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范文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第1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气压带风带;传统方法;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必修一是整个高中地理学科的基础。第二章大气部分内容在整本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大气运动的成因、气压带和风带以及气候类型、常见的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等四个主题。在高一地理必修《气压带风带》教学设计中,传统方法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的逐步形成和推导。在后面出现我们现实中的气候类型。我觉得可以在讲述气压带和风带中,就加入现实中的气候类型。这样让学生更联系实际。更便于掌握知识与应用知识。

一、气压带风带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路

1.第一步假设: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这样由于地球表面的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而且因为热力因素所致。

2.第二步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有地转便转向力),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这样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地球自转的条件下产生。故两个气压带为动力因素所致。

3.第三步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有地转便转向力),太阳直射点是移动的。这样会形成,从北半球来说,气压带与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加辽阔,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幅度不及北半球大。

二、我的想法气压带风带的教学设计思路

1.第一步假设: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这样由于地球表面的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而且因为热力因素所致。

我引入:赤道低气压带-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极地高气压带-形成了极地气候。

2.第二步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有地转便转向力),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这样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地球自转的条件下产生。故两个气压带为动力因素所致。

我引入:盛行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温带海洋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3.第三步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有地转便转向力),太阳直射点是移动的。这样会形成,从北半球来说,气压带与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加辽阔,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幅度不及北半球大。

我引入: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季节移动-形成地中海气候。

三、我设计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让学生的前后逻辑连贯。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理解,我们生活中的气候,理论是怎样形成,怎样演变出来的。更容易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2.缺点,由于前后要连贯,所以内容会变多。课时变长。学生会觉得第一节和第三节的内容重复。

综上所述,第二章大气部分内容在整本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认为这部分内容偏难,学习起来费劲,时间一长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我重点探讨,在气压带风带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的前后逻辑连贯。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减少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参考文献】

第2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范文

一、精选内容,教学设计准确而本位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 “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可见,研读教材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材的解读一定程度上带有个性色彩,不是所有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都是正确的,不是所有解读的内容都适合展开教学,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所执教的学生。因此,要有精彩的教学设计,就要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审核,使教学内容具备以下两个特性。

1.准确性

俗话说:“师父领进行门,修行靠自身。”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不是反复的叨念以及无质量的重复,而是精准有价值的指导。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错误的,还对此通过教学设计的精细化来强调、夸大,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笔者在第一次解读《小露珠》时,关注了文中描写小露珠变化的时间的语句,按照时间的顺序,很自然地在板书的括号中写下了“烈日当空”四个字。理想是美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查生活的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现实是骨干的――在大自然中小露珠消失的时间大概是在上午的9点左右,此时太阳还没有达到毒辣的程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烈日”是指正午时分的太阳。乍看无碍,但是教学设计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方向错了,停下就是进步。在第二次设计时,笔者把“烈日当空”改为更恰当的“红日当空”。

2.本体性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的性质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课堂的聚焦点,是语文课堂的本体性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价值。例如,在感悟小露珠与植物的关系时,出现如下两次教学设计:

【第一次】

1.朗读第六小节。

2思考植物为什么也喜欢小露珠?学生畅谈。

3.教师总结点评:小露珠帮助了大家,大家表示感谢,所以她感到很快乐。这叫――乐于助人;这叫――无私奉献。

【第二次】

1.指名朗读第六小节,思考植物为什么也喜欢小露珠,学生畅谈。

2.相机点出“装点”并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装点”的意思。相机理解“俊俏的小姑娘”和“美丽的珠宝”分别指的是什么。

3.过渡:我们一起去大自然看一看吧!(出示大自然露珠点缀植物的图片)你能选择其中一幅,试着用上优美的词句,或者打比方的方法来说说你所看到的景象吗?

比较两次教学设计的内容,同一个问题却引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正是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第一次选择的教学内容仅限于价值观的树立、纯思想的感悟,是思品课还是语文课?一目了然。这样的教学内容即使进行精巧的设计也是形式大于意义。所以,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品味与实践的教学内容才是“语文”,才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与指向。

二、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有向而有力

教学设计如果没有目标,就会信马由缰。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1.从整体出发,强调细化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整体出发,表述要具体化、细化,努力使目标层次分明,便于操作。在《小露珠》一课中,笔者在课时总目标中这样设计:通过情境朗读、对比体悟、想象说话、互动表达等方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对文中语句反复地朗读咀嚼,在交流互动中逐渐形成新的认知――准确形象的比喻、小小的语气词、优美的词句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针对具体的“比喻”的教学环节,笔者还制定了板块目标:把文中三个句式工整的比喻句作为整体进行教学,把这组比喻句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识喻体事物,了解比喻的丰富性;二是理解事物本质特点,聚焦比喻的准确性;三是感悟夸奖背后的喜爱,探究比喻的情感性。“磨刀不误砍柴工”。课时目标和板块目标相结合的制定方式,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寻找到。比喻这一教学重点就分解成了三个小的教学目标,三个目标呈层层递进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三个教学环节逐个突破。

