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开放空间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第1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历史环境 城市景观 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世界上54%的人口的居住地(2014年数据),自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内,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更新和发展。为了满足不断涌入城市的人口的生活和发展需求,城市产业调整和土地再开发使得许多城市焕然一新。废弃地转化为新的城市开放空间和居住、商业用地;居住区和高速路伸入宁静的城郊;繁华的老街留下古老的建筑和街道诉说历史,城市的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样貌或许随时光流逝改变了,但文化在环境中沉淀,成为城市不可替代的“记忆”。

作为城市居民户外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城市开放空间――城市记忆重要的承载者,人们进行社交、游憩、出行、商业等活动的场所,其环境深刻的影响着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城市开放空间的历史环境是场地的重要部分,涉及到精神和物质多方面的要素。以场地历史环境作为出发点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能延续场地的历史感,对城市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回应的同时,唤醒人们对于城市历史的思索和回忆。

城市历史环境与开放空间

环境是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1]城市环境包含了植物、建筑、街道等物质元素,也包含了氛围、空间感、历史文化等精神要素。它包含了气候、地质等自然要素,也包含了艺术、习俗等人文要素。城市历史环境,是由各具特色的城市格局、传统街道结构体系、传统建筑群体、与之配套的公共设施以及园林绿化等构成的。[2]它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物质空间环境,是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城市的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物质技术要素和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3]它是每个城市地域性特征的一部分,是不断变化的,会随着城市发展,人文、自然环境的变迁而改变。

城市文艺复兴理论认为:建筑必须满足人们两个方面的要求,人与自然融合交流的要求,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要求,同时要保持和延续城市的历史和文脉。[4]城市开放空间同样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流沟通的空间,也是城市历史和文脉重要的展示空间。

基于历史环境的景观设计

随着人们对于城市地域性设计的重视程度加深,许多设计师将视线转向对场地本身的自然、文化要素的深度挖掘和提炼上,而非对于某种流行元素或风格的模仿。风景园林学一贯都致力于修复场地和场所,从而有别于那些忽视地方特性和地方价值、导致放之四海皆准的乌托邦思潮及其影响下的现代主义晚期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5]《场地的缺失》的作者霍夫教授针对城市化对场所特质的破坏提出了6条“地域性设计”原则:熟知场所、维护历史感、获得直接经验、最小干预、可持续性和从最容易的方面入手。[6]历史感是是人们能够从景观设计中体验到的一种精神感受,是城市历史环境的体现。而基于历史环境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够维护场地的历史感,还应为场地增添新的活力。以场地历史环境为设计依据,能够延续场地历史感,使景观空间具有可持续性的设计可以称之为基于历史环境的设计。

基于历史环境的设计手法

国内外以场地历史环境作为设计出发点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案例非常多,包含城市历史街区改造、工业遗址改造、城区广场设计、风景道设计、社区规划等多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设计的手法也有所区别。

再现特色景观风貌

在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中,对场地的历史进行“再现”的是比较常见的手法,是在城市的历史环境中提取典型的风貌特征、代表元素,结合现状在场地中运用景观手段进行加工和再创作的手法。

坐落于巴黎莱茵河岸的贝尔西公园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城市公园,曾是用于存放葡萄酒的仓库。基于场地的历史环境,设计师将其分为三个风景园区来表现贝尔西地区的历史变迁。开阔的疏林草地、不同园艺主题的小花圃和宁静的水景园,分别代表了贝尔西地区中世纪乡村、17世纪花园住宅和18世纪仓库与酒码头这三个阶段的历史风貌。(图1)三种不同的景观风貌在场地统一的道路系统和景观序列中串联起来,构成了巴黎贝尔西地区的历史风貌的缩影。

风景园林师在创作时研究地域人文景观的目的不是仿造各种地域文化的产物,而是从田园风光、水利工程、民风民俗、地方特产中寻求当代的或历史的人们合理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方式。[7]这里所说的“再现”是指对历史环境的原样复制,或单纯的保护性修复,对于历史风貌的“再现”必定是要在现状条件要求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而不是复建、模仿。

图片 1 ―― 巴黎贝尔西公园

保留及改造性景观

保留与改造是体现场地历史环境最为直观的一种景观塑造手法,也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景观塑造手法。不仅针对表现场地历史的景观塑造,对于大多数城市开放空间景观来说,保留或改造场地利于景观塑造的部分要素,构筑物、地形、植被、水体等等,是对于场地历史的尊重,加深景观文化内涵,也是合理利用资源,增添趣味的一种做法。通常来说,场地具有鲜明的历史痕迹的元素,在符合现状景观需求的条件下,都是具有保留或改造价值的。这也是目前工业遗产景观等遗址改造景观中运用最普遍的手法。

作为最出名的遗址改造项目之一,纽约高线公园在保留与改造的尺度与手法上有着独特的见解。设计师保留勒废弃高线的基础结构和部分轨道,改造了空间类型和步道景观,形成了城市中独特的“空中花园”。这一类项目在国内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很多场地在设计时就已经面目全非,缺少保留与改造的物质条件。但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例如北京的798艺术中心,上海800秀创意园等。

图片2 ―― 北京798艺术区/纽约高线公园

象征性景观

对于基于场地历史环境的景观设计,相对于上面谈到的两种手法,象征性的表达手法在视觉上偏向抽象与隐晦。其表现方式非常多样,可以是一种植物、一个标志性的构筑物、一种建造方式,主要特征即使用一种或少量几种具有场地历史内涵的元素作为景观要素。

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中,象征性的处理手法非常多样、效果也大相径庭。通过基础设施对场地的历史环境进行表现是其中之一。奥克兰堡垒街区改造项目在地面照明及座椅设置中表现了场地曾经海岸线的位置,以一种含蓄而艺术的方式将历史环境信息融入了城市景观。美国法明顿城市步行系统通过在城市公共通行道上发展农业景观网络,包括果树园、盆栽花园、葡萄园、墙树园,以此重新唤起法明顿已经丢失的农业传统。(图4)

图片3 ―― 美国法明顿城市步行系统

结语

城市也具有记忆,国际化的潮流更新了城市的外表,也淡化了城市的记忆。和那些伫立在现代化街区的古老建筑一样,具有历史意味的城市开放空间加深了人们对于这座城市认知,也使得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得以延续,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张松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余汉平 探索与历史环境对话的新景观设计[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陈萍萍 上海城市功能提升与城市更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2006.7-10.

[5].Corner J. Introduction: recovering landscape as a critical cultural practice[M]//Corner J. Recovering landscape: essays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 12-13.

第2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街区型住区,交通空间,策略

Abstract: the block type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ternal traffic space and urban residential space communication, form the levels traffic space environment; On the one hand may will block all kinds of public facilities within maximize space uti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security blocks residents safe and convenient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is mainly on residential block type traffic space design of the strategy.

