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1篇: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

1.教会学生阅读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生物教材中存在丰富的自学资源,通过教授学生阅读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教”达到”不教”,使“学会”达到“会学”,从而使学生适应知识爆炸的需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1.1教“读”,使学生学会勾画重点字、词

我们首先可以通过“领读”,教会学生找关键词,重要句,凡读到重点内容,重要结构、生理、概念,指导学生勾书,关键词句要求圈上,在学习必修3 “反射”的定义――“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阅读时引导学生把“动物体或人体”、“内外环境”“规律性”这些关键字勾画起来,同时在空白处要求学生做上标记“植物无反射”。使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做到字斟句酌,掌握知识点的核心。

1.2指导学生学会体会教材中的模糊词语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大量使用了诸如“主要”、“几乎”、“一般”、“大多”“通常”等“模糊”词语,通过阅读要求学生体会这些“模糊”词语,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自学教材。如在必修1学习ATP 时,“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又如:学习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概念时,“一般指形态、大小相同来源不同的染色体”,说明有例外特殊情况。通过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关注这些问题,使学生对知识具有全面正确的理解。

1.3巧用学案教学,逐步强化学生自学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必须改变“重教轻学”的旧思想、采用“先学后教”的新方案。学案教学的特色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案中我们可以列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表格的形式设为三栏,第一栏设置问题与思考,围绕知识点提出一些问题,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考,第二栏设置知识点填空,使学生有重点地阅读课本,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学习,第三栏是归纳与总结,把本节课中的重难点内容通过比较列表格,画曲线图,概念图等形式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和理解,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应用。

1.4利用课后“拓展题”,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教科书的练习中分为基础题和拓展题两部分,许多拓展题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要求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去解答,而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到网上、生产、生活中去学习课本以外的新知识。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获取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养成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以下3种自学习惯:

2.1养成不先预习不听课、不先复习不做作业的自学习惯。

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有了大概了解,哪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也心中有数,这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后及时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2.2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自学习惯。

我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边阅读边思考也有利于知识迁移。

2.3养成博览群书的自学习惯。

中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通过摘录、剪贴建立自己的“生物学资料库”。这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吸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建立合理的自学评价机制,激发和巩固自学热情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自主学习就是自主建构。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生物老师不只是在教生物,更要会激励学生自己去学生物课本。

3.1互动交流,肯定自主学习成果

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可以选择有利于点拨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一般由学生独立阅读,自己得出准确答案。对于重点的知识,难点或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或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和较难懂的问题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由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积极补充,教师给与适时、中肯、恰当的评价。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多指导如何区分重点,如何进行归纳分析等,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充分肯定优点,以激发其自学的信心和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学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2指导部分优等生上台展示自学成果,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

第2篇: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鼓励学生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