2.化零为整,形成核心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教学目标。这三个维度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目标的整合性影响着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在《小露珠》的课时目标中,知识与能力一项的目标,我修改了三次:第一次是“巩固小露珠的变化过程”;第二次是“巩固小露珠的变化过程,理解并灵活运用 ‘越来越…’的句式”;第三次改成“用串联关键词的方法简洁地阐述小露珠的变化过程,理解并灵活运用 ‘越来越…’的句式”。这项目标的三次变化是教学内容的三次整合,教学设计也随之不断丰富。围绕最后一次教学目标,此版块的教学设计如下:

1.课件出示两组词语,分别让学生开火车读。

2.读完这些词,谈谈有什么发现。(在学生交流中相机点出“越来越…”表示着变化。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小露珠的变化)

3.用上这些词说说小露珠的变化过程。(根据学生表达的情况,相机指导如何说得简洁、流畅;教师示范在评价语言中用上“越来越…”)

4.教师总结: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小露珠也越来越了解了。

在此目标下的教学设计整合了文中的科普知识,学生对“越来越…”的理解、运用以及概括与表达等能力都得到提升。此类目标往往能以少胜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巧架结构,教学设计灵动而多元

李政涛教授在《教育常识》中说:“万物皆有结构,教育之事也有自己的结构,寻教学之道,须从教学结构入手。”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一定也有自身的结构。探究、优化结构是实现教学设计生长的关键。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不仅要有教师教的结构,还要有学生学的结构。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把自己解读的知识架构,通过教学手段转化为学生内心的结构。其中的“教学手段”的结构化正是教的结构。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要丰富多样,需要在课前进行反复的推敲。如,在教学《小露珠》的比喻句板块中,笔者教的结构可以概括为:朗读片段,明确比喻――看图辨析,认识喻体――生活解词,深入喻体――赏读句子,体会情感。这样结构化的设计最终变成了结构化的教学,使得一个教学片段把认识钻石、珍珠、水晶三个事物,理解“闪亮”“圆润”“透明”三个词语以及工整的句式、表达的喜爱之情等教学任务串联了起来。

经常有教师抱怨:在课上我讲了很多遍,而且讲得那么清楚和生动,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呢?其实这正是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中缺少了学生学过程的设计。相互作用的联系在过程的整体功能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只有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作用中才会产生出效果。在教学设计中,只有展开学习过程,保证学生的积极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价值。所以,在设计《小露珠》2-5小节的教学过程中,本来我这样设计:

1.用“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动物们是喜欢小露珠的”这一主问题串联出知识点的教学。

2.在学生相互交流时相机教学比喻句、语气词,理解它们作用和意义。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师生情境表演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拓展小动物的种类,“小蜻蜓”“七星瓢虫”等;为学生作好比喻句的示范,如:“早哇,像舞蹈家那么轻盈的小蝴蝶。”

在设计最后一点时,我反复思:前面已经有了有感情朗读了,还有必要再进行情境表演、对话吗?这样会不会显得拖沓?最后还是留下了这个环节。现在,再次推敲这个设计,第四步是一定要留住的。前面三步的主体都是教师,侧重的是教。朗读虽然为学生深化理解服务,但是语言仅仅在理解的层面是不够的。最后一步的设计激活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离开书本,将静态的文字转换成灵动的表达,加上相应的动作、表情,让文字的情感通过活动表演外露出来。学生学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完全地展开,并且教师的两次拓展不仅起到了总结本教学环节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拓展、情境拓展奠定基础,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只有展开的、多元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成长。

四、关注发展,教学设计开放而深入

《现代教学设计论》中将教学过程区分为以下要素: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组织形式,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结果、评价等。其中,教学结果及评价也纳入教学设计中,使得教学设计更具有发展性。在学生群体中,对学生个体而言,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对学生群体而言,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统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千方百计地加强学生独立的、开放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使他们成为积极的学习主体。

于是,笔者在《小露珠》的教学设计中,围绕“比喻”这一教学重点,除了对2-5小节重点精讲外,在第六小节设计了看图想象说话环节,并对学生提出“选择一幅小露珠装点大自然的画面,试着用上文中优美的词句,或者其他打比方的句子来说说你所看到的景象”的要求。在最后的小练笔环节,我这样设计:其实小露珠也很舍不得大家,它和大伙儿一一告别,它会和大家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一句,发挥想象写一写,试着用上比喻的方法。

小露珠对小蝴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露珠对蒲公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露珠对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教学设计都是对第五小节比喻教学的呼应,同时两项设计又有区别。后者的设计在许多维度比前者更开放。比喻主体从文中的小露珠,拓展成为大自然的事物,开放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对比喻句的运用要求从口头向书写转化,开放学生书面语的使用平台;情境由文中的赞美表达喜爱变化成告别表达不舍,开放了学生比喻句使用的环境。从现学现用向活学活用的开放,满足不同层级能力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需求,将一般性融入特殊性,共同性体现差异性。在这样开放的维度中,个体和群体都将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把握获取成功的尺度,找到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生长点。

