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阳光体育活动范文

阳光体育活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阳光体育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阳光体育活动

第1篇:阳光体育活动范文

小班阳光体育活动方案一活动意图:

全面贯彻纲要精神,全面实施幼儿启蒙教育,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让幼儿在爱的阳光下,启心智之门,雅童年之趣;让孩子们在教师慈母般的关怀下、爱护、引导下,各方面的能力有较大提高,行为习惯明显改观,性格变得更加活泼,举止变得端庄大方,让幼儿园成为孩子放飞希望的绿草地。

活动口号: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爱好,让孩子体验运动的快乐,竞争的乐趣。

2.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及协作精神,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敢于克服困难,能体验胜利的愉悦。

3.培养幼儿初步的团队和竞争意识,体现团结协作的竞赛风格。

活动过程:

一、入场式(播放玩具兵进行曲)

1.幼儿整队进场,各班幼儿在指定位置坐下。

2.主持人致辞

二、游戏环节:(活动中配音乐)

1.跳圈高手(每班18人参加,6人/队,2队/三轮进行)

准备:塑料圈6个

游戏玩法:幼儿站成一条纵队,第一名幼儿跳过六个圈跑到终点,再跑回拍第二个幼儿手,第二名幼儿接力,最先完成任务的小队胜利。

2.车轮滚滚(每班24个人参加,6人/队,4队/三轮进行)

准备:大车轮(牛奶盒制作)

游戏玩法:幼儿用手扶住车轮向前滚动,到达终点向后转身将车轮滚回,第二名幼儿接力,以先完成游戏的班为胜。

小班阳光体育活动方案二一、冬季运动会主题:我运动,我快乐,我是健康好娃娃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推动冬季各班晨间体育锻炼活动和户外活动的开展,增强幼儿体质。

3、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敢于克服困难,体验胜利的愉悦,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运动会时间:201x年12月29日,上午9:15分操场集体。

四、参加对象:全体幼儿

五、活动准备:

1、提前讲年级组运动会项目确定并由主持人写好主持稿。

2、班牌3块。(小一班、小二班、小三班)

3、各班级确定一句短暂、整齐,响亮的运动会口号。

4、比赛器械,由各年级组长负责准备。

5、各班老师提前一天带领孩子规划场地及彩排。

6、提前与播放音乐的老师及裁判老师协商好。

六、活动过程安排:

1、9点15分,各班教师带领孩子来到操场,找到规定场地摆放好小椅子并在后场做好入场准备。

2、开幕式:主持人致词

3、运动员进场:每班排成2队一起走出来,到国旗中央停下来喊响班级口号2遍(也可根据班级而定),每班一个班牌(进场顺序:小一班、小二班、小三班)

4、找到指定位置排成4队站好(面朝国旗)。

5、小班早操展示比赛。

6、园长宣布运动会开幕。

7、小运动员代表发言。

5、各班级退场,开始运动会比赛先个人项目,再集体项目:

6、颁发奖状

七、运动会项目设定和比赛规则:

1、个人项目:踢毽子、扔沙包

2、集体项目:独轮车比赛、学做解放军

3、运动规则与要求:

个人项目:

个人项目1:踢毽子

材料准备:(规定好的)毽子5个,场地画好5个框。

参加人数:每班10人,共30人。5人一组进行,共6组。

活动方法:幼儿手拿住毽子绳子的一端,用脚起踢。以幼儿踢的个数为准。时间为半分钟,多者为胜。

活动规则:脚必须踢到毽子,脚落地,为一个。

设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取12人)

个人项目2:扔沙包

材料准备:(规定好的)沙包6个,场地画好尺度。

参加人数:每班10人,总数30人。

活动方法:幼儿手拿沙包扔出去,比谁扔得远。

活动规则:

①每人扔3次沙包。

②扔的最远的一个为最终成绩。

设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取12人)

集体项目:

集体项目1:独轮车比赛

材料准备:3辆独轮车,三把小椅子。跑道三条。

参加人数:每班10人,三个班级共三组,同时进行。

活动方法:幼儿在起点线后准备拿好独轮车,做好准备姿势,发令后往前推独轮车,到达对方后,绕过小椅子再继续推,推到起点,把独轮车给下一位幼儿,依次类推。先完成的一组获胜。

活动规则:1、听裁判预备吹哨开始。预备时站在起点线后。

2、幼儿到达对方一定要绕过小椅子,到达起点后方可给下一位幼儿。

设奖:最佳优胜奖、最佳优秀奖、最佳勇敢奖。

集体项目2:学做解放军

活动准备:垫子3个,平衡木3根。

参加人数:每班16人,分成2组,两端各8人。三个班级共三组,同时进行。

活动玩法:每位幼儿学做小解放军,排头做好准备姿势,钻山洞(圈)---爬草地(垫子),跑到对面拍一下幼儿的手,另一位幼儿再反方向通过障碍。以此类推,先到为胜。

活动规则:1、到达对方时,一定要拍下对方幼儿的手,方可出发。

2、在通过障碍时如果碰倒了山洞,老师将器械扶起来,幼儿重新钻过山洞继续游戏。

设奖:最佳优胜奖、团结合作奖、坚强宝宝奖。

小班阳光体育活动方案三活动时间:

活动对象:小班段的全体幼儿

活动地点:幼儿园后操场

活动准备:自行车、奖状、运动员名单表

早操结束后请大班段的幼儿帮助搬椅子到后操场。

活动目的:

1、锻炼孩子的体格,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2、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加集体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1、运动员有序的坐在跑道两侧。

2、讲解比赛规则。小朋友到跑道的起点选一辆自行车,坐在自行车上听到老师说预备骑的口令时快速的往前面,到跑道的终点的时候就马上转车骑回来。

3、提示幼儿要活动中要注意的几点安全事项。

4、教师示范骑自行车。

5、幼儿有序的进行骑自行车比赛。

第2篇:阳光体育活动范文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连续20年不断下降,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结果显示,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学生肺活量、耐力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不断增高,眼睛近视率居高不下,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有待改善。这些问题表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其更好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而保证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2 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所存在的问题

学校领导应多关注学生的体育健康,从根本出发,以身作则,加强学校的重视程度,把体育锻炼纳入到教学日程中去,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资源的第一要素,是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成员,同时也是阳光体育活动最有力的组织者和宣传者[4]。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教育的师资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也直接影响"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生,那么体育教师就会逐渐饱和,高学历的体育教师不但能增强学校体育的科研能力,而且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晚上七点以后达到高峰,此时心脏搏动和血压最稳定。一般认为晚上七点以后锻炼效果比较好[5]。上午和下午是肌肉速度、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若在此时间里进行锻炼和运动训练,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此类情况,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方面应多加关注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的情况。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上,与时间、运动负荷、场地器材以及喜爱的项目有密切的联系。体育参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间接的反映学生的体育行为,主要与学生课业繁重,没有时间以及家长的工作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3 改善中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对策

