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写课程论文范文

如何写课程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写课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写课程论文

第1篇:如何写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作文;阶段训练;过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147-01

新课程语文教材的实施,是在实践着“大语文”的思想,力图使读、写、听、说能力训练得到全面提升,大力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在教材编排上,把作文教学渗透到“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中,虽仍与阅读教学紧紧结合,但有些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对表达方式和文体意识的淡化也是新课程精神的体现,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又削弱了作文教学的有序开展,没能很好落实作文教学的“阶段性”要求。加上当前作文教学比较随意、阶段性训练模糊不清的现状,我们应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参照教材编排,灵活有序地进行阶段性训练,围绕生活,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写出来。

初中作文阶段性训练,要在阅读教学的引领下,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保持一致,围绕其生活经历和阅读经历,解决“写什么”、“怎样写”、“如何写好”的问题。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知过程角度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七年级进行“写见闻”训练,达到有内容可写、能分清结构、写明目的的要求;第二阶段,八年级进行“写体验”训练,进一步做到快速审题构思,快速选材行文,写明情感体验;第三阶段,九年级进行“写思想”训练,螺旋式提高,要有新立意、新构思,有丰富的材料,有自己的风格和思想。

第一阶段,七年级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其“写见闻”。

学生大多数不喜欢写作文,只因无话可写,产生了作文训练中“无‘米’”现象。许多学生写作文脱离了生活,作文成编出来的语言组合,缺少切身体验和真实情感。七年级上册阅读教学主要围绕“认识生活”展开,让学生明白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因此,刚进入初中,要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杜绝作文胡编乱造的思想念头。训练要从自我认识开始,写自己,写理想,写经历。教师命题要具体,多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为主。如第一单元教学,以“我是一个___的男(女)孩”为题介绍自己,并在语文活动中展示,让他们互相认识,在有趣的活动中完成作文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以“认识动物世界”为主题,作文训练就以“身边的小动物”为话题,去写自家的或邻居的小动物。这样,把学生生活见闻经历作为材料,学生有“米”下“炊”,作文就不是学生的负担了。在此阶段中,主要通过写自己身边的见闻,培养学生的叙述和描写能力,让他们在“生活—感知—表达”的思维过程中完成作文训练。

第二阶段,八年级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适当加入文体知识和表达方式的训练,让他们既要“写见闻”,又要“写体验”。

新课标中,淡化文体和表达方式的做法是为了纠正过去过分进行语文文体知识的教学和琐碎的分析,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性,感受语言的人情美。但语文学科的应用性,训练目的要落到读写听说的能力培养上。八年级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有话可写,还要写情感写体验,把作文教学生活化,具体化。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道不尽的桥”的训练中,直接让学生写话题作文“家乡的桥”,提出文体要求,可说明某座桥的特征,也可叙写家乡某座桥的变化反映社会的进步,更可通过桥的连通作用论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作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科海泛舟”中,可让学生写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进而可发出保护环境的呼吁。虽按课标要求,淡化文体知识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但为了让学生作文有法可循,应该加入这方面的训练。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了说明文的知识,作文就以“我们的学校”或“家乡的桥”为题写说明文,。这此阶段中,按照“生活—感受—表达”的思维过程,表达方式的运用很重要,八年级上册以叙述、描写、抒情能力的培养为主,下册加入说明能力培养为主,要给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以便九年级作文训练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阶段,九年级要解决达到“如何写好”的问题,淡化文体要求,有目的的运用表达方式,写感悟,写思想,达到应用语文技能的目的。

第2篇:如何写课程论文范文

误区一:读语言课程浪费时间

不少学生觉得读语言课程就是平白无故地加长了留学时间,但实质上,澳大利亚院校的语言中心提供的课程很多元化,适合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报读。针对雅思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学生,学校将安排他们学习学术英语课程。这种学术英语课程并不仅教授学生如何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还指导学生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学习的差别,并如何应对。

在课堂上,学生将学习到对将来学习有帮助的课程,例如如何写论文,如何寻找课程参考书目,如何准备考试,如何高效地做课堂笔记。学生在进入主课程的学习前,学习到这些有用的学习技巧,将会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澳大利亚大学的学习生活。