在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模块中有关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我们在讲解教材时,重点放在“已分化”和“潜能”这两个内涵。在举例动物(克隆)植物(组织培养)等实例时,可以大胆联想到人类社会以及发生在自己周围的社会现象。例如: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学校有一、二、三级达标高中校与未达标高中校的分类,各级达标高中校和未达标高中校的生源主要是以中考“分数”的高低为依据的。这就是说,现在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在外观上已“分化”编类了。但这不能就此说明学生已定向、定型了,一级达标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就一定百分百成功成材,分数不是绝对等于智商。许多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的确在书面考试的“分数”上低了,但在综合素质、活动能力、动手能力和处理应急能力等方面不但没低,有的反而表现更出色。这就像我们经常体会到“学困生”是不怎么会念书和考试,但普遍都没有“笨”,往往“更聪明”;他们中许多毕业后更懂得怀念老师和报效母校。因此,各级普通高中学生均有潜能发挥的可能,都具有“全能性”的表达,都会有适合自己成功的机遇。我们学校只是为培养塑造各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培养造就人才是学生走出校门后融入社会锤炼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潜能的发挥成功与否,是由社会提供的环境所决定的。我们引导学生要懂得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刻苦磨练自己,为走上适合自己潜能发挥的相应社会环境,储备更多的知识能源。只有这样,当你昂首挺胸走出校门时,就能充满信心,抓住机遇,在迎接社会各种挑战中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遮就意味着胜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就在前头,你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二、人生的成功是内因与外国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高中生物《遗传和进化》必修模块中有关“基因的表达”明确叙述;“一般说来,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告诉我们在正常情况下,在漫漫人生道路上,任何成败都是主观与客观共同作用的产物。再优秀的基因,再聪明能干,再高智商,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也是无法表达和展现的。当然,遗传物质基因是定值,在现代世界科学技术水平如此发达先进的今天,仍然是无法改变的: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使基因充分表达出应有的性状。这就是鸡蛋和石头谁能否孵化出小鸡的道理。正像哲学上所说的那样: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我们在讲授本章节知识时,可以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子孙为百岁老人举办寿宴,这在生物学上有何意义?经过组织同学们充分讨论发言后,我们从性状=基因+环境的关系上,加以归纳总结。首先,证明其家族成员中有长寿基因,社会上人人都渴望长寿,所以是值得皆大欢喜庆贺的事:更重要的是告诉世人:百岁老人一定有适宜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子孙们很孝敬老人,为老人创建了长寿基因表达的环境条件。这样,尊敬老人、善待老人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此得到弘扬光大,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启导学生,每个人都存在基因充分表达的可能,都存在着能否抓住机遇的问题,都要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都要正确认识自己。只要现在努力拼搏,努力储存知识和能量,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潜能发挥的环境,就一定能成功。每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轨迹,不但没有定式,也没有哪条人生道路最好而言;因人而异,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成功,才是最好。这就是“条条道路通罗马”、“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有这样,树立学生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进。

三、构建协调与和谐的理念

在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必修模块中,有很多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借鉴生物“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原理,指导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自己具备始终适应、协调、营造和谐环境的能力。在讲授“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时,也要反复强调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记得曾有一位哲人说过;生物学家可以胜任政治家的军师。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都可以从生物进化、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等中得到启发。掌握人体生理功能,尤其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对治国安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当今生存的所有生物种类都是适应环境的最佳作品,都是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胜利者。自然科学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中得到启示的,这就是家喻户晓的《仿生学》。我们完全可以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借鉴扩展到学会如何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社会和谐和稳定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只有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才能发展和前进。社会才能很好地为人们奋斗拼搏并取得成功提供优质平台。告诫学生必须牢记任何稳态都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是在不断平衡调节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个调节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范围,包括过高或过低,必将由量变引起质变,必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凡事不过三”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聆听我们非常自然地讲授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欣然接受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正确认识克隆人的实验

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模块介绍了生物学在微观方面当今世界发展最前沿的生物技术。在“专题4一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中介绍克隆人的实验,同学们最感兴趣,课堂教学也最活跃。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克隆人的理论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在具体操作技术上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成功克隆人为时尚早。同学们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也有参与攻克的可能。现在人们普遍担忧的是,有朝一日如果克隆人真的诞生人间,将会引发诸如社会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都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是人类文明社会所必备的内涵。因此,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正确认识克隆人实验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今后遵守社会伦理道德等打下基础。人人都盼望自己能长寿,反映在克隆人的实验上,如果成

