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八下英语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Clean Up Day 清洁日
3. an old people’s home 养老院
5. help out with sth. 帮助解决困难
7. used to 曾经,过去
9. care for 关心;照顾
11. the look of joy 快乐的表情
13. at the age of 在……岁时
15. clean up 打扫(或清除)干净
17. cheer up (使)变得高兴起来;振奋
19. give out 分发;散发
21. come up with 想出;提出
23. make a plan 制定计划
25. make some notices 做些公告牌
27. try out 试用;试行
29. work for 为……工作;为……效力
30. put up 建造;举起;张贴
2. hand out 分发;散发;发给
4. call up 打电话;召集
6. put off 推迟;延迟
8. for example 比如;例如
10. raise money 筹钱;募捐
12. take after 与……相像;像
14. give away 赠送;捐赠
16. fix up 修理;修补;解决
18. be similar to 与……相似
20. set up 建立;设立
22. disabled people 残疾人
24. make a difference 影响;有作用
26. be able to 能够
28. after-school reading program课外阅读 项目
【重难点句子】
1. The boy could give out food at the food
bank.
这个男孩可以在食品救济站分发食物。
2. Clean Up Day is only two weeks from now.
清洁日离现在仅仅两周的时间。
3. He volunteers at an animal hospital every Saturday morning.
每周六上午,他都在一家动物医院当志愿者。
4. Last year, she decided to try out for a volunteer after school reading program.
去年,她决定去参加一个课外阅读项目的志愿者的选拔。
5. ...you can see in their eyes that they’re going on a different journey with each new book.
……乃们的眼睛里你可以看到他们在每本新书中都能获得不一样的旅行。
6. I want to put off my plan to work in an animal hospital until next summer.
我想把我在动物医院工作的计划推迟到明年夏天。
7. Most people today are only worried about getting good jobs to make lots of money.
现在的大部分人只是为找一份能挣许多钱的好工作而着急。
【知识要点1】 can;be able to
can和be able to 二者都可以表示“能;会”,其区别在于:
1) be able to的过去时还可以表示一种“经过努力做到某事”的意思,can的过去时则没有这种意义。例如:
He started late, but he was able to catch the eight o’clock train. 他出发晚了,但他还是赶上了八点钟的火车。
2) can通常只用于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而be able to可用于各种时态。例如:
Will you be able to come to our party? 你能参加我们的聚会吗?
He hasn’t been able to go to office for a month. 他已经一个月没能上班了。
3) 在表示猜测时,只能用can, 而不能用be able to。例如:
Mr. Green can’t be at home now. 现在格林先生不可能在家。
【知识要点2】 such; so
【辨析】 so与such都表示“如此的;这么;这样”,so用来修饰形容词和副词;而such常用来修饰名词。例如:
He works so hard. 他工作那么努力。
She is such a good girl. 她真是个好女孩。
【知识要点3】 People will live to be 200 years old.
句中的live to be ...意为“活到……”。例如:
She lived to be a hundred. 她活到了100岁。
live 用作不及物动词时,还可以表示“居住;过生活;活着”的意思,后面可接副词、动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作状语。例如:
I lived in Shanghai two years ago. 两年前我住在上海。
Though he is in poor health, the old man is living happily. 尽管身体不好,这个老人还是愉快地生活着。
【知识要点4】 I’ll live in Shanghai, because I went to Shanghai last ye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it.
fall in love with ...意为“爱上(某人或某物)”。例如: As soon as I got there, I fell in love with the beautiful city. 我一到那里,就喜欢上了那座美丽的城市。
He fell in love with that lovely girl. 他爱上了那个可爱的女孩。
【知识要点5】 Predicting the future can be difficult.
predicting the future 是动名词短语,在句中作主语。这类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应用单数形式。例如: Doing morning exercises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做早操对你的身体有好处。
【知识要点6】 There are many famous predictions that never came true.
1) come true 意为“实现;达到”。例如:
One’s dreams do not always come true. 一个人的梦想并不总是能够成为现实的。
2) 句中的that 是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其先行词是predictions。predictions that never came true 意为“从来就没实现过的预言”。例如:
These are the things that you need. 这些是你需要的东西。
【知识要点7】 People in the future have their own robots.
in the future 意为“将来;未来”,相当于in the time yet to come; in future意为“从今以后”,相当于from now on。试比较:
Who can tell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谁能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Pay much attention to your handwriting in future. 今后要特别注意你的书写。
【知识要点8】 He thinks that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a robot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a person.
