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免疫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措施
1.1医院
医院是以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儿童计划免疫在集医疗、预防、科研为一体的医院中[3],它的空间是比较窄小的。我中心为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质和量,预防接种门诊每天8:00~11:00,周一至周六,准时开诊,按照规范门诊要求,分门进出,在今年的门诊工作中,根据本中心实际情况,调整了门诊布局,扩大就诊面积,并增加了叫号系统,对候诊、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的程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实行流水线式操作,减少了家长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添置了一些儿童游玩设施,减少了儿童因等候时间太长而产生恐惧和烦躁心理。我们建立、健全了组织和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加强了门诊预检登记工作,并将所有年龄段儿童的预防接种登记卡汇总至门诊处,每日开诊前按照接种的步骤和具体要求,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做好预检,详细询问接种儿童健康史、过敏史及既往健康史,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本次接种疫苗所预防的疾病,副反应、接种后所应注意的事项等有关内容。并根据今年的疾控要求,各疫苗接种做了相应的告知同意工作,做好了一、二类疫苗告知单的签收、整理工作,并同时登记接种证,接种卡及现场册,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实施接种。每天门诊工作前后,做好冰箱测温及室温测量,保证疫苗的冷链效果,门诊结束后,做好每日疫苗的使用量的核对和统计,及时输入电脑,提高接种率,准时完成每月月报表,制定生物制品预算表,各种突击性报表及计免资料管理。
1.2条块
我们实行条线与地块相结合的形式,更加合理的安排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各条块实行质和量的考核。对预防接种的儿童,经常通过电话通知,到儿童家里去催促家长们及时带孩子来接种疫苗,以保证预防接种的及时率和效果。
1.3对于新出生的婴儿
我们把计划免疫知识与产后护理知识通过产后访视的形式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宣教。
2搞好宣传
为了扩大预防免疫的覆盖面,响应市疾控中心的号召,每年的4月25日定为计划免疫宣传日,今年的预防接种宣传周主题为“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对儿童家长在计免接种注意事项方面,计免的禁忌症如发热、急性期表现疾病,过敏体质,神经系统疾患,既往有严重反应者,重症慢性病人免疫抑制使用者等等的知识了解。同时,对接种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如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甚至严重反应的鉴别以及处理原则,让家长对预防接种反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和居委会取得联系或联合,用墙报和宣传画的形式把计划免疫知识宣传到各个社区,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新知识的宣传,包括其他卫生知识的宣传。
为方便那些因为工作较忙的和那些因为贫困的、没有文化的父母们使他们都能了解什么叫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计划免疫的意义、目前计划内有哪些疫苗、能预防哪些疾病等,我们增设了DVD和液晶电视机,以不间断地滚动播放的形式向儿童家长进行宣教。
加强流动人口的宣传与管理[4]。因为流动人口流动的特殊性,这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盲点。需要耐心地解释和细心的工作。对在外地出生的婴儿,特别是流动人口,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应该接受预防接种。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按计划接受免疫接种,我们每季度采取地毯式普查的方式进行查漏补种。
3加强工作的协调性
3.1在社区内与各方面配合好
不仅要和居委会配合,而且还要和有关单位或部门的家委会配合,了解掌握有多少孕妇,动员她们到医院建立“孕妇保健卡”定期到医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及孕妇的健康状况,并经常与其保持联系,相互沟通,了解其婴儿生产时间及健康状况,需要提供什么帮助等。
3.2 向孕妇宣传
在社区内组织孕妇学习,举办形式多样的孕妇卫生知识及预防接种知识学习班,了解新生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时性。婴儿出生后要及时到医院建立预防接种证,并按计划及时接种疫苗。也可以在婴儿出生后联系我们,必要时到家中为其办理有关手续,让婴儿能及时接种疫苗。
4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
4.1制订下阶段计划,按计划完成每项工作
每月抽出几天时间在居委会给孕妇讲解免疫接种知识,出墙报,同时到应该接种的儿童家里了解疫苗接种后的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时,指导不良反应的处理。一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有些孩子在接种疫苗后偶然患病,而家长以为是接种疫苗反应,故不带孩子看病延误治疗,引起不良后果的发生。
4.2创造经济效益
下社区把计划免疫工作做好了,同时也为群众做了医疗卫生知识的宣教,也了解了群众的需求,并及时为其提供医疗服务。这不仅给医院带来了社会效益,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还给群众带来了方便。
只有把计划免疫工作做得更全面更细致,才能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儿童更加更好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钊.计划免疫培训学员手册.卫生部卫生防疫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3,11.
[2] 王晓军、张荣玲.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现状和影响同时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5:3.
