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晋级述职范文

晋级述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晋级述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晋级述职

第1篇:晋级述职范文

什么是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是一种拟合目标指数,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实现与市场同步成长的基金品种。简单来说就是分散投资目标指数的成分股,力求股票组合的收益率拟合该目标指数所代表的资本平均收益率。

指数基金的优点操作简单,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根据每一种证券在指数中所占比例购买相应比例的证券,长期持有就可。费用低廉,指数型基金是采用持有策略,不用经常换股,费用远远低于积极管理的基金,有时会达到1%,在熊市的时候这个对收益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业绩透明度高,很简单,投资人看到指数型基金跟踪目标基准指数涨了,就知道自己投资的基金大概能涨多少。有效规避非系统性风险,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指数基金广泛地分散投资。另一方面,指数基金所盯住的指数一般都具有较长的历史可以追踪,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指数型基金的风险是可以预测的。

指数型基金拆分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小编买的那个基金是达到1.5元拆分,即把净值调整为1元,只是在清算的时候,会显示为1元,而拆分的份额要1个工作日左右才会显示回来,所以收益会显示为负,这期间的基金收益也是一分不会少的。小编,这只其实半天就算好了,所以买了指数型基金的小伙伴,可以淡定一点!最后,牛市祝大家收益多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晋级述职范文

植树造林,青山永不老;种草栽花,赤县更增光。

植树造林,创造新天地;移风易俗,改变旧乾坤。

树木树人,同系千秋大业;爱家爱国,常昭一片丹心。

年年义务植树,无山不翠;岁岁绿化造林,有岭皆春。

屋前宅后栽树,延年益寿;荒山隙地造林,利国富民。

绿化祖国,处处山青水秀;改造自然,年年林茂粮丰。

植树造林,平衡自然生态;开源增产,促进社会文明。

植树造林,绿化神州大地;栽花种草,点缀锦绣江山。

千里松涛,无山不绿;万顷柳浪,有地皆春。

栽花种草,装点庭院;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年年岁岁,义务植树;世世代代,绿化祖国。

植树造林,青山不老;种槐栽柳,富水长流。

翠竹摇风,喧千林翠鸟;红梅映日,吐万树红霞。

劲松挺秀,翠撒致富路;疏柳摇风,绿遍小康家。

植树造林,人人有义务;栽松育柳,个个当先锋。

喜风喜雨,百花千树迎春喜;新世新人,亿民万户创业新。

翠柏苍松,彩染神州千岭绿;朝霞夕照,点缀江山万里红。

让丛丛绿树,绿遍文明城市;叫簇簇香花,香满美好乐园。

树木又树人,人材出于桃李;造林即造福,福泽荫及子孙。

植树造林,叫山河长留春*;绿化大地,让前人造福子孙。

绿山绿水绿色美,绿染神州;春风春景春光好,春满人间。

第3篇:晋级述职范文

选股中,我们都会运用到基本面分析,券商的分析报告也以基本面为出发点,不过,传统指数基金均采用市值加权的指数编制方法,屈指可数的几只基本面指数基金在“指数家族”中确实冷门。

曾有基金公司表示,基本面指基将带领指数投资进入2.0的升级时代。按照他们的说法,基本面指基将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更佳的指数投资工具,能够最终战胜并取代传统市值加权指数。如果事实果真如此,基本面指数基金为何一直没有受到市场关注?基民到底能不能选择基本面指基这样的冷门?

传统指数基金有缺陷

了解基本面指数之前,我们首先想想:什么是基本面?

广义地说,基本面就是事物的基本方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作比基本面选股,如果您今年28岁,想找到一个意中人,您首先需要了解他/她的基本情况,也就是基本面,比如他/她的年龄、身高、职业、资产等等。相股如相亲,这个意中人对应股民来说就是股票,股票的基本面主要包括该股票对应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分红、现金流、净资产、净利润等。

而传统的市值加权式指数编制方法与股票估值相联系,好比是选择意中人时的亲友投票,反映出的是群众好恶和未来预期,这会造成市值加权指数“高配高估股票,低配低估股票”的内在缺陷。基本面指数投资策略打破了传统市值加权指数权重和收益率的负相关关系,及通过引入与股价无关的“基本面价值”计算权重来代替市值权重,在指数中体现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

传统市值加权指数的股票权重与股价相关联,因此流通股数量越多及股价越高的股票在指数中往往占据更大的配置比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深证100等指数都属于传统的市值加权指数,它们都采用市值加权方式进行指数计算。样本股的市值规模决定了其在指数中权重的大小,也决定了其对指数的影响程度。当股票价格上涨,市值规模增大的时候,股票在市值加权指数中的权重将会变大,反之亦然。

一个数字能很好地说明市值加权缺陷的危害性。它发生在2000年3月科技泡沫破灭后30个月内的股票市场,当时世界上市值最大的股票――思科系统在这30个月里股票市值蒸发5000亿美元。事实上,当时股票市值近6000亿美元的思科系统,12个月运营收入不足30亿美元,自创业开始其累计收益不足80亿美元,且从未分过红。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股票该进入指数且按其有悖于基本面明显高估的庞大市值计算权重么?尽管如此,这样一只股票存在于当时许多大市指数中。

“这种弊端在市场泡沫时尤其明显。实际上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去回避这种弊端,国外的典型机构投资者非常认可基本面投资。”嘉实基本面50指数基金基金经理杨阳称,基本面指数的研发初衷即是为了纠正这种错误,因为“基本面指数又称为市场噪音中的纠正指数”。嘉实基金是在国内首开先河并连续推出两只基本面指数基金的公司,而酝酿做这件事情的正是2008年回国加入嘉实基金的杨阳。

质疑基本面指基:真能战胜传统指数吗?