3.1 加强领导重视,提高整体认识

学校应加强阳光体育的宣传工作,利用媒体和体育竞赛宣传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让学校、社会和家长充分认识体育的重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推动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学校运动队最能够反映该校的体育运动水平,而该阶段的学生有偶像崇拜性,总是崇拜运动能力好的同学,并称他们为偶像。因此,学校可以利用体育运动队的"明星"效应,利用"明星"效益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3.2 完善师资队伍,强化师资力量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首先,应该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按照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平衡教师的工作量;应保证体育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应当合理的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和课余运动训练的工作量。其次,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加强体育教学能力。

3.3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优化教学环境

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应把体育经费纳入到学校总经费中去,保障体育经费的充足。加强学校场地设施建设,完善体育设施。积极找到学校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场所的资源共享,适当的利用公共体育设施进行体育锻炼,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学生运动的需求,提高运动兴趣。

3.4 丰富组织形式,提高运动兴趣

各校要根据学生的爱好成立各种体育协会,每年组织各协会进行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学校定期举办春季或秋季田径运动会、校园健美操比赛、散打比赛、羽毛球比赛等广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能够活跃学生的锻炼气氛,使每个学生养成每天锻炼 1 小时的习惯,对增强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有重要的作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要注重开发一批新颖的、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运动质量。

4 结论

生命在于运动,快乐源于体育。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所以应积极倡导阳光体育活动在校园的的开展。目前,要把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培养具有健康心理、意志坚强、强健体魄的青少年。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学校体育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何志文,杨大宁.从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透析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77-78

[2] 李爱民,刘欣然,黄玲.对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理论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32(4):500-502

第3篇:阳光体育活动范文

【关键词】运动 健康 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97-01

一、实施方法

1.1科学性原则

安排项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

1.2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游戏的根本所在,也是吸引学生参加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体育游戏的基本特征,如果体育游戏没有趣味性,那么就是单纯的训练,而不是体育游戏了,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游戏的趣味性越浓,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玩中身心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1.3教育性原则

开展阳光体育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意志品质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严格遵守纪律和集体荣誉感。同时通过活动,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了体育、音乐、心理、生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及阳光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1.4师生互动,全员参与原则

通过师生自主、自创、合作、参与变革的全过程实践这种合作形式,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自己既是改革的受益者,更是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使他们真正成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体与主人。

1.5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开展阳光体育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活动的安全性高,就能避免给学生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因此安全性是组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为此在活动开展中,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细致地把握学生的身心状况和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器材,切实组织好、指导好,才能确保安全。

二、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心理倾向的评价

《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从我校所收集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普遍持肯定、欢迎的态度。

学生将体育大课间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2.2获得了知识,认识了许多体育器械,如山羊、跳箱、平梯、跨栏、轮滑;了解了许多常用的体育规则,如篮球规则,排球规则,足球规则,羽毛球规则,乒乓球规则以及棋类的简单规则等。

2.3掌握了技能,学到了许多技巧,提高了速度、平衡、支撑、判断能力等。

2.4培养了优良的道德品质,如谦让、团结、友爱、关心等等。

2.5培养了一批懂体育、懂规则的体育骨干。学校体育专业班的同学说我是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小裁判,这让我体会到为别人服务是多么快乐,也认识到工作的辛苦,学会了组织、裁判,学会了与同学团结、合作等。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3.1阳光体育和大课间体育项目是丰富与改进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之一

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爱体育、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我们应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新课程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娱乐体育的内容必将大大加强,将与健身体育一起成为学校体育的支柱。阳光体育活动与大课间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

3.2阳光体育和大课间体育项目符合《课标》的精神与要求

《体育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选择学生喜闻乐见、安全实用和具有锻炼价值的新兴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特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完全符合《课标》的四大理念,为实践《课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大课间体育项目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的发展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3实验结果表明,学生、教师、班主任、校领导、学生家长均对此项实验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尤其是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产生明显影响。

建议

通过研究进一步强化全校师生的体育意识,突显学校体育办学特色,深化阳光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学校体育活动和校本研究的层面。通过阳光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校本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健康发展的水平、团结合作的意识、终身体育的思想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得以全面增强。为此,阳光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项目进入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应继续深化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出版正式的实验教材,配制声像教材,以便于广大体育教师选择使用。

我校将以此实验性研究作为基础,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更进一步地开发课程资源,把适合于学生开展的大课间体育项目在我校蓬勃开展。通过阳光体育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身心得到调节,提高学习效率,振奋师生精神,共同提高审美能力,展示学校精神面貌,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还学生一个美好,快乐的学生时代和一个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2]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体育教学》,2005,6

[3]吴昊 .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中国学校体育》2007,2.

第4篇:阳光体育活动范文

一次难忘的阳光体育活动

星期三下午,阳光灿烂,我们在操场上参加阳光体育活动。

这次阳光体育活动由我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我找到了小梅、小春、小甘一起打羽毛球。小梅说:“我们先分组,我和小月一组,小甘和小春一组。”“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比赛开始了,先由我对小春,我先发球。我故意看着右边好像要把球发去那边,突然,“啪”的一声,我就把球发出去了,“看我的!”小春说着就往右边跑。球一眨眼就落地了,小春接不到。“哈哈!中招了!”我得意忘形,哈哈大笑着。“咦,你不是要把球发去右边吗?怎么会发到左边去了?”小春问。我调皮地说:“是你碰上倒霉运了。”“啪!”“啪!”比赛激烈地进行着,我左扑右挡,这时,球又向我飞来,我使劲地打过去,小春接不到,球又落地了。“时间到!”小梅说。“我们赢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第二局由小梅对小甘。先由小梅发球,“啪”小梅用尽吃奶的力气拍去,球像炮弹一样飞向小甘,小甘不甘示弱,跳起来一挡,可惜打了个“飞天球”。好高呀!羽毛球飞到二楼去了!我兴冲冲地跑上去一看,连个球影儿都没有看见,一定是飞到更高的地方去了。这时,我听到小梅的声音:“刚才还看到小月,怎么一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呢?”“谁说我消失得无影无踪?是球消失得无影无踪,你太厉害了!”我说。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最后我和小梅双剑合璧赢了比赛。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活动。

第5篇:阳光体育活动范文

(一)学校成立体育特色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副校长)*(副校长)

成员:**全体体育教师和班主任

二、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决定。坚持“键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广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继续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水平,乘北京奥运会胜利举办的东风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三、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

四、具体项目

我校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配合20*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此,我校广泛开展体育特色活动。以跳绳、羽毛球、篮球、校园吉尼斯等活动项目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推进我校的体育特色项目。

五、实施内容

1、学校保证开足体育课(按照国家课改新标准要求执行)。

2、各班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尤其是推广幼儿操的创编)。

3、各班实行“大课间”40分钟文体活动制度。

4、各专业部要以年级或班级组为单位,每组组建体育特长活动小组(如呼啦圈小组,跳绳小组,踢毽小组等)。

5、开展“迎奥运”活动,确定每个阶段的主要项目和次要项目,全面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

第一阶段:20*年2月,举行阳光体育运动学期启动仪式。把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享受一辈子!”深入到学生中去。

第二阶段:20*年3月,以“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祖国与我同行”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型体育竞赛活动。如:“感受春天”春季长跑等。