第3篇: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分层导学 导读

实践证明“分层导学”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重视了教师组织、诱导、点拨、示范的教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合作探究的学的过程,能集中体现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做到一堂课上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在分层导学的教学中引导好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基础知识的自我检测,就是相当于成功教学一半了。在分层导学的课堂中,引导学生自学是教学的主旋律。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每天面对的是六至九个科目的学习内容,不管从学习的深度还是容量来讲都比初中要来得不容易。如果指望他们再在课前都能做好预习作业的话,那恐怕换成我们自己去做也很难达到。那么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自学呢?我们引导者做好引导的第一步很关键。导读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带着问题学习(有口头、有书面导读提纲),学会抓重点、找要害,使学生预先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而教师既要站在教学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理解、消化和处理,更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针对每堂课学习的内容编制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设计方案,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首先,引导学生把阅读分为通读和精读。很多学生总想一次就把本小节的每一字每一句的内容全都阅读透,然后再思考相关问题。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这种学习方法,但在我们课堂有限的自学时间里,如果按这种方式学习,那将无法跟上全班的学习进度,这样反而没办法在改听讲的时候听讲,在该练习的时候练习。其实在引导学生自学的第一步,我们是提倡学生懂得通读课本,按老师的要求通读课本对应内容。在通读的过程中重难点的知识点其实根本没办法掌握多少,但对于简单易理解的一些概念或内容在通读过程中反而可以先引起学生注意,这就达到了我们分层导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基础的简单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学,教师不再强调,从而节约课堂时间用于重难点的精讲。在学生通读完本节内容后,教师再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精读重难点内容,有目的性的学习这是成功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设置具有层次性的导读问题。 根据“导读”的目的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重难点内容的问题设置应由易而难的设置,并且不宜太综合性。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层设问题(了解认知水平,结合认识规律,把复杂问题分解,化整为零),告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使学生“伸手不得,跳而可获”。以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这节为例,本节分为两课时,第1课时主要讲解课本中所列出的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那么学生在自学本节内容时如果没有注意听老师指导,就可能一下子阅读完整节的内容,结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由于容量太大概括性内容又较少,使得学生阅读后收获甚少,无益于接下来的基础知识自我检测。通过指导学生通读课本至36页第一段,内容较少,学生在通读中即可掌握如伴性遗传的概念、红绿色盲又称为道尔顿症、携带者和患者的区别等较为简单的内容,而关于色盲的遗传特点第一次通读中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到位,甚至对于“资料分析”中所介绍的遗传系谱图的表示方法,有些同学也没注意看清楚夫妻之间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什么不同。因此在设置导读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依次引导学生学习重点难点:

(1)请试着画一张从你祖父母、外祖父母到你这辈的家系图。

(2)从“资料分析”中哪句话可知道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不是Y染色体上?

(3)结合34页的系谱图分析色盲基因属于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结合35页“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表格思考为什么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4)结合35页的两张遗传图解分析男性色盲患者的色盲基因必定遗传给谁?男性色盲患者的色盲基因必定来自哪个亲本?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什么?

(5)请填写完36页的两张遗传图解,然后分析女性色盲患者的双亲中哪个也一定是患者?女性色盲患者的子女中哪种个体也一定是色盲?

(6)请根据以上问题总结一下红绿色盲遗传有哪些遗传特点?

在以上导读问题中的(3)(4)(5)三个问题都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的材料,一步步分析色盲遗传的特点,再通过问题(6)引导他们总结,如果直接给出第(6)个问题,则对于学生而言难度就过大,会使学生失去自学的动力和信心。由此可见,具有层次性的导读问题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寻重难点知识,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第4篇: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教材分析与重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4章第3节的内容,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意义等知识点。若按照教材章节的编排顺序固然可行,但我认为将细胞膜的相关知识割裂开来,会使学生对“蛋白质的分泌过程”及“生物膜系统”的学习造成较大难度,且显得平铺直叙,呆板教条,不能很好地调动和集中全体学生的兴趣、注意力。所以,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组,将教材中的第4章内容提前到第3章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之后,集中处理细胞膜的相关问题。因为教材对这块内容的编写本身就是一个细胞膜的研究史,从膜成分的提取、鉴定,到举证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再借助电镜等手段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那么,细胞膜这样的结构和特点是怎样完成对进出物质的选择性呢?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引入本节的学习内容。可见,经过教材内容顺序的重新调整,不仅使学生对细胞膜的学习有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同时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亲历细胞膜的研究过程,体会其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使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教学过程

1.充分利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巧用教材P70中的“问题探讨”,层层设问,刨根问底,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设问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跨过脂双层?什么分子不能?