事实上,在过去5年中,基本面指数在全球主要市场的实际绩效均战胜了相应的市值加权指数。具体而言,在美国大盘股市场中,过去5年里基本面指数累计领先标普500指数约14.11%;在全球发达国家市场中,基本面指数累计领先MSCI全球指数约9.51%;在美国小盘股市场中,基本面指数累计领先罗素 2000小盘股指数约22.21%;在新兴市场中,基本面指数更是领先MSCI新兴市场指数约37.33%。

总体而言,在过去5年全球所有主要市场中,基本面指数的累积收益率均击败了市值加权指数,而同期间并没有任何其他类型的指数可以达到基本面指数一样的优异回报率。

我们不否认基本面指基的出发点,不过理财专家仍然怀疑基本面指数能否将其在国外的成功经验落地A股。

毕竟,截止目前嘉实基本面50的业绩仅在所有指数基金中表现中上,并未显现其绝对优势。针对诸多疑问,我们对国内基本面指数研究的先行者杨阳进行了采访。他是国内第一只基本面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也是国内唯一一位掌管两只基本面指数的基金经理。

对话

M 基本面策略从本质讲是一种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股市您觉得它的有效性能够得到充分证明吗?

Y A股是一个噪音较多的市场,基本面指数的目标是比传统市值加权指数表现更优,在国外,如南非、澳大利亚、日本等市场,基本面指数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但国内基本面基金实际情况运行下来,没有想象中表现得好,可能还需要假以时日。在今年嘉实基本面50曾有过突出表现,一度拿到同类第一,这也侧面说明今年的市场正是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这个问题我也思考比较多,仍没有最后的结论。中国股市的信息披露、股权结构、流通股调整可能会一定程度影响到它,比如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很好,不过流通股数量很少,那么就会对指数表现造成影响。不过这个问题不仅对基本面指数构成影响,对其他指数同样存在影响。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市值权重矛盾较多,有A股总市值、H股总市值,还有A股流通总市值。以上证综指为例,中石油、中石化以总市值计算,所以占有比重很高,但是在其他诸如沪深300等指数里,中石油、中石化则以流通市值计算,所占比重很低。

第4篇:晋级述职范文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修复;超量积累

作为人类发展的基础,土壤资源往往在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之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以及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土壤容易受到重金属的污染而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

1 土壤重金属污染预防的发展历程

1.1 预防体制

基于世界各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发展程度的日益加深,各国家普遍存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各类问题的解决,世界各国加强了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预防。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预防的发展历程,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日本为了进一步促进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解决,颁布了《土壤环境标准》《土壤污染对策法》等法律法规,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加强了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并于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处理,随后中国在该法律的基础之上进行修订工作,从而实现了对于污染物排放的限制与处理。

1.2 预防技术

为了进一步实现按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解决,各国逐步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欧共体于1979年宣布推行工业清洁生产的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该区域的农业生产部门加强了对于各类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从而实现了农业的清洁生产,规避了农业化学产品的超量使用对土壤污染。

事实上,这种从源头上降低污染源的措施,能够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引入,从而实现了土壤资源的保护。

2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也较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实现我国社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该类问题的解决。关于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2.1 工程治理法

所谓的工程治理法,指的是相关单位借助物理原理以及方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解决。在传统的工程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多借助换土、翻土等方法进行作业,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更,我国有关部门逐步采用淋洗法、电解法、热处理等办法进行作业。

一般而言,工程治理方法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效果显著等特点,但是其因为工程复杂、工程量等问题进而导致工程成本的进一步增加。此外,该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维护措施不到位而导致部分土壤中的金属元素被迁移到其他地区,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面积的扩大,难以真正改善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

以日本富士县神通川流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为例,为了降低土壤中的镉元素,相关单位加强了对于工程治理法的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工程单位去除污染区域15cm的表土,并压实心土,并采用淋洗法对污染土壤进行清洗。

2.2 农业治理

所谓的农业治理,指的是通过优化、完善传统的耕作管理制度,实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降低。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依据重金属污染的实际状况而选择相应的植物种植,从而实现了对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消除。此外,在农业治理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还需要合理选择花费,从而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

学者林汲等人就通过实验分析发现了硅藻土有机肥能够实现对于Cd、Zn重金属离子的吸收,从而降低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一般而言,该方法在运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操作简便、费用低的特点,但是由于其仍旧未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重金属污染,进而导致其只能够作为辅助手段进行处理。

在进行广西壮族自治^环江县废矿土壤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中科院地理所环境修复中心陈同斌率团队,借助蜈蚣草等植物开展了土壤重金属处理工作,并成功修复1280亩重金属污染农田。

2.3 生物治理

生物治理方法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借助生物生命代谢活动的开展,从而降低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浓度。从而确保部分受到污染的土壤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一般而言,生物治理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因为参与治理的主角不同,故而分为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以及植物修复。

所谓的动物修复技术,指的是有关部门以及人员利用土壤中的低等动物进行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从而实现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进一步降低。相关的研究表明,蚯蚓的出现能够实现对于硒、铜元素的吸收。事实上,该方法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问题:诸如低等动物往往会将吸收的金属元素再次释放到土壤中,从而造成了二次污染。

