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以柔克刚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招:踢。这招并非针对足球,而是针对男生。只要男生犯了错误她们便大发雷霆。你看,“?纭保?BR>
刘刚的桌子被李雯的“无影脚”踢得连“五脏六腑”都离了位。刘刚气坏了,可敢怒不敢言,只好乖乖地把刚才不小心碰掉的李雯的书捡起来。
第二招:叫。男生最怕女生尖叫。只要被此招击中,三天三夜“余音不绝于耳”,使男生心惊胆寒,敛声屏气。
第三招:告。这女生的杀手锏只要女生泪流满面地往老师面前一站,男生就惨了。不是被罚扫地,就是抄课文。
尽管这些招式很厉害,但男生还是研究了几种破解之法 ——
第一招:转移视线。不妨多夸夸女生:“哇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你的作文怎么写的这么好,教教我吧!”……她们一得意,当然不会步步紧逼了。
至善的人生如一泓清泉,一片落叶于其上,顿时水面起伏,但泉的最深处安谧静止。那个隐忍为国的徐阶,在自己的能力未达一举除去严嵩父子之前,假意替他们谋划,但是这一苦心之举换来的却是弟子学生、同僚忠臣的谩骂与鄙夷。他无言,他承受,他问心无愧,因为通往光明的复兴之路注定单枪匹马。终于经过十多年的蓄势,徐阶摸清了严嵩父子的弱点,一招制胜,还大明江山壮丽,还百姓布衣安宁。
不计个人一时得失,忍辱负重。心系苍生苦痛,此乃至善。即使遭受非议被说成是“墙头草”,圆滑得左右逢源,他依旧执着,因为他知道刚柔并济,随圆就方是保存实力之道。
跃进人间春光,千帆过尽,宛如新生,亦是至善。季羡林先生一生勤奋,笔耕不辍,可谓著作等身。晚年,他辞去民间封给他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他说:“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经历,被关牛棚,几起几落早已打磨掉身上残留的浮华,不做钻营投利之辈,保持一身正气,行走世间。
面对世事浮现,淡然从容,心存大爱,此谓至善。冰心自幼在海边长大,与海相伴的过程中,她收获了宁静与博爱,将这一份份纯净的爱融入笔墨,写成《繁星》《春水》。她用文字教会我们温柔地对待世界,对待我们身边的一切。
徐阶以柔克刚,季羡林清正立身,冰心宽容湿润。合而观之,都有其一共同点,他们胸怀至善,如水清澈。而现在的我们却少有人达到至善的境界。至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不是各种“骗捐门”招摇过市;至善是“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厚德载“雾”;至善是“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不是广置名车豪宅……
担任班主任多年,最令我骄傲的不是班级管得多好,不是学生的成绩多优秀,不是学生的作文多出众,而是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家长投诉过我。也许你会说我接的班都是好班,家长的素质好,不存在投诉问题。其实不然,我换了三所学校,所教的学生中有自闭症的,有弱智的,甚至有聋哑的。家长的素质也参差不齐。我发现投诉与否与家长的素质没有任何关系;我还发现,与各类家长友好相处的秘密就是:教师的态度决定了家长的态度。且看我对付家长的妙计。
第一计:“美人计”
每张面孔都是一面镜子,在你所遇见的人的脸上投射出自己的影像。你对别人微笑,别人就对你微笑,你对别人善意,别人也对你善意。与家长的相处亦是如此,所以我特别重视与家长的第一次见面,不仅穿着上要斯文、大方,对所有家长更是要笑脸相迎、热情招待。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别人对你笑脸相向,素质再差的人也不会没素质到恶脸相向吧?而且这个笑脸人还是你孩子的老师,不看僧面看佛面,家长怎么会真的恶言恶语呢?