第3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学设计创新人才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化教育的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美国总统克林顿1997年国情咨询中提出,在2000年之前,要把每间教室和图书馆都联到Internet;法国于1998年初公布:“将法国社会带入21世纪”的计划,要求法国所有学校全部实现计算机化;德国在1997年也执行教学应用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计划等等,都说明了发展信息化教育是大势所趋。中国教育也面临一个e化的时代,一个变革的时代。

二、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教材多媒体化。教材多媒体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

(2)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它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

(3)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4)学习自主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5)任务合作化。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

(6)环境虚拟化。教育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等等。

(7)管理自动化。计算机管理教学(CMI)包括计算机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

三、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过程中主要包含教师、学生、教科书和媒体四个因素,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结构形式。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习主体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由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构成了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结构。

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全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正所谓教学相长。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区别如附表所示,传统教学模式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与教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必然要求有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之相适应。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具体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很多,像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型学习、英特尔未来教育、苹果明日教室、WebQuest、“拾荒式”教学设计等,无论教学的方式方法怎样,信息化教学设计关注的基本点是,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信息化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教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广阔天地。主要是通过案例学习来模仿、分析、移植、创新,反复实践、反思、总结,逐步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新晨

设计出高水平的信息化教案,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思想的体现和渗透。

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展示的中、美老师分别制作的同名课件《影子》,给笔者印象很深。由中国某师大附小老师制作的《影子》曾获全国“金海航”杯多媒体大奖赛二等奖。它采用office软件,以动画的形式,配以欢快的音乐、学生的朗读,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内容——人与影子的关系展示出来。其目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课文内容。而美国教师的《影子》课件就很简单,只有一天中影子变化的动画设计、影子变化的测量数据、影子的照片、有关影子的知识等内容,其界面也很简单。它给学生们留下了极大的思考余地,甚至使学生们立刻产生了一种愿望:到太阳上去,看自己的影子。《影子》的较量,关键不是技术,就在于开发思想。如果从开发平台、制作技术方面讲,与国外教师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国内课件多是再现书本知识的呈现式学习,学生足不出户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色彩了解许多课文的知识。虽然课堂容量大,精美的界面能吸引学生,但学生仍然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五、结束语

走进信息化时代,观念要改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校校通”已初见成效,学习资源库正发挥着其庞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对于我国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迅速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要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并且懂得如何利用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必将推动中国教育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亮,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3(5)

2黎加厚.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2)

第4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95-02

Flash是美术教育专业为提高学生多媒体实践操作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Flas制作技能技巧外,更注重学生动画创意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能利用Flash设计制作美术教学课件动画。本文以Flash软件中动作补间动画为例,介绍了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过程。

一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境为基础,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它的最根本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实践发现,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二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实践

1.教学目标分析

第一,认知目标。(1)理解补间的含义;(2)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3)进一步理解影片剪辑元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4)能灵活运用动作补间制作各类动画效果;(5)能认识到动作补间动画在小学美术教学课件中的作用。

第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积累动画素材的意识及获取素材的能力。

第三,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制作动画的兴趣及独立制作动画的自信心;(2)激发学生学习上刻苦进取、团结合作的精神。

2.学习者特征分析

上课对象是美术教育专业(小学美教方向)的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帧的分类、基本操作及不同帧之间的转换关系,学生能初步完成逐帧动画的制作。

3.教学准备

大屏幕投影仪、40台安装了Flash CS 6.0软件的计算机、教学课件、极域电子教室。

4.教学方法

通过任务引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相结合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5.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题引入 教师展示回顾逐帧动画课程中车轮旋转、尾气排放的动画制作方法,提问“逐帧动画的劣势是什么?” 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让全体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来学习

提出问题一 (1)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在制作上存在哪些差异?(2)补间是什么?(3)动作补间动画适应于哪些动画效果的制作?(4)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

互动探究

解决问题一 (1)教师利用动作补间原理重新演示制作车轮旋转及尾气排放的动画;(2)布置学生上机操作一遍,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通过观看操作演示讨论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2)独立操作完成任务,对比教师的示范与自己的操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二 教师展示白云的飘动、自行车车轮的旋转、太阳光光照效果三个动画,提问“如何利用动作补间原理进行各动画制作?”

互动探究

解决问题二 (1)教师适当提示;(2)让学生分组进行上机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分组进行春天场景动画的制作,设计完成后通过“极域电子教室”上传作品

提出问题三 教师展示一个完整的春天场景动画,提问“如何进行动画合成?”

互动探究

解决问题三 (1)教师将各小组学生作品合成一个完整的场景动画;(2)布置每个学生上机操作一遍,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通过观看操作演示讨论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

(2)独立操作完成任务,对比教师的示范与自己的操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四 动作补间动画在小学美术教学课件中有哪些应用?