微生物修复技术则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各类金属元素的吸收。目前,最为常用的微生物就是――真菌。真菌在生存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分泌一定量的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从而实现了对于重金属的溶解。目前,从相关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微生物修复技术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较为光明的前景,且能够较好的实现我国土壤重金属问题的解决。

植物修复技术的运行原理主要是在污染的区域种植特定植物,从而借助植物的生长过程实现对于重金属的吸收以及化解。目前,植物提取技术获得了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并由此促进了土壤重金属问题的解决。现阶段,最为常用的植物有遏蓝菜、高山甘薯等。

仍旧以日本富士县神通川流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为例,土壤重金属处理单位在含镉100mg/kg土壤上进行苎麻的种植,从而由此实现对于土壤中镉元素含量的降低。该地区在采取生物法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过程中,实现了镉元素含量降低27.6%。

3 发展论述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解决,我国的有关部门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出手,加强对于各类土壤重金属污染法律法规的制定。此外,我国还需要加强对于清洁生产的发展,并大力运用清洁能源。而在已经发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作业人员需要加强植物修复技术的运用。

4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土地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解决,我国的有关部门以及人员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问题解决。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土壤重金属污染预防的发展历程(预防体制、预防技术),并就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进行分析,最后论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解决的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环境问题必将得到显著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录久,许圣君,李光雄,张祥明,王允青,刘英,况晶.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

农业科学,2014(1):156-158.

[2] 董文洪,杨海,令狐文生.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6(12):1170-1174.

[3] 廖健.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

(24):30+28.

第5篇:晋级述职范文

关键词纳米晶块体材料制备非晶晶化机械合金化深过冷

DEVELOPMENTOFBULKMETALNANOMETERMATERIALSPREPARATIONTECHNOLOGIESANDTHEIRESTIMATE

ABSTRACTOnthebasisofthesummarizationofbulkmetalnanocrystallinematerialspreparationmethods,twopotentialtechnologies:supershortfalsecurrentdirectcrystallizationmethodandhighundercoolingdirectcrystallizationmethodareproposed.Intheend,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prospectsofvariousmethodsarealsoestimated.

KEYWORDSbulknanometermaterial,preparationofmaterials,crystallizationofamorphousalloys,mechanicalalloying,highundercooling

Correspondent:ZhangZhenzhong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StatekeyLaborotryofSolidificationProcessingXi''''an710072

自8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H.V.Gleiter成功地采用惰性气体凝聚原位加压法制得纯物质的块状纳米材料后[1],纳米材料的研究及其制备技术在近年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由于纳料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晶粒及高浓度晶界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小尺寸量子效应和晶界效应,使其表现出一系列与普通多晶体和非晶态固体有本质差别的力学、磁、光、电、声等性能[2],使得对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成为90年代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为使这种新型材料既有利于理论研究,又能在实际中拓宽其使用范围,探索高质量的三维大尺寸纳米晶体样品的制备技术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关键之一。本文综述国内外现有块状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进展,并提出今后可能成为块状金属纳米材料制备的潜在技术。

1现有块状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

1.1惰性气体凝聚原位加压成形法

该法首先由H.V.Gleiter教授提出[1],其装置主要由蒸发源、液氮冷却的纳米微粉收集系统、刮落输运系统及原位加压成形(烧结)系统组成。其制备过程是:在高真空反应室中惰性气体保护下使金属受热升华并在液氮冷镜壁上聚集、凝结为纳米尺寸的超微粒子,刮板将收集器上的纳米微粒刮落进入漏斗并导入模具,在10-6Pa高真空下,加压系统以1~5GPa的压力使纳米粉原位加压(烧结)成块。采用该法已成功地制得Pd、Cu、Fe、Ag、Mg、Sb、Ni3Al、NiAl、TiAl、Fe5Si95等合金的块状纳米材料[3]。近年来,在该装置基础之上,通过改进使金属升华的热源及方式(如采用感应加热、等离子体法、电子束加热法、激光热解法、磁溅射等)以及改良其它装备,可以获得克级到几十克级的纳米晶体样品。纳米超饱和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等也正在利用此法研究之中。目前该法正向多组分、计量控制、多副模具、超高压力方向发展。

该法的特点是适用范围广,微粉表面洁净,有助于纳米材料的理论研究。但工艺设备复杂,产量极低,很难满足性能研究及应用的要求,特别是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晶体样品存在大量的微孔隙,致密样品密度仅能达金属体积密度的75%~90%,这种微孔隙对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及某些性能的提高十分不利。近年来,尽管发展了一些新的纳米粉制备方法如电化学沉积[4]、电火花侵蚀(sparkerosion)[5]等方法,但与这些方法相衔接的纳米粉的分散、表面处理及成型方法尚未得到发展。

1.2机械合金研磨(MA)结合加压成块法

MA法是美国INCO公司于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技术。它是一种用来制备具有可控微结构的金属基或陶瓷基复合粉末的高能球磨技术:在干燥的球型装料机内,在高真空Ar2气保护下,通过机械研磨过程中高速运行的硬质钢球与研磨体之间相互碰撞,对粉末粒子反复进行熔结、断裂、再熔结的过程使晶粒不断细化,达到纳米尺寸[6]。然后、纳米粉再采用热挤压、热等静压等技术[7]加压制得块状纳米材料。研究表明,非晶、准晶、纳米晶、超导材料、稀土永磁合金、超塑性合金、金属间化合物、轻金属高比强合金均可通过这一方法合成。