第二计:以静制动,刚柔并济
每个班里总有那么几个极品家长,这类家长比较强悍,平时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是特别重视,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教师有一点点意见或孩子受到一点点委屈,就气势汹汹地跑到学校,找老师或者其他人理论。孩子成绩不好,就推卸责任,还会对学校教育表示不满,有时甚至做出一些尖锐的、与事实有出入的批评。
此类家长脾气火爆,一点就着,对他们不可硬碰硬,不能强夺,只能智取。智取需要足够的耐心,需要打持久战。当家长气势汹汹来袭,破口大骂时,我告诉自己,不能正面冲突,要避开刀刃。冷静,冷静,对于老师来讲,每个学生只是你班级的五十分之一,但对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的一片天。宽容,宽容,他强任他强,他骂由他骂,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一个人的独角戏唱久了家长也会觉得没意思。等家长骂得差不多了,老师还得安抚家长的情绪:“您先别生气,您反映的这件事情,您没亲眼所见,我也不在事发现场,是非难断,等我调查清楚事情的经过,无论谁对谁错,我都会好好教育,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您看行吗?” 先来个乾坤大挪移,顾左右而言他,转移注意力,以柔克刚把家长劝走之后,让他冷静下来,事情就好处理多了。
见识了“野蛮”家长后,对他的孩子就要严加“防范”了,要刚柔并济,哪招好使就用哪招,管用就行。还要找几个班干部密切关注这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旦有危险动作或者违纪行为,马上上报老师,实在不行就把孩子带在身边,以防不测,不让孩子有任何意外,不让家长有任何“上诉”的机会,以此来堵住家长的悠悠之口。
第三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接下来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时候了,与其让家长投诉这个、批评那个,天天烦着你,不如你先去“骚扰”他。在这些“野蛮”家长心中,他的孩子就是十全十美的,即使有不好的地方,也由不得老师说,这个时候就很有必要对他进行传销式的洗脑。我会每天给家长打电话或者发信息,投诉他孩子的小缺点,当然语气要委婉:亲爱的××家长您好,今天您的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表现棒极了,可惜在下课的时候和其他小朋友打架了,不过您这么重视教育,相信您会教育好孩子,相信您的孩子会改正的。诸如此类信息,对家长的大脑进行狂轰滥炸,直到家长真的意识到自己的孩子确实毛病不断,自己的家庭教育确实存在问题为止。还要不停地给家长灌输相关的家庭教育名言:要看孩子将来的素质如何,那就要看家长现在的素质如何;如果孩子生长于批评中,便学会论断人,如果孩子生长于敌意中,便学会攻击人,如果家长天天埋怨老师,次次质疑老师,学生又怎么会相信老师,老师又怎么能教好您的孩子呢?
关键词:班主任;策略;挚爱;育人艺术
班主任工作历来都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咱们年轻教师来说,凭借着自己对工作的一份自信和勇敢,对教育的一份热爱和忠诚,对学生的一份关怀和挚爱,不仅能顺利帮我突破难关,还能在难字的背后推敲出一招招的策略来。
一、给予学生诚挚的爱
师爱,是推动学生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必不可缺的催化剂。诚挚的爱学生,可以让班主任的工作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1、亲近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要想亲近学生,态度是关键。放下老师的身架,以和蔼的态度和平易近人的方式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自然会消除心理戒备打消疑虑而主动地亲近你、信任你。而这良好的态度来自你在班中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当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和违纪行为时,别一来就动辄发怒,给学生一阵阵劈头盖脸的谩骂或批评,而要平心静气地帮学生分析这种行为举动会带来的弊端,再耐心地给予学生教育和良性发展方向的引导。以柔克刚,以理克蛮,挫折面前做学生的心灵的倾听者和心理辅导老师,真心实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鼓励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教育学生要学会从逆境中培养顽强的意志。让学生在得到的爱中感动,以感化的心主动亲近、信任班主任,进而愿意和班主任说出掏心窝子的话,分享心中的悲与喜。
