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征信管理条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征信管理条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征信管理条例

第1篇: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征信 企业管理 挑战 对策

一、我国征信制度建设现状

征信即资信调查服务,是信用风险管理服务中的一项最普遍、最基本的业务。它是专门的服务机构(即通常意义上的征信公司)客户对交易另一方的资历、信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判断,为决策人选择贸易伙伴、签约、确定结算方式或者处理逾期账款、经济纠纷等决策提供参考。我国征信制度的建立是迫于征信业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以信用评价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的出现和发展,特别是1992年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企业资信调查服务的民营企业―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标志中国的企业资信调查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资信评级企业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征信业规模普遍较小,业务空间不大,更多地在做其他的市场调查业务,进行企业咨询策划的公司,兼做信用调查业务。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快速发展阶段,民营征信机构较大发展,以及外资机构进入。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规模不断扩大,对企业信用调查的市场需求也在增加。各种背景的征信机构竞相介入,加剧了征信市场的竞争。随着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企业信用调查受到普遍重视,带动了企业征信业的发展,一些民营征信企业发展起来。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它承担了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设工作,并同时开展企业征信业务。公司主要的征信产品和服务是为消费者提供信用报告、个人信用风险评分及系列评分、个人信用数据增值服务、个人信用风险控制解决方案等。

第三阶段为21世纪初期的系统建设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信用信息披露系统和以社会中介为主体的信用联合征集体系的起步和推进。国家有针对性地在全国选择了几个重要城市试点运作。200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信息办联合印发《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试点办法》,开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试点工作,它标志着规范的个人征信在中国正式起步。该系统已于2005年6月底、7月初进入测试状态。在北京、浙江、广东、重庆、陕西、广西、四川和湖南8个省份实行联网。

第四阶段为人民银行牵头协调管理实施阶段。主要从五个方面:一是加强征信法制建设,抓紧制定有关法规,包括征信业管理法规和关于政务、企业信息披露及个人隐私保护的法规;二是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促进征信机构蓬勃发展;三是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四是依法对征信市场进行监管;五是加强征信行业标准化建设。截至2008年3月末,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的企业及其他组织个数已经达到1357.5万个,其中623.8万个企业有信贷记录,数据库收录的自然人数已达6亿,其中1.09亿人有信贷记录。

伴随着征信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征信立法也从地方立法向中央立法推进。2002年《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实施;《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2004年实施;《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 2005年实施;《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和《江苏省企业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于2007年实施。早在2002年,人民银行牵头、17个部委参加,建立征信工作小组,开始研究提出《征信管理条例》草案,但因为涉及部门比较多,各方面要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并不容易。经过多次修改,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于2009年10月全文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目前社会各界对该征求意见稿仍然存在很多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征信管理的立法完善是必然趋势。

二、征信法制建设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挑战

1.征信立法给企业管理增加了难度。征信使企业处于透明和公开状态,但企业也需要对外隐藏其内部不利于己的某些信息。征信制度实施后,企业必须面对新形势,将征信纳入管理。企业信息中哪些内容需要隐藏,哪些内容可以公开,哪些内容应当得到广泛宣传,都是企业管理者要慎重考虑才能确定。《征信管理条例》中对个人信息收集作了比较严格的限制和保护,但对企业信息的收集范围并无明确的界定,这就使得征信机构在收集企业信息时无所顾忌,一个企业不把征信纳入管理范畴,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同时,征信涉及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这种评定在企业经济活动中会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因此企业必须将征信纳入管理之中,征信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为企业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2.征信制度为企业保护商业秘密带来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谋求最大利益,就必须不断开发新技术,优化经营管理方法,而一旦掌握了某种技术秘密或经营秘密,并据此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或取得竞争优势时,必然会在主观上产生保密意识,客观上采取保密措施。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及国际经济技术贸易的空前发展,高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商业秘密由技术秘密扩展到管理秘密、商务秘密、工作秘密等,其价值日益凸现,在企业需要保护的信息中,商业秘密是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商业秘密本身没有其他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和公开性限制,商业秘密就成为企业无限期获利的基础。但征信制度的设立为其他组织尤其是征信机构获取企业信息提供了合法根据,为了获取企业信息,征信机构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已经完全公开的企业信息对征信机构没有太大价值,征信机构只有获取一般公开渠道无法得到的信息,才能赢得客户,这种信息价值决定了企业商业秘密会成为征信机构的重要收集对象。为了保护商业秘密,企业必然要在该领域投入更大的精力。

3.征信制度增加了企业维护客户利益的成本和法律风险。征信机构往往是从一个企业收集其他企业或个人信息,由于利益的存在,企业很有可能将本企业所掌握的客户资料作为交易对象,比如通讯企业、金融企业或者是销售企业都有可能将本企业的客户资料转让给征信机构。企业在转让客户资料时对该转让可能对本企业客户造成的不利影响估计不足,一旦这些资料被非法利用,企业可能要承担较大的法律责任。由于现代交易手段的便捷和高效,企业员工私自转让客户资料而企业难以控制,但其法律后果要由企业来负担,增加企业维护客户利益的成本。在企业转让的信息中,大多数属于个人信息,如果企业没有经过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将客户资料转让给征信机构,则可能构成对客户的侵权行为,要承担侵权法律责任。

4.失信惩罚制度使企业信用风险增加。征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使企业失信惩罚力度增加,失信后果严重,对于整体经济来说,这是征信制度设立的主要目的和作用,但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失信将会使企业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征信制度将会使失信企业处于社会公示状况,从而使企业失信效果增大,企业失信面对的不再是处于交易的相对人,而是整个社会,因此可能一次并不严重的失信行为会导致企业无法预想的不利后果,从而可能淘汰出局。因此,征信制度对企业而言,增加了经营的风险。