近年来,我县的免疫规划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共同努力,总体上较前几年有所进步,建卡建证率逐步提高,接种率有所上升,疫苗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及时审核率大幅提高。通过多年的努力,部分人群已接种了相应的疫苗,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屏障,为控制相应传染病打下了基础;但这些工作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同省内州内其他县市的工作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各医疗卫生单位进一步转变工作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加强规范管理,扎扎实实的做好免疫规划和传染病报告工作。根据相关传染病发病情况及省州督导意见,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免疫规划工作方面
免疫规划工作目前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整体进展不平衡,免疫规划工作基础差、欠账大,适龄儿童底数不清,实际接种率低,冷链管理接种工作不规范,造成接种空白或无效接种,无法形成免疫屏障,导致相应传染病高发病。相关报表不及时,不准确,甚至闭门造车,影响全县的报表质量。免疫规划资料不完整,接种卡、证、簿、及强化免疫登记表等原始资料缺项严重,没有逻辑性连贯性,不能准确且有效的反映工作实际情况。并且不能按时汇总,归档。
(二)传染病报告方面
传染病报告方面存在部分医疗单位不报告或不及时报告的现象,不认真按照诊断标准报告,报告卡严重缺项,报告麻疹等病例时采样不及时、不规范的问题。给及时流调和防控带来很多不便,影响州卫健局目标责任书任务的完成和总体得分。
(三)原因分析:
1、免疫规划工作还未能引起各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目前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各单位领导忙于处理应付一些比较紧迫的工作,部分领导偏重医疗收入,还没有能把免疫规划工作摆上每天的议事日程,没有真正把免疫规划盯紧看牢抓实。
2、各医疗单位的配合还不够主动默契,疾控中心在报表的收集,传染病的反馈和新生儿三联单的反馈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各接生单位存在不实名接生的情况,上报的乙肝疫苗三联单有很大一部分字迹不清晰,家庭住址不详,无联系方式,三联单的利用价值不高。各医疗单位对三联单等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资料未能很好的利用。县对乡级的督导存在老好人思想,不能把一些重要问题及时反馈给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各级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缺乏培训,业务技能水平有待提高,责任心不强;乡级没有很好的发挥对村级的督导职能,督导流于形式,不能每月督导一次。乡镇卫生院在上报接种率报表时不核对村级接种的卡、证、簿,报告接种率不符合实际,甚至有虚报,瞒报的现象。
部分村级接种员在摸底时不够细致,不能挨门逐户地搜索适龄儿童,造成儿童底数不清,不能保证每月一次的入户接种,入户前心中无底,部分新生儿童不能够及时发现并建卡建证;接种时存在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接种的现象,有可能造成无效接种;接种登后不按规定的要求填写接种卡证、登记表,漏缺项严重,不能形成有效的接种作证材料。还有个别接种为弄虚作假,笔下接种,疫苗的使用零上报的汇总数据与接种卡、证、簿、登记表严重不符,没有接种疫苗,给相应传染病发病甚至爆发埋下巨大隐患。
综上所述,我县免疫规划工作欠账大,又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没有更好的发挥职能,县、乡两级督导不够及时、认真,乡村两级保健网工作人员,责任性差,导致疫苗没有及时,有效地接种在适龄儿童身上,造成相关传染病发病。
二、对免疫规划和传染病报告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今年全州的麻疹控制目标是发病人数在---万以下(不超过2例)。以县为单位必须要零发病。---年以来,我县甲肝报告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疾控中心通报,我县甲肝报告发病数位于全国以县为单位发病率第3位,这充分说明,我县的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疾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我县入户调查接种率突出体现“两差两低两高”现象,即:三级预防保健网底功能发挥差、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差;群众的知晓率低、实际接种率低;报告接种率高、相应传染病发病率高。充分说明了我县免疫规划的实际状况。
今年,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甲肝等传染病的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但是也有许多有利因素和现实条件。主要是国家和省上对卫生事业非常重视,在预防保健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已与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州卫健局要对县卫健局进行免疫规划专项考核,充分体现了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免疫规划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具体贯彻,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最主要最重要的职能。传染病报告工作是国家监测相关疫情、制定防控措施的重要监控平台,只有准确及时才能达到预期的监控目的。因此这两项工作务必要引起各医疗卫生单位的高度重视。
二、靠实责任,充分履行好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职责
今年全州免疫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甲肝等传染病,夯实工作基础,遏制整体滑坡势头,改变被动局面,逐步提升免疫规划工作水平。主要目标任务是:无脊灰病例发生,麻疹发病人数控制在----万以下;认真开展常规免疫疫苗接种,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以上;适时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扎实搞好麻疹等疫苗的查漏补种和甲肝疫苗应急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扩大免疫覆盖面。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和基础抓常规免疫、应急抓强化免疫、重点抓查漏补种的原则,切实加强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要按照各自职责,努力从制度机制上找抓手、创新服务上强措施,破解制约免疫规划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卫生行政部门
(一)卫生行政部门要统揽全局,发挥免疫规划工作中领导协调组织职能,争取县上的支持,最大限度的调动全县力量,参与免疫规划工作,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卫健局要牵极大地调动了村级接种员的积极性,为村级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经费基础。需进一步配置好免疫规划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落实好个医疗卫生单位的免疫规划和传防经费。要健全完善领导包片制、目标责任制、疫情通报制、工作规范制、业务考核制、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工作制度,逐步实现免疫规划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及时把免疫规划工作的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落实到各工作人员身上,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责任的工作局面。
(二)-----要积极主动配合、加强业务培训和业务督导;
一要强化培训职能,加强对自身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督导和服务能力;加强对乡村两级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乡村两级的接种服务技能。二要切实加强冷链管理,及时运转,确保疫苗效价,并及时了解并向上级报送乡村两级冷链设备运转情况,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疫苗需求和使用报告制度。三要加强免疫工作督导,对免疫规划工作每月督导一次,及时发现、帮助解决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导后,迅速拿出督导报告报送卫生行政部门,让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了解掌握免疫规划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通过有效的督促检查,切实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四要靠实工作责任,主动了解疫情动态,做好疫情分析,加强与相关单位的信息交流,并积极了解疫情进展,及时控制疫情,每旬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一次传染病的主动搜索,并收集住院分娩儿童信息;要加强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处置工作,建立应急队伍、储备应急物资、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控制重点传染病疫情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三、各接种单位和乡镇卫生院要切实把好免疫规划的前沿关口,履行好公共卫生基本服务的关键职能。
1、配强专干,强化培训,加强本级和村级卫生组织的建设。