第三阶段:20*年4-5月,开展学校春季跳绳比赛、班级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等,展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效果。同时,积极抓紧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准备组织参加各类体育比赛,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自己付出的汗水。

第四阶段:20*年6月,总结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成果。开展“阳光学校”、“阳光班级”评选活动,提高体育活动的学习能力,促进全体师生的健康发展。

第五阶段:20*年7月,学校表彰在阳光体育活动中的“阳光专业”和“阳光班级”。

保障措施

1、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全体教职工要领会以人为本,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明确“阳光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培养的重大意义,不折不扣地落实学校制定的具体活动方案,保证活动时间和效果。

2、宣传到位,形成制度

学校利用利用各种阵地加强宣传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意义,引导师生、家长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全体师生要争做宣传员,积极向社会、家庭宣传,得到社会、家庭支持,营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舆论氛围,使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成为广泛的共识及人们的自觉行动。教师力争全员参与,精心组织阳光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常规的体育活动,形成制度。

第6篇:阳光体育活动范文

关键词: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有效;策略

一、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必要性

“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推进,增加了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项目,给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如此多的运动类型可以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解决了学生心理的喜好问题,提升了学生对“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更大的活动欲望,也就使得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大大地增加,因为学生通过参与跳绳、接力棒、打篮球、打羽毛球、踢毽子、投靶子、拔河、跳远、贴膏药、跳舞、健美操、绘画、猜拳游戏等各个方面的运动类型,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形体美和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参加活动的兴趣、期待、好奇,同时可以衬托出他们最美的运动姿态,以全新的自我、积极向上的态度呈现在别人的面前,是一件值得高兴和令人振奋的事情,久而久之,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会觉得“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让他们觉得非常舒服,也就非常喜欢参与各种类型的“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的逐步开设,在无形之中使得学生能够锻炼了身体,从而保障了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提高了安全系数。

二、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策略

1、学校应该制定各种安全制度,为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保驾护航

我们在大力倡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安全保障体系,为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一个安全屏障,减少运动意外伤害的发生。确保“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应该制定一些关于“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安全保障机制的制度,落实责任,加强监管,规定教师在“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时候要及时到位,保证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教师要全过程参与,而不是只有学生之间的自我安排,如果老师有事情没有及时、按规定到位,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以此来规范老师的行为举止,毕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老师实施严格、规范、准时的制度规范,就等于给学生上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对任何事都要负责任。假如老师确实有事情不能按时达到指定位置,应该提前打招呼让学校临时安排监督老师,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践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提前安排好一切需要注意的事宜,为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保障,千万不能一走了事,对学生不闻不问,任其自由活动,否则一旦发生事情,后果将不堪设想;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对于一些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预案,为学生的健康打上双保险;学校应该让学生办理意外伤害险、生命安全险、人身伤害险、健康平安险等保险,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安全、愉悦的活动氛围,也就能够为大力推动“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保驾护航,从而更好地推动“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稳步、健康、持续前行。

2、增加各方各面的体育运动项目,为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学校应该增加各方各面的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通过参与各个方面的运动类型,这样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实际运动的过程中体会运动带给自身的那种满足感、心灵的美感以及心情的愉悦感,还可以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喜爱兴趣以及不断地投身体育运动中,并且坚持运动下去,同时可以让其他学生一睹自己的运动身姿,不是有句俗语说:运动中的人是最美的。这句话很完美地阐释了这个道理,运动可以使得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发生质的飞跃,以积极向上、开朗、乐观、全新的自我为人处世态度呈现在别人的面前,为以后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让学生与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融洽,推动自我向更加广阔的明天行进,开垦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如此长期的发展下去,肯定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渐渐地产生了一种持之以恒的追求与不断地渴求,也就在无形之中为大力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快速地向前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为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基础,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身体,保障了生命健康安全。

3、把基本的体操运动当做运动的基础,不可忽视,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

众所周知,大课间活动的最基本任务就是:课间操和跑步项目,它们是学生在课间之余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体育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课间操的锻炼,可以增加学生对纪律的高度集中,同时可以使得学生热爱运动,并且不断地产生想要进行体操(这个体育项目)锻炼的兴趣,也是学生在学习之余的一种愉悦身心的积极活动,课间操和跑步要求学生必须整齐排列、按广播体操节奏进行运动,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和谐、完美,同学之间就会逐渐地形成一种很好的合作精神,这就在无形之中为学生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中能够进行很好地交流、沟通、不说话就可以进行眼神的交流,从而打造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更好、更快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鉴于课间操和跑步项目在课间活动中有这么多的好处,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和谐,当然应该再接再厉,继续坚持把基本的体操运动坚持下去,不可忽视,大力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给体育活动加入了新型的运动项目,同时把最基本的体操和跑步也继续进行下去,这些运动应该同时进行,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心所想,随遇而安,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不能为我们所推广,自然也不是“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实施的根本要求。我们只是希望在大课间这个共同的活动范围内,能够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样式,为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多多地放松心情和锻炼身体,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因此,在大课间活动时间内,还是需要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体操和跑步训练,做好基本的工作,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操和热爱运动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去发展和开拓更大、更多、花式变幻多样的体育活动。

4、采用花式多样的多角度、多形式、多功能玩法,为“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发展添光增彩

学校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采用花式多样的多角度、多形式、多功能的“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比如说:在拔河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男生的对决、女生的对决、男女混合对决的形式,跳舞的时候,可以想出各种舞蹈的跳法,比如说:像街舞、广场舞、交谊舞、华尔兹、迪斯科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的运动提出新花样、新玩法,因为,新鲜的玩法往往能够出其不意地抓住学生的眼球,不断地满足学生对于不同事物多方面的新式要求以及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渐渐地跟上时展的步伐,为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最大的有利发展条件。只有符合了学生的要求,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不断追求新事物的意愿,才能够促进其更快地发展,体育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让学生对“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也就可以增加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他们注重体育活动的节操以及养成勤于锻炼身体的一种良好习惯,对自己将会是一笔无法用金钱购买到的健康财富,这将影响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分子一直延续开来,对未来的生活道路产生深远而积极的作用,让学生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使得学生们终身获益匪浅。

5、通过比赛激励的方式,大力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

“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通过比赛激励的方式来进行体育活动的开展,这样能够激励学生热爱运动,比方说:踢毽子的体育活动中,可以进行个人的比赛模式、集体比赛模式、男生比赛组、女生比赛组等,形成一种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趋势,使得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活动中学到体育知识,如此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将直线上升,不断地想要参加体育活动,自然能够促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发展,既可以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体育技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与帮助别人的优良品德,也能够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

6、对活动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奖励,从而促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发展