三、企业适应征信法治建设的对策

1.提高征信意识,将征信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很多企业对征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企业尤其是决策层对征信的关注度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管理和经营中缺乏制度保障和人员配备,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此企业应当开展征信知识学习和征信意识培养,认真研究本企业可能涉及的征信问题,并制定必要的应对措施。将征信意识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征信要求纳入到企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必须克服企业经营活动中粗放管理,从本企业涉及征信制度的各个环节入手,建立健全企业征信管理制度,从企业经营管理中找出可能不利于本企业信用的问题,从源头上防止不利于企业的信息的产生,而不是单纯的靠掩盖不利信息来保持企业信用等级。只有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才是保证企业信用等级的治本之策。

2.健全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根据我国《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所谓技术信息,是指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不为公众所知晓未取得工业产权保护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技术知识,包括制造某种产品或者应用某项工艺以及产品设计、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所谓经营信息,是指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不为公众所知晓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关商业、管理等方面的方法、经验或其他信息包括企业的发展规划和计划、营销方式、货源、财务会计报表、客户名单、谈判底盘等信息。商业秘密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商业秘密具有保密性,不为公众所知悉,二是必须采取了保密措施的信息,三是必须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实用信息。商业秘密的价值和实用性是其生命,商业秘密必须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的信息。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从制度上设定保护的范围、保护方法、责任以及违反保护规定的责任,尽最大可能保证本企业商业秘密的安全,以防止其他组织、个人获取,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3.完善客户资料保护制度,明确企业和客户的法律关系。企业要真正赢得客户信赖,必须树立对客户高度负责的观念,确保客户资料的安全。建立客户资料安全保护制度,以免由于自身过错使客户资料外泄,尤其在客户资料的复制和拷贝方面健全责任制,以免出现本企业员工私自将客户资料出售。与此同时,要和客户以合同等方式明确相互法律关系,提前征求客户是否同意由征信机构收集其信息,如果客户不同意其信息被征信机构收集,则要依照征信管理法律来分析客户资料是否属于不需要经其同意就可以被征信机构收集的种类,明确与客户的合同中是否存在信息保密条款。同时,企业应站在客户角度看信息被征信机构收集是否对客户产生不利后果,以及收集该信息的征信机构是否合法诚信等,以防止因客户信息转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4.诚实守信,保证本企业良好的信用等级。企业要经营,就要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要使企业在健全征信制度中获得更有效的经营环境,必须注重自身信用建设。在涉及信用交易信息,即企业在贷款、使用贷记卡或准贷记卡、赊销、担保、合同履行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有关的交易记录,以及其他信息,即与企业的信用状况密切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法院强制执行信息、企业环境保护信息等社会公共信息方面不产生失信记录,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被其他企业或个人所信任,才可能使企业经营处于良性循环。企业一旦发生失信事件,必须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化解失信危机,消除失信记录,确保企业信用等级的良好。

5.充分利用征信制度,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征信制度的开放性决定了其他企业可以了解本企业的信用状况,本企业也可以掌握其他企业的信用状况,因此企业经营活动中既要考虑本企业信用的建设,也要利用征信制度来防范其他企业或个人信用不良给本企业可能造成的损失,在签订重大合同、进行相关投资的过程中,全面及时了解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避免与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产生交易,从而预防给企业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周新辉: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失信惩戒机制构建[J]. 财会月刊,2009(6)

[2]叶世清:征信的法理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第2篇: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一)就业心理存在偏差。不少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心理定位过高,往往把自己定位在管理层,却疏忽了酒店行业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必须从基层做起,这也是今后在酒店业立足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刚毕业的学生一般是去酒店的餐饮部和客房部,做些琐碎繁杂的事情。现实中的繁忙杂乱与在学校时的理想状态落差极大。很多人因为不能坚持做好基层的工作,于是半途而废,直接造成酒店人员的流失。

(二)社会对酒店行业的偏见。在传统的“职业等级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误认为酒店是个人员混杂的场所。酒店专业学生大多是女生,由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酒店一般都会对长相和形体有相关的要求。酒店的员工基本上都是要面客的,特别是酒店的门面前台,所以酒店业对员工的礼仪要求非常高。其实这些非常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但是外界有很多人误认为酒店服务属于“下等”职业,这是很多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事酒店业的基本原因。这让学生在择业时更加无所适从。

(三)学校和家庭教育在心理教育上的缺失。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学校的目标锁定在升学率上,而相应的家长的目标锁定在成绩上,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学校和家长没有正确地引导教育是引发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调适指导策略

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调整好就业心态,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对职业生涯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一)就业教育应当从大一抓起。许多人认为就业教育就是针对毕业班学生开展的一种教育,与非毕业班无关,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我认为,就业观念的树立与人才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明确的就业观念就没有正确的学习定位。提前开展就业教育,不仅有利于引导新生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在校生活,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明确其所学专业的学习要求,告知其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要求,引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培养专业技能,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是十分有利的。

(二)做好学生酒店认知和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思想疏导工作。从学校到社会,从教室到酒店,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其中心态的调整尤为重要。在面对客人、面对上司、面对同事时,很多刚就业的学生在心态上还无法调整过来,不能正视酒店服务员的新身份,甚至感到困惑和不适应。这就要求学生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正确理解酒店行业的职业特点,尽快地融入新的环境。有些学生由于缺乏社交能力,无法适应新环境,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酒店行业,从而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这就需要学校对酒店就业工作进行系统翔实的规划,提前对毕业生进行动员,做好对毕业生酒店认知和就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思想疏导工作,帮助其做好角色定位和角色转换,让他们在就业前充分做好吃苦的准备,下定从基层做起的决心。