2、以“勤”示真心 从学生家庭报告书家长反馈的意见中,常会见到这一句:“父母在外,望老师多加指教”。“多加指教”一句,充满了家长对我们老师的企盼。那么针对农村孩子多为留守儿童的特点,班主任要想带好班里的这十几二十多个孩子,必须投入“心”,付出“勤”。勤到班里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以便为教育选择策略。勤创新,创造活跃宽松的课堂气氛,创作优美的教室环境,创造有趣的激励方法。勤指导,如学生书写差可先帮学生分析字的结构和所占的位置,然后手把手教,最后再让学生反复练。让学生从你工作的勤恳中感受你的真心,树立对你的敬佩之情。
3、培优补差两不误 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应做到培优补差两不误。培优,可以让才艺出众的孩子更加出类拔萃,向社会输送更加拔尖的人才。补差,更是为班级储备后备军的明智之举,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让班主任做事更有感谢召力,班级更有凝聚力。为此,班主任对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爱,思想上不得歧视,感情上不可厌倦、态度上不能粗暴,要如春风般去化雨,要用诚心去叩响学生的心灵之门。
二、用科学的方法、民主的思想管理班级
1、要制定必要的班规和班级公约。例如:学会用耳朵倾听,学会用小手去帮助。2、大胆管理,严整纪律,适度提倡学生内部的管理,如分组管理或分组交叉监督并适度奖惩。3、开学初制定“德育量化表”,以加分激励学生往勤奋学习、主动发言、热爱劳动、忠于集体,乐于助人等众多良性行为的方向迈进。以减分来防止和惩处学生往打架偷盗等不良方向倾斜。4、开学初“建造”许愿池,让学生贴上自己的愿望,以愿望为目标,并朝这目标去行动。5、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班主任,要秉着育人的态度,诚心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坐姿习惯、书写错字、笔画写漏、字形写反等众多不良书写习惯和不好的个人卫生习惯。6、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个性特点来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注重教育后的转化效果。“嫩枝易弯也易直”,班主任的用心,学生们必有转变,班风必有改观。
三、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由于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向师性,教师的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影响着学生,甚至一些小学生会把老师的言行当标杆来模仿学习,因此,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老师,务必以身作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和德行,如做好个人卫生带动公共卫生,勤剪指甲勤理发,不随手丢垃圾不随处涂画;说话算数讲诚信,赏罚要分明;礼貌用语常挂嘴边;尊重他人,包括学生、同事、家长和村民,见面不忘主动问好。做好细节,养好品德,以德服人。
四、融入班集体,施展育人艺术
1、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各式各样的活动中 作为农村的班主任,为活跃学生思维,更应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来让学生参与,感受班集体的力量和荣誉。而且有班主任的热心参与,能有一举多得的妙效:既可以督促活动顺利开展,又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能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学生。
2、语言艺术 (1)多鼓励、少批评学生,并适时以赞扬代替批评。(2)目光锁定学生的优点,多肯定学生的长处。(3)在评语上下足功夫,让评语更人性化、艺术化,作业、作文、周记、试卷和家报,适当地添上老师对学生取得成就的肯定,对差生取得进步的期许和激励。
五、适时与家长联系
一位上海中年男子前往青海,请教噶玛仁波切活佛一个世俗的困惑:公司看重的员工走了,应该怎么对待?活佛答曰:“有人离开首先是福报和功德,因为您让他成长了。其次思考自己哪里没有做好,他会离开。”男子将活佛的回答如实地转告了困惑的主人、自己的妻子汪静波。汪静波是诺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亚)的CEO和创始人。2010年11月26日,汪静波将这则小故事写进了微博,这天正是诺亚在美国纽交所IPO后的第16天。“在创业中,最不能面对的就是看重的人才离开”,她在微博上写道。
