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范文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前给儿子承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考前给儿子承诺

第1篇:高考前给儿子承诺范文

1977,怀揣回城梦想的知青们有了一种新的期盼。与先期推出的电影版相比,话剧进一步强化了两个最终没有加入到高考群体中的人――一个是那群知青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却是当时境遇最好的之一。

即使是历史纠正自己的谬误、走向巨大进步的时候,也总会产生像小根宝这样的命运的弃儿。善良无助的小根宝用玩命背沙包的举动换来了同伴们推荐其回城的承诺,但“规则”却突然变了,他只得无声无息地死去。如果说电影里的小根宝是为了救人而死的话,那么话剧里的他就连最后的一丝英雄主义也被抹去,改为更加强烈的悲剧色彩――小根宝留给世人的唯一印记就是张国强的腿伤。他的一生,平淡无奇,只有对张国强的那奋力一击,成为他生命中唯一的亮点。

另一个没有参加高考的是阿三。高中时成绩优秀的他,却在高考前夕与站长女儿结了婚。新婚之夜他喝得酩酊大醉,哭得畅快淋漓。是畏惧?是逃避?在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他选择了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就是在这种历史的拐弯之处,话剧《1977》对这些最终没有或者根本无力“赶上趟”的人们真诚地献上了一份深深的悲悯。

而对于最坚决地参加高考的张国强,话剧的处理比影片更多了些狡黠――为了复习功课先是装病骗假,被老迟识破后干脆就让小根宝砍了自己。话剧在进一步凸显历史重大转折之际的惨烈性时,使1977的高考带上了一片悲壮的血色。

用史诗式的眼光去看1977年,这一年并不只属于那一年。因此,话剧《1977》又多了一个“寻找”的主题。三十多年后,张国强的儿子大学毕业,为了追寻父辈的足迹,他来到了黑土地,并且想在父亲曾经洒过血汗的地方支教。张国强反对儿子的做法,理由是好不容易在就业形势紧张的状况下为儿子搞定了一份工作。

张国强们的青春是残酷的,而张国强们的儿子们的青春,又何尝没有残酷的地方?

请看,张国强们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成了国家干部;而张国强们的儿子们在大学毕业后却要为找个工作而费尽心机。曾经如此渴求高等教育的人们,却在自己的儿女身上发现高等教育迅速“贬值”,他们开始困惑――知识似乎未必能够改变命运。30年前开启的对知识的追求,那泪血奔流的个人奋斗,对于民族和自己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启示着什么?本来,这1977与2009的对话似乎更应沿着这一轨迹而展开,但在戏中,张国强与儿子的交锋还是较多地纠缠在张国强们的青春是否无悔与对于城市还是农村的选择之上,依然隐约有一种“老迟式的困惑”。所谓“老迟式的困惑”,是指掌握着公章的老迟一直都整不明白的问题――你们这些知识青年为什么都要走?我们这一大帮复员军人都能留下来,你们就不能留下来吗?

30年之后,当我们再去看1977年的那场考试,是否应该已经超越“老迟式的困惑”了呢?

1977,历史所呈现的已不完全是知青们对于那片土地的去与留的问题,而是社会又开始给予知识以应有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因此,赶考的知青们嘶喊着“我来了,我来了”追赶着火车,摔倒爬起、爬起摔倒的那一场景,就格外震撼人心。那种想要往前跑的感觉,应该就是1977和《1977》最有质感的东西,毕竟这是整整11年后人们对于正常轨迹的整体复归。

因此,话剧写到了1977的30年之后,让观众不由产生揭开某些人物命运谜团的渴望。老大哥潘志友是被老迟亲眼相中的接班人,但他却爱上了家庭出身不好的陈琼。陈琼明知不能和潘志友在一起,却依然把自己给了他,并且愿意在北大荒找个婆家,这只为了能远远地守望着潘志友。他俩是在那冰天雪地里惊天动地的一对儿。然而,留下来的潘志友与考入北大的陈琼还会有将来吗?潘志友自己又能在北大荒坚持多久?话剧没有交代,却留下了一个解读“潘志友谜团”的通道――剧中提到阿三退休后去了上海,当年的知青都走了。

这是否暗示着潘志友也在某个时刻离去了?