(三)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毕业生刚踏入社会,会受到来自酒店及同事、客人等方面的压力。如何面对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新挑战,成为他们面临的棘手问题。毕业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他们更多关注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喜欢按部就班,而对于整个酒店和部门的经营、管理、组织等方面关注很少,对突发事件更是难以应对。因此,学校应教育学生在实习中要善于学习,虚心请教,不要以专业管理人才自居,要有长远眼光,要明白酒店业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以经验和资历为基础的,个人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其自身的心理素质。学校还要让毕业生清醒地认识到,初入职场不仅是专业技能的熟练和提升,更重要的是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心态。总之,学校要帮助毕业生树立稳定、良好的就业心态,这对他们个人素质的提升,对就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学校教学实践环节的日趋合理,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高校与酒店充分合作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高校应该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在理论教学方面学校的课程设计应该与酒店的岗位设计或者人才需求相吻合。高校就应该和酒店多联系,与酒店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机制。已基本实现服务现代化的酒店业,有许多现代技术设备,很多酒店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学校要对学生进行补充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更应该做好与酒店的衔接。首先要定时地带领学生到酒店实习,亲身接触自己所学的行业,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深层次地理解自己所学的东西。其次,做好总结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在实践的基础上扩展理论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出效率。这样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才真正是酒店行业需要的人才。高校与酒店充分合作并且给毕业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这一点非常重要。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都有些盲目,所以高校一定要给予正确的指导。

第3篇: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1.薪酬调整机制不健全。S企业主要采取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同时辅以薪随岗移的调整性政策体现薪酬变化。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并不能在实际中很好的反映岗位变动后合理的薪酬变化。通常情况下,当员工实现了升职,即职位从低岗位调整为高级别岗位时,其薪酬能够随之提高。但是相反情况下,如果员工因某种原因,其职位由高级别调整到低级别职位时,现行的政策下却并没有明确的调整机制,因此薪酬水平没有随之降低。如此将会使得公司的用人成本增加,同时不能很好的反映企业薪酬体系的公平性。此外,出于出发点是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公司员工工资的调整较大程度的参考了劳动时间和工作资历,没有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绩效功效来灵活的反映该员工的贡献,由此可能会导致有能力者反而会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励而造成人才流失。再次,公司现行的薪酬机制,对当地物价变动、社会最低平均工资的变化判断不足,没有能够灵活反映,导致了员工可能面临薪资质量下降的窘境,降低了员工满意度。

2.绩效考核不科学严谨。S企业采用的是一套综合的绩效考核体系,包含了基本工资与业绩挂钩、参考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出勤率等,但是不难发现各个部门和各岗位由于在岗位性质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绩效考核的指标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各个指标间的权重变化不突出,即是整体的指标设置其合理性还有待商榷。我们会发现,在各主管对其员工进行绩效考评的过程中,由于主管领导对考核指标理解和判断标准不同,导致了在考评时有的趋向于严格,有的趋向于过松,使得绩效考核成绩容易出现明显系统误差。

3.缺乏薪酬管理技巧。薪酬管理的出发点,是满足人性的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考虑高层次的需求”。毋庸置疑,物质奖励是满足最低层次需求的保障条件,现代企业管理也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然而这并不能代表有效激励的全部措施。从现在来看,增加薪酬和福利是该企业运用最多的员工激励措施,然而反观其结果,员工的离职率并没有随之显著性下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在薪酬管理方面缺乏技巧,没有过多的关注员工在非物质形态激励的需求,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还不足够。

二、企业薪酬改革实施建议

1.改革测评方式。作为一家成熟的商业企业,S企业在现行的薪酬体系基础上,应当适度的采纳现代方法,进行相应的测评方式改革。在年度考核中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不同职级的薪酬水平进行合理档级调整。同时对每个员工不仅要对个人业绩与工作能力进行评估,还要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原则,侧重考察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评估,通过全方位的评价来对对员工的薪酬调整做出结论。

第4篇: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机动车总量 调控管理 交通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211-03

目前,广州市是国内第4个实施机动车总量调控管理的城市。从国内外城市的经验看,实施机动车配额管理的调控政策会对城市发展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

1990年5月,新加坡通过立法率先在全世界实施利用机动车配额管理调控机动车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新加坡的创新做法引起了全世界交通学界、经济学界、社会学界等大量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关注、讨论与研究,成为交通需求管理的经典案例。我国上海、北京、贵阳、广州等地也相继采用这一做法。与目前国内外实施机动车总量调控的城市相比,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有其相似与特色之处,下面从调控目标、调控对象、配置方式、配额管理、指标管理及调控效果等方面对京、沪、穗、新等城市的机动车总量调控政策进行对比分析。

1 京、沪、穗、新等城市的机动车总量调控政策进行对比分析

1.1 调控目标

机动车调控目标是整个调控方案的灵魂,调控目标也决定着方案的其他方面与细节。从机动车调控的目标看,京、沪着力控制机动车总量增速[1],穗、新除在近期调整增速,同时着眼于远期控制总量及优化结构,从调控目标看,新、穗两地更为合理、有效,可以说调控目标的科学合理是广州方案优于京、沪方案的根本特征,也是方案最具创新之处。

广州市设置了“近调增速、远控总量、优化结构”的调控目标,既调节中小客车的增长速度,也从中远期控制中小客车保有总量,同时优化机动车组成结构,综合考虑了近期的发展协调、远期的总体平衡以及环境的承受能力。

《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在办法有效期内全市中小客车增量指标为12万个”,因此,近期中小客车增量为12万/年的措施就有效控制了中小客车数量的增长速度。

不同于京、沪的是广州市通过对转移、报废车辆增量指标的限制,进一步从中远期控制了中小客车的保有总量。《试行办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在2012年7月1日后首次转移、报废的,车辆原所有人可以申领一次更新指标,再次转移、报废的应当申请增量指标”。因此,从中远期看,中小客车数量的年增加量需要从增量指标额度(12万)内减去当年需要再次报废、转移数,当需要再次报废、转移的车辆数等于当年指标额度时,中小客车的总量将维持一个均衡值,实际就是控制住了中小客车的保有总量。

此外,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机动车调控政策对机动车类型组成结构考虑较少,广州市对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专门分配了10%的增量指标,有利于增加新能源汽车在机动车总量中的比例,优化了机动车类型组成结构。

新、穗基本类似,规定当汽车报废时,指标(拥车证)也同时失效(但可返还拥车证剩余年限的相应竞价金额),个人再次购买汽车需要重新进行指标竞拍。而每年的机动车配额则是政府根据上一年车辆总数、报废车辆数及道路交通容量等因素确定的,从而从总量上控制汽车的保有量。新加坡对机动车类型组成结构的调控则更为精细,把纳入调控的机动车分为五类(如以1.6 L为界划分普通车与豪华车),每一类机动车指标独立进行拍卖,有效而灵活地对机动车结构进行调节。