互动探究

解决问题四 教师展示小学美术五年级《美丽的贺卡》《海底世界》课件动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 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动画,

讨论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 教学效果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根据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划分为若干个基本的小任务,基础较低的学生可以从小任务入手,如以上教学设计第二个环节中,学生利用动作补间原理完成制作车轮旋转及尾气排放的动画,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新知识,获得小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设计第三、四个环节中,当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基础,分组进行动画制作,教师最后将各组中的优秀作品再合成一个完整的场景动画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以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验表明在Flash动作补间动画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5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模块化 教学 教科书 使用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本文简称方案)指出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模块是课程的基本单元。课程标准把高中地理课程分为必修3个模块和选修7个模块共10个模块内容,依照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中国地图出版社(简称中图)、湖南教育出版社(简称湘教)和山东教育出版社(简称鲁教)分别出版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并依据使用情况进行调整,使各版本有了不同版次。模块化教学是指遵循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参照模块的标准化和灵活化特点,以课程标准要求为共同的最低目标,以差异性的情境设置、内容选择、过程开展及评价实施等具体教学设计,贯彻变“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变“教材”为“学材”的理念。因此,模块化教学视角下的教科书使用必然差异于往昔,本文从教师、教科书与课程的关系,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栏目差异,不同版次教科书的内容调整以及基于模块化的多版本教科书整合四个方面,提出模块化教学视角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使用的几点建议。

一、关注教师、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和评价的依据和指南,教科书是课程标准最重要的载体和反映。教科书的编写必须体现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及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基本理念,实现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总体目标。

教科书是对课程标准的再创作。教科书的结构、栏目和内容顺序及呈现均由编者决定,编者可以依据地区差异,编写满足不同地域要求的教科书。如课程标准在地理1第四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出“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等四项具体要求,而“人教”教科书则将其分散于地理1的多个单元和地理3的某些单元。再如课程标准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单元放在地理3最后一单元集体学习,而“鲁教”教科书则在地理1中就在“单元活动”栏目先开展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中的一部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的学习,其他内容则在后续地理2和地理3中进行。

任何一个版本的教科书都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依据,各版本教科书都是编写专家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充分理解教科书角色的变化,利于教师在依据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以模块化的视角对本地教科书教学的设计进行是否最优化的再解读,并综合其他版本教科书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使其真正由“教材”变为“学材”。同时,课程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即使是正式的课程标准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因此,教师在充分尊重,完整理解和认真贯彻执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也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课程标准,主动思考并积累实践素材,尝试为课程标准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建议。

二、关注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栏目构成

不同版本教科书有多样化的栏目构成,简单汇总如下:“人教”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本章内容概要、问题研究、正文、阅读、读图思考、案例和活动等,“中图”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本章图文导引、探索、学习指南、正文、阅读提示、名词链接、实验、读图练习、案例研究、复习题、课题目标、课题准备、检查进度和总结等,“湘教”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本章简介、正文、阅读、活动思考、活动实践、活动探究等,“鲁教”教科书的主要栏目有单元导言、问题情景、正文、知识窗、活动、单元活动等。

教科书的不同栏目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研究教科书的栏目构成有利于感知教科书内容的呈现形式和领悟其呈现形式多样化的目的。不难看出四种版本教科书精心设计栏目多样化的共同目的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四种版本的单元伊始均有“引言”,并配以与本单元内容密切相关的景观图片,有的给出了单元学习目标、有的提供了抒情话语、有的呈现了单元学习的程序等,对学生学习起到了目标指引或者情境创设的作用。再如四种版本均有体现丰富的知识获取过程和方法的各类“活动”,利于学生开展独立学习、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利于知识的生成和建构。

三、关注不同版次教科书的内容调整

研究同一版本教科书的不同版次的纵向变化,比较新版本对老版本的内容调整,利于发现教科书对高中地理模块化教学的思路及走向变化。以人教地理1教科书2008年2月第3版(目前最新版本)和2004年5月第1版(新课程改革后的第1版)为例,对二者调整的内容及目的以实例形式作简要比较。

1.基于时代性的调整

方案指出“课程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如第一章的问题研究将“阿波罗号飞船登月”替换为“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利于学生关注地理的时代性特征,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第二章第一节最后一个活动的图像为“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局部分布图”,建议调整为近年学生感知(可以是在媒体上间接感知)过某次气象灾害海平面气压场局部图,既可以凸显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可作为“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这一课程标准要求中的气象灾害的案例,达到一图多用和建构学生前后知识体系的目的。

2.基于基础性的调整

方案指出课程“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等。如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天体类型的图文介绍由“星云、行星、流星体和彗星”改为“星云、恒星、行星和卫星”,图像“狮子座流星雨和哈雷彗星”图替换为“太阳和月球”图,利于学生明晰天体的基本类型为星云和恒星,目前与人类及地球(行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为太阳(恒星)和月球(卫星)这一基础性知识。再如第四章第三节河流侵蚀地貌删去“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和沟谷”概念,变为概述成“河流发育初期”利于减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避免以往师生活动中的重难点容易偏离的现象。如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科书未涉及“非地带性因素”,而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差异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既可在整体性,也可在差异性中进行考查。建议教科书安排一个活动与第三章的气候相联系;也可安排一个读图思考,分析某处的非地带性现象(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的成因;还可安排一个案例,介绍某地的自然景观或当地生活(如加那利群岛的仿甲虫水剧场开源取水)等。

