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一上册语文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人教版 初中语文 修辞格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195.1 文献标识码:A
修辞,广义上被认为整篇文章中的谋篇方式,咬文嚼字的全过程;狭义上被认为是对文字的修饰。修辞格,不同于修辞,但它是修辞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俗地认为,修辞方式就是修辞格,有了修辞格,才能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加生动形象,更能适应社会语言的发展需求。
1修辞格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汉语修辞格是一种固定的汉语表达形式,它可以用简洁多变的形式,具体生动地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1有利于改善学生的语言表达效果
在某种特定的交流对话环境中,使用修辞格可以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自己多种层次的思想和其中带有的感情,使原本抽象的难以表达的内容具体简单地呈现出来,让人在获得了你语言中信息的同时,又有一种美的体验。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现在学校在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的方式、速度和数量都给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还要求学生体会某些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在体会句子含义和品位语言时,如果对修辞格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不理解,就会严重影响对句子和文章的理解,更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传统初中语文修辞格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修辞格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修辞格教学要能满足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修辞格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言使用的创新能力。但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日常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
2.1缺少系统明确地修辞格教学的方案
在初中教学标准中,修辞格这一部分知识只是了解性内容,并没有具体的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稍微涉及,导致了大部分初中生对考试中或者课本中经常出现的修辞格只是最表面层次的了解。例如,在讲授《再别康桥》中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时,告诉同学们这其中巧妙地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在课前准备一套完善的教学计划,由深入浅地讲暗喻这一修辞格,使同学心领神会。
2.2初中学生对修辞格认识片面
虽然初中考试对修辞格的考察形式只有固定的几种类型,但是学生想要在这一方面拿到高分,甚至是满分,那也是相当困难的。初中生对修辞格认识片面,认为修辞格的使用仅仅是用来美化语言和增加文采。其中作文最明显,不少初中生在其作文中大量地(甚至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地)使用修辞格。而这种使用是机械化的,死搬硬套的,只是简单地,强制地把各种修辞格罗列出来,修辞格的使用毫无创造力,结果是雕饰出一堆空洞无比的话,并没有让读者感到眼前一亮或者是有一种美的体验。初中生想要改变对修辞格已有的认识,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来使用修辞格是很困难的。
2.3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重视程度不够
初中教学标准中对修辞格标为了解内容,所以修辞格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初中教师多是以课本教材中出现的修辞格作为教学依据,根据考试对修辞格的固定考察形式,进行简单地讲解,主要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辨别修辞格和分析修辞格。在口语交际方面运用修辞格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初中教学中缺少特定的实际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3改革初中语文修辞格教学方法的策略
(1)从“以课本出现的修辞格为教学依据”的教学模式转到“将修辞格知识分块融入各教学阶段”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修辞格教学模式只是以课本出现的修辞格作为教学依据进行讲解,就是根据教材中的具体语境来讲述修辞格。比如,在讲七年级上册内容时,可以将课文《在山的那一边》中,“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课文《紫藤萝瀑布》中,“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课文《理想》中“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这些放在一起,将明喻和暗喻有比较的统一整理比较讲给学生。
(2)加强学生平时对修辞格知识的积累,注重培养学生修辞格运用创造性的能力。修辞格知识只靠在课堂上学习是不够的。老师应该根据每个阶段修辞格的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课下的阅读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加强学生平时对修辞格知识的积累。例如,在讲比喻的时候,要鼓励学生抓住相似这个关键点,多方位联想和联系客观世界的事物。这样就可以开放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修辞格运用的创造性,使学生在运用修辞格的时候,不再机械式地堆砌,而是以自己的思维来组织表达。
(3)修辞格的教学要与口语交际教学相结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修辞格的教学集中在阅读和写作上,往往忽视了其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在修辞格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修辞格知识运用到平时的语言交际中。比如,在学习了初一上册第三单元的《济南的冬天》后,老师可以根据比喻这一修辞格进行针对性地口语对话训练,然后再做出具体的点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修辞格,同时增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总结
修辞格在现代教材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但教学现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只是根据人教版语文教材,对初中生的修辞格教学进行分析,列出了初中生修辞格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和分析不够细微透彻,有些问题没有提及,提到的问题也有待于进行更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修辞格教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1.
1. 注音写字:(8分)
痴想() 隐秘() 喧téng() 盘虬卧龙()
训诫( ) 耸立() 迂回() 仙露qióng()浆
lín峋() 卑微( ) 宽shù( ) 伶仃( )
zhù立( ) 瞬间() chuò泣() 鹤lì( )云端
2.原文填空。(5分)
(1)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 又怎样 的心啊!”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 。
(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故时有物外之趣。
3. 解释文言字词:(4分)
(1)项为之强( )(2)以丛草为林( )
(3)兴正浓( ) (4)方出神( )
4.写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
(2)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
5.对文章作者及主旨,叙述错误的是:()(2分)
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作者是英国作家莫顿•亨特。
C.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宗璞。
D.《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三白。本文选自《浮生六记》。
6.选出标点有误的一项:( )(2分)
A.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B.“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
C.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D.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7.下列文言句子的停顿(“•”表示很短暂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能/张目•对日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使/之冲烟/而飞鸣D.作/青云•白鹤/观
8. 写出我国四大名著:《 》《 》《 》《 》。(2分)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共14分)
9.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3分)
①夏蚊成雷, 。
② , ,盖一癞虾蟆
10,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 徐( )喷以烟。
② 果如鹤唳( )云端。
③ 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④ 物外( )之趣
1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①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12,《童趣》一文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他做这件事感受到 “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3分)
(二)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共12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尸“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3: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2分)
14.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2分)
15,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2分)
16,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2分)
17.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刚刚发生、教室刚刚塌陷时阿曼达的处境,写他的所见、所想和所做。篇幅不超过一百字。(4分)
答案12. 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应该富有观察力和想像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13.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14.划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儿子。
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能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不必求全。)
15.这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