除了要有明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也要切合行业背景。通过让学生自己完成项目来学习、巩固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课程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每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项目的解决过程与结果来进行综合评定。一个设计合理的项目,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将会极大地激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很好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推行“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得到充分锻炼与提高,从而使学生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5 结束语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课程体系的的改革与构建又是专业建设的根本。高职院校必须紧跟软件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专业课程体系,适应市场对软件蓝领的需求。在方案落实上,除了上述的几项关键举措上,还需要在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建设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与配套措施,以保证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为IT行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的软件蓝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洛,张婵,罗佳. 印度NIIT软件专业课程体系技术路线分析[J].计算机教育,2004(Z1):107-109.
[2] 雷正光. 高职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 职教论坛,2005(6):4-6.
资源与社会全纳”专刊
2012年第二期《远程教育》杂志围绕“远程教育与社会全纳”主题发表专刊。Lane指出远程教学的大学已扩大参加高等教育学习的机会,一些学习者通过学习开放教育资源来进行非正式学习,开放教育资源架起通向正式学习的桥梁,其他人常常将其作为终身学习活动的一部分。一些欧洲远程教学大学的初步经验表明开放教育资源对自信和有经验的学习者来说有益,但大多数人需要其他支持机制来促进其参与。这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设计和呈现开放教育资源以适合学习者支持他们的学习。Bossu、Bull和Brown探究澳大利亚开放教育资源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促进社会全纳的一些重要政策和措施。Nikoi和Armellini基于开放、可迁移、技术支持的教育资源(OTTER)项目,开发“开放教育资源混合”框架来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和更新,该框架包括目的、过程、产品和政策四个部分。Willems和Bossu指出采用开放教育资源需要考虑一些问题,包括学生人口日益多样化、教学语言、语境和本地化、技术、全球和边远地区的访问等。Richter和McPherson的文章关注不同地区开放教育资源部署的文化问题,他们列出发展中国家采用开放教育资源的一些障碍:殖民地历史影响,语言问题,情境差异,文化多元性,教育权利和盲,基础教育需求等。文中也提出了一些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的建议以支持可重用。Scanlon的文章探究科学课程中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基于探究学习的方法。Hockings、Brett和Terentjevs总结一些原则用来支持全纳实践,支持资源内容、设计、开发等,他们概述了三种支持全纳实践的模式,提出一种用于支持全行业全纳实践的模式。Hodgkinson-Williams和Paskevicius描述南非研究生参与开放教育资源创作来促进社会全纳的案例。专刊有3篇反思文章:Harding反思关于澳大利亚政府为非政府远程教育经常性拨款政策的相关问题;Phelan关注开放教育资源的政策、实践等问题,并描述与这些问题相关的一系列措施;Don Olcott考虑跨越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情境开放教育资源的影响,文中探讨了在大学管理结构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混合,跨越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情境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可持续的开放教育资源商业模式的需求,以及开放教育资源的扩大意识、采用和使用等内容。
Distance Education Vol. 33, No. 2, August 2012,
支持终身学习的智能
导师项目启动
欧洲委员会终身学习计划的重要行动之一便是信息与通信技术促进学习,此重要行动支持的多边项目之一——支持终身学习的智能导师(I-TUTOR)项目已于2012年1月启动,项目将于2013年12月31日结束。项目旨在开发基于多元的智能系统,用于开放源代码的学习环境,能够监视、跟踪、分析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并给出形成性评估和反馈,为远程学习中的教师和导师提供数据,以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角色。智能导师系统使用java开发软件,因此能够轻松地实现在大多数免费数字化学习平台上应用和重用。为此,项目计划实现以下目标:① 系统回顾文献和案例,以便所有合作伙伴从技术和教育的视角了解项目框架,促进合作伙伴之间汇集资源和相互学习,以及进行课程学习分析;② 为智能导师设计和开发基于多智能的工具以实现学习和教学目的,并将其应用于开源平台;③ 基于已开发的工具对教师、培训人员、导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在在线工作中能够使用这些工具;④ 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和成人学习的常规课程中试用已开发的工具,并评估试点; ⑤ 通过试点、直接参与项目活动、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参与来探究结果;⑥ 宣传项目的目标、结果和成果;⑦ 在联盟内确保高质量的进程、结果和输出,监控或促进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⑧ 管理项目,确保财政和人力资源的高效率利用。项目结束时,已试用和审查的智能导师系统将在所有使用共同标准的平台(所有开源平台)中应用。