我们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评价组,对“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进行一个整体的概括、总结,对每次学生们的体育比赛结果和过程进行详细地记录在案、总结、评价,对学生、小组、班级之间的比赛情况进行汇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然后对先进运动的个人、班级、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通过颁发荣誉证书,学习用具,篮、排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或者是给予通报嘉奖等方式来激励学生,使得他们的运动兴趣更加浓厚,逐渐地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循环模式,彼此竞争,生怕自己落在别人的后面。打个比方:对班级整体活动奖励,给予通报嘉奖,对个别优秀的学生给予个人体育活动积极奖,对团体合作的人员进行集体奖励,给有进步的学生发进步奖等,并且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地向优秀的学生学习,这样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与追求,形成一种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势头,如此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喜爱兴趣必定会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自然能够促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够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在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地利用好学校的有限资源来为体育活动的进行提供有力的可行性资源,不断地创新与改革体制,并且随时准备着变革,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跟着学生发展的需求来变革体育运动项目,适应时代前进的洪流,积极地融入到体育事业的发展之中,共同促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发展。

三、结束语

正如:“今天动一动,明天笑一笑”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学生)一个道理:应该经常锻炼身体,这样有益于健康长寿。因此,大力、广泛地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产生的影响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锻炼体质,增加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因此,需要大力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促进体育事业的平稳、快速前行。我们在大力倡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安全保障体系,为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一个安全屏障,减少运动意外伤害的发生。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作者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石峻;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策略――以乐清市部分城镇中小学为例[J];运动;2011年第16期

[2] 李胜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2年第12期

第7篇:阳光体育活动范文

下午两点的时候,同学们都迫不急待的跑到操场上。大家你一句,我一语的,渐渐的让整个操场热闹了起来。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喧哗、热闹的场面马上就安静了下来,同学们排成了整齐的队伍。老师宣布:“比赛项目有两个,一个是转呼拉圈,二是踢毽子。按同一年级的比赛,评选前两名得奖。”老师一宣布完,同学们不约而同的喊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紧张剧烈的比赛开始了,第一轮是呼拉圈比赛,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操场上突然好像起了龙卷风一样,几十个呼拉圈飞快的转了起来,伴随而来的是有节奏的“加油,加油”的呼叫声,这两种声音混杂在一起,犹如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凑响了操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目光情不自禁的投向了同班的陈建,他的腰轻轻的转动,犹如老年人的太极拳,但他的腰与呼拉圈配合得无比的默切,腰的转动似乎只为了加速,所以呼拉圈转得非常快。突然不知道怎么的,他的呼拉圈滑到了臂部上,我们非常紧张,好像在说:“陈建,你要为我们班争光呀!千万不要一不小心,就把呼拉圈掉了下来!”他似乎听到了我们的声音,向下微微一蹲,呼拉圈就乖乖上升到陈建的腰上。等到裁判一声:“停止”之后,陈建气喘嘘嘘的跑回来说:“我转了365个。”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你可真棒呀”。

既紧张又激烈的呼拉圈比赛完了,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第二场踢毽比赛又开始了,五彩斑斓的毽子飞起来了。一个踢毽轻盈小女孩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踢毽高手林洋佳,她的脚一勾一弯的踢着毽子,好像是在跳着芭蕾舞。突然一阵带有寒意的风儿吹来,像是要把毽子从林洋佳的脚上夺走,然而,胸有成竹的林洋佳脚一伸,又稳稳当当的接住了毽子。五钟过后,我们知道林洋佳踢了380个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了全年级的第一名。

比赛在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操场。

第8篇:阳光体育活动范文

摘 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组织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举措,认真组织实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在全国大、中、小学中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阳光体育;开展途径

Abstract:To carry out the sunlight sport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sports.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for physical culture and sports,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s and all kinds of schools at all levels should be put in the sunlight sports a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of the all-round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main work, as to strengthen the school sports work, the main measures, improve the level of al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eriously organize the implementation. Mobilize and organize, in large, medium and primary school in the country of sunshine sports movement to upsurge, form the full participation of the mass sports exercise good atmosphere.

一.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用几年时间,使大部分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认真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开展“达标争优”活动,对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5.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6.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同成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w的措施,组织本地、本单位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

二.高校开展阳光体育的意义

针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来说,“阳光体育运动”无疑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因此,其也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务必保证体育教学开展的各项活动均是以 “阳光体育运动 ”为主线,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客观需求,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其每天坚持锻炼的意志力和兴趣,最终养成健康科学的锻炼习惯。

1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背景

阳光体育活动, 简言之就是让学生的体育运动走进户外,贴合自然,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与自然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产生兴趣,进而在自然状态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一新颖的教学概念被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方面的社会问题,一是当前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形势堪忧,二是打破传统的 “重脑轻体 ”的教育理念。通过此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户外运动的队伍中来,在接近自然,沐浴阳光的同时,促使其逐渐地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另外,这一热潮也会在各大高校迅速的扩展开来,养成浓厚的体育运动的氛围,促进整个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从客观上讲,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广也是为了保护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基本权利。

2当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2.1体育教学理念落后,高校篮球教学观念有待提升

在我国,针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已经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改革活动,然而改革效果并不理想,体质教学观等传统观念在一些高校中仍然存在,显然这些观念的存在完全违背了阳光体育运动所强调的以运动为趣、终身运动的理念。在高校的体育改革中,我们一直高喊 “终身运动 ”、“健康第一 ”,但是实际执行起来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没有养成每天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就连正常的体育教学也会因为教学器材、场地、师资队伍等原因造成无法正常开展,这也造成了学生迟迟无法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观念落后给阳光体育远动教学模式的推广带来的影响可见一斑 。

2.2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不够科学

教学形式方面,大学体育教学前两年主要采取公共必选课的形式展开,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则没有硬性的要求,体育运动大多以个人差异不同层次的展开。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逐渐的丰富起来,但是受限于师资队伍、教学器材和场地,目前仍然无法彻底的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一些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忽略了学生的身心状况,教学过程往往采用男女分班或者按兴趣分班的方式。也正是由于此种原因导致了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不高,最终造成阳光体育运动没有健康的推广环境。

2.3.教学创新力度不够,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少或者不健全

就目前形势来看,高校的体育老师需要承担的工作职责较为繁复,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校内外的竞技体育运动、业余及专业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工作之外,还要承受着一些科研项目和职称测评,最终导致体育老师身心俱疲,再加上体育老师在一些业余项目上付出得不到J可和应有的回报,直接造成其对体育教学事业失去信心。从心理上就不愿意去参与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也正是因为此种原因,在根本就没有正式的组织规则和要求的前提下,高校的课余体育活动也显得更加的随意。

3阳光体育视角下高校篮球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对策

3.1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提升高校篮球教学的主导地位

体育老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是阻碍改革向深层次推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 ,如果想把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中推广开来,需要贯彻“终身运动 ”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培养其终身运动的健康运动习惯,为其终身运动的实现打下基础。与此同时,注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养成,以游戏的心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秉承“健康第一” 的思想,让体育运动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种方式,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要不断的完善体育教学的制度体系,以此保证“终身运动”、“健康第一”这两大理念能够真正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贯彻。

3.2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注重篮球教学训练的科学性

充实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其主要方法如下:(1)引进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综合利用地方性的民族文化特色,创新民族体育运动,让这些民族的具有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得到传承和发扬。(2)改革竞技性体育项目。比如,变换体育器材的规格,降低运动负荷,调低难度系数等,通过这种方式让竞技项目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拓展学生的体育运动方式。