学生:O2、CO2、N2、水、笨、乙醇等。

老师总结:以上物质可归属为三类:气体、水、脂溶性小分子,它们就像自己会游泳一样,会自己游过脂双层这条“油河”。

设问2:葡萄糖不能跨过脂双层,但却能跨过小肠上皮的细胞膜,又该如何解释?

老师可引导学生从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入手分析,自然会使学生说出:与细胞膜上有而脂双层上没有的“蛋白质”有关,即葡萄糖虽不会自己游过“油河”,但可坐着船(蛋白质)过河。

设问3:葡萄糖、无机盐等不会自己游泳的小分子都能坐“船”过河吗?

学生讨论,老师参与,结论是“不一定”,否则,细胞膜就没有选择透过性了,这也就说明膜上的这种“船”对承载的物质具有专一性。

设问4:请同学们利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对以上实验现象及推论做出合理解释(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依据,并填写下表。

通过以上巧妙设问和形象比喻,不仅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研究活动中来,还能让他们学会从课文的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寻找依据,从中体会科学探究的。在学生提交结果后,教师可演示自制的flas,使学生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有更直观、形象的理解、记忆。

2.寻找素材,给知识以血肉

教材对这块知识的描述基本就是如上这些,理论性强,但有“空中楼阁”之感。我在备课过程中,主动查找相关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三组实验数据,引导他们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从中体会上述理论的真实性、可靠性。三组实验数据如下:

【探究1】自由扩散实验数据,请分析数据,绘出曲线图,总结规律。

结论: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差成

关系,自由扩散过程中只受 影响。

【探究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请分析数据,绘出曲线图,总结规律。

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 关系,超过一定浓度后,协助扩散中物质运输速率受 限制。

【探究3】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上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差如此之大,能是被动运输维持的吗?

(不能,因为被动运输的扩散动力来自浓度差,它只能使膜两侧的浓度差愈来愈小。)

②既然如此,就说明Na+、Cl-在不断排出细胞,K+不断进入细胞,那么,这些离子是怎样进出细胞的呢?

(主动运输,即通过耗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犹如“逆水行舟”。)

③请同学们根据主动运输特点尝试绘出如下坐标曲线。

以上过程均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上讲台画出坐标曲线并给出合理解释。通过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看出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图表转换、图文转换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需注意的是,这种转换能力是高中生物课中第一次接触,所以,在规范作图,分析描述曲线特点及语言表述等方面,需要老师给予正确引导,严格要求。

3.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得到升华

充分利用文中信息和我们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三种运输方式特点及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设问1: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耗能,扩散动力来自膜两侧的浓度差,这对生命一定有益吗?举例说明。(学生分组讨论)

结论:不一定。有益的方面:如废物CO2可通过被动运输越过一层层膜到达肺泡排出体外,而O2恰好相反。有害的一面:如甲醛、NH3等也能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细胞,使人体受到伤害。所以,应保持人们生活空间空气的清新,新装修的房间需充分晾晒后方可入住。

设问2: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但耗能需要载体,它对人的生存有益吗?举例说明。(学生分组讨论)

结论:有益。例如教材P71表4-1丽藻细胞液中H2PO4-、K+、CI-等的浓度是水中的几十倍、上万倍,但丽藻仍能通过主动运输,从池水中吸收这些离子,以满足丽藻生命活动的需要,土壤中的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也是如此。这恰恰显示出细胞可根据自己需求主动吸收生命活动中所需物质,排出不需要的物质。

综上所述,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确实具有选择性,而这一生理特性是与细胞的结构息息相关的,这再一次体现出“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原理。

第5篇: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 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尽管初中早已完成新课改,初中生物新教材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但是,生物课在初中不是主要学科,中考不考,再加上初中各学校生物教师、教学资源较薄弱,学校、教师、学生不重视该学科,因此初中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这就是一些学生中考成绩很好,但到高中以后成绩不升反降的原因。高一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在教育教学中重视运用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不觉疲倦。