http://
http://blog.unimc.it/i-tutor/about/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全球
学习型城市指数框架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正在肩负着越来越大的责任,要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和决策。学习型城市的全球网络将为许多城市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政策对话、同伴学习和能力发展。早在2012年5月的第七届会议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终身学习研究所(UIL)理事会中批准 UIL 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UNESCO-GLCN)计划。从UIL的60周年纪念大会和哥本哈根举行的欧亚会议(ASEM)终身学习论坛的反响来看,此项倡议都得到了大力支持。在学习型城市网准备阶段,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指标——一套监测和评估全球学习型城市的关键指标。UIL已于2012年7月举办研讨班,商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指标框架。
2012年秋将在北京举办国际咨询委员会的第1次会议,研讨会的成果将在这次会议中更进一步详尽阐述。
http://
新书推荐:《远程教育和数字化
学习中的质量保证和认证:
模式、政策和研究》
2012年第3期《国际开放与远程学习研究》杂志推荐了一本由Insung Jung和Colin Latchem编辑的新书——《远程教育和数字化学习中的质量保证和认证:模式、政策和研究》,该书由Routledge正式出版。这本书可用作参考指南,通过提供案例、多个模型来介绍质量保证的系统方法,例如“质量保证审核和自我审查的数据收集方法”、“用来判断关键绩效指标(KPI)成果或关键性成功因素的分析指标”等都在最后一章中提到。书中探讨远程教育中的质量保证是什么,还为质量提升、结果的追踪记录提供概念性的组织模式和切实可行的策略。约翰·丹尼尔爵士在前言中写道,“我们面临这样一个悖论,远程教育正在蓬勃发展,学生和机构数量快速增长,部分应该感谢在线技术,但对这种增长的敌意也越来越大”。随着数字化学习的增长和普及,需要平衡自治与责任,也要保证投入时间和财力的质量。该书前三章是关于影响开放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和认证的问题概述,书中两个结论章节提供具体的质量保证能力和指导方针。本书用十个章节来呈现质量保证方面的成果,包括地区政策和指导方针:亚洲开放与远程学习;撒哈拉以南非洲远程教育;英国质量保证和认证;巴勒斯坦开放大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远程教育机构和开放教育联盟政策和指导方针(2章);韩国企业数字化学习中的质量管理;南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双模式大学中的质量保证;南美质量保证和认证概述;欧洲质量保证政策和指导方针。六个章节内容聚焦各种教育模式:开放大学中质量保证模式和案例研究;巨型大学(印度尼西亚开放大学)和全球电信中心中质量保证的成果(2章);来自学习共同体的尝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质量保证改进模式,该模式低投入、高效率;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偏远和弱势社区的中学所面临的质量保证问题和挑战;欧洲中小型企业(培训)所面临的质量保证挑战。
http://
2013年远程教育峰会
将在悉尼举行
作为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CDE)成员之一的澳大利亚开放与远程学习协会将于2013年2月4日至7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2013年远程教育峰会。ICDE行政委员会主席Tian Belawati将作大会主题发言。澳大利亚远程教育峰会的目的是汇集全球实践者共同探讨与教育相关的问题和措施,以满足远程学习者的不同需求。ICDE 主席Tian Belawati、Gregor Kennedy副教授、阿什福德大学评价与学术质量委员会副主席Deborah Riemer、数字化学习领域知名专家Bob Spence也将作大会主题发言,就教育问题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在技术中介和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实践已超越传统的定义和区别,2013峰会主要针对大学中的研究与教学、面向公司和社区的混合教育和远程教育。澳大利亚远程教育峰会将接收论文、创新展示、海报和工作坊,无论哪种形式都应至少与以下一个主题相关:社会性学习、移动学习、隐性学习、非正式学习;分析;公平和评估;开放教育资源;课程与教学;变革环境中的教师角色;学习者驱动的学习/学生开发内容;开放与远程学习的管理和领导。
http://
关键词:移动技术;网络;移动电话;移动教育系统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15902
当今社会,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移动服务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强大和更加多元化的。特别是在大学,通过移动服务来促进学校的教育服务已成为现今各个高校的一个强有力的挑战。事实上,移动技术就是基于数字蜂窝电话的各种服务,这些服务将移动电话服务和计算机网络服务集成在一起,例如语音通话服务、SMS(短信服务)、MMS(彩信服务)、WAP(无线应用协议)、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特别是WAP(无线应用协议),它是数字移动电话、互联网或其他个人数字助理机(PDA)、计算机应用乃至未来的信息家电之间进行通讯的全球性开放标准。WAP通信协议的协议栈采用层次化设计,为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可扩展的环境。每层协议栈均定义有接口,可被上一层协议所使用,亦可被其他的服务或应用程序直接应用。
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能够进行联网的移动设备(3G手机或PDA,智能手机)我们对学校中大多数同学进行一项调查,事实表明应用WAP技术的PDA,PALM,手机或电脑确实对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他们可以反复观看自己有疑惑的课件并且还可以随时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水平。移动教育服务系统可以为这些学生提供快速便捷的教育服务。