3.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余体育的质量和组织能力

第9篇:阳光体育活动范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2-0063-09

当今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下降与锻炼不足有直接关系,而锻炼不足除了与学校场地、器材、管理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以外,还受到个体对健身的价值认知、健身愿望及健身坚持性等因素的影响[1]。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表现(频率、时间等)、环境条件(场地、设备等)和个人因素(认知、态度和自我效能等)三者间互为因果,而主观的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影响很大[2];Becker的健康信念模型亦强调个体的态度和信念对锻炼行为的影响很大[3];Ajzen的计划行动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意向是行为发生的决定性力量[4]。故通过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锻炼促进健康的信念,提高其锻炼意愿和完成锻炼任务的自我效能感是增加青少年锻炼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青少年终身健康习惯能否养成,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体育健康教育的整体促进作用才能实现[5]。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地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则能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及行为干预的合力作用,构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整体化行为干预教育方式[6]。

张绪梅[7]在《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改革的设想》中提出:三位一体的体育健康教育应把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置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去纵横联系、协调统一。肖焕禹[8]认为: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中,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应承担更多的的责任,逐步形成学校体育为主体,家庭、社会体育为辅的长效机制。毛振明[9]认为:学校体育要摆脱过去那种狭隘的教育观,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教育融为一体,实施一种与社会进度和需要紧密连接的学校教育。朱林[10]对一体化长效机制做过理论探索,并提出了3个理论机制――导向长效机制、激励长效机制及评价长效机制。

由于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的复杂性,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全面实用的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及评价模式。本研究以川渝地区中、小学阳光体育开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为背景,综合国内外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现状,提出了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模型,通过实际调查获得真实可靠数据对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验证,以期为未来青少年运动健身促进方案设计的科学性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四川省南充市及重庆市中、小学为调查对象,根据两市教育局提供的中小学学校特征,按学校与市中心距离排序后,随机抽取了11所中小学(南充5所,重庆6所)。采用一一对应式的发放原则确定各个分量表的顺序性:学生――学生家长――(学生家庭所在的)社区的对应关系建立数据库。以重庆市的样本数据作为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模型构建之用,而使用四川省南充市的样本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

1.2 问卷设计

1)在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促进的理论框架假设下编制问卷。采用项目分析方法,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条目,并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最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促进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研究”问卷――含4个分量表,即行为变化表、学校表、家庭表及社区表。

2)本研究还借用现有量表――“青少年体育锻炼知觉利益”量表,该量表由上海体育学院研制,并已获得了部分应用[11]。

3)根据研究目的、相关文献数据与研究结构综合考虑,尽可能使条目表达措辞准确、清楚,表述语气全部采用陈述句(不使用否定句);鉴于调查内容的特殊性,避免使用特别敏感的字眼;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形式,条目的回答和计分方式,从“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依次计为5、4、3、2、1分。

4)条目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国外学者Devellis的两点意见[12-13]:一是编制或发展一个正式量表,其预试题项数最好是将来所需正式题项数的3~4倍;二是在某些特定内容范围中,预试量表的题项数约为正式量表题项数的1.5倍。

5)预试问卷编拟完后,再进行预测试,预试对象的性质基本与将来正式问卷要抽取的对象性质相同。本研究对象以川渝地区中小学学生、学生家长及学生生活的社区。预试对象人数以问卷中题项最多的“分量表”题项的3~5倍为准。

1.3 问卷的效度及信度检验

终量表形成前,对各量表相关条目进行预测验,删除部分青少年不易理解的条目,同时保留某些统计结果不理想,但对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有重要意义的条目。量表修订过程中主要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与验证性相结合的因素分析法。最终量表条目为:青少年阳光体育锻炼行为变化表10条、体育健康教育学校表57条、家庭表26条及社区表24条。再经9位相关学科专家对问卷每道题进行打分,每个分量表均值基本接近4.0,且5个分量表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51、0.816、0.883、0.911、0.871,说明专家评定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1.4 正式调查

在回收的问卷中,对超过4题未回答的问卷做废弃处理。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南充市1 376份,重庆市941份。使用SPSS17.0及Amos17.0进行数据分析及相关建模,全部变量的显著水平确定为P=0.05。

2 研究结果

2.1 因子分析

在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前,分别对5个分量表进行球形检验(青少年锻炼行为改变量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量表、家庭体育健康教育量表、社区体育健康教育量表和心理效能感知量表),KMO(Kaisex-Meyer-Olkin)值依次为0.850、0.815、0.856、0.871、0.843,Bartlett检验卡方x2依次为6 839.39、1 135.45、1 834.11、1 123.45、3 111.12,对应概率P均小于0.05。球形假设被拒绝,说明5个量表中的各自全部条目相互之间并非独立,即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具有共同的因素存在,从而肯定了模型构建5个分量表是适合做因素分析的。

以特征值l为抽取标准,结果表明:

1)“青少年行为改变量表”共抽取3个共性因子,累积贡献率达 63.16%。其中第1共性因子含4个条目,即a1“我能保证每天锻炼一个小时”、a2“对早操和课间的态度很认真”、a3“每次课外锻炼都有极高的兴奋度”、a4“我对体育课的知识讲解很感兴趣”,贡献率最高(40.20%),命名为健身“参与行为”因子;第2共性因子含3个条目,即a5“我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能力”、a6“我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体育锻炼使我心情愉悦”、a7“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了身体能力使我在学习中精力充沛”,贡献率为12.75%,命名为健身“价值取向”因子;第3共性因子含3个条目,即a8“如果有一天没有锻炼我会觉得身体不舒服”、a9“我(平时)能够按照自己的目标自主地进行体育练习”、a10“我经常参加社会上组织的体育活动或比赛”,贡献率为10.21%,命名为健身“兴趣态度”因子。

2)“学校阳光体育健康教育量表”共提出7个共性因子,累识贡献率达57.97%(尚可接受)。其中第1共性因子含5个条目,即c1“班主任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两操活动”、c2“学校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外体育活动”、c3“学校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做了具体的硬性要求”、c4“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有相应的举措”、c5“学校经常与家长沟通学生确保回家有时间健身”,命名为学校“运动督导”因子;第2共性因子含5个条目,即c9“学校注重通过宣传栏向学生宣传体育健康教育知识”、c10“体育课帮助学生掌握了体育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c11“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会传授体育理论知识”、c12“学校有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考试”、c13“学校重视向学生讲授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知识”,命名为学校“健康教育”因子;第3共性因子含6个条目,即c16“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c17“体育课的内容安排完全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c18“体育课上学生的情绪高昂”、c19“体育课上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很多”、c20“体育课上师生互动频繁”、c21“体育课帮助学生养成了积极的健身习惯”,命名为学校“体育教学”因子;第4共性因子含4个条目,即c27“学校注重通过奖励长效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c28“学校奖励长效机制对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活动有很大帮助”、c29“学校各种优秀奖励与体育成绩的关系很大”、c30“学校对体育教师指导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具体规定”,命名为学校“体育政策”因子;第5个共性因子含4个条目,即c33“学校领导常组织专人对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定期巡查”、c34“学校对上级教委下发的体育文件有具体的落实机构”、c36班主任常参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c37“学校有专人负责学生的体质健康管理”,命名为学校“组织管理”因子;第6共性因子含5个条目,即c40“学校的场地器材能满足体育活动开展的需要”、c41“学校经济水平能给体育器材设施提供有力保障”、c42“学校周围社区能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c43“校领导重视对学校体育物质条件的改善”、c44“校内对体育赛事有经费支持、从不克扣”,命名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设施资金”因子;第7共性因子含4个条目,即c46“学校的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工作”、c47“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能满足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c49“班主任有丰富健身经验并经常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c51“学校管理人员(包括校医)有丰富的健身知识与经验”,命名为学校“人才队伍”因子。