二 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1)基础知识;(2)基本技能;(3)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4)学习方法。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1.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高一新生学习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笔者调查发现,尤其农村初中,生物课通常是语数外老师的附加课,专业生物学教师匮乏,这就造成了照本宣讲或一言堂教学模式,也就谈不上教学生怎样使用教材了。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没有了解社会、参与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新课程强调课程从知识形态走向生命形态,课程具有生成性、丰富性、复杂性。生物课程作为科学领域的课程,体现的主要是科学文化,其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新的课程观,重新全面认识新课程,形成生命形态的课程观。课程是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教师要与学生互教互学,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研究课程,教学就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新的课程观指导下充分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使用教材。其次,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以课本为“本”,以课外资料为辅,切勿本末倒置。在研究透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前提下再向课外辐射。长期任教高三的老师会发现,再好的教辅资料其实都是对课本重点知识点的重新梳理与再现。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常出现课本中的习题。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2.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

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更应该根据课改精神和新课标的要求,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结合实际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充分体现出探究、思维过程。

例如,在“生长素的发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请学生思考:植物为什么会有向光性?学生可能提出各种猜想,哪种猜想更为合理?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论证猜想。其间,教师可以在实验材料、方法处理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而论证实验的过程、具体方案由学生完成。在学生的充分思考、相互合作、讨论学习后,可以提供达尔文、温特等人发现生长素的过程供学生参考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实验设计与经典实验过程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若发现自己的设计和经典实验过程相似或相同,学生会有莫大的满足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如果不同,学生也会在感叹经典实验之绝妙的同时主动反思,从而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案。学生在学习知识、方法和提升能力的同时,更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和愉悦。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重视把思维过程充分地表露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

3.教会学生正确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

学生最佳的学习时间是课堂。课堂上有老师的引导,有同学的帮助,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许多学生不注意这一点,上课思想开小差,课后花费大量精力去弥补。有的学生认为最佳学习时间是晚上,白天浪费时间,晚上加班去学习,长期下去,结果是晚上休息不够,白天精力不足,成绩也无法提高。刚上高中的学生,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阶段,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促使其学习的动力。而高中留给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正确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以课堂为根本,以自习为主阵地,劳逸结合,科学合理适时的学习。

4.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老师

学生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新老师会不适应。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去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老师的发音及说话习惯。不同的老师亲和力不一样,有的老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有的老师比较严肃,甚至让学生望而生畏。而听懂老师的说话是听课的前提,不能因为听不懂老师的说话、害怕或不喜欢某老师而不喜欢这门学科,这样的例子很多,对今后的学习影响巨大。

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尚停在初中阶段,老师布置多少作业就完成多少,一些习题老师怎样教就怎样做,再加上周末要参加诸多培训班,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较差,自主学习习惯也有待提高。有的学生认为初三忙了一年,到高一可以放松了,尤其是住校生,脱离了父母的监管,这些暴露得更充分。因此,在高一就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大致包括:(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3)规范书写,准确描述。

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由欧文顿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由荷兰两位科学家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由罗伯特森1959年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由1970年科学家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最后到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总结出什么观点,这样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总结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论。这样,学生的思考得到肯定,印象就非常深刻,而且从学习中获得成功和喜悦感,尝到自主学习的甜头,也有助于积极自主地去获取知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这点对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尤为重要。

2.仔细观察,善于想象,用心去记

小学初中教材里直观的东西较多,高年级教材中的图更抽象,立体感更强,尤其是细胞结构图、细胞的代谢,看不见,摸不着。就需要充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认真仔细观察、比较、想象课本上描绘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图,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异同,DNA双螺旋结构,细胞中各种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发生的过程、场所、区别与联系等。这样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区别,抓联系,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用心记忆的好习惯。