2、从“实”字上下功夫,切实做好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一要加大摸底调查工作力度,实实在在摸清儿童底数。二要结合各自的实情,实行定点接种与入户接种相结合的接种方式做好常规接种,并长期开展查漏补种,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提高接种率;在入户的同时进行接种疫苗和相关疾病防治知识宣传,逐步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接种疫苗的主动性;要加强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工作,强化与外地的信息交流,及时主动的掌握外出人员的接种情况;要在每年开学期间在辖区内的小学和幼儿园开展新入学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对漏种的及时补种疫苗,补发接种证。三要加强冷链管理,紧盯疫苗储存和接种的冷链环境,要做到规范接种,坚决违规操作和侥幸心理。每月按常规接种和查漏补种两部分向疾控提供疫苗需求报告。四要加强对村级的督导,务必做到每月对每村督导一次,督导必须要实事求是,紧盯村级的疫苗冷链状况,疫苗的使用量是否与儿童接种数相一致。必须有计划的入户调查接种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五要严肃工作纪律,落实责任和奖惩制度,坚决杜绝笔下接种,杜绝虚假数据,实事求是的统计上报数据。
关键词:基层免疫规划;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信息化建设
疾控工作最重要的是预防,疫苗接种是现在运用最广泛、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方法,其公共、公平、公益性相对保证了免疫效果达到最广泛深入的状态。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和全球同步已消灭了天花; 消灭脊灰进程加快, 消除麻疹工作进一步推进,破伤风、白喉等传染病的发病率、致死率都大幅度的下降,免疫工作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由于我国基层农村数量巨大,人口占我国50%以上,因此成为我国免疫规划工作今后关注的重点,而基层的一些状况也影响到了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
1 客观因素
1.1地理因素 地理位置对于免疫规划有着重大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依然有50%以上的农村人口。而农村经济发展普遍比较缓慢,交通便利性也较差,部分地区可以达到很差的水平,接种点的分布对于居民接种有着较大的影响,交通问题又导致了居民接种活动的不便,很多居民对于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接种疫苗有着抵触心理,因此基层免疫规划作用在经济欠发达交通欠便利的条件下产生了很大的制约性。
1.2经济因素 据何庚生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经济条件和免疫规划的深入度是有正相关的,经济较差的地区会直接影响到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使规划工作较为薄弱,接种率也会较为低下。经济条件又直接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和对外来信息的接纳,缺少信息来源的渠道,会使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无法得到更多居民的配合。而经济条件又会使部分不明收费事实,导致一类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不利。有学者对我国基层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过统计,我国县级疾控中心数量不到3000个,经费约为1亿多,但50%以上来自于创收,财政投入不到5%,实际用于接种项目的费用人均不到1元,远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基层免疫工作人员待遇低知识不足,甚至有部分地区因财政不足而没有投入经费,乡村级的工作经费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创收,与国家政策要求和投入相差甚远。县乡村三级的免疫规划网是免疫工作的基础,如果因为经济因素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将会使免疫网被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很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
1.3疫苗研制的副作用反应 免疫疫苗作为一种药物,不同于治疗性的药物,它是针对健康人群的一种预防性的药物,因此保证疫苗的副作用效应是对疫苗接种的一个较大的影响因素,会给人的接种心理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作为一种药物,疫苗不可能彻底消除它的副作用,而相当一部分人或因为害怕引起这种副作用而不愿接种,或者不去了解相关知识而盲目的拒绝接种,甚至期待疫苗彻底消除副作用再接种,这些人群的反应都会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
2 主观因素
2.1卫生资源分布 卫生资源包括了卫生人员和相关设备两个方面。免疫规划工作是一个从管理到接种、统计、评估、监测等的系列过程,都需要建立一定的专业机构和人员来保证工作的通畅进行。但是,我国县疾控机构及乡村防保机构人员设置都有较大的盲点,导致免疫接种在覆盖率上依然存在很大的缺口。由于疫苗冷链储存的特性,多数基层疾控中心及乡村防保机构存在设备陈旧或短缺的事实,直接影响疫苗的储存、供应和安全使用。冷链设备的配置是疫苗工作的基础,如果配置不足,将严重导致疫苗问题的产生。冷链设备要做到专用化,不得在使用过程中将疫苗与其他物品混合在一起储存,要规范使用,冰排数量要充足、放置要规范,使疫苗能够真正做到在冷藏状态下运输和储存,保证疫苗质量。
我国疫苗又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二类疫苗原属自愿接种,但现在也纳入政府管辖范围内,原来产量本就有限,现在管辖范围的扩大,会使需求量增长,会引发疫苗供应问题和新一轮的设备需求问题的双重困难。另外,新的疫苗会有毒株变异情况的发生,如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新增加的免疫规划疫苗都出现了这种情况,直接增加了免疫规划工作的新难度,延缓了同类疫苗新的研发速度。
2.2工作人员态度以及能力问题 基层防疫工作业务较为简单,对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加上经济投入不足,因此导致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一部分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思想认识更是不足,工作习惯相对懒散不负责任,对上级部门的意见无法做到及时的领会,导致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在儿童防疫工作上,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及时宣传是家长能否及时带孩子去接种的重要途径,但因为部分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到位和不重视,导致家长们未能及时为儿童接种。
2.3宣传教育因素 免疫规划工作的宣传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大部分群众对于哪种疾病可以通过预防得到控制是极为陌生的,宣传不到位,群众是无法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的,因此也无法理解免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及时性,导致配合不足,直接影响免疫覆盖率。基层免疫工作尤其是农村,发传单这种宣传方法最为普遍,但基于文化水平问题以及意识问题,这种方法的宣传效果是极为低下的,因此对于防疫工作的宣传需要工作人员多方位的进行。
2.4家长文化意识问题 儿童作为接种工作最为广泛的群体,家长的认识水平问题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开展,但农村部分家长存在文化层次较低的状况,对防疫知识的认识受限于信息来源以及文化水平的不足,使防疫知识的认识程度以及防疫工作的态度问题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免疫规划工作开展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基层群众文化水平不足引起的免疫知识认知率较低的问题是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免疫工作开展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2.5生活习惯问题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存在不少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与混居区,不少少数民族囿于其民族传统的问题,思想较为落后,引发各种问题,如:在家分娩、女孩不接种、超生儿童不接种、对疫苗有误解并不听劝等。同时,基层民众对于防疫工作处于“等、靠、要”的习惯中,难于主动配合工作,使基层防疫工作开展难度加大。
2.6人口流动问题 现在社会人口流动较为广泛,基层农村外出打工人数增加较快。流动人口情况的掌握很难做到,这些人又存在一些文化水平低、卫生意识差、防疫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留守儿童的接种问题都引发了很大的困难,甚至会形成免疫空白区,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一大难点。
针对流动人口的问题,应该发挥基层免疫工作站的广泛性,加强基层儿童摸底工作,并结合儿童入托入学的情况查漏种者,及时补种,尽力消除免疫空白人群。建立一个统一咨询电话或者专题网站,给流动人口接受相关防疫知识提供信息来源,在提供解疑的基础上,要提供接种时间和地址、联系电话等。基层防疫站在制定免疫规划工作财政预算时,需以常住人口为依据,不能把户籍数作为依据,以避免重复拨款。免疫规划工作要与公安、计生等部门合作,掌握更准确的信息的数据,协同管理,争取使流动人口的防疫工作能够落实。
2006年卫生部提出了儿童接种信息化建设,将儿童接种工作实现联网,建立接种工作客户端系统,尽快做到“一地建卡,异地接种”。但至今此项工作推进缓慢,信息的收集、录入都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保证接种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科学准确的掌握免疫规划工作的真实情况。
2 结论
免疫划对于我国的疾病预防工作有着战略性作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对于工作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从思想认识上、人员设备配置上、落实政策上、合理评估等各方面加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各基层防疫站要充分发挥主动,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配合度。要在政府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我国免疫规划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杨仁聪.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影响因素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2(02):12-13.