3.基于思维力的调整

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等。如第三章第二节将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的发现由基于“全球风带”推导“模式”的演绎思维变为基于“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推导“规律”的归纳思维,利于师生将教学活动关注点由“分析”全球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成因”转至“归纳”其“规律”的思维力的训练。再如第一章第一节活动的设问方式有较大变化,给出明确的行为动词如“说明行星的运动特征”、“比较地球与其他类地行星的特征”和“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作答的指导有较大变化,给出比较的常见方法――列表法,并从评价量规的角度提出按程度分为“1、2、3”三级,建议进一步体现该活动对地理思维力的培养,不要在活动中给出“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三大共同的运动特征,以让学生从活动设问指明的运动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三个角度的思维路径发展地理推理思维。

四、实现基于模块化的多版本教科书整合

认识了教师、教科书与标准的关系以及教科书的横向和纵向的差异,教师可以尝试基于模块化的多版本教科书融合的教学设计。以“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课程标准要求为例,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科书主题的模块化分析和教学结构的模块化架构处理两个方面作粗浅探讨。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科书主题模块化分析

四种版本的高中新课标教科书均可以划分为单元、专题和主题三个板块层次,主题是基本单元,一般对应一个课时。因此,须要确定教科书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层次界定结果及内容处理方式。

(1)教科书对该主题层次的模块化界定

界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四种版本教科书对“大气受热过程”主题,处于衔接地位的“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两个主题以及“气压带风带”专题的逻辑关系上。“湘教”教科书对其独立设置,另两个主题归入“气压带风带”专题;“鲁教”教科书对其独立设置,另两个主题合并为“大气的运动”专题后与“大气受热过程”并列;“中图”教科书对其独立设置,另两个主题与“气压带风带”合并为“大气的运动”专题后与“大气受热过程”并列;“人教”教科书将其与另两个主题合并归入“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专题。

(2)教科书对该主题内容的模块化处理

四种版本教科书对该主题模块化差别很大,从版面来看,分别是1.2页(鲁教)、1.6页(人教)、2.8页(中图)和4页(湘教);从栏目看,除了正文外,其构成分别是“1个活动配3个图像”、“1个活动配2个对比的图像”、“1个阅读学习、1个学习指南、1个思考配4个图像”和“3个活动、1个表格配5个图像”;从前后衔接看,除了人教教科书,其他三种都先行介绍了大气圈的圈层内部结构。

2.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结构模块化架设

主题的教学结构由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组成,对四个要素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模块化架设可以实现教学的良好设计和美妙生成。目标的制定是内容选择、过程开展和评价实施的基础和依据,目标给出了主题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到哪里”、“如何到那里”和“怎么知道有没有到那里”,选择什么样内容、采取什么样过程和实施什么样评价都离不开目标的精准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结构模块化架设的根本是目标的精准制定。故四个要素仅选择探讨“大气的受热过程”模块化教学的目标制定。

(1)正确认识课程标准的目标特点

课程标准的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重视目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视情意领域的目标地位上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激发、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趋势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模块化教学中,目标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2)准确解读模块主题的学习目标

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即对流层大气;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受热过程,本质是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可逆或非可逆的转化过程;大气保温作用是需要阐明的基本原理;示意图是学习的重要支架;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激发需要情境等。

(3)精确制定模块主题的学习目标

通过多版本教科书对主题内容的比较和课程标准的认识和解读,“大气受热过程”主题的学习目标为:阅读人教“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归纳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思考低层大气“高处不胜寒”成因,思考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丰富原因;阅读人教“月表和地表受热过程比较图”,归纳月表昼夜温差大成因,思考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因素;阅读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数据,绘制气温日变化折线图,描述其变化特点,并合作探究成因;阅读鲁教“大气的选择性吸收”文字资料,合作探究森林大面积减少对气温变化的可能影响;阅读中图“太阳辐射在地面的不均匀分布”,合作探究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两小儿辩日》一文中的日中、日初气温差异成因;阅读湘教“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思考南极气温低的成因。

参考文献

第6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范文

所谓“学生活动充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课标所说的“让学生在大量、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

下面从教师教学的层面,从阅读教学设计的角度,探讨余老师“学生活动充分”的设计艺术。

一、“学生活动”充分,是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要义

学生活动充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这种境界能够表现出教师教学理念的时尚,同时又需要教师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来形成熟练的教学技艺。根据“学生活动充分”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思路的设计,可以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价值。

二、从“学生活动”的角度设计,是“板块式”教学思路设计的一个重要角度

由于“板块”的有机划分,其中必然有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活动的板块,也就是说,有些“板块”是明确地归属于学生的活动的,这就在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方面迈开了扎实的一步。

三、以“学生活动”代替提问,是阅读教学设计的一种创新策略

余老师的“主问题”设计常常基于学生的活动设计。

更妙的是余老师淡化提问,不进行提问又让学生活动起来。其方法在于:提要求,作示范,递“抓手”。

四、用诗意手法细化、美化“学生活动”,是阅读教学设计创新的有效方式

语文教师要十分讲求教学手法的运用,在教学的细节上一招一式,都要表现出自己是有素养的教师。细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不仅从形式上艺术地组织起不同的活动细节,而且用巧妙有力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1.创设“情境生动”的活动