1.2 调控对象

机动车总量调控对象包括车、车辆拥有者两个方面,从调控的有效时间上,又分为存量与增量。

从调控的对象的时间维度看,穗、新类似,增量、存量一并纳入调控;而国内的京、沪调控对象仅为增量。

从调控的车型看,国内的京、沪、穗都是对中小客车进行调控,而新加坡则是对除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校车、救护车等)外的所有机动车进行调控(包括出租车、大客车、货车等)。

从车辆拥有者资格条件看,京、穗两地比较严格,即指标获取资格必须是常住人口、名下没有本市登记的中小客车且取得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才能申请中小客车的指标。而沪、新指标获取资格则相对宽松,如上海仅要求常住人口(年满18周岁)即可。

1.3 配置方式

从指标配置方式来看,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有偿模式、无偿模式、混合模式。沪、新采用有偿竞拍方式;北京采用无偿摇号方式;广州则是混合模式,即“无偿摇号+有偿竞价”结合的创新增量配置方式。

机动车配额配置方式选择的首要原则应当是体现公平性,同时考虑社会环境与法律规定。配置方式的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对此项政策的接受程度,因此配置方式选择对实现政策目标也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

配置方式选择的公平性应当包括有车者与无车者间的公平性及先有车(调控前)与后有车(调控后)的公平性。交通权利(即道路使用权)对所有市民应是平权,但该项权利的行使受行使能力的约束(即该项权利的行使依赖于是否拥有汽车),相对于小汽车出行者,道路使用权的分配对无车者实际上是不公平的。而沪、新通过汽车拥有指标拍卖这种有偿方式,使得汽车拥有者在获得更多道路使用权的同时也付出了更多的成本,有利于兼顾不同类别出行者道路使用权的公平性。

北京的无偿摇号方式则有利于增量、存量的公平性,即新增汽车指标申请者不因机动车调控政策而导致比现有汽车使用者增加额外费用。

此外,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带来的交通负效应愈发严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已成为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污染源之一。采用指标竞拍的方式使得汽车拥有者一定程度上支付了其破坏公共大气环境的费用(类似与国际上目前已经开展的炭排放交易,实际是支付排放费),兼顾了公平性。

广州市采用“摇号+竞价”结合的增量配置方式,比较有效地实现了公平与现实的平衡,但二者的比例关系是混合模式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4 配额管理

配额管理是机动车调控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增量指标的配额管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固定配额模式,另一种是动态配额模式。目前广州采用固定配额模式,京、沪、新采用动态配额模式[2]。

广州目前暂采用12万/年的固定增量指标额度来调节中小客车增长率。北京规定小客车指标配额按年度确定,自调控实施以来,2011、2012年指标均为24万/年。上海竞拍额度无相关文件明确说明,近10年的竞拍额度由2500个/月左右上升至9000个/月左右,去年竞拍指标额度为10.4万[3]。

新加坡则明确规定其额度的发放是由政府根据上一年车辆总数、报废车辆数及道路交通容量等因素确定当年允许新增的注册机动车数量,一般控制年增长率在3%以内。近3年由于道路网增长幅度减少,相应的汽车年增长率控制在1.5%内,并且计划从2013年开始进一步降至0.5%。

1.5 指标管理

指标管理主要包括指标期限管理与指标流动性管理两个方面。指标期限管理主要分有期、无期两种方式,流动性管理即指标能否转移。

京、沪均没有明示指标的使用期限,可基本理解为指标无期限;广州虽无明确规定指标使用期限,但规定当汽车转移、报废时,指标并不能直接转移和继承,即指标是通过汽车的更新登记控制使用期限,粗略估算广州市中小客车增量指标的平均使用期限约为车辆平均报废年限的两倍,即26年左右。

新加坡政府规定每个拥车证有效期为10年,且拥车证随汽车报废而失效。新加坡这种拥车证的固定有效期政策,兼顾了有车者和无车者间的公平性,拥车证到期后同样需要重新竞拍。此外,对车辆报废后拥车证剩余年限竟价金额返还政策也使得汽车拥有者愿意选择提前报废车辆,有利于汽车技术状况保持较好水平,从而改善排放。

在指标流动性方面,上海规定指标可以转移,新加坡也规定部分指标(E组,即公开组)能转移;京、穗指标则都不能直接转移,只能通过继承方式转移(北京婚姻方式也可以转移)。

1.6 调控效果

从调控效果看,尽早实施机动车总量调控的城市更能有效控制机动车快速增长。东京、首尔这些未实施机动车总量调控的城市汽车保有水平较高(百人汽车保有量都在30辆左右),北京因为实施此项政策较晚,百人汽车保有量也高达23.44辆,相对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北京人均GDP不足东京的1/3),该水平实际已经超过东京、首尔。相反,上海因较早实施该项政策,百人汽车保有量仅8.31,远低于东京、首尔、北京,效果非常明显。新加坡因经济发展水平高,百人汽车保有量(15.6)虽高于上海,但远低于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东京、首尔。

广州百人汽车保有量(14.63)虽略低于新加坡,但因此前未使用调控政策,汽车相对保有水平远高于上海。在高速发展的中期进行控制,政策实施时机选择较好。

比较东亚地区几个主要大都市的汽车保有量变化图也可以看出,北京汽车增长最为激进,新加坡增长则最平稳,其它几个城市差异不大,广州增长相对比较理性。(图1,表1)

2 结语

广州市按照“近调增速,远控总量,优化结构”的调控目标,综合考虑了近期交通供求协调增长、远期供求总体平衡以及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既调节了中小客车的增长速度,又控制了中小客车的保有总量,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低碳环保、社会公平。在继续做好中小客车总量试调控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系统化的工作措施,加强交通科学管理,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做好广州市交通管理工作:

(1)进一步完善中小汽车配额管理调控方案。目前《试行方案》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对于机动车组成结构优化仍略显不足,二是对汽车总量控制的力度仍然不够,汽车需求与道路供应增长不平衡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与国际有关配额管理研究(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有关学者都对此有深入研究),特别是新加坡22年的配额管理制度演进史,进一步研究完善《试行方案》,重点完善调控目标、结构优化、动态配额、配置方式、竞价模式等问题。

(2)进一步强化交通需求管理。交通需求管理包括汽车拥有管理与汽车使用管理等多个方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东京汽车日均行驶里程约19km,而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大城市则高达45km,也就是说按照实际使用情况东京2.4辆车才相当于北京1辆车,按照拥有水平(百人汽车保有量),东京比北京高27%,而按照使用水平,北京反而比东京高88%!这也就比较好的解释了北京交通远逊于东京交通的原因。因此除利用配额制度进行调控对汽车拥有进行管理外,还要采取系统化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管理汽车使用。

(3)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以东京为代表的国际许多大都市的经验表明完善的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布局的关键。建议在我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关键时期成立专门小组重点研究东京轨道交通发展经验,从规划、管理等多方面研究完善我市轨道交通管理机制、建设模式、网络形态、层次结构及提升轨道交通运输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苏苇,马祖琦,余凯.上海私家牌照拍卖政策效果分析[J].综合运输,2011 (1).

第5篇: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心理调适。

高校行政人员,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学校各级机关从事行政管理的所有人员。从狭义上讲,它特指高校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高校行政工作是协助高校领导总揽全局、沟通上下、推动各个职能部门协调运转、为高校科研和教学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则是使所有工作能够正常运作的关键点。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校体制改革的进行,许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进入到了高校行政管理岗位,而且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加大,压力也在逐渐增强,他们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得到大家和社会的关注。

1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逐渐边缘化,压力也日益严重,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1.1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当人们因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强等工作本身所导致的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的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精力枯竭、筋疲力尽时,工作倦怠现象就产生了。本身枯乏的事务性工作会使很多行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对工作敷衍,冷漠,产生厌倦的情况。

1.2自我价值感不强。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其本质就是服务型的管理人员,其主要任务是为全校师生服务,保证全校教学科研工作等正常开展。但是随着大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跻身行政管理工作队伍行列,他们长期从事简单、繁琐、枯燥的事务性行政工作,就容易产生自我失落、迷茫、甚至对工作的厌烦。从而影响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价值感弱化,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

2影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归因。

2.1高校体制改革带来的压力。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深入,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纷纷推出竞聘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这使行政管理人员普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一些不能合理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和接受眼前各种现实,自然会产生心理压力。

2.2经济上的压力。

高等教育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提高人才的质量为根本目标的,而非只追求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许多政策解决了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医疗等问题,然而对于学校行政人员却未制定相应的政策,这使得他们的收入相形见绌,心中的不平衡感会慢慢滋生出来,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

2.3工作上带来的压力。

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基本上许多都是非教育管理专业,他们寒窗十载,学富五车,大多数人都有很大的抱负,希望可以在工作中或工作的成绩中获得社会的肯定和实现自我价值。然而他们跨入了高校行政工作人员的行列,他们不仅荒废了原来所学的专业,而且难以从费时费力的事务性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

2.4角色认知不平衡。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中心任务,而行政管理系统仅仅是相应权力代表机构的执行机构。于是行政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在高校里所处的不过是服务于人的配角,他们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必然导致心理上的失落感。

3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调适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从寻找根源出发,制定相关的对策,进行有效地心理调适,让他们回复心理健康,这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综合调适。

3.1调整思想认知,找准角色定位。

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行政人员面对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思想认识上一定要调整好,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整体利益出发,高校只有改革,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得到新的发展。并树立起正确的名利观和道义观,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还要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要自我认同。

3.2提高自身素质,适应高校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学问,要探索其中的规律性就必须认真地学习和实践。努力研究和探索教育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3.3辩证看待名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行政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多在加强修养上下功夫,少在经济收入上比多少;多在提高素质下功夫,少在职务提升上比快慢;多在工作业绩上下功夫,少在权力大小上比高低。因此,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应把人生的价值标尺放在多为全校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上,应尽量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考虑。

3.4注重人际关系,优化高校环境。

据调查,和谐人际关系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行政人员要想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可,就必须通过自我个性的成熟完善,提高个人魅力,建立和谐的人际社交圈。要待人真诚,尊重他人;不断反省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障碍和压力。

学校环境是行政人员最经常也是最重要更是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学校环境不理想最容易引起他们的行为受挫感。作为学校领导,要深入了解行政人员的实际需要和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行政人员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要创造条件使每位行政人员都有获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从而得到一种自我价值认同感,更有效地释放教师的心理压力;帮助行政人员确立合适的个人目标,同时在他们成功、失败时引导正确归因,保持心理平衡;学校领导还要致力于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帮助行政人员调整自身的心理环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

参考文献:

[1]魏晓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工作倦怠浅析

[2]Capel.S.A.StressandBurnoutincolleges[M].European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1992.15:197~211.

[3]陈高山,黄希庭。青年教师自我价值感及其培育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4]覃义贵。试论自我价值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5]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8~101.