该法合金基体成分不受限制、成本低、产量大、工艺简单,特别是在难熔金属的合金化、非平衡相的生成及开发特殊使用合金等方面显示出较强的活力,该法在国外已进入实用化阶段。如美国INCO公司使用的球磨机直径为2m,长3m,每次可处理约1000kg粉体,这样的球磨机1993年在美国安装有七座,英国安装有二座,大多用来加工薄板、厚板、棒材、管材及其它型材。近年来,该法在我国也获得了广泛的重视。其存在的问题是研磨过程中易产生杂质、污染、氧化及应力,很难得到洁净的纳米晶体界面,对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不利。

1.3非晶晶化法

该法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种新工艺,它是通过控制非晶态固体的晶化动力学过程使晶化的产物为纳米尺寸的晶粒。它通常由非晶态固体的获得和晶化两个过程组成。非晶态固体可通过熔体激冷、高速直流溅射、等离子流雾化、固态反应法等技术制备,最常用的是单辊或双辊旋淬法。由于以上方法只能获得非晶粉末、丝及条带等低维材料,因而还需采用热模压实、热挤压或高温高压烧结等方法合成块状样品[8]。晶化通常采用等温退火方法,近年来还发展了分级退火[9]、脉冲退火[10]、激波诱导[11]等方法。目前,利用该法已制备出Ni、Fe、Co、Pd基等多种合金系列的纳米晶体,也可制备出金属间化合物和单质半导体纳米晶体,并已发展到实用阶段。此法在纳米软磁材料的制备方面应用最为广泛。值得指出的是,国外近年来十分重视块体非晶的制备研究工作,继W.Klement、H.S.Chen、H.W.Kui等采用真空吸铸法及合金射流法制备出Mg-La-TM、La-Al-TM、Zr-Al-TM系非晶块体之后,近几年日本以Inoue为代表的研究小组在非晶三原则指导下,又成功地采用合金射流成形及深过冷与合金射流成形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厚度分别为2mm、3mm、12mm、15mm、40mm、72mm的Fe-(Al,Ga)-(P,C,B,Si,Ge)[12]、(Fe,Co,Ni)70Zr8B20Nb2[13]、(Nd,Pr)-Fe-(Al,Ga)[14]、Zr-Al-Cu-Ni[15]、Pd-Cu-Si-B[16]系的非晶块体。我国北京科技大学的何国、陈国良最近也采用合金射流成形法获得8mmZr65Al7.5Cu17.5Ni10[17]的非晶块体,这些研究结果为该法制备及应用块体纳米材料注入了极大生机。

该法的特点是成本低,产量大,界面清洁致密,样品中无微孔隙,晶粒度变化易控制,并有助于研究纳米晶的形成机理及用来检验经典的形核长大理论在快速凝固条件下应用的可能性。其局限性在于依赖于非晶态固体的获得,只适用于非晶形成能力较强的合金系。

1.4高压、高温固相淬火法

该法是将真空电弧炉熔炼的样品置入高压腔体内,加压至数GPa后升温,通过高压抑制原子的长程扩散及晶体的生长速率,从而实现晶粒的纳米化,然后再从高温下固相淬火以保留高温、高压组织。胡壮麒等利用此法已获得4×3(mm)的Cu60Ti40及3×3(mm)的Pd78Cu6Si16晶粒尺寸为10~20(nm)的纳米晶样品[18,19]。该法的特点是工艺简便,界面清洁,能直接制备大块致密的纳米晶。其局限性在于需很高的压力,大块尺寸获得困难,另外在其它合金系中尚无应用研究的报道。

1.5大塑性变形与其它方法复合的细化晶粒法

1.5.1大塑性变形方法

在采用大塑性变形方法制备块状金属纳米材料方面,俄罗斯科学院R.Z.Valiev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早在90年代初,他们就发现采用纯剪切大变形方法可获得亚微米级晶粒尺寸的纯铜组织[20],近年来他们在发展多种塑性变形方法的基础上,又成功地制备了晶粒尺寸为20~200(nm)的纯Fe、Fe-1.2%C钢、Fe-C-Mn-Si-V低合金钢、Al-Cu-Zr、Al-Mg-Li-Zr、Mg-Mn-Ce、Ni3Al金属间化合物、Ti-Al-Mo-Si[21-23]等合金的块体纳米材料。

1.5.2塑性变形加循环相变方法

1996年我国赵明、张秋华等[24]将碳管炉中氩气保护下熔炼的Zn78Al22超塑性合金,经固溶处理后通过小塑性变形和循环相变(共析转变),获得了晶粒尺寸为100~300(nm)的块状纳米晶体。

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适用范围宽,可制造大体积试样,试样无残留缩松(孔),可方便地利用扫描电镜详细研究其组织结构及晶粒中的非平衡边界层结构,特别有利于研究其组织与性能的关系等特点并可采用多种变形方法制备界面清洁的纳米材料,是今后制备块体金属纳米材料很有潜力的一种方法。如将此法与粉末冶金及深过冷等技术相结合,则可望利用此法制备金属陶瓷纳米复合材料[21],并拓宽其所能制备的合金成份范围。

除以上主要方法外,近年来还发展的有喷雾沉积法、离子注入法等块体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2直接制备块状纳米晶的潜在技术