每个CEO都可能会遇到员工离职的问题,向活佛求解的可不多。汪静波的先生是一个阅历丰富的投资人,如果她愿意,可以从先生那听到诸多有关员工离职的对待方法。但是,汪静波要的并不是理性的方案,她要从中获得心灵的修炼。这就是汪静波的独特之处。作为一个把公司带向IPO的成功企业家,她不是那种忙忙碌碌、在血腥商海中拼杀,以至于灵魂跟不上脚步的商人。《第五项修炼》、《灵魂永生》是汪静波最喜欢的两本书。在她的世界里,事业的追求和心灵的修炼并不割裂,更不冲突,两者相辅相成。
2011年春节前,留着短发的汪静波在她上海写字楼的大堂里,接受摄影师拍照。她拿着一个黑皮套的Ipad(她的心爱之物),就仿佛拿着一本书,那回眸一笑的神情像极了青春的大学生。这就是汪静波,她从来没有商界女强人惯有的那种咄咄逼人的凌厉。她走向创业的道路也不是因为有多强烈的控制世界的欲望。创业之前,汪静波在湘财证券公司做财富管理。后来因大形势不好,自己所在的部门有可能被解散,汪静波就带着4个伙伴,将该部门改制独立出来,后起名为诺亚。创业后,汪静波感觉自由多了,“可以去画自己心目中的那幅图”。她还有了清晰的自我认识:“我有精神追求,但同时又非常现实。我天生对商业、对事情有感觉,我本质上是一个商人。”
创业是汪静波精神成长中很重要的一步。她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一直在追寻自我,直到工作后,才慢慢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在这之前的很长时间,汪静波并没有多么伟大的商业梦想。她出生在四川的一个音乐世家,从小没有受到多少商业熏陶。她也没有别的大梦想。小时候写作文,老师说写邮递员,她就写我要当一名邮递员。说写老师,她就写我要当一名教师。她也不是天生就自信爆满的人。姐姐是个优秀的小提琴家,汪静波自称“五音不全”,在姐姐的阴影下,从小有点自卑,不敢在家里唱歌。
大学毕业后,汪静波的第一份工作是原机械部下的一个公司,该公司支持浦东大开发,驻扎在上海。川妹子汪静波在上海成家立业,先生总是鼓励她要有自己的爱好,创业恰恰成了汪静波的爱好。跳槽到湘财证券后,她认识了对她影响至深的事业引路人,她的女上司章嘉玉。这个来自台湾的基金皇后,总是爽朗地笑,充满激情,让汪静波深受感染。她鼓励汪静波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儿,哪怕这件事与众不同。在湘财证券,汪静波与众不同的举措是避开机构大客户,开拓了当时被人忽视的个人客户市场,成功发行了针对散户的基金,创造了诸多行业第一。
她也有一套自己的财富观,她说首先是心灵丰富,不能“穷得只剩下钱,那样的人生很悲惨”。开始创业的汪静波带着这种财富观,去拜访了老客户何伯权。何伯权是乐百氏的创始人,将乐百氏卖了后,成了中国早期的本土天使投资人。何伯权这个世俗意义的亿万富翁也恰恰跟汪静波一样,重视心灵远甚于物质,他成了诺亚的天使投资人。汪静波将年长的何伯权奉为自己的心灵导师,而不仅仅是一位股东。“我跟何总平时交流比较多的是精神层面,他很关注你心灵的成熟,也很鼓励你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取得平衡。”汪静波向《绿公司》杂志讲述道。有一次,何伯权在台湾发现了一本有关苏茜•韦尔奇(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的妻子)的书,里面提到“10-10-10”的决策学:当下十分钟,十个月后,十年后。何伯权买下这本书,送给了汪静波。汪静波读后,非常认可,立刻将这变成诺亚的决策工具。
“10-10-10”,也有点心灵拷问的意味。财富管理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行业也有些乱,很多人还停留在“拼命追求更多钱”的无视客户风险和道德底线的贪婪阶段。诺亚在这个行当做的是渠道角色。汪静波目睹很多从业人员,把获得更多的佣金和手续费作为唯一目标,并为此不择手段。“第一个十,是当下的十分钟,你觉得这个决策对你有益还是有害?有时候这很挣扎,因为当下十分钟有规模,有量化,有业绩。第二个十是未来十个月,你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项目,你是应该做还是不做?第三个十是十年之后,你站在十年那个点上,回过头来看,你是对的还是错的?”汪静波向我们解释道,“人还是社会动物,你总是会对别人的眼光,或被当下的一些事情困扰住。但是,你放长远,从‘10-10-10’角度看问题,就很轻松了。”在“10-10-10”的指引下,诺亚坚决不做短期能获利、长期却会损害诺亚品牌和有违道德底线的事儿。