第6篇: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经营管理理念 创新 价值取向21世纪,我国企业所处的大环境可以概括为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所带来的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使企业管理面临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同时,我国又加入了WTO,这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也必然从封闭型趋向开放型并处于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之中。新环境、新形势对我国企业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企业管理仅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方法已远远不够了。强化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根本保证。

一、新形势发展要求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创新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勇于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化经营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经营业绩总体上还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营的盲目性、短视性,缺乏战略规划能力。面对外国跨国公司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企业必须精心谋划、运筹帷幄,找准跨国经营的切入点,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战略创新,这是跨国经营获得成功的重要战略要素。为此,我们要在经营的战略观念上不断调整、更新,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要求,提高国际化竞争水平。

21 世纪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我国企业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它要求企业在管理手段上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应用,在经营决策上注重掌握和运用决策支持系统,在作业流程上进行重新安排或彻底更新;它要求企业减少管理层次,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速度提高管理效率;它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尽快转变思维方式,更新知识结构,在管理思想上从重视物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并提高企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重视环境管理。

加入WTO这样一个以市场经济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经济组织,会给我国企业的管理带来诸多机遇,也预示着我国企业在经济运行规则上的国际统一化。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进一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对资源的控制和产业的垄断,直至完全退出一般性竞争市场,这将为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完全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和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上述种种趋势都预示着企业运行和管理环境的剧烈变化,它必将迫使我国企业进一步加速推进自身的创新过程,并努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措施

1.转变观念,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战略

思想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意识,清楚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效益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管理创新在当前经济竞争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科学管理思想,在此基础上,更新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部署,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从战略的高度去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2.建立有效机制,培育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创新经济学的鼻祖熊彼特指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不墨守陈规,不遵循循环流转的轨道,却常常创造性地改变这种轨道。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效率不佳与企业家缺乏不无关系。因此,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和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促进我国企业经营者职业化。

3.构建企业创新文化

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也需要文化渗透,需要建立一个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业人本文化。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为此,要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构建企业管理创新的软环境,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表彰创新英雄人物,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设计创新文化礼仪以及创新文化网络,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来感染员工。

4.加快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的竞争也是企业制度间的竞争。企业制度先进与否,企业制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实践证明:一些先锋跨国经营企业无一例外地对原有企业制度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实现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即对原有企业进行了产权改造,实现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对企业产权关系实行了全面的重组和建设,这是其跨国经营成功的重要原因和制度保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些企业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从而加快了跨国经营的步伐,为企业更快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制度平台。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价值取向调整

应该看到,在现实的社会中,一些企业的高速增长带着对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明确企业和决策者的对外价值、决策者的使命感和责任尤为重要。企业家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企业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创新价值取向的核心。

1.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

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发展尽一些义务。虽然社会效益和企业利润有时会发生冲突,但更有相辅相成的一面。既要讲究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能够长期存在、永续经营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引入企业社会效益经营理念,强调企业管理创新的社会价值取向。社会效益是企业获得长期利益的重要保证。

2.企业经营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注重社会效益和企业长期利益的一致性,在注重和追求社会效益的过程中获取企业自身的最大利益,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路子。虽然企业的目的是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但也要考虑经营活动对他人、对社会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要以社会伦理规范自身的经营活动,以民族责任感审视企业行为,最基本的是要做到企业的发展不是以损害他人为前提,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企业经营者人人自律,企业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整体发展环境。行业协会和企业家俱乐部等社会团体也要发挥作用,引导企业树立管理创新的社会价值取向,大力宣传先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形成示范效应。

第7篇: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 活化教材 兴趣质疑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107-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写道:“学生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型,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历史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互相配合的双边活动,教师怎么做才能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获得学习方法、受到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呢?笔者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加强知识的横纵联系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效果。高中历史新教材是模块与专题相结合的形式,所以在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讲授本专题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内容,要适当地加入与之相关的横向知识。

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意识到基本史实教学在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尤其是历史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这样能使学生直观、轻松地掌握史实。再次,补充必要的历史细节,选择鲜活、说服力强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更深刻、扎实。最后,对历史概念的把握也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对历史概念的灵活把握,揭示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以便准确地表达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整合教材内容

新课标下的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何况还是“一纲多本”。教教材、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而不是教师拿着教材走向学生、教材至上。优秀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方法、传技能,所以整合教材也是十分重要的。活化教材反映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教学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开发和创造。新教材的编排给教师留有很大的可开发空间,教师对教材充分、合理地使用,才能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

三 培养学生质疑意识

历史教学中普遍地存在教师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历史史实和结论,导致学生的质疑意识缺失。质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创造的起跑线。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恰当的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故事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四 创设历史学习情境

情境教学是最佳的教学方式之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初步进入相应的认知状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新知。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充满问题,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包括把握问题设计的要求的能力、创设多种问题情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钻研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读经典的历史著作和重要的历史期刊,时刻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更新老化的知识储备,补充知识遗漏和盲点。积极转变陈旧过时的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第8篇: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环境规制:约束还是竞争力?

(一)传统学派

对于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传统学派认为,环境规制的实施会降低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为较高的环境标准将导致国内厂商生产成本的上升进而损害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后,企业为了达到污染排放的标准或使生产过程和产品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增加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投资,这些增加的投资包括:企业设立门槛提高所导致的开办费的增加、工艺流程复杂化所带来的设计费的增加、施工难度加大所带来的施工费的增加、购买污染控制设备费用以及支付操作这些设备的人工费用等。在企业资金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额外增加的投资必然会降低企业在其他方面的投资额。而人们通常认为,用于产品生产其他方面的投资效率往往又高于环境投资,这样,环境投资对传统投资就产生了“挤出效应”。

第二,对企业而言,环境政策的实施相当于给企业的生产决策施加了一个新的约束条件,这种新增加的约束无疑将缩小企业生产的决策集,并导致管理、生产和销售等环节难度的加大,这种影响一般称之为环境政策的“约束效应”。

(二)修正学派

20世纪90年代初,以波特为代表的修正学派提出了“波特假说”,提出环境规制能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开辟了对环境规制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分析的另一途径。

“波特假说”认为,政府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被规制企业创新,产生效率收益,相对于不受规制的企业,这可能会导致绝对竞争优势;相对于规制标准较低的国外竞争者而言,环境规制通过刺激创新可对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正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波特提出支持其假说的两个核心理论,即“创新补偿理论”和“先动优势理论”。

1 创新补偿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企业通过积极的环境管理来实现创新,从而部分或近乎全部地弥补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甚至可因此比不受规制的企业更具“绝对竞争优势”,最终获得“创新补偿”。