3)“家庭体育健康教育量表”共提取3个共性因子,累积贡献率达50.36%。其中第1共性因子含8个条目,贡献率33.99%,即d7“您有锻炼的习惯”、d8“您经常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d9“家里有很多有关体育的杂志和书籍”、d10“您能够保证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d12“您有能力指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d13“您帮助孩子制定健身计划”、d14“您经常带孩子郊游”、d15“您经常带孩子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命名为“家长榜样”因子;第2共性因子含5个条目,贡献率达10.59%,即d16“家庭支持孩子到收费运动场馆锻炼”、d17“孩子需要的体育设施能得到满足”、d18“家庭支持孩子购买体育用品”、d19“家庭支持孩子到现场看比赛”、d20“家庭经济情况能够给孩子提供各种健身娱乐保证”,命名为“家庭经济”因子;第3共性因子含5个条目,贡献率为5.77%,即d1“参加体育活动能够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d2“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很有必要”、d4“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d5“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孩子的竞争力”、d6“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命名为“家长认识”因子。

4)“社区体育健康教育量表”共提取3个共性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71.37%。其中第1共性因子含5个条目,贡献率达54.17%,即g12“社区有健全的体育管理体制”、g13“社区体育锻炼常有专人指导”、g14“社区有专门分管体育工作的干部”、g17“社区有专门的体育领导机构”、g20“社区有专门的文体站或体育指导中心”,命名为社区“组织管理”因子;第2共性因子含7个条目,贡献率达11.76%,即g7“社区有健身活动点”、g10“社区附近的运动场给孩子体育锻炼带来了方便”、g11“社区的设备能满足健身需求”、g15“社区能为体育健身提供经济保证”、g18“社区经费不会被克扣”、g19“社区经常免费提供有用的体育资源”、g21“社区有专门的经费投入”,命名为社区“场地资金”因子;第3共性因子含4个条目,贡献率达5.44%,即g4“社区体育活动能培养青少年科学健身文明的生活方式”、g5“贵社区通过宣传栏方式宣传体育健康知识”、g6“社区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或比赛”、g16“社区支持花钱邀请专家来社区开展体育健康教育讲座”,命名为社区“宣传教育”因子。

5)“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知觉利益(效益)量表”由30个条目组成,由于该量表维度已经确立,即分别为人际感知、困境应对、身体价值、主观体念及情绪活力5个维度,故本研究不需要再进行因子分析。基于该量表在我国西部地区首次使用,故研究只对其在西部地区的使用信度进行了验证。经检验,该量表各维度之间及各维度和总量表之间存在明显的高相关,说明该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2 测量模型验证

采用ML(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最大似然法对5个测量模型原始数据矩阵进行验证性分析,其检验依据为拟合指数。一般地,χ2/df值(理论期望值为1,即接近于1,说明协方差矩阵的相似程度越大,模型拟合越好),基本达到了统计学上的参考要求。此外,NNFI(非规范吻合指数)、CFI(比较吻合指数)、GFI(拟合优度指数)、RMSEA(近似误差的均方根)等指标也常用来评价模型的似合程度。一般地,NNFI、CFI、IFI、GFI的值通常在0~1之间,采用大于0.9来进行判断,越接近于1越好,RMSEA的值最好在0.08以下,越接近于0表示模型拟合度越好。

1)青少年锻炼行为改变测量模型分析。

图1显示:

(1)行为变化测量模型结构清晰,每道题目对因子均有显著的贡献,各维度间显著相关,说明行为变化量表具有较高的构想效度。图中显示的检验值中,P=0.135>0.05,χ2/df=1.79,说明协方差矩阵的相似程度尚可,达到了统计学上的参考要求。模型图1中NNFI、CFI、GFI、RMSEA等指标数值依次为0.912、0.905、0.885、0.916、0.059,均达到可接受的标准,可以认为行为改变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

(2)从行为改变三维结构看,“运动参与”与“兴趣态度”的相关关系最强(r=0.71),其次是“价值取向”与“兴趣态度”(r=0.66),而“运动参与”与“价值取向”间相关程度稍弱(r=0.57)。

图1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改变测量模型

2)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测量模型验证。

图2显示:

(1)测量模型中,P=0.147,χ2/df=1.64,基本达到统计学上的参考要求。NNFI、CFI、GFI、IFI、RMSEA等参数值依次为0.935、0.917、0.908、0.915、0.071,均达到可接受的标准,表明模型与调研获得数据拟合良好,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

(2)测量模型中,由因子提取的贡献率可判断7个共性因子的重要性,由大到小分别为“健身干预”、“健康教育”、“体育课堂”、“体育政策”、“组织管理”、“设施资金”及“人才队伍”。

(3)测量模型中,7个共性因子彼此间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均在0.65以上);其中“运动督导”与“健康教育”、“体育课堂”、“体育政策”及“人才队伍”间相关系数分别达0.81、0.85、0.88、0.91、0.85;另一方面,“健康教育”与“体育课堂”、“体育政策”、“管理组织”之间也存在非常高相关系数(0.83、0.82、0.83)。

图2 学校体育健育教育测量模型

3)知觉利益测量模型验证。

图3显示:(1)测量模型检验结果,P=0.087>0.05,χ2/df=1.81,达到统计学上的参考要求;而NNFI、CFI、IFI、GFI、RMSEA值依次为0.901、0.900、0.892、0.912、0.068,均达到可接受的标准,表明知觉利益测量假设模型与调研数据拟合良好,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2)5个维度中,其构成指标重要性按因子分析的贡献率从重到轻排序是“主观体念”、“情绪活力”、“身体价值”、“人际感知”及“困难应对”。(3)5维度间,“困境应对”与“身体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强(r=0.83),其次是“主观体念”与“情绪活力”(r=0.81);另外“人际感知”与“情绪活力”(r=0.78)、“身体价值”与“情绪活力”(r=0.77)、“身体价值与“主观体念”(r=0.75)、“困难应对”与“主观体念”(r=0.74)也有很高的相关关系。

图3 知觉利益测量模型

4)家庭教育测量模型验证。

图4显示:(1)检验结果表明:P=0.187,χ2/df=1.245,达到统计学上的参考要求;此外,NNFI、CFI、IFI、GFI、RMSEA依次为0.956、0.911、0.921、0.923、0.073,均达到可接受的标准,表明模型与调研获得数据拟合良好,家庭体育健康教育分量表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2)该测量模型的三维结构中,“家长榜样”作用最为显著(贡献率最高),其次是“家庭经济”,第三是“家长认识”;从3个维度的彼此关系看,“家长榜样”作用与“家庭经济”支持(r=0.80)、“家长榜样”作用与“家长认识”水平(r=0.62)、“家庭经济”投入与“家长认识”(r=0.65)。