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现今大多数涉及移动教育的文献表明,移动学习对教育的影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方面,应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重复学习,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移动学习是继传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之后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成果。
移动学习不会取代任何形式的学习(如课堂学习或数字学习)。移动学习只是使用新的移动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学习方式。移动学习的优势主要在于学习的沟通上面而不是在内容的创新上。每个学习形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我们提倡混合式学习方法。混合式学习是指混合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虽然移动学习不能作为主要的学习形式,但是它可以与其他学习形式结合使用,从而改善和促进我们的学习。
研究表明,移动学习的主要优点包括:
(1)互动性: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来与他人互动。
(2)灵活性: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来随时学习。
(3)移植性:相比起传统的课本,讲义,甚至笔记本电脑来说,PDA或智能手机中的笔记和电子书更轻,体积更小,更容易携带。
(4)提高知识:移动学习的内容和知识适应个人的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移动学习的缺陷包括:
(1)设备能力(如屏幕大小,内存大小和计算能力)的限制。
(2)缺乏共同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等应用程序。
(3)当许多人同时使用无线网络时,网络速度会下降。
这里我们更为关注的是移动教育服务系统的原型和架构。学生只要利用短信就可以查询所有他需要的信息如:注册和入学日期,本学期注册的课程,已考试课程的成绩,短期课程预览,各门课程的教室,课程的导师,考试日期,时间和地点。之所以选择短信服务,因为对于所有的手机品牌来说,它是GSM网络中最常见的服务类型。
移动教育服务系统的架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J2ME应用程序,J2ME应用程序和项目服务器之间的接口,以及移动教育系统服务器的后端支持和集成的实例。
移动服务系统的基本架构告诉我们,移动手持设备(handheld device)被指定要连接到J2ME应用程序服务器,以实现J2ME应用程序组所提供的服务。系统的另一部分是用来连接移动应用程序和系统服务器之间的接口。这部分组件的任务就是按移动应用程序的请求来翻译成合适的格式。
Samir Abou El-Seoud等人提出了一种连接到一个Moodle课程管理系统的移动学习平台(MLP),使用Java2的微型版(J2ME),移动学习平台采用无线通信(蓝牙,WiFi,WiMAX)与Moodle服务器连接。项目的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成绩,课程安排,考勤记录,课程公告,和大学的活动,以及质量评估。
为了获得大量的移动有限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我们在移动应用程序中使用了各种优化技术。此外,我们也在移动系统中使用新的技术来提高负载平衡。那么,对于大量的正在使用该系统用户(学生)来说,负载平衡就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健壮性和稳定性。
提供的服务具体包括:
(1)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①改变用户名和密码的可能性。
②显示用户信息和更新它们通过系统的能力。
(2)登记。
①注册课程和/或添加新的课程。
②显示每周日程安排(时间表)。
③显示整个进度和开放课程/部分。
④计算并显示注册课程的注册费。
⑤为学生展示的登记状态(登陆,继续,退出……)。
⑥显示学生注册的历史记录,并已注册和/或学。
(3)学生信息的查询和显示。
①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如有)。
②等级的细节(例如,项目,作业,测验,……)。
③课程的学习计划,时间和课程的方案。
④从登记处获得学生的学术能力。
(4)学生的金融服务。
①显示资金账户。
②显示学生的存款记录。
我们进行了一个试点研究来测量该系统的效率,预期的结果证明了此系统可以完成基本的功能。
如果我们的教育机构能够充分的利用无线和移动技术提供的教育服务,那就会极大地方便那些没有电脑上网的学生。随着移动教育服务系统的应用,无论是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得他们想要的服务。本文介绍了移动教育系统的结构,该系统通过移动设备来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本系统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分为四类,包括: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登记,学生信息的查询和显示和学生的金融服务。本文从两方面来指出使用移动技术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一方面是它可以提高学习者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是它能够促进新的学习。
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基于我们在系统研究中的观察发现和我们从学生中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将努力提高教育方面的移动服务,努力解决和改进系统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我们将继续完善各种技术,为使用移动服务系统进行学习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有意义的经验。
参考文献
[1]Valk, J.,Rashid, A. T., & Elder,L.Using Mobile Phones to Improve Educational Outcomes[J].IRRODL,2010,1(1):117140.