波特在1995年进一步将其分为“产品补偿”与“过程补偿”。产品补偿是指环境规制不仅减少了污染,而且形成了更为环境友好的产品,这将增加企业的收益。其特征是,由于原材料的替代、包装减少等原因可能会使得产品成本降低,或是由于易于再循环或拆分而具有更高的再出售或废料价值,对用户来说产品具有更低的处置成本。过程补偿是指环境规制不仅减少了污染,而且导致更高的资源生产率,进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其特征是,更谨慎的生产管理促使停工期减少,生产投入品的循环利用导致原材料费用降低,副产品得到充分利用,能源消费降低,废弃物处置成本下降或是形成了更安全的工作场所。

另外,波特还认为,严厉的规制比宽松的规制会产生更大的创新。宽松的规制标准可以通过渐进创新或没有创新,采用末端治理或者其他的治理措施就能达到。严厉的规制则促使企业关注排污水平,同时要求更加本质的解决方法如产品或过程的重组等。尽管遵循成本会随规制严厉程度的提高而上升,但创新补偿会提升得更快。从而净遵循成本会随规制严厉程度的提高而降低甚至变为净收益。

2 先动优势理论

在提出创新补偿理论的同时,波特还提出“先动优势理论”。波特认为,当国内环境规制制度正确地预见并反映了环境保护的国际趋势,该国企业就可能从率先实行的规制中获得竞争优势。例如德国较早实行了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政策,确定了产品的再循环标准,这使得德国企业在开发包装度较低的产品方面具有先动优势,率先占领了国际市场,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波特也指出,并不是只要提高环境规制标准就必然有利于企业创新,只有当竞争企业所属国同时对相关领域污染进行规制,母国市场环境标准相对严格的企业才会通过率先采取创新行动而保持一定时期的竞争优势,环境规制的创新激励机制才会有效。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事实上传统学派和修正学派的观点是基于不同的假设提出的,前者是在静态假设条件下(技术和其他生产条件不变)认为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后者是基于动态的长期的视角,考虑到环境规制会刺激技术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现实中,两个学派提出的环境规制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都是存在的,如何才能减少环境规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刺激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每一个存在环境规制的国家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接下来的两个部分将对这两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规制循序渐进 减少负面影响

如前所述,一项新的环境措施的实施,通常会在短期内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冲击,因此许多欧洲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实施环境政策的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其对国际竞争力的负面影响。下面以欧洲国家碳税政策为例,对这些措施的设计及实施效果加以具体说明。

1 环境规制的实施要循序渐进。在碳税开征的初期,应该实行较低税率,然后逐步提高,从而可以避免对经济造成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进行技术创新和采用气候友好型技术的机会。目前有许多国家在实施碳税的时候遵循这个原则,如:

(1)芬兰。1990年,芬兰推出碳税,税率仅为1.62美元。1993年,税率翻倍,柴油和汽油实行差异税率,同时用电也征碳税。1995年,推出碳/能源混合税(60/40)。2003年,混合税中碳税为26.15美元。

(2)瑞典。1991年,瑞典出台碳税,税率为250瑞典克朗,1993年提高到370瑞典克朗,但同时降低工业碳税和能源税。1997年,工业碳税从92.5提高到185瑞典克朗,服务业和家庭的碳税维持不变,依通胀而调整。

2 税收减免措施。由于征收碳税会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对能源密集型行业实行低税率或税收返还制度,是国际上为消除碳税征收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而采取的通行办法。

(1)丹麦。1992年,丹麦对家庭用能征碳税,标准税率为13.4欧元。1993年,工商业所用天然气也开征碳税,税率与家用能源相同。1996年,丹麦推出新方案,1996-2000年期间的税率为:重工艺,5-25丹麦克朗,另签订能效改善协议且成功实施的企业,有效税率为3丹麦克朗;轻工艺,50-90丹麦克朗,同样对签订协议的企业实施低 税率;室内供热,200-600丹麦克朗。对工业和家用,工业中的重工艺和轻工艺实施差别税率,是丹麦政府实现保护本国产品竞争力的制度体现。

(2)德国。德国在确定增加能源税率的同时,规定了一系列减免措施;所有的地方公共交通工具(公共汽车和校车、铁路和出租车)只支付增加的能源税率的50%,公共货车和铁路运输(铁路、电车、无轨电车、地方火车、地铁和悬浮列车)只负担电税的50%;热电联产的设备,其每月的使用率或每年的任意使用率不低于70%的。可以完全减免现行的矿物油税等。

3 税收循环。在开征碳税的同时,降低所得税、社会保障税等税种的收入,从而使整个税收收入相对保持不变或者变化很小,进而在实现环境目标的同时,减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实践中:

(1)丹麦。来自工业的碳税收入全部循环回到工业,主要有:降低雇主的社会保障缴款;改善能效的投资赠款;小企业基金。

(2)荷兰。荷兰的能源管制税被用作降低家庭和商业的直接支付。税收再循环到家庭,主要用于调节个人所得税:降低最低档收入等级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免税津贴增加80荷兰盾;老年人的标准扣税额提高100荷兰盾。商业的税收循环主要有:雇主支付的社会保障缴款降低0.19个百分点;小企业的标准扣除额提高1300荷兰盾;利润超过第一个十万荷兰盾的公司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要消除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制定环境政策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即在开始时实施较为宽松的规制,给予企业适应与调整的时间,之后再随时间推进加大环境规制的强度;其次,在实施环境规制时,将受规制影响较大的部门(如能源密集型行业)与其他部门区分开来,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受影响较大的这些部门的规制负担;再次,对于一些能为政府带来收入的规制工具,如税收、拍卖的许可证等。可以将收入用于改善经济,减轻规制的负面影响等方面。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政府应有作为

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达到长期内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一方面,由于企业是否进行环境技术创新的最终决策将受到期望收益和成本的影响,因此要从多角度促使企业意识到具有良好的环境表现能够给其带来真实的收益;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创造良好的条件,给企业的环境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有研究指出,六个市场激励因素能够更好地刺激企业积极参与有关环境保护的行动,进而促使其在环境方面占有领先地位:(1)在环境方面领先的企业比那些环境表现较差的企业能够更快地获取监管机构对其主要项目的批准;(2)通过引入替代的可再生技术,在环境方面领先的企业能够得到更多新的商业机会;(3)污染可能会造成真实的或潜在的债务,通过减少污染可以减少这些债务,(4)在环境方面领先的企业可能更加符合年轻人的环境责任观,因此更容易吸引年轻雇员,这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5)现在以“绿色共同基金”等形式出现的“绿色投资”正在高速增长,在环境方面领先的企业更容易吸引这些绿色投资,这既增加了企业的声望也增加了资本;(6)现在一些消费者愿意为环保的产品或服务支付额外的费用,这被称为“绿色消费”,在环境方面领先的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进入这一市场。只有让企业意识到这些可能的潜在的收益,企业才会有一定的技术创新的动力。