Keywords: block residential type, traffic spac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街区型住区交通空间作为城市交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独立于城市空间,成为交通孤岛。街区的生活和空间与城市空间环境的沟通主要表现在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适宜的路网密度、共享的公共设施和开放空间以及多层级的居民交往空间。

街区型住区交通空间设计是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当前街区型住区交通空间设计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交通空间开放度缺少均衡性,开放度过高导致街区居民居住环境私密性缺失;开放度过低使得街区公共设施利用率低。2)静态交通缺少整体性设计,存在商业停车位不足和住宅停车位没有最大利用。3)交通空间人本思想贯彻不够,主要表现在内部交通空间对步行系统的不重视,以汽车交通主导的交通规划思想根深蒂固。

1.步行系统安全性设计策略

步行系统安全性主要体现在道路交叉口,由于我国住区内的道路交通设计是以汽车为主导,各种技术参数都是以汽车通行的便捷性为首要目的,对于街区型住区倡导步行交通环境,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而在住区内部道路交叉口设计中应满足行人安全,增加步行交通的可达性。在道路交叉口设计时尽量减少行人过马路的距离以及减慢汽车通行速度为主要原则。

1)道路形态控制策略:曲线的道路形态可以迫使驾驶员降低行车速度;而笔直的道路则会使驾驶员提高行车速度。使步行交通与机动车道拥有平等的使用地位,保证住区内的步行安全,必须控制住区内的机动车车速在20公里/小时。

2)道路交叉口设计:以步行交通为主导的街区交通系统,街区内的机动车道一般以减缓车行速度而保证行人的安全,而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必须以行人通过为原则。主要有如下几种策略:①通过将交叉口道路变窄,以降低车行速度,同时减少行人通过马路的时间。②交叉口附近道路设置各种形式的路障,减缓汽车通过的速度。

3)人行主导的道路转弯半径控制:当前我国住区内的道路宽度和转弯半径都是汽车顺利通行的原则统一实行的规格,如一般小汽车转弯半径要求6米,大汽车要求9米等等。而对于不同区位的街区型住区内部交通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对于以步行为主导的街区型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而言,过大的转弯半径不利于行人安全通行。

另一方面道路技术规范属于规划管理部门的要求,在规划设计中应该是规划管理部门协调,制定该区域的城市设计导则,制定适宜的转弯半径尺度。例如上海太平桥新天地针对不同层级交通交叉口制定不同的转弯半径,确保街区内行人步行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2.人车共存的交通组织策略

人车共存交通系统适用于规模较大的街区型住区,人车共存交通理念极大的提高了居民出行进行各种活动的效率,提高生活性街道空间的活力。交通出行是街区居民所有活动中最广泛的一种,交通行为也可以导致各种公共活动的产生,人行和车行的混合增加居民之间见面的几率,增进居民的交往;另一方面人流、车流的混合使得沿街的各种商业经营得到改善。

1)交通安全的前提:如上文所提出的步行系统安全性策略,人车共存的交通系统首要条件就是保障人行安全,才会产生具有活力的生活性街道空间。

2)人车共存交通沿线功能组织:将街区主入口和以街道生活为载体的人车道路系统连接起来,通过道路和沿途的生活服务设施、商业、学校、公园活动场地串联起来,使得原本孤立的功能设施变成点、线、面结合的活动场地系统。

3. TND模式与人车分流交通设计策略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一般适用于城市市中心,规模较小,高容积率和高密度的地块,区位配套设施、商业环境成熟的街区。这种组织方式保证街区内的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相对独立,道路交叉口较少,有效的保证了街区内的外部空间环境安全便捷。车行系统在街区组织,与停车场各种商业车流减少对住区环境的干扰,而街区内部的各种开放空间、公共设施能够很好的联系。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是以步行系统和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空间系统为主导地位,成为街区空间结构的主体。常用的规划策略是将步行交通和车行交通在竖向进行分离,将车行交通的流线和停车完全布置在地下。车行交通与步行系统分离使得地面用地全部用作人行景观。这种立体分流模式使得车行交通减少对用地紧张的小规模街区型住区开放空间的占用,避免了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的矛盾;增加了街区居民户外活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促进街区活力。

4. 商业停车位与住宅停车位统筹规划策略

街区型住区外部空间停车空间主要有商业停车位和住宅停车位构成,而商业停车位一般属于临时性的,和住宅停车位具有时间上的互补。在深圳万科城停车位布置是靠近步行道,一方面减少对街道空间的干扰,影响居民对商业设施的使用以及紧急情况下消防车道的通行;另一方面便于顾客的停车。因而停车位空间布置的一般做法是:

1)在不占据街道空间的同时,拓展道路边缘停车,并用绿化带将停车空间与街道步行空间隔离,减少消极空间。

2)结合广场空间停车位,在广场规划设计中考虑商业临时停车空间,满足周末、上下班车流密集的需求。

开发商将住宅停车位整体上持有,而不是买给住宅居民个体。一般而言,住宅停车的时间为晚上下班;而商业临时性停车的高峰期给白天。因此,可以将住宅部分停车位作为商业服务临时性停车,使停车空间最大化的利用。

5. 结合TOD模式策略

公共交通服务的人群主要是本街区中低档住宅片区和附近居民区的居民,因此公共交通站点的选择必须符合这类人群的特点。对于本街区居民而言,公共交通的站点的服务半径可以辐射到所有街区范围内。公共交通的引入也为街区内中低收入的居民提供了更为公平的出行机会。而对于附近居民来说,公共交通的可达性,使得外来市民到达街区公共中心更为便捷。

1)整合街区居民出行目标布置公交站点

在街区公共性生活性街道上与街区公共中心结合,根据居民出行的目标进行有效整合,将居民上班、上学、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布置在其通往公交站点的步行系统线路上。居民在日常出行过程中可以完成多种活动,大大的提高了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效率,极大的强化公共交通的便捷性。通过一系列高效合理的功能布局,使得日常以汽车出行的居民在交通不畅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公共交通。

2)将公共交通引入到街区内部的TOD模式

以公共交通车站服务半径,将街区公共中心、开放空间、步行系统和社区服务设施结合起来整体性规划。这种规划模式一方面提高物业的整体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共交通的经营。各层级的社区服务中心处于公共交通的节点,对于街区居民而言提高了出行的效率;另一方面街区附近的居民通过便捷的公共交通达到街区公共中心(公共绿地、商业设施、会所等),提高了街区功能设施的商业价值,开放空间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杨靖马进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彦辉. 中国城市封闭住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0

第3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滨水景观(water sight);中国(China);城市(city);空间(interspace);园林(gardens)

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源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居住环境与生活空间又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滨水景观空间的出现又必将成为环艺设计界的一大重要课题.其重要意义可谓极为之深远,因此一个好的滨水景观设计工程将改变一方人民的生活质量,及人对自然环境的心理需求。

滨水一般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随着一条名河而兴衰变化。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

滨水带的规划设计在整个景观规划设计中属于比较复杂的一类,国际上专业同行要比水平,往往就看这一项目的设计水准。为什么说它具有挑战性?因为它涉及内容很多,不仅有陆地上的,还有水里的,更有水陆交接地带的。有水,有湿地,与景观生态联系极为密切。犹如建筑学的核心课程是空间构成,城市规划的核心课程是土地利用与道路交通(从物质形态角度讲),景观建筑学的核心课程一门是场地规划,另一门就是景观生态。滨水带规划设计包含了这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人类对景观的感受并非是每个景观片断的简单叠加,而是景观在时空多维交叉状态下的连续展现。滨水空间的线性特征和边界特征,使其成为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滨水边界的连续性和可观性十分关键,令人过目不忘。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目标,一方面要通过内部组织,达到空间的通透性,保证与水域联系的良好的视觉走廊;另一方面,滨水区为展示城市群体景观提供了广阔的水域视野,这也是一般城市标志性、门户性景观可能形成的最佳地段。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一个充满变数的社会,在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就整个行业而言,任何单一化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设计方法,最终都将遭到社会的抛弃。但就个体而言,面对激烈的竞争,每一个设计师又不得不追求个性化、专门化的工作方式。因此,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而言,我们只能“就人论人,就事论事”,绝不能以偏概全,用几句口号来概括现代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理念。对于同样的理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

回首中国近年来随着全球滨水景观大潮的发展,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行业形成了一个何种态势。近10年来,中国的园林景观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面对开放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市场,面对各行各业、尤其是境外设计师的激烈竞争,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如何提高行业的门槛,并确立自身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如何抵御外来文化的全面入侵与占领,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研究借鉴西方先进理念与设计方法的同时,加深对本土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研究与认识,营造既符合“全球一体化”趋势、又具有本国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避免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完全丧失自我,以致被世界文化所淘汰,是每一个中国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