我认同对“潘志友谜团”做这样的设想。这里不能不再一次说到“老迟式的困惑”。潘志友将答完的高考试卷交给老迟,以表示自己将放弃被大学录取的机会跟着老迟继续扎根农村。于是,考上大学的走了,愿意留下的也留下了,“老迟式的困惑”有了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然而,我总觉得这就像娜拉离家出走了以后多半还要回来,立志留下来的潘志友总有一天还得重返课堂,只要他还像剧中表现得那么优秀。这是时代使然。所以,从宏大的历史图景来看,潘志友放弃交卷的举动,又能有多少可被欣赏的元素可言?

第2篇:高考前给儿子承诺范文

9月,无疑是珠海一年中最为美丽的时节。14岁的李博宇结束了中学生活,和妈妈一起来到中山大学位于珠海校区的化工学院,开始新的人生旅程。材料化学专业,是该校闻名遐迩的明星专业,每届只招一个班,14岁的李博宇是班里最小的学生。而607分的高考成绩,更让这个稚气未脱的小男生备受瞩目。李博宇这会儿很忙,忙着熟悉新的学习环境,忙着处理开学后的种种琐碎事宜,也忙着接受他并不乐意、但又不好意思拒绝的媒体访问。

妈妈李红在大学教工宿舍租了一套房子,但李博宇并没有跟妈妈同住,他还是自己洗衣服,和同学一起去食堂吃饭,只是抽空会找妈妈聊会儿天。李红跟记者说:“我不是来做全职保姆的,博宇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人际交往方面也从不让我担心。我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他会经不住诱惑重新‘落网’而荒废大学学业。”她毫不掩饰自己对儿子的担忧,毕竟,李博宇有过一段沉迷网络的经历。

别把你孩子当“神童”

李红从不愿意别人将“天才”、“神童”之类的头衔加在李博宇头上,她并不觉得李博宇天赋异禀。相反,她能举出李博宇的一大堆毛病:好动、马虎、眼高手低。更要命的是,这小子曾经5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李博宇的父亲胡云发是军人,在家的时间很少。李红认为,男人就该好好工作赚钱养家,教育孩子的事情由她全权负责。因为女人细致、耐心,更易用心灵而不是拳头去解决问题。

儿子从小就对读书识字没什么兴致,李红却不着急。通过仔细观察后她发现:儿子一旦喜欢上什么,就会有一股探究到底的精神。李红一有空就会带儿子去各大城市旅游,而当地的博物馆和科技馆是每次旅游的必到之地。在李红看来,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极力培养并发现他的兴趣,从众多的兴趣中发现他最喜欢的。

李博宇4岁半时,李红毅然决定让他去上小学。父亲认为孩子太小,会被大孩子欺负不说,学东西也肯定比人家慢。李红却说:“不试怎么知道不行?”果然,早早被送到学校的李博宇,上课坐不住、爱讲话,回家后不认真做作业,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老师建议李博宇晚两年再上学,李红却坚持让儿子继续读。放寒暑假的时候,李红提前帮他预习下学期的课程,李博宇觉得很好玩,学得也很认真。结果,他从二年级跳到了四年级,然后又越过五年级,直接上了六年级。

李红常常和儿子的班主任及同学聊天,从他们那里得知:大家都做不出的难题,李博宇却能琢磨出好几种解法。她很为儿子骄傲,但从不认同李博宇是天才的说法。对李红来说,在儿子感兴趣的方面多多帮助和引导,在儿子的短处方面尽量化解和忽略,从而让他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他就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李红曾让儿子去上各种兴趣班,画画、钢琴、英语班都尝试过了,李博宇没有一样能坚持下来,李红便不再强迫儿子学,她也不因为没让儿子学习各种技艺感到懊恼。当儿子拿着并不优秀的成绩单回家,她从来都不拿分数说事,而是和儿子一起检查试卷,探讨为什么难题迎刃而解了,但简单的却大错特错?这可不是天才或神童会干的事。