句中that引导的从句作谓语动词thinks 的宾语。从句是“it + be + adj. + for sb. to do sth.”句式,其中it是形式主语,to do sth. 是真正的主语,句中的介词for引出不定式短语的逻辑主语a robot。例如:
It was really not easy for me to get up early on Sunday mornings. 对我来说,要在星期日早上早起确实不容易。
Unit2
【知识要点1】 also, too, as well 和either
also, too, as well 和either这四个词都意为“也”,但用法不同。
also用于肯定句,一般放在be动词和助动词之后、行为动词之前。例如:
I’m a teacher. He is also a teacher. 我是一名教师,他也是(教师)。
too用于肯定句,位于句尾,常用逗号分开。例如:
We a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y a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o. 我们是中学生,他们也是中学生。
as well 在口语中用得较多,用法和too相同。例如:
Tom is the captain of the football team, and is on baseball team as well. 汤姆是足球队长,同时也是棒球队队员。
either只用于否定句中,置于句尾,且前面常有逗号分开。例如:
If you don’t go there, I won’t, either. 如果你不去那里,我也不去。
【知识要点2】 What’s wrong?
此句用来询问对方“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类似的表达方法还有What’s the matter/ the trouble?
如果询问的是第三方,可用What’s wrong / the matter / the trouble with sb./sth.?表达。例如:
What’s wrong with your computer? 你的电脑怎么了?
What’s the matter/ the trouble with your mother? 你母亲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知识要点3】 I argued with my best friend.
argue 意为“争辩;争论”,argue with sb. 意为“与某人争论”,argue with sb. about sth.意为“为某事与某人争辩”;argue sb. into doing sth.意为“尽力劝说某人做某事”。例如:
Don’t argue with your mother. 不要与你母亲争辩。
They’re always arguing with each other about money. 他们彼此总是为钱争吵。
We argued him into traveling with us. 我们尽力劝他同我们一起去旅游。
【知识要点4】 Maybe you should call him up.
should 用作情态动词,表示责任、义务,意为“应该;理应”,也可表示一种估计或推测。should 的否定形式是should not,可缩写成shouldn’t。例如:
We should keep the school rules. 我们应该遵守校规。(表示责任或义务)
We should respect our teachers and parents. 我们应该尊敬老师和父母。(表示道义)
Jenny left yesterday and should arrive today. 詹妮昨天动身,今天应该到达。(表示推测)
【知识要点5】 I’m very upset and don’t know what to do.
what to do是动词不定式短语,它由“特殊疑问词+动词不定式”构成。动词不定式短语通常在句中充当宾语,相当于一个宾语从句。比如I don’t know what to do.就相当于I don’t know what I should do. (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
【知识要点6】 ... but now parents seem to push their children a lot more.
seem 意为“看起来;似乎”。后面可以接形容词、动词不定式或as if引导的结构。例如:
He seems (to be) quite happy. 他似乎十分快乐。
I seem to have lost my keys. 我觉得好像丢了钥匙。
It seems as if it is going to rain. 看样子要下雨了。
【知识要点7】 Doctors say many children are under too much pressure.
1) under 意为“承受着;处于……状态中”,多指压力、负荷、条件、制约等。例如:
At last we brought the fire under control. 我们终于控制住了火势。
The matter is still under discussion. 这个问题还在讨论之中。
2) too much 与much too 的区别:
too much 意为“太多”,用作名词词组时,在句中作宾语或表语;用作副词词组时,修饰动词;用作形容词词组时,修饰不可数名词。例如:
Don’t speak too much. 别讲得太多。
I don’t like winter because there’s too much snow and ice. 我不喜欢冬天,因为有太多的雪和冰。
much too 意为“太;非常”,用作副词词组,修饰形容词或副词。例如:
It’s much too cold today. 今天太冷了。
The old man walked much too slowly. 这位老人走得太慢了。
Unit3
【知识要点1】 when和while
when和while这两个词都可以作连词用,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意为“当……的时候”,两者用法区别如下:
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既可以是延续性的,也可以是终止性的。例如:
When I got home, my little brother was watching TV. 我到家的时候,弟弟正在看电视。
When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she came in. 我正在做作业时,她进来了。
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必须是延续性的。例如:
While we were having dinner, the telephone rang. 当我们吃饭时,电话铃响了。
若我们翻译“当他进来时,我正在看电视。”时,只能说:
When he came in, I was watching TV.
而不能说:
While he came in, I was watching TV.