误区二:与其在澳大利亚读语言课程,不如在中国考雅思考够分再去

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觉得既然读语言,在中国读更省钱,而且与国外效果应该差不多,因此,坚决要把雅思考够相应分数,才赴澳留学。但实际上,澳大利亚院校的语言课程教授的学习技巧是很难在国内仅靠备考雅思来获取的。而报读语言课程所需的费用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贵”,约250-400澳元/周。报读的时间长短则根据学生原有的语言基础来定,因人而异,按规定不能超过30周。

此外,报读语言课程的同学需要提早几个月抵达澳大利亚,在主课程开始前完成语言课程。学习语言课程比较轻松,其间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适应澳大利亚的生活和语言环境。到主课程开始时,学生就可以更轻松地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第3篇:如何写课程论文范文

在我的印象里,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是长春最好的时节,这是个生机盎然的季节,暖风轻吹、绿意盈盈,每个角落里都塞满了阳光的味道,还有那满树粉色的杏花开满了校园,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空气中弥漫着紫丁香的味道,夹杂着离别的伤感。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本不适合伤感的怀念,但是为什么又要选择在这个季节里离别?

在实验室的这段日子,又结识了很多的可敬可爱的师长,他们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本人导师YZG教授对问题有着深邃的洞察力,每每能对问题给予的高屋建瓴的指导;CGM老师和蔼可亲、慈眉善目,对学生关怀备至。两位导师渊博的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和敏锐的科学洞察力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深深地感染着我,并始终影响和激励着本人开展研究工作。两位老师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敏捷的思维及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更是直接帮助本人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并将一直影响着我作好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从师于两位可敬的导师使我终生受益。

相关的论文致谢样本 ·毕业论文致谢如何写 ·课程设计论文致谢词 ·博士生论文致谢范例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感谢信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 ·大专毕业论文致谢词

论文进行期间,TFJ师兄对我的试验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帮助。田师兄是个热心的“俗”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喜好,喜欢踢球、喜欢乒乓、喜欢打游戏,但是干起活来却是认真而细致的,丝毫都不马虎。很多时候,他更像一个大哥罩着他的一帮小弟。在此我献上最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祝福。

第4篇:如何写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研设计性生理实验 授课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65-01

生理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基础医学科研创新的突破口。生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1]。因此,生理实验与授课结合的教学在生理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生理实验与授课结合的教学,既能使学生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锻炼动手能力,为今后的临床手术奠定基础,又可使学生从理性认识回归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课教学,还能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为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2]。

传统的生理实验与授课结合的教学采用验证性实验方案,是一种“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的教学模式。学生最大的收获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难点在实验感性展示的帮助下豁然开朗,这也是验证性实验的最大优势所在。但验证性实验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即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乐趣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利于其应对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的提高[3]。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最后用科学方法解决相关问题。而科研设计性生理实验与授课结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借助科研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科研能力等。

1 在科研设计性生理实验与授课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科研意识和热情

生理学实验课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医学生掌握一些专业医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也为医学生初次参与科研创新提供了入口和平台。为了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我们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通过一个个科研趣闻,拉近现实教学与顶级科研成果之间的距离。要让学生们了解,那些经典的科学实验并是遥不可及,我们的实验课上同样可以重复这些经典实验,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进行离体蛙心灌流实验的时候,可以结合193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在1921年进行的著名的“蛙心交叉灌流实验”;在消化系统实验课上,可以介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溃疡,并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奖。

2 在科研设计性生理实验与授课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的思维模式

医学生在具备了初步的科研热情后,要着手开展科研工作,必须要有正确的科研思维模式。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研思维模式的过程中,简单的知识灌输显然是不够的,归纳其本质规律。可以在做好下次实验课的充分安排的同时,提供给学生相关科研领域的文献,让他们分组讨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们了解科学家们如何进行实验思路的设计,采用了哪些实验技术和方法,如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建立科研创新思维的模式。

3 在科研设计性生理实验与授课结合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熟悉整个科研的基本过程

科研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具体做法:(1)学生分组后以小组为单位设立自己的题目,并开展讨论,分析实验中应该会出现的不同状况,就地取材,凭借自己实验室的各种设备来制定自己的实验。(2)实验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做实验时有良好的动手能力。(3)学生开展自己的实验。(4)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5)总结和撰写论文,进行论文答辩,优秀的论文可试着在公开期刊上发表。由此可见,生理实验是科学实验全过程的模拟,其基本流程与科研过程是一致的。通过科研设计性生理实验与授课结合的教学,可使学生熟悉医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对科研过程的各个环节有所认识,从而使他们的科研能力得到锻炼。