2.1脉冲电流直接晶化法

近年来,关于脉冲电流对金属凝固组织的影响已屡见报道:80年代,印度学者A.K.Mistra首先在Pb68Sb15Sn7共晶及Pb87Sb10Sn3亚共晶合金中通以40mA/cm2的直流电,发现凝固后组织明显细化[25],M.Nakada等人在Sn85Pb15合金凝固过程中通脉冲电流后,也发现凝固组织细化且发生枝晶向球状晶转变[26],J.P.Barnak等研究了高密度脉冲电流对Sn60Pb40和Sn63Pb37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27]。结果证实,脉冲电流可增加过冷度,并可使共晶的晶粒度降低一个数量级,且晶粒度随脉冲电流密度增加而降低。周本濂等不仅在实验上研究了脉冲电流对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28],而且在理论上用经典热力学和连续介质电动力学对脉冲电流作用熔体的结晶成核理论和结晶晶粒尺寸的计算作了深入研究[29,30],指出脉冲电流密度达到0.1GA/m2时,在理论上可获得大块纳米晶,按该理论对Sn60Pb40合金进行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由于理论上要求的一些金属纳米化的临界脉冲电流密度在工程上能够达到且与实验值基本符合,加之脉冲电流的快速弛豫特点可限制纳米晶粒的长大,使作者相信,随着脉冲电流对金属凝固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实验装置的进一步完善,超短时脉冲电流处理在某些合金上有可能使熔体直接冷凝成大块纳米晶材料,并成为直接晶化法制备纳米晶材料的潜在技术之一。

2.2深过冷直接晶化法

快速凝固对晶粒细化有显著效果的事实已为人所知。急冷和深过冷是实现熔体快速凝固行之有效的两条途径。急冷快速凝固技术由于受传热过程限制只能生产出诸如薄带、细丝或粉体等低维材料而在应用上受到较大的限制。深过冷快速凝固技术,通过避免或清除异质晶核而实现大的热力学过冷度下的快速凝固,其熔体生长不受外界散热条件控制[31],其晶粒细化由熔体本身特殊的物理机制所支配,它已成为实现三维大体积液态金属快速凝固制备微晶、非晶和准晶材料的一条有效途径[35]。由于深过冷熔体的凝固组织与急冷快速凝固组织具有很好的相似性[36]并且国外已在Fe-Ni-Al、Pd-Cu-Si[37]等合金中利用急冷快速凝固获得纳米组织,另外,近年来周尧和、杨根仓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Ni-Si-B合金中利用深过冷方法已制备出晶粒尺寸约为200nm的大块合金,并已探讨出多种合金系有效的熔体净化方法,加之作者近期又在Fe-B-Si系共晶合金中利用深过冷及深过冷加水淬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几十~200nm,11×10(mm)的块状纳米材料,见图1a、图1b所示,因此有理由相信,通过进一步研究深过冷晶粒细化的物理机制,进而为深过冷晶粒的纳米化设想提供理论基础,同时研究出各种实用合金的熔体净化技术以及深过冷与其它晶粒细化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制备技术,深过冷方法可望成为块体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新的实用技术。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深过冷晶粒细化的程度与合金的化学成分、相变类型、熔体净化所获得热力学过冷度的大小及凝固过程中的组织粗化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提高细化效果,除精心的设计合金的化学成分之外,发展更有效的净化技术是关键,另外探索深过冷技术与急冷、塑性变形及高压技术等相结合的复合细化技术,可望进一步拓宽深过冷直接晶化法制备纳米晶的成分范围。相信通过今后的不懈努力,该技术将会成为块状纳米晶制备的又一实用化技术。

3展望

纵观纳米材料的研究发展,不难看出,纳米材料的推广应用关键在于块体纳米材料的制备,而块体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则是发展工艺简单,产量大适用范围宽,能获得样品界面清洁,无微孔隙的大尺寸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其发展趋势则是发展直接晶化法纳米晶制备技术。

从实用化角度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纳米晶样品的制备仍将以非晶晶化法和机械合金化法为主,它们发展的关键是压制过程的突破。此外在机械合金化技术中,尚需进一步克服机械合金化过程中所带来的杂质和应力的影响。对于能采用塑性变形等技术可直接获得亚微米级晶粒的合金系,拓宽研究系列,研究出与各种合金成分所对应的实用稳定的塑性变形及热处理工艺,并全面进行该类纳米晶材料的性能研究工作是此类技术走向实用的当务之急。

从长远角度来看,高压高温固相淬火、脉冲电流和深过冷直接晶化法以及与之相关的复合块状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基础研究工作,是今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信随着块状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纳米材料问世,并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GleiterHV.TransJapanInstMetalsuppl,1986,27:43