“我们看任何一个产品,都支持全面品质管理。用牛肉来打比方的话,我们会去看这个牛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谁?在哪里被屠宰的?有没有瘦肉精,有没有被注水?所有产品,我们都要到现场去看。”诺亚努力保证自己推荐的产品都是安全放心的。汪静波跟我们说了一个诺亚是如何捍卫底线的故事。有一次,诺亚做的资产配置方案已经得到客户。但是,诺亚在进一步尽职调查时,发现有些产品还是有违诺亚的价值观,于是立即叫停。叫停后,“客户有压力,理财师也很压力。但是我觉得,做这个行业,你必须对得起自己的心。我不能保证,我们的产品百分之百都赚钱,但是,我必须保证诺亚的职业态度和认真的精神是百分之百的”,汪静波说道。《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前社长刘东华说的“先问是非,再问成败”的观点,汪静波非常欣赏,她也这么要求自己。
诺亚竞争力之一是参与产品的前端设计。它的盈利模式是向产品供应商收费,不向个人客户收费。她的口头禅是,寻找“对市场都有敬畏之心,认同我们观点的人”。汪静波会教育员工理解不同的客户,设计不同的客户组合。对那些有很多资产,却依然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客户,诺亚会这么建议:“你已经很有钱了,最重要的是,不要用对你来说很重要的钱,去赚那些对你不重要的钱。”
诺亚的这些理财理念也得到红杉中国基金合伙人沈南鹏的赏识,并得到红杉的投资。2010年11月10日,诺亚在美国纽交所挂牌。挂牌那天,汪静波和公司的高管,以及她生命中的几个贵人:沈南鹏、何伯权和章嘉玉均参加了敲钟仪式。从美国回到香港后,沈南鹏在微博上如此写道,“在诺亚的纽交所上市仪式上,汪总和其他几个共同创始人拥抱在一起,流泪了,感人的一幕,创业艰辛,成功来之不易。这比当天股票涨多少更让我印象深刻。”
沈南鹏对汪静波的评价是:“以柔克刚,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创业初期,汪静波自我描述是一个“技术官僚”,就是懂专业,懂业务。汪静波的市场感觉很不错,也喜欢设计产品。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她逐步放手将这些事交给同事做。身为CEO,她重点抓的是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共识’出业绩,比没有业绩更加可怕”,她说道。为此,诺亚的团队每年会有数次集体参加有关心灵成长的培训课程。这也是受她的心灵导师何伯权的影响。
何伯权从1997年起就开始接受各种心理培训。诺亚的团队还会和何伯权一起讨论哪些课程比较好,都学到了什么。“培训是一个投资,无知是最昂贵的,我们希望高管团队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样在一起才走得长,碰到挫折,大家才可以坐下来商量。而不是简单地,完全因为利益走到一起。”汪静波还说:“我们希望诺亚的理财师是高尚、富有、快乐,只有在心灵层面上对自己有高度要求的人,才能真正在这个行业服务高端客户。”
创业6年来,汪静波发现,能理解和接受诺亚理财观念的客户已经越来越多。她几次跟我们提到了温州人。“他们很勇敢、吃苦耐劳,他们非常愿意学习和改变自我,他们不断自我反思,快速跟上社会的变化。”汪静波说道,“从客户中,我可以学到很多。”
除了从人和事上学结,汪静波也很注重从书本中学习,她每天坚持看一个小时的书,也鼓励员工看书。不仅如此,诺亚还成立了诺亚漂流图书馆。诺亚每个月会给客户推荐好书。也请客户捐出自认为不错的书,写上读后感,把书传给其他的客户阅读。现在诺亚已经有了四五千本书。“我们希望诺亚的客户是爱读书,不断在学习的客户,能彼此分享知识。”汪静波说道。她还透露,这些书,将捐赠给一个公益组织,并最终到农民工子弟手中。相当一部分书,有关心灵成长,比如《宽恕就是爱》、《转逆境为喜悦》等等。
那个时候学校对教学抓的不是很紧,学生的课余作业很少,好像没有感觉到学习上有什么压力,平时很自由。晚上,大人们都回来了,一家人吃了晚饭,就各自忙自己的事情,父母似乎不太关心孩子们业余时间的活动。农村的夜晚,外边一片漆黑,街道上少有行人,整个村庄只有各家点燃的小油灯在闪着微弱的亮光,夜幕下,似乎一切都沉寂了下来。这个时候,我就会自己从家中出来,摸黑踏着坎坷不平的胡同,到别人家里听大人讲故事,尤其令我感兴趣的是一些关于武侠、豪杰的故事,听起来津津有味,很有些神往。后来,经常听到大人们说起村里谁谁功夫很厉害,就很崇拜他们,幻想如果自己有机会跟他们学习,一定刻苦练拳,让自己也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
记得十四岁那年,有一天,临家玩伴找到我,很神秘地对我说:“你想学打拳吗?”我立刻兴奋了,高兴地说,“想啊!”“晚上到我们家来吧,我教你,可不许告诉别人!”玩伴很认真地嘱咐着我,我当场应允,表情很庄重,大概就像当年革命者参加地下组织那样的神圣、坚决而神秘。