3.准确记忆,规范书写,精确描述

第6篇: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

除了授课过程中“与时倶进”地讲授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科技前沿知识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设置或鼓励学生自己寻找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注重理论研究和解释实际的课程论文题目,引导学生尝试探索某个知识点的历史起因、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置课程论文及答辩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选择生物工程基础课程的学生来自各个专业,知识面背景不同,有不少学生从未接触过相关领域的课程,许多是怀着好奇心理来上这门课的,还有的学生只是单纯地来混混学分,被动来听课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否则课堂气氛不好,学习风气不理想,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必需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无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素质及其能力的形成。

设置课程论文及答辩进行教学或者考核,能够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跨出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所以考核学生的成绩主要看学生是否能独立查阅文献、认真思考,并且言之成理地写出来,结论即使稍有偏颇也是允许的。同时,学生只有具备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在终身教育过程中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不断实现知识的更新,实现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的飞跃。

二、课程论文及答辩的实施方式

(一)课程论文选题

选题是开展研究的第一步,直接决定着课程论文的质量和结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有意识地介绍本课程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研究动态,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研究性学习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兴趣,将自己的选题范围报上来,经过筛选和课堂讨论,确定最终的课程论文选题和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并且会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践与思考心得结合起来,满怀信心和热情地投入到选题后的研究中去。

(二)查阅文献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不查文献不做学问”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广泛地阅读相关书目查找各种资料,并进行仔细地分析、辨别,使知识和能力趋向统一。要把某个问题讲清楚,学生必须综合运用该课程或其他课程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生须熟练掌握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查阅国内外某个研究问题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本领,贴”。只有充分地了解了前人的工作,才能胸有成竹地撰写自己的课程论文。

(三)课程论文撰写

因为许多大学生没有撰写课程论文的经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拿出几篇撰写规范的论文给学生讲评,告之如何将所见所想用科技论文语言来表述,如何安排符合逻辑思维的论文结构和层次,甚至逐词逐句地帮学生确定题目、摘要、关键词、段落层次和结论的书写,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表达思维,锻炼初步的论文撰写能力。另外,教师也会将那些不规范的论文展示给学生看,结合历史上因为论文不规范而科研失败的实例,让学生懂得细节的重要性,写出比较规范的课程论文来。

(四)论文评价和交流

学生要想写好自己的论文,必须经过课堂的讨论和交流,对比差距,查找缺漏,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课程论文。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导向,这对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端正态度很重要,因此就不应该轻易地否定某一个同学的研究工作。如果他确有缺点和不足,教师要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式,让学生意识到错误的所在,对进一步的修改进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评自己,通过传阅其他同学的论文,客观评价自己,交流心得,做到知己知彼,不断提高自己。

(五)课程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课程论文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会让学生将自己的课程论文成绩展现给大家看。这要求学生精心准备材料、课件和图片,努力在限定时间内将自己复杂枯燥的研究用简单热情的语言表达出来,富有感染力地激发听众兴趣。答辩过程中,更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认知深度,鼓励其他学生都来当答辩委员会成员,只要与课程论文有关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深化理论学习。教师的点评很重要,应从论文的选题质量、论文的理论性与科学性、论文的写作水平、论文答辩表现4个方面进行评价,做到公正和公平,又不失趣味性。

三、设置课程论文及答辩的教学效果

(一)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一点最值得一提。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学习热情后,在选题过程中,许多学生就会将目光投向当前研究比较热点的胚胎干细胞、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发酵产业等。特别是2007年11月最新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揭晓后,学生对获奖领域的“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一点,对细胞工程和胚胎干细胞工程理论进行了详细地讲述,引导学生主动查阅和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这一生物工程的前沿进展。在确定选题时,就有学生将重点放在了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道德方面,建议开发其他组织代替胚胎开展干细胞研究。而在2007年11月20日日本和美国有两个研究小组成功地将人皮肤诱导为类干细胞后,有学生喜出望外地打电话告诉我,仿佛这一研究成果是他做出来一样,由此可见学生的积极性有多高。