“如果真是神童的话,那后来他迷上了网络,成绩就不会一塌糊涂,而应该照样名列前茅了!”每当有人夸李博宇聪明时,李红都这样说。

让孩子体验失败,才能自己走出来

儿子小学六年级时,李红给家里买了电脑。当时她考虑,李博宇是个好奇心非常重的孩子,一定会忍不住去网吧上网的,那还不如自己买台电脑,每天让他玩一小会儿。李博宇对这个神奇的机器一见倾心,他也没动什么脑筋,三下两下就知道怎么上网了。李红知道儿子的个性,一旦对什么产生兴趣就会探究到底,所以每天晚上9点,她就会把放有电脑的书房门锁上。但某天深夜,李红起来上厕所时,发现书房的灯亮着,李博宇竟然从外面翻窗户进去,正津津有味地上网呢。

好几次被妈妈逮个正着后,李博宇不再在家上网了,他还跟妈妈保证,决不会去网吧上网,李红信以为真。但其实他常常偷偷去上网。李博宇上初中后,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李红认为儿子有个适应期。直到有一天班主任打电话告诉她,李博宇常常逃课去网吧。等李博宇放学回家后,李红跟他说,如果喜欢上网的话,放学后可以在家里上一小时。她相信儿子过完网瘾后就会认真学习的,但安静日子没几天,她又不断接到班主任的电话:李博宇又逃课去网吧了!

李红不得不请假去找儿子,宜城并不大,但2005年,这里的网吧已经铺天盖地。李红一家一家地找,找了大半天终于找到儿子时,恼羞成怒的她在众目睽睽下打了李博宇一巴掌。儿子的反应却大大出乎她意料,他没有哭,也没有气急败坏地逃走,而是站在那里跟妈妈说:“妈,我错了。”在回学校的路上,他主动坦白:“我知道上网会影响学习,但每次经过网吧时,就是忍不住要走进去。”

李红想起在网吧发现儿子时,他是那么专注投入地打游戏,预感到,尽管博宇说不再去网吧了,但可能会管不住自己,毕竟他还是个9岁的孩子。果然,接下来的一年里,李红隔三差五就被老师催着去网吧找儿子,每次找到后她都万分失望,但扬起巴掌打儿子的事没再发生过。有时她会轻声责骂两句,但更多的时候,李红只是安静地坐在儿子旁边。“博宇每次的‘认错’态度都不错,也从不跟我狡辩。这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他还有救。换一种角度,我宁愿认为他是因为受强烈好奇心驱使才沉迷网络。总有一天,他会走出来的。”

李红说,那几年她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宜城大大小小的网吧,那些隐藏在居民楼里的、外面挂着“打字复印”招牌的,她都摸得一清二楚。后来在网吧找到儿子,她会冷静地微笑,有时她还会这样跟博宇说:“儿子,回家吃完饭了再来呗!”博宇红着脸,跟妈妈乖乖回家。

她不是不着急,但养孩子是急不来的。自从儿子沉迷网络后,李红开始关注相关新闻:网吧纵火案、网虫长时间上网导致猝死、父母过激反应致使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李红开始明白:与其生硬地将儿子从网络世界里拽回来,还不如让他体验整个过程后,自己幡然悔悟。初三上学期的一个周末,李博宇上网彻夜未归,第二天早上他回到家,妈妈做好了饭菜等他,也不问他晚上去了哪里。原准备撒谎说去了同学家的博宇坦白交待:“我去网吧刷夜了,以后再也不会了。”

承诺归承诺,初中三年,李博宇把自己完全交给了网络。中考一塌糊涂,一向自尊心强的他很失落,尽管妈妈有时“鼓励”他上网,他还是老实待在家里看书。2006年,11岁的李博宇以调剂生的身份进入襄樊三中。他跟妈妈保证不会再上网了,但襄樊离宜城几十公里远,李红鞭长莫及。果然,开学没多久,李红就接到了儿子班主任的电话:“李博宇很聪明,但是上课不认真,还常常逃课去上网。”

