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教案;优点;应用
一、学教案的优点
学教案是集教案、学案、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及教后反思于一体的教学文本,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学教案在应用过程中,学生可以明确教师的教学设计,先学后讲,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提高学生互助友爱、团结奉献的精神,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学习效率得以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既有理科的属性,又有文科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学教案的时候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将课本、资料上的图文重新整合,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学教案的内容――以“等高线地形图”为例
1.教学目标的设置
教学目标即教学的目的,三维目标,在设置目标时不能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因为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一堂课的成败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是否高。学生提前得知目标,可以有目的、主动地学,让课堂充满动力。故将本节课知识目标设置如下:
①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结合板画对其进行解释,学生可进行简单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②了解等高线及特点。
③结合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对比分析,掌握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类型,能够进行简单的地形图绘制。
④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问题和实践运用。
结合知识目标,更要注重过程与情感目标的实现:
①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是从图表及图表语言当中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
②读图分析能力
能够对地形图进行彻底地分析,能够对各种地形图进行判读。
③科学的读图方法
2.精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包括预习阶段、新课活动阶段、精讲点拨阶段以及小结阶段。在这些过程中,学生活动是主要内容,教师应该尽量不讲或者少讲,要讲得精;在学生方面,应该学会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积极参与;对于小组合作,应将有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可以做到每个小组均有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欲。本节课课堂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①学生根据教师展示在课件上的图,自主学习并得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②通过道具的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等高线的特征。
③教师展示相关示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完成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判读,并能够总结出山脊和山谷的具体判断方法。
④通过例子展示,可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和进行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做到举一反三。
⑤通过课堂练习,学生自主总结出等高线的应用问题。
3.课堂练习的难度掌握
一般情况下,例题的难度应有所保留,最好选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有梯度的习题,要满足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的学情需要,让他们在练习中感觉学有所得,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本节课对于基本地形的巩固,可先用六种等高线地形图的变式来进行。在此,选取了2009年上海高考的一道题,该题只要掌握基本的地形知识即可完成,难度较低。
(2009・上海高考)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在对基础知识比较熟悉之后,就可以去做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比如相对高度的计算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此题并非一眼就能解答,有的小题需要稍作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例如:
(3)“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
①A地为_____地形区,判断理由是______。
A地与图中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_。
②a,b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
③B河上拟建一水电站,请在图上标出最佳坝址,并说明理由______。
④计划在甲、乙两村间修一条公路,应该在丙处还是丁处?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
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总结,省去了教师一直在讲授的这种传统方法,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思,从而更加高效。
4.课后练习的批改与评讲
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批改,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而且每个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往往与教师设想的有所不同,只有精心备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并将错误率高的题进行整理,变个方式再次出现,讲解起来方能有的放矢,学生学习才能更有目标,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5.课堂反思的作用
一节课下来,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值得反思的内容,教师总是在思考,本节课是否成功,哪里设置得很好,而哪一块又存在不足。学生要反思的是,本节课我获得了什么,哪些东西我依然一知半解,学生将这些得失记录下来,方便以后的讲授和学习。
三、学教案使用中的问题
学教案虽然是一个可以容纳多种方式的辅助教学工具,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可完全依赖学教案,有些好的课堂环节切不可丢。
1.板书
板书是教师课堂的灵魂所在,板书应该是重要的教学提纲,教师边讲授、边书写,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并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对板书的应用。
2.板图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纵观近几年会考及高考,无图不成题。教师在课堂上绘图,学生也可以模仿,进行画图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绘图兴趣,从而更好地读图、析图。
3.记笔记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学案教学 教师作用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积极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
我校是本地区的一所三流高中,生源较差,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课后作业难以独立完成,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困扰地理教师的一大难题。高中必修一自然原理多、现象多、计算多;必修二、三案例多、事件多、区域多。再加上地理学科图表多、区域广、案例多,而学生的识图能力普遍较差,考试中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教师总是怕学生学不好,就满节课地讲,满黑板地写,学生满节课地听、记。教师很累,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适时引进“学案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学案教学”的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充分解决问题的精神,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它的基本过程是:课前教师将准备好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教材自主预习,努力实现预习目标,同时完成相应的习题;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围绕学习学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解决办法;小组可以用多种表达方式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拨和点评;点评结束后,要配以适量的练习题,当堂独立练习,当场学生讲评,马上纠错,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学案教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的作用如下。
1.引导作用