4 在科研设计性生理实验与授课结合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撰写科研论文是培养高等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生理学实验课上,大多数学生只学会了写报告,不懂得撰写科研论文。科研设计性生理实验与授课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对如何写实验论文,包括实验结果的统计方法、科研论文的格式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使学生书写科研论文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科研设计性生理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查阅分析文献,如何进行设计严密的实验和规范的实验操作,并针对实验结果汇总的信息得出真实有用的结论,了解科研论文的书写方法。总之,通过科研设计性生理学实验可以使学生基本了解科研工作的程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初步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大年,吴博威,樊小力.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第5篇:如何写课程论文范文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面向全体分组分级评价的模式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和“大一统”的缺陷。单就语文教学而言,它不仅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区分性,针对性,还能与平时的语文教学结合,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四个方面。如果说,语文是一个人的手掌,那么,听说读写就是人的手指。人的五个手指伸出来是长短不一的,但是缺一不可。我们不能以最长的中指否定最短的无名指,也不能以无名指否定中指,同样道理,一个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在某方面的薄弱,进而彻底否定他的其他方面。作为语文老师,就是要使学生在强的方面更强,在弱的方面加强,从而全面提高语文各方面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面向全体、分组分级评价的模式非常重要。语文老师所关注及要评价的,绝不是语文素养出类拔萃的某个或某几个个体,他要放眼全班,不管是语文素养高的,还是语文素养低的,都是他关注的对象,培养的对象,评价的对象。分组分级是指对学生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能力高低的甄别。有的学生听、说、读、写几个方面都不错,有的学生在说、读方面能力强些,在听、写方面能力差些,而对这些能力高低的判别,需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长期考查,并对每次活动及参与活动的学生的表现有及时的评价记录。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给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分级,在分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在训练的过程中,设定追求的目标。

以写作为例,经过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的练笔写作,一个语文老师应该知道班里哪些学生的文笔好些,哪些学生的文笔差点,哪些甚至不知如何写作;更细致点,知道哪些学生擅长叙事,哪些擅长抒情,哪些擅长议论。这个时候,就要进行分组:擅长叙事的分在甲组,擅长抒情的分在乙组,擅长议论的分在丙组。分完组后,还要在组里分级:最擅长叙事的,判为一级,其次是二级、三级……其他组以此类推。分组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进而做到扬长避短,以优势弥补不足。同时,分组也使老师在作文训练中更有针对性、目的性。教师可以布置一次作文练习,让善写记叙文的,写记叙文,善写议论文的写议论文。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分级的目的还在于让学生看到差距,从而积极进取,迎头赶上。有的同学虽擅长叙事,但分级会使他认识到,在他的前面,还有高手。这会给他造成一种紧迫感,不服输的念头会驱使他紧追前面的同学,以孜孜不倦的态度,呕心沥血的精神打造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这样触一发而动全身,会有效促进全班学生你追我赶,焕发写作热情。写作可如此进行,但是单纯而集中的能力训练,并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这就需要把这些包括写作在内的其他能力的训练糅合到平时教学环节中,分组分级的评价模式仍旧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朗读,教师要求学生诵读全文,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强弱进行恰当安排。可先叫朗读能力很强的学生读,再依次按强、较强、一般、差这样的顺序进行。一轮读完,教师或学生要对朗读者的表现进行评价,对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要求也要高,水平一般的,只要能读得顺畅,就可以了;然后再先弱后强来一轮。在这样的分组分级循环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较清晰感受朗读水平高低的变化,用心揣摩这种变化的原因,加强练习,取长补短,朗读能力就会越来越高。

第6篇:如何写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结构优化,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126-02

英语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划分不同的教学班级,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对于学生来说,分级教学能够充分结合自身的英语水平,犹如量体裁衣,既不会觉得课堂太过简单无趣,也不会觉得上课就是听天书,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以往头疼的“头尾”兼顾问题不复存在,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制定更加细致的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率。虽然分级教学对于英语教学十分有利,但是事实上分级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自2003年教育部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下发《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起,各大高校的分级教学纷纷拉开序幕,发展至今已有十余个年头。然而,随着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旧的分级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一、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仍以应试为主