大量的园林景观建设项目和低劣的设计施工水准,造成中国现代园林景观整体行业欣欣向荣,设计作品却粗制滥造的矛盾局面,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园林景观行业的健康发展。学习、研究西方现代园林景观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对推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然而,无论是学习西方经验,还是继承中国传统,都应以科学、严谨、全面的治学态度,注重其内涵与本质的研究,反对各种形式的断章取义、惟我所用。

目前国内的滨水区规划,包括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的规划设计和水利部门的河流治理,都往往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未能将滨水区的问题予以综合理解和综合解决。而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更为综合的学科,其优点之一在于可以从比其他学科更广阔的视野范围来解决问题,综合建筑学、艺术、城市规划、地理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提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的、多目标地解决问题”,“同时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两方面的知识,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师”,更应努力发挥其综合优势,致力于更完善的滨水区建设,而多学科的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也应是景观设计人员首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次规划作为进行多目标滨水景观设计的一次尝试,运用了综合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设计,以期实现综合的目标。

大篇幅的比较和研究,最终目的都是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通过踏实的工作在我国出现一些好的园林景观作品。到底何谓好的园林景观作品?一个好的作品,是不能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应该从场地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景观。许多有识之士,许多境外严肃的设计师,都在强调对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本土化研究,都在探索营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园林景观之路。

【参考文献】

[1]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演水区景观设计城市规划[J].2000(9):19-22.

[2]干哲新.浅谈水滨开发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8(2):42-45.

[3]刘晓涛.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规划师,2001(6):66-69.

[4]杨芸.论多自然型河流整治法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J].四川环境,1999(1):19-24.

[5]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4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气候适应性;综述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适应性研究不断涌现,风景园林领域也不例外。

在理念认识层面,最早有美国麦克哈格1992年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详细的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并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1] 近几年,有张卓予(2009)[2]、包满珠(2009)[3]、赵彩君(2009)[4]、胡承江(2011)[5]、杨锐(2011)[6]等讨论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强调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

在设计方法研究层面,有冯潇(2009)的博士论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总结了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原则与方法。 [7]赵彩君(2010)在其博士论文《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中通过对理论的总结,以及技术手段、设计手法的阐述,将科研成果、设计实践和应对策略相结合。[8](美)奇普·沙利文(2005)的《庭园与气候》按照传统上用以解释现实世界本质的四元素“土”、“火”、“空气”、“水”划分为四个部分,展示了过去伟大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是如何利用这些元素来创造微气候的。[9]柏春(2009)在《城市气候设计 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实现的途径》书中提出“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的概念,并从这一概念出发,建立一个关于城市气候学与城市设计学交叉研究的体系、框架以及实现途径。[10]冷红(2009)在《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一书中提出寒地城市环境宜居性建设的科学理念和设计方法。[11]荆其敏、张丽安(2012)《设计顺从自然》本书主要介绍了设计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提出设计顺从自然、设计顺从气候、设计顺从地形地貌、设计从土从石、设计从风从声。[12]

在应用理论研究层面,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型来看,有谭刚毅(2003)[13]、赵彩君(2011)[14]、王建华(2008)[15]等对传统园林气候适应性及各气候应变措施进行了研究; 何海霞(2008)[16]、郭虓(2012)[17]等对民居院落气候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中,有张亭(2005)[18]、郑洁(2005)[19]、朱俊华(2011)[20]、刘姝宇(2010)[21]等总结了居住外环境气候设计的方法及策略;在校园规划设计的研究中,有冒亚龙(2010)[22]、李帅(2010)[23]、宣怡(2012)[24]等探究适宜地域气候的生态校园规划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校园规划布局结合地方气候等规划与设计策略;对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有冷红(2011)[25]、阎晶(2010)[26]等探讨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的策略与具体方法;谭晓红(2004)[27]、肖锐(2012)[28]、梅洪元、代阳(2012)[29]等从气候角度出发对街道的绿色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广场规划设计的研究有毕晓莉(2011)[30]、刘伟毅(2006)[31]等提出了广场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周瑞祖1996)[32]、程静静(2010)[33]、陈玉玲(2010)[34]、唐芳、张秋钤(2011)[35]等对于风景区进行了气候资源评价的研究,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发现,近年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界深刻地认识到了气候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对于不同类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应用理论都有所研究,但是针对气候适应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相对欠缺。

参考文献:

[1](美)麦克哈格(Mcharg,Ian L.)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张卓予.微气候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v.35(32):15-16.

[3]包满珠.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园林建设[J].建设科技,2009,No.156(19):30-33.

[4]赵彩君,傅凡.气候变化——当代风景园林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机遇[J].中国园林,2009,v.25;No.158(2):1-3.

[5]胡承江,李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杨锐.风景园林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园林,2011,v.27;No.185(5):18-19.

[7]冯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8]赵彩君.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9](美)奇普·沙利文(Chip Sullivan)著;沈浮,王志姗译.庭园与气候[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柏春著.城市气候设计 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实现的途径[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1]冷红著.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2]荆其敏,张丽安著.设计顺从自然[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3]谭刚毅,陆琦.广东传统住宅庭园的气候适应性与实用性[J].中国园林,2003(4):23-26+83.

[14]赵彩君.与气候为友—中国传统园林适应气候的特色研究[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王建华.基于气候条件的江南传统民居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8.

[16]何海霞,张三明. 中国传统民居院落与气候浅析[J]. 华中建

筑,2008,v.26;No.13912:210-214.

[17]郭虓.气候对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12.

[18]张亭.京津石地区居住外环境气候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

[19]郑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小区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0]朱俊华.基于微气候模拟的居住区低碳规划方法初探——以香港牛头角

上邨规划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2011:8.

[21]刘姝宇,徐雷. 德国居住区规划针对城市气候问题的应对策略[J].建筑学报,2010,No.50408:20-23.

[22]冒亚龙,何镜堂.映射气候的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0,v.17;No.10304:39-47.

[23]李帅,敬鑫,于海漪.北方工业大学校园微气候测试与分析[J].华中建筑,2010,v.28;No.16312:58-63.

[24]宣怡.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2.

[25]冷红,甄玮.基于微气候优化的寒地城市小型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哈尔滨太平公园为例[A].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6.

[26]阎晶.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27]谭晓红. 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4.

[28]肖锐.不同气候地区街道布局研究[J]. 中华建设,2012,No.8405:84-85.

[29]梅洪元,代阳.回应气候的寒地城市街道绿色设计[J].建筑学报,2012,No.53212:104-107.

[30]毕晓莉,刘起.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西北地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以白银金鱼公园全民健身广场设计为例[J]. 华中建筑,2011,v.29;No.17310:47-49.

[31]刘伟毅.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广场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2]周瑞祖,周永忠.五洩风景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1996,01:3-8.

[33]程静静.黄山风景区气候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0,v.12;No.12901:42-45.