图4 家庭体育健康教育测量模型

5)社区体育健康教育测量模型验证。

图5显示:(1)检验结果表明:P=0.457,χ2/df=1.02,达到统计学上的参考要求。而NNFI、CFI、IFI、GFI、RMSEA依次为0.977、0.926、0.915、0.909、0.081,均达到可接受的标准,表明社区体育健康教育分量表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

图5 社区体育教育测量模型

(2)由图5的测量模型中可见,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最为重要,其次是社区“场地资金”,社区“宣传教育”的作用位列第3;三维度相互关系看,“组织管理”与“宣传教育”(r=0.78)相关关系最高,其次是“组织管理”与“场地资金”(r=0.68),“宣传教育”与“场地资金”相关程度相对要弱些(r=0.56)。

2.3 阳光体育长效机制总体结构模型构建与验证

图6显示,以重庆地区的样本数据进行构建,所得模型采用ML最大似然法,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验证性分析,χ2/df=1.36,P=0.336>0.05,达到统计学上的参考要求。NNFI、CFI、IFI、GFI、RMSEA的值依次为0.951、0.909、0.922、0.914、0.085,均达到了可接受的标准,表明一体化长效机制总体模型构建合理。

图6 阳光体育长效机制总体结构模型及检验

2.4 阳光体育长效机制总体结构模型再验证

为了探讨模型的可行性,本研究使用四川南充市的调查样本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同样的方法(ML)。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卡方χ2=178.35,P>0.05,这一结果提示假设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原始数据矩阵。其它拟合指标的分析表明,χ2/df=1.205,满足Carmines提出的近似2的标准;此外,NNFI、CFI、IFI、GFI、RMSEA的值依次为0.928、0.913、0.924、0.908、0.077,均达到可接受的标准。总之,模型的拟合优度较为满意,显示假设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本次调查中的观测数据,而且本研究前面提到的假设得到了较好地支持。

3 讨论

3.1 整体模型的结构特点

1)“学校、家庭、社区”间的相互关系中(见图6),“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与“家庭体育健康教育”相关程度最强(r=0.78),其次是“家庭体育健康教育”与“社区体育健康教育”(r=0.71),“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与“社区体育健康教育”相关程度排第3(r=0.65)。

2)从“学校、家庭、社区”体育健康教育干预与所产生的结果间关系看:第1路径特征:“学校、家庭、社区”的体育健康教育干预对青少年行为改变的直接效果是:“行为变化”=0.23ד社区体育健康教育干预”+0.38ד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干预”+0.29ד家庭体育健康干预”。显然,因果关系等式中的标准化系数大小可以看出学校、家庭及社区在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行为改变中的作用与地位,即学校是主要的,其次是家庭,最后是社区。第2路径因果特征是:若把“学校、家庭、社区”体育健康教育干预作为青少年行为变化的间接原因,那么,其作用路径分两步,第1步:通过“学校、家庭、社区”干预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变化,使之在“知觉利益”方面发生变化,即“知觉利益”=0.38×社区体育健康教育干预+0.64×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干预+0.55×家庭体育健康干预。显然,该回归方程中的路径系数明显高于模型A中直接作用路径系数,对“知觉利益”贡献大小排序依旧是学校、家庭、社区。第2步,“行为变化”=0.63ד知觉利益”。综合第1、第2步回归路径,显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者共同干预效果先是通过引起青少年的心理改变(知觉利益的变化),而心理改变才是引起其行为变化的主要原因。

3.2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组成结构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对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行为直接影响最为重要(标准化路径系数最大),它由7个方面构成,其中对青少年采取“运动督导”应放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首位,它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路径系数最大λ=0.81。从构成“运动督导”维度指标看,班主任对青少年体育健身的监督工作、学校对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校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安排、学校对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的具体规定及学校与家长间密切配合是“运动督导”取得长效的关键。

“健康教育”宣传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作用贡献排第2位,它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贡献路径系数为λ=0.77;从其维度组成看,加强对学生健身方法及健康知识的传授、强调体育课的理论知识作用、注重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重视《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考试及突出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

“体育课堂教学”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列第3位,它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贡献路径系数为λ=0.72;其维度组成显示:体育课的内容安排、体育课的吸引力与调动力、体育课教学及组织、体育课的自主学习机会、体育课师生间的互动及体育课的健身效果等是体育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川渝地区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缺少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授课过程中,对健身理论知识讲解时间分配不足,许多教师对健康认识存有误区,学校教育长期追求升学率,而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既无授课时间保证,又缺适宜教材体系,这大大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政策”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列第4位,它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贡献路径系数为λ=0.70;从构成“体育政策”维度的指标看,学校应考虑奖励机制的促进性、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强制性、学生体育成绩与评奖、评优、升学之间的关联性、奖罚制度对体育教师的激励作用。好的“体育政策”能大大激励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应着眼于体育政策的制订及执行策略,以保障学校体育政策目标的实现、检验和完善学校体育政策质量、判断“移植学校体育政策”的可行性。

“管理组织”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作用列第5位,它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贡献路径系数为λ=0.68;从“管理组织”的维度看,学校应重点抓学生的体质健康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相关体育政策的执行管理及课外体育活动坚持性与常态化管理。特别是在,体育健康“组织管理”中,要注重人的动态性、管理组织的动态性、物质资源的动态性(场地、设施、经费,管理者要根据现实条件予以添置)及信息的动态性。

“设施资金”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贡献列第6位,它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贡献路径系数为λ=0.67;从构成该维度的指标看,学校领导应充分考虑体育赛事的经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布局与配置,以确保学生需求。

“人才队伍”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贡献列第7位,它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贡献路径系数为λ=0.61;从“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看,学校应加强管理人员、队医及班主任等健身知识与经验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体育教学人员、教辅人员数量及质量等。

3.3 家庭体育健康教育的组成结构

“家长榜样”在家庭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位列第1,它对家庭健康教育的贡献路径系数为λ=0.79。从构成“家长榜样”维度指标看,家长应身体力行,亲身参与孩子健身、为孩子购买体育杂志及书籍、帮助孩子制定健身计划、视需要带孩子郊游、为每天“1小时锻炼”提供监督作用、具备指导孩子锻炼的能力等。从孩子的成长过程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健身态度、锻炼行为方面首先应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并且用自己的健康知识,和对健康的理解教育和引导孩子,使之从小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庭经济”在家庭体育健康教育中作用列第2位,它对家庭健康教育的贡献路径系数为λ=0.74,它集中体现在家长对孩子所需的体育设备的满足度、对孩子体育赛事观赏的态度、对收费运动场馆锻炼的支持及对各类体育用品的需求等方面。“家庭经济”是家庭体育健康教育重要基础,家庭敢于在健康行为上投入一定的经济支持将大大激化孩子们的锻炼热情。比如家里有健身器械、器材,孩子们的健身锻炼就可近在眼前,花钱搞健身培训更是高层次家庭在知识经济时代其生活质量提升的标志。