尽管教育界一直强调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素质水平,但出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压力,各个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仍旧是以应试为主,课程教材单一,教师上课紧抓课本,重点讲解词汇语法和课文的理解,以“写”以“听”为主,考试不涉及的能力和知识概不关心。即使有的学校进行了诸如播放英文原版电影,表演英文短剧等“第二课堂”的活动,也是以趣味性和扩大词汇量等目的为主,且所占比例偏低,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除了应对四六级考试,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学习英语毫无作用,提不起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形式分级但内容不分

根据明安云的归纳,现有的大学分级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四种,即:三分法模式、两分法之培优法模式、两分法之帮困法模式、分级+模块模式[1]。而当前多数大学采取的是“三分法”,即按照学生的英语成绩划分成三个级别进行教学。三个级别的学生英语水平的差距很大,多数学校的快班、慢板和普通班采用的都是同一课本,只是在课程进度上有所不同。但是,根据对于E校的大一新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见表1)可知,快班的学生认为所选教材过于简单,完全可以自学;普通班学生认为教材难度一般,授课教师所教授的很多知识和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重叠;只有慢班认为教材有难度,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学习。所以,这种只在形式上分级但教学内容不分级的情况是分级教学的最大问题。要进行有效的分级教学,必须实现内容上的真正分级。

(三)考核方法不分级

除了授课内容不分级以外,很多学校在考核方法上也没有分级。三个进度的班级期末考试采用的是同一套试卷。如果考试过于简单,无疑会让快班的同学失去学习的动力,而如果考试过于难,则会让慢班甚至普通班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不同的考核方法对于分级教学的效果也尤为重要。因此,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根据学生的自学笔记、课堂表现、单元测试、学习档案记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2]。

二、如何将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效融入课程结构优化之中

国外对于思辨能力,即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早有研究,而国内最早是由黄源深在1998年提出。早期多数人称其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后经文秋芳等改译为思辨能力。根据文秋芳的研究,将思辨能力分为两个层次:元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3],其核心思想就是能否在五项认知标准之上发挥三项核心技能,即分析、推理和评价。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简言之,就是是否能够从批判角度发挥主动思考的能力,重在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术界把思维的层面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孙有中教授认为我们的外语教育主要停留在最下面两个层面上:记忆和理解[4]。这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导致的,中国的教育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因此,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好的学生,只知道埋头学习,但很少对教师提出质疑,课堂上不喜欢发言,甚至是不敢发言。这种高中的教学模式延续到了大学,虽然大学的环境较高中更加宽松,但是学生的习惯很难轻易改变,而且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只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因此,这更加需要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的引导来改变。在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

(一)快班教学以辩论和演讲作为主

对快班学生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学习动力不足。对他们来说,期末考试和四六级考试的压力并不大,所以对学习英语容易失去兴趣,且认为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不愿意配合教师的课堂安排。针对这样的现状,需要加大快班的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快班学生普遍基础较好,口语能力较强,可以从口语方面入手,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融入演讲和辩论模块。这无疑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Kennedy[5]曾总结过辩论给学生带来的种种好处,其中主要包括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辩论过程中精神的集中;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方面的提升。和辩论相比,演讲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但是在如何写出优秀的讲稿,如何使自己的演讲更加具有感染力的学习过程中,对思维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样安排课程主要是快班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强,而演讲和辩论恰恰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普通班教学侧重写作和翻译能力的培养

正如杨永林提出的那样:写作教学不仅要关注“如何写作”的问题,更要关注“如何思考”,也就是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6]。这里的写作主要指的是议论文的写作。其实无论是辩论还是议论文写作,都重在一个“辩”字上,二者都重在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只是一个在说一个在写,只是形式不同。而翻译的过程又是一个思维转化的过程,要从一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中顺利过渡到另一种语言的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无论是辩论、写作还是翻译,都能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然而和快班相比,普通班学生口语能力相对较弱。在适当安排演讲和辩论模块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写作和翻译模块对其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慢班教学注重英语基础的夯实

思辨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对于英语语言一定的掌控力,是在英语基础较好的前提下对于语言能力和个人素质的进一步提升。而慢班的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较差,教学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之上。在语言基础逐步提升之后,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翻译、写作和辩论等形式对其思辨能力进行培养。

三、结语

英语分级教学理应成为解决当前个性化教学需求的最佳方法,但如何将这一教学模式发挥出最佳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学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有了好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好。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情况,分级教学也确实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如果分级教学只是在形式上分级而内容不分,则无法将分级教学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随着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新的分级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大部分学生都过了语言关,那么教学的重点就应该有所转移。正如孙有中教授所说,思辨能力是最重要的“可迁移能力”,应该成为大学全部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7]。除了语言本身,英语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辨能力的培养将更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明安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措施――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2):18-21.