第5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划中也越来越注重预留和设置各种城市广场试图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流、休憩、游玩及活动的场所和空间。然而,这些城市广场在建成并提供给市民使用后,人们对其使用后的满意程度如何,哪些环境因子是影响人们使用过程满意度的关键词。对城市广场做使用后评价将显得尤为必要。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1]。它在20世纪50年代末逐渐系统化,主要用于检验策划设计阶段所做决策的正确性[2]。POE真正成为独立的学科只有近30年的历史。它既可用于评价研究建筑(如医疗建筑、老年住宅、博物馆)或服务设施,也可针对户外空间进行探讨,但其往往关注特定类型的建筑或场地[3、4]。目前国内用于城市广场的评价很少报道。

本文以使用后评价为理论基础,对包头城市广场的空间品质进行评价,并建立合理的空间品质评价体系,以期为广场的改建或新建广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样本与方法

1.1样本

包头的休憩广场众多,要把每一个广场都作为样本来进行评价是不现实的,因而,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样本对本研究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选择样本时,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1)代表性:即样本要基本代表该地区休憩广场的特征,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2)完备性:即样本要具备休憩广场的各种环境因素和空间构成因素。

(3)地域的多样性:样本尽量避免在一地点同时选两个以上的样本。

(4)注意各因素的独立性,保证调查的因素不出现冗条现象。

根据以上原则,最后选定了五个主样本分别是阿尔丁广场、银河广场、体育广场、团结广场和九原广场。

1.2评价指标的选取

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正确选择评价指标是决定评价体系成败的关键。为保证评价体系的普遍有效性,笔者基于客观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运用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原理,以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和卡罗琳·弗朗西斯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为依据,经过反复推敲,建立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5-7]。

1.2.1使用者情况分析

为了了解使用者对广场的利用情况,对使用者的来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出行方式构成、居住地构成、出行频率、停留时间进行分析。

1.2.2空间品质分析

从使用者对广场的满意度出发,分析使用者对空间景观、广场环境卫生、设施的维护及广场的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价意见,了解广场景观环境方面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选取的指标有地面舒适度(x1)、空间开阔度(x2)、视野开阔度(x3)、空间层次性(x4)、绿地率(x5)、植物的丰富度(x6)、文娱活动设施(x7)、服务设施(x8)、休息设施(x9)、照明设施(x10)、环境卫生(x11)、安全性(x12),每个指标分5级,得分值分别为1、2、3、4、5分。

1.3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观测方法对包头城市广场的空间品质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和实地观测结果通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各广场的综合评定,方法如下:

根据模糊数学理论,首先建立“空间品质好”这一模糊子集A的隶属函数μA(x)(以下简记为μ(x))

0x≤a

μ(x) =(x-a)/2(b-a) a<x≤b

[(x-b)/(c-b) +1]/2 b<x≤c

1x>c

其中:μ(x)为各项指标的单因素隶属度;x为某项指标的实际水平;a为该项指标的最差水平;b为该项指标的平均水平;c为该项指标的最好水平。

其次对第i项指标值计算单因素隶属度为μi(x),表明这一指标属于A的程度。最后,对各单因素隶属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综合隶属度,得出综合评价值,即:

ū (c) =∑Wiμi(x)/∑Wi

其中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 利用变异系数法取Wi=Si/Xi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确定权数,且Wi>0,∑Wi= 1。

由最大隶属度原则,μ-(x)越大,说明空间品质越好,最后由综合隶属度进行排序。

2.结果与分析

2.1使用者情况

为了了解使用者对广场的利用情况,对使用者的来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出行方式构成、出行频率、停留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使用者的来源和出行方式构成分析:九原广场、团结广场、体育广场的使用群体主要是附近居民,分别占73% 、56%、56%,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分别占78%、82%、67%,因此这三个广场在定位上应该以服务附近居民为主,满足该群体的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需求;其次是为附近工作的市民提供一处可供中午休息的良好环境,以及为穿行者提供比较合理和便捷的路线。阿尔丁和银河广场的使用群体主要是非附近居民,分别占66%和58%,出行方式中步行分别占50%和41%,骑车分别占34%和32%,因此这两个广场应该满足集散、穿行、休闲、娱乐的需求。

使用者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出行频率和停留时间分析:各广场的使用者性别构成都接近1︰1。阿尔丁广场和银河广场的的使用者主要在18-55岁年龄段,55岁以上的使用者较少,其它3个广场的使用者中各年龄段分布相当。各广场调查者出行频率多集中在一个月1-2次,停留时间大多在半小时,综合比较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阿尔丁广场、银河广场和团结广场的使用频率较高。

表1 5个广场的使用者情况比较(%)

 

 

 

 

 

阿尔丁

银河

体育

团结

九原

性别构成

48

52

51

50

50

52

48

49

50

50

附近居民

42

34

56

56

73

58

66

44

44

27

年龄构成

小于18岁

37

44

44

16

28

18-35岁

33

22

24

22

12

36-55岁

22

32

12

42

40

55岁以上

8

2

20

20

20

出行方式

步行

50

41

67

82

78

骑车

34

32

31

10

20

坐公交

8

16

8

2

坐出租

8

11

2

出行频率

很少来

22

26

32

20

37

一个月1-2次

54

58

50

52

49

一星期1-2次

18

12

14

24

6

几乎每天来

6

04

04

4

8

停留时间

几分钟

17

10

44

20

46

半小时

43

50

44

64

43

2-3小时

23

40

12

16

11

第6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老年公寓;人口老龄化;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人口结构进入“多老少子”的背景下,集居住、医疗、服务为一体的老年公寓将成为解决养老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养老模式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环境舒适、设施完善的老年公寓,也成为建筑设计行业的热点研究方向。

老年公寓概念界定

老年公寓是提供老人集中居住的专用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1],是社区服务的延伸,是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的结合,即是我国传统家庭养老的新发展,又与国际新型养老模式相接轨[2]。

老年公寓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老年公寓的发展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相较于国外,我国老年公寓在养老总体上仍占据较低的水平。

国内养老模式主要由以下三种模式组成:第一种为分散居住、家庭供养和服务方式;第二种为分散家庭居住,社会化生活服务方式;第三种为社会化集中养老方式。但是,目前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社会集中养老设施却越显缺乏。社会集中养老目前在我国主要是在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干修所等养老机构居住养老,数量很少,仅占老年人总数的约1%,大部分是在家庭分散居住养老[3]。

老年公寓国外发展现状

(一)、欧洲地区

从19世纪末起,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公寓已基本成熟定型,其模式大致可分四种:独立型老年公寓、服务型老年公寓、护理型老年公寓以及大型综合体老年公寓,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表1)。这些老年公寓以老年人为核心,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医疗和心理健康需要,营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养老环境[4]。

表1 国外老年公寓主要模式

(二)、日本地区

日本高龄者公寓的开发模式分为以下系列:

收费老人之家系列;关怀住房系列;中老年住宅系列;集中化老人之家系列;小规模家庭系列;租用住宅系列;医疗住宅系列;国有老年者之家。

(三)、美国地区

美国的老年公寓分为自住型、陪助型、特护型三类。公寓设施齐全,管理模式先进[5]。

如佛罗里达坦帕市的太阳城中心是美国较大的老年社区之一,坐落于佛罗里达西海岸。社区遵循专为老年人考虑的建筑规则,小区内实行无障碍设计: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低按键、高插座设置,社区住宅以低层建筑为主。同时,强调社区内的空间导向性:对方位感、交通的安全性、道路的可达性均进行了安排,实行严格的人车分流[6]。

相比较于我国现今的大部分老年公寓的发展,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软硬件上优于我国,很多经验和设计细节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国内老年公寓的不足

由于长期社会化集中养老模式在我国养老模式中的比重一直较低,加上我国老年公寓建设主要是上世纪建设的敬老院、福利院,建筑时间较长又不是专供老年人是使用的综合建筑,所以存在诸多不足:

(一)、建筑设计上的不足

单从建筑设计上说现存老年公寓不足:布局不合理;建筑老化,设施不全;类型单一[7]。

(二)、老年服务体验上的不足

从老年服务体验上老年公寓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入住难,且布局不合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养老制度不够完善,供需关系紧张,十一五期间我国养老机构数量情况表明,我国每百名老人拥有床数为1.8张,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数量,而且分布不均匀,城市间的差距极大。

2、资金来源单一,发展失衡。城乡差异悬殊,城市市养老机构综合质量远高于农村,而公办养老机构受国家大力支持,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具有明显的优势,反观民办养老机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资金能力单薄,发展举步维艰。

3、服务标准欠缺,难以规范。我国养老制度不够完善,难以形成规范体系,给管理和对服务的定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服务类型也较为单一。