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学案教学有效开展的前奏。学案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过程,把学生的“学”放在了教师的“教”之前,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的上课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转变教育观念,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才能发挥好学生学习方法转变的引导作用,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引导到位,学生就会积极配合,完成学习方法转变这一重要环节。
2.编导作用
学案教学质量高低关键在于学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因此教师在学案设计时要认真研究考纲和教材,同时要充分了解学情。这样在编写学案时才能突出重难点,有的放矢,而且教师还要注意“导”,即适时把学生有意识地导向课外,不仅是知识的拓展,更重要的是探究能力的培养。但也要注意以下问题:防止把学案做成教案;学案不能脱离教材,要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难度要适中,拓展要适度,不要过难或过易。
3.督导作用
学案在手,学生是否认真完成是学案教学成败的重点。因为学生所做的学案不仅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教师从学生那里了解到学生有哪些问题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督导和检查,严防学生抄袭,否则就会误导教师的备课,偏离教学目标,也会助长学生学习的坏习惯,使学案教学流于形式,功败垂成。
4.导演作用
课堂顺利进行是学案教学的关键。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地方,也是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在学习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合作探究,不仅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可以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充分显示能力。要想使之顺利进行,教师无论从思想还是从方法上都要发挥好导演作用,从选择问题,到划分讨论小组;从分配任务,到课堂辅导;从烘托课堂气氛,到协调各学习小组进程等,教师都要加以调控。由于学生的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宽,如无有效控制,则课堂会乱成一团,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这对教师的导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增强课堂的调控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步入正题。
5.评价作用
教师的评价作用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维护,这是对学案教学的拓展延伸。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评价,而且要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过程、表达方式、合作成效等各方面加以评价。学生通过学习,既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又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积极性大增,这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6.反思作用
教师的反思有利于以后学案教学的更有效展开。一节课结束了,教师要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加以改进,精益求精,这不仅有利于以后学案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有利于教师本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案教学模式并不是没有缺点,只有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承担的角色,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认真研究学生和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徐学福.探究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陈林森.高效课堂:模式与探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一、问题的提出
人文地理课堂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有的课堂存在一些问题:案例选取不当,不够典型具体,没有很好的蕴涵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规律;就案例“教案例”,教学操作随意,缺乏科学规范流程;教学方法僵化,不能抓住核心内容进行有效探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教师对案例教学认识不足,教学实践中有偏差。什么是好的人文地理案例?应该按怎样的范式进行案例教学,以增强教学流程的科学性?人文地理案例教学具有哪些功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影响到人文地理案例教学有效性的发挥。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以下简称本章)为例,对以上问题予以再探讨。
二、人文地理案例的选取
新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师常把案例和实例混淆。地理案例是包含有地理问题或者说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甚至可能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实例只是证明地理现象或原理的例子;案例能够引发讨论,并能够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案。地理案例素材也不同于一般地理教材素材。地理案例是以叙述地理事物为主要形式,内容详实具体,而一般地理教材则以阐述概念、原理为主,文字表达简练、概括;地理案例叙述的是事物细节,而有关地理概念、原理知识则“含有”或“蕴含”在案例中。而一般教材中的素材往往都是用结论性的语言直接阐述地理概念与原理,结论明确。案例是整合过的一类教学资源,对学生而言,是创设学习情境,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强的特征;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工具载体。
教学案例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等情况,并考虑典型性、科学性、时代性特征,信息具有充分性,难度设置合理。案例要来源于真实的人文地理事件,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内容形式和来源多样化,应具有丰富和递进特点,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启发性。人文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很好体现教学要求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示范性强,地域覆盖广,视野开阔,有着显著的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例如,本章教材中的案例,“鞍山与宝钢的区位选择”、“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浙江乡镇企业发展”、“德国鲁尔工业区”等,对于“工业区位选择”、“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的学习,都是价值很大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课堂案例教学组织实施策略
人文地理的课程案例教学开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呈现案例阶段,二是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阶段,三是师生评价提升阶段。教学活动流程上可分为两条相互交织的主线,即“教师指导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两条线索,它通过“导入”“置疑”“研讨”“提炼”“拓展”五个环节来操作实施。案例文本,研究问题,相互对话,拓展应用等要素组成教学的全过程,这些要素通过五个环节实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下面,我们针对本章不同的内容,以此操作范式为依据进行教学,从中体现案例教学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价值功能。
1.运用案例,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1: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
学习本章“工业区位选择”时,笔者利用该案例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区位分析能力。在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中有如下问题:(1)你能分析出鞍山工业基地的区位因素吗?该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2)从环境、资源、水源角度考虑,上海宝钢为什么布局在城市的北部,且濒临长江?从市场、资源这两个区位因素考虑,你认为宝钢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探究“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时,笔者补充案例“首钢的搬迁”,并与“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的案例进行整合,目的是让学生从案例的发展变化中,动态分析原因,掌握规律,提升能力。设计了如下问题:(1)首钢目前的位置和搬迁后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新首钢迁址曹妃甸,主导区位因素有什么变化?(2)从鞍钢到宝钢再到首钢,你能否发现钢铁工业的发展变化规律?