[2]崔清华,周长海,秦献普,等.基层免疫规划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07):792-794.
一、勤奋学习意识
在“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中,2012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理论学习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以及学用脱节等问题。为此,计生干部要坚持做到“三个统一”:一要把加强学习与改造思想统一起来。切实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息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做计生工作。二要把加强学习与思考问题统一起来。要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不断增强问题的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三要把加强学习与下乡依法行政能力统一起来。要针对复杂多变的计生家庭新情况和问题,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对计划生育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提高理性办事能力;转化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深入研究,提高分析解决能力。
二、开拓创新意识
计生干部是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的领头雁、排头兵,必须具备创新的勇气、创新的眼光、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能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根据实践要求进行探索创新。要善于把上级精神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自觉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做法和规定方式,创造性地开展计生工作,不断开阔新观点新视野,拓展新思路,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上求先进,在解决育龄群众中去关心,在关爱女孩中去努力,在关爱特困户中去发展。
三、真抓实干意识
衡量一个计生干部精神状态好不好,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能不能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目前,鲤鱼塘镇计生队伍中大多数计生工作人员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事业心责任感都比较强,真抓实干的劲头比较足。但从高标准严要求来看,还存在差距。因此,作为计生干部职工,一方面要具有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要始终以计生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大局,以计生事业为重,以杜绝超生为己任,认清自己肩上的责任,始终保持低生育水平状态。另一方面,要具有自觉奉献的工作精神。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计划生育利益的关系,在个人利益与计生事业发生矛盾时,自觉以计生事业为重,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求有所不求,有所为有所不为,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忠于职守,尽心尽力,自觉地为计生事业建设奉献自己的一切。
四、依靠人民群众意识
计生工作人员时刻注意倾听育龄妇女的呼声,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反映计生干部职工的意愿,集中计生工作人员的智慧,使各项决策、工作符合实际和计生工作人员要求。一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基层计生人员的民利和正当要求,努力营造一个使计生人员有话敢说,有意见敢提,有问题敢反映的宽松民主氛围。要切实还权于基层,使基层计生人员该行使的民利得到充分体现。二要在感情上主动贴近育龄妇女。计生工作人员要经常“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人民群众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做到心系人民群众,心思群众。三要在行动上为了人民群众,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想问题,为事情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计划生育上,竭力为计生事业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五、廉洁自律意识
【关键词】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目的;实施效果
根据国家规定免疫程序的计划免疫工作,是指有计划利用疫苗预防接种,增强人群免疫力,尤其是儿科的保健基础,对于降低感染性疾病、控制儿童并发率、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作为计划免疫工作的有效促进手段,在临床上应广泛推广。笔者选取医院所管辖区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接受免疫接种家长1800例,以各种形式给予免疫健康教育,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计划免疫工作的目的与实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所管辖区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接受免疫接种家长2800例,其中男性700例,女性110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8.4±7.8岁,文化程度:1150例大专及以上、550例中学及中专、80例小学、20例文盲。
1.2方法
1.2.1接种前仔细收集家长基本信息,主要包含计划免疫的一般情况、认知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宣教形式。向儿童家长、产妇详解而儿童多发性疾病、常见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同时宣教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注意事项等。通过画报、网络、图片、宣传册子、照片等形式,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介绍计划免疫基本知识给家长,根据不同年龄段,介绍各种免疫基本信息、接种方法,以使家长了解接种重要性[1]。
1.2.2接种时在接种时,向家长详解有关疫苗接种适应症、禁忌症、疫苗名称、接种时间、接种作用、注意事项,以及接种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同时,需告知家长应在儿童身体处于健康水平条件下,方可进行接种疫苗,获取家长配合,提高接种率,防止促发副反应。
1.2.3接种后完成接种后,当天给予儿童充分休息,不洗澡、多饮水,仔细监测儿童体温变化、局部反应。如果儿童体温大于38.5摄氏度,可服用退热药物。若出现轻微局部反应,无需给予特殊处理。若出现严重局部红肿,可采用干净毛巾进行热敷,如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防止出现不良反应[2]。
2结果
经过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家长、儿童的配合实施,提高了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的主动性,了解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与适应症,以及接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实现预期目的。儿童建卡率为100%,计划内儿童免疫苗接种合格率为99.3%,计划外免疫苗接种率为93.6%,在接种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感染性疾病。
3讨论
因生长发育关系,儿童的机体、免疫系统等均无发育完全,属于传染病易感人群,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即及时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指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近年来,随着疫苗接种技术的进步,接种后保护率达92%以上。然而大多数儿童家长缺乏对计划免疫的相关认知,仅接受I类免费疫苗,对于非规定类、接种率较低、费用较高的II类疫苗,主要呈现一种不支持、不理解的状态,许多家长持有一种有病现治、无病不防的态度。例如,有些家长明知宝宝有接种禁忌证,但仍心存侥幸,接种前不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这样接种疫苗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对于所有家长,特别是儿童母亲、育龄期妇女、孕产妇,实施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健康教育的目的:①通过多样化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免疫接种率。设立疫苗知识宣传栏、宣传牌于计划免疫候诊厅,可使家长直观化的了解接种疫苗的禁忌症、适应症、年龄范围、时间范围、接种后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同时,利用宣传单的形式发放给家长,可使家长了解接种的重要性。接种儿童加重可能是老年人,应强化口头指导教育,在接种疫苗前,向老年人细心讲解,以提高接种工作的配合性、主动性。②强化流动儿童家长健康教育,保证疫苗的及时接种。因我国城市流动人口较大,增加了计划免疫的难度。因此,计划免疫人员熟悉、掌握辖区内流动儿童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定期到家发放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手册,并向家长细心讲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使其了解接种疫苗作用,提高疫苗接种主动性、接种率、及时率。③通过加强计划免疫人员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常规培训中纳入健康教育培训,每周开展业务学习,选择不同方式,轮流培训每一个计划免疫人员,向其培训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相关知识,不断更新知识,要求培训人员作出学结,鼓励提倡合理化建议。疫苗接种存在途径差异,对于接种针头类型、针头大小、接种部位、接种角度、接种深浅等,均有严格要求。例如,在接种百白破疫苗时,若接种部位太浅、疫苗不均匀,极易导致无菌性化脓感染。在接种卡介苗疫苗时,若误注入肌肉、皮下,极易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局部脓肿等。因此,在计划免疫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加强三查七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接种疫苗,避免发生疫苗错种、漏种、误种献血,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4]。
健康教育的实施:健康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接种疫苗健康教育工作是由社会不同结构的成员组成:接种疫苗人员、家长、政府、群众等等,同时存在各种文化程度差异,所以,我们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必须按照各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起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学习,在接种疫苗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宣传栏、宣传手册、口头宣教等形式,使儿童家长可提高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充分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接种率、及时率等问题[5]。在本组实验中,经过分析后得知,儿童建卡率为100%,计划内儿童免疫苗接种合格率为99.3%,计划外免疫苗接种率为93.6%,在接种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感染性疾病。