2GleiterH.ProginMaterSci,1989,33:233

3卢柯.中国科学基金,1994,4:245

4HughesRO,SmithSD,PandeCS,etal.ScripMetall,1986,20:93

5BerkowitzAE,WalterJL.JMaterRes,1987,2:277

6KochCC.NanostructuredMater,1993,2:109

7梅本富,吴炳尧.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10(4):1

8KawamuraY,etal.MaterSciEng,1998,98:449

9NohTH,etal.JMagnMater,1992,128:129

10GorriaP,etal.JApplPhys,1993,73(10):6600

11刘佐权等.金属学报,1996,8:862

12AkishisaInone,AkiraMurakami,TaoZhang,etal.MaterTrans,JIM,1997,38:189

13AkishisaInoue,HisatKoshiba,TaoZhang,etal.MaterTrans,JIM,1997,38:577

14AkishisaInoue,ZhangT,ZhangW,TakeuchiA.MaterTrans,JIM,1996,37:99

15PekerA,JohnsonWL,ApplphysLett,1993,63:2342

16AkishisaInoue,TakahiroAoki,HisamichiKimura,MaterTrans,JIM,1997,38:175

17何国,陈国良,材料科学与工艺,1998,6:105

18李冬剑,丁炳哲,胡壮麒等,科学通报,1994,19:1749

19YaoB,DingBZ,SuiGL,etal.JMaterRes,1996,11:912

20ValievRZ,KorasilnikovNA,etal.MaterSciEng1991,A137:35

21ValievRZ,KrasilnikovNA,TzenevNK.MaterSciEng,1991,A137:35

22AddulovRZ,ValievRZ,KrasilnikovNA,Mater.Sci.Lett.,1990,9:1445

23ValievRZ,KoznikovAV,MulyukovRR,Mater.Sci.Eng.,1993,A168:141

24赵明,张秋华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6(4):154

25MistraAK,MetallTrans,1986,A17:358

26NakadaM,ShioharaY,FlemingsMC.ISIJInternational,1990,30:27

27BurnakJP,SprecherAF,ConvadH.ScriptaMetall,1995,32:819

28鄢红春,何冠虎,周本濂等.金属学报,1997,33(5):455

29秦荣山,鄢红春,何冠虎,周本濂.材料研究学报,1995,9(3):219

30秦荣山,鄢红春,何冠虎,周本濂.材料研究学报,1997,11:69

31魏炳波,杨根仓,周尧和.航空学报,1991,12(5):A213

32DubostB.Nature,1986,324(11):48

第6篇:晋级述职范文

指数基金在这轮反弹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来自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的一份报告称,A股市场中风靡已久的“二八定律”正被颠覆,“二八定律”的失效及相反的“八二现象”的出现给指数基金带来明显冲击。82%的指数基金在本轮行情中跑输大势,过度偏好大盘股的结构性缺陷暴露无遗。

指数基金大多跑输大盘

2008年11月5日至2009年3月6日期间,代表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的巨潮A股指数(代码399317)上涨50.27%,涨幅超过该指数的A股达到1328只,占79%;涨幅落后该指数的A股为328只,以大盘蓝筹股为主,占21%,导致市场中出现“八二现象”。

多数个股涨幅超过指数的原因是,中小盘股表现活跃,大盘股表现疲软。巨潮规模指数对比显示,本轮行情中小盘股指数涨幅最大,达到77.16%,中盘股指数涨幅为69.75%。分别获得27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大盘股指数涨幅为38.09%,落后于市场平均收益12个百分点。

由于大盘股整体表现疲软,偏好大盘股的指数基金也普遍跑输大市。17只指数基金中,仅华夏中小板ETF、易方达深证100ETF和融通深证100指数基金等3只基金的涨幅超过50%,获得一定超额正收益,其余14只指数基金其间收益率不到40%,超额收益全部为负。

300指数基金两年负回报

如果把目光放远点,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股市牛熊转换,指数基金表现又如何呢?

从2007年1月18日到2009年3月18日,沪深300指数从2317点经过一个轮回又回到2332点,即经过2007年10月17日牛市最高峰5891点,然后逐级下调进入熊市,到2009年3月18日,300指数再次到达了2332点,回到两年前的点位。而对应的300指数基金回报也是颗粒无收,甚至亏损。

在此期间,指数基金中收益最高的是中小板ETF、深证100ETF,分别为23.13%、17.35%;最低的是博时裕富,为-8.91%。复制300指数的嘉实300和大成300的净值回报率分别为-5.29%和-7.75%,上证红利ETF、上证50ETF的回报率也在-7%上下。以投资大盘股为主的指数基金投资人如果持有了两年,那么将得不到任何回报,只是享受了乘电梯的。

而同样在这两年时间里,如果是投资偏股型基金,那跑赢指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因为有130多只偏股基金取得正回报,超过30只平衡型基金也获得了正回报。也就是说,在股市牛熊轮回之后,绝大多数偏股基金和混合型股债平衡基金战胜了大盘,获取了正收益,就连一些偏债基金也有正回报。

主动型基金获利能力强

在获得正回报的基金中,华夏大盘傲视群雄,以130%的净值增长率排首位,它也是唯一一只收益率翻番的基金。博时主题、华夏优势、兴业全球视野的回报率也都超过50%。而在混合型基金中,华夏红利、华夏回报和兴业趋势的回报率都在50%以上。

混合型偏债基金在这两年中也表现不错。兴业可转债的收益率高达78%,泰达荷银预算的收益率也达52%。

从前20名基金的情况来看,有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表现较为出色。在偏股基金中,华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占有3席,位居1、3、15名;华宝兴业旗下也占3席;中信和泰达荷银各占2席。混合型股债基金中,华夏占3只,并位居1、2、6名;华宝兴业占有2席。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如果两年前买了一只至今表现最好的指数基金,那么,其回报也在偏股基金的40名之后,在混合型股债平衡基金的10名之后;而如果投资了一只至今表现最差的指数基金,那么其回报在偏股基金中排最后,在股债平衡基金中倒数第二。

另外,从2003年到2008年的6个会计年度中,基金有5个年度跑赢沪深300指数。2003年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8.25%,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19.49%。2004年沪深300指数大跌16.3%,偏股基金平均下跌0.18%,有一半基金获得正收益。2005年沪深300再跌7.65%,偏股基金净值逆势上涨214%。2006年沪深300大涨121.02%,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120.42%,两者基本相当。2007年沪深300大涨161.55%,偏股基金净值上涨125.57%,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2008年沪深300指数大跌65.95%,偏股基金净值下跌51.66%。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主动型基金在长期投资中还是能够战胜被动型的指数基金,并跑赢市场。