有人建议李红把儿子送到戒网瘾中心,还有人给她介绍武汉大学一位资深的心理学教授。“当家长都无能为力了,还能指望别人来拯救孩子吗?如果我那样做,就等于给孩子贴了‘坏小孩’的标签,他也许不抵抗,但这样的标签一定会影响他的成长和心灵。”这是李红自始至终都不求助别人帮儿子戒除网瘾的真正原因。

尽管向来主张分数不是考核孩子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李红知道,要让孩子发挥最大潜力实现梦想,上大学还是必经之路。经过深思熟虑后,儿子高二下学期时,李红办了停薪留职,在襄樊三中附近租了房子。

“三步走”,不离不弃陪“网虫”儿子成长

和李博宇的班主任、同学多次交流后,李红很快知道该怎么“拯救”网瘾儿子了。襄樊比宜城大得多,网吧铺天盖地,李红不可能找遍襄樊大街小巷。“即使能在网吧里找到儿子,我也不想那么做。博宇虽然年纪小,但他已经是高中生了,我要顾及他的颜面。再说,这样跟踪调查的方法,会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适得其反。”

李红说,戒除网瘾一定得与时俱进,分三步走:

第一步:跟孩子谈心,用心感化他。对于妈妈辞职到身边陪读,李博宇不是很乐意。李红也不跟儿子说明她的“险恶”用心,只是跟他表明态度:父母一直很相信他,并以他为傲,网络是一块学习园地,可以在不荒废学业的前提下偶尔接触。博宇不是傻瓜,很快就明白了妈妈的用意。

第二步: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休息好了才能学习好。所有沉迷网络的孩子,都没有时间概念,常常夜以继日地上网。妈妈没来陪读时,李博宇住在学校宿舍,晚上不上网也会耗到很晚才睡。妈妈来襄樊后,他每天下晚自习后就得准时回家,洗漱完毕后就被妈妈撵上床睡觉。他一上床妈妈就把灯关了,没有人说话,更没有电脑上网,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好好睡觉。

第三步:督促孩子好好做作业,为高考打好扎实基础。高中课业重,尤其是高三时考试频繁。李红知道,如果连做作业也马马虎虎、拖拖拉拉,考试就无从谈起了。李博宇的老毛病就是,对难题很有征服欲,对简单题目反倒不在乎了。李红和李博宇的各科老师保持联系,知道他每天的作业以及完成情况,李博宇根本不敢有半点懈怠。

妈妈的“三步走”牢牢控制了李博宇,以至于他忍不住跟妈妈抱怨,时间被妈妈掐得太死,想上网根本抽不出时间。网瘾不是说戒就戒得掉的,一到周六,李博宇就跟妈妈说要去同学家复习,但其实是去网吧过瘾。李红猜得出八九分,一般也不揭穿他,毕竟高三生活太紧张,需要适时放松一下。如果儿子“去同学家”太久,她就会敲敲边鼓。毕竟,自从她来陪读后,儿子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孩子过去不听话,现在改变了,即使只有一点点,做家长的也应该看得到并加以肯定,而不要老拿他的毛病说事。而且‘网虫’孩子一般都中毒很深,一下子戒掉是不可能的。”

让李博宇不再像以前沉迷网络还有一个原因,是班主任梁智杰跟李博宇打了一个赌:如果他各科考试都能达到100分(总分150分),他让老师做什么都可以。李博宇从小就被妈妈教导:做人一定要讲信用。班主任的这个赌,逼迫他不得不减少上网时间。

因为和老师打赌,更因为妈妈天天在旁边看着,已经很少上网的李博宇在高考前两个月,成绩开始突飞猛进。李红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每次考试过后,她特许儿子上一会儿网。一星期才能上一次网的李博宇,对网络的依赖也不那么强烈了。

2009年高考,李博宇以607分的成绩,摘取襄樊三中理科状元桂冠。妈妈李红的付出有了最丰硕的回报。有人跟她说,现在儿子上大学了,你就省心了。但李红经过仔细思考后,还是决定跟着儿子去珠海陪读。记者问李红,最放心不下的是什么?李红笑着说,博宇自己办理入学手续,住在集体宿舍和同学相处融洽,衣服也是自己洗。博宇的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能力,她一点都不担心。