综上所述,针对计划免疫工作,实施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可提高儿童的接种率,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晓艳,岳秀艳.健康教育入社区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47-2048.
[2]陈伟,朱向军,高志刚,等.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4):466-468.
[3]张兴玉.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09-1110.
春风绿枝头,杏林春满园。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季节,我们欢聚一堂,共谋全县卫生事业发展大计。我很高兴来参加今天的全县卫生工作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大会。刚才,彭局长代表卫生局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建中副县长又站在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就新形势下加强今年我县卫生工作作了重要发言,我完全赞成,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
20__年是卫生工作经受新考验,取得新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全县卫生系统上下一心,积极有效开展了冰冻灾害、手足口病、问题奶粉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扎实推进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充实了卫生人才队伍,大力优化了卫生行风;特别在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无偿献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妇幼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县委、县政府对医疗卫生工作是满意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卫生工作者艰辛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简要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坚定发展卫生事业的信心。当前,我县卫生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具备事业发展的有利形势和良好基础。一是具备发展卫生事业的政治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任务。总理指出:“要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强化政府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这都表明,党和国家已将卫生事业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多的希望。二是具备发展卫生事业的财力基础。国家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即将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将投入8500亿元。今年,中央和省新增卫生项目投资下达到怀化市就有12550余万元,涉及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1个。我们相信,国家,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还将随着财力的增强进一步加大,长期以来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三是具备发展卫生事业的社会基础。当前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健制度正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注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卫生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具备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基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县委、县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卫生事业的文件。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__—20__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这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出台,将有力促进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五是具备卫生事业发展的工作基础。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卫生工作获得了国家、省、市多次表彰。健康扶贫工作、妇幼卫生工作在全国会议上做典型发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结核病防治、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消灭脊髓灰质炎、卫生监测、抗非典等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制度被省卫生厅命名为“芷江模式”在全省推广。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无偿献血、白内障救治、妇幼卫生等工作被评为市级先进,这些都为进一步发展卫生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增强发展的信心,更好的把我县卫生事业推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个别医务人员服务观念淡薄,服务态度较差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级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到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抓住薄弱环节切实进行整改,把卫生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二、充分认识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的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强化免疫工作抓好抓实。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爆发流行,是免疫规划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为此,我国政府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在20__年消除麻疹(麻疹发病率小于100万分之一)。因此,这项工作能不能做好、圆满完成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国家声誉。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相关单位、特别是卫生系统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芷江的战略高度,把它作为当前的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刚才,建中副县长对卫生、教育、公安、财政、广电
、妇联等单位的具体职责进行了明确,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我这里再强调一下乡镇的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按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的组织实施,配合卫生、教育部门作好强化免疫各阶段的工作,保障强化免疫工作所需的宣传、摸底调查登记等方面的人力、物力安排。除教育系统负责的在校(园)适龄儿童外,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村社、乡镇干部配合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其余应种儿童的摸底造册、告家长通知书的发放工作。组织卫生院、学校按卫生局安排统筹好本乡镇内的接种点布置工作。并负责因接种引起的疑似或异常反应或不稳定事件的调查处理。
县属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县里的要求,组织安排好有资质的医务人员在3月25- 4月10日 期间奔赴各自负责片区搞好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和异常反应的医疗救治工作。
此次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涉及全县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同志们务必高度重视,会后按照县政府所发的《关于做好我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工作的通知》迅速行动起来,扎实开展强化免疫活动。
三、充分认识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防范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风险意识。要充分认识抓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防范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风险意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医院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理念,坚持质量和安全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要构筑医疗安全生命防线,强化规范化培训和坚持改进医疗护理质量;要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要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制,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去年,卫生系统开展了诚信在卫生、满意在医院的活动,我认为搞得很好、很及时,今年要继续开展下去,而且要持续不断的开展下去。刚才彭峰局长讲了卫生系统今年还将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医务人员技术大比武、迎接建国六十周年卫生系统成就展暨行风建设文艺汇演、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活动。我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以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平时的规范化培训,广大卫生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观念、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得到根本的转变。
最后,我在这里强调一下安全生产。大家知道最近我国发生了好几起安全事故,我县这两年的安全生产形势也不容乐观。安全生产事关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和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大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既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检验。完全可以说,思想上的隐患是最大的隐患,细节上的疏忽是最大的疏忽。各级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反复性和艰巨性,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从根本上和源头上克服盲目乐观、麻痹松懈的思想倾向,增强忧患意识,树立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思想,认真吸取教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近期,县里将重点开展对道路交通安全,学校、娱乐场所、商场宾馆酒店等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进行排查和整治。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齐心协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全县经济社会的稳步、安全、协调发展。