“家长认识”在家庭体育健康教育中贡献列第3位,它对家庭健康教育的贡献路径系数为λ=0.61。从维度构成看,家长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竞争力、吃苦耐劳精神,从而在思想深刻领会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并将孩子的日常体育锻炼落到实处,真正给孩子减轻学习压力。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贯穿于人的一生,是孩子们接受教育最早,内容最广泛的场所[14]。假若家长健康观念淡薄,认为只要孩子吃好、睡好,身体就好,死守“健康就是没病”的理念,那么,处于这样家庭环境中的孩子,那势必造成体育锻炼观念淡薄,“健康第一”的理念难以形成。

3.4 社区体育健康教育的组成结构

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在社区体育健康教育中作用列第1位,它对社区体育健康教育的贡献路径系数为λ=0.75。它集中体现在5个方面,即社区应有专门的文体站或体育指导中心、社区应有健全的体育管理体制、社区应有专门分管体育工作的干部、社区有专门的体育领导机构及社区体育锻炼应有专人指导。就社区健身娱乐服务看,社区场地设施是硬件,指导服务是软件;因此,社区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软件建设。

构成“社区体育健身教育”的另两个维度分别为“场地资金”与“宣传教育”,它们对社区体育健康教育的贡献路径系数分别为λ=0.68与0.61。从“场地资金”维度看,社区应广泛吸纳社会基金加大社区健身场地建设,因为它是构成社区体育健身娱乐服务最重要的要素。研究表明,优秀的健康的社区,其场地、器材建设领先,活动开展经费到位,与周边单位或企业资源实现共享。另外,社区“宣传教育”工作到位,它能将教育服务、知识服务、宣传服务集于一体[15-16]。

3.5 “知觉利益”的组成结构

“主观体念”对青少年总体“知觉利益”贡献最大,它对应的路径系数λ=0.81。从维度特点看,“主观体念”强调青少年接受健康教育思想后,通过锻炼获取心理上的平静沉稳、压力的减轻、生活的充实感、愉悦感。“情绪活力”对青少年总体“知觉利益”贡献排第2位,它对应的路径系数λ=0.78。从该维度结构特点看,“情绪活力”主要指青少年体育锻炼后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上改变,如体质、体能、体形、运动能力及身体关注度等。“身体价值” 对青少年总体“知觉利益”贡献排第3位,它对应的路径系数λ=0.73。维度特点显示:“身体价值”意旨青少年通过接受健康教育后,感觉体育锻炼能增强自信心、充满激情、恢复活力、快乐幸福、振奋精神及提高学习热情。“人际感知”对青少年总体“知觉利益”贡献列第4位,它对应的路径系数λ=0.68。它意指体育锻炼深化友谊、广交朋友、接近学友、人际互动及交流能力等方面获益。“困难应对”对青少年总体“知觉利益”贡献最小,它对应的路径系数λ=0.65。该维度强调体育锻炼对解决问题、解决难题、增强遇挫能力及淡化烦恼等获益。

从“知觉利益”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直接效果看,“学校、家庭、社区”的体育健康教育要取得长效,关键在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理念及方法能够在青少年的内心深处产生知觉效益,即受教育者在人际感知、困境应对、身体价值、主观体验、情绪活力等方面有长足的认识与进步。假若青少年通过健康教育获得了感知,并在随后的运动实践中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活力四射的激情、优秀的身体感知能力等,这些心理情感一定会促进青少年健身实践,从而减轻其日常学习压力。

有关中学生学业压力调查发现,目前有厌学情绪者占70%以上,有些患较严重的学习焦虑症,有时因不堪重负而逃学、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在被调查高中学生中,心理不健康及心身有障碍分别占10.8%与59%[17-18]。面对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多少家长心惊胆颤,束手无策,尤其对一些女孩,家长们更不知该如何应对。因此,本研究获得的“长效机制体育健康教育模式”中,各维度的重要性及关联性将为分清重点与难点、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从而通过正确的途径更加高效地提升青少年的“知觉利益”,为最终改变青少年的锻炼行为,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从上述分析可见:

1)长效机制模型结构中,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离不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健康教育的共同干预,三者对“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贡献依次为学校>家庭>社区,即长效机制的教育模式应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

2)长效机制模型结构中,“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应突出7个方面,其中“运动督导”最重要,其它方面从重到轻的排序为“健康教育”、“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政策”、“管理组织”、“设施资金”及“人才队伍”。

3)长效机制模型结构中,“家庭体育健康教育”应将重点放在3个方面,其中“家长榜样”最为重要、其次是“家长认识”及“家庭经济”。这意味家庭体育健康教育应突出“家长榜样”的作用,它具有极强的辐射作用;同时要注意“家长榜样”与“家庭经济”及“家长认识”的相互影响关系。

4)长效机制模型结构中,“社区体育健康教育”也应重视“组织管理”、“场地资金”及“宣传教育”3个彼此关联方面,其中“组织管理”最为关键。即社区“组织管理”是社区体育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同时重视“场地资金”与“宣传教育”。

5)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变化可从“运动参与”、“价值取向”及“兴趣态度”3方面得到体现,引起行为改变的直接原因来自“学校、家庭、社区”体育健康教育的干预结果,间接来自青少年“知觉利益”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马北北. 国民体质监测显示青少年体能连续十年下降[N]. 中国青年报,2010-03-30.

[2] Gillet N,Vallerand R J,Lafreniere M K.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school motivation as a function of age:The mediating role of autonomy support[J].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2,15:77-95.

[3] Hutzler Y,Korsensky O. Motivational correlates of 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2010,54:767-786.

[4] Varsamis P,Agaliotis I. Profiles of self-concept,goal orientation,and self-regulation in students with physical,intellectual,and multiple disabilities: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al support[J].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2011,32:1548-1555.

[5] 王月华. 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 体育学刊,2007,14(6):81-83.

[6] 申玲. 基础教育阶段“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的思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6):122-124.

[7] 张绪梅. 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改革的设想[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2):64-67.

[8] 肖焕禹. 现代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的演进发展趋势[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3):17-22.

[9] 毛振明. 探索成功的体育健康教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90.

[10] 朱林. 学校、社会、家庭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构建[J]. 体育科学研究,2009(7):88-90.

[11] 周成林,刘微娜,赵洪朋,等. 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定量表上海市常模的制订[J]. 体育科学,2011,31(9):52-55.

[12] 张文彤,董伟. 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3-203.

[13] 唐建军,孟涛. 英、德、日社区体育俱乐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J]. 体育与科学,2001,22(3):8-10.

[14] 沈建华,卢伯春,郑家鱿,等.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健康教育主要载体的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4):74-77.

[15] 唐炎,虞重干. 结构与生成长效机制:一种关于体育教学社会功能的探究[J]. 体育科学,2009,29(6):85-59.

[16] 俞国良,董妍. 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 教育研究,2012(6):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