[2]Samir Abou ElSeoud, Ashraf M.A.Ahamed and Hosam Farouk ELSofany.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connected to moodle using J2ME[J].Internatinal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obile technologies,2009,3(2):4654.
关键词:师范类院校;程序类;课程群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各个综合类的高等院校、高职和中职教育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每年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数量庞大,并且每年还有更多的学生看好计算机行业,投入到计算机类专业的学习中。虽然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数量也很大,但现今的问题是社会招不到合格的毕业生,仍然有人才缺口;毕业生很大一部分却又找不到工作,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个关键问题如不解决,社会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面对这一问题,社会、企业、学生等各方面都做了思考和讨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在这个问题上是否应该有所改进,而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类院校是否应从各个方面改善自己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力。针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从师范类院校的角度,对计算机专业程序类课程群的设置进行了探讨。
1程序类课程群设置的基本原则
课程群就是多门相互关联的课程的集合,通常都是同一个学科或者同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这些课程有较深的理论或实践关系,有着整体的教学要求,并且对于学生学习有先后的顺序。良好的课程群设计将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课程群设置的首要原则是明确培养目标。针对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习目的,要有不同的培养方式与目标。对于普通高等综合院校,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践类人才,即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可能快地融入到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而对于师范类院校,由于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将作为老师,再次培养其他学生,所以对于师范类院校的课程群设置要求应该更加严格,除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还应该使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并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再次学习能力[1]。
课程群设置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相关性原则。通过不同课程的相互衔接,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于知识体系有更深的了解和自发学习的动力。在师范类院校中,实践不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知识的理解与联系、对于所在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都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针对师范类院校的这个特点,其课程群的设置应满足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体系有全面较深的了解,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要求。
另外,课程群的设置还应突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地位。基础课程是该学科门类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或者工作的基础;而核心课程则是一个学科门类的核心,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可以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核心能力,提高学生竞争力的重要课程。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教课的教师,所以应该将专业知识与教育学、教育实践等课程相结合[2]。
课程群的设置还应注意资源整合。课程群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的专业教育目标,可以灵活地分解和组合,以便于理顺专业知识、课程、技能等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专业。在课程群的分解和组合中要特别注意教学资源的调整,如师资、教材、硬件、软件等资源环境,协调这些资源,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用[3]。
2当前师范类院校程序类课程群设置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需要更多的计算机人才,也就决定了社会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到计算机人才的教育中。师范院校作为未来教师的培养单位,不仅需要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还需要将这部分人才培养成合格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2.1师范类院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不明确
目前的师范类院校与其他类院校的培养目标一样,都是为了培养有合格动手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所学习课程与学习侧重点基本都相同。但作为将要教授其他人的计算机知识的师范类学生,要区别于普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师范类学生除了要有合格的动手编程能力,还应该具有更加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并对本专业的整体体系结构、最新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清晰的了解。目前,师范类院校与其他类院校的课程群设置基本一样,并不能够体现师范类独有的培养目标[4]。
另外由于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许多学校对新增设的计算机专业师资及教育资源准备不足。许多学校的教师本来的专业并不是计算机而是数学,所讲授的计算机专业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另外,由于计算机专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计算机专业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的专业,但目前许多学校的教材还采用上世纪90年代,甚至80年代的教材,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也无法提起兴趣。这一问题在师范类院校更加明显。作为将要教授计算机科学的老师,必须有深厚的本专业的基础,有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提供有更为专业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面对于许多只有深厚专业知识,缺乏实践能力的老师,学生通常得不到专业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得部分有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将大部分精力转移到自学上,产生了上课无用论。
2.2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足
与其他类院校一样,目前师范类院校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投入严重不足。无论哪种类型的学校,最基本的目的都是培养具有合格动手编程能力的学生。但目前的课程群设置无法保证学生充足的动手能力时间。虽然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电脑,但学校课程仍然执着于组织学生在固定的机房完成固定的题目,并且针对于完成的程序缺乏足够的交流。这些都导致学生无法开放思维,提高兴趣,自主地完成学习。
同时,学校实践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大部分学校在高级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都会安排相同课时的上机练习,然后在下一学期安排基于该高级语言的课程设计,除此之外,不再安排其他动手实践类课程,造成现有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学生只关注于语法层次的学习,而对实际项目的开发则缺乏了解。
2.3课程群设置衔接不理想