【知识要点2】 happen和take place
happen和take place都有“发生”的意思,都是不及物动词,都没有被动语态。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happen 指某个事件的“突然发生”,主语往往是表示事件、事故的名词或代词。当happen后接动词不定式或用于It happens (to sb.) that中时,则意为“碰巧”。例如:
I don’t know what is happening in that building these days. 我不知道那栋楼房里这几天发生着什么事。
The traffic accident happened under my eyes. 我亲眼目睹了这场交通事故。
My cousin happened not to be at home. 我的表兄碰巧不在家。
take place 意为“发生;举行”时,常指某事件是按意图或计划“发生”的,不含偶然的意味。例如: When did the popular concert take place? 那场流行音乐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country since 1980. 自从1980年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不强调偶然性与计划性的场合,两者可以通用。例如:
What has happened / taken place? 发生了什么?
【知识要点3】 While John was walking to school, he saw a cat in a tree.
in a tree 和on a tree都意为“在树上”,但用法不同。介词in 意为“在……范围内”,当表达“鸟、猴、松鼠、猫等活物停在树上”时,用in a tree。例如:
Is there a bird in the tree? 树上有只鸟吗?
Look! Some monkeys are playing in the tree. 看!一些猴子正在树上嬉耍。
当表达“苹果、香蕉、梨等长在树上”时,则用on a tree。例如:
There are many apples on the tree. 树上结着许多苹果。
【知识要点4】 She didn’t think about looking outside the station.
Each team thinks of 5 questions.
think about 与think of 的用法区别:
think about 意为“考虑; 想到(某人或某事)”。例如:
I’ll think about it. 我会考虑这件事。
Mike was thinking about his friends in the countryside. 迈克想起了他乡下的朋友。
think of 意为“考虑;打算;酝酿;思考;想”等。例如:
I’m thinking of going to town this afternoon. 我打算今天下午进城去。
She is always thinking of others. 她总为别人着想。
当表达“对……有某种看法”时,两者可以互换。例如:
We are thinking about / of going to Shanghai for our holidays. 我们正在考虑去上海度假的事。
What do you think of / about the film? 你认为那部影片怎么样?
【知识要点5】 ... when they heard about the event.
... when they heard the news of important events in history.
hear 与hear about都可意为“听说”,但用法不同。hear 后面跟宾语从句,hear about 后面跟名词、代词或动词的-ing 形式。例如:
We are sorry to hear that you are ill. 听说你病了,我们很难过。
Did you hear about the accident yesterday? 昨天那场事故你听说了吗?
hear 还可意为“听见;听到”,后接名词、代词、不带to 的动词不定式或v-ing 充当宾语补足语的复合宾语结构。例如:
He heard a knock at the door. 他听见有人敲门。
We often hear her sing this song. 我们经常听见她唱这首歌。
【知识要点6】 Although some people may not remember who murdered him, they remember what they were doing ...
although (= though) 是连词,意为“虽然”,用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例如:
Although it was very late, we went to meet him at the station. 虽然很晚了,但我们还是去车站接了他。
注意:although /though不能与but 连用,但although 可以与yet, still连用。
试译:虽然他年龄大了,但他工作很努力。
【误】 Although he was old, but he worked hard.
【正】 Although he was old, (yet) he worked hard.
【正】 He was old, but he worked hard.
【知识要点7】 Not all events in history are as terrible as this, of course.