[2]董建霞.高校英语“分级制”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179-180.

[3]文秋芳.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9):354.

[4]孙有中.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座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603-608.

[5]KENNEDY R. In-Class Debates: Fertile Ground for Active Learn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

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7,19(2):183-190.

第7篇:如何写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作文教学 兴趣激发 有效评价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教学不断进行创新,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正努力探索更适合当代中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然而,不论教师多么努力,英语作文始终都是一个学生害怕面对的问题。英语作文是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必经之路”,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找出进行英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不断提高英语作文教学水平。

一、从词汇教学入手,抓好语言基本功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而文章又是由单个句子连贯在一起组成的。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要写一个句子,10个单词有9个单词拼写不出来,就什么也表达不了。所以识记单词是书面表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实,在英语写作中使用的词汇是不多的,而且这些词汇往往就是课文中出现的最常用的词语,只要学生掌握了课文中出现的单词,就足以满足日常写作及考试作文的需求了。由此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加强学生词汇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从教几年来,我每节课都会进行课前听写单词和词组,及时检查学生背诵的情况。如果学生拼写全对,就给予全班表扬;如果拼写错了,就给予更正,并要求加强背诵。批改后我会记入平时成绩,让学生明白背诵单词的重要性。这样每节课坚持下来,从第一单元到最后一个单元,不断循环反复,直到学期结束。课前听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练习,但是它的作用却很大,学生养成了及时背诵、巩固单词的好习惯,在无形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为英语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进行行之有效的讲、评、改

只写不评、不改,学生就会容易失去写作兴趣。但由于学生在书面表达中的错误不尽相同,因而批改时工作量非常大,一次作业的批改常常需要很多时间才能改好。这样就会出现拖延讲评的现象,使训练的效果降低。为了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互批互改。通过互批互改,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遇到自己弄不清、拿不准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之间商量、讨论,或请教教师,直到得到满意的答复。教师将学生所犯典型错句整理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找错。这样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增,对典型错误印象较深。并逐渐掌握一些基本写作技巧:不可逐字翻译,不可用中文思维串联英语词汇,有时还要利用分解、简化、意译等手段来表达。如: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父母非常喜欢我。“When I was a child,my parents very love me。”(正确表达:When I was a child,my parents loved me very much)废寝忘食He wastes sleep and forgets meals when he studies(正确表达:He forgets to eat and sleep when he studies)。进行范文与较差文章的对比讲评,通过讨论文章结构、句式表达及行文的流畅性等,让学生掌握英语文章的布局谋篇:开始部分说出文章的要点;正文部分围绕主题开展叙述、讨论;结尾部分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避免使用单一句型,注意句式表达的多样性以及正确使用衔接词,使行文流畅通顺。

三、鼓励训练,激发兴趣

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很多好的范文,掌握了一些写作技能,只有勤于动笔,反复训练才能够学以致用,不断提高。除了每一单元必写作文外,每周要求学生写随笔,即使几句话也可以。记下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或对某事的感受,或对某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教师在批改时要给以准确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比如说,学生作文那个词用的好,那句话写的精妙,文章整个情况如何,都一一做出详细的批注,在作文讲评课上,充分展现好的方面,给以表扬,并把优秀作文收集起来,在班级英语作文展上和其他班级交流。对不太好的学生,个别辅导,指出不足,勉励他们及时弥补,让每位学生都充满信心,觉得自己能够写的好,不断增强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读书是写作的基础,书读得足够多了,学生才有足够的语言积累。英语写作和汉语一样也需要丰富多彩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积累素材和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开展阅读训练。首先要从良好习惯的培养开始,主要培养自觉阅读、动笔阅读等多形式阅读的习惯。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揣摩作者的意图、扮演作者的角色,从中学习写作的技巧、积累广泛而又精要的写作经验和素材,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当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注意好词好句的收集和模仿,以便在写作时可以直接引用或套用。并且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Reading,熟记各种文体的范文和套路。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课内和课外的阅读训练相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保证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五、多鼓励、多表扬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想教学有效果,就必须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辛辛苦苦的一次写作,总希望成功,总希望得到赏识。从一个精彩的构思到一个优美的句子,甚或一个确当的词组,我们教师都要去用心发现,或圈或点,给以批注及表扬。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不仅能改出错误而且能改出学生的自信,尤其对于那些写作有困难、惧怕写作的学生尤为重要。多一句鼓励、多一句表扬能带给学生许多的短信心和动力。“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背肯定。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教师在写作课上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写作教学课程,使学生拓展视野,增强自学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障碍各不相同,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应有所不同,任何一种固定的教学策略都不是万能的,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注意多种训练方法相结合。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因此更多的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共同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程永新;;呼吁幻想性写作[J];上海文学;2010年01期