虽然大部分院校目前对于大学程序类课程群的设置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在课程衔接方面仍存在问题。例如,目前大部分院校都会在第一学期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般为C语言),在第二学期开设数据结构以及基于第一学期的高级语言的课程设计,在第三学期又将开设另一门高级语言同时开设数据结构的课程设计。这是一套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采用的课程群设置,这种设置方法充分考虑了课程之间的连接关系,先从基本的入手,然后一步步进入核心课程。但这种方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应采用的学习方法都不明确,妨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该方式将高级语言的学习和基于高级语言的课程设计相分离,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够深入。由于这些课程通常不是由同一位老师讲授,所以学生对于学习的方式方法无从把握,对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更无法建立整体的印象,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动力。并且由于多个高级语言连续学习,通常一个语言还没有深入,还没有发现其实际的使用价值,就要学习另外一种高级语言,对于学生的连贯学习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特别是对师范类院校的学生,不光要关注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还要关注教育学主业的学习,所以对于间隔时间较长的课程容易遗忘,一旦课程群设置连接不好,间隔时间较长,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程序类课程群建设
针对于上述提到的问题,我校对部分课程群设置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3.1以C语言类为主线,提高课程连续性
C语言是目前最基本的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即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特性。它可以作为工作系统设计语言编写应用程序,也可以作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不依赖于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所以C语言是目前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通过对C语言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自学其他高级编程语言[5]。
目前各个高校都将C语言作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首个高级语言学习,就是因为C语言有其严格的结构,是一种面向过程的高级语言,并且编程方式很灵活,不受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影响。并且,通过先学习C语言,然后学习C++语言的这种模式,让学生理解编程语言由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的转变,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编程语言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使用各种编程语言。
我校采用的以C语言类为主线,通过相应课程的连续学习形成一套基于C语言的课程群。我校使用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其他高级语言(如Java等)―软件开发平台(如.Net等)―软件工程的线性课程群设置结构,完成学生培养。通过学习一门基础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使学生掌握一项编程语言,也掌握如何学习编程语言,为以后自学打下基础。
这种线性课程群要求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间隔不应过长,并要求教师在学习最初阶段将该线性结构对学生作总体介绍,包括每门课程主要涉及的内容,使用语言所能完成的功能等。使学生初步对于课程群整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安排自己的时间,统筹学习计划。
3.2增加团队项目,提倡组内自学互学
在以C语言类为主线的课程设置下,还应将课程设计与语言学习一同进行,我们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推进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将课程设计与语言学习一同进行,特别是在语言学习之前将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以及安排告知学生,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更加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学习。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团队方式完成一个课程设计项目,将有利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兴趣,并且可以在团队内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进一步激励学生自学、互学。
3.3增加更为丰富的实践动手项目
单纯的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上并不能很好地激励学生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被动式实践,对于学生提高帮助不大。所以在课程群的设置之外应该多加入一些与所学课程有关的实践动手项目,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和考取相应证书。
我校近几年将各种竞赛引入到教学计划中,并将竞赛结果与学生学分挂钩,发掘出一批优秀的学生,也发掘出了他们的学习潜力,并增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极大地优化了学习效果。
在组织竞赛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组织能力也融入进来,使得学生提前接触到教师的工作,这也正符合师范类院校的培养目标。
3.4采用校企结合模式
无论是师范类院校还是普通的高校,学生培养的一个首要目标都是培养具有合格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是要融入到实际工作中的。如果在学校期间,在课程群中加入企业实践项目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识,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也会让学生明白未来的工作方向与方法。
我校实行的校企结合模式是在课程群中设置了专门的一段时间将学生送到各个企业进行实习,学生利用已学到的知识在企业中进行工作,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以后的学习方向,这种模式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来说,虽然最终的目标是成为教师,但是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良好动手能力的,有过企业实习经验的程序设计员是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基础。只有对所教授专业有整体的认识,并且对所教授专业有过一段时间的时间,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培养优秀学生。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实践经历,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对于培养学生只会有害而无利。
3.5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编程角度与思路
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应更注重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特别是在编程的过程中,思路的建立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编程的兴趣以及知识的使用情况。所以在课程群的设置中应该适当增加一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表达和阐述自己的编程角度和思路,增加学生互相讨论编程过程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4结语
师范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除了要求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师范类专业的特点。而面对目前社会上岗位与学生的供求不平衡的状态,只有通过对目前师范类院校中的程序类课程群进行改革,突出自己的教学目标和特点,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实践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培养的终极目标,特别是在师范类院校中,只有具备实践经验、在企业中实习过的学生才能在未来成为合格的老师。
参考文献:
[1] 于延,王建华. 校企合作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15):47-49.