“我看到一些考进北大、清华的孩子,因为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甚至被学校开除的例子。博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毕竟还只有14岁。我的儿子不是神童更不是神,我担心他会再次沉迷网络,所以我要先陪读一段时间。”大一的课程并不紧,李博宇身边的同学也大多是游戏迷,所以他还是会在课余时间玩玩游戏、浏览新闻。

第3篇:高考前给儿子承诺范文

2007年3月4日吉林地区遭遇的一场50年不遇的大雪。吉林市龙潭区缸窑镇的农贸市场大棚被这场大雪压塌,雪灾给市场内的129家个体业户造成了重大损失。虽然遭遇了大灾,但令业户们庆幸的是大棚在半年前就上了保险。然而,让广大业户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保险公司不但以“大棚是危险建筑不属保险范围为由拒绝理赔,而且还将他们告上法庭,要求解除保险合同并由投保人承担诉讼费用。众业户为维权,上百人连续17天不分白昼地聚集在该保险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办公地点,集体上访久劝不散,既影响了政府机关及保险公司的正常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市委的一位领导紧急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劝阻和协调,均未得到妥善解决,这样的僵局一直持续到5月24日。当天,修保知道此事后,主动带领本所的十几位律师冒雨赶到现场,苦口婆心地劝导业户们不要继续围堵上访,同时承诺为业户们义务维权,并自己拿钱让业户们打车回了家。一年后,雪灾索赔案在保民律师事务所律师们的无私法律援助下,最终以众业户的胜诉而告终。令人感动的是,在诉讼期间,众业户们为了能尽快恢复营业,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然而业户们却无力提供那高达100万元的担保物。就在业户们哭诉无门的时候,还是修保用自己律师所的办公楼房为众业户提供了担保,才使众业户顺利地拿到了重建大棚款。在农贸大棚重新开业之际,众业户们给律师所送来了山菜和鸡蛋,还不远几百里赶到吉林省高院和吉林市中院给秉公执法的法官们送去了签着上百名业户名字的感谢信。类似这样的事,修律师做了很多。

一位煤矿破产企业工人的女儿不幸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致死,在得不到肇事方赔偿的情况下,是修保放弃了那些挣钱的案子,为这位穷苦的工人无偿地。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为死者家属讨回了近30万元的赔偿金,而他却连差旅费都未收分文。

作为省、市妇联义务法律顾问的修保,当他得知一个残疾母亲的女儿考上大学,却因父亲的老保工资被非法扣押而无钱报到时,他一面拿出上千元安排其女儿上学,一面义务帮助这位残疾老人至今……

当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领着6岁的孙女不远几百里慕名来到吉林市找修保为其儿子伸冤时,当老人泪诉要是再无人管就要带着小孙女进京上访时,修保劝老人走依法申诉的程序,还为老人儿子的案子自费到长春调查并帮助申诉。至此,老人再没有越级上访过。当得知老人家里生活困难时,他又自己掏钱资助其祖孙生活费用。当老人的儿子在监狱里得知这一切时,他给修保写来了长达十几页的感谢信。在修保给这位在押人员打电话劝导他安心服刑改造,并答应为他继续申诉并承诺帮助照顾其母亲和孩子时,这位千里以外的父亲哭得说不出话来……

当修保得知一个破产煤矿的五百多位老职工们不但没钱吃饭,孩子没钱上学、老人没钱治病,连吃水、如厕都成了问题时,他那颗人大代表的心痛了。他个人拿出近万元给他们,但他深知自己个人的力量实在解决不了这么多人的吃饭和就业的问题时,他又以一名人大代表的名义向省人大等各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为百姓奔走呼吁!