基于此,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时,也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激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占据在环境方面的领先地位。相关建议如下:

第一,环境规制过程应分阶段实施,尽可能减少不确定性。这是因为企业对政府规制措施稳定性的心理预期会对企业的决策造成影响。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政策当局所采取的政策是否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非政府部门对这些政策所做出的预期情况。经济行为主体会根据过去政策的效果并结合当前经济现状预期下一期政府将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然后将自己的经济行为建立在这种预期的基础上。如果企业不断地引进污染处理技术和设备来减少污染,而政府为了稳定收入而同时采取新的税收措施,则企业有理由认为减少污染的结果不是税负的减少而是负担的加重,因而也就没有动力去进行环保技术的创新。只有基于对政府规制政策稳定预期的基础上,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才会上升。

第二,维护并确保环境规制的监管与竞争公平性。在现实中,环境执法和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一些地方政府将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其政绩的唯一指标从而放松对环境的监管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情况的存在给企业间竞争的公平性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守法企业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后,内在化的环境成本必然会体现在其产品成本和价格上,而违法企业没有环境成本或环境成本极小,其产品成本和价格肯定会低于守法企业的产品,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将大大削弱守法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影响了其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也削弱了企业及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9篇: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根据医药行业特性,可对医药产业链作四个环节划分:药物研究与开发(R&D)、药物生产(或制造)、药物流通与交换、医药服务。药物研究与开发(R&D)链节中的组织主要有药物研究所、高等医药院校、制药企业药物研究部门等。当前,国外参与此链节工作的还有风险投资机构、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委托研究机构)等。药物生产(或制造)链节中的组织主要是各类制药企业。药物流通与交换链节中的组织主要有医药商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医院等。此外,随着现代医药市场营销实践,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主动参与药物流通与交换。 医药服务链节中的组织主要有医药商业企业、制药企业、医院等。通过对医药产业链的描述,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医药行业企业的组成。从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链的现状来看:

第一、产业链生命周期分析方面。总体而言,国内的医药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小、起步晚特点。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而言,医药产业处于产业的成长阶段,未来具有较强的市场前景,也是各国产业竞争的必争之地。从全球范围来看,许多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些医药产业集群已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中崭露头角,对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从产业链价值流动分析来看。随着产业内分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传统的产业内部“大而全”的价值创造活动逐步具体化为多个企业的活动,这些企业相互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

第三、规模化的集团的“结构”型经营趋势。医药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所产生的价值流动,都具有追求成本最小化与流程差异化的特点:成本最小化——当比竞争对手的成本更低时,将取得竞争优势;流程差异化——优化的流程具有内部复杂性,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时,也将取得竞争优势。

所以,通过医药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发展,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与效益最大化输出,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在经营重点上的转型,即从过去个别的“点”式经营重点,进入到规模化的集团的“结构”型经营重点。

二、信息化医药产业链与整合创新的建议

与医药产业链相对应,在信息沟通和管理视野条件下,医药信息和信息管理可以分为:药物研究与开发(R&D)中的医药信息管理、药物生产(或制造)中的医药信息管理、药物流通与交换中的医药信息管理、医药服务中的医药信息管理等四个方面。为此,从产业整合创新与发展的角度提出如下方面建议:

1.药物研究与开发(R&D)中的医药信息管理方面:(1)建立样品库与高通量药物筛选。大规模的筛选样品库的建立,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节约化合物资源,而且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药多筛,充分利用资源,还可以实现大样本量的筛选,发现高效药物。(2)发展CRO服务。随着业内竞争日趋激烈,药物的研发费用不断上涨,CRO公司的药物研发信息分析与处理的专业性以及低成本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制药公司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依靠CRO获得专业化的服务。

2.药物生产(或制造)中的医药信息管理方面:(1)促进企业流程重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BPR的基本思想是过程导向,即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再将精力集中在狭义的任务上,而是突破企业内部门间的界限,将分散在各功能部门的任务整合成一个过程流。(2)进行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R)。在PDR中,用户对文件的操作和对数据库的操作达到了形式上的统一,应用系统与PDR系统中作的对象形成了更紧密的关系,工程知识和数据管理功能紧密结合。(3)实施基于看板管理发展起来的JIT(Just-in-time,准时生产制)。JIT的出发点就是不断消除浪费,即通过信息化管理,减少直至消除包括原料、机器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3.药物流通与交换中的医药信息管理方面:(1)药物物流。建立相应的物流决策支持体系及数据仓库是药物流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药品物流信息应该包括药品费用管理信息、药品运输信息、药品库存信息、药品配送信息、药品购进信息等。现代物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规模效应,为委托企业节约成本、减少库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鼓励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新的商务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组织结构乃至客户消费习惯、政府职能等,把传统商务活动中的人员流动、纸张流动和货币流动很大部分改为电子信息的流动。这不仅大大减少了人、财、物的流动,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避免了因为信息不灵、信息滞后所带来的产品积压滞销的情况。(3)建立和完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和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HMIS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如财务系统、人事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等就属于HMIS的范围。临床信息系统CIS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丰富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并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如医嘱处理系统、病人床边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实验室系统、药物咨询系统等就属于CIS范围。

4.医药服务中的医药信息管理方面:随着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医药工作者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坐在办公室或家里得到高水平专家的授课和专题讲座,可以通过Internet及时了解国内外医药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行学术交流,召开电视会议,还可通过电子广告,医药咨询,家庭娱乐,视频点播等为广大的患者提供药物的使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