[2] 万臣,谢芳,胡泉. 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3-36.
[3] 方木云,戴小平. 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软件方向课程群建设[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1-122.
[4] 翁伟,吴克寿,吴芸,等. 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探讨与实践[J]. 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2009(3):122-125.
[5] 黄乡生. 以C语言为主线整合数字化技术课程群[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4):484-486.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Program Designing i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WANG Jiaying, GUO Junji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301, China)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05-02
国内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自1998开设至今已经有近15年的历史了,目前国内设置GIS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近200所。在此期间,GIS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整个空间信息产业对GIS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强。GIS教育也正在蓬勃发展之中,面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譬如学校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传统的教育内容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怎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够加强人才的竞争力?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以及学校特点合理地构建一套GIS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建设急需解决地问题。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GIS人才一直是我们作为GIS教师的目标与责任。对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GIS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GIS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迫切需要,系统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GIS专业特色,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措施和方法;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详细论述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理念、师资队伍、条件平台、课程教材、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举措和进展,为其它相关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1 建设目标与举措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于2001年,以“教学、科研、团队协调发展,学科、专业、课程相互促进”为发展理念,依托“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省部级优秀教学平台和4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等,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结合和促进,加强开放、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性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经过近10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实习实践有待加强,学生培养与国际接轨等老问题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因此,本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力为出发点,研究人才知识结构与需求趋势,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践体系改革等建设为过程和手段,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建设一支掌握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水平高、实践与科研能力强、熟悉行业人才需求的队伍;建设校内校外相结合、国内国外项联系、实验与实习相贯通、应用与创新同步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平台。
围绕该建设目标,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采取下列措施。
(1)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结合目标定位,深入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课程体系能力模块化,理论、实践与应用创新三位一体化,模块之间链接化,实践技能训练综合化,选修课组方向化,专题设计创新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2)课程内容与教材改革:针对现有课程内容重复性较大、部分授课内容老化的不足,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决定课程内容的新旧取舍。保证教学内容的经典与前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课程群模块内部以及模块之间的有机衔接;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开展教材建设,重点建设面向新培养目标的特色教材和实践教材。(3)专业师资队伍改革:优化教师与科研队伍,建立完善的GIS教学科研体系,包括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和齐全的教学实验设备。在本科生课程授课师资体系中,聘请高水平校外专家进本科生课堂;专业核心平台课推行教学水平较高的主讲教师负责制;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4)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紧紧围绕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学方法改革,采用问题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现场实践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应用技术、创新发展。(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综合应用实践的锻炼,为应用创新大好基础;注重个性化培养,优选若干具有潜质的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套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设立科研创新学分与创新奖学金,利用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各种科技大赛获奖、参加教师科研、申报科研立项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2 课程与教材建设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计算机科学类(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象处理、C语言、C++、VB、JAVA等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地理科学类(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国土资源学、城市规划等)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类(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组件GIS、WEBGIS、ARCGIS、PCI等)。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规定的180学分方能毕业。课程147学分(含实习18分),其中通识教育51分,专业基础28分,专业核心25分,专业方向课43分;实验教学33学分。
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所有专业课必修课均配备优秀教材(其中自编教材20%),引进和选用外文教材3门,必修课配备率达17%。6门课程中采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良好效果,获得三项学校探究式课程建设立项。90%课程参加学校课程建设,其中优秀课程20%。9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主讲,所有的教授、副教授都为本科生授课或做学术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多为博士和副教授。所有教学实习都指派有副教授以上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教学奖励22项,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