近日,近千名铁路工人为了维护几十年的劳动合同不被解除变更,自发地组织了上百名工人聚集到吉林市准备集体越级上访,又是修保律师得知后顾不上吃午饭,带领律师所的律师们立即赶到现场劝导工人们要依法维权,为了奥运不要进京集体上访。他那动人入理的劝导终于感动了工人们。当修保答应工人们只要不集体上访就义务帮助他们打官司的时候,工人鼓掌欢呼了。此后,工人们没有再上访,而是把保民律师所当成了“家”。修保数十次成功地化解群体上访事件,一次次地践行了一名党员、人大代表和杰出律师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和使命。修保除担任吉林市政府法律顾问外,还担任着吉林化纤集团、吉林市中小企业局、市妇联、市残联等多个部门的法律顾问。修保律师经常参与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并公开承诺:为实现“吉林市招商引资,奋斗三年、总量翻番”的奋斗目标,为投资商提供义务法律服务,此举深得客商们的欢迎。

为了国家利益,他多次放弃了高额收入的诉讼,10年中无私地为政府维权办案近百件,至今连交通费都未到政府报销过。经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8年来市政府依法定收费标准应支付给他的律师费竟高达1700万元,可他从未向政府提过任何要求和报答,并在中还为政府实际挽回经济损失已达数亿元。

18年来,修保为破产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无偿各类纠纷案件达近百起。在他的劝导下,使几十起集体上访事件走上了依法维权的理性轨道,使近万名破产企业职工重新有了生活保障。看到被害女工没钱打官司,他个人出资3万元在省妇联建立了吉林省首个女工维权基金账户;在他为68名身患爱滋病的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时,他多次走进这些患病农民家中,劝导他(她)们不要进京上访;他在为破产企业职工维权时,他用法律手段为工友们讨回了“活命钱”。

作为省、区两级人大代表,他从未将人大代表当作荣耀一时的政治光环,从未敢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时刻将人大代表的神圣责任牢记在心,牢记人民的重托,始终如一地做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6年来他坚持走进老百姓的家里和来到他(她)们所在的人群中,体察民意,听取他们的呼声和要求。他先后提出了《关于保障公安干警依法履行职务的议案》、《关于尽快解决农民房照问题的建议》、《关于增加法律援助资金的拨款,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建议》、《关于建立人大代表监督制度的建议》、《关于改革高考中要求考生提前填报志愿制度的议案》、《关于简化转学程序的建议》、《关于改革现在医疗制度的建议》等建议和议案50多件。许多建议都被省人大常委会的“代表之声”、《吉林人大工作》登载,其中关于改革高考考前填报志愿的建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拥护。

第4篇:高考前给儿子承诺范文

她原本是重c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成绩优异。因为母亲的“失踪”和一起荒唐的“绯闻”,受父亲的教唆和逼迫,对“金屋藏娇”的校长进行敲诈勒索,从而被迫走上了逃亡之路……

“把妈妈还给我!”

高三优秀女生大闹校长室

17岁的赵妮是重庆市某中学高三学生,赵妮成绩优异,学校对她考上重点大学寄予了厚望。不料,2015年12月2日中午下课后,赵妮突然来到校长的办公室,怒气冲冲地吼道:“你把妈妈还给我!”非常吃惊,红着脸申辩:“我不知道你妈妈的下落啊!”“那你就赔钱,否则我就去教委告你。在全校宣扬你跟我妈妈的丑事!”赵妮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这一切,皆缘于赵妮的母亲张小曼和父亲赵大林……

时年38岁的张小曼,在重庆闹市区解放碑商圈开了一家时装店,她漂亮、聪慧、能干,被周围的人称为女强人。她的丈夫赵大林是一名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的出租车司机,两口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为老婆能干、优雅、挣钱多、交际广,赵大林挣钱少,又辛苦,心里一直很憋屈。他还很爱吃醋,对老婆不放心,甚至经常监视她。

为了寻找心理平衡,赵大林迷上了赌博,短短几年时间,就在牌桌上输掉了家里40多万元巨款,张小曼不给他钱,他就借高利贷去赌。两人争吵,打骂,张小曼为此伤透了心,再也不堪忍受与他生活在一起,提出离婚。赵大林要她付100万元,“买断”他们18年的婚姻!最后,两人谈到30万元!但赵大林要求把女儿判给他,张小曼必须每月给女儿2000元生活费。