[2]米米七月;;写作给我的部分甜[J];美文(下半月);2010年01期

[3]关济刚;;如何写出有文采的英语作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4]商报记者 文冀;英语作文书“温”中求“火”[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5]黄维纲;项目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N];山西党校报;2010年

第8篇:如何写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0 引言

目前,专家学者大多关注着我国小学、中学及大学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中学英语教学受中考高考的导向,考试型的教学令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很难达到“学习者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不仅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同时也要做“言之有物”和“言之有理”(文秋芳,2002)” 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总在补救式与发展中挣扎。同样,从本科生读上来的研究生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是存在种种问题。现实要求研究生毕业后,他们不仅能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 还能具有一般的外语日常交流能力, 逐步过渡到口、笔探讨学术问题, 作学术专题发言等。然而,事实上, 许多同学不仅不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连许多常用的单词都读不准。

1 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压力

学生当中有一部分在大学本科两年英语学习之后能坚持自学英语, 大部分却处于断档阶段; 两年之后,又进入一次艰苦的循环, 而后又是两年的断档, 他们中一部分又进入博士阶段的更短的循环。硕士研究生在公共必修课中,英语课时最多,任务最重,效果却是最低的。在我校研究生教学安排中,第一学期64个课时,每周4个课时的综合英语学习。第二学期口语和写作共64学时,每周各2个学时。我们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本科阶段的模式, 重视阅读训练, 轻视听、说和写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论文写作能力,国际学术会议发言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没有进入课程设置中。教师们常常在一年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经常惴惴不安地问自己: 我们给了自己的学生多少帮助?他们在过去大部分考过了英语四级, 有相当一部分考过了英语六级。我们研究生阶段的教学还能用什么考试来加以有效地检验? 能否经得起检验?

在面临诸多问题的同时, 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师也不断感受着各种压力。

1)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是教师感受最明显的压力。研究生教育从以前的精英式教育变成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招生规模庞大, 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同时师生比严重失调,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学资源雪上加霜。这些必然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压力。“学生已趋向于摈弃仅仅靠教材来学英语的模式, 转而采取从多种媒介和渠道接受输入。”(郑树棠,1996) 例如,在I Tunes U 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50,000 多个免费的讲座,视频,电影等其他学习资源,这使传统的课堂英语教学受到极大的挑战,如何改变课程设置,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把课堂学习与网络有效利用结合起来成为研究生教学急需思考的问题。

3)社会英语办学热对英语教学的压力。研究生期间各专业学生均有与国外大学合作做交换生或参与某项研究项目的机会,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自己英语能力与个人就业前途的利害相关,许多学生在校外社会培训机构参加英语辅导班。这让我们经常反思, 我们自己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该如何设置得更合理来适应他们的需要。

4)专业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学的压力, 许多研究生在本系必修的一些专业课程中有些是导师直接使用英语来讲授, 使用的教材、讲义也都是最新的;要求学生定期阅读最新的本专业英语论文。甚至有的要求学生用英语讨论、写文章。再有, 还有些专业聘请外籍教师短期讲授一些专业课程或讲座。如何处理好研究生公外英语教学和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对外语的使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2 新的教改新模式

这些压力促使我们去思考和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 要求我们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勇于创新,不断尝试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模式。新的模式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2.1 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

第一学期开设听力口语及阅读与写作课。第二学期,开设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西方文化、英汉比较研究及专业英语阅读等系列课程。