案例是实现三维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借助的一个载体或者切入点,其本身并不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应该是案例所诠释的原理,以及运用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1”教学中的开放性问题设计,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工业区位选择的决策能力,解决现实的鞍钢、宝钢到新首钢区位选择问题。
2.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关注学生生活,体现生活化的地理
案例2: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成(原案例略)。
案例3:凤翔长青循环经济工业园示意图及文字材料(原案例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自主探究;误区
一、地理案例教学存在的误区
1.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不恰当
随意选编不切合教学目标的案例,学生从中受到的启发又少,那就违背了案例教学的初衷;选编的案例不注意时效性,那就不符合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选择难易适度的案例,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过于简单会减少学生的思考量,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案例的难度过大会加大学生解读案例内容的负担,绝大多数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那么分析讨论便无法正常进行,更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导致整个教学活动的失败。
2.案例教学演变为教师“教案例”、学生“背案例”
由于对案例教学的实质认识不到位或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少教师误把案例素材当作知识体系来教,忽略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从而陷入教师“教案例”、学生“背案例”的误区。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的“荒漠化的防治”一节,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荒漠化是区域环境问题的一种,教材以“荒漠化问题”为例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危害、防治进行分析和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是荒漠化问题的典型代表,是荒漠化具体的典型代表。教材中的第一部分“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如果处理成我国西北的区域自然地理教学,上课过分强调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干湿地区的划分、干旱产生的原因,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教案例”。而根据课标,有关上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只是为分析荒漠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服务的。
3.教师不自觉地陷入角色误区
或者放任自流,扮演“旁观者”,任学生自己去讨论、争论;或者越俎代庖,担当“演说员”的角色,从头到尾只顾自己发表见解,不注意调动学生讨论发言的积极性;或者充当“仲裁员”,对学生之间的争论横断是非;或是担当“评论员”,对学生的发言评头论足。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有损于案例教学的效果,甚至直接导致案例教学的失败:放任自流,由于缺乏必要的有效引导,整个课堂成为“一盘散沙”;越俎代庖,学生成了纯粹的观众,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评头论足、横断是非,容易损伤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不断学习,笔者认为案例教学的精髓就是:它实质上就是一种自主探究性学习,它以精选的能说明地理原理的地理案例为教学材料,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在对案例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地理知识和能力。
二、在实施地理案例教学中所做的探索
1.精选案例,运用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材料的选取,它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用于提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因此,教师只有建立在对案例作用和地位准确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广泛关注社会实践,才能选编出最适合特定学生、特定内容的案例。
(1)引用教材中的案例并对其进行整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呈现多样化格局,不同的教材可以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分析相同的知识点。且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是精选的经典案例,与所学内容紧密相连,对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有着显著的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因此,一般情况下,教师应首选教材案例。
学习“工业区位的选择”时,笔者利用了人教版教材中的案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采用“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区位分析能力。设计问题如下:①你知道鞍钢所需的煤、铁矿石主要来自哪些地区?②辽宁省本是一个产煤大省,为什么鞍钢还要从外省大量运入煤炭?③你能分析出鞍钢的区位因素吗?该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④上海市本身并没有煤和铁矿石资源,为什么还要建立一个大型的钢铁基地?试阐述你的理由。⑤从环境、资源、水源角度考虑,上海宝钢为什么布局在城市的北部且濒临长江?⑥试从市场、资源这两个因素考虑,你认为宝钢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2)关注学生生活,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案例