指数基金产品设计雷同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报告认为,通过分散投资和长期持股策略获取市场平均收益。是指数化投资最突出的特点和优点,但国内指数基金的产品结构较为雷同,大多将投资目标限定在规模排名前20%左右的大盘股,其余上千家公司被排除在外,势必导致难以充分分散投资风险,难以获取市场平均收益。

报告建议,大力发展以中小型成长股为投资目标的指数基金,从而与现有指数基金形成互补,还能积极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中小型股票,降低市场波动性和投资风险。

第7篇:晋级述职范文

(1.江西省抚州市农业局,江西抚州344000;2.江西省南丰县农业局,江西南丰344000)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pigra)又名水蛭、蚂蟥(蚂蝗),属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无吻蛭目(Arhynchobdellida),医蛭形亚目(Hirudiniformes),黄蛭科动物。宽体金线蛭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名贵中药材,多年以来药材市场上的水蛭主要靠捕捞野生水蛭,致使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价格也一路攀升,近几年市场鲜品一直维持在100元/kg以上,春季繁殖用种季节价格更高,最近市场清水货干品价格更是达到了在1200元/kg以上。人工养殖宽体金线蛭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养殖模式与设施

宽体金线蛭的人工养殖主要是池塘养殖,养殖模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网箱养殖等几种模式。水泥池养殖日常管理非常方便,但一次性投资较大。成品宽体金线蛭的养殖网布材料必须使用每平方英寸面积含网孔780个以上的材料(即28目以上),并且网布的丝径不宜过细,以手指刮过丝不滑动为宜。制作网箱的网布材料必须是全新材料,不能用次生料否则网箱使用寿命短、成本高。

宽体金线蛭喜欢栖息在养殖水域的沿岸地带,因此养殖水域不宜过大,对于较大的养殖水域可以用网箱分隔成多个小水域。宽体金线蛭养殖池(网箱)宜长不宜宽,一般宽5m,长不限。养殖池(网箱)正中间为水草地带,四周为投饲地带,中间的水草地带种植1行1m宽的水草(鸭舌草、水浮莲、水葫芦等),并用竹木固定以防止漂移。养殖池(网箱)在放苗前应进行暴晒或药物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新建的水泥池还必须进行脱碱。进排水口安装防逃过滤网。有条件的最好在养殖池上部加盖防鸟网以防止鸟类等敌害生物。

2养殖密度

成品宽体金线蛭的养殖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养殖面积放养0.5g以上的宽体金线蛭种苗50~100尾,水质条件好的可以适当增加养殖密度。放苗时间一般在每年5-6月。

3饲料与水质管理

宽体金线蛭的食性很特别,主要以螺类的体液及内脏为食,对于螺类的肉质头部是无法摄食的,因此宽体金线蛭养殖水体往往因为大量的螺类头部腐烂而造成污染,宽体金线蛭也经常误食腐烂的螺类头而造成发病甚至死亡。因此养殖宽体金线蛭必须投喂尽量小的鲜活螺类,并且要经常清理死亡的螺蛳、螺头及空螺壳。养殖水体要经常更换,有条件的最好保持长流水。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水蛭的生长情况,检查防逃防敌害设施(进出水口要安装80~100目的过滤网),定期清理养殖水域养殖的水草以防水草过多泛滥。

第8篇:晋级述职范文

【关键词】煤矿;带式输送机;自控张紧装置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生产的重要设备,自控张紧装置是带式输送机不可缺少的控制装置,可实现调节张力、有效监控、快速响应和保证设备和生产安全。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能确保输送带有足够的张紧力、补偿输送带的弹性伸长、为输送带重新接头作必要的行程准备。按张紧装置的结构特点一般分为重锤、固定和自控等型式。煤矿井下运输能力的继续提高及巷道的不断延伸,长距离大功率的带式输送机已应用于我国一些大中型煤矿,这对输送机张紧装置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研究矿用带式输送机的自控张紧装置技术非常重要。

1、国产自控张紧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动态张紧装置响应速度较快,稳定性较高;(2)能按照输送机的工况及时对胶带张力做出判断,随时调节张紧力的大小;(3)在输送机启动时,胶带能够被及时张紧,能大幅改善输送机的启动特性;(4)能够动态实现输送机启动拉力和正常运行拉力,按带式输送机张力的需要以做调节,以确保输送带在启动时不打滑及输送带运行时张紧力不过大,进行动态调节;(5)具有断带时及时提供断带检测信号,控制输送机自动停机和输送带打滑时自动增加张紧力等保护功能。

全油缸型自控张紧装置一般由液压站(含蓄能器)、油缸、电控箱、附件等构成。其张紧的行程比较小,响应速度比较快。

油缸+电动绞车或液压绞车型由液压站(含蓄能器)、油缸、电动绞车或液压绞车、电控箱、附件等组成。其张紧行程很大,一般用在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和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上,其缺点是动态响应速度偏慢。

2、带式输送机自控张紧装置实例分析

2.1APW绞车张紧装置

APW绞车张紧装置由APW绞车、液压系统、电控部分等组成,是为调节与控制带式输送机的皮带张力而设计,它具有快速的紧带和松带性能,反应非常敏捷,体积比较小,安全可靠性强,控制灵活,易于操作等优点。其装置控制系统,见图1。

(1)APW绞车主要由湿式盘形离合器、防反转湿式制动闸、减速器、绞车滚筒等组成。APW绞车通过使用装在钢丝绳仁的测力传感器PLC能读出皮带张力,由PLC控制其离合器和制动器实现工作过程。APW绞车通过激励离合器来实现紧带,通过激励制动器放松胶带。