not all表达一种部分否定的概念,意为“不全是”。例如:
Not all of them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evening. 昨晚他们并不是都去看电影了。(部分否定)
若要表达一种全盘否定的概念,要用none。例如: None of them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evening. 昨晚他们都没有去看电影。
as ... as 意为“像……
2017年9月,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积极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初中学习中部分学科分化相对严重的现象,因材施教,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尊重学情差异、体现学科本质、转变学教方式,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丰富了学校的办学思想。
也是从这一年起,学校面临升学率的挑战、生源知识结构的差、优质生源的流失严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以及师资力量呈现不均衡现象等等,朱子曰:“困勉行者,勇也。”面对这些情况,为了让学生得到最优发展,更好的贯彻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我校丢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科学性的分层教学。
一、三年分层走班探索
第一阶段(2017学年)
这阶段可谓“初心已启,行远自迩”,我们走出了勇敢的一步,由浅入深,步步前行。
1、学科分层:九年级的数学、科学按1个A层次(基础扎实),4个B层次(基础一般),1个C层次(基础薄弱)进行教学班划分教学(其他学科在原行政班进行教学)。
2、学生分层:九年级目前共计276名学生,6个班级,分层后每个教学班预计约46名学生。具体分层如下:其中八上期末语文,英语占10%,数学,科学占15%,八下期中语文,英语占10%,数学科学占15%,八下期末语文,英语占20%,数学,科学占30%,按上述比例折合而成的综合成绩排名,每个班前五名直接为C层次(共30人),除此30人之外再排名前16的同学也为该组的A层次,允许某些同学根据自身实力弃权进入B1层次,空缺名额按综合成绩依次递补;综合成绩排名后46的同学为该组的A层次;其他学生为B层次,平均分成四个教学班,进行分层走班。
第二阶段(2018学年)
这阶段我们“致知力行,行而不辍”,改变已经开始,只要路是对的,我们便不停止探索、努力、尝试。
1、学科分层:九年级的语数外科按1个A层次(基础扎实),5个B层次(基础一般),进行教学班划分教学(其他学科在原行政班进行教学)。
2、学生分层:九年级6个班级。具体分层如下:其中八上期末,八下期中,八下期末,按上述总分2:3:5比例折合而成的综合成绩排名,由于(1)班(2)班的前30名的学科占一半以上,其他班级前30名分配到(1)(2)班,再(1)班(2)班进行分成A、B两个层次,进行分层走班。
第三阶段(2019、2020学年)
这阶段“奋楫笃行,行稳致远”,我们愈走愈坚定,愈来愈稳。
1、学科分层:九年级的语数外科按1个A层次(基础扎实),5个B层次(基础一般),1个C层次(基础薄弱)进行教学班划分教学(其他学科在原行政班进行教学)。
2、学生分层:九年级6个班级。具体分层如下:其中八上期末,八下期中,八下期末,按上述总分2:3:5比例(其中语文、数学、外、科、社的权重为1.5,1.5,1.2,1.8,0.8)折合而成的综合成绩排名,总分前40名组成一个A层次新的班级,由于(5)(6)学科成绩相对差,两个班级学生综合成绩的60%的学生组成一个B层次与C层次的新的两个班级,这样初三形成7个班级,1个A层次,5个B层次,1个C层次进行分层走班。
二、分层走班三年实践思考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三年中一点点小小的光亮积聚,逐渐照亮“分层走班”未来的路。
(1)第一年尝试分层走班时,6个班由数学、科学走班模式,虽然教师有强烈的团结合作态度,开始学生之间在课间基本没有交流,所以少一种班级体的归属感,但慢慢地,学生在走班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习惯态度各不相同,有着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一起上课,可能会使这种不良习惯影响扩大化。这一届学生的中考成绩并没有由于走班使中考成绩带来惊喜。
(2)第二年根据学情,我们尝试另外一种形式走班时,就是小规模,两个班之间分A、B班,其他班级中优秀的学生走班到A班,这种情况,教师的合作更融洽,学生的归属感更强烈,纪律培养更容易,管理起来更方便,所以中考成绩大放异彩。但这种模式真的可行吗?还是有疑问。
(3)第三次尝试是去年2020年毕业学生,学生的情况差异明显,部分班级的学困生比较集中,所以根据这一情况,学校决定,每个班级部分学生进行走班,集中一起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组织教学,教师合作意识很强烈,从中考来看,考出了水平,教出了成绩!分层走班也不断激发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不仅要精心备课,而且要努力加强彼岸再学习,也是对“教学相长”很好的诠释。
三、分层走班后师生的现状
1、学生反响:
一个班的学生,根据学习能力高低和学习意愿等,分为A、B或A、B、C等不同层次,A层是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B层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分好层后,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组成班级。大家不在原有班级上课,而是流动起来。老师在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上课,形成走班。
学校实行分层走班制教学后,自己的教学感受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学生的学习面貌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以前上课时,有的同学听不懂就干脆不听了,或者听得昏昏欲睡。现在是给我们一个适合自己的教材,在我们认知的水平上能够听得懂,就会给我们自信和培养出学习兴趣。
有的在以前,老师为了照顾学困生,不会讲太多的难题,现在的优秀生可以见到更多的高难度题,也变得更加自信。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若未来可期,何惧素履以往。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可以跨层流动,比如C层学生能力提升、成绩提高,经考核后可进入B层学习,更加促进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刚毕业初三学生,一年前曾有次“选拔”,选出来的同学重新组成一个班。这批孩子不是最拔尖的尖子生,也不是排在最后的后进生,而是学业水平处在中间的学生,也是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一批学生。新班级组成后,老师们进行有针对地教学,学生学得更加有针对性,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在中考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2、教师反响