教材中的案例虽然经典,但有时学生对教材案例背景比较生疏,区域地理知识薄弱,如果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进行学习,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又冲淡了其对方法和原理的学习,影响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生活地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特点,尽可能地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从这些案例出发,先阐明原理,再利用教材案例加以印证,从而学生驾轻就熟,从已知推出未知,从现象发现本质。“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教材提供案例“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对于青岛的学生来说,起点较高。为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补充了两个青岛的案例。“案例1: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案例2:十五年筑巢引凤――开发区形成名牌企业群体”。(案例1、案例2材料略)通过案例1让学生探究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运用案例2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的联系,进而比较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对两个本土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教材案例“珠三角音响集聚”可谓是水到渠成。而且从学生身边选取案例,起点低、学生兴趣浓。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潜能,提高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金融危机后确立的“沃克尔规则”要求限制银行经营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投资。为满足监管机构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华尔街各大银行都在寻求私募股权业务的退出策略:瑞信接连出售其私募股权业务,由格罗夫纳及黑石接手;摩根大通剥离私募股权部门。在此情况下,高盛选择坚守其私募股权业务。
瑞信接连出售私募业务
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8月1日,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 Group)已经同意向对冲基金投资企业格罗夫纳资管(Grosvenor Capital Management LP)出售旗下管理着约20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以应对更加严格的资本风险监管。
瑞信及格罗夫纳确认,瑞信旗下被出售业务为“定制基金投资集团”(Customized Fund Investment Group, CFIG);该业务主要将客户资金投资于第三方私募股权基金。
知情人士表示,该项交易估值超过2亿美元,将以现金及其他形式支付,包括根据私募投资未来业绩来确定支付的款项。
瑞信旗下的CFIG私募股权业务部门管理着大约200亿美元的盈利资产,而交易买家格罗夫纳则管理着230亿美元的客户资产。格罗夫纳主要投资于对冲基金,并一直在寻找开展多元化业务的机会:此次交易将有助其涉足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领域。
瑞信决定出售CFIG,这反映出银行为了满足金融危机后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正在采取广泛的措施。稍早前,瑞信开始逐步缩减其资产管理财务部门;该部门向对冲基金及其他投资者配置资金。
位于旧金山的投资公司海曼傅莱曼(Hellman & Friedman LLC)曾于2007年投资格罗夫纳,现持有格罗夫纳约30%的股份。当交易完成后,新公司将有接近400名雇员。
瑞信与格罗夫纳的交易仅是瑞信出售旗下私募股权业务的一部分,瑞信另一项私募股权业务的交易对手为黑石集团。据路透社报道,2013年4月,瑞信宣布其将会向黑石出售旗下稍小的私募股权业务;该业务管理着约90亿美元资产,主营私募股权基金的股份买卖。8月5日,黑石集团宣布其完成了对瑞信旗下私募股权部门“瑞信战略合作人”(CS Strategic Partners)的收购。
对于黑石而言,该交易标志着其向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扩张,而对瑞信而言,该交易是其为了遵循监管机构限制银行投资私募及对冲基金的规定,而缩减其非核心业务的一部分。
银行剥离私募业务,应对更严监管
作为《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一部分,沃克尔规则限制了银行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空间,因此为了满足监管机构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华尔街各大银行都在寻求私募股权业务的退出策略。
6月14日,摩根大通总裁杰米・戴蒙(Jamie Dimon)宣布,摩根大通旗下仅剩的一家私募股权机构“第一股权”(One Equity Partners, OEP)将被剥离成立独立公司,并以独立公司身份募集下期基金;该部门为摩根大通管理45亿美元资金。摩根大通声明表示:在过渡期内,OEP将继续代表摩根大通开展直接投资,并继续管理该行现有的投资组合。
在OEP之前,摩根大通旗下已有两家私募股权机构完成剥离,成立独立公司:一家是投资领域较为广泛的摩根大通合伙人(JPMorgan Partners),现称CCMP;另一家是专注于金融服务领域的海盗资本(Corsair Capital),于2006年剥离。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发言人表示,该行已经决定退出私募股权行业;花旗集团(Citigroup)的发言人则表示,该行正在探索,当削减其在对冲基金中的份额后,能否找到新的私募股权基金运营方式。此外,由于《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具体细节仍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还有部分机构计划继续运营其私募股权业务,如高盛资本(Goldman Sachs Capital Partners)及摩根士丹利环球私募(Morgan Stanley Global Private Equity)。
高盛坚守私募业务
在众多银行剥离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的同时,高盛选择了坚守。20年来,高盛自身及其合伙人均投资于高盛私募股权基金,正是这一安全保障为高盛私募股权基金吸引了更多客户进行投资,但这种情况很快将发生变化。
沃克尔规则要求银行大幅度削减其自营资金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这将迫使高盛对这项价值500亿美元的“吸金”业务进行重大调整。
在沃克尔规则下,高盛不但要削减旗下私募股权基金的总规模,还须要将私募基金中的自有资金规模限制在总资产规模的3%以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高盛旗下私募基金2013年初时的自有资金占总资产规模的37%。
高盛表示,尽管私募股权业存在着诸多对其不利的动荡和投机因素,该公司仍将致力于发展私募股权业务。高盛的高管们表示,沃克尔规则并未“实质性地”影响该公司在投资及借贷业务方面的盈利潜力。高盛并未明确说明其在私募股权业务中的盈利金额。
所谓“导学案”,一般来说,就是教师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教学内容。换个说法,导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其真正用意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这一理念正好符合地理新课标提出的“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陈旧低效方式,倡导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此背景下,“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在许多学校运用的风生水起,我们学校也积极响应。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导学案好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现就我自己的亲身体会谈几点利弊。
一、导学案教学优势
1.从学生方面来说