张小曼急于摆脱这桩噩梦般的婚姻,同意了。不过,她也提出一个“附加”条件,就是离婚的事要瞒着女儿,等她考上大学以后再说。赵大林想先拿到那30万元,什么也没说。

2015年8月12日,两人协议离婚,张小曼打了一张30万元的欠款条,然后带上自己的衣服和日用品,在外租房居住。赵妮对父母悄悄离婚的事一无所知。对父母的争吵与打闹,她已经习以为常。以前,她哭过、劝过、求过,但无济于事。她只有尽量在“闹”中取静,埋头学习。张小曼搬出去居住,对女儿的解释是:“我对你爸眼不见心不烦。你快要高考了,免得我们老是吵架影响你。”赵妮相信了。

此前,张小曼为女儿上学的事经常联系校长,两人熟识。张小曼在做生意之余也经常来学校看女儿,多次在学校见到。两人除了谈论赵妮的学习,还聊生活、婚姻,张小曼将自己离婚的事告诉了。

比张小曼大4岁,两年前就离婚了。现在两人都成了单身,关系突然之间变得微妙。张小曼把叫到她租住的地方,亲自炒菜煲烫招待他。两人都有一种同病相怜之感。一天晚上,在张小曼的住处,两人没能把持住,发生了关系。

张小曼与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她打算等赵妮考上大学后,就公开她和赵大林离婚的事,然后跟结婚。也很珍惜这份感情。

离婚8天后再复婚,

名牌中学校长被敲诈勒索

协议离婚时,张小曼承诺要给赵大林30万元。可她的钱既要花在女儿学习上,还要维持时装店的经营,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赵大林多次催要下,张小曼只给了他5万元,剩下的钱,她说年底再给。

赵大林大骂张小曼是骗子,几次跑到时装店吵闹,纠缠张小曼。张小曼和暗中同居的事被赵大林发现了,他既恼怒又嫉妒。他找到张小曼威胁:“要么拿钱,要么复婚,否则就让你和名誉扫地,活着比死了还难受!”

张小曼一时拿不出25万元给前夫,她害怕赵大林骚扰、伤害,更害怕女儿知道了这件事受不了。于是,在离婚8天后,她又与赵大林去民政局复婚。她希望结束被威胁的噩梦,保护女儿和不受伤害。张小曼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她割舍不下这段迟到的爱情,于是,她背着赵大林,暗中继续和交往。

9月底,约张小曼国庆期间和他一起去三亚旅游。张小曼不忍拒绝,回家对赵大林说她要去海南进货。其实,赵大林知道张小曼和还在暗中来往,他正在设计“陷阱”,让老婆跳进去……

国庆长假,张小曼和去了三亚,享受了7天美妙甜蜜的二人世界。

10月8日下午1点,从三亚回来,刚打开办公室的门,突然背后出现一个强壮的男子,用力把他推进办公室,并关上门。还没回过神来,已经被该男子按倒在地,脸上被踢了一脚:“你这个不知羞耻、流氓成性的臭校长,竟敢乱搞两性关系!”

浑身哆嗦地说:“你认错人了,我从来都没破坏过别人的家庭。”没有见过赵大林,所以不认识他。赵大林骂骂咧咧地说自己已经与张小曼复婚了。傻眼了,张小曼明明给他看过离婚证啊!“要么给我50万元补偿,要么我搞臭你这个流氓校长!”赵大林威胁道。

工资不高,离婚后还要抚养儿子,根本没有这么多钱。可不给钱,他又担心这件事闹出去损害自己的名誉。一番讨价还价后,他们最终把“交易价格”定在了10万元,并说好10天后,准时把钱汇到赵大林的账户上。

赵大林走后,迅速拨通张小曼的电话:“你明明再婚了,怎么还来欺骗我的感情啊!现在,你丈夫居然来敲诈我10万元!”不一会儿,赵大林回家了,对着张小曼就打。张小曼害怕惊动女儿,只有任赵大林暴打,被打得趴在地上,赵大林实在打累了才住手。张小曼泪水长流,所有的哀怨和凄楚都只能往肚子里咽。