第一学期课程设置在于强调学生培养运用能力,特别是阅读与写作课,除介绍写作的基础知识、资料的查询外, 重点放在英语论文写作上, 培养学生正确和规范地陈述和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能力。英语写作部分包括: 英语写作基本知识, 实用英语写作, 论文写作。此外具体地介绍如何利用国际互联网查找资料, 如何避免侵权行为, 如何写电子邮件, 如何制作计算机辅助文稿演示片等新的内容。上课内容不限于书本, 而是多方面涉猎。学生以指定阅读、浏览的书本作为课前预习内容, 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再写作展示。

第二学期的国际会议交流英语是对第一学期听力口语及写作课的拓展,国际会议交流英语主要包括下列内容:论文的种类、摘要写法、论文体例、、版权问题、论文宣读。学习之后, 建立模拟课堂, 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和观摩国际会议的场景。

西方文化对于任何层次的学生都是必要的, 因为文化渗透至语言的各个层面。以往教师只是把课文中遇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介绍, 现在将其单设为一门课, 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 也必然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西方文化主要以讲授美国文化为主。内容涵盖: 文化的基本概念、美国简介、社会阶层、经济活动、农业与农场主、家庭的变化、学校与教育、大众传播、科技与社会、种族关系、社会制安、老人与青年、政府与司法、社会变革等。上课的方式可以是老师讲授,学生阅读相关文章然后讨论,也可以辅助以美国电影,电视。

英汉比较研究课旨在将学生多年来学习英语获得的感性认识规律化、系统化, 揭示出英汉两种语言主要的规律性差异, 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得以升华, 提高他们英语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使他们能用比较地道的英语进行表达。英汉比较研究讲座主要是在词汇、句法、逻辑、修辞、语篇等各层面讨论英汉两种语言的规律性差异, 主要内容包括:英汉宏观比较、英汉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英汉句型的转换、英汉否定的异同、语法关系与逻辑关系、英语修饰语与被修饰语的逻辑关系、英语逻辑意义重点、英语明喻和隐喻、英语行为、思维和言语动词的转换、英语定语从句的逻辑意义、英语长句的理解和翻译等。

专业英语阅读就是以学科为依托的英语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熟悉的专业知识来理解并掌握英语表达的方式。以内容为基石来学习英语语言的应用。例如我校可以选用水利英语,金融英语,医学英语,商务英语,材料英语等。这样可以把专业学习与英语语言学习有效结合,减少学生记忆负担。

2.2 教学手段方面

1)调整课程时数。第一学期,听力口语课每周2个学时,共32学时。阅读与写作课每周2个学时,共32个学时。 第二学期,开设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西方文化、英汉比较研究及专业英语阅读等系列课程。每门课可以根据内容适当调整课时数,比如可以设为10个学时或16,但是要求学生确保每学期的64个课时。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有限的英语学习时间灵动地学到实用的英语技能并付诸实践,改变多年一沉不变的语言的学习模式。

2)进行分级教学。使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深入学习, 巩固他们本科阶段的英语基础,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基本能力, 使他们大部分顺利通过学位课考试, 修得学分; 另一方面, 对于通过考试证明英语基本能力已经不错的学生, 满足他们在英语文化知识方面和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学习的需要。快班由任课教师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较大力度地补充其他教学材料, 根据他们语言能力相对优于普通班学生的特点, 更多地组织他们进行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 进一步提高他们在语言实际运用方面的能力。

3)教学方式多样。课堂讲授式,大班讲座式,师生互动式,小组讨论展示式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教学方式。再者,传统课堂与网络技术融合,把课堂不仅仅设在教室,也可以有网络教室。把一些教学资源及教学要求语言中心的局域网上, 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分散地学习, 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 答疑解惑,布置作业并检查。同时在教师选择方面,一些课可以请外教来进行,一些课可以邀请有参加国际会议和多次在国际学术杂志上的丰富经验的教师做讲座, 使学生能学有榜样。

3 以上的改革措施成功实施并能取得效果的前提条件

1)课程设置的变化要求有足够满足各课程教学的老师。目前的师生比是完全满足这样的教学要求的,所以需要引进更多的教学人员进入研究生教育活动;同时研究生教学的老师要有进修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假期短期的培训,参与学术研讨会尤为重要。

2)要有众多的各类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因为新开设的课程很多重在实用,那么选择新颖、适用的教材势在必行。教材所选文章的语言要合适。那些要么浅显直白; 要么晦涩艰深,要么课文题材陈旧, 话题过时; 要么选文求新求长,结果通篇尽是哩语、俗语的教材都是要摈弃的。

3)通过有效的考核建立学习激励的机制。即将建立的学位课考试应该包含部分课程内容,否则学生的英语学习很难坚持。学生英语学习的考试,既有水平测试,也要有课程考试。

4)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管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量化统计, 设立学习目标杠杆调控出勤的自觉意识。

4 结束语

本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到历史日程,以上是初步设想及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让我们为完善教学实践进行积极的努力。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使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7.