(1)导学案的实施表明,它可以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使学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学生根据导学案对于学习过程非常明确。第一步,依导学案自学。学生上课前依据导学案阅读地理教材,进行自学完成导学案的预习部分,初步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第二步,开展自学反馈。学生根据教师在批阅预习作业时发现的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开展读图、思考和讨论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第三步,利用学法解惑。学生在导学案中学法的指导下,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活动完成学法指导作业,疑难问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解惑。第四步,开展课堂练习。学生通过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堂练习,了解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反馈情况及时矫正。第五步,进行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导学案的训练,进行知识归纳,就能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2)导学案的实施表明,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指导能力。
导学案中的典型例题分析给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会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初中地理教学加强了对学生进行地理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加以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导学案的实施表明,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使用导学案,明确了学习目标,再加上课前做好了充分预习,在课堂上就能积极思考,相互交流,让团体合作得以高效落实。就能在课堂上准确的抓住学习的种难点,这样无形中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中来。
2.从教师方面来说
(1)导学案是备课组内所有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集众长于一身。教师参考导学案备课和使用导学案教学即省时,又能抓住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还可以留下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学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是受益颇多。
(2)教师通过检查和批改导学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面掌握情况,诊断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思路,优化教学。利用导学案也可以发现教师教学中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总之,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注重每节课知识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传授,讲练结合,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当然,根据辩证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导学案虽然优点很多,但也有不足之处。
二、导学案教学弊端
1.导学案的预习增加了学生的“时间负担”。
导学案的预习作业必然需要课前花时间去准备、去思考,以我们目前使用的导学案来看,要完成预习作业至少需要10分钟。我们地理学科目前只要求等级不要求分数,地位和其他科相比成了“副科”,这样无形中就是和其他考试学科争时间,给学生造成有“虎口夺食”的感觉,学生认为增加了他们的学习时间,造成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忍痛割爱拿出课堂前10分钟让学生完成预习作业。
2.导学案导致学生笔记过程的缺失。
学生认为掌握导学案就掌握了学习的秘诀,因为导学案上几乎包含了所有要记的知识点,自己只需要记忆导学案就可以了,对于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置之不理,不做笔记,这样往往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所以在课堂上我只好不时的提醒学生做笔记。
3.导学案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由于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我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同样的题目能力强的同学两分钟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能力差的同学来说需要五分钟或更长,甚至对于个别同学还要经过详细讲解。因此,对于一份同样的导学案就会出现这样一中现象,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吃不饱”,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会“吃不下”以及“营养不良”。对于这种情况我一直在反思,力图在教学设计中找到最佳方法,扭转这种局面。
4.导学案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导学案的问题是教师深入思考设置的,教师设置的越全面,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就越缺乏,学生越依靠导学案,就越会失去发现问题能力,沦为导学案的奴隶,失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要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深入探究。
5.导学案忽视了学生情感渗透。
导学案的课堂模式主要是体现在导入、学习、展示、练习,在课堂上过分注重知识的讲授,忽略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比如在讲述台湾时,学生从导学案中掌握了台湾的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等,但导学案中并没有涉及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体现爱国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补充,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
中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数学知识及理论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因此课堂教学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本文将以“概率”为例介绍两个相关的教学案例。有些问题的产生与目前的整体环境有关,有些则属于教师的认识和水平问题。最后我们提出一些初步的参考建议。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这一点却被很多教师及学生忽略了。
案例1: 某位教师任教两个班级,一个是重点实验班,一个是普通平行班。在一次测试中,其中一道几何概型的问题,重点班的出错率居然高出普通平行班。对于同一个教师任教不应出现这样反常的现象。经过仔细分析原因,发现重点班的学生解题时并不重视从基本概念出发先去分析基本时间空间再去求解,而是想当然直接利用几何概型公式去做除法。