到了晚上。我匆匆吃过晚饭,就不声不响地从家中出来了,走到临家门前,悄悄地推开门,穿过门楼,走进宽敞的大院。玩伴已在院中等候。我来到他的面前,他告诉我:“我在练低功拳,已经跟一个师傅学了很长时间了,我可以把学到的东西都教给你。”低功拳是我们村比较盛行的一个拳种,我常听大人们提起。我连声表示感谢,脸上顿时呈现出感激、敬佩的表情。没有过多程序,教、学立即开始,他告诉我,要学打拳,首先要蹲好“低功架子”(即马步、左弓步、右弓步三者间转换练习),随即做起了示范,我也很认真地练了起来。说来也怪,此后,练拳习武竟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我的武术情缘也就此有了一个正式的开端。大概过了半年,又有一个玩伴找到我,问:“听说你在学拳?”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对我说:他父母通过关系,给他找了一个本村有名的老拳师教他学拳,已经学了一个多月了,约我晚上一起去。晚上到了老拳师家后,同伴介绍了我的情况,得到老人的首肯,在老人的示范和讲解下,就在房内练了起来,此后的一段时间,按照老人家的要求,每周去一次,让他检验上周教的内容,如果过关了,就再学习新的。春夏秋冬在不知不觉中轮回,每晚的练拳还是坚持了下来。练拳时,父母嫌我穿手工做的鞋破得太快,就到供销社给我买“解放鞋”,可还是穿不上几个月就破了,被母亲斥责为“太踢蹬”。
我自幼身体瘦弱,个性相对有些文静,上学时偏好文艺,对作文、画画、唱歌、乐器很是喜欢,对体育课基本不感兴趣,像一般同学们喜欢的篮球、乒乓球、跳高、跳远等项目,我都不喜欢。从体育运动的角度来说,唯一喜欢的运动项目,就是武术,但是,当时学校的体育课是没有武术项目的,要学练武术也就必须自己想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慢慢地长大了,读高中、上中专、参加工作,从十多岁到三十来岁的十几年时间里,学习、工作的地点和单位几经变更,但是,自己学习武术的兴趣丝毫未减,业余时间几乎没有中断武术锻炼,先后拜了几个武术老师,学习过低功拳、少林拳、南拳、形意拳的部分套路,但是,始终觉得不太适合自己,当时自己也不知道适合学什么,只是喜欢武术,一种武术情怀在推动着自己。后来我订了一些武术刊物,也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一些武术类书籍,接触到的武术门类多了,也对各个门派的武术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开始对太极拳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兴趣,但苦于找不到好的老师指导,时常感到很茫然。就这样,一直到了1991年夏天,当时我在人民公园附近居住,一个中专时期的同窗好友找到我,对我说:“你不是一直很喜欢武术吗?我找到一个很厉害的太极拳老师,名字叫范德臣,他是太极拳名家洪均生的弟子,范老师也教了很多徒弟,有些徒弟已经很厉害了。他现在就在人民公园公开教拳,明天早晨你过去,我为你介绍认识。”我即刻应允,到了第二天早晨,我准时赶到了公园门口,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带领一群年轻人在练太极拳,练了一会套路后,长者开始和年轻人实验招法,当看到几个精壮的年轻人瞬间被长者发出几米之外,顿时心生敬意,也亲眼见识了看似柔缓无力的太极拳之威力,遂下定决心,潜心习练。经过简短介绍,表明求学心迹,得到了应允,从此我就和太极拳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在淄博人民公园西门学练太极拳的人很多,与我同时报名要求学习的人还有十几个,我们就临时组成了’一个初学班,在老师的讲解、示范下从头学起。因为自己一直没有中断武术训练,本来以为太极拳没什么难学的,可真正学起来,才感觉到不是很好掌握,多年的武术基础没有显示出多少优势,与同时学习的那些人相比,似乎没有多少差别,总的感觉是自己四肢僵硬、身体笨拙、动作呆滞、毫无灵性。自觉还算勤奋,一个月下来,老师教完了一路后,自己竟然丢三落四的打不下来。无奈,只好天天跟在几排演练者的后边,照葫芦画瓢的比划,一段时间后,自己可以比划下来了,但是,很不成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其他学习时间较长的一些人逐渐熟悉了,其中感觉比较投机的一些人也成为了生活中的朋友,早晨在一起锻炼的时候,他们会时常主动过来为我纠正动作,传授自己的训练心得,对我不甚明白的地方,就用实战要求演示其动作的要领、含义,这使我感觉懂了不少,也逐渐体验到其中的不少乐趣。
我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坐办公室,从事一些管理性的工作,相对体能性的活动很少,业余时间,自己又不喜欢乒乓球、篮球之类的大众性体育活动项目,练武术也就成了体育活动中我唯一的爱好。工作之余,找个僻静的地方,伸展一下拳脚,打几趟拳,感觉精神异常振奋,工作精力很充沛,有时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了,或者自己懒散不想练了,就会感觉自己的精神头在变差,身上懒洋洋的,有些萎靡不振的感觉。年轻的时候,自己曾一度很乐衷于交朋友,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与朋友的交往上,似乎很忙,仔细想想,又觉得没有做什么正事,无非就是聚在一起吃饭、喝酒、瞎聊,没多少实际东西。渐渐的,自己也就腻了,觉得这样荒废了时间、消磨了意志,最终一无所获,太不值得,还是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思来想去,觉得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两个方面上:一是干好工作;二是练好武术。那一段时间就是我开始学习太极拳的阶段,从此,练太极拳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我开始学习太极拳的时候,正值体力、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好像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儿。那个时候,我在市里