(二)启发了学生和教师今后的研究

教学相长,这一点在通过课程论文及答辩的教学尝试中得到了体现。很多时候,任课教师由于长年的教学或科研,思路比较受局限。在做课程论文及答辩的进程中,教师因和学生一起探索了某个科研进展,从而激发了许多新的研究思路,为课程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比如,从细胞融合技术上,有学生结合自己玩网络游戏的经历,提出了“人兽杂交”的选题,并通过深入调研,总结了人兽杂交的历史背景、研究意义和进展,既很吸引眼球,也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监管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值得教师和其他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撰写课程论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课题选择过程中,学生广泛阅读,能増强其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信息、资料利用的过程,能提高其掌握文献检索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解释资料的过程能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撰写论文和论文交流答辩的过程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参加了答辩后,认为自己敢于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这对于其将来提高演讲能力、普及科学知识、参加毕业答辩都有良好的助益。

第7篇: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范文

1 “136”课堂教学模式的释义

1.1 “136”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136”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一条主线:素质教育;三种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六个步骤:编制导学案、预习、交流、展示、点拨提升、复习反思。学生的活动是模式的核心,学生的参与是模式的主体、小坡度,阶梯式、快节奏是课堂自主学习的特点,预习、展示、反馈是自主学习的三个模块。

1.2 “136”课堂教学模式将45 min课堂分成三段

第一阶段限时5min,完成以下任务:(1)师生根据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课堂引入;(2)教师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布置小组任务,在小组集体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小组负责人确定课堂展示和讲解的学生;(3)教师深入各个学习小组询问学情,对困难的小组进行点拨,最大限度的让每个小组都完成任务,树立自信心。

第二阶段限时30 min,完成以下任务:(1)各小组同时行动,将必要的内容板书到黑板上,然后各个小组按导学案中知识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讲解,本组其他成员适时补充,纠错,其他组的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质疑。(2)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倾听,对疑难问题进行适时的点拔,对学生展示或讲解中的科学性错误进行记录,并在学生讲解结束后及时纠正,教师板书知识点和方法并和学生一起构建知识网络。

第三阶段限时10min,完成以下任务:(1)当堂检测;(2)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预习任务,有目的查阅资料,同学互助,共性问题集体突破,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实现了共同发展和进步。如何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实施“136”教学模式,下面结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的课堂教学与同行探讨,以引起更多关注课程改革的师生参与讨论。

2 “基因分离定律”第1课时的课堂教学

2.1 编制“基因分离定律”第1课时的导学案

[学习目标]:略。

[重点难点]:略。

[自主学习]:预习,阅读苏教版教材必修二P27~30。教师在导学案中列出导学提纲:(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2)孟德尔的实验过程;(3)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4)对性状分离现象推断的验证――测交;(5)分离定律定义;(6)表现型、基因型的表示判断。

[自我展示]:

(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什么?

(2)相对性状:种生物的  性状的 表现类型。如豌豆茎的高矮这一性状中的高茎和矮茎。辨析:下列说法是否表示相对性状,说明原因。

a 狗的黑毛与猫的白毛

b 人的身高与体重

c 棉花的长绒与细绒

(3)显性性状:子一代(F1)中表现出来的______性状。

隐性性状:子一代(F1)中 表现出来的_____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出现______性状的现象。辨析:下列实例符合性状分离现象的是______。

a 紫花×白花紫花、白花

b 紫花×紫花紫花、白花

(4)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在亲本细胞中是______存在的。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原因,用_______写字母(如:A)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______性性状的基因,用______写字母(如:____)表示。

等位基因:在_______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决定

性状的两个基因。

(5)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aa。

杂合子:基因组成_______的个体,如:Aa。

注意: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如:AA只产生_______配子;aa只产生_______配子。杂合子Aa产生一个A配子的同时,会产生一个_______配子,即1/2配子为A,1/2为_______。

(6)表现型: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_______。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_______。