出现这样的结果,按照那位教师的体会,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上课时,老师要求先写出基本事件空间和所求事件,再求概率。而重点班学生由于反映快,思维敏捷,往往直接跳过这个环节而直接写结果。而普通班学生一直按老师要求,能够按部就班认真去写基本事件空间及所求事件,恰恰不易出错。
另一个原因是重点班学生由于解题速度快,额外接触了很多教辅资料。而新课改实施时间短,并没有太多与之配套的教辅材料,大部分仍是按旧教材进行编著的,里面含有很多在计数上设置技巧和障碍的题目。时间长了,对基本事件的分析过程反而被忽略了,概率问题也就逐渐变成计数问题。这样,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越来越被学生所忽视,他们更多的是套用公式想当然去解题。
以上案例也许可以让我们意识到在"概率"(其实包括整个数学)的教与学当中,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的重要性。
某文中指出:深刻理解基本概念是学懂数学知识的关键。但由于受既定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急于求成的心态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却过多的侧重在形式化的解题方法和人为设置的技巧训练上,而相对比较重要的基本概念却被忽视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了形式化的解题过程。这不仅使数学脱离了的实际背景,而且当学生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思维就更容易陷于混乱之中了。其中尤以概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得更为严重。
这说明在教学中应切实抓好概念教学,认真对概念进行分析与理解,熟练运用基本概念分析数学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基本概念的理解对解题至关重要之外,对于题意本身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题目表述要清晰以及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但是,以下这个案例所出现的情况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可能不时会发生。
案例2: 某位学生对某题的设问产生疑问,认为教师(和教辅材料上给出的)解答有误,并说明自己的理解。但是教师坚持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也认同教师的观点,甚至这位学生的看法遭到其他同学的哄笑。
难道真的是这位同学理解错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此题的叙述。题目叙述:
甲、乙两人约定在下午1时到2时之间到某站乘公共汽车,又这段时间内有四班公共汽车,它们的开车时刻分别为1:15、1:30、1:45、2:00。如果他们约定(1)见车就乘;(2)最多等一辆车,求甲、乙同乘一车的概率。假定甲、乙两人到达车站的时刻是互相不牵连的,且每人在1时到2时的任何时刻到达车站是等可能的。
这位学生认为:“这两个约定是矛盾的,如果见车就乘,那么就不可能再等一辆车。也就是说两个条件没法一起用。” 但是老师说:“第二个约定包含第一个约定的情况,所以就相当于只有第二个约定。”答案也是按照第二个约定做的。
我们看看两种不同的理解到底哪个更有道理呢?笔者认为,这位同学的意见不无道理。所求的概率必须满足两个前提,即约定(1)与(2)。约定(1)的意思是见车就上,不要等。约定(2)的意思是可以见车就上,也可以等一辆车再上。要想同时满足这两条,乘车的人无法操作,因为不可能同时既乘车又等车。所以这两个约定确实无法同时满足,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此题的困惑是由于题目表述不清,造成了逻辑混乱引起的。如果一定要按此题去做,也应按照约定(1)去解答,这样才能同时符合两个要求。但如果是这样,约定(2)就没用了。不过,可以将此题改成两个问或是将意思表述再清晰完整些,这样就不会造成学生的误解了。
但是,上面的例子,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教师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否得当。很多时候教师所说的并不都是对的,教师不能把自身的见解强加于学生身上,让自己的错误理解也影响到学生。另外,对于题设条件的思考,教师的思考应该再细致深入些,如发现题设不明的题或是逻辑错乱的题,可以提前将它纠正。另外,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也应慎重考虑,不能全盘否定,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让我们意识到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值得大家注意的问题,这里仅给出个人的两点看法。
第一、认真研究教材在内容上的编排顺序,避免自以为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与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旧教材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内容的安排顺序不同。尤其是“概率”这一章,旧教材以古典概型为主,学生先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学会计算大量的排列组合的问题以后,再引入概率。而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不仅仅增加了几何概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关于基本事件空间(即样本空间)的教学内容,而排列组合的内容安排在选修部分中,不讲排列组合直接讲概率。
前者即使在讲概率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仍放在了求组合数和排列数上,而不在于他对随机思想的理解,这样实际上淹没了教师对随机思想的渗透。而后者让学生真正地去体会如何将随机现象抽象为数学对象,理解好概率的基本定义。教师应认真思考体会编者的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忽视新教材的编排顺序,按旧教材去讲新教材,把概率内容处理成纯计算的内容。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就要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免造成学生认知上的障碍,思维上的混乱。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密切生活的,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激情比较高,而且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表较详细。怎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规律呢?
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而且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又存在着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不同的天气系统,这三种天气系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我就思考,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与方法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呢?单纯的平面图形不会达到直观的效果,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营造动态立体的运动效果,显示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大气流动状况。同时又可从实际出发,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怯学到愿学再到想学,觉得学习气旋与反气旋这样的知识是一种乐趣,不再抽象、难懂,而且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就从学过的知识入手,分三步走,由简到繁,深入浅出,通过图形的变化,给学生一个简明的理解与思考过程。