“情境生动”指给课文的教学有意地贴切地假设一种教学的情景。它要求设置一定的情境,渲染一定的氛围,让学生在看来优雅而又真切的氛围中进行灵动的多种感官并用的语文学习活动。例如情节表演、配乐朗读、角色演读、身份假设、“场境”对话等等。但大体上不外乎两个类别:一类是用语言的描述来形成“情境”;一类是用实物的装饰来形成“情境”。

2.创设分层推进小步轻迈式朗读活动

3.创设精致热烈的说读活动

一句话说读,就是余老师创造的一种精致的说读活动,它引导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上一句话,形成的众说纷纭的课堂交流氛围。如,一句话课文内容概括,一句话主要内容理解,一句话课中人物评说,一句话关键信息提取,一句话画面描绘,一句话收束课文,一句话展开想象,一句话学法介绍等等,都可以有机地进行运用。这个细节看起来好像只是“大家都来说句话”。实际上它是一种有效的个性化的课堂交流。

4.创设角度丰富的写读活动

写读,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有读有写,读写结合。其形式丰富多彩,如给词写话、课文集美、信息提取、句式学用,段式学用、篇式仿写、生动译写、想象扩写、片断点评、诗联欣赏、课文概述、课文作文、艺术性概括、艺术性改写等。

下面是对课文《行道树》的“课中集美”读写活动设计:

写作活动的目的:集锦一批美句。请同学们将课中美句集为微型短文并激情诵读: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如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贡把光明迎来。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先课文集美,再诗意命名,是非常有审美意味非常有文学韵味的课堂读写活动。下面是《珍珠鸟》“课中集美,诗意命名”活动后的全新画面:

小鸟素描——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红嘴红脚,银灰色的眼睑,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情意——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又如《蚊子和狮子》“替换一处,牵动全篇”活动,就是请同学们写一个句子替换文中最后一句话。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只有再读课文,感受品味蚊子和狮子故事的寓意,才可能有如下的创作成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而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的后面也许是灾难。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这样的警示:有了小小的成绩之后,不要飘飘然,否则有可能撞到意想不到的致命的网上。

故事启示我们,世上万物,各有长处与短处若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如果失去清醒的头脑,以自己的短处去较量别人的长处,就可能走向失败。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发挥自己的优势针对对方的劣势就可能取胜,忽视自己的劣势不避对方的优势就可能失败。

蚊子打败狮子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其中存在着必然因素蚊子有胆量,有智慧蚊子落入蜘蛛网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其中也有必然因素蚊子的骄傲自满得意忘形这就是:智者胜,骄者败。

5.微型话题式品读活动。微型话题,是教师研读课文之后提炼出来的引领学生自主地合作地进行课文研读的小小话题:每一个话题都是一个“抓手”,都能让学生深深地进入文本,都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表达”。“设置话题”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活动设计手法。如余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教学公开课的第二项训练:

余老师先提出“细品课文”总的“活动要求”:“根据下面的话题进行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后,通过PPT呈现“细品课文”的四个话题:

话题一:开头不写第一段不行吗?

话题二:故事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话题三:文中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话题四:结尾处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

要求学生静默思考,任选话题准备发言。学生准备好之后,余先生要求他们先将自己的看法说给同桌听,再将见解说给大家听。在学生当众说答案(前三个话题)的过程中,余老师进行评价点拨,并借助PPT逐一出示自己拟就的“答案示例”。到了第四个话题的时候,则要求学生尝试直接用“八个字”予以归纳,评价点拨后再出示教者的答案示例。余老师微型话题的品味,细化了过程,美化了表达。

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微型话题设置:

①“于勒”的作用;②《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③小说中的“信”;④别具匠心的景物描写;⑤课文中的悬念;⑥谈对于勒的描法;⑦“吃牡蛎”赏析;⑧“变”中的“不变”;⑨《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对比;⑩说说克拉丽丝;⑾说说菲利普;⑿不要忽视那句永不变更的话;⒀透过语言看人物的心理;⒁透过语言看人物的性格;⒂克拉丽丝语言赏析⒃课文中的“抑”“扬”;⒄从神情描写看人物的心理;⒅说说故事情节的戏剧性;⒆课文各个人物的特点素描;⒇课文主题浅析。

6.妙点揣摩式欣赏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点揣摩,进行妙要列举。有时候,这种实践活动是完全自由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发表见解:有时候,这种实践活动则有着精确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下,活动的成果会显得特别精致。下面是余老师《云南的歌会》“精段品读”这一部分教学过程:

师:下面我们来细细地欣赏“在昆明乡下”这一段。

咱们一起来,合作探究一个“主问题”。

主问题:请同学们对这一段文字进行“美点欣赏”。

欣赏方法: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说说你们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写得美的地方,写得生动的地方。

师:应该说,这一段的每个句子都写得好,关键在于我们的理解与欣赏。

例子: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这个句子写得好。“晨光熹微”写出了时间,“人家屋脊”写出了地方,“郭公郭公”写出了声音,“欢喜”和“坐”将鸟儿拟人化了。

(学生们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之中。)

(学生们发言,教师相机点评。)

(教师进行课中小结。)