随着初中学科难度加深,特别是我校生源薄弱,尖子生不多,中等生和后进生多情况下,在传统的学要求下,很多老师往往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结果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学不会”,分层走班,对学生都有好处。
在初中学习阶段,很大一部分是学习兴趣决定学习成绩。对于BC层的学生,教师会制定专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而对于A层的学生,也能够激发他们的优越感,挖掘深层潜力。
同一个班上,学生水平大致相似,教师可以因材施教,上课教的内容和课后布置的作业更有针对性,同学们学起来,兴趣和信心都大了不少,学习效果更好。
关键词:英语课堂;追问
所谓“追问”,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回答了教师第一次提问中的预设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质疑,促进深入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如何让课堂追问真正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一、在交流中追问――激活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以及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但是有很多时候师生对话看似流畅,气氛热烈,但实质并不是真正的信息交流,如果教师能在交流过程中巧妙地进行追问,这将会激活学生思维,丰富课堂语言,课堂因此会充满活力。如在教八下Unit 3“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这一单元第二课时第一环节时我告诉学生:“I am not feeling well today. What’s the matter with me? Can you guess?”S1: I think you didn’t sleep well last night. T: Why?S1 : Because you look tired today. T: Yes, Where was I last night?S1: I think you were in hospital .T: I went to the hospital at 9pm. When I went to the hospital , what were you doing?S2: I was doing homework. S3: When you went to the hospital , I was shopping in a supermarket…以上师生对话真实而自然,主题鲜明,语言鲜活,信息量大,学生在教师巧妙地追问下,激活了英语思维,在复习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的同时拓展了语言知识的运用,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发展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追问,让老师顺利地完成了课堂的教学预设目标,也正是追问,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二、在错误处追问――巧妙纠正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中学生语言表达错误在所难免,我们对此不应惊慌失措,更不能责怪学生,而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在教授八下Unit 1“Will people have robots?”第三课时当课堂上按照我的预设正成功开展活动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拿着自己的漫画独自欣赏,于是我叫他来提问。没想到他一走上讲台就说:“Hello! This is my picture.”这时全班哄堂大笑,我抬头一看,原来这位男生画了一幅一位男生手牵着一位女生的漫画。“In ten years, I am in college , I have a car. I have a beautiful girlfriend.”这时全班的气氛一下子到达顶点。面对课堂上学生重点知识的错误,我在错误处进行暗示性地追问,巧妙地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此时我因势利导问:“Do you have a beautiful girlfriend ?” “Yes ,I do.” “oh, really .Who is she?” 于是全班再次哄堂大笑,这时站在台上的学生想了一下,用中文回答了我这样一句话:“大学里的女朋友现在怎么知道名字。”“You mean you will have a girlfriend in ten years?”“Yes,I will have a beautiful girlfriend in ten years.”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I don’t have a beautiful girl friend now. I will have a beautiful girlfriend in ten years.”话题谈到此,我再次利用男生的回答设计了下一个环节,追问学生:“What will your family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思考。S1:“I think I will be a good father.”S2:“I think I will have two kids…”教师利用追问针对学生的错误表达进行了恰到好处地暗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及时而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纠正错误,既使得师生语言交流顺利进行,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积极性,实现了在错误处追问的价值,体现了英语课堂教学无痕的境界。
三、在意外处追问――生成精彩
课堂是充满生命灵性的,但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这些“意外”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的最佳契机。教师不仅要保护这类“意外”,而且要善于捕捉,对于有价值的“意外”及时追问,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入。在教授八下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一单元第一课时There will be 句型和more、fewer、less比较级知识点时,原先教案设计时想利用家乡的图片讨论过去、现在引出There will be句型,并在对比中教授more、fewer、less的运用。上课时我突然发现教室里有两张多余的桌子,就随口一问:“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our classroom?”学生回答:“Sixty-six.”于是我马上改变预案,没有按原来的教学预设组织教学。“Will there be fewer students next term?”