4、专业人才缺乏,服务队伍不稳定。在我国,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低,待遇差,社会普遍认可程度不高,是我国护理行业面临数量少水平低的趋势[8]。

老年公寓的设计思路

(一)、老年公寓的选址:

1、环境质量良好环境符合老人心理上的需求,对老人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2、交通手段便于老人外出或是与子女、友人互相往来都十分方便;

3、公共设施齐全使居者对现实生活感到方便,对未来生活感到安心;

4、生活气息浓郁使老人们与各年龄段的居民们有各种各样相互交往的机会,避免产生与社会相隔绝、被社会所遗弃的消极心理;

5、设置理由充分通过问卷调查、对居住方式进行分析等,决定是否设置[3]。

(一)、空间划分[9]

(二)、房型设计

在老年公寓的设计中,我们应参照老年人居住建筑规范和老年人的居住意愿设计多种套型,包括单人间、双人间、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甚至三室两厅等,并深入考虑套型中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功能的构成方式,将老年公寓与“宿舍”区别对待,既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又能营造一种家庭氛围,让老年人住得温馨、舒适。另外,在一些面积较大的户型中,考虑设专门的护理用房,最大限度地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4]。

(三)、交往空间设置

本次设计根据人们活动行为及交往心理将福利院空间划分为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的多层次交往空间。①具有私密性的个体活动空间:②半私密、半开放性的成组活动空间:③开放性的集体活动空间[10]。

(四)、家装设置

老年身体机能下降,身体的高度也有所降低,家具应比一般的偏低,老人取放物品比较方便。老年人的视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在颜色的运用上,应使用柔和明快的色调,灯光的运用上也要更加明亮[11]。

(五)、房屋舒适度影响因素

1、寒冷地区冬季供暖系统应稳定均匀;2、房间朝向好,阳光充足,便于通风;3、防止噪声的袭扰;4、室内照明应尽可能地多使用自然光,采用人工照明时,应使室内亮度均匀,避免眩光;5、卧室内的家具可让老人自带;6、应有储藏空间让老人放置自己的私人物品;7、卧室和起居室的空间比例应合适,避免产生不舒适的心理感受,例如进深与开间之比不能过大而显得狭长,层高不宜过低而产生压抑感[12]。

、住房外部设计

1、从视觉、心理角度设计绿化,视野通透,绿化植物物种要有多样性,要求选配植物合理,为了防止蚊虫,可以在绿地中种植一些食虫植物如:猪笼草、紫花捕虫堇等,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

2、老人活动能力差异的设计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原来的工作岗位和社会身份中撤离,许多老人会感到一时无法适应,所以应该有一个可以丰富老人的生活,可以社交的环境,,一般老人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是散步,老人活动频繁的地方需要精心设计,保证平面无障碍,选择合适的坐椅布置在具有安全感的位置,避免背对开放空间。

3、老人与空间交互性的构成设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器官、肌肉的功能,记忆力、思维能力等都渐渐退化。使老人逐渐丧失独立性,因而这就需要用细部设计来刺激他们的感官活动,空间内部的标示系统应具有明确的提示性,色彩鲜亮、图底对比鲜明、字体容易辨认,应尽可能与图示结合,可采用特殊的荧光材料,这样即使在夜间,也可以通过光照给以指引,标志性绿化的地标功能,明确的空间特征等,老人听力下降,听觉清晰度减退,所以要求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又要能够大声地进行交流。因此在空间内采用隔音材料,也还可以发挥绿化的隔声、吸声作用,另外为保证老人的安全,我们应该在公共空间设置护拦、扶手报警系统,低位对讲语音系统等,预防老人跌倒或跌倒后爬不起时,有人能够通过报警系统得知消息,并提供及时的帮助[13]。

结论

目前不少学者都进行了此领域的研究和设计,并对国内部分已有的老年公寓和新建的老年公寓以及国外的典型的老年公寓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我国老年公寓未来的设计、营运提供了相当多的建议,总体来说,我国老年公寓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和国外差距较大,且需求前景巨大。因此,对于目前的研究成果不足之处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为老年公寓的设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老年人谋求更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刘美霞,娄乃琳,李俊峰.老年住宅开发和经营模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王璐,畅彦丽.构筑以人为本的老年公寓[J].科技与企业,2012年6月:45

[3]张珂.老年公寓之中日对比分析[J].城市开发,2011.06:16-19

[4]封蕾,胡振宇.老龄化背景下的新型老年公寓设计探索[J].建筑实践,2010.04:59-61

[5]钱欣葆.美国老年公寓[J].新农村,2008.06:30

[6]邹益民,孔庆庆.欧美国家老年公寓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8.03:193-196

[7]陈红霞.当代老年公寓规划设计要点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2:156-157

[8]刘晓梅,纪晓岚.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基于浙江省嘉善老年公寓的调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2.02:23-27

[9]温杰,孔俊婷,张凯韬等.解析当代宜居型老年公寓的公共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11年12月:5-6

[10]叶鹏,李雪.安庆市福利中心老年公寓的设计探索[J].建筑实践,2011.2:54-57

[11]王庄.论老年公寓的功能性设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7:21-22

[12]张进,徐晓丽.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内部空间设计[J].家居装潢,2011:102-104

第7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居住建筑;生态设计;苏州

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pace of the new rural accelerating ceaselessly in Suzhou,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ur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uzhou, and the discussion to the ecological design, the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Keywords:new rural;residential building;ecological design;suzhou

中图分类号:TU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103-02

1 前言

在苏州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建设同样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显然,维持原有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是不切实际的,农村环境为适应新的需求必须得到有效改造。但目前村庄无序建设的情况较普遍,新的村庄建设体系还未形成,传统的村落布局和结构就已经遭到破坏,农村理应是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却由于农村生态环保意识的薄弱,特别是居住建筑的随意设计,不仅降低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并造成农村资源的极大浪费。

2 目前苏州农村居住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布局方面

由于村庄规划的缺失,建筑布局随意性很大,缺乏整体布局的协调性。部分居民为了追求较低的投入,减少土地平整的费用,建筑的朝向常常受到现状用地的局限,建筑整体空间表现出杂乱无序的状态。此外,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民建房出现盲目攀比的情况,建筑新旧风格不统一,外观凌乱而缺少特色。

2.2单体建筑设计方面

建筑单体造型或是式样反映出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农村的社会文化。苏州农村新建的建筑与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乡土文化联系较少,建筑的设计趋于单一化,地方差异性表现不明显。建筑在立面、色彩以及细部设计等方面影响了村庄整体的生态风貌特征(见图1)。

2.3庭院建设方面

庭院是农村居民主要的生活场所,在形态上是指由房屋、围墙、院落空间以及动植物等组成的空间院落,是区别城乡的重要感观特征。目前苏州农村中的庭院仍实行人畜混杂的方式,部分农民甚至将生活垃圾露天堆置于庭院中,导致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住户的身体健康(见图2)。

2.4建筑材料方面

建筑在外装修上主要采用白色瓷砖或是马赛克饰面,石膏线脚,小青瓦或是琉璃瓦屋顶,铝合金大玻璃窗以及防盗门,而在室内装修上基本与城市住宅接近。可见,建筑选材完全既没有考虑整体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没有考虑建筑节能上的要求,大大浪费了许多农村中独有的可再生自然资源。

3 农村居住建筑的分类以及生态设计的技术路线

3.1农村居住建筑的分类

根据农村居住建筑承担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生活与生产功能分离型,其设计可以参考城市生态住宅的标准进行设计。二是生活与生产功能结合型,农民的生活居住与手工艺产品生产、农副业产品或是服务业经营结合在一起(见图3),住宅同时承担生活与生产经营的功能,在设计时就应综合考虑生活与生产的特点,进行综合安排和设计。