【关键词】免疫规划;工作模式
免疫规划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一项根本措施,也是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特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及预防医学的发展,对当前免疫规划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免疫规划以来,免疫规划针对疾病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实现了消灭天花和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的目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形势下,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颁布、贯彻、实施后,制约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实施的诸多因素也凸显出来,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1]。
1 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1.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开始实施儿童免疫规划,通过对儿童实施计划的预防接种,有效的控制了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的传播,对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但预防接种所产生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未被充分认识,再加上地方财政紧张等因素,导致计划免疫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计划免疫工作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免疫规划各项措施的落实。
1.2计免疫苗、防病知识宣传投入力度不足,效果不深广,影响免疫规划的实施。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渠道过于单一,在免疫规划实施的过程中,有许多家长由于流动性大,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少,导致未能及时让孩子接种相关疫苗[2]。此外,由于年轻一代父母对疫苗接种、预防针、传染病有不少误区,加上一些价格较高的二类疫苗有偿接种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脱种、迟免疫常有发生,一定程度影响了一类疫苗的大面积推广。
1.3流动儿童的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变革,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加,流动儿童群体庞大,居无定所,预防接种工作难以落实,主要原因是:一是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来自偏僻的农村,文化水平相对偏低,缺乏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知识的了解;还有部分流动人口是计划外生育,儿童家长怕罚款而拒绝为儿童接种;有的儿童家长由于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计划免疫工作者多次通知并上门动员仍不接种[3]。二是免疫程序难以确定,调查资料显示,近半数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史无据可查,有免疫史记录的,其接种情况也有相当部分不符合规定的免疫程序。三是预防接种通知难以到位。流动人口是一组动态人群,搬迁频繁,居无定所,致使预防接种通知难以到位,使这一部分人群成为传染病多发、爆发与流行的高危人群[4]。
1.4疫苗管理混乱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各种生物制品必须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管理和使用,并逐级分发或供应。目前仍有一些单位无视法制法规,通过非法渠道从事疫苗购销活动,有些疫苗甚至来源不明,更重要的这些单位根本不具备疫苗贮存、运输条件,疫苗质量难以保证,客观上又降低了疫苗的免疫原性,也增加了异常反应的发生率。
2 免疫规划工作模式的转变
2.1保障经费投入 预防为主是我国建国后提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客观规律和行之有效的基本卫生方针,不能偏离和动摇,要坚决改变过去“重治疗轻预防”的不正常现象。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和《条例》都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政策和经费保障等措施做出明确的规定,目前我国对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包括对计划免疫的投入,采取分级财政体制。由于各地区经济、财政状况不同,导致其计划免疫财政投入差异很大,特别是贫困地区,政府对计划免疫工作可能拿不出足够的经费,甚至根本无经费支持,这样有部分儿童将享受不到计划免疫工作带来的好处,对他们来讲有失公平。
2.2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免疫规划的认识。搞好计划免疫,提高疫苗接种合格率和及时率,要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免疫规划政策和成就,以及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展经常性宣传与“4.25”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参与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社会参与实施免疫规划的氛围。在以后的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对农民、工人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重点人群的宣教工作,以提高各层次群众积极参与计划免疫的主动性,使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2.3完善免疫服务形式,加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提高免疫服务质量。要根据免疫规划工作内容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整免疫服务形式,增加服务次数,确保适龄儿童及时得到预防接种服务。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管理,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和新的免疫程序开展预防接种。强化边远、贫困地区和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努力提高接种率。积极争取教育部门配合做好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漏种者及时补种,努力消除免疫空白人群。积极探索对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的有效管理推广办法,针对各区域实情,采取措施,克服实际困难。如:下乡补助、交通人力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公立乡医体系协助工作等,完善免疫覆盖,有效减少免疫空白点。加快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实施免疫规划提供信息支持。
2.4加强冷链建设,保障免疫规划疫苗冷链运转。要根据实施免疫规划的需要扩充冷链容量,完善冷链建设、补充和更新机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要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要求,严格实施疫苗的冷链运转,做好免疫规划疫苗的储存、运输、使用等各环节的冷链监测和管理工作,争取冷链设备能专物专用,从而使设备使用年限能达到规定使用寿命,使冷链系统设备的报废、补充和更新达到制度化、经常化。
2.5提高免疫规划人员素质、稳定防保队伍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防保站的建设,切实解决防保工作经费和基层防保人员的待遇问题,稳定防保队伍。实行接种人员报批制度,由基层防保站申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经县疾控中心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基层防保人员的管理,建立奖惩制度,严格实行准入和定期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的调离防保工作岗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工作质量。
3 讨论
免疫规划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长期性 预防接种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全社会人群,需要宣传、动员公众参与,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施免疫规划,控制或消灭针对传染病,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任何一种传染病作为一种生物体在自然界长期存在,要想让它在自然界中消失,都需要经过长期、艰巨的努力,才能实现。
“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之一。我国卫生工作的性质决定免疫规划工作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它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只有更新观念,转变免疫规划工作模式,加强领导、重点投入、规范管理、严格要求,才能扎实推进免疫规划工作科学、规范、健康有序地开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洁.新形势下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01
[2] 周作卿.当前实施免疫规划工作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 (6):83
一、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工作面临的困境
据笔者调查,截至2014年12月,江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0项(含扩展项目),其中音乐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非遗项目34项;省级非遗项目488项,其中音乐类非遗项目192项。另外,江西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3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314名。从表面上看,江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可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1.传承人年龄较大,后继者青黄不接
非遗项目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传承方式,这就注定其传承不能顺利进行。据了解,江西原有3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只剩下34名,流失的两位是婺源傩舞传承人胡振坤和瑞昌竹编传承人宋增礼。在现有的34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中,22名传承人已年过六旬。其中,号称“歌师”的兴国山歌传承人徐盛久已年近九旬,仍然活跃在表演一线。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在31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已故17名。尽管在世传承人年龄偏大,但后继者却是青黄不接。如莲花茶灯舞是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漆石生已经63岁,而该项目的下一代传承人仍无着落。如果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在培养后继人才方面进展缓慢,将会产生断代现象。