我接着追问了以下几个问题:“who will leave? Who will come?”学生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就连平时都不爱举手的学生在预测环节也踊跃参加。笔者通过捕捉课堂“意外”情境、因势利导,适时追问,才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学生说英语的愿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不仅练习了语言结构的作用,而且形式和意义很好地结合,实现了学生间的真正交际,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张扬了个性、深化了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中的追问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基于他对教材的解读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一个智慧的追问者看似无所作为,但点拨引导得不着痕迹。教师在动态的课堂中捕捉信息,随机应变地做出相应的追问点拨,使追问提高了质量,提升了品位,开启了智慧,掀起了课堂的,演绎了课堂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培芳.英语课堂提问与答问策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
“老师”一个多么动听的名字,但在美丽的背后,又付出了多少努力呢:每天努力地哺育着同学们知识;在夜深人静的晚上,一丝不苟地改同学们的作业;每天还要给成绩不好的同学补习……这些平凡而又辛苦的事情,正打动我的心灵。
正一点一滴地吸收着老师哺育的知识的我,有了这样的想法:我想当一名人人都喜欢,都敬爱的老师。有这样的想法,不仅仅是因为老师的这些做法,更因为老师做了一件让我刻骨铭心的事情,那件事情让我明白:一位好的老师,不仅让学生学到许多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明白那一个个做人的道理。
那一份回忆正一点一滴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一个还不错的早晨,阳光明媚,可好象因为我,加了一点苦涩的味道。一向成绩不错的我,英语居然考了一个60分,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这似乎在我的心里刮了一道深深的伤痕,我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那一句句嘲笑。
过了一会儿,老师果然来找我了,我们坐在会议室里,老师一再问我:“你这次是怎么了?怎么会考那么差?”我自己也好好地想了想:我的单词虽然记的不是很牢,但是还是可以,都怪那天心情不好,身体也不是很好。我小声地说:“记单词不是很牢,以后我会努力记的了。”我很怕老师会骂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
可是,我跟老师聊了那么久,老师却一句也没骂我,反而,老师在最后对我说:“在下次好好努力,在平时多记点单词。”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好像有了一个决定:一定要考好英语,不要让老师失望。
从那以后,英语这一科我花费了很多心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英语的每次考试都在八十五分以上,老师那些激励的话在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忘却。
就是因为这样,让我慢慢踏上了成为老师的道路,为了这个理想我将加倍地去努力: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学习上要更加努力,虽然成为老师不需要太高的学历,但是也有一定的知识量才能当老师的,平时也应该多看点课外书,在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也要多问问老师,要明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
当我孤独寂寞时——拿起一本书,无论是耐人寻味的《童年》,还是惊险刺激的《海底两万里》,或者是充满童趣的《丑小鸭》,都会使我身临其境。
鲁滨孙终于乘着小船离开了他被困28年的小岛,我不禁激动的活蹦乱跳;白雪公主将要吃下那有毒的苹果,我紧张的七上八下;主人公伤心,我也伤心,主人公快乐,我也快乐;主人公紧张,我也紧张;主人公遇到了危险,我也仿佛遇到了危险……每当故事发展到了,我也会忘记呼吸,期待着主人公的胜利,成功,幸福……
或许,这就是读书的神奇——我发现了读书的美丽。
当我高谈阔论时,背上一首从书中学来的哲学诗,或者某某某人的经典名言,会令人刮目相看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感觉到了,在我和其他人谈话的时候,心中想要展示自己的欲望。没办法,总想着书中主人公的破口成章,总想着书中主人公的光彩结局,总想着……
或许,这就是读书的吸引力——我真的发现了读书的美。
书籍的范围很广,哲理书,历史书,英语书,生活常识书……每当我遇到什么生活上的困难,便翻一本生活常识书,它是我的生活助手,是我的生活老师——衣服沾上油该怎样洗,失眠了怎么做,怎样调节室内的空气湿度……每当我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字典,在文字的海洋中游玩,查找自己想要知道的资料;翻开一本英语书,在字母的天空中戏耍,领略英语的魅力……
或许,这就是读书的威力——我真的发现了读书的美。
我发现了读书的美,就是发现了友爱的美,发现了鼓励的美,发现了美好的美,发现了读书的美,就好象发现了优秀人群身上的美,发现了思想家的美,发现了艺术家的美,发现了文学家的美……
关键词:课堂教学 英语 有效导入
一堂课最成功、最关键、最令人关心的就是导入环节。导入技巧在成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技巧是成功英语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师生共同演奏一个教学乐章的前奏。好的导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在师生心灵深处架起一座方便彼此交流互动的桥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教与学基本概念的形成和对老师的基本人生态度。导入环节实质上是帮助学生整理原有的知识体系并使之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因此,有针对性且具创造性的导入能激活旧知识,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调控教学气氛,获得课堂教学的试探性反馈,成为教师对实际适时调整教学的初步依据,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凝聚力。下面就仁爱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关内容举例说明新课导入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渲染氛围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进入主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引人入胜。在学习八下Unit6 条件状语从句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我播放了歌曲If you are happy. 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反响,甚至有学生在跟着哼唱做动作,我抓准时机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问他们如果高兴会做什么。接着讲授新课。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和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借助影视片和教材里的插图,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感受其语境、产生心理共鸣的同时,积极主动参与,乐意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协作、会话。并且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