3.2农村居住建筑生态设计的技术路线

生态居住建筑的设计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即高技术路线(应用高新技术建材及现代设计与施工)、低技术路线(对传统建筑进行生态化改造与设计)和政府干预路线(制定生态建筑的技术规范并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其中,高技术路线适用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对于农村生态居住建筑的设计应选择低技术路线结合政府干预的路线。

4 苏州农村生态居住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

生态建筑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颜京松先生认为生态建筑或是生态住宅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具有较完整的生态代谢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人与自然协调、互惠互利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针对苏州农村的具体情况,生态居住建筑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居住建筑的选址应尽量不侵占未开垦的土地和自然空间,布局上采用群体布局的方式,提高建筑密度。在可居住及合理的条件下,减少建筑面积,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低。

2)从苏州农村的地域特点出发,提倡利用传统技术和本地材料的乡土地方设计手法,重视对地域性和地方性的理解,并依托地方的文化脉络特点。

3)针对苏州的气候特点,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并尽可能考虑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采用太阳能供热、自然降温、自然通风等设计手法,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4)考虑农村居住建筑融入到整个地域的生态循环圈,即将建筑的设计、建造及使用过程中的消耗、排放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于良性循环。

5)建筑选材应选用苏州当地的可以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实现利用本地材料达到保卫节能的目的,并且可以重复回收利用。

5 苏州农村生态居住建筑的设计建议

农村生态居住建筑不仅是建立一套独立的建筑以满足农民居住和存放物品的空间要求,而且要将建筑与环境、资源、能源以及人的活动紧密地融为一体。既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制造良好的富有生机的环境,又同时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在已经改变自然的情况下,争取对自然界的最优化利用,以一种新的形式即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顺应和保护自然界的和谐,维护生态平衡,创造适宜于农民生存与行为发展的各种生态建筑环境。

农村居住建筑环境是私人的活动空间,也是居民主要的生活环境,其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对其生态设计的主要建议如下:

1)居住建筑的布局

农村居住建筑的选址及布局要充分考虑环境、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民风民俗等要素的影响,特别是建筑朝向对自然生态节能的考虑,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实现农民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追求。

2)单体建筑造型

住宅单体造型包括体型、立面、色彩和细部等,是住宅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其具体设计应该结合农村的气候条件、风俗习惯因地制宜,并注意降低造价和节约用地。在形式上注重现代化与乡土化相结合,即使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农村居住建筑(见图4)。

3)室内空间设计

合理的室内空间是由一定数量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室内小空间组成。无论是生产与生活功能分离还是结合的居住建筑,在室内空间布局上都应该进行功能分区和动静分区,分为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家务空间、交通空间和一定的与大自然联系的开放空间,如院落等。在门窗设计和室内空间组织上应该保证自然通风,采用可控天窗装置、可控遮阳装置,最大可能应用自然采用。室内还可引进适量绿色植物、花卉、虫鱼等,并科学合理的搭配,营造室内亲近自然的氛围,既增强室内环境的活力与生机又增加美感。

4)庭院空间设计

在农村,苏州城市化程度较高,农村庭院面积普遍较小。在庭院面积较小的住户中,庭院内只留有观赏植物,应从生态人居的角度考虑,逐步把庭院农作物种植用地转移于村域范围内的一处种植养殖小区,使相同功能的用地能够集中在一处统一管理。使农业生产的功能从庭院中分离出去,保证小气候的生态环境,并创造整洁卫生的庭院生活环境。

5)立体绿化美化

立体绿化美化主要包括屋顶覆土种植、墙体绿化、庭院美化设计等,是生态设计的一大特色,不但可以保持乡村的绿色景观,而且有利于调节建筑周围的小气候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环境。屋顶覆土种植对屋顶建筑要求比较高,要在现浇混凝土屋顶增加防水层、隔离层和排水层,其上覆土,可以种植花卉、菜果等高价值作物或绿化植物,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以起到保温纳凉的生态功效。此外,屋面还可以设置蓄水池,供居民浇灌绿化、养鱼、清洁地面和卫生间等用途,同时,还可以改善周围小气候。墙体绿化是在墙下种植爬山虎等攀缘植被,以覆盖墙体,减少日光直射,在夏季起到降温的作用。庭院绿化是在庭院内合理搭配种植花草树木,使庭院形成错落有致、鸟语花香、四季常青和通透良好的农家小院。

6)水的利用与处理

水的利用与处理是生态建筑的一项重要设计,是体现建筑生态内涵的重要指标。水利用的原则是“循环使用、分流供排”,其设计包括供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供水系统要根据用水对水质要求的不同实行分流供水,饮用水、厨房用水、淋浴用水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要使用达标的饮用水源。浇灌、冲厕、刷车和景观用水的水质要求不高,可以使用洗浴、厨房排水或是雨水等。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指对粪便的处理,推广使用家用沼气净化池,做到粪便污水的就地消化和分散处理。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洗浴、厨房排水冲厕后进入沼气净化池,经过处理后排入村内水塘,用于村落景观用水。雨水收集利用或经过雨水管道排入村内水塘,补充地下水。庭院内设置雨水收集池,在雨季时收集屋面雨水和地面雨水,另外可以作为生活杂排水的排水池,池内可以养鱼或是种莲,既可以收集雨水,又可以作为水景美化庭院环境。

7)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农村居住建筑中除使用常规的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电能等能源外,还应该尽量使用太阳能和沼气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是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其二是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其三是使用光电板发电作为补充能源进行夜间照明。沼气能的使用应该与发展养殖业结合起来,可以采用家庭分散式或是沼气站集中式应用沼气能,既能净化环境又能产生新能源。

8)绿色建筑材料

建材生产是消耗资源与能源最大,并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行业之一,因此,农村生态建筑在墙体建材上应选择绿色、环保以及天然的材料,限制使用豁土砖,推广采用空心混凝土砌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农业废弃物制造的人造板等。在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上,尽量使用自然材料(如竹、木、藤等)和经过绿色环保认证的人工饰材,从而减少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图1-缺乏特色的农村建筑(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图2-庭院空间的使用情况(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图3-居住与服务业经营结合(资料来源:作者拍摄)

图4-乡土化的建筑(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6 结语

要改善苏州农民的居住环境,农村居住建筑的设计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原则,运用生态的理念和设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在尊重自然环境和尊重当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坚持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实现农村和谐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秀娟.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村庄规划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2]钱臻.苏南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研究.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第8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麒麟公园; 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特色

Abstract: Xining is a plateau alpine cold temperate climate, it is a typical valley highland city. This article hop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Xining City's overall waterfront recreation space planning through the resolve of the Unicorn Park waterfront recreation space.Key words: Unicorn Park; waterfront recreation space; design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引言:“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它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国外一般是利用滨水区的良好区位条件将其改造为休闲娱乐场所,增加滨水区的公共性,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西宁市具有良好的滨水环境,湟水河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三川交汇流经全市。近些年,西宁市为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对城市滨水区的改造与规划,如湟水河、南川河沿岸的改造,都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其中南川河麒麟公园的改造就是一个相当成功案例,为西宁市整体滨水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1 西宁城市滨水的现状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上游,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是汉藏文化的结合部,也是农区与牧区的结合部,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西宁四面环山,城内湟水河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纵横交错,三川会聚,使得西宁城市有着别具一格的高原山水格局(图1)。

西宁市是典型的河谷型高原城市,河流在城市空间布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滨水7区成为城市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西宁市河流形成的“大十字”骨架也是西宁市城市发展“大十字”格局,西宁城市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 西宁市众多城市开敞空间、市民休闲空间、旅游景点等均在滨水区,例如,人民公园、文化公园临湟水河而建,鲁青公园是结合湟水河及沿岸自然风貌形成的原生态公园,中心广场、麒麟湾公园、南川河滨河游园、小游园、长青园、南川公园等均临南川河设置,北川河岸的朝阳公园,它们给滨水区注入活力,成为城市最有生机的地区(图2)。