[2]郑树棠.关于大学英语课培养语言能力等情况的研究[J].外语界,1996,4.

第9篇:如何写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自能”作文 教学 训练

1.激发作文热情,让学生“愿写”。

兴趣和爱好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原动力,学生一旦有了作文的兴趣和爱好,就能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满腔热忱地参加作文训练。

(1)以题激发。设计可写性、新颖性、启发性的作文题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愿望。

(2)以情激发。教师指导时设计、渲染出一个较强的情绪场,如设计激情洋溢的导语,利用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实等,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场作用下激发写作热情。

(3)以趣激发。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激发写作热情。

(4)以境激发。设置特定的情境,以唤起回忆,启迪想象,触感,激发写作热情,再现现实生活。

(5)以物激发。特别是在说明文训练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物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再配以恰当的解说、指导,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2.丰富作文素材,让学生“能写”。

(1)积累生活素材。作文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细心观察是写作的前提。作文教学应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捕捉生活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写观察日记、生活日记,从而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2)积累书本素材。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广泛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基石。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其目的也在于此。多读多背,是让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自读自悟,体会语言的妙用,领悟写作的技巧,以达到不待老师讲而自能作文的目的。积累书本素材,教师要加以指导,如怎样选择阅读的书籍?如何分类写读书笔记?如何分类收集名篇佳句等都应提供技术支持。

(3)积累网络素材。网络资源、影视歌舞、电子书籍等媒体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写作资源,可有选择地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有条件的也可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作文,记录自己的心理历程,多角度积累写作素材。

3.强化作文实践,让学生“勤写”。

(1)掌握文体的基本要求。向学生讲明有关写作的“知识”和写作的“技巧”,这是作文教学最容易的事情;但纯粹的讲对学生写作用处并不大。可结合经典的范文讲解,使学生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文体的基本要求,坚持以小步子、螺旋式的方式持之以恒地训练,让学生逐步内化文体知识,从而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2)实现“量”的突破。北师大刘锡庆教授认为:“最好教的,对实际写作恰恰用处不是太大;较难教的,用处虽大而实难传授;无法或不能教的,反倒对作文的优劣起着关键的作用。”作文的才气和灵气,最终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习得。多写,是自能作文的必由之路。当然,实现“量”突破,必须保证“质”为前提。没有“质”的基本规定,再多的“量”也是枉然。

(3)学会自能修改。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写作,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地品尝成功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学生自改作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自评自改。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作文不光是要‘看’,还要‘念’……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就会发现。”读是修改文章的好办法。可指导学生应用“三读三改”的方法自改习作:一读立意中心看选材,二读紧扣中心定增删,三读语序改病句,力求做到文从字顺,结构严谨。另一种是互改互动。可按学习小组相互阅读提出修改意见,相互取长补短。

4.享受成功体验,让学生“乐写”。

(1)注重作文的实用性。实用性是作文的立根之本。作文只要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学生就会感受到作文是“有用”的,作文能够在生活中派上用场,学生就会乐写,就能收获成功。比如,鼓励学生坚持运用作文的方式让他人分享自己的喜闻乐见、喜怒哀乐;坚持为学校广播站、学习专栏投稿;为学校传统活动撰稿、为家乡传统节日抒怀;为时事新闻评论等等,都是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作文的实用性。

(2)重视赏识性评价。学生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个性,他们的世界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他们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苦有乐。教师要重视学生作文的赏识性评价,“用心灵解读学生的心灵”,大胆鼓励学生有主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悉心呵护学生的创作激情,学生才能主动涌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彩习作。作文赏识性评价主要体现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

(3)推荐给他人分享。发现优秀的作文,教师可及时推荐给班上其他同学阅读借鉴,可记入教师自己的博客以备下届所用,可向报刊杂志投稿推荐,等等,都能帮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

5.作文教学的反思