二、音乐导入,陶冶性情
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性情,用音乐导入新课不但可以唤起大家学习的注意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寓美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根据课文的需要,可直接让学生欣赏有关音乐、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例如:Classical and popular music 主题时,先放一首当时在排行榜上大热的流行歌曲,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接着让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一些音乐的片段,学生讨论歌曲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特点,盛行于哪个年代等等。 Hip-hop,Jazz,country music, classical music 等等生词一一出现,既使学生感性地认识本课的话题,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去了解更多以及用英语如何表达。再如:在主题为“节日”的单元,可以先播放几首经典、耳熟能详的节日歌曲和音乐,如“步步高”、“ 恭喜恭喜”(传统春节), Jingle Bell, Santa Clause is coming to town, Silent Night (Christmas) 等,让学生马上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谈论节日,从而自然地进入到对这一主题的学习中了。在八年级上册的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我设计用歌曲dream来导入,T: It’s a nice song about dreams. My dream was to be a teacher when I was young. What’s your dream? S: My dream is to be a …。跟着熟悉的歌曲,学生轻松地步入了关于职业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一节课听得津津有味。
三、体验导入,启人心智
我记忆最深的是在教学八年级上册How do you make fruit salad?中,我带了一些制作水果沙拉和奶酪的材料和工具,学生一看,兴致马上就来了,我选了部分同学分批上来尝试,在制作过程中还引出了一些新的词汇。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体验,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参与到课文所设计的动手活动中,能让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对一串英语单词的简单枯燥的记忆。现在要是问起学生制作方法和过程,还能用英语讲得头头是道,对他们来说这堂课印象实在太深了。
四、生成导入,承上启下
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可能指望每堂课那些原本就活泼好动的学生们时时刻刻都很安分,没有不规范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随机应变,采用灵活有效的针对性方法组织课堂导入,从而为即将传授的知识作铺垫。一次在教学八年级下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时,我走进教室,发现场面还非常热闹,我没有进行简单的批评责备,而是面带微笑地开始了课堂导入:
T:Did the bell ring?
Ss:Yes.
T:Did you hear the bell?
Ss:Yes.
T:Is our classroom noisy?
Ss:Yes.
T:What were you doing?
Ss:Talking.
T:So you were talking when the bell rang.(我边说边把句子写在黑板上。)此时的学生们以为要挨批早已安静下来,而我却借此把新课知识点呈现了。几个因偶发事件而提的问题变成了有效的课堂导入。
总之,教无定法,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法更是多种多样。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类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原则灵活加以运用。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避免表面的花俏和热闹而不顾及内容而流于形式的做法,使导入这一“点睛之笔”确实地服务于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灵活恰当地设置新课的导入,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5.
关键词:词汇 词汇策略 实践 指导 词汇能力
英语词汇作为英语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语言就像一座大厦,英语语音是这座大厦的基础,英语语法是为这座大厦设计的图纸,英语词汇则是它的建筑材料。无论一座大厦的地基如何坚固,图纸如何合理,但如果没有建筑材料,这座大厦无论如何是无法建造起来的。(贾冠杰,2006)
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词汇就是语言知识的基本内容。
正因为有了对词汇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注重词汇的学习、词汇的积累和词汇能力的培养。可是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词汇量看似很大,但是一碰到阅读就不行,写作更不行,甚至平时的根据首字母填单词这种测试性的练习也不行。有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努力地去记忆单词,却总是记了忘,忘了记,每天忙忙碌碌,到头却记不了几个单词,更无从谈起活用词汇、发展他的综合语言能力了。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词汇、提高词汇学习的有效性呢?