2009年,青海省提出“四区两带一线”的发展规划纲要,西宁市位于东部地区的中心,同时还处于沿湟水发展带及兰青―青藏铁路的发展轴线上。西宁市区受四面环山、三川汇流的地形地貌影响,重点打造山水城市的西宁还提出“三河六岸”视觉景观带的建设理念,市区范围内的南川河、北川河、湟水河沿岸景观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西宁的“滨河气质”。“十二五”期间,西宁市政府着力将“三河六岸”变成景观道。可见,河流对西宁的空间格局及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的设计特色

2.1西宁市麒麟公园概况

麒麟公园位于南川河畔,北至西关大街,西以黄河路为界(图3)。西宁历史悠久,麒麟公园也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完善的。1928年(民国十七年),西宁府在大西门外南川河滩林地建成麒麟公园。1949年9月西宁解放,麒麟公园更名为胜利公园。1986年,将公园的原址扩建为西宁儿童公园。2006年起, 根据《西宁市城市街景整治规划》要求,儿童公园被改造成开放式滨河绿地公园,将儿童公园中原有的麒麟泉水引出,汇成溪流,与南川河景观形成一个新型滨河景观带。西宁人本着对历史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恢复麒麟公园旧名。麒麟公园因麒麟泉得名,现在麒麟泉依然甘甜清澈,流淌不息,在公园的高台区还有十多处泉眼,因季节时令不同而变换位置与流量,给公园增加了几分神秘感与情趣。麒麟公园改造定位是都市中的园林式娱乐休闲区,建造总用地面积为11.9万平方米(图4)。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的设计特色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规划作为西宁市滨水区改造中的成功案例,它的设计特色有以下几点:

(1)地方文化气息浓厚

麒麟公园的改造整治充分挖掘西宁市历史文化、自然文化及现代文化,适用自然、生活、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确立以“历史性,文化性、以人为本”三合一的建园理念,全力打造与西宁古城相协调的生态环境城市公共绿地,充分展示高原古城的泉水文化魅力。

麒麟公园园内有著名的麒麟泉长流不息,曾经是西宁“户户垂柳,处处涌泉”风光的绝佳代表。泉,使过去的西宁增色不少。现在西宁市的许多地名,如水井巷、玉井巷、饮马街等地方都与泉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麒麟公园将丰富的泉水充分恢复起来,在相当范围内形成一个水面,使古城西宁的麒麟泉文化展现新姿(图5)。

公园的西侧的麒麟湾商业区,主色调为深灰色的商铺按照地形地势沿南川河滨河风景线蜿蜒错落,酷似老西宁城古朴的院落在270多棵百年杨树间完善布局,营造出了商业街从未有过的人文环境。麒麟湾商业街的砖雕,仿照了明朝的建筑风格,屋顶配有灰色的琉璃瓦,充分结合了青海民居的元素,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图6)。

(2)多样的功能和丰富的空间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它包含主入口北广场、观景眺台区,综合服务区、御水广场区、休闲娱乐区、商业街入口区、妙趣园、特色餐饮区等十四个区域,吸引了多层次和多个年龄段的人群。其中,麒麟湾商街占地总面积为2.3万平方米,由大型餐饮娱乐区、休闲精品区和民俗零售区等三大区域组成,荟萃餐饮、美食、娱乐、休闲、酒吧、康体、时尚、民族精品等多维业态,最大的设计亮点是“公园中的商业街”。同时,公园以数十处景观小品和以水为主题的景观而贯穿,与麒麟湾商街的规划融为一体,沿河设置众多的游乐项目,形成真正的公园、乐园的氛围。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中休闲活动的类型主要有水上活动、室外健身活动、观赏活动等。它在设置功能时,针对不同的年龄群和消费水平整体设计,在具体设计时,注意到这些功能中部分功能可以相互融合,但有些功能需要分隔开来,使其不受干扰,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3)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注意和水的结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关系。注意到人性化设计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者投入大量的精力长期的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在麒麟公园南川河河道改造及南川河防洪堤岸设计上得到充分体现。

南川河是西宁城区一条非常重要的景观河,自南向北流经西宁古城,终入湟水河。南川河不同于南方清澈的河流,河水浑浊,其水中夹杂着大量泥沙,并且河流量季节性变换很大,不能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亲水戏水的环境。规划者针对它的含沙量大的特点,在河道中设置橡皮水坝加以拦截,人工造就河水落差,河水湍湍,一方面在河水上游自然沉降河沙,另一方面清脆的河水声隔离了城市噪音,给人置身大自然的感受。由于河沙自然沉降形成了众多大大小小的河滩,河滩自然生长的芦苇,在风中摇摆,别有一番高原粗犷情怀。

麒麟公园紧邻南川河,考虑到城市河道堤防工程建设,公园在总体规划中结合地势采用退台式布局。南川河岸设计为市民休闲漫步道,并作为滨河的第一道防洪堤岸,其中狭长空间与开敞空间交错结合,并灵活设置休闲座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临南川河的漫步平台。拾阶而上即为南川河的第二道防洪堤岸麒麟公园。汩汩的泉水汇成弯弯曲曲的河流缓缓流淌于园内,河水清且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乐趣横生的亲水环境。南川河第三道防洪堤有三种处理方式:漫坡游园、两层商业建筑、垂直绿化。园中青砖灰瓦的商业建筑――麒麟湾商业街,其高度略低于它紧邻的黄河路路基,行人漫步在黄河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建筑物若隐若现。总之,麒麟公园利用高差退台式人性化设计手法将城堤防工程建设与公园规划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公园的空间,隔离了城市道路带来的噪音污染和潜在危险,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安全、静谧、宜人的休闲场所(图7、图8)。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存在的问题

麒麟公园滨水区休闲空间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现在的滨水区已成了市民们经常休闲游憩的地方,并且激发了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同时对城市形象的改变也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亲水驳岸设计景观单一,活动类型过于单调

在南川河河道堤岸的建设中,不得不考虑防洪的要求。考虑到南川河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且含沙量大的特点,不能设置供游人亲水戏水的平台,做成为防洪修建的混凝土护岸,没有考虑到生态驳岸的设计。这种设计容易给人一种单调的、人工化的感觉。这种做法虽然能使整个河岸景观看上去简洁、美观,但是却忽略了人在河边的感觉。有些节点空间功能单一、目的性过强,能满足游人的漫步、休息,却没有考虑到在周边或利用自身空间适当设置相对私密性的空间以满足特殊人群的使用。例如,某些开敞空间除了简单地放置座凳外,没有任何空间的划分和引导亲水观水的空间暗示,做法单调。在此活动相对来说是比较单调,人们的主要活动是散步、休息(图9)。如何让丰富的活动注入,进而来提高滨水区休闲空间的整体品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

麒麟公园规划着重挖掘西宁的泉文化,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它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的并不够。麒麟湾公园中的西宁府城模型、青海湖版图等景观虽力图向市民展示西宁及青海文化,但没有相关文字介绍,给市民全面了解带来了不便。西宁历史文化资源众多,构筑成多民族、多地域相互融合、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结构,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麒麟公园应更多的挖掘西宁地方特色,让人们在游玩观赏中发掘西宁的历史与文化。