师:同学们欣赏了这段文字的很多美点,我们也好像进入了文章的美好意境之中。现在老师将同学们的发言概括一下,让我们再一次地对这段文字进行赏析。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概括如下。)

①这段文字美在“有声有色”。花儿是那样的美丽,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鸟儿是那样的可爱,戴胜鸟叫个不停,云雀不住地唱歌,还有赶马女孩子的歌声在飘荡……

②这段文字美在“点面结合”。……

③这段文字美在“层次明晰”。……

④这段文字美在“详略有致”。……

⑤这段文字美在“烘云托月”。……

⑥这段文字美在“情境交融”。……

……

参考文献

第7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范文

P键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有效方法

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内容,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难以实现良好的理解和深度内化。对此,教师还应充分结合新课标要求,深入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优化其对空间和图形的认知,进一步增强教学实践效果,实现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情况分析

目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相对陈旧,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用具等的运用上也相对单一,学生无法根据教师讲解,对空间与图形知识进行理解,难以形成空间观念,不利于其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将更多的时间运用在知识讲解中,学生操作活动不足,多采用一名学生操作,其余学生观察的方式开展操作活动,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操作体验。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小学生自制力不足,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因而不予安排操作活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并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从而导致学生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仅是对公式和参考答案进行死记硬背,无法深入理解知识内容,一旦题目稍有变化便无法得出正确答案,学习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开展教学设计

当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学生兴趣不足问题严重。产生这一问题的缘由众多,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以学生兴趣为引导,实现个性化、创新化教学设计。

1.教师应结合学生兴趣选择教学方法。据相关调查表明,小学生好奇心较强,且对自身周围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更加感兴趣。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兴趣予以引导。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是否玩过呼啦圈。摇呼啦圈是小学生中较为盛行的一种体育运动,学生听到自己熟悉的事物时,会立即产生共鸣,并产生探讨的兴趣。这时,教师再请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直尺量呼啦圈一圈的长度”这一问题,学生便能够积极主动思考。随后,再引出“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使学生产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快速投入学习中,实现高效学习。

2.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样化教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小学生视觉神经、听觉神经敏感,注意力会被现代化教学设备中呈现的内容轻易吸引,从而产生继续观看、倾听的欲望,期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内容。而这种情况的产生,实质上就是学生兴趣被成功激发的体现。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梯形的平移和旋转过程,使小学生看到两个梯形组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从而直观地对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进行了解,并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或是在教学中运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铅笔盒、红领巾等作为教具,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深入理解空间与图形知识,有效培养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

(二)丰富学生课堂学习操作实践活动

当前新型教学方法中普遍将学生知识内化应用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内容,为达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实践活动。

例如,在“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展示一些利用这一原理制作的艺术作品。并在知识教授完成后,为学生提供印泥等材料,请学生利用身边的事物,例如铅笔横截面、纸张等,发挥自身想象力,创作遵循对称图形原理的艺术作品。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请全班学生评比出最好的作品,并请优秀作品创作者为全班学生讲解自身的对称图形运用思路、指出对称轴,从而在实践创作中,真正实现活学活用,在促进这一部分数学知识充分内化的同时,获得艺术素养、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再如,在“位置与方向”的学习中,小学生往往很难认清“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园会”活动。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并向学生讲解清晨太阳的方向为东方,夜间北斗七星“勺柄”指的是北方,平日里观察树叶,树叶稠密的一面为南方,反之为北方等知识。并在观察后,请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并指出准确的方位,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进一步内化和充实,实现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因而,为实现教学有效性,教师还应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具,并增加学生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主观能动得到充分发挥,获得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罗代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整合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11):218-219.

[2]王乃顺.运用电子白板辅助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1(23):16-17.

第8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范文

一、选择典型要素,突出知识实用

本节课内容与课标“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要求吻合,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各要素综合作用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中图版教材依照课标要求,在学习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选取气候这一自然要素,了解其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非常具有代表意义。以下就依照教学设计来说明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教材特色的感悟。

导入:(PPT图片展示:非洲草原上的动物、美加跨国大瀑布、沙漠之边―撒哈拉、城市环形立交桥、明清祭天建筑―天坛、最美乡村―江西婺源)请学生观看景观图片,思考①: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可以将图片分为哪两类?(让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构成和分类有初步认识。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类,其中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思考②:选取代表自然环境的四幅图片,思考每幅图片最直观地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哪一组成要素?(生物、水文、土壤、地貌)。大致位于同纬度的撒哈拉沙漠和长江中下游的江西婺源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主要受哪个因素影响?(气候,引出本课课题)

气候对生活影响最为直接,是日常人们感受最深并时常关注的话题,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也是当今社会首要面临的课题。教材选取气候这一自然要素为例编写本课内容,不仅很好地诠释了课标要求,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本课时还可以将前面两章所学的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规律、三圈环流、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初中所学的气候等相关知识点有机融合,达到提升能力之目的。所以本节课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取十分重要。中图版教材选取气候这一要素作为案例,与课标要求贴近又突出“学以致用”,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二、设计双系列方式,渗透探究理念