首先,给出一组水平等压线示意图,根据气压梯度力,让学生画出任一点的风向。并让学生明确水平等压线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海平面等压线是弯曲的,有的甚至是闭合的。第二步给出一组位于北半球等压线闭合的图让学生画出周围四点的风向,学生通过图不难发现大气的流动状况。第三步我借用多媒体技术把这组等压线做成立体,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空间感,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心气流的运动状况及对应的天气情况。
通过这一组图的变化讲解,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绘出北半球反气旋、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示意图,并分析所对应的天气状况。这样做学生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三种锋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轻松地理清知识点。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第一,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面锋面的结构和成因上用的时间过多,使得后面列表比较气压系统的异同上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提到最近冷空气对我市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所用的时间也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很好地了解此内容。
第二,在讲到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对所经过地区天气变化的影响时,过早地把答案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学生的动脑能力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活动不充分。
第三,上课过程中,由于多媒体的出错,有几个动画没有展示出来。且多媒体的屏幕太小,前面的同学可以清晰地看到屏幕的内容,而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由于反光并不能清晰地看到屏幕的内容,影响了课堂整体效果。这些问题都是在上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在后面的几个班中我将做及时地调整。
这节课所有的案例都来源于实际,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锋面系统,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案例分析的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些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1、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步骤。教师可以课前准备充分的案例,让学生看到教师对案例教学的重视,从而也提升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也让学生有了一个讨论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与同学分析本节课的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区域差异》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多个国家的气候、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教师准备的案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增强对于地理知识的认识,加强地理学习的能力。
2、案例讨论的引导工作
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正确的思路下进行讨论,不会偏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案例讨论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学生还可以在讲台上进行发言,增强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但是,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羞于发言。教师对于这些同学就应该加强鼓励,让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进行发言,同时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带动着学习差一点的同学进行讨论,增强学习不太好的同学的自信心。让案例教学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例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的时候,就需要讨论哪些措施符合了哪几个原则,这才需要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提升对于地理知识的认同感,明白案例教学非常适合高中人文地理的学习。而且,学习差一点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保持课堂纪律,让讨论的话语不能影响其他班上课。
3、案例教学的总结工作
学生在经过紧张激烈的讨论中,肯定会产生对于知识的看法。但是没有经过合理的总结,这些知识也不会成为学生自己真正学到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及时的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讨论;教师还需要在整个讨论结束的时候进行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例如:在进行《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讨论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进行总结。教师就可以总结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从:人口、资源、环境、稳定战略中进行总结。这样有条理的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地理学习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的特点有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三个特点。所谓的自主性就是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占据着最大的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就是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能够与同学进行知识的探究,实践性指的就是讲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地理知识。这三个特点最大程度的概括了案例教学的优点,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更为高效。学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深刻的理解人文地理的学习方法,并从教师的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一、高中地理新型案例教学模式