文秋芳认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此可知,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在词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有技巧地使用词汇策略,加强对学生词汇策略的指导,能提高其词汇学习的能力,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对于什么是策略人们的解释不一,分类也不相同。有单词表策略、上下文策略、关键词策略、语义加工策略、在真实情景中应用词汇的策略、记忆策略、资源策略、活用策略等。众多策略必须遵循教学和学生的需求,有的放矢。以下是笔者在日常词汇教学中对资源策略和活用策略的实践以及对学生进行的记忆策略的指导。
一、 借用资源策略,激发学生兴趣
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一个人掌握词汇的多少和牢固与否直接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他思想表达的丰富与准确程度。词汇量的大小会影响听、说、读、写等其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引起学生的兴趣,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通过一些实践笔者发现恰当地借用英语歌曲这个资源策略不失为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比如,这堂课是人教版八下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教授以will引导的将来时。课前播放了Michael Learns to Rock的Fairy Tale, 当熟悉的王菲的《传奇》旋律伴随英文歌词响起在耳畔时,学生的兴趣瞬间就点燃了。有学生马上问道: “What are we going to learn today?” 在欣赏完歌曲后,学生立刻领悟了老师出示的歌词含义:
When will I see you again
When will the sky stop to rain
When will the stars start to shine
When will I know that you are mine
接着老师介绍: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will”, we will learn “will”. We will listen to this song again tomorrow, will you sing it for us tomorrow?在“Yes”、 “No”声中。板书重点词汇will/will not = won??t。 随后在PPT上打出Fairy Tale的歌词,遮住部分歌词,要求学生边听边唱并能说出所遮住部分的歌词,遮住部分的词汇有些是学过的,有些是未学过的词汇。学生兴趣盎然,学来就不觉得辛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这个资源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当ESPN篮球头条“Linsanity”, 即Lin(林书豪)和Insanity(疯狂)出现在我们学生面前时,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插入林书豪语: Seize the opportunity when it comes up, 以此来鼓励那些在学习中丧失信心的同学,同时扩充Lin always played second banana in the matches(过去林书豪总坐替补席),学生很感兴趣。接着笔者要求学生连线中英文:
控球后卫 Small Forward
得分后卫 Center
小前锋 Point Guard
大前锋 Power Forward
中锋 Shooting Guard
学生发现记住这些词汇很容易。
资源策略的实践方式多样,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外读物、广告、字典等,只要学生感兴趣、乐于接受的,能提高他们词汇量的技巧和方法,都是可行的。
二、 利用记忆策略,掌握记忆方法
当前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过程的一个通病是学得快,忘得快,很多同学每天都在为怎样记住英语单词和文章而苦恼。英语词汇的记忆,重在记忆和积累,但更要重视方法。英语词汇学中的记忆策略,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英语词汇;当堂巩固;途径
自然教学法倡导人特雷西认为:“词汇对于语言感知和语言输出都至关重要。”可以说,词汇量是制约初中生英语学习成功的瓶颈。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这就要求英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如何让学生学得更轻松、课后少花甚至不花时间成了当前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谈谈笔者在课内落实和巩固词汇的课堂教学做法:
一、有效地导入新课
词汇要嵌在上下文中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有意义。当教师引出一个单词时,应想方设法地创建真实、各种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落实、巩固并掌握其功能、用法、词性、词意等。例如:在教学八下Unit 12 What do you do?时,要求学生掌握下列词汇:apartment,tenant,atmosphere,webpage ,vacancy,swamp。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I want to live in this city,but I don’t have a house.I want an apartment.I wish I could live here. This is my webpage.然后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一个网页并写出对公寓的具体要求,在这个文本中就包含了tenant, atmosphere,vacancy等这些生词。通过教师的这种精心设计,把词汇、语法和篇章有机地融为一体,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词汇语音和语意的识记,还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文体、搭配、语用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认知能力。
二、课内反复操练
英语是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要大量、反复地模仿并训练运用。当然,操练形式是多样的、有趣的。著名语言家说学习英语需要“Learning by doing it”,“Pra- ctice makes perfect.”这就是英语的特点。而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为了省时省力,把这部分实践时间留到了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记忆。例如:在教学“国家”“国家的人”“国家的语言”这些意思的单词时,学生很容易混淆。笔者是这样反复在课内操练的:“Karl Max was from Germany, so he was a German,he spoke German.”再用类似的句型操练其他的单词。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大量的语言活动的实际操作,才能获得表达自如的语言能力。交流活动越多样、越频繁,锻炼越多,其语言能力就越强。
三、游戏竞赛中落实与巩固词汇
英语新课标把情感教育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活动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如果他们对学习英语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强心,注意力特别集中、持久。教师应该抓住中学生这一心理特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课堂充满活力。如:可以开展分组比赛、男女竞赛、课堂抢答、问题必答、给出几个字母猜单词、给出几个句子填缺词、说出反义词、同音词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就感,获得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向。
四、抽出课内时间指导学生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