(2)液压系统是为实现在各工作中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开合,完成绞车的紧带及松带过程。液压系统还能供给APW绞车低压油对齿轮和摩擦片进行。其系统原理见图2。

(3)电控部分主要由电气控制保护回路、传感器、状态面板、工作方式选择按钮等组成,它的作用是接受张力传感器及各保护装置反馈回来的信号,按照事先输入的程序以控制绞车和液压系统完成要求的动作。

2.2HDW绞车张紧装置

(1)绞车为带式输送机张紧系统的张力控制的一种方式。此绞车包括变速驱动、与电机相连的电气控制装置、减速器及钢丝绳卷筒。此绞车通过调整电机转速使钢丝绳卷筒的输出扭矩产生变化而对胶带的张力进行调节。

第9篇:晋级述职范文

[关键词] 石油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聚甲基丙烯酸酯、T602(C7-9)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对石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石油中天然组分的局限性,单靠加工工艺本身,往往不能满足使用需要,为提高石油产品质量,以满足各种使用性能的要求,可加入一些特殊的油溶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改善石油产品的各种性能,它们称之为石油产品添加剂。采用加入添加剂来提高石油的使用性能是即经济又有效的办法。

石油添加剂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局于1987年4月1日了石油添加剂分类专业标准(ZBE60003-87)以替代原石油部标准SY1981-73,该分类标准将石油添加剂分为四大类,80个组,四大类包括油剂添加剂,燃料添加剂,复合添加剂,其他添加剂。

油剂添加剂有几十种,本文主要论述粘度指数改进剂(OCP)。

粘度指数改进剂是一种油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是油性的链状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量按品种的不同从几万到几十万。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形态,并对粘度产生不同影响,以增加粘度和改进粘温性能,即具有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改进剂主要用于调制多级内燃机油,其次用于调制低温性能好的液压油,液力传动机油等。我国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主要有聚乙烯基正丁基醚,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异丁烯,乙丙共聚物等。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统一符号为T6xx

粘度指数改进剂是增粘剂,粘度指数改进剂(OCP)主要用于调配多级油、改善粘温性能、改善低温启动性和泵送性、减少发动机油耗和磨损。它具有热稳定性好、稠化能力强等特点,在柴油机中积碳少,剪切稳定性好。其特点如下:

1) 稠化能力强,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形成空间网络。

2) 极好的剪切稳定性,实验证明在高温高剪切的严酷条件下,多级机油仍保持原有粘度。

3) 调配机油的低温泵送性能好,所允许使用的原油粘度比其他粘度改进剂要高。

4) 对发动机的清洁比其他粘度改进剂品种优越,源于其较好的综合性能,在满足相同剪切稳定性的前提下,用量较少,因而活塞上的沉积物较少。

5)热氧化安定性好。

在室温下粘度指数改进剂一般呈橡胶或固体形态,其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而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为500左右。当这种高分子聚合物溶解在溶剂(油)中后,会形成线团结构,且在溶剂中的线团体积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溶剂油相比要大得多,因而使油品的粘度远大于溶剂的粘度,这就是增稠的原因。在低温下,高分子物以线团状存在,高分子卷曲,对基础油的内摩擦相对减少,对油品粘度影响不大;随着温度升高,其线团伸张,有效容积增大由于分子溶长,流体力学体积和表面积增大,使基础油内摩擦显著增加,对油品流动阻碍作用增大,从而弥补了基础油由于温度上升而下降的粘度,导致油品粘度显著增大。粘度指数改进剂就是基于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形态,并对粘度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增加油品粘度和改进粘温性能的。合用粘度指数改进剂调成的稠化型内燃机油、液压油、齿轮油等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能,粘温曲线平滑,可同时满足多粘度级别要求。这种油具有较好的低温启动性能和高温能力,可四季通用。与同粘度级别的单级油(如SAE 10W-30与SAE30)相比,油消耗据报道可降低27%,而燃料油消耗可降低3%-5%。

举例本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聚甲基丙烯酸高碳酯型T602石油添加剂。是以高碳醇、硫酸和丙酮氰醇为主要原料,经转化、酯化、蒸馏、聚合等工艺制得。共有T602(C7―9)添加剂、T602-HB与T602-HC石油添加剂、T602-HG与T602-HJ降凝剂、PCVPC降凝剂,B-10.10添加剂、ST750增塑剂、T602-HE增粘剂等四类九个型号的产品。T602石油添加剂主要用做油的增粘降凝剂。可提高油的粘度指数,降低其凝固点,改善低温性能。本公司的产品销往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产品质量稳定,深受用户信赖。

T602石油添加剂系甲基丙烯酸高碳酯类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量按品种的不同从几万到几十万。由于其特有的分子结构,与油可形成吸附及结晶作用。因此可用作油的增粘剂和降凝剂。

本产品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公司不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军工产品生产专用添加剂,保证了军用产品的供应,也取得了一定的军事和社会效益。

现在国内外大量生产应用的OCP,由于OCP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综合性能良好,因而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各大公司和科研单位都加强了对高性能的OCP的研究。综上所述,石油添加剂中粘度指数改进剂在石油行业将会占领主要市场。

参考文献 :

【1】 颜 志光 .润 滑材料与技术【M】.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57~58.

【2】 秦鹤年 ,纪杰领 ,罗大慧.T803B的降凝效果考察及应用 [J]. 油,1998,13(5):37~41.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