根据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本专业积极推进优秀教材建设,力求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理论基础、实验内容技术与方法的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先进性,并体现理论与基础、室内与野外、经典与先进的有机结合。自编的系列实验教材和讲义,基本体现了教材建设的理念。截至目前,本专业已经主编专著和教材25部,其中包括《地理信息实验系列教程》、《遥感图像处理系列教程》等实验教材4部,参编教材4部。目前中心自编实验教材与讲义,对于充实地理学发展前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有3本教材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教育部规划教材,1项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地理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单位,以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分别建立了基础、专业、野外综合、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其中,由3个基础实验室(测量与地图实验室、遥感实验室、GIS实验室)和5个专业实验室(GPS实验室、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实验室、车载三维信息获取实验室、三维激光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实验室)组成课内实验平台,由5个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秦皇岛地质地貌、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北京金山测量与地图、北京地面沉降监测、北大方正3S技术开发与应用实习基地)组成校外综合实习、实践平台,由五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成实验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
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构建了符合学科特点、兼顾学习规律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设计的总体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在实验课程设计中,加强理论与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加强地理新技术的应用;在实验项目设计中,鼓励教师依托科研项目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扶持特色实验课程和项目的发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训练。
实践教学内容上,强调体现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根据专业和课程特色,分层次设立基本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构建“基本理论验证-基本技术操作-开发应用创新”的多级实验内容。坚持“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实践相结合”、“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实验设计相结合”,以培养具有扎实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地理技术并具有应用创新精神的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复合型人才。
由专职、兼职教师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保证了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目前任职教师中,有70%的教师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较好地提升了理论课、实验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如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中,任课教师依托所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数字国土”,设计了基于ARCINFO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建设实习;在GIS空间分析实验课中,依托863项目“GIS在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GIS的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实习项目等等,保证在实验教学中前沿性科研的实验内容占一定的比例。
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新技术相结合;二是高水平科研与创新型实验相结合;三是野外实习基地在遴选中遵循了区域性、综合性、先进性的原则。
4 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步搭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初步建立了“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信息高新技术相结合”、“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教学相结合”、“本科生、研究生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示范辐射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形成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在狠抓学生专业学习基础上,本专业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研究就业市场信息,力求为学生就业加强服务。通过组织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竞赛的各类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活动能力。联系高水平的业内人士来做报告,为学生将来就业搭建起人脉网络。学生科研立项和毕业论文依托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等项目的比重逐年提高,选题的准确性、方法的先进性和成果的应用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主要举措体现在以下几点。
(1)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力争为每一位师生提供适宜发展的学术空间。集成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优势资源,建立创新教育平台,并与教学平台有机结合;师生借鉴科研思路,开展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学生探究式学习有效地反哺了教师创新教育能力。(2)以高新技术应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掌握高新技术应用“一技之长”。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的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仪器和软件,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培养解决地理学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增设5门探究式实验课、出版10部实验教材、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与国内外50多所大学共享互动、不断提高。(3)让学生在科研和学科竞赛中掌握高新技术深入应用。依托团队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组织70%的本科生参加科研,先后获国家、省部、校级立项191项,38篇。2008年,3项本科生科研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全国、省部、校级大学生挑战杯赛、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GIS软件开发等竞赛中获奖120多人次。(4)营造实验教学国际化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欧美7所大学联合开展中国地理实习,已成为固定环节,有效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与6个国际品牌的遥感、GIS软件公司合作,建立ARCGIS、ENVI、PCI、JX-4、EZMAP、IMAGEINFO实训基地,有效促进了师生专业软件应用能力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80%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的,部分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得到了沉淀。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参与创新、训练、竞赛活动的学生达60%,获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38项,获实验室开放基金43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北京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和校级各种奖励47项。
学生的学习质量逐步提高,带来的社会声誉逐步上升。考研率突破45%,陆续有10余名学生成功申请出国交流学习计划并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近三年中本科生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93.5%以上,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5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以来,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即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并将继续延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以地学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努力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先进仪器和软件,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应用高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教师团队创新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理念与改革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
[2]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2009(11):41-46.
[3] 王艳慧.GIS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M]//地理学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