2.传承方式单调陈旧,多数学徒有名无实
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不管是学歌、学舞、学戏,还是学乐器,都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舞台表演的检验。这就要求师徒们在传与学上花费相当大的精力,且学徒们要具备扎实的文艺功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掌握并承续某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在一定区域或领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第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按照规定,传承人要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通过办学方式的传承几乎无实例。一些艺术造诣深、名气大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采取古老的师徒传承方式,能够带到真心学艺且文艺底子扎实的学徒。但是,有些传承人,特别是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没有资金补助和市场效益,时间和精力都不能保证,师徒关系大多仅流于形式、有名无实,更无法保证学徒质量。
3.年轻人无心学艺,非遗传承前景堪忧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江西经济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文化方面,受现代文化多元化冲击,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音乐类非遗项目濒临传承无人、技艺失传的危机。据了解,赣南采茶戏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由于观众少、市场不景气,许多县剧团撤销或改为歌舞团。同样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婺源徽剧团,好不容易培养出一批年轻演员,但面对收入低的现实,很多演员都转行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尚且如此,省级非遗项目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据笔者了解,莲花茶灯舞动作轻盈多姿,茶歌优美动听,茶灯制作精良,服装色彩鲜艳,富有浓厚的赣西特色。但是,很多年轻人对此并不感兴趣,也没有人主动学舞。缺少年轻人参与的音乐类非遗项目,最终将消失在文化历史舞台上。
二、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工作出现种种问题,有政府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相关部门履职缺位的原因。据笔者调查分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经费投入不足
江西是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底子薄、财力紧,对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普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重使用、轻投入,重短期效益、轻机制建设等问题。如有的地方把申报音乐类非遗项目当成可有可无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有的地方甚至把非遗项目当成向上级部门讨要经费的“摇钱树”,导致申报工作与传承保护工作形成较大反差。据了解,省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用于非遗项目的保护,但市、县一级财政几乎没有配套资金。
在传承人传承活动及生活补助方面,2012年,江西有21人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财政补助,每人获得财政补助1万元。这些经费对于数量众多的音乐类非遗项目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特别是对于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来说,获得财政补助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2.传承方式争论不休
对非遗项目的传承方式,各方争论不休,至今仍无定论。有人认为音乐类非遗项目必须坚守身口相传的传承方式,也有人认为可以在传承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笔者以为,国家规定采取收徒、办学方式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其实就为“继承派”和“发展派”提供了不同的传承思路。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一味强调固守传统的传承方式,把包括高校等在内的社会资源排除在保护传承工作之外,试问非遗保护工作能够走多远?回顾中国音乐发展史,如果不是刘天华把二胡引进高校课堂,二胡能有今天的地位吗?如果不是创办了一批黄梅戏校和剧团,黄梅戏能有今天的发展吗?类似的例子不可胜数,所以“继承派”和“发展派”的争论可以休矣。诚如樊祖荫教授所言:“学校应在传承民族语言、传承民间艺术和培养专业人才三个方面发挥不可或缺和替代的重要作用。”只要有益于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各地高师院校就应大胆尝试。
3.有关部门履职缺位
按照规定,国家级和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必须制定项目传承计划、具体目标任务,报文化行政部门备案,定期提交项目传承情况报告。文化行政部门要监督、指导传承人的传承工作,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或者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经核实后报上级文化行政部门批准,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可实际上,这些规定并没有落到实处。
这些年来,除了传承人自然死亡外,各地并没有取消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资格的例子。据笔者调查,除了九江学院、省职业艺术学院、井冈山大学等少数高师院校在保护、传承非遗项目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之外,江西绝大多数高师院校都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工作,更不用说培养下一代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了。
三、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工作的对策
音乐类非遗项目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四个门类,数量多,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做好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对于引领、发展江西非遗项目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坚持依法传承
把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据笔者了解,《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在研议、制定中,该条例出台后,各地、各部门应对照相应的法规落实职责,严格依法申报、依法保护、依法传承。特别是在拟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保护规划,以及经费分配等方面,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力求公开公正,依法透明。
2.加强经费保障
省、市财政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按照《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逐年增加国家级、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经费支出。当务之急,首先是把国家级、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经费纳入省、市财政专项预算,积极为传承人提供养老和生活补贴,保持传承人传承、保护经费来源稳定;其次,积极建立社会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旅游收费分成、社会资金赞助等,拓宽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经费的来源渠道;再次,邀请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大型活动表演、走进高校开设讲座等,以提高传承人的劳动报酬,增强他们表演和传承的积极性。
3.完善保护机制
首先,完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落实非遗保护情况会商机制,对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职能部门应密切沟通、协调解决;其次,建立落实国家级、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人资助办法,完善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工作监督、考核制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工作;最后,对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濒危音乐类非遗代表作灭失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关键词】 天年饮 衰老 细胞免疫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of Aging Rats and the Anti-aging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nianyin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of aging rats and the anti-aging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nianyin.Methods40 SD rats were pided into 4 groups at random: normal group, aging model group, Tiannianyin group and negativ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10 rats. The sub-acute aging model rats were made by injecting D-gal into abdominal cavity continually.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IL-2 and IL-6 content in serum, the macrophagic phagocytosis and thymus index were also observed. ResultsCompared with normal rats, the IL-2 content in serum, the thymus index and the macrophagic phagocytosis of aging rats decreased obviously (P<0.05,P<0.01); the IL-6 content in serum increased obviously (P<0.01). Tiannianyin not on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IL-2 content, the macrophagic phagocytosis and the thymus index of aging rats (Tiannianyin group compared with aging group: P<0.01, P<0.05); but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IL-6 content of aging rats (Tiannianyin group compared with aging group: P<0.01).ConclusionsTianninyin can strengthen the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of aging rats, so it has fairly anti-aging effects.