10月18日是赵大林给规定的最后付款日期,赵大林没有收到汇来的10万元,也找不到。他气急败坏地回到家中,对张小曼又是一阵拳打脚踢。张小曼冲出房门,随后就关了电话,断绝跟任何人来往,再也没有回家。

张小曼出走后杳无音信,赵大林暴跳如雷,放出话来:3天内,如果不出现,他就去学校找的麻烦!得知消息,只好打电话给赵大林,叫他第二天中午到市区的一家茶楼拿钱。

赵大林如约而至,掏出5万元,并让赵大林写下收条,赵大林怕他报警,谎称自己没文化不会写字,不愿写。坚持让他写,他就让代自己写,由他来签名。只好替赵大林写了一张收条:“已收到5万元现金,此事已清,不再索要,不再损害名誉。”赵大林故意把字写得龙飞凤舞,名字签得就像天书一样。赵大林没有想到就是这张收条,为今后警方破案留下了铁证。

以仇恨和伤害作“武器”,

少女高考前夕被网上追缉

然而,的噩梦远没有结束。拿到5万元现金后的第5天,赵大林又找到要剩下的5万元。走投无路的突然想到了赵妮,如果赵妮能出面“调解”,说不定事情能解决。

主动找赵妮谈话,说出了自己与他父母的这段痛苦经历,希望她回去劝劝她爸爸,不要再逼自己了,自己真的没钱。尽管赵妮非常惊讶校长与自己父母这段纠缠不清的感情,但她很尊敬校长,不愿父亲为难校长,答应回去劝说父亲。

当天晚上,赵妮回家劝父亲时,竟被赵大林一顿呵斥:“小孩子懂什么?你那个校长是个流氓,我要他付出代价!”过了一会儿,赵大林怕女儿站到一边,急忙变换嘴脸,故作痛苦地哀求女儿:“是个骗子!他勾引、迷惑你妈妈,还将你妈妈‘金屋藏娇’,害得你妈妈丢下我们跑了,使我们家不成家,你可千万不要再帮助这个流氓,只有爸爸才是刍つ愕模 闭源罅旨女儿瞪着迷茫的眼睛,继续说:“你要理解爸爸,爸爸是为你好。”

那一夜,赵妮很痛苦,她本来不愿相信徐校长“欺负”了妈妈,可是,妈妈为什么会“失踪”,爸爸为何要让徐校长拿钱来“摆平”这件事呢?她的心在一点点地动摇。

为了拉拢女儿,赵大林处处显示对女儿的爱,他还拿出先前敲诈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别克轿车,车主写上了赵妮的名字,每天开车接送她上学放学,想尽办法逗女儿开心。

赵妮见母亲一直不回家,渐渐相信了母亲被校长“金屋藏娇”,她心疼父亲,开始仇恨。赵大林转而让女儿去威胁,拿到剩下的5万元。赵妮答应了!于是,12月2日中午刚下课,赵妮就跑到的办公室,歇斯底里地大闹,并惊动了其他老师,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当时,担心自己名誉受损,校长职位不保,就找到赵妮的数学老师借了2万元现金交给赵妮。拿到钱后,赵妮主动留下了收据:“已收到徐校长2万元人民币,保证以后不再威胁校长和他的家人,不再损害他的名誉和人身安全。”落款写上了赵妮的名字。

赵大林仍不满足。12月14日到16日连续3天,他载着赵妮,天天去找要钱。被闹得痛苦不堪,精神几乎崩溃,甚至想要跳江自杀。

12月20日,来到公安机关报警。民警审查了他带来的收条证据以及其他旁证材料,证明赵大林和赵妮父女有敲诈勒索的重大嫌疑,便传讯赵大林父女。赵大林闻讯,竟然带着赵妮潜逃了。12月底,赵大林和赵妮父女被列为网上C级逃犯,遭到追捕。

赵妮书读不成,每天跟父亲开着车东躲,她恨母亲“失踪”不回家,恨父亲向她灌输了那么多的仇恨,让她一不小心成了“罪犯”……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