一个中型企业任业务副总,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当然,搞商业经营,平时的应酬是少不了的,几乎天天喝酒,有时一天要应付两个、甚至几个酒场,真是喝得昏天黑地,酒喝多了,就影响了太极拳的练习。所以,练拳的时间有些断断续续的,这样延续了一段时间,自然也没有多少长进,看到一些和自己同时学拳的人比自己进步大了,有些羡慕,也滋生出些许气馁,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了,可能不是练武的材料,就这样,困惑中有些消沉。有一个周末的早晨,天气很好,大家的心情也如天气一样特别好,练拳的兴致都很高,一直练了很长时间,大家都累得汗流浃背,然后就停下来休息。我们一起坐在花池的石栏上轻松地闲聊,通过和他们交流,了解到他们之所以进步比较快,是因为他们比我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和汗水,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思量再三,最终下定决心,以后推掉一切无谓的应酬和娱乐休闲活动,全身心投入到对太极拳的钻研和训练之中。
练拳最难的是持之以恒,常年坚持不懈,如果没有足够的毅力是做不到的。练拳的过程中,会时常遇到偶尔身体不适、心情不好、天气不好、工作忙碌等情况,这些情况,都可能成为间隔锻炼的借口。懒惰是人的一种天性,自己只要稍微一放松,懒惰就会占主导地位,很多太极拳练习者,习练多年毫无建树,基本上都是因为克服不了自己的懒惰,造成练拳的间断,因此,始终悟不进去。接受了自己和他人的教训后,业余时间自己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太极拳上。就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逐渐找到了感觉,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再练起来,动作柔顺了不少,偶尔和同学们实验一下招式,竟也能将他们发出去很远,得到一些人的称道,顿时兴趣大增。遂更加刻苦,很多时候,超强度的训练,使自己浑身汗水浸透了衣衫,感觉疲倦到极点。回家的时候,似乎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了,回到家里,整个人就像散了架一样,仰卧在床上,很久才能恢复体力。那段时间是自己最辛苦、最痴迷的时候,付出的很多,进步也很快,和其他练拳者偶一交手,令他们异常惊讶,这些原本非常强壮的人,似乎突然之间在我面前变得不堪一击,纷纷追问我何以进步神速。其实,自己心里非常清楚,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过是自己下的力比他人多了很多,再加上自己从小就练武术,有些武术基础,一旦融入进去,也就自然比他们更强一点而已。
太极拳是一门武功,要想有所成就,仅凭自己苦练是不行的,这只是一个基础,它具有一套很完整的、深奥的拳理拳法。如果不从理论上学明白,到实践中去验证,完全靠自己摸索,是要走很多弯路的。我在太极拳的学习、训练中,坚持尊重老师、倾心和老师交流,认真演练,并注意相关理论资料的搜集和学习。但是,绝不迷信他人,让一切在实践中去验证。这些年中所接触到的太极拳知识,有的对自己启发很大,有的感觉也许他们是对的,但并不适合自己,也许是自己的修为还不到程度吧。为了增长见识,我通过各种渠道,曾先后向省内外多个有名的太极拳家请教,确实使自己受益匪浅,经他们一点拨,顿时有种心明眼亮的感觉。一个拳师从学拳到成名,往往需要经历几十年的勤学苦练,学出东西来很不容易。因此,他们对自己的经验、心得看得很珍贵,能够无私传授给别人,其高尚的品德着实令人钦佩。我从他们身上,不仅学到了武术本领,同时也学到了武术前辈的武德和为人。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宝贵财富。经过多年不断的学习、探索、积累,使自己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不断提高,得到不断提炼和升华,所撰写的理论研究文章先后被《中华武术》、《武魂》、香港《武术家》等多家杂志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