Key words:Tiannianyin; Aging; Cellular immunity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并逐步衰退,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疾病以及癌症发生的增多[1]。中药天年饮由刘河间《宣明论方》何首乌丸加味而成,由何首乌、肉苁蓉、怀牛膝等组成,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延年益寿之功效。我们的研究已经发现,天年饮具有延缓性腺衰老、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2~4],本文观察了天年饮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天年饮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的选择与分组实验选用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50 g。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衰老模型组、天年饮用药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用药组、阴性对照组大鼠均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按200 mg/kg给药,1次/d,连续40 d)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动物模型。模型组大鼠造模成功后不再做任何处理;用药组大鼠造模成功后每天用天年饮灌胃,共30 d;阴性对照组大鼠在造模成功后每天灌胃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时间同用药组大鼠。
1.2 药品与试剂天年饮由制何首乌、怀牛膝、肉从蓉、羊藿、丹参、茯苓等6味中药组成,熬制后每毫升含生药1.5 g,按16.2 g/kg灌胃给药。
D-半乳糖(D-gal)由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生产(批号:020402)。检测血清IL-2,IL-6含量的ELISA试剂盒由晶美公司提供。
1.3 指标的检测
1.3.1 血清IL-2及IL-6含量的检测大鼠经内眦取血,离心后取上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2及IL-6的含量。
1.3.2 胸腺指数的检测大鼠称重后断头处死,取出胸腺,去除脂肪、筋膜后称重,计算胸腺指数:胸腺指数=胸腺重量/体重(mg/10 g)。
1.3.3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按文献[5]的方法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计算吞噬指数和吞噬率。
1.4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以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大鼠血清IL-2及IL-6含量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衰老模型大鼠血清IL-2的含量明显下降、IL-6的含量明显上升(与正常大鼠比较:P<0.01);中药天年饮可显著提高衰老大鼠血清IL-2含量、降低衰老大鼠血清IL-6的含量,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表1 各组大鼠血清IL-2和IL-6的含量(略)
2.2 大鼠胸腺指数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衰老大鼠的胸腺指数与正常大鼠相比显著下降(P<0.01);天年饮可提高衰老大鼠的胸腺指数,用药组与衰老组大鼠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
2.3 大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衰老大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下降(与正常大鼠比较:P<0.01,P<0.05);天年可明显提高衰老大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用药组与衰老组比较:P<0.01,P<0.05)。表2 各组大鼠胸腺指数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略)
3 讨论
1977年Basedovsky[6]首次提出“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immune-neuroendocrine network)学说;1988年Meites[7]提出,在衰老的过程中,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随龄下降,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疾病以及癌症发生的增多。
虽然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但老年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主要与T细胞的变化有关[8]。并有研究发现,T细胞功能的降低与胸腺退化密切相关[9]。衰老时随着胸腺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胸腺上皮细胞MHC分子表达下降导致T细胞总数减少以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功能下降。IL-2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在调节免疫应答、抗肿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强弱的重要指标,IL-2产生的减少可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10]。IL-6主要是由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产生的细胞因子,不仅在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全身各功能系统的活动。在衰老和许多老年疾病发生时,IL-6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由于IL-6的水平异常升高,可导致一系列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紊乱,从而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11]。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精气虚弱是导致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因此历代医家多用补肾为主的方药来延年益寿。天年饮是我院中医系教授贾春华博士在刘河间《宣明论方》何首乌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的,何首乌丸本由何首乌、肉苁蓉、怀牛膝组成,能填精补髓、乌发延年,于此基础上加羊藿补肾壮阳以强筋骨,丹参活血化淤以通心脉;茯苓健脾利湿以宁心神。诸药相配通调心脾肝肾四脏,而以肾为主。本研究发现,中药天年饮可提高衰老大鼠血清IL-2的含量、降低衰老大鼠血清IL-6的含量,显著提高衰老大鼠的胸腺指数,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说明,天年饮通过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Weng NP. Ageing of the immune system: how much can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adapt[J].Immunity, 2006,24(5):495.
[2]陈志宏,高福禄,庞晓静,等. 天年饮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4):347.
[3]陈志宏,宋成军,高福禄. 天年饮调节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528.
[4]陈志宏,高福禄,庞晓静. 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7.
[5]Salonen JT, Salonen R. Ultrasound B-mode imaging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atheroserotic progression[J].Circulation, 1993,87(3 Suppl): Ⅱ56.
[6]Besedovsky H, Sorkin E. Network of immune-neuroendocrine interactions[J].Clin Exp Immunol, 1977,27(1):1.
[7]Meites J. Neuroendocrine biomarkers of aging in the rat[J].Exp Gerontol, 1988, 23(4-5):349.
[8]Pawdec G, Barnett Y, Forsey R, et al. T cells and aging[J].Front Biosci, 2002,7: d1056.
[9]Malaguarnera L, Ferlito L, Imbesi RM, et al. Immunosenescence: a review [J].Arch Gerontol Geriatr, 2001,32(1): 1.
[10]Sawin S, Clise-Dwyer K, Haynes L. Homeostasis and the age-associated defect of CD4 T cell[J].Semin Immunol, 2005,17(5):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