中图版教材除课文内容系列外,还设计了一个探究系列,如本节课文内容包含三部分:地理环境、气候― 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在课文内容前设计了以观察景观图片“撒哈拉沙漠景观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景观的对比”引入的探索,同时展示问题“两地的景观为什么不同,主要受哪一自然要素的影响造成的?”其左下角还有“学习指南”栏目,以问题形式出现,提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向。本节内容后的案例研究“上海的‘热岛’效应”也是探究系列的一部分,是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深化应用,教材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探究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为教师设计本课题教学拓展了思路。

本节课设计依照教材编写思路,采用分组讨论形式,探究学习本节重点,考虑让高一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起点不能太高。气候的形成是由对大气状态长期起作用的各种因素所决定,这些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及人类活动,而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在气候的形成中占主导地位。可考虑从学生初中学习的相关知识点:气候概念、地形雨形成、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入手。了解气候概念,知道气候主要由气温和降水两项指标决定,围绕两项指标展开本节课学习。

教学片段:前面所说的自然地理要素(生物、水文、土壤、地貌),一定程度上受气候的制约,气候的形成同样也受到其它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展示四幅图片分别对应下列四个问题)将全班分成四个组分别思考一个问题,请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写出相关答案。问题如下:①“春节期间,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国则春意盎然,瓜果飘香。”同是2月天,怎么差别这么大?②家乡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而广州却大不相同,为什么? ③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为何从东向西逐渐变厚?澳大利亚的东、西部沿海气候又为何不同?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区气候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以上小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因素,在学生展示的同时出示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罗马对应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等相关PPT图示。播放“海拔对气候的影响”动画以体会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将课本图示做动画处理,归纳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地理现象入手寻求原因的探究能力,“问题引导课文叙述过程”,这是本节教材最大的编写特色,照此思路设计本节课,可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各气候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三、选用鲜活图文,方便课堂使用

中图版教材在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外和我国香港、台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科书,注意吸收国内外地理教科书的研究成果和新观点,设计教材的体系和结构。本套教材每章章首的图片和下面的文字说明,以及贯穿全章的“课题”,均有目标、准备、进度、总结四方面要求,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教学,也成为开启每章学习探索之旅的航标,以此引导学生将探究式学习贯穿始终。如本章课题“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首先就应帮助学生搞清楚自然环境是由哪些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并通过以“气候”要素为例,初步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教材突出紧密联系社会与学生生活,结合学生身边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情况,使学生感到教材是“活”的、“动”的、“新”的,是他们身边的事例。

例如,本节教材选取的案例研究“上海的‘热岛’效应”,选材来自上海市政府组织有关科研人员进行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热岛”及绿化效应测试数据,“密集的建筑加剧了上海的‘热岛’效应”的直观图片让学生印象更深刻,编者为教师上好这节课选取了丰富的素材,执教者可以信手拈来,不用花太大力气去收集资料。基于对中图版教材的理解,考虑到联系学生实际,在设计重庆这节课时,采用的案例研究是重庆市的“热岛”效应,给学生提供“重庆市各区县近30年年均气温差异示意图”、“重庆市地形图”,根据课本上的思考题整合:①哪些因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②城市“热岛”效应会产生哪些影响?让学生从身边的地理入手,体会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联系乡土教学,贴近学生,增加亲切感,参与度高。

四、考虑实际需求,促进教学提升

第9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育资源;优化;整合

在科学课程中,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了科学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教师自身就是科学课程实施的首要教学资源。《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校科学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的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网络以及多种媒体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一、结合实际,教师适当调整资源

众所周知,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一大资源。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从而带动其他资源的优化发展。教学资源的类型包括教学设计、图片资料、教学音频及视频、教学课件等。教师要最大程度上避免这些课程资源利用误区,适当调整资源信息,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和“媒介”,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资源。教师要“用教材去教”,并积极主动地选择和自主开发教材视野以外的教学资源。

1.教师要善于把教材转化为教学资源,而这要求教师对于教材内在精神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解读。科学实验的进行可针对地区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本地区随手可取的实验,教师可与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发现。我们积极提倡教师利用本地的资源和环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2.新科学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的余地加大,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教学植物单元时,可实行户外教学,在讲解要求后引领学生接触实物,直观深刻地获取信息。

3.教师要提高课堂资源利用的实效性,关键是对资源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够对生成资源给予准确地捕捉和回应。叶澜教授认为,生成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人,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同一学校,教师各有特长,发挥好科学教师的特长在实验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主动寻求,学生参与收集资源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科学教师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教师还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注重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提高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1.每学期根据课程内容建立资源搜集活动小组,任命组长负责日常资源信息的搜集,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期组织活动。如在五年级上学期,可建立生物环境、太阳、地球以及运动和力四个小组,以点带面,完善课外教学资源的建设,拓宽教学内容涉及面,在学期结束时举办资源成果展示。

2.分班设立“科学资源库”。随着教学的深入,“科学资源库”内的材料越来越丰富,资源活动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各班资源库进行分析,提取建立年级“科学资源库”,对学生的探究学习也有更大的帮助。

三、利用信息技术,抽象资源形象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