交通不方便

麒麟公园紧邻小游园和中心广场,三者均为下沉式功能片区,但它们却被西关大街和南川河分割,造成三功能片区联系不畅。游客从麒麟公园要穿越城市道路才能到达小游园,通过过街天桥才能到达中心广场,而中心广场也要通过南川河上的跨桥才能到达小游园,给游客游览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麒麟公园内公厕数量严重不足并且没有小卖部等购物场所, 滨河步道缺少健身器材给市民带来了不便。下至滨河步道的台阶太追求图案化、雕塑化,台阶凹凸不平,两侧没有设置扶手,也没有无障碍设计,给老年人及残疾人使用带来了不便。园区内部分富有趣味的雕塑缺少标识,未能达到科普教育意义。公园夜晚照明效果不好,公园内漆黑一片(除经营的商业街一侧),影响市民夜间使用。

破坏严重,维护不足

麒麟公园中部分景观破坏严重,维护不足。麒麟公园北面的“青海湖版图”景观遭到破坏,镶嵌在四周的彩色石头被人抠掉。游戏区的起伏地面富有趣味性,但损毁比较严重。林间休闲场所的铺地未加处理,雨后地面泥泞,游人无法使用。滨水区某些防护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如护栏有所损坏更甚者没有护栏防护。有些临水步道也未加处理,不方便游人亲水游览。

小结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不仅改善了西宁市的城市环境,还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场所,突出浓郁的高原地域文化特色。然而,麒麟公园滨水区休闲空间的改造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改善。在以后的开发中,应该考虑西宁作为高原古城的地方特色,遵循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使河流、景观、人文、地域有机地结合,河流治理、空间景观规划和地域文化相互结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利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彭静怡,滨水休闲空间的人性化思考;广东建材2009年第8期

[2] 陈慧宇、陈林,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初探――以武汉江滩公园为例

第9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城市设计 边缘型 高新园区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设计走上规划舞台,城市设计观念逐步被普遍接受。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城市设计可以理解、改造、管理和经营城市,城市设计的作用愈发凸显。

1.1城市设计的概念及目的

长期以来,对于城市设计的定义,专家和学者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如沙里宁对城市设计的定义:“城镇设计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1]”;培根(E.Bacon) 指出:“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 包括相应的要素,如风景或地形所形成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布局和设计[2]”;胥瓦尼( H.Shirvan)下的定义:“城市设计是处理物质环境质量的那部分城市固化过程, 也就是说, 它是环境的物质和空间设计[3]”。而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1998, 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中明确城市设计的定义为: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 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综合以上认识,城市设计内涵丰富,是对城市物质空间以及建筑形态上的一种引导控制,同时也是对文化、经济和社会总体协调的政策设计。

1.2产业园区类型

依据产业园区与城市空间的发展关系,将产业园分为如下三类:边缘型、城中型、拓荒型。其中边缘型园区处于城市边缘或城市,有较大的发展余地,这样既有利于开发区依托高校科研密集区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城市边缘区建设。如日本关西科学城、天津华苑产业区、深圳市高新区等 [4]。本文提到的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和济南大学科技园服务外包产业园都是边缘型开发区,依托大城市周边优秀的自然、人文、教育和公共设施资源快速发展。

2 研究对象简介

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规划区总用地964.21公顷,主要以林地、水面、耕地、村镇建设用地为主。基地四周被高速路及城市道路围合,东为雷锋大道、西为绕城高速、北为黄金大道、南为岳麓大道。基地内河流、水面、湖泊众多,其中渔婆塘水库在基地中心位置。未来发展将要求本区成为:区域级商业商务服务中心、地区级专业服务中心、信息技术转化应用中心、光伏产业集群区、综合服务配套中心。

济南大学科技园服务外包产业园位于大学科技园中部海棠路以西,马鞍山与徕佛山围合的山谷中,总用地约209公顷。基地内现状以农田为主,地形较为平缓。规划目标和定位:未来建成山东省及区域内服务外包产业最集中、技术最先进、资源最丰富、政策最优惠,面向世界的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推进全国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示范区;引领山东服务外包品牌效应的先导区;提升济南服务外包生态特色的试验区。

3 边缘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市设计问题的探讨

3.1 问题剖析

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从整体环境出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了的环境设计[6]。许多城市设计项目是由于项目组织方、项目设计团队、政府管理部门、项目施工方之间不断博弈,最后得出相互磨合甚至妥协的结果,因此在这里面经常有一些程序上不合理、设计规范上球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需要细心体会。以前文所述两个边缘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这类城市设计往往有以下几点问题。

1)定位过高、与周边产业园形成竞争关系

规划设计定位是项目最基本的议题。而许多项目组织方和管理者存在着超前、求大、求全的思想,忽视了项目自身特有的区位、环境、资源等支撑条件。例如济南市城市东部的齐鲁软件园已经率先形成规模和品牌,而作为城市边缘区域的济南大学科技园服务外包产业园定位为面向世界的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基地,这显然不现实。同时就环渤海湾地区来说,国家2009年批准的北京、天津、大连等“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均比济南具有更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项目所在的岳麓山科技园以电子信息产业、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为主。而湖南省内截至2011年已有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四个国家级高新区,临近省份湖北省截至2012年已有武汉、襄阳、宜昌、孝感四个国家级高新区,这些国家级高新区均涵盖光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产业结构部分重合,形成相互竞争关系。

2)现状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设施亟需改善

边缘型高新园区处于城市边缘或城市,优点是土地充足、拆迁量小,但基础设施薄弱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道路建设及地块内“七通一平”等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3)规划管理不到位,实施效果打折扣

目前我国的规划管理已经逐步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管理人员也呈专业化、高学历化发展,但是在城镇化浪潮中规划管理无论从方式上、制度上还是具体管理者上看,还是有很多瑕疵。具体从长沙与济南两个项目来看,边缘型城市新区的管理和控制力度比主城区相对松懈。两个规划文本中都提到了城市设计的管理控制机制,强调城市设计介入城市规划管理的目的是对建设行为进行更有效的管控。这种控制过于结构性的和原则性,强调的是对城市总体结构、空间系统、总体风貌等宏观体系的把握和控制,而忽略了城市空间的具体引导,如建筑风格、色彩、高度、景观廊道、街道界面、开放空间等。而这些空间上具体引导往往是城市规划管理者需要掌控的重要内容。

3.2 对策与建议

针对边缘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项目系统性和可行性

规划中应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重视分期发展,使项目开发形成连动的规模效应。近期开发和远期发展相结合,从整个规划区综合考虑,包括路网、绿地、建筑布局,以利于滚动开发,分期建设,紧跟时代变化发展。

2)提高城市设计的法律地位

从实际项目来看,我国城市设计还是缺少政策的支持和法律地位的明确,同时市民的公共参与也不足,在2008年颁布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中,城市设计不是法定规划,因此在实际项目操作中,城市设计经常成为华丽的招商文件或者挂在墙上的效果图。建议在政府层面应重视城市设计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参考和前置要素,明确城市设计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保障城市设计的有利推行。

3)充分利用城市边缘资源、提升项目支撑力

边缘型高新园区周边往往有大型高校园区、城市新区以及其他类型的产业园区。城市设计中应统筹考虑区域内的各种行政、公建、居住、教育、文化娱乐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商业竞争,利用外部资源,特别是高校优质的教育文化资源,形成对项目可行性的有力支撑。

4)城市设计控制导则细化

由于具体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的控制需要,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各管理单元提出城市设计控制性导则可以有效提高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实际效用。城市设计导则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控制指标(如建设高度布局、建设密度分区等);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给出各级绿地指标和分布形态;对城市风貌要素、重要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及规定性控制。

4 结语

在城市化规划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项目中具有空间、形态、开发时序的引导与示范的双重作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设计的作用将越来越突显,在城市规划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沙里宁.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顾启源, 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341

[2] 培根. 城市设计. 黄富厢, 朱琪, 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121

[3] 刘宛. 城市设计的范畴及要素[J]. 城市规划汇刊, 2003(1):76-80,96

[4] 哈米德·胥瓦尼. 都市设计程序. 谢庆达, 译[M]. 台北:创兴出版社, 1979:9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