注意: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般表现为显性性状,表现隐性性状的个体通常为隐性纯合子。

例如:若A表示紫色,a表示白色。则:AA表示_______;Aa表示_______;aa表示_______。

(7)参考教材P29图3-2,请画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图解。

(8)测交:让杂种一代与_______杂交,证明F1是杂合体。

参考教材P30图3-3,请画出一对相对性状测交的遗传分析图解。

(9)尝试描述出分离定律的实质。

[反馈检测]:(略)。

2.2 课堂教学过程

2.2.1 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每小组6-8人为宜,座位编排由传统的排排坐变成团团坐,由约定熟成的一块黑板变成三块黑板,分别挂在教室的三个墙壁。

2.2.2 学生展示

由各组推荐一名学生到黑板板书,展示本小组集体合作的答案。

2.2.3 学生交流导学案

第一组。

教师:请第1组推荐一名学生到黑板上讲解。

学生:请问“长和细”是相对性状吗?

教师:解释相对性状的概念并举例“长和短”、“直发与卷发”、“高茎和矮茎”等属于同一生物的相对性状。

第二组:学生到黑板位置讲解。

学生:请问怎么知道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

教师:解释归纳:“无中生有”这个“有”即为隐性性状,并举例,父母双方都不患白化病,生了一个儿子患白化病,所以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有中生无”,这个“有”即为显性性状。如父母双方都患多指病,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所以多指为显性性状。

第三组:学生到黑板上讲解。

学生:如何表示“等位基因”?

教师:画出一对同源染色体,并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用“A”和“a”字母表示,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标明“A”和“A”,“a”和“a”并向学生解释等位基因、相同基因的概念。

第四组:学生交流。

教师:其他组有没有问题?教师发现没有学生提出问题后,请同学们在教材中找出“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概念,并观察图3-4水毛莨的叶在水上和水下叶片形状是否相同?

学生:学生集体活动交流、讨论。

教师: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因素。

教师: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吗?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吗?请举例。

学生:甲:不一定,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表现出显性性状,例如:豌豆的高茎基因可为DD或Dd。

乙:不一定,菱角和水毛莨同一个体基因型相同,

但生长在水面上和水面下的叶形状不一样,水面上的叶扁平,水面下的叶针状,跟外界环境有关。

教师即时表扬评价。

第五组:学生交流,其他组没有问题。

教师:“P”表示什么?“F”表示什么?“F1”呢?“F2”呢?“×”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学生:通过导学案课前预习,纷纷讨论回答。

教师:结合第7题能否求出隐性纯合子aa的概率呢?

学生:1/2a×1/2a=1/4aa。

教师:解释杂合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概率1/4AA,1/2Aa,1/4aa。

教师:进一步深入探究,只考虑显性性状,纯合子占多少?杂合子占多少?

学生:显性性状纯合子占1/3,杂合子占2/3。

教师:孟德尔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用的是“假设一演绎”法,如何验证呢?请第六组同学交流第8题。

第六组:学生交流测交遗传图谱。

教师:点评讲解,隐性性状个体肯定是隐性纯合子,aa只能产生a配子,概率为1。

教师:测交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证明孟德尔假设是正确的,同时证明了第一代为杂合子。

教师:请同学结合每组展示、交流情况,能否尝试描述出分离定律的实质,请同学们总结。

教师布置反馈检测题。

3 对“136”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3.1 “136”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136”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累学、厌学为愉悦、自信、合作,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体会到“我的学习我做主”的乐趣。通过“基因分离定律”一节课的实践证明,“136”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合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将第一个动手的机会让给学生,课堂活动中,基础不好的学生有了比以前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基础好的学生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到“帮助别人就是收获决乐”的感觉。组组有任务,人人有事做,时时在思考,堂堂有检测,无处不激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

3.2 “136”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课堂

“136”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教师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看一看”,“猜一猜”,“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在动态变化的课堂中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

3.3 “136"课堂教学模式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