(一)在与生活联系中进行案例教学
地理学科在其本质上来说,地理来源于生活中的观察,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实践。所以针对地理学科的这种特殊属性,教师要引导地理教学案例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把学生们的思维引向生活,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并在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前提下提升学生们的地理认知水平。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图版)《城市化》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因为本课教学内容和“城市发展”有关系,所以主要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们理解城市化的主要过程和特点,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去分析城市化对我们地理环境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在教师多媒体设备上给学生们播放一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景观发生的主要变化的教学视频,使学生们在认真欣赏的过程中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思考“我国农村的人口为什么要大批地涌向城市呢?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之后,城市发生了哪些主要的变化呢?城市化的重要指标有哪些呢?”使学生们带着这几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学生们回答出一些要点,如“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给城市带来的主要现象有:住房、交通、就业、医疗等”。因为学生们在实际生活当中都可以观察到这些现象,所以理解会更清晰。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们分析城市化进程当中的特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时间,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在地理情境中进行案例教学
地理情境的设置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某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地理问题,教师要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或者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地理实验,从而使学生们理解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从而可以把所学的地理知识用于生活当中,提升学生们的地理综合学习能力。
比如,在?v述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地球公转与季节》的时候,因为本课的整体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们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可以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说出黄道面与赤道面和地轴之间的特殊关系,理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提升学生们的地理认知。在本课实践当中,由于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们来说不太容易理解,所以教师提前拿来各种教学道具“透明地球仪模型、发光太阳模型、手电筒”等,在教室里面现场给学生们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使学生们在这个教学情境当中观察黄赤交角、地轴与赤道面之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等,对地球公转的知识有一个宏观了解。了解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分析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导致的季节变化特点,并从深层次上分析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们对本课的地理知识进行一个深层次地感知,培养学生们的地理实践水平。
(三)在合作探究中进行案例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现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中倡导的重要模式,即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地理问题或者地理案例,给学生们引出一些思考性的地理问题,指导小组内部成员进行问题的讨论和探究,从而在最大限度发挥集体力量的基础上,合作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提升学生们地理理解能力的过程中也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水平。
比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这节课的时候,由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区域地理,主旨是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一些图片和资料,理解水土流失现象产生的原因,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危害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从而在整个过程中归纳出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思考模式。在教学中,教师把全部学生按照学习能力混杂分成三个学习小组,给每一个小组分别引出不同的思考问题,如“你们所了解的黄土高原土质是什么样的?黄土高原地形对水土流失有什么影响?黄土高原的降雨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什么?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哪些呢?其主要危害是什么?”教师引导每个小组的成员带着各自的问题联系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思考,并说出各自的见解,提升学生们的讨论参与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总结出了“气候、土壤、地形、植被、水文”等自然因素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再加上人为的破坏使得水土流失更加恶化。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紧急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去治理水土流失的状况,改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使学生们了解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的方向,提升学生们的环境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